标准模拟病人范文

2024-05-20

标准模拟病人范文(精选10篇)

标准模拟病人 第1篇

包括:专科医师班, 社区医士班, 高级护理班, 妇幼医士班, 中级护士班。

2 方案实施过程

(1) 首先在班里选择几名学生做标准化病人。

(2) 教师在学生中优先培养标准化病人, 从如何接待病人, 如何对病人进行诊断、治疗开始。

(3) 对标准化病人进行“复制”, 让原来优先培养的标准化病人, 对班里的其他同学进行相同的培养, 从而将范围扩大化。

(4) 情景模拟。将这些病人配对, 模拟医生与病人的关系, 相互转换角色, 全面理解病人与医生的角色, 共同提高。

3 时间安排

选择在学生生产实习前两个月进行, 这时学生已经基本完成了临床课的实习, 对理论知识有了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4 掌握与临床实习相关的各种技巧

(1) 掌握接待病人的要求, 能够大方自然地与病人交谈, 从中获得全面、准确的临床资料。

(2) 掌握体格检查的要求, 了解阳性体征, 收集更多的诊断依据。

(3) 掌握门诊病历的书写要点, 做到简洁明了, 不漏项目, 达到标准化。

(4) 掌握住院病历的书写要点, 作到全面而不繁琐。

(5) 掌握各项临床检验、辅助检查项目及化验单的填写。

(6) 掌握基础治疗方案的书写技巧, 包括门诊病人的处方开具方式;病房医嘱的写法, 熟知临时医嘱的特点, 长期医嘱的特点。

5 学生实习反馈情况

(1) 经过标准化病人培训的学生与没有经过培训的学生截然不同, 前者进入医院后很快就能进入角色, 而没有经过培训的学生要经过1、2个月, 甚至更长时间的摸索才能进入角色, 实习的收获大不一样。

(2) 经过标准化病人培训的学生无论是在门诊, 还是在病房, 都能顺利完成从接诊到医嘱完毕的过程, 尤其对急症病人的抢救更显得从容不迫, 因为在模拟病人的训练中特别强调急症病人的处理过程。

6 讨论与总结

(1) 通过在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中培养标准化病人的实践教学活动, 使我们感觉到临床实习虽然没有下到医院, 但达到了下到医院的效果, 是一次间接接触病人的最好的练兵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 实习病房是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病房, 有利于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衔接问题, 不至于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2) 通过培养标准化病人, 学生学会了从一个模拟病人做起, 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接待病人;从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的全过程中获得了系统的医学知识。

(3) 原先要用较长时间来熟悉医疗过程, 通过培养标准化病人, 现在这个过程节省了, 可以直接进入角色, 这种教学方法受到了各医院带教老师的好评与信任。通过培训我们学生与临床医生的能力拉近了, 学生们甚至能够担当实习医生乃至主治医生的责任。

(4) 学生们通过参与急救病人的抢救工作, 能力大大提高, 处理急诊问题游刃有余, 能够做到反应迅速、准确、全面和灵活。得到了带教医生和病人家属的好评。

(5) 经教学实践检验, 这种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收效很大, 需要继续开展下去。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 我们有义务把教学改革发扬光大, 培养更多的实用人才。

(责任编辑:陈涌涛)

摘要:在即将深入到临床实习的学生中, 培养“标准化病人”, 模拟临床实践, 给学生以理论和实践相衔接的机会, 培养学术诊治病人的实际操作能力, 为学生进入医生角色从心态上奠定坚实的基础。

烧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第2篇

更新时间: 2008-10-15 星期三

烧伤是由于热力、某些化学物质、电流、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损伤皮肤和/或粘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和粘膜下组织,如肌肉、骨骼、关节,甚至内脏。根据烧伤面积和深度可将烧伤分为轻、中、重、特重度烧伤。临床表现为局部不同程度的红、肿胀、血浆样渗出物、大小水泡、焦痂等;重症烧伤还可引起一系列全身变化,出现循环、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的症状。烧伤治疗方法主要为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创面处理、营养支持、防治感染等;在护理方面应郑重注意保护创面、尽力满足病人的生活和生理需要、预防并发症及做好心理护理等。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焦虑;(2)自我形象紊乱;(3)自理缺陷;(4)体液不足;(5)体温过高;(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7)疼痛;(8)睡眠型态紊乱;(9)有窒息的危险;(10)有发生褥疮的危险;(11)有口腔粘膜改变的危险;(12)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13)潜在并发症--感染;(14)潜在并发症--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15)知识缺乏:出院后自我护理知识。

一、焦虑

相关因素

陌生的医院环境。

对预后的顾虑。

疼痛。

经济因素。

家庭和支持系统。

治疗和护理措施:如烧伤的暴露疗法、困难的静脉穿刺及换药引起的疼痛等。

主要表现

忧郁、不安、丧失信心、压抑。

易激动、无耐心、易怒、哭泣,爱谴责他人。

失眠、易疲劳和虚弱感。

思想集中困难,答非所问。

护理目标

病人了解焦虑产生的原因及一般应付机制。

病人的焦虑症状消除或减轻。病人对所患疾病有所了解,能主动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

护理措施

经常与病人亲切交谈,了解病人焦虑的主要原因,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述。

提供舒适与安全的环境,使病人感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

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焦虑表示理解。

向病人介绍烧伤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强调面对现实和密切配合的重要性。

逐渐与病人一起讨论其病情与治疗方案,以及疾病的转归及预后,让其做到心中有数,树立信心。

争取家属及单位的关心与支持,并提供经济保障,使之无后顾之忧。

遵医嘱交替使用止痛剂,并观察药物效果。

给小儿病人提供玩具及娱乐节目,以转移注意力,减轻创面疼痛。

给病人以生活上的协助,如协助进食、大小便、保持创面及周围健康皮肤的清洁、舒适。

尊重病人的人格,勿以床号取代病人的姓名。

重点评价

病人焦虑的程度。

是否消除或减轻了焦虑症状。

能否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并能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护理。

二、自我形象紊乱

相关因素

烧伤治疗护理方法的特殊性。

因疼痛而致处于某种保护性体位。

与伤前的自我形象比较。

他人的评价。

与同伴比较。心理社会因素。

主要表现

心情沮丧,对自我缺乏信心。

沉默寡言。

精神不振,睡眠差。

胃肠功能紊乱。

重视以往的能力、力量和外表。

重视他人的评价。

护理目标

能清楚地认识现在的自己。

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使创面顺利愈合。

积极自我修饰。

护理措施

耐心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自己。

讲解疾病的特殊性,治疗护理方法的特殊性及配合治疗、护理的重要性。

对病人的某些积极的处世态度及观点给予适度地赞扬。

保持床单位的整齐、清洁、美观,及时更换渗湿的敷料。

保持正常皮肤的清洁。

伤后48小时起逐渐协助病人进行各关节的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协助病人重新设计自我新形象,如女病人进行头发护理、戴假发、男病人经常修面。

重点评价

病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新形象。

是否愿意自我修饰。

对生活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

三、自理缺陷

相关因素

卧床。

烧伤严重程度、部位。

疼痛。

病情不允许。

身体虚弱。

头面眼睑水肿,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甚至消失。

主要表现

双手不能独立进行操作。

只能平卧或俯卧。

护理目标

病人卧床期间生活需要能得到满足。

病人感觉舒适、安全。

病人能逐渐恢复适应自理。

护理措施

估计病人的自理能力。

向病人说明自理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关节僵硬及肌肉的废用性萎缩等,鼓励其自理。

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需要制定出饮食计划,以保证充分的营养摄入,恢复体力,加快创面愈合。

进餐前协助病人稍垫高床头,胸前垫毛巾。

进食后协助病人洗脸,漱口。

协助更衣,健康皮肤擦浴,每天1次。

及时提供便器,协助做好便后卫生工作。病人常用物品及呼叫器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重点评价

病人的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病人对自理的认识。

病人的自理能力是否逐渐恢复。

四、体液不足

相关因素

丢失过多:与烧伤面积及深度有关。

摄入不足。

老年期的调节机能差,口渴感差。

烧伤后胃肠功能紊乱。

缺乏经口服补充丢失液的重要性方面的知识。

主要表现

液体的排出量大于摄入量。

口渴,唇干,尿少、比重高,烦躁不安,表情淡漠或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脉搏、呼吸加快,血压下降。

皮肤粘膜干燥,皮肤弹性差。

血细胞比容增高,血清钠增高。

皮肤苍白,肢端发凉,出冷汗。

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护理目标

病人生命体征平稳。

不出现明显体液不足症状或原有症状有所减轻。

护理措施 取头低足高位,以保证脑部血液供应。

伤后48小时内观察每小时尿量(一般成人30-50mL/h,儿童15-20mL/h,婴儿10mL/h)、颜色、比重、认真做好记录,并根据尿量调节输液速度。

观察意识和表情:有无表情淡漠、烦躁、意识模糊。

观察皮肤色泽及肢体温度。

进食流质饮食,口渴明显者,给予口服补盐液,但每次口服量不应超过200mL。

严密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及中心静脉压、血氧分压的变化并记录。

遵医嘱按时、按量补充晶体和胶体,维持胶体渗透压及水、电解质平衡。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休克期准确记录每小时出入水量,然后按伤后时间每8小时进行1次入量和出量小结,认真填写护理记录单。

定时更换衬垫的敷料,保持创面干燥。

尽量少搬动病人,以防止体内血液分配不均而引起某些脏器的缺血。

受伤48小时后逐渐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重点评价

尿量、颜色及比重。

生命体征及神志的变化。

24小时出入水量。

皮肤色泽及温度。

体温过高

相关因素

烧伤、创伤后血凝块、渗出物吸收。

机体脱水和排汗能力减退。

创面处理不妥。

环境温度过高。某些药物及输液、输血的副反应。

创面及全身感染。

二重感染。

机体调节机能差。

主要表现

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心率、脉搏增快。

皮肤潮红,肢端温暖。

寒颤高热,痉挛或惊厥。

病人诉闷热,口渴。

胃肠功能紊乱,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烦躁、谵妄、呓语、幻觉,表情淡漠,甚至昏迷。

创面出现小出血点和坏死斑。

护理目标

体温下降至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

症状减轻或消失。

病人感到安全、舒适。

护理措施

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体温骤升时要随时测量。

遵医嘱按时、按量使用抗生素。

协助医生正确处理创面。

观察药物以及输液输血反应,异常时遵医嘱及时处理。

高热时采用温水擦浴、醇浴、冰敷等方法降温。

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并观察效果。

保持室温在28-32℃。高热出汗后及时擦浴更衣、换敷料。

鼓励病人多饮水,通常每天水分的摄入量增至3000mL,以预防因脱水严重而造成的体温升高,补充高热后排汗过多丢失的水分。

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

提供清洁、安静的环境,使病人得到充分休息。

口腔护理2-3次/天,口唇涂石蜡油或凡士林预防嘴唇皲裂。

重点评价

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曲线。

高热的主要原因。

处理高热的效果。

病人有无脱水现象。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相关因素

烧伤后机体代谢率增高。

经创面丢失过多。

创面感染。

高热。

疼痛致食欲下降。

药物副作用致食欲下降。

胃肠功能紊乱,吸收障碍。

营养知识缺乏:偏食。

因经济困难,摄入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10、喉头水肿致吞咽困难。

11、情绪紧张,焦虑,恐惧。主要表现

体重减轻,低于标准体重的20%,消瘦。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

贫血,低蛋白血症。

皮肤弹性差。

创面苍白、水肿、延迟愈合。

机体免疫力下降。

护理目标

病人能讲述引起营养不足的因素。

病人及家属认识到营养的重要性,并能配合饮食计划的实施。

增加口服营养物的摄取,以适应新陈代谢、创面修复的需要。

病人处于正氮平衡状态,体重增加或减轻不明显。

创面按期愈合。

护理措施

对病人进行口服营养的健康教育指导,鼓励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

向病人及家属推荐食物营养成份表,介绍食品的种类,传授调制食品的技术。

和病人及其家属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饮食计划,即要根据病人当时的全身情况、饮食习惯、经济状况来定,力求高蛋白软食、半流、流质相结合,进食次数5-6餐/天,并做到色香味俱全。

为病人提供洁净、清新的就餐环境,祛除病室中的异味或病人床单位上的血迹、排泄物、分泌物等。

护士应重视饮食计划的落实,并协助准备及喂食等。

注意集中治疗和护理,并注意动作轻柔,操作技术熟练,以减轻对病人的不良刺激和痛苦。

病人创面疼痛明显时,按医嘱在进餐前给予止痛剂。

进餐前调整好病人的体位,一般取半坐卧位或抬高床头。

就餐前30分钟嘱病人少喝水。

进食前后做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炎,促进食欲。

进餐时不要催促病人,允许病人慢慢进食,进食中间可以适当休息。

按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能量。

如体温过高,应按医嘱及时使用退热剂。

准确记录出入水量,计算出每天口服营养热量并与标准热量比较,以估计病人目前的营养状况。

根据病人各期的病情及心理特点,进行开导、安慰、鼓励及健康教育,以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重点评价

病人及家属对饮食营养的认识、理解情况。

营养素的补充情况及营养的摄入量是否已达到标准。

营养状况是否改善,表现在体重增加中不减,创面按期愈合,血清白蛋白升高,血红蛋白升高。

疼痛

相关因素

烧伤的深度。

治疗护理操作。

创面换药及药物的刺激作用。

个人耐受力差。

创面包扎过紧。

活动不当。

创面受压时间过长。

长期卧床。

主要表现

病人自诉明显疼痛或疼痛难忍。

有痛苦表情及保护性体位。

呻吟、哭泣等发泄行为。

烦躁不安,活动受限。

血压上升,脉搏增快,出汗。

对时间的认知改变,不喜言谈。思维过程受影响,精力不易集中。

持续疼痛时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护理目标

病人能复述一些简单有效地减轻疼痛的方法。

病人的疼痛原因减少。

病人的疼痛症状减轻或消除。

依靠交替使用镇痛措施以减少对镇痛药物的依赖。

护理措施

观察记录疼痛的性质、时间、程度及伴随症状和诱发因素。

教会病人一些放松全身的方法:深呼吸、听音乐、看书、讲故事等。

指导病人和家属正确使用镇痛药,保护疼痛部位,掌握减轻疼痛的方法。

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感到安慰、安全、心情平静,从而提高痛阈。

使病人处于舒适体位,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

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不良刺激。

观察包扎肢体的末梢血运及包扎的松紧度。

定时翻身、按摩,以免创面局部长期受压而引起疼痛。

协助医师及时处理创面,减少炎性疼痛。

10、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并评价效果。

重点评价

疼痛的时间及性质。

疼痛发作时的最有效措施。

疼痛是否减轻及减轻的程度。

睡眠型态紊乱

相关因素 疼痛。

环境改变。

治疗护理的干扰。

焦虑。

病情重,躯体不舒适。

主要表现

病人主诉难以入睡,入睡后易醒。

精神不振,易疲劳。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寡言少语,不愿与人交谈。

有时答非所问精力难以集中。

记忆力差。

护理目标

病人能描述有利于促进睡眠的方法。

病人睡眠时间增加,睡眠有效。

护理措施

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焦虑情绪,促进睡眠。

嘱病人按时就寝,晚上9时熄灯并督促病人睡觉。

尽量保持环境噪音不超过40分贝,工作人员操作做到四轻,嘱同室病友在就寝时间不闲聊。

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

有计划地安排护理活动,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

牛奶有安神镇静作用,睡觉前嘱病人喝适量牛奶。

睡前20分钟温热水泡脚或洗热水澡,还可做背部按摩。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听轻音乐等。

及时处理疼痛及全身不适症状。

10、医嘱给予镇静催眠药,并评价效果。

重点评价

睡眠的时间及质量。

病人对催眠方法的掌握程度。

九、有窒息的危险

相关因素

呼吸道吸入性损伤。

痰液粘稠。

虚弱无力。

翻身俯卧时,气管前方受压。

病人意识障碍。

平卧进食、饮水。

气管切开者,异物坠入导管内。

缺乏安全抢救措施。

主要表现

病人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或困难,烦躁不安,心率增快,全身冷汗,紫绀。

病人声嘶或发音困难。

护理目标

病人知道及时排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病人没有发生窒息。

护理措施

询问病史,了解病人受伤的经过,是否有呼吸道烧伤的可能。检查病人痰液的量、性质,喉头是否有水肿现象,有无声嘶症状。

告诉病人及时排痰的重要性。

有头面及(或)呼吸道烧伤者取头高足低位或半坐卧位,休克期取平卧位,头稍后仰。

疑有呼吸道烧伤或痰液较多、粘稠者,床头备吸痰装置。

严密观察病人呼吸情况、面色、脉搏。

遵医嘱行超声雾化或蒸气吸入,稀释痰液,预防感染。

痰液粘稠及难以咳出者,行背部叩击或体位引流。

翻身时避免气管处受压有气管导管脱出,头、胸前稍垫高,避免咽喉部 垂后引起喉头水肿。

10、平卧喂食时要嘱病人不说话,不笑,每次喂食量不可过多。

11、气管切开者,用微湿纱布遮盖气管导管口,以湿化空气,防止异物坠入。

12、有意识障碍者,予以24小时床旁守护。

13、加强营养,增强体质,使排痰有力。

重点评价

有无窒息的危险因素存在。

抢救措施是否齐全。

十、有发生褥疮的危险

相关因素

烧伤面积、深度、部位。

全身营养状况差。

局部组织受压过久,翻身间隙时间太长。

疼痛。

组织水肿。

皮肤不 良刺激:大小便、汗液、脓液污染皮肤。免疫功能低下。

翻身方法不当。

主要表现

骨突处出现红斑,局部充血,继而淤血,皮肤呈现青紫,组织呈轻度硬结。

表皮出现水疱或脱落,组织肿胀,紫绀颜色加深,硬结明显。

溃疡形成。

护理目标

病人了解翻身的重要性,并能主动配合、按要求翻身。

病人能复述自我皮肤护理的方法。

病人不发生褥疮。

护理措施

向病人讲述引起褥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皮肤自护方法。

保持床单位的干燥、清洁、无渣、无排泄物及呕吐物等污染。

根据病人烧伤面积、深度及部位选择病床及翻身时间:

小儿躯干、会阴部、臀部烧伤,宜睡小儿人字形床,一般2-3小时翻身1次。

中小面积散在烧伤、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病人,宜睡气垫床。

头面部双手烧伤者,宜睡普通摇床。

躯干环行烧伤、会阴部、臀部或大面积、特大面积及严重烧伤者,宜睡烧伤翻身床;一般每4小时翻身1次;病情危重及初上翻身床者,俯卧时间宜短。

5、翻身注意点

翻身时骨突处先行按摩,再用棉垫或海绵垫、圈衬垫减压。

用棉垫、海绵垫或枕头垫高患肢。

换药翻身后创面潮湿,要用红外线烧伤治疗架或其他烤灯烤干。翻身床较窄,注意加用搁手、脚板,当病人有精神症状约束四肢,防止皮肤机械损伤及坠床。

注意床旁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6、鼓励、督促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以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7、指导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便器。

8、高热出汗后,及时擦澡、更衣。

9、皮肤瘙痒者,积极用止痒药,禁用手抓,对于小儿病人及意识障碍者,适当使用约束带,以防抓伤。

10、鼓励病人及早下床活动

重点评价

病人是否了解预防褥疮发生的方法及配合情况。

翻身时间执行及病人的耐受、配合情况。

实行护理措施的效果。

病人有无褥疮发生。

十一、有口腔粘膜改变的危险

相关因素

面部烧伤后水肿,张口不便。

创面疼痛,病人害怕张口。

机体抵抗力下降。

长期使用抗生素。

缺乏口腔卫生知识。

高热。

主要表现

口腔粘膜干燥,舌苔黄厚。口腔粘膜破溃,疼痛不适。

病人进食、饮水时感疼痛。

重者言谈受限。

护理目标

病人知道一般口腔卫生常识。

病人能积极配合口腔护理。

口腔内无异味。

病人口腔粘膜/组织维持正常状态。

护理措施

向病人介绍口腔卫生保健知识。

及时清除口腔周围的创面分泌物,以防流入口腔内,引起口腔感染。

头面部烧伤及高热者,每天用朵贝液或生理盐水口腔护理2-3次。

无头面烧伤或病情较轻者,协助病人漱口,并宣传口腔清洁的重要性。

提供温度适宜的食物和饮水,避免过冷过烫。

进食后,嘱病人饮水、漱口。

嘱病人用鼻呼吸,防止口腔粘膜干燥、疼痛。

定时观察牙齿、牙龈、口腔粘膜、唇、舌的情况,以及时发现和预防二重感染。

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重点评价

病人对口腔卫生常识的了解程度。

病人是否配合口腔护理。

口腔内是否有臭味。

病人感觉口腔是否清洁、舒适。

十二、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相关因素

大面积深度烧、创伤的疤痕粘连。

活动受限。

因疼痛而害怕活动。

缺乏正确的功能锻炼。

长期卧床。

年老体弱,无力活动。

主要表现

疤痕粘连引起关节外观畸形。

受伤后愈合部位不能行正常生理功能或仅不微弱的功能。

肌肉萎缩。

护理目标

病人知道废用的后果。

病人能积极配合并坚持不懈地进行功能锻炼。

病人能正确使用康复训练器具。

缺乏正确的功能锻炼。

长期卧床。

年老体弱,无力活动。

主要表现

疤痕粘连引起关节部位外观畸形。

受伤后愈合部位不能行使正常生理功能或仅有微弱的功能。

肌肉萎缩。

护理目标

病人知道废用的后果。病人能积极配合并坚持不懈地进行功能锻炼。

病人能正确使用康复训练器具。

病人受伤部位得到最佳的外观和功能的恢复。

护理措施

评估病人引起骨骼、肌肉、运动系统功能退化的危险程度。

向病人反复强调有关废用综合征的不良后果。

保持各关节部位的功能位置。

按时翻身改变体位。

采用减轻或控制病人疼痛的方法,减轻病人痛苦。

经常与病人交谈,帮助病人树立信心,并给予必要的感官刺激。

鼓励并指导病人在床上进行主动和被动的功能锻炼。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避免创面感染。

重点评价

病人对废用的理解程度。

病人能否主动配合或进行功能锻炼。

十三、潜在并发症--感染

相关因素

烧伤创面暴露、污染。

创面处理不当。

长期、联合、大量使用抗生素。

伤后免疫功能减弱。

缺乏消毒隔离专业知识。

营养不良。

治疗护理的侵入性操作,如静脉留置导管、留置尿管。长期卧床。

主要表现

病人主诉创面有发热感。

体温升高、脉搏增快。创面可见血性或脓性分泌物。

创面培养出病原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食欲下降。

护理目标

病人或家属知道一般消毒隔离常识。

病人不出现感染症状和体征。

烧伤创面按期愈合。

护理措施

向病人说明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及宣传消毒隔离常识。

嘱病人不可用手揭开敷料或用手触摸创面。

保持环境清洁,室内定时通风、消毒、保持湿度在50%-60%和温度在28-32℃。

实行床旁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每天擦洗正常皮肤2次,口腔护理每天2-3次,并保持清洁。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并遵医嘱纠正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提高机体抵抗力。

创面处理:及时清除创面分泌物,更换敷料。

监测体温、脉搏的变化,大面积烧伤病人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1次,异常时及时配合医师处理。

限制探陪人数,减少外源性感染源。

重点评价

监测体温,定期查血象。

创面周围皮肤有无发红,创面有无疼痛,分泌物的性质、气味。病人的全身症状。

创面愈合情况。

十四、潜在并发症--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

相关因素

烧伤后需大量补液。

静脉穿刺保留时间长。

药物的刺激性。

穿刺针的质地。

直接从创面穿刺或穿刺部位周围有感染创面。

主要表现

病人可出现寒颤、高热,静脉插管部位有压痛或挤出脓性分泌物。

肢体浅静脉怒张或呈硬索状。

受感染肢体肿胀。

护理目标

病人没有出现静脉炎症状。

病人痛苦少,静脉输液能按时完成。

护理措施

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

估计病人可供穿刺的静脉部位、血管大小及弹性。

选择对血管及皮肤刺激性小的穿刺针进行穿刺。

留置针的保留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

由远心端静脉开始穿刺,然后逐渐上移。

穿刺后在针的近心端上方进行局部热敷(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如果需多种药物同时注入,先注入刺激性小的,再注入刺激性较大的药物,且速度宜慢,以缓解药物对局部血管壁的刺激。

重点评价

病人是否出现静脉炎症状。

是否按时完成每天输入液量。

十五、知识缺乏:出院后自我护理知识

相关因素:病人从未接受过相关知识教育。

主要表现

病人表现出好问,如问医师、护士或病友。

病人表现出沉默及以出院后的生活缺乏信心。

护理目标

病人的已愈创面不发生新的溃烂。

病人受伤部位在外表和功能上得到最佳恢复。

护理措施 给病人以耐心细致的出院指导:

尽量避免对创面新生皮肤的碰撞、搔抓、磨擦等,以免损伤。

尽量避免日光直射新生皮肤及疤痕区,以减少色素形成。

注意营养,进高维生素食物;做到不吸烟、不喝酒。

坚持功能锻炼,以免肌肉萎缩、关节强直,并进行力所能及的工作。

遵医嘱进行有关预防疤痕的继续治疗。

新生皮肤及疤痕干燥时,可适当涂搽润滑剂。

一般出院3个月后门诊复查。

重点评价 病人对出院后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  

上一篇文章: 皮肤撕脱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 下一篇文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栏目精选

      外科护理方式的改变可降低治疗费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标准护理

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患儿标准护理

内眼手术护理常规

中耳炎的术后护理

标准模拟病人 第3篇

摘 要:UCLA是美国较先开展系统性医学教育的院校之一,其教学模式与国内的医学教育有许多不同之处。例如笔者观摩的模拟病人问诊的学习,学生从一进校就模拟问诊,与演员扮演的病人相互沟通,身临其境的教学让学生从进校就去学习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医生,这与国内教育模式的相比有较大的优势。

关键词:UCLA;模拟病人问诊;学习机制

在教育部留学基金委来华留学师资培训项目的资助下,笔者有幸于2013年1-3月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参观学习。在此期间,笔者发现美国系统性医学教育体系中模拟病人问诊的学习较之与我国临床专业学生的学习存在优势,希望我们能学习并加以借鉴。

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概况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成立于1919年,是目前全美最好的公立大学之一。其下的David Geffen医学院于12年前开始采用整合课程进行医学教育改革,在摸索中不断改进,如今该教学模式已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也是美国其他医学院校参观学习的典范。

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课程设置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医学院学制四年,一、二年级以理论课程为主;三年级进行临床实习阶段;四年级进入临床专科实习阶段。一、二年级的理论课程都分为9个block,主要学习形式有以下几种:课堂讲授或者PBL小组学习;通过模拟病人进行问诊学习等。其中的模拟病人问诊学习从进入医学院就开始,即从进校学生就开始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三、模拟病人问诊的学习

模拟病人问诊两周进行一次,时间为2个小时。通常小组成员为6~9人,有利于多元化背景的学生交叉学习、探讨,培养学生在不同团队的合作精神。模拟病人问诊的学习和其他课程同步,内容上相近,以便学生循序渐进地逐步掌握医学知识及技能。我有幸参与一年级学生第3个block的学习,模拟病人问诊的内容包括了对成年男子如何预防HIV的问诊,糖尿病人的问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问诊以及青少年健康风险咨询等。这些内容都是与专题讲座、PBL内容相辅相成,相互呼应,从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问诊,到用药种类与剂量治疗、总结,以及得到反馈等,逐步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模拟病人问诊具体的学习安排如下:

1.资料提前上传于网站

每周的学习安排,包括每一个学习内容,每一个案例的相关文献会在本学期初上传到网站,学生只需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下载即可。例如在肥胖、减肥咨询和健康策略的问诊中,网站首先为学生提供了ATP III指南,一个健康习惯的开始和维持等文献资料,让学生提前阅读相关资料。

2.制订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

教员(faculty)在本次课之前,制订出本次教学的目标,即通过本次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的目标,例如在减肥咨询和健康策略的问诊中,制订的目标即为建议患者主动对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有所改变,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了解健康策略的概念,教育患者了解胆固醇水平,了解非依丛性的原因并采取措施提高病人的依丛性。

3.制订学习进程表

教员会将本次课程每个问题讨论的时间段做一个详细的进程表,即何时做何工作会详细列出。

4.教员和学生讨论案例

上课时间,将有两个教员(一个为教师,另一个为医生)和学生讨论今天的案例,提出问诊所涉及的范围及方式。

5.病人问诊

这项工作通常需要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内容,在问诊过程中会选派专业演员扮演患者,由学生扮演医生进行详细问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建议。

四、模拟病人问诊具体过程

以青少年健康风险咨询为例看一下模拟病人问诊的具体实施。首先会在网站上传相关文献(权限登录),包括标准饮酒量、青少年健康及危险行为,加利福尼亚未成年人知情和保密法。课程开始时,由7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有两位教员带领学生共同讨论问诊的第一阶段,学生讨论应该涉及到的问题,以及不能涉及的病人隐私等。然后由演员扮演的少女进入房间,由一名学生扮演医生进行问诊,病人主诉自己今天下午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晕倒,妈妈带她来医院并在等候室等她。当她醒来时未发现异常。未撞击到头部,也无疼痛。这时医生就会根据预习的文献,询问患者是否在减肥,运动量以及食物摄入量等。患者因为在减肥,运动较频繁,但饮食正常。排除了这些可能后,询问青少年饮酒以及毒品滥用等问题。患者承认周末抽烟和喝酒。这时候学生会讨论青少年饮酒的高风险因素,然后由教员和学生讨论,下一步要问咖啡和饮料摄入量、香烟以及酒精摄入量等问题,来排查晕倒的原因。

通过示教,同时结合其他课程,学生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就得到了直观明了的训练。目前,我国医学生的传统学习与其有较大的差距。当然在不断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逐步改善我国的教育模式,尽早地将学生引入临床阶段,可以提高我国医学生的教学质量及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定伟,曹倩.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41-42.

标准模拟病人 第4篇

一、资料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安徽中医学院2008级5年制中医专业本科生30人。

(二) 研究方法

我院实习生轮转时间为一月, 月底出科前进行考核。采用标准化病人与“模拟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 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诊断、治疗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考核内容围绕一个真实病例分几站进

1. 考核前病例准备。

病例选择由我科担任教学的4名高级职称教师进行筛选, 包括盆腔炎、自然流产、异位妊娠、功血、子宫肌瘤、围绝经期综合症6个临床常见病种。

2.“标准化病人”培训。

“标准化病人”由我科三年级研究生经培训后担任, 培训要求“标准化病人”熟练掌握以上6个病种的临床表现、疾病转归、辩证论治、诊疗计划。每人一份病史采集详细评分标准, 包含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等。要求“标准化病人”熟记每一项评分标准。

3. 临床技能考核过程。

整个考试过程共分四站, 时间80分钟。每站安排一名教师, 学生抽签决定考核病例, 所抽取标签上提供病例主诉。 (1) 采集病史 (15分钟) 。中医妇科研究生经培训后担任“标准化病人”, 被考核学生根据抽签所提供的主诉进行病史采集。学生对所诊病人作出初步诊断, 并与相关疾病进行鉴别。 (2) 妇科基本查体 (10分钟) 。利用“模拟人”, 考核阴道窥器的使用、双合诊的检查, 病人的真实妇检结果由主考教师给出, 学生进行妇科检查结果的书写。 (3) 辅助检查 (15分钟) 。学生在采集病史及基本查体后, 就还需做哪些辅助检查作出回答, 考核教师提供辅助检查结果, 学生根据检查结果做出分析判断。 (4) 病历书写 (40分钟) 。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妇检结果;辅检结果;中医辨病辨证及类证鉴别;西医诊断、鉴别诊断及依据;治疗计划等。

(三) 统计与分析

把每个学生的成绩输入数据库, 运用SPSS17.0软件包作统计处理, 分别对临床理论课考试成绩与OSCE考核成绩的相关性、出科考核成绩与OSCE考核成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

OSCE考核成绩与出科考核成绩呈正相关 (r=0.910, p<0.01) , 如图1所示;与临床理论课考试成绩呈正相关 (r=0.521, p<0.01) 。如图2所示。

三、讨论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服务的对象是复杂的人体, 医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相关临床技能才能胜任医生的工作, 但随着国内近年医疗环境的恶化及医患关系的紧张, 医学专业学生缺乏进行临床实践的机会, 教师及学生普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但是, 医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疾病, 学生只有接触到疾病和病人, 才能真正地掌握疾病、治疗疾病, 因而,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医学生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对临床实习及医疗实践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2]。传统医学教育中, 常见的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价方法主要有理论笔试和床边考试两种。理论笔试是医学院校普遍采用的考核方式, 但是, 由于和临床脱节, 理论考试往往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通过床边考试, 教师可以准确了解学生对临床知识的掌握、临床技能的操作水平以及职业态度。然而, 使用真实病人涉及到法律、道德等敏感问题是影响这种评价正常实施的重要因素[1]。妇科疾病在普通老百姓看来, 都涉及到私密部位, 是不可以随便被他人看见的, 更不答应实习学生的检查。因此, 妇科的床边考试及检查就显得极为困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OSCE) , 建构了一种全新的考试方式, 这一考试方式以标准化病人 (SP) 代替真实病人, 客观、有序地在多个考站中对学生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病史采集等多种操作内容, 能够较好地克服妇科床边考试的缺陷。

在我们的研究中, OSCE考核成绩与出科考核成绩、临床理论课考试成绩均成正相关 (r=0.910, r=0.521) , OSCE考核成绩与出科考核成绩明显相 (p<0.01) 。OSCE通过模拟多个考站模拟临床场景, 以此来测试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 同时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临床思维能力, 以及对待病人的态度, 是一种客观全面的临床能力考核方法。标准化病人 (SP) 是OSCE考核的中心, SP的使用为医学临床教学、临床技能培训、临床能力考核提供了新的路径, 客服了传统的医学临床教学的弊端。在目前医患矛盾突出, 给临床实习造成客观困难的情况下, SP显得尤为重要[3], 我们采用SP结合“模拟人”的方式进行中医妇科OSCE考试, 有效地解决了临床病例与教学需求之间的矛盾。这种考核方式不仅具有客观性、标准性、全面性的特征, 同时也兼顾了对医学生医学道德、态度等方面的考核, 可以较好地避免因为临床病例减少造成的医学生临床能力低下这一弊端, 能够较好地克服理论笔试和床边考试的缺陷, 是一种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方法。

参考文献

[1]余仙菊, 彭如宽, 卢凤娟.走向整合: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价的范式选择[J].高教论坛, 2008, (5) .

[2]沈寒蕾, 程鹏.SimMan综合模拟人在内科学教学应用体验[J].西北医学教育, 2012, 20 (2) .

颅内肿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第5篇

颅内肿瘤是指颅腔内原发性或继发性新生物。常见的有胶质细胞瘤、脑膜瘤、垂体腺瘤、神经纤维瘤、颅咽管瘤、松果体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等。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及定位症状和体征。以手术切除肿瘤达到解除压迫、减轻症状体征的目的。护理上需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及时发现和处理脑危象,加强术后病情监护,使病人早上康复。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睡眠型态紊乱;(2)恐惧;(3)自理缺陷;(4)意识障碍;(5)清理呼吸道低效;(6)中枢性发热;(7)颅内压增高;(8)有脑危象的可能;(9)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10)潜在并发症--尿崩症;(11)潜在并发症--癫痫;(12)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出血;(13)潜在并发症--感染;(14)预感性悲哀。

一、睡眠型态紊乱 【相关因素】 1.头痛影响入睡。2.陌生的住院环境。

3.频繁的治疗、护理操作,干扰睡眠。4.担心疾病预后。5.呼吸困难。【主要表现】

1.病人主诉难以入睡,易醒或醒后不能入睡。

2.病人早醒,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护理目标 】

1.病人能叙述影响睡眠的原因。2.病人掌握促进睡眠的方法。3.病人睡眠充足,精神状态良好。【护理措施 】

1.帮助病人寻找影响睡眠的原因,安排有助于睡眠和休息的环境。(1)讲述疾病检查、治疗方法及其必要性。(2)介绍治愈病例,使病人减轻恐惧感,树立战胜疾病信心。(3)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大声喧哗。(4)睡眠时间内,若非病情需要,勿干扰病人。2.尽量满足病人习惯性入睡条件和入睡方式。

3.提供促进睡眠的措施。(1)睡前不喝咖啡、浓茶,避免大脑兴奋。(2)盖被适宜,病人体位舒适。(3)病人因头痛难以入睡,遵医嘱采取降压、止痛措施。(4)遵医嘱给予镇痛催眠药,并观察用药效果。【重点评价】

病人是否存在影响睡眠的因素。

二、病人睡眠是否充足。

三、恐惧

四、自理缺陷

五、意识障碍

六、清理呼吸道低效

七、中枢性发热

以上二~六均参照“颅脑外科重症病人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八、颅内压增高 【相关因素 】

1.脑脊液回流障碍,如脑室内肿瘤。2.脑组织水肿,肿瘤压迫局部组织所致。3.脑缺氧、脑血液回流障碍。【主要表现】

1.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1)头痛:呈搏动性,夜间、清晨较重,咳嗽、用力、弯腰、低头时加重。(2)呕吐:呈喷射性,与饮食无关。

2.生命体征改变:呼吸深慢<14次/分,脉搏慢而有力<60次/分,血压升高,以收缩压增高>18.6kPa(140mmHg)显著。3.意识改变、癫痫发作等。

4.持续颅内压升高的后果:脑疝和脑移位,脑干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护理目标】

1.病人颅内压降低。

2.病人未发生意外损伤:窒息。【护理措施】

1.加强对病人的巡视(每15-20分钟1次),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并保持病室安静。3.尽量避免各种不良刺激,以免影响病人情绪和睡眠。4.病人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随时清除呕吐物,以防窒息。5.遵医嘱使用脱水、利尿药,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6.避免引起颅内压升高的诱因。(1)翻身时动作轻稳,避免颈部屈曲、扭转。(2)吸痰时,避免反复强烈刺激病人而导致剧烈咳嗽。(3)便秘时,用润滑剂通便或低压灌肠。(4)控制或减少癫痫发作。

7.配合医师做好脑脊液外流术,以减少脑脊液量。【重点评价】

1.病人是否存在颅内压升高的诱因。2.病人颅内压增高

3.病人有无继发性损伤:如窒息发生。

九、有脑危象的可能 【相关因素】

1.肿瘤压迫脑组织,使颅内压升高。2.脑水肿、脑缺氧持续存在。【主要表现】

1.剧烈头痛、跳动不安和频繁呕吐。2.意识逐渐恶化。

3.继发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4.继发性肢体瘫痪。

5.生命体征改变:R<14次/分,P<60次/分,血压升高,收缩压>18.6kPa(140mmHg)。【护理目标】

及时发现脑危象征象,配合抢救,病人生命得以挽救。【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出现脑危象征象之一者,立即报告医师。2.遵医嘱快速静脉滴入20%甘露醇100-125mL(小儿50-100mL),并观察用药效果。3.高流量输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4.必要时配合做好脑室穿刺脑脊液外流,以解除局部脑组织受压,抢救病人生命。

5.配合做好急诊开颅术前准备。(1)备头皮,交叉配血、合血。(2)禁食,禁饮。(3)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重点评价】

1.病人是否有脑危象发生的危险因素,如颅内高压、颅内巨大占位病变、后颅窝占位。2.病人是否出现脑危象征象。3.抢救措施是否及时、有效。

十、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

十一、潜在并发症--尿崩症

十二、潜在并发症--癫痫

十三、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出血

十四、潜在并发症--感染

标准模拟病人 第6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护理专业2009级本科生420人作为对照组, 2010级本科生450人作为实验组。两组学生均为高考统招生, 在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基础理论成绩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教学内容

中医护理学实验共12学时, 内容有针灸的护理操作方法, 刮痧、拔火罐、刺络的护理操作方法, 推拿和按摩的护理操作方法。第三学年上学期开设。

1.2.2 教学方法

学生SP入选条件:不同班级, 不同年龄, 责任心强, 综合素质较高, 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及相应的模仿能力,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 有很好的应对能力[4]。教师制订详细的SP培训计划, 并挑选合适的人员, 进行SP培训。每次应用SP进行模拟教学之前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设计相关问题, 对SP考核合格后方可应用于教学中。学生SP要掌握护理问诊技术、护理体检步骤、中医护理基本操作以及标准化病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并能熟练运用。模拟教学中, SP要有时间观念, 准确把握各个环节的时间,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护理操作并反馈[5];要依照训练时的指示来表演, 不可自行更改、删除、增加症状或社会经历。

(1) 实验教学过程。准备阶段:新学期开始时将本课程实验教学进度、教学大纲、实验指导、教学录像发给学生。实验课开始前4周, 提醒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要求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分组, 以便课外合作及讨论。实施阶段:对照组采用“演示—模拟练习—指导”三段式实验教学法;实验组按“观看教学录像—教师示范—仿真模拟 (教具为模拟人) —学生SP模拟—教师评价”程序进行教学。

(2) 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调查:实验课结束后给实验组发放调查问卷并当场收回, 回收率为100%。问卷依据Jeffries[6]仿真模式理论、参考Mary[7]等的方法自行设计, 包括一般资料, 对学生SP模拟教学法的评价 (知识、技能、学习满意度、评判性思维和自信心方面) 。选项分为非常不赞同、不太赞同、比较赞同、非常赞同。技能考核:采用课堂和期末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两组进行考核, 内容为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掌握的技能, 具体包括实验课形式是否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掌握及运用能力、学生课前准备的能力、综合运用中医护理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总分值为100分。设置开放性问题一个。

2 数据处理

将所有数据录入SPSS 18.0统计软件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描述, 计量资料采用统计描述,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3 结果

3.1 两组成绩比较

实验组课堂考核成绩为 (96.23±4.31) 分, 高于对照组的 (93.76±2.98) 分;期末技能考核成绩为 (95.39±3.74) 分, 高于对照组的 (92.74±2.42) 分,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 。

3.2 教学效果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SP模拟教学法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学生普遍认为该教学法有利于提升知识、技能水平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提高了学习满意度和自信心 (见表1) 。

4 讨论

4.1 学生SP模拟教学法的应用

1990年, 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Paula L.Stillman发表的《采用SP进行临床技能教学与评估的调查结果》一文指出, SP可恒定、逼真地复制临床情况, 是具有模拟病人、考核者、指导者职能的正常人或病人。近年来, 受招生规模扩大与教学实践机会减少, 病人维权意识增强而拒绝示范教学, 医患纠纷增加, 带教教师积极性下降等多种因素影响, 学生在学校学习结束后, 无法立即适应临床工作要求, 在接触临床真实病人时惊慌失措、无从下手[8]。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当前护理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内外许多院校尝试模拟教学, 但价格昂贵, 我国学者肖倩等[2]认为高仿真模型造价昂贵是影响其推广和使用的主要原因。目前我院尚不具备开设高仿真模拟教学的条件, 因此, 笔者根据该课程特点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将学生SP模拟教学法应用于中医护理学实验教学, 效果良好, 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 学生SP大多拥有良好的医学基础知识及很高的综合素质, 培训起来相对容易, 省时省力;同时, 本次招募的SP主要是学生志愿者, 节省了学院经费开支。但针灸操作属于侵入性的, 学院应给予一定经济补偿, 于是将教学过程调整如下:第一步在针灸模型上进行操作, 第二步进行学生SP操作。进行第二步时要严格遵守以下要求:针具高压蒸汽灭菌, 学生每一步操作均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认真进行用物处理。学生SP模拟教学虽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得到了师生的认可,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学生SP模拟疾病的症状体征时逼真度较低, 与钟远等[9]的报告一致。但该门课程不像急救护理学等课程对SP的要求较高, 所以该方法仍值得推广。

4.2 教学效果评价

两组课堂考核与期末技能考核成绩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充分证明该教学法具有明显优势。以往学生在教具上进行练习, 并在针灸模拟人上完成针灸操作, 简单而机械。新的教学法将病人的典型症状、体征与情绪、表情融入案例场景, 进行逼真的演示, 学生与SP可进行很好的互动。

问卷调查显示, 实验组学生对该教学法提高知识、技能水平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学习满意度、自信心等方面一致认可。但个别学生认为在评判性思维和自信心方面效果欠佳, 可能与其基础知识、专业背景以及专业认知度等有一定的关系。开放性问题中, 学生希望以后的技能考核能以SP形式进行, 我们会在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摘要:目的 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 (SP) 运用于中医护理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09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演示—模拟练习—指导”三段式教学法;2010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实验组, 采用学生SP模拟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与技能考核对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 新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考核和期末技能考核成绩,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及学习满意度和自信心等,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学生SP模拟教学法值得在中医护理学实验教学中推广。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中医护理学,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王俊杰, 裘秀月, 沈勤, 等.《中医护理学》综合性技能考核的研究与实践[J].护理研究, 2010 (21) :1964-1966.

[2]肖倩, 吴瑛.仿真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 2009, 6 (5) :26-28.

[3]李强, 方亦斌, 王志农, 等.医学生扮演SP的OSCE在研究生中期考核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1) :76-79.

[4]刘涛, 钟玉杰, 王敏.标准化病人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J].护理研究, 2008 (30) :2734-2736.

[5]赵永亮, 陈自强, 孙梯业, 等.浅谈外科标准化病人的培训[J].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 (18) :2844-2845.

[6]Jeffries P R.A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implementing and evaluating simulations used as teaching strategies in nursing[J].Nursing Education Perspectives, 2005, 26 (2) :96-103.

[7]Mary B P, Nancy M S.Use of human patient in an under graduate critical course[J].Crit Care Nurs Q, 2006, 29 (3) :188-198.

[8]Beyea S C.Human patient simulation:a teaching strategy[J].AORNJ.2004, 80 (4) :738, 741-742.

标准模拟病人 第7篇

1.1 SSP选取原则

第一,以优异的成绩完成研究生期间全部的专业课程学习。第二,有一定的表演天赋及语言表达能力[1]。第三,无传染性疾病。

1.2 研究对象与随机分组

取我校2012级录取的中西医临床专业5年制本科学生72人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36人和对照组36人。均授课12学时的中医外科常见病。

1.3 培养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6学时中医外科学基础理论;3学时多媒体教学;3学时床边实习。实验组:采用SSP培养模式。4学时理论教学:授课时注意在前沿性医学问题上埋下伏笔,课后遗留些小问题,在下次课前随机抽取学生回答并给予相应的评价。5学时SSP教学法:先由学生对SSP进行查体并采集病史、向带教口述诊断思路、需做哪些检查等,同时概括、总结出之前所查前沿性资料,学会一些基本的特色诊疗手法。学时多媒体教学:带教带领学生回顾典型临床体征,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融汇贯通。

2 考核方法

2.1 理论考核

基础题60分:不定项选择题,考核中医外科的常见疾病。拔高题40分:简答题和论述题,考核病案分析及本科实时热点问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min。

2.2 技能考核

第一大站(含3小站):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第二大站(含2小站):病例书写;第三大站(含5小站):特色诊疗操作。共10小站,每小站满分10分,共100分。

2.3 评价方法

采取“学生标准化病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SSP+OSCE)”[2]的方法。

3 结果

用理论考核和临床技能计分的形式进行评价,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综合能力水平差异。即:综合能力成绩=(基础理论成绩+临床技能成绩)/2。结果见下表:

4 讨论

上表显示,两组学员在基础部分无明显差异,在拔高题和临床技能部分,实验组却优于对照组。这得益于学员在与SSP实践时学以致用,加强巩固[3]。同时,SSP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库,夯实了临床技能知识,建立双向互助循环,达到学员与SSP共赢的教学目的。

SSP教学法可以有效缓解目前社会问题:医疗纠纷。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90%以上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够[4]。医患之间的沟通不仅为诊断所必须,更是安抚病人,调整其心态的重要关口。Deledda、Moretti、Rimondini和Zimmermann发现,医生沟通时的语调更友善、医生回答患者问题时的态度更温和,都可能提升医患沟通的效果[5]。

中医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临床学科,对皮损的观察更是要求细致入微。一名合格的医生,仅仅达到“理解”与“接受”远远不够,对于疾病应有全面的、立体的、系统的认知并有其独到的见解之处,SSP教学法正是将教学精细化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注重个体教育胜过总体教育。本试验通过将SSP教学法与中医外科教学相结合,望能够为新型教学模式在中医外科学教学领域中的实施与应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王秋兰,朱建坤.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及其在内科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01):96-98.

[2]朱超,王志农.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在客观化结构化临床考试中的作用[J].继续医学教育,2009,23(2):31-33.

[3]吴丽萍,张建军.标准化病人在医学生临床技能训练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4):441-442.

[3]袁伟伟,旋妮玲,陈志红.我国医患沟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3,26(06):26-28.

[5]王丹,朱冬青.医患沟通障碍的心理解析:信息交换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5,23(12):2129-2141.

[6]郭伟英.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标准化病人评分效应的初步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0.

[7]于翠英.学生标准化病人与电子标准化病人相结合用于医学生岗前培训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8]赵峻,陈未,叶葳,等.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医学教育过程中的标准化与质量控制[J].协和医学杂志,2012,(03):36-39.

[9]张莉,裴琦,赖桂荣,等.模拟病房与标准化病人结合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07):63.

模拟病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8篇

1 模拟病人

模拟病人即标准化病人 (Standardized Patients, SP) , 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2]。

1.1 模拟病人培训

SP的训练以实际病人的病历为基础, 采用各种技术帮助“演员”进入状态。培训一位SP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1.1 选择模拟病人及病历设计

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实际需要, 于见习前2周选择一部分学生进行培训, 按照教材要求制订训练内容及评分标准, 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

1.1.2 训练受训者表演

训练不仅要围绕病历的内容, 也要注意病人的感情, 受训者要根据培训教师的要求进行训练, 之后向教师及部分学生汇报表演。

1.1.3 对受训者进行评估

根据表演情况打分, 不符合要求者继续练习, 直到合格为止。

1.1.4 实际模拟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需要, 将学生分为2组, 每组先由教师和一位模拟病人进行示教交谈, 之后学生和模拟病人进行问诊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2 模拟病人的优点

(1) SP解决了以往临床教学或测验中难以找到具有针对性病例的问题, SP可以根据需要使用, 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

(2) 每位学生都面对同样的病人和问题, 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3) SP可以作为评价者对受试对象做出更加合理的评判, 这是以往任何测验手段都不能做到的。

1.3 模拟病人的缺点

训练“演员病人”需要投入大量时间, 同时问诊还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际交往沟通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另外, 训练过程过于单调, 学生年龄较小, 知识面窄, 想象力差, 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不够, 很难坚持。

2 模拟病人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模拟病人在问诊教学中的应用

问诊又称病史采集, 是指医生通过与病人及有关人员交谈, 详细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现状, 病人既往健康状况、有关生活经历等病史资料的过程, 是医生诊断疾病的第一步, 是每名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也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美国学者Harey提出诊断疾病的5过程:拇指代表问诊。可见问诊的重要性。以往的教学中, 采集病史只进行简单介绍, 学生所接触的全是书本知识, 掌握的只是“主诉”、“现病史”等一个个概念, 对问诊过程中需要具备的技巧和方法及如何进行医患沟通缺乏感性认识及必要训练。我们在问诊教学中由教师选择统一病例, 模拟逼真的临床环境, 学生分组对模拟病人进行问诊练习, 使学生克服了羞涩、紧张和不安的心理, 可逐步实现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通过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问诊的内容、方法和技巧, 尤其重视对学生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1.1 问诊要注意的一般问题

从一般到特殊的提问、无诱导性提问、诘难性提问及连续性提问, 按项目的问诊评分顺序系统问诊 (按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顺序问诊) , 都要引证核实病人提供的信息, 问诊过程中应有小结, 注意聆听, 不轻易打断病人讲话, 不能重复问诊, 不出现停顿, 不用医学名词和术语提问。

2.1.2 问诊要注意的特殊情况

有的病人说谎, 对医生不信任, 有的病人文化程度低, 有的存在语言障碍, 老年人的视力、听力减退, 反应迟钝甚至存在思维障碍, 聋哑人、儿童、危重症晚期病人或多种症状并存、精神疾病、涉及职业病等与法律或者赔偿有关的情况, 在询问病史时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 采取安抚、真诚、和善、友好、理解、同情、耐心的态度, 或给予引导, 必要时请陪同人员协助提供病史, 尤其要注意病史的真实性。

2.2 模拟病人在常见症状教学中的应用

症状是指机体在病理生理或病理解剖学改变的基础上, 病人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感觉或不适, 主要通过问诊获得。在教学过程中以常见症状为主, 要使模拟病人理解主要症状的病因机制与临床表现、伴随症状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 以便在模拟教学中能正确表达, 不能离题太远, 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3 模拟病人在体格检查中的应用

体格检查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简单的检查工具如听诊器、叩诊锤等来了解病人身体健康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医生一般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5种方法来了解病人的异常表现及体征。美国学者Harey提出诊断疾病的5过程:食指代表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我们用模拟病人和仿真电子模拟人进行教学, 模拟病人以正常体征为主, 电子仿真病人以心肺听诊为主, 临床上常见的和不常见的各种心脏杂音、肺部啰音、心律失常以及肝脾肿大的病人, 都可以在这套系统中模拟出来。以心脏听诊为例, 听诊部分包括听诊总论、心脏解剖、瓣膜听诊区、正常心音、异常心音、心脏杂音、心律失常和少见心脏疾病听诊体征等上百种听诊心音。学生可以在模拟病人身上学习正常及异常心脏听诊的部位、时相、内容和特点。肺部听诊、触诊包括成人和儿童的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语音共振和胸膜摩擦音等内容。肺部听诊教学软件与心脏听诊较为相似, 也可以在模拟病人指定部位听相应的病理体征。腹部触诊教学软件除了介绍肝脏、胆囊、脾脏的解剖特点及常见疾病的发生机理和临床特点外, 还演示肝脏、脾脏的正确触诊手法、掌握触诊技能的关键点、常见错误手法及纠正措施。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典型病例体征全面、可反复操作、直观、易于理解, 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娱乐”性, 缺点是电子标准化病人毕竟只是一种学习工具, 不可能完全代替真正的病人。在临床查体过程中, 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了解病人的阳性体征, 还要指导学生怎样和病人进行病史和其他方面的交流,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这也是诊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电子标准化病人作为一种教学工具, 不可能与人交流。另外, 尽管电子标准化病人具备了各种临床病理特点, 但与人体仍有一定差距, 如杂音的传导, 肝脏、脾脏的质地等。因此, 电子标准化病人不能代替真正的病人, 带教教师也不能仅靠标准化病人进行教学, 而只能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朱舜.标准化病人在全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生杂志, 2006 (8) :493~494.

标准模拟病人 第9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在我院妇产科见习的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专业1班的学生22名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班(11人)和实验班(11人)。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见习带教方式,实验班采用学生模拟病人的见习带教方式。

1.2研究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见习带教方式,由教师先复习大纲的知识,然后让学生分组采集病史、查体、完成病史汇报、提出诊断及治疗方案,再由带教教师进行分析总结。

实验班采用学生模拟病人的见习带教方式,先将实验班学生分成3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分别选出1位学生模拟病人和1位医生代表。带教教师已在课前选取了自己接诊过的3个非常典型的临床常见病例:异位妊娠、黄体破裂和子宫瘢痕妊娠,将病例资料和辅助检查单打印出来,分发给3个小组,学生不能将本组的病例资料泄露给其他组的学生。然后每组的学生模拟病人轮流接受医生代表的问诊。每位学生模拟病人出场前,带教教师都已进行了单独的快速培训,尽量还原病人就诊时的真实情景。比如将病历上的主诉“停经40天,阴道出血十余天”还原成“月经十多天了没干净”。再由带教教师扮演病人家属,对整个模拟就诊的过程进行调控。

整个模拟教学分成两个步骤:步骤一(模拟问诊及查体):让每组的“医生”对学生模拟病人进行问诊及查体(由A组的医生代表接诊B组的学生模拟病人,B组的医生代表接诊C组的学生模拟病人,C组的医生代表接诊A组的学生模拟病人)。步骤二(模拟诊治):经过组内讨论后,先由医生代表发言,给出初步诊断以及接下来要做的辅助检查,然后由带教教师提供部分检查结果(如HCG值、血常规等),但是暂时保留关键的检查结果(如B超结果)。再次进行组内讨论,查阅书籍,由医生代表发言,给出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和分析思路,带教教师做初步点评(主要点评问诊环节有无遗漏、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思路是否正确)。接着医生代表上场,由带教教师给出关键的检查结果(如B超结果),医生代表根据问诊、查体及检查结果,做出最后诊断并进行分析,同组学生补充发言,同时讲出治疗原则及方案。最后,由带教教师给出正确结果,分析诊断思路,点评各组医生代表的问诊及诊断分析中的优点及缺点,并回答学生的疑问,见图1。

1.3教学评价

课程结束后,带教教师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病史采集、辅助检查分析、诊断思路、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沟通能力6个方面,每项满分10分。同时,在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实验班学生对学生模拟病人这种见习带教方式的看法和意见。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教师评价

实验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师生交流积极,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在考核方面,实验班学生的诊断思路、鉴别诊断以及沟通能力的成绩高于对照班(P<0.05),具体见表1。

2.2学生评价

从课后的问卷调查可知,所有实验班的学生均喜欢学生模拟病人的见习带教方式,他们认为该教学方法在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沟通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习兴趣,且接近临床实际,对以后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具体见表2。

3讨论

本次教学虽然选取的是基础且典型的病例,但是对于没有临床经验的学生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跟以往的见习课程不同。以往的学习或者病史采集都是在已知病人所患疾病的前提下进行的,而在实际中,病人就诊的时候并不知道所患疾病,所以需要学生建立起完全不同的临床思维。(2)病例中的主诉是临床医生根据书本中疾病的典型临床症状给出的,实际中病人的主诉往往不够清晰,比如异常出血可能被病人说成“月经干净不了”,出血伴腹痛的病人就诊时说的可能是“痛经很厉害”。(3)即使选取了典型的病例,但真实的病例中总有一些症状或检查与书本中的典型表现不相符,比如B超提示宫内节育器正常的异位妊娠病例,就有学生因为B超提示节育器正常而否定了异位妊娠的可能。

见习是每位医学生从课堂到临床实践的过渡,传统的以病例为先导的见习教学模式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学生见习的时候科室不一定有现成的典型病例。(2)病人不一定配合学生的问诊及检查。(3)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目前国际上推行的模拟医学教育模式为学生从课堂到实践提供了更好的桥梁,但是这种基于标准化病人和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的教学模式在国内医学院校的教学中还难以普及。而学生模拟病人见习带教的方法,既是对传统带教方式的一种改进和补充,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模拟医学教学模式。李瑞兰等比较了由带教教师扮演模拟病人的见习带教方式和传统带教方式在妇产科教学中的效果,结果发现,模拟病人的见习带教方式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满意率,学生也有更高的病例分析成绩及病例分析良好率。但是由带教教师扮演模拟病人,一是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不利于带教教师对课堂的管理。

本研究吸取国际上模拟医学教学的优点,结合我国实际,将课堂上选取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培训成模拟病人,并让其他学生进行模拟问诊,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与其他带教方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1)招募及培训标准化病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对于规模不大的教学医院来说,专门培训标准化病人以满足见习需要显然不符合实际。我们在课堂中,利用学生讨论病例的时间,培训学生充当模拟病人,既方便省时,又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2)模拟问诊让学生更加接近实际的临床工作,逐渐培养起临床诊断思维能力。(3)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很大原因就是医患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学生模拟病人及模拟问诊可以让学生初步学习该如何对待病人、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沟通。除此之外,学生模拟病人的见习方法突破了传统见习带教的一些局限,比如住院病人中恰好没有合适的病例可供学习,或是住院病人拒绝配合学生的问诊及查体等。

在开展学生模拟病人的见习带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学生模拟病人因为培训时间短,可能不能完全掌握病例的病情特点,故可以携带病例资料上场,而带教教师在扮演模拟病人家属时可以帮助学生更充分地展示真实的病情。(2)带教教师不直接扮演模拟病人,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方便对课堂秩序的维持,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3)问诊结束后,要多次启发学生的临床思维,不要一次性给出所有的化验结果。从初步诊断到最终诊断,每一步都启发学生进行鉴别诊断,让其认识到鉴别诊断的必要性。

但是学生模拟病人的教学方式也有其局限性,学生模拟病人不能完全取代真实的病人,模拟查体不能替代真实的查体。所以,在现阶段的见习带教中,学生模拟病人的带教方式应该与传统见习带教方式相结合,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目前模拟医学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研究方向之一,现就学生模拟病人在妇产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结果显示,应用学生模拟病人进行见习带教,可操作性强,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传统见习带教方式相结合,可以提高见习带教的效果,是一种符合我国医学教育实际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学生模拟病人,见习带教,妇产科

参考文献

标准模拟病人 第10篇

近年来, 国外许多医学院校将模拟病人引入问诊采集病史技能训练中。模拟病人又称标准化病人、病人演员或病人指导者, 选择社会人群不同层次的正常人或病人, 经过规范培训, 用于学生问诊训练, 同时可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和评估, 起到病人、教师和医生的多重作用。我院内科教研室采用模拟病人教学法, 于毕业实习前对学生进行问诊采集病史技能训练, 取得较好效果。

1 实施方法

1.1 训练对象及方法

将已完成诊断学、内科学等临床课程, 并采用传统问诊采集病史训练的2005级三年制高职临床专业学生 (48人) 作为对照组, 将2006级三年制高职临床专业学生 (48人) 作为实验组。2组学生均为高中毕业生, 年龄和入学成绩等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 带教教师和使用教材相同。

传统方法是在2节理论课后, 在病房采用带徒式见习方法进行问诊技巧、问诊内容的训练, 见习结束后写出病历, 分析疾病的初步诊断。模拟病人教学法除在传统的课堂讲授、病房见习外, 于毕业实习前增加模拟病人问诊训练。

1.2 模拟病人教学法

训练前一周先向学生介绍模拟病人的概念及教学设想, 播放1~2个内科常见病多媒体课件或电教片, 让学生观看医务工作者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的方法、技巧、内容,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1~2个简单的内科病例, 并进行训练前准备。

训练时学生每3人一组 (甲、乙、丙) 。甲为模拟病人, 职责是提供病史, 做好配合;乙为临床医生, 职责是接诊病人、采集病史, 并根据病史书写病历, 作出初步诊断;丙为监督者, 职责是协助乙辅问, 并监督甲、乙。要求甲、乙、丙角色循环3次, 分别充当模拟病人、临床医生、监督者, 并将所学知识灵活、系统地应用于整个问诊采集病史训练中。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 由4位教师分别各带4个小组, 分散在各组旁听、记录、评分, 必要时给予指导。

1.3 训练效果评价方法

1.3.1 教师评分

由4位教师根据内科学教研室制定的问诊技能考核评分标准, 在毕业实习前对96名学生在问诊技巧、问诊内容、病历书写、疾病初步诊断4个大项和子项进行考核。

1.3.2 临床带教教师评分

到学生实习医院进行问卷调查, 请临床带教教师对96名学生接诊病人情况, 包括问诊技巧、问诊内容、病历书写、职业道德等进行评分。

1.3.3 学生自评

学生填写《模拟病人问诊训练教学反馈表》, 按好、中、差3个等级, 作为评价模拟病人问诊训练教学质量的依据。

2 结果

2.1 教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评分 (见表1)

教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问诊技巧、问诊内容、病历书写、疾病初步诊断各部分评分, 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 (P<0.01) 。

2.2 临床带教教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评分 (见表2)

临床带教教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临床实习中接诊病人情况评分, 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P<0.01) 。

注:P<0.01

2.3 学生自评结果

学生认为模拟病人教学法效果“好”占76.0%, “中”占20.0%, “差”占4.0%。

3 体会

3.1 为学生进入临床打下基础

在模拟病人教学中, 学生从接诊开始每一过程都受到教师监督, 书写的病历和接诊方法能及时得到检查和评价, 这对引导学生自然、平稳过渡到临床医生角色, 减少首次接诊病人时容易产生的紧张、不安情绪[1], 取得病人信赖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为学生进入临床奠定基础。

3.2 有利于巩固学生理论知识, 提高实践技能

在毕业实习前学生已学完诊断学和内科学等临床课程, 具备模拟病人的条件。学生在正式模拟前需做好准备, 如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病例、复习相关知识等, 方可充当模拟病人。在相互交流中, 回答问诊学生提出的问题, 能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从而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既复习了已学知识、又使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在模拟病人教学中, 学生的问诊技巧, 如怎样组织安排、如何使用恰当的提问方式、引证核实病史资料及避免医学术语等方面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 在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如良好的仪表礼节、友善的举止、重视病人等方面也得到很好的训练。

3.3 有利于医学生学习兴趣和医德的培养

在模拟病人教学法中, 无论是模拟病人、还是模拟临床医生, 学生都能认真当好各自角色, 产生角色认同感, 能更好地以人性化的互动交流方式完成问诊训练。在具体模拟过程中, 学生能从更深层面去理解、关心和爱护病人。在这一情境下, 由于情感的投入,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96.0%的学生反映, 模拟病人教学法新颖、灵活, 能启迪思维, 促进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4 有利于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传统的问诊训练方法采用理论讲解—观看录像或电教片—临床见习的方式进行, 教师相对轻松。而应用模拟病人教学法, 既有利于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也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 才能进行模拟病人问诊训练;同时教师课前必须充分研究、讨论课程的设计与安排, 并写出具体教案。训练中还应从严组织管理并配备足够的辅导教师对学生给予指导, 保证训练顺利完成, 达到教学目的。

模拟病人教学法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角色感受, 使学生体会到医生角色、了解到病人的内心需求, 从而产生角色认同感[2];同时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缩短理论与实践、学校与医院距离, 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使其更好地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提前强化对职业角色的认识, 为走上工作岗位、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技术和人性化服务奠定基础。

实践证明, 采用模拟病人教学法进行教学, 学生进入临床后, 能很快进入角色、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问诊过程中的顺序性、逻辑性以及问诊技巧、病历书写的条理性、准确性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模拟病人教学法,诊断学,问诊教学

参考文献

[1]刘珍君, 陈灿, 陈晓于, 等.诊断学中多种教学方法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7, 21 (2) :127-129.

上一篇:纳米中药的制备方法下一篇:案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