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融合范文

2024-07-27

合作融合范文(精选12篇)

合作融合 第1篇

一、文化的本质与校企文化融合

1. 文化的内涵

文化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们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 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学校文化是活动在教育领域的人们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 是以实现学校的培养人才等目标任务为目的进行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而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 它所进行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是围绕利益进行的。毫无疑问, 校企双方的目的不同, 所进行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内容与方式自然不同。因此, 校企合作要想长期顺利进行, 必须缩小校企双方在文化上的差异, 进行文化交流, 最终达到校企文化融合, 方能使校企合作深入进行。

2. 文化的特征

首先, 文化是共有的, 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在同一社会内部, 文化也具有不一致性。因此, 校企双方存在文化的差异是必然的, 校企文化交流和融合就要抓大的方面, 在人才培养这个大目标上求同, 还要允许在其他方面存异。其次, 文化是习得的, 而不是天生的。校企双方存在的文化差异可以通过相互学习而逐渐缩小差别。校企双方要相互学习对方的先进文化内涵,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逐步接受对方的文化熏陶, 建立共同的思想观念, 实现行为上的协调。

3. 文化的魅力

文化的魅力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渗透力为什么很多人喜欢使用名牌产品?这就是名牌企业或产品的文化魅力。一般来讲, 质量上乘、风格独特、领先潮流是名牌产品的共同特点。但名牌产品来自不同国度, 又有不同的品牌文化, 使各个名牌产品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在校企合作中, 校方要凭借自己的文化优势吸引企业, 激发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 因为文化的魅力是不可抗拒的。例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从软件和硬件上体现对合作企业的尊重和理解, 使企业在合作中能感受到学校文化的魅力。这不是几句欢迎口号所能解决的, 需要校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认真体会和体现, 将自己的校园文化打造为高品质的校园文化, 从而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

4. 文化的威力

文化不仅有魅力, 还有巨大的威力。中国历史上长期充满纷争与战乱, 几度被少数民族统治, 但并没有长久影响中国的统一与文化走向, 儒家文化的威力数度显现。历史上曾经入主中原统治中国的少数民族中最强大的要数元、清两代的蒙古族和满族了, 其间中国的疆域空前辽阔, 但他们都没能改变中国自古形成的文化走向, 最后都不得不接受儒家文化。元朝统治者最初极力反对儒家文化, 提倡蒙古至上主义, 以防止被汉化。但汉文化的强大威力使元朝后来也不得不推行“以儒治国”政策。满清统治者对于当时的汉族来说其军事实力是较强的, 但他们仅仅在军事上是统治者在文化上从来没有取胜过, 最后还是被汉族同化了。

当今世界,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人们对文化威力的重视超过以往任何时代。校企合作中校企文化的融合之所以非常重要, 也是由于文化具有强大的威力。加强校企文化交流, 实现校企文化融合, 有效利用文化的威力, 必然可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二、在校企合作中实现校企文化融合

1. 实现校企文化融合是时代的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 高等教育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特征愈加显现出来, 校企合作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但一般的校企合作仅仅着眼于专业技术领域的合作, 注重把原来的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高等教育转变为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相结合, 而在文化融合方面缺乏研究和重视。这就导致许多高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出现种种问题。因此, 实现校企文化融合已经成为校企合作深入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

目前的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自我评价过高、社会适应性低、实践能力差, 或大多愿意进入事业单位或当公务员而不愿到企业工作, 或勉强进入企业就业后又频繁跳槽等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借助校企文化融合, 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 使学生在对企业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后搞清自己的就业目标, 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打造自己适合就业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 从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通过校企文化的融合, 使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吸收和内化, 使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了解和认同企业文化, 在校学习期间就培养自己应该具有的适应企业需要的基本职业素养, 这样就能使学生毕业后迅速融入社会, 迅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

2. 实现校企文化融合的具体举措

要实现校企文化融合, 就要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吸收先进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在高校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在建设高校校园文化过程中, 应以高校为主体, 主动引进和吸收先进的企业文化, 创新高校校园文化, 形成有利于实现校企合作的、实现校企共同的培养目标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融合, 从而产生一种全新的校园文化, 使其能够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 增强大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 使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少一些书生气, 使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较快地接受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 并能够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

(2) 注意改革和创新教育管理体制与方法。在融合校企文化过程中, 逐步形成新的教育观念、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例如:吸收企业方面的人员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教材的编写, 参与课程建设, 在教学工作的改革过程中逐步内化校企文化融合;改变原来高校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3) 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实现校企文化交流。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和区域经济建设和当地企业的需要接轨, 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如校企联谊会、设计大赛、技能大赛等, 帮助学生了解企业, 了解社会, 培养出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所需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时代性。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是民族文化和社会意识在学校或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 是在民族文化和社会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因此,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意校园文化与整个时代文化的一致性, 这样必然对处于同时代的企业有一定的感染力, 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

(5) 校企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制度化。高校与企业进行文化融合, 不但要在理念上进行融合, 还需要建设一套制度来保证校企文化融合的实现, 为校企合作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校企文化融合是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相比其他方面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必须有一系列规章制度作保证, 有一个高效率的工作队伍, 才能有效地规范和指导校企双方进行真正的文化融合。各高校应首先加强对校企文化融合的必要性的认识, 树立校企文化融合制度化的思想, 然后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规章制度, 组建实际操作的工作队伍。

总之, 文化融合在校企合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要发挥自己在文化建设上的主动性, 建设高品质的校园文化, 加强校企文化交流, 实现校企文化融合, 从而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新.试论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机制建设[J].教育与职业, 2009, (6) .

关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5 第2篇

依靠体制创新实现共赢

王寿斌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长

《 中国教育报 》 2014 年 6 月 16 日 23 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如何才能有效协调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将高职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从根本上推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体制机制创新,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多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成为全国发展速度最快、开发水平最高、吸引外资最多、最具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

苏州工业园区之所以得到成功发展,人才的作用举足轻重,其中尤以本土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最为功不可没。1997年12月,为配合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亲自向中国政府提议,批准建立专门“为外资企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员工”的新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时任院长林靖东规划设计、一手创办,多方吸取了新加坡、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先进的职教经验。地处全国改革开放前沿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示范区、被世界500强企业包围、为外资企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员工……特殊的背景,使得苏州工业园区职院自建立之日起,就融入了国际元素、承载了校企合作基因。

董事会制度:校企共赢的体制保障

职业教育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实践性和社会性,是与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社会进步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提高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近年来,各地各职业院校虽然都在积极尝试探索,但校企合作效果却并不理想,推行过程也并不顺利,普遍存在着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致使校企合作徒有虚名、难以为继。

校企合作难于有效开展的深层次障碍在于制度缺失,因而必须从改革办学体制入手进行根本性突破。学院章程明确规定,“采取股份制办学,企业化管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探索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建校伊始,学院就积极倡导企业、行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来,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模式,成立了由企业、政府、高校等机构组成的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严格按照“行业领军企业、著名品牌、实力雄厚、社会责任感”四大标准聘请董事,企业、高校和政府在董事会席位中分别占到67%、26%和7%。企业董事中,包括德国博世、芬兰诺基亚、荷兰飞利浦、韩国三星、美国AMD等在内的跨国行业巨头,占董事企业的80%,形成以外企为主体的董事会。董事会有效融合了政府、企业和学术等资源,从政策、经费、专业等方面为学院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尤其是对学院的发展战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董事会主要行使7项职权:负责公开招聘院长、副院长;听取和审议学院的工作报告和其他提案,包括学院的工作目标和近远期规划;执行股东会决议;推荐决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人选;审议董事提交的议案和其

他动议及附议;审议学院内部管理机构的设臵;审议学院的基本管理制度。

董事会从制度层面解决了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从根本上保证了学院“为外资企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员工”的目标精准不偏,保证了学院的办学方向不会偏离企业的需求,为校企合作打造了良好的制度平台。

“亲企”理念:校企共赢的理念支撑

学院从建校之初就导入了新加坡公共管理领域的“亲商理念”,并将其明确为“亲企理念”。学院全面贯彻“企业的需要,我们的目标”的办学宗旨,全心全意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技术员工,承担企业在岗员工的培训,积极尝试与企业在产学研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进而实现学院与企业共同成长。学院领导多年来坚持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走访企业的制度,了解企业需求,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

在领导层解决好沟通问题的同时,学院各职能部门全力跟进,与企业相关部门或人员建立无间隙对接,努力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学院管理团队定期走访企业、加入外企总经理俱乐部、参加美商协会和德国商会活动,频繁的企业走访、与企业人员的密切来往,不仅保证了企业文化和专业技术层面上的交流,还保证了全体教职工在价值、行为和情感上能从企业的角度进行思维,成为一个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学术人。

为了与企业对接,学院还设立了专门处理校企合作事务的部门——事业发展部,主要负责联络企业,搜集企业需求信息,以最快的速度落实到学院各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成为学院校企合作的桥梁和枢纽。学院依此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资本,不断编织越来越大的校企合作网络。

全流程对接:校企融合的运营机制

校企合作的通畅运行,离不开必要的机制保障。其中,明确责任分工基础上的校企之间全流程对接尤为重要。

专业开发与产业需求对接。每年春天组织对企业进行较大规模走访,调查企业用人需求结构的变化,制订专业调整方案和招生计划。平均每年调整2至3个专业,现有的43个专业全部面向苏州外资企业最紧缺的行业。

教学计划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对接。在系部层面,各系都成立了以企业人事经理为主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企业岗位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要求,制订和完善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比例、顶岗实习安排等,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资源配臵与企业工作现场对接。专业教师主要面向企业一线招聘,75%的教师有5年以上产业经验;实践教学设备基本与企业同步,共建154间“教学工厂”;专业课程全部按照24人进行小班教学,帮助学生尽早适应未来职场上的组织规模;始终坚持全员5S考核和师生末位淘汰制度,有效激发师生的学习热情、自主管理能力和进取意识。

教学实施与企业质量控制体系对接。自2004年开始,学院通过ISO9001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把客户需求列为关注焦点,把过程控制、持续改进作为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实现学术标准与产业标准的融合。

科研课题与企业技术攻关项目对接。职业院校的科研如果远离企业和市场,则无异于闭门造车,不仅出不了成果,也不会受到企业欢迎。学院在实施“访问工程师”计划的同时,立足产业和市场实际,依托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主动将企业的技术攻关项目引进教学与科研,既服务和回报企业,又培养教师的研发能力,并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求知进步。

教学质量评估与客户满意度调查对接。学院坚持每年对教学、学生服务、后勤服务三大系统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每年对用人单位进行企业满意度调查,通

过内外两个客户满意度调查,及时改进服务工作,持续不断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以市场化的专业开发机制为例,大体分为五大步骤:第一步,每年都要根据苏州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开展市场调研,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进行分析,制订专业开发计划和调整招生计划;第二步,根据岗位技能和综合技能进行教学策划,改进人才培养方案;第三步,根据生产环境和职业素养要求完成教学资源配臵,确定“教学工厂”与“5S”考核的教学内容和方案;第四步,借鉴ISO质量管理体系对教学管理进行过程控制,并制订绩效考核标准;第五步,通过企业跟踪,定期组织客户满意度测评,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从而使人才培养流程得到持续改进。市场化的专业开发,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高度匹配。

产教研合作:校企融合的深交路径

校企双方需求一致,是建立良好校企合作关系的动力源泉。院校与企业只有建立起相互依存、同步发展的合作关系,才能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其中,产教研合作堪称校企“深交”的重要路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校企合作有了比较深远的认识,更愿意与职业院校进行长期的战略性合作。在他们眼里,校企合作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做生意,也不是一锤子买卖和一次性交易,而是一种长期的互利互惠协作。因此,他们不会斤斤计较于一时的得失与盈亏,而会把眼前的付出当成一种长线增值的投资。这种策略就是产教研层面的合作,多年来学院正是一直致力于与合作企业共同探索产教研层面的深层次合作。

以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为例,学院与该公司的携手始于2002年,校企之间的合作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以感情为基础、以人才供给为特征的“订单教育”阶段;二是以服务为纽带、以互惠为特征的“培训外包”阶段;三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深度融合为特征的“产教研合作”阶段。

三星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落户不久,因新品开发、生产线扩容需要,急需大量专业对口的员工,学院瞄准企业需求,积极实施订单教育。此后,随着企业新员工的不断增加,新员工的岗前培训任务越来越多,学院又与三星公司签订长期的培训合作协议。多年来,学院共为三星公司提供员工培训超过14万人时,学院同时成为三星公司的人才供给基地和员工培训基地,校企合作出现“双向外包”的喜人局面。这一合作案例曾被三星公司全球总部评为“最成功的校企合作”案例,三星公司的中方总裁也因工作创新而受到总部特别嘉奖。

在后续的合作实践中学院逐步发现,“订单教育”因局限性较大,早已过时,而“培训外包”的技术含量又较低,很难缔结紧密型的校企合作。于是,借助于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学院自2005年起与三星公司达成携手研发的战略合作协议。2005年,三星公司向学院赠送价值200万元的芯片封装设备和SMT生产线,学院则按企业真实工作环境配套投资60万元,装修了防静电车间、洁净室等生产性实训场所,从而建成国内高校第一个电子表面组装技术专业和具有真实工程环境的微电子技术实训基地,首开校企共建专业和共建专业实训基地之先河。

2010年2月,学院与三星公司再次举行设备捐赠暨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揭牌成立“三星设备技术研修中心”。三星公司直接从生产线上将正在运行的价值380万元的设备捐赠到学院的三星设备技术研修中心,为专业技术项目研修提供载体,开始“设备换科研”的战略合作尝试。在三星设备技术研修中心,学院的微电子专业教师与三星公司的工程师共同进行设备改造研发,为企业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双方联合申报成立“江苏省微电子工程技术研发中

心”,并通过教育部、财政部评估,成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微电子技术专业实训基地。2012年9月,三星公司一次性向学院捐赠价值3000多万元的电子半导体设备,共同组建了三星公司在大中华区设立的首家工科类企业大学——“三星工科大学”,以产教研合作助力企业技术升级。

【专家观点】校企融合的终极保障

俞仲文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早成共识。这些年,各地各校在此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探索和推进,取得不少可喜可贺的成绩,对于促进职业教育与企业行业对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从总体上看,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却并不令人满意,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也相当大。虽然报纸上校企合作的新闻天天都有,杂志上校企合作的经验论文期期不缺,但真正称得上“融合”的校企合作成功案例却并不多见。

要说校企合作,肯定没有一所学校甘于承认自己没经验没成绩,但要说校企融合,恐怕没有多少学校有底气认为自己找到了真经。笔者走访过很多职业院校,大多数学校是形式大于内容、虎头大于蛇尾,甚至仅仅停留于签字、握手、照相、宣传等浮浅层面,而少有实质性跟进。原因何在?因为有些学校还没厘清真正的校企融合应该由谁来做、如何去做、具体做些什么。

研判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践,我们可以非常强烈地感受到,推行校企合作,尤其是促进校企融合,必须有配套的制度跟进,科学、系统的制度设计是推进校企融合的重要保障。

一是学院领导重视。每年春天组织对企业进行大规模走访,调查企业用人需求结构的变化,制订专业调整方案和招生计划。将学院领导定期走访企业作为制度进行固化,既充分体现了领导高度重视,也凸显了各负其责的制度设计。在中国的国情下,学院领导的真正重视,是校企合作从口号走向务实的基础保障。

二是明确职责分工。在校企合作中,领导“牵线”只是开了个好头,关键还要有人去积极落实。在很多学校,校企合作是招生就业部门在管,潜意识中,与企业合作就被看成是招生就业部门的事,而不是全校性的大事,在这样的组织框架下,校企合作的推进效果可想而知。在学校层面成立专职部门,统领全校校企合作,并当成“事业发展”来重视,着实难能可贵。

三是锁定实施路径。现实中,校企合作之难,并不在于企业不愿意合作,而更在于企业不知道如何与学校合作,缺乏共同感兴趣、也能实现共赢的路径。苏州工业园区职院的6个“对接”,在今天看来并不新奇,很多的期刊论文和政府文件中都有阐述,但作为一项持久的探索,其积累过程无疑凝聚着该院的创新智慧。一旦目标和路径锁定,校企合作自然就变成了流程化的跟进、制度化的实施,此为推进校企合作极为宝贵的软件资源。

四是应时拓展深度和广度。与时俱进,分阶段推进校企合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校企合作初级阶段的特征一般是校企共办订单班、共建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中级阶段的特征是通过办学体制机制上的创新和改革来确保校企深度融合、产学合作办学;高级阶段的特征是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技术研发中心,提升职业院校面向现代化主战场的直接贡献率。

【链接】六大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的显著成效,得益于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制度创新的鼓励。在股份制办学的框架下,学院积极创建现代高职院校的法人治理结构,采用企业ISO9001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根据苏州工业园区外商投资企业的需求,形成6种比较稳定的校企合作模式。①BOSCH模式——学徒制教育:即学院为企业提供定向班学员和企业订单培训;②CHARMILLES模式——使用权共享:即公司在学院展示新设备,借助学院的对外交流平台推广新产品,同时给予学院设备使用权;③PHILIPS模式——共建实验室:即企业与学院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建实验室,共同培养企业所需员工和进行研发活动,实验室既是学院学生的教学实训场所,又是企业员工培训和科研的基地;④SAMSUNG模式——培训换设备:即企业向学院赠送设备,学院以培训服务回报企业;⑤依维特模式——引企业进校园:即学院根据核心专业设臵引相关企业进校园,完善校内实训体系的核心技术价值链;⑥脉特模式——产教研一体化:即企业与学院共建教学系部,教学部门与生产部门融为一体。

教学管理柔性化

深化校企合作 推进文化融合 第3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 文化融合 主要途径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院校谋求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办学与经济发展接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主要渠道。目前,职业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多种多样,如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产教结合、校企共建等。笔者从个人的工作实践出发,认为不论哪种模式的校企合作,要达到深层次、长效化的效果,必须实现校企双方文化的融合。因为双方的文化既是双方运行发展的灵魂,又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品牌特色的重要标志。

一、校企文化的含义和文化融合的重要作用

文化的广义含义为: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习惯等,以及由这个群体的整体意识所支配而进行的实践活动。

1.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和生产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包括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企业文化对全体员工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在企业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2.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全体师生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价值取向、团队精神、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以及学校的环境氛围、规章制度等。校园文化揭示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充分展示着全校师生的精神风貌、良好的社会形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引领。

3.文化融合的优势

不同的团体所形成的文化,虽然特点不同,但文化的内涵、精髓是相通相融的,文化的力量和重要作用是一致的。先进的文化可以发展生产力,提高竞争力,确保创新力。所以,校企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既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又是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发展的双赢措施。

二、校企文化融合的主要途径

1.在办学思想中融合企业文化

将合作企业的文化思想和管理制度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体系当中。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确定学校的未来规划;根据企业的改革、创新,推进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题研究;根据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如:企业要求每个员工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并遵章守纪,那么学校在培养目标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讲团结、顾大局、争先进、守纪律、忠诚守信、与人为善等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把个人追求自觉融入到集体发展的目标之中。可把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制度融入职业院校的教学、德育以及专业技能训练等方面,并模仿企业的考核制度建立与之相应的评价、奖惩体系。

2.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融合企业文化

笔者学校每年对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跟踪调查发现,被企业辞退的毕业生中,多数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胜任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因为他们缺乏适应企业管理、协调人际关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而根源就在于学生对企业文化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单纯用正面说教的方法收效甚微,应将企业的职工守则、职业道德及职工的奖惩条例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包括出勤、纪律、卫生、安全、公共文明等。并参照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价,使学生因向往到企业顺利就业而从内心接受企业文化的引导、要求和约束,在校园内提前了解和适应企业文化,渐渐地从单纯的学生心态过渡为企业员工的心理,进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广泛开展校企联谊活动,如重大节日共同庆祝、文体活动共同开展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企联谊活动中,密切接触企业领导和工人师傅,感受他们在言行中自然传递的企业文化。

3.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

(1)宣传企业,榜样激励。利用走廊、橱窗、电子屏幕等展示企业的精神风貌,包括厂容厂训、生产现场、未来规划、企业精神等。如:“创业守诚,事在人为”——唐山三友集团;“同心协力、事争一流、产业报国、奋发向上”——唐山开元集团;“您的质量要求,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住友重机(唐山)有限公司。学校要加强宣传企业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尤其是本校毕业生在企业成才、成功的事迹,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进步、境界提升;介绍合作企业的创业史、发展史,激励学生奋发学习、热爱专业,对未来就业企业融入真情实感,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2)环境熏陶,人心感化。在整个校园中营造突出职业特征的校魂、校风、校训。如笔者学院的校训“修德明志,增识强技”,既体现了对学生道德品质提升、远大理想树立的引导,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突出技能的训练。又如笔者院各系的墙上文化:“锤炼技术,锻造品格,一技在手,终身受益”,“管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环保——7S管理”,“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精雕细刻出精品,千锤百炼铁成金”,“工精于技,德馨于修”,“叮叮当当打造人生曼妙,噼噼啪啪对接事业通途”。笔者学院还将实训楼、实验室等教学环境设计为生产车间的模式,仿照企业生产的要求布置、张贴实训的操作流程、安全生产规则、产品检验标准等。尤其是订单培养的班级,以企业的名称来冠名,按照定向就业的车间布置实训场所,让学生犹如在企业生产、在岗位训练,身心都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之中。

4.在教学改革中融合企业文化

(1)在实训教学模式改革中融合企业文化。为了让学生了解完整的企业文化理念,感受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在校内的实训车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程序,模拟企业的生产管理体系进行实训教学,将企业的管理模式贯穿于各个实训环节。endprint

按照企业的管理要求组织实训,把校内的实训车间设计成企业的加工车间,尽可能与企业的真实生产、管理、服务情景相一致,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制定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营造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进行技能训练;把企业的产品加工列为实训教学的项目课题,变教学任务为生产任务,变技能训练为产品加工。这样系统地将企业的管理文化引入校园,融入实训课堂。

(2)在理论教学内容改革中渗透企业文化。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基础课,都要千方百计渗透合作企业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管理制度、生产要求等。教师要积极巧妙地将企业文化转化成课堂上鲜活、生动的教学元素,将企业精神逐渐地移植到学生的心里。如:语文课的写作素材、德育课的先进事迹、数学课的例题引用、制图课的零件解剖等,都可以广泛引用企业文化中的宝贵资源。这样,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熟悉的或定向委培企业的文化,学生会倍感亲切与好奇,从而促使学生间接产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3)在校本教材编写中融入企业文化。通用的教材是按照国家通用工种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编写的,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但对“订单培养”的学生而言,开发校本教材,对接专业学知识,对接岗位练技术,就更具有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材的内容除了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以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引入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和训练操作技能的同时,接受企业文化,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章守纪、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5.在工学交替实践中融合企业文化

工学交替是校企文化融合的直接平台,以学生为载体交替开展校企精神、制度、物质、行为、环境等文化融合。学生定期到企业进行阶段性的岗位实习,以“准员工”的身份亲自体验和亲身感受企业文化,从而培养职业情感、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精神及工作价值观。身临其境地感悟企业文化、接受企业管理,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岗位实践能力,还使学生内化了校企双方的文化,促使其学生身份和未来职工身份紧密结合,为顺利就业、岗位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校企文化融合的思考

1.校企文化融合要优势互补、突出特色

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其最高目标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是一种使命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其最高目标是在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追求利润和效益的最大化,是一种责任文化。在校企双方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既要广泛对接、优势互补,又要以自身文化为核心、为特色,有机地、科学地吸纳对方优秀的文化来丰富、发展自身的文化体系,不能机械地引进和生硬地照搬,更不能因融合而弱化了自身的文化主题和文化特色。

2.校企文化融合要紧贴市场、面向社会

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而目前的校园文化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滞后于市场、社会的发展,习惯关门搞文化建设,沿用普教模式建设校园文化。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普教、职教的混合体,表现为职业角色不明显、技能型人才素质不突出、就业能力不强,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文化对技能人才的高要求。所以,职业院校在校企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既要继承精华,又要推陈出新,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同步发展、协调发展,以确保培养出的技能人才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在工作岗位上担当技术骨干的同时,成为企业文化繁荣发展的继承者和开拓者。

合作融合 第4篇

z从政策、技术和需求来讲,三网融合是发展趋势,其进程不可逆转;

z从实质上看,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三网融合主要是业务层面的融合,只有在NGN、NGB、NGI全部实现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三网物理意义上的真正融合;

z从效果看,三网融合是完成产业转型、技术提档升级的助推器;

z衡量试点城市 (地区) 三网融合推进的实际效果,是在确保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找到参与各方共同的利益诉求点,并能够在业务推广、应用创新、资源节约、产业带动等方面催生出新的巨大价值;

z三网融合成败的关键,不仅要看广电行业、电信运营商有没有通过有效分工来解决业务资质、内容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更要看是否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与支持,让更多的用户受益。

2010年初,国务院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政策要求,并在12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武汉广电抓住武汉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的机遇,积极参与武汉“光城计划”建设,加速开展融合业务。一方面加快数字网络整合、积极进行双向改造、大力推进高清互动业务;另一方面,围绕三网融合,逐步探索与各大运营商开展多元合作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组建合资公司、业务捆绑、合作运营等方式,朝着融合共赢的方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武汉广电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实践分析

1. 电信运营商与武汉广电在武汉地区发展基本情况分析

3G牌照的发放,事实上已经宣布了传统电信业务时代的终结。在电话普及率达到99%以后,语音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演进为一种公共服务,甚至是一种公共福利。语音业务资费的绝对下降已经成为趋势,3G商用标志着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开始由传统业务的竞争全面进入信息综合服务的竞争。

中国电信近年来一直把做“综合信息业务提供商”作为主导战略。相比于中国移动的TD和中国联通的WCDMA,中国电信在获得3G牌照和收购国内市场相对成熟的C网后,通过开展移动与固网的捆绑等更适宜百姓的增值业务,成为全国3G有效用户增长最快的运营商。中国电信集团湖北省电信公司武汉分公司(简称:武汉电信)是全国重要通信枢纽和原中国电信第三大业务领导单位,其综合通信能力名列全国省会城市前五位,处于国家骨干通信网八纵八横一级通信干线中心位置,是中国电信建设的三大高速光缆环网(南环、西环和北环)的交汇中心,同时还是湖北省三纵三横二级光缆环网和东环与西环两个高速环网的交汇中心,全国通信干线网在武汉电信落地和转接的传输电路总带宽超过1000G,其增值业务已快速突破语音服务,全面向商业客户、企业客户和区域性组团客户发展。目前在三网融合建设领域中除继续发展已有的宽带业务外,重点开展ITV业务。

中国移动的通信信息服务主要体现在普通用户市场,包括彩信、飞信、移动互联网、手机电视、移动娱乐互动业务、手机银行等。从运营情况看,主要是基本的信息服务,移动互联网实现的增值业务和信息服务基本与传统的语音业务捆绑为一体,而且大多数是在2.5G或2.75G平台完成的。中国移动基于大客户、大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事实上是为企业建立集群式移动话音平台,收入主要来自建网费和通话费,此外,接入网的缺乏使得中国移动全业务竞争处于劣势。在TD-SCDMA发展受阻的大背景下,虽然中国移动武汉分公司(简称:武汉移动)已拥有700多万手机用户,但高端用户因为终端的原因处于一个净流失的状态,在视频领域发展上基本陷入两难境地。武汉移动近几年大力铺设光纤,但自建网周期长、难度大,具体到运营层面,即使有了自建网络,仍难以渗透到武汉电信和武汉联通已有的市场腹地,在缺少固网宽带支撑的条件下,大容量和高速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很难落地,这导致家庭市场和全业务发展受到制约,目前在三网融合建设领域中重点发展CMMB业务。

在经历2008-2009的整合期后,中国联通2010年后采取了局部突破、集中大资金主打几个优势市场、增强存量市场的战略,在跨行业信息增值业务市场建设中呈现强势发展的势头。在中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山东、河北、河南、内蒙等地,鼎力强占固网宽带市场,以各种方式阻截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进入;在全面强占北方地区固网宽带市场绝对控制权的同时,针对地方政府、大企业、大社区、大的产业基地开展“无线城市”、“数字城市”、“数字社区”、“网络社会”、“企业共享平台”、“开放式政府电子政务”、“城市安全与应急系统”等信息化项目。但是,在武汉地区,面对武汉电信在宽带市场的强势和武汉移动在移动领域的压制,中国联通武汉市分公司(简称:武汉联通)的业务发展相对困难。截至2010年底,武汉联通移动网用户规模仅为200万户,固网规模近20万户,年通服收入才达到15亿元。

作为省会城市台和局台合一、台控网的实体,武汉广电有着自己的特色优势,已形成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内容产业运营等多业并举的良好局面。武汉有线网络拥有260万用户,网络覆盖用户达350多万户,数字电视用户突破170万户,是国内最大的城市有线网络之一。当前武汉有线推进三网融合的主要努力方向是大力发展高清互动电视用户和有线宽带用户。虽然受制于技术、人力、资金等因素影响,在三网融合的诸多领域目前尚无实力和电信运营商进行全面对等竞争,但在视频领域,武汉广电与武汉电信正分别发力高清互动电视和ITV,短兵相接,市场份额与市场主导权竞争激烈。

2. 武汉广电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合作策略

结合自身特点,武汉广电针对三大运营商在武汉地区的发展状况,分别采取了下面不同的合作策略。

(1)与武汉电信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打造融合创新平台,探索解决利益冲突,促进融合业务发展

在武汉市被批准成为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后,武汉市委市政府开始加大力度推进武汉电信和武汉广电的合作与融合工作。由于武汉广电与武汉电信均为武汉地区不同领域的本地龙头企业,同时也是武汉市三网融合试点的参与主体,在市信息产业办协调下,双方决定成立“武汉广信新媒体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武汉广信”)合资公司,力图以此为平台,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努力走在全国前列。

与传统的电信、广电主营业务不同的是:武汉广信进行差异化定位,侧重于增值和内容服务方面;专注于内容与信息的开发运营等三网融合上游业务;专注于应用开发集成与末梢创新服务;充分利用三网融合等新技术,做三网融合运营商的服务商,做技术方案的整合者,优质内容信息的聚合者,三网融合创新服务的提供者;为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实现全业务经营在业务模式、技术标准、管理体制上进行探索;同时对新技术、新标准进行试点与推广,对双向进入工作扫清障碍,形成各方能接受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为了避免对湖北省广电网络整合重组上市和湖北省级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造成重大影响,简化审批流程、武汉电信与武汉广电决定将合资公司定位为“轻资产、重业务”的服务型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以现金方式完成资产注入,待将来业务发展,再另行增资;同时,为了解决双方之间业务的交叉竞争问题,决定合资公司当前主要从事下面五个方面的业务:

z跨网络增值业务和公共信息服务(不开展直播点播类时政新闻及影视节目等比较敏感的业务);

z用户入户线布线工程集约化建设;

z在不改变用户属性的前提下,在新建小区由合资公司代理股东双方全部业务,由合资公司统一面向用户进行业务受理;

z在条件成熟时建设道路信息管网;

z其他国家批准三网融合试点相关业务,其中政策严令禁止的业务放在股东公司,政策允许的业务放在新公司。

目前,公司已与武汉市信息产业办签署智慧小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与统百置业签订百步亭小区三网融合建设框架协议、以及与瑞安天地房地产签订武汉天地智慧小区合作协议等。

合资公司成立的意义在于搭建了一个符合三网融合发展需要的技术创新、业务和市场运营创新的实验平台,并探索解决融合期间出现的广电、电信运营商的利益分歧,促进广电、电信业务融合发展。

(2)与武汉移动合作,实现业务捆绑、渠道共享,优势互补,为用户提供新型的三网融合家庭套餐

武汉广电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与移动合作有利于业务创新和市场的拓展;对于移动来说,与武汉广电合作可以丰富其媒体节目内容、提升全业务竞争力。基于双方的需求和资源存在互补性,在共同发展市场的大背景下,武汉广电与武汉移动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先后在内容领域、信息化领域、宣传领域和手机电视推广等4个方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有效地推动了“三网融合”战略实施和数字家庭的普及。

2011年5月8日,武汉移动、武汉广电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享营销渠道和缴费渠道,用户无论是在移动或广电的营业网点都可以办理“三网融合”业务,利用手机缴纳支付有线宽带和数字电视费用等。合作的成果之一是进行业务捆绑探索,即将广电高清互动业务、广电宽带接入业务、和移动通讯话费三者进行捆绑,在武汉市场推出“手机+家庭宽带+数字电视”的三网融合家庭套餐(G3套餐)(见表1),从而满足了家庭用户同时通话、上网、看电视的需求。

从表1可看出,与移动“宽带套餐“相比,”G3套餐”弥补了武汉移动缺乏视频业务的不足,提供了互动高清服务,并可免费进入专属的VIP影音专区,每月优先享受最新的12部电影和2部电视剧,并且大幅降低有线电视收视费,对消费者极具诱惑力。

随着无线业务的发展,武汉电信的固话业务市场逐步萎缩,当前,武汉电信采取的主导策略是利用免费的ITV和固话来发展3G和宽带业务,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家庭套餐。自武汉广电和武汉移动联手所推出的“G3套餐”以来,用户发展迅速,对武汉电信现行的话费捆绑策略产生了明显的冲击,为此,武汉电信将“E9-视讯”和“E6-全家福”捆绑,推出月消费169元的“E9-169”融合套餐(见表2),用户支付本地通话和国内通话费用大大降低。显然,双方的市场竞争使武汉百姓得到了更大的实惠。

由于武汉广电广播电视媒体的强大影响力能够增强武汉移动营销推广的力度;而武汉移动丰富的营销渠道和完善的服务支撑,特别是作为网络营销服务的实体渠道,企业与客户接触、沟通的主要场所之一的营业渠道--营业厅,更是武汉广电的软肋,通过双方合作,能够增强双方各自的营销力度及服务支撑能力。7月上旬,武汉有线三网融合数字家庭体验专区在武汉移动发展大道中心营业厅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这是武汉有线在武汉移动营业厅内设立的首个三网融合体验专区,也是武汉移动营业厅内三网融合业务受理和服务展示窗口。计划先期落户武汉移动七个中心营业厅,后续设立工作将会在更多的移动营业厅内展开,这是继“三网融合家庭套餐”后,武汉广电和武汉移动深化合作的又一新举措。武汉移动中心营业厅内的三网融合体验专区落成,意味着武汉有线、武汉移动对于创建三网融合数字家庭的合作在不断加深,三网融合产品也会向更多的用户开放,让用户更为全面地了解三网融合所带来的家庭乐趣。目前,武汉广电正在与武汉移动商谈下一步开展“甩信”业务合作,积极稳妥开展三屏业务融合。

武汉广电与武汉移动的携手合作的意义在于武汉广电利用移动网点多的优势,信息化服务优势和捆绑业务,迅速打开了高清互动电视和宽带接入市场,而武汉移动也在稳定用户群的同时,大力发展了新的用户体验与增值业务开发,在市场运作上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不仅体现了广电机构、电信运营企业共同推进融合类新媒体业务的意愿,更显示了双方在业务分工合作和收入分成等方面能够找到共识,依托双方的平台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新服务和实惠。

(3)与武汉联通合作,完善宽带产业链,合作发展基于宽带的新业务

目前“最后一公里”基本上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有线电视运营商这几家在提供。有线电视的家庭经过技术改造都能提供宽带,现在的高清交互网络都预留了宽带接口,但“最后一公里”的解决还需要骨干网带宽资源的相匹配,这对于广电发展宽带来说是一个瓶颈。

为了促进双方基于宽带的新业务的发展,武汉联通与武汉广电数字网络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本着平等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在各自主管控又能相互开放的前提下,在基础网络资源、客户资源、节目资源等方面开展合作、分享合作利益;相关业务、用户、品牌分属各方,即双方各自的业务、用户、品牌等资产所属权益不因合作而变更。

武汉广电在示范区之一青山区与联通开展了合作试点。依托广电部门在行政区域内的人际资源和建网的路由资源,广电与联通在青山区共同拓展宽带业务:联通提供投资、技术支持和经营权,广电负责开拓网络覆盖、运维、机房建设等,联通在青山地区新投资建设网络,广电在与区域内相关方的协商沟通中给以支持,如需光纤资源时,可向广电租用,双方根据在合作中的不同分工确定相应的收入分成比例。

二广电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思考

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宽带和IPTV是最受瞩目的两大标志性融合业务。下面我们简单回顾一年来我国IPTV和宽带的发展情况。

2009年电信发展IPTV用户数量为377万,2010年发展IPTV用户数量为668万,其中江苏、上海、广东,分别以170万、130万、110万的规模名列前三,到2011年8月IPTV用户数量已经发展为900万,根据宽带论坛发布的分析数据显示,到今年年底,全球IPTV用户将突破5000万,我国用户超过1200万,有可能跃升为全球IPTV用户量最大的市场;内容方面,江苏省IPTV平台可提供70路直播频道、37个剧场频道、3万小时点播内容,所有直播频道均具有4小时时移,45路频道以及可7天回看功能,与交互数字电视业务不相上下;上海的三屏互动“翼视通”业务,可实现手机、电脑、电视“三屏互动”,目前天翼视讯(手机)登录用户数超过800万,注册收费用户数突破160万,日均流媒体使用次数较年初增长654%。

2010年9月底宽带用户数量分布为中国电信6107万户、中国联通4598.2万户,有线电视互联网接入500万户(其中天威视讯27万、杭州华数20万,上海东方有线15万,歌华有线9万);2011年6月底新增宽带用户1548万户,其中中国电信净增用户661万户,中国联通净增用户509.8万户。

由此可以看出:在开展三网融合一年时间里,中国电信IPTV业务增加迅速,增长幅度高达40%,无论是抢占用户,还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广播电视行业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另一方面,宽带用户的增加也依然保持在40%以上,而有线经过双向改造,虽然宽带用户有一定的增加,但用户总数尚不到全国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开展一年来净增用户数的1/3。随着三网融合工作的逐步推进,广电系统在市场中的弱势形态更为凸显,广电更难与电信进行平等竞争。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广电行业除需要政策扶持外,更重要是尽快转变传统的运营模式和服务方式,走市场化之路,在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合中发展壮大。

1. 在竞争中合作, 在合作中发展

(1) 以合作为杠杆, 加速广电转型

三网融合将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由此带来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业务层的相互渗透和交叉,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将促使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快速发展。电信运营商经过多轮的改革,其业务体系、人才储备、后台技术支撑系统,都较为完善,而且三网融合发展策略非常清晰。例如中国电信在全国大力发展IPTV,中国移动以捆绑CMMB为策略,而中国联通则以“家庭宽带多媒体”的互动业务为重点。相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广电系统现有的技术、人才体系结构较为单一,储备不足,通过合作能够促进广播电视从传统业务领域向新媒体业务领域推进,加快有线网络运营主体的体制创新,并走上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内容创新之路,同时,充分利用广电天生的广播优势和带宽优势,打破传统节目生产方式,重组节目体系构架和制作流程,让互联网、手机、电视用户参与到内容创作中,依据未来传播特点进行重构,建立和完善适应“三网融合”发展要求的节目分发机制,最终加快有线网络的产业化进程。

(2)以用户为中心,追求差异化用户体验

做好三网融合的技术和业务,更重要的是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新业务的开发与利用、市场的培育与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用户体验。与有着多年的社会服务经验、有着成熟的服务平台的电信企业追求相比,广电行业更需要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现代信息服务的要求,加强面向融合的用户体验建设,让用户感受到三网融合给他们带来新的变化,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从用户角度而言,用户账号和使用界面统一性和便利实效性是吸引用户的基础;带宽、资费和服务质量是影响市场培育的核心因素;网络质量、终端操作灵活度和业务丰富程度是避免用户流失的关键;而对高端用户群而言,综合接入、多屏同现、多终端互操作以及涉及跨网、跨平台和跨终端新媒体业务的协作,用户体验更为重要。

(3) 以市场为基础,重构广电运营体系

相对于较早市场化的电信和互联网行业,广电行业的特殊性质使其市场主体的培育相对缓慢;融合型产品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处于市场初级阶段。在三网融合推进过程中,网络建设、业务运营、客户服务等诸多环节均存在企业、事业多轨运行的状况,缺乏市场意识。因此,对广电而言,需要通过在与电信企业的合作中学习、借鉴电信企业的市场运营的思路:以用户为中心、把握用户的需求和特征,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特点来设计差异化的产品,把不同品种的业务和产品进行业务组合,为不同的用户群提供相应的套餐服务;以市场为基础,加强用户满意度调查和市场分析,完善产品的设计与后续服务;以综合效益为目标,在平台建设、产品的定价策略等方面,统筹兼顾收益性和市场的占有率,从而建设起科学、先进、高效的广电运营体系,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2. 在发展中融合,在融合中壮大(1)开展移动视频业务

移动视频业务是通过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为移动用户传送视频内容的新型移动业务,是当前和未来移动运营商和终端制造厂商新的业务增长点。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移动业务逐渐有取代有线的趋势。当前开展移动视频业务主要在3G、iPad等移动设备终端,而目前“歌华”也开展针对有线电视网开展移动视频业务探索工作。日前,歌华有线在北京推出无线宽带电视业务-“歌华飞视”,面向iPad、智能手机通过广电Wi-Fi热点和双向机顶盒提供高码流视频服务。此次业务将目光投向了移动互联网领域,显示了有线网络借飞视业务部署自己的无线移动网络,为未来的业务开展和竞争力提升打下基础。

(2)发展宽带和无线宽带

当前,三家电信运营商都在向全业务运营转型,网络带宽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着其市场战略的成败。尤其是固定移动融合、三网融合、ICT等融合业务的发展,给运营商宽带接入网带来挑战。在高速宽带接入方面,我国宽带业务虽然发展较快,但是相对滞后于日益增长的高带宽需求,融合业务的提供需要高带宽宽带网络的支撑。今年上半年,我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新增1600万户,已经达到了1.42亿户,其中接入速率在2M以上的宽带用户已经超过了80%。比去年同期增长约30%。我国宽带用户增速明显加快。

另一方面,对于许多家用及商用客户而言,通过DSL或有线基础设施的宽带接入仍然不可行。有一些客户在DSL服务范围之外不能得到宽带基础设施的支持。但是依靠无线宽带,这些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无线宽带部署速度更快,扩展能力更强,灵活性更高,因此能够为那些无法享受到或不满意其有线宽带接入的客户提供服务。目前主流的无线接入技术有3G、Wi-Fi、WiMAX等技术。而智能终端的普及,也使得无线通信网络应用从简单的话音加短信业务的模式向更加丰富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发展,无线通信的增长点正在从以话音为核心的应用向以宽带多媒体业务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模式转变。广电要积极跟踪这一趋势,抓住其中蕴涵的巨大市场机会。

(3)研究多屏多业务家庭套餐

电信行业业务通常针对的是单用户,采用的捆绑套餐已经开始进入家庭。而广电的有线电视主要针对对象就是家庭。因此,广电业务拓展首先要做的就是立足家庭用户,发展宽带双向交互多功能全业务,把原来单一的广播电视媒体变成全媒体,让家庭用户从“看电视”过渡到“用电视”,使电视终端成为新时期的主流文化工具、信息工具、生活工具,以此巩固和扩大广电的主营业务市场,同时,还要利用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网带宽的绝对优势,主动进入IP骨干网接入、数据业务等增值业务,最终形成“视音频业务+电信增值业务+手机电视业务+语音业务”的全业务运营格局,不断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通过合作取长补短,提高自身实力,壮大自我。

三总结

在三网融合试点中,完全市场化的电信方握有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IDC业务)、国际互联网出口、ISP牌照,而准公益属性的广电系统则握着互联网电视牌照、IPTV牌照、IPTV播控平台的控制权。(下转第124页)双方在商业模式上迥然不同,在发展观念上、行业标准上、行为准则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各方在以互联网为目标的争夺中,均以各自掌控的许可资源加大力度阻击对方的渗透和进入,主要的表象特征为监管政策、体制、合作模式等方面的诸多障碍。在武汉三网融合试点开展过程中,通过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开展的多个层面的合作,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广电系统与电信系统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广电要在三网融合中实现“全业务”,打造“全媒体”,则要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与融合,建立起与市场发展相匹配的体制机制,增强市场理念和完善运营体系,充分利用电信网、互联网与广电网的互联互通,探索开展移动视频业务、宽带和无线宽带、多屏多业务家庭套餐等融合方式,最终让用户终端变成多媒体平台。

参考文献

[1]http://www.chinaunicom.com.cn/city/hubei/dspd/wuhan/gsjj/index.html

[2]http://tech.hexun.com/2011-05-13/129600458.html

[3]http://www.txcstx.cn/a/taocan/ChinaMobile/1172.html

[4]http://www.ct10000.com/

[5]http://info.broadcast.hc360.com/2011/08/041429436260.shtml

[6]http://www.lmtw.com/IPTV/IGD/201108/69112.html

[7]http://www.cctime.com/html/2011-3-24/2011324746441268.htm

[8]http://iptv.lmtw.com/IPro/201102/63078.html

[9]http://www.cnii.com.cn/yy/content/2010-11/16/content_811466.htm

[10]http://tech.sina.com.cn/t/3g/2010-10-29/01494802976.shtml

合作融合 第5篇

日前,省教育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确立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观。《意见》把“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指导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全过程。目前,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不深、校企合作不力,已成为困扰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难点和瓶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成为职业院校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着力点和工作主线。笔者结合2015年9月参加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培训的体会,就职业院校学习贯彻《意见》精神,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树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职业院校和企业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双主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可以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从职业院校角度看,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师资技能水平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从企业角度看,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满足人力资源及技术提升需求,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长期坚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实现了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共同发展。

《意见》中强调,“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这为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职业院校应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把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人才作为目标,把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作为努力方向。在办学策略上,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适合市场、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的一整套办学方案。这样才能做到校企紧密合作,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

二、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

新加坡在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理念,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将其总结为“卓越办学要素”。学院通过董事会、专业咨询委员会等部门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成功的实践经验。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成员来自政府部门、行业专家和知名企业家。董事会预判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规划学校发展,进行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而专业咨询委员会成员来自企业专业人士,以企业需求和企业、产业发展趋势为依据,为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及人才培养方案等提供咨询建议,为培养人才做好专业规划和准备。这些体制机制确保了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实施。

2014年印发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进一步发挥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的作用,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健全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完善校企合作规划、合作治理、合作培养机制,搭建对话协作平台,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日前,省教育厅刚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深化职业院校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文件提出实行由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教职工代表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或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升治理能力。这些政策措施为职业院校做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

科学完善的体制机制是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理念的重要支柱和运行载体。我省已成立了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行指委)和行业职业教育集团,进一步密切了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关系,引导、协调、指导各行业的校企合作工作,以产业和专业为纽带,统筹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等资源。职业院校除积极加入行指委和职教集团,应重点建设和完善董事会、专业咨询委员会等机制,科学引领和规划学校的校企合作工作。

三、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规律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特别是专业教学工作的全过程都应当积极贯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理念,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律。南洋理工学院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律,取得了丰硕成果。

专业设置方面: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求开发设置新专业。首先,由专业筹备小组充分调研并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毕业生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设计专业教学结构,提出新专业建议;其次,由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听取专业咨询委员会针对新专业提供的咨询意见,并从学术管理角度修改并批准新专业计划,然后报呈学校批准。专业计划获批后,筹备小组确定培训目标,组织培训,准备教材、教学设备等,各项教学准备到位后方能开展教学,并在学生、教师和企业反馈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改进。

课程开发方面:新课程开发以对国家人才开发需求、企业需求所进行的分析为前提。第一,学校成立有企业人员参与的课程开发小组,开展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提出新课程建议,准备课程结构和课程大纲。第二,提请系主任、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批准。第三,委托科目协调讲师,准备教学目标、教材以及教学设备。第四,制订教学计划,开展课程教学,收集反馈意见,实施课程改进等。在课程实施之后,要定期研讨,随时根据企业需求和科技发展情况进行修正。

教学模式方面:为实施“教学工厂”理念和开展“项目化”教学,南洋理工学院在教学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各专业在第三学年均实行双轨制项目教学模式。南洋理工学院三年学制的前两学年为专业宽基础理论学习和学期小型项目,第三学年为专向培训、全日制项目研发和企业实习。双轨制项目教学模式把学生分为A、B 两组,第一学期A 组开展专向培训,B 组开展全日制项目和企业实习,第二学期再对调。开展全日制项目和企业实习的B组也分为全日制项目组(B1 组)和企业实习组(B2 组),3 个月后两组对调。通过这种模式保证了全年都有学生在做项目,都有学生在企业实习,满足了企业连续生产的需要。南洋理工学院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专业方向和项目及企业实习教学,特别重视具有创新性的毕业项目和企业项目教学。学生的技能水平在第三学年实现质的飞跃,毕业即可到企业上岗直接从事生产,或者在学校直接与企业开展业务,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教育部《意见》中要求“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强调了职业院校要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规律。职业院校要认真贯彻《意见》要求,在解析学校自身办学条件、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学校所在区域相关行业产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状况,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律,谋划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四、以校企合作为纽带,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南洋理工学院注重从企业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其70%的专业课教师来自于企业生产管理和研发一线,且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这部分教师与企业有密切联系,十分了解企业发展趋势、生产工艺流程、用人标准、人才需求等,在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研发中优势明显,他们既是工程师又是讲师,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南洋理工学院注重教师培养,在新聘教师入职后,为其制订专门培养与使用计划,明确一名导师负责对其进行指导培养,使其尽快适应教学需要。

《意见》要求:“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建立健全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中职学校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积极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教练型’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我省去年出台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中规定:“职业院校可以将编制总数的30%用于聘任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这些政策措施为职业院校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

五、搭建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提升产教融合深度和广度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是新加坡职业教育模式的核心要素。“教学工厂”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放置在一个真实的企业环境中,由模拟到模仿再到融合。同时,学校持续引进企业生产项目和研发项目,形成学校、教学工厂、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形成企业实习、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的有机结合。借助“教学工厂”校企合作平台,南洋理工学院实现了三大目标: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得到真实工作环境的锻炼,提高了实践能力、工作意识与创业精神,达到潜能的最大开发和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毕业就能胜任企业的工作岗位。二是教师培养目标。“教学工厂”是一个灵活、新颖又富伸缩性的教学系统,以先进的科技达到对教师的“超前培训”,通过企业项目实施教学,促使教师和企业研发人员一起学习、研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开发能力。三是学校发展目标。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甚至引领需求,实现了学校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目标。同时,合作企业既获得了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又提升了产品科技研发能力,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双赢。

2012年印发的《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要求“各级政府应整合职业教育相关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要用于资助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设立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建设实验室或生产车间等校企合作项目”,这为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平台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

职业院校应根据学校自身专业特点,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和发展趋势,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理念与体制机制的指导下,搭建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总之,要破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难题,从学校外部看,需要政府政策的引领,需要社会的认可,需要行业企业的支持。从学校内部来说,一定要切实树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规律,以校企合作为纽带,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搭建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提升产教融合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实现学校、企业办学双主体的合作共赢、协同发展。

我省职业教育在实施职教攻坚进程中得到了迅速发展。职业教育在兼顾规模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更加注重结构的优化,更加注重对产业竞争力和经济运行质量的人才支撑,而坚持产教高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正是实现这个关键转变的重要突破口。我们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内涵突出的示范职业院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促使职业教育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需要“深度融合” 第6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深度融合

近些年来,为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校知识与实际岗位所需知识的契合度,教育部接连颁布了多项旨在加强学校与企业间合作的文件,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再次提到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实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是今后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和努力的主要方向。

1 校企合作的形式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为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订单”培养模式。其实质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生毕业前校企双方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考评合格者,按校企合作协议进入订单企业工作,实现就业;企业配合模式。学生在学校学完理论,由企业提供实习的场所。实现学校对接产业、专业对接企业、师生对接职业岗位;企业为主体的模式。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完善的实习就业基地,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等优质资源,拥有管理优势及对外协调的优势,因此企业自己开办与自己产业相关的高职院校和专业,聘请公办高职院校的老师,进行人才培养,毕业生由该企业自主消化。

2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虽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有利于学生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也满足了一些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方面的需求,但总体上来说,校企合作存在不少的问题。

2.1 校方认识不足

大多数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是出于解决学校在师资、实习基地等办学能力上的不足以及学生就业的需要,尚未从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及学生知识体系完善的角度来认识和开展校企合作。在这样的认识下高职院校不是以强调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主要目的,而是片面追求学生的就业率。这会造成学校完全按照某一企业的要求来培养学生,学生的知识完整性与广度受到限制。

2.2 企业积极性不足

校企合作中缺乏长效机制是导致企业积极性不足的重要因素。我国尚未出台对校企合作双方能够进行有效约束的法律法规,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承担着一定的风险,因此不愿意进行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当中,缺乏落实相应政策的具体措施;校企合作缺乏第三方的协调服务,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纳税减免得不到落实;校企合作中,企业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贡献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虽然高校和政府积极倡导校企合作,但却未能从具体的措施和法律法规上来着手来保障有序细致地完成。

2.3 合作的深度不足、形式不多

如前所述,在校企合作中,学校对于校企合作的认识不足,将校企合作等同于解决学生就业的一种渠道,未更深层次地建立起与企业之间合作的长效机制,未将与企业的合作作为一种常态进行规章制度的规范。而企业方面,因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和法律法规的保障而放大校企合作的风险,造成小企业因没有足够的实力而不敢进行校企合作,而大企业则因风险问题不愿进行校企合作。且目前校企合作在合作的内容、课程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弹性学制的建立等方面缺乏深度,在合作形式上大多限于建立“校内工业中心”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总之校企合作的深度不足,形式不多。

3 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的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完整知识,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与生产第一线紧密相连、无缝对接的学生。目前我国这种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形式是无法真正达到校企合作的目的,因此,校企合作需要深度融合。

3.1 形成互利双赢的合作观念

校企合作之所以停留在合作的浅层次上,是因为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校企之间的利益未得到平衡。学校根据校企合作协议,将企业当成是学生实践的场地与就业的目的地,以此来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差以及学生的就业率问题,实现了自己的利益。而企业在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现状中,并不缺乏员工,缺乏的是能很好地融入到企业文化,能很快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并转化为直接利润的员工。因此,在校企合作中,要充分把握好企业的需求,在合作中做到校企利益之间的平衡。要实现企业的利益,就必须要在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中,增强企业的影响,满足企业的需求。

3.2 健全法律法规和保障机制

校企合作涉及到学校、学生、企业、政府等多方主体,其中的利益关系较为复杂,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约束各方的行为,确保各方履行自身的义务,同时保障校企合作中的各方主体之间的利益。法律法规的出台,可提升校企合作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地位,使社会,特别是家长能够对其有更为充分的认识和肯定,也使企业增强对于校企合作的信心。这对于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3 专业、课程设置融合企业需求

专业及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企合作,由学校按照企业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来设置专业及课程,注重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参与性,对于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来说很关键。在专业及课程中,可以融入企业的文化,培养学生对公司的热爱及情结,同时也可以融入企业的案例,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问题中去,增强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为企业解决实际的问题。

3.4 教师员工之间的互换

海峡两岸流通业合作融合探析 第7篇

关键词:两岸流通业,发展现状,差异性,合作融合,路径方法

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先导性产业, 流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之际, 两岸流通业合作也愈加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 特别是2008年以来, 两岸经济关系更加密切, 两岸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和扩大。随着两岸经济关系向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方向不断迈进, 两岸经济合作的领域和与合作的层次必将不断拓展和不断提升。目前, 在大陆有将近十万家的台资企业, 2011年两岸贸易已突破1600亿美元, 自2009年两岸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后, 大陆企业和资本陆续进入台湾。两岸经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对两岸流通业的发展和合作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两岸流通业合作现状、两岸流通业发展的差异性角度切入, 针对两岸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两岸经济合作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 尝试探索两岸流通业合作融合的路径和方法, 为两岸经济合作特别是两岸现代服务业合作摸索路子, 研究和表述相对宏观一些。

1 两岸流通业合作基本现状和差异性

随着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入, 两岸流通业的发展和合作越来越受到两岸各界的重视。就目前而言, 经过各有关方面的努力, 在两岸流通业合作方面比较突出的是, 通过在大陆厦门等城市进行低温物流合作试点, 探索两岸流通业的有效合作, 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应该说合作是有成效的。试点成功后必然会增强合作的信心, 积累合作的经验, 并将逐步加以推广。为了台湾鲜活农产品销往大陆, 大陆和台湾方面想了很多办法, 通过在大陆建立和运营一些台湾水果等农产品“销售中心”、大陆一些地方和企业直接赴台采购等, 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渠道和机制。两岸空中直航、海上直航和两岸直接通邮、通商都一定程度地助推了两岸流通业的发展。特别是2008年以来, 两岸流通业界的交流开始活跃起来, 经常就两岸流通业的合作举办论坛、交流会和现场观摩, 积极探讨如何深化两岸流通业的合作。但总体上讲, 两岸流通业的合作起步是晚的, 合作的领域和层次与两岸经济关系的密切程度是不对称的。

当然, 两岸流通业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大陆的流通业还未充分适应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流通产业行业结构失衡、新兴流通业态发展缺少必要的监督和管理、流通产业规模结构仍存在不平衡性情况、流通产业空间结构需进一步协调发展, 比如, 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流通产业技术结构失衡现象比较普遍, 传统技术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现代流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滞后且不配套, 等等。这些问题导致的结果就是流通成本过高、服务流程不够规范、流通效率偏低、行业综合效益差、企业回报率低, 直接降低了大陆产品的竞争力, 阻碍了大陆产品走向世界, 使一些大陆产业处在世界产业链中的中末端,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建设贸易强国的进程。台湾方面, 流通业的发展与其整体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有一定关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台湾地区流通业随着当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而逐步转型, 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从传统流通向现代流通的转型和发展。流通业在本土化、共配化、资讯化、合理化、差别化和国际化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实践, 比较好地解决了流通成本过高、服务流程不够规范、流通效率偏低、行业综合效益差、企业回报率低的问题, 基本构成了台湾现代流通业的运行和发展模式, 为台湾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及整个经济发展发挥了先导性作用。

2 两岸流通业合作融合的巨大需求与主要路径方法

两岸流通业合作与融合的前景广阔。首先, 两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差异化为两岸流通业的合作与融合提供了优势互补的基础和动力。大陆经济快速发展给流通业发展提出了现实而迫切的更高要求, 大陆流通业无论在结构、组织、布局、技术等方面都需要有一个发展上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台湾流通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发展模式、人才储备、技术研发等, 对于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大陆流通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其次, 大陆规模宏大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对具有先导性的流通业发展有着现实和迫切的需求。最后, 在大陆将近10万家的台资企业和部分大陆企业中, 相当一部分是依靠外销而发展的企业, 在国际经济不景气、回升不确定因素增多的严峻形势下, 这些企业务必要面向庞大的内需市场, 逐步转型升级, 拓展在大陆的产品通路成为趋势, 这就必然给两岸流通业合作融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台湾由于地理、经济规模、市场容量等的原因, 流通业向外延伸和拓展成为必然。这些无疑会给两岸流通业的合作融合、互利双赢、共同发展提供动力, 展现前景。

两岸流通业如何在新的需求下, 实现合作、优势互补、达成融合, 需要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1) 进一步提高对整个流通业和两岸流通业合作融合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在国民经济全面发展过程中, 流通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对其实施影响的关键力量和重要推手。流通业的结构调整、组织优化、合理布局、技术创新和升级对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大影响。大陆实施流通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国有经济在流通产业的合理分布与退出、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模式的有效结合、第三方物流系统的发展和流通产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等。台湾流通业要进一步集成和发挥人才、技术与运营模式优势, 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如何与大陆流通业的对接, 如何应对庞大而目前还不够规范的市场, 等等。

(2) 做好目标市场的深入研究。两岸业者要对合作目标的市场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等对流通业及其内部的不同部门的影响作用, 居民消费水平、投资需求水平、工业化水平对流通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及商业与流通业增加值之比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这样可以避免因市场把握不准、施力重点不明、发展方向模糊而导致企业和整个行业不能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3) 做好两岸流通业合作融合的政策支持和环境优化。两岸有关公权力部门都应根据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两岸大交流、大合作的需要, 制订和调整一些相应政策, 支持两岸流通业的合作融合发展, 着力解决两岸流通业合作融合的范围、具体项目、资本结构、双向比例, 以及具体合作中可能出现的流通费用高、中间环节多、工作效率低等方面问题, 要共同努力, 通过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体系、广泛采用电子商务、发展现代物流和规范市场主体企业的经营行为等途径来解决两岸流通业合作融合中的各类问题。

3 结语

两岸流通业合作融合有良好的外部环境, 有优势互补的基础, 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有强劲的支撑动力, 有可行的路径和方法, 更有广阔的前景。

我们要想方设法把在大陆进行的两岸现代物流的试点合作搞成功。通过成功的实例, 根据各地的环境和需求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广;流通业的发展一方面要适当超前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其他产业发展后反过来促进流通业的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流通业要依托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趋势, 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两岸流通业的合作融合要在两岸新兴产业、金融及现代服务业的合作中搞好定位、抢占有利位置, 在服务两岸扩大经贸合作、深化两岸经济关系中不断提升和发展自己;两岸已签署18项经济方面的协议和达成一系列共识, 两岸经济交流将更加密切, 尤其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的成功签署, 随着两岸货品贸易、服务贸易谈判的持续推动, 两岸经贸合作的巨大空间给两岸流通业合作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与此同时, 两岸流通业也必将迎接全新的挑战, 如何提升自我、如何制订战略、如何调整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发展形势和需求的行业发展策略等, 都需要从战略和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规划两岸流通业的合作与融合。

参考文献

[1]王稼琼, 祝合良.城乡一体化与商品流通体系建设[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2.

[2]祝合良.流通产业理论与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3]祝合良.现代商业经济学 (修订第三版) [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

[4]克里斯蒂娜 (英) 等著, 杨至德译.城市设计方法与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08) .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探究 第8篇

1 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机制问题

目前的体制所决定的中职学校办学方式,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它的目标追求是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对企业来说,是以投入产出比为衡量发展的主要指标,获取更大经济利益是企业的价值追求。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与经济存在着内在的需要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学校和企业就是在这种关系下联系合作起来的,它们既是两个不同主体,又是在校企合作下的共同体,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但是,目前中职学校和企业在合作育人办学方面,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校有热情、企业冷面孔,校企合作基本上是索求合作。究其原因,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切身利益难保障,企业是支出多、回报少、责任重、风险大,大多数企业认为这是阻碍校企合作的最大障碍。

1.2 育人问题

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学校培养的人才,同时企业发展中对员工进行培训、产品更新和技改等方面都离不开学校支持。目前校企合作双方是在义务和权利不很明确,没有明确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指导和依据下运行。所以,在校企合作中产教难融合,浮在表面上,培养出的人才与企业需求有距离,难以对口和衔接,宏观上影响着我国产业的发展与创新,微观上影响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2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意义

2.1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实现“双赢”的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本质就是就业教育,是一种重实践,以能力为本,促进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发展的一种教育,如何实现其教育目标,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的教学只有和产品结合起来,和企业结合起来,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正的本领。一方面,学校可利用企业设备对学生进行实训,另一方面企业也可解决人才短缺问题。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能够大大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人才成长周期,使学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对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2.2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利于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能够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学校的专职教师通过在企业的教育实践环节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和提升,另一方面,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又成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同时双方人员在教学配合中互相切磋,统一认识,共同提高。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力地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有利于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能力的加强,有利于提升师资的整体水平,培养学生对企业规范流程的适应性,在校学习期间就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了职业素养,让他们受益终身。

3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

根据企业与学校联系紧密程度以及办学目的的不同,目前我国产教结合的模式有以下几种:投资合作式、引企入校式、产学研结合式、来料加工式、定单式校企合作等。而我校和天来大酒店合作,采用“定单式校企合作模式”,培养酒店企业需要的新型人才。

附:模式图

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以订单式合作企业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以培养“订单教育班”学生面向订单式合作企业的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订单式合作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为主要途径,以人才订单作为学生高就业率保障,通过校企双向参与,为订单式合作企业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的人才培养方式。定单式校企合作就是学校根据企业在发展中的用工需求,与企业达成协议,变企业招工为学校招生,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安排、毕业考核和毕业生的接收等学生学习和实习全过程。

1)目标维。学校与天来大酒店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培养从事酒店前厅、餐饮、客房、康乐等服务与基层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能型人才。

2)途径方法维。

(1)校企达成协议。学校与天来大酒店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合作关系。根据天来大酒店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学校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要求设置、开发课程、组织教学,培养天来大酒店需要的优秀毕业生;天来大酒店优先满足学校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就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向学校提供人力资源需求方面的信息,并录用学校的毕业生。

(2)校企共定计划。学校与天来大酒店紧密合作,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重构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的学生专业技能更扎实,更适应行业的用工需求。第一、二学期在校学习酒店职业素质课和部分酒店职业技能课,使学生具备初步酒店服务技能;第三学期和暑假进行专业阶段性实习,使学生达到酒店准服务员的标准;第四学期学习职业技能课,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酒店各项管理知识;第五、六学期进行就业顶岗实习和综合考核。已有的实习形式包括:参观实习、临时援助、专业实习、就业实习。

(3)学校培养人才。学校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一是职业素养:具有从事本专业的职业道德与修养,熟悉本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服务意识,能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能文明接待,礼貌服务,塑造自身职业形象;具有团队合作,协调人际关心的能力;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二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能根据酒店各岗位服务流程和主要服务要求,提供规范化、个性化的服务工作;具备酒店主要岗位的服务技能,能熟练应对服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具有使用及基本维护保养相关设施设备的能力;能较娴熟的利用计算机进行接待服务和业务沟通;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三是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前厅服务、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康乐服务)。

(4)企业使用人才。学校按照天来大酒店人才规格要求设置、开发课程、组织教学,培养天来大酒店需要的人才;天来大酒店优先满足学校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就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向学校提供人力资源需求方面的信息,并录用学校的毕业生。

3)保障措施维。

(1)环境保障:学校教学楼、运动场、学生教室,拥有计算机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语音教室等,具备完善的办学硬件条件。

(2)组织保障: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合作办学计划的制订,工作的实施,使校企合作办学管理落到实处。

(3)管理保障: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管理制度,分工明确,主任到人,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形成了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局面。

4 取得的成效与思考

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面向社会需求的开放式教育模式。通过对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能够实现中职学校与企业间的紧密合作,能够实现学生、企业和中职学校的三方共赢。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学校学生在岗实习率达99%,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企业和社会对酒店专业的学生评价满意率为98%,毕业生更容易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总之,学校探究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模式,体现了两个视角,一方面是“对接”地方现代产业,另一方面是行业企业要“参与”职业教育。“对接”要求职业学校主动,“参与”要求行业企业主动配合。2016年3月30~31日,教育部在贵阳召开2016年度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要求,2016年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要健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力做好职业教育工作。

摘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创新的根本。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学校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与企业联系,为学生提供优质实习就业服务。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以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夏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探析[J.职教通讯,2015(8).

[2]刘俊新.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推进教育改革新思路[J].经营管理者,2013(10).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冲突与融合 第9篇

一、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 观念分歧问题

观念和意识上的障碍是校企合作难以突破的根本原因。不少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理解还局限于企业为学校接收毕业生层面, 没有意识到只有校企合作才能培养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没有发掘高职院校在技术服务、工业革新、产品开发方面的潜力, 也谈不上具备利用高职院校平台提高企业影响力与知名度的战略眼光。许多高职院校缺乏主动寻求合作企业的积极性, 依赖国家政策支持;部分教师也认为学生顶岗实习影响干扰学校教学秩序和进度, 增加自身工作难度。观念的分歧, 必然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 学校对校企合作主动性不强。

2. 成本分摊问题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一个职业教育成本分摊问题。校企合作中,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材开发、日常教学, 接收学生实习等, 投入巨大成本, 但其回报周期相对较长, 回报甚至很难量化和体现。学校派教师及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或请企业专家到学校传经授课, 由此产生的培训费、劳务费等也将提高学校的办学成本。作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体, 学校和企业都想以最小的成本完成培养责任范围的培训工作, 由此引发了职业教育主体的必然冲突。

3. 资源分享问题

推进校企合作是基于高职院校和企业优势互补的考量。然而, 实践中的问题是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并不突出, 优势资源也难以分享。企业希望学校能够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而学校往往囿于理论研究, 难以破解产业发展中的应用难题;企业希望学校能培养提供直接参与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而学校培养的人才往往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的要求。学校需要企业为其提供实训场地、设备, 开展前沿技术指导, 而真正掌握了先进技术又能接收大量师生实习的企业也为数不多。

二、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冲突

校企合作是一个在政府的引导下学校、企业等利益相关方对教育经费、资源配置等进行分配的过程。高职院校和企业作为利益相关方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冲突,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 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冲突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常态。这种冲突主要体现为文化冲突、价值冲突、利益冲突。

1. 文化冲突:院校文化对工业文化

文化冲突是造成校企合作中主体冲突的主要原因。就高职院校与企业而言, 院校文化与工业文化分别是维持其组织性质的核心要素。就产生方式而言, 企业文化以产品为核心, 院校文化以知识为核心;就价值取向而言, 企业文化强调现实经济效益, 院校文化关注未来学生发展;就实现方式而言, 企业文化主要借助规章制度, 院校文化更多依赖内在激励。正是这种文化的差异, 使得两种文化在校企合作中出现了不理解乃至冲突的情况。部分职业院校拒绝满足企业文化的诉求, 漠视企业文化要求中的合理成分, 坚持按照重理论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 过于强调教学的体系性、系统性, 过于僵化、保守。而部分企业则刻意贬低院校文化的价值, 漠视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僵化遵循重实践的操作模式训练学生, 过分强调绩效的指标化、数量化, 压制教学的自主空间和人性情怀。

2. 价值冲突:育人为本对利益至上

价值冲突是校企合作中主体冲突的又一表征。不容否认, 高职院校与企业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这一基本价值观念上具有一致性, 但这仍无法掩饰两者在价值追求上的分歧。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高职院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追求注重回归教育的本质, 关注学生成“人”, 更侧重于从职业教育角度规划学生的长远发展, 着眼于“未来”与“可塑性”, 重点在于育人。市场经济主体的独立性决定了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追求注重遵循市场的法则, 关注学生成“器”, 更侧重于从技术教育角度设计学生的当下发展, 着眼于“现在”与“适应性”, 重点在于逐利。正是因为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价值追求上的分歧与冲突, 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 会有高职教师抱怨学生理论基础无法夯实, 人文素质滑坡;会有企业将学生当成长期廉价劳动力, 无视学生人格身心健康发展。

3. 利益冲突:未来利润对当下成本

在校企合作中, 高职院校与企业各自获得的利益是不同的。就学校而言, 利益通常表现为促进毕业生就业, 得到企业经费赞助, 积累评估支撑材料等。就企业而言, 利益通常表现为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提升企业知名度, 满足企业用工的不时之需等。校企合作过程中, 企业所期盼的技能人才素质的提高、企业知名度的提升等利益都属于未来利润。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要付出现实成本, 如提供场地、资金、技术、设备解决学生实习等。企业当下成本的付出, 如果不能在未来利润中获得回报, 必然影响校企合作的深入和持久。我国高职院与企业的利益冲突会以多种形式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来, 如企业在生产旺季长时间、高强度地大量使用高职院学生、导致高职院的声誉受损, 学校忽视企业要求, 变订制化培养为普通培养, 导致企业育人成本难以得到补偿。

三、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融合之路

当前, 高职院与企业之间的各种冲突不仅不会偃旗息鼓, 相反, 会随着校企合作的全面推进而日益凸现。我们在正视这些冲突的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 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有着不断夯实的合作基础和日趋广阔的合作空间, 通过引导、化解冲突, 校企合作必将走上深度融合之路。

1. 文化对接———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方向指引

校企文化对接是指学校与企业在合作中进行文化层面的相互交流、互动和共融的过程。了解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文化差异, 化解合作中的文化冲突是实现文化对接的前提。《论语·子路》曰:“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应作为处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文化冲突的指导思想。它追求的“和”是在两种文化互补与融合基础上, 共建校企合作体文化;它正视的“不同”是保持两种文化各自的特色与优势。院校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组织文化, 都服务于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 都以推动组织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由此, 二者具备融合的基础。

从文化对接层面来审视校企合作, 应该把高职院建设成“是大学而像企业”, 即高职院校要坚持其育人为本的文化特色, 避免教育教学的弱化、僵化、去人性化;应该把企业打造成“是企业而像大学”, 即企业要保持生产经营的组织使命, 强化生产过程的合作、进取、革新创造。与此同时, 高职院与企业要把企业的敬业精神、创业思想、服务意识引入职业院校, 融合生产文化和学术文化、效益文化和学习文化, 最终共同培养自主、合作、平等、开放、共享、进取的合作文化, 进而形成校企合作体的共同文化。高职院校应注重吸收企业优秀精神理念, 构建体现企业价值观的精神文化;借鉴企业制度文化内涵, 创新体现市场竞争性的制度文化;突出双方共同参与特色, 塑造体现全员竞争性的行为文化;引进企业文化建设元素, 打造体现职业特殊性的物质文化。

2. 价值认同———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念支撑

不容否认, 高职院校和企业有“育人”与“逐利”的价值分歧与冲突。但也正是这种价值冲突的存在, 才保存了高职院校和企业的组织特性, 校企合作也才有了源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说, 校企合作中的价值冲突很难根本性消除, 只能通过整合, 逐步实现由价值冲突到价值认同的转变。实际上, 校企合作中“育人”与“逐利”价值冲突就是一个先后问题, 育人为先抑或逐利在先, 高职院校和企业在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价值追求上具有共同性。在核心价值的统领下, 不难将高职院校和企业各自的从属价值诉求做个排序:即“育人”的价值追求应在先, “逐利”的价值追求应退居其次。当然, 这并不是说校企合作可以无视企业的逐利要求。实际上, “育人”价值追求的结果是人才质量的提升, 进而带动企业生产率的提高, 最终必然增加企业利益。因此“育人”与“逐利”并非截然对立, 不可调和。当前, 我国校企合作中的新形式———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因兼具“育人”与“逐利”功能, 堪称高职院校和企业由价值冲突走向融合的桥梁, 也为处理校企合作中的价值冲突提供了新思路。

从价值认同层面来审视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和企业应在遵循核心价值诉求的基础上, 促成冲突追求的沟通、融合, 进而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建立校企合作体的共同价值体系。在校企合作中, 院校应引导企业从战略发展高度来理解“育人”的价值追求;企业应促进学校从教学改革层面来配合“逐利”的价值追求。在价值认同的过程中, 院校和企业要实现从“视对方为工具”到“视对方为目的”的思维方式转变;实现从“你-我”到“我们”的角色关系的转变;实现从“被动接受”到“自觉认同”的行为态度转变。

3. 利益共赢———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探讨

合作是以利益为前提的, 维系合作伙伴关系的坚实基础是共同的利益和互补的优势。因此, 只有建立在利益共赢基础上的校企合作才是稳固的。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校企合作不仅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更是一个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资源再配置、利益再分配的过程。校企合作的利益各方往往习惯于站在各自的角度权衡得失, 而一旦产生经济预期与既得利益的差异, 势必影响合作的长效。有鉴于此, 高职院校和企业应摒弃彼此利益对立的思想, 充分尊重各方利益, 而不是牺牲一方利益来换取另一方利益。院校要利用人才资源优势, 为企业生产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援、技术服务、人才保障, 通过提高学生素质,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要利用设备场地优势, 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先进设备、技术指导、生产环境, 通过提升实训质量,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从利益共赢层面来审视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和企业不仅要摒弃利益对立的思想, 积极探索相关校企利益调适机制, 更应该立足于利益整合与利益共享的角度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在校企合作实践中, 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构建也有一些新尝试, 如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集团是一个有多所学校和企业参加, 并举办自己实业的教育组织。集团具有法人地位, 是经营教育教学内容、提供教育训练、产学项目合作、技术开发平台和招生就业信息平台的一个机构。职业教育集团有企业赢利与院校育人的双重功能, 且成员之间也具有利益联系紧密的特点, 不失为能有效协调高职院校和企业利益冲突,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可能模式。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在面临重大机遇的同时, 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与冲突, 要化解冲突, 需遵循文化对接的方向指引, 坚持价值认同的理念支撑, 创新利益共享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冲突,融合

参考文献

[1]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 2011.

[2]申家龙, 陈芳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想目标与制度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 2011, (34) .

[3]黄文伟, 舒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体冲突的功能与实现[J].职教论坛, 2012, (3) .

[4]刘义国.校企合作中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10) .

[5]王振洪.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校企利益诉求的有效载体[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8) .

合作融合 第10篇

1、对媒体转型的理解决定了合作的态度与程度

媒体转型离不开合作,对待合作的态度和程度基于对转型的理解。

近年来,随着媒介融合与媒体转型的升温,越来越多的媒体通过对外合作谋求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从装备记者编辑的iphone、ipad、5D等工具设备,到内部资源库改造、编辑出版系统升级、新媒体平台建设,以及各种手机报、APP客户端、二维码、增强现实技术、官微、微信公号等新媒体产品的开发与运维,O2O、直销、电商,都离不开各类合作的影子,尤其技术合作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

而传统媒体人对新媒体的陌生往往导致对技术的恐惧与依赖,喜“新”厌旧,忽视业务创新,一味追逐新概念产品,在对外技术合作上呈现出盲目性。不少媒体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耗费其中,虚掷流水,有年投入数百万甚至过千万元的媒体“交了学费”。

同样由于理解方面的偏差,业务合作也往往冲动有余,审慎不足。

2013年以来,传统媒体广告收入下滑控制在20%以内已算不错的业绩。“新闻+广告”的传统模式几乎被颠覆,媒体在传统时代拥有的新闻信息与广告两个阵地上的垄断代理权被同时消解。广告诉求直接对应消费者,企业或个人都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免费发布消息、图片和音视频内容,用户可以从中高效获知信息——单向的媒体中心发布模式被全民发布与互动模式替代。

在这样的转型中,合作首先基于对自身缺陷与优势的认识,其次是对未来趋势的预测与把握。合作未必都基于平等。共享原则基础上的合作是为达成共赢目的而实施的相互妥协与彼此配合,是对优势增长的期待。因此如何选择具有互补性的合作伙伴、如何确定牵手的原则及底线至关重要。

2、合作的基本原则

对媒体转型来说,未来传播途径的竞争将体现在以下方面:

是否具有信源收集、内容获取、加工编辑的效率及能力;

是否具备恰当的表现与发布多维系统平台,具备即时到达能力;

是否具备深度影响与经营社群关系的共享、共生与互动能力。

这意味着,需要拥有帮助用户快速、准确搜索、定位所需内容的搜索引擎;需要能够准确识别客户群特征,进行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的团队与技术;需要具备对不同的客户群提供不同内容服务的能力——比如纸媒体能否提供视频/微电影产品;是否能够帮助广告商找到消费者的精准营销能力,等等。

上述构成未来媒体竞争力的资源核心是数据。通过对那些动态的、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揭示用户行为习惯及情感需求的轨迹,获得准确度较高的用户兴趣倾向、个性化需求以及新业务发展趋势等重要信息。对于媒介融合生态环境下的转型媒体而言,拥有核心数据、逐步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是摆脱传统生产方式和运营习惯的基本要求。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的结论,有助于我们形成未来核心价值能力的合作应该得到决策层迅速、有力的支持,反之则要特别谨慎。

这些底线和基本原则至少包括——

(1)、数据沉淀属权

一些与互联网门户合作的传统区域媒体不仅无权拥有用户数据的挖掘与运营权,甚至不能将那些与业务关联的本地化数据沉淀为自己的资源,使合作本质上成为传统媒体用残存的品牌公信力和专业团队为合作方单向贡献价值,除了在彼平台上被展示外别无他益。

以“码上淘”为例。据报道,包括上海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楚天都市报等在内的共52家报社宣布与阿里巴巴签约合作意向书。而仅“码上淘”的首批12家合作媒体,日均发行量就总计近千万份。读者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济南六个城市的报纸版面上,可以看到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商品“淘宝码”。用“手机淘宝”扫码,就可以在手机上直接完成下单购物和付款等环节,然后坐等商品送上门。有评论称这就是“媒体+电商”的转型。事实上这种表面的“电商”试水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有害无益。淘宝的着眼点在于通过区域化合作无偿获得业务推广,试探O2O及无线支付,以强化消费者移动端消费习惯,增强在移动端上的消费比重和频次,符合阿里大举进军移动互联网的战略布局。而传统媒体不仅牺牲了不断衰减中的影响力,占用大量版面资源为淘宝做广告,而且错过了找到自己核心战略、发展自身电商业务的时机。在注意力经济时代,耗费有限的注意力资源是双倍损失,而耽误转型时机,等到一败涂地再重起炉灶,则往往会错过一个时代。在这样的合作中,甚至连传统团队以介入学习提升自身新媒体能力都没有得到实现,只能证明决策层的盲目性和决策机制的严重缺陷。

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太多给掌门人淡定试错的机会。

(2)、入口运营属权

媒介融合生态的重要特征是行业复合性与跨界思维方式。入口运营属权就是在跨界行走时具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终极要求,在开放式平台上争夺入口运营权。混搭竞争已经不是同业竞争,当我们把价值链上的若干合作方吸引过来时,找到各自的位置,建立自己在核心战略中的独有优势至关重要。乔布斯的苹果是这样,雷军的小米也是。为什么不是链条上的其他环节留下最灿烂的一笔?因为他不是运营主导者。但那些合作者也各取其利、各得其所,符合他们自身的目标,这就是共赢的法则。

在跨界中争夺入口权,对团队的复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跨组织协作水平的要求都很高。运营团队拥有自己的团队非常重要,外包服务应侧重于非核心业务、或者底层技术开发工作。

以生产环节为例,纸媒体杂志《世界时装之苑ELLE》根据自己的定位,除打造自身品牌的上百部系列时装与艺术微电影外,还为广告主拍摄微电影广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跨界商业模式。在以“ELLE精神”为核心的全平台规划中,平媒、电视、网络、手机等介质各司其职,逐渐将延伸出新的业务与商业模式。

“罗辑思维”的QQ审稿群,搭建在腾讯平台上,通过互联网公众平台实现跨组织协作。视频发布前动员粉丝审稿、校对、提意见、做海报宣传,甚至将采用“众筹”模式筹资协作搞食品产业。缺乏数据沉淀、没有组织优势的自媒体人尚能巧借合作,运营逾百万粉丝注意力,将入口运营权尽可能控为己用,对于专业媒介组织而言,空间和潜力皆巨。

(3)、资源整合属权

基于互联网的社群是媒体未来的运营核心。对社群影响的程度,数据挖掘的深度,分众营销的精度,决定了媒体转型能否找到自己新的生命力。在传统的信息经营转向关系与圈子经营的新媒介生态环境中,资源整合属权指的是O2O活动的运营决策权。

品牌公信力、团队专业能力是传统媒体的重要优势,尤其区域媒体在本地化服务方面体现的策划创意能力、专业调查采访能力、表现力和协作能力,都具有明显的竞争力。这也是门户网站及新媒体大鳄纷纷谋求与区域媒体合作的原因之一。资源整合能力与全媒体运营能力有很强的相关性,也是专业化组织与一般企业自媒体、个人自媒体区别最明显处。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拥有粉丝不代表就天然具备关系运营能力,因此运营的组织管理权极显重要,对于乌合之众的策划、组织,游戏规则的设置,都需要相关的智慧、资源与实力。

(4)、产品规划属权

有了团队,有了动态数据,开发怎样的产品、怎样才算是好的产品、如何优化产品、怎样开发出好的产品?前三个问题涉及产品规划目标、标准评估、导向与机制,都是影响媒体成败的核心内容。除了“怎样开发出好的产品”可以外包或招标外部团队合作开发,其余都应该是媒体主导和控制的。这三个方面做不到“以我为主”,依赖于外部合作,则媒体将逐渐失去核心竞争力。因此建议转型媒体培养或打造“智库”或研究院,以此在趋势判断、行业分析、产品开发、业务模式研究、业务手段创新研究等方面的核心能力。纽约时报与高校合作的研究院,麻省理工学院的MIT“媒体实验室”模式都值得我们借鉴。

3、合作的难点和重点

有媒体人抱怨,我们的合作往往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向新媒体转型是趋势,在没有更好的路径和模式时,不合作可能连傍新媒体大佬的机会都没了。假如竞争对手与之合作,我们就可能被领导或同行贴上“保守”“传统”的标签。对广告客户而言,也失去了创新的魅力。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对手太强大,所以只能先把自己搞“大”,“抱团”取暖。于是,继深圳之后,上海又成为“一城一集团”的一线城市。“大小文广”合了;北京的电视台和电台也合了……面对互联网的竞争,真的非得先把自己搞大?不然无法和百度腾讯阿里一决高下?

从合作标准与原则的角度,可以看出媒体转型的难点和重点仍在理念与机制上。互联网思维具体表现在合作上就是——

(1)、姿态。能否以平等、共享、服务的姿态去听取合作方及用户的需求,重视用户体验,找到与自身核心战略相匹配的合作点。

(2)、心态。能否摈除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在垄断环境中养成的甲方心态,把自恃专业、精英的心态归于对新业务、新变化的适应与学习中去。通过组织流程、考评导向的转型引导团队走向不断创新、自省的文化。

(3)、步态。在探索中动态性捕捉机会、矫正路径、优化模式、纠偏方向,形成自身特点与定位,使步态日渐熟练、轻盈。

即便是内部合作,也涉及生产方式的转型,组织与人的合作创新。Thetypist有一篇文章写新闻的未来,意思是“新闻”和“报道”将分工分离,新闻机构只负责前者,即告诉公众What;而专家负责事件的解读和分析,解答What does it means。这种割裂的看法是简单片面的。但未来媒体内部的生产方式确实面临变化,将从传统的报道形式转为协作形式,比如被采访者成为约稿专栏作者,编辑的专业化要求大大提升,技术方面的智能化搜索引擎使用,视觉化图表制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甚至HR和PR部门协作建立与维护相关专家库资源的机制,都决定了媒体影响社群的广度与深度。

在形成核心战略的过程中,机制转变与创新尤为重要。以媒体合作转型调研中涉及的多组合作项目实践看,最大的问题依旧是观念和机制问题。许多传媒人转型成功,而组织转型却难有成功也说明了问题。

此外,在转型过程中,时间成本是重要成本。对于重要的合作,必须综合考虑其风险性。

深化产教融合 促进校企合作 第11篇

“镇校企”合作办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契合当地产业环境,对接产业设专业,以“一镇一品”的产业布局为基础,实施“一镇一品一专业”建设,建成制造类、现代服务类、艺术设计类、电子信息类、化工类5大专业群,在产教融合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但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之路并没有在此止步,学校开拓创新,以产业学院为平台,进行了“镇校企”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合理布局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继续教育三大功能。产业学院是该校依托现有重点专业群和特色专业群,与专业镇政府在其产业园区合作兴办,集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技术研发与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教育实体机构,是“一镇一品一专业”办学思路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古镇、沙溪、南区、小榄4个专业镇(区)的特色产业园区合作兴办了古镇灯饰学院、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南区电梯学院和小榄学院,将办学边界从中等城市向下延伸至乡镇,实行差异化、特色化和创新式发展战略,使教育科研资源辐射到镇区企业、社区,有效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该校还率先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通过在产业学院实施董(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创新现代高职院校的治理模式和管理机制。学校初步建立了校企共同创新、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享、实习就业共担的“六共”运行机制,有效解决了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实习实训难、校企合作开发课程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难、专业服务产业难等4大现实难题。

该校初步形成了“总部+基地”办学格局,校内依托产学研园,成立产学研园理事会和中山市产学研战略联盟,校外依托4个产业学院建立起辐射24个镇区的成人教育基地。产业学院成为学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实践平台,成为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现代学校管理制度、长效校企合作机制、招考制度、面向地方的社会服务能力、面向社区的终身教育等重要和关键领域进行创新实践的重要载体,开创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资源和质量双驱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策略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面临以下挑战:(1)学校资源有限,不能适应校企合作的需求;(2)教学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企业人才的岗位需要;(3)职教机制不健全,不能适应校企合作的市场运作。为此,该校通过实施资源和质量双驱动策略,破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的难题。

1. 整合学校自身各种资源,优化合作条。该校采取了三个措施来整合自身资源:①整合专业设置,实行专业对接产业链、教育对接价值链的举措。②提高师资素质,实行竞争上岗、以职定责、多劳多得、优质优酬措施,并聘请设计师、学者和企业家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聘任企业师傅担任兼职教师。③改革实训模式,通过对接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把企业引进校园,把课堂搬进车间,实现实训中心对接产业链。

2. 主动融入到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分担政府重任。依托当地的经济产业结构特点,参与当地产业发展规划,整合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科研机构、高校、地方商会等各种资源,开展五位一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践。

3. 与创业成功毕业生合作,反哺学校发展。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认为优秀毕业生回校寻求合作是最直接的资源。如该校与中山市暴风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电商产学园,电商产学园设置了一系列学生的实操岗位,为学生的实训实操提供了大量机会。

4. 给企业最大的红利,发挥资源价值。学校主动提供场室,邀请企业把生产设备、技术精英长驻学校,允许其按照生产实际进行运作。企业把设备和师傅投入到学校教学中,把生产计划和教学计划结合起来,和学校教师共同实施和改进教学。

5. 建立民主透明的运行机制,保障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形成明确、可操作的机制,并在运行中予以不断完善。学校、教学、学生与企业、生产、员工间的利益关系、责权利要明晰,制定产权协议、各方责任书,从而有效保障校企合作有效进行。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道路上,触碰了职业教育的5个实质性问题,即:如何吸引企业融入职业教育,如何实现职业教育对接岗位工作,如何实现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同步进行,如何使学生完成“学生——学徒——准职业人”的转变,如何使指导教师完成“职业人——师傅——人师”的转变。为解决难题,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在和南沙大酒店10年的合作中,提炼并实施了“校企双主体,办学双协议;教学双任务,育人双导师”的合作模式。

“四双”产教融合模式——旅游职教集团校企合作新思路

该校和南沙大酒店围绕以下六个主题开展校企合作:一是开发实习教学要点库,解决实习教学内容的问题;二是开发实习大纲及编写实习教材,解决实习课程微化落地的问题;三是配备企业导师,解决“师带徒”的问题;四是建设企业课堂,解决实习教学场地的问题;五是建设数字化实习课程资源库,解决自主学习的问题;六是落实顶岗实习考核与评价,解决实习质量评估的问题。目前,学校提炼的“校企双主体,办学双协议;教学双任务,育人双导师”的合作模式,已在广东旅游职教集团普及推广,“四双”产教融合模式在解决校企合作相关问题上取得了突破。

1.“双主体”着眼于解决企业融入职业教育的问题。10多家合作企业参加广东旅游职教集团,常务理事单位在集团“六共模式”(人才共育、利益共享、基地共建、机构共管、校企共需、契约共守)框架下承担教育责任,开展校企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训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就业指导服务六个方面的合作。

2.“双协议”着眼于解决校企合作的规范问题。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明确并细化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责任和义务;实习协议由学校、学生、家长、企业四方签订,明确学生遵守企业纪律、开展岗位工作的义务,明确企业落实教学计划的义务。

3.“双任务”着眼于解决实训教学体系化的问题。实训教学体系化指“学校课堂延伸到企业”的情景教学和“促进学生向准职业人转化”的实操教学。

4.“双导师”着眼于解决“师带徒”的问题。“师带徒”指企业技能导师以“师带徒”形式开展岗位职业指导,学校文化导师定期送教上门。该校将此方式延伸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教育中,形成“岗学对接,四级递进”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统领各专业实训教学。

现代学徒制的创新实践——紧扣实业发展与就业主导的双赢举措

职业教育突出反映了实业发展与就业主导这两条主线,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紧紧依托这两点,清楚洞悉学校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氛围,深刻把握职教发展的自我需求和社会需要,从“车间进校”,到“企业课堂”,再到“岗位学制”,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1. 车间进校——学校免费提供场地,企业车间搬进校园。2007年,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为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引进了汇丰公司,开创了东莞乃至广东“车间进校”模式之先河。“车间进校”是将企业的模具专业生产车间引进校园,学校为企业提供车间场地,企业在学校进行生产,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学校的专业建设、实训任务和教学计划全部放在真实的生产车间,车间的生产岗位就是学生的学习岗位,企业的生产任务就是学生的学习任务,真正实现了车间与教室的统一、师傅与老师的统一、作品与作业的统一、学员与学生的统一。

2. 企业课堂——学校提供优秀学员,企业培训机床操作高手。2009年,为了快速提高教学质量,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大胆走出去,开创“企业课堂”新模式。“企业课堂”是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前期培养的基础上,企业从学校选拔优秀学生,用自有的师资、设备和课室,在公司内独立开展为期一学期的企业课堂教学。对学校来说,毕业后学生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因为在“企业课堂”中,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高度匹配;对企业来说,他们培养了一大批熟悉机床的优秀的模具技能人才,提高了设备的社会认可度和技术人才对设备的忠诚度。

3. 岗位学制——企业为学校建设校区,岗位师傅直接带徒。2012年,学校与拥有省内第一条智能化精密模具柔性制造生产线的香港朝日集团东莞钜升公司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建设“钜升课堂”,开展“岗位学制”的实践。学校实行“2+0.5+0.5 ”的课程模式,学生先到“企业课堂”学习一学期,然后再到企业顶岗实习一学期,最终形成“2年(学校学习)+0.5年(企业课堂)+0.5年(顶岗实习)”的课程模式。对半年的“企业课堂”,学校提出了“岗位学制”的要求,安排学生进入钜升公司生产岗位当学徒,让学生实现从知识技能到岗位能力的跨越,完成由学生到岗位熟练从业人员的完整教育过程。

产教联动,学做融合——生产进校园的创新模式

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在滚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两大难题:一是工科专业高消耗、高成本的难题;二是“2+1”人才培养模式中也碰到了工、学分离的难题。为破解这两大发展难题,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和加工制造类专业的特点,与江门市新会区新农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究探索“生产进校园”创新模式。经过两年的研究探索,该校成功破解了工科专业高消耗、高成本的难题,破解了校企合作中工学分离的难题,破解了技能训练、竞赛普及化的难题,还破解了“双师型”教师技能水平提高难题。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在生产进校园的实践道路上发掘了以下创新点:

1. 产教联动,创新了校企深度融合的模式。该校的“生产进校园”教学模式,坚持产教联动,以教学为主,生产为教学服务:学校接订单首先着眼于是否适合教学内容,以合作企业的十个基本固定的生产项目为主要载体;企业专家工作室与专业带头人共同研究生产任务,按不同层次拆分工作内容,开发产教项目,以适合不同年级的教学;教师的教学以生产为主线,生产活动为载体,理论与实训一体。学生通过参与项目的一切活动,学做融合,实现了工与学的对接。

2. 学做融合,提高了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该校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教育理论设计并实施教学,使学生在源自企业现实,又经过典型化的“做中学”环境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解决问题。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时,合作企业与学校共同构建课程体系,研究课程标准和考核细则,开发项目化教材,设计“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活动方案,并由双方人员共同组成教学队伍实施教学,实训体系更接近市场。

3. 以产促学,破解工科专业高消耗、高成本难题。学校从合作企业中建立了一个支撑“生产进校园”的稳定生产任务供应链,这个供应链不仅满足教学训练体系量的要求,也符合专业培养质的要求,确保教学与生产同步,让生产服务于教学。学校强调“课堂与车间一体,生产与学习合一”,使学生“全员、全部、全程”参与生产性实训成为可能,解决了工科专业实操高消耗、高成本的难题。

4. 以研促教,补强了中职教师科研的短板。“生产进校园”给教师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模式的转变,还把教师带入了一个相对陌生的生产领域。团队教师借助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承担教学改革项目、编写教材、承担教学技能竞赛、建设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撰写教研教改论文等,切实提高了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钻研的水平。

引企入校合作培养模式——打造校企资源配置的全新平台

湛江财贸中等专业学校在引进企业入校,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方面,采取了以下做法:

1. 校企共建财经一体化实训基地。学校与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3S基地打造、课题研究平台的搭建、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共建合作,打造财经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财经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从指导思想的确定到规划实施,企业全程参与,使得工程施工与实训需求无缝对接,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形成了教育与企业紧密结合的互动,实现教学服务企业,企业带动教学的双赢局面。

2. 校企共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实训商场。学校与深圳兴达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引企入校合作意向,在校内开设教学商场,作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完全按学生专业学习、实训的教学环境设计,基本体现企业经营氛围、企业文化,专业实训完全按照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来进行。根据企业实际设立不同的岗位和角色,学生如同在真实工作和职业环境中进行实训学习,从而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熟悉专业操作规程。

3. 校企共建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公司。学校引入广东叁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学校。网络公司的引入,使电子商务专业的部分教学实训、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放到校园企业中去完成,校园企业实训成为了超越课堂、超越实验室的大课堂、大教学、大实习活动。学校师生都明显感受到了校园企业对教学实习带来的好处。

4. 校企共同开设企业冠名订单班。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出了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实施“委托培养、定向就业”的冠名班人才培养模式,使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由原来企业向学校下订单变为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冠名订单班的培养模式,把招生与招工结合起来,教学与生产结合起来,实现了校企的无缝对接,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的“三赢”。

在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职业教育示范省的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是我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所举办的“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论坛,既是对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学习研讨会,更是我省职业教育系统多年来的校企合作实践总结会和成果检阅会,以使各校在总结交流过程中,结合本校实践,加大探索改革力度,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的功能,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合作融合 第12篇

1 搭建优质的校企合作平台

自专业开办以来, 我校走出大理、走出云南, 积极为学生寻找条件优越的实习基地和就业单位, 为学生搭建顶岗实习、就业平台。我校先后与亚洲最大的眼镜企业———宝岛眼镜 (上海事业部、福建事业部、厦门事业部、广西事业部、昆明事业部、苏州事业部) 、昆明天明眼科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昆明闪亮视光科技有限公司、博士眼镜有限公司、厦门鹭达眼镜有限公司、云南大全眼镜有限公司、昆明精益眼镜有限公司、欧普康视、昆明倍扬经贸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开办了“宝岛班”“鹭达班”“大全班”“角膜塑形镜班”等订单培养班。订单培养班从招生开始把关, 教学全过程植入企业管理、技术、销售人才培养理念。学生、家长、学校签订三方定向培养协议, 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就业两年, 使学校教学、实习与就业零距离对接, 切实以就业为导向。我校眼视光与配镜专业学生全部持证上岗, 顶岗实习, 实习工资均在1 600 元以上;毕业后学生全部就业, 就业待遇好, 工作环境好, 发展前景好, 就业后工资为2 500~7 000 元。经过6 年的努力, 我校眼视光与配镜专业招生由冷转温、由温转热, 在校生人数由最初的28 人发展到497 人, 招生人数居全国前列, 出现了招生就业两兴旺的良好态势, 创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2 校企共建专业教师队伍

学校先后聘请了9 位企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每年定期到校授课, 讲授眼镜企业的管理、营销及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参与指导我校一年一度的实践技能操作大赛, 使专业教学更加贴近实践。同时, 定期派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学习交流, 参加全国专业学术会议, 学习最先进的经验、最新的成果。短短几年内, 我校眼视光与配镜专业教师队伍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教研组5 位教师中有3 位是“三师型”教师, 1位是“双师型”教师, 4 位教师课余时间常年在企业工作, 有力促进了该专业的教学工作。

3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从申报眼视光与配镜专业开始, 我校就始终将实训基地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来抓。我校眼视光与配镜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除项目经费支持外, 还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 企业支持并指导学校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我校和昆明天明视光共建了“前店后校”的开放式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为工学结合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从而使我校该专业实训硬件建设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校企正在共建的“大理卫生学校眼镜博览室”, 将不同款式、不同形状、不同材质、不同年代的眼镜镜架和镜片收集、陈列出来, 方便了学生学习识别和教师教学讲解。同时, 我校还在合作企业挂牌“云南省大理卫生学校眼视光与配镜专业教学基地”。 目前, 实习生分布在昆明、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福建、广西、苏州、厦门、常熟、昆山、无锡13 个省市的企业, 以及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昆明等市的18 个医院视光中心, 拥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4 企业文化贯穿教学始终

企业委派资深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担任学校客座讲师, 每学年定期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 帮助学生尽早接触眼镜行业, 了解行业发展道路。教学全过程植入企业管理、销售人才培养理念, 培养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使学生能较早熟悉岗位、适应岗位。对订单培养班优秀学生和经济困难学生, 企业每年进行一定比例的表彰和扶持, 并利用假期使学生和教师参与社会实践, 接触社会、接触市场、开拓视野。学校和宝岛眼镜积极为学生提升学历层次创造条件, 共同组织学生参加由华柏恩视觉研究培训中心与天津医科大学联合开设的眼视光专业高等自学考试 (大专及本科学历) ;与宝岛眼镜签订两年以上合同的学生, 宝岛眼镜还提供学费;我校积极争取在本校开设考点, 方便更多学生及眼视光从业人员就读。宝岛眼镜利用广泛的国内外人脉资源, 牵线搭桥, 争取在我校创办“西南眼视光论坛”, 提升我校眼视光与配镜专业的影响力和办学水平。

5 校企科研互助

企业不仅为我校课题调研、岗位代表性工作任务和典型性工作任务等调研提供了一手资料, 还参与课题研究全过程, 提高了课题调研质量。2012 年我校参加中国职教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中职眼视光与配镜专业教育教学方案的研究》子课题研究, 荣获二等奖;2013 年参加全国验光与配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调查研究制定工作, 以上课题的圆满完成离不开校企的良好合作。由我校眼视光与配镜专业教师编写,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科普书《认识近视防控近视》, 在编写过程中企业也提供了经营活动中遇到的、需要进行科普的常见问题;笔者主编的中职视光教材《眼病概要》也有企业技术总监参与编写, 使教材更加贴近岗位。

我校学生首次参加2014 年第二届全国验光与配镜职业技能竞赛, 荣获中职组验光第一名、配镜第二名的好成绩;教研组完成的《半自动镜片磨边机供排水装置的优化改造》论文, 荣获全国卫生职业教育五官科学研究会第九届研讨会论文一等奖;教师张迪撰写的《超长配戴角膜接触镜的案例分析》一文, 在2015年大理卫校优秀论文评比中荣获优秀奖。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化、学校的升格、师资队伍和新校区实训室的建设, 我校眼视光与配镜专业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摘要: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云南省大理卫生学校眼视光与配镜专业自开办以来, 主要从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共建专业教师队伍、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企业文化贯穿教学始终、校企科研互助5个方面着力完善专业建设。经过努力, 专业建设和发展卓有成效。

关键词: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实训基地,企业文化

注释

上一篇:数字化辅助设计下一篇: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