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作用范文

2024-07-12

功能性作用范文(精选12篇)

功能性作用 第1篇

“功能主义”学者关心的只是直接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或问题, 往往回避研究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发展。“功能主义”理论的学派有:马林诺夫斯基从生物和社会的需求来阐述的“功能主义”;拉德克里夫-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 它比较狭义地强调社会机制的功能性, 较晚一些的“功能主义”者则开始稍稍注意文化和历史的研究, 或更多地从“功能主义”角度来注意象征性研究, 学派也就更多具有“文化人类学”而非“社会人类学”的特征了。

“功能主义”对音乐的研究曾产生过很大影响。“功能主义”者将音乐视为功能性的事物来支持社会机制的其他方面。比如, 仅仅强调音乐对加强统治阶级权力的作用, 单纯地注重音乐在宗教、礼仪中的功能等。其实音乐的功能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种音乐活动或现象可以在同一时候和场合中表现出多种功能作用, 而且这一音乐活动或现象又会因为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表现为不同的功能作用。如此, 也就不能不涉及到对音乐相关学科范畴和定义讨论的问题。

民族音乐学与音乐人类学

随着30年代末柏林学派 (1) 的一些学者流亡美国, 博厄斯的美国文化人类学中逐渐注入了比较音乐学的因素, 经过十多年来的磨合, 终于产生了ethnomusicology (民族音乐学) 这样一种思想折衷的产物 (2) 。洛秦说:“民族音乐学是一种观念、一种思维和一种思想。民族音乐学将音乐作为对象, 从这一特殊的角度来认识人自己、他的社会和他创造的文化”。也就是说, 过去的音乐学主要关注音乐作品本身, 即音与音之间的纵横关系, 现在民族音乐学要观察与音乐有关的一切人类文化, 结果这一观念促生了一个新的学科——民族音乐学。

1.有关民族音乐学的争论

在中国, 自从1979年“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引进以来, 就开始了对这一学科研究对象的争论。基于中国音乐学的特殊情况, 这种争议也有其特殊性。焦点在于“民族音乐学”是不是就是研究“民族民间音乐”的问题。王耀华、杜亚雄认为: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包括我国的传统音乐和新音乐 (3) 。黄翔鹏认为“这一学科就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并强调应该运用民族学、人类学、地理学及民俗学等理论方法来讨论问题。

近几年来, 又有学者认为民族音乐学要与音乐学整合, 研究所有的音乐和与音乐有关的东西。有人则提出民族音乐学仅特殊在研究方法上, 只要用文化的、人类学的方法研究所有的音乐就是民族音乐学, 并且应该更名为音乐文化人类学等等, 人们在对研究对象进行争议的过程中, 也不断提出新的研究立场和方法, 如开始用全球视野看待音乐研究等。

梅里亚姆也曾说过:民族音乐学可从两个方向来研究, 人类学和音乐学, 最终目标是融合二者。大多数音乐著作仅研究音乐本身, 不提音乐所产生的文化背景。民族音乐学主要专注于乐音和结构, 因而强调音乐学因素, 而不顾人类学因素。民族音乐学的人类学方面不太发达、不太为人们所理解......应该有一种音乐人类学, 是在音乐学家和人类学家范围之内的。就音乐学而言, 它提供了所有乐音产生的基础、以及最终理解那些乐音和声音过程的框架。就人类学而言, 它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人类生活中的产品及过程, 因为音乐是人类智力行为中一种复杂因素。没有人的思考、行为和创造, 乐音不会存在, 而目前我们对声音的理解要多于对产生音乐的全过程的理解。

2.梅里亚姆的人类学学说

梅利亚姆所著《音乐人类学》一书, “试图填补民族音乐学中的这一空白;提供研究作为人类行为的音乐的理论框架;说明来自人类学、并有助于音乐学的几种行为过程;增加对行为研究的知识。”因此, 要用文化的视角、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民族音乐学, 用文化视野、全球视野进行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好像已势在必行了。

梅利亚姆学说的核心是他的三分模式:

三分模式即音乐的概念与价值观指导人们的行为, 行为生成音乐产品, 而音乐产品——乐音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概念与价值观, 产品成功, 则音乐传统得以维持, 若人们对产品持否定态度, 则概念与行为都会变化, 产生出不同的产品, 音乐传统则发生变化。

梅里亚姆的理论模式, 除了继承博厄斯的实证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之外, 还采纳了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他在《音乐人类学》中提出了音乐的十大功能:情绪、审美、娱乐、传播、象征、身体反应、社会控制、服务于社会制度和宗教仪式、文化延续、社会整合。梅利亚姆认为, 研究这些功能可以更加深层地理解为什么音乐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音乐文化中的功能作用

1.音乐的审美功能

在音乐文化的研究中, 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审美的观念及其与别的艺术之间的关系。音乐审美对于西方文化来说, 审美意义即主要是对美的事物的感性认识, 而不是对真或善的事物的理性认识, 这也就是音乐审美的功能。就像人们能接受小夜曲所赋予的思念, 复调音乐创造的对话, 奏鸣曲表达的矛盾、交响乐寓意的哲理一样, 大多都是这种审美功能作用下的结果。

2.音乐的娱乐功能

音乐的娱乐功能存在于世界所有的民族文化之中, 音乐的这种性质在非西方社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娱乐的一个主要的具体形式就是游戏, 在许多非洲或中东地区的民族中, 音乐活动往往表现为游戏性质。由于这样的音乐游戏与特定地区人们的行为相关联, 不具有明确的实用意义, 不是为了获得生存的需求, 因此它所具有的功能成为了文化表达的一部分。例如在阿富汗, 男权盛行社会, 他们把结婚中的多子多孙仪式和男婴的分娩看作是娱乐活动, 人们在这样的场合中是要演奏音乐的, 音乐成为了这种特定情形下的一种娱乐手段。

3.音乐的交流表达功能

人们一般都认同音乐具有交流、传递“信息”的功能, 然而, 音乐的“信息”是怎样传达的呢?是传递音符的高低、音色的明暗、节奏的快慢, 还是传递音响带给我们的联想?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 音乐并不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说音乐是一种语言是因为它具有表达的功能, 然而, 无论是表达感情、思想, 还是文化, 这种表达的功能是深深地扎根于产生某一特定音乐语言的社会和文化土壤之中的。离开了造就它的土壤, 就如语言脱离了它的语境, 失去了表达、被理解和交流的可能性。

音乐的交流表达功能广泛地体现在音乐作品和人们的生活中。如中国佤族和苗族的木鼓音乐 (4) , 就是一个音乐交流表达的典型例子。佤族木鼓是一种信号工具, 用于报警、 (军事以及重大的集体活动, 苗族鼓平时不允许乱动, 遇到祭鼓或战斗时, 用来传递信息召集群众, 鼓声的缓急强弱都有严格规定。

4.音乐的象征功能

创造者在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进行音乐象征化的过程中起着至音乐的象征功能注重的是音乐符号被赋予的寓意, 符号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象征化过程一般是自觉的、有目的性的, 对于符号接受者来说, 他对特定符号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认识论的, 因此, 在一定范围内, 音乐的象征功能具有特殊的意义 (5) 。

5.音乐对社会、宗教、政治和文化的功能作用

音乐对社会的功能作用是一个笼统和过于宽泛的说法, 具体地说, 在音乐与文化的关系上, 主要的关注点是音乐对社会稳定、整合的功能作用。具有明显和强烈社会意义坃的音乐大量地存在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中, 这些歌曲和音乐对于人们的行为规范、集体团结以及个人的成长都具有强有力的作用。“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是中国孔子的音乐社会化功能的集中体现。他把音乐的这一功能提升到一个非常的高度来认识, 认为音乐不仅具有改造不良社会风气、陈规陋习的功能作用, 还具有反映社会情感、社会心态和精神的功能;能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且对社会和国家的稳定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先秦诸家中, 墨子、荀子、庄子, 商鞅以及吕不韦等也都在他们的著述中对音乐的社会功能作用给予了特别的强调。在西方社会中,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也都对音乐的教育意义, 即社会教化功能进行过大量的阐述。以后的卢梭、康德、黑格尔以及汉斯立克等人也无不强调音乐的社会价值与功能作用。

在大多数民族及其文化中, 宗教信仰仪式总是和音乐活动结合在一起的, 以作为纪念、赞美、歌颂神或者其它特殊的宗教目的。早期某些学者认为, 在整个人类文化体系当中, 与音乐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宗教。音乐学者纳德尔更具体的提出, 音乐的起源就是为了人与超自然界的沟通而形成, 由此可见音乐在宗教仪式中的重要性了。所以, 音乐对人们的心智和精神世界的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音乐表现宗教内容的作品存在于各个民族文化中, 比比皆是, 这里不再赘述。

音乐与政治更是有着紧密联系。许多民族的文化活动中, 音乐在政治上的功能作用一方面体现在一个群体反对另一个上, 另一方面体现为巩固国家政体的稳定和团结。艺术和政治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相互间的促进作用是不可避免的。孔子音乐思想的集大成者《乐记》可以说是在理论上对音乐的这种功能作用充分肯定的范例, 《乐记》开篇“乐本篇”的第一自然段中就提出:“治世之音安以乐, 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于思, 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汉代刘邦也以“四面楚歌”战败项羽, 再有柴可夫斯基所作的《1812序曲》等都是音乐对政治的作用的积极体现。

音乐的功能与“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代表人物拉德克利夫-布朗曾对印度洋安达曼群岛居民的音乐和舞蹈在其社会中的功能作用作过分析。他说:安达曼人的舞蹈 (6) 可以被看作为一种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 伴随着节奏和旋律, 社区中所有的成员可以和谐地合作, 配合得像一个整体……舞蹈为社区的高度团结与和谐一致创造了条件, 参与这样的活动是为了达到相当程度的愉悦, 每一个人都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应该看到, 产生这样的效果就是这一舞蹈的主要的社会功能。人们通过舞蹈, 从中强烈地感受到团结一致, 歌唱和舞蹈成为了维持这种团结性的媒介介

音乐的功能作用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 虽然如此, 但是它们各自的独特意义和价值却是随不同的社会和文化的特性、依不同的个人的接受程度而千变万化。音乐文化中所体现的各类功能现象、音乐文化的一些特殊的作用无疑是存在的, 音乐活动的功能作用也无疑存在于任何音乐文化之中, 但是, 音乐文化的价值却不只单纯是社会功能性的, 将音乐文化的复杂现象仅归属为社会功能作用, 是一种简单化、片面化的做法。

了解音乐功能和作用问题的目的, 也许不仅在于希望了解一种音乐形式或一次音乐活动是什么, 而且有意义的是来认识它们为人们提供了什么, 它们是怎么样来为之工作的, 进一步, 也就是最根本的, 是去解剖人们创造、寓意和追求的这种音乐功能作用为的是什么。阐述音乐的功能作用也不等于观念上的“功能主义”。“主义”是一种学说, 一种理论或一种思想, 而阐述音乐的功能作 (用S只是解释音乐中的某一种文化现象, 因此说, 对音乐的功能作用的探讨绝非是“功能主义”的再现。“功能主义”的问题在于, 它把文化或社会只是作为一个静止的状态来看待, 认为文化或社会结构中的各个方面的功能在时间上是永久性的、一成不变的, 为了强调社会机制中功能的稳定性, 而回避了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这在今天看来, “功能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学说, 对包括音乐在内的各项事物的理解、诠释上, 的确存在一些局限性和片面性。

参考文献

[1]蔡仲德《 (乐记) (声无哀乐论) 注释与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

[2]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

[3]林继富王丹《解释民俗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

[5]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6][美]阿伦.梅利亚姆《音乐人类学》1964年.

[7]王次炤《音乐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8]罗艺峰《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导读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

[3]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绪论之“中国传统音乐的界定”页3

[4]秦序《我国南方高山、佤、苗等族体鸣木鼓与有关音乐起源的几个问题》。

功能性作用 第2篇

【摘要】辅导员作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高校进行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辅导员工作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相关班级的学风建设以及班级整体风气,对高校的学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作为高校在进行学风建设,提升高校内涵,将学校风气引导到好的方向,就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积极作用,通过辅导员富有成效的工作,引导良好的学风建设。

【关键词】学风建设 高等教育 辅导员

一、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培养的基础

学风即是学习风气,指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群体整体的学习态度。在高校则是主要体现在学生日常的学习习惯,学习气氛以及教师的风气。决定学风的因素众多,既有集体因素,比如学习环境,周边气氛;也有个体因素,包括自我学习态度,求学精神,个人习惯等。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学风是学习的生命和灵魂,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优良的积极向上的学风,能使学生感到一种无形的竞争压力,产生学习的紧迫感,从而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并制约不良学风的滋生和蔓延。同时,它还有一种凝聚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学风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依据学校学风现有的特点及规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求学态度方面的培养活动。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包括学校的治学环境,教师授课风气,学生求学态度等多方面内容。但就人才培养而言,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有计划的渗透学风建设的思路,从根本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端正学习态度和目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逐步形成比较统一的学习环境,构建和谐的学生风气,建设符合学生特点,对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有帮助的整体软环境,激发进校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为高校培养高质量,符合企业、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二、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过十来年的发展,我国的整体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高等院校的构成方式也形成了多层次结构,各高等院校的教学条件,教学保障以及师资力量都有了较大改善,这位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创造了前提条件。多数高校学生通过高考进入高校以后,具有较为明确的学习目的,态度端正,整体素养不断提升,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不在少数的不良风气存在,高校的学风建设不容忽视,存在一些需要主要的问题

1.高校对学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国内高校多数过于重视校内硬件方面的建设,高大的教学楼,先进的教学设备,但是在学风建设方面缺显得不够重视,没有专用基金,没有专人管理,没有制度计划等等,高大先进的教学楼里,坐着寥寥几个学生,风气仅仅存在于表明。

(三)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不利于良好风气的形成。高校忙于建设硬件,教师忙于科研论文,教学仅仅作为辅助存在,学生对单一,过气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难于形成共鸣,没有教师的引导,高校学生在自我学习选择上面存在较大缺陷,要形成整体的良好学习风气从何谈起?

(四)缺乏必要的学生心理辅导。前段时间出现的大学生网贷赌球以及多次出现的大学生跳楼等事件,突显目前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心里辅导,没有健全的心里,何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高校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现实与理想相距甚远,容易产生自卑、自暴及自弃,整体沉迷游戏,厌学,逃课,或者整体与手机为伍,不思进取,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我约束,这样的学生存在是对学风建设具有较大阻碍。对这部分学生,由于高校辅导员以及学校工作重心的不重视,没有对这部分群体进行相应的心里辅导,最终成为学风建设的拦路虎。

(五)辅导方式有待改进。高校学生经历高考以后进入高校,没有缓解高中的压力,就会面临环境的压力,就业压力,学业压力。对学的就业指导也是非专业相关老师进行纸面上面的指导,辅导员工作主要又在生活方面进行一定的指导,难于形成合力,共同对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辅导,工作方式的不当,使我我们的辅导员仅仅是保姆的角色,没有在学风建设中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三、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风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要形成良好的学风需要教学、管理以及各服务部门的工作协作,齐抓共管,更需要高校师生的全力合作。作为教学管理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辅导员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调查分析显示,辅导员工作的优劣,对学风建设的作用巨大,有效的辅导员工作,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教风。因此在目前狠抓内涵建设,坚持学风至上的教学管理下,需要充分发挥辅导员作为素质教育第一线的主体性作用,树立“成效为本”的管理理念,从多方面入手,服务好学生,管理好学生,教育好学生,引导好学生,共同构建良好的学风。

1、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首先对于新生,辅导员要抓住时机,对其进行正面教育,让新入校学生对大学生活进行全面了解,引导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大学不同中学阶段,需要辅导员在新生入校以后,引导学生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学习目的,熟悉各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辅导,如果不能使他们在心理、学习方法等方面及时完成转变,他们最初入学时的那一股热情就会消逝,从而对心烦意乱,对大学产生厌倦情绪,进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而辅导员往往是新生入校最早和最多接触的老师,抓住新生入校的时机,对他们施以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走上正确的、健康的大学成长之路,也为学风建设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能使学生授予终身。从现代大学生特点出发分析,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方式都与中学阶段有很大区别,在大学阶段需要养成必要的学习方法,并对中学的学习习惯加以改革,建立符合大学课程特点及学科特点的学习方式及习惯,从学习出发,养成严谨的思维模式,创新的思维方法,灵活的应变技巧,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创新知识体系,形成科学可行的学习习惯及方法。同时,需要培养学习的独立性,实践性,具有验证精神,具备了这样的特点,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也会不断进步。

3、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学风建设的根本措施就是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整体素养。辅导员需要分析不同年代,一个学校,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学风建设问题,从中发觉突出存在的,重点、针对性的加以强化和改进。思想政治觉悟性影响学风建设,对学风建设具有先导性作用,辅导员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通过先进群体的影响力,落后群体的特殊教育方式,改变普遍存在的问题,优化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环境,让环境去影响人,让学生去影响学生,让先进去影响平庸,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风气。

4、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事业是人生中一项很重要的事情,直接影响人的自尊和自我形象。从入学初始辅导员就应开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适应、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等相关方面的教育,帮助和启发学生逐步明确个人事业志向,明确自身强项与不足,明确大学学习目标或努力方向,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己,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大学学习生活当中,这样也有助于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作为高校的常规工作及重点工作,学风建设不可忽视也不能忽视,在学风建设中需要确实提升辅导员的影响力和工作效力,保证高校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在德育,智育方面得到提升,以学风风气来带动大学生的热情,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就业质量,优化人才出口,培养多元化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功能性作用 第3篇

【关键词】学风建设 高等教育 辅导员

一、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培养的基础

学风即是学习风气,指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群体整体的学习态度。在高校则是主要体现在学生日常的学习习惯,学习气氛以及教师的风气。决定学风的因素众多,既有集体因素,比如学习环境,周边气氛;也有个体因素,包括自我学习态度,求学精神,个人习惯等。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学风是学习的生命和灵魂,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优良的积极向上的学风,能使学生感到一种无形的竞争压力,产生学习的紧迫感,从而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并制约不良学风的滋生和蔓延。同时,它还有一种凝聚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学风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依据学校学风现有的特点及规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求学态度方面的培养活动。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包括学校的治学环境,教师授课风气,学生求学态度等多方面内容。但就人才培养而言,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有计划的渗透学风建设的思路,从根本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端正学习态度和目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逐步形成比较统一的学习环境,构建和谐的学生风气,建设符合学生特点,对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有帮助的整体软环境,激发进校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为高校培养高质量,符合企业、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二、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过十来年的发展,我国的整体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高等院校的构成方式也形成了多层次结构,各高等院校的教学条件,教学保障以及师资力量都有了较大改善,这位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创造了前提条件。多数高校学生通过高考进入高校以后,具有较为明确的学习目的,态度端正,整体素养不断提升,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不在少数的不良风气存在,高校的学风建设不容忽视,存在一些需要主要的问题

1.高校对学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国内高校多数过于重视校内硬件方面的建设,高大的教学楼,先进的教学设备,但是在学风建设方面缺显得不够重视,没有专用基金,没有专人管理,没有制度计划等等,高大先进的教学楼里,坐着寥寥几个学生,风气仅仅存在于表明。

(三)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不利于良好风气的形成。高校忙于建设硬件,教师忙于科研论文,教学仅仅作为辅助存在,学生对单一,过气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难于形成共鸣,没有教师的引导,高校学生在自我学习选择上面存在较大缺陷,要形成整体的良好学习风气从何谈起?

(四)缺乏必要的学生心理辅导。前段时间出现的大学生网贷赌球以及多次出现的大学生跳楼等事件,突显目前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心里辅导,没有健全的心里,何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高校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现实与理想相距甚远,容易产生自卑、自暴及自弃,整体沉迷游戏,厌学,逃课,或者整体与手机为伍,不思进取,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我约束,这样的学生存在是对学风建设具有较大阻碍。对这部分学生,由于高校辅导员以及学校工作重心的不重视,没有对这部分群体进行相应的心里辅导,最终成为学风建设的拦路虎。

(五)辅导方式有待改进。高校学生经历高考以后进入高校,没有缓解高中的压力,就会面临环境的压力,就业压力,学业压力。对学的就业指导也是非专业相关老师进行纸面上面的指导,辅导员工作主要又在生活方面进行一定的指导,难于形成合力,共同对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辅导,工作方式的不当,使我我们的辅导员仅仅是保姆的角色,没有在学风建设中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三、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风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要形成良好的学风需要教学、管理以及各服务部门的工作协作,齐抓共管,更需要高校师生的全力合作。作为教学管理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辅导员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调查分析显示,辅导员工作的优劣,对学风建设的作用巨大,有效的辅导员工作,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教风。因此在目前狠抓内涵建设,坚持学风至上的教学管理下,需要充分发挥辅导员作为素质教育第一线的主体性作用,树立“成效为本”的管理理念,从多方面入手,服务好学生,管理好学生,教育好学生,引导好学生,共同构建良好的学风。

1、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首先对于新生,辅导员要抓住时机,对其进行正面教育,让新入校学生对大学生活进行全面了解,引导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大学不同中学阶段,需要辅导员在新生入校以后,引导学生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学习目的,熟悉各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辅导,如果不能使他们在心理、学习方法等方面及时完成转变,他们最初入学时的那一股热情就会消逝,从而对心烦意乱,对大学产生厌倦情绪,进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而辅导员往往是新生入校最早和最多接触的老师,抓住新生入校的时机,对他们施以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走上正确的、健康的大学成长之路,也为学风建设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能使学生授予终身。从现代大学生特点出发分析,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方式都与中学阶段有很大区别,在大学阶段需要养成必要的学习方法,并对中学的学习习惯加以改革,建立符合大学课程特点及学科特点的学习方式及习惯,从学习出发,养成严谨的思维模式,创新的思维方法,灵活的应变技巧,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创新知识体系,形成科学可行的学习习惯及方法。同时,需要培养学习的独立性,实践性,具有验证精神,具备了这样的特点,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也会不断进步。

3、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学风建设的根本措施就是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整体素养。辅导员需要分析不同年代,一个学校,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学风建设问题,从中发觉突出存在的,重点、针对性的加以强化和改进。思想政治觉悟性影响学风建设,对学风建设具有先导性作用,辅导员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通过先进群体的影响力,落后群体的特殊教育方式,改变普遍存在的问题,优化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环境,让环境去影响人,让学生去影响学生,让先进去影响平庸,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风气。

4、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事业是人生中一项很重要的事情,直接影响人的自尊和自我形象。从入学初始辅导员就应开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适应、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等相关方面的教育,帮助和启发学生逐步明确个人事业志向,明确自身强项与不足,明确大学学习目标或努力方向,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己,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大学学习生活当中,这样也有助于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作为高校的常规工作及重点工作,学风建设不可忽视也不能忽视,在学风建设中需要确实提升辅导员的影响力和工作效力,保证高校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在德育,智育方面得到提升,以学风风气来带动大学生的热情,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就业质量,优化人才出口,培养多元化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金广春.浅谈高校班主任工作与学风建设[J] . 才智,2010(25).

功能性作用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3 月—2014 年7 月我院就诊的40 例便秘患者与同期40 例自愿接受功能性便秘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将40 例便秘患者设为观察组, 40例自愿接受功能性便秘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设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21 例, 女19 例, 年龄最小16 岁, 最大57 岁, 平均年龄 (34.5±2.35) 岁, 病程最短5 个月, 最长2 年, 平均 (10.45±3.6) 个月, 40 例患者均伴有排便困难、反复间断性腹痛、大便带血等症状[1];对照组男16 例, 女24 例, 年龄最小17 岁, 最大58 岁, 平均年龄 (38.5±3.23) 岁。2 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对受试对象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 且试验前3 d禁止服用任何与胃肠道相关的药物和刺激性食物, 停止一切影响胃肠道动力的检查治疗措施。试验时间一般选择排便过后。②80 例参与研究人员均予以口服1 颗装有20 粒不透X射线的标记物胶囊, 于不同时段摄腹部X线平片, 拍摄时段一般设为:24, 48, 72, 96 h后, 也可每隔24 h拍摄一张腹平片, 直至标志物排出80% (即16 粒) , 如果前一张腹平片中所见标记物小于20% (即4 粒) , 便停止拍摄[2]。③检查结束后, 对比观察2 组X线片标记物的数目及分布情况。

1.3 观察指标 参照汪志杰和喻德洪提出的诊断标准[3], 将评估指标分为轻度传输迟缓、中度传输迟缓、重度传输迟缓、正常传输4 个级别。其中轻度传输迟缓为96 h后标记物>4 粒;中度传输迟缓为96 h后标记物>15 粒;重度传输迟缓为120 h后标记物>15 粒;正常传输为72 h后标记物≤4 粒[4]。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0 例患者中32 例传输功能迟缓, 比率为80.0%;对照组中4 例传输功能迟缓, 比率为10.0%, 2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 形成原因主要为饮食结构不合理、药物影响、大肠病变、排便动力不足、经常拖延大便时间、精神压力等。常见的诊断手法为结肠传输功能试验, 经口摄入特定的标记物, 然后定时观察和计算标志物在结直肠的运行和分布情况以及排出的时间等, 该试验能有效判断患者便秘情况。结肠传输功能试验的意义:①判断患者有无传输型便秘。②区分出口梗阻型便秘、慢传输型或正常型便秘[5]。

本文通过对2012 年3 月—2014 年7 月我院就诊的40 例便秘患者与同期40 例自愿接受功能性便秘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进行结肠传输功能试验, 探讨结肠传输功能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作用。结果显示, 观察组40 例患者中32 例传输功能迟缓, 比率为80.0%;对照组中4 例传输功能迟缓, 比率为10.0%。结果表明结肠传输功能试验对慢性功能性便秘诊断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于志清, 张亚武, 张有成, 等.结肠传输功能的评价及治疗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2, 32 (1) :24-26、39.

[2]赵松, 刘宝华, 付涛, 等.结肠传输试验在慢传输型便秘诊断中的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 35 (21) :2289-2291.

[3]宋伟, 张丽宏.胃肠通过时间 (TGITT) 对慢性功能性便秘诊断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16) :272.

[4]杨加军, 黄永富, 缪华, 等.结肠传输试验在25例儿童功能性便秘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 2011, 40 (33) :3403-3404.

发挥进修学校功能作用 第5篇

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曾说:“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是提供价值。”对进修学校而言,德鲁克的话同样适用。

我校作为全国示范性进修学校之一,5年来取得了多项荣誉。先后荣获国家级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辽宁省精神文明单位、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先进单位、全国书法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写字实验基地、教育部“知行中国”小学班主任培训先进集体、全国校外教育特色突出奖、辽宁省“十一五”基础教育教师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学前教育先进集体、辽宁省教育学会系统先进单位、大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示范点、沙河口区“三八”红旗集体等。这除了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为进修学校要把自身建设与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促进教育局战略任务“落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进修学校的功能

1.成为区域教育的战略“引擎”

进修学校的工作对象除了大家想到的校长、教师、班主任等。还有进修学校要正确理解落实教育行政部门、上级教育学院的战略意图。才能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因此,进修学校不仅要眼睛向下看到教师的需求,做好培训工作,更要眼睛向上看到当地政府的要求。进修学校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支持并推动教育局的核心战略,成为本地教育发展的重要引擎。

2.学会识别区域发展的战略机遇

进修学校要主动去挖掘、发现区域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一是要了解民众的需求和社会动向。比如市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教育公平的愿望特别强烈,因此,提供优质均衡的教育肯定是本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作为进修学校就要思考如何为这一战略任务服务。二是从政府报告、教育发展规划上发现。比如区委区政府在提出构建和谐教育,进修学校就要在推进和谐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三是接受上级的重大任务、重大评估等,也是一项战略任务。比如市教育局提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和“牵手行动”等重要工作,这时进修学校就要思考在推进这方面的工作中该做什么。

3.用系统思维使战略任务落地

找到战略任务,更重要的是要使之转化为一件件具体的工作,进而转变为具体可见的成果。这就需要进修学校使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并利用学术优势和培训优势,主动承担战略任务协调与推进工作。这便是一个系统化的顶层设计和各种举措综合起作用的过程。

由此可见,系统设计、项目化管理、研训一体、学术支持与政策资助相结合、自主发展与行政督导相结合等多种举措,使得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工作

进修学校坚持依靠市教育学院的指导,努力建设一支与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教师队伍。为此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五大工程”提升中小学干部培训工作

坚持“率先发展、创新发展、领先发展”的原则,实施“五大工程”,构建符合规律、多元开放的中小学校长培训体系,形成理论厚重、能力突出的区域干部培训新特点。

主题培训分类实施工程

以个人、学校和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以提高校长的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为核心,实施分类、分层、分岗培训。以主题为牵动深化干部培训内容,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专家学者型校长塑造工程

以“名校长工作室”为依托,与高等培训机构联合举办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开展行动研究性培训,培养专家学者型校长,扩大我区教育影响力。

校长培训区本课程开发工程

建立我区校长培训课程资源库,研发具有区域特色,能够促进每一名校长能力发展的实践性教育管理课程,校长培训课程研究成果达到省内一流。

校长培训高效模式建立工程

搭建沙河口区校长研修、资源、服务和管理网络培训模式;探索区域校长群体发展模式,积极开展区域高端校长培训基地建设;开设“名家讲坛”、“校长主题论坛”;组建“名校长工作室”、“校长驿站”等培训与发展组织,使我区中小学校长的职业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干部培训学分制管理工程

建立学分程序化管理模式,确保“管”、“训”、“用”相结合,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管理,激发校长们的工作热情,振奋职业精神,加速专业成长。

(二)“七项计划”统领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

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关注新岗、注重实效”的原则,实施“七项计划”,构建素质拔尖、领军发展的教育人才高地,形成整体优化、特色鲜明的研训新模式。

1、教师全员培训的精品课程构建计划

在教育学院课程开发的有力指导和带动下,构建师德为先、学科知识与能力为主的全员通识培训课程体系;以专题研发为牵动,构建以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分析、学科专业素养提升、高效课堂实践研究为主的动态学科专业系列课程提高全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骨干教师培训的领军团队培养计划

采用导师制,实行项目化,通过三级联动模式,建立“名师—学科带头人—备课组长”三位一体的专业成长共同体,发挥领军者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着重推进高端精品专题培训、教学专业技能培训、教育科研能力培训、教学风格养成培训、完善人格修养培训、名师专家团队培训等六个系列培训。重点实施了“名师成长工程”、“群星工程”、“现代型优秀教师培养工程”等培训项目。

3、新岗教师培训的学科基地孵化计划

在区域内筛选10个具有学科优势的中小学,建立学科培训基地,依据新教师成长规律,对选聘的新岗教师实施全方位系统培训。通过“行动教育”、优质课展示等途径,迅速提升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规范教学行为;通过“与名师面对面”等活动,促进新岗教师高起点快速成长,提高专业综合能力。

4、班主任教师培训的“名·优”引领计划

以精英班主任培养为重心,启动沙河口区班主任系列培训。以“名·优班主任”培训项目为牵动,成立“名·优班主任工作站”,推行“千名中小学班主任成长工程”,开展基本功实战训练及专业成长专项培训,全面提升我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5、英语教师培训的学科专业领先计划

与新东方学校、百家外语学校联手,利用优质专业资源,对区域中小学英语教师重点进行专业素养、学科能力、教学技能培训;围绕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进行分阶段的系列高端培训和专项培训;建立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先后制定出台初中的《沙河口区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标准》及《初中英语自我评价手册》,实行英语教师专业技能达标考核制度,实现我区英语教师专业水平全市领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6、学前教师研训的专业服务统领计划

全面普及学前教育积极做好专业引领与教育服务:组建与区域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对接的服务指导团队,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研训教师队伍;构建满足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区域学前研训课程体系;发挥公办幼儿园的龙头作用,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促进区域内各类园所教育质量的高水平、均衡化,推动公办、民办幼儿园的协调发展。

7、校本研修内涵深化的跨越发展计划

几年来在大连市教育学院引领下,我区被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确立为校本研修两个试点区之一,按照“区域专题统领·校际主题联动·学校行动跟进”的三级互助思路,初步构建完成三类校本研修模式。细化校本研修运行流程,开展“三段七步”、“三段九环节”和“三备两提高”的精致化研究与实践,引领校本研修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

(三)“科研强教”引领教育科研建设

坚持“科研强教”战略,强化机制创新,注重实践研究和资源建设,推行区域重大课题研究,深化群众性教育科研的规范化,形成覆盖全区、引领发展的教育科研新局面。

1、机制创新,加快发展

提升课题研究品质,组建专家顾问团,实行教育科研顾问指导制;关注对教学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教改项目,深化热点难点研究,实行区域重点课题制;规范课题的评审、推荐、成果鉴定等系列工作。实现立项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优化管理。

2、实践研究,促进发展

重大课题研究为核心,成立攻坚联合体,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加强群众性教育科研工作,实施从小课题研究→立项课题研究的策略,深入推进具有区域特色的“三小活动”,将小课题研究逐级升格为正式立项课题,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3、资源建设,拓宽发展

启动教育科研骨干研修培训工程,打造一支以科研室主任为核心的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加强专业服务资源建设,提供专业化的教育科研过程指导、服务和管理;加强研究学术资源建设,打造区域教育科研资源平台,为我区教育科研工作提供专业支持。

(四)信息技术支撑教育迈向现代化

坚持“前沿、精品、高效”的原则,构建教育技术能力特色工程,建设信息化优质服务体系,打造现代化、数字化的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区域联动、合作发展的新格局。

1、强化教育技术实力

不断更新专用设备,升级符合现代远程教学要求的多媒体网络教室,保持现代教育技术功能的前沿性;完善学校相关信息系统的软件设置,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支持服务水平。

2、全面建设数字化校园

引进数字资源的整合、应用及服务系统建设数字图书馆;升级电子办公平台,形成覆盖全区学校的无纸化办公平台;建立数字档案系统,进行资料情报的信息化管理;加强学校网站品牌建设,强化网站的网络服务功能,有效支持中小学开展校本研修,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打造现代化服务品牌

开展以“区域教育城域网”为基础的系列培训,开发具有我区特色的培训课程体系;在传统培训模式基础上,尝试开展基于网络的远程培训,实现网上教学,完成了全区中小学教师的中级培训,为区内教师展示教育技能搭建平台,不断创新管理和维护方式,建立省内一流信息技术服务体系。

(五)优化队伍建设,打造区域教育人才高地

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 5 研训教师队伍,提升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沙河口区教育人才高地。我们把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有效融合,坚持“人力资源强校”战略,在管理中不断创新,培养具备人格魅力、专业实力、发展活力、创新合力的一流研训教师队伍。主要实施“四大项目”

实施人文素质深化项目,打造个性鲜明的魅力团队

通过自主学习、经典阅读、主题研讨、专题讲座等途径坚持“任务驱动、制度促动、课题牵动、督查推动”策略,更新研训理念,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实施专业素质提升项目,打造专业领先的实力团队

通过岗位实践、课题牵动、著书立说、骨干引领等途径,形成自主发展与学校推动相结合的专业发展格局,建立和完善专业发展的规范机制,促进研训教师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升研训教师的专业素养。

实施团队发展凝聚项目,打造内心充实的活力团队

深化激励效果,完善评优机制,不断修订“突出贡献奖”评选办法,形成明确的团队价值追求,以此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开展亲情传递、暖心服务、情感激励等系列活动,实现由“敬业”向“乐业”的转化,树立新的学校文化理想和文化追求,全面提升研训教师生命质量和专业活力。

实施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打造幸福和谐的创新团队

根据我校事业发展需要,进行人才供需预测,科学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和双向交流计划,坚持选人用人标准,严把入口,坚持高校选聘与基层选拔相结合,引进高素质人才,促进研训教师提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1.进修学校发展定位

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追求教育高品质、内涵式发展已成为基础教育界的共识。这首先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社会经济背景和教师供求关系变化的情况下,教师教育应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开放竞争的教师教育体系下,应确保教师培养质量。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是我国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教师培训机构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从学历补偿教育走向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与建设,构建“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县级教师进修学校都能及时转变职能,切实服务于基础教育,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主要完成了了中小学幼儿园干部教师实践类课程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指导,开展并推进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活动,为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提供了信息资源服务等任务。

由于培训对象既不是中小学生,也不是高中生、中专生,而是具有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的考取教师资格的在职教师和教育管理的干部,因而各区在进修学校人员配置上的底线是基层学校具有六年以上教龄的骨干教师、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他们有丰富的一线教育教学及管理的经验,基本上都取得了高级职称,因而在进修学校分类定位上不应该等同于中小学、职高中专和高中,而应成为类似于国外专业发展学院性质的县(市、区)教师发展与教育研究学院,和教育学院大学性质相对应归为大专院校管理。

2.明确进修学校教师职级定位标准

由于进修学校教师人员构成是基层学校具有六年以上教龄的骨干教师、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因而9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级职称,没有新岗教师和教龄6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因而初级、中级职称的教师很少很少。

浅析城市公园的功能与作用 第6篇

[关键词]:城市公园;社会文化功能; 经济功能;环境功能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7-0668(2008)10004-02

城市公园是一种为城市居民提供的,有一定使用功能的白热化的游憩生活境域,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它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市民文化的传播场所。

城市公园在城市中应具有多样的价值体系,如生态价值、环境保护价值、保健休养价值、游览价值、文化娱乐价值、美学价值、社会公益价值与经济价值等。对于如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来讲,城市公园无论在社会文化、经济、环境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城市公园的社会文化功能

1.休息游憩功能

城市公园是城市的起居空间,作为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场所。其活动空间、活动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大量户外活动的可能性,承担着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活动需求的主要职能。这也是城市公园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功能。

2.精神文明建设和科研教育的基地

城市公园容纳着城市居民的大量户外活动。随着全民建设运动的开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城市公园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日益成为传播精神文明、科学知识和进行科研与宣传教育建设的重要场所。天津的各区级公园,如土山公园、复兴公园、解放北园等,为周围居民提供了很好的社会文化活动场所,如歌唱、建设、交谊等在城市公园中的开展,不仅陶冶了市民的情操,提高了市民的整体素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大众文化,同时也使得城市公园在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不容忽视。

二、城市公园的经济功能

1.防灾、减灾功能

城市公园由于具有大面积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平日的聚集活动场所,同时在城市的防火、防灾、避难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保安功能。城市公园可作为地震发生时的避难地、火灾时的隔火带、大公园还可作救援直升飞机的降落场地、救灾物资的集散地、救灾人员的驻扎地及临时医院所在地、灾民的临时住所和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场。据北京园林局统计,1976年唐山大地震期间,北京近200万人进入各类公园绿地进行避震。对于北京、天津这样拥有上千万人口的城市来说,城市公园的防灾、减灾功能更是不容忽视。

2.预留城市用地,为建设未来城市公共设施之用

城市公园的兴建,在短期内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活动场所,在远期范围中,作为城市公共用地的公园大可以作为城市预留土地,为城市未来公共设施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可能性,从而作为城市土地急需之用的主要预留用地。

3.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由于城市环境的恶化,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主要绿色空间,在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城市公园最显著的作用是能使其周遍地区的地价和不动产升值,吸引投资,从而推动该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从报纸、电视、网上经常出现的房产广告以楼盘毗邻某公园作为提高身价的宣传便可见一斑。如天津的水上公园、南开公园、人民公园等在带动周遍地区房产的发展中都起到了至为重要的作用。

4.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城市公园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都市旅游业所需的旅游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本市的各旅行社都推出了海河外滩公园、水上公园、热带植物观光园等旅游线路。另外,还有本事近年来经常在各大公园举行诸如灯展、焰火晚会、花展、风情展等活动,从中不难看出,城市公园对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三、城市公园的环境功能

1.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功能

城市的生态平衡主要靠绿化来完成,二氧化碳的吸收、氧气的生成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公园由于具有大面积的绿化,无论是在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降低辐射、杀菌、滞尘、防尘、防噪音、调节小气候、降温、防风引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在改善环境污染状况、有效地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美化城市景观

城市公园是城市中最具自然特性的场所,往往具有和大量的绿化,是城市的绿色软质景观,它和城市的其他建筑等灰色硬质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城市景观得以软化。同时,公园也是城市的主要景观所在。因此,其在美化城市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城市公园的其他功能

除以上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功能外,城市公园在阻隔性质相互冲突的土地使用、降低人口密度、节制过度城市化发展、有机地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改善交通、保护文物古迹、减少城市犯罪、增进社会交往、化解人情淡漠、提高市民意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花园设计》.

[2] 《城市公园设计》.

功能性作用 第7篇

关键词:心理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抑郁症状

近几年来,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逐年攀升,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功能性消化不良引发的抑郁症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目前在我国, 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致力于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方法的研究中, 而护理人员也在致力于探究该病引发的抑郁症的护理方法, 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1]。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出现抑郁症状采取心理干预,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12 月- 2014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 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且出现抑郁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中女23例, 男22例, 年龄25~73 (45.7±17.3) 岁;试验组中女21例, 男24例, 年龄26~76 (47.2±18.4) 岁。2组患者在病情、性别构成比以及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 常规护理措施, 主要包括检测患者各项指标及遵医嘱给予及时的治疗等; 试验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心理干预, 其方法为: 患者在确诊疾病后, 多出现紧张焦虑, 恐惧不安等负面心理情绪, 使其不能积极配合接受治疗, 此时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产生的原因为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 根据不同患者分别采用开放和讨论的交谈方式, 每周交谈1 次, 30min/次。鼓励患者开放自已, 倾诉其内心的苦闷和不快, 使其不良情绪宣泄出来, 利用图片、录像、小册子等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二级康复教育; 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 使其积极接受治疗; 安排合理患者的情绪护理, 由于患者出现焦虑等的情况, 其心理情绪不是十分稳定, 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有效的安慰、呵护等; 做好疾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指导, 为患者解释并说明疾病产生的原因、病情的发展与变化, 及时为患者解释其疑虑, 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2]。根据患者的自身实际情况, 尽可能早的安排患者做康复运动, 播放舒缓的音乐, 倾听患者的诉说, 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 在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时, 应保持病室相对较为安静的环境, 适当减少家属探视的时间与次数, 确保患者得充分的休息, 有良好的恢复环境等; 协调患者与其家庭社会的关系, 患者长期患病, 使其心理环境发生改变, 对周围人和事物的看法及观点发生改变, 因而出现紧张、易怒等状态, 需及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积极的协调患者与其家庭成员、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使患者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 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充分的心理满足感, 以避免患者出现自我认识障碍, 影响其正常生活[3、4]。

1. 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 ( SAS) 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的观察, 轻度焦虑: 总分数在50 ~ 59 分; 中度焦虑: 总分数60 ~ 69 分; 重度焦虑: 总分数≥70 分[5]。同时, 对2 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通过自制表格获取, 主要包括: 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

1. 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 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 ) 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 χ2检验。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情况 试验组护理后焦虑抑郁量表得分 ( 40. 3 ± 7. 6) 分低于对照组的 ( 56. 5 ± 9. 6) 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1。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

2. 2 满意度 试验组满意度为93. 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 2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2。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 0. 05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功能性胃肠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 具有关调查数据显示[6], 功能性消化不良已达消化系统疾病总数的33% 。由于该疾病无器质性的病变, 因此对生命的威胁甚小, 但又因该疾病的症状多呈现反复性, 当疾病持续性的发作不能停止时, 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相当大的影响, 同时该疾病的治疗成本较高导致患者多出现抑郁、焦虑、焦躁、恐惧等心理。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 优越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本研究显示, 试验组护理后焦虑抑郁量表得分 ( 40. 3 ± 7. 6) 分低于对照组的 ( 56. 5 ± 9. 6) 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试验组满意度为93. 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 2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抑郁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措施护理效果优越。

心理干预护理方法是护理新理念中的一种由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紧张、抑郁心理状态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治疗过程中的相应护理措施, 为患者的治疗过程提供可靠有效的心理护理与诱导护理, 使患者对治疗以及护理的过程有足够的了解, 改善患者手术中的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 满足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求知欲, 以便于提高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 进而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杨斌等[7]学者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伴发抑郁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提出: 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实施, 能够明显的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 使护理过程更为安全可靠, 这和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笔者认为: 心理干预护理是一种综合性护理措施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的内容包含了患者整个的机体能力的改变及恢复。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后, 患者的情绪逐渐稳定, 并且生命征趋于平稳, 能够积极的配合医务人员完成治疗, 使医师较为满意, 同时患者更为满意, 较大程度的改善了患者的情绪状态、生命体稳定情况等, 不同程度的满足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 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8]。工作中也发现心理护理需要更多的资金与护理人员投入, 来改善病房环境和设备条件, 一对一的护理才能保证各项护理工作的落实, 如何降低护理成本, 且提高疗效, 是我们需要努力探索的方向。

综上所述,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抑郁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措施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较大程度的降低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临床症状, 改善了护患关系, 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江华, 刘冰, 冯红, 等.心理干预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 2013, 26 (3) :81-84.

[2]谷大磊.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精神心理因素的治疗分析[J].医药前沿, 2013, 10 (22) :187.

[3]蔡燕颜.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焦虑抑郁影响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8) :205-206.

[4]韩虹.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心理干预及其效果[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 33 (4) :31-33.

[5]李保英, 凌云.心理干预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 2015, 5 (1) :136-138.

[6]王郑矜, 庄涵虚.心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的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32 (21) :3486-3487.

[7]杨斌, 王碧霞.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对伴发抑郁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 2014, 20 (5) :720-723.

功能性作用 第8篇

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 便秘指排便次数减少, 7d内排便次数少于3~4次, 排便困难, 坚如羊粪。在一般人群中, 便秘发生率为7%, 而老年人可达到40%~80%。便秘可导致患者身体不适, 可引起肛周感染、肛瘘、肛裂等、粪块嵌顿引起肠梗阻。便秘是心脑血管死亡诱因之一, 可诱发急性心衰、心律失常等导致猝死, 便秘还使患者产生焦躁不安等不适心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老年便秘患者60例, 其中男37例, 女23列, 年龄60~75岁, 平均66.5岁, 病程2~30年, 排便间隔2~4d38例;5~6d15例;7d以上7例。依赖泻药10例, 偶尔使用泻药32例。

1.2 方法

将膳食纤维倒入200mL温水中, 搅拌均匀后服用, 饮水1500mL/d以上有助于增加疗效。美国推荐量20~50g/d, 欧洲20g/d, 日本30~35g/d, 我国报道用量10~40g/d。对长期鼻饲者、不能经口进食者需额外添加膳食纤维, 具体添加量尚无定论。开始给予膳食纤维营养制剂时容易引起腹泻。小肠内的渗透压为270~330mosm/L, 开始服用时应调制成100~200mosm/L的低渗制剂, 受消化液的影响, 会变成150~300sm/L, 与小肠的渗透压相近[1]。上述低渗制剂第一次给予50mL为宜, 以后逐渐增加剂量。

1.3 疗效评估方法[2]

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共分5个方面;粪便形状、排便困难、排便时间、排便次数、下坠胀痛不尽。②生活质量选择评估量表;共分6方面:体能、精力、社会活动、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精神影响。

2 结果

这60位老年便秘者, 添加膳食纤维后1~2d, 改善便秘18例, 3~5d排便为31例, 无效为11例, 有效率82%。经过三个月增加饮食中的膳食纤维含量的治疗, 三个月后追踪调查, 治愈40例 (1次/日) , 好转14例 (1次/次) , 未愈6例, 有效率90%。排便情况评估和生活质量评估均高于治疗前。粪便成形、排便通畅、排便时间缩短、次数增加、不适感消失;体能、精力增加、社会活动人际交往改善、精力充沛、身体健康。

3 讨论

老年人由于机体各器官的功能性退化, 咀嚼功能亦减退, 不能进食足够蔬菜和水果, 水分不足或食物中缺乏膳食纤维成分, 极易导致慢性功能性便秘。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近年来研究表明[3], 便秘大多数是由膳食纤维含量不足所致。膳食纤维来源于谷类、杂粮、豆类种子的外皮以及蔬菜的茎和叶。我科通过三个月增加饮食中的膳食纤维的含量, 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膳食纤维具有保护肠上皮的作用, 摄取不足小肠黏膜则发生萎缩;膳食纤维不被消化酶消化, 不提供能量和营养素;膳食纤维具有防止肠道菌群失调, 维持正常菌群动态平衡的作用;老年人功能性便秘与结肠运转时间延长有关, 膳食纤维使老年人结肠运输时间缩短, 增加粪便容积, 改善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据报道, 膳食纤维具有保持消化系统健康, 增强免疫系统, 降低胆固醇和高血压, 降低胰岛素和三酸甘油脂, 利尿, 清肠健胃, 预防心血管疾病 , 癌症, 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的作用[4]。

4 护理措施

①评估并记录腹部有无肠鸣音及腹胀。减少食用能够引起腹胀的食物, 如牛奶, 豆浆等;适当增加腹部按摩的次数、量, 注意腹部保暖。②记录肛门排气情况。如果排气次数增加, 气味恶臭, 表明肠内存有大量宿便。③ 评估并记录有无粪便嵌顿。根据医嘱帮助病人排便, 如使用软化剂、缓泻剂等, 适当给予温盐水灌肠, 记录灌肠后的排便次数、性质和量, 保持肛周清洁, 避免感染。④增加老年人饮食中的纤维含量, 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 鼓励病人每天至少食用2000mL液体 (除禁食外) 。多食用五谷米糊、全果汁, 少食用碳酸饮料、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可根据自己的排便情况, 额外添加膳食纤维制剂。 ⑤鼓励老年人进行适量活动, 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以全身运动为主, 适当增加腹部运动, 如太极、老年操。忌运动剧烈。⑥老年人在排便期间要提供安全、隐蔽的环境, 避免干扰。尊重老人, 更多给予理解、关爱和支持, 减少老年人的焦虑、无助。⑦指导老年人进行腹部按摩, 加速肠蠕动, 达到最佳的排便状态。按摩宜从右至左顺时针进行, 力度适当, 否则效果不佳。⑧强调避免排便时用力, 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保持心情愉悦, 增加业余爱好, 培养开朗性格。

参考文献

[1]张藏玉, 朱有玲.膳食纤维在长期卧床患者肠内营养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 2000, 19 (6) :120-122

[2]陈永发, 宋智晶, 陈蕾.新型复合膳食纤维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8, 33 (2) :33-34

[3]刘玉春, 王建荣, 司全金.膳食纤维对老年人排便异常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10) :79-80

功能性作用 第9篇

关键词:功能性构音障碍,语音矫治,口肌训练,构音错误,疗效

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articulation disorder,FAD)是儿童常见的语言障碍类型[1],发病率约0.78%~10%[2,3,4]。患儿构音器官无明显形态及结构异常,且语言发育已达到4岁以上水平,但存在构音错误并呈固定状态[5];这种言语异常不仅影响儿童日常的言语交流,还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导致儿童自卑、胆怯、不合群等不良性格形成[6,7,8]。因此,对这类患儿的口部运动和错误构音进行全面评估,并进行针对性训练有重要意义。除了语音训练,近年来人们开始研究口部肌肉训练,其实质是介入知觉刺激,以提高口腔咽颌的生理功能,包括下颌、唇、舌、软腭、喉和呼吸肌肉的活动和协调性[9]。本研究通过对42例FAD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和康复训练,以探讨此类患儿的语音特征及语音矫治结合口肌训练的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42例FAD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4~13岁;均因自小口齿不清、发音错误来我院康复科门诊就诊,并经耳鼻喉科、口腔科等专科检查,部分患儿经神经科、儿科检查,排除听力障碍、智力低下、构音器官器质性畸形及神经精神疾病等;语言理解能力均达到同龄正常儿童水平。

1.2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儿进行语音矫治结合口肌训练,采用一对一治疗模式,每周训练1~2次,每次30min,1个月为1个疗程;并指导家长训练方法,每次训练结束后根据进度制作相应的语音资料,让家长配合进行家庭巩固练习。

1.2.1 口肌训练

对口部感觉异常、肌肉力量和协调性差的患儿进行口肌训练,采用自制或SRJ口肌治疗用具。

1.2.1. 1 改善口部感知觉训练

手法按摩面颊内外侧、上下唇肌肉、颈部喉结旁及下颌部舌底肌群区;利用振动器按压面颊、下颌、唇部;利用软硬适中的牙刷、硅胶棒或牙胶振动棒刺激硬腭、软腭、舌、牙龈和颊黏膜。对于口腔低敏的患儿,手法要轻快;对于口腔高敏的患儿,手法要稳慢。

1.2.1. 2 加强口部肌肉力量训练

利用牙胶横放在下颌第二磨牙,让患儿用力咬合,或咬嚼不同物体(如橡皮糖、牛肉干、番薯干等),以增强下颌咀嚼咬合和舌的搅拌力量;利用纽扣拉力绳或抿压舌板以增强闭唇力量,利用顶舌器或压舌棒训练舌头力量;利用不同阻力的吸管吸吮以增强唇颊力量。

1.2.1. 3 提高口部协调运动训练

①下颌运动:下颌张闭、左右、前后运动;让患儿张口等待食物以提高下颌控制功能;利用下颌骨训练器改善其稳定性并与唇、舌运动分离。②唇颊训练:鼓腮、噘嘴、咂唇、呲牙等运动,可给予一定阻力,以增加唇、颊的力量和协调。③舌部训练:舌前伸、后缩、上下、左右及翘舌运动;利用棒棒糖、紫菜、蘸果酱的海绵棒等,带动舌头上下左右摆动;利用构音训练棒改善舌头在口腔能的定位能力。

1.2.1. 4 改善呼吸、发声及共鸣训练

快吸气和慢呼气训练,最长发音训练,发音气流练习(如吹气笛、吹泡泡、吹喇叭及气流训练器等)。

1.2.2 语音矫治

首先对目标语音进行辨音训练,让患儿认识到发音错误;再进行正确构音动作的口型示范,如矫治舌尖音(d、t)时,将泡泡糖放在上门牙内侧,教患儿用舌尖顶住糖或用舌尖构音棒放在口腔内,教患儿用舌尖顶住构音训练棒中间的凹洞;矫治双唇音(p)时,教会患儿上下唇相碰并咂唇;矫治擦音(f)时,教患儿上齿咬住下唇;然后利用各种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刺激(如照镜子、听录音、电脑形象图等)和语音定位法让患儿对正确的发音部位及发音方式有清晰认识,从而正确发出单音;最后学会将目标语音过渡到音素、单词、短语、句子和交谈中,利用成语、诗歌、儿歌、童话故事等巩固目标语音,反复练习,并根据患儿个体差异,不断变化训练方式。

1.3 评定方法

1.3.1 构音器官检查

采用简易口部运动功能量表[10]评估患儿下颌、唇和舌口部运动功能,均在自然放松和口部运动两种状态下进行,评估内容包括下颌、唇、舌的形态和位置,以及运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面部、口腔内部、口咽部的感觉;咀嚼肌、唇面部肌群和舌肌的肌力;下颌关节稳定性,下颌、唇、舌分离运动,咀嚼、吸吮运动等;声带控制、气息调节、口型示范等运动技能。该评估量表共33个子项目,其中下颌、唇、舌口部运动功能的项目分别为9、8、15项;每项0~4级(5个级别),0~4级分别记0~4分,满分132分,分数越高表示口部运动功能越好。

1.3.2 语音检查

采用语音清晰度量表[11]进行语音检查,语音清晰度90%以上为优,75%~90%为良,60%~74%为中,60%以下为差。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由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语音检查结果

42例患儿构音错误的分类及错误方式见表1。错误构音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舌尖前音(z、c、s)、舌根音(g、k、h)、舌尖后音(zh、ch、sh、r)、舌面音(j、q、x)、唇齿音(f)、舌尖音(d、t、n、l),双唇音(b、p、m)较少错误。错误构音方式主要表现为替代和省略,替代占多数。替代性错误是指用固定的正确音替代不会发的音,其中位置替代是指发音位置的改变,如舌尖音(d、t)替代舌跟音(g、k),方法替代是指发音的改变,如不送气化(p发成b)、鼻音化(l发成n)。

2.2 治疗结果

治疗后,患儿的下颌、唇、舌、整体口部运动功能评分及语音清晰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训练时间为1~15个疗程。详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1

3讨论

功能性构音障碍是指语言发育已达4岁以上水平,智力正常、听力正常及构音器官无结构异常,错误构音呈固定状态的一种构音障碍[12]。正常语音的产生不仅需要良好的腭咽闭合功能,更需要下颌、唇、舌、牙齿和软腭等构音器官之间灵活、协调的运动,构音动作不协调或构音部位不准确等均可造成语音的省略或替代、歪曲。FAD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2,3,4],具体病因尚不确定。本研究结果显示,42例FAD患儿的错误构音主要为舌尖前音、舌根音、舌尖后音、舌面音、唇齿音、舌尖音,主要错误方式是替代和省略,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8,13];且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口部运动功能障碍,提示FAD可能与构音运动机能发育落后等因素相关。

清晰和有意义语音的产生取决于舌位的变化、舌肌的紧张度及口部肌肉的协调运动;此外,下颌的稳定性在构音运动中也非常重要。随着年龄增长,正常儿童下颌运动逐渐与唇、舌运动分离[14],并形成下颌为底部、唇为中部、舌为顶部的“金字塔”功能结构。然而,构音异常患儿则出现三者联动异常,如发舌尖前音d时,患儿常常下颌张开而舌尖未上舔;发舌跟音g时,下颌张开而舌根未上抬。本研究中患儿存在口腔敏感度异常,咀嚼和咬合欠佳,圆唇、展唇、砸唇和吸吮不充分,唇齿接触困难、舌与头运动不分离,舌头定位困难、舌尖的前后左右上下运动异常、舌根上抬困难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口肌训练,以增强构音过程中下颌、唇和舌的感知觉、位置觉,提高其协调性。近年人们开始关注口肌训练,以Sara创立的SRJ口肌训练工具为代表[15],该方法基于口部肌肉运动和神经支配的基本原理,将患儿的口部感、知、触觉正常化,增强其对自己口部结构的意识,改善其发音时口部肌肉自主活动的准确性,同时增强口部肌肉的独立运动能力,即一组或多组肌肉以稳定性和足够的力量为基础的分离运动。本研究通过口肌训练改善了患儿下颌、唇、舌及整体口部运动功能,有助于改善语音的清晰度。

职教集团的功能和作用探析 第10篇

职教集团与单个的职业院校相比较, 在资金、人力资源、办学特色、办学质量和资源整合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职业教育集团组建运行的目的就在于充分发挥这些优势, 以集团化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从这个方面来讲, 职教集团的功能定位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整合和优化配置教育教学资源

职教集团的首要功能就是整合资源, 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职教集团的组成主体包括政府机构、行业组织、企 (事) 业单位、职业院校、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六类, 这些不同性质的组成主体各自拥有不同的资源和优势。另外, 组成职教集团的不同院校也在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方面存在差异, 各有所长。通过职教集团将这些成员单位组织起来, 统筹利用他们的资源, 能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 推动成员单位优势互补, 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水平均衡发展

职教集团, 尤其是跨地域的职教集团的成员院校在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存在差异, 在职教集团内部通过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和借鉴, 能够实现共同发展。较为落后的院校发挥后发优势, 借鉴优势院校的先进经验, 取得加速发展, 缩小差距, 将推动教育水平的均衡发展。

(三) 降低办学成本, 提高办学效益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 由于实习实训比重较大等原因, 办学成本普遍较高。职业教育的成本主要包括资源配置成本, 人员的组织和管理成本, 职业教育的信息成本, 职业教育活动之间、职业教育组织之间及职业教育组织和其他组织之间的社会协调成本, 职业教育制度的运行与维护成本等。组建职教集团将各个相互独立的职业教育机构结合在一起, 通过统筹协调和分工合作, 能够统一承担相应的交易费用, 降低重复支出的比例, 如统一组织招生, 统一组织人员招聘等等。

二、职教集团的作用

(一) 有利于推动产学研融合, 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 为了提高企业对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满意度, 联合培养、产学结合是最合适的方式, 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把学校育人与企业用工紧密结合, 企业加入到学生培养的始终, 实现学生实习与就业一体化, 能够促进校企资源有机融合, 提高职教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加入职教集团能够提高办学和教学的针对性以及学生的整体能力, 能够通过职教集团从企业和市场上获取更多的行业最新信息和联系更多的企业和相关行业组织。通过职教集团扩大和深化校企合作, 学生能够更早地接受企业理念, 进入职业角色, 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 提高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企业加入职教集团可以更直接地获得职业院校的智力支持, 稳定劳动力的来源, 提高整体人力资源素质。

(二) 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在职教集团内部, 发挥优秀院校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职教集团中办学水平高、社会声誉好、实力较为雄厚的职业院校在集团中通过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发挥自身优势, 带动集团内其他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师资力量, 提高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在集团内部通过加强成员单位在同类专业方面教育教学思想的较量、师资交流、专业教学的研讨以及实习实训设施的共享, 增强专业开发和建设能力。

(三) 有利于实现集团内各成员单位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

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存在优秀教育资源稀缺、资源配置不平衡、资源利用效益不高等问题。通过组建职教集团将教育资源的分散投入转为集中优化投入, 能够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通过内部优秀资源的带动, 实现人力、财力、物力等各种资源的融通、共享和互补, 改善办学条件, 避免重复建设, 降低办学成本, 提高办学效益。通过职教集团, 获得立体交融、特色各异的地域和空间优势, 可以实现职业院校连锁互动、互补发展。

(四) 有利于促进中高职衔接与沟通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和沟通不顺畅, 不但制约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也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组建职教集团, 以高职院校为核心和龙头, 可以联合若干同类中等职业院校, 扩展双方沟通渠道, 促进双方衔接和联合。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是在普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的, 普通教育色彩较浓, 职业教育经验不足。中等职业教育举办职业教育时间较长, 经验较为丰富, 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在职教集团内部,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中等职业学校的交流和研讨, 学习和掌握举办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创新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办出职业教育特色。

(五) 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 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沟通和联系

组建职教集团使校企合作的方式由个别学校与个别企业之间的双边合作变成职教集团与多个企业多边多向合作, 大大降低了单个学校与单个企业开展合作的交易成本。企业与职教集团的合作由于有职教集团整体实力和信誉作保障, 可以大大增强校企合作的可靠性。职教集团内部建立统一的行为规范和协调机制, 能够有效降低合作的协调成本和监督成本。组建职教集团, 将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力量整合起来, 增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纽带, 充分利用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与行业、企业的特殊关系来加强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和联系。

摘要: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 出现了组建职教集团的热潮。但是这些职教集团良莠不齐, 很多职教集团存在诸多问题, 功能发挥不尽人意。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对职教集团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清晰、不准确。职教集团的功能定位应集中于整合资源、促进均衡和降低成本, 其作用主要在于推动产学研融合、教育教学改革、资源共享、校企合作和中高职衔接贯通。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教集团,功能,作用

参考文献

[1]翟志华.我国职教集团的总体规划与发展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14 (15) .

后浇带施工技术及功能作用 第11篇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

后浇带是一种防裂缝措施。由于钢筋混凝土在不同的温度下收缩的程度和膨胀的程度不同,产生有害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结构设计和施工规范的约束下对墙体、横梁、和底板进行留设施工裂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多个部分,通过構建的自然物理收缩或膨胀的原理,在一定的时间之后进行混凝土的填充,将多个结构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1.后浇带的功能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结构不均匀沉降。外界环境影响而导致结构出现裂缝过去施工人员一般会设置施工缝来克服这一问题。后浇带通过沉降量计算浇筑时间。后浇带的设计之前要对整个裙房结构和基础的强度进行核对和计算,对由于连接成为整体后的结构体的后期沉降引发的内部应力进行计算。后浇带能够克服因温度差引起的构建收缩,对于各种已经建成的混凝土结构,如果是在温度较低的季节施工建造的那么随着季节的变化,一旦温度升高,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就会产生温度的应力,对构建形成向外的挤压力量。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过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分隔开两个部分,借助于地基的沉降量来得出后浇带进行浇筑的时间。在后浇带施工设计前计算、核对整个裙房的结构,以及基础强度。在连接成整体时,计算出后期结构体因为沉降而形成的内部应力。这个过程里的施工顺序为,先进行建筑结构的主楼施工,然后进行裙房方面的施工,再进行后浇带方面的浇筑施工。

2.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2.1后浇带的位置及时间的确定

后浇带适宜选择在混凝土构件受力最小的部位。一般剪力墙的中部是不设置后浇带的。梁和板的反弯点附近是最好的位置。这里避免了因弯矩和剪力过大而导致的构建自身压力。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结构的整体性,但并不是要将结构整体进行切割为若干毫无联系的板块。通常后浇带的断面要与混凝土结构的断面一致,为了避免因受力集中引起的结构变形,应避免后浇带浇筑后出现直缝。一般来说在混凝土工程均匀完毕后的两个月其主体结构的收缩现象也就会逐渐完毕,但是如果是对高层建筑进行施工,那么施工人员一定要等到工程沉降完毕之后对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在后浇带温度设置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进行浇筑工序,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新老部分能够较好地进行结合。根据资料数据显示,最合适的施工温度为10℃,这也是热力理论学科里物体膨胀与收缩最佳的结合温度。后浇带混凝土要在浇筑完成后的2~3d内结束,以便于防范混凝土的干裂问题,为此,一般会选择在早晨或者傍晚时段完成这项工作。

2.2材料的选择

后浇带浇筑前要将裂缝全面清理,排除积水,保持后浇带两边的构件表面湿润24h以上。要求采用的混凝土材料为无收缩混凝土池就是在普通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中掺入一定的膨胀外加剂。为了使后浇带的强度高于所连接的构建,施工前必须加入早强减水剂,对混凝土进行认真的配置和振捣。要在大梁和模板上选择极佳方位,这样一来,就会防止因为剪力过大以及弯矩过大造成的构建压力。使用的施工材料要采用无收缩类型的微膨混凝土,例如增添了膨胀添加剂的水泥混合的混凝土。要想后浇带的结构强度比连接构建的强度大,就需要在后浇带施工前提高一级标号混凝土,仔细地振捣、配置混凝土。

2.3后浇带的前期工作

后浇带需要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开展预设模版工作。具体而言,需要根据施工设计图纸里的要求严格进行。浇筑混凝土前,需要预设好钢丝网类型的模板,让钢丝网类型的模板能够有个统一的、均匀的钢丝网格,钢丝的粗细程度还要保持统一。预设模板的稳定程度、刚度情况、强度大小都需要有个良好的质量,这样才能避免高层楼房主体结构以及裙楼连接的跨度太大,出现地下室梁所支撑的荷载远远超过了钢支撑所能够承受的荷载,造成钢支撑扣件的损坏。必须按照施工方案严格进行施工。水平后浇带的浇筑要将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垂直后浇带的浇筑则要将混凝土充分振捣,振捣的时候要避免振捣器的振捣动作将钢丝网破坏。

2.4后浇带的后期保护

垂直施工缝的混凝土浇筑后达到初凝时就要用压力水冲洗直至出现骨料并将钢丝网冲洗干净,为了避免错过冲洗时间施工图纸要对时间进行预设必要时要有专人负责检查,后浇带的施工缝必须避免杂质和水长时间滞留。通常在后浇带缝的两端或两侧采用设置挡水砖或在后浇带内壁上涂抹防水砂浆的措施来完成保护,后浇带的施工缝处理完毕并清理干净后,在顶部用木模板或铁皮封盖,并用砂浆做出挡水带,四周设临时栏杆围护,以免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堆积垃圾。

3.后浇带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1浇筑中应注意问题

浇筑前,充分清洁后浇带表面,对于钢筋的焊接以及施工中的混凝土污渍和相关水泥浮浆,进行侧地清除,并采用高压水进行一次冲洗。因为浮浆的有效清除,能充分提高新老混凝土的结合度,加之以水润湿,能充分保证新老混凝土的结合效果。在施工后浇带处混凝土虽为后浇但钢筋不能断,如果梁板跨度不大河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河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厂般宜避免留直缝。后浇带混凝土未浇筑前宜有保护钢筋的措施,可用模板盖住钢筋,防止地下室大梁和设备基础后浇带处有积水锈蚀钢筋,应预留截面为350mm×350mm,深度比梁或基础底标高低250mm的小积水坑,以便可用潜水泵及时把积水抽出。

3.2浇筑必要的程序

务必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严格,不跑浆,不允许留直槎。留直槎会使梁的后浇带出的木模缝隙过大导致混凝土漏料,造成砼体密度不够。应该留成斜坡槎。建筑基础施工的后浇带与建筑基础同时进行,且最先施工,对于出现的沉降和后浇带的缝接情况要做观测,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为观测创造时间。后浇带的施工是一种细活,不同于结构梁和柱的施工,为了保证后浇带砼和结构部件严丝合缝且质量过关,在施工的过程中,现场的施工监督员必须勤加督促和检查,防止工人为了省事和避免麻烦偷工减料和省略步骤。

4.结语

在了解了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后,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实行,尤其注意注意事项问题,建筑工程的后浇带施工要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和施工规范,才能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确保结构受力安全和后浇带处无渗漏现象避免不可预见因素对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影响赴绝后浇带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晓.高层建筑中结构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J].科技资讯,2010.

[2]秦桂娟等.建筑工程模板设计实例与安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1).

沙棘对小鼠免疫功能作用的研究 第12篇

关键词:沙棘,小鼠免疫功能,研究

沙棘 (Hippophae rhamnoides L) 又名醋柳、酸刺子为胡颓子科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沙棘的成熟果实和叶。秋、冬二季果实成熟或冻硬时采收, 除去杂质, 干燥或蒸后干燥。主产于陕西、四川、甘肃、宁夏、山西、辽宁等省。主要功效:益气生津, 祛痰止咳, 消食止泻, 活血散瘀[1]。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萜类、甾体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类、油和脂肪酸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糖及微量元素等, 是一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极高的植物[5]。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重视。我们主要进行了沙棘对抗体形成细胞作用的研究, 旨在为沙棘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药物

低温冷冻离心机 (Beckmen, 美国) ;美国Multiskan产全自动酶标仪;恒温水浴箱 (上海) ;电泳仪 (上海) ;100目不锈钢网。沙棘 (购于附属医院中药房) , 取100g加水1000mL, 文火煎煮2h, 去渣浓缩为100mL (浓度为100%) 备用。

1.2 实验动物及分组

取BALB/C纯系小鼠24只, 体重18~22g,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12只, Ⅰ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Ⅱ组为药物实验组。

1.3 方法

Ⅰ组用生理盐水灌胃, 1次/d, 0.5mL/ (次·只) , 共灌胃10次;Ⅱ组用沙棘液灌胃, 1次/d, 0.5mL/ (次·只) , 共灌胃10次。

1.4 检测项目

(1) 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测定法 (QHS) [2] 。

本法体外测定B细胞产生分泌抗体裂解红细胞所释放的血红蛋白量 (以OD值表示) , 其结果可反映机体体液免疫功能。实验第5天分别将5%的绵羊红细胞0.2mL注入各组小鼠腹腔内。第11天颈椎脱臼处死小鼠, 常规取脾脏, 制备脾细胞悬液, 然后脾细胞计数, 调整细胞浓度至1×107/mL, 将脾细胞悬液均分, 每组每只小鼠设3支试管, 每管依次加入脾细胞悬液, 0.2%绵羊红细胞 (SRBC) , 1∶10新鲜豚鼠血清 (补体) 各1mL混匀。另外分别设补体、脾细胞以及SRBC对照管各3支, 置37℃水浴1h, 2000转/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用96孔细胞培养板于全自动酶标仪450nm波长处测A值, 作为QHS反应值。

(2) 特异玫瑰花环形成细胞检测 (SRFC) [3] 。

取脾细胞0.1mL (1×107/mL) , 1%SRFC 0.1mL, 小牛血清0.1mL, 试管内混匀, 4℃放置2h, 加结晶紫溶液20μL, 计数500个淋巴细胞, 求出SRFC/106脾细胞的形成率。

(3) 血清IgG检测[3]。

采用对流免疫电泳实验, 摘除小鼠眼球取血, 分离血清, 取不同稀释度血清10μL加入阴极端琼脂板孔中, 将琼脂板阳极端孔内加入羊抗鼠IgG (1∶32) 10μL, 将对流免疫电泳通电30min后观察结果, 以血清最高稀释度仍有明显沉淀线为准。结果以稀释度表示。

2 结果

(1) 沙棘对抗体形成细胞的影响。

表1结果显示, 用药组可促进抗体细胞形成,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

(2) 沙棘对SRFC的影响。

表2结果显示, 用药组SRFC产生明显增强, 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01) 。

(3) 沙棘对小鼠IgG的影响。

表3结果显示, 用药组可明显促进IgG产生。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3 讨论

沙棘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 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跌打瘀肿等[4,5]。现代研究表明:沙棘能显著增加小鼠血清溶菌酶的含量, 极显著地提高绵羊红细胞的滴度, 也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自然玫瑰花环形成率, 且能明显增加血清IgG的含量;并有抗心肌缺氧的作用、保肝的作用和抗炎抗放射的作用[6,7]。本研究重点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探讨沙棘对抗体形成细胞、IgG分子的影响。实验证明, 沙棘能增强小鼠抗体形成细胞 (B细胞) 活性, 促进B细胞分化、增殖为浆细胞;沙棘组的QHS值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沙棘组SRFC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 沙棘组的小鼠血清IgG含量增加, 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结果提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者可口服沙棘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预防某些疾病。本研究为临床应用沙棘提供了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高学敏.中药学[M].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2]徐淑云.药理学实验方法[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

[3]高美华, 冯献启, 李波清, 等.磁场对SP2/O瘤鼠抗体形成细胞的作用研究[J].中华理疗杂志, 1998, 21 (4) :225.

[4]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4.

[5]肖培根.新编中药志[M].第二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6]邱世翠, 李宗山, 郭毅, 等.枸杞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0, 7 (6) :362.

上一篇:艺术设计理论下一篇:语言文化思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