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阅读范文

2024-09-22

真正阅读范文(精选12篇)

真正阅读 第1篇

一、延伸课外广读

阅读强调“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语文教师应坚持立足课堂, 延伸课外, 加强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努力开阔学生视野, 巩固课堂阅读成效。

1.拓展选文阅读。在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师应该不满足于教材提供的内容, 还要根据需要作适当的调整补充, 在拓展比较中获得更大的阅读效益。如在讲授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时, 可以精选《论语》中蕴涵丰富的内容, 配上注释、翻译, 推荐给学生课外诵读;学习《聊斋志异》选文《狼》, 可以精选《聊斋志异》中思想健康、内容有趣的故事推荐给学生;学习古典诗歌, 可以搜集相关的古今名诗, 要求学生诵读。学生时代记忆力旺盛, 在这个阶段推荐一些经典诗文给学生背诵, 即使一时不能完全理解, 对他们文学素养的提高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推荐报刊阅读。报刊杂志是课外阅读的重要内容, 比较适合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语文教师应该坚持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内容丰富健康的报刊杂志, 如《读者》《意林》《小小说选刊》等, 可以开展一些杂志阅读成果展示活动;也可以通过剪贴的方式收集报纸上的精美文章;建议家长陪读交流, 以期收到良好效果。

3.推进名著阅读。古典名著承载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世人喜爱和推崇。2001 年教育部颁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生课外阅读量应在260 万字以上。”提倡学生“少做题、多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还专门为学生推荐了包括四大名著在内的十八部必读名著。然而据调查显示, 一般班级中仅有5%的学生完整读过四大名著中的一本, 能全部读完的学生几乎没有, 这与我们中华文化古国的公民身份极不相称。故而语文老师应坚持指导学生利用节假日认真阅读名著, 在校时则可以举办读书报告会, 开办名著专题讲座, 检验阅读效果。

二、研究考试促读

1.寻找读考平衡点。通过单纯做题的方式来学习语文, 类似于激素催长, 缺乏对生活的感悟体验, 缺乏阅读写作的快乐享受。通过做题, 即使获得高分, 学生也是高分低能, 这样的分数是没有意义的, 这种教育下的学生人格发展也是不健全的。从长远看, 应试教育一定误国误人。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只读书不做题和只做题不读书都是不妥当的, 应该在读书与做题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把握“度”是非常重要的。

做题应该是在充分读书的前提下做最后检测用的, 而不是直接用来形成、巩固知识。语文老师不妨要求学生“七分读书, 三分应试”;不妨推行初中三年“2+1”教学模式, 即用两年时间引导学生读书写作, 一年时间应对中考;不妨推行每学期“3+1”教学模式, 即每学期用三个月时间指导读写, 一个月时间应考。不为考试而赢得考试, 才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

2. 科学考试促阅读。考试是促进教学的手段, 而非目的。语文教师不能排斥考试, 而应该研究考试, 让考试成为促进阅读的手段。如可以改革考试的方式, 将学生平时的阅读写作考核纳入考试评价中;可以将课外阅读的内容放在学校命制的试卷上以促进阅读的落实。如在落实七年级语文《论语》课外阅读时, 如果学校命制的试题能有意识的涉及选文内容, 课外阅读就能更好的落实。

三、链接生活活读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永远是一部读不完的“无字大书”, 在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师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读书。体验生活, 获得本源性知识经验, 把读书转化为素养和能力。观察自然、体验生活, 把书本知识变成活的知识, 阅读之树就有了根本。尤其是在阅读一些内容比较艰深、主题比较隐晦的文学作品时, 联系生活实际, 将会变得好理解了。

真正的英雄 阅读答案 第2篇

(2)我们不禁回想起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们,那些带着家眷和财产去开发荒凉的美国西部的刚毅不屈的人们,他们常常面临着恶劣的条件,沿着俄勒冈小道,你们仍能看见那些倒下去的拓荒者的墓碑。但是悲痛只能使他们更加坚定开拓前进的决心。

(3)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有时,我们会感到想达到外星球还力不从心。但我们必须重新振作起来,忍受着磨难,不断前进。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

真正的英雄阅读答案由查字典YJBYS文学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选文出自美国(国籍)总统里根(姓名)所作的演讲词。

2、选文中提到的“你们所热爱的人们的牺牲”指的是此次空难

3、如何理解文中的划线句。这是作者面对困难和挫折而概括出的具有哲理色彩的观点,表明了只有克服困难才能推动历史前进。

4、段⑵中为什么要提到“拓荒者的墓碑”?

提起人们关于西部拓荒的艰难岁月的回忆,希望全国人民发扬拓荒的精神,继续向宇宙的荒漠————太空探索。

5、段⑵中,演讲词的人称不断变化:由“我们”变成“他们”,然后又变成“你们”、“他们”。请分别指出其指代的内容,并谈谈这样变换人称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

“我们”,指里根自己和所有知道了这场悲剧的美国人民;“他们”,指那些曾参与开发美国西部的人们;“你们”,指所有关注历史、关注美国的美国人民。这样转换人称可将历史和现实推在一起,激起人们对英雄们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且能从中获得启发与教育。

6、全篇演讲词所倡导的美国精神在选文中具体指什么?如何看待这种精神?

具体指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开拓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这种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绝不只属于美国。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以上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真正的英雄阅读答案,仅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旨在让同学们更好的把握《真正的英雄》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并有所启发和收获。

【拓展阅读】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沉痛地哀悼我们失去的七位勇敢的公民,共同分担内心的悲痛,或许在相互间的安慰中,我们能够得到承受痛苦的力量并坚定追求理想的信念。

对家庭、朋友及我们的太空宇航员所爱着的人们来讲,国家的损失首先是他们个人的巨大损失。对那些失去亲人的父亲、母亲、丈夫和妻子们,对那些兄弟、姐妹,尤其是孩子们,在你们悲痛哀悼的日子里,所有的美国人都和你们紧紧地站在一起。

我们今天所说的远远不够表达我们内心的真实情感,言语在我们的不幸面前显得如此软弱无力:它们根本无法寄托我们对你们深深爱着的、同时也是我们所敬佩的英勇献身的人们的哀思。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赞颂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我们的七位宇航员——七位“挑战者”,记住他们活着的时候给熟悉他们的人们带来的生机、爱和欢乐,给祖国带来的骄傲。

他们来自这个伟大的国家的四面八方——从南加利福尼亚州到华盛顿州,从俄亥俄到纽约州的莫霍克,从夏威夷到北卡罗来纳和纽约州的布法洛。他们彼此很不相同,但他们每个人的追求和肩负的使命却又是那样的一致。

题目:

1.第①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发表这篇电视讲话的目的是什么?

2.用原文回答七位宇航员之所以能称之为英雄的原因是什么?

3.第④段的“挑战者”为何要加上引号?

4.第③段“我们内心的真实感情”是指什么感情?

5.“言语在我们的不幸面前”显得软弱无力的原因是什么?

6.第⑤段最后一句中的“很不相同”是就什么而言的?“那样的一致”是指什么而说的?

7.第④段第一句该如何理解?联系历史或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沉痛哀悼七位勇敢的公民,表达追求理想的信念。

2.他们始终以高度……以至献出生命。

3.这是特定称谓,既指向无限宇宙进行挑战的人,又指乘坐“挑战者号”的人。

4.崇敬与哀思。

5.无法寄托人民的哀思。

6.“不同”是指他们所来的地方,“一致”是就他们的追求与肩负的使命而言的。

让阅读教学真正“下水” 第3篇

一、阅读教学离不开正确的“下水”实践

阅读教学应当怎么做?不能“隔岸观火”,不能“水中望月”,不能“雾中观花”,只能师生一道进入文本的精神世界的海洋“下水”历练。首先是“下水”历练的方向必须正确,恰如于漪所强调的:“要妥善寻找教文和育人的最佳结合点,缘文释道,因道解文……”[1]其次是“下水”历练的方法必须正确,正如张志公所主张的:“多着眼于思维训练,少发挥微言大义。”[2]再次是“下水”历练的途径必须正确,正是章熊所坚持的:“把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的准确性作为语文教学的培养方向。”[3]惟有正确的“下水”实践,才能养成师生畅游文本精神世界的真本领。

譬如领悟文本的意义,师生当下的阅读视野、阅读经验、时代观念必然同文本既往的经验世界、意义世界相抵触,调解好二者的抵触是“下水”畅游文本的前提。譬如把握字词的意思,师生理解的字词意思和上下文语境关系所展示的字词意思相冲突,调解好二者的冲突是“下水”畅游文本的保证;譬如品评文本的结构,师生使用的结构图式和文本采取的结构图式相矛盾,调解好二者的矛盾是畅游文本的条件;譬如判断文本的精神世界的主观真实,师生心目中的精神乐园之真和作者、编者、文本意欲展现的精神世界之真有差异,调解好二者的差异是畅游文本的凭借。

往深处分析,“下水”畅游文本的真功夫其实就是师生面对文本而产生的“向心追问的真功夫”。该功夫必须把冰冷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温情脉脉的思想感情,必须让师生和文本从精神灵魂深处进行交流、沟通和质疑,必须使师生在精神需求上彼此参证、认同和互补。这样的“下水”实践从态度上要求师生积极诚恳地投入精神游戏,从动机上要求师生从现实的精神此岸出发抵达理想的精神家园的彼岸。毫无疑问,这样的彼岸抵达方式必须仰仗对文本提供的精神家园的揭示、批判和借鉴,必须依靠师生对自身的现实的精神家园此岸的反省、自责和修正,必须有助于师生对自身人格的塑造和对作者人格的修正。

二、阅读教学应树立“水性”意识

阅读教学的真正完成需要师生对文本这一“水性”的洞察和熟悉。语文教师应当设法帮助学生熟悉“水性”,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文本的精神世界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因此阅读教学应树立“水性”意识,保证师生“下水”精神游戏的顺利进行。

例如,对文本心声的熟悉,这不是复原作者的原始创意的方式,而应当是师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文本进行富有创意的误读。这样的误读方式不仅比作者更好地理解作者,而且比读者更好地理解读者,甚至比文本更好地理解文本。之所以能如此,其实是师生群体智慧的合力推动使然,难怪加达默尔看到这种诠释文本的现象:“理解包含着一种丧失自身的因素。”[4]例如,对文本信息的熟悉,这不是仅停留于对文本呈现的信息的梳理和整合,而应当对文本潜在的信息挖掘、发现和填充,这种“无中生有”的复活文本信息的方式有利于师生达成对文本信息的洞穿力。例如,对文体意识的熟悉,这不仅是作者思维规律的合乎目的的流动,而且是师生理解过程的合乎规范的运动。例如,对体裁特征的熟悉,这不仅是作者个性、文本风格的客观揭示,而且是师生富有特点、灵活变化的阅读理解行为的彰显。阅读教学之所以如此熟悉文本的“水性”,因为不这样就无法揭示作者的心迹,不这样就不能表达师生的正确看法。熟悉文本的“水性”,可以促成师生达到阅读理解上的悟性与个性。

如何帮助学生熟悉文本的“水性”?夏丏尊先生的话语言犹在耳:“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上,不应当着眼在文字的内容上。”[5]。因此,抓住文本的结构形式技巧,可以捕捉到作者如此言说方式背后的迫不得已,可以领悟出文本如此言说可能带来的潜在深意。同样地,抓住文本的话语形式技巧,可以体察到作者如此言说话语的风格与个性。之所以立足于文字的形式,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把文本陌生的精神世界变得熟悉,就是为了促成师生理解和把握文本的精彩绝妙之意义。

文本的精彩绝妙的意义为什么必须阐释?“阐释的目的不在于对事物作一番解释,而在于追求人的自由,在那些转瞬即逝的人生关头,揭示出某人所感受到的生活重负是怎样源于对事物的理解的偏狭的,从而寻找到光明、身份和尊严。”[6]可以说阐释文本的意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当下的人生需要,师生在阐释文本意义的过程中发现人生的艰辛,感受人类的困境和实现精神的超越。如此行之,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作品的意义之门大开,那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可以把师生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信念推向极致状态。甚至可以说,师生同文本的精神世界遭遇的过程,就是师生抚平自己心灵的伤痕和形成正确的人生信仰的阅读理解历程。

三、阅读教学应形成师生善游文本的品行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7]因此,师生善游文本并不是沉溺于文本之中不能自拔,而是触类旁通地洞悉畅游一切文本的方法。不妨可以这样认为,阅读教学应形成师生善游文本的品行。

善游文本的品行总是善于变通的,这样的文本解读决不死于言下,这样的文本解读更不是传授理解的现成结论。笔者坚持认为,结论远不如过程重要。阅读教学与其说是为了寻找通过意义的大门,不如说是透过言语形式去摸索通往意义大门的种种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在语文课堂上变成一种精神指引,任凭文本的言语形式是如何陌生,任凭文本的意义世界是如何晦涩,师生仍然高举精神指引的火把照亮阅读理解的全过程。对言语形式的细心琢磨,对文本意义的耐心推测,其实应站在更高的精神层面上审视文本的言语形式何以如此和文本的意义所作何为。这样的阅读教学看似纯粹的精神游戏,其“下水”实践的实质是为了更好的精神传承和责任担当。毋庸置疑,这样的阅读方式是具有灵魂与信仰的“亮色阅读”。

善游文本的品行总是通过“叩言”来养成的。这样的阅读教学立足于“叩言”,服务于“叩言”,实践策略还是“叩言”。立足于“叩言”是推敲文本为什么必须采取这样的结构形式、话语方式和语言风格,服务于“叩言”是突出叩问言语所能达到的作者的纷繁复杂思想感情,“叩言”的实践策略在于师生借助文本的言语形式技巧来辨析文本所欲言说的、所能言说的、所欲遮掩的众多意义内涵。这就是师生面对文本的意义世界的“揭示”和“去蔽”的真水平。

善游文本的品行的养成的具体途径总是通过解读、赏析和评价文本来达到。凡成功的阅读教学,师生善游文本之时打上了自己思想感情的烙印。经典文本穿越时空的悲悯情怀和慈善人格,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启蒙,对教师而言是一种吸引,整个阅读教学过程其实渗透了师生浓浓的觉醒意识和忏悔反省,其实饱含了思想锤炼和人格提升。譬如经典文本的巧妙绝伦的叙述方式,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内化为一种审美经验,都上升为一种实践技能,都深沉为一种阅读智慧。究其实质,阅读教学本身就是师生一道“下水”实践的细功夫,惟有师生沉潜文本的精神世界之中,才能获得精神旅行的迷人风景和惊人收获。

综而言之,阅读教学是真正的“下水”实践。“下水”实践的方式必须正确,“下水”实践的成功必须依靠熟悉“水性”,“下水”实践的保障是形成师生善游文本的品行。文本似海洋,阅读教学如航标,师生好比经验丰富的水手在文本中竞技亮相,奋勇前行。

参考文献

[1] 于漪.新中国语文教育大典·语文要讲求综合效应.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2] 张志公.新中国语文教育大典·语文要同现代化建化接轨.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3] 章熊.新中国语文教育大典·我对“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几点想法.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4] [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 张圣华.夏丏尊教育多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加]大卫·杰里·史密斯.全球化与现化教育学.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 叶圣陶.新中国语文教育大典·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让阅读真正“悦”起来 第4篇

一、激发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内在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 也是阅读习惯养成的最初阶段。因此,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进行阅读策略训练, 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科学的阅读技巧。教师可对已学的语言材料进行重组, 结合不同的语境供学生阅读;也可选择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趣味的、幽默的材料, 帮助他们了解异国文化, 拓展实践空间, 不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促进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设计合理的课堂提问也有益于激发阅读兴趣。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 英语阅读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应设置合理的信息, 层层递进, 可根据一定的语言材料, 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 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 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 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 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 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 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思考, 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 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 营造一种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扩大词汇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

英语词汇是读懂阅读材料的基础, 如果无法熟识、认读大量词汇, 阅读根本无从谈起。词汇量少是导致小学生产生阅读理解障碍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所以, 教师要努力创设活泼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记忆单词的动机, 让学生思考怎样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各种单词, 将词汇教学渗透于学生的认知过程中, 并根据学生的记忆规律, 不断地提供学生运用单词的机会, 滚雪球式地实现词汇的积累, 为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中, 我注重教会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单词, 同时适当地教学一些教材以外的常用的简单词句, 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俗话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抓好学生对课本重点段落的朗读和背诵也是词汇和句型积累的好办法。

三、扩充背景知识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

阅读过程中, 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背景亦是影响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在阅读课中, 尽管大多学生在阅读课之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 但仍不能很好地读懂课文, 这正是因为他们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结晶, 因此它必然会烙上历史、文化的印痕。阅读理解要做到理解透彻就必须有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扩充相应的背景知识也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四、教会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作为英语老师, 我们的任务就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 而不仅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我们应首先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1. 学会猜测词义

英语阅读的最大障碍首先是词汇, 而完全没有生词的阅读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具挑战性的阅读。告诉学生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出现几个生词是正常的, 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词根、语境等猜测词义。还可以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如-ness, -tion, -ment, -er等表示名词后缀, dis-, un-等表示否定意义的前缀, 了解了这些, 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猜测出一些词汇的含义。例如, dislike (不喜欢) , unhappy (不高兴的) , development (发展) , drive—driver, read-reader。生词问题解决了, 就为以后的阅读铺平了道路。

2. 养成整体阅读的习惯

很多学生阅读时总是逐词地读, 且常伴有一些习惯动作, 如用手指、摆头等, 这些都是速读的障碍。整体阅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它首先要求把所读的句子尽可能分成意义较完整的组群, 目光要尽可能少地停顿, 要从整体把握句子的含义。

3. 用英语思维

养成整体阅读的关键在于它既不是默读更不是朗读, 而是通过目光在英语与大脑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 即英语思维。这是一个简捷快速的过程, 阅读时要把母语抛在脑后, 指导学生逐步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 而非母语、英语之间的翻译转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训练之后, 要在阅读课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语感。

五、坚持训练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必备条件

上好英语阅读课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课模式可以不拘一格, 但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养成训练方面却应该坚持一些科学高效的做法。

1. 热身 (warming-up)

阅读摘要, 介绍文章大意, 挖掘文章背景知识, 巧设问题。

2. 目标 (goal)

快速阅读指定的内容 (用眼读而不是用嘴读, 逐句读而不是逐字读) ;思考问题并归纳中心思想 (main idea) ;小组讨论并提出who, what, where, how, why等细节性问题;小组交流问题答案。

3. 表达 (express)

鼓励学生简要表达对文章大意的理解, 以辩论或答辩的形式对所提问题发表不同见解, 精讲语言结构和知识点。围绕课文开展各种形式的口头或笔头交际活动, 如复述课文、问题讨论、角色扮演、仿写与课文相关的话题等, 也可动笔进行改写、列提纲、评述等。

六、适当扩大阅读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保证

扩大阅读量往往是连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纽带和桥梁,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接触英语的机会, 对增强他们的语感、丰富他们的知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材料的内容上应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现实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现代科学技术等, 一些经典的简易版的英文童话、名著都是学生所应该了解的内容。

《真正的圣诞》阅读答案 第5篇

2.①让孩子了解世界 ②培养孩子深厚的同情心。

3.对意外馈赠感到吃惊或:很少被帮助关心真诚助人不张扬或: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非常顾及穷人的自尊)。

4.示例:①8年前孩子索要圣诞礼物 8年来孩子分享圣诞礼物 ②小约翰向父亲要圣诞礼物 童年时的华森挣钱给母亲买礼物 ③华森先生心痛不已 华森夫妇最感欣慰 ④玛丽以前对穷人的生活感到“讶异” 现在她明白了别人生活的“幸与不幸”。

5.与穷人分享(圣诞的)快乐 或:富有同情心。

让阅读成为真正的快乐 第6篇

一、自主选择、自由阅读给学生提供一个五彩斑斓的阅读时空

我们经常会发现一种现象,学生在课余读一些课外书籍的时候,可以废寝忘食,甚至于在课堂上偷看。这就使不少老师困惑不解:为什么语文课进行文本分析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很难投入,甚至厌恶、害怕呢?为什么学生看了那些书籍后,能眉飞色舞地与同学交流,而课堂上分析到语段,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不愿意回答,即使勉强回答,也是语言干涩,很难达到教者预设的答案?同样是阅读,为何反差如此之大?其实,只要我们静心反思,就会发现,学生在自主选择、自由阅读的过程中,没有课堂上老师预设的以期达到教学目标的问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愉悦、自由,是一种主动感悟与赏析。这个过程是愉悦的、兴奋的、快乐的。

课程标准提倡扩展阅读面,扩大阅读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的确,阅读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對不可能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而自主阅读,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当然,自主阅读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结合语文素养的形成,适当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作品,要从语文课时中划出一定比例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这些作品,从而打破传统观点中语文课一定是分析讲授课的观点。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_定的指导,建议(而不是强求一律)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對作品作适当的评价。在学生广泛涉猎和阅读的基础上,可以定期组织班级或学校的读书报告会、文学沙龙、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让那些喜欢读书、读书量大的同学在活动中崭露头角,获得成功的快乐,并因此去影响其他同学。

当然,我们无法回避一个现实:现行中考高考仍然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每个学生都要过这一关。但是,笔者二十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证明,自主阅读不但不会影响中高考的语文考试成绩,反而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文学底蕴,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笔者的学生中考语文成绩遥遥领先于同学校、同地区的其他教师。

二、赏为主、析为辅的课堂阅读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

多年来,语文课总是以教师讲析、师生同析、学生分析的教学手法为主,这样的语文课,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精神倦怠,课堂氛围沉闷,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变成了令师生恐惧的“木乃伊”。

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三个维度之一,远远超越了原有的“语文能力”的范畴。这一维度的形成,绝對不是對文章字词句篇的物理性分析所能实现的,要重视学生對文本的阅读感受,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包含着的浓烈的情感色彩,使之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對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思想内容、理性思考等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文本的赏读是达成这一目标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在读与赏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陶醉于文章精彩的文字、动人的情节、优美的意境、深刻的思想之中,—方面又有发表自我见解、独特体验的机会,愉悦之情定会油然而生。当然,仅仅停留于“赏”的层面上是不够的。教者要从感性阅读出发,逐步加强理性成分,适当引导学生對文本进行理性分析,向学生提供一些常见的理性分析文本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帮助学生深刻领悟文本精髓,获得更大更多的阅读快感。

三、张扬个性,尊重学生對文本的独特体验,使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到成功的快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我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它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特别强调阅读主体的个性体验,其中带有“自己”一词的表述有多处:“自己的积累”,“作出自己的判断”,“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学生之所以在自主阅读课外读物时能进入如痴如醉的忘我境界,主要是因为他對文本有自己独特的、与自己思想感情共鸣的体验。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教者总是将学生的阅读行为纳入教学设计所预设的轨道中,逼迫学生就教者设计的题目反复“探讨”“分析”“归纳”“总结”,以达成教师备课时拟定的“答案”,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而产生的對文本的个性体验就会被否定和抹杀,其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被束缚到一个固定的框架中,这是一种真正的痛苦。

真正的快乐阅读应当建立在这样的层面上:学生的阅读行为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利,他们具有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权利,具有质问、怀疑、批判教师观点和教材观点及其他权威的权利,具有作为平等一员参与课堂教学、陈述自己或修正他人观点的权利,具有因为自己见解的独特性或不完善性乃至片面性而免于精神或肉体处罚等不公平评价、待遇的自由和权利。只有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同时,教师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张扬个性,尊重独特体验,不是言过其实地對学生大加褒奖,更不是鼓励学生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地胡说海吹。问题的回答应当基于一个基本的标准,即文字所蕴涵的最基本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對学生答案中的个性化、合理的感悟应给予充分肯定,對牵强附会、不合情理的部分应给予纠正。對阅读理解有困难的作品,教师应当给予适度的点拨,提供一定的辅助资料。

四、合作与探究结合,给学生搭建和谐协作、共同进步的快乐舞台

阅读是一种既有个体独特体验,又有共同认可的思想感情因素和价值取向的学习行动。围绕一定的学习任务,同学之间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不但能让学生体味到合作学习中集体的温暖,而且能让学生享受到共同收获劳动成果的快乐。阅读过程中,学生总会有种种困惑和不解,教者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究问题,与同伴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要鼓励和帮助学习小组在探究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出适合自己获取新知识、形成新能力的途径。

真正阅读 第7篇

一、建立更亲密的“我与你”相遇型阅读关系

马丁·布伯说:“你必须自己开始, 用自己的全部存在去同世界相会吧。这样, 你也将与上帝相会。”对于阅读学而言, “上帝”就是文本的全部意义。用自己的全部存在与世界相会, 就是调动、激活自己的全部生命经验去融化文本, 建立与文本关联者的“我一你”相遇的阅读关系。这种关系符合马丁·布伯的相遇学说。由此建立的真性阅读, 就是我与你的心灵相遇、精神相通———我与作者的亲切对话, 我与读侣的热情相遇。如果我们的学生与书, 与其他阅读者的关系, 是“我—它关联”, 那就永远也是书的他者, 读伴的他者, 格格不入, 没有阅读应有的亲近感。因此, 把书本视作一个鲜活的生命, 可以实现视野融合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认为书是有生命的, 我们的小学生才会把书当做一个“故事大王”———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讲述妙趣横生的故事。只有当我们的学生凝神阅读, 和书, 和读伴进入物我不分的关系中, 他者才会消失———“一切是我, 也是你”。我们必须明晰, 唯有真正建立起亲密无间的“我与你”的关系, 而不是“我与您”或“我与它”的关系时, 即完全符合人性的阅读关系时, 书本世界中的真义与真理才会存在, 才会敞开, 才会呈现。

二、运行更温暖的“我与你”相遇型导读方式

阅读总有一个从冷到热的过程。这个过程, 对于小学生来说, 如果全部靠自力更生, 就显得极为艰难, 特别是在阅读的起始阶段。课外阅读大多安排在课余时间, 学生一般也是独立阅读, 没有读伴, 没有分享。这样的阅读显得孤独而冷清。这和儿童喜欢热闹, 乐于分享的性情极不吻合, 对提高阅读温度是很不利的。因此, 儿童的阅读需要一种预热, 或者说需要一种强烈的“引诱”。通过“阅读观察”, 我们可以发现, 儿童只对新奇的书籍与故事感兴趣。教师在儿童阅读之前所给予的朗读 (前朗读) , 能够帮助儿童涨涌强烈的阅读期待, 轻松享受故事的美妙与精彩。前朗读, 是伙伴型阅读, 更是支持性阅读, 能够扫除儿童阅读的障碍。儿童的阅读需要帮助。读书给孩子听就像和孩子说话, 最容易引发儿童对书本的好感。我们朗读能树立孩子的阅读信心, 给他们带来欢笑, 拉近彼此的距离;引发孩子的好奇心, 激励孩子;在朗读中, 我们还可以在孩子的脑海中, 将阅读与愉悦联系在一起。实践证明, 给孩子朗读, 能填充孩子缺少的相关知识, 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

阅读的妙趣, 在于我们能够借此不断地去发现生命的惊喜, 使得阅读的旅程充满无数的悬念、无限的惊喜与无穷的魅力。有了这样认识, 我们就会想到, 老师或者是读伴关于书本中哪怕一个小小秘密的揭示或者妙处的发现, 都可能烘热个人阅读的环境, 提升阅读的热情与温度, 强有力地调动起我们阅读的浓厚兴趣。真正的阅读就是这样, 需要点火, 需要发动, 需要响应, 需要不断地去建立新的“阅读热区”。

三、建立更灵活的“我与你”相遇型分享机制

“我与你”的阅读, 不再是孤立的阅读, 而是积极分享的心灵阅读;真正的阅读, 即亲密的多路径相遇。这种相遇, 包括与作者的相遇, 与书本的相遇, 与读伴的相遇。

谈如何实现真正的阅读 第8篇

一、丰富和净化阅读的前理解

施莱尔马赫认为, 理解的本质就是重构, 理解的过程即重构作品被创作的过程, 是重构作品的原本世界和原本意义的过程。他认为“一部艺术作品真正扎根于它的根底和基础中, 扎根于它的周围环境中。当艺术作品从这种周围环境中脱离出来并转入交往时, 它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它就像从某种火中救出来但具有烧伤痕迹的东西一样。即理解的可能和全部就在于重建这个原始境遇和重构这个原来世界。”换句话说, 作者创作的文本, 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文字形式的存在, 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作者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当时的政治氛围及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等的综合作用及其表现与存在 (然而其中许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并未历史地保存下来) 。我们若想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意蕴, 就必须重构这一特定的环境, 重返文本的创作之路, 走向并融入作者的视阈。而黑格尔认为, 理解的本质并非“重构”, 而是“综合”, 在于与现时生命的思维性沟通, 即原本意义对现在的参与。

这些理论虽争论不休, 但对阅读教学具有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如笔者在讲授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时, 在去掉了介绍文章作者及时代背景这个环节 (教材中也没有介绍相关背景) 后, 让学生自主地解读文章的内涵。在回答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抱负时, 学生就给出了丰富的答案:体现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作者的伟大抱负。在问及怎样的伟大抱负时, 有的同学答“建立新中国”, 有的则答“建设社会主义”。这样去解读似乎也很正确, 但这样去解读这篇文章和发表在新的革命时期即将开始的时候, 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的、有着宏伟壮观的艺术意境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的词是不是真正的解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雄伟旷达的气魄体现在哪里?对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歌颂该如何把握?而在给学生详细介绍了《沁园春·雪》的写作时间和发表的时代背景及它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后, 同学们渐渐领悟了作者的伟大胸襟、对革命未来的憧憬、对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歌颂和当代“风流人物”创立空前伟业的抱负和信心……学生的理解多了一份凝重, 多了一份历史的深刻。这时的解读是不是离正确的理解更接近了许多?也正是在这样的“重构”下, 我们领悟了辛弃疾“可怜白发生”的沉郁和震撼;领悟了苏轼“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那复杂而深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的洒脱与旷达, 领悟了宗璞面对紫藤萝瀑布的痛楚与超然;感悟了季羡林走过了燕园幽径时的痛心和他回顾历史时对国人的期望……正是在这样的“重构”下, 我们更深刻地领悟了作者的感情和文本的意蕴。

鉴于此,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应该认识到, 对于一部流传下来的作品借以实现其原本意义的诸种条件的重建, 对理解来说, 无疑是一种“根本性的辅助工程”。伽达默尔认为, 在正确理解作品的意义时, 我们已有的知识 (尤其是对作者、作品的了解与把握) 、经验、价值观念、阅读动机, 甚至偏见等——即“前理解” (理解前的知识准备和视阈) ——起到了中介和桥梁的作用, 是我们能够“重构”或“思维沟通”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是理解的必要条件。所以, 在开展阅读对话前, 老师要和学生一起尽可能多地收集了解与作品相关的知识, 如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当时的历史境遇及文本的创作、修改等方面的相关资料来丰富师生的前理解。在课堂营造的特定氛围中, 能够“移情”, 从时间上、心理上、思想上设身处地体验作者创作的过程和文本提供的意境。如讲《七律·长征》就要了解长征的伟大背景, 讲《晏子使楚》就要了解晏子当时的历史境遇等, 这样的“重构”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当前, 前理解有时也有其消极影响, 师生固有的观念、价值取向, 不同的阅读立场和动机往往限制着师生的阅读视野和理解程度, 影响着我们对作者和文本言说的接受程度等。因此, 简单的重构往往只会使我们走向机械和僵化, 接近“僵死的意义”, 甚或走向片面和曲解。所以, 我们在感受、领悟作品的原本世界时不可以机械地追寻和接受, 还要结合现时的传统与境遇净化我们的前理解, 在提高认识水平和能力的同时, 注意克服前理解的影响。在重构的平台上见其形而悟其神, 实现精神的传承。

二、关注理解的过程和品质

伽达默尔认为, 理解其实总是这样一些被误以为是独自存在的视域的融合过程。借用对话理论的观点来表述就是:阅读理解的过程, 其本质就是读者与作者与文本碰撞、交流、对话, 最终达成共识、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所以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融合与对话的理念提醒我们,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始终要注意阅读对话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尊重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时, 在追求语文阅读教学的视域融合和精神对话时, 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的理解过程, 关注学生从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层次和水平 (即理解的品质) 。如我们如何评价《窗》中那位最终谋取了靠窗的位置的病人;如何评价那特定环境中的奥楚蔑洛夫 (《变色龙》中的人物) 和克拉丽丝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物) ;我们如何组织讨论愚公是否应该搬家;如何评价鲁达拳打镇关西的意义及性质等。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是从哪一个角度、从哪些层面与文本展开对话, 是怎样开展对话, 运用了哪些字词、句子来组织对话和表达思想。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关注阅读对话在哪些环节上偏离了主题, 甚至发生了错误, 他们的思维品质在哪些地方需要强化、提炼, 甚至是修饰、斧正。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 师生的对话水平、理解品质才能得以较好的提升。

三、误读和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不时看到有的读者用保护环境借口叫愚公搬家;用交通意识批判《背景》;用保护动物的需要批判《武松打虎》;用科学的思想批判《画皮》;用法律的思想来审判鲁达……更有甚者, “准确、深刻”的理解中居然有“祥林嫂从家里跑出来是为了挣钱给小叔子娶媳妇”……这些完全脱离文本的批判 (或“创造性阅读”) 把自己凌驾在文本和作者之上, 从根本上抹杀了阅读与理解的意义。这样的阅读, 是极端自由主义的解读;这样的对话, 是极其有害的对话。

让学生真正走入阅读的世界 第9篇

一、创设环境,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

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孩子读起书来津津有味,专心致志;而有的孩子却是书在手中捧,心在书外游。其实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的形成跟孩子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1. 充分利用学校的读书室和班级中的图书角。

让学生在下课或休息的时候轮流看。一般的孩子对自己家里的东西不感兴趣,可是对别人的东西就不一样了,他们会越看越爱看。在书香四溢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学生有意无意地体会到看书的乐趣,自然而然地,书便成了他们的朋友。

2. 教师与家长的表率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只对他们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教,自己的行为却不检点,其言教就不能发挥作用了。以自己的读书心得告诉孩子们—————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原来很美妙,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适时引导,重视阅读书籍的选择

语文课本的阅读从题材和数量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远远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远远不足以让每个孩子都善于阅读。因此帮助孩子选择好的读物,让他们大量地阅读十分关键。

1.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来推荐。

如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比较弱,以“形象思维”为主,只能读一些形象直观、感性色彩浓的、浅显的课外读物,如童话,儿歌等。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我经常向他们推荐科普著作、寓言、通讯、短篇小说、一些伟人故事及知识性的书籍,使他们读有所获;高年级的同学则鼓励他们涉猎古今中外的名著名作……

2. 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扩充知识的要求来推荐。

如《三借芭蕉扇》学完了,同学们深深折服于里面的精彩的人物描写,我就抓住机会讲了我国古典小说的艺术,讲了四大名著,并建议同学们去阅读《西游记》全书。学生们趣味盎然,既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领域,更激发了他们勤奋好学的求知欲望。

三、课内外结合,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

“读书无定法”。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却应该学会一定的方法,因为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让学生有“法”可用,更加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对于提高阅读效益,培养学生专注、刻苦、顽强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起重要作用。此时,教师的阅读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1. 上好阅读欣赏课,作好示范。

语文课上,利用语文课本上的课文,引导学生学习整理故事情节、评析人物,教完一课,顺便带一课相同题材或体裁的文章(为让学生有统一的材料,我总会选择语文补充阅读上的课文),让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来分析、理解新的课文,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方法。

2. 教给学生几种最基本的阅读方法。

清代唐彪在其所著《读书作文谱》中说: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必当备以资查之书。针对不同类别的读物,应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1)略读:主要是针对一些长篇的书籍和报刊杂志。略读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2)精读:一些语言精美的读物,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感悟语言的优美,有时让学生自己提问解疑,有时让学生在文上圈点勾画。(3)诵读:诵读吟咏是口耳眼心脑并用的,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逐步感受语言的内涵和体会文章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学生在诵读中学会积累,从而提高语文素养。(4)摘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要求、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习惯自行选择摘录内容。

四、淡化评价,提供阅读交流的机会

课外阅读主要是让学生自己阅读,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放任自流,但是检查过于频繁,又会让学生有负担感,因此我经常采用不定期检查法,多种形式展示阅读成果。“读书笔记展示会”,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外读物上摘抄下来的优美句段,拿出来与别人展示交流,按顺序每人向班上推荐一条最好的,这种形式激发了学生自觉参与阅读、动手记笔记的主动性,也为写作积累了良好的素材

让阅读教学实现真正的高效 第10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主动探究式学习,效率

依据语文学科的基础学科性及工具性等特点,又依据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标准以及中考的考试说明,对初中学生的阅读教学,主要采用主动式、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来督促、引导、帮助学生学好文章,以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善于质疑的学习习惯,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养成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从而使他们受益终生。

基于上述原因,力求达到上述目标,对引导初中学生的阅读教学,我进行了初步探讨,从内容上将其分为两大部分,也就是从不同内容入手,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 基础知识:包括文学常识、生字、生词、成语等,坚持让学生自学的原则,一定要学生亲自动手,整理积累,由于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一般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上课时争取用不同方式检查,并要有适当的奖罚措施,以督促学生养成坚持不懈的预习习惯,主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习惯。真正做到:学生自己能做好的事情,教师不要包办,学生课下能做的事情,不要占用课上的时间,让仅有45分钟的课堂实现真正的高效。

2. 课文阅读:不是特殊情况,家庭作业就是预习新课,除了解决上述基础知识外,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边读边批注,最起码标明不理解之处,也就是对课文提出质疑,能力强一些的学生,要求提出问题,或标出文章出色、不足之处,并写出让人信服的理由。这样,学生先来自学,课堂只是一个答疑、扩展、提高和深化的平台。

注意,以上的预习工作只可以翻阅字典类工具书,杜绝参阅教辅材料,其目的是让学生实现真正的初步阅读,因为学生预习时如果参阅教辅材料,阅读思维就容易被束缚,课堂上的二次阅读、三次阅读等多次阅读就很难突破,阅读教学的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就往往会成为一句空话。阅读教学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

课堂上将分四部分完成对学生的训练。

1. 检测预习,为课堂教学扫除基本障碍,保证每个学生在上课时思路顺畅,以达到更佳的阅读效果。为此采用各种方式检测预习,因为现代中学生在夸奖中长大,都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因此以竞赛方式检测预习效果最好,包括个人竞赛、小组竞赛、男女生对抗赛等,我常把这一过程叫做课堂预热过程,尽管只有三五分钟,但会很快把学生拉入竞技状态。

2. 提出问题,要求每个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都试着提出问题,刚开始时问题提的可能会很幼稚或偏离课堂教学目标,但时间久了,我们就会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有针对性,越来越深刻,所以我们尽管放心大胆的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往往更重要。

教师在头脑中迅速分条缕析整理,围绕教学重点进行归类,但是这些问题,教师不能代为解答,应先交给其他同学来讨论解答,或大家讨论解答,教师再酌情补充小结即可。这时教师的引导启发非常重要。

3. 学生发表对文章的看法,这期间要求其他同学挑重点记录,以备自己最后对文章做出总结时使用。在学生发表观点时,教师可引导,可倾听,但不要轻易下结论,应多表扬少批评,多从方法上指导,少在观点上下定论。以免打消学生阅读参与的积极性,或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4. 学生对课文做出总结或对本节课总结,对课文做出总结是对课文的写作特色做出总结,对本节课做出总结就是谈学习收获,包括写作技巧、学习方法、人生启示等等。

这样,每节阅读课的问题由学生发现,知识由学生自己学习,能力由自己培养,充分体现了自主、发现的学习原则。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每节阅读课的教学任务,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6—8人一组,每节课都由小组长提前检查指导预习批注等任务,组长在监督组员的同时,也负责组织组员共同研究课文中疑难问题,小组长实行轮换制,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为大家服务,同时又锻炼了自己,每个小组成员也监督组长的工作和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及时向老师反映,确保自主探究学习保质保量。

除上述四个步骤之外,还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安排了第五步—专门能力训练。比如,想象力训练(《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造句训练(《春》中进行的明喻造句、暗喻造句、借喻造句等练习、《提醒幸福》中还有排比造句练习。而《荷塘月色》中有情境造句练习等等、概括能力练习(如学习《马》这一课,训练学生抓关键词句,迅速概括段意文意的能力)、古诗情境联想(《归园田居》一课中要求学生依据不同语句联想相应的古诗文语句说出原句并适当对二者意境进行解说,这样既帮助学生记忆了曾经学过的古诗文,又能督促学生深入学习和识记更多的古诗词名句,也能增强学生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另外,还根据不同需要和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状态对课堂形式进行适当的改革,如对知识点特别多的课文采用“擂台对抗赛”的形式,而对于口语色彩比较浓的课文则采用了“记者问答”的形式,还有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则采用了“师生角色互换”式的上课方式,等等,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让阅读教学实现真正的高效 第11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主动探究式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依据语文学科的基础学科性及工具性等特点,又依据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标准以及中考的考试说明,对初中学生的阅读教学,主要采用主动式、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来督促、引导、帮助学生学好文章,以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善于质疑的学习习惯,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养成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从而使他们受益终生。

基于上述原因,力求达到上述目标,对引导初中学生的阅读教学,我进行了初步探讨,从内容上将其分为两大部分,也就是从不同内容入手,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基础知识:包括文学常识、生字、生词、成语等,坚持让学生自学的原则,一定要学生亲自动手,整理积累,由于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一般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上课时争取用不同方式检查,并要有适当的奖罚措施,以督促学生养成坚持不懈的预习习惯,主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习惯。真正做到:学生自己能做好的事情,教师不要包办,学生课下能做的事情,不要占用课上的时间,让仅有45分钟的课堂实现真正的高效。

2.课文阅读:不是特殊情况,家庭作业就是预习新课,除了解决上述基础知识外,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边读边批注,最起码标明不理解之处,也就是对课文提出质疑,能力强一些的学生,要求提出问题,或标出文章出色、不足之处,并写出让人信服的理由。这样,学生先来自学,课堂只是一个答疑、扩展、提高和深化的平台。

注意,以上的预习工作只可以翻阅字典类工具书,杜绝参阅教辅材料,其目的是让学生实现真正的初步阅读,因为学生预习时如果参阅教辅材料,阅读思维就容易被束缚,课堂上的二次阅读、三次阅读等多次阅读就很难突破,阅读教学的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就往往会成为一句空话。阅读教学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

课堂上将分四部分完成对学生的训练。

1.检测预习,为课堂教学扫除基本障碍,保证每个学生在上课时思路顺畅,以达到更佳的阅读效果。为此采用各种方式检测预习,因为现代中学生在夸奖中长大,都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因此以竞赛方式检测预习效果最好,包括个人竞赛、小组竞赛、男女生对抗赛等,我常把这一过程叫做课堂预热过程,尽管只有三五分钟,但会很快把学生拉入竞技状态。

2.提出问题,要求每个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都试着提出问题,刚开始时问题提的可能会很幼稚或偏离课堂教学目标,但时间久了,我们就会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有针对性,越来越深刻,所以我们尽管放心大胆的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往往更重要。

教师在头脑中迅速分条缕析整理,围绕教学重点进行归类,但是这些问题,教师不能代为解答,应先交给其他同学来讨论解答,或大家讨论解答,教师再酌情补充小结即可。这时教师的引导启发非常重要。

3.学生发表对文章的看法,这期间要求其他同学挑重点记录,以备自己最后对文章做出总结时使用。在学生发表观点时,教师可引导,可倾听,但不要轻易下结论,应多表扬少批评,多从方法上指导,少在观点上下定论。以免打消学生阅读参与的积极性,或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4.学生对课文做出总结或对本节课总结,对课文做出总结是对课文的写作特色做出总结,对本节课做出总结就是谈学习收获,包括写作技巧、学习方法、人生启示等等。

这样,每节阅读课的问题由学生发现,知识由学生自己学习,能力由自己培养,充分体现了自主、发现的学习原则。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每节阅读课的教学任务,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6—8人一组,每节课都由小组长提前检查指导预习批注等任务,组长在监督组员的同时,也负责组织组员共同研究课文中疑难问题,小组长实行轮换制,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为大家服务,同时又锻炼了自己,每个小组成员也监督组长的工作和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及时向老师反映,确保自主探究学习保质保量。

除上述四个步骤之外,还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安排了第五步—专门能力训练。比如,想象力训练(《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造句训练(《春》中进行的明喻造句、暗喻造句、借喻造句等练习、《提醒幸福》中还有排比造句练习。而《荷塘月色》中有情境造句练习等等、概括能力练习(如学习《马》这一课,训练学生抓关键词句,迅速概括段意文意的能力)、古诗情境联想(《归园田居》一课中要求学生依据不同语句联想相应的古诗文语句说出原句并适当对二者意境进行解说,这样既帮助学生记忆了曾经学过的古诗文,又能督促学生深入学习和识记更多的古诗词名句,也能增强学生古诗词的学习兴趣。)

另外,还根据不同需要和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状态对课堂形式进行适当的改革,如对知识点特别多的课文采用“擂台对抗赛”的形式,而对于口语色彩比较浓的课文则采用了“记者问答”的形式,还有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则采用了“师生角色互换”式的上课方式,等等,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教是为了不教,学是最好能终身受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要墨守成规,要教给学生时刻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学习之法。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任何方法都是为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更好地运用知识服务的,如果不需刻意去寻找方法也能学好用好知识,那便也是更好的方法了。所以,只要学生能不断地充实自己,适应社会,为时代的前进推波助澜,成为新时代的主动学习者、合作学习者、研究学习者,就是最好的方法。

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学习的主人 第12篇

一、让学生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 给予学生阅读的时间并不多, 篇幅短小的文章, 还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 体会一下韵味和感情, 而篇幅长的, 也就能读一两遍, 教师就开始讲解分析课文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很好地阅读课文, 就不能仔细咀嚼文章的韵味, 没有深入分析文章的内容, 就不能受到感染, 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 没有时间阅读, 也就很难掌握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速度, 快速抓住文章的主旨, 找到关键的字、词、句、段。在独立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时, 就会心里没底, 对文章的理解不透彻, 分析得不够深入, 解答阅读问题时, 就会一知半解、层次不深、创意不强。因此, 要在平时就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 让学生去品味文章, 读透文章。

二、让学生提问

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 是通过学生回答阅读问题的准确与否来确定的, 而这些问题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多数都是由教师提出, 并由教师设计的。一篇阅读课文, 教师把所有设计的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完了, 这篇文章也就学习完了。当教师讲完课时, 问学生还有没有问题了, 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回答:“没有了”, 这和外国的教育截然不同, 外国的教育, 是教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而我们却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了。没有问题也就没有思考, 没有思考也就没有什么收获, 阅读就白读了。这种错误的做法, 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所以, 在阅读教学中, 首先应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学生阅读不是没有问题, 多数情况下是没有提问的机会, 如果教师总是不给学生提问的机会, 慢慢地也就影响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能提出或发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少。“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因此,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 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发现, 也体现了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其次应营造宽松的氛围。学生阅读时不愿意提问题、不敢提问题, 一个很大的因素, 是怕一旦提出的问题不被认可, 被同学、老师嘲笑, 会使自己很没面子。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在班级创设一个安全、宽松的氛围, 使学生敢于提出阅读时发现的问题, 讲出自己的困惑。坚决消除某个学生提出了过于简单的问题或有些荒唐的问题, 同学起哄、嘲笑和老师不一样的眼光等不良现象, 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 消除害怕、畏惧的心理。教师鼓励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提出问题, 就要尊重学生的问题, 不能嘲笑或讽刺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 学生就会认真阅读, 积极思考, 提出自己对文章的疑惑, 使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邃, 更加透彻, 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最后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1) 要引导学生提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 就要加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往往最能记住文章感动他的细节, 多少年以后都能讲出来, 学过的哪篇文章中令他感动的情节。而对问题却很难发现, 教师就要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去提出问题。如:某段话为什么这么写?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2) 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和同学们就要解决问题, 教师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不能说所有问题都能答上, 也要回答绝大部分。因此, 教师就要认真钻研课文, 阅读参考资料, 思考文章中所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探寻问题的解决思路。对于当堂实在回答不上来, 就在课后解决, 一定要给学生一个交代, 不能不了了之, 损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三、让学生合作探究

如果说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阅读成功的一半;那么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才是成功的阅读。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这是非常重要的, 提出问题之后就要解决问题, 如何解决?如果都由老师解决, 老师不能穷尽一切问题。而要发挥集体的力量, 集体的智慧, 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给学生一个合作探究的时空, 让学生有时间合作探究, 人人都能参与合作探究。学生提出的问题, 可以在本小组讨论解决, 有共性的、大家都十分关注的、感兴趣的就全班进行探究完成。在小组合作探究时, 切忌都由好学生发言, 每人都给机会, 让所有的成员都要发言, 要注意纪律。

阅读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有效途径,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认识了更多的汉字, 掌握了一定的好词、好句、名篇、名段, 尤其是对汉字的掌握, 是时下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我们学生对母语的学习已经被外语给冲淡了。加强阅读教学,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能力, 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学生在阅读的同时, 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得以成熟, 情感得以熏陶, 思想得以升华。即在习得语文知识的同时, 使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作用得以发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恰是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标志, 宽松的氛围是学生大胆提问、质疑的条件。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其积极性, 到时我们就会得到学生的拥护与赞赏, 就能够出色地完成我们教书育人的任务。放开手脚, 把阅读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让其变成学生增长知识, 陶冶情操的乐园。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井下施工下一篇:城市空间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