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范文

2024-09-18

海派文化范文(精选12篇)

海派文化 第1篇

上海橱窗的古往今昔

1843年上海被辟为商埠, 开始成为近代中国对外商贸的中心, 使上海商业走上了迅速但又畸形的发展道路。外国商品, 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 给上海带来了近代资本主义商业的经营思想, 经营手段和经营作风。大型的百货公司替代了原先那种小开间门面的店铺, 成为上海人乐意前往挑选商品的去处, 这些公司装潢考究并用临街的大橱窗陈列五光十色的商品, 这使上海人大开眼界, 逐渐形成了喜欢逛街, 看橱窗的习俗, 商业橱窗也成了上海都市文化之一种表现。

上海橱窗广告兴起于民国16年 (1927年) 前后, 较早由外商委托中西、中法西药房布置的“勒吐精”奶粉橱窗。其它商店受到启发, 亦开始重视橱窗布置。当时的橱窗只是用皱纸、彩纸装饰一下, 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简单, 大多数采用实物陈列。有的利用皱纸作底色以衬托商品, 有的将皱纸条钉在橱窗四周, 拉到橱窗中心, 形成方型透视形式, 以增强衬托商品的效果。

1930年代后, 先施、永安、新新、大新等大型百货公司, 因向国外进口商品时, 常收到商品目录以及橱窗布置图案和陈列道具的介绍, 橱窗陈列布置更显美观、整洁, 对顾客更具吸引力。中小型企业限于财力, 橱窗布置因陋就简, 但也出现过不少独具风格的橱窗广告。南京路南洋衫袜厂, 当时设计人员根据橱窗高而狭、深度浅的特点, 利用铅丝、绳子、木条等把橱窗布置得层次分明, 起伏有致, 且用票签标明商品价格, 一目了然。冠生园食品公司门市部在中秋月饼橱窗中, 创作了“莺莺拜月”的活动广告, 莺莺小姐对月焚香, 立在假山背后的张生不时探头窥视, 画面生动活泼, 别开生面。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 南京路上的头块牌子是市百一店, 橱窗里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都是看得到、买不到的。于是有全国各地的人, 前来看热闹, 甚至到了堵塞交通、影响市容的地步。如今, 上海的商家处心积虑想营造这种效果, 却再难以达到了。橱窗里的真人秀至多只是让人放慢了脚步、小市民至多暗笑一声“螺丝壳里做道场”。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90年代末, 淮海路古今内衣公司动态展演橱窗, 引起了海内外的轰动。2001年新春橱窗, 劲吹中国风, 使整个上海红彤彤喜洋洋。中国进入世贸前夕, 世界品牌的大手笔, 拿出了一批国际橱窗艺术大作抢滩上海, 使上海橱窗的东西方文化又一次交融, 令人大开眼界。随着西方顶尖的时尚大牌的纷纷入驻, 也给上海带来了西方的时尚格调和浪漫风情。要知道Window Shopping已是当下最时髦的一个理念。当我们漫步在上海的淮海路商圈, 举目望去, 亮丽场橱窗里皆是左披右挂的时尚模特们, 这样的风格与国际T台保持着绝对的一致, 但看得出本地商场里的繁复搭配更倾向于日韩式的浪漫。在帅帅的男孩子气中带上小小的甜蜜感, 比如灰色的毛衫里衬着优雅的圆点衬衫, 还要一个大而酷的宽腰带歪歪地系在外面。吸引人的不仅是时装, 还有品牌大师对整体流行风格的塑造。看着这些美轮美奂的橱窗, 仿佛那些模特不再是木头或塑料, 如果来点动感的音乐, 她们就能够踩着乐点高调出场, 风采十足。

海派文化构成上海橱窗独有特性

海派文化, 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 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 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 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 其特点是:吸纳百川, 善于扬弃, 追求卓越, 勇于创新。

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这一特性同样反映在海派橱窗的设计中。

开放性。上海橱窗历来体现海纳百川, 熔铸中西, 为我所用, 化腐朽为神奇, 创风气之先的特点, 从来都是先进与时尚的代表。图1新紫竹花艺空间的橱窗, 具有东方韵味的植物形态与具有欧式风格的盆子、铁艺桌子结合, 构成了融合中西的艺术特点。

创造性。上海橱窗很少照搬照抄, 重复和模仿人家, 而是富有创新精神, 洋溢着创造的活力。在很长的历史阶段, 这种善于创新的橱窗设计理念一直使上海的橱窗为国内同行所称道。

扬弃性。上海橱窗在被动开放时期, 在租界里, 以及主动开放初期, 百废待兴的形势之下, 有些饥不择食, 来者不拒的情况, 但最终还是会有选择、有区别地对待, 避免盲目和盲从。扬弃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即使在1930年代一些橱窗展示的是当时从国外流传进国内的生活消费品, 其月份牌式广告参合在内的橱窗布置, 仍然能看到设计师的点滴变化和创意。

多元性。上海橱窗的多元体现在雅与俗, 洋与土,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可以很自然的共存。图2为世界著名运动品牌阿迪达斯的橱窗, 彰显青春、时尚、而充满活力;图3“老庙黄金”橱窗以中国传统玉雕装点, 突出老城厢的特点, 充满中国文化元素;图4阿玛尼品牌橱窗紧紧抓住国际潮流又不失传统, 简洁而又耐看;图5“切瑞蒂1881”的橱窗及建筑环境让人感觉是在西欧的某个城市。而所有这些其实都同时出现在上海, 充分反映了上海橱窗多元性的特点。

国际化铸就上海橱窗新海派特征

上海城市日益国际化已是一种趋势, 橱窗的变化体现了这一趋势。恒隆广场、中信泰富、梅龙镇广场、时代广场等一批海外橱窗的出现, 将国际品牌的连锁化, 由内而外, 向橱窗连锁延伸, 将国际流行同步在上海橱窗中反映。如BURBERRY服饰和兰蔻化妆品、LV包袋、CARTIER手表、登喜路服饰等等, 表现形式如同巴黎、米兰和纽约。用精美的道具来凸现主题, 通过模特儿的展示主题, 用灯光效果来突出主题, 可谓独具匠心。

上海橱窗通过海外品牌将国际先进文化展览于沪上, 同时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地橱窗又在不断的升级换代, 互动中, 新海派橱窗文化逐渐形成。具体表现为:

1.与时俱进。

几年前, 市百一店的主题为网络时代的三只系列橱窗一字排开, 通过www、@、←等电脑特定符号, 将一种紫色秋韵的女装饰品, 一种绿色本色的男子休闲装、一种蓝色回味的电子产品组合, 使人感悟信息时代向我走来。其实, 同样以宣扬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橱窗设计也比比皆是。除了内容, 上海橱窗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采用的技术手段, 也是与时代同步的。巴黎、纽约、东京有的东西, 上海一定会有, 新技术、新材料不再是一种阻碍。

2.引领时尚。

“繁华的上海就在橱窗里”, 每当夜色降临, 汇聚了几乎所有国际顶尖品牌的橱窗, 成了游人享受奢华的地方。南京西路、淮海中路、新天地, 从那些橱窗中透射出来的迷离灯光, 照亮着每一个时尚主义者。这些时尚大牌们, 给上海带来了时尚格调的感觉和风情浪漫的品位。在上海的橱窗中, 我们可以领略奢华迷离的时尚, 在欣赏这些橱窗商品与艺术之际, 也在感受到生生不息的时尚脉搏。

橱窗在展示商品的同时, 也在教会你生活、社交和礼仪。几年前, 上海时装公司金色年华的主题系列橱窗让人产生联想。一只橱窗中两扇花饰铁门虚掩背后一幢是欧式城堡, 另一只橱窗中两扇花饰铁门背景一幢是欧式的宫廷建筑, 一个穿着时新的先生和一位穿戴时髦的小姐分别从这二个不同橱窗的铁门口走出, 让人感到这两幢建筑似曾相识, 是新搂宇的造型、或是海外一个景点, 重要的是橱窗在告诉人们, 进出这样的地方, 应有什么样的衣着。这是一种生活, 更是一种文化。

3.延伸内涵。

橱窗不再是一种商品的简单展示, 更多在于通过橱窗, 渲染企业精神与都市文化。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动机, 橱窗反映了GDP的增长, 更推动着这一城市文化的提升。橱窗与购物分不开, 打造上海国际购物天堂, 需要橱窗的耀眼的视觉冲击力。过去, 为了介绍更多的商品, 每一个橱窗空间都会被不同的商品所占据, 橱窗传达尽可能多的商品信息, 但其结果往往是信息的混乱和主题的分散。现在不同了, 一组的橱窗可能只展示一种商品、一个品牌, 或一种理念——如低碳、环保、节能, 不再是面面俱到的商品本身。所谓橱窗“连环画”就是用多角度、多侧面、多特色的橱窗语言表现一个主题, 产生一定规模气势, 让人对橱窗有更多的关注, 细细品味, 陈列商品是简单的, 但以少胜多, 将人的注意力定格, 感悟内涵, 感悟流行, 感悟时尚。品牌文化的主题通过橱窗立体生动地表现出来, 除了给人时尚流行的视觉冲撞, 更是倡导一种时新的生活方式。

海派橱窗的内涵, 在越来越表达国际化时尚理念的同时, 民族品牌和民族文化也在不断的加深。上海食品一店橱窗中那石库门房相伴的上海老酒, 富有老上海的情结;春节、中秋、端午以强烈民族色彩的橱窗设计, 更体现了古老的吴越文化和中华文化, 这种既有民族内涵, 又有时代特征的橱窗设计, 充分体现了新海派文化的特性。图6“上海滩”是家经营海派女装的服饰店, 其橱窗与室内环境再现了1930年代老上海的特点, 民族图案的门把手, 西方装饰艺术派的金属花纹和室内吊灯, 堪称海派经典。

海派文化 第2篇

活动的方案(草案)

为深入挖掘浦东地方特色菜肴、特色点心、特色小吃和餐饮文化内涵,打造“美食浦东”餐饮品牌,倡导绿色健康的大众消费理念,让每个浦东市民直观感受浦东美食文化,让每个外来的客人探访“舌尖上的浦东”,知道到浦东吃什么,引导大众消费和促进浦东餐饮行业和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经研究,决定举办“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举办,达到既定目的,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继承发扬、创新发展”。挖掘浦东地方特色菜肴的内涵,推出一批富有浦东特色的菜点和烹饪人才,展示浦东地区民俗文化和餐饮行业风貌(建议专为“美食节”出一本书)

二、活动时间

2017年4月1日至2017年11月21日前(具体待定)

三、活动地点

浦东新区(具体待定)(由三林或高桥街镇推荐)

四、活动组织

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同街镇组织浦东新区各街镇居民家庭非专业人士参加,浦东烹饪协会组织餐饮企业专业人士参赛,分专业组、非专业组进行。

支持单位:浦东新区商务委员会 主办办:浦东新区烹饪协会 协办:(待定)

为加强对“美食节”筹备工作的组织领导,组建成立“美食节”活动组委会。组委会主要职责:

1、全面负责“美食节”筹备工作的指挥、协调、调度:

2、负责主题活动的策划、方案的讨论以及各工作组方案和主题活动操作流程的安排、汇总、审定;

3、负责前期有关会提活动的组织筹备;

4、负责邀请上级领导参加“美食节”开幕式、闭幕式;

5、负责活动总体工作方案、工作简报、工作汇报等文件材料的起草、存档;

6、负责活动新闻发布会、开幕式、闭幕式等各项主题活动的综合协调;

7、负责活动邀请函、嘉宾证、出席证、参赛证、工作证的设计制作;

8、负责参加活动的上级领导、嘉宾、参赛企业、参赛选手等的汇总、统计、上报工作;

9、负责活动期间各类会议、活动现场等的组织、指导、协调、筹备;

10、负责参与活动联络接待人员和街镇、部门联络员的抽调、组织工作。组委会下设行政工作组:

1、负责“美食节”活动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有关事宜;

2、负责邀请开、闭幕式有关的领导及接待;

3、负责活动奖牌、证书与工作胸牌、选手牌、指示牌、嘉宾牌制作采购;

4、负责活动的宣传策划与落实工作;

5、负责活动的选手动员与组织等工作(发放通知与报名人数整理);

6、负责活动的财务预、决算的工作。下设活动工作组:

1、制定活动工作流程,负责排定各比赛场次的工作,赛场布置和落实场地;

2、负责赛场工作秩序、安全、处理赛场汇总发生的其他事宜;

3、负责参赛选手的报道、编号、检验与引导工作;

4、负责比赛作品的翻号、传送与比赛分数的结算整理工作等。下设裁判工作组:

1、制定比赛项目于评分细则,邀请比赛各项目的评比裁判;

2、制定比赛各项规则与各类表式的设计工作;

3、负责各比赛作品的评判打分和评出获奖名次;

4、负责各比赛现场的监督评判工作;

5、负责解释参赛选手提出的问题,处理比赛中发生的其他事宜。

五、活动形式

面向浦东新区餐饮企业(专业)和居民家庭(非专业)以厨艺大赛的形式,寻找最具有特色浦东本地菜点和最佳厨王、民间食神。分专业人士及家庭非专业人士参赛。

六、报名时间

2017年4月1日起各街镇、各酒店5月底前确认参赛家庭、参 赛单位和参赛项目上报组委会。

七、参赛方式

非专业组(家庭)2人参赛,专业组团体和个人参赛形式,寻 找最具有特色浦东本地菜本地点心本地小吃和最具人气家庭厨师和专业厨师。

八、报名方式

参赛家庭需提供:

1、参赛人员的资料,表格至所在街道领取或网上下载,2、参赛菜肴名称,主辅料、制作说明等; 参赛酒店需提供:

1、参赛人员的资料,表格至浦东烹饪协会领取或微信或网上下载,2、参赛菜肴名称、主辅料、制作方法等。

九、实施程序及时间安排 4月1日推广期: 1、4月1日期发布报名信息,进行选手报名、单位报名征集;

2、媒体跟进报道赛事前期筹备情况、相关花絮,发布活动相关信息及报名工作;

6月27日前海选筹备:

1、建立报名点、组委会热线咨询及报名电话和邮箱、微信等。

6月27日开幕式:邀请上级领导、嘉宾以及媒体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社会各界代表,介绍浦东新区“美食节”活动的基本情况和主题活动,领导致辞、大赛组委会领导讲话、参赛单位、参赛选手代表发言,宣布“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开幕。

2、活动场地联系、现场布置及前期工作等;

3、海选开始前根据报名时提交的菜点说明等,由烹饪协会专家团老师进行赛前培训指导。6月27日、7月11日、7月25日、8月8日(周二)海选(初赛)

1、分东、西、南、北四个赛场进行;

2、具体根据报名情况适当增减赛场;

3、比赛活动执行依具体情况实施。8月9日至8月21日复赛筹备

1、通过媒体、网络等对外发布海选(初赛)晋级名单;

2、复赛活动场地联络、现场布置及前期工作;

3、对晋级人员的复赛菜点由烹饪协会老师对选手进行赛前辅导、指点。

8月22日至8月29日

复赛实施

1、美食节活动复赛场地执行;

2、分二个赛场具体进行实施。8月23日至9月4日 半决赛筹备

1、通过报纸、媒体、网络等对外发布进入半决赛单位和个人名单;

2、半决赛场地落实、活动现场布置及前期工作;

3、对进入半决赛的菜点由烹饪协会老师对其进行赛前指点、辅导。9月5日

半决赛

1、半决赛活动现场执行;

2、美食节半决赛具体实施; 9月6日

决赛筹备

1、通过媒体跟进报道赛事情况及进入决赛单位和个人名单;

2、决赛场地现场布置及前期工作。10月7日前决赛和闭幕式

1、“美食节”家庭组(非专业)酒店组(专业)决赛评出各组前六名等奖项、颁奖仪式,为获奖选手等颁奖授牌。邀请上级领导、嘉宾以及媒体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社会各界代表,介绍浦东新区“美食节”活动的主题活动和活动成果。

十、评奖方法

1、比赛形式:海选(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均采取现场制作、现场评分的办法;

2、评比标准和办法:依照菜肴的色香味形意,挖掘传统性、创新性、健康性和实用性等,满分为10分,在评委出示地方分数中,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再总和相加,确定胜出选手。

3、评委:由主办方聘请烹饪协会国家级裁判评委专家组成(或再加观众评选20%比例分,专家评委80%比例分相加积分)

4、整个活动由报名开幕式(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闭幕式5个环节构成。

5、比赛进制:初赛按360进120,复赛按120进60,半决赛按60进20,决赛按20进6比例分配。

十一、参赛须知

A、参赛家庭、参赛单位和选手所有原材料自行购买; B、队员确定后(2人为家庭非专业)不允许更改和增删、不允许请外援,否则按零分处理;

C、各社区和单位代表队队长要加强对本队参赛选手的组织、纪律、安全管理,严格按约定时间、地点和程序组织选手参赛,以确保良好的竞赛秩序;

D、参赛选手应按时报到,比赛开始前15分钟未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参赛资格;

E、比赛灶具和常规油盐酱醋基本调料由主办方提供; F、比赛用盛器(装菜盆自带)需10寸盆以上; G、注意安全、爱护公物(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H、不准使用他人原料(物品)及半成品;

I、比赛过程中,一切操作过程需在现场进行,不得提前准备;若有特殊情况,需事先向组委会申请,经同意方可进行,无关人员不得参与,否则将视为作弊,取消参赛资格; J、比赛时间为每组一小时,操作超出时间的成绩无效; K、比赛结束后搞好现场清理工作。L、领队、选手要尊重评委裁判,服从评委的评定,评判标准按照指定的评分标准执行。如对评判有疑问者由领队向大赛组委会据实反映,不得当场质问评委,如有重大争议,提交大赛裁判工作组集体研究裁决。

十二、奖项设置 非专业组(家庭)

A、冠军1名授予“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民间食神称号; B、亚军2名授予“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民间高厨称号; C、季军3名授予“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民间绝勺称号; D、特别奖1名;最佳拍档奖一名;最佳创意奖一名;

E、社区团体奖3名,视各社区代表队在比赛中表现出的精神风貌、组织规范,并参照各社区参加决赛的选手总得分高低,评出社区组金、银、铜奖。专业组(酒店)

A、冠军1名授予“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最佳厨王称号; B、亚军2名授予“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最佳厨神称号; C、季军3名授予“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最佳厨艺称号; D、特别奖1名;最佳传承奖一名;最佳创新奖一名。

E、酒店团体奖3名,视各酒店代表队在比赛中表现出的精神风貌、组织规范,并参照各酒店参加决赛的选手总得分高低、评出酒店组金、银、铜奖。

2017上海海派美食文化节组委会

吴越文明衍生海派文化 第3篇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长期主攻史学与CIS理论的邹身城先生。

吴越文化是长三角和海派文化发展的根基

谈经济社会,必言及文化。当我问及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时,邹身城教授的回答很直接,也很切中要害:“吴越文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根源,吴越文化是传统的区域文化,长三角文化则是现代的区域文化,两者之间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长三角文化承袭着吴越文化的基因。广而言之,浙江文化、苏南文化与海派文化均源于吴越文化。”

邹身城说,所谓吴越文化,一般是指长江下游的历史文化,特别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文化。历史上,吴越之地分分合合,在战乱之中难以建成稳定的区域文化,但这里已经有了最初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它们以共同的生产方式、生活风俗和语言体系为吴越文化的形成、发展打下了基础。

以水为本、稻作文明是吴越传统生产方式的共同特色,以后又以多种经营、农商并起的发展模式,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以发达的民族工业开创了现代的工商文化。此外,古时的吴国和越国所使用的语言同属吴语体系。在吴、越两国,语言文化并无差异。历史证明,从古代、近代、现代到当代,吴越文化历经沉浮、开拓、革新和发展。在近代,吴越文化的开放性又使它率先吸纳、善于吸纳西方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并衍生了海派文化。正是在这种共同的自然禀赋与共同的区域文化背景中,到当代的改革开放时期,环太湖流域的吴越文化区域又一次焕发了生机。在与自身历史文化传统的对话中,再次形成了一种环太湖流域的区域性文化生态环境,又一次促成了江浙沪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亲密合作,并因此逐步形成了长三角强势经济圈。

邹教授说,吴越文化的核心地区——后起的钱唐县(杭州的前身)在隋唐之前只是一个小县。近代勃兴的上海,在古代近似荒野沙丘,至五代吴越国开拓新置的秀州(今嘉兴)时,长江口暴露的滩地统归秀州属下的松江县管辖。现今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核心区块是进入五代吴越国钱氏治下开始启动拓展的。

谈及吴越文化影响的区域,也就是如今的长三角地区,邹身城兴致勃勃地拿出了一张他收藏的地图,向我介绍了吴越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走向、形态、特色和发展:“其实上海从无到有、松江从小到大、嘉兴从县置州,均发轫于五代吴越国。钱镠先采用军事、政治手段把两浙(浙西与浙东)加以统一;然后取两个区块之间的杭州建为国都,并扩城改制,繁荣市场,从经济、文化着手加强国都的建设,巩固两浙的核心;进而有步骤地把吴越文化辐射于苏、秀、湖、睦、越、明以及婺、处、台、温、衢诸州,后又扩及福州。”

而这一切,恰恰构成了如今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大致格局。

从吴越国看吴越文化的兼容性、开放性

“说起江浙一带,外地人往往觉得这里出来的人头脑灵活、有创造性、识大局。其实这和吴越文化的影响有着极大的关系。”邹身城说,区域文化的认定,主要取决于区域内的地域特色、环境特色和人文特色所共同孕育的文化特质。

自古以来,吴越两地的水乡泽国,盛产鱼米丝绸,仕女如云,秀服软语,市镇密集,商贸兴旺,自然成为吴越之地的精华所在,也为长三角的孕育提供了有利环境。江南物产丰富,民间习于精巧工艺,茶叶果蔬驰名内外。特殊的山水地理环境,孕育了吴越文化的特质。

邹教授说,吴越文化的勃兴还主要得益于人文与天时,以及特殊的历史机遇。五代十国期间,天下分裂动荡,惟吴越钱氏坚持保境安民,在两浙营造一方乐土。本地人安乐祥和,外来移民也可受到安置。“以杭州人口的增长为例,建州之初户籍仅15380户,至而钱氏吴越国纳土归宋时,杭州的总户数多达17万余户,如此短期速效的‘中世纪城市化’业绩,几乎史无前例。”

正是这种兼容性与开放性,诞生了前所未有的“城市文化”。“东南佛国”,“佛教文化”在吴越境内大为昌盛;吴越书市和雕版印刷启动较早,是全中国印刷中心之一;茶圣陆羽在余杭著成中国第一部茶的专著《茶经》,其年代与钱鏐几乎同时;吴越园林蔚然兴起,民间相应催生了栽花、养花、插花的习俗,以及修饰庭院的风气,著名的沧浪亭园林即始建于吴越,至今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代表作之一;大量烧制秘色瓷作为贡品,至今出土文物中还发现有五代吴越瓷器精品,专家有言“四大越窑青瓷极品,三件出在钱氏故乡”;钱王对杭州“五水”的大力整治,推广到举国兴修水利,尤其组合苏、杭、湖、秀、越各州形成大片鱼米之乡,“水乡文化”富有特色;越州、湖州、杭州、苏州的丝绸织品始于晚唐而盛于五代吴越,至北宋时期成全国贡品中之最佳者,苏杭“丝绸之府”由此驰名中外;钱鏐亲自主修钱氏宗谱,影响极为广泛,不少世家大族群相效尤,繁荣了江南的“谱牒文化”。

吴越国凭着海路的优势,与海外各国进行商品贸易与文化交流。据日本人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载:“五代时开到日本的中国商船,似乎大都从吴越出发,横渡东中国海,经过肥前松浦郡的值嘉岛,进入博多津港(今福冈市)。”另外,吴越国也与印度等国开展交往。

从吴越国的这些成就,足可见吴越文化具有充分的兼容性和开放性。

海派文化的底色始终是吴越文化

邹教授说,今天的长三角,到处都能找到吴越文化的影子。

作为长三角龙头的上海,历史较短。它在发展过程中所移入的人口,主要来自江浙一带。上海在立县建市后孕育产生的海派文化,虽然也吸纳了国内其他区域文化(如京、闽、粤、皖文化等),也与外来异质文化交流、融汇,但从语言、风俗、人脉等文化要素来看,吴越文化一直是它的文化根底。

《长江文明史》曾论述:“被西方资本主义强行开放的香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都有可能成为西学东渐的中心环节,但历史最终选择了上海这片热土,这是因为上海具有地理、交通、人文、物产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上海的人文环境,也为西学东渐提供了生长发育的条件。近代中国以来,上海不仅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城市,也是一个对内开放的城市。”上海开埠后,全国的文化精英向上海集聚。以上海为中心的吴越,人文素质较高,在西学传播中更有吸纳性和开放度。在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产生的海派文化,是近代中国众多文化流派中独树一帜的新型文化流派。这种文化既不排斥西方文化,又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这种民族特色的根就是吴越文化。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其一翼为苏、锡、常和湖州等地,正是传统的“吴文化”的核心区域;而另一翼即杭州、绍兴、宁波等地,正是历史上“越文化”的核心区域。“后来,吴越文化在上海这块特殊的地方的高度融合,形成了海派文化,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形形色色的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冲突和交融,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了高潮,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经济、地理和文化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崛起的海派文化有着鲜明的特征,那就是不受陈规约束,敢于探索创新,兼收并蓄,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但不管西方文化如何冲撞、交锋,始终未能动摇海派文化的基石——吴越文化。”邹身城说。

邹教授从吴越文化的生态环境点评了海派文化在美术、戏剧、音乐、民俗文化等领域的代表人物、表现形态,阐述了吴越文化衍生海派文化的过程。

从凝固了的文化——建筑艺术角度看,上海的外滩就综合性地反映了“海派文化”的特质,在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博弈过程中慢慢融合,才造就了今天的浦西外滩的华美,才造就了经常可以在电影和电视里看到的上海街道上的有轨电车、人力三轮车、轿子、外国租界、大世界、跑马厅、戏院、石库门、亭子间、上海小姐的月份牌等老上海的表情。这些和谐相处而又各行其道的景象,催生了上海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和包容、开放的文化理念。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繁华正是这些理念和传统吴越文化兼容并蓄的共同作用所致。

新中国成立后,海派文化虽在特殊历史境遇中屡经周折,但其精神和理念仍得以顽强地传承和发展。邹身城认为:“所谓海派文化,绝非专指上海一地的文化,而应当被视为吴越文化在深厚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发展到近现代的一种必然结果。它标示的是,以上海为龙头和轴心的一种新文化形态,其覆盖面应当涵盖如今的长三角地区,而其影响力则远远超越了这一区域的范围。”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整个区域成为一片充满生机的热土。在这种情势下,海派文化必然要以更加博大的胸襟、更为自觉的主动性,不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从而在更广阔的历史舞台上,充分展现其文化的引领、统率与辐射功能。”邹身城认为,由吴越文化支撑的海派文化,日益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海派文化 第4篇

一、海派文化的简述

罗兹·墨菲在《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一书中说过, “上海近百年的发展格局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缩影”[1]。研究上海近代建筑风格就是研究中国近代社会, 因为建筑风格受到社会的各方面影响, 包括经济文化、历史、政治,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晶。上海从20世纪10年代到40年代以十年为一个时期, 重大历史大事件有:10年代, 中国进入民国时期, 政局比较混乱, 但是上海受到的影响不大, 所以一些“大人物”选择在上海定居, 这时期租界发展得很快并开始越界筑路。到了20年代, 则因为江浙战争租界人口迅速扩大, 五卅运动后, 越界筑路结束。30年代, 上海已经达到近代历史中最繁荣的时期, 中外商人等都陆续在上海定居, 租界也同时兴起了高层建筑, 这一时期发生的淞沪会战, 导致租界外和日本势力范围内的建筑受到破坏。40年代前期, 日军占领上海租界, 日本投降后租界归还上海, 之后又发生了内战等, 一些国民党官员和外籍人士离开上海。

元朝时期就已经有了上海县, 但是上海真正开始发展还是在鸦片战争以后, 其凭借地理位置逐步繁荣起来。上海的文化与传统的中国文化不太相同,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所以提到上海文化一般也会联系到海派文化。余秋雨先生认为上海文化在近代中国历史中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种文化。海派文化的基本特点就是海纳百川, 中西合璧。

海派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初始、发展、停滞、成熟这几个时期。萌芽时期是开埠前, 1889年至解放前都是发展时期, 解放后至文革是一个停滞时期, 改革开放后逐步走向成熟。海派文化的特性有都市性、双重性、多元化。所谓“都市性”不难理解, 它是建立在民众基础上的都市文化, 现代化程度比较高而且受西方影响多, 因此其与其他城市文化不太相同, 比如苏州、宁波更加注重本土的吴越文化, 香港、广州以经济为主, 北京是政治、历史中心。鲁迅先生也曾针京派人士对海派文化的误解写过文章, 指出两种文化属性不同, 一个更重视政治, 而一个更重视经济而已。从文化角度讲, “双重性”是海派文化既吸收吴越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 又有西方文化的影子, 海派文化是种雅俗共赏的文化。从创新角度说, 海派文化既是种革新的文化, 又含有旧式文化的成分。“多元化”是指各种不同的文化碰撞, 古今、中西、南北、雅俗等这几个方面的碰撞。

海派文化的优势和劣势都十分明显, 一方面是上海经济、政治方面都给文化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它接受得多、学得快、推陈出新、兼收并用, 但缺点也往往是这些因素造成的, 创新不深入, 容易流于表面, 盲目崇外。

二、上海近代建筑发展简述

建筑是城市发展的见证, 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上海近代建筑从各方面来说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 建筑类型也非常丰富, 但是因为各个租界各自为政, 从而导致城市发展不均衡。上海近代建筑从建筑技术上来说, 有江南传统建筑和西式风格建筑, 传统风格建筑采用木构梁柱结构, 开埠后出现的西式建筑则为砖石承重、木架屋盖, 特别是拱券的运用, 这之前在中国从没出现过。19世纪90年代继工业革命之后, 上海建筑开始使用新材料, 比如钢结构、混凝土、水泥。在建筑技术上不只是材质的引进, 还有管理施工上的新技术。当时出现了国外建筑师、机构, 如邬达克、通和洋行、公和洋行、德和洋行, 中国建筑师和团体有董大酋、吕彦直的彦记建筑事务所、庄俊建筑事务所、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建筑协会等。

从建筑活动来说, 上海近代建筑大致也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初始时期, 大致从1843至1895年, 西方建筑刚开始出现在上海, 租界刚开始划分, 一切都处于初始阶段, 建筑规模与形式都不太丰富。第二段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 上海近代建筑开始步入发展期, 建筑技术得到了提高, 开始出现5至7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 这是上海近代建筑的成熟时期, 这时期已经出现了高层建筑, 装饰艺术派在这一时期非常流行。

上海近代建筑的主要风格是以西方古典主义风格为主, 但对于中国来说它是一种新的建筑风格, 而且西方的新派建筑在上海也很受欢迎, 对上海来说它也是西方建筑中的一种摩登式样。当然, 这和上海人的性格特点也有关, 他们从一开始就不排斥新材料、新技术。近代上海建筑的普遍特色是是注重功利、追求时尚、中西合璧、兼容并蓄, 这和海派文化的特点不谋而合。

三、海派建筑风格

从历史角度纵向分析, 以上海近代建筑发展作为分段依据, 第一阶段为1845年至1895年近代建筑初始 (殖民地式为主的建筑风格时期) , 此时西方文化和建筑开始出现在上海, 租界建立, 但是资本积累不多, 所以建筑技术、风格、形式相对比较粗糙, 早期的大多数建筑都是砖木结构的一两层的平房。同时欧洲正在流行文艺复兴之后的新古典和巴洛克风格, 所以在上海的英国、法国租界也以古典主义改进样式居多, 就是所谓的“殖民地”式建筑。不过建筑工人等有着筑造中国建筑的习惯, 所以所建的西方建筑多多少少都带有中国建筑风格元素。第二阶段为19世纪末至1920年近代建筑发展时期 (古典主义为主的建筑风格时期) , 建筑技术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出现了5至7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艺术风格上以古典主义为主, 带着浓郁巴洛克色彩。这一时期建筑功能也扩展了不少, 有了学校、娱乐、宗教场所、花园洋房等类型的建筑。上海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也崇尚古典柱式, 建筑平面讲究轴线对称, 外立面有明显的主从关系, 提倡统一并有明显的横段三段和纵段三段式, 强调建筑局部与整体之间相协调, 建筑上追求气派, 室内装饰极为奢华。第三段为1920年至1945年近代建筑的成熟时期 (ART DECO为主的建筑风格时期) 。这时期已经出现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比如装饰艺术派、少部分现代主义及折衷主义等。从建筑本身来说高层建筑不断地拔地而起, 室内布局也趋向于功能合理化、与外部空间的交流等。崇尚装饰艺术风格, 使用比较几何化的纯粹装饰, 如发散性图案、齿轮流线线条、几何图形等, 并且饰以明亮的颜色。与此同时, 一些亚洲、非洲、欧洲等古文化元素也被采用, 上海的装饰艺术派建筑往往会加入了中国元素, 如传统纹样等。

从建筑风格来说, 上海近代建筑可以分为四种。1.西式古典复古风格。近现代上海建筑类型分饭店类、剧院电影类、宗教类、娱乐商业类、住宅类, 这些建筑中很多都是西式古典复古风格。2.折衷主义风格。折衷主义基本上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外型上保持中式特别是屋顶, 但是内部还是以西式功能分割为主;第二种外形为西式, 内部带有中式点缀;第三种是各种不同风格汇集在一个建筑中。例如外滩的上海总会等建筑都是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3.现代摩登主义。这种风格还是以装饰艺术风格为主, 也有“有机建筑”的风格, 比如西郊宾馆4号楼, 它称为“怪屋”。4.地域主义风格。这类风格大多出现在住宅建筑中, 比如赫赫有名的马勒别墅, 就是斯堪的那维亚式挪威风格。它的外部造型是马勒女儿梦中童话建筑的外型, 而内部装饰则以“船”的主题为主, 把船的内景搬到自己别墅里来了。

四、结语

上海近代建筑种类非常丰富, 这些历史建筑也只有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才能产生, 全部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财富。虽然上海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工作已经做得很到位了, 如“外滩源”等保护历史建筑原有风貌等的大型项目, 但还是有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保留建筑”被拆, 或没有被保护而破败。在这里只能呼吁加大法律执行力度, 相关部门也应该拿出相应的保护方案, 能不拆的尽量不拆, 加固维持原有建筑样式, 并且加大宣传力度, 让公众走进、了解这些历史性建筑, 成立民间的保护组织, 不要再发生令人痛心的错拆、盲拆事件了。

参考文献

[1]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A%E6%B5%B7%E5%8E%86%E5%8F%B2维基百科-上海历史本页面最后修订于, 2012.11.5

[2]http://baike.baidu.com/view/41074.htm百度百科——海派文化创建, 2006.4.24

[3]钱乃荣.重读鲁迅论海派.东方早报, 2012.10.24.B06版

[4]陈伯海.上海文化通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5]上海通社.旧上海史料.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6]陈从周, 章明.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8

[7]上海建筑施工志编委会·编写办公室.东方“巴黎”近代上海建筑史话.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1

[8]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

[9]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536159/豆瓣-Art Deco风格2010-07-07

[10]罗小未.上海建筑风格与上海文化.建筑学报, 1989 (10)

[11]郑时龄.上海近代建筑风格.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

海派甜心经典台词 第5篇

2、丑不拉叽香菇头、你会担心我一辈子嘛....?

我会!

4、“有没有怎么样啊,知不知道我很担心你呀,如果你死了,那我要怎么办”

“你那么激动干吗?”

“我干嘛不激动啊,因为我爱你啊”

5、命运让你失去一个达浪,最后一定会还给你一个达浪

6、从来没想过这三年甜蜜的回忆,在这时刻竟然是如此的痛,原来认真谈一场恋爱,竟然让人是这麼难过,如果是这样,那我再也不要认真谈恋爱了,再也不要

7、你没有迟到 是我迟到

8、只要你记得,不管是琳达浪还是薛海

我永远都是那个一直很爱很爱你的大笨蛋

这样就够了

9、三年了 你还没有出现,你死定了,你死定了 ,你早就死了一百次了

10、不管是达浪还是薛海,唯一不变的是我爱

11、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12、我喜欢你,叫我惊世骇俗丑不拉几香菇头

我喜欢你,一天打我八百次

我喜欢你,念英文的声音

我喜欢你,喝醉酒要我背你回家

我喜欢你,跳舞的样子

我喜欢你,你明明不是我心目中喜欢的那样的女生,可是,我就是喜欢你

13、没有一个人值得你为他流眼泪 谈恋爱怎么样都好就是不要伤心

14、就算全世界反对我们。我也要跟你在一起

15、他又消失了,我要怎么办?

16、没有她你会死啊,

会,我会死,如果她死了,我也不想活了

17、我那个时候人出车祸了,我人躺在医院里昏迷

你要我怎么去见你,如果可以 我爬也去见你了

可是我没有办法,你要恨我也没有关系

因为我更恨我自己

18、“那你还爱我吗?”

“3年了,我从来没有停止一天爱你”

19、你曾经受过伤吗?

你恨那个让你伤心的人吗?

恨他让你从此没有办法再爱上任何人,失去了爱人的能力.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当你伤心的时候,那个人比你更伤心.

你不知道,她一直在找你,告诉你当初来不及说出口的那一句话...

就算全世界都反对,我也要跟你在一起...

20、我喜欢他...很单纯。

我喜欢他...会逗我笑。

我喜欢他...凡事不爱斤斤计较。

海派文化养老焕发青春活力 第6篇

只见台上是浓郁的中式雅韵,大屏幕置于书香笔墨的卷轴之中,两侧陈有古色古香的屏风、书法案桌;台下则是迷人的英式优雅——西点、红茶、咖啡,中西合璧混搭出了海派雅集的文化魅力。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是第二次到访新东苑·快乐家园,一走进体验中心,一张张的笑脸,一声声的问候,令她感觉“回家了”。

让她感动的是,新东苑·快乐家园特地为她安排了庆祝生日派对。当回顾其从影生涯的精彩镜头在大屏幕上一一呈现时,秦怡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_上台,吹蜡烛,切蛋糕。新东苑·快乐家园还为秦怡请来了她多年的老友,著名的书画家韩敏。老友相见,分外亲切。韩敏当场赠予秦怡墨宝:“花雨福田”。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玉佛寺方丈觉醒大和尚则对这四个字进行了释义:“福慧俱增,吉祥自在”,并祝福秦怡永远美丽。

与其说这是一场下午茶,不如说是场高雅的文化交流。除了秦怡、韩敏和觉醒大和尚,嘉宾中还包括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他当天的身份是新东苑快乐时间银行的名誉行长,他笑称自己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正加入到新东苑快乐时间银行,他愿意与其他志愿者一起为长者服务。

现场,沪剧表演艺术家陈瑜、华雯、钱思剑带来了长者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知名作家、演说家林华携手著名主持人方舟和梦晓登台朗诵;著名笑星陈国庆助兴表演,全场捧腹;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晖一曲《草原赛马》技艺炉火纯青,令人对草原心驰神往。

如此星光熠熠的阵容,正是新东苑·快乐家园海派文化养老的特色所在。以“智慧讲堂”为例,这是一个高端文化交流平台。此前,叶辛就在“智慧讲堂”上,举办了自己首部历史小说《圆圆魂》的读者分享会;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在“智慧讲堂”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小提琴名曲《梁祝》背后的故事。

在当天的迎春下午茶上,玉佛寺方丈觉醒大和尚、新东苑国际集团董事长沈慧琴一起为新东苑·快乐家园般若禅修苑揭牌。作为智慧讲堂的一部分,般若禅修苑将给信佛的长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滋养。

据悉,未来还将有更多的移动课堂、智慧课程引入快乐家园,打造永不毕业的长者大学。

相关链接

新东苑·快乐家园是由新东苑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国际大都市海派文化养老综合社区。

项目地处上海大虹桥板块,金丰国际别墅区金光路保乐路交叉口,东临西郊庄园及万科兰乔圣菲高端别墅群,南接上海英国学校,北距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约1.5公里。

新东苑·快乐家园项目作为上海第一块养老用途用地,是上海首个持有型综合养老社区。项目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社区由6栋合院公寓和4幢长者公寓、1幢设备先进的医疗护理中心、1.5万平方米综合配套服务中心组成。

2016年社区建成后将引入星级社区服务团队及专业医疗护理团队,为约1500位健康乐龄长者提供全天候从居家颐养、专业护理、到医疗康复的一站式养老服务全力探索居家养老、机构服务的新模式。

新东苑·快乐家园倡导退而不休的积极养老方式,其核心理念是医养融合、文化养老,智慧养老,让每一位长者有尊严地安享晚年,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新东苑·快乐家园主要采用会籍+服务费的收费模式,分长期、中期、短期三种,满足不同长者的养老需求。

海派文化 第7篇

海派黄杨木雕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上海徐汇区初步形成, 经过了众多优秀的艺术家们的发展、发扬, 至今已形成了成熟的海派黄杨木雕刻艺术风格, 有着鲜明的海派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

然而, 如今海派黄杨木雕的继承与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艺术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人们追求更快更容易的赚钱方式, 传统手工艺人在不断减少。现在仍在从事黄杨木雕刻行业的工艺美术师已经寥寥无几, 而且大多都已到退休年龄, 只是因为热爱着这门技艺, 即使退休也仍不愿意放下刻刀, 仍将其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来传承着;行业的不景气直接影响到了年轻人的从业选择, 如今已经几乎没有新一代愿意学习、继承和发展黄杨木雕刻, 海派黄杨木雕即将面临后继无人的状况, 海派黄杨木雕的未来急需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

一、海派黄杨木雕独特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30年代, 上海徐家汇以土山湾为中心的天主教社区成为了最具规模与影响的西方文化传播地之一, 海派黄杨木雕的创始人徐宝庆先生当时就在土山湾孤儿院学习雕刻、素描、雕塑, 在汲取西洋雕塑注重解构的基础上, 他结合中国传统雕刻因材施艺、讲究简练的特点, 开创了海派黄杨木雕的独特风格。

海派黄杨木雕的特点是中西融合, 其既继承传统而又大胆创新, 刀法圆润明快, 注重以凝练的刀法、立体的方式创造形神兼备的作品。在发展初期, 创始人徐宝庆大师受到天主教堂的影响, 创作了许多天主教题材的作品, 如他的早期作品《圣母子像》 (图1) , 就表现了西方宗教人物。但那时徐宝庆大师已经开始了他中西结合的创新了。《圣母子像》的人物比例和结构处理上按照西方的雕刻艺术, 但人物的衣饰纹理则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方法进行精雕细刻, 圣母的面容也带有些许东方女性的韵味。

随着徐宝庆大师离开土山湾孤儿院独立发展, 他开始渐渐倾向于雕刻贴近生活、轻松活泼的作品, 如儿童嬉耍题材的《撑骆驼》 (图2) 、《顽皮娃娃》 (图3) 和《五子戏龟》 (图4) 等, 这些作品造型生动明快、富有民俗情趣, 海派黄杨木雕的独特风格在这一时期已经逐步形成并走向成熟。

同时, 受到徐宝庆大师的影响, 他的徒弟侯志飞也偏爱儿童题材的作品, 并创作了许多既生动活泼、富有童趣, 又隐含着深刻寓意的优秀作品, 他的作品《农儿乐》 (图5) 、《飞跃》 (图6) , 入选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并受到人们的喜爱。上海工艺美术学校黄杨木雕班的学生如毛关福、林翊、刘巽发等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黄杨木雕作品, 如毛关福作品《王杰》 (图7) 等。

到了1965年, 随着第一批上海工艺美术学校黄杨木雕班学生的毕业, 海派黄杨木雕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它的题材广泛涉及生活及民族因素, 不局限于西方宗教题材或传统中国民间神话传说等题材, 生动地表现历史典故、民间故事及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及故事、文学作品人物、传统吉祥图案、传统民间游戏、民间技艺、农村题材和动物题材等, 作品讲求生动传神, 捕捉生活中最生动的瞬间, 予以艺术化表现。

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 黄杨木雕行业同其他工艺美术行业一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徐宝庆被逐出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 许多黄杨木雕刻师也被迫转行。1972年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停办, 而该年黄杨木雕产值仅1.15万元[2]。

改革开放后, 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工业现代化不断推进, 但随之而来的是, 手工业开始走下坡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人们越来越追求快速的获利方式, 在机械化批量生产的冲击下, 传统手工艺日渐萎缩。黄杨木雕需要耗费艺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由于当时的国家经济水平限制, 雕刻作品无法卖到好价钱。让上海黄杨木雕迅速萎缩的另一个原因, 是当时国民收入较低, 产品大都销往国外, 而上海工资相对较高, 黄杨木雕产品的技术水平相比浙江等地要好, 因此产品价格相对偏贵, 在外国人眼中就失去了吸引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由于企业生产机制不适应市场的变化, 黄杨木雕生产逐年萎缩。从事黄杨木雕刻的工艺美术师越来越少, 其继承与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近年来, 随着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重视, 保护和发展海派黄杨木雕被重新提上日程。2007年, 徐汇区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 海派黄杨木雕成功申报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 海派黄杨木雕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和老一代的黄杨木雕大师们一起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这一优秀而独特的技艺。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尝试, 海派黄杨木雕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如今挽救海派黄杨木雕仍刻不容缓。

二、海派黄杨木雕的艺术魅力

上海黄杨木雕从开创以来, 一直富有灵活多变、善于创新的特性。这得益于艺人们的开放创新和积极进取精神, 它之所以能自成一派, 就是因为富有创新性, 具有自己的特色。

海派黄杨木雕不仅涵盖了丰富的题材, 在雕刻技艺、雕刻方法上也不断在改进, 突破着传统模式。在对工具器械的运用上, 海派黄杨木雕大师大胆创新还曾在行业内掀起了一股技术改革风。上海黄杨木雕的这种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品格, 已经深深融入了行业文化之中, 也深深影响了各个工艺美术师, 这使得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后来从事其他艺术行业之后, 仍然坚持弘扬这种精神, 在各个领域不断有所突破, 有所成就。

海派黄杨木雕大师们的创新和进取精神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有体现。下面以海派黄杨木雕大师侯志飞的作品为例来说明。

侯志飞大师早在1956年就学习黄杨木雕, 是海派黄杨木雕创始人徐宝庆的大徒弟。时至今日, 他已经从事黄杨木雕刻行业50多年了。在他一生的雕刻生涯中, 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其中, 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并广受好评的作品《飞跃》, 可谓是最为突出的一件作品。《飞跃》表现了五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乘着一条威风凛凛的龙, 在祥云的环绕下, 正在腾空而起。作品生动形象, 五个孩子表情栩栩如生, 他们跨在龙身上, 有的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好像在享受飞跃的快感;有的向下眺望, 好像在欣赏云下的大好河山;龙则雕得昂首挺胸, 脚踏祥云, 仿佛正在向天空直冲而去。这件黄杨木雕不仅生动形象、雕工细致, 它还蕴含着丰富的寓意。侯志飞大师创作这座黄杨木雕的时候正值“文革”刚结束, 国家正从拨乱反正中走出, 人人身上都憋着一股劲, 恨不得马上投入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生产、建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飞跃》诞生了。作品中的龙, 就代表了正准备发展、腾飞的中国, 而龙上的五个孩子, 分别代表了工、农、商、学、兵, 正乘着国家大发展的趋势一起飞跃。这件作品将时代精神与作者喜欢的儿童题材结合起来, 使作品既生动又寓意丰富。

海派黄杨木雕刻中, 有许多像这样优秀的作品。它们既雕工细腻、人物形象结构逼真、表情栩栩如生, 又富含海派黄杨木雕大师们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时代意义, 极具艺术和文化价值。如果海派黄杨木雕艺术不幸衰落乃至消失, 将是海派文化甚至中国文化的极大损失。

三、如何保护和发展海派黄杨木雕艺术

近几年来, 国家开始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许多即将失传的民间艺术开始重新被重视起来。海派黄杨木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国家和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然而我认为, 对于海派黄杨木雕目前面临的严峻状况来说, 只有政府的保护措施还不够, 海派艺术家们也应该加大力度, 齐心协力保护和重振海派黄杨木雕。

首先, 海派黄杨木雕的保护和发展需要培养年轻人才。现在许多日渐衰落的传统艺术面临的最大问题, 是传承人稀少, 海派黄杨木雕的这一问题尤其严重。如今, 老一辈木雕大师们有的已经辞世, 大部分都已经退休, 20世纪60年代上海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的一批黄杨木雕艺术家中, 大部分人现在都已经转行。而新一代的大学生们普遍对传统艺术的重视程度不够, 又因其制作起来耗时耗力、在市场上不受关注, 黄杨木雕对他们来说不是好的择业方向, 导致如今海派黄杨木雕已经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2008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人员到浙江访问、取经, 提出了在聋哑学校开办黄杨木雕班, 通过教授聋哑学生技术以传承海派黄杨木雕。侯志飞大师也曾受邀到上海聋哑学校传授黄杨木雕刻技艺。然而在聋哑学校传承黄杨木雕的设想却收效不好。侯志飞大师以及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的许多传统工艺美术大师们经过长期讨论的结果是:政府加大力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他们提出:有些国家, 比如日本, 他们对手工艺艺人的保护措施是, 只要艺人不转行, 一直继续手工艺制作, 政府会给与中等生活水平的保障。如果政府给手工艺人发工资, 传统工艺美术就会是一个稳定的行业, 那么必然就会有许多新一代的学生愿意学习和发展传统手工艺。一些在市场上销量不好, 或是耗时耗力又没有高收入, 已经频临失传的传统工艺美术就能重现生机, 发展起来。

对于濒临失传危险的传统工艺美术来说, 依靠宣传来引起人们的重视, 从而进行保护, 固然是一种重要的措施, 但唯有政府真正出资出力, 投入到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振兴中, 才能真正保护和推动产业的发展, 才能吸引新一代学子们进入传统工艺美术行业, 给行业带来新的血液、新的生机, 海派黄杨木雕是上海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在海派文化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我们期盼着政府能尽快采取实质性措施, 保护海派黄杨木雕。

其次, 海派黄杨木雕艺术家们应该更新观念, 大胆创新, 从观念、艺术创新上寻找发展的突破口。在黄杨木雕行业不景气的时候, 许多黄杨木雕艺术家转行, 从事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其中, 有一些大师选择了从事公共艺术雕塑这一行。比如曾为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第一届黄杨木雕班学生, 现为高级美术师的刘巽发, 就有许多优秀的雕塑作品。其中, 青铜雕塑《镇海蛟》 (图8) 、石雕《且为忠魂舞》 (图9) , 就带着浓厚的当代艺术的气息, 它们造型雄伟利落, 刀法简洁大方;同时, 又保留了传统海派黄杨木雕造型精准, 形神兼备的特点。这对于海派黄杨木雕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启发, 将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恰当地结合, 创新海派黄杨木雕的创作风格, 既能给人们带来新的审美冲击, 又能通过与当代艺术结合, 给黄杨木雕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最后, 加大宣传力度以引起更多人关注海派黄杨木雕, 也是保护和发展海派黄杨木雕的一项必要措施。黄杨木木材珍贵, 而许多优秀的海派黄杨木雕作品都雕工精细, 栩栩如生, 而且透着时代性和艺术家的个人特点, 很有装饰性和收藏价值。政府可以举办一些上海黄杨木雕展览, 集聚从海派黄杨木雕创始以来, 一代代上海黄杨木雕艺人的优秀作品, 向世人们展示这一正在走向衰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 呼吁人们进行保。

四、结语

海派黄杨木雕创始人徐宝庆大师已于2008年辞世, 他的弟子中最年轻的也年已过六旬, 海派黄杨木雕的保护与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海派黄杨木雕是如此独特, 又是如此优秀, 它凝聚了众多艺术家的创意和精神, 蕴含了独特的海派艺术风格, 以及一个时代人们的审美和创造。如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就此消失, 将会是中国文化巨大的损失,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积极想办法保护、继承和发展海派黄杨木雕。

参考文献

[1]张道森.中国美术欣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207.

海派文化 第8篇

一、杏花楼历史背景

1843年上海开埠后,江苏、浙江、广东等周边省份的人和其他海外移民纷纷涌入上海,对上海城市人口结构产生巨大影响,并共同促进了上海的发展。而海派文化也是通过开埠后逐渐发展起来,上海此后成为中西文化互撞的最前沿。在上海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江浙财团与广东商人平分秋色,而广东人所带入的地域文化,也随之汇入上海大熔炉之中,为海派移民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1.杏花楼前身

杏花楼创办于1851年,它的前身 “生昌号”番菜馆就设在“虹口老大桥直街第三号门”。据《申报》1883年9月28日第3758号记载“杏花樓啓: 啓生昌號向在虹口開設番菜歷經多年遠近馳名”。据说其创办者是一个叫“胜仔”的广东人,当时只开了一开间门面的夜宵店,卖的是广东甜品和粥类。白天有腊味饭、鸭子饭,早晚有五香粥、 鸭子粥,仅供应有广州风味的小吃菜点。虽是小本经营,但是生意不错。

2.杏花楼初创期

老上海有“吃在四马路”的俗彦, 而四马路上的餐饮均是广州人兴起的。 随着四马路(今福州路)的兴盛,杏花楼从虹口迁往四马路343号,并在迁址后正式更名为杏花楼。有史料为证“杏花樓啓:啓生昌號向在虹口開設番菜歷經多年遠近馳名現遷四馬路改名杏花樓擇於九月初四日開張精製西式各?大菜送禮茶食各色名點荷蒙仕商惠顧誠恐未及週知用登申報。”《申报》1883- 9-28第3758號

当时是叫洪吉如、陈胜芳的广东人盘进了小店,在民国初期,扩建成一座老式楼房,门面好似“银楼”,颇具广东风味。《申报》(1886-7-12)有如下记载“四马路杏花楼酒肆茶兼中外烹饪绝佳常盈利市三倍”。杏花楼当时可谓小有名气。

杏花楼做了一段时间后,因为要扩大经营,大家推荐当时该店善于制作粤菜的厨师李金海为经理。李金海上任后为了适应商业上的交际应酬,提出增加筵席等业务。

1927年,把原址翻建成七开间门面,钢骨水泥结构的四层楼大饭店。铺面设有小吃餐厅,还有外卖柜台,供应广东土特产。二楼、三楼专营酒菜筵席,大小餐厅有五间。四楼专门修建了 “船厅”,悬挂名人字画,室内根据当时国民党上海市长吴铁城喜爱的全套红木家具摆设布置,并专门到景德镇定制一些仿古彩釉瓷品,把餐厅装潢得古色古香,分外雅静,专为巨商富豪、达官贵人服务。从此,杏花楼吸引了大批工商界、军政界人士,名声大振,生意兴隆,声誉日高。

除供应正宗粤菜,还兼营欧美大菜。“杏花樓特增西菜四馬路杏花樓中菜、久為顧客歡迎、茲因國人多數喜愛西菜、特增闢西菜部、聘請名手調製精味、開幕伊始、定價尤廉云。(申报1928-12-2)”

3.杏花楼兴盛时期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杏花楼的最兴盛的时期,其粤菜和粽子、腊味、 龙凤礼饼等堪称一绝,成为宴请首选之地。

1928年10月25日《申报》有一则消息“婚禮誌昨日回春醫院林正智醫士、與陶伯千君之令陶勤先女士訂婚、宴客於四馬路杏花樓酒樓、嘉賓門、頗及一事之盛”。

1930年3月25日《申报》“吳鐵城歡宴:上海市長吳鐵城、於各要人送別汪院長之後、於昨日中午、特假四馬路杏花樓、設宴招待……等商界領袖作陪”。

当时任国民党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偏爱食杏花楼的粤菜,他本人也是广东人,成了杏花楼的常客。凡是吴要请客设宴都非放在杏花楼不可,吴当时宴请的都是政界要人、社会名流,当时来过杏花楼的有:李宗仁、汪精卫、孙科、 陈公博、黄金荣、杜月笙、朱介华(教育部长)、黄宠惠(外交部长)和市府秘书长俞鸿钧、银行家陈先甫等也是杏花楼的常客。吴铁城来杏花楼都要设在四楼“船厅”。到后来的汤恩伯,在杏花楼设宴都在四楼。老板还扩大经营范围,外出上门烧菜、服务、送菜和后来的公司菜。抗战期间,一大批日本洋行的职员的饭几乎全包在杏花楼,有三菱公司、东桥洋行等。

1934年6月24日杏花楼添设冷食小吃部。《申报》记载如下“四马路杏花楼、为著名粤菜专家、烹调适口、招待周到、内部布置、尤为富丽、以故政商各界、凡有宴会、大都在该楼假座、 该楼主李君、于近日天气炎热、特添设冷饮小食部于西首、经售各种冷饮品、 及各色西点、定价低廉、业于昨日正式开始营业矣。” (申报1934-6-25)

到了1935年,小食部营业特别畅旺,经济实惠,兼顾到一般顾客,而且它的广式粽子风味绝佳,受到广大顾客的喜爱。《申报》上是这么描述的“杏花楼廣粽上市小食部營業暢旺:四馬路杏花樓、為滬上著名粤菜酒家、名廚治庖、烹調絕佳、沪上各界重要宴會、 類皆委由該樓承辦、嗣該樓為獲利顧客起見、特添設小食部於樓下、布置雅潔、取價標廉、一般食客、以該部經濟實惠、競往進餐、因斯營業異常發達、 又該樓以現屆廢歷端節、特備各式廣粽、計有火腿蛋黃等甜鹹多種、風味絕佳、連日各界人士前往選購、極為擁擠云。”(申报1935-6-24)

杏花楼的特色食品已经成为逢年过节送礼的必备物品,“杏花樓送禮佳品暢銷:四馬路杏花樓……該樓主人、 近以廢歷年間在即、特選備大宗送禮珍品、如著名廣式豬油年糕、新會甜橙、 臘鴨邊砲、花菇蔴菇、以及各種海味等等、廉價發售、連日顧客採購、恐後爭先、營業異常發達云。”(申报1935- 1-28)尤其是杏花楼的腊味,已经成为身份的象征,送礼颇显高贵。有史料为证“杏花樓,粤制臘味眞正道地—— 粤製臘味,食品中堪稱上等杏花樓销售有悠久歷史,近年運輸不易,特向粤省聘请名師來滬,專工泡製出品滿列櫥窗鮮明可愛,種式甚多……以之送禮尤為高尚名貴,因製法極其虔潔衛生也。”(1943-1-12)

4.杏花楼月饼品牌的形成

杏花楼的月饼是其一大特色,但在二十年代,杏花楼开始制作月饼时并无名气。当时上海的广式月饼比较有名的是冠生园、陶陶酒家。杏花楼经理李金海瞄准最出名的陶陶酒家月饼,陶陶酒家坐落在四川北路,那时杏花楼的月饼销路不好,李金海一方面加紧研究工艺、提高质量,另一方面在陶陶酒家对面临时租了一间门面,挑彩旗,请吹打乐的,聘漂亮的小姐来同陶陶酒家唱对台戏。第一年以失败结束,第二年重整旗鼓,提高质量,精工细作,继续唱对台戏,如此杏花楼月饼终于一炮打响。“即杏花酒樓一家而言。每屆中秋節邊所售者。其數達十餘萬。如合全市全國所售計之。其數不更可驚耶”(申报1933-9-21)“杏花樓月餅上市:四馬路杏花樓……除於武昌路陶園·虬江路良如號·北江西路廣南安號·經銷外、連日門市售出極旺”(申报1935-8-30)可见杏花楼的月饼一路畅销。

以后杏花楼月饼不断改进工艺, 从选料到加工都独具一格,在市民心中树起了牌子。杏花楼月饼用料讲究,外形美观,色泽金黄,油水充足,皮薄馅丰,松酥可口。月饼的花色也多, 有:莲蓉、椰蓉、香肠、百果、豆蓉、 麻蓉、豆沙、嫦娥奔月、凤凰贡月、 双龙盘月、三潭印月、月宫宝盒等。 《申报》中有大量文字记载“市聲:杏花樓中秋月餅上市彈指流光、轉瞬中秋、四馬路杏花樓……精製大宗月餅應市……用以送禮、尤為足珍……月餅種類、計有蓮蓉·蛋黃·南腿·肉月·棗泥·荳沙·素月等等”(申报1934- 8-22)“杏花樓月餅上市:四馬路杏花樓……茲又屆中秋令節、該樓特精製大批月餅應市、完全用科學方法焙製、 清潔衛生、風味絕佳、餡分甜點、計有棗泥·蓮蓉·火腿·白果·等多種、皮薄餡多、焙製勻透、自食良佳、裝潢美觀、送禮宜、連日購客踵趾相接、擁擠異常、有該樓附設之小吃部、物美價廉、經濟實惠、允為隨意小酌果腹之極好處所云”(申报1936-9-11)“杏花樓焙製科學月餅:中秋將屆、月餅上市、四馬路之科學焙製月餅、素負盛名、今歲更特請名技師監製、所有奶油·蓮蓉·椰蓉·蛋黃等、色香味俱臻佳妙、親友餽贈、更為佳節高尚禮、分銷處有南京路陶園酒家、靜安寺路味林食品店、雲南路廣泛土產公司等數家。”(申报1940-9-7)

杏花楼月饼从此在上海名声大噪, 成为中秋必备上等礼品。

二、杏花楼的变迁与海派文化的联系

海派文化的形成为上海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与基础,而杏花楼作为商业的一部分也在海派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发展与壮大。杏花楼的变迁,无论是选址的变迁还是经营特色的变迁,都在彰显着海派文化的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海派文化对异乡文化表现出一种宽容的姿态,善于接受新鲜文化因子,这正是海派文化的多元性的特点。这一特点也无疑给了杏花楼广阔的天空,一个外来品牌在上海自由的发展,逐渐扎根上海, 慢慢地实现本土化。同时,杏花楼的创新求变,追求卓越的精神也体现着海派文化的活力与魅力。

1.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兴盛于20世纪20——40年代的上海,它的出现有别于其他文化而独树一帜,并且迅速的受到全国的瞩目,那是因为它与传统的首都文化完全不同。首都文化具有传统性、保守性、严谨性和稳健性。而海派文化完全与之相悖,充满着兼容性、激进性、开放性和自由性。出现这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上海是位于长江出海口的海港城市,自从19世纪中国被西方殖民者所侵犯,他们渐渐就把进行经济、贸易的目光放到了上海。上海最终也成为了最早被“欧美化”的中国城市。传统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第一次进行碰撞,西方的经济模式、文化传统等植入了上海并最终相融。海派文化的雏形由此诞生,也为今后海派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调。

进入20世纪后,海派文化渐渐成形并进入了兴盛时代,经历了多年的开埠,海派文化如同一个大袋子,吸收了来自世界各地国内、国外不同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因此,来自那么多不同地方的食物、物品、人,都要感谢海派文化给他们提供了如此大的舞台来展示他们,也包容他们能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繁衍兴盛。而海派文化也要感谢他们的到来,使得这片土地拥有今天如此的成就。他们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双方都为自身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杏花楼变迁的人文因素

上海开埠以来,贸易往来频繁, 经济重心逐渐从广州转向上海,广东人意识到上海的发展,所以上世纪五十、 六十年代,大批的广东人涌入上海,沪上粤人数量激增。

程乃珊曾撰文说:百多年来的上海主流社会,江浙财团与广东商人平分秋色,而广东人所带入的地域文化,也随之汇入上海大熔炉之中,成为海派移民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上海著名的四大百货公司的老板都是粤人,清代后期的经济界大家,如郑观应、徐润、唐廷枢等人都是粤人出身。连上海的方言,也有广东移民的元素加入,如“埋单”、 “拍拖”等,饮食业方面,其品牌更是数不胜数,冠生园、新雅粤菜馆、新亚大酒店……可见广东元素是组成海派文化的一部分,它全方位的渗透进海派文化的方方面面,而正是因为海派文化的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才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以及开放性是海派文化的特点所在。

杏花楼的前身是虹口区的一家主营粥类和甜点的夜宵店。而那时上海人并没有吃宵夜的习惯,所以夜宵店大都由广东人经营。当时广东人来沪后大部分聚集在虹口一带,自此虹口那一带的夜宵店规模初步形成。因为经营有道, 食物口感尚佳,再加之有强大的广州人消费,小小的门面已经不能满足杏花楼了。因此,在1883年,杏花楼迁址四马路(现福州路)。四马路更是一条对海派文化影响深远的道路。杏花楼迁址于此必受海派文化的影响与熏陶。

杏花楼得以在上海站稳脚跟正是因为海派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给了它机会与施展的空间。

3.杏花楼与四马路(现今福州路)

四马路开发始于1850年,是上海滩最早的现代都市雏形,是闻名中外的 “十里洋场”的发祥地,集公共租界政务、金融贸易、文化出版、美食娱乐甚至红灯区之大成。四马路更是海派文化的聚集地,当时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麦杜斯就有在四马路传教讲经布道的场所。四马路中西文化并存,高阳笔下的胡雪岩也出入这条路上的洋行谈生意, 大凡上海历史上的名人,无不在四马路留下过足迹。四马路也由此有着“文化一条街”的称号。

同时,旧上海有着“吃在四马路” 的说法,而四马路的餐饮均是广州人兴起的。因为四马路的特殊位置,那里商界政界名人出入频繁,让那里的饮食也不由得变得中西合璧了。据称那时四马路的西餐馆都是广州人做给中国人吃的,以及给洋行里的小白领吃的。杏花楼当然也不会放过这群消费者,所以在1928年申报上有记载“杏花楼增添欧美大菜”,更是顺应了这一潮流。除了这些普通的白领阶层,杏花楼也颇受名流的喜爱,当时的上海市长吴铁城也是杏花楼的座上客,经常在那里宴请各界商务人士。申报有记载的宴会就不计其数,如,“粤省电报商局股东大会”、 “市长在杏花楼宴请赴粤坎加拿大商务调查团”、“名书画家俞剑华宴请海上名人及书画家”等,商界人士、政界人士、艺术界的名流都将杏花楼作为他们的宴请首选地。正不仅仅是杏花楼的品质决定的,也是四马路这个选址给了他们不少的便利,也为他们带来了不少的客源。

四马路让海派文化发展壮大起来, 而杏花楼的兴起也为海派文化提供了不少的帮助。杏花楼为各类名流的交流提供了场所,也间接的推动了海派文化的发展。

4.杏花楼独树一帜

月饼无疑是杏花楼的一个特色,那为何一个主营广东菜的店会转向月饼这个市场呢?这就与海派文化的创新性与多元性离不开关系了。

据1928年8月21日的《申报》记载“冠生園月餅出世製造月餅最著盛名之冠生園食品公司、每年逢中秋節前、特令廠方、建築科學焙爐、製造各種……每年造貨總額、達數十萬隻、但仍有求過於供……”由此可见,当时的月饼是冠生园的天下,然而这个强势的局面在1933年被改变了,据当时的申报记载“現在市上國貨食品中最時髦者。莫過於月餅……即杏花酒樓一家而言。每屆中秋節邊所售者。其數達十餘萬”。由此可见,杏花楼的月饼销路十分不错。而为何1928年才面世的杏花楼月饼在短短几年间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呢?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当然还离不开海派文化对其的影响。

海派文化中的创新求变因子以及多元性是极具特色的,杏花楼的发展作为海派文化的一个缩影也体现着这些特点,一个主营粤菜的酒家却将自己的视野扩展到了月饼市场,在产品上有所创新,在此之前,杏花楼的粤菜已经在上海滩上小有名气,颇得各界名人与食客的青睐,而尝试月饼完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是海派文化造就了杏花楼的创新求变。在1928年首次推出自产的杏花楼月饼,免费赠送给一些老顾客、老食客以听取意见。在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后,才开始展开正式的批量生产计划。海派文化是具有扬弃性的,杏花楼深谙此道,所以在正式生产前听取各方意见,多元文化的相互对话交融以及取长补短造就了杏花楼月饼的成功。

在月饼的推出以及制作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到杏花楼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吸纳各方意见,博采众长的态度与精神,最终造就了杏花楼月饼的热销。 这些精神和态度不正是海派文化的源泉与活力所在吗?!

杏花楼在历经百年后已成为了几代上海人的记忆,它已经成功的扎根上海,成为了上海的一部分,也是上海海派文化的一个缩影与典型案例。它将自己的产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迎合上海人的口味,在发展中融入上海文化。杏花楼月饼的成功,一方面是体现了海派文化的创新性,但也是它本土化的一个缩影。开拓月饼业务也是顺应了上海人爱过中秋的风俗习惯,在口味的选择与研发中也听取食客的意见,更适合上海人的口味。这为它的本土化奠定了基础与条件。杏花楼一贯的用心,以及对品质的甄选加快了它的本土化进程。

杏花楼的发展体现着海派文化的创新性,包容性,开放性,扬弃性等特点,它是海派文化的一个缩影,它的成功也暗示着海派文化是值得推崇的。同时,杏花楼的发展也推动着海派文化的发展,杏花楼选址于四马路这个海派文化的发源地,为海派文化发展提供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

三、杏花楼现今的地位与影响

杏花楼作为以粤菜开创的品牌,其在上海进行本土化的过程非常成功。到如今,走在大街上,随便访问一位上海人,几乎十之八九都有听说过或品尝过杏花楼的食品。许多外地游客也会慕名前来,品尝这里的上海“粤菜”,这样一个上海老字号品牌,其形象、产品已经深深驻扎在上海人民心中。

杏花楼的产品在上海人民心中可以说是一种标志性存在,甚至是某些节庆日的象征。例如,中秋节,杏花楼的月饼就是受追捧的代名词,其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广式月饼口味受到了大多数消费者的喜爱,其次端午节的杏花楼粽子,也是其特色产品。杏花楼具有粤式特色的腊味类和酱卤肉食品,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其销售量一直持续在杏花楼食品种类的前三名。

杏花楼之所以能有现今的兴盛,与其口碑传播的营销策略有关。口碑传播是指一个具有感知信息的非商业传者和接收者关于一个产品、品牌、组织和服务的非正式的人际传播。出现口碑营销的现象是因为,家庭与朋友的影响、消费者直接的使用经验、大众媒介和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这些因素导致并影响了消费者的态度,良好的产品质量、消费经历或者使用经验等使得良好的口碑在消费者之间口口相传,并出现了口碑传播的成功营销案例。

杏花楼为了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 还开设了外卖和堂食。外卖区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大排长龙的景象,而堂食饭店也拥有比较固定的消费人群,大多数消费者为老上海人,且在他们心中杏花楼有经济实惠、味道上佳的良好形象,是消费者们进行家庭聚餐的理想地点。 因此准确的市场定位,能帮助品牌获得固定的消费人群,也是品牌经久不衰的秘诀之一。

然而,杏花楼在消费者,特别是上海人的心目中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地位。 但,在向外拓展市场业务仍然有待加强,过于传统的宣传方式,也会挡住品牌前进的脚步。比如适当的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也是突破品牌束缚的一种方式。

四、杏花楼品牌本土化的启示

杏花楼成功扎根上海并进行本土化过程的成功案例,对其他外来品牌的进驻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首先,品牌实体店的选址就非常重要,杏花楼就是因为落户于上海海派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才能兴旺至今。其次,品牌文化需要融入海派文化,品牌在建造实体店环境、 管理员工方面需要尊重当地的文化背景,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让消费者对品牌能产生更多的亲切感。品牌的突破创新也相当重要,外来品牌进驻必定本身就有许多特色产品,这时品牌需要在特色产品原有的基础上融入当地文化元素,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

解密海派春晚 第9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 当下的观众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 电视节目的质量日渐趋于多样化的特点。在这样的大趋势下除了中央电视台年三十晚上的那台大戏, 地方电视台逐渐开始努力在黄金周里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海派春晚《华人群星新春大联欢》就是其中值得关注一个看点。

《华人群星新春大联欢》是上海东方新闻传媒集团 (SMG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每年春节的品牌节目。从2006年第一届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五年, 并且取得了上海乃至全国综艺晚会的高收视率。本文将通过海派春晚《华人群星新春大联欢》五年发展的回顾和解密, 来探寻出当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要发展的几大要素。

鲜明的风格定位

央视春晚的目标收视群是全中国的电视观众。这样的年夜大餐, 做到老少皆宜、东西南北中都喜欢, 难度可想而知。

而作为海派春晚的《华人群星新春大联欢》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她的主要收视群是上海本地观众然后扩展到全国各地特别是南方观众亲睐东方卫视平台的电视观众。围绕“海派”这一内核, 导演们逐渐形成了稳定并有共识的创作理念, 这些理念在历年的《华人群星新春大联欢》中得以集中体现:汇聚歌舞、小品各种综艺形式, 以多元文化的融合、碰撞体现“海纳百川”的内容定位, 以炫目、时尚的“综艺嘉年华”的风格定位呈现清新、亮丽、时尚的“海派魅力”。

强大的明星阵容

中国人的收视习惯是逢年过节都习惯于以家庭为单位的聚会, 男女老少共同收看一档电视节目, 因此, 海派春晚的明星阵容也相应地应该空前的强大, 即以“海量明星”相聚共同来过年, 体现“华人群星”的品牌特质。

海派春晚连续五年网罗两岸三地影视歌坛最红最具影响力的老中青三代明星, 将近50位齐聚一堂, 恭贺新春。这些重量级人物在电视荧幕上的集体亮相, 显然是一个豪华阵容, 首先就吸引了各个年龄层次的电视观众。

然而明星的堆积只是吸引观众的入门, 真正让观众受伤的遥控器不换台, 节目内容为王, 但是看了那么多电视节目的观众, 究竟什么样的节目能够吸引他们呢?

为我所用的大腕

《华人群星新春大联欢》从诞生的第一年开始就确立了一个创作思路。混搭“MIX AND MATCH”从综艺走向综合以原创寻求突破和新意。歌手们在台上将不再唱歌, 主持人们在台上跳起舞。范文芳、张宇两位居然粉墨登场, 跟着昆剧名角张军学起了戏曲绝技, 并现场演绎了男生哄回生气女友的昆剧版本;戴军、李静两人放弃了主持本行, “临阵磨枪”大变魔术。诸如此类, 等等, 殊不知, 这些节目的出台都凝聚着明星和幕后电视工作者们的反复切磋反复排练。第二创新, 这台晚会围绕着过年的主线, 让明星们也投入很多热情, 发挥心思。“华人团聚欢庆”的主题一公布, 应允前来参与的明星都纷纷带来了自己的礼物。由于礼物太多, 最后观众在荧屏中只看到了代表性礼物:来自香港的曾志伟、台湾的侯佩岑、澳门的李菲和新加坡的范文芳送出的华人过春节的新年礼物等等。而除了新年礼物之外, 明星带来的节目也有着特别的构思。比如, 新年时分, SHE学习中国民俗的红绸舞, 阿杜、林俊杰则玩起了中国传统的茶道等等。让明星投入这样内容环节设计的晚会, 可不容易, 这算得上又一大创新。

2010年明星在晚会中通过反串与混搭表演节目, 是历届“海派春晚”的最大亮点与节目特色, 而《2010群星新春大联欢》将这种风格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升级:导演团队在策划过程中通过不断创意、不断推翻、不断完善而打造出的数个重量级的“反串混搭组合”, 无一例外都成为了媒体争相报道的话题和收视表现的高点。

最吸引眼球的, 就是国际巨星成龙与海派清口周立波合作完成的功夫小品《拜龙学艺》。导演组撰写剧本之后, 又与双方针对节目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沟通, 融入了成龙和周立波符号化的经典版, 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就是长度接近20分钟、最高收视率接近20%的精彩节目。

此外, 让“金牌魔术师”刘谦在内地舞台上首次亮嗓, 和陈慧琳合作演唱《制造浪漫》;让毛阿敏身穿1988年春晚演唱《思念》时的“大垫肩”服装, 与周立波合作一曲新版《思念》;让“双料影帝”张家辉携手苗圃演唱《你最珍贵》;让新科金马影帝黄渤携手影视红星王珞丹、曾黎表演海派歌舞秀《玫瑰之恋》, 无不是导演团队在创意和执行上都下足功夫的“重磅”反串混搭组合。值得一提的是, 周立波除了完成了与成龙演小品、与毛阿敏唱《思念》的“混搭”任务外, 还“反串”担任晚会的嘉宾主持:通过“海派清口”的方式笑侃2009热门话题, 串联起晚会节目, 在海派春晚的串联方式上另辟蹊径。

时代热点的呈现

主题是内核, 鲜明的主题才能够形成吸引力, 以更为扎实的内容提升内涵, 通过大规模、大容量的文艺题材和形式, 丰富、扩大春晚视野, 在春晚的舞台上回眸盘点2009年新闻、文化、艺术的热点, 力争成为2008年度文艺界、文化界、影视界齐聚的一次盛会。今年的晚会在确定新年“喜庆、祥和”的主题氛围基础上, 结合2010年即将召开的世博会, 将主题定位“我们在上海”, 指向性更为明确, 城市特征更为明显, 蕴涵“以世博名义, 让我们相聚在上海”, 以“相聚”的理念使得整台晚会更趋向温暖, 富有情感贴近性。

《群星耀东方·2007华人群星新春大联欢》在邀请全球华人明星及海外偶像巨星的同时, 更让这些明星在众多的互动游戏环节中展现其不为人知、甚至是并不擅长的那一面:罗志祥品尝中国传统小吃并猜测口彩;黄立行、郭美美、郑希怡画年画并传递祝福;花儿乐团踩高跷并揭晓爆笑春联;张信哲、谢娜、梁洛施、黄立行学唱戏曲并发挥创意;并特地安排张菲、容祖儿、蒲巴甲代表两岸三地赠送春节礼物, 以及韩国超一流人气巨星李俊基一边摹仿网络表情符号一边为观众拜年, 这些娱乐性极强的互动游戏节目无不展示出明星的别样风采, 形成高潮不断的收视点。

而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检阅洗礼, 加上明星新意不断的“搭配”———张菲与费玉清的“龙兄虎弟”、阿牛与谢娜的“活宝组合”、喻恩泰与倪虹洁的“同福聚首”、郎朗与宋晓波的“四手联奏”———在春节这样举家团圆的时刻, 凸显出“和谐”的最终主题。

2008年在节目的创意与设计中, 更注重在各个艺术门类中的明星组合反串演出, 并力求打造舞台演出中的精品节目, 这些节目在收视成绩上也颇为理想:如李泉与范文芳的爵士钢琴歌舞《花好月圆》 (4.6%, 东方卫视) 、南北笑星严顺开、郭冬临首次联袂出演奥运热点话题小品《欢喜奥运年》 (4.4%, 东方卫视) 、黄豆豆与陈数的双人舞蹈《畅想春天》 (3.4%, 东方卫视) 、“世界小姐”张梓琳领衔的歌舞秀《最美》、柳云龙表演的诗朗诵《冬天过后, 一定是春天》等, 都堪称是精心创作、设计与包装的精品节目, 在主题性和艺术性上都有突破。或轻松幽默或温馨甜蜜的桥段, 巧妙折射 (反映) “改革开放30年“, ”建国60周年”, “神七上天”这些重大热点主题。重点打造的歌曲《今年》邀请音乐总监小柯根据2008年一幕幕的感动度身打造, 震撼人心的旋律与真情实感的歌词, 歌唱2008年的感动, 那英的演唱为歌曲增添了醇厚感, 拨动人心, 荡气回肠嫦娥卫星、北京奥运、上海世博晚会还邀请了于丹、钱文忠两位著名学者, 从文化的角度畅谈春节传统以及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雪灾的文化背景与文化思考, 这一系列的尝试在体现《华人群星新春大联欢》文化诉求上做出了有益探索。《2008华人群星新春大联欢》反映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还反映了中华重大事件与中国人对这些事件的深厚感情。

更多元, 更具观赏性和视觉冲击力

《华人群星新春大联欢》每年给荧屏前的观众带去的观赏体验都是一台群星欢聚的大“派对”, 《2009华人群星新春大联欢》更将具有鲜明“海派”色彩的一场“新春派对”完美呈现。

为提升晚会品质, 体现电视春晚的魅力, 增强视觉冲击力, 此次晚会在视觉效果上下足功夫, 在此次《2009年华人群星新春大联欢》的视觉包装工作中分别邀请了国内资深广告导演、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化妆造型总设计师任视觉和造型总监。“用电影的创作手法拍摄, 让观众看到的是一部科幻大片的效果”是导演们的拍摄理念, 因此在开场视频《我们在上海》、多媒体情景歌舞《Love in Shanghai》的拍摄中尽管长度仅有几分钟, 但拍摄过程的严谨, 绝不亚于一部小电影的制作。开场《滚烫的狂欢》视频全程启用高清设备拍摄, 歌舞《Love in Shanghai》视频不惜租用造价达2000万元的“友好号”邮轮, 架设双机位在黄浦江中拍摄, “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 尽善尽美完成制作”是编创人员秉承的信念。

晚会演员造型总监根据导演组的构思和需求, 通过明亮跳跃的色彩、具有主题性的设计让每一个演员的造型尽现海派风格。太空装、牛年装、喜庆装……多种造型新颖活泼、相得益彰, 她用上海人特有的海派时尚气质打造出上海电视春晚特有的海派风格。

节目包装和舞美设计体现海派特色

如何让晚会的节目更加“好看”, 成了《2008华人群星新春大联欢》导演组重点考虑的问题。在晚会舞美的设计上, 在“龙凤呈祥”的传统风格中, 加入了时尚现代的元素, 使整个舞台既显示出雍容大气的新春气象, 又体现了精雕细刻的海派风格;晚会对每一个歌舞节目都进行了细致的舞蹈编排与舞台造型设计, 除了融入较多情景性表演之外, 更通过多个舞蹈团的反复排练, 使每一个歌舞节目的场面既具有欢快、热烈的总体氛围, 又趋于风格化, 同时更具表现力, 体现出海派气息。

全面出击, 多层面、多角度开展宣传推广工作

根据晚会的特点和参演艺人情况, 宣传推广同志们制定了多轮宣传计划, 将节目宣传与节目制作紧密相连, 在节目策划伊始, 就跟进宣传, 并且将具有“宣传效应”的新闻热点融入节目创作中, 促进宣传推广, 以多样手段推广节目, 在观众中形成持续关注的热点, 使得本次春晚的宣传推广工作较为成功。

节目录制前, 组织沪上各媒体对演出阵容, 晚会热点做预热报道;节目录制期间, 组织了沪上30家媒体、40多位记者参加媒体通气会, 组织群、专访, 《新民晚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每周广播电视》等报纸陆续刊登了多期相关新闻, 仅沪上主流平面媒体对这一单场次的晚会就累计发稿52篇。除了录制前后平面媒体集中性、大篇幅的重点报道外, 在节目播出前的一周以及当天, 仍有“评论性”、“预告类”风格不同的报道在《新民晚报》等主流媒体上持续刊登。网络方面, 和新浪网达成固定合作模式, 在“热点专题”版面设有专题网页, 时时跟进报道节目最新动态, 成为上海地区春节节目中唯一设有“热点专题”的活动。另外, 电视宣传片在SMG旗下各频道滚动播出, 海报、展板等多种宣传贴画置于南京西路等人流量大的地方, 也有效扩大了活动知晓率。

海派春晚《2010群星新春大联欢》的成功表明, 唯有通过节目浓厚的“海派风格”, 做出鲜明的“城市性格”才能与全国新春电视荧屏林林总总的电视综艺节目中形成差异化竞争, 独树一帜。■

海派清口的雅俗解析 第10篇

海派清口的雅, 源于周立波对“三俗”的自觉决裂, 创立伊始, 海派清口就是其精神格调上“清口”与“黄口”的对立、消费对象上“喝咖啡”与“吃大蒜”的扬弃。

不可否认, 海派清口在优雅的人文情调之下, 散发出浓烈的功利气息, 但其成功之处也正在于把握了“艺术”与“商业”、“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平衡。宣扬艺术而不曲高和寡, 追逐利益而不迎合低俗。“文化从高雅走向通俗是后现代消费主义给文化带来的转变”。文化成为商品直接导致文化产业化成为文艺界近些年来最炙手可热的景观。体制内的文化人在“艺术”与“商业”这对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时, 或食古不化, 漠视通俗文化的社会价值, 或委身世情, 追逐通俗文艺的经济价值。更多的是通过商业化“文艺形式”来调和折中, 而海派清口则以与时俱进的主题和推陈出新的方式将娱乐休闲转化为消费行为, 在灵光一闪所带来的欢声笑语中, 实现由文艺价值向经济收益的飞跃。

海派清口的雅俗兼蓄首先体现在地域性与广域性的统一。作为海派清口诞生地的大上海本身就是兼收并蓄、中西合璧的产物。海派清口也得以在含蓄温和的吴文化与激越奋发的越文化的交融中孕育, 又在本土传统和欧美流行的对峙中涵养。所以, 海派清口可以被视为在殖民文化与世俗传统、市民生活与政治宣教之间相互激荡的特定区域氛围中形成的一种艺术表达。在“语言结构和思维逻辑是根植于上海的”前提下, 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以近七成的普通话来传播这种中西交汇、南北兼容的创新表达方式。

海派清口的雅俗兼蓄还反映在历史感与时代性的糅合。海派文化是在“摩登时代的传统文化”、“时尚架构上的精致文化”, 海派清口在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开明的政治氛围中冉冉升起, 不背负丝毫的历史负担, 却不失应有的历史厚重。虽然怀旧情节等对生存处境与生存方式的关注是引发共鸣、拉拢听众的法宝, 但海派清口也“偏重于逻辑”, “用很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很严肃的主题”, 而这种主题往往聚焦沪上最时尚、最鲜活的事件和话题。

雅不掩俗, 海派清口的俗集中表现为艺术对生活的侵入, 它突破传统高雅艺术的审美对象, 将内容定位于听者的普世生活, 实现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将艺术的丰富内涵植根于生活的空间外延。从权利正义、理想追求到家长里短、饮食男女, 从达官显贵、豪门富贾到草根市民、寒门学子, 无不彰显其叙事空间的广度与深度。作者淡化叙事内容的逻辑联系, 将都市人生活中的各色片段, 包罗其中, 加以提炼, 线性罗列, 然后通过妙语穿插, 动作勾连实现凌而不乱, 琐而不碎。对生活的艺术捕捉, 却是对小人物的琐碎艰辛与悲欢离合的真实叙述。

俗不废雅, 海派清口不仅使艺术诗意的栖息生活的“铁笼”, 更完成了艺术对生活的救赎。诙谐的语言, 瓦解了生活的乏味;夸张的模仿惟妙惟肖, 击碎了生活的刻板;另类的解读发人深省, 提升了生活的境界。清口艺术对生活的改造将心灵从僵化中复苏, 将精神从物欲中解脱, 将笑声从压抑下释放。在理性文化成分的调控下, 将浪漫温情的世俗生活辅以精致细腻的审美情趣调侃得淋漓尽致, 描摹出令人神往的“上海式休闲”。

参考文献

从文物看海派文化的创新 第11篇

中外文化相结合,其生发出的创新点是中西合璧的新亮点。比如,西方音乐东来的过程中,有不少新创举,贺绿汀以中国风格创作了钢琴曲《牧童短笛》就是个典型的成功例子。钢琴作为西方乐器之王,在音乐教化方面起着重大作用,自19世纪上半叶传入中国后,随着教堂和新学堂在上海等沿海城市的兴起,圣歌与乐歌伴奏时都被广泛使用。但独立的钢琴曲创作由起步到成功,在我国还是经历了较长的时间。赵元任等老一辈学者、艺术家尝试性地创作了构思简单、曲式短小的第一批钢琴小曲,有筚路蓝缕之功。1927年萧友梅创办“上海国立音乐院”(后称国立音专,是当时国内唯一的音乐教研机构),聘请俄罗斯钢琴家查哈罗夫等主持钢琴教学,使得中国人在钢琴演奏上,由当初只能弹奏小品的初、中级程度,迅速向高水准的演奏艺术发展。适逢俄罗斯著名作曲家齐尔品(1899-1977)游历中国,爱慕中国传统音乐,特出资举办“中国风格钢琴曲”创作评奖活动,条件为作曲者必须是中国人,作品要有中国风味。比赛共收到11人创作的20件作品,评选结果: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老志诚的《牧童之乐》等六首曲子获奖。尤其是《牧童短笛》,犹如一首田园诗:两个牧童骑在牛背上一高一低吹着竹笛,中段是民间舞蹈的欢快场面,其自由式二部对位、五声调式为主体的和声音程替换等技法是钢琴的,展现的境界无疑具有中国画的写意特色,其美妙的旋律、新颖的手法一举夺得引人瞩目的一等奖。这组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诞生,立刻引起关注,经齐尔品(俄罗斯音乐家)向世界音乐界宣传,也成为后人借鉴的成功典范。这次比赛对于尚处于起步状态的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与发展,意义深远。贺先生的手稿、最早的录音唱片、当年的音乐会节目单等都是这次文化事件的很好纪念。

再如,绘画艺术方面,虽然先前已有郎世宁为代表的宫廷画、南方的外销画及民间木刻版画里西洋画法的成就,但系统学习、教授、绘制、创作西画,还是在上海播下的种子。上海的徐家汇土山湾于1864年建立孤儿院,后创办学馆,设绘画、雕塑、印刷、木刻、金工、照相等工艺场。当初为接纳孤儿工作习艺而设立的机构,后来成为培养艺术、工艺人才的摇篮。上海并产生了数位艺贯中西的画家。徐悲鸿早年到上海,深得高剑父、康有为、蔡元培赏识,受助赴巴黎高等美术学校,接受法国学院派严格而系统的训练。他于1927年带着振兴中国绘画的雄心学成回到上海,参与创办南京艺术学院,后在北京、南京任教。另一位影响巨大的西洋画家是刘海粟,他在辛亥革命后来上海,与人共建“上海美术院”(后更名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因用人体模特写生引发轩然大波,竟遭通缉。留法归来的徐悲鸿、刘海粟,还有林风眠,都极力提倡新的画风,以实现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借欧洲艺术传统表现中国文化的愿望。徐悲鸿回国后,创作了取材于中国古代历史、传说的大型油画《天横五壮士》《愚公移山》等名作。其中,在人物外形轮廓、衣纹处理和树草等的表现上,运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中的白描勾勒,而在构图、人物动态、肌肉等画面内容上,有采用强调透视关系、明暗关系、解剖比例等西画技法。刘海粟受印象派、后印象派影响较大,其国画用笔豪放,与油画有相通之处。在题材上,也有许多中国传统内容。总之,徐、刘、林及其学生,还有同样留法的颜文樑、庞薰琹等一批画家,都为西方艺术引进后绘画的创新和复兴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虽然他们在北京、南京、苏州、杭州也办学校开课授徒,但上海一直是绘画改革的重镇。留存在美术馆、博物馆里的作品,清晰地为我们展示了当年这段意义深远的画史。

谈海派艺术的现代美 第12篇

“海派”这一怀旧伤感名称最早出现在《太平洋画报》上,1840年在鸦片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入侵中国,西洋绘画也随之进入上海,上海的画家不可避免地受到西画技巧的影响,运用西画方法已成为改良中国画的时尚。当时上海城市绘画艺术思潮呈现出多元化,新旧作画观念冲突激烈,在这种环境中发展出新画法是必然结果,早期的画家以任伯年、虚谷、吴昌硕等人为主,晚期的画家有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吴大羽等。海派艺术是对时代的把握、对生活的留恋。人生需要用艺术来慰藉慌乱的心灵,由于西式画法写实思想的影响,海派国画艺术表现的是写形的美感。绘画反映自然,自然生活中的色彩斑斓足够画家用心灵的画笔去描绘它们,“以形写神”是把自然物的形与色经过主观的加工整理后,画出感动观众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任伯年的花鸟画雅俗共赏,画风明显带有西画水彩的韵味,他在人物画上运用明暗技法较多。这与他早年在徐家汇土山弯天主堂办的图画馆学习水彩画、素描、速写、人物写生有关。这必然会影响到他的花鸟画风,他是新式花鸟画法的创立者,把工笔与写意技法融为一炉,创造出一种兼工带写、雅俗共赏的清新风格,其写实技法上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这种把文人画、写意画及西洋画中高度写生的技法和谐地融汇在一起的创新,是近代中国画创作的重大突破,其意义深远。任伯年是开创西洋画融入中国画先河的著名画家。

吴昌硕在画梅花时采用西洋红,这种颜料是开通海运后从外国引入的。吴昌硕以深厚的书法和诗文修养入画,他以大写意花卉名世,他主张作画须凭一股气“苦铁画气不画形”,这里的气具有书法用笔的节奏气势,用笔古朴苍劲,笔走龙蛇,呈现出气势磅礴。吴昌硕本人不仅用色彩不尊古法,还一反文人画温藉、淡雅、空灵的风格,自创出一种大气磅礴的花卉作品。

除了上述二位画家吸收西画技巧作画外,也有位画家受西画构成技巧影响,如虚谷以断断续续的线条构造花鸟、山水别开生面。虚谷一生画的画极少,尤擅长花鸟,其作品个性强烈,章法追求创新。他是现代派花鸟画之父。虚谷抖动的手画出是破碎的线条将自己的思想倾注于画面。他的作品具有冷峻的风格,画幅放射出一种清寒光芒,冷冷逼人。虚谷绘画艺术在于他通过作品抒发蕴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凄清的感情,透过冷峻的外表,使人们看到画家火一般的内心燃烧着情感火焰。引发出诗意般的意境,笔墨有尽,韵味无穷。这种革新的精神,是那些因循守旧,专以临摹为能事的画人所难企及的。

清末画家吴有如,更是将中国画与西洋画结合的范例,他绘有《点石斋画报》《飞影阁画报》,是以上海市民的生活为题材,在画面上明显是受到了西画焦点透视技巧的影响,将房屋、门窗、人物都由近大远小进行描绘布置。其线条紧奏,构图统一而多样。

晚期的海派画家以改良中国画为己任,徐悲鸿认为明清之后国画毫无进步,只知一味临摹,不知写生为何物,画山水没见过真山真水,画人物比例失当,头大身小,衣服不分冬夏,主张融西画之法改良中国人物画,以重科学、重写实的观念和技法使人物画大为改观,所倡导的写实画风影响至今,培养了一大批画家。

留学法国的吴大羽学过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的观念和技法,作画直接采用了西洋画现代派色彩斑斓的绘画风格,而内在的审美情趣却是中国意蕴的,他所采用的用笔方法如同书法用笔:洒落、放肆、超脱,神采飞扬,趣味独特,创造了新的绘画语言,他从野兽派到抽象派的发展道路上寻找出特殊画法。刘海粟从法国回到上海后办美术学校,开写生男女人体的先河,被风气已经很开放的上海世俗社会不为理解,认为是流氓画,差点被军阀枪毙。

二、吸收众家之长,推动绘画发展

在清末画坛摹古风大盛之际,海派画家却没有这样做,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并带来各自地方的传统文化,由于通商口岸的特殊气氛与大众性文化的蓬勃发展相互交融,以及西洋画的引入,使作品多了些西洋文化的面貌,少了些摹古的模式。他们认为绘画的真实不在于视觉的真实与色彩的华丽,而在于表现人格和生命,造型高于摹形。艺术目的要满足人类的情感,而不仅仅是宗教与政治的工具。这种地域文化与大众审美趣味组成了海派独有的审美特征。“海派”有大量的书法、篆刻、花鸟画作品存留到现在。

写生自古就是国画创作的重要手段。从宋朝的许多作品都可以看出是以写生为主,如宋代赵佶的作品《芙蓉锦鸡图》线条流畅简练,笔锋饱满圆润,晕染浓淡适中,形象准确,布局巧妙,令人感叹其观物工夫的精到,可见宋朝画家写生的能力。

现代画坛上,大力倡导引进西方绘画写实素描与水彩艺术,注重在作品中灌注这种思想,讲究不仅要临摹古画还需要对景、对物写生,此举的目的在于强调对物象“形神”的准确把握,以期达到造型能力的提高,完成形神兼备的写生过程。这样的作画结果使作品既外形准确洗练,又能淋漓尽致地发挥画家的主观创造意识,获得浑然天趣、清润秀雅的效果。

海派的艺术,在于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从而熟悉生活,掌握各种对象的结构特征与运动变化的规律,而又不受这些规律的限制,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地夸张取舍,用精简的笔墨、色彩描绘出瞬间的动态,能很自然地描绘出真实、概括、神韵的花鸟形象来。简言之就是要求“形神兼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它给人的启示是现代绘画的进程不可逆转,千年不变的传统中国画的局势已随之打破了,在世界范围内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如果百年前的“海派”画家开拓出新的国画风格,它有着开放、大众、现代、交融、革新的精神,引领了创新示范,那么今天的中国画家面临着更重要的创作课题,就在于如何对传统绘画进行梳理与继承,并创作有现代生活气息的中国绘画,这是时代的要求。作画不仅要继承,还需要创造。“海派”在作画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都会流露出画家自身的气质与修养,对美的感悟、升华与创造。

结语

总之,中国画的创新手法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工笔、写意、没骨等技法的综合运用,点线面位置的转换,造型的夸张变形等方面都大有文章可做。大量的西画艺术形式为人们打开了眼界,应该在保持我国民族审美意识的情况下,吸收和借鉴有益的东西,丰富作品的技法,不拒绝西方文化中的长处为我所用,吸收西画只是一个方面,而不是“海派”创作的全部,“海派”绘画作品的丰富内涵,不仅有形式上的新奇,即使现在看,也是很具有生命力的。

参考文献

[1]李一.中西美术批评比较:中西美术比较十书[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

上一篇:支气管镜活检术下一篇:税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