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论文

2024-09-06

社会研究方法论文(精选12篇)

社会研究方法论文 第1篇

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研究方法的意义在于发现事物的本源, 还原事物的真实面貌。对于当代社会研究来说, 较为普遍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在前期定性研究 (焦点小组访谈、深度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 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定量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电话调查、入户访问等) 。

当前的社会研究方法之所以能被广泛并长期得到应用, 是由于其内在功能的合理性及其科学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必然日益显现——从客观来讲, 诸如当前大量的入户调查研究已经无法确保做到其客观性和准确性, 从主观上来讲, 在研究过程中把假设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测量手段的过程中永远会夹杂主观因素。人与现实世界的认识永远存在着差距, 人的主观意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但是在诸如焦点小组访谈这样的研究方法运用过程中, 人们头脑中经验性的判断永远与客观现实存在距离, 而且这种距离随着各种主观因素的融合而被无限放大。

由此看来, 无论从当代社会研究方法还原事物本身客观性、本质性的终极目的来看, 还是人的认识的有限性限制了研究方法的精确性, 还有研究设计者自身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判断的角度来看, 当前的社会研究需要拓展更多的一些方法, 特别是在数字时代, 网络的发展及Web2.0平台上个体无干预的各种行为体现, 为新媒体时代社会研究方法的演进和拓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拥有无限价值的“矿藏”。在这样一个原生态的环境下, 大量的原始数据累积而成供研究者挖掘研究, 于是我们提出“数据挖掘”这样一种社会研究方法的运用。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研究对象规律性之后, 我们又需要回到原始状态进行深度观察, 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原始输出, 走进研究对象与其一起生活、一起行动, 利用这种方法进一步还原观察对象的本来面目, 这正是我们之前在研究领域中时常被忽视的“人类学”社会研究方法。

于是这里我们提出对当代社会研究方法的演进与拓展——基于大量数据挖掘有用信息, 发现规律, 再回到原始状态运用“人类学”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观察, 用“数据挖掘”结合“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使调查和还原事物本源的过程成为一个尽量完整的、精确的过程。

二、数据挖掘研究方法

在历来的社会研究方法中我们始终相信, 通过语言能反映研究对象的思想、观念, 而通过当前行为能了解研究对象的现状并对其未来行为进行预测。数据挖掘的方法正是为这样的验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天然土壤”。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 网络逐渐成为人们发表个人观点, 对事物进行评价的大型平台, 在这样一个“舒适”的平台之上, 人们无约束地自由发言, 留下了大量的数据沉淀。作为研究者可以通过特定的语义分析来挖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由于人们的语言是在完全无干预的条件下进行的, 研究者通过选取有价值的数据进行分析使有用的信息浮现出来, 这种所见即所得的数据挖掘方法避免了由于主观性造成的偏差, 使语言真正成为被调查者真实思想观念的反映。在通常的焦点小组访谈中我们不难发现, 当所有焦点访谈对象围坐在一起接受主持人的提问并逐一回答展开讨论时, 必然会或多或少的受到“规范性影响” (又称功利性影响, 指个人为了获得赞赏或避免惩罚而满足群体的期望) , 出于各种个人主观因素加之群体的影响因素, 使焦点小组访谈对象的谈话有时候往往事与愿违地成为与之思想和观念相左甚至完全相悖的语言描述。而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发言, 被调查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完全放松警惕, 按照自己的想法发表个人言论, 评价相关事物, 这样一种原生态的数据为研究者的调查带来了必然的客观性、还原性和准确性。

在数据挖掘的过程中, 另外一个令人值得欣喜的应用是通过对个体的描述发现其行为现状并预测个体将来的行为。以对混合动力汽车潜在购买者的行为调查为例, 在通常运用问卷调查方法时, 我们通常拟定一些特定的题目供被调查者选择:

[第8题]未来三年内你是否考虑购买混合型动力车?

A.有B.无

调查结果显示, 有73%的被访者在未来三年内有购买打算。而作为对数据挖掘方法的应用, 我们登陆“汽车之家”论坛、“爱卡汽车论坛”、“上海汽车论坛”等几个网站, 进入论坛区寻找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的相关评价、发帖, 通过文本发掘从而得出比“73%消费者三年之内打算购买混合动力汽车”更生动的结论——我们发现, 有意购买混合动力汽车的潜在购买者大多是新近入职不久的职场新人, 与父母居住或是两口之家, 他们比较务实, 注重环保关注新能源, 还有部分人是打算拥有第二辆汽车, 于是选择购买混合动力性汽车。从文本中我们还可以发掘更多潜在购买者可能接受的价格区间以及对于售后的需求等等, 可以说这样一个例子把数据挖掘的特点及优势很好地呈现出来, 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使我们的调查向最真实和最原始的事实又迈进一步。

三、人类学研究方法

然而在挖掘有价值事实的基础上, 如何进一步整体把握行为的内在性?这里我们提出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为了更加深度了解被调查者, 亲身走近他们与他们一起工作, 一起生活, 在无干预的情况下记录他们的日常活动, 用以了解所有他们思想价值以及行为产生背后的东西。以往的研究调查往往背弃这样的一种“人类学”调查方法, 研究者们认为太过细密的单一个体的观察往往因不具有代表性而难以保证结论的真实性和普遍性。然而, 对于当前数字时代下有了基于大量数据挖掘基础上的观察法应用, 使得这样的方法在深度理解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上变得科学而有效。

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19世纪中叶形成, 作为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科学, 人类学提出利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事实, 深度观察记录。当前数字时代, 人类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能够再度兴起有其独特背景:一方面, 在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调查中, 我们不能忽视事物的本质, 在永远的运动和变化中, 社会生活是递增的、渐进的, 而数字时代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信息的庞杂性, 需要还原研究对象的本来面目, 更重要的是, 数字时代技术的发展, 使利用多媒体影像、图片等技术记录变得更加容易。

人类学研究方法作为一种最为接近事物本原的调查方法, 在帮助理解数据和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 很好地克服了“主观预设性”问题, 我们从田野调查方法中得到启示, 首先, 无干预的调查, 深入客观实际, 和其他定性、定量调查相比, 在参与观察前不对被观察事物进行预先断然的假定。其次, 对观察实时记录实时输出, 避免了研究者的诸多情感因素和价值观等对调查结果的主观影响, 最后进行原始输出, 可以说, 运用人类学方法研究的整个过程, 都在试图克服“预设性”的问题上显得颇有优势。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TBWA公司合作开展的“上山下乡观中国”项目就是对人类学调查研究方法的一次成功的实践。参赛的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走入中国各个城市 (重庆、天津、天水、景德镇等) , 活动以了解非一线城市年轻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为主题深入观察当地的消费者, 同学们综合使用各种工具:深访、随同购物、问卷访问等, 尤其是运用人类学非介入式的研究方法。以第一届“上山下乡观中国”景德镇小组为例, 该小组同学回到家乡, 调查当地年轻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他们除了在问卷基础上了解当地年轻人“幸福指数”之外, 特别对一个当地年轻男生进行跟踪采访, 通过影像和旁白的方式记录其对“幸福”观念的认识, 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景德镇年轻人眼中的“幸福”。除此之外, 还有同学走入重庆, 调查当地年轻人对于“爱情”的价值观;走进天水, 记录当地年轻人对于“时尚”的看法。这种人类学的调查方法不是“复古”, 而是充分“还原”了被调查者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 找到一种更加接近事物本原的方法。

当前数字时代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今天迫切需要一种思想:在大量数据挖掘方法基础上运用人类学的方法深度观察, 尽量避免“预设性”、接近事物本原、还原事物本质, 从而达到社会研究的根本目的。

摘要:对于当代社会研究来说, 较为普遍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 网络的发展及Web2.0平台上个体无干预的各种行为体现, 传统的社会研究方法“主观预设性”的问题逐渐凸显, 因而需要对社会研究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演进与拓展, 本文即阐释在大量数据挖掘方法基础上运用人类学的方法深度观察, 尽量避免“预设性”、接近事物本原、还原事物本质, 从而达到社会研究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数字时代,数据挖掘,人类学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Toward an Ethnographic Lingua Franca J.L.Jackson, 676Journal of Communication58 (2008) 664-678a2008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2].Askew, K. (2002) .Introduction.In K.Askew and R.Wilk (Eds.) , The anthropology of media:A reader (pp.1-14) .London:Blackwell

[3].Axel, B.K. (2006) .Anthropology and the new technologies of communication.Cultural Anthropology, 21, 354-384

[4].Coman, M. (2006) .Media anthropology:An overview.Retrieved August29, 2006, from, http://philbu.net/media-anthropology/coman_maoverview.pdf

[5].Ginsburg, F. (2005) .Media anthropology.In E.W.Rothenbuhler&M.Coman (Eds.) , Media anthropology (pp.17-25) .London:Sage

[6].Ginsburg, F., Abu-Lughod, L., &Larkin, B., Eds. (2002) .Media worlds:Anthropology on new terrain.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7].Nader, L. (1972) .Up the anthropologists:Perspectives gained from studying up.In D.Hymes (Ed.) , Reinventing anthropology (pp.284-311) .New York:Pantheon

[8].Spitulnik, D. (1993) .Anthropology and the mass media.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2, 293-315

社会研究方法2 第2篇

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

1.效度2变量3研究假设4定性研究5第二手分析

二简答

1.测量的四种类型,举例说明

2.举例说明,抽样的方法

3.举例说明,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论述

结合所学及实践,论述问卷设计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如何解决。

第二套

一名词解释

1.分析单位2定量研究3变量4相倚问题5系统抽样

二简答

1.变量的类型?变量间的关系?

2.理论的解释类型,其中各自又包括哪些分类?

3.你会如何评价一份调查问卷?

三论述:自选题撰写一个研究报告.第三套

一名词解释

1.分析单位2定量研究3第二手分析4效度和信度5摘述性研究 二简答

1,简述社会研究和选题过程。

2,分析简述问卷法与访谈法的优缺点。

3,简述创作问卷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三论述:你从这门课中学到什么?

第四套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识论2权威3描述性研究4中立5意向性 二简答

1.访问有什么类型?请举例说明。

2.探索性研究目的、原因。

3.调查问卷的结构。

三论述:学习这门课程之后,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套

一名词解释1。变量 2。研究假设 3 归纳 4 效度 5研究总体 二简答问卷法的优缺点研究的理论解释有哪些 包括什么调查报告有什么作用

社会研究方法论文 第3篇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C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26-01

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论与特征

社会科学主要研究的侧重点是单位个人组成的社会结构方面,同时也着重于社会的运行与变革研究,所以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社会科学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处处显现,并且对人们的行为和认识社会的价值判断和目标有着很大的影响,但社会生活又处处发生着变化,所以在社会科学理论和社会生活经验两个方面的划分是比较困难的,也很难断定社会科学理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就在于:自然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和表现往往比较直接,人们可以第一时间清楚并直观的了解到,而社会科学体现在社会行动和生活中的作用相对抽象,主要通过抽象的语言和意义表现在人们对待社会的价值态度和规则体系中,勉强可称之为“理论成果”。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人们会普遍低估了社会科学所取得的成就和创造的影响的根本原因。如果将社会科学的实践性充分明确与划定,那么人们就会认识到社会科学重要的实践性,从而不会贬低社会科学存在的意义。

1.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一些关于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从而构成一种体系。其中如何选择方法以及其价值和标准规范问题是其核心问题。它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的种种现象以及它的运动规律,这些称为社会客体。社会客体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其主要内容就包含社会发展、社会的本质以及规律、社会的结构和功能、社会的机制及其动力等诸多方面。

2.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总体特征大概分为三个:一,以经典实证主义为前提,也就是认为只有系统的有经验的研究才能够获取到知识,在这一点上是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思路保持一致,并且认同社会的发展同样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二,以坚持归纳主义为原则,表明归纳经验是科学知识的基础的这种观点,从过往经验上来证实和通过该经验来预测是科学研究的任务。三,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是萹蓄坚持的原则,认为做科学研究就要遵守相对的研究逻辑,才可以得出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结论,所以及其强调系统逻辑性。除此之外,科学还有一定的规律可寻。虽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经过专家和社会学者经过长期的努力已经日臻完善,但是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完备还有一段距离,因此这还有待我们继续努力。

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

1.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是实证主义从古至今发展的三个阶段,而表现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产物就是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有着这样的前提假定:一、假设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在任何科学中都可适用,并将客观性和精确性作为对科学性的解释。二、假设把教育分为多个能具体观测的变量,一个个变量间有线性或者非线性关系的存在,然后在控制部分变量的情况下就可控制教育现象与活动。三、认为通过研究能够获取到含有普遍规律的客观知识是教育研究工作的目的,然后运用到具体操作中。

2.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由于存在着多种在看待问题的方法上都与实证主义背道而驰,站在实证主义对立面上的哲学流派,而这些哲学流派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还互相存在差别,定性研究就是在这种多种哲学观的影响下产生的。

相比于定量研究而言,定性研究更加讲究看问题的整体性,将对问题的偏见暂时抛开,尊重被研究者与研究者之间的互动与问题当事人的观点。通过对本体论的研究后更加强调人类的情感与意识,认为情感和意识是支配完成人类活动的基础。从认识论上来说,知识内在规律并不能完全限定知识的发展,更不能仅仅只有理论推导就得出的,应该在结合实践的情况下得出最完善的结论。在价值论上,只有遵循价值理性的推导,才能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三、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联系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都是研究一个问题的方法,随着研究方法的发展,通过运用这两种方法研究,能够是问题研究得更加全面与透彻。从观察的角度打个比方,当在对研究中的一个具体问题不能够明确定论的情况下运用的观察或者半结构观察来发现问题,这就运用的是定性研究。如果是已经有很完善的理论指导下研究的问题,想通过假设来验证而用到观察法时,就运用的是定量研究。

用自然科学掌握的方法来解决由不同个体不同独特文化等多种因素汇集成的这种复杂的教育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就需要用到定量和定性研究法来解决问题,定量研究法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由于定性研究是在对定量研究的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方法,所以运用定性研究方法,一是可以在整体上掌握教育问题,二是能够全面和正确的的研究教育现象,但是定性研究也有其局限性。所以在教育问题上,两种方法单独运用的话都不能解决问题,所以不同的研究方法间不能够总是处在对立位置,定量与定性研究应该做到互相支撑与补充。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整体轮廓,而定量研究又是定性研究的条件所在,所以我们应该在看待研究方法时,不能够只运用一种方法,应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研究问题,才能够使问题在对立统一方面做到完善的处理。

参考文献:

[1]简春安,社会工作研究方法,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4。

[2]李方,现代教育研究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两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比较研究 第4篇

定性研究方法是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 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定性研究指向的是“为什么”, 即通过对事件或事物中所反应出来的杂乱无序的信息进行理论处理, 使之有章可依。定性研究是从收集到的许多不同的证据之间相互联系中产生的, 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

定量研究一般是为了对特定研究对象的总体得出统计结果而进行的研究。定量研究指向的是“是什么”的研究, 以求得到客观事实。定量研究通常先采用数据的形式阐释现象, 再通过演绎的方法来预见理论, 最后通过收集资料和证据来验证或评估在研究之前预想的模型或理论。它是基于一种称为“先在理论”的基础研究, 这种理论以研究者的先验想法为开端, 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

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比较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同。研究目的前者研究的是“为什么”, 后者研究的是“是什么”;研究对象前者研究的是个案, 后者研究的是个人或代表人群的样本;研究环境前者是尽可能的顺其自然, 后者是对环境进行了控制;研究结果前者是产生表达社会环境的图像资料, 后者是产生表达社会环境的数字资料;分析方法前者是通过归纳演绎法分析资料, 后者则是统计方法分析资料;前提假设前者是假定社会现实是社会参与者构建而成的, 后者则是假定存在着客观的社会现实。

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比较

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以文献、现象学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为主, 而定量研究则以问卷调查法、访问法等为主。

(一) 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法: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 以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为基础, 从中选取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从收集范围和适用范围看, 文献法收集、适用的范围较广, 省时、省力。从操作角度看, 文献法不受时空控制, 具有相当强的灵活性。

2、现象学研究法:现象学研究法是在反对实证主义的对心理现象客观、简单处理的情况下发展的, 是对生活中的价值观、信念以及个人经验等进行悬置, 完全透析现象本身, 对其进行“客观”的描述。这也是历来遭到实证学派在结果有效性方面进行攻击的原因之一。

3、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亦称个案历史法。类似于统计学上的推断统计, 其追踪研究某一个体或团体的行为, 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描述和分析, 以获得该研究单元的整个信息, 并写出个案报告。因此, 对研究单元的界定以及研究单元的典型性的选择, 成为该研究的关键因素。

(二) 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

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也称“书面调查法”。该方法用书面形式事先设计好一份问卷, 请示被调查者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问卷调查法涉及内容广泛, 过程直接, 采用的是量化方式, 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的征询单 (表) 。调查分为自填式问卷查和代填式问卷调查, 问题的设置具有固定性和针对性。其获得的样本信息可以延伸到研究的总体上。

2、意见访问:访问指通过以询问的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市场情况的一种方法。按访问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事实访问、意见访问、解释访问三种。其中意见访问的样本数量较为广泛, 其大多涉及社会热点话题, 以询问征求意见的形式向被访者进行信息数据的采集, 经历时间较短且被访者对此感兴趣, 所以采集的数据真实可靠。

3、面谈访问:访问按具体方式可以分为面谈访问、邮寄访问、电话访问、留置访问、个别深度访问等五种。这其中又以面谈访问较为常见, 主要是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行人进行访问, 通过提问等方式进行的面对面访问。面谈访问时间较短, 对象也可依研究目的不同而不同。其缺点在于被访者心理防御较高, 没有一定的面谈地点, 收集的数据代表性可能不够强。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是贯穿社会科学研究的两条主线, 不应该过度地强调某一种研究方法而贬低另一种研究方法, 对这两种研究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理清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内涵与区别, 以使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两种研究方法, 准确地把握其各自的优势及局限性。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 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 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加缜密准确。这才是科学的研究态度。从而促进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向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忠恺:《社会学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对比分析》, 《学术探讨》, 2011 (17) 。

[2]刘爽:《对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初步认识》, 《华章》, 2010 (21) 。

社会研究方法读书笔记 第5篇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本书第综述了科学方法区别于其他了解事物方法的基本特征。本篇主要讨论初始的研究方式,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通常使用的方式,在研究周围事物的过程中怎样误入歧途。

社会研究对象颇为广泛,但对于人的研究有其特殊性,本篇结合书中社会科学理论的结构与形成,以及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着重讨论人类的社会行为研究。

初始研究

人和许多动物都表现出预见的欲望。人们常常运用因果论和概率论的方法来预言未来首先,人们一般认为将来的情况是由现在造成的:上大学会影响将来的收入,游过防鲨网会碰上鲨鱼;平时用功则考试会得好分数。其次,人们还知道因果关系实质上赶符合概率的得到某种效果的可锦性在起因出现时比起因不出现时要大,但并不是绝对的。在多数情况下用功就能考出好成绩,但并不能保证次次如此;游过防鲨网很危险,但并不是次次会碰上鲨鱼。

传统与权威

人们相信在春天的播种会得到上帝的保佑,吃糖过多会损坏牙齿,手淫会导致双日失明。虽然我们有可能去亲自检验一下这些“真理”,但对于其中的绝大多数我们只是简单地接受了,’因为这些事情是“人人都知道”的。在这种意义上,传统对于人类研究不无好处。由于你接受了这些“人人都知道’’的知识,研究的负担就大大减轻了。知识的积累性与继承性提供了其进一步发靓的起跳点。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站在前辈人的肩膀上。

同时,传统对于人类研究亦有害处。假如某人想对某些“人人都知道”的知识作出新鲜的与不同的理解,很可能被视为愚不可及甚至被送进精神病院。更加可能的是,人们根本不会产生对那些已知的及显而易见的事物作出不同理解的想

法。这都是因为每一个人都继承着文化中认为天经地义的知识。

但是我认为尽管传统的力量很强大,新的知识还是层出不穷。在个人的研究之外,人的一生都在享用他人的新发现及对事物的理解。而对这些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则往往取决于发现者的身份。流行病学家说流感会通过接吻传染似乎就比一个保姆说同样的话更可信些。像传统一样,权威对于人类研究也有利有弊。在某些事情上,特别是在那些有争论的问题上,信从受过特别练的、有专业知识的,有职业证书的人的判断,会有利于我们对事物的研究。同时,某一领域权威的错误观点亦会严重阻碍研究工作奇可进行。生物学家在生物学领域中犯错误是不足为怪的。

此外,如果我们依赖某些专家权威对其专门领域之外的事物所发表的见解,也会妨碍我们对事物的正确理解。诲想,让缺乏生物化学知识的政治或宗教领袖谈论大麻是一种危险的毒鼎会有什么效果。广告业滥用权威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比如,让体育明星讨论麦片的营养价值,让电影演员评论汽车的优劣等等。

由此可见“传统和权成都是研究事物的双刃剑。”它们既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出发点,又有可能把我们的研究引入歧途。

演绎逻辑

科学的传统模式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按顺序是:理论、实施化和观察。(理论)根据科学的传统模式,科学研究起始子科学家对现实世界某些方面的兴趣。例如,就整个社会而言,哪些重大事件会危及婚姻和家庭的稳定性呢?一个可能的答案是大规模的社会危机,战争、千旱、洪水、大量失业或类似的其他社会问题。山姆·斯托芬(Sam Stouffer),研究大萧条时的婚姻家庭状况便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大规模的危机影响了家庭的稳定性是有其逻辑根据的。当危机出现时,个人与家庭的日常生活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由于家庭的稳定性依赖于常规和习惯,危机的出现便破坏了这一模式。其次,在发生某些危机如自然灾害时,政府和其他机构往往会介入而取代了部分家庭功能。当家庭经济难以维持时,政 府通过救济取代了家庭的经济功能;而养家活口的传统功能的丧失则必然对家庭稳定性产生某种影响。虽然斯托芬的理论分析已大致阐明了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但仅靠推理并不能对问越作出肯定的回答,还需要用观察来检验理论。

(实施化)斯托芬曾假设大萧条造成了冲动型婚姻的增加。问题在于如何识别这类婚姻以及从何懵手研究。科学的传统模式的第二个步骤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实施化是对测量和辨认你所要观察的变量的具体步骤、程序的设计。斯托芬是通过分析官方婚姻统计资料来识别冲动型婚姻的。他采用了下列指标:(1)在新婚夫妇各自社区之外的婚姻。(2)由行政官而不是牧师主持的婚姻。(3)婚后五年内,尤其是在未生育子女情况下的离婚或分居,以及这些指标是否在大萧条时期有所上升。就这样,他制定出一个明确的计划:怎样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以及如何辨认和解释这些答案。

(观察)科学的传统模式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实际观察。观察方法包括实验、采访或实地观察。斯托芬在其研究中则是去搜集公开发表的有关统计资料。对于每一组统计资料,他都根据理论对可能出现的模式作出假设。例如他假设,如果大萧条促使被迫结婚的情况有所增加,那么在那段时间内由于婚前怀孕而造成的婚姻应有较高比例。

演绎理论

演绎理论的包括以下关键词:真实性、客观与主观、观察、事实、规律、理论、概念、变量等。

(真实性)关于真实性哲学家已经辩论了几千年,至今没有得到满意韵答案。一个基本问题是究竟有没有独立于我们的经验而存在的事物。手中拿着的这篇文章是实在的还是你的意识的产物?不错,意识告诉我们双手感觉到纸张的存在,可是你的感觉也欺骗过你。由于不能最终证明是否真正有独立于我们的经验而存在的事物?我们做事时只好假定它是存在的。

(客观与主观)另一种方法是用客观和主观来解释真实性问题。我们承认某些事属于态度、意见和观点的范畴,如评价贝多芬和莫扎特谁是更出色的作曲家就属于主观的范畴,各人凭自己的经验作出判断。但我们感到手里这本书的存在则属于客观的范畴:它独立于我们的经验而存在。虽然“客观”的定义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但我们对客观存在的感知却是通过意识进行的。

(观察)在上述讨论中,对客观事物的“经验”系指人类感观的活动,在社会研究中一般限于视、听及接触。观察一词则泛指通过这些手段所进行的收集信

息的活动。

(事实)虽然对于哲学家说来事实这一概念象真实性一样复杂,但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时,它一般是指被观察到的现象。例如:在1960年的总统竞选中肯尼迪战胜了尼克松便是一个事实。

(规律)卡普兰(Abiaham Kaplan)定义规律为对某类事实的普遍概括,如万有引力定律。然滴规律必须是菜类事实普遍的而不是偶然的模式。卡普兰举例指出,从1920到1960年每次美国总统竞选中都是名字最长的那位候选人获胜,这是事实但不是规律。它只是偶合,而不能说明在名字长度与政治成功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规律有时又称为原理理,它们只能被发现而不能被创造。规律本身只是对事物的概括而不能作任何解释。理论的功能才是解释,而理论才是被创造出来的。(理论)理论是对与生活某一方面有关的事实与规律的系统性解释。特纳(Jonathon Turner)提出理论至少包括四要素。概念,变量、陈述和形式。

(概念)特纳把概念称为“建筑理论大厦的砖石。芦概念是对研究范围内各类现象的抽象。例如与青少年犯罪理论有关的概念包括“青少年”“犯罪”、“伙伴”以及“社会阶级”、“种族”等等。由于不同的理论对研究对象会作出不同的解释,因而使用不同的概念。如对于青少年犯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将强调同社会阶级及经济地位有关的概念。

(变量)理论不仅确定与其有关的概念,而且对这些概念加以定义,并将其进一步具体化为变量。如犯罪被定义为违反法律并迸一步具体划分为轻罪和重罪。社会阶级可具体化为由下列属性构成:工人阶级、中产阶级、上层阶级。

中外政治制度专业

1310020019

论社会变迁对法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第6篇

【关键词】社会变迁;法学研究方法;影响

法律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的不同其代表的价值观以及阶级利益必然也不相同,价值观以及阶级利益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到研究方法,这也正是社会变迁带来给法学研究方法最大的影响。从流派上来说,不同的流派抓紧的演化为法学研究方法,比如自然流派逐渐演化成了法学方法,而规范法学流派则逐渐的演化成了规范法学方法,这些法学研究方法之所以影响深远,主要是因为它们真正的揭示出了法学研究的核心,从不同的侧面完成了对法律的剖析。

1、方法论、法学流派与法学方法

社会变迁对很多行业以及流派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时代相同的学科也要有不同的研究理念,否则研究的内容只会停止不前,最后被社会淘汰,法学研究也不例外,如果随着时代的变迁,其研究方法没有任何改变,其存在的价值将会越来越低,甚至会消失,所以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法学研究方法势必会改变,而且影响非常巨大,无论是方法论、流派,还是其法学方法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是法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这也是法学进步研究进步的发现。

1.1方法论的影响

无论研究哪一个领域,或者哪一个项目,都要确定方法论,这是研究工作的前提,虽然方法论有很多,因为不同的研究项目适合不同的方法论,而方法论不同其研究的具体方法也会有相应的差异。选择好的方法论就是选择了好的方法,如果方法没有选择好,研究只会陷入南辕北辙的境地,无法获得实质性的效果。在法学领域,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我国并没有统一的方法论研究,也很少有学者针对法学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专项的研究,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法学自身的特性,即法学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追求科学或者是理解生活,其方法论研究与其他学科相比意义并不突出,法学存在的最大价值是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这种发生了改变,法学研究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领域,其方法论逐渐受到重视,我国法律研究领域也逐渐涌现处理研究方法论的很多学者。法学研究与法学实施,一个是理论研究,而另一个是实践,这两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方法论的研究时能够为法学的实践提供方向,能够让法学研究更加学术价值更加突出。

1.2法学研究流派的影响

在西方影响比较大的法学流派有三个,第一个是自然法学;第二个是规范法学;第三个是法律法学,这三大流派对整个法学研究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这三大流派对法律都提出了自己的认知,并且阐释了其核心问题以及存在的价值。这三大流派中自然法学派是影响最大,可以将其作为法哲学派,该流派对真理的追求值得每一个尊重,在自然学派看来,法律是自然产物,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定律,只是被人类世界挖掘,人类将其发现并且应用在生命中,自然流派认为法学具有人性基础,自然法的理论应用而生,而现实法只是自然法参照自然法而形成的。自然学派这一通过上述理论实现了对现实的认识以及批判。随着其他流派以及自然法学流派自身的发展,很多学者都对自然法学派进行批判,其中一个与自然法学派相对立的流派就是分析实证法学派,这个学派主要研究的是法学的形式及其存在的内部逻辑。从法律社会学角度来看,法律只是社会事实,其只是存在在某个特定的时空中,而人只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其认识的更加深刻,而分析实证理论就是从中找到内部运行的规律,其主要目的并不是针对法律也不是针对价值判断。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会有很多的流派对法学进行研究,从而扩宽法学研究的领域以及其他方面,为法学研究的学术价值的提高做出贡献。

1.3法学方法的影响

法学流派随着社会的变迁逐渐的演化为研究方法,而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法学方法就是自然法学派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化而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发展,法学方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价值以及哲理方法,自然法学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事先设置实验,之后对法律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现象进行有效的分析或者批判。我们现代比较熟知的规范研究方法,其主要是由分析实证方法演化而来,这个方法也是需要通过法律现象以及相关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研究,只是其最终的目的是做出相关的判断,其判断的标准是法律。法律社会学派经过长期的发展,也逐渐形成了法学方法,其主要研究的依然是发来法律内部逻辑,主要的依据就是法律事实,这种法律结构性的研究,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法律与社会的科学认知,使其促进社会的发展。

2、主体性、市场经济与价值法学方法

除上述的影响外,社会变迁对法学的主体性、市場经济以及相关的价值法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1主体性影响

这里所说的主体性不仅仅是法律的主体性,更是国家的主体性,近代时期我国失去了自主权,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种社会性质下,不仅是法律,经济以及政治等方面都失去了主体性,随之而来就是文化主体性的丧失。近代很多仁人志士,都为彻底改变我国的社会性质而出现了努力,比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这是仁人志士通过的努力,使得更多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有不同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更多的人开始对我国旧有的体制进行改革,其中法律就是最重要的方面。法学大的变革在我国社会历史变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社会性质不同,法律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也不同,从奴隶社会到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法律主体性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研究方法必然会发生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的变迁的确对法学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

nlc202309020719

2.2经济体制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我国终于出现了曙光,中国共产党一直带领着我国走向了新中国的成立,之后开始以恢复各方面的建设为主要任务,新中国成立的最初几年,各种经济性质的企业同时存在,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也逐渐形成,这种经济体制在最初时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积极影响,但是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这种体制严重禁锢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资源配置也同样存在着问题,因此我国事项了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不仅大大解决了生产力,同时也是很多资源达到了合理的配置,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是巨大的变大,可以将其称之为摧毁与重建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势必会涉及到法律,有很多法律条款也可以算作是摧毁与重建的过程。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也凸显出人的主体性,这是巨大的发展,也可以称之为巨大的进步。

2.3价值法学方法的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过漫长的时间,这是体制解放了生产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对人的解放,但是无论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还是人的解放都需要打破传统思维,重新建立新的思维,这也是在改革开放之前,首先进行了真理标准的讨论,思想意识的改变是一切变革活动的前提,而思想意识的改变也包括价值法学方法的变化,这一变革的过程中,法学发挥了其独有的作用,比如发展现代化理论等具有代表性理论的提出,通过法学理论的不断地讨论,人的逐渐的获得了正当的权利,某学者曾经表明资金的观点,无论是哪种权利是否能够得到尊重主要是看使其是否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经过不断地实践的发展,只有能够让人体真正的形式到法律赋予的权利,并且能够保证公民的正当的利益,都是值得尊重的法律,上述的观点也是我国立法实现价值的重要途径。

西方启蒙运动期间,经济上刚刚兴起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需要打破旧有的封建王权,以使自身能参与到政治决策之中以及思想上则需要从中世纪神学的、经院主义哲学中解放出来,为此则需要具有批判精神和反思能力的理论来应对这一挑战。此时一批持有天赋人权、自然法、社会契约等观念的思想家就出现了,他们思想的共同之处就在于设定了一个早于国家的自然状态并认为人权是天赋的、是任何人都不能剥夺的,套用洛克的话就是“这种自然状态乃是受这样一种自然法支配的,即为了促进人类的和平和维续,该自然法教导人们:人人都是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任何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自然法学派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中所具有的作用已成为历史公案,由此也说明,法学流派、法学方法在某一时间段的兴起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与社会的变迁有着深刻的关联性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社会变迁对法学研究方法的确产生了非常的影响,随着社会变迁的更加深入,这种影响会更加的深入,而无论是社会变迁,还是法学研究方法的改变,都需要传统的思维打破,不再受到传统思想的禁锢,这需要更多伟大的人物出现,也需要群众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 蔣苏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后“立法中心主义”的转向[J]. 河北法学. 2012(04)

[2] 张善根. 西方法学流派的逻辑起点及其局限[J]. 求是学刊. 2011(06)

[3] 李瑜青,张建. 论民间法研究的话语意义[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作者简介:惠强(1978-),男,河南周口人,周口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法学。

社会研究方法论文 第7篇

当今处于一个信息爆炸时代, 消费者每天接触的商品信息数以万计。企业为了争夺市场, 不惜耗费重金来充作广告费用。而消费者却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变得理性, 不在盲目的相信企业的广告信息。相对于正式或有组织的信息来源 (比如广告) 而言, 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往往更多地依赖非正式的或人际传播的信息来源, 因而口碑传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Bristor, 1990) 。传统的营销传播方式在强势的消费者面前越来越显得无力。口碑传播这个自发原始的传播方式重新进入了企业家和学者的视野, 成为企业营销方式的新法则。

二、文献回顾

口碑 (Word of Mouth) , 即顾客推荐, 它来源于传播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的Eugene·W·Anderson将口碑传播定义为:口碑传播是个体之间关于产品和服务看法的非正式传播, 包括正面的观点和负面的观点, 但不同于向公司提出正式的抱怨或赞赏。

国外学者对口碑营销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 主要是从个体的基础上来考察影响口碑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这些研究主要是从传播学、心理学、经济学角度来进行研究, 大多数采取了实证研究方法。中国学者对口碑营销研究的起步较晚, 基本沿袭西方学者的研究方法、研究方向。

绝大数对口碑营销的研究都是在微观的基础上进行, 为数不多的几篇站在宏观角度的文献都没有采用一种规范的研究方法, 而仅仅是做了一个理论上的概述 (黄英, 2004;张新彦, 2005) 。按照社会经济学的观点, 由于“嵌入性”, 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 任何商业活动和信息都离不开他所依附的社会关系网络 (Lucio Biggiero, Frank Mcdonald, 2001) 。剥离个人所依附的社会关系网络来考察口碑传播, 由此来制定口碑营销策略是缺乏实际指导意义的。因此有必要在口碑营销研究中引入社会关系, 从微观基础过渡到宏观基础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同时分析宏观微观层次和微观宏观层次问题时具有其独到的优势, 能同时以单一架构分析跨组织和组织内的网络资料 (Krackhardt&Brass, 1994) 。社会网络分析是社会学一个成熟的研究模式, 是连接微观与宏观一个良好的载体。因此笔者在本文引入社会学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口碑营销进行分析。

三、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口碑营销研究

许小虎等人 (2005) 认为社会网络元素主要有两类:关系要素与结构要素。由于许多学者认为, 所有的企业都处于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之中 (Gulati, 1998;Rowley, Behrens&Krackhardt, 2000) , 作为一种结构功能分析框架, 网络分析的基本维度是关系和结构, 这里的关系包括了节点和纽带的联结, 结构则是关系之间的分布情况。关系维度包括关系的内容或类型、强度、持续性、方向等指标, 结构维度主要是指网络关系联结在整个网络中的位置、规模、密度等。

因此本文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 本研究采用“结构-关系”网络分析方法, 采用已经被认可的、常用的4个维度:网络中心度、网络范围、网络强度和网络稳定性, 来展开对口碑传播的社会网络进行分析。

(一) 网络中心度与口碑传播

在社会网络分析中, 网络结构的位置是用网络中心度来表示的, Wasserman和Faust (1994) 指出, 网络中心度是指个体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位置, 是行动者由于参与到众多的重要联结中而在网络中占据一个重要战略位置的程度。而罗家德 (2005) 认为, 它是衡量个体组织在网络中重要性的概念工具, 表明了网络中连接关系的分布状况, 可以用来评价个体节点的重要与否、衡量其网络位置的优越性以及社会声望等, 在网络分析中常被用来检测网络结点取得资源、控制资源的可能性。越是处于网络中心位置, 就越可能提供与群体中其他成员较好的联系。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消费者, 不一定是实际购买者, 但对消费决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口碑传播的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了“意见领袖”这个概念, 意见领袖是指对某类产品或活动有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的个人。“意见领袖”无疑是处于网络中心位置, 对网络成员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有着非正式的影响力。如果“意见领袖”一个的口碑被搜寻, 那么, 这个信息预期能够影响购买者的购买决策。因此, “意见领袖”是口碑传播过程诸多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卡茨, 拉斯菲尔德, 1955) , 在口碑传播过程中起着接力棒的作用。

(二) 网络范围与口碑传播

网络范围可以定义为个体单元直接相关的关系种类数目 (Burt, 1983;Marsden, 1990) 。关系的类型或种类越多则网络的范围越大。

“桥”是由Mark Granovetter所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他在1973年的经典论文《弱关系的力量》中指出桥是一个可以刺激知识流通、知识共享的机制。桥可以传播信息, 可以让信息到达两个出现“结构洞”的网络之间。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两个网络之间存在强关系, 那么就不构成“桥”, 因为强关系之间传播的知识或信息是重叠的。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网络中“桥”对网络范围有着特殊的作用, 一个网络范围可以通过“桥”来延伸。如果网络中缺乏“桥”的连接作用, 那么信息便局限在一个强关系网络内传播, 传播的范围受到限制。在口碑传播中, 充当网络间“桥”的消费者对于信息的扩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人特殊的双重身份, 为其充当社会网络中“桥”。例如农业专家一面象征着学者身份, 而另一面有与农业生产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一些农产品企业利用其来推广新的农业生产技术。

(三) 网络强度与口碑传播

网络强度主要是指网络的嵌入性程度, 可以用网络中强关系在所有关系中所占的比例来测量 (黄洁, 2006) 。通过引入关系力量的概念, Granovetter (1973) 将关系联接分为两类, 强关系和弱关系, 前者是在关系密切且经常联络的社会联系之间形成的;后者是在关系较为紧密或间接联络的社会联系之间形成的。强弱关系在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个体和社会系统之间发挥着根本不同的作用。强关系维系着群体、组织内部的关系, 弱关系在群体、组织之间建立了纽带联系。Granovetter (1973, 1974, 1995) 断言, 虽然所有的弱关系不一定都能充当信息桥, 但能够充当信息桥的必定是弱关系, 这是其“弱关系力量”的核心依据。而强关系往往是个人与外界发生联系的基础与出发点。因为强关系包含着信任、合作与稳定, 而弱关系则与不稳定、风险、投机相联系 (罗家德, 2002) 。基于这一点, 强、弱关系网络在口碑营销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强关系网络成员的意见对接受者有着高的影响力, 能够对消费者态度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强关系网络内成员的“同质性”, 传播的信息大都是重复的, 因此不利于新产品信息的扩散。与其相反的弱关系网络成员的“异质性”, 他们传播的信息虽然不具有高的说服性, 但传播的都是新的异质信息, 消费者对于新产品或服务的了解和认知, 大都是通过弱关系网络成员来获得。互联网的引入, 它对消费者的产生影响使企业和学者看到了“口碑”另一种表现方式“鼠碑”的强大威力。这是因为互联网使消费者处于一个大的弱关系网络中, “鼠碑”传播新信息的速度和范围超出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现在许多企业和组织都开始利用互联网来进行信息传播, 一个产品, 服务能在一夜之间便家喻户晓。强关系和弱关系在口碑传播中各司其职, 由弱关系成员口碑提供信息, 由强关系成员口碑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动机并做出购买决策。

(四) 网络稳定性与口碑传播

网络稳定性指网络中关系持续程度。一般而言, 强关系通常可以维持很长的时间, 不易消亡, 因而稳定性较高, 而弱关系很容易被终止, 因而稳定性较差。在口碑信息在社会网络中传播时, 弱关系在长期的传播效果上还是存在许多不足, 这方面的例子体现在做体育产品的企业曾请一个体育明星来做其代言人, 但这个体育明星退役后转入娱乐行业, 曾在体育行业靠这个体育明星来维持的弱关系联结便会消失中断。企业又必须重新为其产品寻找代言人。

四、社会网络分析视角的口碑营销策略

基于以上的分析, 本文在此提出了口碑营销的相关策略, 首先口碑营销应以强关系网络为基础对进行市场细分。强关系网络内部成员身份、生活习惯, 社会属性具有相似性。按照社会网络进行市场细分可以为企业营销策略提供新的角度。

(一) 口碑营销借助弱关系网络扩散信息

口碑营销前期的主要任务是信息扩散, 使消费者知晓产品信息。而弱关系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这段时期企业的主要营销任务在于找到消费者网络中的“桥”。一些消费者处于不同社会网络的不同位置, 在不同的社会网络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企业应该重点针对这部分群体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 比如说免费试用, 让他们成为首批的使用者, 至少也是知晓者;巧妙利用名人效用。利用名人来作为企业的代言人, 实质上是利用了名人在某一个领域的弱关系网络。一般来说, 名人的关系网络范围大, 即有强关系网络, 但更多是利用声誉建立起来的弱关系网络。

(二) 口碑营销主要的力量应着眼于强关系网络

只有强关系网络中的口碑信息才能真正促使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比如说家庭, 朋友等网络关系。在强关系网络中, 关键在于发掘处于强网络关系的中心位置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常识, 以及把握新的消费机会, 而比较少受社会上现有的消费习惯影响, 因此, 意见领袖通常都是新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初期阶段的最早尝试者, 对于推动网络成员的协调行动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尽而推动社会资本的形成。

(三) 互联网纳入口碑营销工具

随着电子通信、聊天室以及BBS等沟通方式的盛行, 口碑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播, 借助网络的力量, 口碑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都会大大加强, 因此对于虚拟意见领袖的研究、营销模式的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企业还需要帮助建议人建立网上沟通热线, 充分使用讨论组 (newsgroup) 、聊天室、电子公告牌 (BBS) 、电子邮件 (e-mail) 等网络口碑传播工具进行口碑宣传, 从而对上网搜寻产品或服务信息的潜在消费者产生导向作用, 使其比较容易地做出购买决策。

参考文献

[1]、李培林, 覃方明.社会学理论与经验[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2]、郝之洪.消费者口碑溢出效应与扩散机制研究——一个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7 (7) .

[3]、彭湃.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高技术企业集群式成长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 2007.

[4]、Adler P S, Kwon Seok-Woo.So-cial capital: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 (1) .

[5]、陈小红.消费者情绪对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J].消费经济, 2005 (3) .

社会研究方法论文 第8篇

一、社会知识的含义

什么是知识?这是研究社会知识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因为, 只有先厘清知识的概念, 我们才能准确理解什么是社会知识, 这是认识社会知识的前提条件。在把握知识这一概念之后, 我们再对社会知识的含义进行说明。

(一) 什么是知识

关于知识的定义, 有以下三种解释:一是“知识”概念的词源学解释。《辞海》给“知识”一词下的定义是: (1) 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 (2) 相知、相识的人[1]。从释义 (1) 看, “知识”就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交流或传递给下一代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二是“知识”概念的认识论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这样表述知识的定义:所谓知识, 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 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 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 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 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 属于理性知识[2]。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 知识是主客体相互统一的产物, 它来源于外部世界, 所以知识是客观的;但是知识本身并不是客观现实, 而是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是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表征, 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通过人脑的反映活动而产生的。三是“知识”概念的哲学解释。柏拉图认为:“知识被看做是一种确证了的, 真实的信念。”[3]按照这一定义, 他认为“真”是构成知识的必要条件, 另外仅仅“真”还并非知识, 还必须相信它。当把某个观念看做是知识时, 就表示已经相信它是真的。因此, “信念”构成了知识的另一个要素。另外, 真信念不一定是知识, 如此说来, 真与信念之外还要一个条件才能构成知识的概念。即“确证”, 也就是说依据一定的认识规范对信念给予证明。罗素认为:“每一件知识都是一个正确的信念。”[4]可见, 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 可得出不同定义: (1) 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的认识成果。 (2) 知识是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3) 知识是被确信的认识。

(二) 什么是社会知识

自然知识是依照自然规律解释观察到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相较于自然知识而言, 社会知识是通过社会性获得的知识, 更多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精神, 在学校教育中它集中体现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等学科课程中。但社会科学的出发点是围绕我们社会现实的文化生活, 社会科学的对象是有意义的文化事件或实在, 其目的是认识这种实在的独特性质。价值是社会科学概念的先决条件, 即人与实在的一种关系。社会科学的任务是要获得关于具有完全特殊性质的文化现象的知识[5]。很显然, 社会知识是对社会世界 (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物的关系构成的) 的认识成果。它是通过社会性从而获得的知识, 是一种来自多重视野的共识。

二、社会知识的特性

长期以来, 人们从“客观性”、“普遍性”及“价值中立性”三个不同侧面对自然知识进行阐述。从社会知识独特性的视角看, 其根本特性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就其应然层面而言, 社会知识具有“共识性与导向性”;就其与对象的关系而言, 它具有“规范性与强制性”;就其适用的范围而言, 社会知识具有“文化性与境域性”;就其实践层面上, 社会知识具有“实践性与价值性”。

(一) 共识性与导向性

按照戈德曼的说法, 社会知识之所以为社会的, 首先是因为它以知识的社会途径为焦点, 以主体间互动为特征的社会途径考察信念的获取[6]。因此社会知识具有“社会性”。另外, 社会知识是社会成员所共有的知识, 或者说是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共有的知识, 也就是说, 它是围绕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实现的, 是一种普遍的受大众认可的具有共识性的主体间性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理解, 社会知识是一种来源于社会公共生活的具有普遍性和共识性的知识, 是主体与主体意识之间交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集体产物。它存在于集体中的每个个体中, 我们之所以能够接受它, 是因为它既是集体的, 又是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总结, 是一种教育我们承认和尊崇的知识。

社会知识之所以具有导向性, 是因为它总是社会知识是由不同具有主体意识的人通过沟通、交流、对话、协商形成的“最大公约数”。这种“契约”式的“规范共识”是大家相互“妥协”的, 共同认可的结果, 因此带有引导的目的, 起着指引作用。社会知识评价本身是由社会所导向的行为, 文化主体正是在这样的导向影响下评价其他认识状态。此外, 社会知识的评价系统还服务于一些社会的目的, 力求在社会成员中对一些问题能达成共识。

(二) 规范性与强制性

社会知识的规范性是指社会知识是一种“规范性的知识”或“策略性的知识”, 它是通过在一定情况下使用有效的手段和恰当的方法, 这样做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7]。也称为社会知识的方法性知识。因此, 社会群体中的每个成员, 在认识主体所生活的场域中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而且社会群体的一切成员相互期待, 相互制约, 每个行为都必须服从某个规范, 履行各自包含一定的行动要求的行为。

社会知识的强制性表现为社会主体间的行为或思想规则、制度等不仅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 而且被置于一种具有约束力的无形的场域之中。社会知识具有一种必须服从的, 带有强制性的力量, 它们凭着这种力量强加于个人, 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当然, 当我心甘情愿服从这种强制力时, 我就感觉不到或者说很少感觉到它是强制的了, 而它也就不成其为强制的了。尽管如此, 强制并不因此而不再是这些事实的属性, 其证明是, 我一去反抗它, 它就立即表现出来。如果我企图触犯法律, 法律就对我作出反应[8]。

(三) 文化性与境域性

社会知识的文化性是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下, 社会知识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所在的文化模式和主导价值观念的制约, 与处于该文化体系中的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人生信仰都密不可分, 包括在该文化背景下生成的集体意识、语言符号、风俗习惯、规范组织、制度、机构, 等等。不是处于一定文化体系或价值观念的主体, 就很难理解承载该文化主体的思维方式, 也不能理解基于该文化体系形成的社会知识的具体内容。

社会知识的境域性是指社会知识存在于一定时间、空间、社会事实、社会准则等文化因素之中, 其意义是由处在该地域的人们根据特定的境域表达的, 而且在此范围内的道德、法律、习俗、信仰等知识被该集体中的每个人遵从。离开了这种特定群体, 可能不存在某种社会知识, 也不存在该知识的认识主体和表现在主体身上的行为。

(四) 实践性与价值性

社会知识由社会公德通过对公民行为的监督和自身拥有的特殊惩罚制止一切侵犯道德准则的行为。如果不遵从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 就会受到他人排挤、引起他人嘲笑和社会指责。我们大部分观念和意向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渐渐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逐步承认它们, 并进入头脑。在此过程中, 社会知识通过日常实践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

社会知识的生产受到社会价值的需要来指引, 而且社会知识本身也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要求。因此, 在陈述社会知识的时候应陈述自己的文化立场特别是价值立场, 以便别人对社会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9]。另外, 社会知识在传播过程中都是受到权力因素制约的, 是社会总体权力实践的一部分。社会的权力实践控制着知识的标准, 控制了知识的生产或传播的标准就控制了异质性知识的出现, 这样就把可能出现的异端行为或反抗行为等降到最低程度。

三、社会知识的研究方法

自然知识将知识看做是一种描述性的知识, 往往使用如“真”、“事实”等认识论的范畴, 通过对不同层次自然界所存在的一些“事实”和“事件”进行观察或诉诸经验和逻辑的证实或证伪。然而, 社会知识的产生和确证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共同体的结晶, 个人的行为要受到社会价值和社会规范的影响和制约。于是, 社会知识往往使用渗透着价值的社会事实与事件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具体来说, 主要从运用几个方法对社会知识进行研究。

(一) 社会事实与事件的观察实践

社会事实是指我们可以观察和感觉的社会中的各种各样的物质实在, 比如法律、道德、教义、制度等组织、信仰或惯例。社会事件是这些社会物质实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知识作为一个社会系统, 它的正常运行是通过许多公共的或社会的形式实现的。因此, 对社会知识的研究首先要对其社会事实进行观察, 通过实地调查、观看、记录、思考, 进而对各种物质实在进行分析、描述、解释。其次是在要观察的基础上对社会事件展开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 社会知识既需要认识主体去理解, 更需要他们去实践。在“我”与“他”的社会实践活动或交往活动中, 人们必须从一种通过认识主体间的相互交往或商谈的实践中而达成共识, 并遵行“社会事实与社会事件”达成规范共识。再次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使其具正确性。人们在实践或沟通的过程中, 言语者和听众同时从生活世界出发, 或建立人际关系, 或表达经验, 在社会一体化层面上就价值和规范达成共识, 使它具有合法性或正确性。

(二) 社会事实与事件的模型化

文化主体的某些观念、思维方式或实践行为, 由于在其身上不断重复, 这种观念、思维方式和实践行为就有了一种明显具有其自身特点的固有形式, 成为一种通过个别事实表现出来, 在长久的时间过程中逐渐受到集体认可并通过言传口教和文字的肯定流传下来。这种流传下来的“成果”会逐渐成为“社会性”的共识被传承、沿袭下去。这就是法律、道德准则、民俗、宗教信仰等的渊源和本质。它之所以能具有某种“普遍性”是因为它得到所有接受者的承认, 它解决了他们共同关心的行为问题。如果说某种社会知识能在每一个认识主体的意识中引起反应, 在每个人心中都产生了共鸣, 在个人意识之间相互发生影响后成为社会成员所共有的现象, 那么这种社会知识就具有“社会性”, 是“模型化”的社会知识。

(三) 社会事实与事件的价值分析

价值是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所设计的对社会事实和事件的有用性进行评价的规范系统。正是由于社会知识的文化和价值特征, 因此社会知识是规范性的而不是陈述性、描述性的知识, 都包含一定的行动要求。例如, 大学里的学术组织、学生社团等这样一些公共机构, 它们致力于发表评论、论文、展开辩论等各种各样的公共活动, 但它们同时受到了公共性的影响。因为在社会场域里, 每个文化主体都被要求扮演各种各样的公共角色, 并且受到公共行为规范的制约。居民之所以聚居而不任意散居, 那是因为有一种舆论和集体压力在驱使人们以这样的行为方式要求这样集中。居住的形式和服装的款式不一样, 不是人们可以随意的, 至少在居住的选择是有强制性的。交通运行方式几乎是以法规的方式规定了交通工具通行的方式、方向、速度, 等等。为此, 一方面, 法律、道德、制度等减少了社会矛盾, 保持社会和谐发展。另一方面, 企图违反法令, 规则的认识主体, 法律就会对他作出反应, 通过对他的监督和惩罚制止侵犯法则的行为。所以, 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相应的价值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 这样社会成员之间就可以互相期待、相互约束, 各自在一定情况下都把普遍适用的规范价值当做自己的行为指南。

摘要:社会知识是从知识的社会维度表示的概念与规范, 是关于社会关系、利益、道德与制度的知识。从社会知识独特性的视角看, 其根本特性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就其应然层面而言, 社会知识具有“共识性与导向性”;就其与对象的关系而言, 它具有“规范性与强制性”;就其适用的范围而言, 社会知识具有“文化性与境域性”;就其实践层面而言, 社会知识具有“实践性与价值性”。根据其含义及其根本特性, 我们需要从观察实践、模型化和价值分析方面对社会知识进行研究。

关键词:社会知识,观察实践,模型化,价值分析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0:4658.

[2]胡乔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1952.

[3]陈嘉明.知识与确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31.

[4][英]罗素.人类的知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191.

[5][德]马克斯·韦伯著.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15.

[6]陈嘉明.知识与确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301.

[7][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83.

[8][法]E.迪尔凯姆著.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24.

行为分析: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第9篇

一、行为分析方法的要义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 行为分析主要体现为两个大的方面:第一, “价值中立”论。行为分析的绝大多数研究都将有关价值问题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 拒绝研究伦理道德问题, 提出应当完全摒弃意识形态, 排除所有的价值判断, 要用“不偏不倚”的方法研究人类行为, 严格防范研究者的价值观念介入研究过程, 反对把科学和道德、伦理问题混在一起, 主张完全“价值中立”, 以使各门学科成为一门“经验科学”、“纯科学”。这集中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者和研究目的应当“价值中立”。在行为主义者看来, 传统科学研究的最大危害就在于受研究者个人的思想倾向和感情特点影响之深, 妨碍了科学的自主性和客观性。对于行为分析来说, “价值中立”不仅是一种原则、一种理想, 而且还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现实目标。为了做到完全“价值中立”, 不仅研究者要自觉约束自己, 克服个人偏见、主观好恶, 而且还要对研究方法进行革命, 改变既有的研究对象、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第二, 行为分析提出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这具体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强调必须不断地探究人类行为的规律以及与此相关的变量, 以此来使各门学科研究真正成为一门解释和预测的科学;二是强调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实际可观察的现象, 因此科学研究要建立在可观察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 借助现存的理论体系和学者们的思维加工, 提出有关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假说或假设, 用经验材料验证假说;三是强调科学研究的资料应当量化, 并主张只有量化才能发现规律及各种内在的关系。按照达尔的观点, 定量资料的一个好处就是它们大大方便了因果分析, 另一个好处是可以用来进行比定性资料更有效地分析, 从而检验命题是否成立;四是强调社会科学研究应当破除学科间的界限, 效法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技巧、技术和概念, 建立跨学科的方法联合。

二、行为分析方法的分析框架

行为分析方法以人类的行为为研究对象, 通过探索行为的内在机制, 旨在找到行为规律, 从而引导人的行为。其主要的研究思路以描述———解释———预测———导向四个阶段为分析框架来进行。描述是逻辑起点, 该阶段是要对行为的状况进行客观的、准确的描述, 还行为以本来面貌, 从多角度刻画行为的复杂性, 从而把握行为的本质。解释就是要探究行为发生的原因, 研究行为的发生机制, 把握行为之间的逻辑联系, 从而找到行为的规律。这是四个阶段最重要的阶段, 反映着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 是行为分析最复杂也是难度最大的工作。行为生成的原因有多种, 有直接的和间接的、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本质的和一般的原因等等, 需要把握本质才能得出合理的解释。预测则是在认识行为规律后对行为未来的发生和变化进行预测, 是从已知到未知, 从现在到将来的一种推理和猜测。这是一种基于客观规律认识基础上的、合理的、科学的对未来的预测。导向阶段则是在对未来的预测前提下对人的行为形成一种影响, 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实现组织的目标发展, 克服影响主体行为的消极因素, 充分发挥主体的行为积极性。行为分析方法可以说为我们进行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

三、行为分析方法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首先, 行为分析方法促进了社会科学的科学化发展。一是定量分析方法的促进作用。行为分析方法运用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等提供的最新方法和技术, 如先进观察、资料收集、个案分析、统计分析等为分析提供量化根据, 以量化资料去说明各种社会关系的规律, 从而避免了主观臆断及浮于空泛的定性议论, 也加深了分析研究的可靠性、科学性;二是假设法。假设方法主要是预定一套严格的理论假设、概念, 然后依据已经确定的理论假设、概念开展研究, 使每个理论假设、概念都可以用实验资料予以检验和证明。这是自然科学指导原则在社会科学的科学化;三是操作方法。社会科学的概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一样也要通过操作程序, 不能进行操作的概念则被排除在科学之外。这种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增加了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可重复性, 克服了神秘性弊端, 从而推动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证化进程。

其次,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行为分析方法还是众多交叉学科和新理论的催生器。行为分析方法对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方法的借鉴, 丰富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在“科学”的口号下, 行为分析综合运用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物理学、系统论、控制论等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行为。如在政治学研究中, 行为分析方法认为政治行为只是人类行为的一种, 要研究政治行为必须要研究人类的其他行为, 并研究其他与之有关的学科。这种多学科性研究催生了政治人类学、政治社会学、政治地理学、生物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 从而扩大了其研究领域。

四、行为分析方法对社会科学发展的启示

由于行为分析的内在缺陷, 1969年伊斯顿在担任美国社会科学会主席的就职演说中提出了进行后行为主义革命的倡议。后行为主义对行为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批评, 批评了价值中立论及哲学基础, 主张价值与事实的不可分;批评了行为主义过分强调基础理论的研究而忽视了某些紧迫问题的解决, 主张社会科学的政治化;批评了行为主义对社会科学传统研究方法作用的贬低, 重新肯定了政治哲学及其方法在社会科学的研究地位;批评了行为主义热衷于以技术手段做定量分析而使方法超过了研究本身。因此, 我们在进行行为分析的同时, 必须避免和预防行为分析的这些内在缺陷, 使行为分析方法对社会科学的发展起着建设性作用。

其一, 社会科学要把事实分析与价值分析结合起来。一方面社会科学要借鉴自然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学科科学化建设, 不断探索社会科学的学科规律;另一方面又要重视价值的追求, 要重视规范研究。做到科学与艺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完美结合。

其二, 社会科学既要有宏观视野, 也要有微观聚焦。一方面要研究具体的社会问题, 要有现实感、时代感, 但另一方面社会科学又要有宏观视野, 要对国家、社会、民族的长远、根本的发展有战略思考。

其三, 社会科学要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社会科学既要进行基础理论研究, 也要大力倡导实证研究。理论研究要走出书斋, 实证研究也要丰富理论的发展, 要使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有机结合。理论指导实证, 实证发展理论, 形成良性循环。

其四, 社会科学要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 拓展自身学科研究途径。社会科学一方面要充分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来充实、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但另一方面又必须注意学科间的相对独立性, 要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 不能使社会科学内各门学科成为其他学科的仆人或与其他学科混为一迹, 失去本学科的独立身份和资格。

摘要:行为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行为分析对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行为分析,社会科学,价值中立,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美) 约翰·布鲁德斯·华生.行为主义[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计算方法研究 第10篇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减轻自然灾害和促进社会进步两个方面。减轻自然灾害的效益有的在当地, 有的在治理区下游, 主要包括减轻水土流失对土地的破坏;减轻沟道、河流的洪水、泥沙危害;减轻风蚀与风沙危害;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减轻滑坡、泥石流的危害。促进社会进步。其效益主要在治理区当地, 主要包括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提高土地生产率, 为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大农业奠定基础;使农村剩余劳力有用武之地, 得到高效利用, 提高劳动生产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农村生产结构, 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提高环境容量,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改善农村社会风尚, 提高劳动者素质。

生产实践中, 人们对水土保持社会效益的计算方法一直存在争议, 本文将对该效益计算方法进行系统地总结与论述。

2 减轻自然灾害的效益计算

(1) 保护土地免遭水土流失破坏的年均面积 (Δf) , 按式 (1) 进行计算:

式中:fb──治理前年均损失的土地, h m 2;

fa──治理后年均损失的土地, hm2。

由于水土流失损失的土地, 包括沟蚀破坏地面和面蚀使土地“石化”、“沙化”。fb与fa数值都通过调查取得。

(2) 减轻洪水危害的计算, 需经下述步骤:

首先算得治理后与治理前一次暴雨情况相近条件下, 流域不同的洪水总量 (Wa1与Wb1) 。根据计算区自然地理条件, 分别算得上述治理后与治理前不同洪水总量相应的洪峰流量 (Qa与Qb) 和相应的最高洪水位 (Ha与Hb) 。

调查Ha与Hb水位以下的耕地、房屋等财产, 折算为人民币 (元) , 分别计算出治理后与治理前两次不同洪水的淹没损失, 从而计算减轻洪水危害的经济损失 (ΔX) 。

式中:Xb──治理前洪水淹没损失, 元;

Xa──治理后洪水淹没损失, 元。

(3) 减少沟道、河流泥沙的计算

根据观测与调查资料, 用水文资料统计分析法 (简称水文法) 与单项措施效益累加法 (简称水保法) 分别进行计算, 并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互相校核验证, 要求二者间的差值不超过20%。

(4) 减轻风沙危害的效益计算

在风沙区和其他有严重风蚀和风沙危害的地区, 计算以下三个方面水土保持效益。

a) 保护现有土地不被沙化;b) 改造原有沙地为农林牧生产用地;c) 减轻风暴, 保护生产和交通等。

保护现有土地不被沙化的面积按下式计算:

式中:Δf──保护土地不被沙化的面积, hm 2;

fb──治理前每年沙化损失的面积, h m 2;

fa──治理后每年沙化损失的面积, h m 2。

fb与fa的数值, 都通过调查取得。

改造原有沙地为农林牧生产用地的效益计算, 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a) 通过造林种草、固定沙丘, 使之不再流动, 当林草覆盖度达50%以上, 枝叶可以利用时, 即可计算为生产用地;b) 用引水拉沙的办法, 把沙丘改造为农田, 计算新增生产用地。

以上两方面效益都根据治理措施经正式验收的面积进行计算。

减轻风暴、保护生产、交通等效益计算:

a) 减轻风暴的计算。根据调查资料, 了解治理前、后风暴的天数和风力, 进行治理前后对比, 计算治理后减少风暴的时间 (天数) 和程度 (风力) 。

b) 保护现有耕地正常生产的效益, 根据调查资料, 按以下两个步骤进行计算。

1) 计算治理前由于风沙危害损失的劳工、种籽、产量;

2) 计算治理后由于减轻风沙危害所节省的劳工、种籽、产量。

以上二者都折算为人民币 (元) 。

c) 减轻风沙对交通危害的效益计算。根据观测或调查资料, 按以下两个步骤进行计算。

1) 计算治理前每年由于风沙埋压影响交通的里程 (km) 和时间 (天) , 清理压沙恢复交通所耗的人力 (工日) 和经费 (元) ;

2) 计算治理后由于减轻风沙危害所减少的各项相应损失, 折算为人民币 (元) 。

(5) 减轻干旱危害的效益计算

在当地发生旱情 (或旱灾) 时进行调查。用梯田 (梯地) 、坝地、引洪漫地、保土耕作法等有水土保持措施农地的单位面积产量 (kg/hm2) 与无水土保持措施坡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 (kg/hm2) 进行对比, 计算其抗旱增产作用。

(6) 减轻滑坡、泥石流危害的效益计算

在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进行调查, 选有治理措施地段与无治理措施地段, 分别了解其危害情况 (土地、房屋、财产等损失, 折合为人民币) 进行对比, 计算治理的效益。

3 促进社会进步的效益计算

(1) 提高土地生产率的计算

提高土地生产率的计算分各业用地和总土地面积两方面。

调查统计治理前和治理后的农地、林地、果园、草地等各业土地的单位面积实物产量 (k g/h m 2) , 进行对比, 分别计算其提高土地生产率情况。

以整个治理区的土地总面积 (hm2) 为单元, 调查统计治理前和治理后的土地总产值 (元) , 进行对比, 计算其提高的土地生产率 (元/h m2) 。

(2)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算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分粮食生产和农村各业总产两方面。

调查统计治理前和治理后的全部农地 (面积可能有变化) 从种到收需用的总劳工 (工日) 所获得的粮食总产量 (kg) , 从而求得治理前和治理后单位劳工生产的粮食 (kg/工日) , 进行对比, 计算其提高的劳动生产率。

以整个治理区为单元, 调查统计治理前与治理后农村各业 (农、林、牧、副、渔、第三产业等) 的总产值 (元) 和投入的总劳工 (工日) , 从而求得治理前与治理后单位劳工的产值 (元/工日) , 进行对比, 计算其提高的劳动生产率。

(3) 改善土地利用结构与农村生产结构的计算

以整个治理区为单元, 分土地利用结构与农村生产结构两方面。

调查统计治理前与治理后农地、林地、牧地、其他用地、未利用地等的面积 (hm2) 和各类用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 (%) , 进行对比, 并分析未调整前存在的问题和调整后的合理性。

调查统计治理前与治理后农业 (种植业) 、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第三产业等分别的年产值 (元) 和各占总产值的比例 (%) , 进行对比, 并分析未调整前存在的问题与调整后的合理性。

(4) 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计算

以整个治理区为单元, 分总体与农户两方面。

调查统计治理前与治理后全区人均产值与纯收入 (元/人) , 进行对比, 并用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脱贫与小康标准衡量, 确定全区贫、富、小康状况的变化。

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标准, 调查统计治理前后区内的贫困户、富裕户、小康户的数量 (户) , 进行对比, 说明其变化。

(5) 提高环境容量的计算

以整个治理区为单元, 分人与牲畜两方面。

调查统计治理前与治理后全区的人口密度 (人/hm2) , 结合人均粮食 (kg/人) 、人均收入 (元/人) , 进行对比, 计算提高环境容量的程度。

调查统计治理前与治理后全区的牧地 (天然草地与人工草地, 面积可能有变化) 面积 (h m 2) , 产草量 (k g) 和牲畜头数 (羊单位, 每一大牲畜折合五个羊单位) , 分别计算其载畜量 (羊单位/h m2) 和饲草量 (kg/羊单位) , 进行对比, 计算提高环境容量的程度。

(6) 促进社会进步的其他效益

通过调查统计, 对治理前和治理后群众的生活水平, 燃料、饲料、肥料、人畜饮水等问题解决的程度, 以及教育文化状况等, 进行定量对比或定性描述, 反映其改善、提高和变化情况。

4 结论

本文对水土保持效益计算中富有争议的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计算方法进行了系统地总结与评价。分别总结了减轻自然灾害与促进社会进步的效益计算适用范围、使用方式、计算内容和计算方法。对生产实践中存在的社会效益评价各异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解决方式, 更为正确评价水土保持工作中社会效益部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摘要:水土保持社会效益是指水土保持项目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及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生产实践中, 人们对水土保持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如何计算、衡量与评价一直存在认识上的模糊和争议。本文从水土保持工作在社会环境方面所产生的对自然灾害的减轻与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两个方面, 总结了水土保持社会效益计算的方法。

法律社会学研究的两种方法启示 第11篇

关键词:乡村视角;区域比较;生态视角

作为一门非常注重研究方法选择及田野调查的法律社会学科,研究方法的选择对研究结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视角与区域比较的视角是一种能够发现问题深层本质、理解研究对象自身特殊性的研究方法;生态视角则借鉴了生物学上的生态系统理论,是从宏观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我们必须首先宏观地,其次由浅入深地对问题展开研究,而这两种研究方法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启示。

一、《乡村江湖》中的研究方法启示

《乡村江湖》是作者陈柏峰对两湖平原“混混”的研究,通过对“混混”这一群体的研究,作者得出结论认为乡土逻辑已经衰弱。农村社会既不是处于依靠宗族治理的社会,又尚未形成现代化的法理社会,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过渡状态。因此,农村社会“混混”横行,极大地影响了基层农村的社会秩序。

关于本书的研究方法,作者提到,一是村庄生活的视角;二是区域比较的视角。①本书大部分章节题目都是“XX与XX”的格式,这十分直接地表达出了作者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作者首先提出了一种所谓“乡土逻辑”的四个原则:情面原则、不走极端原则、歧视原则和乡情原则。论述了乡村“混混”对乡土逻辑的破坏,使得农村社会的灰色化。作者认为,农业税尚存的时期,乡村基层政府为了完成国家的税收、计划生育、殡葬制度改革等的任务,而默许“混混”的存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二者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在农业税取消后,乡村基层政府的税收任务已经不存在,且国家开始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开始了“资源下乡”。但是在这一“资源下乡”过程中,由于乡村混混的存在并截取了很多本应该是农民的利益,因而导致了农民对基层政府信任度的下降。同时,因为“资源下乡”,原本乡村基层政府与乡村“混混”结成的利益共同体存在着被打破的可能,基层政府不再需要“混混”辅助税收缴纳。但事实却是相反:“官退”之后,往往不是“民进”,而是乡村混混与邪教组织的跟进。②资源下乡的增加不但没有增进基层政府的合法性,反而削弱了基层政府的合法性,基层政府陷入了乡村治理的内卷化。③至此,作者论述了由于乡村混混的存在,乡村治理开始灰色化和内卷化,混混作为一种取代了国家在农村的暴力而存在,破坏了乡村的治理秩序。另一方面,由于混混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基层政府的“默许”态度以及基层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的考虑,混混作为一种游离于国家权力之外但又具有某种“合法性”的暴力一直存在于农村,对基层农村秩序的威胁和破坏日益加深。作者行文思路大致是先分别研究华北、华南以及华中农村社会的乡村混混现象,并做区域性的比较研究,得出乡村混混在华中农村对乡村秩序的破坏程度要大于华北和华南农村的结论。

总的来说,作者的这一研究方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研究方法,因为作为法律社会学的研究,首要的便是进行区域性的定性定量研究,得出一个区域性的结论,然后对多个区域也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得出结论,最后将多个区域研究结果拿来做个比较,得出最后的结论。区域性的研究也只有通过比较才有意义,因为一个区域内的任何制度、文化等,若不与其他地区进行一个比较,便无法发现其特殊性和问题所在。

二、《割据的逻辑》中研究方法的启示

刘思达的《割据的逻辑》一书是对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生态分析。作者运用的是法律社会学中的“生态分析”理论,作者认为法律系统中的行为主体和其他地方的行为主体一样,都进行着两种基本的互动过程:定界和交换。定界即一个社会行为主体试图界定它相对于其他社会行为主体的生态位置的文化过程。定界包括三種形式,即分界、合界和维界。交换式两个行为主体以相互奖励和效益为预期而对彼此实施的行为。交换包括协商交换和互惠交换。④基于此,作者将中国法律服务市场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律师在这一生态系统中进行着分界的过程,试图将自身与其市场竞争者区分开来,而那些鱼律师共存的五花八门的竞争者则进行着合界的过程,试图让自身显得和律师更为相似。而司法部和其他管理机关则用他们的管理权来维系这些职业之间的边界,当然,这些国家机关之间对于他们的行政管辖权也同样存在着定界的过程。所有这些定界过程的结果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上的法律职业者与国家的司法和行政官员之间对于金钱、人员和资源的交换。⑤作者将中国的法律服务市场划分为五个地域空间,即边疆(农村地区法律服务)、战场(城市个人法律服务)、高端(涉外法律服务)、后院(企业、政府与知识产权服务)和雷区(刑事法律服务)。并对着五个区域的法律服务分别用“生态理论”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边疆,赤脚律师基本垄断行政诉讼,基层法律工作者基本垄断民商事案件,司法助理员基本垄断调解和控制基层纠纷,因此,律师的主要业务仅剩刑事案件和法律援助;在战场,由于各种“挂牌所”、“法律事务所”、“社会所”和“法律服务中心”的存在,律师面临着来着律师团体内部和外部的激烈竞争,且在市场竞争中没有取得很大的优势;在高端,国内所依然或多或少地依赖于外国所来介绍业务,在市场结构里还是处于较低地位⑥;在后院,国家内部的政治斗争会影响法律服务市场的定界过程;在雷区,刑事司法系统的国家官员是唯一能够给刑事辩护律师提供保护并能改变案件结果的力量,律师一方面代表当事人对抗国家,一方面却不得不依靠其与司法机关之间形成的共生关系来进行辩护。作者得出结论认为:决定中国法律职业的结构性变革的关键力量并不是其经济基础,而是其上层建筑,也就是国家的管理规范体系⑦。

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基于“生态理论”对中国法律服务的分析并得出的结论是颇有见的。首先是在作者对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划分上,作者提出了创新性的划分,很好地并且准确地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划分,使得研究不至于显得太笼统。其次在是作者对这每一个划分出来的法律服务区域进行“生态”的分析,准确地揭示了中国法律服务行业中的各种定界混乱现象和导致定界混乱的原因。诚如作者所说,生态理论是动态的,也更能够全面把握市场与国家交换的动态以及建构法律服务市场社会结构的政治斗争⑧。

总体看来,作者的这一“生态理论”的分析方法是一种很有独创性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注重社会主体之间的动态过程,能够看到国家权力斗争对法律服务市场的渗透和影响。也看到了法律服务者内部之间的竞争和冲突。这几乎完整地呈现了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表象以及表象下面更深刻的,导致中国法律服务市场成为今天这样一个格局的原因。笔者认为,这样一种研究方法可以适用于对某一群体某一行为的研究,借助这一“生态理论”,我们首先分析这一群体某一行为的表象(这一群体内部的定界,即分界、合界和维界的状态和过程),其次,分析这一群体与相关群体的交换过程(协商交换或互惠交换),最后,分析这种交换过程对群体内部定界过程的影响。通过这样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对某一群体某一行为作出动态的合理的解释。

三、一个可能的问题切入点

陈柏峰在《乡村江湖》一书中提到,随着乡土逻辑的衰退,国家权力从农村社会的退出,“官退”并未造成“民进”,乡村社会并没有形成现代的法理社会,并没有实现村民的“自治”,而是乡土混混大行其道,一种非法的暴力在代替国家合法的暴力发挥着作用。在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官退”之后却为造成“民进”的法治乡土社会状态,反而是混混横行?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或者说,我们如何治理乡村混混这一现象?很显然,作者笼统地提出的两条建议(遏制基层政府的自利性和遏制乡村混混)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我们也知道,“国退民进”,国家权力从社会民间退出,公民人格的养成是众多法律人的梦想,哈耶克认为,自由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外在的强制被限制在最小的状态。卢梭也说,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除了人民授予的权力之外,政府的权力不具有任何的合法性。孟德斯鸠也主张,自由就是能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他们主张国家权力应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退出私人领域,培养公民意识、公民人格,所谓“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但是,陈柏峰的研究却显示,政府权力的退出,并不必然意味著公民意识、公民人格的健全以及法治社会的形成。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如果说国家权力的退出,到法治社会的形成中间有这么一段过渡期的话,那么这个过渡期的秩序应当如何维护,或者说,乡村混混的存在是否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合法性?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乐观地说,乡村社会没有被更加暴力和极端的黑社会组织或是邪教组织控制,相比于这种更坏的情况,乡村混混是否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是否应当如作者建议的那样,现阶段国家权力不应匆忙退出乡村基层,应当保持着对乡村基层一定的控制?因为苏力在《送法下乡》中也提到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之所以要“送法下乡”是因为某种程度上国家权力无法下达农村基层社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国家权力在乡村基层的薄弱。因此,苏力也隐约地主张国家权力应当适当往农村深入以推进农村法治的现代化。笔者却认为,国家权力除非必要,不应深入农村基层,应当给基层留下足够的空间,以培育公民意识和精神。我们知道,封建时代“皇权不下县”,县以下没有官方正式的政权建制,但是也未曾听说乡村社会的秩序因此而混乱不堪。相反,乡村因为有宗族的存在,乡村的纠纷可以通过宗族来解决。笔者提及宗族制度并不是主张恢复这种制度,而是说,我们可以将宗族视为一种“自律组织”,在乡村社会中大多数纠纷可以通过这个大家都成人的“自律组织”来解决。因此,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我们如何在乡村基层培育这样一种“自律组织”?而这在笔者看来,有待于乡村民众的公民意识和精神的提升,但是这需要时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时间是超出任何个人或一些人的能力的,是“上帝”的事业⑨。

注释:

①陈柏峰著,《乡村江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19页。

②陈柏峰著,《乡村江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239页。

③陈柏峰著,《乡村江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276页。

④刘思达著,《割据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5-9页。

⑤刘思达著,《割据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9页。

⑥刘思达著,《割据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148页。

⑦刘思达著,《割据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222页。

⑧刘思达著,《割据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222页。

⑨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22页。

作者简介:

社会研究方法论文 第12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CSR) ,价值评估,经济绩效,价值增加值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履行企业社会责任(CSR)可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在长期,这意味着参与CSR的公司对其财政上的成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企业管理年鉴》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为所处社会的全面和长远利益而必须关心、权利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表现为企业对社会的适应和发展的参与。”现今有许多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研究,这些标准从各个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评估。例如,由李维安教授带领的课题组研究开发的“中国公司治理指数(CCGINK)”,但是从公司的角度来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比较少。

一、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商业利益

本文从五个主要方面来陈述企业社会责任为企业带来的利益:正面影响公司的形象和声誉;对员工的动机、忠诚度方面产生正面的影响;节省成本;高销售率和市场份额带来收入增加;CSR的有关风险减少或管理。

二、CSR评估模型

如图1所示,CSR效果评估可以看作是一个评估周期,分时间序列进行各个步骤的评估。理论上来说,与战略的相关的评估部分应该在整个评估周期的开始,不过,也可以在周期的最后评估。由于货币型的影响具有更长的滞后性,CSR价值增加值应该在最后计算。

1. 定性评估CSR的效果

定性评估在CSR影响评估中有两方面的贡献。首先,它有助于发掘那些在纯粹的定量评估中容易忽略的重要的收益。第二,由于定性指标可以成为引起关键业绩指标变化的先行指标,因此,定性指标可以帮助经营者来定义相关的关键业绩指标。

2. KPI(关键绩效指标) 的研究与测量

在CSR影响模型中,关键业绩指标如下。品牌价值:指标为基于成本、价格、资本价值的品牌价值;客户的吸引力和忠诚度:指标为再次购买率和市场占有率;声誉:指标为声誉指数和公司等级;雇主的吸引力:指标为每个空缺职位的申请人数和雇佣率;雇员的积极性和忠诚度:指标为流动率、矿工率。

3. 货币型CSR价值增加值评估

在定量评估了关键绩效指标以后,采用折现现金流方法来计算货币性CSR价值增加值:

CSR的货币价值增加值=其中,N=年限=CSR收益

=CSR成本i=折现率

4. 决策评估

通过上面的讨论,定性的评估和关键业绩指标的评估可以为CSR带来的商业收益提供重要的信息,但却忽略了货币评估的影响。因此,CSR价值增加值不能最终衡量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对于企业产生的总的价值。反之,企业应该按照它们对于企业CSR决策的贡献度的优先秩序来单个逐一衡量。例如,把它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目标的长期和短期的贡献按优先秩序排列。

高收益主要是由于他们对公司的长期和短期CSR目标的贡献很高,高收益反映了CSR活动的主要价值,应该为现在和将来的CSR活动起到指导决策的作用。而低收益在长期和短期CSR目标中都贡献度很低,在决策方面具有最弱指导作用。那些在长期和短期CSR目标中一方面表现为高收益一方面表现为低收益的是中等收益,应该根据公司的全局策略来确定优先秩序。

三、结论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通过目前的研究成果,本文侧重如何测量公司具体的CSR活动的价值。CSR影响的评估周期发展包括四个步骤:定性评估CSR的影响、关键绩效指标的研究和测量,评估货币型CSR的价值增加值,和决策评估。这种评估方法可以系统地分析识别所有与CSR相关的活动对公司层面的经济影响,也可以为企业在涉及公司的CSR战略和活动方面做出合理的决策提供依据。

今后研究的另一个领域是将CSR影响的评估纳入战略管理的范畴,为全面实施公司CSR战略提供支持。这也将促使公司将焦点集中到几个利益相关者上。市场研究表明,与常规的以客户为中心定位相比,协调多方利益相关者利益来定位能够显著改善公司的财务绩效。这将为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做出显著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浩而:企业社会责任原点:CSR战略规划[J].WTO经济导刊, 2008, (Z1)

[2]中国企业管理年鉴.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0

[3]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5

上一篇:财务经费监管下一篇:农村校长学校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