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模块化范文

2024-08-23

能力模块化范文(精选12篇)

能力模块化 第1篇

一、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重要问题

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一直对学生的英语教学给予高度重视, 并积极进行优化和改革, 但是现阶段的高职英语教学仍然存在如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 课程体系落后

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是把英语作为一门单一的课程进行教学, 全校所有专业几乎都采取一种教学模式, 这样很难满足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

(二) 缺乏职业特色

目前我国高职英语的教学重点仍然局限在教授基础英语知识, 很难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 学生的职业英语水平普遍较低。

(三) 教学方式单一

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仍然以老师为主,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较为死板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英语知识, 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 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几乎所有学校采用的都是期末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且均为笔试考核, 而英语这门学科, 笔试并不能全面的考核学生的英语能力, 而且以卷面分数评定学习成绩, 也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改善英语教学模式, 使其与学生所学专业最大程度的结合, 提高听、说英语的能力,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提升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 从而使学生能够将所学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这是当前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首要难题。

二、基于职业能力培训的高职英语教学策略

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就业需要, 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模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目前主要把英语教学分为三大模块, 分别为语言模块、技能培训模块和能力实践模块, 同时每个模块都以“实用、实际、实践”三大原则为基础挑选教学内容。

模块一:语言知识模块

这一模块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 以“够用”为原则, 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背景, 增加与其专业相关的语言知识, 如建筑专业的学生就需要懂得一些与建筑有关的英语词汇和专业术语, 这样既能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同时也能更加适应工作需要, 有利于将来学生的就业。

模块二:技能培训模块

这一模块主要以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为主, 以“有用”为原则。通过学生相互间互动的模式进行培训, 教学以加强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 重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老师要以学生为主, 通过课堂的实践演练, 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练习中锻炼并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使其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加强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模块三:能力培训模块

这一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学校可以通过不定期的举办英语技能大赛, 组织班级英语小组等校内活动, 为学生提供练习的平台, 同时, 学校也应该尽量组织学生到不同的企业进行实地演练, 使学生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感受英语的实际运用。

学校除了对英语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之外, 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校的英语教学能力。

(一) 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通用的英语教科书是能所有专业的学生为对象制定的, 其专业针对性必然不强, 所以编写校本教材则成为学校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学校可以根据本校不同专业特点, 并结合英语的三大教学模块, 选取每个模块所需要的教材内容, 按照每个专业对英语的不同需求和教学目标进行校本教材的研发, 并按知识掌握的难以程度进行序化, 开发出适合学校的专业英语教材。

(二) 基础教学与ESP教学相结合

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础英语知识, 还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和职业英语能力的锻炼, 学校可以在三大模块中增加有针对性的应用模块, 让基础英语知识与和专业知识相互结合相。老师必须要了解所教学生的专业背景, 结合专业需求给学生增加相应的教学内容, 使专业知识技能与基础相互融合渗透。

(三) 开设ESP选修课程

ESP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 是一门实用性很强是课程, ESP课程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等特点。学校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课程, 如国际贸易、IT、商务、旅游、文秘、物流等专业课程。ESP是把英语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来学, 以便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专业学习, 以便有效的完成各项工作。ESP选修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要求, 有效提高学生的职场英语能力。

(四)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快速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主要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来加强实践教学。

情景教学法就是通过模拟实际的工作场景来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学生可以在实践教学中进行英语听、说训练, 针对所模拟的工作场景进行英语练习, 如用英语介绍公司和产品、带领客户参观并讲解公司、洽谈业务等。

任务教学法主要通过给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来锻炼学生的英语能力, 如阅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英语书籍, 填写业务单等。任务教学法可以贯穿英语教学的任何环节, 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均可适用。

综上所述, 高职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基础英语能力的同时, 还要注重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 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职场英语应用能力, 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英语教育虽然已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 但是由于各种现实原因, 我国的高等英语教育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模块, 必须对高职英语课程进行改革, 以就业导向和社会需求为主要依据, 以适应工作需要的商务英语为主要教学目标, 通过模块化教学, 结合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特点, 努力提升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其以后就业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职业能力,模块化教学

参考文献

[1]苏娜.高职高专英语模块化教学体系构想[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8, (4) .

教育技术能力模块一随笔感言 第2篇

通过模块一走进培训项目的学习,我明确了教育理论、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区分。通过学习实践案例数字的故事——用角丈量世界和数字化学习短片——造桥。使我深刻的感悟到:信息社会首先自己要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主动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初步掌握利用教育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其次要求自己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输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应该充分利用多种途径,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尽管现在我们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学条件,但我也要尽最大努力把所学的应用到课堂。创造寓教于乐学习环境。为此,我要在多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脉搏。第一、我要增强自身发展的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通过本次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的研习,我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不足时,为了成为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的先进教学观念和个人发展的动力从而积极主动学习。

第二、我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在信息环境下努力提高信息素养。对于“面向信息化的知能结构”来说,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应该是“实践性知识”。因此,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应当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通过信息化教学实践,掌握信息技术技能,提高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个人发展;同时,积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经

验,形成具有个性化特点的案例知识,并通过学习将个性化的隐性实践知识转化为社会化的教师专业知识,促进自己英语专业发展。

第三、今后我要以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法的整合为突破口,最终树立专业化的新形象。为了使整合更有效,我首先以研究者的姿态反思自己的整合实践,努力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我会通过建立在行动经验基础上的反思,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从而达到在行动中不断对教学进行改革、改进。

第四、我会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积极有效地参加各种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通过网络汲取营养,获取灵感,通过教育博客积极交流。把所得通过一些途径运用到教育教学中。

能力模块化 第3篇

关键词:模块化;创新;工程;实践

按照学校“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突出特色、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注重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我们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在对国内外高校培养方案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构建模块化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具有面向工程的综合实践能力。在教师的创新教育理念、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体系、综合实践应用、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多元素集成的教学体系全方位体现创新思维的培养

1.教师创新的观念与行为是教学改革的基础

要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具有创新思维,首先要求教师将创新意识作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以激发学生去创新,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紧跟科技的进步,一边传授知识一边将新的思维和方法渗透给学生。教师要有“让学生会学、会用”的教学思想,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并用知识去改变生活。以生动的实例引领学生去探索,如饺子机、书本打包机、啤酒灌装机的出现,就是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要将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改为学生主动探索式的学习方式,采用案例分析、项目设计等方法,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教学氛围。

2.明确各教学环节内容和联系

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动手实践相辅相成[1],各个教学环节都应体现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思想。进一步规范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开放实验、毕业设计、科技活动等环节的相互关系,明确本专业各环节的教学内容以及如何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实现。如图1所示的多元素集成的教学体系,每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和课程基本实验是学生知识体系的基础。专业基础课配套的课程设计、针对典型专业课设置的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是理论知识的进一步运用和巩固。开放实验、项目(毕业)设计、学生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是知识的综合实践。规划好各个环节之间的层次关系,学生在模块化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达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培养目标。

图1 多元素集成的教学体系的架构

二、用专业课程模块构建面向工程的实践环境

目前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主要围绕各个课程展开,学生在掌握本课程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但是课程知识之间还有衔接和综合应用的问题,学生应进一步在模块化知识体系中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原有课程体系中,各个课程相对独立,课程实验也仅仅与本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对应。为提升教学效果,优化课程结构,要打破这种课程独立性,明确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培养目标明确的课程群模块。同时,要为课程群开设主题项目的综合实践。德国、美国的一些高校首先提出课程体系分模块的构建方式。以项目形式组织综合实践内容,以主题形式组织教学内容,涉及多个课程及实验,这就是课程模块化思想。在课程体系的各个模块单元中,每个单元都应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对所包含的课程还要设立子目标,实现教学内容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经模块化梳理后,更有利于对原理、方法的领会及系统综合应用。

1.模块一课程群——产品设计与制造基础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3门课程的内容具有前后递进关系,讲述产品开发从功能原理分析、确定方案、结构设计到制造工艺的机械基础知识,将这3门课整合为产品设计与制造基础专业模块。注重课程之间内容的关联,同时明确前修课程——制图、力学课程的课程内容,为该模块课程群的讲授打好基础。该课程群的特点是知识点丰富、专业性强、内容各有侧重并共同打造机械基础平台。因此,在原有课程建设基础上,注重各课程知识点的衔接和综合应用,进行课程内容的整理和结构优化,使学生完整、系统地掌握从事机械专业的基本理论。

对模块中各课程的实验、课程设计内容进行改革,让学生能够综合应用设计制造基本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图2所示为产品设计与制造基础课程群的框架结构。每门课程设置的实验也具有递进性,从认知分析上升到最终的工程实践,并从横向将3门课程的实践串起来,完成一个具体工程产品的开发。以小型机电产品的设计和关键部件制造贯穿该课程群的实践环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实现机械的方案分析,用机构运动简图表达机械的工作原理,分析机械运动特性;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实现对关键部件的强度/刚度分析及结构设计,画出装配图;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中,挑选某些零件,编排工艺文件,实现加工和装配。

图2 产品设计与制造基础课程群框架

2.模块二课程群——建模仿真与性能分析

机械系统的建模仿真与性能分析课程群,包含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建模与仿真、有限元分析基础和机械优化设计等课程。该课程群的课程是面向机械类专业学生开设的设计类专业课,在后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工程实践中应用广泛。该课程群教学目标是:学生在本科阶段掌握ProE、ADAMS、ANSYS等大型工程软件的应用,具备使用这些软件进行工程问题的建模、仿真分析计算的能力。图3所示为建模仿真与性能分析课程群的框架结构。针对每门课程设立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各课程相继建立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且,改变传统教学中各门课程各自为政的现象,对各个课程的授课内容重新整合规划,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从建模到分析计算,再从分析到优化的机械设计的整体分析思路。同时,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建立典型案例和项目实践贯穿本课程群中关于建模、有限元分析、优化的知识要点,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和大型软件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该课程模块还与研究生的计算机辅助工程课程构成知识递进的课程模块层次。

图3 建模仿真与性能分析课程群框架

3.模块三课程群——产品创新与系统化设计

如图4所示,该课程群包含机械系统设计学、机械创新设计、单片机应用技术基础以及综合实践课程,是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应用。将综合课程设计及综合实验周内容融合在一起,开设综合实践项目,以支持学生对本课程群授课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学生以设计小组形式参与本课程群的综合实践项目,在方案讨论、分工设计制造过程中,领会从系统角度考虑产品设计问题,以及产品创新设计的内涵。结合北京市机械创新大赛,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完成产品的方案设计、结构设计与分析、加工制造及运动控制。

图4 产品创新与系统化设计课程群框架

三、开放式管理机制支撑面向工程实践的教学体系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2,3]。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多层次实验课程架构(验证性实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各种类型实验在不同课程群中比例不同,各个层次实验相辅相成,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整个知识体系。同时,以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引领,扩展基础实验,提升设计性实验的内容,精心打造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建立导师指导下的课外科技创新设计小组, 围绕机电一体化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精选创新设计题目,利用创新设计实验室、机电实习中心进行创新设计方案的制作,解决生产实际中的一些问题,并进一步参加各种层次的科技创新项目和比赛。

建立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宽松环境和高效机制,构建开展创新活动的完善管理体系,实现对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管理。开放式管理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将创新设计题目纳入选题范围,并在执行过程中制定规范进行约束管理。将部分专业实验室与学生实践基地联合,设置开放实验项目,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进行创新实践。另外,学校、学院设置资助专项以及鼓励政策,引导教师和学生从事工程实践。

多元素集成的教学体系、面向工程的实践环境、约束有序的管理机制,相得益彰。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活动,都置身于先进制造系统的应用性、创新性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转变思想,加强理论知识讲授的有效性,在学生头脑中始终建立创新的概念并使其成为行动的指南。建立多元化教学体系,形成模块化知识体系和全方位实践体系,使学生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拓展面向工程的实践环境,构建主题式实践项目,用完整的产品开发过程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约束有序并具有灵活的空间,有效保障了创新实践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朱文博,施小明,钱炜. 基于创新实践教学的卓越工程师教育研究[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2):32-35.

[2] 包福存,张海军.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31(1):23-25.

[3] 夏怀成,杨春婧,张婷婷等.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全过程阶段式实践教学方法[J]. 教学研究,2013,36(4):1-3.

[资助项目:2014年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PXM2014_014224_000088_ 00133093_FCG)、校教改重点项目;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项目编号:BG125YB037)]

[责任编辑:余大品]

图3 建模仿真与性能分析课程群框架

3.模块三课程群——产品创新与系统化设计

如图4所示,该课程群包含机械系统设计学、机械创新设计、单片机应用技术基础以及综合实践课程,是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应用。将综合课程设计及综合实验周内容融合在一起,开设综合实践项目,以支持学生对本课程群授课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学生以设计小组形式参与本课程群的综合实践项目,在方案讨论、分工设计制造过程中,领会从系统角度考虑产品设计问题,以及产品创新设计的内涵。结合北京市机械创新大赛,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完成产品的方案设计、结构设计与分析、加工制造及运动控制。

图4 产品创新与系统化设计课程群框架

三、开放式管理机制支撑面向工程实践的教学体系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2,3]。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多层次实验课程架构(验证性实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各种类型实验在不同课程群中比例不同,各个层次实验相辅相成,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整个知识体系。同时,以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引领,扩展基础实验,提升设计性实验的内容,精心打造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建立导师指导下的课外科技创新设计小组, 围绕机电一体化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精选创新设计题目,利用创新设计实验室、机电实习中心进行创新设计方案的制作,解决生产实际中的一些问题,并进一步参加各种层次的科技创新项目和比赛。

建立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宽松环境和高效机制,构建开展创新活动的完善管理体系,实现对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管理。开放式管理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将创新设计题目纳入选题范围,并在执行过程中制定规范进行约束管理。将部分专业实验室与学生实践基地联合,设置开放实验项目,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进行创新实践。另外,学校、学院设置资助专项以及鼓励政策,引导教师和学生从事工程实践。

多元素集成的教学体系、面向工程的实践环境、约束有序的管理机制,相得益彰。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活动,都置身于先进制造系统的应用性、创新性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转变思想,加强理论知识讲授的有效性,在学生头脑中始终建立创新的概念并使其成为行动的指南。建立多元化教学体系,形成模块化知识体系和全方位实践体系,使学生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拓展面向工程的实践环境,构建主题式实践项目,用完整的产品开发过程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约束有序并具有灵活的空间,有效保障了创新实践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朱文博,施小明,钱炜. 基于创新实践教学的卓越工程师教育研究[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2):32-35.

[2] 包福存,张海军.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31(1):23-25.

[3] 夏怀成,杨春婧,张婷婷等.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全过程阶段式实践教学方法[J]. 教学研究,2013,36(4):1-3.

[资助项目:2014年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PXM2014_014224_000088_ 00133093_FCG)、校教改重点项目;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项目编号:BG125YB037)]

[责任编辑:余大品]

图3 建模仿真与性能分析课程群框架

3.模块三课程群——产品创新与系统化设计

如图4所示,该课程群包含机械系统设计学、机械创新设计、单片机应用技术基础以及综合实践课程,是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应用。将综合课程设计及综合实验周内容融合在一起,开设综合实践项目,以支持学生对本课程群授课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学生以设计小组形式参与本课程群的综合实践项目,在方案讨论、分工设计制造过程中,领会从系统角度考虑产品设计问题,以及产品创新设计的内涵。结合北京市机械创新大赛,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完成产品的方案设计、结构设计与分析、加工制造及运动控制。

图4 产品创新与系统化设计课程群框架

三、开放式管理机制支撑面向工程实践的教学体系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2,3]。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多层次实验课程架构(验证性实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各种类型实验在不同课程群中比例不同,各个层次实验相辅相成,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整个知识体系。同时,以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引领,扩展基础实验,提升设计性实验的内容,精心打造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建立导师指导下的课外科技创新设计小组, 围绕机电一体化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精选创新设计题目,利用创新设计实验室、机电实习中心进行创新设计方案的制作,解决生产实际中的一些问题,并进一步参加各种层次的科技创新项目和比赛。

建立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宽松环境和高效机制,构建开展创新活动的完善管理体系,实现对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管理。开放式管理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将创新设计题目纳入选题范围,并在执行过程中制定规范进行约束管理。将部分专业实验室与学生实践基地联合,设置开放实验项目,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进行创新实践。另外,学校、学院设置资助专项以及鼓励政策,引导教师和学生从事工程实践。

多元素集成的教学体系、面向工程的实践环境、约束有序的管理机制,相得益彰。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活动,都置身于先进制造系统的应用性、创新性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转变思想,加强理论知识讲授的有效性,在学生头脑中始终建立创新的概念并使其成为行动的指南。建立多元化教学体系,形成模块化知识体系和全方位实践体系,使学生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拓展面向工程的实践环境,构建主题式实践项目,用完整的产品开发过程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约束有序并具有灵活的空间,有效保障了创新实践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朱文博,施小明,钱炜. 基于创新实践教学的卓越工程师教育研究[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2):32-35.

[2] 包福存,张海军.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31(1):23-25.

[3] 夏怀成,杨春婧,张婷婷等.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全过程阶段式实践教学方法[J]. 教学研究,2013,36(4):1-3.

[资助项目:2014年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PXM2014_014224_000088_ 00133093_FCG)、校教改重点项目;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项目编号:BG125YB037)]

能力模块化 第4篇

一、加强党群干部能力建设的背景形势

1. 企业转型发展的形势需要

随着国内能源结构变化和国际能源业务迅速发展,电建板块企业纷纷制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和调整业务中心等战略,企业发展重心发生位移。随着国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建设、区域化城市建设,以及“一路一带”战略推进,为电建企业提供新的转型机遇期和潜在空间。企业转型发展迫切需要包括党群干部在内的全体员工转变观念,持续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升适合企业转型发展需要的能力。

2. 创新党群工作的价值需要

电建企业向EPC工程总承包、大额国际业务和新兴业务板块的实施推进,传统的党群工作方法、工作载体和手段形式也需要不断创新。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的日趋盛行,新媒体的大行其道,常规的党群工作弊端也逐渐凸显。企业党群干部需要打破习惯依赖、路径依赖,进一步创新党群工作,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为企业市场开发、合同履约等工作提供直接的价值贡献。

3. 党群干部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现实需要

企业新的战略、新的发展,为企业党群干部提供新的课题和挑战。随着改革发展步入深水区,企业员工利益维权,员工诉求多元化等新课题也随之而来。依法治国、依法治企理念的深入人心,也为党群干部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等提出了更多要求。

二、加强党群干部能力建设的内在需求

传统的党群干部能力结构、优势在企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着新的需求和空间。主要表现为:

1. 政治素质、理论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

主要表现为:在紧密结合企业中心去开展日常工作时,轻视党的理论政策对员工三观的统领、塑造和指导,效果有时不佳。开展工作时依赖固有经验,不能很有效地从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来统一员工思想。在大政工、大数据条件下,与生产经营、安全质量协同性同步性衔接不好,不能有效形成全员同频同调。

2. 工作理念、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更新

具体表现为:思想不够解放,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在新理念新观念的接受应用上不够积极。工作方法上常规方法偏多,结合性互动性不够强,创新活力不足。

3. 学用结合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学习中动力不足、浅尝辄止,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结果转化上墨守成规,能力提升、学风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加强党群干部能力建设的模块化提升

加强企业党群干部能力建设,时不我待。企业党群干部要切实提高服务企业大局、服务生产经营、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充分融入中心、服务转型发展,建树党群干部新业绩,为企业战略落地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党群干部能力建设要在思想管控、参与决策、服务管理、履职执行、创新创业和廉洁从业等能力模块上下功夫、做提升。

1. 加强思想管控能力建设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群干部最基础性的工作之一。加强党群干部思想管控能力建设,就是要在重大政策把握和解读、员工三观管理、思想引领能力等方面加强。第一,要围绕党群干部应知应会内容,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活动,解读有关政策、法规,开展人文、法律、经济、科技、管理等多门类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党群干部的政治鉴别、业务学习、调查研究、管理协调等能力和素质,为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基础。要加强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实现党群干部理论修养常态化、长期化,使党群干部率先学习和掌握中央各项新政策新要求新举措,加强党群干部对重大政策的把握和解读,切实提升党群干部对重大政策的准确解读,成为政策理解和运用的先头部队和宣贯权威。第二,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贯和践行,党群干部要带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边榜样的示范作用来增强凝聚力影响力。重心向下、主动摸排员工事业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现状,主动对接并加以引导和管控。第三,要以先进的思想统一员工所思所想,引导广大员工在转型升级中树立发展信心、解惑答疑,为企业转型发展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

2. 加强党群干部的参与决策能力建设

参与决策是企业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企业实施转型发展,往往从单一产业向一体化战略入手,实现由外延性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由低劳动成本、低成本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转变,进而实现真正的转型发展。因此,党群干部要转变职能、转变方式、转变作风,加强战略规划和管理提升,进一步加强服务决策的能力。党群干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三重一大”等重大问题认真做好决策前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分析,为领导集体做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和有力支撑。要转变对企业资金分配及运作、财务管理和重大项目投资等工作的参与方式,加大对企业重大事项的参与决策和监督力度,推动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 加强党群干部的管理服务能力建设

党群干部既要从一定高度去实施管控,又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首先要加强党群干部作风建设,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切实转变党群干部工作作风,着力提高服务职工的工作能力,赢得职工的信任和支持。第二,要完善制度体系,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用完善的制度去管理干部员工的言行,用健全的机制规范权力的运行。第三,要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和资源使用最优化,发挥整体合力。第四,要加强各类风险的辨识和管控,建立科学的风险防控体系,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形象,为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好的服务。

4. 加强党群干部的履职执行能力建设

企业党群干部要加强人才培养。首先,要加强人才的管理使用,加大干部轮训工作,促使人才队伍总体水平不断提升。第二,要针对实际和专业管理要求,积极开展专业培训,注意培养专业性管理人才;依托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精通外语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第三,创新人才培训方式,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青年员工到基层单位、重点工程学习锻炼,培养年轻后备干部,努力打造专业过硬、能力突出、结构优良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5. 加强党群干部的创新创业能力建设

企业实施转型升级,一定程度上是进行新的创业。面对新生业务板块、流程再造,党群干部需要培养永远创新、永远创业的精神,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第一,要加快创新步伐,党群干部要结合转型发展趋势,主动适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从企业内部增强升级的活力。第二,要在工作思路、方式方法上自我革新,主动摸排、创新思路,主动承担和破解企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和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找出解决的对策和办法,使基层党群干部在创新工作中“难为能为、难为有为”。第三,要积极培育尊重创新、崇尚创新的创新文化,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企业转型升级没有固定路径可走,唯有勇于改革、加强创新,才能突破思维禁锢,化解转型风险,实现顺利转型。

6. 加强党群干部的廉洁从业能力建设

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高压态势。加强党群干部的廉洁从业能力,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坚固的廉洁屏障。为此,第一,要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准确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守党的纪律,严格遵守保密管理有关制度规定,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第二,要模范遵守廉洁从业的规章制度,履行好“一岗双责”,做好廉洁自律的表率和榜样,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干事干净。第三,要积极构建惩防体系,坚持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努力打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防范机制和管控体系。

总之,在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电建企业党群干部肩负政治使命和重大责任,要牢牢把握转型发展主线,着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积极构建适应企业战略发展需求的新的能力结构体系,才能更好地、持续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新价值新能量新智慧。

参考文献

[1]大匠无弃才:国企用人之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2015版)党务工作学习培训创新教材: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手册[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5.

[3]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务干部读本[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

能力模块化 第5篇

1.在这个模块中,你做了哪些事情?

在这一块模块中,我认真学习了有关“个别学习”有关知识及“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知识,认真阅读案例分析,体会到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的优越性。通过案例学习,我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做了案例分析。从中我认识到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知识的检测及使用动画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好处,以后,我将多动脑筋,力求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2.学完本模块后,你有哪些收获?

学完本模块后,我有五个方面的收获:

1、思想上的收获。在模块学习过程中,通过链接阅读学习有关计算机辅助教学——教育技术与学科知识教学整合理论、个别化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各种教学评价理论和评价量规的知识,对新课程、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新课程的教学评价等等有了新的认识。

2、经验上的收获。“电子称象”“英语课堂的意外”“杨老师的评测计划”等等案例,为我们的实际教学提供了许多正面的和反面的经验教训,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今后进行教学活动的宝贵的财富。

3、能力上的收获。对教学博客在教学反思中的作用,使我对如何完善我的博客,突出教学主题,起到教学反思的作用有了想法,我会按照培训内容重新整合我的博客;在学习中,我在原来初级班设计评价量规的基础上,对如何设计学生学习情况评价量规有了认识。

4、掌握了一些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1)、对学生进行学前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自律,同学之间进行相互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老师汇报。

(2)、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安装监控,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3)、老师在利用教师机随机监控学生的同时,应该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巡查。既可防止学生上网、玩游戏、思想开小差,也可以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学习指导。

5、深切地认识到:博客(Blog)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为师生搭建了一个沟通反思、知识共享、展现自我的平台,使用博客可以开展协作式学习,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群体学习的过程中。

3、学完了本模块的内容后,你对培训过程和培训内容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答:(1)、本模块的培训,我觉得内容很好,也比较容易的,做起来得心应手。

(2)、培训内容对于我们的教学实际来说差距很大。我们现在无法用学到的东西进行教学。

(3)、建议学习培训安排在假期进行,学习时间才比较宽裕。另外,每个模块都有作业,但模式差不多,希望可以留给学员选择的余地,每个模块一个案例作业或是在几个模块中选作案例作业可能会有更多的自主性、成效性。

(4)、希望能适当延长学习时间,减轻工作和学习的压力。

对制定行动计划的感想

对于制定行动计划,我有几点看法:

第一,制定行动计划意义重大,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第二,计划制定容易,执行难。在制定行动计划之前,如果我们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方法、策略,安排好进度和时间,准备充足的资源,我们就可以制定行动计划了。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执行计划的障碍、困难,如个人工作压力、学习、生活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外部条件的实施等等。

第三,执行计划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调整并认真按修改后的计划去做。当我们在执行最初的计划遇到困难、障碍时,就说明我们的制定计划时有些因素考虑欠周,没有预先考虑可能会遇到我们无法克服的困难,如果不修改,计划就作废,否则计划也就是一纸空文。

如何开展教学研究

要开展教学研究,要做好如下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要把更新教学理念,作为促进教研工作的首要任务。因为作为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教师在实施中的表现将直接影响整个新课程改革的效果。

2、优化课堂教学,多上优质课。教学实践是开展教学研究的平台和土壤。许多科研课题往往来自教学,得益于教学实际的锻炼。上好一节优质课,就是一次有成效的教研活动。

3、注重平时的反思和积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内容也越来越开放,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博览课外书籍,广泛吸收养分,补充最新知识,是教师增加和更新知识积累,提高教研水平不可或缺的途径。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提高教师自我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有利于积累教学经验和教研素材,为科研提供有力的例证。

要想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障碍。因此在你制定目标和计划时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提早制定对有可能出现的“障碍”的预防措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任何一个目标都要用时间来做保障,为完成目标一定要根据实际设定相应的时间表。时间安排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要有灵活性。

3、订出实现目标的每一个步骤,每一步都要有相应的的计划,千万不要脱离自己的实际。

4、实施和执行计划时难免会出现“障碍”,除了要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外,还要及时分析其原因,确实地去认识它。总结才能把问题解决。才能突破限制的方法,才能知道自己下一步应注意的地方。

5、好好计划每一天的生活。你希望和谁在一起呢?你要做什么?你要如何开始这一天?你要朝哪一个方向努力?你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你所有的结果与行为都来自内心的构思,因此就照你所期望的方式,好好计划你的每一天吧!

能力模块化 第6篇

关键词:模块化设计 行动能力培养 项目教学法流程 简易计算器

一、单片机教学存在的矛盾与对策分析

1.单片机教学现状与企业要求的行动能力之间的矛盾

目前,笔者学校的单片机教学主要采用让广大学生在机房里使用Proteus电路仿真和Keil开发软件进行单片机应用课程的教学。学习仿真软件一段时间后,学生虽然对软件的使用较为娴熟,但是一旦遇到实际的电子产品维修、电气故障诊断与维护相关问题便不知所措。这和企业要求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必备的行动能力不相吻合。企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的行动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经调研,企业对笔者学校电气电子专业部分人才能力的需求如表1所示。

表1中的专业能力指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本领。表中列出了部分岗位对专业能力要求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所以专业能力是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表中方法能力反映的是技术人员对系统的软硬件调试及排故方法的掌握程度,所以对学生的培养更要加强方法能力方面的锻炼;个人能力反映的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吃苦耐劳、超负荷工作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所以个人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社会能力更注重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等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针对企业对以上四种能力的迫切需求,采用项目教学法,对每一位学生从专业、方法、个人和社会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和锻炼,必将使其形成一定的行动能力,满足企业对于维修、测试和电气安装岗位的能力要求。

2.具体解决矛盾的应对策略

鉴于目前笔者学校单片机教学与企业岗位对于行动能力的要求之间存在的矛盾,笔者设计了此款单片机开发系统。以单片机开发系统为载体,通过项目教学法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专业、方法、个人和社会等能力。此开发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由单片机最小系统、电源模块、程序下载模块、输入输出模块、AD/DA模块等组成。设计效果如图1所示。

使用数据线将各个模块根据项目功能要求进行选择互连之后,便可实现简易计算器、密码锁、广告牌和太阳能上水控制器等项目的功能。广大学生在笔者的项目教学法的引导下,完成从信息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分等流程一系列个人和小组任务后,其行动能力必将得到有效提高和锻炼。此开发系统涉及的上述项目都将按照项目教学法流程进行训练,经过以培养行动能力为目标的项目教学法流程后,我们培养的学生必将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以行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本文以搭建简易计算器系统为例介绍项目教学法流程的具体实施过程。首先,在信息资讯阶段,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简易计算器的功能要求,分成几个小组以及组内的任务分配。学生则要求阅读电路原理图并回答电路原理相关的核心问题。

计划阶段,学生要根据计算器原理图,列出元器件购买清单和焊接工具;根据计算器要实现的功能,制定好焊接装配顺序表和软件功能流程图。

决策阶段采用组内和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对计划阶段制定的焊接顺序表和软件流程图的正确、合理和逻辑性进行技术讨论,做出最终的方案决定。

实施阶段,学生使用根据计划阶段制定的采购清单采购的元器件和计划阶段要求准备的焊接工具对设计有故障的PCB板进行元器件焊接加工。焊接加工后计算器模块实物如图2所示。根据决策阶段讨论决定的流程图编写计算器功能相关的底层驱动程序。接下来,通电后进行硬件故障查找和软件功能调试。在硬件故障查找环节,学生下载教师提供的调试好的程序,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根据故障现象结合组内分工逐个模块查找故障点并排除板子上的两处故障,实现计算器的功能。软件功能调试环节,学生根据排故后的计算器线路板和上述没有调试的驱动程序,使用仿真器,结合单步、断点和全速运行的方式查找源代码的逻辑错误直到实现计算器要求的全部功能为止。

检查阶段,采用组内和组间互查的方式根据检查表完成硬件和软件工艺规范的检查。硬件上主要查看焊接的质量、查找故障点的方法和仪器仪表的操作安全规范。软件上主要查看流程图的逻辑是否合理、程序的编写是否规范和仿真调试的方法是否得当。

评分阶段,仍然采用组内和组间互评的方式根据事先制定的评分表给每一个学生负责的工作任务打分,并分析丢分的主要原因和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

通过以上简易计算器项目教学法流程的实施,学生可能刚开始接触这种教学法有点不适应,尤其觉得写工作计划浪费时间。然而完成单片机开发系统涉及的所有项目后,学生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按照项目教学法的流程训练并严格执行,最终便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行动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成效

首先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积极性提高、目标明确。不管自主完成还是小组讨论后完成工作,学生的效率都大幅提高,睡觉、玩手机等现象基本消除。部分传统课堂上的后进生,采用行为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项目法后,学习态度大为转变,操作变得非常认真,课后还会主动查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其次是班风好。以项目教学法引导下的所有项目都是采用团队与个人相结合的模式管理,一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训,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变得更团结,同学关系更融洽,整个班级的凝聚力更强。

再次是企业需求的毕业生的行动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精通了专业能力,掌握了方法能力,锻炼了吃苦耐劳的个人能力,学会了团结合作的社会能力。

最后是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大幅提升。经过项目教学法流程培养的15、16届电子信息工程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都顺利就业,并深受企业好评。

四、小结

能力模块化 第7篇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推销课程设计,岗位职业能力

在进行模块化教学内容构建中, 最核心的是本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群, 推销课程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是销售代表、业务员、销售主管等岗位。需要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能准确寻找客户、开发客户, 掌握顾客心理, 采取针对性的说服策略合理处理顾客异议, 能与顾客进行有效沟通, 为顾客提供专业性支持, 具有商务谈判与签约能力, 能有效进行售后跟踪。根据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将推销课程划分为模块内容:推销准备→寻找接近顾客洽谈→顾客异议→顾客成交→售后服务。

一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以岗位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 创设学习情境, 以“学生主学, 教师导学”的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让学生以“公司员工”的身份充当课程的主角,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每个小组以公司的形式进行运营, 完成不同的销售任务, 贯穿推销模块教学过程的始终, 并把公司运营成果作为学生实践考核的重要依据。以任务驱动的形式, 带领学生边学边练, 实现学习中工作、工作中学习。

二课程具体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具体分为三个项目, 十四个任务。具体内容设计如下:

1. 项目一:推销准备

工作任务一:认识推销和推销工作。

情境设计:公司的建立。

步骤: (1) 老师讲解有关公司建立的知识; (2) 班级分小组, 每组6名同学成立一个销售公司, 每个公司制定公司章程和组织结构, 并进行人员分工, 选择两名同学分别作为公司的法人代表和总经理, 互为竞争对手; (3) 小组对公司销售的产品范围进行讨论, 并形成小组产品营业范围, 通过销售额和利润率的高低决定小组成绩; (4) 教师向各小组公布任务和竞赛规则。

工作任务二:推销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情境设计:自我推销。

步骤: (1) 每位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认真寻找夸奖自己的10个优点; (2) 到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夸奖自己的优点, 要讲清楚理由; (3) 学生就表现过程发表感想, 并加以讨论; (4) 教师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总结, 并讲解推销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工作任务三:推销的基本礼仪。

情境设计:推销礼仪知识竞赛。

步骤: (1) 老师讲解推销礼仪的有关内容, 并穿插金正昆的《礼仪》视频进行播放; (2) 宣布比赛内容:比赛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理论知识主要考查同学们对送访、交谈、体态、服饰礼仪等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践操作主要考查同学们把推销礼仪应用到推销实践的能力; (3) 理论部分比赛规则:每个小组公司为一个代表队, 分为必答和抢答环节, 最后统计分数, 计入小组成绩, 小组内表现优秀者计入个人平时成绩; (4) 实践操作比赛内容: (1) 每组根据所学的送访、交谈、体态、服饰礼仪设计客户拜访和接待小品方案; (2) 小组讨论策划客户拜访和接待小品并形成书面讨论结果; (3) 选择表演成员, 进行小品表演, 其他小组作为评委进行打分; (4) 成绩评定:小组平均分计入小组成绩; (5) 教师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正确的解释和说明, 明确知识点。

工作任务四:推销模式。

情境设计:推销模式模拟演练。

步骤: (1) 各小组公司选择自己的产品作为推销品, 分析这类产品的特点和功能等, 为推销品选择一种推销模式; (2) 写出具体的推销实施方案, 每组选出一人发言总结本组的推销方案; (3) 全班点评并思考是否有其他更适合的推销模式; (4) 教师总结, 对各小组方案进行点评, 明确在实践中如何应用推销模式进行正确的推销。

2. 推销过程及步骤训练

工作任务五:寻找顾客的步骤和方法。

情境设计:寻找顾客的方法训练。

步骤: (1) 教师引用案例解释每一个寻找顾客方法;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寻找顾客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 (3) 根据各小组公司的具体产品, 选择合适的寻找顾客的方法进行推销; (4) 推销结束,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计入小组成绩。

工作任务六:顾客资格审核和建立顾客档案。

情境设计:寻找准顾客进行资格审查并建立顾客档案。

步骤: (1) 教师解释顾客资格审查的基本步骤和内容; (2) 根据自己公司对准顾客的要求, 进行顾客档案建立和设计; (3) 教师总结, 在学生建立档案的同时给予指导。

工作任务七:约见顾客和接近顾客。

情境设计1:约见顾客训练。

步骤: (1) 展示案例背景, 引导学生学习约见顾客的常用方法; (2) 学生阅读分析背景资料; (3) 学生根据背景资料设计电话约见方案; (4)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情境设计2:接近顾客训练。

步骤: (1) 引用案例讲解各种接近顾客的方法; (2) 各小组选择自己的公司产品, 用至少五种接近顾客的方法接近顾客; (3) 小组内部进行演练, 选择表现好的两位同学分别扮演销售人员和顾客在全班演练; (4) 小组互评, 平均分计入小组成绩; (5) 教师总结评价。

工作任务八:推销洽谈的程序、策略和方法技巧。

情境设计:推销洽谈训练。

步骤: (1) 教师引用案例讲解洽谈的程序、策略及方法; (2) 引用训练案例资料并进行洽谈模拟训练; (3) 教师点评总结推销洽谈策略方法的具体应用方式。

工作任务九:顾客异议类型及成因。

情境设计:正确处理顾客异议训练。

步骤: (1) 教师引用案例对处理顾客异议类型及成因进行解释说明; (2) 教师列举常见异议, 学生小组进行异议处理讨论总结; (3) 每小组选择最优解决方案进行课题演示; (4) 教师进行分析总结评价。

工作任务十:顾客异议处理方法与技巧。

情境设计:顾客异议处理方法及技巧训练。

步骤: (1) 教师引用案例对顾客异议处理方法及技巧进行解释说明; (2) 各小组公司将自己在推销过程中遇到的异议进行罗列; (3) 对各组异议处理进行讨论总结, 选择最优的处理方法供全班学习; (4) 教师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

典型工作任务十一:影响成交的主要因素及成交的方法技巧。

情境设计:成交方法训练。

步骤: (1) 教师通过案例对成交的方法及技巧进行解释说明; (2) 各小组准备自己公司产品的介绍说明; (3) 在校园里选择目标顾客进行推销; (4) 规定时间完成推销, 各小组总结自己成交的方法; (5) 教师进行监督, 最后分析评价, 计入平时成绩。

工作任务十二:成交后跟踪和成交的后续工作。

情境设计:推销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

步骤: (1) 教师引用案例说明成交后跟踪和成交后续工作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 (2) 给学生发放关于退货的案例资料; (3) 学生阅读案例资料,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用书面的形式把自己的做法记录下来并上交老师; (5)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并计入平时成绩。

3. 推销实践训练

工作任务十三:店面推销。

情境设计:店面推销训练。

步骤: (1) 教师说明推销竞赛的规则和具体安排; (2) 将教室以格子铺的形式布置, 每一组作为一个公司占据一个格子; (3) 各公司进行产品宣传和产品铺面装饰; (4) 各小组进行店面销售; (5) 教师监督指导, 并根据铺面摆放设计和销售业绩、利润率计算小组成绩。

工作任务十四:上门推销。

情境设计:店面推销训练。

步骤: (1) 小组公司成员除店面销售的营业员之外, 其他成员进行上门推销; (2) 选择校园作为销售区域; (3) 教师监督指导, 并根据销售业绩和销售总额、利润率计入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

三本课程设计的意义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需求, 课程设计注重岗位能力训练, 并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岗位技能训练相结合, 让学生在掌握一个知识要点的同时, 及时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锻炼。这样既有利于理论教学的深化, 又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既具备一般的推销理论知识储备, 又具备相应的推销岗位职业能力素养, 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较大的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

[1]张臻.市场营销课模块化教学初探[J].现代营销, 2012 (1) :252~253

[2]李政仪.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J].高等职业教育, 2008 (4)

能力模块化 第8篇

什么是模块化教学呢?模块化教学模式是在汲取模块化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将各学科课程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职业能力需要,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通过增删单元和调整组合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模块化教学需要根据培养目标,先定内容,再定模块,教学目的性强。这种教学模式,通过灵活的组合实现岗位技能的融通,可以使得同一课程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专业方向的要求。

1 强化主体意识,诱发探究动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作为“主体者”学生和“主导者”教师的地位问题,许多人已从理论上达成了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角色的转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教师为了省事,就采用直截了当的方法,把知识直接塞给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个性没有得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日渐丧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必须实行“重心”的转移。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造目标明确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鼓励他们探索真理,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2 借助多媒体实现模块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指: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使用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

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超媒体浏览方式。传统的阅读,不论是书本报刊还是影音录像,都是以线性方式的顺序组织内容,而人的思维常常是跳跃的,联想的。计算机可以为我们提供超媒体的链接方式,使得我们完全可以从主观,从兴趣出发,进行跳跃式的浏览,按照我们的思维习惯组织信息。

2)表现力强。信息除了有文字、声音、视频影像外,还可以创造出音乐、图像、动画这些新型的信息载体。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对学生智能发展的各个环节,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等都能起到有益的影响。行为心理学认为,学习起因于对刺激的反应。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把信息通过各种感觉传递给大脑,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和脑的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交互性。多媒体计算机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多种人机交互手段。使得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志愿、需要、兴趣和爱好,利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对当前的学习内容做出主动的、适应自身情况的积极选择。使得教学模式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师生对话向人机对话转变。大大的改进了传统的教学风格。

4)可以进行网络教学。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正在进入新的阶段——网络教学。随着信息基础工程的大力建设,网络教学必将进一步发展,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形式。传统模式的教学体制受到严峻挑战并渐渐淘汰,新机制下的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已大势所趋,并已渐成规模。

现代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讲授、演示、分析、讨论、观察、实验、练习等综合动作的过程。生动直观的画面附以动画、录像,声音等,学生一目了然。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 面对现实,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本来就是一门应用性相当强的课程,并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充满了时代气息。因此,教学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学习。比如:办公软件应用试题汇编这本教材就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内容归纳为八个单元,一个单元一个模块,在每一个模块的教学中,首先将本模块的知识点交给学生,学生采用本模块的知识去完成模块的任务。然后再逐个进入下一模块,这样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的学习,大大提高其学习兴趣,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 选择好导课,也可以打开学生的创新思维

导课的教学方法有各种各样,复旧导新;也可以把目标样文先交给学生,让学生先找出完成模块所涉及的知识点。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要起到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所以,教师应尽量选择那些与本模块内容一致的样文和图表作为导课的内容。

能力模块化 第9篇

1. 实践能力的内涵。

根据实践类型的划分, 实践能力包括动手类实践能力、社会交往类实践能力、综合性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根据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划分, 它包括实践能力的动力系统、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在具体情境中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实践能力并非单一能力或仅是单纯的技能, 道德的感染力, 沟通能力和意志力等素质会与实践能力共同发挥作用。因此, 实践能力的本质就是一种综合性能力, 它体现在个体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它对个体的生活、事业的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实践能力的特征。

(1) 实践性。能力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产生的, 实践能力的形成必然离不开实践活动, 脱离了实践活动的实践能力, 是不切实际的。报关国际货运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 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相应的报关技能, 而这些技能都是通过实践获得的。因而, 教师应该在课堂开展多种实践活动,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2) 稳定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需要长期的培训, 而这种能力只要培养起来, 就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说, 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旦形成, 就会保持相对稳定, 例如通过一个学期的系统实践学习, 学生就会掌握报检的各种技能, 这种技能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影响学生。 (3) 具体性。实践活动具有具体性的特征, 与此相应, 在一次次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能力也具有具体性的特征, 也就是说, 人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所培养的实践能力是不一样的。教师在讲授报关专业相应课程的同时, 应该参照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组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 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目标。

二、课程模块化的相关概念

1. 课程模块化的概念。

课程模块化是指根据就业需求, 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导向, 力求在课程设计上最大限度的满足能力培养目标, 精心挑选教材, 建立实验实训基地, 创建实验模拟情景的教学方法。模块式教学的具体内涵是一种以需求分析为导向的教学设计。首先, 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 确定劳动力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 并且细化劳动力需求的种类和数量。其次, 按照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明确综合职业能力以及相应的专业操作技能。再次, 依照岗位职业操作技能的需求, 进行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 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块, 最后, 根据各教学模块的实际需要,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 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教学。传统教学方法注重的是教师的教法, 教学过程中更偏重于教师的教, 而忽略了学生自主的学。然而, 新课程的设置目标更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注重教师的指导, 使二者之间有机的结合起来, 相辅相成。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和教师处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教师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在这样的情况下,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 模块式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特别是应用于具体岗位教育与培训具有明显的优势。模块式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 科学性。模块化教学强调教育内容的协调、平衡、统一的发展, 适合企业对人才的需要, 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了科学的指导。 (2) 实用性。模块化教材是根据职业需求而编写的, 内容翔实, 便于操作, 直接反映出职业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 (3) 针对性。模块化教学推广标准化作业, 根据职业发展的需要, 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 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发展, 使学生适合企业的需求。 (4) 灵活性。模块化教学可根据职业岗位和学生的实际需要,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地进行课程选择。

3. 模块化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模式课程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课程开发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因此环节都不容许有差错。具体来说包括: (1) 劳动力分析。劳动力分析是由负责课程开发的各方面专家、学者对相关信息的调研和咨询, 确定阶段性岗位状况, 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换, 计算出不同职位的人员匹配情况, 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2) 职业岗位分析。职业岗位分析是由负责课程开发的专业教师向相应的职位主管部门咨询, 确定构成某职业的各种工作岗位, 按照不同的职业岗位内容确定岗位设计。 (3) 专项能力、素质分析。量化能力考核标准, 明确专业模块教学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即能力标准, 并按照实现的方法、能力和实施措施, 对达到每一项能力所需技能进行排序。职业岗位分析与专项能力、素质分析程序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行业的构成, 掌握从事某一行业人员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和能力, 以此为教学内容,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4) 教学分析。这一步骤是由教学专家与专业教师在专项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划分教学单元或模块 (一组专项能力) , 将每一模块内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按顺序排列, 将各模块排出顺序并认定核心课程, 写出课程大纲。 (5) 教学与开发设计。教学与开发设计即以工作任务为核心, 针对工作任务进行课程设计, 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 使学生能力得到提升。包括每个教学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手段、实验实训环境及开发模块课程课件和教材。

三、基于实践能力的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模块化设计方案

1. 课程模块设计。

高等职业学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模块设计方案必须依托企业实际用工需求, 立足现行的教育体制,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能力, 建立符合当今报关与国际货运行业发展方向的、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上述观点, 在课程设置根据功能模块分为: (1) 基础模块: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基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物流基础等; (2) 专业模块:报关与国际货运基础与实务、报关与国际货运商品名称与编码、报检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国际商务单证理论与实务等; (3) 专业拓展模块:商务谈判、国际商法等; (4) 选修模块:外贸英语函电、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学等; (5) 职业能力培养模块:通过各种专业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 并能通过相应的报关与国际货运、报检等职业技能考试, 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这几个模块之间不是彼此割裂的, 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例如在基础模块中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包含了专业模块高报关与国际货运、报检课程的内容, 使学生能够形成对专业的基本认识, 随着课程的深入, 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专业能力后, 结合未来社会需求选择发展模块内的相关内容, 同时在选修模块高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模块。当学生完全掌握其所学专业方向的技能后, 选择职业素质培养模块, 通过培训后, 得到相关认证, 并参加实训课程, 从而为掌握的技能提供发挥的平台。各个模块相互作用, 共同促进和培养学生的报关、报检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

2. 课程模块设计的改革方向。

目前,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课程设置不合理, 应用性不强等问题, 因此, 必须进一步推进高等职业学校课程模块设计改革, 加强高等职业学校课程设计的合理性。进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模块设计改革, 需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用工需要和专业岗位人才需求, 明确课程模块设计改革目标与方向, 按照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要求, 安排课程。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知识能力、报关与国际货运应用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质。

3. 构建课程模块的具体策略。

能力模块化 第10篇

我市现在推行的“三案·六模块”也正是以新课标为基础和依托应运而生的有效教学模式 (“六模块”是指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等六个模块) , 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英语实践成为一种需要。而互动探究模块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 也要为互动探究提供材料支撑和方法指导, 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因材施教, 分层指导, 尊重学生人格, 鼓励大胆质疑,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但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探究任务, 需要通过小组各个成员的合作, 把自己负责的主要问题探究透彻, 在下一步交流互动中让全班共享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及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 顾名思义, 是指在教学中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一起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作为提高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 应用较为广泛。此外, 合作学习也叫做共同学习, 支撑这一理论的基础是社会心理学。其理论的核心在于:小团体中的所有成员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 并开展学习, 这个小团体的合作开展依靠的是一股团结互助的力量。

心理学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升人的学习状态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人的学习心理状态分为三种不同的层次, 即认知、情感、行为, 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这三种行为的提高。在和谐的小组中, 学生和学生之间, 能够相互依靠, 并相互提供动力支持, 在这一股和谐向上的氛围里, 小组成员互助、互勉、互爱。小组中的各个成员也能在这一股动力之下, 积极学习, 并乐于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过程, 有效地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知识和技能的交流, 情感与态度的沟通, 有助于小组中的个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这也是课程改革取得成效的途径之一。

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构建小组合作型学习的重要性

1.合作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的一项必要的素质在传统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直有着“重知识讲授, 轻能力培养”的现象, 使得学生缺乏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自己动手去探索知识的能力和与他人交流合作学习习惯。但随着社会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 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学生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 将不同的知识如以交流、综合、提高和应用, 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望求。总的来说, 合作能力与知识水平同样重要, 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关键点。

2.学生个性的健康全面发展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初中生的心理及生理发育尚未成熟, 但是此阶段的初中生, 情感丰富, 思维活跃, 对外在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极强, 因此, 小组合怍学习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另外, 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过程中, 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团结精神.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 我通堂采用以下三种不同的合作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1、主动参与乐于体验

小组互动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形式, 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而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无拘无束, 敢想敢说的宽松学习环境, 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其次,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促成师生关系的高度协调;再者, 要促成学生间情感协调, 消除心理障碍, 培养学生乐观, 自信, 豁达的心境, 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之处, 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2、科学组建合理分工

在科学组建方面, 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每组都安排有较为活跃, 善于关心和鼓励他人的学生为组长, 然后进行合理分工, 一定要避免浮于形式。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常出现这种场面, 教师一声令下“start”, 学生们就按小组开始讨论。教师再下令“stop”, 学生们戛然而止, 组长汇报, 看似热闹, 其实变成了组长一人的“专场表演秀”。因此, 小组合作只有合理分工, 各司其职, 才能各尽其能, 发挥团队合力, 从而达到合作的最终目的。在分工中, 教师要安排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合理分工, 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 有记录员、汇报员, 在展示每位学生长处的同时, 教师也应引导学生进行分工上的“轮岗”, 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素质的提高。

3、创设语境启动思维

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努力创设真实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语境。《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探索发现, 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能通过设定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 学习就不再是负担, 学生就会自觉地去学习。如在教学8A Unit2 School Life Reading部分后, 我把学生分成甲方、乙方, 辩论中式学校生活好还是美式学校生活好, 学生课前就必须上网查阅有关美国学校生活的资料, 再结合他们平时对自己的学校生活的体会, 课上以小组为单位汇总本组的资料, 制作出一篇能合理说服他人的辩论材料, 各小组再选出代表, 在全班进行大辩论, 最后评出最佳辩论员。这样, 既激起了学生们高昂的学习兴趣, 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合作探索, 在交际中展现集体智慧。

4、善于评价动力持久

合作学习“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 它能否持续开展, 与评价机制的合理与否息息相关。在评价中, 我们应采用多元评价法, 让学生自评、组长评价、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逐渐形成小组合作的良性循环, 班级合作小组形成一个积极融洽的氛围, 使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合作, 快乐学习, 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例如:我在学完每个单元后, 都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人人都评价出自己学会了什么, 理解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惑没有解决等等, 凡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 由全班同学共同讨论。通过长期不断的努力, 同学们体验到了使用此方法的乐趣, 增强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信心, 整个班级成为了一个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班级。

四、结果与讨论

能力模块化 第11篇

关键词:能力本位;模块教学;英语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2-0055-04

收稿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曹琳华(1975-),女,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广东 广州/510405)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适应民航服务类岗位需求的英语交际技能模块化教学化研究” (编号:2013WYXM0121)

一、引言

在当今这个国际化的社会,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语言,在各行各业中,日益受到重视并被普及。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高职教育,为了能培养出英语职业能力合格的毕业生,对英语这门公共基础课程很重视。近几年来,根据就业需求,高职教育不断强调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要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涉及课程、教材、评估、师资等各个方面的配套建设。教材,作为教学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改革是否能够成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职业需求,由本校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成了当今流行的一种做法。

二、基于“能力本位”的模块教学理念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简称CBE)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它是提倡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体系,认为“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所必须的全部能力”,并以此为出发点来确定具体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编制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和过程及评价标准。它成为了当今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袁智英,2010)。

所谓模块化(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 简称MES)是国际劳工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研发出来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培训模式。模块化教学就是将内在逻辑关系紧密、学习方式要求和教学目标相近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构成小型化的模块课程,使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腾兆玮,2010)。针对高职教育而言,是指在分析某种职业岗位应掌握的岗位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将应培养的岗位技术能力划分为若干模块,然后按模块实施教学,分步骤实现各种岗位技术能力。模块的划分可根据教学的需求而定。可划分为英语语言知识模块、技能培养模块和能力实践模块,也可划分为读写模块、听说模块和专业英语模块等等。

根据以上两大教育理论得知,基于“能力本位”的模块教学理念就是以CBE(能力本位)为指导,把职业岗位分析作为课程设计的起点,了解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时所需的职业岗位能力,分阶段地进行培养。在教学方面可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分模块进行教学,逐步完成学生的各种岗位能力培养。

三、教材

在英语教学中,教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施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实施“能力本位”的模块教学,好的教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套教材是否好,需要从多方面去判别。

(一)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1.系统顺序性

陆明(2001)认为系统性是指英语口语教材除了有一定量的语言输入和训练(包括词汇、句型、意念功能、表达法等)外,还必须向学生提供有一定难度、富有挑战性的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口头交际的场合和对象千变万化,口语教材理应覆盖不同语言功能在各种变量(variables)影响下的变体(variations),就各种不同的交际方式提供全方位的训练。而且内容的组织上需要有顺序,由易到难,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系统的顺序编排,而不是语言材料和语言项目的任意堆砌。

2.现实趣味性

张翠萍(2001)认为英语口语教材应具有可读性,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接近他们的生活并符合其学习目标、年龄群和学习程度。尤其是口语话题,不同模块需求的话题针对性不一样。要使学生一看到某个话题就想说,用英语来表达;在学习过程中感觉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进步,学中有乐。要不然,学生会感觉无话可说,失去学习的动力。

3.难易适度性

教材内容的难度要适中,可以略高于学生的平均水平,但也不能太难。一部好的英语口语教材能够凭借所提供的语言及思维素材启发及诱导学生进行语言的输出。根据Krashen的i+1理论,只有输入语言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才能达到最理想的输出。

4.活动多样性

张翠萍(2001)认为英语口语教材在活动安排上应突出反映培养英语口头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一部好的口语教材,每一部分内容的练习活动模式应避免单调重复。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Speech, presentation, retelling, discussion, report, interview, debate等等,可根据内容灵活的采用。

(二)现用教材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民航经济的日益发展,民航系统尤其突出口语技能,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岗位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某高职院校的民航服务类专业逐渐引入行业标准,(根据职业所需的能力)进行课程设置,单独开设口语课程,实施模块化口语教学。

该院校以CBE(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为指导,把职业岗位分析(民航各种职业能力形成所需的经验)作为课程设计的起点,构建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采用“123”课程体系。“1”表示以培养学生岗位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为中心;“2”表示通过课堂教学和岗位实践模拟教学,兼顾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语言认识能力和岗位实际应用英语口语交际的能力。“3”表示把教学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是基础英语掌握和巩固模块(以“够用”为原则),主要通过大一的大学英语课程奠定词汇、语法等基础英语;第二是职业英语模块(以“实用”为原则),通过大一的口语课培养学生的通用职场交际能力;第三是岗位情境操练模块(以“能用”为原则),大二时加强岗位应用能力,根据不同专业群的特点量体裁衣,划分为不同的岗位专业口语。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根据不同的目标实现教学分模块、分层次地有机链接。

在教材使用方面,该高职院校在第一模块采用是上外社的《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民航运输专业群使用)或《新视野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民航机务专业群使用), 这两部都不是校本教材,所以后面将不做分析。关于第二和第三个模块,采用的由本校教师自己编写的校本教材:《通用英语口语》、《民航运输类英语基础口语》(民航运输专业群使用)或《民用飞机维修基础英语口语》(民航机务专业群使用)。在此本文只选择一个专业群(民航运输专业群包括空乘、运输、物流、安检等)所使用的一系列校本教材进行分析,包括《通用英语口语》和《民航运输类英语基础口语》两本教材。

1.教材简况

(1)《通用英语口语》

本教材共有二十个单元,内容涉及着装、饮食、住宿、度假、购物、职业设想、求职面试、适应新环境、人际交流与合作、预定、组织会议、商务差旅、介绍公司、推销产品与服务、作演示、作调查、谈判、签约、应对压力、职业安全与健康等二十个话题。每单元由三个部分组成: Section 1(Things to do)、 Section 2(Things to Do) 和 Section 3( Extended Practice)。 Section 1主要用于课前准备活动。由Warm-up和Discussion 两个环节组成。Warm-up以图片、单词或短语的形式,导入与本单元相关内容的词语表达。Discussion提供两至三个问题,供学生思考与回答。Section 2主要用于课堂教学活动。由Model Dialog和Simulation Practice两个环节组成。 Model Dialog 提供两个职场对话场景以及在相关场景下的实用句型。Simulation Practice 设计了两个职场任务,要求学生以职场为背景安排口语活动,完成职场模拟训练。Section 3主要用于课后练习,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课后独立或合作完成该项任务。

(2)《民航运输类英语基础口语》

本教材分为二十六个单元,内容按照乘坐飞机的顺序涉及(电话)订票、去机场、安检、登机、空中旅行、降落等二十多个专题。

每单元由五个部分组成,包括Section 1( Model dialogue)、 Section 2 (Lets talk)、 Section 3(Reading and discussion)、Section 4 (Fun time)和Section 5(Professional terms for further study)。

Section 1由两个对话组成,提供两个职场对话场景以及在相关场景下的实用句型,并配有和主题内容息息相关的图片。Section 2给出两个主题相关的场景,要求学习者在学习前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职场模拟训练。Section 3用于课后练习,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学习任务,通过阅读该部分内容,学习者对主题相关的专业和语言知识都更加丰富。Section 4主要是用于调节课堂气氛,使学习者适当地放松。内容模式多样,有开心故事、搞笑视频、经典电影剪辑及英语歌曲等。Section 5主要是提供了与该单元主题相关的一些专业英语单词,用于学习者的拓展学习。

2.教材分析与评价

教材是为了达到某种教学目标所服务的。如果一部教材能够基本遵循文章前面叙述的教材编排的四大基本原则,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某种目标能力的话,那么这就是一部好教材。

职业英语模块(以“实用”为原则),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岗位实践模拟教学,主要培养学生通用职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根据以往的就业情形得知,民航服务类专业的学生并非百分之百毕业后在民航或民航相关类企业就业,而是有一小部分毕业生就业于非民航及民航相关类的企业或公司等。所以在课程培养计划和方案里必须要考虑到这种情况,为这部分学生就业作准备。这一模块所使用的教材《通用英语口语》,总体上说来,是一部不错的教材。第一,教材比较系统全面。各部分的内容由易到难,先有一定量的语言输入(some useful words and phrases)和训练((model dialogues),然后设计了模拟真实工作任务的练习,衔接自然、环环相扣。第二,现实实用性较强,内容涵盖了职场从业人员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 素材贴进生活和职场。大部分主题职业性很强, 比如说介绍公司、推销产品与服务、作演示等。部分主题趣味性较强,比如谈论食物的Unit 2(Its delicious)。第三,内容难易比较适当,大部分内容口语化很强,易懂。当然,也有少量的内容,比如说部分单词太难,但是在量的控制把握上处理得较好,而且在每一元都有整理汇集,出现在New words and phrases 部分。

但是,本教材还有待于改善和优化。本研究访谈了所有任教过该教材的教师,他们对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看法。第一,作为一本职业口语教材,有些主题内容的选择欠妥。比如说前五个单元的主题及内容(涉及衣、食、住和行等)的编入作为职业口语的部分有些牵强,还有几个单元的内容不实用,课堂上操作起来有难度。第二,作为一部口语教材,练习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有所缺乏。比如说在Warm-up 和Discussion部分,提供参考的活动几乎是对话和讨论,还有在Section 2的职场模拟几乎都是以做对话的形式出现。第三,在Warm-up部分所提供的词汇,职业性较强,但却没有音标,不方便学生学习。第四,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教材提供的仅仅是文字和音频,而缺乏视频资料,显得有些单薄。

岗位情境操练模块(以“能用”为原则),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岗位实际应用英语口语交际的能力。对于一个民航运输专业群的毕业生来说,当他们就业时,必须了解并熟悉民航运输这一条龙的流程。在工作时,根据需要,用英语口语与乘客及他人进行交流。教材《民航运输类英语基础口语》就是根据职业岗位的这一需求进行内容安排的。本教材具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此教材内容全面系统且顺序性强。内容按照乘坐飞机的顺序涉及(电话)订票、去机场、安检、登机、空中旅行、降落等二十多个专题,基本涵盖了民航系统服务英语的方方面面。而且内容的组织丰富:Model dialogue部分由两个对话组成,提供两个职场对话场景以及在相关场景下的实用句型,并配有和主题内容息息相关的图片。通过阅读两个对话,学习者对该单元的内容就有了清楚的了解,并为下部分内容的进行提供了基础。Lets talk部分给出两个主题相关的场景,要求学习者在学习前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职场模拟训练。除此之外,还提供了同一主题的相关阅读材料(Reading and discussion)和重要的专业词汇(Professional terms for further study)。第二,教材注重现实趣味性。所有的主题和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息息相关,贴近学习目标,这样完全会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说。另外,教材的每一单元的Fun time部分还提供了富有趣味性的内容,涉及开心故事、搞笑视频、经典电影剪辑及英语歌曲等。第三,教材内容专业性较强,但编者尽量注意难易度。对话部分语句一般不会太长,句子结构比较简单。较难避免的专业词汇除了在每一单元有所汇集,而且在书的最后glossary 部分有整理汇编。

同样地,本研究访谈了所有任教过该教材的教师,他们对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看法。第一,少量主题内容安排稍显累赘。比如说该教材中第十四单元的Special passengers和第十五单元的Special service内容上有少许重复,可只作一个单元的安排。第二,某些单元里的内容素材选择不够专业,并非职场的真实语言材料,所以不是很实用。第三,作为一部口语教材,练习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有所缺乏。比如说在Lets talk部分,活动形式全是一样:根据所给的两个情景做对话。这样显得比较陈闷。第四,在视频资料方面提供有所欠缺。

四、启示与讨论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与高等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点就是强调它的职业性,所以只有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此为指导下的教学才是真正的高职教学。另外,分模块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能使学生的学习从基础走向职业,最后走向专业达到逐步衔接,循序渐进,最后实现目标。因此,两者相合的以“能力本位”的模块教学在高职院校势在必行。随之而来的教材改革也在日益实行。这是社会在进步,教育在进步。

在使用英语口语校本教材的这几年,发现以能力为本位指导下所编的校本教材首先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内容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使用此教材的毕业生在口语能力的培养方面更加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再次就是使用此教材的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竞争力明显提高,代表选手在广东省甚至是全国高职高专口语大赛中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但是在教材建设时也有一些问题:比如说《通用英语口语》和《民航运输类英语基础口语》这两本教材的所有参编人员全是一线的英语教师,又比如说两本教材里面内容的安排不是非常合理。所以,校方在组织时及编排者在编排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编写教材团队人员的组成更加合理,以便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要透彻。

根据教材的性质及内容合理的选择和搭配教材编排人员,实现在教材编写层面的校企

合作。编写教材团队人员除了英语教师以外,最好能有懂英语的一线企业人员及专业老师参与。在编写教材之前,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要做到全面彻底。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职业所需的英语口语能力需求,并多收集企业的一线资料。这样编写出来的教材内容会更加全面,实践性更强。

第二,教材内容要安排合理。首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难易适度。一部

太难或太易的教材,学生都会没有兴趣。其次教材的内容尽量做到精简,不要重复累赘。另外,教材内容以多种方式出现,包括文字、音频和视频等,这样一则方面教学,二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方便自主学习。

第三,教材中为学生安排的英语练习活动形式上要尽量多样化。不同的主题有适

合它的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能这样一则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备课量,二则可以调节并带动学生的兴趣。

五、结束语

通过研究可看出,要编写一部堪称“好”的高职英语校本教材不容易!它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以“能力本位”为指导、内容的全面系统及难易度的把握、主题的现实趣味性及活动的多样性,专业性教材素材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等等。而且,在每一次修订和出版时,要对教材的不断完善和美化,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会慢慢成为一部“好”的教材!

参考文献:

[1]蒋莉.能力本位教育思潮[J].职教论坛,2004(8).

[2]袁智英.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3]郭京红.对高职英语模块化教学设计思路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9(12).

[4]腾兆玮.关于高职英语模块化教学的思考[J].Crazy English Teachers (高职高专),2010.

[5]陆明.从口语与口语教学特点看口语教材——谈《新编英语口语教程》的编写原则与特点[J].外语界, 2001(2).

[6]张翠萍.关于英语口语教材编写的思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6).

[7]秦秀白,张怀建.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8]温志.通用英语口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9]陈坚. 民航运输类英语基础口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10]胡燕平.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看《综合教程》的特色[J].外语界,2008(3).

[11]曾兵.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评价[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外语研究), 2011(6).

能力模块化 第12篇

一、自学动力, 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实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绪言”课的教学时,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观察几个有趣的小实验, 演示“清水变牛奶”、“葡萄汁变红酒”及“玻璃棒点灯”等实验, 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有趣, 然后投影图片, “神奇的斧柄”、“神奇的绳索”、“神奇的隔板”、及“神奇的鸟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神奇, 更重要的是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在阅读教材的第三段后, 感受到了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健康以及工农业生产都有关联。从而使他们由“知之”到“乐之”。

二、自学关键, 学法指导

俗话说:“受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 更要让学生“会学”。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指导学生会课前预习, 以《离子》这节课为例:①通览教材, 理解本节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并形成初步的知识结构图。②自学时如果发现有关知识掌握不好, 则查阅和补习相关知识。如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就需要回到《原子的构成》内容上, 以加深对原子结构的理解。③在自学时, 要注意发现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 自己先试着解决, 实在不能解决, 在听课时要特别注意。如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怎样排布到每一个能量层中?第一层排多少个电子?应遵循什么规律?等。④做好自学笔记。自学笔记一般应记载教材的主要内容, 自己没有弄懂需要在听课时着重解决的问题。其次, 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新授课之后,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整理, 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理解知识, 并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的作业、练习, 对于练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和问题, 及时整理到“错题集”上, 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否集中在某些方面, 找到自己的薄弱之处, 归结到具体知识点和方法的层面, 然后回归课本或请老师指导加以解决。

三、自学前提, 利用好时间

对于学生在校的自习时间, 首先要自主预习, 做好上课准备。其次, 要注意整理, 反思和消化每学科的笔记。对于双休日在家的时间, 教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制订好科学合理的双休日自学计划。计划的内容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硬任务外, 还应安排耗时长, 平时不易完成的内容。如对化学课本每章的“本单元小结”进行补充和整理, 形成体系, 对“调查和研究性”内容制订计划进行探究和实践等。

四、自学载体, 科学探究

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语言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探究者。”而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应根据课程及时布置一些自主完成的课外实验, 如自制简易净水器及探究影响其过滤效果的因素, 自制酸碱指示剂及能否作指示剂的原因分析等。教师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进行探索时要有创新地去解决问题。可是在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意外的解决、实验结论、误差的分析等一系列环节中, 及时地对学生导思、导趣、导法, 让学生能在相对独立的氛围中完成, 并体验到成功, 以达到培养学生自学的目标。

五、自学源泉, 交流互动

交流互动是指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一方面,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会碰到很多问题, 有些问题是他们自己难以解决的, 如果学生一味花时间苦思冥想, 不但昏昏然无所获, 更浪费了时间, 这就应与老师交流, 寻求答案或突破的方法,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 教师应通过交谈、作业、测试和问卷等形式多方面地去了解学生, 了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修正, 来促进自己的教学。可以说交流互动是自主学习的源泉, 让学生学会目标的确定, 学习方法的选择, 学习过程调控及学习结果反馈, 最终自主地获取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六、自学保证, 吃苦耐劳

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家庭环境比较优越, 因此, 学生的依赖性很强, 独立性很差, 面对困难和挫折时, 常常束手无策或退缩, 这已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障碍。这就要求教师用鲜活的事例来教育学生。如居里夫人曾于1903年和1911年两度获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 而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 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还可以告诉学生当今社会所面临的激烈的竞争和挑战等。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吃苦耐劳, 不怕挫折的坚毅品质。

上一篇:广播娱乐脱口秀节目下一篇:系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