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与就业范文

2024-06-17

人才与就业范文(精选12篇)

人才与就业 第1篇

“用工荒”与“就业难”是中国目前经济社会中结构性矛盾和周期性矛盾相互作用的典型代表。

在回顾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时, “人口红利”这一因素功不可没。物流业是吸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一直以来, “低工资、高强度、低保障”等用工不规范现象比较普遍。低成本的人力支出在企业原始发展阶段为企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新《劳动法》出台后, 为员工如实缴纳“三险”成为企业无法规避的法律责任, 同时, 近年在CPI等因素的作用下, 员工基本工资也是水涨船高, 物流企业的用工成本急剧上升, 一些经营模式传统的企业深感“吃不消”, 发展后继乏力。

“十二五”期间, 物流企业如何应对“人口红利”消退带来的企业用工问题, 将成为解决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根据中华英才网在各行业薪酬调查数据显示, 物流行业在20个行业中名列13, 民营和国企的薪酬与外企的差距较大。物流人才在薪酬方面满意度不高, 已经成为物流从业者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的首要原因。“用工荒”倒逼企业对人的重视, 企业在努力提高员工工资待遇的同时也在适应“8 0后”、“90后”员工这一新的用工环境, 这一代员工将比他们的父辈更在乎是否被尊重、是否有休息时间、是否有“家”的感觉。已经有一些物流企业顺势而为, 意识到了对人才尊重的重要性。比如德邦物流不仅拥有多元化的薪酬和福利体系, 并就员工的长期成长建立了完善的晋升制度和晋升通道。如果你的孩子在这里上班, 那么每月你都会收到德邦物流寄来200元“家长工资”, 这其中的100元来自你的孩子, 另100元就来自德邦物流。每年中秋节, 公司会把月饼直接寄送到员工家长的手里。而且, 经理级别的员工从结婚到孩子出生, 一直到孩子上大学都可以享受补助。在德邦物流, 这两项福利分别被称为“亲情1+1”及“家庭全程无忧”, 公司为此每年新增支出近千万元, 企业在投入的同时也获得了回报, 据称德邦物流的员工稳定性远远高于同类企业。

“用工荒”还倒逼企业必须改变原有粗放的发展方式, 如果企业还继续固守原有的经营模式和思路, 将肯定难以负荷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 而企业新的发展方式, 尤其是具有创新性的经营方式更让企业对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产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之一。一方面, 物流教育虽在过去十年间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 但如何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符合企业一线实操的人才, 这一课题在“十二五”期间将是教育从业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发展职业教育将有可能成为继本科教育后又一热门领域。

人才与就业 第2篇

一些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太顺利,学校只有深入了解企业的需要,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一、社会需要的工商管理类毕业生

1.良好的综合素质

目前,一些企业开始对工商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企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企业家的基本素质,而且要懂得管理和经营知识。

对于工商管理经营人才来说,要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综合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社交能力、协调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

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仅要具备收集、处理和分析信息的技能,而且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比如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以及外语的交流能力等。

2.较强的团队合作以及沟通能力

目前,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因此企业员工要将企业利益放在首位,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工商管理类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而且能够使他们具备沟通合作的能力。

3.灵活的适应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近几年,自从进入信息时代,一些企业没有按着固定的模式发展,因此,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不仅要求工商管理人才具备随机应变能力,而且要准确把握企业的经营以及发展方向。

企业管理者要具备快速处理信息和灵敏预测信息的能力,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4.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实际运用能力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是至关重要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下,工商管理类人才要具备开展经营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际操作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预测和决策的能力,经济核算的能力。

二、学校如何提高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夯实学科基础,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来说,在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工作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因此学生要具备分析、判断、沟通以及创造的能力。

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要重视理论基础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2.改进学习方法,不断强化校内实践训练环节

为了能够使工商管理类毕业生满足企业的要求,工商管理类人才要具备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应用能力。

学校要从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出发,探索适合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运用能力。

改进教学方法主要是指:第一,实施案例教学法;第二,实施模拟教学法;第三,实施项目教学法。

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对于工商管理类毕业生来说,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实际运用能力。

学生要充分利用自己寒暑假到企事业单位参加一些管理实践活动的机会,除此之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社会调查活动,并且要对工商企业进行调查,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从而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学校还可以建立广泛的专业实践基地,促使校企合作办学规模得以扩大。

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提高,而且能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三、学校拓展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途径

1.学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学校要邀请知名企业到学校参加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并加强自身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这样做可以扩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学校通过“走出去”,可以了解目前工商管理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然后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2.不断发展无形市场,促使毕业生就业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结合

为了使有形市场得以拓宽,学校要努力发展无形市场――信息市场。

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目前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并建立人才供需信息库,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将一些信息准确及时地公布出去。

近几年来,学校已经开始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从而为学生就业搭建良好的平台。

3.建立专业实习基地,校企联合办学

目前,人才供需市场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些需求方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工商管理类毕业生,这主要是由于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缺乏实践能力,不能够很好地开展相关工作。

学校也认为,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是因为毕业生实习锻炼机会少,不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

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学校要及时与企业进行联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人才与就业 第3篇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思考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2013-05-20

[作者简介] 张爱中,女,汉族,黑龙江鸡西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北京 100042)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通过个人的智慧、才干以及创意,借用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创造就业潜力以及财富的产业。从2011年起,我国的“十二五”发展计划把未来的经济发展核心确定为文化创意产业,并认为在未来人才就业方面需要大批量的设计类人才。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的创新性和才能,我国高校设计类专业中的动漫设计、广告设计、交互设计、影视设计、服装设计等都培养了很多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而这些人才技术、能力以及创新性的高低对于未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是,种种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缺少具有创意、灵感的设计型人才,可以说设计师创新性的缺失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大石,这主要表现在高校培养的设计型人才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设计感不强、缺乏创造性、抄袭和复制成品泛滥、缺少实践性等等。因此,怎样培养高校设计人才,怎样使高校设计人才构建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结构和素质培养模式已经成为目前设计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核心问题。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其对人才的需求

按照业界的相关研究,创意产业又被称为:“创意经济”、“创意工业”、“创新经济”以及“创造性产业”等等。1998年,英国为推动经济发展出台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1]。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指从个人创新、技能或者天赋之中获取发展的企业,以及通过知识产权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2006年9月13日,国家“十一五”规划发展纲要出台。在“十一五”规划之中,国务院和党中央明确了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目标[2]。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新设计为核心,将文化艺术与资本市场相互结合,是在全球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之下兴起来的,其强调的是个人创造力和创新技术,提高经济发展过程之中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简而言之,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当前数字技术、网络信息以及新媒体技术等高度发展的情况之下,与市场紧密结合之下的新产物,其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向广大民众提供艺术、文化、心理、精神等方面的新兴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究其本质属性, 完全可将其看做“文化+创意+产业”, 即 “文化属性”、“创意属性” 和“产业属性” 三者的相互融合,构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同时由此衍生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其他非本质属性, 如 “产业属性” 可衍生出 “产业集聚化” 和 “高营利性” 等非本质属性。

文化创意产业对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毋庸置疑。第一,种类多样的文化产品能够丰富人民的生活,满足文化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创作和谐环境;第二,文化创意产业能够带动与文化相关的产业,例如音乐、美术、舞蹈等的发展,促进社会文化呈现繁荣景象;第三,有利于艺术人才的成长以及艺术本身的再发展,最终使得整个社会形成重视艺术发展、认同艺术创新的新局面。

当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这是因为现阶段人才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第一资源。而高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和谐发展的动力来源。这是因为:

第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需要大量设计人才的支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深入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国民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非常强力。在此大背景之下,各个高校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和提升文化修养,帮助学生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设计水平。文化创意产业所需要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应该是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融入现代市场经济的精英人才。这部分人才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推陈出新。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规划以及实现发展急需一大批有创新思想的设计人才。毋庸置疑,在创意产业经济增长模式过程之中,人才永远处于核心地位。但从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不论是质量和数量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同时在设计人才结构方面同样存在不平衡现象。除此之外,在当前创意人才梯队建设过程之中,既懂得创意设计,又了解市场经济的综合性精英人才非常欠缺。以中国经济发展龙头——上海为例,大量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相继落户于沪。但是,整个上海的文化创新人才占所有工作人员的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同比国外,纽约比例为12%,伦敦为14%[3],可以说,已经出现了文化创意产业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的局面。综上可知,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时代赋予的重任。

第二,设计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支柱。当前,全球经济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社会的核心在于国家创新能力。具体到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大量精通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熟悉商业运作的创新型、综合型设计人才。毕竟创意产业需要的就是大量具有创新思维的文化作品。因此,从这点来看,没有创新就没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创意产业要想得到发展,人才是关键。当前社会,文化消费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大势所趋,只有具备创意产品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成为市场经济下的最大卖点。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繁荣一时,创意产业人才层出不穷,与其高校的教育理念息息相关。因此,高校也应不断落实素质教育思想,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充满 “挑战性”、“新奇性”、“多样性”及“前瞻性”的综合性人才。

nlc202309041704

综上可见,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尚处于起步状态,人才欠缺已经成为这一行业发展最大的瓶颈。但同时其又属于朝阳产业,充满生机与希望。面对当前形势,高校相关设计学科必须审时度势,紧密了解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态,了解文化技术最新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二、我国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我国高校设计人才的需求和供给现状,也有相关机构和学者进行过研究。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研究年度报告》[4]中指出,半数以上的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认为这一行业所需的人才应该首先具备创新能力,然后是沟通能力、职责感、学习能力,这些充分体现出文化创意产业设计人才需求的特征;也有60%以上的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认为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就是人才质量,其中40%的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觉得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是人才质量不高的关键因素。事实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大困难在于创意型人才的匮乏。可以说,我国目前高校设计人才的就业现状一方面是每年高校设计专业就业人数非常多,依据国家人才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5]:2012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680万,2013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699万;但是另一方面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人才供不应求,很多文化创意企业纷纷表示每年招不到可以胜任工作的设计人才。

其实,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设计艺术专业引进并一直延续使用包豪斯设计教学体系,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的发展,技术工具以及人们的审美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而这种单一的教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公众对高素质设计人才的需求,在高校设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在人们面前。

其一,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我国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明确。尽管目前我国高校在培养设计人才时都表示要按照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产业人才需要对学生进行培养,但事实上在实际培养中这种目标定位并不明确;同时也有学校只把这种目标体现在书面或口头上,而在实践中流于形式。这主要是由下列原因造成的:一是不少高校在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观创意性不加引导,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总是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完成课堂授课,至于学生自身的主体思想或者主观创意性是否形成,教师根本未予引导或关注,由此造成教师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明,存在敷衍推脱的现象;二是很多高校采取闭门造车的形式进行设计人才的培养,很少有学校组建专门的市场调研小组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就业市场和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这样就造成很多高校在定位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时很模糊,和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实际需求相脱节。

其二,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我国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切实际或者不够合理。艺术设计学是一门具有交叉性质的学科,艺术设计学的内容包含了艺术、技术和科学各个领域的知识,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但是传统的设计人才专业培养机制非常程式化,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体系课程设置非常不合理,其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对于学科本位非常强调,导致科目众多,但整合力度不够,致使学生尽管学到了很多科目的知识,但并不能从宏观的高度把握和理解自身所学的知识,更不能在不同课程之间做到实践和理论的融汇结合,以致高校设计人才的整体素质得不到提升。同时,单一、僵化的课程体系设置也致使不同高校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雷同的现象,导致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缺乏自身的特征和个性,最终使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存在抄袭、雷同现象,缺少自身的独特感。

其三,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我国高校设计人才培养实践力度不够。艺术设计专业要求学生要有创意、具备创新的才能,这就要求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勤加实践,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设计人才的实践能力比较薄弱,很多高校的设计人才培养只是停留在图纸教育上,对于创意产品的设计价值性、功能性、市场性、材料的把握性等把握不够,即便有高校组织学生对此调查,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而不对其进行深入探究,由此造成高校设计专业人才在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上不能与时俱进。

其四,我国高校设计人才培养在学生评价体系方面方法单一。传统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设定,一般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进行评价,而在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上也主要采取教师授课的形式,这样就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教师也收不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事实上,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也缺少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根本无法满足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人才培养的目的。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包含下列几类: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业,新闻出版业,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设计服务类,艺术品交易,旅游以及休闲娱乐类等。但是在高校设计人才就业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其一,文化创意产业高端原创人才缺乏,导致文化创意产品原创性不高。以文化艺术类的动漫专业来说,目前我国动漫市场上欧美日韩动画产品占据市场份额的90%,可见我国消费者对于动漫产品的需求很高。但是,目前我国动漫设计制作者人数不足30000人,而市场对此需求量却已经高达60万人。而且,我国目前从事动漫设计的人才大多由动漫“发烧友”或者其他领域转行而来,整体素质不高,而且创造性不足。韩国2006年从事动漫创作者已经有40000人,可以看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高端原创人才的严重缺乏[6]。

其二,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类人才缺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化发展也日趋完善。但是我国目前却严重缺乏把创意产品“市场化”和“产业化”结合起来的管理经营型人才,在挖掘文化创意产品、品牌建立、衍生产业发展、挖掘价值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仍然以动漫业为例,目前我国的动漫业有关电脑制作人员其实并不缺乏,但是关于动漫业的营销策划人才和创意设计人才却并不多见。而且,就高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来看,其培养的人才大多是技术型人才,很少培养动漫专业的营销人才和动漫创意人才。

nlc202309041704

总之,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我国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并不能依据市场而行,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僵化,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三、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就业策略分析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大量具备综合能力颌创新意识的设计型人才,但从上文论述中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方面存在很多弊端,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完善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基准扭转文化创意产业下设计人才供不应求的现状。具体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高校设计人才培养应该更新教育理念,以市场为导向。文化本身就是个人内在情感的抒发和表现。当前设计类相关专业毕业生大多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到社会创意类产业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同时文化创意的本质也要求创新必须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同步,与商品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因此,高校文化教育领域也必须时刻了解市场情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一是通过研究、适应、服务等方面与市场接轨,转变传统艺术专业学生过于注重自我个性张扬的性格,积极引导学生将消费者心理需求、审美品格、市场需求与自我专业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占据文化市场;二是通过对市场的研究以及反馈,高校要敢于改变自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培养创造力,以使得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当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艺术设计类教育学生研究消费者和市场会失去艺术领域的本来特色。其实不然,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在不断发展过程之中必须遵循艺术发展的本质规律,同时也要注意新形势之下市场对于艺术设计的影响,最终使得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最后,高校也可以在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经济两者结合过程之中寻找适宜的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双赢”局面。

第二,改革高校设计人才的教学培养模式,关注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下列几点:一是教师在课堂设置和教学中要注意师生的双向交流,可以在课堂中设置师生互动的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设计教学中来,通过学生对于教学的参与,增强学生的主观创造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团队协作意识。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意思维。艺术设计需要学生的主观参与性,如果学生没有参与艺术设计课程的积极性,就不会有创新的自觉性和灵感,也就不会创作出优秀的原创作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打破旧有的“灌输型”教育。比如在讲授《广告产品设计》课程时,可以让学生设计自己喜爱的品牌广告,由此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三是教师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包含学科的广度和深度思维,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从知识点到知识网络的发散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某个问题深层次挖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三,构建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制,完善学生课外实践教学模式。文化创意产业下的设计人才培养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具体来说主要有下列几点:一是构建工作室教学模式,目前艺术设计领域的人才培养已经兴起工作室教学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张教师教学以岗位实践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采取工作制的形式,这就促使高校学生在一二年级可以学习一些和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交叉学科的知识,增强自身的理论基础;也可以选择自身在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的专业兴趣趋向;在三四年级时依托工作室,自由选择灵活的教训一体模式;也可以到社会上的实习基地实践,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学校扩大校内工作室和校外企业合作度,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技术服务和技能培养机会,由此引导学生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二是对高校学生实践教学成绩严格检查,切勿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师应该在学生实践教学阶段提出鲜明的实践要求,在各个时间段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交流和反馈,比如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和集美公司、远大集团以及湖南广播电视台等合作,在这些机构建立实训基地,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设计,并在项目中期和结束时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考核,要求学生填写实践报告,并由实践教学机构对学生进行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高校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作品更具有实用性和市场需求性。

第四,实施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当前,高校发展性评价是在不断总结、提炼当前学生评价基础之上逐渐形成的,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评价体系,其主旨在于突出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之中的主体地位,在完善评价体系之中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在建立过程之中必须注意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要遵循艺术发展规律来确定发展性评价,帮助艺术类设计学生能够真正成才。具体策略有如下几点:一是在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之中,学生必须处于主体地位而不是被动接受评价,要让其充分感受到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为其进一步全面发展合理定位;二是与其他专业不同,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在发展性评价体系之中尤其要重视过程,对于课程的所有阶段都要准确定位,合理评价,认真分析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的表现,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学生优势或者不足,进行鼓励或者提出建设性意见;三是在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之中还可以引入行业评价,注重行业内部专业人士或者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满意度评价,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在校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设计作品的缺陷和能力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使高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内容。

四、结论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竞争的一大特点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而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乃是人才的竞争,即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背景下,我国高校在培养设计人才时要把教育的核心放在培养人才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上,革新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注重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走产学结合之路,提升高校设计人才的整体素养和创意性,为我国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合格、有用的优秀人才。

nlc202309041704

[参考文献]

[1]苏畅.论文化创意产业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5).

[2]余雁.创意产业化发展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探究[J].艺术研究, 2010(1).

[3]周斌.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思考[J].装饰, 2010(1).

[4]宇博智业.2012~2013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研究年度报告.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http://www.mohrss.gov.cn/jycjs/JYCJSzhengcewenjian/201305/t20130522_103580.htm.

[6]叶喜冰.从“纸上谈兵”到“实践先导”——看现代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训教学[J].装饰,2009(2).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backdrop design thinking talents and Employment

Zhang Ai-zhong

(Academic Affairs Office,Beijing Polytechnic College,Beijing,100042,China)

Abstract: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s mainly refers to the development from the individual innovation, skill or talent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potential for wealth and job creation through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cannot do without the support of talents, and design professiona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adapt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is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power sources. Therefore, this paper for the design talent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situation analysis,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on the future of the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of College of design talent, in order to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design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practice.

Key words: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talent; training mode; employment

【责任编辑 朴莲顺】

人才与就业 第4篇

高等教育学的原理告诉我们, 教育的类型与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依据。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社会一线岗位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 这种类型的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明显的就业教育属性。首先, 高职教育是为满足社会一线岗位对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而存在的, 其价值在于能培养为社会一线岗位所需要的人才。其次, 高职教育的内容除包含普通教育的内容之外, 还涵盖与社会职业岗位相关的具体操作技能和职业态度培养要素, 其目的是要使学生不仅获取与普通教育相当的资质证明, 而且能与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相适合, 从而使毕业生顺利进入某一领域就业。再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力资源的配置由社会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决定, 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否被社会岗位所接收, 完全由劳动力市场说了算, 因而人才培养规格的设计必须立足就业岗位的需要。最后, 高职教育的生命线, 即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高低, 直接而又重要的衡量尺度自然要落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上来。所谓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包括毕业生的就业率、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水平等。可以说, 高职教育的存在与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社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为就业而教育是其必然选择。

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不仅为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所规定, 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国际人才就业结构来看,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 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高技能职位正在迅速替代低技能职位, 知识型劳动者逐步替代非知识型劳动者。在过去的10年中, 世界各国技术工人就业人数增加了10%, 而一般工作的就业人数下降了70%, 掌握高技术技能的人员就业数量增加了20%, 中等技术技能人员下降了10%。在发达国家, 高素质、高技能的产业技术工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从我国人才结构的未来需求看,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 特别是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必然要从世界产业链的低附加值端向高附加值端转移, 这不仅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毫无疑问, 作为以培养社会一线岗位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 理所当然应承担起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职责。

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我国二十年来的实践探索证明,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理想之路, 既是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办出特色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可靠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设计中的核心要素是学生必须掌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 并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这种素质的培养单靠学校自身是很难完成的, 必须借助企业的资源。国外许多成功的高职教育典范无一例外地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方式。例如, 美国职业院校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英国与法国的“三明治”校企合作课程、韩国初级学院的顾客导向教育 (CE) 及“订单”培养等, 其实质就是以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为导向, 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其结果是毕业生职业素质高, 就业质量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就业导向、校企合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与措施

校企合作, 共同构建“双定向、双全程”就业教育服务体系高职院校的立足之本在于为社会一线岗位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应紧紧围绕“适销对路”做文章。首先, 为使高职人才培养“对路”, 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安排上, 需要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 采取校企双向互动的方式予以确定和调整, 使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完全建立在摸清企业需求的基础上, 为企业提供“定向” (又称“订单”) 培养服务。由于高职院校生源比较复杂, 文化层次与专业背景千差万别, 学生报考某专业并不一定代表其具备相应的职业倾向, 因此, 在对学生专业发展的教育上应采取“定向”教育的方法, 即通过借助一定的职业倾向能力测验对学生进行摸底, 然后依据摸底情况实施“定向”职业教育, 有针对性地取舍教学内容。其次, 为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适销”的水平, 高职院校要确立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提供全程就业指导、学院各部门提供全程服务的就业教育体系, 确保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 有“门路”就业。

校企合作, 共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的定位在于职业特色, 在于高新技术的教育与培训。企业参与办高职, 参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内容的筛选及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是提高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相关度、增强专业教育应用性与适应性的捷径。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 而职业岗位则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 因此, 高职教育必须与生产企业相联合, 时刻关注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 设置新专业,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 高职院校可以及时了解企业产品更新、技术进步、高新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最新信息, 了解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对特定职业岗位群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要求, 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教材等的调整。这样, 高职教育才有生命力, 才能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从而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建设高职专业教学体系的第一步, 就是要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其人员应由合作企业或行业负责人及专家、高职院校教学专家及教学骨干共同组成, 每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人数以7~9人为宜, 其中来自企业的成员比例不能低于50%。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的设计论证或审定, 并指导专业教学, 尤其是实践环节的教学。

校企合作, 共同制定以职业能力结构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 应吸收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并得到他们的认可, 坚持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人才培养方案应采取按职业能力结构划分的模块化组合方式编写, 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设置课程。职业能力结构的划分, 应建立在社会劳动力市场调查的基础上, 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因培养专业的不同, 职业能力结构的划分会有所变化, 但通常由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三大模块组成。其中, 职业基础能力模块与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术课程设置相对应, 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必需、够用”;职业实践能力与职业岗位实践课程相对应, 课程设置的原则是“针对性、够量、循序渐进”;综合能力模块与公共基础课程、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创业及就业能力培养课程等相联系, 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全面、发展、适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每个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应占教学总时数的40%以上, 可将人才培养方案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 明确规定实践教学的实施学期、周数分配、实训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及实践场所安排。集中实训环节每学期都要安排, 并要聘请专业教师进行指导。考虑到各专业在生源上有高中生和职高生两种类型, 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教学的设置也应因生源而异, 采取分门别类、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 以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校企合作, 携手创设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为确保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可通过校企合作, 创设三段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将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职业基础技能培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与职业岗位有关的技能、技巧, 通常在校内实验室进行。在此阶段要完成两类职业基础技能的培训, 一类是简单的专项技能培训, 另一类是复杂的专项技能培训。以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 服饰配件、缝纫车工技能培训属于简单的专项技能, 一般安排在课程表内随堂分散进行;服装剪裁、服装效果图技法、服装CAD技能则属于中高级技能培训, 一般单设实习周, 分两步进行, 均为讲练结合型教学。此阶段结束时, 要组织学生考取服装缝纫车工类等级证书和服装CAD技能等级证书。第二阶段是职业综合技能培训阶段。如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服装制作技能属于综合性技能, 要完成学生服装制作技能培训, 单靠校内实训基地通常不够, 还需到企业服装生产流水线上实习。这种综合技能的培训, 是结合服装生产进行的产学结合型教学。实习结束后要组织学生考取服装工艺与制作上岗证书。第三阶段是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 在企业实习基地进行。对学生的培训、考核主要由企业指定的人员负责, 学校指派的实习指导教师起辅助协调作用。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接触社会, 开阔眼界, 全身心地投入岗位操作技能学习与知识技能应用, 掌握生产设备、仪器仪表使用方法, 学会制定工作计划, 形成对岗位工作的积极态度。实习结束后要进行毕业设计与答辩, 全面、综合考查其技术应用能力。这种三段式职业技能培养模式, 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分散实习与集中实训相结合、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法, 使专业课程教学直接进入生产前沿、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直接相连。企业的参与使实践教学能及时反馈职业技能的发展变化, 及时调整、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注重实践课程建设的实用性与前瞻性。不仅可大大增强高职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架起桥梁, 而且可为高职院校直接向社会企业提供智能服务, 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创造才能开辟道路。

校企合作, 共同编写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线的教材高职教育的就业教育属性决定了其教材应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 以学生为主体, 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主线。高职院校可利用校企合作资源, 组织力量编写有关教材。例如, 广州大学城建学院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 与城建集团的专家、高级工程师等合作编写出一系列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建筑类案例教学教材;广州大学还组织二级学院联合成立公共英语教学协作会和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协作会, 分别编写出版了应用英语能力类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类教材。这些教材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 合理地整合了用人单位所要求的课程教学内容, 是能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符合用人单位实际需要、反映教改新成果的教材。

校企合作, 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教师有很多原本从事普通本科教育, 要从事高职教育, 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论、充实相关的专业知识。他们当中有的是从学校到学校, 从理论到理论, 实践能力很弱;有的知识老化, 技能单一, 对新知识、新内容、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了解甚少, 缺乏现场经验。“双师型”教师的缺乏, 使得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难以凸现。为弥补此类缺陷, 高职院校所采取的措施是:要求新来的教师到企业的相关部门任职, 直接从事企业一线岗位工作, 积累一定的企业岗位经验之后再返回学校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让专业课教师一边上课, 一边安排时间到企业从事生产活动。但教师从事实际生产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不少时间, 这对于要讲究办学经济效益的高职院校而言是个难题。然而, 校企合作对解决上述难题具有很大的优势。其中一个可行的方案是, 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可由企业与学校同时选派具备一定资历的人组成任课教师小组, 共同承担 (其中企业方选派的教学人员属于兼职性质, 报酬由学校支付) 教学任务。任课小组单方也许都不具备“双师型”教师的条件, 但两者的结合却可以产生比“双师型”教师更大的效应:一方面, 他们利用各自的优势可完成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教学任务;另一方面, 客观上可起到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作用, 使双方逐渐成长为事实上的“双师型”教师。所谓事实上的“双师型”教师, 是指虽然没有“双证”资格, 但具备“双师型”教师的实际能力, 并且能够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作用。

校企合作, 共同搞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职教育对技术、技能训练要求比较高, 对实训条件的要求远比普通教育要高。据发达国家统计表明,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5倍。我国的高职教育采取的是“学生缴费为主, 政府补贴为辅”的经费筹措方式。在开展校企合作的探索方面, 广州大学打破传统单一的政府办学体制, 提出了通过多元化合作办学形式举办二级学院, 发展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具体而言, 与国有大企业合作, 举办了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和市政技术学院;与民营企业合作, 举办了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与外资股份制企业合作, 举办了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 促使合作办学的企业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环节, 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如广州纺织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公司、广州市政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单位以及各校办专业公司都与合作办学的校方共同制定了接受相关专业学生实习的制度, 并成立了专门的学生实习指导小组, 指派专人负责对实习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工作。目前, 广州大学拥有高职教育校外重点实训基地近一百个, 这些实训基地不但能够满足高职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 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爱岗敬业的情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这些实习基地也是各专业毕业生的潜在就业单位。

摘要: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就业教育属性, 这一属性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实要求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一起, 决定着高职教育必须走“就业导向、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之路, 并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包括校企合作, 共同构建“双定向、双全程”就业教育服务体系;共同设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制定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创设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 搞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编写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线的教材等。

关键词:就业导向,校企合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铁.国外人才需求结构的新趋向[J].教育文摘周报, 2006, (4) .

[2]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人才与就业 第5篇

我认为,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的阶段,问题总是伴随而生的。高校大肆扩招,大学生就业难与人才相对过剩,问题是存在的。

自1999年以来,大学扩招呈直线上升,每年递增60万到70万左右。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计划(2010年7月份)最新统计在校大学生是2960万人,并以每年1.3-1.6%速度扩招,2020年入学率将达到40%,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能达到5000万。然而,社会的需求却跟不上高校扩招的步伐,这就必然带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所以说我国的人才是相对过剩的。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不可否认,高校扩招提高了国民素质,但盲目扩招却造成大学生 “冗余”,加重了就业负担。同时,高等院校的教育发生了脱节,在专业设置、层次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水平等方面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许多的课程过于宏观,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带有极大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供给结构严重失衡。很多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只懂理论,不懂实践,只会背书,没有技术的人才,而社会需要的不是高分低能的人才。

大学生方面也存在多重因素。第一,扎堆热门专业造成就业难。报考志愿时,我们总习惯于盯着“热门专业”。其实热门和冷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选择专业时另辟蹊径,才能在就业时“别有洞天”。第二,大学生自身不切实际的“精英论”。大学生存在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很多人抱着“我是精英”的观念,非大城市、大公司大企业不去,然而,这些大城市、好单位早已接近饱和,即使需要那也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总有很多人落水。大家应该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人才济济,人满为患,过剩了,而一些中小企业,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则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第三,自身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现实中,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过是混日子,等着拿毕业证书,这样的大学生,在专业技术方面根本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第四,大学生只重理论不重实践的观点,也是成为就业过程中的绊脚石。

用人单位的择人标准不断提高,给大学生的就业抬高门槛,让许多大学生望而却步;我国劳动制度、人事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改革不到位、不完善导致大学生就业壁垒重重,就业渠道不畅......等等也是就业难的原因。

人才与就业 第6篇

一、IT业人才紧缺和职校生就业矛盾的现状

据IDC(Internet Data Center)即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统计数字:2008年1至4月,我国软件产业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实现产业收入达1935.5亿元,同比增长31.2%,比电子信息制造业高出11.4个百分点,高速增长必然导致人才的大量缺口。每年清华、北大都有部分优秀生被美国微软、惠普等企业招揽,在美国微软的西雅图总部有100多名清华毕业的研究生。近来德国公司的视线又锁定中关村,“绿卡工程”一步到位地挖掘中国的IT人才,这真是“美元刚走,马克又至”。香港特首曾荫权、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上台甫始都曾宣布:紧缺人才将允许引进,允许大陆毕业生来港来台定居,其中更是强调了金融、软件业的人才。2009年,我国网络类软件行业人才缺口39.6万人。

2008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第12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两大派“学院派”和“技术派”激烈交锋。所谓的“学院派”即本专科传统院校培养的学生,所谓的“技术派”即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培训的学员。正规学校的学生,计算机知识系统、全面,作为主流本来不应有什么争议,但动手能力弱、实战经验匮乏已成为他们明显的硬伤。而所谓的“技术派”知识更新快,贴近企业、实用技术强、来之即能用的鲜明特点使得这类IT人才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中国大部分企业尚处于上升阶段,很少考虑人才培养和后续发展的长远问题,更进一步加剧了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难度。

在百度中搜索,会发现一些培训机构或培训学校发布的计算机学员就业率很高,而一些不带有宣传性质的统计资料却显示,大学及职业类院校软件专业的正规毕业生就业率很低,所以“计算机毕业生过剩”的论调甚为流行,个中原因不言而喻:不是没有岗位,而是正规院校体制下培养的学生无法胜任这样的岗位,他们并不能适应软件企业发展的需求。

二、职校体制下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率低的必然因素

职业学校在培养计算机中低端人才方面的问题,大致可归纳以下四条。

1.培养目标、方式和教学理念的问题。高、中职培养的是灰领即技术工人,不是尖端理论人才。正如鲁班专长于木工,不具李白的潜质,若非让他呤诗作赋,那么他就没有时间练习木工基本功。同理,职校生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他们的后续发展当然有利。然而,职校生的文化素质本来就很低,这是他们进入职业类学校之前就形成的惯势。因此,他们进入职校后,实现专业技能与文化素质同步提高的目标,缺乏必要性和可行性。

“皮之不存,毛将附焉”,无法就业就谈不上后续发展。家长把子女放到了职校,大部分是为了学门“手艺”即职业技能,如果不能就业就会大失所望。因此,教学重点应放在专业培训上,而不应把提高文化素质放到冲淡主业的位置。不能否认,职校生文化素质是无法和普高学生相比的。因此,不进行错位竞争,不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必然是缘木求鱼、本末倒置。职教要突出技能,而不要片面强调全面发展。求全责备往往不能培养出拔尖人才,反而会扼杀不少的专业人才。

2.课程规划缺乏连续性,重点不突出。现行职教类教学大纲及课程设置与本科一级相比基本类似,从文化课到专业基础、再到专业课、再到毕业设计。其中专业课程设置虽然比较周到,比如程序设计中BASIC、VB、C、VFP、JAVA、DELPHI、VC、C#等课程开设齐全,就是本科阶段也未必能收到应有效果。何况职校生素质较差,。一门没学好又来一门,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极大的打击,甚至导致部分学生最终选择放弃学业。在这种情况下,职业学校很少能将一门课程连续开设两年,结果必然是样样都学,样样都学不好。故专业课程应精选、突出重点,贴近企业,贴近实际。还应增加技能课时,多讲实例,多写代码。

3.社会及教师评价的偏颇。企业招工往往把学历要求放在第一位、而后是工作经历、职业技能。这种操作方法,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缺口与职校生就业难的矛盾,造成部分学生对前途失望,丧失学习动力。从教师角度看,教学中保留传统的书面考试,重细节、重规律、重知识,忽视培养计算机专业最主要的“创新”能力和最基本的“动手”能力,导致实验课效率普遍不高。和印度的NIIT教学相比,落后很多。从考核评价来看,书面考试只占NIIT成绩的30%,甚至没有象样的考试。

4.传统教学模式下职校生的固有弱势。职校生智商虽无大的问题,但在学习和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等方面确实有别于普高学生,增加了教学难度。很多教师会不自觉地以当年自己高中、大学时代的情形来衡量自己的学生,不自觉地重复着自己当年教师的教法,所以无法适应职校生的学习现状。

三、提高职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为了提高职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从课程设置、考核模式等多方面着手。

首先,必须正确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向。以就业而不是以做学问导向,让学生围绕以就业为主题的技能和知识,多练多学,少开甚至不开与就业无直接联系的课程。遇到难题可由教师就相关知识作一番简要的讲解,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学习,真正落实“任务驱动式”的教学。高端的人才是全才,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出众的群体,其学习过程是从局部、基础到整体理论的“垒砖”式;而低端的人才(技术工人、工匠)是专才,应从全部通晓转移到局部的“分解”把握,才能更适应具体的、直接的形象思维教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学,全面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可能对培养尖端人才较为有利。然而,专科以下的职业教育则必须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中心,以会做能做为基础。由于工人、技术工人很少参与核心技术的开发,有时不需要“知其所以然”,故理论的学习并不是很重要。应细分专业,如网络维护员、硬件维修维护员、信息管理员、文字录入员、程序协助开发员、软件协助测试员,等等,培养学生更多地侧重技能,以就业方向来设置专业、课程始终围绕职业技能来开设。

其次,考核也应以职业技能为中心,侧重于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习惯。要以解决问题为依据,采取翻书本、查手册、上网等方法。教师要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避免网上照搬照抄、有损实质能力提高的弊端。想让学生仅凭上课先学基础、再学专业课,从而成为计算机程序员,实为空谈。基础加理解能力等原因决定着职校生是一个不擅长课堂学习的群体,即使是动手写程序或在计算机实验室操作,也是如此。必须转变教学方式,以任务驱动来促使上进,杜绝填注式教学抠细节、不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倾向。应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考察学生利用书本、网络、同学讨论、请教教师等手段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解决好“授之鱼”还是“授之渔”的关系。

传统教学注重系统性全面发展的观点,这正是现在教育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课堂上讲得越全,留给学生的空间就越小;学生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就会受到抑制,从而对成功的体验就会减少,学习动力就会越弱。因此,教学上还要尽可能给学生一点空间和时间。教师不要拘泥于限定的内容和课程既定的教学程度。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喜好,学一点与专业相关或无关的知识。

装潢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就业前景 第7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就业前景,装潢艺术

装潢艺术设计又被叫做视觉传达设计, 就是借助人们的视觉记号来传递某种信息的一种设计, 这种视觉信号在所要传达的信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装潢艺术设计内容繁多, 其中包括商品的标志、包装、装潢以及宣传广告等设计。在我国, 艺术设计的教育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 探索的过程, 装潢艺术设计既能满足人们对艺术的精神需要, 又能体现时代的潮流, 装潢艺术设计作为当代社会形势下发展较为迅猛的技能型、创新型和应用型的专业, 越来越多的高校和企业开始注重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注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就业前景, 本文针对装潢艺术设计的人才培养以及其就业前景做了一些探讨, 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人才培养的目标及途径

1. 装潢艺术设计人才的技能培养

当今社会是市场经济时代, 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竞争, 想要竞争就要有能力, 有技能, 有相应的文化知识。从目前的装潢艺术设计发展来看, 技能培养是其根本任务。首先要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中又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 专业知识就是就是设计人员的发展动力来源, 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设计人员才会有发展潜力, 专业技能应该建立在足够的专业知识基础上, 没有专业知识, 就不会体现出本专业的特点, 设计人员以设计作品、创作作品为主, 这不仅要有装潢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 还要有专业的设计技能, 图像创作技能和现代化设计的操作技能。装潢艺术设计领域不同于其他设计领域, 它有自己独特的专业性和较高的技能要求, 依赖于文化时尚。

2. 装潢艺术设计人才的素质培养

装潢艺术设计人才素质培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思想品德素质培养、职业素质培养以及人文艺术素质培养。其中思想品德素质培养是装潢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要求, 专业的装潢艺术设计人才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政治觉悟, 要热爱祖国和人民, 更要热爱自己的专业, 用积极向上的思想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要不断进步, 不断提高自我品德修养和素质。装潢艺术设计人才的职业素养主要是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决定着人才的发展。人文艺术素养是装潢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基础, 文化艺术素养决定着设计者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意能力, 装潢艺术设计人才的艺术素养, 决定了自己的审美能力、自身设计能力。

3. 装潢艺术设计人才的能力培养

所谓装潢艺术设计人才的能力培养就是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就要求装潢艺术设计人员要有自己的设计理念, 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一些企业单位对这一点非常看重。如果装潢艺术设计人员没有自己的创新理念, 对别人设计的作品进行挪用或者抄袭, 这是现今这个行业存在的问题。创新精神是装潢艺术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 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大胆创新, 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才能保证装潢艺术设计行业健康发展。

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就业现状与分析

1. 装潢艺术设计行业竞争激烈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要求也随之提高, 装潢艺术设计行业对人才的需要大大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行业之间的竞争激烈, 同样, 装潢艺术设计行业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就会多召集一些专业性的人才, 这样就加剧了装潢艺术设计人才的竞争, 为了在竞争中生存下去, 就要不断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注重培养自己的业务能力, 设计不出满足人们需要的方案, 就会被退出装潢艺术设计的舞台, 这就要求装潢艺术设计人员应该及时掌握行业信息, 不断要求自己, 积极进步, 紧跟时代步伐, 与时俱进。

2. 装潢艺术设计行业就业前景分析

长期以来, 设计行业五花八门、鱼龙混杂, 设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正规广告公司人才市场占有率相对缩小。从众多研究报告中发现, 装潢艺术设计人才就业分散, 大多数就业与私营企业, 私营企业多为中、小城市的各类小规模广告公司, 这类公司需要的员工有3-5名设计人员, 形成了就业分散的情况。近年来, 随着我国广告行业的相关政策和法令法规的出台, 装潢艺术设计行业将会面临新的挑战, 这样装潢艺术设计人员就会面临新的机遇, 小规模的、低水平的设计公司将会合并重组, 优胜劣汰。专业化、系统化、时尚化的装潢艺术设计公司正占领者设计市场的主要地位, 这样, 就会需要大批的专业的、有设计理念的、有创新精神的设计人员, 这为装潢艺术设计人才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设计人员提供了许多机遇。因此, 装潢艺术设计人才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三、小结

社会在不断进步, 科技在不断发展, 人们的需求在不断地增长, 对自己的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 这为装潢艺术设计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但是装潢艺术设计人员如果没有良好的、独特的、创新的设计方案, 不能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 就会出现危机, 只有掌握了装潢艺术设计的专业技能, 有良好的专业素养, 才能使得装潢艺术设计行业良好的发展。了解行业发展现状, 掌握大量行业信息, 从中抓住装潢艺术设计行业发展中的机遇, 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 注重自己的创新思维, 不断学习进步, 才能确保装潢艺术设计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宏, 严善镦.岁月铭记—中国现代设计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J].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46-148.

[2]、石向征.浅谈天水南宅子家具装饰艺术[J].美与时代 (上半月) .2010 (01) .

[3]、宋季蓉.宋季蓉设计作品[J].美术大观, 2010 (01) .

[4]、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6.

人才与就业 第8篇

一、市场导向人才就业机制建立的难点

1.人才就业观念不正确。无论是高校毕业生,还是社会人才,在选择就业企业时,其判断标准多是企业环境以及企业薪资,但是却没有考虑自身是否适合企业的标准。多数人才的就业要求过高,造成了很多人才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尤其是在高校毕业生之中,这种现象最为严重。

2.就业制度不完善。我国大部分的事业单位都是具有地域性的。并且我国人才在流动时,与其相应的相关证明和证件并不能随之流动,造成各地人才市场出现了人才层次不均匀的现象。另外,我国也没有完善的户口落户制度,大部分情况是人们在就业很长一段时间后,不得不返回户口所在地。

3.缺乏失业保护机制。在很多种情况下,企业更新人才的速度非常快,以至于很多不占优势且年龄较长的员工不得不离职退休。除却大企业和失业单位之外,多数小型企业并没有完善的退休制度,也就是说老员工在离职后得不到基本的保障。这就造成了人才就业拥堵的现象。

二、解决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建立难点的对策

1.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现阶段,我国人均教育水平普遍提升。虽然我国的教育进入了经济时代,但人们的就业意识仍处在计划经济时代,这导致就业观念滞后的现象。因此,树立多元化、大众化的就业观念是很必要的。中国人大校长纪宝成曾说过:“中国目前是大众化的考试入学,却按照精英化的观念就业地反映了我国高校生的普遍就业心理。同时这也映射出了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众普遍的就业心理。因此,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一是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这主要是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二是树立职业平等化的观念。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很多企业大亨都是从社会基层走上高层的。总之,只有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才能促进市场导向就业体制的建立,才能真正使市场作为市场劳动力资源的分配主体,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2.完善就业制度。首先,完善就业制度需要先健全劳动力市场以及相应的社会服务体系。所谓劳动力市场,不只是企业和人才的交流场所,更是统筹管理社会劳动力的公共服务机构。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公共服务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市场就业体制,将市场劳动力的资源概况、余缺情况、就业问题等各项指标纳入完整的网络系统,以方便建立覆盖范围广、信息灵敏的就业网络体系。如某地区建立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不仅能方便群众随时查看就业信息,还能够为企业提供完善的就业人员信息平台,从而实现劳动服务与群众的零距离。其次,国家还应该完善人才就业保障体系,打破地域限制。如某地的人社局为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开展了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农民的就业培训工作,一方面通过教育宣传改变群众的就业观念,另一方面建立与当地服务机构结合,开展就业推荐活动。另外,国家还应完善异地户口挂靠制度,以保证人才能够异地迁移。总之,完善就业制度是有效推动我国市场导向人才就业机制建立的重要途径。

3.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首先,我国应该建立完善的人才保障体系,以避免企业出现欺诈就业人员的现象。其次,应该完善离退休制度,以保证离退休人员能够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最后,应该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人才就业,以缓解我国就业形势紧张的现象。如某地区的人社部就携手其他各地的政府部门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合作机制。第一是通过借助其他地区先进的就业理念提高当地政府部门人员的整体素质。第二是招才引智,从外地吸纳中高层次的就业人才,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第三是向外地输出当地人才。第四是建立合作共创机制,相互促进,推动两地经济的共同发展。另外,各地还应建立各种保障制度,解决人才就业的后顾之忧,推动市场导向人才就业机制的建立。

三、总结

市场导向人才就业机制的建立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对接,提高社会就业率,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变化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张付功.完善当前我国竞争就业机制的理性思考[J].潍坊学院学报,2006(1).

人才与就业 第9篇

1. 传统的高校英语专业培养模式一成不变, 培养规格单

一, 课程设置不合理, 导致学生只注重掌握英语技能, 而忽视多元化知识的学习, 以致学生初入岗位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应该把传统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成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2. 英语专业教学没有突破传统的应试型、哑巴式的教学

模式的瓶颈, 以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自由地表达思想, 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高。

3. 高校没有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无法达到语言与

文化的真正融合, 难以切实提高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面对诸多挑战, 培养复合型人才极其必要, 要改革指导思想以适应市场需求, 变不适应为适应, 使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专业技能教学素质化、专业知识教学启发性、复合型课程设置相关专业系统化、通用性人才培养知识广博化四原则, 复合型人才培养所遵循能力本位原则、就业导向原则、质量第一原则和学科交叉与融合原则, 我们必须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采用沉浸式教学、楔合式的学科交叉与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不断转变教育思想理念, 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创新教学评估方法和手段。我们要转变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方法束缚, 引进国外教育资源, 遵循传统与现代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在保持英语优势的前提下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理念, 培养出符合社会市场需要的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二、以就业导向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培育方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多条理、宽规模的年夜好场所排场。对熟悉经贸常识、体味国际通例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据权威部门展望, 中国加入WTO后有七种人才走俏, 其中商务英语类人才占第三位。今朝, 社会急需能胜任涉外商务第一线工作的人才。人事部门按照各类全国性专业协会有关资料的统计, 展望21世纪初中国急需的人才中, 国际商务人才位居前列, 尤其是熟悉国际商务的外语人才。中国对外经济往良好的发展导致对商务人才的极年夜需求, 同时也对商务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人员必需在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商务常识、国际处事意识、英语口语和外贸谈判沟通技巧以及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常识能力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必需是具有国际竞争意识、既通晓外语又具有较强的商务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以, 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大学英语本科培育方针定位为“培育德、智、体、美周全成长, 具有精采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英语说话应用能力, 谙练把握系统的商务常识, 熟悉文秘工作, 并能谙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从事国际商务勾当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职业岗位能力体现的是包括学生学习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工具应用能力、分析与处理问题能力、管理能力、竞争能力等在内的学生职业能力。

三、以就业导向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针对市场需求推进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

1. 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

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 课程开发从单一学校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相结合, 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使行业、企业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一方面, 学校和企业可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另一方面, 可以让行业、企业的专家直接参与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 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 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 发挥校外行业、企业专家在专业开发和建设中的作用。

2. 课程结构的模块化。

相对于传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 模块化课程本身具有灵活性的优势。其基本设计思路是:对某一专业职业能力进行分解, 分成两大模块。一是核心课程模块, 核心课程是相对稳定、能体现专业特征的。学生通过对课程模块的学习来掌握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二是就业方向性课程, 就业课程是一个专门化方向的课程, 它灵活多变, 能很好的体现就业方向特征。在整个课程结构中, 核心课程与就业方向性课程的相辅相成, 使整个课程稳定而富有弹性, 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3. 课程内容的职业能力化。

课程内容从知识本位转为职业能力本位, 就是要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 结合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设置课程内容, 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行业对应用性人才的要求。以企业或行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鉴定课程的依据, 按能力需求精简课程内容。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能力训练为轴心, 淡化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 重新整合课程。最后, 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 建立实验室课程体系。以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为基础, 部分课程到企业去完成。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 部分课程到实验、实训基地完成, 学习环境模拟工作环境, 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

四、就业导向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策略与英语人才预测理论及方法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中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也与年俱增, 应该说前景是乐观的。但由于前几年外语专业招生过热, 这几年总的就业形势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其中, 师范类外语专业需求量相对较大, 师范院校的外语毕业生的就业较为容易, 甚至不少非师范外语院校的毕业生也愿去从教。这是因为传统的英语教育是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 现在英语教育的年龄不断往前移, 从以前的中学移到现在的小学、甚至幼儿园教育, 所以对于师范类英语人才的需求还会保持一定的增长。从我们现有的师资来看, 受过良好教育的英语教师还是非常缺乏的。现在, 整个社会发展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工具, 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自如地应用。早期的政府官员或企业的管理人员的英语水平不是很好, 需要有专门的翻译来帮助, 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翻译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随着中国的开放, 英语教育的逐渐普及, 人们学英语的意识也在提高, 学习英语的环境也在改善, 很多企业家或管理者已经有这个技能, 不再需要一个专门的英语人才来帮助他, 这样对纯粹学习英语的人的需求就大大减少。同时, 现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英语专业学生面临着许多强劲对手。当今中国高校培养的外语人才更适用于从事教学和研究, 而不能把语言作为工具运用于实际交流。但是,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更加明显:一方面企业招不到真正需要的外语人才, 另一方面外语人才找不到人尽其材的合适岗位。调查结果反映了外语人才的现状是:到各企业应聘的外语专业毕业生多, 但符合要求的少, 想要招到满意的人才更是难。这说明, 社会经济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与高校培养的外语人才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企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需要的是实践应用型外语人才, 而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则偏重于培养应试型和理论型外语人才。事实证明, 地方院校的发展离不开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反过来地方院校的发展又会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看到这一点, 地方院校应从当地的经济发展及就业市场的需求出发, 充分发掘利用地方特有的办学资源, 调整发展模式, 走有自己特色的路。这是关系到地方院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的空间、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以一些学院为例, 英语专业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培养服务于本地区中学教师任务, 具有一定的教师教育经验。建议要继续发挥自己的长处, 重点办好师范类英语教师培养工作, 在此基础上再拓宽发展渠道, 比如现已增设的商务英语专业, 是否还可考虑增加旅游英语专业, 以适应一些旅游城市及周边旅游业的发展。

五、结束语

我们应对全国外语人才需求走势分析, 根据戴炜栋等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体系》的建议, 应包括以下内容:目前外语人力资源的配置情况, 如人才总量基本情况, 学历结构、语种结构、分布结构、层次需求、性别结构等;人才升降情况, 尤其是人才紧缺和盈余情况。对社会经济背景制度分析。对人才需求的社会背景与行业背景进行调查, 如机械制造外语人才、电子信息外语人才、金融财会外语人才、服装纺织外语人才、交通运输外语人才、食品卫生外语人才等的需求情况。对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以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出发, 有效地寻找出区域外语教育人才走势、发展动力和需求制约。根据需求分析, 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信息引导机制和人才需求的预测预报基地。应在全国范围内作英语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 根据分析和预测结果对课程设置作出相应调整, 使我们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同时也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们首先要研究的是中国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态势, 然后根据需求, 制定培养外语人才目标, 进而对原有的课程设置加以调整。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对高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英语专业应及时调整其教学目标及发现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使自身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吻合, 唯如此, 我们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 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从而增强我们自身的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尧.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2) .

人才与就业 第10篇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德育观念

在新形势下, 德育工作要强化法律、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制约功能, 善于把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渗透在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中, 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育人环境。

1. 树立中职德育人本观。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就业为导向, 造就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是中职教育的基本目标。中职德育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基础, 把德育融入中职教育的全过程。学校应紧紧围绕学生的思想特点开展思想教育, 将其个人理想同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既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人、引导人的优势, 又要发挥其关心人的强势。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的中职德育就是德育人本观的最好体现。

2. 树立中职德育实践观。

要使道德教育取得实效, 就必须顺利实现两个转化, 即把教师所传授的品德规范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念, 又将学生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若要顺利实现道德的内化和外化, 就必须促进学生的道德体验。实践是道德体验的场所及主体性生成的基础, 同时是道德体验深化、发展的动力。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 要求理论教学时间与实践教学时间的比例达到1∶1, 从而使中职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社会性这一本质特征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保证学生的实践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积极地自我发展;通过实践体验来内化教育内容, 调节自我意志, 完善自我认识, 形成道德品质, 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效统一。

3. 树立中职德育开放观。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 这就要求中职德育也应是开放的,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纵向来看, 中职德育培养的目标不只是好学生, 更应该是好员工、好公民, 我们应以开放的眼光向前看;德育教育要随着社会进步、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 学生德育内容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它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地得到调整、充实和提高。从横向来看, 中职教育中不同的专业其德育内容也有不同的要求;另外, 中职德育绝对不能“闭门造车”, 学生从家庭到学校、到工厂 (实习基地) 、到社会都有广阔的活动天地, 这就决定了学生德育素质的形成, 除受校内影响外, 还直接受家庭、工厂、社会的影响。而学生的德育素质, 也会反过来不同程度地影响家庭、工厂、社会的德育建设。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选择德育内容

中职德育以就业为导向,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企业需求对德育内容进行选择、充实、调整和创新。要求所有德育教育内容必须能融入和贯穿于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之中, 确保德育内容的实效性和穿透力, 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1. 把基础文明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基础工程。

目前, 要重点抓好“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 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 我们应树立市场经济的基本意识与规则, 强化学生的公平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规则意识, 使学生牢记在任何行业、企业、职业岗位上, 都要始终如一地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规则去做人做事。

2. 把择业观念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特色内容。

以就业为导向, 就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良好的择业观念应该是:以发展的观点审视自己, 顺应时代要求, 价值取向与社会利益一致, 具有宽泛性和可调试性。加强对学生择业观的教育, 要让学生明确:职业分类是由社会分工所致, 无论什么职业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别, 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只要顺应市场需求、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人才就都有用武之地。

3. 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核心内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内力所在, 也是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内容, 是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竞争优势之所在。首先, 要加强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规守时、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基本职业道德教育, 使学生掌握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并依据不同职业岗位的要求, 分专业进行特殊职业道德训练, 提高职业道德培养的针对性, 如要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思想, 培养营销专业学生“诚实守信、不欺诈”的思想, 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一丝不苟、谨慎稳妥”的态度, 等等。

4. 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重要补充。

中职学生必须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磨难教育和抗挫折教育, 从而增强适应能力与就业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拓宽德育途径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 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时间, 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结合, 开展订单式培养, 这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德育教育的途径, 丰富了德育资源。

1.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是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 并改变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 在方法上突出引导和启发, 突出案例教学, 在内容上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择业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 让“两课”教学成为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次, 要充分发挥其他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 真正做到管教管导,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但这点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它理应成为德育教育的一条主要途径。

2. 利用实践教学网络, 强化中职德育实践。

中职教育中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德育实践的过程与实践的基地。传统德育往往只注重德育理论知识的教育、案例的讲授, 忽视了道德的实践, 从而没能形成“德行”。中职学校应把丰富的实践教育资源统一纳入德育课程教学体系, 统一规划、设计、实施和考核, 让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例如, 在企业或学校的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的职业要求, 对学生建立和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严格的考核、训练制度, 从着装、打卡到整个生产流程的每个技术环节, 都要实行严格的规范训练, 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3. 以企业的要求营造育人环境。

“环境育人”是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要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就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创造育人环境。首先, 校园文化的设计应该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根据联合办学的企业或订单式办学企业的企业文化来强化校园文化, 在办学理念上凸显以就业为导向, 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引进企业管理的相关理念。其次, 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这一主题, 多开展企业与学校互动的活动, 如请企业专家、优秀毕业生来校讲座, 到企业进行见习参观, 举办企业招聘现场会, 成立就业指导协会等社团组织。

人才与就业 第11篇

[关键词]就业导向  人才培养  就业结果  互动反馈

[作者简介]李四清(1965- ),男,河南漯河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河南  郑州  45004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15-01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

1.就业形势复杂严峻。一是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国家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经济形势整体下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不断减少,2014年全国高校加上往年未就业毕业生约达900万人,后几年的毕业生就业总量还会增加,就业竞争愈加激烈。二是供需结构矛盾凸显。企业所需与高校培养的人才类型不匹配、不能有效对接,短时间内企业和高校的供需结构性矛盾还将持续。三是高职层次优势不再。十几年来,职业教育的最高学历就是高职。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高职院校专科毕业生的优势将逐步丧失。

2.面临机遇十分难得。一是职业教育发展机遇难得。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印发《决定》,教育部等6部委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这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阶段特征和现实需求的科学判断,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二是河南省实施国家战略机遇难得。河南省是我国东部产业结构向西部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正在推进落实三大国家战略,必将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大大拓展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三是各种就业优惠政策机遇难得。国务院和各省市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就业优惠政策,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加大就业帮扶力度,为毕业生就业创业营造良好氛围。

二、正确处理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的关系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做好就业工作的根本前提。对高等职业院校而言,人才培养质量要通过毕业生就业状况以及就业质量加以反馈,只有使学生练就一身硬功夫,才具备解决就业问题的前提。

2.将就业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必然要求。就业工作不是毕业生离校前的阶段性工作,而是要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将就业贯穿到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备配置、教学过程设计以及学生日常管理等各个环节中,这是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良性互动的必然要求。

三、构建人才培养与就业结果的良性开放互动反馈机制

1.企业需求与专业设置互动反馈,围绕市场需求动态调整设置专业。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专业预警、退出、动态调整机制。定期专题分析近几年专业招生情况,对专业进行详细梳理,认真研究和分析专业设置能否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尤其是能否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承接产业需求,大力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对现有社会需要且定位准确的专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对定位不准但社会仍有需求的专业,及时调整定位;对社会需求较少或不需要的专业,及时下决心淘汰或取消,实现专业实时跟随市场设置、市场推动专业调整的良性互动联动。

2.人才培养与就业导向互动反馈,以提高培养质量提升就业竞争实力。一是制订好人才培养方案。将就业为导向贯穿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教学设备与生产设备对接、学院教师与企业员工对接、课堂管理与企业管理相对接的“八对接”,对照最新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的生产过程,查找教学内容是否陈旧落后,教学方法是否机械守旧,要让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订,为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实力做好顶层设计。二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打通青年教师的成长通道,进一步加大教师专业培训力度,提升职教理念,提高教学能力,尤其加强对新工艺、新技术、新理念的学习。对一些被淘汰专业的教师,要引导其主动转变思想,学习新知识,做好新定位,实现知识和技能实时更新,为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实力提供师资保障。三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行具有订单特色的“2+1”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大唐班”“富士康班”等以企业命名的“订单班”;与企业共建院内“校中厂”,如大唐移动、日本的法兰克数控维修、河南信誉汽修等项目;与2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安排毕业生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学院学习的技术、操作的设备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为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实力搭建硬件平台,实现人才培养影响就业导向、就业导向反馈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联动。

3.就业导向与工作实绩互动反馈,以科学量化指标评价校内就业工作。每年对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各系就业政策落实情况、就业工作开展情况(提供就业岗位情况、思想教育情况、跟踪调查情况、创业教育情况、理论研究情况等)、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绩效情况和创新工作及获奖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考评结果与系以及系领导的评先评优相结合,与招生计划和新专业开设相结合,与就业工作经费相结合(院系就业工作经费=毕业生人数×某元×年度就业工作评估成绩),与就业奖励经费相结合(名次:毕业生人数×某元×年度就业工作评估成绩),通过科学评价和绩效考核激励推动就业工作开展,实现就业导向影响工作实绩、工作实绩反馈就业导向的良性互动联动。

4.就业结果与教学效果互动反馈,以就业结果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提升。教育部已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自2014年起编制和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将就业质量情况作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参考。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规范制定就业结果量化指标的基础上,突出第三方对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对第三方量化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数据,以分项和分专业报告的形式,及时将结果反馈系、专业和任课教师,切实发挥就业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促进作用,实现教学效果影响就业效果、就业效果反馈教学效果的良性互动联动的循环反馈,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优秀生。

我院坚持以社会需求设专业、以优质培养促就业、以就业结果促教学,将就业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学习始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连续多年被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成为教育部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了各级各类表彰。2014年虽然面对史上就业最难季,但截至2014年7月15日,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4.83%,就业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

05-02.

[2]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教发[2014]6号)[Z].2014-06-16.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22号)[Z].2014-06-16.

人才与就业 第12篇

一、当前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对外贸易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因此, 各行业对于员工英语水平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企业在进行员工招聘时, 越来越重视员工对于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明确要求应聘者不但要掌握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 还要能够熟练的运用英语技能, 可以熟练查阅专业程度较高的英语资料且有能力处理企业相关涉外业务, 如果能够符合上述条件, 应聘者将会在就业中占有巨大优势, 得到大批用人单位的追逐。因此,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 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大学可以以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转变为契机, 对教学模式与内容进行变革, 努力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通过宣传英语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充分调动起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为应对紧张的就业形势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英语运用能力未能符合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行各业对外交流的机会也随之增加, 这就造成了各行业对英语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各行业在进行员工招聘时, 越来越重视员工对于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这对大学生而言, 既是一次挑战, 又是一次机遇。然而, 经过多年来大学师生的共同努力, 大学生在听、写、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是由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对于英语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 再加上一系列其他因素, 导致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所培养出的大学生未能与各行各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这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巨大薄弱点, 也就是大学教育所培养出的英语人才无法正常发挥其社会效应。

2.大学生缺少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作为一门语言学科, 英语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但是,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课堂教学为主, 缺少必要的实践训练。恰恰是这种实践机会的缺失, 导致学生很难切身体会到英语真正的使用价值所在, 学生常常觉得大学英语学习无关紧要, 对其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影响, 运用英语能力的高低不会对其毕业后的就业产生影响。所以,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只是教会了学生课本上的语言知识, 但是没有培养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以及熟练运用英语处理各种涉外工作的能力, 学生仅仅会简单的英语对白, 但是涉及到实际运用时茫然不知, 这与缺少社会实践机会有着很大的关系。

3.英语教学内容设置缺少针对性, 没有体现专业特点。当前, 大学的课程安排中, 通常把英语课程安排为公共课程, 各个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基本相同, 英语教材没有依据各个专业的不同而进行编制, 缺乏针对性。英语教学仅仅停留在学科教学的阶段, 没有与学生所学专业内容进行有机结合, 也就无法满足学生工作方面的需求, 因此, 现行大学英语教材的内容设置存在严重的不足。在英语教学中, 基础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 但是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应该更加突出英语的实际运用, 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 才能调动起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举措

1.重视基础训练, 努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应该紧密结合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 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 也就是培养其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英语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 并注意培养其听、说、读、写的能力, 使英语知识的学习具有整体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在讲授新课内容时, 英语教师可以适当的安排与新课内容有关的基础知识, 通过这种新老结合的方式, 使学生在巩固学过知识的同时, 又能学到新的知识。

2.增加参与实践的机会, 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为学生创造实际运用英语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 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围绕本次课程的教学主题, 创设出生动的英语场景, 以具体、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 使学生以一种简单的形式参与到实践练习中, 在愉快、生动的教学氛围中提升运用英语的水平。各专业可以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来设置实训基地, 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实训活动中来, 在实训基地, 教师可以对现场模拟进行讲解, 并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此外, 教师还可以联系与学生学习专业相关的用人单位, 申请带领学生到其单位进行参观考察, 尤其是到外资企业去见习直接对外的涉外贸易。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多种实践活动, 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英语的巨大价值,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3.改革大学英语课程内容, 结合专业特点增设专业英语内容。目前, 大学各专业使用的教材基本相同, 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练习与阅读, 没有体现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所处的不同层次以及学生的个性化特点, 无法与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相适应。所以, 应该对现行的英语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重视不同专业的特点, 增加与各专业相关的英语教学内容。通过改革, 可以开阔学生视野, 拓宽学生知识面, 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兴趣, 为应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 因此, 在未来人才需求中, 应用型人才将是各行业追求的目标。当前, 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英语作为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能够熟练运用英语的人才必将成为就业市场争抢的对象。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 投入到英语教学改革中来, 努力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水平;紧密结合当前就业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 重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努力培养出与就业市场需求相符合的英语复合型人才, 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

摘要:当前, 大学生毕业后所面临的就业竞争非常激烈, 英语水平成为其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因此,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紧密结合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为方向, 使学生学有所用。本文主要对大学英语教学与就业市场人才需求对接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就业市场,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蔡基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 (1) .

[2]高战荣.国外ESP教师教育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知识发展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2 (4) .

上一篇:形象管理的必要性下一篇:纪录片人物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