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

2024-07-26

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精选10篇)

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 第1篇

创新方法推广工作是从源头上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自主创新, 方法先行"。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于1946年创立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 , 一直被作为苏联的国家机密加以保护, 直至苏联解体后才被系统地传入西方国家, 被美、日、韩、欧等视为法宝。2007年5月我国科技部联合发改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协正式启动了以TRIZ为主的"创新方法推广工作", 先后确立了黑龙江、四川、江苏、广东、湖北等12个创新方法推广试点省市, 通过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主要尚处于引进、介绍国外研究成果阶段, 应用工作也只在少数企业得到了推广, 加强创新方法的系统化研究与推广应用成为下一步创新方法工作的当务之急。特别地, 这项推广工作在继"试点省市"、"创新方法研究会"等模式之后似乎遇到了推广瓶颈[1], 究其原因, 这与缺乏执行机构负责具体的操作性务实工作有很重要的关系。

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出发, 2004年我国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联合财政部提出了平台建设的发展战略, 随后各种行业性、区域性公共服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建设[2], 并形成了一批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如游达明、朱桂菊 (2011) 从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视角, 提出建设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并构建了平台结构模型, 探讨平台的运行模式问题[3];王瑞敏, 章文君, 高洁 (2010) 应用系统失灵理论分析我国平台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基础平台建设的通用模式框架和提升平台运行效率的对策[4]。研究表明, 区域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地方政府创新方法推广工作是一项典型且重要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活动, 是否能够通过创建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这一手段, 促进技术创新方法在我国的集成研究、宣传与培训和推广应用工作呢?正是基于这一思考, 本文提出建设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构想, 以期推动我国创新方法工作的快速发展。

1 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界定

1.1 创新方法

狭义的创新方法是指创新过程中的思路与设计, 解决创新问题中的方法与技巧[2]。根据我国国家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 广义的创新方法概念是指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总称。其根本作用在于按照一定的科学规律, 指导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 启发创造性思维, 为创新提供方法论指导, 以降低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提升创新效率[5,6]。

从世界范围来看, 20世纪50~80年代以后, 对于创新方法的研究已经由从前的基于创意和灵感的偶然激发转变为基于认识创新规律的系统化研究阶段, 此时的创新方法更加系统科学, 也更加复杂, 这一阶段的创新方法以TRIZ理论的出现为标志[5]。根据文献[7~9]将国内外常用创新方法归纳见表1。

从我国的使用情况来看, 对创新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不善于总结创新活动背后的方法和规律, 是目前我国创新方法工作的主要问题[8,9]。

1.2 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

目前, 国内外关于创新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方法应用研究、集成研究、培训与推广研究等领域[10~13], 其中对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模式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 构建区域性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 出台激励政策, 鼓励专家学者开展创新方法的系统化研究工作, 吸引企业参与到创新方法的应用研究中, 是开展系统化创新方法工作的有效手段。

在此, 我们将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定义为:区域政府为了推进所辖区域内的创新方法工作, 通过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创新来帮助创新主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源头上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立足本辖区、面向大区域而构建的提供与创新方法相关的推广、应用与基础研究等公共服务的基础性支撑体系。所述"区域"既包括有一定地域界限的行政区域, 也包含空间临近,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相似, 具有一定类聚力的大区域地理单元;所述"创新方法"是以TRIZ为主的现代创新方法;所述"平台"包含如下三方面的含义: (1) 一个开放的基础性支撑体系; (2) 具有公共与共用的服务性质; (3) 既包含硬件也包含软件, 是硬件与软件的有机集成平台。

2 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

2.1 平台创建的动机

创建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动机是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搭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交流平台, 落实技术创新方法在区域内的推广应用工作, 增强区域创新主体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推动社会各界对创新方法、创新工具的研究与应用, 助力区域创新方法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后将提供全面的创新方法集成研究、宣传、教育培训与推广应用等服务工作。

2.2 平台的参与主体

平台的创建需要遵循政府引导、多元支持、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平台的社会公共服务性质决定了平台的创建与运行离不开政府的参与, 政府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发挥引导作用, 通过政府资金与政策的导向, 调动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支持、参与平台的建设与整合。我们认为, 较为理想的状态是, 由政府出资、依托高校, 走企业化运作模式, 这样既可确保平台服务不偏离区域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轨道, 又有利于平台的运作坚持市场导向, 提高其运行效率。从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支撑看, 平台会培养自己的创新方法技术与理论研究团队, 此外, 在创新方法方面有深入研究的高校、专业性行业组织、科研院所都可以作为技术支持的来源。它们一起支持、推动平台开展立足本辖区、面向大区域、辐射周边创新主体 (包括企业、中小学校、高校、科研院所等, 以企业群体为主, 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 的创新方法工作, 提供技术创新方法的宣传、教育培训、推广应用、创新咨询与基础理论研究服务, 推动创新方法的区域应用, 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因此, 从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参与主体来看, 包括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科研院所、专业性行业组织、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以及区域创新方法研究会等民间组织, 如图1所示。

2.3 平台的组织架构

为了平台的有序运转, 需理顺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内部组织架构。根据对平台的功能及支撑体系的分析, 将平台的组织结构设置如图2。

对平台组织结构的解释如下: (1) 平台的管理机构分为全体会员大会、评议会、理事会、管理委员会, 管理层由企业界、学术界和政府代表共同组成, 接受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技术指导。 (2) 会员大会是平台的最高权力机构, 会员包括平台的所有入会单位, 包括企业界、学术界和区域政府部门和单位, 平台的会员单位还可以免费共享平台的创新知识库等资源; (3) 评议会由各级区域政府代表 (一般3位) 、1位理事会成员和3位科学技术委员组成, 任务是决定平台科技服务政策的基本原则和选举主席团; (4) 理事会也由各级区域政府代表、主席团和评议会的成员组成, 负责平台的组织、财务以及人事管理等工作; (5) 管理委员会是平台的执行机构, 由评议会选举产生, 负责处理平台的日常事务, 管理委员会实行主任负责制, 管委会主任实行竞聘上岗; (6) 科学技术委员会是平台的咨询机构, 由平台技术研发部、理论研究室、创新咨询部三部门负责人及部门成员代表组成, 任务是就重要技术问题向平台的决策和执行机构提出咨询报告和建议。 (7) 平台管理委员会下设市场推广部、教育培训部、技术研发部、理论研究室、创新咨询部、综合办公室等具体部门。

3 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系统与运作

3.1 平台的功能定位

平台在成立初期主要功能定位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与制度法规。技术创新方法的区域推广应用工作离不开公共基础设施与制度法规的支持, 因此, 平台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维护、完善创新方法工作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 主要工作是建设和完善区域创新方法信息网络平台 (如区域创新方法网) 以及科学效应和现象知识库、科技信息数据库、文献数据库等创新知识库。同时, 平台还应担负起为区域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有利于创新方法工作的政策建议, 完善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的制度法规体系。

(2) 技术创新方法的理论与集成研究。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工作同时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因此, 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第二大要务就是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创新方法、工具, 掌握其理论精髓;多种创新方法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能够结合运用的, 还需开展集成研究[8,9], 同时, "集成"还体现在与中国情境的结合与系统研究上。

(3) 落实创新方法的宣传与教育培训。区域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的核心环节是开展宣传与教育培训, 如通过各种创新方法宣传月活动、召开创新方法推介会 (宣讲会) 、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方法培训班、培训高校教师在高校开设创新方法课程等形式进行执行落实。

(4) 创新工具的研究与应用。有些创新方法 (特别是基于创新规律的方法, 如TRIZ等) 理论较为复杂, 需要配套计算机辅助创新工具, 因此, 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另一个功能就是要对国外先进的技术创新工具予以引进、消化和吸收, 研发符合我国特点的计算机辅助创新工具。

(5) 提供技术创新咨询服务。推动技术创新方法在区域内的推广应用过程中, 会很自然地接触到企业、研究院所等倾诉技术难题的情形, 运用平台所推广的创新方法以及创新资源, 采用合作研究或委托研究等方式帮助企业等解决具体难题。

在平台运行发展一段时间后, 依据情形还可以编写技术创新方法培训教材, 制定技术创新方法培训标准, 开展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的调研、评价等工作。

3.2 平台的服务系统

根据平台的功能定位以及区域创新方法工作推进的进程, 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内部服务系统可设计成由区域创新方法网、教育培训服务平台、创新工具研发平台、创新咨询服务平台、推广应用服务平台、理论中心、知识库共享平台七个子系统构成, 详见图3。这些子系统的建设为创新方法的区域推广工作提供了信息交互、教育培训、创新工具、创新咨询、理论研究、知识数据库共享等全方位综合性的服务。

3.3 平台运作

(1) 平台的性质

从法律地位和机构性质上来看, 可将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定位于"民办、公助的非营利研究与服务机构", 这种机构性质类似于国际知名的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 (Fraunhofer) 。其中, "民办"是指平台在法律地位上是独立的非营利机构, 不隶属于任何区域政府部门, 拥有完全日常运营自主权, 不受政府部门的直接干预;"公助"是指平台日常运营所需经费主要由区域政府提供以及通过竞争取得政府科研项目的形式获得;"非营利"是指平台不以营利为目的, 但不排除开展有收入的与创新方法有关的活动, 所得收入用于平台的再发展, 不得用于出资人和平台人员的分配;"研究与服务机构"是指平台除了提供创新方法的培训、咨询等服务外, 基础理论以及创新工具研发等研究工作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 也是平台具有持续生命力的要素。同时, 平台作为非营利机构享受政府税收优惠待遇。

(2) 平台的依托

各区域要根据本区域特点开展平台建设工作, 一般而言, 可以依托区域内在技术创新方面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校设立。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在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理论研究、工具研发、创新咨询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二是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平台的运行不能完全市场化运作, 依托高校正好符合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社会职能。

(3) 平台的经费来源

从上述平台的性质与服务提供方式可以得出, 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经费来源主要是3个方面, 一是区域政府事业费拨款的核心资助, 二是通过竞争获得的政府和其他资助的科研项目经费, 三是面向社会服务获得的合同经费。区域政府事业费拨款这一稳定经费的支持保障平台可以开展面向未来的研究;竞争争取到的政府科研项目可以引导并保证平台提供的服务满足政府的特定需求;对外提供服务获得的合同收入又可检验平台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

(4) 平台的管理模式与用人制度

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采用全体会员大会下的评议会、理事会、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模式, 平台运行过程中对人事管理实行如下要求:在用人制度方面, 平台管理委员会主任一方面要求具备过硬的科研能力, 在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声望, 另一方面又要有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组织才能, 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平台管理委员会主任一般由所在区域大学的创业型教授担任, 这样有助于创新方法的区域推广与平台的企业化运作。在平台员工的管理和使用上, 采用少数人固定编制与大多数人合同制相结合的形式, 这样不但有利于平台规模的灵活调整, 而且有利于精通创新方法人才的社会流动。

(5) 平台的监督与评估

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需要定期向区域政府汇报工作情况并接受区域政府的监督与评估。区域政府监督与评估的手段主要可采用年度报告、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定期绩效评估等几种方式, 以确保政府的经费投入和各项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在区域创新方法推广与应用的公共服务上。具体而言, 规定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每隔半年要向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汇报平台的工作情况, 每年年末提交一份年度报告;同时, 要求在平台的门户网站 (区域创新方法网) 上开辟一个平台信息披露板块, 并将平台每年的年度报告以及年度经费收支、工作绩效等情况都公布于该信息披露板块, 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此外, 区域政府每隔三年组织外部专家对平台开展一次全面的绩效评估, 具体的评估指标需要仔细研究, 在此不作赘述。

4 结语

技术创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 学习和掌握创新的方法和手段是多、快、好、省地开展创新活动的关键, 因此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先进的创新方法是从源头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与基础性工作。在国家科技部等部委的大力推动下, 我国创新方法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这项推广工作在继试点省市、创新方法研究会等模式之后似乎遇到了推广瓶颈。探索有效的创新方法推广模式成为摆在创新方法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受各种行业和领域性公共服务平台成功经验的启发, 本文提出了建设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构想, 并对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了界定, 阐述了平台的创建动机、功能定位与组织架构, 设计了平台的服务系统并对平台的性质、依托、服务提供方式、经费来源、管理模式与用人制度、监督与评估等平台运行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希望通过创建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这样的实体组织开展务实性工作来促进区域创新方法的研究、宣传、培训与推广应用, 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摘要:本文提出创建企业化运作的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实体组织的构想, 通过开展务实性工作来促进区域创新方法的研究、宣传、培训与推广应用。在界定了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内涵的基础上, 分析了平台的创建动机与功能定位, 设计了平台的服务系统与组织架构, 并探讨了平台的性质、依托、服务提供方式、经费来源、管理模式与用人制度、政府监督与评估等平台运行的具体问题, 为我国区域创新方法推广工作提供参考。

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研究 第2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区域性公共问题初露端倪,由此使区域性公共管理这种新型的治理模式相伴而生。区域性公共管理要求打破常规,创设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因此,文章分析了区域公共问题的成因及其其中的制度缺失。并提出了创新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公共问题制度缺失制度创新

1区域公共问题出现的背景

1.1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滋生了大量宏观和中观的区域公共问题。自二战结束以来,公共管理所面对的世界景象和社会生态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嬗变。当前,人类更是全面过渡到一个全球化和区域化齐头并进又交相辉映的时代。在全球化和区域化浪潮突飞猛进的时代。诸多的因素和复杂的背景交织在一起,诱发甚至引爆了大量“宏观区域性公共问题”和“中观区域性公共问题”。一方面,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新区域主义运动的兴起,民族国家间的区域化已经由传统的“浅表一体化”向“深度一体化”封闭式区域化向更具开放性的区域化模式转变,加之作为政治目的的区域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洲际内跨国间的宏观区域性公共问题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使得由若干毗邻国家或地区结成的“次区域”变得更加相互依赖,由此滋生了更多难以回避的中观区域公共问题。

1.2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催生了诸多区域公共问题。从集权与分权的政治逻辑来看,市场经济下中央政府实行经济性分权政策是好事,它能够诱发哈耶克所谓的自发秩序的慢慢形成,有利于调动地方行动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性、积极性。

1.3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产生了棘手的区域公共问题。近20多年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速度在迅速提升,由此引发了社会公共问题的空间重组和空间集聚,其结果也萌发了复杂的区域公共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第二,行政区划变革问题。第三,流域治理问题。从自然区域的角度看,流域是一种整体性极强的区域,流域内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联极为密切,特别是上下游间的相互关系密不可分。但是,从行政区域的角度看,流域又是不完整的,它往往被不同的行政区域所分割。

1.4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公共问题日益加剧。中国是一个严重非均衡发展的国家,其内部的现代化程度和发展水平在空间区域上表现出巨大的落差,由此产生一系列事关国家或地区发展前途的区域公共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①国内的东、中、西部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制度文明、社会发育、竞争优势等方面差距明显,形成发达区域、次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的发展鸿沟。②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中部一些工业基础较好的省份出现滞胀和结构性萧条的发展困境,已经凸显出“问题区域”的态势。③老、少、边、穷的地区现代化水平不容乐观,与沿海先发区域间有差距扩大的“马太效应”趋势。④沿海一些发达省份的内部区域发展差距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广东、江苏、山东、福建较为明显。

2我国区域公共问题管理中政府制度的缺失

2.1行政区行政的治理思想根深蒂固。我国政府传统的这些治理特质,可以概括为“行政区行政”。所谓行政区行政,简单地说,就是基于单位行政区域界限的刚性约束,民族国家或地方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是在一种切割、闭合和有界的状态下形成的政府治理形态。它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从政府治理的社会背景看,行政区行政适应了农业文明和工业社会的基本诉求,是封闭社会和自发秩序的产物。它发轫于农业社会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契合了政府专制统治的传统。自工业社会以来,基于韦伯的“现代理性”而构建的稳态的“科层制”结构,更是使行政区行政模式的封闭性和机械性发挥到了极致。第二、从政府治理的价值导向看,行政区行政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以民族国家或国内地方政府的、明确的单位行政区划边界作为管理出发点的。第三、从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主体上看,行政区行政是一种垄断型统治行政模式。第四、从公共权力运行的向度上看,行政区行政模式强调政府管理权力运行的单向性和闭合性。第五、从公共问题治理的层次设计看,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层次设计是行政区行政的基本法则。具体来说,就是将国家内部的社会公共问题切割为若干层次,进而设计机构类同、职能重叠的等级治理架构。

2.2现代区域政策框架尚未成形。区域公共问题的治理,特别是国内区域问题的治理,需要有组织完善、设计精细、有的放矢的一整套区域政策作为保障框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过多次区域范围的划分,也先后实行过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和梯度发展等多种发展战略,投入了大笔公共财政资源。但是,区域发展的公共绩效一直较为低下,达不到政策设计时的理想目标。

2.3区域公共管理的具体制度安排不健全。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政府制度的缺失,除了上述两大问题外,在诸多具体的制度安排方面也很不健全。主要有:①宏观与中观区域公共问题管理的制度安排有待完善。②解决我国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政府间恶性竞争的制度安排非常脆弱,成为影响国家和区域整体经济绩效的病灶。③我国黄河、长江、珠江、淮河等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制度弊端甚多,其中涉及的水权制度、生态补偿机制、利益协调机制、政府间关系等问题尤为突出。④区域公共协调机制并不健全。⑤行政区划调整与空间规划中的问题突出,政策随意性和长官意志浓厚,尚未有建基于宪政制度和法治原则的制度约束机制。⑥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城市区域与农村区域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的制度融合机制。

3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路径

3.1治理理念的转变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区域公共问题管理中的政府制度创新,首先要突破以单位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和政府统治为要义的行政区行政的缺失,确立区域公共管理的新思维。①在政府治理的社会背景上,区域公共管理是开放社会和无缝隙社会的产物,它迎合了全球化和区域化浪潮的需要,因应了市场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大势所趋。在这样一种权变、风险、不确定性的复杂社会生态下,社会公共事务表现出高度渗透的趋势,区域乃至全球社会间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赖状态,区域性和区域化的“广度”与“深度”得到前所未有的倍增。②在政府治理的价值导向上,区域公共管理以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为价值导向,而非以行政区划的切割为出发点。③在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主体上,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化的。④在公共权力的运行向度上,区域公共管理倚赖的是多元的、分散的、上下互动的权威,彼此间是合作网络和交叉重叠的关系。

3.2治理机制的创新从科层制到组织间网络制。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区域公共问题,必须借助于科层制、市场机制、自组织制等混合机制来对其进行“多中心”治理,形成一种组织间网络的区域公共问题治理新机制。

3.3制度基础的建构从“国家简单化”管理到“国家精密化”管理。必须借鉴发达国家那种“国家精密化”的管理制度。所谓国家精密化管理,是指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行政官僚,在有限理性驱使下设计的一种缜密、精细、法治的公共问题管理制度。

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 第3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作为一种社会服务平台,通过有效地资源共享和开放运行,将分散的科技资源纳入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中,这必将大幅度提高国家或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1 平台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相互间的渗透结合,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使得科技创新服务的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跳出了低效封闭的固定场所和传统科技服务过程的限制,向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的方向转变。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是科技创新的支撑平台和重要保证,是支撑和推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国均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投入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科技资源分散浪费一直是制约我省科技高速发展的痼疾。我省科技资源大部分存在条块分割、资金不足、建设重复、资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国家的大量投入分散在各个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大多数企业缺乏技术手段,产品开发周期过长,产品研发成本过高。我省科技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和高效的利用,造成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影响了我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强动力的发挥。

2004年国家制定颁布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明确指出:到2010年,要初步建成适应科技创新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的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与平台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和研究服务机构,为最终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系健全、共享高效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奠定基础。根据我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科技发展肩负着支撑和引领江西现在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在新的历史时期,科技工作要适应实施“科教兴赣”和建设“创新型江西”战略的要求,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公共科技服务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一套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网络化科技公共设施和服务平台。为此,实施“江西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其目的是构建一个涵盖研发基础条件、公共技术服务、成果转化服务、科技创业支撑、管理决策支持等功能,上联国家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下达各设区市科技创新服务部门,横向覆盖全省各类科技资源的科技创新服务链,建设适应科技创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度组织化的科技创新支撑保障与共享服务体系,实现“一站式”的科技创新服务。

江西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是为满足江西省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对科技资源的需求而建设的全省公共服务平台。它既是国家创新平台的组成部分,又是江西省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条件和支撑,具有面向全省开放共享提供普遍公共服务的特点。它将建立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的资源管理与服务的组织结构体系,打破资源建设分割与重复建设的局面,实现以有限的资金投入,引导存量资源扩大对社会开放服务,有效满足区域科技创新需求。通过江西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实施,将大大提高我省科技服务机构面向创新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对我省科技系统的整体能力建设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 国内外现状及我省现有的基础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撑全社会创新活动的科技基础条件,已日益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显示出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发达国家普遍把科技基础条件的优化与加强作为强化竞争优势的一项国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把科技基础条件的重整与提高当作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举措。

我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极为迅速。特别是《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颁布之后,全国各地陆续启动了一批条件平台建设项目。首先,在国家层面上已启动六大领域的平台建设,并成立了专门的平台协调管理机构,负责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管理与协调。其次,从区域和地方层面上来说,各地对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均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十分重视,如上海市启动建设了“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北京市启动建设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江苏省启动建设了“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总之,无论是国家或地方,都在加快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步伐。

我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自2004年启动以来,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已经启动在建或建成了包括江西省科技文献与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江西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江西省技术交易网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在技术、物质等方面基本具备了建设实施“江西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条件。

3 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江西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坚持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为指导,从全省科技发展的整体布局出发,密切结合江西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资源整合、优化和共享为主线,以建立和完善共享机制为核心,以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根本,搭建一个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开放性等特征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带动全省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满足区域创新创业需求,改善和提升我省科技条件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科技长远发展和建设创新型江西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服务支撑,打造独具江西特色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统一品牌。

江西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用3-5年的时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资源丰富、功能完备、运行高效、安全可靠,能满足我省科技创新需求,与建设创新型江西相适应,与国家和区域性科技条件平台相衔接的科技基础条件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完善政策法律环境,健全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指导框架和开放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一支与平台建设、运行与服务项适应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和研究服务机构,实现我省科技资源的高效流动、高度共享和低成本使用,为我省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条件支撑和公共服务保障。

江西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遵循以下建设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2)政府主导、市场导向

(3)优化配置、开放共享

(4)强化建设、注重服务

(5)健全机制、加强管理

4 平台总体建设框架和建设内容

江西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分为八个部分(如图一所示)。

(1)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平台运行的网络基础环境及软硬件基础设施。

(2)资源中心。主要是指各种信息资源的集中和统一管理。

(3)技术支撑平台。主要是指包括信息规划、信息采集、信息加工处理、资源整合管理、统一资源搜索、信息发布、信息服务、用户权限认证计费等平台管理服务的技术支撑。

(4)业务应用系统。主要提供平台业务应用逻辑实现与业务应用接口,是基于技术支撑平台提供的各种功能、服务等按照业务应用需要进行的定制开发和业务应用拼装。

(5)信息服务门户。公共服务平台门户是平台服务的最终表现形式。平台门户实行统一用户身份认证,实现一站式登录服务,实现个性化服务、全文检索服务、统一资源搜索服务、专题热点信息服务、简报服务、原文传递服务、科技查新服务、科技评估服务、定题信息服务、订阅推送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增值信息服务等,以满足各个领域、各个不同层面用户的各种信息服务需求。

(6)安全保障体系。主要从网络安全防护、信息安全防护和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面保障平台安全运行。

(7)运营维护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系统维护管理、平台运营管理、平台服务管理、资源共建共享策略、计费与清算机制等。

(8)标准规范体系。主要包括根据平台建设和运行的需要而制订的诸如数据采集保存、文献编辑、网络接口、各类自然科技资源的收藏、储存等技术标准和规范。

江西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主要由一网、多库和若干个应用服务子平台组成。

一网是指支持平台运行的网络支撑环境,它是整个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网络支撑平台覆盖全省省、市、县三级,利用江西省党政信息网作为传输平台,实现三级网络节点的连接。

多库主要包括科技文献、专利标准、政策法规、科技成果、科技项目、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知识产权、产业竞争情报、科技投融资专题信息,以及与我省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自建数据库。

若干个应用服务子平台主要分三类。一类是科技基础条件子平台,主要包括科技文献与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子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服务子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子平台、行业竞争情报服务子平台等。另一类是科技创新服务子平台,主要包括科技计划项目服务子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与信息服务子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子平台、科技创业与投融资服务子平台等。第三类是科技政务业务管理子平台,主要包括全省科技系统协同办公子平台,江西省科技厅门户网站、科技统计信息服务子平台、科技档案管理服务子平台等。

5 平台运行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行维护和服务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容涵盖了科技创新的全过程,涉及多个学科、专业、行业和部门,因此,必须设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在组织管理上确保平台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平台运行服务的高效进行。

成立由省政府、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和高校、科研院所等部门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负责平台建设的整体规划协调,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成立专门的平台管理中心负责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平台的导航和窗口作用,广泛吸纳专业技术服务单位加盟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平台服务体系。成立平台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平台发展方向和战略的研究,对平台建设与服务的重大项目进行咨询论证。

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是一项公益性、战略性的基础设施,必须建立持续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明确投入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公共财政要给予稳定持续的支持,以实现平台建设和运行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投入资金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开放性的服务平台,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的运行机制和共享激励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享模式,坚持“谁服务、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增量资源激活存量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分工协作的协调保障机制,服务收益合理补偿的共同发展机制,以公益服务为主的滚动发展机制,以及以共享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等。

平台建设、运行、服务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必须建立一支与平台建设和运行服务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立灵活有效的用人机制,建立符合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工作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培养方式,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制度建设是平台建设和运行服务的根本保障,要加快加强相关制度规范的制定和贯彻落实,实行对平台建设和运行服务全过程的规范管理,建立以绩效考评为基础的奖罚制度,加强平台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以保障平台建设和运行服务的顺利实施。

6 结束语

目前,江西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共资源的共享意识,宣传和弘扬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我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杨艳红,张伟,陆建玲.江苏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集成管理模式研究及集成管理系统建设[J].江苏科技信息,2008,(2).

[2]李立,王嘉鋆.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二维机制的矛盾及其功能协调[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5).

[3]缪蓓蓓,谢富纪.区域公共服务平台R&D资源共享有效性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11).

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 第4篇

朱美光

(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通过对比我国重点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营造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加强三级科技创新载体、优化创业环境,构筑创新人才高地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方面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

“创意产业”是指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1]。虽然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对创意产业提法不尽相同,但都认同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以文化创意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为运行载体,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的,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特征的新型产业集群。1国内重点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上海、北京、深圳、南京等地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催生出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2]。

1.1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目前,上海创意产业已经形成56个创意产业基地,涉及38个种类、55个行业,创意产业在全市GDP中所占的比例达到7.5%。上海还对全市130余处老厂房进行了改建,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创意工作园区,聚集了一批具有创造力的优秀创意人才。通过大力开展国际电影节、电视节、艺术节和各类设计展,文化创意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

1.2深圳:创意设计之都——重点发展创意设计产业

深圳设计业发展迅速,近年来,一直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深圳被称作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源地,平面设计人才达2万人,工业设计占全国49%以上市场份额。

2004年,深圳市推出《实施文化立市战略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创意设计之都”目标,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打造“设计之都”,远期目标是将“创意产业”打造成深圳的优势产业。重点发展动漫、建筑设计、装饰设计、印刷、服装设计等创意设计相关产业。另外,深圳制定了包括设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等系列计划,实施对“创意产业”的贷款贴息和奖励。

1.3南京:成立领导协调机构——重点扶植创意产业发展

南京市把创意产业纳入“十一五”城乡总体发展规划,在资金投入、立项、用地、税收、价格、信贷、融资、生产、进出口、社会捐助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对文化创意产业予以扶持,重点打造影视创意基地、传统书画艺术创意基地、民间工艺创意基地、现代艺术创意基地、网络游戏与动漫创意基地以及综合型创意产业基地六个文化创意专业产业园区。还建立了创意产业统计评估体系,定期发布《南京创意产业发展年度报告》,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1.4杭州:扶植动漫游戏产业——打造中国动漫之都

杭州推出包括《杭州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关于鼓励杭州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等15项新举措,着力打造“中国动漫之都”。杭州市初步形成动漫加工、研发、制作、运营和周边产业开发的产业链。其中,年生产能力1500分钟以上的动画制作企业有十家,可以自主研发、运营的企业二十多家。目前,杭州动漫游戏企业开始从加工国

外动漫产品,逐步向自主原创转型。

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来看,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对文化企业的效益与兴衰起着决定性作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和持续稳定具有最根本的支撑作用。2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活动不断深入,科技中介机构也有了长足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科技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改善,科技政策环境日趋宽松透明,形成全社会重视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但总体来看,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还存在着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重大创新成果,科技投入机制不健全,科技人才匮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3]。

2.1区域创新体系相对封闭,整体效应不明显

目前,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内各子体系之间和每个子体系内部联系较弱,区域创新体系应协同效应难以发挥,具体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导致各单位、各部门职责、任务界定不清、交叉重叠,封闭运行,自成体系,科技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少,科技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其次,政府直接干预过多,在政策设计方面还偏重于政府直接推动,没有侧重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市场环境的营造。

2.2创新体系网络尚未形成,难以形成联动效应

区域创新体系的网络化程度越高、网络连接越紧密,区域创新能力就越强[4]。目前,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网络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首先,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其次,科研机构尤其是地方科研机构研发能力较弱,难以有效地开展各类创新活动。再次,技术市场、人才市场、资金市场不健全,科技创新中介机构相关市场体系发育不充分。

2.3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尚待改善

创新环境和条件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和条件尚待进一步改善。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首先,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导向能力较弱。其次,科技基础条件薄弱,科技基础设施落后。再次,有关新制度、政策不适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

针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相对封闭,创新网络尚未形成、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尚待改善等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推进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内,立足整体设计,释放并集成区域社会创新力量,以培育和发展区域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为核心,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开放配置创新资源、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机制建设为重点,全面构建开放互动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5]。

3.1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和健全区域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建设

加快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由科技计划的执行主体向全社会科技活动宏观管理和调控主体角色转变,加强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研究,定期制定和发布区域产业技术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软件、数字媒体等特色产业集群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形成协作机制。

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申报、评审评估、过程监控、验收评价的环节管理,建立良性的运行管理机制和操作规范;发挥政府各类科技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吸引和聚集社会资金投入文化创意产业。对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软件、数字媒体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进行科学评价,引导创新方向和创新资源合理配置。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地方性知识产权法规,完善相关政策,强化对文

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司法和行政执法。建立和完善知识与科技综合管理相结合的机制,推进专利技术的申请和实施,提升高校、科研单位和文化创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运用能力。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倡导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崇尚竞争,建立开放、诚信、富有活力和凝聚力的创新文化。

3.2加强三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奠定区域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根据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需要,集中力量加快推进科技开发载体、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和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作用。

首先,加快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建设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根据文化创意产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引导和支持企业(集团)、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软件、通讯工程和数字媒体等技术领域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次,切实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加强园区内企业孵化、专利服务、技术产权交易、商务信息咨询等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创业投资、种子基金、担保基金等投融资体系,完善投融资运行机制,提高园区创新创业服务能力;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扶持重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通过共建研发机构、合作技术攻关等形式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拓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广度和深度。理顺产学研科技合作各方利益,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文化创意产业科技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再次,依托“整合、集成、共享、提升”方针,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有选择地重点建设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信息、科学数据、产业共性技术、科技创业、知识产权等方面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开放性特点的文化创新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引导和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引导一批开展科技创业服务科技评估与咨询、知识产权、技术产权交易活动的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形成以中介组织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3.3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构筑科技创新人才战略高地

积极实施创新人才战略,从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和稳定等环节入手,重点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原创性科技、软件和数字媒体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科技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企业构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以科技、软件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载体集聚一批“三高人才”(高级科技创新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形成有效的团队创新机制;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科技人才向文化创意产业流动、到企业兼职,大力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科技人才资源。

深化产权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行科技人员持股,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人格化、人才资源资本化,加大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蔡尚伟.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 涂成林.关于国内区域创新体系不同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中国科技论坛,2007

(1):47-

51[3] 杨义芹.文化创新体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键[J].天津市工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5(3):19-2

2[4] 吴忠泽.科技创新:现代文化产业翱翔之翼[J].中国软科学,2006(2):16-20

[5] 徐胜.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融合研究[J].当代财经,2007(1):77–81,12

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 第5篇

【关键词】石油高校管理;技术创新体系

高校作为创新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不仅在知识的传授、传播、创新方面起到基地的作用,而且要在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方面起孵化器和辐射源的作用[1]。因此,衡量一所地方高校,其办学成功与否和社会贡献大小的重要标志,就是能否积极主动适应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要求[2]。作为石油高校,东北石油大学坚持以贡献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育人质量。

一、增强科技原创能力,为石油工业提供智力支撑

从中国石油工业的现实来看,诸如勘探开发技术的提升、油气资源储量的增加、石油化工技术的提高、油气资源的充分利用、替代能源的开发等关键问题最终都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来解决,为此,石油高校的科技工作应该突出加强这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注重加强基础研究,先导研究,提高石油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的研发能力,主动适应和引导石油科技发展方向;

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国际合作,联合攻关,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石油工业科技进步;

三是学校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上要通过凝炼方向、汇聚队伍、构建基地实现科技能力和水平的跨越發展。

四是形成占据优势或形成独特的研究方向、研究队伍、研究基地。在已有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实力、提高水平,产出独特的高水平成果,更好地适应石油工业科技进步和发展的需要。

二、有效提升育人水平,为石油工业培养创新人才

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特点是:国际化、复合式、创新型。

(一)以通才教育为基础,突出培养复合式人才

石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更加强调通才教育模式,加强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复合程度。

(二)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

第一,创新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为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奠定思想基础和目标要求。

第二,强化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意识和个性的发展。建立完善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第三,突出能力培养,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优化知识结构,促进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复合。

(三)以特色教育为基础,突出培养国际化人才

第一,进一步强化石油主干专业的外语教学,突出应用能力和专业外语能力的培养。

第二,对石油主干专业的学生强化WTO知识和跨国石油公司管理知识的教育,加强国际作业规范的教学工作,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他们面向世界的意识。

第三,加强面向国外的文化教育。利用专家讲座、课外活动和互联网宣传增加学生对这些国家的了解和理解,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三、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一)瞄准企业需求,搭建“四个”平台

1、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需要出发,本着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条件、统筹规划布局、促进学科交叉、鼓励校际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等原则,从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特别是石油石化工业基地建设的紧密结合出发,加强对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重点组织重大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2、构建科技转化平台

以大学科技园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集高新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创新人才吸纳、培育为一体。通过推动政府支持,多元融资,建立大学科技园。以此作为学校人才和科技优势与石油石化企业等社会资源紧密结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力平台。

3、构建科技服务平台

设立校内预研科技项目,使更多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技术骨干提前进入企业急需攻关课题的前沿领域,加强承担企业项目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4、构建科技合作平台

与石油石化企业、地方其他企业合作,建立一批起点高、运作规范、管理到位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面参与企业发展规划的制订和科研项目的开展。通过这种合作关系,建设共建科研基地,共同培养科技人才,共享科研成果。

(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产学研合作关键

1、发挥“人和”优势,以兼职教授为纽带,全面开展产学合作活动

“人和”的优势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学校原来隶属石油行业;二是建校初期教师参加油田会战,与油田科技人员建立了密切关系;三是学校毕业生大量分配到油田,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油田的关系。校企双方互聘兼职技术人员,扩大双方的联系与合作。

2、发挥地利优势,校企共建研究基地,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在加强产学合作办学的实践中,我们始终强调发挥地处大庆、靠近东北三大油田的地利优势,以油田为主要合作对象,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建立创新型国家是党和政府确立的奋斗目标。需要企业、政府和高校多方协作、互利双赢,共建区域创新体系。高校要树立新的办学理念,坚持教学立校、科技强校、服务兴校,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社会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这样,高校科技工作才能真正走出校园,服务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 傅建中,李建法,沈红卫. 产学研结合:地方高校创建特色之路[J]. 中国大学教育,2007,(2):69~70.

[2] 孙晓峰. 地方高校功能定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7):97~100.

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 第6篇

一、区域公共创新平台的组成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 区域创新平台建设是基于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模式, 主要目的是拓宽创新主体空间, 全面提高创新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有学者曾指出, 基于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模式的正式制度规则、非正式制度规则, 以及外部市场关系是区域公共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的不可控性支持要素。也有学者认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模型框架与构成要素具有一定特殊性, 其系统组成部分主要包含主体系统、统筹规划的决策系统、技术知识创新系统以及环境系统等。相关区域创新平台案例研究显示, 区域创新平台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促进了科技基础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以及管理决策支持等特色服务的顺利实现。

通过观察和分析可知, 网络环境下区域创新主体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就区域内企业发展情况来看, 各企业往往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行业相关性, 并且与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共同组成创新链。区域创新活动与行业发展各环节之间相互扶持, 相互联系。在区域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信息平台应当将网上展厅与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有机融合, 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具体作用, 将相关产品综合信息对外发布, 促进对外招商引资、技术交流与合作, 以及供求信息发布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实现。尤其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 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范围更广泛, 该平台自建立以来, 逐步实现了国际性产品的网上交易, 使得客户采购便捷性明显提高, 在提高企业自身经营效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 实现了销售环节及物流环节的优化创新, 为区域协同创新的顺利实现奠定可靠的基础。由此可知, 基于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 政策和机制能够为该模式提供可靠的法律支持和依据。

二、基于网络服务平台的区域创新模式

1. 泛资源虚拟型创新模式。

就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具体情况来看, 政策资源、资金资源及管理资源等, 都是泛资源中的重要内容, 基于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对泛资源的广泛聚集和合理利用, 能够促进区域创新资源整合问题的有效解决, 进一步建立泛资源虚拟型创新模式。通过研究分析可知, 泛资源虚拟型创新模式以满足区域协同创新为目标, 将趋于内外部不同状态下且分布不均匀的资源进行有序重组, 基于云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形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服务资源集,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工具, 按照既定研究目标, 将企业、各大高校, 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组建为优良的组织体系, 促进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实现泛资源的优化利用。

2. 按需定制资源的服务模式。

传统模式下, 受到时间、资金, 以及资源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使得区域协同创新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创新实用性和适用性上存在较大挑战。此种情况下, 全球经济体70%的中小企业仍处于价值链低端, 导致创新难度较大, 尤其是在当前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 知识的产生、流动及应用均缺乏有效环境, 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难度较大。随着云计算的出现, 优质计算资源及总段消费公共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创新壁垒, 促进了中小企业最佳创新平台的顺利建立。随着云服务模式的合理应用, 促进了信息化服务的实现, 以大型计算、分析、测试以及软件共享、服务等为主要内容, 向创新主体提供信息化应用服务。在这一模式下, 软件、工具, 以及专业技术服务都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易, 最大程度上满足创新和技术研究的资源需求。在网络环境下, 各类资源部署上具有高度一致性, 企业基于自身资源需求从网上寻找合适的产品和服务, 不仅实现了多种资源的合理利用,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创新效率, 是一种创新资源服务服务模式, 对于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模式的深入研究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

二级模式和网上创新中心模式, 网上创新中心这种模式是向企业提供专业开发的网上创新中心 (LABS) 等软件工具, 从而克服使用单位的技术瓶颈和成本压力。这种模式提供的是一整套完整的服务, 而非某项具体的功能。它除了使客户可以租用在线商店外, 还提供呼叫中心、业务履行服务以及其他更多类似于CRM的服务, 甚至还提供一种“开箱即用”的服务模式, 即为客户预置好所有的功能模块。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是基于现代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 通过对资源的合理整合和优化利用, 构建现代化的网络服务平台, 确保在分布式环境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条件下, 能够实现区域创新与产学研有序对接, 基于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顺利实现, 全面提高整个项目运转效率, 保证行业综合效益, 进一步推进行业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第7篇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 如何充分发挥其支撑引领作用,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是摆在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为此, 太原生产力促进中心学习实践领导小组认真分析研究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确定了“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大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助力区域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围绕主题, 紧密联系工作实际, 采取个人学、集中学、辅导学、交流学等学习方式, 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央领导同志有关讲话精神, 研读中央规定的必读书目, 并将学习理论贯穿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始终。与此同时, 太原生产力促进中心深入服务对象, 重点围绕以下主题开展调研。

主题1:通过与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服务单位的比较, 找出差距、着力解决、促进发展。太原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全国首批确定的10个试点生产力促进中心之一, 自成立以来, 紧紧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遵循“背靠政府, 面向企业, 联合社会科技力量, 做好双向服务, 促进太原经济发展”的宗旨, 通过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 在“一网两库”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技术发展预测研究、科技项目管理、查新检索、科技服务等方面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此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 通过对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服务单位 (南昌生产力促进中心、南昌市科技信息服务中心、长沙生产力促进中心、郑州生产力促进中心、武汉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武汉材保电镀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在队伍建设、主要业务、近三年来承担项目情况、平台建设情况、开展服务 (咨询、技术、信息、培训、人才技术中介、培育科技企业) 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认为目前太原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服务工作在中部六省会城市处于中游水平。针对不足, 太原生产力促进中心的领导干部认真分析原因, 积极从联系与交流、学习先进经验、研究理论、管理模式、业务方向等方面提高科技服务工作水平。

主题2:排查梳理主要服务对象及关系单位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通过发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对象征求意见表》《职工意见征集表》, 建立群众意见反馈电子信箱等, 在地区科研院所、中小型科技企业、大专院校、职工群众中开展了调研工作, 共发放调查表82份, 充分听取了服务对象、职工群众对太原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认真梳理查找问题原因, 积极开拓解决问题新途径, 着力解决新问题。通过此次调研查摆问题, 促进了太原生产力促进中心文明和谐单位的建设和科技创新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将科学发展观理论落到了实处。

主题3:了解中小企业技术需求, 高效利用“一网两库”平台资源, 开展增值服务, 提升服务能力。通过现场咨询、电话回访、发放意见征集表、中心工作宣传、用户反馈服务、建立意见反馈信箱等方式, 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一网两库”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水平及中小企业的技术需求进行广泛调研, 共发放“‘一网两库’科技平台服务对象征求意见表”133份, “‘一网两库’科技服务平台宣传册”200余份, “太原地区仪器、设备、设施资源信息详细情况表”“太原地区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用户申请表”“定题服务程序及委托单”“科技信息需求调研表”及“太原地区科学数据元数据采集表”80余份, 充分听取了中小企业对“一网两库”科技服务平台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中小企业技术需求, 共征集到意见和建议50余项, 技术需求20余项。

根据反馈的意见、建议, 太原生产力促进中心“一网两库”科技服务人员认真梳理查找问题和原因, 边查边改, 在着力开展“一网两库”Ⅱ期建设的基础上, 科技文献平台以服务太原18家工程技术中心为工作切入点, 积极开展专人定点定题服务, 搭建科技数字图书馆, 构建行业性的专业平台;大型仪器共享协作平台着力建设太原地区重点实验室、行业分析测试平台、企业技术中心音频和视频数据库;科技数据服务平台在依托已有数据库资源为企业提供元数据检索、需求征集、特色数据下载的同时, 积极开展快速成型与设计技术服务平台、机械装备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

主题4:2009年太原市技术发展预测工作调研。太原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发展预测研究工作围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民生科技3个地区特色领域及光伏产业, 建立了400余位咨询专家组;对300余家企业、科研院所进行信息资料收集, 发放项目征集表, 共收到科技需求896项;开展了3轮德尔菲调查, 对收回的专家评价表, 针对专家熟悉程度、太原的重要程度、目前太原的研发基础等17个评价指标, 采用ACCESS, SPSS, VIOS等统计工具对122万余条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理, 明确了每个项目相关评价指标的专家评价等级的百分比, 重点提炼出了影响和制约太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项目。

主题5:太原市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及“一网两库”专项管理调研。按照太原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考察工作方案的要求, 太原生产力促进中心积极配合相关处室及专家对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及“一网两库”专项的39个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中, 严格按照“两点三好” (技术上有创新点、经济上有增长点, 好项目、好团队、好单位企业) 的标准, 对项目的申报单位情况、实施条件基础、在产业行业内水平和配套资金落实情况进行认真考察,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排序, 保证了筛选的公正、客观, 确保好项目、好企业入围, 维护了广大创新型先进企业的切身利益。

主题6:太原地区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调研。为了摸清太原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状况, 保证太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太原生产力促进中心协同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山西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了面向山西省的企业信息化大调查, 并负责面向太原地区的百余家制造业企业信息化调查表的发放、收集、梳理、分析工作, 通过此次面向太原市大、中、小企业的深入调研, 对太原地区的制造业信息化状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为太原科技工作, 尤其是太原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行动上践行了科学发展观。

我们通过专题调研, 了解了科技需求, 并结合太原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实际, 明确了服务重点, 重点在5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是加强“一网两库”条件平台Ⅱ期建设, 依托平台, 开展增值服务。太原地区“一网两库”科技服务平台Ⅱ期建设在原有建设的基础上实现了扩容提质, 开展特色科技资源建设、各类在线服务功能完善, 依托“一网两库”平台的增值服务、行业产业集群平台建设等。主要包括:实现食品安全生产、药物安全评价等各类在线服务功能;对太原市企事业单位极具科研价值、馆藏稀缺的特色科技图书进行数字化加工, 同时整合国内高质量的电子图书资源, 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借阅服务及快速检索、在线浏览、下载等全方位服务;围绕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 对新材料领域数据进行整合和标准化加工, 构建由政府引导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有机服务体系, 建设以镁及镁合金、磁性材料、不锈钢为主的集共性技术研发、专业化公共测试、科技成果转化等为一体的开放共享和水平较高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为集群企业及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依托“一网两库”科技条件平台, 围绕太原市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战略, 提供丰富的针对具体行业业务应用的知识服务功能, 为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提供系统的决策支持。

二是大力开展技术发展预测研究, 引导区域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技术发展预测研究工作现已完成了三大领域技术预测及光伏产业路线图的总体框架、各领域国内外及太原市综述介绍、共性技术选择、产业竞争结构分析等, 形成了10万余字预测研究报告 (初稿) , 一方面在对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民生科技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太原实际, 指出了发展方向, 明确了重点技术的研发基础和发展途径, 按照重要性指数、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等指标对项目进行了排序, 并分析了排序靠前项目的技术指标;另一方面明确了太原光伏产业及其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光伏产业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提出实现目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确定太原光伏产业不同时段所需攻克的关键技术, 并提出研发计划和政府支持的重点。

三是规范了市级工程中心专项管理。积极完善工程技术中心专项管理基础工作, 出台了《工程技术中心及“一网两库”管理办法》《工程技术中心及“一网两库”考核办法》;建立起以服务范围、重点服务对象、基本服务方式、主要服务手段和自身能力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工程技术中心服务台账;深入各个工程技术中心开展以政策法规、产业技术研究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工程技术中心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活动, 共为210家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技术服务83项, 开展技术培训7 929人/次, 转化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38项。

四是深化素质提高工程,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保证中心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太原生产力促进中心坚持以人为本, 大力弘扬和倡导“好学、求新、高效”的用人文化, 着力培养高素质科技服务人才队伍。积极鼓励年轻科技人员承担科技项目, 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 营造出积极学习、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努力造就了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学识素质优良、职业道德优秀、勇于开拓创新、适应形势发展的现代化科技服务工作人才队伍。

五是完善管理机制, 加强科学管理。为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坚持下去, 太原生产力促进中心结合工作实际, 先后修订完善管理制度5项, 新制订出台管理制度3项, 逐步形成了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创新区域合作平台 第8篇

我国开发利用海洋的现状

(一) 我国开发利用海洋的历史

明中叶开始实施的“禁海”政策以及日益腐朽的封建社会生产关系, 阻碍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导致我国的海洋事业逐渐没落。而进入到工业化阶段的西方国家借助在航海技术领域取得的突飞猛进的进步, 很快就称霸海洋。1840年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摧毁了我国业已脆弱不堪的海防, 我国也从昔日的海洋强国, 逐渐沦落成为一个有海无防的半殖民地国家, 开始了长达百年的屈辱史。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国家对管好海洋、利用好海洋给予高度重视, 传统海洋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海洋产业迅猛发展, 已经从原来的海洋捕捞、海洋盐业、海上交通运输三个产业发展到七八个主要的大产业, 例如新兴的石油、滨海旅游、造船、滨海砂矿, 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外向型经济发展尤为迅速, 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 我国的船队已经航行在全球每一条著名的水道中, 目前, 我国东部沿海岸线200公里以内地区, 集中40%的全国人口, 50%以上大中城市, 70%国民生产总值, 84%外来直接投资, 90%的进出口产品。

2001-2010年, 我国各主要海洋产业总体呈持续增长态势。

1.传统海洋产业占据主导产业地位。近十年期间, 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盐业四大传统海洋产业的增加值占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5%以上。海水养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养殖产量连续11年超过捕捞产量, 连续18年居世界首位, 占世界总产量的70%, 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0.5%。海洋交通运输业总体保持快速发展, 全国亿吨级港口增至14个, 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已连续6年居世界首位。滨海旅游业呈现强劲增长势头, 旅游市场持续扩大。10年间滨海旅游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9.8%。海洋盐业生产量近10年来始终保持世界第一。

2.重工业化海洋产业类群扩大。海洋船舶工业近1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海洋油气业在努力提高勘探和开采能力方针指导下, 在近海油气勘探中取得重大进展。10年中年均增长12.83%。

3.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我国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发展迅速。我国在深海技术和设备研制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我国成功研制的7000米载人深潜器是当今世界上可能下潜最深的潜水器, 可能达到世界99.8%的洋底。

(二) 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和面临的形势

1.自然条件。我国是陆海兼备的国家。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 沿海分布着7300多个岛屿, 岛岸线长达1.4万公里。我国领土不仅包括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 依据《公约》规定, 应置于中国主权和管辖下的包括内水、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在内共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蕴涵了70万平方公里的油气资源沉积盆地, 约400亿吨的海洋石油资源量, 约14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 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底还有我国向联合国申请到的8.5万平方公里锰结核开发区。丰富的生物资源、油气资源、动力资源、再生能力资源, 弥补了我国人口众多、陆地资源短缺的不足,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厚实的物质基础。

2.外部环境。近年来, 国际社会对海洋利益的加速争夺, 引发我国在南海和东海区域与有关国家之间的领海和领土纠纷持续升温, 一些原本通常被争议各方“冷处理”的矛盾和问题, 如今越来越呈现出显性化的趋势, 潜在的冲突威胁与日俱增。我们周边有的国家通过抢先开发争议岛礁, 妄图造成既成事实;有的国家把传统的两国双边问题别有用心地引向国际社会, 妄图使问题复杂化后, 从中渔利;还有的国家不断炮制“中国威胁论”, 妄图用第一岛链、第二岛链来从海上封锁、遏制我国发展。加速恶化的外部环境逼迫我们不得不加快采取对策, 加快海洋开发的进度。

3.内部情况。随着改革开放成效的不断显现, 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发展海洋事业的物质条件逐渐齐备, 海洋事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不容错过, 因此国家加快了海洋建设的步伐, 海洋战略正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之一。

(三) 国家实施海洋开发的有关指导方针和规划

1.国家制定的关于海洋开发的重要方针。2002年党的十六大做出“实施海洋开发”战略部署。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次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 积极发展海洋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施海陆统筹”。2006年十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海洋综合管理,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2008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海洋局联合编制的《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国家“十二五”海洋发展规划。2010年10月,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国家“十二五”规划, 正式提出, 坚持陆海统筹, 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 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 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 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 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提高海洋科技水平, 增强海洋开发利用能力。深化港口岸线资源整合和优化港口布局。制定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 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推进山东、浙江、广东等海洋经济发展试点。

3.沿海区域发展规划。2009年以来, 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等多个区域规划。形成了从北到南:覆盖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全部临海省市的规划发展格局。

我国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我国沿海省市充分利用本地区优势海洋资源, 海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山东省的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盐业和海洋电力工业居全国领先地位。上海市的海洋船舶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在全国领先。上海完成全国年造船完工量和货运量的四分之一, 完成全国集装箱运量的60%, 吞吐量的25%左右。辽宁省海洋船舶工业位居全国第一。广东省的海洋生产总值居11个沿海地区的第一位。天津市的海洋油气业、海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 以及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等, 在国内均有一定比较优势。随着国家区域统筹战略的分步实施, 不同区域都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 长三角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长三角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三个沿海省市, 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依靠陆域经济的有力支撑, 长三角地区海洋经取得长足进展。2009年该地区海洋生产总值为9466亿元, 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9.6%。

长三角经济区在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及配套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该区域聚集了以中船重工702所为代表的海洋工程装备研发机构数十家, 以江南造船为代表的船舶和海洋工程制造企业上百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集聚程度不断提高。江苏、上海和浙江已经分别成为中国海洋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船舶修造的中心。

(二)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广东省域为主体, 2009年区内海洋生产总值达6614亿元, 同比增长13.5%, 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0.7%。珠三角区域近年来大力发展资源性和制造型海洋产业, 海洋经济总量稳步上升。2009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 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全省GDP的增长速度。珠三角经济区不断拓展海洋经济的深度和广度, 形成了以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滨旅游业和海洋油气业为主体, 海洋船舶制造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制药全面发展的区域海洋经济新格局。

(三) 海峡西岸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省域为主体, 简称“海西区”。在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国家战略推动下, 福建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实力明显提高, 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港口与海洋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按照促进东部沿海发展和两岸直接“三通”的部署, 区内海港资源整合初显成效, 形成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主, 泉州港为辅的东南沿海地区港口布局。

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上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是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优势, 加快推进临港工业、海洋渔业、船舶修造等传统海洋产业升级改造;二是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利用区位优势积极承接台湾现代服务业转移, 提高海洋科技水平, 建设海峡两岸的现代物流、海洋信息服务、台湾海峡防灾减灾服务中心。

(四) 北部湾经济区

北部湾经济区包括我国的广西以及广东、海南部分地区, 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油气资源以及滨海旅游资源, 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我国的西南门户和出海通道, 与东盟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合作范围日益扩大, 在发展跨国区域物流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2009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使广西沿海及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随着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城市圈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临海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沿海经济布局的日益合理, 在充分发挥广西后发优势的基础上, 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的作用将逐步凸显。

(五) 环渤海经济区

环渤海区域中的津冀鲁辽四省市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主要聚集区, 区域海洋生产总值多年位居沿海几大经济区域之首。依靠便利的交通优势, 良好的海洋资源禀赋条件, 环渤海区域海洋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2009年津冀鲁辽四省市海洋生产总值为12015亿元, 同比增长12.2%, 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达到37.6%。

环渤海区域在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等方面具有优势。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世界排名第10位, 货物吞吐量世界排名第七位;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世界排名第14位, 货物吞吐量世界排名第六位;大连港货物吞吐量世界排名第12位。丹东、大连、营口、锦州、秦皇岛、曹妃甸、天津、黄骅、烟台、威海、青岛、日照共同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密集的大型港口群。

海洋渔业方面, 环渤海区域海水养殖面积近100万公顷, 占全国海水养殖面积的62.6%, 海洋捕捞量约420万吨, 占全国的31.8%, 海水养殖产量约650万吨, 占全国的45.5%。

环渤海区域内次级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环渤海区域作为国家规划的重点地区, 已经先后有“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开发区”、“黄河生态区”等多项规划得到国家批准, 并上升到国家战略。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纳入国家战略, 环渤海区域内将呈现出多个次级区域竞相发展的局面。

(一)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

2009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09—2020年。

1.战略定位。立足辽宁, 依托环渤海, 服务东北, 面向东北亚, 建设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生态环境优美和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区, 形成我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2.主要目标。到2020年, 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些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城镇化率提高到70%, 城乡居民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 率先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

3.空间布局。进一步提升大连核心地位, 强化大连—营口—盘锦主轴, 壮大渤海翼 (盘锦—锦州—葫芦岛渤海沿岸) 和黄海翼 (大连—丹东黄海沿岸及主要岛屿) , 强化核心、主轴、两翼之间的有机联系, 形成“一核、一轴、两翼”的总体布局框架。

4.涉及的海洋产业。加快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建设, 重点发展船舶制造、石油化工、机床、精密仪器仪表等, 配套发展航运、物流、商贸等现代服务业, 形成临港产业集群。加快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建设, 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现代物流等产业, 逐步建成大型临港生态产业区。加快盘锦辽滨经济区建设, 重点发展中小型船舶修造、光电、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合成橡胶等产业。依托沈大交通走廊和大连、营口、盘锦等重点城市, 建设好各类国家级、省级开发区。

(二)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

2011年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主体区确定为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威海、潍坊、日照六市以及滨州的无棣县和沾化县所辖陆域, 共涉及51个县市区, 联动区包括规划主体范围之外的省内几大区域。

1.战略定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2.战略目标。到2020年, 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 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人才中心, 经济开放水平大幅提升, 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点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万元左右, 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

3.战略布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按照以陆促海、以海带陆、海陆统筹的原则, 优化海洋产业布局, 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核心地位, 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两个增长极;优化海岸与海洋开发保护格局, 构筑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优化沿海城镇布局, 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3个城镇组团, 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

(三) 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2011年11月10日, 国务院批准实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包括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所辖行政区, 陆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487公里, 海域面积0.7万平方公里。

国务院要求, 《规划》实施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着力优化空间布局结构,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集约节约利用资源,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开放合作, 努力把河北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在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战略定位。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我国开放合作的新高地、我国北方沿海生态良好的宜居区。

2.战略目标。到2015年,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建成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到2020年, 区域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成为全国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四) 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滨海新区)

《天津市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前已经通过了专家评审, 待市政府批准后, 近期将发布施行。本次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

1.规划的指导思想。以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核心,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以科技兴海为支撑,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 统筹规划, 突出重点, 优化布局, 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 提高海洋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提高海洋综合管理能力, 推动海洋事业全面和谐发展, 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为建设海洋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2.发展目标。到2015年, 海洋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 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0%左右。海洋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奠定起建设海洋强市的基础, 实现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海洋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海洋文化建设明显加强。基本建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家海洋科技研发与转化基地、国家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基地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基地。

3.战略布局。按照天津市“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和滨海新区“一核双港三片区”的布局要求, 形成“一带五区两场两片三基地”的海洋事业空间发展布局。

一带———沿海蓝色海洋经济带:在滨海新区的海岸带地区形成海洋产业集聚, 海洋环境生态良好, 海洋特色鲜明的海洋经济地带。

五区———五大海洋产业集聚区:南港工业区、临港经济区、天津港主体港区、滨海旅游区、中心渔港。

两场———两块海洋渔场:汉沽北部海域和大港南部海域渔场。

两片———两片海洋风电区域:在与河北省交界南北两处新建风力发电场。

三基地———三个海洋事业发展基地: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基地、海洋文化基地、海洋事业综合发展基地。

发展海洋经济对环渤海区域合作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一) 发展海洋经济对环渤海区域合作工作产生的影响

环渤海区域的传统比较优势在海洋经济、区域的启动引擎在海洋经济、区域的长久拉动力在海洋经济。搞好环渤海区域的海洋经济, 才能使环渤海沿海重点城市实力真正提升, 才能使这些城市的辐射作用得到强化和发挥, 沿海城市借助海洋经济首先发展起来了, 才能进一步服务带动内陆地区发展, 内陆地区进而带动腹地发展, 最终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发展海洋经济将对传统的环渤海区域合作中涉及的合作理念、合作领域、合作对象、合作方式、合作手段、合作成果等引发新的变化、产生了新的影响, 面对这一情况, 我们沿海省市的合作交流工作者需要适应形势发展, 及时学习补充知识、调整思路、创新招法, 要围绕海洋经济发展这一主旋律, 找准新阶段的区域合作交流重点,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推动工作务实开展。

辨证看待机遇与挑战:通过学习比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河北沿海地区、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海洋经济的规划, 我们可以宏观了解到:各地规划的产业趋同度还是较高的, 区域布局同质性较强。因此目前有些专家学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产业同质化的背景下, 沿海省市竞相发展海洋经济, 将导致相邻省市之间、区域之间南北竞争大于合作。同时, 发展海洋经济需要以内陆省份作为依托, 并向内陆辐射, 东西向合作将加强, 传统的流域经济比重将会在某种程度上重新上升。

我们在从事环渤海区域合作与交流具体工作中感到: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理论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突破、修正和发展。同样是对相关区域规划做详细分析和研究后, 我们还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沿海省市几大海洋经济支柱产业中侧重点不同, 即使同样的产业也存在发展水平差异, 因此沿海省市之间、相邻流域经济之间还是存在交流与合作的空间和需求, 同质竞争、互设壁垒的现象可以通过我们的积极努力化解和消除, 取而代之的将是区域间规划统筹、资源合理配置整合后的协调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 环渤海区域合作工作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

发展海洋经济首先将给环渤海区域沿海地区加速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后, 可以通过陆海统筹梯级拉动内陆地区发展。在这个过程中, 区域合作与交流工作者承担的任务、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将比以往显得更加重要。分析形势、把握方向、研究措施、落实推动每一步都需要借助社会多方面的力量进行全面筹划、通盘考虑和长远着想。当前最重要、最急迫的工作应该是广泛宣传海洋经济、使全社会了解海洋经济、参与海洋经济。我们需要优先做好3个方面工作:

1.推动理论研究。理论应该是实践工作的先导和指针。目前国内有关发展海洋经济背景下开展环渤海区域合作交流的理论和指导文献较少, 从事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成果更少, 产生了理论滞后的现象。因此, 我们下一阶段将注重支持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 通过发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环渤海理论研究会等部门的作用, 尽快实现指导理论上的突破。

2.发挥舆论宣传作用。推动环渤海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媒体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鼓动宣传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利用《环渤海瞭望》、《中国经济导报》、《渤海早报》、环渤海信息网等媒体手段做好海洋、海洋事业、海洋经济基本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及时宣传报道海洋经济主题下的各成员市的发展动态, 使海洋经济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3.为发展海洋经济准备专业服务平台。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让度的基本原则, 紧紧抓住天津滨海新区、河北省沿海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契机, 以环渤海沿海城市为重点, 努力构建六大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为环渤海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和专业服务。

一是构建制度对接平台, 加强规划统筹。区域发展, 规划先行。要适时启动环渤海区域发展规划, 从区域全局角度合理布局重大产业项目, 积极推动基础设施、产业建设、海洋环境保护, 并联合争取将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予以统筹实施, 最终达到省区各自利益与区域整体利益都能实现最大化效益的最佳结果。

二是构建交通网络平台。要突破瓶颈制约, 加快辽宁、河北、山东沿海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对接。要依据各地区优势, 建设专业化港口, 共同打造区域港口错位发展的协调格局, 形成良性竞合格局, 提升港口经济对外竞争力。

三是构建海洋产业合作平台。要以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工业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为重点, 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创意研发等高新技术示范产业园和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的建设以及装备制造、海洋化工、石油化工基地建设为重点, 加大环境整治、配套招商等方面的服务力度。

四是构建海洋经济科研服务平台。一是发挥北京、天津、大连、青岛等地高校和研究院所力量, 搞好涉海科技项目的研发和成果转化, 构建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产学研对接平台。二是构建重大科研成果协作平台。三是构建科研人才服务平台。

五是构建海洋经济的金融支撑平台。发挥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联席会的作用, 积极推动区域金融机构融合, 激励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和跨区域经营活动, 推动金融机构间开展相互持股、业务合作、人才交流, 共同营造为海洋经济服务的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区域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创新研究 第9篇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相关数据统计,2014年我国B2B电子商务交易10万亿元,全部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3万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20%;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9亿人,较上年增长20%,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络购物。 但是,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仍然落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行业投诉率一直居高不下,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消费体验。因此,研究物流服务创新模式,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区域电子商务内涵及优势

2.1区域电子商务定义

电子商务按照销售范围大小可划为三个层次:国际间跨境电子商务:比如亚马逊的海外购、淘宝的全球购等;国家范围内的电子商务:比如京东、淘宝、易迅等等;以一个城市或者几个城市为销售区域的电子商务:比如本地商城在本地开展的电子商务。区域电子商务也被称之为同城电子商务, 其特点是销售区域集中,市场开拓完善;物流配送具有地方性、高效性等特点。

2.2区域电子商务优势

伴随着国内年电子商务的升温,消费者也越来越倾向于在网络上购物消费。越来越多的本地商家开始进入互联网, 提供线上交易,总体来说,区域电子商务具有如下几点优势。

1营销成本低,具有成本优势。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在互联网上的营销费用逐年升高。以淘宝为例,商家在淘宝主页获得展示位需要缴纳巨额广告费用, 已经成为中小卖家无法负担的成本,互联网销售已经不是零成本的代名词。

2售后服务完善。消费者能够在互联网上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但是往往很难获得快捷高效的售后服务。消费者在网络上购买的商品需要寄回卖家所在地进行售后,费时费力成本高,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13年统计,近5成消费者对网络卖家的售后服务不满意。

3区域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分析

电子商务物流指物流企业以强大的物流服务能力为核心,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共同为顾客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区域电子商务由于服务的对象集中、客户要求高;可选择的第三方物流较少,区域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与全国范围内的电子商务物流有着明显的区别。

3.1直接送达模式

直接送达模式是指区域电子商务直接将货物送至消费者手中的一种模式。区域电子商务公司由于服务范围小、成本敏感,往往不在城市中设立配送站,而是直接将货物发送到消费者手里。常见的模式如下:

1外包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模式是指电子商务企业把产品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功能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 企业自身专注于产品推广、营销等活动。第三方物流模式专业化程度高,综合成本低,是电子商务企业最优先选择的模式。

2自建物流模式。自建物流模式指电子商务公司自己出资建设物流服务团队或者成立独资物流公司来经营企业物流业务。通过自建物流可以使得电子商务企业以较高的标准来为客户提供服务,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通过自建物流, 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建设电商平台,吸引第三方卖家进驻,提高电子商务企业利润。其缺点是前期投资过高。

3.2间接送达模式

间接送达模式是指区域电子商务不直接将货物送至顾客手中,而是寄存于顾客指定的便利店、收货柜等设施,由顾客自取。由于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城市居民不能及时签收货物,很多区域电商公司便和居民小区便利店合作,将货物暂存,由客户自提。由于配送距离短、路线固定,且不用等待顾客签收,间接送达不仅仅节约了顾客的时间,也大大提高了电商公司的配送效率。

1与便利店合作。生鲜、蔬菜、水果等食品正逐渐成为区域电子商务公司销售的主要产品,通过与居民区便利店的合作,区域电商公司可以把食品配送到小区便利店的冷库, 保持食品的新鲜程度,同时,由于配送距离短,区域电商公司也可以不用配备冷链运输设备,极大的节约了成本。其缺点是:与便利店合作,使用便利店设备,需要向其支付一定的费用,并且顾客取货受便利店营业时间限制。

2企业自建存货柜。企业自建存货柜是指区域电商企业在居民区建立自提式存货柜,企业只需把货物配送到存货柜, 由顾客开柜自取即可。对于消费者需要的日常消耗用品,由于不需要严格的保鲜需求,可以将货物配送至存货柜,顾客可以24小时自提,这样既减少了与便利店合作的费用,也提高了用户购物满意程度。其缺点是:对于安保不严格的小区,存在着物品容易丢失等隐患。

4区域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创新

由前文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服务顾客范围不同,区域电子商务物流与常规物流有着很多不同之处。区域电子商务物流侧重于快速送达,提供完善、方便快捷的售后服务,而全国范围之内的电子商务物流仅仅需要把物品送达即可,因此, 在区域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创新上,不能完全照搬全国范围内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的做法,应该立足于区域电子商务服务效率的提高,与区域内优质商家与服务的联动发展为长远规划,进而为区域内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促进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4.1加强分区配送中心的建设

区域电子商务公司的分区配送中心不仅仅包含合作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也包含区域电子商务公司在该分区的分支机构。

1与物流公司共建分区配送中心。区域电子商务公司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间接配送,客户收到货物的时间与该物流公司在客户所在区域配送点的远近有关。因此,区域电子商务公司应加强与物流公司的合作,在城市主要城区建立配送中心,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建设客户等待时间。

2区域电子商务公司自建分区多功能配送中心。与物流公司自建配送中心不同,区域电子商务公司可以在主要城区设立连锁分店、体验中心、顾客服务中心等分支机构,对附近消费者就近配送,提高配送效率,这种方式能够极大的利用公司的现有线下资源,建设物流设施投入。

4.2加强与社区便利店的合作

相较于设立分区配送中心,区域电子商务公司与社区现有便利店合作,不仅仅能够提高配送效率,节约成本,还能整合双方优势,实现线下优秀资源的整合,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

1加强与便利店的营销合作。区域电子商务企业除了把社区便利店作为自提点外,也可以与便利店合作,将企业的优惠信息、优惠券等营销信息直接发放给顾客,吸引消费者在网上购物。

2加强与便利店的资源整合。区域电子商务可以加强与便利店的资源整合,比如,发行在网络商城和便利店都能使用的优惠卡,消费者在网络商城的积分可以在便利店兑换物品等方式,将企业对消费者的优惠从线上扩展到线下,提高用户黏性,创造更多的价值。

总之,区域电子商务为企业带来了很多机遇,但是也为物流配送领域带来了许多挑战。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区域电子商务公司只有努力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不局限于常规模式,结合更多的线下服务提供者为顾客提供更加优质、 便捷的服务才能获得盈利。

摘要: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看到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以往专注于地方服务的区域性公司也越来越多的展开线上销售,利用电子商务来发展自己。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是区域性电子商务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文中首先定义了区域电子商务的含义及发展优势,随后分析了区域电子商务物流现在的两种模式,最后具体阐述了区域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创新的方式。

关键词:区域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周龙丰,陈亚洲.局域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探究[J].学理论,2011,(11):76-78.

[2]谢美娥,刘剑慧.物流服务创新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7):14-15.

[3]熊军红.河南电子商务对经济的影响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6):108-109,103.

[4]戴天敏,姜薇,谢印成.区域电子商务示范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以常州为例[J].中国商贸,2014,(23):118-120.

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 第10篇

金融服务创新的基本经验分析

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需要根据金融法规和行业政策的基本要求, 同时要把其和实际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在一起, 审时度势, 积极开展各项金融创新服务, 实现金融全方位发展。在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需要优化金融服务创新理念, 提升金融风险防控水平, 为金融机制创新奠定重要的基础。

(一) 商业银行运用开放式思维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很多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况, 区域经济发展处于低谷的时候, 作为金融主体的商业银行需要发挥积极的作用, 保证贷款供给充足, 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保证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不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不好的时候, 有的地方商业银行面临废除债务等方面的问题, 导致信用环境进一步恶化, 对其全面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商业银行和地方经济发展受到阻力的时候, 需要进行制度建设, 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 实现双赢。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创新互动过程中需要发挥积极的作用, 全面构建科学合理的诚信体系, 为维护各项利益营造良好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前提, 当前需要保证信贷充足的情况下, 保证金融服务水平提高。

(二) 金融需要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地方城市化快速发展

金融服务创新是城市化发展的前提, 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与金融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金融服务的支持, 充分运用贷款制度, 可以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全突破,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项目贷款实施过程中需要促进金融政策的支持, 因此金融政策在制定过程中需要和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在一起。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把污水处理、西气东输、铁路改造等方面建设结合在一起, 全面支持城市化建设, 实现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 国有商业银行需要积极拓展业务,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发挥整体优势, 加强信用卡发放功能, 不断拓展新业务。在业务拓展方面实现全方位创新, 积极推动金融服务工作不断改进, 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信用卡领导小组, 建立长效业务服务考核机制, 通过激励措施促使金融工作不断前进, 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商业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 需要建立专业化的经营机构, 逐步开展多样化的营销活动, 全面提升金融客户服务水平。金融服务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过程中需要发挥产品功能优势作用, 保证商业银行科技资源能够有效整合, 提升金融服务创新水平, 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推广银行服务, 通过网上银行、个人电话银行、企业电话银行、网上贵宾室、网上代理业务等措施实施, 实现电子银行业务不断拓展, 对提升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需要积极拓展业务, 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保证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得到全面发展。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过程中需要加快国际业务发展速度, 积极帮助企业走出去, 然后产生效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金融服务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思路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把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研究, 保证金融创新能够作用于地方经济, 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每一项成功的金融服务创新机制, 都会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实惠和收益。金融发展过程中针对前瞻性和全局性的创新, 需要加强制度建设, 引导服务模式转变, 为区域经济发展根本性好转营造良好的条件。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创新需要形成互动机制, 不断增强金融支持力度, 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创新增强对金融改革会产生动力支持。从当前的情况看, 在经济相对落后地方, 金融生态环境都不是很好, 当前需要改善落后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 保证金融服务战略思想形成, 对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互动交流中需要政府给予配套支持, 这样金融创新才能不走弯路, 起到积极的效果。

(一) 金融服务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中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需要坚持金融法规和政策, 按照行业发展的特点制定正确的措施。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业务创新, 整合银行的优质资源, 分层次推动金融服务自主创新工作不断前进。促使区域经济和银行收益能够形成良性互动。金融服务创新需要正确定位, 一方面的微观金融服务创新, 另一方面的宏观金融制度创新。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 才能推动金融工作不断前进。

(二) 金融服务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机制

金融服务创新需要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要求的信贷管理办法, 积极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 民营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 当前需要发挥民营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实现金融服务创新, 为优质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银行当前要不断拓展信贷投入渠道, 培育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不断改善企业经营结构, 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营企业需要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过程中需要坚持便捷化原则,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制定金融服务战略, 形成良好金融互动机制, 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需要积极发展个人资产业务, 全面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看, 需要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启动国内市场的各项政策, 积极推动金融消费, 全面控制金融风险, 实现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服务过程中需要整合客户信息, 全面做好客户信息的细分工作, 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以客户为中心, 对跨部门、跨产品、跨系统的个人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 制定符合客户信息发展要求的业务规则, 保证客户信息形成关联, 全面提升资源信息共享水平。金融机构需要加大网店建设力度, 根据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网店。保证客户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在标准化业务分流中, 全面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效益。

金融服务与区域经济相互发展的举措

加强银信合作, 共同促进区域发展。信用社是县级机构的主力军, 垄断着农村金融信贷市场, 发挥着信贷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但农村信用社受科技落后、汇路不通、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制约,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 国有银行要利用产品和科技资源优势, 多方位加强与农村信用社的合作, 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 推广信贷新品种

一是瞄准省、市重点建设项目, 积极寻求上级行支持, 加快有条件承诺函的办理速度。二是对已经成熟的建设项目, 灵活运用项目储备贷款和流资搭桥贷款及时跟进。三是对银行重点支持的客户, 进一步推广长期贷款分期偿还、整贷零还、循环贷款等新品种, 大力推介非回购保理、法人账户透支、委托贷款等新业务, 支持发展壮大。四是积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二) 实现从“融资”到“融智”的功能性转变

面对客户不断增强的投资理财意识、不断增加的对金融知识和投资理财咨询服务的需求, 应及时推出知识服务。一是利用多种形式宣传银行的业务, 尤其是新兴业务, 增强客户对银行业务的认同度。二是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银行要利用人才、信息、科技资源等优势为企业计划投资的项目提供评估测算等“融智”服务, 制定投资理财方案, 帮助企业地把握投资机会, 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从而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三是针对加入世贸组织后, 一些客户与国外贸易增多, 但对国际金融知识知之甚少的现状, 为客户提供国际金融方面的知识, 促进企业与国际接轨, 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三) 创新金融服务

实践证明, 不断创新服务, 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今后的工作中, 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加大金融创新研究和创新工作的推广力度, 提高支持地方经济和自身发展的能力。一是更新观念, 增强创新意识。通过主题活动, 进一步引导广大员工转变观念, 不断增强创新责任意识, 更加坚定地把自主创新作为推动全行发展的原动力和经营转型的着力点。二是要加大创新投入, 保证自主创新资金需要。三是要加强创新研发机构建设。四是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努力营造企业创新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邓淇中, 张晟嘉.区域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2, (01) .

[2] .张俊.中国金融结构变迁过程中金融效率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01) .

[3] .俞颖.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及作用机制[J].求索, 2008, (10) .

[4] .王旭红.金融支持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J].求索, 2009, (08) .

上一篇:生活意义科学教育教学下一篇:网络安全的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