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格式塔心理学

2024-08-22

中国格式塔心理学(精选11篇)

中国格式塔心理学 第1篇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意境生成,中国古典诗词,庞德译作

一、引言

“缺月”会让人想到什么?“垂柳”会让人想到什么?“鸿雁”会让人想到什么?……若是将这些事物一一提及, 则我们脑海中反映出的应该只是这些事物本身的图像, 但若是将这些事物拼凑在一起, 则我们脑中的图像是否会发生变化呢?有过阅读诗词歌赋经验的人会发现, “缺月”、“垂柳”、“鸿雁”叠加在一起, 一种幽怨、凄凉的情绪便油然而生。这便是格式塔心理学在诗歌意象构建中的体现。格式塔 (Gestalt) 的概念我们曾在本学期认知语言学中关于范畴化的部分介绍过。事实上, 格式塔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 在诗歌鉴赏和翻译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庞德的作品, 无论是诗歌还是他翻译的中国古代诗词, 都以意象为主导。而格式塔心理学在意象和意境生成方面又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庞德翻译的中国古典诗词。

二、格式塔心理学与意境生成

格式塔心理学 (Gestalt psychology) 是二十世纪初形成于德国的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其主要发起人是德国的麦克斯·韦尔特海梅尔、沃尔冈夫、克勒和科夫卡, 是于1912年提出并发展起来的。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原理是:主体对事物的感知过程并非诸元素的简单相加, 而是将事物直接把握为完整的统一体, 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 整体不能还原为部分,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 并制约着各个部分的性质和意义。换句话说, 我们看一个事物, 观察其整体所达到的认知效果要高于观察各部分再将各部分的性质相加总所得到的认知效果。用一个教材上的例子来阐释:我们看到一座房子, 并对其进行命名 (别墅、村舍、茅屋……) , 我们并不是测量其长宽比例、鉴定其建筑材料、辨别周围植物的种类进而对其命名的, 而是从直观上对其整体进行把握和知觉, 直接命名。这就是关于格式塔心理学最初步的阐释。

格式塔心理学更重视感知对象的整体结构, 侧重研究经验现象中的形式与关系。它最大的特点是强调“整体性”或“完整性”, 这与我国传统诗词中意境想象的过程十分相似, 两者都是由个体意象组成的, 整体效果大于个体效果之和, 并且都与观察主体的经验相联系。因此, 格式塔心理学在鉴赏诗歌方面十分具有指导意义。

格式塔意象这一概念是建立在传统的文学象征意义上的“意象”基础之上, 将“意象”纳入格式塔心理学的框架之中, 说明格式塔意象与传统文学中的“意象”本质上有着相似之处。读者在欣赏诗歌的时候, 首先受到意象的刺激, 把诗歌中一个个具体的意象加以还原、补充, 再造为自己头脑中的意象, 再把意象组合为意境。格式塔理论认为,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都经历一个意象到词语的转化过程, 而当读者在阅读作品时, 又将词语转换成意象。意象较之词语更容易被人记住, 所以读者往往记住的是作品中的意象而忘掉词语。例如, 对一个事件进行如下描述“一辆红色轿车因雨天打滑撞到一棵树上”, 对于这个事件, 大多数读者在头脑中会形成一个图景, 即“车撞在树上”的场面, 但若是要求该读者复述下来上述内容, 却不一定能准确说出其中的细节 (如:车是红色的并且是轿车不是别的车, 撞树的原因是雨天打滑) 。这是因为, 读者听到或看到这一描述, 头脑中便形成了一定的画面, 对于词语就不那么重视了, 再要求读者对事件进行描述时, 他只会根据头脑中的图像组织语言, 而不会回忆最初的描述是怎样的。因此, 一个事件、一个故事很容易记住, 但是描述这个事件或故事的具体词语却很难被记住。文学文本具有其相对的整体性, 也就是格式塔质。所谓“格式塔质”, 就是客体中的某种结构、关系在人的知觉中的成像, 是一种非心非物、亦心亦物的现象, 其中包含着人与自然、人的心理与人的环境之间无比丰富的内容。诗词的“格式塔质”便是它的神韵, 属于各部分但又超越它们, 统摄它们的整体气质。

现在让我们回到引言中的例子。“缺月”、“垂柳”、“鸿雁”几个意象本身虽也有萧条、凄凉之感, 但效果远远小于将其叠加后所产生的凄凉、孤寂的意境, 这是因为读者将头脑中生成的意象进行组合, 形成了意境。由于读者往往具有阅读诗歌的经验, “缺月”、“垂柳”、“鸿雁”形成的意境往往与孤寂、萧条相关, 因此意境在传情达意方面达到的效果比单个“意象”的简单相加更具优势。

三、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视角看庞德的译作

作为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庞德的作品中处处突出了意象的美感。他曾致力于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译成英文, 评价褒贬不一, 原因是庞德在翻译的过程中几乎只强调意象的保留而忽视了诗的形式、语法、语言的美感及押韵等一系列因素。但是, 由于将意象保留, 读者便可以将意象组合形成意境, 透过意境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这也就是格式塔心理学构架下的意境生成过程。下面我们以具体的例子说明格式塔在庞德译作中的应用。

1.《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 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庞德的翻译版本是:

Taking Leaving of a Friend

Blue mountains to the north of the walls,

White river winding about them;

Here we must make separation,

And go out through a thousand miles of dead grass.

Mind like a floating wide cloud.

Sunset like the parting of old acquaintances

Who bow over their clasped hands at a distance.

Our horses neigh to each other as we are departing.

我们可以看到, 庞德的译作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 都不是一首传统意义上的英文诗歌, 没有任何英文诗歌的格式可言。但是, 仔细研读我们会发现, 庞德保留了原诗中全部的意象:青山、北郭、白水、孤篷、浮云、落日、斑马鸣。这些意象分开来看, 各自都蕴含了一种离别的情绪在其中, 但是李白将这些意象组合, 构成的意境无疑比这些意象的简单叠加更具感染力。或许单个的意象并不会使读者产生过多情感上的联想, 但是这些意象叠加起来, 读者便不由心生一种友人离去, 孤独寂寞的情绪。这是因为, 读者在阅读到对这些意象描述的文字时, 头脑中会将这些文字转换成形象和画面, 也就是意象, 若干个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意境, 意境会和读者自身的经验联系起来, 使读者产生这一意境所代表的情感, 达到单个意象达不到的传情效果。这也就是我们一直在阐述的格式塔心理学在意境生成方面发生作用的机制。可见, 庞德将全部的意象保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他恰恰是抓住了读者在阅读译作时, 格式塔质构建的原理, 让读者通过意境与原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说这首诗在保留意象、构建格式塔意象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2.《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浸罗袜。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庞德对这首诗的翻译是:

The Jewel Stairs’Grievance

The jeweled steps are already quite white with dew,

It is so late that the dew soaks my gauze stockings,

And I let down the crystal curtain.

And watch the moon through the clear autumn.

同样, 在庞德的译文中, “玉阶”、“白露”、“罗袜”、“水晶帘”、“秋月”等意象也被一一保留下来。李白的原诗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幽怨的妇人形象。何来“幽怨”呢?诗人并不是用描写情感的形容词描述这位妇人, 而是用各种物的意象衬托人的思绪。庞德将这些意象保留, 同样会使读者在阅读译作后心理上建立起格式塔质, 通过格式塔质感受诗中人物的心情, 洞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3.《青青河畔草》 (《古诗十九首》)

青青河畔草, 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 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 纤纤出素手。

庞德的译文是:

Blue, blue is the grass about the river

And the willows have overfilled the close garden.

And within, the mistress, in the midmost of her youth,

White, white of face, hesitates, passing the door.

Slender, she puts forth a slender hand.

在这首诗的翻译中, 庞德不仅保留了原诗的意象“河畔草”、“园中柳”、“楼上女”、“红粉妆”等, 而且模仿了原诗叠音形容词的用法, 可以说不仅达到了格式塔意象上的对等, 在形式上也保留了原诗的神韵, 这样读者在头脑中建立格式塔质的过程便会更容易。再加上庞德构建的格式塔意象与原诗格式塔意象的对等程度本来就比较高, 因此读者通过阅读庞德的译作来体会原诗的意境一点都不困难, 这也就是庞德译作的成功之处。

庞德的翻译强调保留意象而不拘泥于格式, 这有助于读者在心理上成功建立起格式塔意象, 领会原作的意境之美。而译作是否成功的关键, 在于译者能否让读者通过阅读译作所构建的格式塔意象与原作者所构建的格式塔意象建立起对等关系。成功的文学翻译在于成功的格式塔意象再现。换句话说, 原文和译文在美学意义上的对等在于格式塔意象的成功再现。从这个角度上说, 庞德的翻译作品确实比其他译作更加成功, 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学中的诗歌来说, 善于以有限的语言表达无穷的整体意境, 意象的保留显得更为重要。

四、结语

意境的生成是格式塔心理学整体性原则作用的结果, 从整体上把握对象, 是格式塔心理学关于知觉整体性原则的重要观点, 而且是意境生成、审美完成的要求。融合了文学、心理学和哲学思想的格式塔意象理论对诗歌鉴赏和诗歌翻译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读者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译者在翻译诗歌的过程中, 就应该有语言认知和美感体验的双重活动, 努力构建或再现完满的“格式塔意象”, 寻求对诗歌完美丰富的诠释。

对庞德的译作, 若不是建立在格式塔框架下进行研究, 就会认为其“根本就不是翻译”, 因为翻译讲求“对等”, 而庞德的译作无论是在字面上还是在形式上, 都达不到对等的要求。但是在格式塔视阈下, 我们可以认识到, 庞德的对等是建立在格式塔意象的基础上的, 应该说是更高一层次的对等。因此, 庞德的中国古典诗歌译作相比于其他版本的译作更具鉴赏性, 更加具有文学、美学和心理学上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俊娟.格式塔心理学与诗词鉴赏中的格式塔意象建构[J].理论月刊, 2011, (4) :134-137.

[2]张丽华.“格式塔”视阈中的意境生成[J].鸡西大学学报, 2011.5:91-92.

[3]翟海霞.文学翻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现[J].文教资料, 2011.10:28-29.

[4]张新艳.“格式塔”心理学与中国诗歌鉴赏[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0.2:42-48.

[5]Yip, Wai-Lim.Ezra Pound’s Cathay[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9.

[6]Pound, Ezra.The Translation of Ezra Pound[M].NewYork:Palgrave Maclillan, 1970.

格式塔心理学简述 第2篇

1912年,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理论上的一些先行者: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思想:知觉不是一种被动的印象和感觉因素的结合,而是这些元素主动地组织成完整的经验和结合起来的经验。

物理学家马赫(《感觉的分析》1885):空间模式(如几何图形)和时间模式(如曲调)的感觉与元素无关。即使观察者注视客体的空间方位可能变化,但是它对客体的视觉或听知觉是不变的。例如,无论从哪一边或从顶上,或从一角去看,在我们的知觉中,一张桌子仍然是一张桌子。同样一系列的声音,比如一支曲调,即使可能改变速度,但在我们的知觉仍然是同一支曲调。(我认为,即使音阶改变,或有错音,也不影响人们对这支曲调的知觉。)厄棱费尔:有些经验的质不能用传统的各种感觉的结合起来解释,这些质叫格式塔质,或形质。知觉是以个体感觉之外的某些东西为基础的。一支曲调是一个形质,不依赖于组成它的那些特殊感觉。

时代精神:

19世纪最后几十年,由于物理学承认和接受力场的概念,它已经越来越少地运用原子主义的概念了。比如磁力,光、电。这些力场被认为既具有空间的广延性,也具有完型或模型。它们被看作是新的结构实体,而不是个别元素或者微粒的作用总和。产生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完形即整体的意思,格式塔是德文“整体”的译音。“格式塔”(Gestalt)一词具有两种涵义。一种涵义是指形状或形式,亦即物体的性质,例如,用“有角的”或“对称的”这样一些术语来表示物体的一般性质,以示三角形(在几何图形中)或时间序列(在曲调中)的一些特性。在这个意义上说,格式塔意即“形式”。另一种涵义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和它具有一种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格式塔这个术语起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它又不限于视觉领域,甚至不限于整个感觉领域,其应用范围远远超过感觉经验的限度。苛勒认为,形状意义上的“格式塔”已不再是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的注意中心;根据这个概念的功能定义,它可以包括学习、回忆、志向、情绪、思维、运动等等过程。广义地说,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用格式塔这个术语研究心理学的整个领域。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元素学说和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完形法则

就近律

1.相近(Proximity)。距离相近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2.相似(Similarity)。在某一方面相似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3.封闭(Closure)。彼此相属、构成封闭实体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4.简单(Simplicity)。具有对称、规则、平滑的简单图形特征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

学派贡献

1.对冯特元素主义的反击具有进步意义格式塔学派和行为主义几乎在同一时间从德国和美国向冯特的元素主义及铁钦纳的构造主义发难。但到了后期,两者又逐渐分歧,并且针锋相对了:格式塔学派主要反对冯特和铁钦纳将意识人为地分析为元素并无视价值在意识中的作用,行为主义则拒绝意识,把意识和内部心理活动排斥在心理学之外。黎黑曾指出,在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看来,“把整体分解为元素不仅是人为的,而且是无意义的,科学上也是无结果的,它不能揭示心理的任何东西”。这话虽然重了些,但却不无道理,大量的事实也证明了冯特和铁钦纳的理论体系漏洞百出,举步维艰。格式塔学派大胆地冲破了元素主义的束缚,积极而有成效地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这对促进心理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是大有脾益的。2.格式塔学派引发了知觉心理学的革新由于格式塔学派在知觉领域做了大量有目共睹的研究,使得经验论、联想论、官能主义的传统方法逐渐让位于先验论、整体论和突创论。知觉心理学也由感觉心理学的附庸变成一个独立的分支,并在短时期内就取得了一系列突破。3.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较大与惠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一起在1921年创刊《心理研究》的戈尔德斯坦采用格式塔学派的整体观,否定了原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人马斯洛曾在他最祟敬的两位老师之一的惠特海默指导下,研究整体论,形成了自己的整体分析的方法论,主张以此来研究人的经验;罗杰斯也主张对人的心理事件或直接经验进行现象描述和整体研究;罗洛·梅强调对主观意识经验的整体体验和描述,主张存在分析的心理学,这些都表明了格式塔学派的潜在影响。4.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格式塔学派强调整体、模式、组织作用、结构等在研究知觉的认识过程及高级心理过程中的作用,并注重人们对感觉信息输人的组织和解释的主动性,这些都成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在方法论上,格式塔学派强调研究直接经验,并主张用现象学的方法来研究它们,这也成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础。可见,格式塔学派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和促进是极大的。正如罗伯特逊指出,认知心理学实际上是一种新格式塔现象。

内容

19世纪末,以冯特(W.Wundt)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倡导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冯特

称之为“束捆假设”(bun-dle hypothesis)的元素说,认为复杂的知觉是简单感觉的束捆,意识经验是各种简单元素的群集。正如R.S.伍德沃斯(R.S.Woodworth)所说,1912年对于心理学的旧理论来说,是一个烦恼的年头:行为主义在美国对构造主义发起猛烈抨击,与此同时,格式塔心理学在德国对构造主义进行讨伐。开始时,这两种运动都反对构造主义的元素学说,后来,两者逐渐互相对立起来。它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前者完全拒绝讨论意识,甚至不承认意识的存在;后者则承认意识的价值,只不过不同意把意识分解为元素。

格式塔心理学采取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主张心理学研究现象的经验,也就是非心非物的中立经考夫卡

验。在观察现象的经验时要保持现象的本来面目,不能将它分析为感觉元素,并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的或完形的(格式塔),所以称格式塔心理学。由于这个体系初期的主要研究是在柏林大学实验室内完成的,故有时又称为柏林学派。主要领导人是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一书中采纳并坚持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心物场(psycho-physical field)和同型论(isomorphism)。

心物场含有自我(Ego)和环境(environment)的两极化,这两极的每一部分各有它自己的组织(organization)。这种组织说明,自我不是欲望、态度、志向、需求等等的束捆,环境也不是各种感觉的镶嵌。环境又可以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geographicaland behavioural environments)两个方面。地理环境就是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意想中的环境。在考夫卡看来,行为产生于行为的环境,受行为环境的调节。同型论这概念意指环境中的组织关系在体验这些关系的个体中产生了一个与之同型的脑场模型。考夫格式塔心理学图3

卡认为,大脑并非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感觉运动的连接器,而是一个复杂的电场。例如,让被试坐在暗室内,室内有两个光点交替闪现。当两个光点闪现的间隔超过200毫秒时,先见到第一光点,后见到第二光点,两者均静止不动;当间隔只有30毫秒时,被试则同时看到两个光点,它们也静止不动;但是,当间隔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为60毫秒时,被试则看到一个处于连续运动的光点。被试在事实上无运动的情境里觉察到明显的运动,说明光点引起了相互交迭的两个脑场,使之产生运动感觉。在一个问题情境中,心物场的张力在脑中表现为电场张力;顿悟解除脑场张力,导向现实问题的解决。正是由于考夫卡坚持心物场与脑场之间在功能上是同型的,从而使他在对经验和行为作出整体的动力学解释时幸免于二元论

影响

格式塔学说在心理学史上留有不可磨灭的痕迹。它向旧的传统进行挑战,给整个心理学以推动和促进;它向当时存在的诸种心理学体系提出中肯而又坚定的批评,对人们深入思考各种对立的观点具有启迪作用;它的主要学说极大地影响了知觉领域,从而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理论,致使后人在撰写各种心理学教科书时不得不正视该学派的理论;它使心理学研究人员不再固于构造主义的元素学说,而是从另一角度去研究意识经验,为后来的认知心理学打下了伏笔;它通过对行为主义的有力拒斥,使意识经验成为心理学中的一个合法的研究领域;它的哲学基础导源于现象学,并用大量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充实了现象学,遂使欧洲逐渐形成一股现象学的心理学思潮,直至今天仍有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平面设计运用

在某些领域内,心理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学具有共同的研究兴趣,视觉知觉便是其中之一。许多年以来,心理学家们一直想确定,在知觉过程中人的眼和脑是如何共同起作用的。作为设计师,对此也同样感兴趣,因为视觉表现,比如平面广告的设计,归根结底是给别人看的。

对知觉所进行的一整套心理学研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理论,被称为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的部分原理对设计是没有直接影响的。然而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不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许多格式塔理论及其研究成果都得到了应用。这些理论和研究述及了这样一个观念,即人们的审美观对整体与和谐具有一种基本的要求。简单地说,视觉形象首先是作为统一的整体被认知的,而后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认知,也就是说,我们先“看见”一个构图的整体,然后才“看见”组成这一构图整体的各个部分。

格式塔心理学派断言:人们在观看时眼脑共同作用,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区分一个形象的各个单一的组成部分,而是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更易于理解的统一体。此外,他们坚持认为,在一个格式塔(即一个单一视场,或单一的参照系)内,眼睛的能力只能接受少数几个不相关联的整体单位。这种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这些整体单位的不同与相似,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位置。如果一个格式塔中包含了太多的互不相关的单位,眼脑就会试图将其简化,把各个单位加以组合,使之成为一个知觉上易于处理的整体。如果办不到这一点,整体形象将继续呈现为无序状态或混乱,从而无法被正确认知,简单地说,就是看不懂或无法接受。格式塔理论明确地提出:眼脑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产生出易于理解、协调的整体。

长期以来,设计师们认识到:表现作品的整体感与和谐感是十分重要的。他们根据直觉的观察和对自己的视觉表现的自觉评价,以及受众的反应得出结论:无论是设计师本人或是观者,都不欣赏那种混乱无序的形象。一个格式塔很差的形象即缺乏视觉整体感、和谐感的形象,产生的视觉效果是缺乏联系、细节零散而无整体性,破坏了人们的视觉安定感,给人的总的印象是“有毛病”。这样的视觉形象势必为人们所忽视,乃至于拒绝接受。

格式塔原理及应用-格式塔原理在构图中的应用形式:

1:删除

删除就是从构图形象中排除不重要的部分,只保留那些绝对必要的组成部分,从而达到视觉的简化。

在实际的设计创作过程中,必须留意在设计中是否添加了任何与你预期的表达相抵触的多余的东西。如果有,则应排除,以改进你设计上的视觉表达的格式塔。通过研究一些设计大师的作品,我们注意到,任何有效的,吸引人的视觉表达,并不需要太多复杂的形象。许多经典的设计作品在视觉表现上都是很简洁的。

2:贴近

当各个视觉单元一个挨着一个,彼此靠得很近的时候,可以用“贴近”这个术语来描绘这种状态,通常也把这种状态看作归类。以贴近而进行视觉归类的各种方法都是直截了当的,并且易于施行。设计师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贴近手法创造出完美的格式塔。这是因为由贴近而产生近缘关系,运用近缘关系无论对少量的相同视觉单元还是大量不同的视觉单元进行归类都同样容易。

比如在印刷版面设计中,为了区分不同的内容,也经常采用近缘关系的方法来进行视觉归类。最简单的例子:在处理不同内容的图片和与之相关的说明文字时,只要将每一幅图片相应的文字段落与之贴近,在此不同的图文组合之间保持一定间距,无须指引符号,读者也不会搞错各个图片和文字段落之间的关系。报刊杂志的版面编排,字母与字母、词与词、行与行之间,也都运用了近缘关系,使版面整体分为若干贴近的栏块,成为若干个相关的视觉组合。

3:结合在构图中,结合就是指单独的视觉单元完全联合在一起,无法分开。这可以使原来并不相干的视觉形象自然而然地关联起来,比如常用的一种设计手法--异形同构:把两种或几种不同的视觉形象结合在一起,在视觉表达上自然而然地从一个视觉语义延伸到另一个视觉语义

4:接触

接触是指单独的视觉单元无限贴近,以至于它们彼此粘连。这样在视觉上就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统一的整体。接触的形体有可能丧失原先单独的个性,变得性格模糊。就如在图案设计中相互接触的不同形状的单元形在视觉感受上是如此相近,完全溶为一体。

5:重合重合是结合的一种特殊形式。如果所有的视觉单元在色调或纹理等方面都是不同的,那么,区分已被联结的原来各个视觉单元就越容易;相反,如果所有的视觉单元在色调或纹理等方面都是一样的,那么,原来各个视觉单元的轮廓线就会消失,从而形成一个单一的重合的形状。重合,能创造出一种不容置疑的统一感和秩序性。重合各个不同视觉形象的时候,如果我们看到这些视觉形象的总体外形具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轮廓,那么这样的重合成功了。

6:格调与纹理

格调与纹理是由大量重复的单元构成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视觉单元的大小或规模,除此之外,它们基本上是一样的。格调是视觉上扩大了的纹理,而纹理则是在视觉上缩减了的格调。因此,在不需要明确区别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同时解释格调和纹理,感知格调或纹理的视觉格式塔,总是基于视觉单元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但在一定的场合,别的因素也可能起作用。例如,一个格式塔中视觉单元的总量就可以影响它的外观。当数量很大,以至不能明显地看出单独视觉单元时,这种现象就可能发生。比如透过窗户看到的不远处的树林是足够大的,可以构成一种格调;但是,如果在飞机上俯瞰一整片树林,恐怕就只能将其作为一种纹理来看了。

格调和纹理实际上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当视觉单元大小及数量变到一定的量值范围,这种特性可以使格调显得像是一种纹理,也可以使纹理呈现为一种格调。或者,创造出一种格调之内的纹理,以至格调和纹理同时并存

7:闭合有一种常见的视觉归类方法基于人类的一种完型心理:把局部形象当作一个整体的形象来感知。这种知觉上的特殊现象,称之为闭合。

音乐治疗中格式塔心理学的运用 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给予音乐治疗的患者136例, 男65例, 女71例;年龄29~71岁, 平均 (52.7±2.4) 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21例, 大专23例, 高中28例, 初中21例, 小学及以下43例;疾病类型:帕金森27例, 脑卒中22例, 阿尔兹海默症19例, 脑梗塞21例, 乳腺癌25例, 胃癌22例。纳入标准:对本研究知情, 自愿参与其中, 排除依从性差患者。随机分为2组, 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8例,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音乐治疗, 确定治疗的短期、中期及长期目标, 制定每日治疗计划, 按照计划给予患者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格式塔心理学, 治疗方法如下:

1.2.1依据治疗方式应用

目前, 临床应用音乐治疗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医生引导患者、医生与患者合作、兼具引导及合作。尽管方式不同, 但具备相同的治疗原理, 因此效果并不存在差别。应用格式塔心理学时, 应以具体的治疗方式为依据, 确定应用的手段。治疗时如采用的方式为医生与患者合作, 所选择的治疗音乐中, “空白”是必须要具备的, 在空白处, 由患者自行进行填补, 比例填写歌词、节奏等,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 知觉一个突出的特征为整体性, 当出现缺失的“形”时, 会显著的提高人们知觉的兴奋性, 促使人们将缺失的“形”补充完整, 而在补充过程中, 即会综合运用自身的经历、知识、兴趣等, 由此, 补充完整的“形”中便具备个人色彩, 而填补过程中, 医生可以适当的给予患者治疗, 提升治疗的效果[1]。

1.2.2依据具体症状表现应用

给予患者音乐治疗时, 医生会以患者具体的症状表现来确定使用的音乐, 便于音乐与患者的心境相适应, 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的同时, 提升治疗效果。格式塔心理学的产生、发展与再现可以通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来体现, 《命运交响曲》乐章共有4个, 每一乐章中所包含的感情均不相同, 医生可以以此作为治疗的音乐, 结合每一乐章中蕴含的情感, 引导患者, 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2]。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利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 SAS评分<50分表示患者无焦虑情绪, SAS≥50分时, 分数越高, 焦虑程度越重;SDS评分<50分表示患者无抑郁情绪, SDS≥50分时, 分数越高, 抑郁程度越严重。利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总分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 平均数±标准差 (±s) 表示计量资料, 利用t检验, 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治疗满意度比较

经调查结果可知, 实验组68例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评分 (94.7±4.6) 分, 对照组68例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评分 (87.5±4.8) 分, 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近年来, 临床治疗患者时越来越多的应用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其中包含音乐、医学及心理学, 融合了生命科学及人本精神, 旨在促进患者康复,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音乐治疗具备非常强的个体化特征, 患者经由音乐体验及相应的干预, 调节自身的不良心理, 促进疾病的康复, 达到身心健康。目前, 临床给予患者音乐治疗时, 开始应用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是指完整的“形”, 既包含形式, 也包含形状, 经验中的整体由知觉活动组织而成, 在心理学中, 格式塔属于心理感觉中的“形”, 人们通过本能, 即可直接感知这种无形的“形”。将格式塔心理学应用到音乐治疗中后, 可结合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 让患者在参与的过程中改善自身的心理状况, 树立治疗的信心, 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 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唐灏珂, 王懿春, 刘景诗等.音乐治疗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用于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3, 19 (10) :599-603.

[2]温红英.音乐治疗应用于抑郁症8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29) :130-131.

格式塔基本原则 第4篇

格式塔心理学派断言:人们在观看时眼脑共同作用,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区分一个形象的各个单一的组成部分,而是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更易于理解的统一体。当一个格式塔中国包含了太多互不相关的单位,眼脑就会试图将其简化,把各个单位加以组合,使之成为知觉上易于理解的整体。

格式塔理论明确地提出:眼脑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产生出易于理解、协调的整体。由此产生出了格式塔的一些基本原则(适用于布局和界面设计):

接近原则 强调的是位置,

根据接近程度而组合一起。越接近,组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就越大。如下图,我们更倾向于把它看成左右俩个整体来感知。

在设计中,接近原则被应用于很多地方。通过接近原则对同类内容进行分组,同时留下间距,给用户的视觉以秩序和合理的休憩。

相似原则 强调的是内容。人们通常把那些明显具有共同特性(如形状、大小、颜色等)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即:相似的部分在知觉中会形成若干组。下图中,根据形状,我们将其看成圆形和方形;根据大小,我们又可将方形看成大方块和小方块;根据颜色,我们可以将圆形看成红色和绿色两个整体。

绘画艺术中的格式塔心理学现象研究 第5篇

【关键词】绘画艺术作品 格式塔心理学 鉴赏

引言

作为抽象的绘画艺术作品,要完成美的传递,就不能用没有任何理论依托的感性创作来进行,它必定与人的知觉体验和经验的重组是分不开的。因此,视知觉的把握非常重要,不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能够在绘画艺术中将格式塔心理学加以运用和发展,对作者和观赏者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随着现代绘画艺术的进步和完善,艺术流派不断推陈出新,丰富多样的格式塔建构也逐渐形成。以中国古典绘画和西方绘画作为典型,来深入了解格式塔在各自作品中的体现与延伸运用。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的概述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格式塔”,即德文Gestalt 的音译,近乎于中文里面的“完形”的含义[1]。它的基本观点是“知觉本身自带着天然的结构形式,它们会侧重于把对象看做一个整体来对待。”后来演变为被用来分析美学和艺术类的问题。作为西方的艺术心理学中的一种研究,它强调的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事物的完整表面形象,也不是一般艺术上模糊概括的外在形式。它的内涵主要指的是由人的知觉活动体验经过重组后呈现的整体,是视知觉经验中的一种组织或者结构。从观赏者的角度看,基于格式塔心理的优秀的完美的绘画艺术作品应该是有机联系到一起的,任何细节部分的更改都会对作品的性质产生影响,从而会破坏作品的和谐与表现力。因此格式塔在绘画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物质对象的完形结构和视觉本身的完形结构,如此,客观结构的相互作用和主观心理上的体验就联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格式塔。

(二)格式塔心理学在绘画艺术中的特点表现。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的相关定义可以得知,在观赏者进行具体的绘画艺术作品的观赏活动时,应该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方面是透过作品的形象来把握作品蕴含的深意;另一方面观赏者主观意志情感产生作用进而产生视觉经验与感受。作品的本身形象,也就是作品中的结构,主要由线条、色彩、位置、轮廓等组成。人在观赏的时候,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取舍、偏好的倾向选择和不同配置来判断作品的好坏。这种建立在物理学上的“力”与“场”的分析是和传统的“主题先行”的艺术理论截然相反的,它破除了人为臆造对作品进行认知的弊端,主张尊重作品独有的结构和模式,以及在这种结构和模式基础之下的客观存在的意义[2]。历史表明,从20世纪初兴起到如今,这种心理学理论对于推动绘画艺术的发展发挥着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有利于促进绘画的“艺术”性。

二、格式塔心理学现象在具体绘画艺术中的体现

(一)中国古典绘画中的格式塔心理学现象

在中国的古典绘画中,一直讲究的是绘画的“意”和“神”,在欣赏中国传统绘画的时候,同样不能单纯通过主观经验来奠定作品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古典绘画要借助于富有个性特征的“形”来感染观赏者使之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即中国古典绘画提倡的“以形写神”的美学观点。这种对绘画意境的追求与格式塔心理学所倡导的“整体大于个部分之和”的理念是殊途同归的[3]。艺术心理学大师阿恩海姆认为极简单和太规则的图形都是没有什么意思的,反而是那些略微复杂的,不按常理的、稍不对称的图形显得更有吸引力。中国古典绘画艺术与格式塔心理现象相融合的地方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写意画法。通常采用寥寥数笔的形象、夸大原样的构图、肆意纵横的水墨、明朗有致的线条营造弥漫画间的底蕴[4]。在花鸟画上可以显而易见这种格调。第二,留白画法。即在整张纸上留出一定程度上的空白部位不去填补,只让绘画中心居于一角。古典绘画一般采用底色的分配、疏密的安排来进行布局。

(二)西方绘画艺术中的格式塔心理学现象

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主张是通过主观知觉构建经验的整体。这个整体不是简单的画的元素的生硬拼凑,而是由不属于画中的经过人的主观创造得出的新的“物质”组合成的,最后形成的效果大于画的整體之和。西方的克里姆特的象征主义绘画就反映了这一精髓。例如他的代表作《吻》,男人的身上披着各种不规则的方块的长袍,女人身上的衣服是大小不一的椭圆图案,单独分离起来看,并没有什么精彩之处。然而运用格式塔心理学中的“整体性”去欣赏,却发现一种全新的意趣和主题,代表男人的棱角和女人的柔和,从而表达了虚幻迷离的爱情。

同时,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同构性。比如克里姆特的另一幅经典作品《阿黛尔 布洛赫 鲍尔像》,也许人们第一眼看到这幅画作的时候,作者运用个性化的带有象征性的线条无形中与人们的心灵产生了高度的契合,完成了从实物到情感的升华,这就是格式塔的“同构性”和“平衡性”的直接体现[5]。

结束语:

总之,本文从格式塔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概念的阐述出发,结合中西方的部分典型代表作品分析了绘画艺术中的格式塔心理现象的具体体现,揭示了绘画作品中特有的艺术心理特征。希望能为绘画艺术创作思维的拓展和绘画艺术鉴赏体验的丰富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李虹.从格式塔心理学看中国古典绘画[J].芒种, 2013(11):231-232.

[2]冯晓.浅论克里姆特绘画中的格式塔心理学现象[J].今日湖北旬刊,2014(12).

[3]刘璐.倪瓒山水画风格的格式塔分析——阿恩海姆角度的艺术审视[D].西南大学,2015.

[4]王丽娜.格式塔心理学在中式景观空间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35).

中国格式塔心理学 第6篇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a的音译, 意为模式或完形, 由德国人韦特海默于1912年创立, 代表人物有考夫卡、苛勒等。该学派反对构造心理学的元素主义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公式, 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 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来研究心理现象。其中, 它的直觉性、整体性以及闭合性理论对中学语文的写作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 直觉性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所描述的一种学习模式, 即顿悟学习———通过重新组织知觉环境并突然领悟其中的关系而发生的学习。

第二, 整体性理论强调人类感知的整体性。人们认识事物, 并非对个别刺激做出反应, 而是对整体做出反应, 而后才注意它的各个部分, 也即有机体或统一体的整体构成的全体要大于各部分单纯相加之和。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直觉性理论和整体性理论在中学写作教学中的启示

(一) 直觉性理论:搭建从阅读、观察、体验到写作的平台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意在说明人们在阅读、写作过程中常出现的心领、神会的状态。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强调“积学以储宝”“研阅以穷照”①, 作家臧克家曾说:“想象的丰富与否, 决定于是否对生活的深入和对宇宙万物的观察与思考, 是否了解了解物质的本质、属性及其相互的联系。”②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对外部世界进行观察, 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 在实践中通过观察与思考拓展知识储备、获取写作素材, 架起一座由“迁想”通向“妙得”的桥梁。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 顿悟能力强的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 就能把握作品的特色及内在意蕴, 并依靠他的直觉力与想象力, 创作出一片优秀的习作来。例如, 一位学生在读完王维的《赠李颀》后, 对“闻君饵丹沙”③句产生出浓厚的兴趣, 脑海中涌动着对“饵丹沙”的探索和追问, 这种冲动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他写了一篇《丹沙缘》的散文, 讲述了“丹沙”的起源, 它原名“五石散”, 在晋代十分盛行, 据说吃了它可以治病强身, 延年益寿。说明了服用“丹沙”与时人服饰间的关系, 服用它, 需要及时将热量散去, 即“散发”, 而且皮肤还易于磨破。

上述事例意在表明, 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观察与思考, 探究事物间的本质联系, 特别是在阅读过程中对灵感 (实际上是一种非理性的知觉过程) 的捕捉。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植入格式塔直觉性理论, 发掘学生的这种能力, 并引导学生将这种转瞬即逝并能引起学生想象、探究的直觉感受力转化为优秀的习作。

(二) 整体性理论:从整体上审视文章的意蕴

格式塔整体性理论认为, 结构不是其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 而是经过主题知觉活动进行积极组织而成为经验中的“整体”。写作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写作时, 必须立足于文本的整体性, 不能以机械的方式肢解文本。④

常言道:“意在笔先”。在写作前, 学生只有对作文的整体框架作深入细致的构思, 才能洞晓各个部分的联系, 从而提升作文的整体水平。阅读完魏巍的《我的老师》后, 我给学生布置作业, 对魏巍的《我的老师》进行仿写。一位学生写了一篇《我的语文老师》, 作者对老师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等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对原作的极力模仿的描绘之中, 并借老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 展现了教师人格之伟大, 品行之崇高。同时, 有意识地使学生初步了解格式塔的整体性理论, 懂得一篇优秀的作品的格调与情味是从整体情境产生中。然后, 进行对比分析:原作之所以感人至深, 是作者从自己的整个生命历程中, 选取成长的最重要阶段, 使得人物的性格与环境取得和谐的统一;而学生的作品, 尽管在模仿原作的写作技巧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但“老师”的形象被自己营造的大片平凡画面所遮掩。

通过师生的共同鉴赏与对比分析, 使学生深入理解到, 如何从整体上审视文章的意蕴。

三、结语

在中学写作教学中, 运用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直觉性理论、整体性理论、同构性理论以及闭合性理论, 唤醒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素养, 完善了学生的心理结构, 使写作教学做到了既教作文, 又教做人,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我们语文教师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

摘要:格式塔心理学是20世纪初在西方形成的一个重要流派, 它所创建的独具特色的学习理论影响深远。本文着重从直觉性理论——搭建从阅读、观察、体验到写作的平台、整体性理论——从整体上审视文章的意蕴两个方面, 来探讨格式塔心理学为中学写作教学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中学写作教学,直觉性理论,整体性理论

参考文献

[1]许建中.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探讨[J].上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版) , 2009 (9) :57.

[2]刘勰.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 980.195.

[3]肖林林.想象:作文之翼[J].湖南教育 (语文教师) , 2010 (2) :35.

[4]李建龙.中国金榜百家经典 (第2卷) [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002.321.

中国格式塔心理学 第7篇

1格式塔心理学相关概述

格式塔心理学最早出现在1912年的德国, 强调所有心理现象都是一种格式塔[1]。他认为, 所有完整且独立的现象都能够构成格式塔, 如计算机等客观事物、 思维等主观活动等。通过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家还得出了众多格式塔心理学定律。例如, 封闭定律, 在同一条界限围绕的所有部分能够在视觉和知觉上被认为是一个单元。新闻摄影传播是一种基于受众视觉的新闻传播手段, 通过对现场实际情况的拍摄, 辅以文字向受众传递信息, 因而, 这也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格式塔。在新闻摄影传播中融入格式塔心理学, 能够使摄影传播根据受众的视觉心理形成过程, 对构图取景、信息呈现和版面设计等方面进行调整, 使受众能够通过图片, 快速、准确获取其所反映的新闻事件, 有效解决受众在同一图片理解上的差异性问题。

2格式塔心理学在新闻摄影传播中的运用

2.1 “整体与部分”理论应用

“整体与部分”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中的最基本理论[2]。这一理论的产生, 源于人类的视觉感受规律, 主要强调整体大于各部分相加总和, 认为部分无法脱离整体独立发挥作用, 整体也不是各部分的简单集合, 对部分的意义起到制约作用。例如, 长城, 虽然全貌已毁, 但是从其部分依然能够感知其整体。在新闻摄影传播中, 新闻事件是完整的格式塔, 通过摄影取其部分, 而获取的这一部分, 不仅不能脱离整个格式塔而独立存在, 还需要能够反映出整个格式塔。 这也要求摄影者能够基于整体, 明确各部分能够传达的信息, 以获取真正有价值的瞬间形象, 使受众在观看图片时, 能够迅速、准确的解读出整体事件。

例如, 一幅获荷赛体育新闻类一等奖的新闻摄影作品中, 摄影师选择运用双杠运动员的一只右手作为瞬间形象, 在运动员做垂体运动瞬间拍摄。整幅图片中, 虽然只有弯曲的钢管和运动员健壮的右手, 但是受众却可以通过这一局部瞬间, 迅速进行联想, 完整的“织补” 出整个垂体翻转时的画面, 实现在知觉心理上的感知。

2.2 “心理场与物理场”理论的应用

格式塔心理学中认为, 对于同一个物理场, 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场。 就如一张老式沙发, 一位父亲或许会觉得它承载着无数的记忆, 具有极高的价值。而这张老式沙发给孩子的知觉效果却有所不同, 孩子会认为它只是一样陈旧的家居, 不具备任何价值。这便是心理场和物理场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3]。

在新闻摄影传播中, 摄影者需要充分运用这一作用, 了解受众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的联系, 引导受众按照摄影者预定思路解读图片。例如, 在构图上, 尽可能突出主要信息, 以增加其对手中的吸引力, 减少冗余信息和无效信息, 避免心理场和物理场之间的作用对受众解读产生影响, 引导受众正确解读。由于新闻摄影传播由文字和图片共同组成, 因而, 在报道中, 也可以充分运用文字说明, 引导受众找到心理场与物理场的正确联系, 以突出图片主题, 帮助受众正确解读。

2.3 “图形与背景”理论应用

这一理论主要是强调背景、图形等在受众心理映像形成中的作用, 认为在受众眼中, 图形与背景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在新闻摄影传播中, 能够通过对这一理论的应用, 使图片构图更加具有表现力。在实际运用中, 摄影者需要注意构图中的图形应具有形状, 而背景使无形的东西, 产生图形向前突出、背景后退的效果, 并运用虚实对比、颜色对比等优化图片效果。

3结论

格式塔心理学, 为新闻摄影传播在受众视知觉原理的运用, 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其各种理论的应用, 也使新闻摄影传播的构图、取景、传播效果等方面得到了优化, 对新闻摄影传播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摄影传播主要是运用摄影, 对现有事实以图片说明形式进行报道的新闻传播方式, 因其生动、鲜明、真实等特点, 备受受众的欢迎。格式塔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派, 其理论与新闻摄影传播存在一定的普遍性, 二者的融合则能够优化视觉原理的应用, 提升新闻摄影传播效果。本文就格式塔心理学在新闻摄影传播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新闻摄影传播,运用

参考文献

[1]宋艳丽.格式塔心理学对新闻摄影传播的借鉴意义[J].传媒观察, 2013, 8 (8) .

[2]李西莉.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研究[J].编辑之友, 2012, 11 (11) .

中国格式塔心理学 第8篇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通用语言之一, 也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逐步国际化, 英语无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 首先毕业就面临着独自承担工作任务的开始, 英语的应用能力自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影响着该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 英语是高职非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课程之一, 是培养和提高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综合性课程。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要“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 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能力。高职的英语课堂也成为实现该课程要求的主要阵地。

然而自高职出现以来, 其英语教学方法基本上沿袭着普通高校英语教学的方式, 很少会从高职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群体心里特点出发。致使教学过程陷入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恶性循环中。因此, 为体现高职教育突出培养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和完成未来工作任务的能力等特点, 任务型教学法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引入势在必行。

二、任务型教学法及其原则

任务型教学法是从上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 被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广为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以任务为基础和核心组织教学。学习者通过履行各种任务, 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自身的认知能力, 调动已有的目标语资源, 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标语, 在“做”中学、“用”中学。学习者通过完成各种任务提高用目标语交际的能力。Nunan 教授在《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中不但详细地叙述了外语教学中交际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开发, 还介绍了设计一个综合语言课程的七条原则, 它们是: (1) 材料的真实性; (2) 任务的连续性; (3) 真实世界焦点; (4) 语言焦点; (5) 如何学习焦点; (6) 语言操练; (7) 解决问题。

面对种类丰富的任务设计原则和方法, 很多教师都能勇于将这些内容放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但是, 实际的课堂效果却不那么尽如人意。虽然可能的原因有很多种, 但是如果能够把学生当成是暂时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独立的有思想的人的话, 我们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 格式塔心理学能够指导教师在任务设计的同时从学生的心理因素着手弥补任务设计的不足, 促使任务设计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三、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格式塔心理学 (Gestalt psychology) 又称完形心理学, 是现代心理学流派之一。它是由德国的麦克斯·韦尔特海梅尔, 沃尔夫冈·克勒和库尔特·考夫卡于1912年提出并发展起来的。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音译, 其基本含义为“形式, 图形或完形”。这个概念不只是指视觉上单纯, 静止的形状, 而是着重于事物各部分进行组织后产生的整体性效果。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原理是: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 一种组织的完整形体, 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 整体不能还原为部分,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 而且制约着各个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将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运用到任务设计的实践中, 对于优化任务设计的效果, 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外, 格式塔原理不仅应用于心理学及其子学科, 还广泛应用于语言学, 音乐, 艺术和建筑学等领域。乔治·莱考夫 (1977) 引导的认知语义学, 安海姆 (1974) 的认知音乐学等著作中格式塔理论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英格丽德 (Ingrid Y Lin, 2004) 在她的最新著作《评估服务场景:认知和情感影响》一书中用格式塔原理指导对特殊服务环境的评价。

在国内, 格式塔心理学, 尤其是它完形的概念备受推崇。并将其广泛应用于美学, 音乐学, 电影, 建筑, 诗歌, 写作, 语言理解研究等领域。最为著名的是姜秋霞博士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格式塔意象再造模式, 并将其运用于文学翻译中。该模式着重强调文学翻译转换过程中原文艺术形象的整体形成及其再现。她认为, “真正的翻译, 尤其是文学翻译, 是译者在理解和接受原文时, 首先建构一个认知图示—具有格式塔质的整体意象, 然后再用译文语言再造这一格式塔意象”。

格式塔心理学标举整体, 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考夫卡认为, 我们自然而然地观察到的经验, 都带有格式塔的特点, 它们均属于心物场和同型论。以心物场和同型论为格式塔的总纲, 由此派生出若干亚原则, 称作组织率。这些良好的组织原则包括:图形与背景, 接近性和连续性, 完整和闭合倾向, 相似性, 转换率和共同方向运动。而本文主要应用前三种组织原则。

四、格式塔心理学在英语任务教学中的应用

(一) 图形与背景原则。

图形与背景是指在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内, 有些对象突出出来成为图形, 有些对象退居到衬托地位而成为背景。军事上的伪装便是如此。需要指出的是, 这些特性不是物理刺激物的特征, 而是心理场的特征。而在任务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扩大假装扮演的感觉, 加重学生的紧张感和焦虑感, 降低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导致任务设计不能有效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如果在任务设计中通过优化环境和教师不断的心理暗示等心理学因素, 把课堂任务转换成学习的背景,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课堂任务中, 能有效叠加任务设计的效果, 完成学习目的。应用实例表述如下:电影配音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课堂中, 它不仅能够提供给学生自然而然习得语言的“真实世界焦点”的环境, 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热情。但是很多教师会遇到学生不愿意或者不能够用英语给电影配音的尴尬。高职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 当他们预知自己将在同学面前表现不一定很好的情况下, 他们会拒绝接受任务, 并且这种反映会传至全班, 直接导致无论教师怎样引导都无人参与课堂任务的境地。此时教师应试着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改变任务设置环节, 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课堂任务, 参加课堂任务。具体环节分列如下: (1) 创设良好的教室物理环境; (2) 提前讲述故事背景; (3) 展示电影片段的中文版, 直至确保学生能够理解电影片段的情节和感情; (4) 讨论片段中难忘的和感人的场景; (5) 选择课堂中活跃但是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进行汉语配音; (6) 当学生融入剧情、能够把“图形”融入“背景”中时, 选择部分学生英语配音; (7) 由于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的限制, 教师要将学生分组讨论给电影中的人物编写新的台词, 并以此来配音。

(二) 接近性和连续性原则。

接近性和连续性是指某些距离较短或者接近的部分, 容易组成整体。当学生融入到前一个课堂任务时, 由于课堂任务的不接近性和不连续性, 学生很难顺利融入下一个课堂任务。利用接近性和连续性原则, 整合教材内容, 按照事物发生和发展的顺序重组教学任务, 最大可能的保持学生感知上的连续性和接近性。其应用实例表述如下:由于篇幅限制, 本文以《新编实用英语1》为例, 分析前两个单元的教学过程。第一单元的单元目标是“问候与介绍”;第二单元是“如何表示感谢和道歉”。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设置贴近生活的不同场景和角色, 如大一新生、新生父母、高年级学生及学校教师等。具体场景和情节可学生接受情况随时改动。

1.教学环节一。

大一新生来到心仪已久的高校既兴奋又喜悦, 很高兴地和新同学进行问候与相互自我介绍;同时教师需要在学生开始任务表演前对相关的语言点进行介绍和讲解, 以便学生在对话中能够应对自如。

2.教学环节二。

大一新生在学校中遇到困难, 高年级学生前来帮忙。在此过程中复习问候与相互的自我介绍的表达方式, 引入表示感谢的英语表达方式;当然表示感谢的方式有很多, 可以让学生在说了“谢谢”之后还有一些英语交流。

3.教学环节三。

大一新生生病入院, 新生家长及高年级同学前来探望。复习前两次课中的问候、自我介绍、感谢的表达方式, 并引入送花及健康卡和道别的表达方式。

4.教学环节四。

由于环节三中提到了健康卡, 在此环节中引入感谢卡、祝福卡和恭贺卡等等内容, 并介绍和分组制作不同的卡片, 学习不同的书面表达方式。

5.教学环节五。

大一新生还不习惯自己照顾自己的大学生活, 于是上课迟到, 需要向老师道歉。此环节中的教师和新生均由学生扮演, 让学生从中学习道歉的相关表达方式, 体会上课迟到带给其他人的影响。

以上环节能够让学生把学校生活与课堂学习相联系, 把每次课程内容相衔接, 使学生能够摆脱表演心里, 融入课堂任务中。

(三) 完整和闭合倾向。

完整和闭合倾向是指知觉印象随环境而呈现最为完善的形式。这种完整倾向说明知觉者心理的一种推论倾向, 即把一种不连贯的有缺口的图形尽可能在心理上使之趋合, 那便是闭合倾向。在任务设计和执行过程中, 确保任务的完整性可增加任务的真实性, 让学生感受到事物完整的发生, 发展以及结束的过程, 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 确保任务的完成效果。以下将以英语采访为例, 展示格式塔完整闭合倾向的应用。英语采访在英语交际课堂中应用广泛, 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为增加课堂英语采访的真实感、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 教师需要调节学生座位创造采访的场景、设置主持和拍摄环节增加场景的真实性、寻找贴近大学生活的采访话题和人物等。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使得这种课堂采访能够在学生心里上产生完整和闭合的倾向, 自然融入课堂任务。

总之, 在英语教学课堂中, 教师们一直在寻找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形式, 一种新的课堂任务设计的出现和盛行常常是繁花几度, 众趋若鹜。很多人常常以为找到一种好的任务设计, 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但这种盲从往往以教师在课堂中的无所适从和失败而告终。鉴于此, 笔者认为只有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群体特点, 在任务设计和应用的同时, 整合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从心里方面对学生施加影响, 优化任务设计的效果, 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Jacobson, R.. (1987) Linguistics and Poetics.Language in Literature.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Koffka, K. (1935) 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

[3].姜秋霞, 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 2000

中国格式塔心理学 第9篇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强盗片,构图

为什么看到鲜血布满那些人的脸或者身体时, 观众忍不住龇牙咧嘴, 甚至可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相同的部位也会痛?为什么黑暗中的物体总会引起观众隐隐的不安?为什么当影片中的枪声、玻璃破碎的声音、汽车的刹车声会引起观众强烈的紧张感或说是恐惧感?这些都是强盗片中惯常出现的场面, 这些画面对观众的视听神经造成强烈刺激, 这些刺激最终在观众心理激起了各种各样的反应。

一、格式塔心理学简述

格式塔心理学派于1912年在德国诞生, 也称为“完形心理学”。格式塔文艺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提出了“异质同构”学说:外在世界的力与人心理的力具有异质同构性, 从而能引起人在审美情感上的共鸣。如柳树下垂的样子会让人感觉到悲哀。

“视觉式样”包括了物体内在的一种力的结构:这种力同样具有作用点、方向和强度三个要素。这种力从物体的中心开始向外, 越远离中心的地方力量越弱。

“……至此, 我们可以把观察者看到的这种‘力’, 看作是活跃在大脑视中心的那些生理力的心理对应物, 或者就是这些生理力本身。虽然这些力的作用是发生在大脑皮质中的生理现象, 但它在心理上却仍然被体验为是被观察事物本身的性质。”

因此, 每个式样在观者大脑皮层中激起的生理力, 都会有一个与之相对的心理力产生。而本文对强盗片的构图进行分析, 看强盗片是如何构成其吸引观众的独特魅力。

二、不规则构图

在艺术作品中, 平衡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当一件艺术品达到平衡得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秩序, 才符合审美原则。

“不平衡的构图就不同了, 它看上去往往是偶然的和短暂的, 因而也是病弱的;它所有组成成份都显示出一种极力想改变自己所处的位置或形状, 以便达到一种更加合适于整体结构状态的趋势。”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每一个心理活动领域都趋向于一种最简单、最平衡和最规则的组织状态。当刺激物使大脑皮层中的生理力分布达到可以相互抵消的状态时, 我们的眼睛才能经验到平衡, 才能实现艺术审美过程中的平衡原则。

《美国往事》中“面条”一伙和霸哥在街头发生枪战。他们都躲藏于街头摆放的车辆及货物堆之间。导演在近两分钟的时间里用了七个镜头表现这场战斗。

影片画面是霸哥的脸部特写, 前景左右各有一个被虚掉的箱子边缘, 其中右边的物体遮住了霸哥的半边脸, 他露在外面的一只眼睛, 又被帽沿遮去一部分。箱子的颜色比脸部的颜色要深, 而帽子呈现的是黑色。

此时, 当我们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时, 希望能把左右两边的部分移开, 以便能看到这个人完整的脸部表情。当这种愿望实现不了时, 又希望把画面前景的物体朝中间移动, 以便从深度的分离上实现画面的简化原则。再或者我们希望摄影机能够后退, 把两边的物体呈现出来, 而脸就成为画面中的一小部分。

根据“近大远小”的原则, 处于画面后景的脸应该小于位于前景中的箱子, 才符合平衡的原则, 但是画面中, 脸却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由此, 在我们不可能退后的情况下, 画面中出现了三种无法抵消的内在的力:一种是画框的中间运动, 脸部挤出画面的趋向, 两边的物体把脸部挤出画面的力;另一种是脸部把两边的物体推出画面的力。第三种是黑色的帽子遮住了眼睛的一部分, 脸是白色。帽子产生了一种向下的压力, 而脸部没有能和帽子相抵消的力。如果要达到平衡就“必须是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力与一个次级的力相对立。”画面出现的三种力无法相互抵消, 因此它不能达到我们所需要的平衡, 与平衡原则相抵触。

三、特写的使用

不少人认为, 在有声电影中应该尽量少使用特写。内森说“没有比连续使用特写更清楚地表明有声片导演的愚蠢了。”

爱因汉姆也说特写“很容易使观众对物象 (或物象的一部分) 所处的环境一无所知。”

特写镜头中拍摄物体被放大夸张, 单镜头中包含的信息量减少, 把人物所处的空间环境模糊掉, 观众无法感知人物周围环境是安全或是危险, 空间的不确定性会造成观众焦虑情绪, 并同时对镜头之外的事物产生期待, 想看到对镜头之外的事物对人物究竟有没有威胁。但是特写在传达人物情绪、表现物体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格里菲斯认为“脸部表情在揭示角色的内心活动方面具有无所不能的威力。”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面部特写看出这个人物内心是紧张还是喜悦。

强盗片中对特写使用非常多, 有人物脸部特写、人物动作特写, 也有道具的特写, 甚至对影片中的一些血腥场面也使用特写。如《好家伙》中被亨利一伙人揍得满脸血迹的脸;《疤脸大盗》中杀死蒙大拿的那支枪口的特写等等。

四、物体的特写

物体的特写同样重要, 它往往能暗示人物的性质。在影片《疤脸大盗》中, 索萨派人杀蒙大拿, 第一个镜头对准蒙大拿的背影逐渐推进, 下一个镜头反拍杀手持枪面向摄影机前进, 两个镜头的节奏一样。当杀手走到蒙大拿背后的时候, 枪声全部都静止, 只剩下蒙大拿的吼叫。这时镜头对准枪口推成特写, 紧接着“砰”的一生, 蒙大拿被射出的子弹打下水池。

从这个特写镜头中观众直面了黑洞洞的枪口。看到蒙大拿的后背完全暴露在外时, 预感到他会遭到袭击;下一个镜头从蒙大拿的背后反拍杀手的枪口, 观众比蒙大拿更早知道危险的存在。当镜头推成特写的时候, 枪口对准的不仅是蒙大拿的背部也对准了观众的眼睛, 这时枪口产生了一个方向对准观众眼睛的力, 生活经验中人们的眼睛对于迎面而来的东西会不由自主地闪躲, 也许这个物体本身并不具有危险性。特写镜头把枪口拉近, 增加了力的强度, 这种负面的力场在观众心里对应的会产生一种恐惧的力场效应。于是, 观众同影片中的人物一样感受到强烈的威胁。

强盗片中许多构图打破平衡原则, 违背格式塔心理学所描述的能带来愉悦感受的“简单、平衡、规则”的审美原则。由于影片画面中力的图式失去平衡, 其艺术陈述陷入模糊和混乱, “异质同构”原理引起观众心理图式也失去平衡, 从而在其心里产生一种焦灼感。通过对影片人物的认同, 观众会和影片中生命正受到威胁的人物的感受一样——面临死亡的忧虑, 也正是通过这种构图增加了这种类型影片的刺激程度, 渲染了强盗的残暴和血腥, 增强了影片的美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德]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 朱疆源, 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11.17.46.

中国格式塔心理学 第10篇

关键词: 霍去病墓 命名 视觉 石刻群 格式塔心理学

“霍去病墓”位于陕西兴平市南位镇道常村西,距武帝茂陵东约1公里,霍去病墓底部南北长约101米,南宽约56米,北宽约58米,高约18米,占地面积约为5841平方米,封土约为62961立方米。墓地周围,乱石嶙峋,苍松翠柏,荫蔽墓身。墓南东西两角,各有回栏曲径,通向墓顶。《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冢象祁连山。”当地人俗称“石岭子”。

霍去病墓前的大型石刻群是汉代石刻艺术的珍品。根据文献记载,我国大型石雕在秦代已有,但遗存下来的作品却以西汉时期最早。霍去病墓前的石刻群是目前我国保存的古代大型石刻中时间最早且最为完整、最成体系的石刻艺术遗产。其中有九件石刻于一九四九年以前就置于墓前。而后在一九五七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勘察时又发现了五件,另外,还出土有两块汉隶书字石,分别刻着“左司空”和“平原乐陵宿伯口霍巨益”的字样,发现的石刻共计十六件。

一、国内外对霍去病墓石刻研究的现状

一九一四年法国科考队对中国川陕古迹进行了实地考察,在随后发表的调查报告中,谢阁兰(V.Segalan)详述了“霍去病墓”。一九二三年J.Lartigue踏访了该遗址,并著有论文。一九二四年美国汉学家毕安琪(C.W.Bishop)接续而来,撰写了考察报告。三十年代,国人马子云、滕固亦对“霍去病墓”及其石雕进行过“霍去病墓”考察著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对茂陵及“霍去病墓”的调查和研究不曾间断。考古工作者于一九六二年和二零零三年分别对茂陵及其附属遗迹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勘探,并发表了正式简报。此外,顾铁符、王子云、陈直、傅天仇、杨宽、刘庆柱、李毓芳、何汉南、林梅村、陈诗红、A.Paludan等学者亦各抒己见,推陈出新。

关于霍墓石刻的名称问题。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和《汉书·霍去病传》中司马贞索引姚氏案,曰:“冢在茂陵东北,与卫青冢并。西者是青,东者是去病冢。上有竖石,前有石马相对,又有石人也。”墓上有竖石,墓前石马相对,还有石人,对石雕群却只字未提,并且在《史记》和当时其他文献上对霍去病墓前石刻及挖掘出土的石刻名称都未提到。腾固、马子云、何汉南、顾铁符、陈直等学者在对石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都进行过命名。其中学者何汉南在一九八八年发表的论文《霍去病冢及石刻》中总结了众多学者对霍去病墓石刻的命名。

注:①何汉南《霍去病冢及石刻》《文博》1988年02期

②马子云《西汉霍去病墓石刻记》《文物》1964年1期

③陈直《陕西兴平县茂陵镇霍去病墓新出土左司空石刻题字考释》《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11期

④顾铁符《西安附近所见的西安石雕艺术》《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11期

⑤王子云《西安霍去病墓石刻》《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11期

然而在没有史籍记载的情况下,这些命名又由何而来?笔者猜想在学者命名过程中,是否因石象形,依石拟形,然后有效结合视觉创达学对霍墓石刻进行命名,在命名方式上,符合格式塔心理学对事物的解读。

二、试推格式塔心理学中在霍墓中的运用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英文往往译成form(形式)或shape(形状),因此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就是“形”。但这里的形又不止于一般所指的形式或形状,还包括由知觉活动组成的经验中的整体,中文又译作“完形”。它认为整体决定部分的性质,而部分依从于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具有相似、接近、闭合、对称等法则。如霍去病墓石刻中最有代表性,被命名为“马踏匈奴”或为“马踏老人”的石刻。该石刻相比其他石刻而言,在艺术造型上比较特殊,造型上物(马)与物(匈奴像或老人像)之间相互对立,呈对抗状。石刻上方的马形象明显,易辨认,马下有一与其相对的“物体”。史学家们根据其形,起初辨别为一老人形象。老人像正对上方马嘴,两颊似有长胡须,两足向上弯曲,手持一器械,做挣扎状。此后为了加深石刻含义,或觉得原有意义对石刻释义不够完善,在结合石刻历史背景后,石刻具有了另外一种含义。疑似的老人像变更为“外族入侵者”,外族入侵者倒地,马蹄践踏之。石刻被赋予民族精神,是为了抵御外敌而存在,命名为“马踏匈奴”。

跟随其形寻求石刻与常见物体相似之处,接近石刻意义进行命名。视觉观察未知物体单位时,会将观察的物体简化,大脑迅速做出反应,出现一个易于处理、常见的物体,然后眼脑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产生出易于理解、协调的整体。人的潜意识里会根据形状、颜色、大小、亮度等视线内一些相似的元素自动整合成集合或整体,在意识里,我们常常倾向于空间或时间上接近的元素整合成集合或一个整体。即使当物体元素不完整或者不存在的时候,依然可以被人们所识别。对称的多个物体会作为一个整体被意识接受,即使它们之间有一定距离,从而就出现了“野人抱熊”和“怪兽食羊”等命名。

三、结语

霍去病墓石刻群造型简练,品类众多,个性突出,手法朴实无华,风格浑厚,自然有力,主题鲜明。在石刻命名中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属笔者大胆地对其进行猜想,因而借助格式塔心理学给不完整的视觉信息寻找最简单直接的解读办法,在笔者看来有一定的依据,石刻群存在的时间久远且未见史籍记载,石刻本体存在风化和脱落,对于原貌已无从得知,根据其现有形体和特征,在研究过程中有一定困难和风险。正如贺西林先生在《“霍去病墓”的再思考》中提及的:艺术史是开放的,在“霍去病墓”尚未发掘前,就其任何质疑和思考皆有存在的理由。

参考文献:

[1]何汉南.霍去病冢及石刻[J].文博,1988(02).

[2]贺西林.“霍去病墓”的再思考[J].美术研究,2009.03.

[3][美]库尔特·考夫卡,著.李维译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01.

中国格式塔心理学 第11篇

相比较与巴赫其他的无伴奏独奏作品,作品1013是他唯一一部且最早为长笛而写的无伴奏独奏曲。该作品的出现,或许是巴赫在科滕时期。这一猜测的缘由基于一:在这一时期所创作的其他作品中,如在小提琴独奏曲(BWV1003)的快板部分,或在钢琴赋格(BWV944)中,能轻易找到类似于长笛独奏曲第一部分,即阿勒曼德中的乐句;二:此作品中的第二乐章,即库朗特(Corrente/Courante快跑部分),与G大调大提琴独奏组曲(BWV1007)中的库朗特出奇的一致。此外,这部作品或一些乐句可能最初是为其它一种乐器或一些乐器演奏而考虑的。因为相比较与长笛的其它作品,第一乐章起始部分中的音域过于宽泛了。鉴于这点,巴赫可能最初是打算创作一部为弦乐或键盘乐器而奏的作品。

引人注目的是,这部作品的难度之大,在当时只有拥有超高技艺的演奏家才能胜任,而与此同时,在所有关于巴赫的资料里,却无法搜索到关于他会长笛这一技能的证据。这就很容易想象到,在毫无长笛演奏家的帮助下,巴赫完成此作品的困难。对此,一些学者猜测,此作品可能是当巴赫在德累斯顿时候,与一位在此地的宫廷乐手法国长笛演奏家Pierre-Gabriel-Buffaedin一起合作完成的。

BWV1013尽管被作为旋律作品创作,但却并不能由此就认为是单声部的,反之它却是多声部,更确切的说是潜在的多声部作品。对于这一出现在17、18世纪的,有巴赫或其他器乐作曲家运用的创作技巧,即在连续性横向发展过程中,通常意义下的由于同时性而产生的多声部结构的横向多层次铺展,从1917年开始就已经吸引了学术界的兴趣,只是由于研究的困难性,依旧不能完全理解,或会误解该作品的创作手法。鉴于此,以下将先尝试从不同的句法技巧入手,从而分析潜在多声部的含义与内容。

(一)声音分离

依据声音分离这一声响上的鉴别方式,能划清单声部与多声部之间的界限。而造成声音分离效果的创作方法有例如凭借各式分解和弦的运用,或凭借一种古怪的变动中的和弦变换运用。但同时,我们在依靠最基础的声音分离技巧来解析声部时,依然会陷入困境,即单声部与多声部之间界限的消逝。在一些分解和弦中,经常还会散落下一些残片,而这些有可能只是一些自由的、脱离规则之外的声音处理。

1.在稳定进行中的分解和弦

大部分情况下,巴赫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一个宽泛的声响空间,他比较乐意将一个在声乐复调中包含高音以及低音声部的完整音域断裂开。这些广泛的和弦解体,有时候会在乐章的末尾出现,产生汹涌澎湃的效果。

如从此作品的第45小节开始,a1经由a小调、a大调以及c大调和弦分解后的纵向大幅度波动,最后到达跨越两个八度的a3。

又如主题42中的一个减七和弦的运用,其在一定程度上又被视为一个被缩减的九和弦,哦那个是也是作为一个在分解乐句中,跨入另一个位于高音的、不和谐音列的载体。

2.古怪的、变动中的和弦变换

这种技巧是巴赫经常运用的,即:乐句末的句法形式由一些处于折叠式运动中的多样的三和弦构成,而这些和弦恰巧又以古怪的形式出现。

(二)长音效应

长音效应是凭借在音列中,不断重复出现的轻音或某些特性获得,并且这些处于低位的音不会被中断且持续发生。例如,主题25中,长音效应是基于一个处于低位的d1的不断出现而产生,另外整个乐句也由于此音的不断出现而变为上下两层。

声音的折叠效果由一个具有固定音型的模式获得,从而产生长音效应。例如从此作品的第58小节开始,一个由六度音列组成的群体溶解在一个由交替式音型模式构成的固定音型中。

(三)钟摆式运动(或往返运动)

钟摆式的三度、六度、十度进行,会给人留下有两种声音的印象。如在阿勒曼德中的第43-45小节中,高音部分一方面与那些混乱的低音部分分离,另一方面又在十度往返的同时赢得了自己特有的节拍型。

(四)效果声音

效果声音,即:为让人不只产生一次联想效果的、在一个特定的音高区域内、由一些凭借音高间距而被其它音凸显而出的音或音群组组成的声音。这种声音包含了两层潜在性多声部中存在的声音特征,即感知上、明显的声音波动,以及处于理解范围内的、可推断的理解性声音。

1.联想式音列

对于产生联想式音列现象的解释,首先是与联想心理学相关的,也就是说,一个作为在时间感觉上的音并不是仅作为一个被孤立的元素对待,而是凭借联想被视为一个总是在完整的表现中最为显著地构件。

在声音折叠效果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频率。在连续性的进行中,大幅度的跳跃与骤然的行径方向转变会产生声音的间歇性,以至于从旋律性的整体结构中能抽取出一些音或一些音群组。它们并不被融入作为整体的音乐性线条中。但,在某种情况下,这些依赖于主音音列行径状况的音或音群组,会填补在旋律上缺失的那些节奏空白。

如在阿勒曼德的起始部分中,能在一个与其他乐句元素组合的完整结构中,听见一个单一的效果声音,并且,此种效果声音也只是组成联想式线条中的一部分。又如在第三乐章的萨拉班德中,第5-8小节,两条被两个小六度(e2-#g,d2-#f1)分离的线条产生,即高音与低音组成的两条。又如在主题5中,隐含一个内部线条(低音线条)与外部线条(高音线条),即从第5小节的共同音a1开始之后分支为上行与下行的两条。

2.线条构造

对于产生效果声音构造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为:相近性、同类性以及进程的连续性。

如主题58中,展示的是相近性因素,其尤为涉及的是高音以及节奏状况。凭借一个增四度的上行跳跃,乐句进行中出现一个由高音组成的音列线条。

第二个因素为同类性,意思为由相似的质量构成的音。这些相似的质量例如音高、音色等等。在第37小节中,由间歇性的音群组构成的效果声音,几乎完全是以同类性因素为基础而产生的。

第三个因素为进程的连续性,其是凭借线条的一致性结构而产生,并不是凭借单一相邻的音的属性而产生的。作品中的主题4就能说明这一点,即阿勒曼德舞曲的节奏风格被隐藏在整条旋律中,并完美的安排:一个五度下行的低音音列形成,并且音列中的音从最初的半分音符变为四分音符。

3.节奏型模式与动机型构造

音乐波动上的分离或中断会导致旋律整体线条在节奏上的缺失,也就是说:在两条具有流动性的旋律中,其中如果有一条旋律音列凭借自身的不断重复,会致使音乐整体上节奏感的流逝,并同时被这条单一出现的、具有节奏型的音列代替。另外,对于不同种类的动机型构造的判别,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

1)具有动机型特征的声音,其是与一个次要的、普通的、并无特别动机构成的声音形成对位。

2)乐句是在以一个对话形式出现的动机线条中被分离;而此动机却是在两种声音中的同一种动机。

3)这两种声音即拥有一个自身的动机整体,又拥有两个在音乐材料上属于不同构造的核心构件。

在这首长笛独奏曲的第四部分,即布雷昂格莱兹舞曲(Bourrée angloise,英国式布雷舞曲)包含一个潜在的二声部:在第1-2小节中,一个具有动机型模式的声音与一个不具备动机型模式的e1交替出现,并为紧接着的高音音列做准备(第3-10小节)。这种潜在的复调式主题在第54-55小节再一次以同样的形式出现。

4.潜在的第三、第四声部

潜在的第三声部的意义不仅仅存在于效果声音中数量上的增长,而且还可能成就一个巨大的、在句法技巧方面的多层次感。因为,在三声部众,在同一时间下镶嵌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句法技巧。如第11-14小节,高音音列缓慢地、重复式的上行,与此同时,中间区域内的音以及音群组(第13-16小节)从第一小节的起始部分开始就借由不断地重复进行,从而做到缓慢下行(c2-c2-b1)。

二、从格式塔心理学视角分析BWV1013

鉴于对17、18世纪的理论学者而言的潜在性多声部存在的真实性状况,20世纪的音乐学者对其又给出了一个新的命名。此命名是与表象性复调与真实性多声部的对立,即出于格式塔心理学视角而提出的命名:“表象运动”。但这种所谓的名称还是存有争议的,在此,我们并不多加讨论。

所谓的’表象运动’是一种指在物理上的运动事例,例如,在一个空间中存有A点与B点,当A点与B点出现的时间间隔为大约200毫秒时,我们会明显的先看到A,在看到B,这两点之间不会产生运动的状态;当A点与B点先后出现的时间间隔接近20毫秒时,就会产生同时性的印象效果;当A点与B点前后出现的时间间隔为60毫秒时,就会出现从点向B点倾斜性运动的感觉,这就不会再把A点与B点看为两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对待,而是视为一种进行运动的客体,即现象的同一性。

格式塔心理学的构建规则为:1,简洁性原则,即由于另一种特定的标志而对一种形体的优先感受,例如在寂静的夜晚特别容易听见持久的铃声,亦或是特别容易发现绿叶中的红花瓣等等;2,相近性原则,即两种元素之间凭借微小的间距,使人产生一种连贯的感觉;3,连续性原则,即当一个物体的某些部分是被视为链接在一起的,那么这个物体就容易因为这些链接而被感知为一个整体;4,相似性原则;5,封闭性原则;6,公共运动性原则,即两个或多个在同一时间中朝同一方向前行的元素,这些元素容易被视为一整体,即感知为一个整体或形态;7,连续性进行的线条原则;8,恒定原则,即一些不依赖与其他的形状、大小、转动等因素构成的简单几何式样的部件,让人感知为相同的形体;9,构建原则。Stephen Palmer在这些基本原则的基础又提出了三种原则,即:共同区域原则、同时性原则以及结合型元素原则。

加拿大实验心理学家Albert Stanley Bregman在接近30年的时间里,与不同的学者共同专研了声音波动现象。凭借对声音的波谱的研究,他提出了存在于实验室中的、被研究的声音波动分离与潜在性多声部现象之间的区别。如Bregman通过不同的声音强度刺激,致使获得两条不同的声音效果图,第一幅图是最容易让人觉察到的声音波动图,它是一整条并无分离的波谱线,但上下波动巨大;而第二张图则是上下两条被完全分离的波谱线,导致这一原因的是声音频率的增加,使得原本的整体分裂为两条由于特定的关联性而产生的声音波动线。

在该作品第一乐章阿勒曼德中,第16-18小节,当我们用很快的速度演奏这些小节时,能非常清晰地听见高音与低音两条音列线;与之相反,当我们用缓慢的速度演奏这些小节时,却异常容易的感知到由高音与低音音列组成的一条完整的音群组。

三、结语

上一篇:防雷保护下一篇:野外智能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