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栽培技术论文

2024-06-20

地黄栽培技术论文(精选10篇)

地黄栽培技术论文 第1篇

1. 选地

应选地势高、干燥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和微酸性壤土和沙质土为好。地黄不宜连作, 轮作周期应在10年以上, 10年内不能再行种植。地黄的前茬作物应以禾本科植物的小麦、玉米、谷子, 或甘薯、马铃薯为好。而花生、豆类、芝麻、棉花等不宜作地黄的前茬作物或邻作物, 否则易发生红蜘蛛或感染线虫病。地黄为喜光植物, 周围不能有遮阴物, 地黄种植地的东面和南面不宜种植玉米、高粱等高秆植物, 以免遮光。

2. 整地与施肥

地黄是喜肥植物, 土地选好后, 必须进行秋深耕25~30 cm, 结合秋耕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5万kg/hm2。秋耕有利于土壤熟化和土肥相融, 俗称“秋耕壮垡”。开春后再浅耕15~20 cm, 时间应在3月下旬, 以早为佳, 结合耕地施入饼肥2 250 kg/hm2, 过磷酸钙750 kg/hm2, 并做畦, 耙耱保墒, 畦宽120 cm, 畦高15 cm。畦埂底宽30 cm, 待种。视墒情决定是否浇地, 土壤过于干旱必须灌溉, 浇地后机具能入地时, 再浅耕或旋耕, 以浅为宜, 一般不超过10 cm, 以便为地黄种栽创造一个适宜的覆盖层。若为褐墒则不必灌溉, 地黄出“黄墒”。但地黄不能种黄墒, 应该是种褐墒, 出黄墒。若种黄墒, 则出苗为灰墒, 就会因土壤干旱, 种苗吸收不到水分, 造成缺苗断垄, 灌溉会降低土壤温度。

二、播种

1. 播种时间的确定

地黄对播种时间的要求比较严, 过早或过晚对地黄的产量和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地黄块茎发芽一般要求10 cm深的土壤温度达10℃以上才能出苗。采用地膜覆盖也不可过早下种, 在开种期 (日均温12℃) 时可适当提前7~10 d为宜。18℃~21℃为地黄的播种最适宜期, 播后10 d即可出苗。但春地黄不能在此时下种, 所以在河南省产区, 俗称“早地黄 (春播) 要晚, 晚地黄 (夏播) 要早”, 就是对地黄适宜播种期最好的经验总结。晚地黄是产区小麦收获后,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 采用夏播复种地黄的一种方式, 麦收后抓紧时间整地, 及早播种。在日均温11℃~13℃时播种至出苗需30~40 d, 而日均温大于20℃时10 d即可出苗。

2. 品种选择

(1) 地黄又称怀庆地黄。主要农家品种有金状元、小黑英、邢疙瘩等。其中以小黑英、金状元两个农家品种为好。

(2) 金状元产量高, 皮细、色黄、个大, 栽培面积较广, 生长初期只长叶子, 叶子长出后其块茎才迅速生长, 本品种易感病毒病。

(3) 白状元株型大, 半直立。叶片较少, 叶大呈长圆形或倒卵形。块茎似金状元而略短小, 集中, 淡黄褐色。特点是产量高, 但不稳定, 抗病虫能力差, 抗涝性较强。

(4) 小黑英植株较小, 叶子和块茎同时生长, 根状茎为球形, 单株产量较低, 可适当密植, 叶片含水分较低, 叶内组织较老化, 抗病和抗涝性能较强。

(5) 邢疙瘩体形大, 生育期长, 抗逆性较差, 需肥多, 产量和折干率低, 宜于在肥沃的沙质壤土上作旱地黄栽培, 本品种分布不广, 仅河南省武陟县、温县的部分地区有栽培。

(6) 红薯王特点是产量高, 抗旱能力也强, 但抗涝、抗病虫害能力差。

(7) 北京1号此种是用新状元和武陟1号为亲本杂交而成。株型较小, 整齐, 适合密植。叶色较深。地下块茎膨大较早, 块茎生长集中, 颜色较浅。特点是产量高, 适应性广, 抗斑枯病, 但易感染花叶病毒病。

(8) 笕桥地黄植株较矮小, 仅为15~18 cm。块茎肥厚横生, 呈橘黄色。初夏时开淡紫色花, 一般不具杂色条纹。主产于浙江省杭州的笕桥等地, 质量较佳。

3. 种栽的准备

种苗质量的优劣对地黄的出苗有较大影响。若苗皮色好, 内部变黑, 栽后虽能出苗, 但生长不良, 甚至死亡。种苗萎蔫也影响出苗。因此, 种苗应选择新鲜、健壮、无病虫害、直径在1.2~3 cm的。将种苗去头斩尾, 取其中段或中上段, 用手掰成5~6 cm的小段, 每段必须有芽3个, 截口上粘以草木灰, 或用500倍的多菌灵液浸5~10 min, 捞出后控干, 在阴凉处晾1 d, 待表面和截口水分干后下种。

4. 播种方式

(1) 露地栽培可条播也可穴播, 可平作也可垄作。垄作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 有利于排水, 还能创造田间小气候, 扩大昼夜温差, 有利于提高地黄的产量和质量, 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条播按行距40 cm开沟, 沟深5~6 cm, 按株距25~30 cm摆种苗。结合播种还可增施适量种肥, 种肥是底肥不足的一种补充方式, 以饼肥为佳, 播种前将油饼粉碎, 用水拌湿, 能提前发酵则更好, 将饼肥施在2个种苗之间, 切勿将饼肥盖在种苗上, 以免发热烧毁种苗, 也可将饼肥均匀撒于沟内。然后将地面耱平或耢平, 但不能用钉齿耙, 以免耙齿碰伤种苗。若旱地种植, 土壤墒情差, 可多耱或增加耢地次数, 以利保墒。穴播按行距40 cm挖穴, 穴深5~6 cm, 穴距25~30 cm, 每穴放种苗1段, 然后覆土于地面平。穴播保墒好, 也是产区常采用的播种方法, 尤其是旱地。一般留苗密度为9万~15万株/hm2, 具体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而定。种栽用量为450~750 kg/hm2。

(2) 地膜栽培近年来许多地方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由于地温高, 保墒效果好, 地黄出苗快, 延长了生育期, 产量增幅较大, 一般在1倍以上, 值得推广。可先播种, 然后铺地膜, 待地黄出苗后再打孔放苗, 这种方法保墒作用强;也可先铺地膜, 再在地膜上打孔、挖穴、播种, 此种方法不如前一种保水效果好, 若孔口盖土不严, 还会被大风吹跑、吹坏地膜。可起垄覆盖, 也可平铺地膜, 可根据具体情况和传统方法选择适宜的覆盖方式。覆盖地膜因地温高, 杂草出苗快, 为防杂草危害, 可在播种后于地面喷氟乐灵, 再覆盖地膜, 可有效防治单子叶杂草的危害。

三、留种方式

1. 倒栽

每年的7月中下旬, 在当年春种的地黄田间, 选择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 挖出部分或全部块茎, 剔除劣种, 挑选个头大, 芦头 (又称茏头) 短, 抗病力强, 芽密, 块茎充实的作种苗。将块茎截成4~5 cm的小段, 按行距20~25 cm, 沟深3~5 cm, 株距10~12 cm, 重新种植在另一块施足底肥的地块内。此时正值雨季, 一般不需浇水, 出苗后加强管理。越冬时切勿浇冻水, 翌春挖出种栽, 随挖随栽, 这种苗子出苗整齐, 产量高, 质量好, 且能防止退化。但是在部分新产区, 由于经验不足, 是在秋季采收商品地黄中, 将大的、好的加工, 将小的、不好的储藏至次春种植。这种选种栽的方式是劣种扩繁, 势必使地黄的产量和质量下降, 加速了品种退化。

2. 原地留种

春季播种较晚, 或生长较差的地黄, 其块茎较小, 秋天可不刨, 留在田间越冬, 翌年春天种地黄时再采挖, 挑选块茎健壮、无病虫危害者, 块茎直径在1.2~3 cm的作种苗。大块茎由于含水量多, 越冬后大部分已腐烂, 因此块茎较大的地块不宜采用此法。大田生产以倒栽的种苗为佳。

3. 冬藏留种

秋季采收大田时, 在田间选留产量高、抗病虫能力强、体大而充实、芦头短的优良单株, 稍晾后拌沙窖储 (1℃~5℃) 越冬。注意控制好温度和湿度, 严防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 以免造成种栽腐烂, 以不使种栽受冻为度, 次春播种时取出。

四、田间管理

1. 间苗补苗

当苗高约5 cm, 即长出4片叶子时, 要及时间苗。由于块茎上有3个芽眼, 可长出2~3个幼苗, 间苗时从中选留壮苗1~2株。如有缺苗处, 可从本田多苗处移栽补缺处, 移苗最好选阴天进行, 尽量多带原土, 先挖穴, 后放苗, 再压紧土壤, 及时浇水, 栽后不缓苗, 或降低缓苗时间, 以利幼苗成活。

2. 中耕锄草

地黄出苗后至封垄前, 应常中耕锄草。地黄块茎入土较浅, 中耕宜浅不宜深, 否则会伤根, 不利于幼苗的生长。第1次结合间苗进行浅中耕锄草, 中耕有利于除草, 还有利于地黄发苗, 提高土壤温度, 促进根系生长, 第2次可适当加深中耕深度, 当茎叶封行后就不便中耕, 只能拔草。注意田间一切作业措施都必须在露水消失后进行, 否则会传染病害, 雨天和阴天也不要进地作业。

地黄是喜肥植物, 除底肥和种肥外, 在生长期间还应追肥2~3次, 在底肥和种肥不足的情况下更应注意追肥, 以补其不足。追肥至少进行2次, 第1次称为苗肥, 在地黄苗出齐后追肥, 以氮素性肥料为主, 以促进地黄营养体的健壮生长, 1 hm2追施腐熟的人畜粪水2.25万kg, 或硫酸铵105~150 kg;第2次在封行前, 又称促根肥, 此时植株进入旺盛的生长发育时期, 地下块茎开始膨大, 对养分的需要量逐渐增大, 尤其是对钾、磷肥的需要量更大。1 hm2至少应追施人畜粪水3万kg以上, 或饼肥2 250 kg, 硫酸钾300 kg, 过磷酸钙750 kg, 促进块茎膨大发育, 以沟施或穴施为佳, 追肥后及时覆土, 防止肥效挥发, 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封行后地面追施肥料有困难, 可采用叶面追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料, 也可自制叶面肥, 取1 kg过磷酸钙, 加水10 L, 经常搅动, 放置24 h后, 取其上清液, 再加入0.5 kg的硫酸钾或尿素, 兑水100 L, 进行叶面喷洒。叶面肥对于促进地黄的健壮生长十分有利。

4. 摘蕾、去分蘖、去串皮根、去黄叶

现蕾、开花消耗大量的养分, 为了节省养分, 促进块茎的生长, 当地黄现蕾抽茎时应及时打顶去蕾, 结合中耕锄草分批去掉。对根际周围抽生的分蘖, 也应及时用小刀从基部切除, 使养分集中于地下块茎的生长, 以利增产。地黄除主根外, 还能沿地表长出细长的地下茎, 这些地下茎称“串皮根”, 同样也消耗大量的养分, 应及时全部铲除。立秋后, 当底部叶片变黄时也要及时摘除黄叶。

地黄生长前期发育较快, 需水量较大, 应少灌勤浇, 不能大水漫灌。生长后期以地下块茎膨大为主, 水分不宜过多, 此时忌田间积水, 雨季应注意及时排水, 田间积水最易引发根腐病。追肥应结合浇水, 地干、苗发黄要浇水, 即看天、看地、看苗情,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灌溉的次数和灌水量。地黄的灌溉技术要求高, 灌溉的次数和量若掌握不好, 将会引发病害, 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 应以“宁干勿湿, 宁少勿多”为原则。有条件以喷灌为佳。

五、病虫害防治

1. 斑枯病

斑枯病又叫青卷病, 是地黄的毁灭性病害, 多发生在六七月间, 特别是连阴骤晴, 则蔓延更快。发病叶上出现许多不规则的病斑。以后干枯, 叶片直立, 边缘向主脉卷曲, 心叶仍绿。发病的原因大多是在地黄收获后, 残余病株遗留在田间, 第2年传播到新株。防治方法:烧掉残株或在发病前 (6月上旬) 喷洒1∶1∶120~140 (硫酸铜∶生石灰∶水) 波尔多液, 每15 d喷1次, 连喷3次, 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2. 轮斑病

多发生于六七月干旱季节。发病初期, 叶子上出现略圆而有轮纹的病斑, 斑上有许多小黑点。后期病斑破裂穿孔, 严重时全株枯死。防治方法:收获后清除残枝病叶, 集中烧毁或深埋。增施磷钾肥, 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加强田间管理, 降低田间湿度。发病期喷1∶1∶150 (硫酸铜∶生石灰∶水) 波尔多液, 或质量分数65%代森锌500倍液, 每7 d喷1次, 连喷2~3次。

3. 黄斑病

由病毒引起。4月下旬开始发病, 叶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病斑, 被害叶黄绿相间, 叶脉隆起, 叶面凹凸不平, 呈皱缩状。由蚜虫、叶蝉传播。防治方法:用质量分数80%敌百虫1 500~2 000倍液喷洒防治, 减少传播机会。

4. 腐烂病

由细菌引起。多发生在块茎膨大时期的7月—8月。发病后植株枯缩死亡, 块茎腐烂。多因为水分过大, 雨后升温高, 病菌侵入造成。防治方法:实行深耕, 水肥管理要适当。一旦发生, 可在病株旁洒生石灰, 或硫黄粉消毒, 以防蔓延。

5. 根腐病

在出苗前发生根腐烂。防治方法:可用质量分数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 min。

6. 线虫病

线虫病又称土锈病, 发生在6月下旬—7月, 严重时可造成绝收。发病后上部枯黄, 叶子、块茎瘦小, 产生许多根毛。病根和根毛上有许多白毛状线虫和棕色的胞囊, 块茎表皮有活着的幼虫, 土壤里也有。预防的主要方法是清除病株和残根, 注意选地、选种和轮作。

7. 胞囊线虫病

由大豆胞囊线虫引起, 多发生在7月, 发病后上部茎叶枯黄, 叶子和块茎瘦小, 生许多根毛。病根和根毛有许多白毛状线虫和棕色的胞囊。严重时可造成绝收。防治方法:主要是轮作倒茬, 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选无病种栽, 收获和倒栽时必须将病株或残株进行集中处理。

六、采收与加工

1. 采收

一般在10月上旬—11月上旬进行采收。当地黄叶子逐渐枯黄且带斑点、停止生长后, 即可采挖。先割去地上部分的茎叶, 然后在畦的一端开35 cm的深沟, 依次小心挖取块茎, 防止折断块茎。一般单产3万kg/hm2, 高产者可达4.5万kg/hm2以上, l, 2代脱毒地黄在主产地有的高达6万kg/hm2以上。鲜品挖出后运回加工。

2. 加工

(1) 晒干将块茎去净泥土, 一般不用水洗, 直接在太阳下晾晒, 晒一段时间后, 堆起来, 外盖草或麻袋, 使其“发汗”, 然后再摊开晾晒, 一直晒到质地柔软、干燥为止。由于秋冬季节的阳光弱, 晾晒时间长, 干燥慢, 不仅费工, 而且产品油性小, 所以质量不及烘干的好。故加工中很少采用此法。

(2) 烘干建火炕或焙干炉, 用柴或煤炕干或焙干, 也可建烘干房, 盘简易炉灶, 用无烟煤烘干。将地黄按大、中、小分级, 分别装入焙干槽中 (槽宽80~90 cm, 高60~70 cm) , 小的放厚度约30 cm, 中等的约35 cm, 大的约40 cm。开始烘干温度为55℃, 第2天后升至60℃, 后期再降到50℃。在加工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要翻动1次, 当烘到地黄质地柔软, 无硬心时, 取出“堆闷”, 又称“发汗”, 至根体发软变潮时再烘干, 直至全干。当80%地黄根体全部变软, 外表皮呈灰褐色或棕灰色, 内部呈黑褐色时, 即停止加工。通常4 kg鲜地黄可加工l kg干地黄。一般烘干加工时间需4~5 d。

加工时的温度是关键。温度应从低到高分阶段进行。一般先在50℃烘3~5 h, 再在60℃烘3~5 h, 以后保持70℃, 不能再提高温度了。到翻动、出货前2~3 h, 停止加火, 使温度下降, 然后再翻动或下货。温度一开始不能达70℃, 过猛会造成空心。烘到后期, 温度也不能再高, 不然会烘焦。在加工过程中嗅到有糖味, 就是产生焦煳的预兆, 应进行检查。

为了保证质量, 经过闷润的地黄, 要在烘炕上再回炕1次, 回炕时厚度可加厚到33cm, 温度以40℃~50℃为宜, 烘3~5 h, 烘到手捏外表面发硬为止。回炕温度过高容易产生焦煳。回炕时上面可加盖麻袋等盖物。但烘鲜地黄时不能加盖任何东西, 因为水气太大。水气排不出去会影响产品质量。

3. 储藏保管

产地加工好的生地黄, 应储藏在温度30℃以下, 相对湿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为14%~16%。储藏期间应定期检查, 若发现轻度生霉、虫蛀时, 及时晾晒或用50℃烘干。也可清水洗净, 热蒸做成熟地黄使用。虫情严重时可用磷化铝熏杀。

4. 熟地加工

加工:取生地黄洗净泥土, 并用黄酒浸拌 (每10 kg生地黄用3 kg黄酒) , 将浸拌好的生地黄置于蒸锅内, 加热蒸制, 蒸至地黄内外黑润, 无生心, 有特殊的焦香气味时, 停止加热, 取出置于竹席或帘子上晒干, 即为熟地黄。

5. 商品等级

(1) 一等纺锤形或条形圆根, 体质量大, 质柔润, 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 断面黑褐色或黄褐色, 具有油性, 味微甜。1 kg 16支以内。无芦头、老母、生心、焦枯、霉蛀。

(2) 二等1 kg 32支以内, 其他标准同一等。

(3) 三等1 kg 60支以内, 其他标准同一等。

(4) 四等1 kg 100支以内, 其他标准同一等。

(5) 五等油性小, 根茎瘦小, 1 kg 100支以上, 最小货直径1 cm以上, 其他标准同一等。

6. 生地黄出口规格

干货, 具有油性, 条形或圆根, 体质柔实, 皮纹细, 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 断面黑褐色或黄褐色, 显菊花心, 具黏性。无枯心、焦枯。

(1) 一等圆身生地黄1 kg 20支以内, 生地黄1 kg32支以内。

(2) 二等圆身生地黄1 kg 22~48支, 生地黄1 kg34~80支。

(3) 三等圆身生地黄1 kg 50~80支, 生地黄1 kg82~180支。

地黄种植管理技术 第2篇

地黄喜磷、钾肥,增施有机肥,每亩用64%磷酸二铵50公斤、硫酸钾肥25公斤、有机肥80公斤或选用农家肥1000公斤左右(可根据当地施肥水平适量增加),配施5%毒死蜱颗粒剂2.5公斤防治地下害虫为害。

2.种栽处理

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初,选用无病和无损伤的根茎作种栽,并用7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浸泡3~5分钟,置于通风处使切口愈合,或用草木灰涂切口后栽种。实行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精选优质品种根茎切块,一般选北京红等优良抗病品种整地冲沟摆种,株行距15~20厘米,每亩种植密度2万株左右,摆种后撒施0.1%噁霉灵颗粒剂2.5~5公斤并混土防治地黄根腐病及苗期病害,及时浇水覆膜。

3.出苗期

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出苗期,出苗后及时破膜防止烧苗,淋施营养助长型叶面肥或含氨基酸叶面肥500~600倍液。待幼苗出齐后,喷施80%代森锰锌800倍液和1.8%阿维菌素1500倍液防治病菌和红蜘蛛侵染。

4.幼苗生长期

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以防治地黄枯萎病和红蜘蛛为主。地黄枯萎病的田间识别:主要危害根茎及幼叶。发病初期接近地面根茎和叶柄处呈水渍状腐烂斑、黄褐色,逐渐向上、向内扩展,叶片萎蔫。远离地面较粗的根茎表现为干腐,严重时仅残存褐色表皮和木质部,细根也腐烂脱落,土壤湿度大时病部可见棉絮状菌丝体。枯萎病和红蜘蛛防治方法:用40%五氯硝基苯500倍液加2%复硝酚钠调节剂10克,或用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加2%复硝酚钠调节剂10克,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病情严重时,可适当加大用药量和用药次数。根据红蜘蛛发生情况,用1.8阿维菌素1500倍液或用三唑锡2000倍液喷药防治。

5.生长中期

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增肥期,生长前期需水较多,特别在久旱无雨时应该及时浇水,后期根基膨大期应控制浇水,多雨季节田间应注意及时挖沟排水,否则易引起根腐病(枯萎病)发生。可根据地黄长势每亩追施氮、钾肥10~20公斤或用硝酸钾5公斤冲施。

6.生长后期

7月至9月上中旬为地黄斑枯病高发期。斑枯病田间识别:危害叶片,叶上病斑圆形、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12毫米、褐色,或中央色稍淡,边缘呈淡绿色,后期病斑上散生小黑点,多排列成轮纹状,病斑不断扩大。发生严重时病斑成片,引起植株叶片干枯。雨后高温高湿有利于斑枯病发生。病初期摘除病叶,并选用50%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加75%百菌清500倍混配液加开心果叶面肥600倍液,用30%苯醚甲环唑20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混配液加开心果叶面肥600倍液等药剂喷雾2~3次,间隔7~10天。

7.收获期

地黄根茎的最佳收获期为10月底至11月初,地黄地上部逐渐枯黄停止生长后,适时采收。方法是:用镰刀割去地上部的茎叶,注意不要割得过深,以免损伤根部。用耙子把割去的茎叶搂至一处,露出地表,便于根茎的采收。用地黄收获机收获沟深为35厘米左右,挖的深度以不损伤根茎为宜,地黄易断,所以挖掘时一定要小心,拣拾的过程也要尽量减少根茎损伤。

栽培地黄有前途 第3篇

一、选地整地

地黄喜欢在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排灌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黑白沙土内生长。不能种在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地块内,以免水溃烂根。土质过硬则易使地下茎长成畸形,影响质量和产量,减少收入。地黄易感染病害,切忌连作。对前茬作物要求也较严,忌以茄科和十字花科作物作前茬,也不适合在种过棉花、芝麻的田间栽培,而以禾本科作物玉米、麦类作前茬为最好。“三北”地区栽培地黄以春种秋收为主,可于上冻前深耕30cm左右,翌年春季解冻后,每亩施堆肥500kg,并加拌过磷酸钙20~25kg作基肥,然后浅耕15cm左右,耙细、整平,即可栽种。亦可刮成畦田,一般畦宽1~1.2m,长10m,畦面要呈倾斜状,防止积水。

二、繁殖方法

地黄一般采用根茎繁殖法。繁殖所用根茎称种栽,留存种栽通常有3种方式: (1) 窖藏种栽。可于收获地黄时,选择品种优良,无病虫害的根状茎,贮藏在地窖里越冬,以备来年开春使用; (2) 大田留种。在收获时将留作种栽的地黄留在田里,待来年春季刨起做种栽; (3) 先栽后移。春季栽的地黄,可于7月中下旬将留种栽的刨出,移栽到别的地块上,使其在田间越冬,翌年开春后刨出来作种栽。实践证明,上述3种方法以第三种为最好。具有用种量少,粗细均匀,生活力强等优点。栽种前对种栽要进行严格挑选,以有螺纹的中间一段为好,可将其截成6cm长的小段,并进行日晒,待断面收缩愈合后再下种。按行距30cm,内深15cm,株距20~25cm开沟,将种栽平放在沟内,然后覆土,稍压实。气温在20~24℃时,15天左右即可出苗。每亩约用种30kg左右,可种植8 000~10 000株。

三、田间管理

地黄出苗后,若发现缺苗,要及时补栽。从出苗到封垄前要追肥1~2次,每次每亩追施腐熟人粪尿1 000kg,或硫酸氨15~20kg。第二次可在苗株高20cm左右时施入。同时,要经常中耕除草,但要注意浅锄、慢锄,中耕深度以不超过2cm为宜,谨防伤害根茎和幼芽、嫩叶。当地黄茎叶长大并覆盖地面时,切忌用锄头除草,可改用手拔。在地黄生长期间,还要及时摘除花蕾和分蘖。因药用根茎抽苔开花会消耗养分,因此,出现花蕾和分蘖要及时打掉,以确保根茎正常生长发育。地黄浇水要求比较严格,素有“三浇三不浇”之说。所谓“三浇”是指施肥后必须浇、天旱时必须浇、暴雨过后地温升高必须浇;所谓“三不浇”即地面不干不浇、天气阴暗不浇、中午炎热不浇。地黄不仅怕干旱,还怕雨涝,下雨后田间积水过多时,要及时排水,以防块茎腐烂。

四、病虫防治

1. 斑枯病和轮纹病

发病部位在叶面,病斑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可喷洒1∶1∶150倍波尔多液3~5次,效果明显。

2. 干腐病

发病部位为叶柄,严重时叶柄腐烂,植株地上部分枯萎而死。播种时要选无病种栽,实行轮作。发病期间用50%退菌特1 000~1 500倍液,连续浇灌数次,即可防治。

3. 花叶病

发病部位为叶面,病灶呈浅黄色圆斑,在发病地块喷洒25~50mg/L的土霉素溶液,效果较为明显。

4. 红蜘蛛

可用50%三硫磷乳剂

1 500~2 000倍液,或30%三氯杀螨矾与40%乐果1 500倍液混合进行杀灭。

5. 地老虎和蝼蛄

可用90%敌百虫1 000~1 500倍液洗穴防治。亦可用白砒、饴糖各1份,麦麸2.5份的比例,掺入适量水制成毒饵诱杀。

五、收获加工

盐碱地黄颡鱼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第4篇

1 地理环境

项目试验地点距莱州湾30 km,距渤海湾50 km,土壤类型为滨海氯化物潮盐土,土体含盐量在0.347%~2.224%之间,母质为黄河冲积物,潜水埋深较浅(一般2~3 m),潜水矿化度较高,土壤质为中壤表砂体型。由于含盐量高,不经过改造农作物很难生长,可开挖池塘进行水产养殖。

2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在1 hm2左右,南北走向,最高水位可达2.5 m,池塘成方连片,有完整的进排水系统。养殖区毗邻七干渠,用水方便。水源为黄河水,水质良好,pH值在8.0~8.5,矿化度在0.6 g/L。池塘新开挖不久,池底淤泥较少。每个池塘安装有3 kW的叶轮式增氧机2台。

3 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3.1 清塘消毒

在每年11-12月份黃颡鱼收捕后,将池水排干,清除多余的淤泥,池塘经过一个冬天的晾晒、冷冻可以杀灭大部分的原生动物和细菌等病原体,池底的有机物得到氧化分解。第二年春天放苗以前使用生石灰或者漂白粉消毒。生石灰使用方法:先在池塘中间挖几个坑,将生石灰在坑里与水反应成粉状后,趁热连水一起全池泼洒,可有效杀灭有害生物,并能改善底质,调节酸碱度,生石灰用量2 250 kg/hm2左右;漂白粉消毒,在池塘中先进水10~15 cm,漂白粉与水混合后在全池泼洒使水体中漂白粉的浓度达到40~60 g/L,可有效杀灭细菌和有害生物。

3.2 饵料生物培养

在鱼苗放养前要先进水80 cm左右,施肥培养生物饵料,生物饵料的培养能够为苗种提供部分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促进苗种的健康生长。肥水可用有机肥和无机肥,在池底有机质多的情况下可少使有机肥,而改用无机肥或生物肥。施肥应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

3.3 搭建饵料台、安装增氧机

在苗种放养以前要先将饵料台和增氧机安装好。一般每0.2~0.33 hm2配备3.0 kW的叶轮式增氧机1台。

4 苗种投放

黄颡鱼养成的苗种一般要求在30~40尾/kg为宜,放苗12万尾/hm2左右。在4月底5月初水温稳定在15 ℃以上,即可放苗。苗种要求规格整齐、健康不带病原体、无畸形、活泼游泳能力强。

苗种来源较远时应有专业人员和车辆运输,苗种来源较近时可使用普通水车充氧运输。放苗应尽量选择天气晴好的白天进行,苗种要经过消毒和过渡,使池塘水温和苗种的水温基本一致以减少鱼种的应激。在黄颡鱼苗种投放一周以后可投放鲢、鳙鱼苗,在主养黄颡鱼的池塘里套养鲢、鳙主要的作用是控制池塘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量,从而达到控制水质的目的,同时也能增加收入。

5 养成管理

5.1 水质调控

5.1.1 控制藻相 控制藻相就是控制水中藻类的种类和浓度。水质要到达“肥、活、嫩、爽”,透明度在30~40 cm,使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达到一个动态平衡。藻相的控制方法主要有合理施肥、放养鲢、鳙、及时换水等。当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池水透明度过大时,可以使用敌百虫等药物杀灭浮游动物,并及时换水来重新培育藻类。

5.1.2 水位控制 控制水位的作用一是通过控制水位来控制水温,二是控制藻类的繁殖,三是给养殖动物一个合理的活动空间。水位控制的原则:春天为尽快提高水温水位要浅,宜在80 cm左右,随着水温的提升和黄颡鱼活动量的加大逐渐添加水提高水位;夏天应尽量抬高水位使池水底层水温保持在较低水平,水位在2.0~2.5 m为宜。

5.1.3 生物制剂的使用 在成鱼养殖的后期,因水质老化以及残饵、粪便的污染等原因,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浓度多会超标,导致溶解氧不足,影响黄颡鱼的生长。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经常开动增氧机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增加换水量改善水质以外,还要使用生物制剂来控制水质。常用的水质改良剂有EM菌、枯草杆菌、硝化细菌以及底质改良剂和解毒剂等,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在使用生物制剂时要注意不能和消毒剂同时使用,应在消毒剂使用一定时间后再用。

5.2 饵料投喂

黄颡鱼人工培育的苗种,大都进行了人工饵料驯化,摄食颗粒饵料积极,放苗后2~3 d就可投喂配合饵料。黄颡鱼对饵料中蛋白质的要求较高(40%左右),普通的饵料达不到要求,最好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黄颡鱼专用膨化饵料。放苗初期每天投喂4次, 中期投喂2~3次,具体投喂时间根据天气长短和水温高低等情况确定。一般投喂四次的时间安排为6:00、10:00、14:00、18:00,投喂时要做到四定:“定点、定时、定质、定量”。一般当水温为10~15 ℃时,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5%~1.8%;当水温为15~20 ℃时,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2.5%;当水温为20~35 ℃时,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4%~5%。投喂前先给予一定时间的声响,使之形成条件反射,经过一段时间后黄颡鱼听到响声就会聚集到投喂点。饵料投喂应以八成饱为宜,即看到80%的鱼摄食完毕离开即可,很多养殖户为促使养殖对象尽快生长多投喂饵料,这样做会使其抗应激能力下降,食欲减退,时间一长容易发生疾病,生长受到影响。

5.3 日常管理

池塘养殖日常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必须精心细致,经常持久。包括检测池塘的水色浓淡、透明度的高低,水温、氨氮、溶解氧的变化,及时换水、施肥调节水质,测量黄颡鱼的生长情况,观察其摄食情况。根据天气、水温、鱼的生长情况等调整颗粒饵料粒径和投喂量,细心查看其活动,随时注意鱼的病害发生情况,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泼洒施肥和开启增氧机等措施,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饵料生物丰富。每隔一段时间,对池塘进行杀虫和杀菌消毒,并定期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等免疫制剂,提高鱼苗抗病能力,防止鱼病发生。

5.4 病害防治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特别是在养殖密集区,黄颡鱼病害时有发生。对于鱼病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黄颡鱼病害防治一般采用生态、药物、免疫综合防治的方法,并遵循外用、内服相结合。首先,要注重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的营造,通过调水等手段有效抑制池塘有害微生物生长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其次,定期对水体进行杀虫、杀菌,采用先杀虫,后杀菌的原则进行。如已经发现病害,则需查明病因,采用外用内服的原则对症下药,尽量减少损失;第三,可定期内服大蒜素、维生素C、免疫多糖等增强黄颡鱼体质,提高其抗病能力。

6 结果与效益分析

从5月20日放养苗种到7月30日经过70 d左右的养成,黄颡鱼规格由25 g/尾到达155 g/尾,成活率到达83%,单产达到15 435 kg/hm2,产出34 993元,投入18 522元,效益16 471元。投入产出比为1∶1.89。

7 分析与讨论

滨海盐碱地池塘养殖黄颡鱼,只要管理得当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目前黄颡鱼在盐碱地养殖的很多技术还不够成熟,还应对相关的生态养殖技术加大后续研究的力度,形成一套适合盐碱地池塘的养殖模式。

黄颡鱼的养殖在本地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该产业要发展还需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同时可以探讨“公司+农户”的形式由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养殖户的发展。

(收稿日期:2015-08-09)

桑园间作地黄技术要点 第5篇

1 地黄的特征特性

地黄又名生地, 为一年生双子叶玄参科地黄属草本植物, 以根茎作为药用[1], 具有滋阴、养血、润燥功能[2]。地黄适应性强, 对气候条件要求不太严格,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种植, 耐寒, 耐旱, 怕积水, 多生长于排水良好的沙地、荒坡、地埂边等[1], 最适宜在气候温和, 光照充足, 土层深厚, 有机质丰富, 酸碱度中性或微碱性, 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中种植。地黄以种子或根茎繁殖, 种子繁殖多半作为育种采用, 根茎繁殖普遍用于生产, 其生长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11月底, 地温在8℃以下根茎不能萌芽, 当地温在11~13℃, 根茎开始萌芽, 出苗期经过30~45天, 气温在25~28℃时增长迅速。初夏开花。

2 地黄种植技术

2.1 选地与整地

选择新栽桑园或宽行间作桑园, 土壤疏松肥沃, 排灌良好, 前茬以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为宜, 不宜在前茬为萝卜、油料等作物地栽种, 否则容易诱发病害;也不宜重茬, 易导致地黄根茎味苦形瘦, 不堪入药。本试验地为2015年春季新栽桑园, 行距2m, 株距0.4m, 桑树品种为晋选7号, 前茬种植玉米。选好地后, 每667m2撒施腐熟的堆肥1500~2000kg, 过磷酸钙20kg, 结合早春桑园耕作, 翻入土中作基肥, 一般深度为25cm左右, 整平耙细后, 铺上1m宽黑色塑料薄膜作畦。

2.2 选种及处理

首先要选栽适合本地的品种。北京3号, 耐旱耐寒, 长势旺盛, 抗病性强, 产量高, 适合于当地栽植。一般选用上一年7~8月栽培的生长健壮、无病虫、无损伤的根茎做种栽。栽种前将根茎去头斩尾, 取中间段, 然后截成4~5cm长的小段, 每段留3~4个芽眼, 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5min, 捞出沥干至伤口愈合, 以备种植。

2.3 种植

地黄种植密度一般行距30~40cm, 株距25~30cm, 错开种植。在铺好的塑料黑膜上用木棍打深3~5cm的小穴, 每穴横放种子1~2段, 用小铲子覆好土, 土要盖住地膜孔。每行桑树间作两行, 每667m2桑园需种子30kg左右。

3 地黄管理技术

3.1 间苗、定苗

地黄种植后约40天左右, 苗基本出齐, 这时幼苗已长出2~3片叶子, 为保障养分集中供给, 就要及时间苗。间苗时用手压住苗根, 防止连根拔起, 选留健壮幼苗, 每穴留1~2株。当苗长出4~6片叶时, 开始定苗, 每穴留壮苗1株。如果有缺株现象应及时进行补栽, 补栽时应多带些原土起苗, 并及时浇水, 或于阴雨天进行补栽, 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3.2 除草

地黄覆盖黑膜后, 可起到抑制杂草的作用, 畦上杂草很少, 5月初主要除去桑树行里的杂草及畦边上的草, 以防影响地黄生长。5月下旬, 随着地黄出苗, 杂草也从出苗孔里钻出来, 这时, 要连同间苗一同拔除。幼苗周围的杂草要用手拔除, 以防伤苗。7月下旬, 植株基本封行, 杂草旺盛时, 畦边上的杂草可用除草剂清除。总之, 田间的杂草要及时除掉, 以防与地黄争肥争光, 同时可减少病虫害发生。

3.3 追肥

地黄是密植作物, 从出苗到封垄前要追肥1~2次。生长前期以追施氮肥为主, 促使幼苗健壮, 生长后期以增施磷、钾肥为主, 促进根茎膨大。一般定苗后, 在近植株旁开沟, 追施尿素, 每667m2施10kg左右, 也可在间苗后结合桑树浇水施入。7月中旬, 正是根茎发育膨大期, 也是地黄管理和争取产量的关键时期, 这时要追施1次硫酸钾复合肥, 一般每667m2施30kg左右。

3.4 浇水

地黄浇水以不旱不浇, 天阴不浇, 中午不浇为原则[3]。前期需水量大, 应勤浇水, 可与新栽桑树管理同时进行。后期为地下根茎膨大期, 应适当浇水, 若在雨季有积水时要及时排水, 以防止根腐病发生。施肥后, 一定要浇水, 促进养分吸收。

3.5 掐花

6月上旬, 地黄陆续出现分蘖长出花蕾, 消耗养分, 影响根部生长。因此, 出现分蘖和花蕾时要及时掐掉, 以确保根茎正常生长发育。

3.6 病虫害防治

3.6.1 病害

地黄的病害主要有斑枯病、轮纹病、枯萎病, 这些病一般于5月上旬开始发生, 6~7月发生严重, 应注意及时防治。斑枯病、轮纹病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每隔7~10天喷1次, 连喷2~3次;枯萎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浇灌, 每隔7~10天浇1次, 连浇2~3次。

3.6.2 虫害

地黄的虫害有红蜘蛛、地老虎等, 可用常规方法防治。注意选择药剂时可与桑树除虫害的药物相同, 同时应避免使用高毒农药。红蜘蛛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洒防治, 同时清除枯枝落叶;地老虎可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或50%辛硫磷1000倍液喷洒防治。

4 采收

春栽地黄于当年11月底, 在地上茎叶枯黄时应及时采挖。采挖时可在畦的一端开沟, 顺次采挖, 去茎叶、须根、泥土, 分开大小, 进行出售。也可利用专门的烤炉将其加工为熟地黄出售。每667m2桑园产鲜地黄1850kg以上, 增收2000余元, 加工后, 收入更高。

5 小结

桑园间作地黄, 可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桑园产出率, 每667m2桑园增收2000余元。因此, 积极引导蚕农开展桑园合理间作, 尤其是蚕桑生产低潮时期, 可提高桑园综合效益, 从而稳定蚕桑生产的发展。

摘要:桑园通过间作地黄, 掌握地黄种植技术, 每667m2桑园可增收2000元以上, 能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桑园产出率。

关键词:桑园,间作,地黄

参考文献

[1]马现伟, 翟瑞平, 陈向华, 等.地黄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 2007 (7) :26.

[2]韩薇.地黄种植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 2012 (12) :30-31.

宜昌市不同产地黄精栽培技术研究 第6篇

野生黄精于阴湿的山地灌木丛及林边草丛中生长, 喜欢湿润气候, 宜昌的许多山区、丘陵区都很适合黄精的生长, 也分布有许多野生黄精 (多花黄精较多) , 在夷陵区的雾渡河、邓村、长阳的高家堰等地就有很多农民每年都大量采挖野生黄精自己食用或到市场出售, 也有农民自发进行人工栽培。研究人员从2011 年底进行野生黄精采挖、移栽, 进行生长发育和栽培技术研究, 以期为黄精在宜昌地区人工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点有2 个, 一个点设在长阳县的高家堰 (海拔为400 m) , 另一个点设夷陵区的邓村 (海拔700 m) 。2 个试验点均为气候温凉湿润, 试验地为砂质壤土, 土层深厚, 疏松肥沃, p H值6.5~6.8。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多花黄精种茎。2011 年的11—12 月, 在宜昌市夷陵区的雾渡河 (海拔400~500 m) 、夷陵区的邓村乡 (海拔600~700 m) 和长阳高家堰 ( 海拔400 m) 的山上采挖野生的多花黄精, 用湿润细沙埋好储藏一段时间, 于12 月下旬移栽。

1.3 试验设计

试验将采挖地分别为高家堰、夷陕区邓村、夷陵区雾渡河的黄精分别种植在长阳县的高家堰 (海拔400 m) 、夷陵区的邓村 (海拔700 m) 。3 次重复, 试验面积9 m2 (10 m×0.9 m) 。为提高遮荫度, 和玉米间作[3]。

1.4 栽培技术及加工要点

1.4.1 移栽定植。结合整地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 移栽前再施入过磷酸钙0.3 kg/m2。种植密度为35 cm×40 cm, 3 月中旬移栽, 选择健壮带顶芽的根茎切成10 cm左右的长段, 用草木灰涂抹伤口后移栽。移栽后如遇干旱应浇水保湿[3]。

1.4.2 田间管理。 苗期应经常中耕除草和培土, 开花后拔除杂草即可。干旱时需要及时灌溉浇水, 否则会过早倒苗, 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施饼肥0.1 kg/m2, 分2 次施下[4]。

1.4.3 病虫害防治。试验观察黄精的地上病害不重, 有个别植株有黑斑病, 病原为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 危害叶片。发病初期, 叶片从叶尖出现不规则黄褐色斑, 以后病斑向下蔓延, 连雨天加重, 病部叶片枯黄。 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1 ∶ 1 000 倍波尔多液或50% 退菌特1 000 倍液, 每7~10 d喷1次, 连续3 次, 基本可以防治。黄精的地下害虫较重, 主要是蛴螬, 属鞘翅目金龟钾科。以幼虫危害, 咬断幼苗或咀食苗根, 造成断苗或根部空洞, 危害严重。田间发生期, 用90%敌百虫1 000 倍液浇灌;用黑光灯或毒饵诱杀成虫; 施用粪肥要充分腐熟, 最好高温堆肥或用75%辛硫磷乳油对粪肥和土壤消毒[5]。

1.4.4 采收加工。2 个试验点均在11 月中旬倒苗, 12 月初茎秆上的叶片全部脱落时采收最佳[6]。采收时应选择无雨天, 土壤湿度较低, 土壤容易与根茎分离, 不易碰伤根茎, 影响商品质量。

采后应及时进行初加工, 首先将黄精须根摘下统一处理, 然后将黄精根茎冲洗干净, 放到蒸锅里蒸50 min左右, 取出烘干 (40~50 ℃) , 真空封袋保存。

1.5 调查方法

每个重复连续选10株定点观测生长发育性状、物候期等。2011—2014年每年的11月末, 茎秆上的叶片完全脱落后开始采挖, 每个重复随机采挖3 m2测产, 并计算平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精的主要形态性状

叶型多为条状披针叶, 也有卵状披针叶;叶互生, 叶片数15~65 片不等。茎高55~98 cm。花腋生, 常2~4 朵小花, 下垂, 总花梗长1~2 cm;花被筒状, 白色至淡黄色, 长0.8~1.3cm, 雄蕊6 枚, 花丝较短, 长0.5~1.0 mm, 花柱长为子房的1.5~2.0 倍, 浆果球形, 成熟时黑色, 有3~9 颗种子。

2.2 黄精的生长发育特性

本试验的黄精3 月下旬至4 月初出苗、稍晚于采挖地的野生黄精的出苗时间可能是因为采挖分割的关系, 稍晚于采挖地的野生黄精的出苗时间。5 月初现蕾开花, 5 月中下旬进入盛花期, 此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 7 月下旬至9 月为结果期。11 月中旬枯萎倒苗。

2.3 不同采挖地黄精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比较

如表1 所示, 在高家堰试验点, 3 个采挖地的黄精种源移栽后均能正常出苗, 出苗率均达到90%以上;也均能正常生长发育, 开花结实;种茎鲜重最高的是从夷陵区雾渡河采挖来的黄精种茎, 为1 899 g/m2, 种茎鲜重最低的是来自夷陵区邓村的黄精种茎, 只有983 g/m2。如表2 所示, 在邓村的试验点测产三地种源差异不大,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邓村的海拔比较高, 种茎没有驯化就直接引到相对海拔较低的高家堰种植, 黄精对环境还是不太适应导致。从表1、2的测产结果看, 在2 个试验点产量表现都相对高的是从夷陵区雾渡河采挖的种茎。从表2 的试验结果看, 相对低海拔的黄精种源引到相对高海拔地区还是较适应, 产量变化不大。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表明:宜昌的中高海拔地区可以种植中药材黄精。用根茎作种子最适宜播种期为12 月中下旬。选择种源时最好选择海拔高度相近地的种源, 移栽后适应性好, 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产量。尤其把高海拔地区的种源往低海拔引时要慎重。种茎采收最好选择无雨天进行, 为保证黄精的商品质量要及时加工。

摘要:将3个不同产地采挖的中药材黄精根茎, 分别种植在宜昌市长阳县的高家堰乡和夷陵区邓村乡, 经过3年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宜昌的中高海拔地区可以种植中药材黄精。用根茎作种子最适宜播种期为12月中下旬。最好选择海拔高度相近地的种源, 高海拔地区的种源往低海拔引时要慎重。种茎采收最好选择无雨天进行, 为保证黄精的商品质量, 要及时加工。

关键词:黄精,产地,栽培技术,加工,湖北宜昌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15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8:52-80.

[2]么历, 程惠珍, 杨智, 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养殖) 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708-714.

[3]田启建, 赵致, 谷甫刚.黄精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 2011 (4) :772-776.

[4]杨子龙, 王世清, 左敏.黄精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 :51-52.

[5]宋东平, 吴维春, 丁志国.东北黄精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4 (9) :21-22.

地黄品名考辨 第7篇

1 地黄品名溯源及正名

1.1 干地黄溯源

地黄记载始于《神农本草经》 (以下称《本经》) :“干地黄, 味甘, 寒。主折跌绝筋, 伤中, 逐血痹, 填骨髓, 长肌肉, 作汤, 除寒热积聚, 除痹, 生者尤良。久服, 轻身、不老。[1]”另名“地髓”、“苄”, 并未记载制法, 至唐《千金翼方·卷十四》始记载了“造生干地黄法”和“造熟干地黄法”[2]。造生干地黄法需捣汁、加酒、拌润、干燥, 不同于今天的生地黄。造熟干地黄法却与今之熟地黄相似。可见生地黄与干地黄不只是名称上不同, 加工方法亦不同, 所以不得混称。治鼻衄及膈上盛热, 如《证类本草》中记载《孙兆方》中, 用干地黄、龙脑、薄荷等分为末, 冷水调下[3];治妇人发热, 如《本草纲目》中记载《产育保庆集》中的地髓煎, 用干地黄一斤, 为末, 炼蜜丸梧子大, 每酒服五十丸[4];治消渴, 如《备急千金要方》:黄芪、茯神、瓜蒌根、甘草、麦门冬各三两, 干地黄五两。上六味, 细切, 以水八升, 煮取二升半, 去滓, 分三服, 日进一剂, 服十剂[5]。

生干地黄单列一项, 始载于明·陈嘉谟《本草蒙筌》:“生干地黄, 味苦、甘, 气寒。气薄味厚, 沉也, 阴也, 阴中之阳。无毒……日干者平, 火干者温, 蒸干者温补, 生干者平宜。[6]”治虚劳吐血不止, 如《太平圣惠方》地黄散:生干地黄一两, 黄芩一两, 白芍药一两, 阿胶二两 (捣碎, 炒令黄燥) , 当归一两, 伏龙肝二两。上药捣细罗为散, 每服不计时候, 以糯米粥饮调下二钱[11]。治妊娠堕胎后血出不止, 少腹满痛, 如《圣济总录》地黄汤:生干地黄 (焙) 、当归 (焙, 切) 、川芎 (去芦头) 各二两, 阿胶 (炙令燥) 、艾叶各半两。上五味, 粗捣筛, 每服三钱匕, 水一盏, 煎至七分, 去滓温服, 空心服之, 晚后再服。[7]治血瘕, 如《普济方》地黄散:生干地黄一两, 乌贼骨二两。上为末, 空心温酒调下七服。[8]

熟干地黄, 较早记载于宋代《本草图经》:“熟干地黄最上……[9]”明·徐彦纯《本草发挥》始列熟干地黄一项:“味甘, 苦, 日乾者, 平, 火乾者, 温, 无毒。[10]”治消渴属肾消者如《太平圣惠方》熟干地黄散[11]。

1.2 生地黄溯源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始载:“生地黄, 汁。■咀, 蒸之如斗米饭久, 以铜器盛其汁, 更绞地黄汁。”这里记载的生地黄, 应该就是鲜地黄, 但实质是记载了其炮制方法。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记载:“生地黄, 大寒。主妇人崩中血不止, 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 伤身胎动下血, 胎不落;堕坠, 折, 瘀血, 留血, 衄鼻, 吐血, 皆捣饮之。久服轻身, 不老”[12]。根据其功能主治, 也应该是鲜地黄。生地黄在古代本草中当做鲜地黄之意, 应用较为广泛, 如《本草纲目》记载生地黄方40多首, 这其中以生地黄捣汁入药为多, 可据此区分生干地黄用药。

生地黄意为干地黄与《本经》对应, 则始载于宋代《本草图经》, 该书记载:“地黄……二月、八月采根阴干……阴干者是生地黄。[9]”由此可知, 这里的生地黄应该与《本经》一致, 基本同生干地黄, 其意接近于现版药典中的生地黄。配方应用如《温病条辨》记载清营汤、青蒿鳖甲汤、增液汤等经典方剂。

不难看出生地黄、干地黄含义混淆应该就是源于宋代。那么当时为什么不再称之为“干地黄”而改作“生地黄”呢?其名称变更很有可能是因为同一时代“熟地黄”这一炮制品种的正式命名出现。地黄在宋代《本草图经》由干地黄按生干、熟干不同炮制方式分别命名为生地黄和熟地黄, 其“生”是与“熟”相对而言的, 而并非以往“鲜”之意, 故以“生”作“干”用, 加于地黄名前。

1.3 鲜地黄溯源

鲜地黄始载于明·李中立的《本草原始》:“鲜地黄大寒……[13]” 笔者发现清乾隆安雅堂藏本《本草原始》中记载地黄实为生、熟两品, 其中生地黄项下分别小字记叙了《本经》中的干地黄及《本草纲目》中生地黄并另命名为鲜地黄, 实际上是将其有关生地黄的气味与主治记载, 统统转入鲜地黄项下, 这可能是李中立根据当时实际情况, 大胆地对历代本草著作进行的一次重要变革[14], 而笔者认为这一现象也与“鲜”字本身含义不断扩大, 导致“鲜”、“生”语意交叉有关, 当时生、鲜地黄名称混淆现象应该更为严重。

鲜, 与地黄这一名称搭配见诸古代本草医书较少, 清·《本草害利》载鲜生地:“挖取鲜根洗净, 竹刀切片, 或捣汁用。[15]”;清·《本草便读》载:“生地未经蒸晒, 即今之所为鲜生地, 色黄味甘性寒, 专入脾胃, 散血清热。[16]”

1.4 熟地黄溯源

熟地黄的炮制方法始载于南北朝·雷敩的《雷公炮炙论》[17], 现今药典中的蒸法与之类似, 但仍以干地黄为名。而“熟地黄”之名则始载于宋《本草图经》, 著中称:“二月、八月采根, 蒸三、二日令烂, 暴干, 谓之熟地黄。[9]”古今对熟地黄基本功能的认识一致:均以补血滋阴, 益精填髓为功, 故被誉为“壮水之主, 补血之君”[18]。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方剂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地黄饮子、八珍汤、左归丸等。

1.5 地黄炭溯源

地黄炭始载于宋《太平圣惠方》, 用地黄“烧炭”治疗“心神狂乱”;用地黄“烧断烟”“贴于齿根上”治疗“牙齿宣露”[11]。这里笼统为地黄炭, 并未细分。

1.6 熟地炭溯源

熟地炭始载于明《济阴纲目》, “黑龙丹”中用熟地黄煅炭, 如“纸筋盐泥固, 火煅过”用于治疗“难产胞衣不下”[19]。清·《温热经纬》载“熟地:炭”[20];清·《类证治裁》亦载熟地炭[21]。

1.7 生地炭溯源

生地炭始载于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多方用到生地炭, 例如:“某, 脉细弦数, 阴分不足, 痰中带红, 肠风春温之後, 再劫津液, 以致上下失血, 风淫於内, 宜咸寒。用方生地炭、阿胶、龟胶、玄叁、白芍、女贞、茯苓、稆豆皮。[22]”再如《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天津方) 治阴虚火旺之吐血衄血, 痰中带血的八宝治红丹。

1.8 地黄各品名关系对照

2010版《中国药典》收载地黄名称内容为秋季采挖, 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 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 后者习称“生地黄”。熟地黄, 取生地黄照酒炖法或蒸法, 进行炮制。[23]

清·刘若金《本草述》云:“按《本经》, 地黄有干有生, 盖采得即用者为生, 晒干收者为干, 是干地黄即生地黄之干者也。后人复蒸晒九次, 然后用之, 是为熟地黄。[24]”

时珍曰:“《本经》所谓干地黄者, 乃阴干、日干、火干者, 故又云生者尤良。[4]”《名医别录》复云:“生地黄者, 乃新掘鲜者, 故其性大寒。其熟地黄乃后人复蒸晒者。诸家本草皆指干地黄为熟地黄, 虽主治证同, 而凉血补血之功稍异, 故今别出熟地黄一条于下。[25]”

笔者根据以上各处, 认为《本经》首记载即为地黄炮制品干地黄, 《名医别录》对鲜品地黄进行了药用描述, 并记为生地黄;熟地黄则为干地黄这一炮制品的再加工品, 是由古时蒸干地黄演变而来。归结地黄古今名称对照表, 见表1。

2 规范地黄品名

由于干地黄、生干地黄、熟干地黄名称功用及配方应用, 在现版药典中不再出现, 而在历代、本草医书中流传甚广, 古今难以呼应, 一些实效方剂难免失传, 故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干地黄这一传统炮制品名称, 一度曾为地黄正名, 这里推测随着炮制方法进一步细化发展, 人们认识到生干、熟干的不同干法, 进而名称逐渐演变, 如今化身在生地黄、熟地黄的名称之中, 当今用药不可不知。纵观古今文献, 今之生地黄即古之干地黄, 今之鲜地黄即古之生地黄, 今之熟地黄与古之熟地黄相同, 应予以统一。另外, 现代汉语词典对汉字“生”的相关释义为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 如生饭、生水, 其意与“熟”相对;汉字“鲜”, 为新的, 不陈的, 不干枯的, 如鲜果、鲜花、鲜嫩、新鲜等, 其意与“干”相对。药典中鲜、生、熟的名称中, “鲜”、“生”字面理解其意, 难免不生交叉重复难辨之感, 如此说来, 笔者建议规范地黄各炮制品用名, 与其他炮制品保持一致。有鲜品的药名前加“生”字, 如生姜, 所以鲜地黄就应该是生地黄;干品药名前要加“干”字, 如干姜, 所以生地黄就应该是干地黄;没有鲜品的生品就用原来的药名, 如:栀子、栀子炭, 黄芩、酒黄芩等, 这也是目前多数炮制品的命名原则。经过炮制的可以在药名前加制法或辅料名, 如熟大黄, 酒萸肉, 煅自然铜等。归结起来, 地黄各炮制品的规范用名应该是:生地黄、干地黄、熟地黄、生地黄炭、熟地黄炭。这样既与饮片性状贴切, 且也与古代大部分本草、医书相合, 便于饮片区分与临床辨证应用。

摘要:为弄清地黄炮制品发展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 以规范其用名, 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本文考究地黄相关本草、医书等文献资料, 追溯了干地黄等炮制品名称源头、演变历程, 并佐以相应的配方应用, 整理归纳出地黄炮制品古今名称对照表。其中, 今之生地黄即古之干地黄, 今之鲜地黄即古之生地黄, 其余炮制品名称及临床应用变化不大。地黄各炮制品演变历程反应了当时用药的实际需求, 但其名称规范性有待商榷。建议现今地黄规范用名应该是:生地黄、干地黄、熟地黄、生地黄炭、熟地黄炭。

地黄药用价值探微 第8篇

《本草正义》云:“地黄为补中补血良药。古恒用其生而干者,故曰干地黄,即今之所谓原生地也。然本经独于此味用一干字,而又曰生者尤良,则指鲜者言之,可知干地、鲜地,六朝以前,本以分两类,但辨主治,犹未甚严。”至《名医别条》,“则更出生地黄一条,显于干地黄区多,其主治则干者补血益阴。鲜者凉血清火,功力治疗,不附相混……唐宋以来,有制为熟地黄之法……”“熟地之补阴补血,功效固不可证,然亦惟病后亢虚,及其阴素薄者,可以为服食补之用。”可见在临床应用上,自古就有鲜生地,干生地和熟地黄之分,明确指出三者功用的差异。

生地黄,原名干地黄,简称生地。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2]。以河南怀庆产者最有名,河北、陕西、浙江、东北等地亦有栽培[3]。味甘微苦,性寒。归心肝肾经。主要有凉血清热和滋阴补肾的作用。

凉血清热。生地黄甘苦而寒,能凉血而清热,并能凉血止血。在眼科常用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前出血,视乳头血管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证属阴虚火旺;肝阳上亢;肝郁气滞型。常与知母、黄柏、羌活、天花粉、寸冬、玄参、山萸肉、山药、羚羊角、龟板、石决明、川芎、赤芍、茜草、旱莲草等同用。如大滋阴汤,固本泻火汤,平肝明目汤等。内科常用于温热,热邪侵入营分或血分时,常与玄参、连翘、栀子、郁金、竹叶、丹皮、赤芍、石膏、犀角等同用。如清营汤,化斑汤,犀角地黄汤等[2]。

滋阴补肾。本品蹦滋阴补肾,可用于阴虚火旺型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球后视神经炎;视乳头炎及视乳头视网膜炎。常与牡丹皮、菊花、茺蔚子、青葙子、丹参、茯苓同用。如滋阴明目汤,还元明目汤等。用于阴虚有热而产生的骨蒸痨热,干咳,咽喉燥痛,痰中带血,手足心热,盗汗等症。常与地骨皮,炙鳖甲,丹皮、秦艽、知母、白薇、玄参、天冬等同用。

生地黄炒炭称生地炭,主用于止血。衄血,便血,尿血,吐血,咳血,崩漏,球结膜出血,前房积血,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出血等症。

熟地黄,始载于《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原名熟干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根。经加工蒸晒而成。我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山西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主用于补肾滋阴,养血。血虚心肝失养,可致目视不明。如单纯性视神经萎缩,缺血性视乳头病变,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体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常与葛根、黄芪、香附、当归、白芍、杞子、制何首乌、苍术、白术、云苓、栀子、桃仁、红花、昆布、覆盆子、菟丝子等同用。如加味逍遥散,活血明目汤,右归丸,镇肝固胆汤。

妇女以血为本,血以充盈为顺。妇女月经不调常因血虚血瘀所致。熟地味甘微温,质滋静守而善补血养阴,故可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等症。如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月经攻眼病》四物温经汤。治妇女妊产诸疾,但见阴血亏虚者,可选用熟地。如《景岳全书·妇人规》泰山磐石散。

精血同源。熟地通过养血滋阴,能补精益髓。精亏血虚所致的小儿皮质盲,以及成人视疲劳症,老视症,视网膜脂血症,贫血性眼底改变,视网膜光损伤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均可据情选用。常与制首乌、杞子、菟丝子、女贞子、桑葚子、决明子、阿胶、旱莲草、山楂、苍术等健脾补血、益精之品同用,以增强药力。

地黄从土中挖出洗净即用者,或刚挖出之新鲜地黄,若埋入湿沙中可保存2~3个月,又名鲜地黄(鲜生地)。性大寒,性效与生地黄相似,但寒良之性更甚,清热凉血及生津止渴之力较强,补益养阴作用稍弱,主用于温热时疫,血中火毒热炽而狂热谵语等症。鲜生地捣烂成糊状,外敷眼部治疗前房积血,眼睑皮下淤血,球结膜下出血。或泡水当茶饮亦可。另有细生地或小生地,养阴而不腻,适用温热病后期,阴津不足而食纳不好的情况。生地黄味厚滋腻碍邪,故邪盛湿热,脾虚运迟者不用。此时宜用细生地。用时必须或配砂仁,或用姜汁炒用。

配麦冬润肺清火;配天冬滋肾降火;配元参解毒清热凉血;配犀角凉血化斑;配龙牡凉血软坚散结,促进玻璃体积血,玻璃体混浊及视网膜黄斑病灶吸收;配黄连、连翘、黄芩、黄柏、蒺藜、柴胡、苍术、苦参,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

中医眼科学家路际平先生[4]所著《本草易知录》中说:“生地甘寒泻心火,清肺消瘀通经络。吐血血痢血崩闭,血热妄行不可脱。生津善治干眼症,眼科血症是要药。”“熟地黄,甘温性,补肝肾,能涩精,强筋骨,祛诸风。瘰疬痈疽不可离,崩带痨瘦亦能清。补血主治青盲障,黄斑病变亦复明。”

用量一般15 g。重者可用30 g,或更多些。鲜生地常用30~60 g。

现代研究报导,成分含β-谷甾醇,甘露醇,梓醇,地黄素,铁质,维生素A类物质等。水煎剂有抗炎作用;能降低血糖;有一定的强心,降压,止血,保肝,利尿,抗放射,抗真菌等作用。

在长期栽培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和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地黄形成了许多农家品种,如金状元,小黑英,形疙瘩,新状元,大青英,状元拐等。在河南栽培方法,首先选地整地。地黄喜阳光充足,干燥而温暖的气候;对土壤适应性差,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腐殖质多,地势高燥,能排能灌的中性或微碱性沙质壤土中生长,粘土则生长不良。忌重茬,收获后,须隔7~8年才能再种。前茬忌芝麻,花生,棉花,油菜,白菜,萝卜,豆类和瓜类等作物。因这些作物易发生根线虫病和红蜘蛛。同时南北临地,亦不宜种植高杆作物。

栽种春地黄(早地黄)的土地,应于秋收之后,施足底肥,越冬风化,上虚下实,平整作畦栽培。

栽种麦茬地黄(晚地黄)的土地,可在夏收之后,施足底肥,深耕细耙,平整作畦,然后栽培。

采藏。早地黄在立秋后,晚地黄在寒露前收获。鲜地黄不宜长时间存放,应及时加工,成品分级装入麻袋,放通风干燥处,防发霉,虫蛀。取净生地,用黄酒(每100 g生地用酒500 g)炖至酒吸尽,取出,晒至外皮粘液稍干时,切片,晒干,或将净生地置适宜容器内蒸至黑润,取出,晒至八成干时,切片,再晒干,即为熟地黄,以肥大肉质,乌黑发亮者为上品。盛入破罐备用。

参考文献

[1]张伯龙,唐容川,黄杰熙.本草问答评注.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91:21.

[2]颜正华.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53,814.

[3]河南省医药公司.河南中草药栽培,1974:75.

“地黄10兄弟” 功用各不同 第9篇

六味地黄丸是经典药方,中医药学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变化,演变出了“地黄”家族,它们大多都有补益肝肾之效,但随加入药物不同、剂量各异,作用效果其实也大不相同。因此,患者在挑选这些成药时,也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病情、体质情况,辨证后再合理选用,切不能因为名字类似就混用或替用。

六味地黄丸

【经典病例】

张女士最近因为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足跟痛和健忘失眠去中医院就诊,医生在为她做了详细检查,并排除骨刺之后,开了几副汤剂和1瓶六味地黄丸。因为平时看了许多养生节目,所以张女士看着处方就问,“医生,这六味地黄丸不是儿科药嘛,怎么能治疗我这些‘骨伤科’的问题。”

对此,医生耐心向张女士解释,首先,她所表现出的腰酸腿软和足跟痛绝非骨伤科问题,而是中医所讲的“肾虚”表现,但现代临床发现,六味地黄丸对于成年人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盗汗遗精也有不错的疗效。

【成方解析】

六味地黄丸主要适合于肾阴虚或肝肾阴虚患者,中医认为肝肾同源,症状也一起出现。临床表现为阵阵潮热、盗汗、手脚热、五心烦热,有的患者两颧午后出现发红,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具体来说,六味地黄丸主要用于4个方面:一是慢性疲劳患者,比较符合肝肾阴虚的病症,推荐服用六味地黄丸2周到1个月;二是更年期(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几个月到半年时间,有时候还需要配合其他药品进行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三是一些肝肾阴虚早期表现的亚健康状态人群(比如失眠人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四是高血压、糖尿病、甲亢这类疾病,只要符合肝肾阴虚的症候,都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

用药指导

1.对于正常人群,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不宜自行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

2.饭后半个小时以后再服用,避免对胃肠造成伤害。

3.六味地黄丸的服用应该根据身体状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像维生素一样每日不停服用。

知柏地黄丸

【经典病例】

刘奶奶病情和张女士看上去极为相似,除了也有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足跟痛之外,平时还总有烘热升火的感觉,尤其是夜里醒来,总是一身黄汗,喉中干苦难耐,像火烧似的。最近几天,刘奶奶又发现自己嘴里长了好几个溃疡,牙龈又肿又疼……听人介绍,刘奶奶买来六味地黄丸服用,可服用1周后,病情却没有什么好转,急忙去医院就诊。检查之后,医生给她开了1盒知柏地黄丸。虽然只有2字之差,但作用和效果是不一样的。

【成方解析】

知柏地黄丸又名“知柏八味丸”,出自《医宗金鉴》,是在六味地黄丸原方的基础上加知母、黄柏组成。知母清虚热,黄柏泄虚火,使其在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增加了降火功效。中医认为阴虚生内火,除肾阴虚证外还出现形体消瘦、两颧发红、五心烦热等虚热证候。所以,知柏地黄丸适于出现此证的结核病、更年期综合证、慢性咽炎、神经性耳聋等患者,但阳虚寒证、实热证者忌服。

除了适合上述诸证,在现代中医临床上,知柏地黄丸还有新的应用,如降血糖、抗氧化和抗疲劳,以及增强免疫等功效被证实有效。此外,知柏地黄丸还常常用于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更年期(现改称围绝经期)综合征、复发性口腔溃疡、女童性早熟、慢性前列腺炎、经间出血、习惯性便秘、淋证、儿童多动症、鼻槁(编者注:鼻槁为中医病名。以鼻内干燥、鼻塞、鼻气腥臭、鼻黏膜萎缩、鼻腔宽大为特征)、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尿病、皮肤病、骨质疏松、甲状腺结节、不孕等症。

用药指导

除医嘱特别提醒外,知柏地黄丸一般每次1袋6克,每日2次。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1~1.5个月就会有效果,当然起效快慢也因各人体质而异。另外,对于服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所出现的阴虚火旺症状,也可以考虑服用知柏地黄丸,建议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月。

归芍地黄丸

【经典病例】

张女士在服用六味地黄丸后,腰腿痠痛、足跟痛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女儿突然离婚,气得张女士整天茶饭不思,不但原有的症状反复,还出现新的情况——肝区胀闷难受,情绪也是烦躁不已、悲喜无常。

在了解张女士的情况后,中医师为她调整了原来的汤剂,成药也由六味地黄丸改成了归芍地黄丸。医生告诉张女士,归芍地黄丸相比六味地黄丸更注重养肝柔肝,可以帮助缓解她因肝气郁结引起的肝区不适。

【成方解析】

归芍地黄丸是六味地黄丸加当归、白芍两味中药而成,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全方旨在滋补肝肾,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足跟痛的临床治疗,属于阴虚火旺者均可以服之。另外,对于肝肾阴虚引起的原发性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肾盂肾炎有明显的治疗或改善症状作用。妇科疾患、手术大出血、产后流血过多属于血亏贫血之证者,服用也有一定效果。

用药指导

归芍地黄丸分水蜜丸、小蜜丸和大蜜丸。水蜜丸1次6克,每日2~3次;小蜜丸1次9克,1日2~3次;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不管是哪种,均应在饭前服用,且用淡盐水送服最好。

七味都气丸

【经典病例】

徐爷爷也有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的问题,还经常表现出慢性咳喘,每次咳嗽时,总会连带着漏出些小便,为此他尴尬不已。针对这样情况,医师说徐爷爷是肾虚,可以服用七味都气丸,并解释说,“都气丸”系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而成,虽然只是加了一味药,整个组方的功效却发生了变化。如果说六味地黄丸更注重补肾,那七味都气丸则是在此基础上加强了“纳气”的功效,针对因肾虚所致的气虚咳喘,应用此药更为合适。

nlc202309011416

【成方解析】

经常有这样的患者,有肾虚的症状,如腰痛、耳鸣、遗精等,同时又胸闷气短,总感觉呼吸的时候使不上劲,吸气困难,呼气多吸气少,过一会儿就要使劲地深深吸一口气才觉得畅快。在中医里,这叫做“肾不纳气”。在五脏中,肺在最上方,肾在最下方,虽说相距较远,但它们是相通的,肺吸气的动力来自肾,肾的力量在底下一拉,肺就能吸气了,这就是中医常说的“肾主纳气”。当肾不纳气的时候,人就只有呼气的力量而没有吸气的力量了。这时候,在滋阴补肾的同时,还要加强肾的收摄能力,于是在六味地黄丸方子的基础上加一味五味子,就成了七味都气丸,专治肾不纳气。同时,因为五味子有很强的收涩功能,能收涩肺阴、肾阴,适用于肾阴不足所致的虚咳、气喘、遗精等症。

用药指导

七味都气丸为水蜜丸,每次9克,每日2次。如果是由伤风感冒而引起的咳嗽气喘者要禁用。

麦味地黄丸

【经典病例】

马先生有肾虚的毛病,还是个“老烟枪”,所以肺也不好,经常咳个不停。为此,医生给他开了几盒麦味地黄丸,并告诉他,相比六味地黄丸仅仅补肾之外,麦味地黄丸有更强的养阴生津、敛肺止咳之效,即肺肾同补。所以,肾虚伴有肺燥的人尤为适合。

【成方解析】

麦味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麦冬、五味子。五味子味酸性温,可收涩肺肾之阴,麦冬味甘性寒,既能润肺,又能清肺火。肾水足了,肺阴得到收敛,肺部得到滋润,咳嗽就会好得快。麦味地黄丸滋肾养肺,滋肾是滋阴,养肺是养气,阴虚、气虚的老年人吃了后,会感觉非常舒服。所以,麦味地黄丸又叫做“八仙长寿丸”(出自《寿世保元》)。临床主要用于肺肾阴虚、咳嗽喘逆、潮热盗汗、头晕目眩、耳鸣口干的治疗,比六味地黄丸有更强的养阴生津敛肺之效,对于肺痨(肺结核)、消渴(糖尿病)两证尤为有效。

【用药指导】

麦味地黄丸也属蜜丸,小蜜丸每次9克,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一般1个月为1个疗程。服用麦味地黄丸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个疗程,以达到效果为止,长期服用反而会对身体不利。此外,麦味地黄丸强于滋阴补肺,所以肺肾阳虚患者不宜服用。

桂附地黄丸

【经典病例】

孙阿姨属典型“肾阳虚”体质,一年四季,她总是穿得比常人更厚实一些,即使是三伏天里,她也是长袖衬衫。据孙阿姨自己介绍,她平时特别怕冷,腰膝酸软,一到冬天,还有四肢不温的表现。

孙阿姨说,中医师为她诊断为肾阳虚证,虽然是“肾虚”,却不让她服用六味地黄丸,而是让她服用桂附地黄丸,还嘱咐她平时可以多吃一些羊肉、韭菜、泥鳅等来进行食补。

【成方解析】

桂附地黄丸又名八味地黄丸。从全方的组成来看,桂附地黄丸属于阴阳双补,十分适合冬季服用。单纯的六味地黄丸性味偏于寒凉,显然不适合有畏寒肢冷、大便溏薄甚至性功能障碍等症状的中老年人。针对这一矛盾,桂附地黄丸中增添了两味具有温阳作用的药材:肉桂和附子,两药皆有温阳助火、散寒止痛之效,等于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加了一把“火”,以温辛补肾阳,奏阴阳双补的功效。

桂附地黄丸是地黄丸系列中唯一适于阴阳两虚者服用的中成药,例如肾阴虚合并肾阳虚证的腰肌劳损、慢性气管炎、糖尿病肾病性水肿患者等,对肾阳虚所致的四肢冰冷、腹痛、小便清长、大便稀烂、阳痿、滑精或女子不孕症等较为适用。由性功能下降或由阳气不足导致水液代谢失常,引起小便不利、下肢浮肿等也可以应用。但阴虚生内热者忌用。

用药指导

桂附地黄丸应用广泛。如果是慢性肾炎,且时有血尿、蛋白尿、肾性高血压、水肿等,可用桂附地黄丸(浓缩丸),口服每次8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7天为1疗程,可连服3~4个疗程;如果是腰肌劳损患者,且以反复发作腰痛为主,则可用本方口服每次8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7天为1疗程,可连用至腰痛消失为止;前列腺增生患者,用本方口服每次8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1月为1疗程,可连服1~2个疗程。老人夜尿增多或尿失禁者,也可用本方口服每次8粒,每日3次,1月为1个疗程,可连服1~2个疗程。

济生肾气丸

【经典病例】

孙阿姨的老伴和孙阿姨一样怕冷,但他比起孙阿姨,还有一些水肿的问题,尤其是晨起时,总感觉两条腿有些水肿;平时喝水挺多,但小便却总是滴滴答答尿不干净。于是,中医师针对他的病情开了济生肾气丸。

【成方解析】

济生肾气丸是在桂附地黄丸基础上加牛膝、车前子而成。处方源于宋代名医严用和的《济生方》,有温肾化气、利水消肿之效,主要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饮咳喘的治疗。

中药药理研究发现,济生肾气丸具有抗衰老,改善脂类代谢、糖代谢的作用,对于降血糖、增强免疫功能、调节血脂等也有比较好的效果。此外,还能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性肾炎、小儿遗尿、老人尿失禁、遗尿、神经性尿频、顽固性遗尿、尿崩症、慢性尿路感染、淋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带下等症的治疗。

【用药指导】

水蜜丸每次6克,小蜜丸每次9克,大蜜丸每次1丸,均为每日2~3次。

金匮肾气丸

【经典病例】

孙阿姨在服用桂附地黄丸后,怕冷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不料,在气温不稳的春夏交替之际,孙阿姨又不慎染上了感冒,一会流清涕,一会又流黄脓鼻涕,还时有咳喘。为此,医生将孙阿姨的成药由桂附地黄丸调整为金匮肾气丸。

【成方解析】

金匮肾气丸系六味地黄丸加桂枝、附子两味药而成。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脏,五脏六腑之本,五脏阴阳调节中心。肾气盛则五脏得养,肾气衰则五脏阴阳失调。金匮肾气丸方中三补三泄,又有桂附微微生火,故能滋阴温阳,又泻水降火,补泻兼施,使阴平阳秘,所以,金匮肾气丸除了可以治疗上述病证外,还可用于辅助治疗肾气不足导致的一系列病证,如水肿、小便不利、消渴、腰痛、头晕、烦躁、失眠、不孕不育等。

药用植物地黄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 第10篇

一、地黄斑枯病

1. 症状

为害叶片, 叶上病斑圆形、近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2~1毫米, 褐色, 或中央色稍淡, 边缘呈淡绿色后期病斑上散生小黑点, 多排列成轮纹状, 病斑不断扩大。发生严重时病斑相互汇合成片, 引起植株叶片干枯。

2. 病原菌及发生规律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 壳针孢属真菌, 毛地黄壳针孢。病菌是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次年分生孢子器遇水释放出分生孢子, 随水滴飞溅传播, 侵染叶片并发病;病斑上产生的新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又引起新的侵染, 导致病害蔓延。雨后高温、高湿有利于斑枯病发生, 7~9月为发病盛期。

3. 防治方法

(1) 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叶;合理密植, 保持植株间通风透光。

(2) 选栽抗病品种。

(3) 发病初期摘除病叶, 并选用50%多菌灵600倍液、5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1:1:150波尔多液等药剂喷雾2~3次, 间隔10~15天。

二、地黄轮纹病

1.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上病斑较大, 圆形或近圆形, 直径2~12毫米, 淡褐色, 具明显同心轮纹, 边缘色深, 或受叶脉所限呈半圆形或多半圆形;后期病斑易破裂, 上散生暗褐色小点, 为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2. 病原菌及发生规律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 壳二孢属真菌的地黄壳二孢。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枯叶落入土壤中越冬, 翌春分生孢子器遇水释放大量分生孢子, 借风雨飞溅传播, 引起初侵染;生长季病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高温高湿季节和多雨年份发生严重。6~8月为发病盛期。

3. 防治方法

(1) 选择抗病品种

(2) 秋后清除田间病残叶并烧掉;合理密植, 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

(3) 发病初期摘除病叶, 并喷洒1:1:150波尔多液保护;盛期5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 连续2~3次。

三、地黄根腐病

1. 症状

主要为害根及根茎部。初期在近地面根茎和叶柄处呈水渍状腐烂斑, 黄褐色, 渐向向内扩展, 叶片萎蔫。远离地面较粗的根茎干腐, 严重时仅残存褐色表皮, 细根腐烂脱落。土壤湿度大时, 病部可见棉絮状菌丝体。

2. 病原菌及发病规律

病原种类复杂, 恶疫霉及立枯丝核菌均可致病, 共同为害时发病严重。病菌均以菌丝体或孢子在病株和土壤中存活。种栽和土壤带菌是病害的侵染来源和主要传播途径。土壤湿度大、地下害虫及土壤线虫造成的伤口有利于发病。常造成田间大片死苗, 对生产威胁很大。

3. 防治方法

(1) 选无病和无损伤的根茎做种栽, 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3~5分钟, 置于通风处使切口愈合或用草木灰涂切口后栽种。

(2) 实行轮作或选用多菌灵或退菌特等药剂处理土壤, 每公顷30~40千克或两种药剂等量混用。

(3) 加强栽培管理, 保持土壤湿度适宜;低洼田应有排水沟, 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四、地黄病毒病

1. 症状

主要表现为花叶, 也称黄斑。被害叶片黄绿相间, 叶脉隆起, 叶面凹凸不平, 呈皱缩状。病株叶片变小, 根茎变细。黄斑扩大后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症状较轻的叶色变淡, 黄绿色斑点或斑块;较重的呈多角形病斑。夏季高温期间隐症, 天气转凉时再现症状。

2. 病原菌及发生规律

病原为杆状烟花叶病毒。病毒在病株和种栽内越冬, 翌年4月下旬出现症状.病株都含有病毒, 且代代相传, 使根茎变细、结块性差、单株产量下降, 是地黄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带病毒的根茎与健康根茎接触后发病, 健叶和病叶相互接触不发病。蚜虫和叶蝉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5~6月为害严重, 7~8月隐症, 为害较重, 病株率达100%.

3. 防治方法

(1) 选育健康无病的抗病品种;有性与无性繁殖交替进行。

(2) 加强田间管理, 整地时多施用有机肥, 增施磷、钾肥, 提高病株的抗病能力。

(3) 选用40%乐果1500倍液或2.5%敌杀死2000倍液喷雾2~3次, 防治蚜虫、叶蝉等传播病毒昆虫。

上一篇:专业化课程下一篇:白酒的感官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