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治疗术范文

2024-05-08

血管内治疗术范文(精选10篇)

血管内治疗术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1例主动脉夹层Ⅲ型患者, 其中男9例, 女2例;年龄42岁~76岁, 平均年龄65.5岁;均行动脉CT血管造影术检查后提示主动脉夹层Ⅲ型。

1.2 治疗方法

11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主动脉夹层起病急骤, 患者心理矛盾突出, 护士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疾病及腔内隔绝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作用、术后注意事项, 消除患者紧张感以配合医生进行手术。

2.1.2 术前常规护理

术前常规行血、尿、便检查及B超, 心电图等。手术前1 d根据医嘱做好碘过敏试验, 并认真记录。备皮范围为双侧腹股沟、会阴部、大腿根部, 同时检查穿刺部位皮肤有无破损、溃疡等。术前8 h禁食、禁水。

2.1.3 术前指导

2.1.3. 1 饮食指导

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食物, 嘱患者少量多餐。避免进食肥肉、动物内脏等食物, 多食水果、蔬菜, 避免便秘。

2.1.3. 2 体位指导

指导主动脉夹层患者绝对卧床, 避免猛烈转身, 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等, 以免引起腹内压增高。

2.1.3. 3 血压的监测

80%以上主动脉夹层患者有高血压, 高血压是其重要致病因素, 入院后严密观察血压, 遵医嘱根据血压给予硝普钠微量泵静脉泵入, 同时密切观察药物疗效使血压控制在100~130/60~90 mm Hg。

2.1.3. 4 疼痛的护理

护士应评估疼痛的性质、部位及持续时间, 协助取舒适卧位, 遵医嘱给予吗啡、盐酸布桂嗪等止痛剂。多与患者沟通, 分散其注意力。

2.2 术中配合与护理

术中全麻, 配合医生操作,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连接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仪, 应用硝普钠控制收缩压在110 mm Hg以下, 正确肝素化, 观察穿刺侧肢体的皮肤颜色有无苍白, 有无疼痛和感觉障碍, 及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舌后坠及分泌物、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而影响肺通气量。加强血氧饱和度监测, 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

2.3 术后护理

2.3.1 生命体征的观察

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及血氧饱和度, 做好记录, 持续应用硝普钠, 使血压调控在90~110/60~70 mm Hg, 根据血压随时调整硝普钠浓度, 待血压稳定后停止用药及监测。

2.3.2 体位护理与活动

术后返回病室将患者轻抬轻放至病床, 协助取舒适卧位。穿刺侧肢体平伸制动12 h, 卧床24 h~48 h。肛门排气听诊肠鸣音后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 促进造影剂的排泄。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询问患者有无疼痛及感觉异常。术后3 d伤口无明显出血, 体力允许可下床在室内活动。但不可剧烈活动, 应循序渐进。

2.3.3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2.3.3. 1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最常见并发症之一, 常于术后2 d内发生。

注意观察尿量做好记录, 遵医嘱及时复查肾功能。

2.3.3. 2 肺部感染

全麻术后患者加强呼吸道护理, 监测血氧饱和度, 随时听诊双肺呼吸音,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头孢唑林钠2次/d静脉点滴。

2.3.3. 3 动脉栓塞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手术时阻断股动脉可导致肢体栓塞或血栓形成从而导致下肢急、慢性缺血。因此, 应观察下肢血运情况, 每小时触摸足背动脉搏动及观察双下肢皮温、皮色。

2.3.3. 4 出血

为了预防血栓及栓塞的形成, 术中给予肝素化, 术中置入体内的覆膜支架也需小剂量抗凝。使用抗凝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有无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出血情况,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

2.4 出院指导

按时服药, 不随意停药, 定时随访复查。自备血压计定时监测血压, 注意使血压控制在100~110 mm Hg/60~70 mm Hg, 心率70~80次∕min[3]。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多食水果蔬菜, 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 运动宜适量, 以不觉劳累为原则。每年行1次CT血管造影术。

3 结果

通过对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患者精心护理,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状态, 降低病死率, 促进患者恢复。

4 讨论

血管腔内隔绝术是主动脉夹层治疗的一种新方法, 突出的优点为创伤小, 已成为主动脉夹层治疗的主要发展趋势, 目前为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首选方法[4]。通过对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精心护理, 可明显改善病情, 降低病死率, 促进患者恢复。围术期有效的护理是提高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成功率的关键, 术前正确指导患者体位与饮食, 严格控制血压, 做好心理护理缓解疼痛, 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 同时做好出院指导, 使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治疗, 促进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 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 改善患者预后。结果 通过对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精心护理, 可明显改善症状, 降低病死率, 促进患者恢复。结论 血管腔内隔绝术是治疗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新方法, 加强围术期的护理评估和进行有效的护理, 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 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 预防并发症, 同时做好出院指导, 是提高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血管腔内隔绝术,围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龚海荣, 李向平.叶慧俊, 等.主动脉夹层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误诊一例[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2, 40 (9) :792-793.

[2]冯睿, 景在平, 赵志青, 等.主动脉弓上病变的双烟囱法腔内隔绝术[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 20 (7) :510-512.

[3]张丽颜, 廖风颜, 张军梅, 等.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隔绝术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19) :209-210.

血管内治疗术 第2篇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56-01

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损伤后,动脉血液经破损口直接流入海绵窦内,形成的异常动静脉沟通。有搏动性突眼,手指触摸眼球有“猫喘”样震颤。眼睑外翻、复视,以及难以忍受的炸破样的血管杂音。患者进行脑血管栓塞术后,除观察生命体征外,特别要注意有脑缺血症状。眼球突出明显者应注意保护眼球。我科近年收治的多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人,均采用介入血管内栓塞治疗术,效果良好,10天左右痊愈出院。无1例出现并发症。

1临床表现

患者伤后均有昏迷,颈内动脉海绵窦漏症状可在伤后立即出现,或在伤后数小时、数天甚至数月之后出现。临床表现与颈内动脉损伤形成的动静脉瘘口大小有关。

1.1局部症状及体征。

1.1.1搏动性眼突及震顫与杂音:伤后24h之内,即有患侧眼球结合膜充血水肿、外翻,眼球前突并伴有与心律一致的搏动,额颞头皮静脉怒张。因为海绵窦内的压力增高,影响了眼静脉的回流造成。同时病人可自己听到的连续性杂音,随心脏的收缩而增强,触诊眼球有震颤,听诊于眼球、额眶部及颞部可闻吹风样杂音及猫喘震颤,二者与脉搏一致,杂音显著可使患者失眠。压迫同侧颈总动脉可使杂音减弱或消失。

1.1.2视力障碍。因眼静脉压升高,视网膜水肿、出血,视盘水肿,或因扩大的海绵窦压迫视神经而发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造成视力障碍。

1.1.3绵窦与眶上裂综合症:约70%的病人眼球运动受限,是因为通过海绵窦的颅神经受压所致,特别是展神经和动眼神经的受累,可引起复视,严重时可导致结合膜炎、角膜溃疡、眼球受压青光眼及视神经萎缩,甚至失明。偶尔病人有三叉神经眼支症状,如患侧额颞、眶部疼痛或前额皮肤感觉障碍及角膜反射减弱或视力减退;神经功能障碍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致命性鼻出血等。

1.2全脑症状。因脑缺血引起。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时,动脉与海绵窦之间形成短路血液循环,影响瘘口远侧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血流灌注,相应的分布区发生脑供血不足,长期的脑缺血引起脑的功能损害。有时颅内压可能增高。

2诊断及治疗

CCF的诊断主要是靠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典型的眼症,尤其是有颅脑外伤史即可确定诊断。头颅CT、MR可发现突眼,海绵窦显影增强或眼静脉增粗,可作为辅助诊断。少数患者双侧均有病变,诊断时还需对瘘口类型和部位进行确定。包括瘘口的部位、大小、盗血程度、瘘口供血来源、脑底动脉环情况及静脉引流方向等。CCF的治疗目的:保护视力;消除杂音;使眼球回缩;防止脑缺血或出血。由于CCF的临床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治疗采取的措施必须有效,以减少动脉血液流入海绵窦。因瘘的供血是多途径的,目前较普遍的是采用血管内治疗。CCF栓塞治疗后,颅内杂音立即消失,数小时后结合膜充血水肿明显好转,1周后眼球突出可恢复正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应是闭塞瘘口而又保持颈内动脉的通畅,恢复解剖治愈。栓塞后的处理:①持续输液,促进排尿,以尽快排出造影剂,减少刺激;②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③穿刺侧下肢制动24h以防止局部出血;④根据情况应用脱水、激素药物及对症治疗。

3并发症

①穿刺部位血肿,是因为局部加压力量不够或肝素化未完全解除,术后应仔细检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②脑神经瘫痪;③假性动脉瘤,CCF治疗后定期造影复查是有必要的;④球囊早脱脑梗死;⑤脑过度灌注:病人表现为剧烈的头痛,经用脱水药后3~5天症状缓解。

4护理

4.1术前心理护理。患者因头部杂音、头痛、视力下降、眼球前突和运动受限等症状,使其无法正常休息,期望能早日治愈的心情急迫,患者易情绪紧张,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交谈,向其介绍栓塞术的配合要点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使其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手术过程,增强治疗信心。

4.2眼部护理。CCF的动静脉短路,血液进入与海绵窦相通的眼静脉中,使眶内静脉压增高、眶内容物水肿,致使患者眼球突出,角膜暴露,活动受限,球结膜充血水肿,视乳头水肿或继发性视神经萎缩,最终导致视力下降失明,故做好眼部护理尤为关键和重要。白天给予氯霉素眼药水点眼1次/2h,夜间临睡前用红霉素药膏涂眼。眼睑闭合不全者用纱布覆盖,以防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并注意视力的变化。

4.3术后护理。

4.3.1穿刺部位护理。严密观察穿刺局部有无渗血、肿胀或血肿的发生。拔鞘时嘱患者放松,压迫穿刺部位时间不少于30分钟,压迫力量要适量,以不影响下肢血液循环为宜。按压后用绷带加压包扎,沙袋压迫24h,并嘱患者穿刺侧肢体制动。同时要观察双侧足背动脉搏动的次数和力度是否一致,并注意观察患侧足背皮肤颜色、温度和末梢血运情况。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意识、肌力、尿量等变化,并观察穿刺点处皮肤有无异常,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肢端循环情况,并详细记录。防止出血股动脉穿刺处术后加压包扎24h,并制动。严密观察切口处有无渗血,保持敷料干燥、清洁。嘱卧床休息3天,1周内避免用力及剧烈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防止颅内压增高。

4.3.2脑血管痉挛的预防及护理。脑血管痉挛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失语、肢体麻木、瘫痪、头痛加重、颈项强直加重等。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的情况,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紧张会造成不良后果,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预防感染手术是有创手术,侵入性置管。术后当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24小时谢绝探视及陪护,病房定时通风。血管内膜损伤后有血栓形成的倾向,要严密观察肌力的变化。

4.3.3预防肢体活动障碍术后患者双下肢平伸、制动6~8h,48h后床上轻微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进行肢体功能锻炼1次/2h。患者术后5天床边行走,肢体活动好。

血管内治疗术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6月我院收治的7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颅脑CT扫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 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且均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5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18例, 女17例, 年龄38~76岁, 平均 (58±3) 岁;其中前交通动脉瘤21例, 大脑中动脉瘤5例, 后交通动脉瘤5例, 床突旁颈内动脉瘤2例, 胼周动脉瘤及基底动脉瘤各1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16例, 女19例, 年龄40~78岁, 平均 (58±3) 岁;其中前交通动脉瘤20例, 大脑中动脉瘤6例, 后交通动脉瘤4例, 床突旁颈内动脉瘤2例, 胼周动脉瘤2例, 基底动脉瘤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检查, 并给予降颅压、降血压、止痛及镇静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颅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 术后留置引流管。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术进行治疗, 给予患者气管插管, 并进行全身麻醉, 取平卧位, 进行全身肝素化;随后于患者右股动脉处进行穿刺, 穿刺成功后经导丝将6F导引导管放置颈内动脉及椎动脉中, 并将微导管插入, 导管头位于最佳位置后,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弹簧圈, 并在DSA引导下完成栓塞, 动脉瘤腔消失后拔除导管, 加压包扎即可。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 U, 2次/d, 连续治疗5 d。

1.3 疗效判定标准[3]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 标准:5分:正常生活与工作能力基本恢复, 存在轻度缺陷;4分:独立生活能力基本恢复, 需在保护下进行工作, 存在轻度缺陷;3分: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需要照料, 存在重度缺陷;2分:植物生存状态;1分:病死。优良:4~5分;差:2~3分;无效:1分。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GOS评分优良率为85.7% (21/35)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 (30/3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血管痉挛2例, 脑水肿1例, 感染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1.4% (4/35) ;对照组患者出现血管痉挛6例, 脑水肿2例, 感染5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7.1% (13/35)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 (13±3) d, 住院总费用为 (37 850±4821) 元;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 (21±4) d, 住院总费用为 (71 501±5815) 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住院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出现的一种颅内血管局部病理性扩张现象。由于人体颅内血管与外周血管结构差异较大, 颅内动脉缺乏外弹力层, 且中层薄弱, 血管分叉处缺如, 因此易出现动脉瘤[4]。另外, 颅内动脉硬化引起的动脉管壁退化、炎症及创伤等又对血管壁造成进一步损伤, 可加速动脉瘤的形成[5]。开颅手术与介入治疗是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两种主要方式, 其中开颅手术主要有动脉瘤夹闭术、动脉瘤孤立术及动脉瘤包裹术等;介入治疗主要有载瘤动脉闭塞术及弹簧圈栓塞术等[6]。

传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可有效避免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及脑内血肿, 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且开颅手术对患者机体创伤较大, 血管痉挛以及再出血发生率高, 导致手术风险较大, 且术后患者恢复较慢, 预后效果一般, 因此临床应用范围有限。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 血管内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以下优势:①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不直接与脑组织接触, 可明显减少血管痉挛的发生;也避免了因脑组织损伤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 并降低了颅内血肿及感染的发生率。②该治疗技术无需对载瘤动脉进行阻断 (或进行短时间阻断) , 在球囊辅助下, 降低了脑梗死的发生率。③对患者机体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但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术后患者可出现血管痉挛、脑积水、神经功能损伤、斑块脱落等并发症, 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时, 需严格按照手术操作原则进行, 并准确把握手术时机;术后需叮嘱患者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药物, 避免支架内形成血栓, 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GO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提示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效果明显。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住院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 说明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 患者术后恢复快, 可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 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压力。

综上所述, 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疗效明显, 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减少住院费用, 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6月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颅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GOS评分优良率为85.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住院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结论 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疗效明显, 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减少住院费用,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术,颅内动脉瘤,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明.弹簧圈在颅内动脉瘤大出血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 8 (5) :387-388.

[2]张文斗.开颅手术、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 2010, 50 (50) :85-86.

[3]郭金满, 胡火军, 王雄伟.40例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17) :155-156.

[4]樊友道, 周金菊.血管内栓塞术治疗40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 (6) :1201-1202.

[5]顾大群.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临床研究[D].广东:南方医科大学, 2013.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体会 第4篇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产科;诊断与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098-0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广泛微血管血栓形成,导致循环障碍、凝血因子消耗及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而引起的以出血、休克及器官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综合征[1]。选取我院2012~2013年24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24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年龄22~36岁,初产妇21例,经产妇3例。孕周37~42周。诱发原因:过期妊娠3例,妊高征3例,产程延长且羊水Ⅲ°污染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产后大出血5例。

1.2 产科DIC的治疗:(1)及时病因治疗:根据DIC的病因积极治疗,如及时终止妊娠,必要时病灶切除如子宫切除,抗感染药物治疗等。(2)抗凝治疗:高凝期为最佳时期。但产科DIC常发病快、进展快,此期难以捕捉到。在消耗性低凝期,病因未去除前,也宜使用此治疗。肝素在体内被肝内的肝素酶灭活,半衰期1~2小时,4~6小时后被破坏。在酸中毒时作用减弱。分子量12000Da,不通过胎盘,孕期可用。产科DIC因病因常可及时清除,肝素用量主张小剂量、短疗程,一般不用达到肝素化,而是根据病情调节剂量及使用时间[2]。常用初次剂量为0.5mg/kg,一般用25mg溶于100ml液体中静脉点滴;必要时 12.5~25mg,每6~8小时给药一次。试管法凝血时间在12~30分钟,如<12分钟表示肝素用量不足;>30分钟表示过量;APTT时间延长一倍。如过量则用等量鱼精蛋白对抗,即lmg肝素可用lmg鱼精蛋白对抗。在分娩或手术前1~2小时不用肝素,产后2小时之内不用,手术中不给肝素。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潘生丁400~600m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或 50mg口服,一日3~4次。阿司匹林40~50mg口服,一日3次。(3)改善微循环:右旋糖酐可降低血浆粘稠度,减少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使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及防止进一步损害。用量500ml静脉点滴,一日一次。解痉药降低血管痉挛,改善组织灌注,如山莨菪碱或东莨菪碱。(4)凝血因子补充: 适用于消耗性低凝阶段。 在肝素基础上补偿凝血物质:补充血浆中各种凝血因子及红细胞,可改善凝血功能,补充血容量,增加血红蛋白,改善缺血、缺氧。纤维蛋白原2~3g可提高血纤维蛋白原1g/L;血浆250ml可提高纤维蛋白原1~1.5g/L;血小板1u提高血小板(5~8)×109/L(新鲜血400ml含血小板lu)。凝血酶复合物400~8001U,可补充凝血酶及纤维蛋白原。(5)纠正休克: 补充血容量按晶体液、胶体液为3c1比例,根据血容量丢失量、血压、中心静脉压,决定输液量及速度。当Hb≤60g/L、HCT≤25%时,则需输血、纠酸、有效供氧、保护脏器功能等。(6)抗纤溶 止血环酸0.5~1.0g/次,每日2~3次,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六氨基己酸4~6g稀释后15~30分钟静脉点滴,以后1g/h维持,日总量不超过20g;止血芳酸0.1~0.3g緩缓静注,以后以0.1g静脉点滴维持,日总量不超过0.6g。

2 结果

抢救成功20例,死亡4例。

3 讨论

妊娠分娩及产褥期的许多并发症可诱发DIC,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死胎过期流产、感染、休克、葡萄胎绒毛进入血循环、妊娠合并重症肝炎、妊娠特发性急性脂肪肝等。DIC发病可以很急,多见于胎盘早剥、羊水栓塞、肝病等;也可呈亚急性,见于过期流产、感染等;慢性者多见于妊高征者。产科DIC以急性型为多,而且病情凶险。因分娩后子宫的胎盘剥离面积大,产科手术时创面等因素使出血迅猛,常合并失血性休克。因导致DIC的疾病不同,因此在治疗时病因治疗变化较大,不能干篇一律,必须根据病因、DIC的发展阶段,个体化治疗。妊娠终止后DIC过程可缓解,但某些疾病却在妊娠终止后仍存在高危因素,如羊水栓塞、肝病、感染等[3]。处理与一般内科DIC有很大不同。

如及时清宫、使用强有力的广谱抗生素、补充血容量、控制休克、纠正酸中毒等。重视多器宫功能衰竭的诊治,出现。肾衰及时行血透,呼衰及时给予机械呼吸机辅助呼吸。肝素是当前最主要的抗凝药物之一,主要是阻止体内凝血因子进一步消耗,防止微血栓形成,但对已形成的血栓无溶解作用。宜在疾病早期应用,对出血倾向和出血疾病、手术后或以纤溶为主的出血者则不宜使用。可给予小剂量的肝素治疗,治疗时根据试管法监测凝血时间以调整用药次数。其他抗凝药物丹参有扩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凝等作用。AT-Ⅲ主要作用是灭活凝血过程启动后形成的凝血酶,同时可抑制因子Ⅻ、Ⅺ、Ⅹ a及Ⅸa作用。

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双嘧达莫(潘生丁)可抑制血小板内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前列腺素I2(PGI2)为人体内作用最强的生理性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阿司匹林、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输注新鲜全血、血浆、纤维蛋白原制剂、血小板悬液等,补充已经消耗的的凝血因子。积极正确的治疗原发病和DIC可提高存活率,否则病死率较高。参考文献

[1] 宋善俊,王鸿利,李家增.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M]. 第2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林琼霞,左绪磊.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3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6):371.

[3] 宋善俊,王鸿利,李家增.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M]. 第2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血管内治疗术 第5篇

资料与方法

2011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行AVF成形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1例, 男33例 (54.1%) , 女28例 (46.1%) , 年龄20~72岁, 平均 (51±10.3) 岁。左前臂AVF 45例 (73.7%) , 右前臂AVF 16例 (26.3%) 。所有患者均随访至AVF术后3月。

检查仪器与方法:检查仪器为Philips IU Elite和Philips IE 33超声诊断仪器, 采用线阵探头, 探头频率5~17Hz。患者仰卧于检查床, 上肢充分暴露, 平放外展, 掌面向上, 依次扫描前臂动脉及静脉。动脉扫查范围含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及尺动脉, 以腕部桡动脉为重点, 观察动脉管壁有无斑块及通畅情况, 测量桡动脉内径、内膜中层厚度 (IMT) 及峰值流速 (PSV) , 取3次测量平均值。观察头静脉走行、深度及分叉情况并进行体表描记, 测量头静脉内径, 取3次测量平均值。

血管选择标准:肱动脉、尺动脉和锁骨下动脉无严重血管狭窄。桡动脉内径≥1.6 mm, 同时结合血管壁情况。动脉管壁明显多发斑块, 彩色多普勒示血流充盈不佳, 反应性充血RI>0.7者除外。头静脉内径≥2.0 mm, 管腔无狭窄, 走形无明显变异者。

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两组计量指标差异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结果

61例患者随访至术后12周, 共54例患者成功应用AVF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手术成功率88.5%, 失败7例, 包括血栓形成3例, 术后血肿1例, 血管狭窄1例, 内瘘成熟不良1例。AVF成功组与失败组桡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比较见表1。

讨论

AVF是需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首选的血管通路, 常采用桡动脉与头静脉吻合的方式。对自体血管的准确评估是提高内瘘成形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3,4]。高频血管超声能直接显示外周血管的解剖结构信息, 如解剖变异、管壁厚度、斑块大小、管腔内径等情况, 检查方便、可重复性好, 是评估AVF术动静脉血管首选的检查方法[5,6]。

桡动脉及头静脉内径是AVF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中所有病例桡动脉内径值均>1.6 mm, AVF术成功组桡动脉内径值大于失败组 (P<0.05) 。桡动脉反应性充血评价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在血管内径处于临界值时, 可以作为补充检查。本研究还得出AVF术成功组PSV大于失败组 (P<0.05) , 原因可能是桡动脉流速过低造成术后头静脉扩张受阻, 进而导致AVF血栓形成或成熟不良。本组AVF术后出现血栓形成3例, 血管狭窄1例, 前者可能与高凝状态、低血压、压迫时间过长、低温等有关[7], 后者主要发生在瘘口, 与手术操作不当或局部增生有关[8,9]。因此, 我们认为, 除了手术操作本身外, 桡动脉及头静脉内径, 桡动脉的PSV也是影响AVF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可作为AVF术前的重要筛检指标。

综上所述, AVF术应选择合适的外周血管进行手术, 应用高频超声评估AVF术上肢血管可准确测定血管的内径、管壁及内膜中层情况等, 有助于提高内瘘成形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杨丽, 王玉莲.超声检查对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持续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监测的临床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13 (18) :65-66.

[2]薄华颖.动静脉内瘘术前拟造瘘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 11 (1) :79-80.

[3]蒋琼, 陈琦, 李青春.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前臂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35) :95-97.

[4]郑玉成.血液透析患者在建立动静脉内瘘中改良式动静脉端吻合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 2016, 11 (6) :97-98.

[5]韦国毅, 黄健源, 王奕.超声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评估中的应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3, 18 (9) :1097-1100.

[6]韦祖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12 (16) :160-161.

[7]焦荣红, 刘欣, 于明月, 等.高频超声对前臂动静脉内瘘血管评价的临床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14 (6) :657-672.

[8]娄金霞.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 2016, 10 (3) :98-100.

血管内介入模拟治疗系统 第6篇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治疗,培训,Mentice

1 背景

现在全球已经有近1/4人口为心血管及相关疾病所威胁,而且终其一生,可能有1/3人的人生为心血管疾病阴影所笼罩,最后有1/5的人口死于心血管相关疾病。因此,与心血管疾病的抗争不分区域、人种,已成为全人类的挑战之一。

W H O(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报告。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每年夺走全世界1 2 0 0万人的生命。中国每15秒就有1位死于心血管疾病,每2 2秒就有一位因此丧失工作能力,每年死于这种病的人有300多万,占我国每年总死亡人数的50%,而幸存下来的75%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4%重残。

一份调查结果显示,2 0 0 1年我国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人数不足2万人次,2006年已经逾越10万人次。面对日益增长的病患趋势,我国相应的介入治疗在某些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有关专家一致认为,现阶段我国心脏病介入治疗存在三点不足之处,一是发展不平衡,中国有约700家医院可以做冠脉介入,但是却300多家医院年例数少于100例。二是介入治疗的规范问题。三是研究水平落后。

2007年7月13日,卫生部印发了《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的通知。指出: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规范》要求,组织对医疗机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进行评价。凡通过能力评价的医疗机构,准予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科目登记。对于准予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科目登记的医疗机构,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对其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进行定期评价。在定期评价过程中,对于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要及时注销其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科目登记,并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告。《规范》要求从业人员要“经过卫生部认定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拟从事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至少1年的系统培训。”培训基地则必须具备“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工作相适应的人员、技术、设备和设施等条件。”明确要求从事介入的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专科技能培训。

2 现代医学模拟技术

现代医学人才培养最大的瓶颈之一就是学生被迫远离了临床真实环境下的操作练习。特别是血管内介入治疗这种要求高精确度的手术技术,以及病患越来越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的机会微乎其微。介入医学人才的培养陷入了尴尬之境地。然而,现代医学模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这种困境开辟了新的途径。

现代医学模拟技术通常指以高科技为依托的医学模拟产品,如日正华瑞代理的美国医学教育公司M E T I科技的H P S(超级综合模拟人)和E C S(高级综合模拟人),可以极大地满足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而最新引进的瑞典M E N T I C E公司的V I S T(血管内模拟治疗系统)更为介入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新天地。

3 血管内模拟治疗系统与介入医学人才的培养

3.1 血管内模拟治疗系统与医学课程的整合

有专家指出,医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提高医学生素质的关键,现代医学模拟技术与医学课程的整合是改革的重要内容。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P i a g e t)最早提出的构建主义也指出:学习发生的最佳情景不应是简单抽象的,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景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效。V I S T可使学员在真实的病例中(采用C T或MRI的真实病人数据搭建病例库,80余种病例涵盖冠状动脉介入、冠状静脉窦导管放置、颈动脉介入、肾动脉介入、髂动脉介入、神经介入等六个方面),使用真实的术中工具(与Guidant,Cordis等国际知名公司合作,开发出与实际手术完全相同的操作工具——导丝、导管、球囊、支架、电极套装、EPD保护伞套装等),演练真实的手术流程(冠状动脉介入、房间隔穿刺、冠状静脉窦导管放置、颈动脉介入、肾动脉介入、髂动脉介入、神经介入、导联植入等手术)。现代主动力反馈技术可以让触感高度逼真,使模拟治疗时如同身临其境,对介入手术产生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3.2 血管内模拟治疗系统与介入技能培养

对于基础临床技能操作,可以借助普通意义上的基础模型和局部功能模型进行有效的功能性培训。但是介入治疗的复杂性及特殊性使得它的培训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开展。以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课程,什么样的考核来培训,是介入技能培养一直面临的问题。而一个好的培训工具也是不可或缺的。V I S T将介入治疗分为了八大模块(神经介入、冠状动脉介入、房间隔穿刺、冠状静脉窦导管放置、颈动脉介入、肾动脉介入、髂动脉/股浅动脉介入、腔静脉),每一模块下有相应的病例库。导师可以利用病例库来编写培训课程。学员操作完成后,系统会出具一份详细的操作结果报告,报告的内容涉及基本信息,病变治疗信息,错误操作信息,工具使用信息等内容,将每一次操作都细致的记录下来,并给予科学完善的评价,这些足以为医院提供一个标准的培训考核平台。

3.3 血管内模拟治疗系统与介入医师职业素养

介入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广阔的前景。它低创、简便、安全而疗效快的特点,更使它成为同内外科相并列的三大诊疗技术之一。而与国际水平相比,我们还有很多地方亟需加强。如何与国际接轨,了解最新的资讯、最热点的课题、最具挑战性的病例,如何用最新的术中工具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都是提高介入医师职业素养的因素。而这些对于大多数介入医师来说都非易事。V I S T每年都参加全球各大专家研讨会,升级扩容最新的病例;与全球各大医学巨子合作,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长期与Cordis、GE等国际知名企业合作研发,带来最新最前沿的术中工具。试图为介入医师提供了一个国际的平台,一种国际的视角,一种国际的理念。医师的职业素质也在国际化的氛围中得到强化和提升。

血管内治疗术 第7篇

资料与方法

2009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7例, 男12例, 女5例, 年龄 (70.5±14.5) 岁。糖尿病史10~35年。糖尿病足按Wagner提出的糖尿病足病变深度分级法[2], 0~Ⅰ级4例, Ⅱ级8例, Ⅲ级3例, Ⅳ2例。并发股深静脉和髂静脉血栓2例。相关生化指标支持糖尿病诊断。全组病例中伴有脑梗死后4例, 糖尿病心血管改变8例。糖尿病足的诊断符合1999年WHO标准[3]。

设备与方法:我们采用Siemens.DSA血管造影机, 在局麻下将5F Cobra导管送至患肢股动脉, 行血管远端造影。分段 (股动脉;膝动脉;胫前、后动脉) 。观察靶血管病变范围、程度、数量、造影剂流速等。留置导管注入尿激酶 (万U) :肝素钠 (mg) :NS (m L) 为1:1:1的抗凝溶栓溶液, 2.0 m L/h, 用微量泵维持5 d左右。溶栓后对部分患者下肢受累动脉局限性狭窄仍>50%的血管行PTA或支架植入术。对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再行上述治疗, 以防血管内溶栓过程中静脉血管内栓子脱落并发肺栓塞。

结果

DSA血管造影后:17例患者的患肢全部显示下肢供血动脉的血管病变, 股动脉以远 (含股动脉) 病变4例, 膝动脉以远 (含膝动脉) 病变7例, 单纯胫前、后动脉病变6例。

血管造影的影像特征:受累的血管狭窄, 呈多节段、广泛性。血管壁不光整, 呈“虫蛀”样充盈缺损。血管腔内造影剂密度不均, 局部血管腔内造影剂流速循环时间减慢。血管闭塞表现为受累血管的主干及主要分支血管未显影或血管逐渐变细截断。8例患者的受累动脉血管周围有少量侧枝循环血管。

经血管腔内抗凝溶栓治疗后重复DSA血管造影:受累的动脉血管周围侧枝循环血管明显增多, 占全组病例的100%。狭窄段血管腔较前扩大占75.0%, 闭塞血管重新开通占58.3%, 远端肢体循环明显改善。行PTA12例, 球囊的选择: (12~18 mm) × (4~6 cm) , 行支架植入术5例, 支架的选择: (16~20mm) × (4~10 cm) , 支架通畅率84%。其中0~Ⅱ级糖尿病足溃疡面愈合, Ⅲ~Ⅳ级患足趾溃疡面较前缩小、干燥、周围炎症消退, 供血明显改善。患者自觉症状消失。

讨论

糖尿病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神经、血管病变和感染。糖尿病足血管的病变特点是范围广, 病变多累及双侧数支动脉, 并呈节段性分布, 外科手术难以处理较大范围的病变,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降血糖、扩血管、抗炎、改善微循环、局部换药等, 溃疡愈合慢, 疗效差。DSA血管成像及血管内介入治疗往往可挽救部分糖尿病足患者。

下肢动脉血管成像:DSA是血管检查的金标准, 对于判断血管阻塞情况有重要作用。DSA动态观察造影剂经供血动脉或侧枝血管的流速减慢, 形成明显的低血流灌注, DSA显示微循环闭塞的影像特征为患足、趾病变局部缺乏血管或血管稀疏, 两者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使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本组资料的患肢血管造影的影像表现与高血、高黏滞度血症所致糖尿病的血管病变关系密切, 其中血管腔内粥样硬化斑块、血栓是导致患足靶血管低血流灌注及闭塞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管内介入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适应证的选择:除患有原发性出血性疾病或近期内 (一般6个月内) 有并发出血性的疾病外, 各级糖尿病足均为适应证。早期检出糖尿病下肢供血动脉内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伴有下肢供血不足时, 应及早行血管内抗凝溶栓治疗, 以改善患肢供血。这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靶血管内球囊扩张 (PTA) 适用于抗凝溶栓后受累的动脉血管仍未达到预期疗效的患者。血管内抗凝溶栓前不主张PTA, 实际操作中, 球囊导管置入病变部位后, 扩张的时间和压力应由患病动脉实际情况而定, 部分扩张就能明显改善血液循环, 过度扩张可引发血栓形成、血管破裂, 以免软斑块、血栓脱落阻碍远端供血。在相对较小的血管残余狭窄<50%也可改善临床症状, 糖尿病足血管改变的特点是广泛、多支动脉、多节段性, 原发病不易根治。因此靶血管内支架的选择应用要谨慎, 一般应选择主干血管, 支架长度选择上下均适当超过狭窄段1~2 cm, 必要时可重叠置入支架, 内径应稍大于同级血管内径1~2 mm, 避免横跨关节处, 术后长期应用抗凝药物等, 避免血栓形成。

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糖尿病足的局部和内科保守治疗不足以解决血管病变导致的血液流变异常。DSA血管造影可以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程度、范围。同时血管内介入治疗能有效、快速地恢复血流, 并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血管再通, 能改善患足的血供, 从而预防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 加速溃疡面的愈合。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管的DSA影像特征和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 为糖尿病足临床介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7例糖尿病足的下肢动脉行DSA血管造影, 证实全部患肢的供血动脉显示血管不同程度的狭窄、闭塞性病变。根据下肢动脉血管狭窄程度依次采用以下介入治疗方法:血管内抗凝溶栓治疗;靶血管内球囊扩张术 (PTA) ;靶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留置造影导管后, 经导管注入尿激酶 (万U) :肝素钠 (mg) :NS (m L) 为1:1:1的抗凝溶栓溶液, 用量2.0 m L/h, 用微量泵维持5 d左右。结果:靶血管周围侧枝血管明显增多, 占全组病例的100%, 狭窄段血管腔较前扩张占70.3%, 闭塞段血管重新开通占60.5%。0Ⅱ级病足溃疡面愈合, ⅢⅣ级病足溃疡面干燥、缩小、周围炎症消退。结论:DSA血管造影可以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程度、范围。介入治疗能改善患足的血供, 从而预防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管,血管成像,介入

参考文献

[1]李超英, 任智, 姜健.糖尿病足的诊治进展[J].心肺血管杂志, 2005, 24 (1) :63-64.

[2]张东萍, 奚九一.糖尿病足发病机理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5, 18 (2) :234-236.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共有36例采用血管内治疗, 均保存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随机将36例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20例患者中, 男13例, 女7例;年龄在 (37~71) 岁, 平均 (51.6±4.2) 岁。对照组16例患者中, 男11例, 女5例;年龄在 (38-70) 岁, 平均 (51.4±4.1) 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狭窄情况等基本性资料, 差别均不明显 (P>0.05) , 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的动脉狭窄率均在60%以上, 年龄均在18周岁以上, 神经功能均无异常情况, 均同意采用血管内治疗[3]。

1.3 排除标准

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颅内肿瘤患者, 凝血功能存在障碍患者, 对肝素以及造影剂存在禁忌患者[4]。

1.4 治疗方式

1.4.1 治疗组

采用自膨式支架技术进行血管内治疗。术前先行颅内超声检查以及颅脑血管造影, 对血管狭窄的具体位置以及狭窄程度进行确定。术前3d按照300mg/d方式口服使用阿司匹林 (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生产批号:P20091030282061, 国药准字H13024180) , 并按照75mg/d方式服用氯吡格雷 (河南新帅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生产批号:43101206, 国药准字H20123115) 。局麻方式行手术, 选择患者股动脉穿刺, 将6F引导管置入, 并直至近颅底部位, 肝素化予以抗凝, 参照造影结果提示, 选择合适的球囊 (一般直径较之狭窄处血管直径大约0.5mm) , 扩张狭窄处, 后将支架置入, 并在造影下将支架的位置调整满意。术后维持肝素化, 后循环维持时间在2d, 前循环维持时间在1d。同时, 术后1年持续使用阿司匹林, 用药方式同术前;并在使用1年后改为75mg/d方式终生进行服用;另外, 氯吡格雷按照术前用药方式口服使用1年[5,6]。

1.4.2 对照组

常规方式采用单纯球囊型血管扩张术治疗。术前术后分别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用药方式均同治疗组。

1.5 疗效评价

(1) 对两组手术成功率统计比较, 同时对两组患者随访2年, 对术后发生再狭窄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统计和比较。 (2) 对两组术前术后血管狭窄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并同时采用NIHSS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度进行评定[7]。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6.0软件分析和处理所统计的数据, (±s) 用以计量资料的表达, 并用t检验, X²用以检验计数资料, P<0.05为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成功率和随访情况

治疗组手术成功率95.0%, 再狭窄率5.0%, 并发症发生率5.0%;对照组手术成功率87.5%, 再狭窄率12.5%, 并发症发生率12.5%;治疗组手术成功率更高, 再狭窄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要低;治疗组出现1例头痛患者, 对照组出现2例头痛患者;总体比较, 治疗组效果更佳 (P<0.05) (见表1) 。

2.2 两组术前术后血管狭窄率和NIHSS评分变化情况

在血管狭窄率和NIHSS评分上, 两组术前均无显著差别 (P>0.05) ;术后两组在以上两项指标上均改善, 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 (P<0.05) (见表2) 。

3 讨论

颅内动脉狭窄是临床常见且危险性较高的疾病, 发病后进展为TIA (短暂性脑缺血) 以及脑卒中等严重病症的几率比较高[8]。同时, 进展为高危性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与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程度呈现正相关, 狭窄程度愈高, 危险性相对愈高。传统采用抗凝等药物治疗方式对缓解病情有一定作用, 但整体疗效不佳。

血管内介入治疗方式通过球囊以及不同类型支架的置入, 对狭窄处的血管进行适当扩张, 可有效避免狭窄处出现血栓等症状, 减少患者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单纯球囊型扩张法是临床较早期即采用的一种血管内治疗方式, 较之药物治疗效果更明显, 但同时, 随着临床应用时间的延长, 发现此种术式术后出现再狭窄率以及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均比较高, 导致部分患者术后仍存在发生脑血管疾病的较高可能性。支架介入方式是当前临床应用更理想的血管内治疗方式, 其中, 自膨式支架因操作简单, 价格合理以及定位比较准确, 术后出现再狭窄的几率较小, 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等优势而得到较广泛应用[9]。

采用自膨式支架方式治疗中, 应注意选择大小合适的支架, 以保证支架置入后具有良好的支撑力;同时, 应在术前对患者严格检查, 保证患者具备良好的适应证。一般血管狭窄率在50%以上的患者具有更好的适应性[10], 本文所有患者血管狭窄率均在60%以上。另外, 对于神经功能存在明显病变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 以防止手术中发生意外, 或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损伤。

本文患者即分别采用自膨式支架与单纯球囊型扩张方式进行血管内治疗, 治疗结果显示, 支架组手术成功率95.0%, 再狭窄率5.0%, 并发症发生率5.0%;球囊组手术成功率87.5%, 再狭窄率12.5%, 并发症发生率12.5%。另外, 两组术后在血管狭窄率和NIHSS评分上, 支架组均改善更明显;支架组效果整体更佳 (P<0.05) 。

综上所述, 血管内治疗方式在颅内动脉狭窄治疗中效果明显, 自膨式支架技术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健, 邓剑平.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现状[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0;23 (2) :202~205

[2] 马俊, 张贵斌, 杨洪清, 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9例报告[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20 (4) :636~638

[3] 王大明.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9 (7) :433~434

[4] 何伟文, 伍健伟, 梁建峰, 李明吕, 殷建瑞, 高聪.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初步探讨[J].广州医药, 2008; (2) :16-19

[5] 孙庆喜, 李丕学.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09;15 (16) :60~61

[6] 刘杰, 金玉萍, 崔志堂, 等.药物及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对比性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31 (6) :848~850

[7] 陈渊, 钟维章, 罗永坚, 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J].广西医学, 2011;33 (12) :1595~1597

[8] 许斌, 徐善才, 吴培, 刘珍, 等.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1;8 (8) :441~444

[9] 黄光坚, 钟维章.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现状[J].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6 (1) :79-82

血管内治疗术 第9篇

【关键词】 血管内溶栓;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观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19-01

血管内溶栓治疗即将堵塞血管的小块颗粒溶解掉,从而恢复血流流动,其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中具有安全可靠性以及良好的治疗疗效,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共收治了患有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6例,对其资料进行分析,从而体现血管内溶栓治疗的有效性。

我院收治的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在15-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12±2.41)岁。平均病程为(1.51±0.11)月。

患者主要临床表征有呕吐、肢体麻木、伴有癫痫、失语等症状。

对我院6例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发现脑脊液压力大于300mmHg的患者有4例,乳头水肿患者有6例。

1.2 方法

1.2.1 诊断 采用局麻或全麻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术前麻醉,对患者实施穿刺股静脉或者股动脉后置鞘,对患者活血凝血时间进行维持,并予以肝素化治疗,保证凝血时间在250s以上。

采用脑血管造影对患者进行诊断,如果发现患者动静脉循环的时间较正常时间要长,且静脉期>动脉期,对深静脉、头皮静脉、导静脉以及皮质存在累及性压力,便可以对血栓形成的程度与范围进行判断。

1.2.2 治疗 采用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术对我院4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部位,以及静脉颅底水平异常的地方,然后将8号导引管置入,采用微导丝置入0.014微导管内,并将导管头端部位置入血栓形成的远端,从而对血栓进行递进性的接触性溶解[1]

在进行溶解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溶解药物的治疗,给药速率为1万IU/(ml.min),以此速率注入尿激酶中,20-30分钟后,观察血栓溶解的效果。如果发生血栓不溶的现象,则需要对陈旧性血栓的发生性进行思考,使微导管继续留置在静脉窦中,然后将病患送入看护病房后使用稀释的尿激酶溶栓进行溶解,其中在此溶解时,每次应该持续4-6小时,每次应用20万尿激酶溶栓[2]

在应用尿激酶溶栓之前,需要对其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如果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小于1.0g/L时,则需要停止尿激酶的泵入[3]

在治疗结束后1天内采用脑血管造影对患者进行检查,如果可以观测到深静脉、脑皮质静脉以及静脉窦主干,则证明已治疗成功[4]

采用颈内动脉溶栓术对我院2例患者进行治疗,将5号导管置入皮质静脉或动静脉中,观察其血液循环时间,并根据血液循环时间长时间泵入稀释的尿激酶,泵入的速率为1000IU/min。对患者凝血功能进行检测,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观察患者静脉窦血栓溶解效果。

在治疗结束后,采用抗凝治疗与抗血小板治疗预防相关原发病的加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统计学分析 首先进行数据分析,选用的软件为SPSS17.0。其次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即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再次应用Student t检测方法进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最后检测P值,如果P值<0.05,那么数据之间存在差异性,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我院应用静脉接触性溶栓术与颈内动脉溶栓术的6例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对我院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发现患者眼底水肿与腰穿压力均恢复正常,评分均为15分,且临床症状改善状况良好。

在1年后的随访中可以发现,患者腰穿压力正常,并无血栓形成。

3 讨 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疾病中的特殊性疾病,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脑脊液吸收发生障碍以及闹静脉回流受到阻碍,病发原因众多,目前研究发现,静脉血流滞缓、静脉管壁损伤、血液成分改变是其相关病发机制。这种疾病在脑卒中患者的病发率仅占个位数,但是由于缺乏特异性,在诊断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因误诊率的升高影响了正常治疗,威胁着患者的生命质量。

我院应用血管内溶栓治疗的方法对收治的6例病患进行治疗,其中应用微导管置入的方式,提高了患者存在于血栓中尿激酶的浓度,与静脉窦再通率。稀释的尿激酶具有溶解血栓起效快的有效效果,且采用分次缓慢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溶解顽固型的陈旧性血栓,因而具有有效治疗疗效。

在经动脉途径溶栓术时吗,能够将静脉途径不能溶解的溶栓溶解,从而加强治疗效果,我院患者在应用溶栓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方媛,刘鸣,吴波,等.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循证治疗[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3):226-230.

[2] 王建祯,凌锋.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溶栓治疗进展[J].山东医药,2007,47(15):76-77.

[3] 陈昱云,谷震,王磊,等.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血管内介入治疗[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2):135-137,151.

血管内治疗术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2例脑血管畸形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分布33~56岁,平均年龄(43.5±2.5)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对照组36例;72例脑血管畸形病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畸形病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性别、疾病、年龄上都较为类似,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36例脑血管畸形病患者在DSA下穿刺动脉鞘,同时对该组患者的右颈与左颈内和椎动脉进行全脑造影,根据患者的造影显示结果,在该组患者的脑血管畸形病变的部位注入栓塞材料,再利用血管的全脑造影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36例脑血管畸形病患者均在显微镜下对颅内血肿及畸形的血管进行切除。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2~10个月内进行随访,并且分析与研究试验对象的临床医疗情况,然后进行综合疗效评定。

1.3 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2~10个月内进行随访,采用分级评定法对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患者的生存状态为植物状态(ADLV),患者需要卧床生活并且丧失了行动能力(ADLIV),患者可以行走,但需要依靠拐杖(ADLIII),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良好,可尝试独立生活(ADLII),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完全恢复(ADLI)。

1.4 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9.0软件实现。数据间的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临床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规范检验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72例脑血管畸形病患者临床治疗后的2~10个月内进行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根据患者的身体康复情况判定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结果如下:实验组中,1例患者的生存状态为植物状态,2例患者需要卧床生活并且丧失了行动能力,5例患者可以行走,但需要依靠拐杖,8例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良好,可尝试独立生活,20例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完全恢复;对照组中,4例患者的生存状态为植物状态,8例患者需要卧床生活并且丧失了行动能力,8例患者可以行走,但需要依靠拐杖,6例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良好,可尝试独立生活,10例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完全恢复。两组患者的随访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血管畸形病的发病原因是人体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出现了障碍情况,致使脑部血管结构与数量存在异常,进一步导致了血管畸形病的发生。在临床上,脑血管畸形病往往会对患者的大脑血流量产生极大的影响,逐渐导致患者的大脑神经功能出现损伤,极大的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致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出现异常与病症情况,严重者可能致死、致残以及出现植物人等情况[2,3,4]。随着我国临床医疗技术的大幅度进步,传统医学在治疗领域也在不断进行完善与优化,越来越多先进的临床治疗技术实践应用于治疗过程中,有效提高了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作为当下理想化的一种治疗脑血管畸形的临床治疗方法,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能够彻底切断急性脑血管与人体动脉、静脉之间的联系,使患者的血管功能逐渐恢复,避免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神经功能损伤与瘫痪的情况[5]。现阶段,我国常见的脑血管畸形治疗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都难以达到有效地治疗效果,例如,放射治疗法与外科手术治疗法,这两种治疗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对人体的创伤较大,极易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出现损伤情况,同时,这两种治疗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意外情况,存在较大的治疗风险,对脑血管畸形患者的疾病治疗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大大降低了临床治疗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因此,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成为我国当下治疗脑血管畸形病的首选方法,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值得推广与应用[6]。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在脑血管畸形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恢复程度,在我国今后的脑血管畸形病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与应用。笔者通过观察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治疗脑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的掌握了这种治疗方式在实践应用过程中的优越性,通过将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与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比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效的说明了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在治疗脑血管畸形病过程中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在脑血管畸形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恢复程度,在我国今后的脑血管畸形病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何福亮,张鸿祺,李萌,等.影响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因素的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14(2):269-270.

[2]卢晓欣,彭慧平,汤永建.104例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患者氧治疗方案探讨[J].中国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2,28(10):832.

[3]白新学.91例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0(3):11-13.

[4]傅传经,支兴龙,高觉民,等.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11例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0,14(2):269-270.

[5]陈立朝,许民辉,杨东虹,等.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文摘,2010,28(10):832.

上一篇:商业医疗保险下一篇:会计人才能力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