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分层教学

2024-06-21

高中音乐分层教学(精选12篇)

高中音乐分层教学 第1篇

这两部分孩子进入中学, 来到同一个班级, 他们在其他学科的知识积累和水平差异从没有像音乐学科这么大。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 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怎样给他们上好音乐课, 使每个孩子都有收获, 这是摆在初中音乐老师面前的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音乐课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 也必须围绕这条主线进行。针对这种情况, 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给学生一个舞台, 提高教学效益

许多在外面学习音乐的孩子尽管声乐水准达到九级、器乐十级了, 但是从来没有上台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我就及时为他们创设一个舞台, 每节课利用下课前的五分钟请一位同学演唱、演奏或是舞蹈。孩子们都很珍惜这个机会, 他们精心准备, 精彩表演。这时产生的效益是多元化的:表演的孩子感到这么多年没有白学, 提高了自信心;欣赏的孩子拓宽了视野, 也加深了孩子们互相的了解和友谊;同时更加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

有时, 我直接把这种表演渗透在日常教学中。例如在欣赏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这个作品的时候, 我直接请两个孩子 (一个小提琴独奏, 一个钢琴伴奏) 来演奏, 这种直观的欣赏使表演的孩子得到了锻炼。因为是自己的同学在演奏教材上的作品, 学生们在欣赏时注意力特别集中。这样就加深了所有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印象, 比单一的听音响资料效果好很多。

这样的音乐课堂内容多元,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更加生动, 有很好的效果。以后还要坚持下去。

二、巧妙设计环节, 关注全体学生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 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让音乐修养较浅的孩子热爱音乐, 喜欢上音乐课是我们的责任。技能性、专业性太强的内容会使他们早早就对这门学科丧失信心, 所以我针对他们的兴趣点设计了很多适宜的教学环节。

如在《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课中, 我请学生把歌词创编成一位在外漂泊的中国人思念自己祖国的内容, 请歌唱水平欠佳的同学在老师期待和同学鼓励的目光中, 改用朗读的形式声情并茂地倾诉着思乡之情……老师和同学加以赞赏和表扬, 最后大家一起在钢琴的伴奏中哼唱改写的歌词。这使得孩子不仅不会因歌唱水平欠佳而自卑, 反而看到了自身在音乐学科的潜质和能力, 从而更加喜欢音乐这门学科。

又如在学习歌曲《七子之歌》时, 同学们都唱会之后, 我出示了《七子之歌》的简谱旋律, 并分成了几部分。同学们在短暂练习后, 我请平时对视唱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来唱其中的一部分。因为歌曲已经唱会, 对音高有概念了, 另外段落也不是很长, 这些孩子唱得很好, 他们从此感到视唱并不是特别难, 这在无形中树立了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

再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这个作品之前, 我布置作业, 请学生们回去查一查《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具体都唱了些什么内容。学生们上网查资料, 精心准备。我主要提问那些在音乐技能上不是特别突出的孩子。因为没有“唱”的内容, 只要“说”就可以了。他们口若悬河, 回答得头头是道, 非常有成就感。针对孩子们的具体程度设计不同的问题, 给不同程度的孩子回答, 会使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课堂上找到自信心, 认识到自身价值。

教师课前认真钻研教材,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合理的教学策略, 学生们乐于主动参与音乐学习。这样好的效果, 何乐而不为之呢?

三、培养“小老师”, 提高教学效率

面对音乐素养参差不齐的四五十个学生, 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 一周一节音乐课四十分钟的时间也是少得可怜, 如何让每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更多呢?

音乐课程的价值之一是社会交往价值, 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互相帮助, 取长补短, 它有助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音乐课堂对音乐基础较好的孩子来说是一笔巨大宝贵的财富, 善加利用, 会达到双赢的效果。不仅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还能使这些孩子的音乐修养更上一层楼。

如在进行节奏、视谱等技能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时, 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请音乐基础较好的孩子充当小老师, 指导练习并检查最终效果。学生们对这样的学习方式感觉很新奇, 原来同学也可以做老师啊!所以就乐于参与其中, 这样做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亦能充分掌握学情。当然对“小老师”究竟怎么教并不是放任自流的, 最关键的是要有对不同音乐修养层次同学的尊重和耐心, 以及必要的指导方法。这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指导, 使“小老师”自身也有提高。所以有时适当做做“懒”老师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因材施评, 多元化评价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新课标出台之前, 人们对教学评价功能的理解不够全面, 观点不够正确。评价基本上是单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 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 人没有智能高低之分, 只有智能类型的差异。不是每个孩子都擅长音乐, 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擅长学习音乐, 所以不能用一个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结果, 应以“因材施评”的评价取代“一锤定音”式的评价。

如在考查学生演唱时, 基础好的学生, 只有完整地演唱曲目, 并富表现力才能给予优秀;基础一般或较差的学生, 能完整地演唱亦可给优秀或良好以资鼓励。当然, 这种评价不能只局限于演唱, 也可请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 如舞蹈、器乐、朗诵等等。

这样, 所有的学生都会以一颗平常心面对平常的音乐学习和期末的学习评价, 他们不会因基础太好而骄傲, 也不会因基础不好而厌学。

经过几年来的音乐课堂实践, 我校初一、初二几个实验班的学生一改过去被动地听课为主动学习, 使音乐课堂开放化, 使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愿望都得到实现和满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有98%的学生都很乐于上音乐课, 并在音乐素质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高中音乐分层教学 第2篇

(建议用时:40分钟)

学业达标] 1.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其中表达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思想感情的代表作品是()A.《英雄交响曲》

C.《卡门》

B.《蓝色的多瑙河》 D.《时代在改变》

【解析】 《英雄交响曲》是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作品,表达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蓝色的多瑙河》是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卡门》是法国音乐家比才的作品,《时代在改变》是摇滚乐的代表作品。

【答案】 A 2.俄罗斯国立芭蕾舞团曾多次为中国观众演出芭蕾舞《天鹅湖》,并产生了巨大轰动,该芭蕾舞曲的作者被誉为“旋律大师”、俄国民族乐派的最杰出代表。他是()A.柴可夫斯基 C.贝多芬

B.约翰·施特劳斯 D.比才

【解析】 柴可夫斯基是俄国著名音乐家,被誉为“旋律大师”、俄国民族乐派的最杰出代表。

【答案】 A 3.19世纪中叶的欧洲涌现了多种题材、旋律和节奏不同的音乐,特别是在不同的国家或民族,这种区分更加明显。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音乐艺术从封建主义和教会束缚中解放出来 B.欧洲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不同 C.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爱好不同 D.欧洲地域广阔,国家众多

【解析】 分析题干表述的意思,实际上是考查音乐在19世纪中叶具有多样性和民族性特征的原因。

【答案】 B

披头士乐队

4.20世纪60年代,右图的乐队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是()A.对传统和主流思想的叛逆 B.对未来的失望 C.精神颓废

D.勇于进取,敢于创新

【解析】 当时盛行摇滚乐,反映了人们对传统和主流思想的叛逆。【答案】 A 5.电影和电视被称为“年轻的艺术”,电影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19世纪末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B.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C.人类新的精神需要 D.商业利益的驱动

【解析】 19世纪末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其他三项也是电影兴起的原因,但根本原因应是生产力的发展,即科学技术的发展。

【答案】 A 6.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视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你认为电视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是()①丰富精神生活 ②改变着生活方式 ③扩大人们的视野 ④接受“空中课堂”教育 A.①②③ C.①②③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电视是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大众媒体,可以传播资讯,开展远程教育,娱乐,推动艺术的平民化等等,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提高素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答案】 C

能力提升] 7.贝多芬给《田园交响曲》加的标题是“田园生活的回忆”,是其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他在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他更明确地说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这部作品()A.充满时代精神,蕴涵着革命的力量 B.激励着人们与命运进行斗争 C.热情赞美歌颂人类美好的心灵 D.强调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描摹自然 【解析】 由“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可以看出《田园交响曲》属于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强调人的精神世界,故D项正确。A项应该是《英雄交响曲》,错误;B项应该是《命运交响曲》,错误;题干强调人的情感和内心感受,不代表赞美歌颂人类美好的心灵,故C项错误。

【答案】 D 8.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该片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等四个方面全面展示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这反映出电视艺术()①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艺术品走下圣殿 ②使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③使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 ④使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A.①②③④ C.②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 《故宫》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四个方面全方位展示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产生了强烈震撼力,综合显示了电视艺术的强大表现功能。

【答案】 A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欧洲各国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有的国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的成果;有的面临国家统一问题;有的需要消灭农奴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有的争取摆脱外族奴役,取得民族独立。在音乐领域里,出现了很强的民族性趋势。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美国摇滚乐巨星“猫王”普莱斯利

材料三 电视媒介的特点在于它消除了文字符号对大众的限制,使文化通过声像的形式得以传播。因为不管是谁,也无论其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都可以通过电子媒介的声音、图像与文化接触„„电视的兴起在人类文化史上是一次革命,它以强大的传播威力、高度的逼真性和即时性等特点,形成电视时代的一种文化氛围。材料四 在打开的电视机面前,我们退返到无邪的婴儿状态,我们的头脑成为一个被动而直通的频道,不经过大脑的思维转换,连绵不断的直观形象不断直接轰击我们的视网膜。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欧洲音乐的突出特点,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以来流行音乐的主流。其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举两例说明其流行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电视的出现对生活的影响。【答案】(1)民族性。因为欧洲各国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

(2)摇滚乐。成因:新时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心理,使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表现:20世纪50年代初,摇滚乐《围着时钟摇吧》对美国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在美国更加火爆,出现了《时代在改变》等作品。

(3)积极:具有强大的传播威力,能够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的需求,使艺术大众化;加快了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扩大了人的视野,提高了人的素养,增强了人的国际意识。消极: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使人们成为被动接受信息的工具。

10.音乐不仅是生命中流动的旋律,它还是游走在心海的精灵。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独特,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更是一部鲜活的史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贝多芬,德意志著名音乐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他对当时的自由思想很是同情,在作品《爱格蒙特》《费黛里奥》及《第九交响曲》中都有表现,就这方面而言,贝多芬是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并且他创作的唯一歌剧《费黛里奥》被公认为是爱情与自由的象征。《英雄交响曲》创作前发生许多重大事件:1789年标志着封建专制堡垒的巴士底监狱陷落;1799年拿破仑执政,五年后称帝。这部作品热情讴歌了在“自由、平等、博爱”旗帜下实现的法国革命,标志着欧洲音乐历史中具有重要社会政治意义的题材第一次进入交响乐这一音乐领域。

材料二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创作于1939年3月。其第七部分是“保卫黄河”:

(多声部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这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作品表现了在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贝多芬是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其重要的贡献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说明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该作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原因:贝多芬追求进步和自由,其作品具有强烈的反封建与追求民主革命的精神,能站在“自我”的角度,对自由和奋斗大加赞美,因此他被称为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

贡献:对交响曲的发展和创新,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将古典主义音乐发展到顶峰,又开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2)背景:中国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合作领导全民族的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开创敌后战场,走人民战争路线,通过游击战等方式抗击日本侵略者。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第3篇

关键词 差距 音乐欣赏 分层教学

我校是一所教育资源整合后的寄宿制学校,少数在城市中长大的学生对音乐多少有些了解,尤其是他们当中有许多同学从小就学过乐器或声乐,因此他们对音乐的感悟很多。而多一半来自各乡镇移民区的农村学生由于地理环境和其他条件的制约,接触音乐相对较少,音乐底子薄,有些连do re mi都不认识,原先的音乐课等同于唱歌课,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极度匮乏。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复杂多元的局面,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不齐,差距太大。

如何改变这种教学现状,缩短城乡同学的音乐水平差距呢?我尝试着以有难度的欣赏课为切入点,制定有计划的教学过程,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量身定做适合各类口味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从无知的层次带入有意识的聆听,进一步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音乐的体验者。具体分析如下:

一、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分析研究学生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前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在讲授同一教学内容时,可从一个班级优、中、困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以相应的几个层次的教学深度和广度进行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适合本层次的最佳要求。例如把音乐基础好、乐感强、感受能力好的学生分为A组,把音乐基础一般、乐感好、感受能力一般的學生分为B组,而各方面都较差的学生分为C组。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前做好工作,设计有层次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要求,实行分类推进。A组学生注重提高技能技巧和发展能力;B组学生注重培养兴趣,提高技能;C组学生注重基础能力和激发兴趣。

二、注重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主要方法

主要是教学方法分层使用:针对优生,在体验、比较作品、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层层深入,关注点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上;对中等生,不能忽略知识技能,但可以设计更多好玩、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提升兴趣;而针对差生,鼓励为主,目的是培养兴趣。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老师的首要任务是多听听你将与学生分享的音乐,找出音乐的表现特点,设计一些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焦点”问题,在每一次聆听乐曲中将问题分层抛出,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聆听,让学生的思维跟随音乐一起行进。

(一)各小组有相同音乐学习任务时分层互助教学模式

在音乐分层教学的初始阶段,我给每个小组分配相同的任务,这样一方面便于调控,另一方面也可让小组间展开竞争。这时要求学生解决的问题不是很复杂,问题本身都有一定的弹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和评价,缓解了不同层次学生间互相“等”的问题,减少了时间的隐性浪费。

(二)小组内相同音乐教学内容不同层次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

随着教学的推进,教师要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突破。我把重难点问题分解成不同层次具有一定梯度的三个问题,有难度的由A类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G类生,中等问题则由B等生来回答,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答疑并获得成就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均等地参加课堂活动。另外,我注重小组互助的作用,组织“兵教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各自的任务,实现共同达标。

三、追踪音乐主题,熟记音乐主题,是感受与鉴赏音乐作品、完成音乐审美过程至关重要的环节

欣赏一首器乐曲,学生不可能将旋律全部记住,而音乐主题往往是乐曲中最具特色并且出现频率最高的,学生记住了音乐主题就会对整个乐曲印象深刻。同时,音乐主题又是乐曲的精华部分,一般较为集中地表现了音乐的情绪与情感或音乐的形象,抓住了音乐主题,也就把握了作品的要领。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音乐主题,对激发兴趣、引发联想、加深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追踪听辨音乐主题

音乐主题篇幅短小,在教学中可以反复聆听;又由于音乐主题一般在乐曲中会重复出现,可以让学生追踪听辨乐曲的主题,了解乐曲的结构,把握乐曲的情绪特点。追踪听辨主题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乐曲的主题出现了几次;也可以是根据主题的情绪,设计恰当的动作,听到主题时用动作表现等等。

(二)演唱、演奏音乐主题

高中音乐分层教学 第4篇

一、学生层次的有效划分

在分层教学正式实施前, 教师需要做的便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划分。可能很多教师会说, 课堂教学中应当一视同仁, 不能对学生差别对待, 这是教育公平的最直观的表现。这一点显然应当被认可, 但是这里所说的分层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对于学生差别对待, 而是根据客观地衡量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而为后续教学有针对性地展开提供的参照。教师可以通过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 例如根据大家的乐感、喜欢的音乐类型、个性、思维模式等来将学生做一个有效划分。合理的分层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也能够为后续的分层教学提供好的平台与契机。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学习状况等多方面情况, 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与组别。如:A层次———外向型、自信心强、主观能动性较好的;B层次———内向型、缺乏自信心, 但主观能动性较好的;C层次———主观能动性有待提升的。层次的划分可以随着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当有了一个清晰的划分后, 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再来更有针对性地展开课堂教学。例如, 可以按照AB-CC或者BBCC的模式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并且可根据学期结束后学生的学习情况再进行调整。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划分是很重要的一个教学过程, 这不仅是分层教学能够良好地得以展开的基础, 也是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特点的一种方法。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分层教学的另一个直观体现便是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鉴于已经对学生有了较为清晰的层次划分,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阶梯式的教学目标。这不仅是分层教学的另一种渗透形式, 它也能够让更多学生的能力在已有水平上得到锻炼与提升, 这也是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的体现。教师要在详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置全面而细致的教学目标, 对于不同水平、不同性格特点以及不同音乐素养的学生, 教师可以给他们设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 其中的根本点在于要让大家都能够在已有基础上得到锻炼与提升。

以一首普通歌曲的教学过程为例, 对于一首难度适中的新学的歌曲, 最基本的目标 (教学目标的下限) 一般可定为能完整地演唱歌曲, 这主要是面向C层次的学习者制订的;再高一点的目标就是除了能完整地演唱歌曲外, 还要求尽可能地做到准确演唱, 并能自信地在小组内歌唱。这主要是面向B层次中那些不够自信的学习者;最高的目标 (教学目标的上限) 是要求能自信地有感情地准确演唱歌曲, 甚至有时会背唱一段或者全曲, 这个主要是面向A层次能力较好又自信的学习者。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 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 这是非常典型的分层教学的直观体现。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也应当对于教学过程更为留意, 有时候分层并不是绝对的, 例如C层次的学生可能在某首歌曲的学唱中表现得非常出色, A层次的学生在有些教学环节中又表现得不够理想。这些状况都非常常见, 教师要人性化地处理这些教学小插曲。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分层教学更为灵活, 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课程的学习乐趣。

三、教学过程的分层

教学过程的展开则是分层教学得以渗透的时候, 教师要在分层教学的同时也有效做好课程教学的创编, 并且灵活地处理教学过程的一些突发状况, 这样才能够让课堂教学更有秩序地展开, 才能够让分层教学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

以《草原放歌》的教学实践为例, 本课教学以课标为指导, 以音乐聆听为主线, 音乐实践活动为中心。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借助西藏的风光图片以及富有特色的藏族音乐来给学生们创设情境, 感染与引导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课堂中。从歌曲的学唱旋律开始就进行分层学习, 程度好的学生直接唱谱熟悉旋律, 而程度一般的学生则通过随琴用“lu”哼唱;在歌曲学唱基本完成后, 可以让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来给大家进行表演, 让他们为大家用竖笛替代教师的钢琴进行伴奏, 这个过程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 同时, 这也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通过分工合作来很好地完成了一项教学任务。这既能够给学生一种鼓励, 也能够让大家在协调配合中体会到音乐的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分层教学的理念上教师要拿捏好尺度, 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着他们各自的一些特征, 教师不能过于注重部分学生而忽略另外一些学生, 而是应当对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引导。这是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 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也能够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取得进步与完善。

四、结语

高中数学怎样分层教学 第5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

3、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

3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学

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前提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只有在强烈的学习动机的驱使下,才会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愉悦的教学氛围的创设,这样才会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以激发,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创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上课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充沛的情感和形象的语言,真正进入授课情境;其次应注意利用“设疑激趣”来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一开始就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如讲矩形时,自制平行四边形教具,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有一个直角的平行四边形。通过演示观察,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争议、探索:在四边边长不变的情况下,平行四边形在变动中成为一个怎样的图形?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发生了变化?(角),什么没有变化?(边)。矩形的定义是什么?它是什么四边形的特殊的一种?除具有什么图形性质外,还具有怎样的特殊性质?一连串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索。其三,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让他们参与到“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等活动中,去探求数学知识的奥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以打破学生被动听课的沉闷局面,形成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生动而愉快的教学氛围,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

架设认知的桥梁,促使知识的正迁移,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条件

知识的正迁移指的是学习活动中,一种知识对另一种知识的积极的影响。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数学学习的主要认知方式是“同化”和“顺应”。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更新的过程中,往往要检索自己认知结构中与新信息(知识)有关的信息(知识),使新知识在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适当的“固着点”,进而达到“同化”新知识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的目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可以利用的相关信息(知识),而且要努力提高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对新信息(知识)的吸附、摄取和包容功能的有关信息(知识)的稳定性和清晰度,从而“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固着点”,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学生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后,我让学生判断一组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学生观察后,对“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产生了不同意见,形成了争论。我没有马上把正确的观点告诉学生,而是及时组织了学生交流,学生交流后认为: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我用商量的语气说:“那我们不妨剪一个四条边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看看是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随即剪了一个四条边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对折验证了四条边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成了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受此启发,还主动深入探讨发现“一般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般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学生通过交流,促进了知识的正迁移,使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还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4营造数学课堂气氛

营造宽松氛围,平等民主,快快乐乐学数学

要想让学生喜欢学数学,我认为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也是极其重要的。所谓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就是民主的、外向的和开放的,应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甚至敢于批评争论,让周围环境成为激发学生灵感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倡和鼓励三个挑战:一是向教师挑战,鼓励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向课本挑战,鼓励学生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三是向权威挑战,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否定权威的结论。

实践证明,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关键就在于教师要能真正放下架子,抛开条条框框,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只有有了这样一个宽松的创造空间,学生才能敢说、敢做、敢标新立异,创造潜能才能源源不断地激发出来。

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创新能力

加强实践活动,增强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掌握观察、操作、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意识。 例如:在组织一次班会之前,请同学们预算一下需要多少费用。先告诉学生现有经费多少,再要求学生调查活动所需物品的价格。比如布置教室的彩带、气球需要多少钱等。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 第6篇

一、分层教学的提出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从多年教学经验来看,国内大多数学校的高中数学课堂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无论是课前备课、课中授课、课后辅导,还是考查和评价的方法,都没有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分层制定出相关的教学方法,这也导致了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现象产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产生了制约.

不少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之前,就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等现象.到了高中阶段,这些现象依旧随之蔓延,并没有缓解的迹象,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高中的数学课程没有多大兴趣,当然也有一些学生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不适应,或者是对教材内容的吸收欠缺所致.在平时或者期末考试中,成绩不理想也会使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造成恶性循环;而另外则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扎实牢固,对数学课程的理解较快,认为教师授课速度稍慢、教学内容过于简单、考试容易.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典型的两极分化的现象.如果教师不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将会严重影响现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另外,作为一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我在学校组织的互听互评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部分数学教师教学手法过于单一,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无法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少有教师针对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进行分层教学,这也就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难以提升,造成数学课堂教学的恶性循环.

二、分层教学的主要措施

1.学生个人能力分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自身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对比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能够进行恰当的自我定位.学生个人能力的分层也决定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需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定位;其次,在各层次之间建立良好且行之有效的滚动机制,对于进步或退步的学生做好适时的调整;最后,采用自愿调整和动员调整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校的引导,根据学生的自我学习认知能力,并结合平时的课堂表现与考试成绩等综合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分层定位.

2.授课前预习分层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采用的课前预习分层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数学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发放导学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和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

3.课堂施教分层

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教师在教学时,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将数学知识中的基本思想、重难点和学习方法通过分层施教的方法嵌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备课分层、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教学分层、预留作业分层等不同类型因材施教.

4.课后辅导分层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课前预习和课堂授课两个环节,还要对课后辅导进行适当的跟进和调整.课后辅导是针对学生在课前和课中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适时的讲解答疑.不同层次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也会不同,所以数学教师应该针对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辅导.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应着重知识概念的讲解,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应侧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运用方面的辅导.

5.水平测验分层

测验作为对学生能力评价的主要方法之一,学生水平测验分层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对于数学这门课程来说,测验结果更能直观反映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运用情况.根据教学经验来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周测、月测、期中和期末考试都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主要方式.

三、总结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努力发掘学生的潜力,观察学生在平时课堂中的表现,抓住细微之处,主动实施分层教学,使数学课堂真正“动”起来.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可提高高中教师的教学效率,使教学过程更具科学性和实践性,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成果的体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学生而言,实施分层教学也有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更好的定位,确立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为其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议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第7篇

由于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学习目的性、自觉性不断提高, 教师应不断学习掌握“新课标”的精神, 根据已定的教学目标, 向学生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要求,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 提高预习效果。

如分层化的预习, 可要求学困生在回顾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基本看懂新课内容, 尝试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不懂时主动求教于别的学生, 或作个记号带着问题听课;一般学生在预习中应学会仿效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论证, 并据此完成练习题, 受阻时, 能尝试用原有知识来解决问题;特长生则应准确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 主动推导定理、公式, 先行独立解答例题和完成相应的习题, 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

二、设定目标要分层次

数学课堂“分层次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 掌握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 接受能力, 个性差异, 分清学生层次, 从而因材施教。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 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 合理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 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 可分五个层次: (1) 识记; (2) 领会; (3) 简单应用; (4) 简单综合应用; (5) 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学困生目标方向应定在 (1) + (3) ;一般学生方向定在 (1) + (4) ;对特长学生可要求达到 (1) + (5) 。例如, 在三角函数部分的教学中, 可以要求学困生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一般学生应做到理解公式的推导, 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而特长生则应能熟练推导公式, 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三、设计问题要分层次

分层教学的课堂, 教师应利用知识迁移规律, 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体系上构建与之密切联系的新体系。教学内容的层次安排, 可以将一般学生为内容设计的基准, 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学习, 以兼顾不同层次学生。教学方法上可以通过小组学习形式,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如对于函数认识的教学, 可设计如下一组问题:

(1) 什么叫函数, 映射。

(2) 为什么说:“自变量x有一定取值范围?”

(3) 为什么说:“函数y有确定的范围与之对应?”

(4) x, y的取值范围可分别构成集合吗?它们有何特点与关系?

(5) 你能从映射的角度重新定义函数吗?

(6) 函数记号如何?新定义与原定义相同吗?

课堂上可选择学困生回答 (1) (2) 题, 一般学生回答 (3) (4) 题, 特长生回答 (5) (6) 题。通过提问解答, 巩固了学生原有知识, 让学生见证概念的形成过程, 进而理解了函数的概念。这样, 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遵循, 明确主攻方向, “对号入座”, 把主要精力放在适合自己层次的那部分知识的学习上。

对学困生在课堂上尽量设计较为基本或较浅的问题, 不论回答得对与错, 都应鼓励他们思维的“闪光点”, 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特长生则应让他们回答较难、较深的问题, 有时对他们故意施加压力, 训练其能力。也可以把一个问题分解成识记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分析三个层次提问, 以小组合作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讨论参与, 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角色意识, 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达到个体的发展, 整体的优化。

四、编排练习要分层次

课堂练习题的层次设计, 应按三个层次要求。其中基本要求一致, 习题技巧分三个层次, 分别与三个层次学生的水平相适应。学困生完成基本练习题,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些基本的、与课堂例题相近的题目, 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 促使知识的内化。一般学生要完成发展性练习, 让其练习一些稍有变化的、比教学内容稍有发展的题目, 检查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特长生应能解决综合性练习, 检查其对新知识掌握的程度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 第8篇

一、分层教学的提出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 从多年教学经验来看, 国内大多数学校的高中数学课堂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无论是课前备课、课中授课、课后辅导, 还是考查和评价的方法, 都没有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分层制定出相关的教学方法, 这也导致了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现象产生, 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产生了制约.

不少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之前, 就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等现象.到了高中阶段, 这些现象依旧随之蔓延, 并没有缓解的迹象, 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高中的数学课程没有多大兴趣, 当然也有一些学生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不适应, 或者是对教材内容的吸收欠缺所致.在平时或者期末考试中, 成绩不理想也会使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造成恶性循环;而另外则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扎实牢固, 对数学课程的理解较快, 认为教师授课速度稍慢、教学内容过于简单、考试容易.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出现典型的两极分化的现象.如果教师不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时解决这一问题, 将会严重影响现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另外, 作为一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 我在学校组织的互听互评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发现, 有部分数学教师教学手法过于单一, 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无法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很少有教师针对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进行分层教学, 这也就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难以提升, 造成数学课堂教学的恶性循环.

二、分层教学的主要措施

1.学生个人能力分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其自身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对比发现自身的不足, 并能够进行恰当的自我定位.学生个人能力的分层也决定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 需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定位;其次, 在各层次之间建立良好且行之有效的滚动机制, 对于进步或退步的学生做好适时的调整;最后, 采用自愿调整和动员调整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学校的引导, 根据学生的自我学习认知能力, 并结合平时的课堂表现与考试成绩等综合学习情况, 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分层定位.

2.授课前预习分层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采用的课前预习分层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数学教师, 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发放导学案, 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和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

3.课堂施教分层

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 教师在教学时, 应坚持以学生为本, 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将数学知识中的基本思想、重难点和学习方法通过分层施教的方法嵌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 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备课分层、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教学分层、预留作业分层等不同类型因材施教.

4.课后辅导分层

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仅要注重课前预习和课堂授课两个环节, 还要对课后辅导进行适当的跟进和调整.课后辅导是针对学生在课前和课中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适时的讲解答疑.不同层次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也会不同, 所以数学教师应该针对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辅导.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 应着重知识概念的讲解, 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应侧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运用方面的辅导.

5.水平测验分层

测验作为对学生能力评价的主要方法之一, 学生水平测验分层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对于数学这门课程来说, 测验结果更能直观反映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运用情况.根据教学经验来看,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实施周测、月测、期中和期末考试都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主要方式.

三、总结

高中分层教学反思谈 第9篇

反思一:现行的教育制度设计是否适合推行分层教学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设定是以高考为核心的,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为改变这一现状,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先后出台了各种文件,但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家长、社会各界对学校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学生高考的成绩。在这一背景下,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高考这一无形的指挥棒而展开的。高考的制度设定从根本上说就是用同一目标、同一标准、同一进 度去要求全体学生的,显然这一要求与分层教学的出发点是背道而驰的,因而在现行教育制度的设定下,高中学科实施分层教学是不现实的。

因此,在高中教学实践中要想推进 分层教学 模式, 首先要对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进行革新,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可以考虑不同的高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考试要求,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实际选择不同要求的考试形式,从而真正让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反思二: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是制约高中分层教学的核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分层教 学实践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分 层是基础,处于核心地位,分层教学的其他环节是在学生分层基础之上才产生的。因此,学生分层的标准是否客观、科学,直接影响着分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影响着整个分层教学的效果。

笔者认为,在不改变当前高中阶段教学班建制的前提下,实施分层教学应该采取隐形的分层方法,但这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更新、更高的要求。隐性分层教学是指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原有知识、智力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潜力等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在自己的心目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具体层级由教师自己掌握),分层结果不向任何人公布,仅作为在实施课堂教学中座位的编排、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然后进行分层设定教学目标、分层实施教学实践活 动、分层实施评价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

反思三: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考评机制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

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设计下,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进行评价的依据是针对每次考试的成绩,对学生在年级、班级内进行排位,以确定学生的优劣;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和评价是按教师所教班级成绩的平均分进行排位,教师的排位甚至影响到其绩效工资、职称晋升等,事关其切身利益。所以,在分层教学实践中,缺少科学而全面的考评机制又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之一。当前对分层教学中的学生和教师的考核没有一 个具体的可操作 性评价尺 度,这制约了 分层教学 的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要切实推进分层教学,就必须建立合理的教与学评价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要建立一个公正、权威、具有足够评价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 的评价管理机构和评价标准,这种标准应该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应该能根据分层教学情况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评价方案的指标和权重,克服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评价方式,使其持续对教学工作发挥积极作用,以便于及时发现和分析评价得出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保障分层教学有效持久地开展。

宋朝的张载认为:“教人至难,必尽人之 材,乃不误人。”若教人“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 妄也。”意思是说教师如不能因材施教,不顾学生的内心要求, 就不能使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反而会误人子弟。高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因材施 教、分层指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笔者只是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并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对当前我国高中分层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反思,希望以此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反思,促进高中教学的发展。

摘要:当前,分层次教学成为我国教学方式的一种主流,但许多专家学者在研究中可能忽视了我国现阶段教育制度的设定,导致现有的研究似乎是在一定理想状态下进行的,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实行分层教学有一定的难度。诚然,分层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实践中关于分层教学有许多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第10篇

一、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为原则,强调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学过程也要有相应的差异。根据差异,将学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学也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并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一个老师的“教”努力适应全体学生的“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和反馈上都要区别开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相应的进步。分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教学。兼顾每个学生,缩小学生之间差距,取得整体进步。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

1. 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无论任何方案的实施,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而要实施分层教学,也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做铺垫,同时也要有着良好的班级氛围。只有在好的班级环境里,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这种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进步。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分层并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为了每个学生的成长,不是制造等级而是促进等级化解。处理不当,就容易有误会存在。而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这足够的耐心、良好的素质、民主的作风,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只有这样,分层教学才能真正为教学服务,为每个学生的进步服务。

2. 合理将学生层次化“以自愿为主”。

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整体差异,本着提高学习效率的合理要求,并结合学生的潜在水平,将学生按照2:5:3的比例进行分层。分层的过程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有自愿选择的权利。定期分层,给每个学生以进步的机会。公布分层结果前,教师可以先做学生民意调查,再给出自己意见,让学生自主选择层次,个别进行调整。这样既能合理分层又能适当维护学生自尊,一举两得。

3. 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逐一使用“分层教学”。

(1) 教学目标上层次化。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整体,兼顾两边”为教学原则,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知识结果和学生情况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如下层次: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2) 课前预习层次化。针对高中生自身理解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可以提出学生自主预习,指导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布置相应的预习题目。 (3) 课堂教学层次化。“教授”是掌握知识最有效的途径,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点,调动双边积极性是分层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努力完成授课目标又要照顾不同层次学生,保证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安排活动时,要重点注重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及时参与教学。 (4) 课后作业层次化。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和提高的必要手段,因此课后习题布置层次化更是分层教学中所必不可少的环节。充分考虑学生层次、设计合理的课后作业,既减少了作业抄袭情况,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5) 单元考核层次化。每个单元结束后均配有相关的考核,它以课本习题为主,侧重概念和技能的考核。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应从同一单元的考题中分离出不同层次,让学生根据自身知识情况在考题中反馈。同时,根据考试成绩确定下一次的分层情况,让学生都能够有危机感的同时不乏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努力地理由和目标。

三、分层教学的效果

学生的分层以学生自愿为原则,既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又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兴趣。分层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保证了全体学生的全面进步,通过优化课堂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

摘要:分层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她旨在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所有学生整体数学素质的提高。尊重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采用分层教学方法,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进步。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冯岳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J].中学数学.2007.

[2]张杰亭.高中数学封层教学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大硕士学位论文.2003.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初探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分层教学  建议

分层教学是一种广为人知的教学理念,但真正把它运用到自己课堂上的屈指可数。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都会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统一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其实是不公平的,尤其是一些比较优秀的或者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都是面向大多数普通学生的,所以成绩好的感觉学到的内容太少,成绩差的学得很累,还理解不了。而在分层教学中,这种情况能够得到很好地解决。为每个层次的学生量身打造的教学计划,可以让学生在课上收获更多。

一、传统教学与分层教学的对比

目前最常见的教学方式没有分层的概念,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给学生进行统一的授教,很多学生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班级里学生的成绩有好有差,如果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学生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很多教师都对班级内的差生感到头疼,不知道该如何让他们赶上其他学生。教师在责备这些学生不努力之前,应该先反思一番自己的教学方式,有没有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帮助。因为这些差生的原有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在节奏紧凑的高中课堂上肯定疲于应对,不被拉大差距就已经很不错了。而这就是传统教学的弊端,学生的成绩分层很难发生改变,优秀的学生依旧优秀,成绩差的学生则被越甩越远。

分层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不同的教学内容,做出符合他们能力的要求。就现在的高中教学来看,迫切需要分层教学的应用。分层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最核心的不同在于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独立性,将因材施教的思想结合到现代语文教学之中。这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比较欠缺的一块,因为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异常繁重,教师难以分出更多的精力对每个学生进行深入地了解,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

二、关于分层教学应用的建议

1.差生层次

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不一样,教师要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班级内的差生最需要教师的帮助,但是在传统教学中这部分学生往往没有得到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一般教师只是通过上课多提问、作业错误多抄写等方式来加强他们的学习,但事实证明这些简单的方法收效甚微,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取得长足的进步,反而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首先,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这些学生建立足够的自信心,因为成绩差,学生很可能在内心是自我否定的,这使得学生容易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让原本简单的内容都显得非常困难。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在课上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给他们一些小小的成就感。

教师对差生的期望以及要求应该切合实际,不能按照普通学生的标准要求学生,否则学生完成不了学习任务,心理上的落差容易让教师感到失望,影响双方的积极性。差生的教学应该注重基础,让学生从最基本的做起,脚踏实地。

2.普通学生

普通学生的教学还是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正常的教学。作为人数最多的层次,这些学生的成绩决定了整个班级的语文水平,也是最能看出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普通学生的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师不能因为要开展分层教学而减少对他们的关注,应该一如既往地进行教学,甚至投入更多的精力。

3.优生层次

班级内的优生在普通教学中最不需要教师操心,教师认为他们成绩优异,自学能力强,可以自觉地完成教学任务。其实不然,这是对优生的一种不公平。教师的指导对它们同样宝贵,他们也会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教师应该为他们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

普通学生的教学对优生来说,太过简单,上课时间的利用率低。因此,教师可以为优生制定一些更高的要求,比如学习赏析《雷雨》片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优生利用学习之余完成整部作品的阅读。因为优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就能空出时间做更多的事。完成整部作品的阅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主题思想。

优生应该精益求精,不能满足于目前的状态。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进步才能保持领先地位。优生是班级的财富,他们不会分担教师多少精力,只要教师为他们指出前进的方向,就能在自己的努力下取得出色的成绩。教师要给他们更高的要求,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挑战性,激发他们的斗志。他们是班级的榜样,可以成为其他学生努力追赶的目标,带动整个班级的进步。

结语

分层教学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教学理念,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它要求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准确地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并能够按照他们的需求,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党九运.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J]. 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8).

[2] 邱益莲.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4).

高中音乐分层教学 第12篇

一、尊重个性, 把握个体差异

世界上的事物大至一颗星球, 小至一粒尘埃, 都是独一无二的, 作为具有各种复杂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总和的人, 更是千差万别。学生在学习的领域里存在的差异更是毋庸置疑, 因此, 只有对全体学生进行科学、准确的分层, 才能将分层教学实施的更加有效。

鉴于小班化课堂人数少, 规模小的特点, 笔者对学生进行了精细化的分层。那么如何分层呢?笔者认为:尊重学生个性, 把握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课前,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以及参考学生的自我评价表, 有意识的将全班学生分为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三个层次 (学困生是指音乐素养基础较差的学生, 中等生是有一定音乐素养基础的学生, 优等生是有一定的音乐素养, 且基础好、反应快的学生) , 并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分配组员, 为下一步的分层教学做好铺垫。

【例如】四 (1) 班共有学生24名

分层后:学困生6名, 中等生11名, 优等生7名。

异质分组: (共有6个小组每组4人)

每组:学困生1名, 中等生1或2名, 优等生1或2名

根据事物的矛盾法则以及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关系原理, 学生的差异性和变异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着一定的方向变化、发展的。因此笔者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当学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 他们的认知水平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 这时笔者根据学生的变化, 做了及时的调整, 以适应学生发展的新需要。尊重学生个性, 及时把握差异是保障分层教学有效实施的前提, 更是达到学困生逐步解体, 中等生、优等生不断扩大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发掘潜能, 实施有效分层

对学生进行了准确的分层之后, 还需要一个精确的分层教学设计。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曾指出:“每个人都具备有多种智慧, 其差异之一, 仅仅是某人这几方面的智慧占优势, 某人那几方面的智慧占优势;其差异之二, 某些智慧已被人所显示 (显能) , 某些智慧还没有被人所显示 (潜能) ;人人都具有多方面的智慧。”这告诉我们, 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创设良好的、合理的学习环境, 学习步骤, 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掘, 智慧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展示。笔者认为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法。

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过程分层, 课外作业分层, 教学评价分层。

(一) 教学目标分层

过去的教学, 总是根据班上平均水平制定全班统一的教学目标, 这个平均水平是虚而不实的, 其结果自然造成优等生吃不饱, 学困生吃不了, 中等生也失去了上进心, 小班教学人数的减少为我们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重视个别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小班化教学备课中, 笔者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 制定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使优等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学困生也有所进步, 中等生也得以提高。

【例如】《小朋友的家》节奏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能准确拍读出以前学过的节奏。

提高目标:能准确地、有节拍感的拍读有一定难度的节奏和歌词。

发展目标:能准确地、有节拍感地拍读新的节奏, 能创编出新的歌词, 并按节奏读新词。

教学目标分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笔者还注意到:一要保证全体学生基础目标的达标, 可采用异步达标、延时达标的方式辅助;二要在基础目标达标的基础上, 让每一个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二) 教学过程分层

笔者认为要想在小班教学中体现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的最佳方法, 莫过于教学过程的分层。小班化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是关注到每一个个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心中要有每一个学生的位置, 既要有共性的, 又要有个性的, 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 都是有一个一个层次的。一节课下来, 怎样让优等生吃得更好, 怎样让中等生跳一跳能吃得饱, 又怎样让学困生经过低起点、小坡度、多循环的点拨和训练, 也能够得到进步, 应该成为贯穿于教学过程的主线。

【例如】《小朋友的家》节奏教学过程:

1、基础部分:

此环节为必答题。笔者从每个小组中挑出一名学困生复习拍读其中的一条, 正确的将为本组赢得10分, 错误的, 笔者鼓励该生向本组的中等生、优等生学习, 然后再由他本人完成拍读练习。

2、提高部分:

此环节的三条节奏是在原四条节奏的基础上变化而来, 通过将1、2条, 1、2、3条, 1、2、3、4条的合并, 难度提高。PK形式采用抢答, 笔者可选择中等生拍读其中的一条, 正确的将为本组赢得20分, 错误的, 可向本组的优等生请教, 最后由中等生来完成。

3、发展部分:

8.X X X X X X|X X X X X||

这也是快乐的小呀小世界。

卡通欢乐的谷小朋友的家。

本条练习中首次出现了XXXX节奏, 笔者可先请优等生来完成节奏, 如有困难, 笔者单独拍读XXXX, 再由优等生完成整条节奏, 待学生完成整条节奏后, 再按节奏读歌词。拍读节奏和词正确的共加20分。如能按节奏填新词并正确读新读的再加10分。

由于八条节奏练习是特意为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做的, 因此, 每一个学生都很容易获得成功, 得到自信的他们又满怀信心的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三) 课外作业分层

在设计小班作业时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第一, 针对性强。设计的作业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和个别差异, 要有利于每个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第二, 层次性强。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速度、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在作业的难度、速度及形式上有所选择。第三, 开放性强。让作业成为倡导学生积极探索、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

【例如】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前作业:

学困生:查找与歌曲有关的人文内容。

中等生:在查找与歌曲有关的人文内容中, 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优等生:在查找与歌曲有关的人文内容中, 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谈一谈它的价值体现。

通过课堂交流, 笔者发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作业的同时还完成了跨层作业, 这种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 整理信息、加工信息的过程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也增强了学习能力。

(四) 教学评价分层

小班化的教学评价分层主要采取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由于小班人数少, 为教师及时掌握学生达到分层目标的信息提供了方便, 因此, 教师的分层评价应当更具体, 更精细, 要能体现及时性、差异性、鼓励性。小班化的教学评价与传统的教学评价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以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衡量全班学生, 较多地着眼于全班同学的相互比较, 注重结果评价;而小班化的分层评价则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评价, 更多地考察各层次学生达到本层目标及发展情况。

分层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 在练习、提问、讨论和作业后都要及时评价, 对达到目标、取得进步的学生要加以鼓励。

分层评价在学期结束时可采用口头测验的形式, 这种测验须以因人施考为原则。

【例如】歌唱测验:

学困生:能完整地、准确地演唱歌曲。

中等生:能用带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准确地演唱歌曲。

优等生:能用富有感染力地 (优美的、活泼的、爽朗的、雄壮有力的) 歌声完整地、准确地演唱歌曲。

这种宽松的以人为本的测验方式让学生放下了思想包袱, 轻松上阵的学生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学期结束时还可以采用书面测验。命题时可将一份试题分为Ⅰ卷、Ⅱ卷和附加题三部分。Ⅰ卷为基础题, 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完成;Ⅱ卷为层次题, 要求学生按层次完成;附加题为综合应用题, 让部分中等生和优等生选做, 并作为奖励另外加分。书面测验命题还可以同考卷不同目标, 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分数线。批改或评价时, 为了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采用“模糊”的批改方法, 对别具一格或有创新思维的答卷, 即使做错了也适当给分表示鼓励。

音乐教学的任务, 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造等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依托小班化教学环境, 借助“分层教学”理论, 将新课标与“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相结合, 让每一个学生在愉悦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智慧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掘。

摘要: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浪潮中, 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笔者以音乐教学为平台, 进行了“面向全体、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得益匪浅。

上一篇:人工气道的舒适护理下一篇:指导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