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与英语教学

2024-05-16

创新思维与英语教学(精选12篇)

创新思维与英语教学 第1篇

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 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从“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开展以来, 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项思维能力, 旨在创新作文教学, 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一、反弹琵琶, 引发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 是采用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 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 看似荒唐, 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 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 如果, 我们创新作文教学能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方法, 写出来的文章就有独创性, 以达到立意深刻的目的。

我们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 作文常依赖《作文宝典》、《作文同步训练》等拐杖。是根据范文割割补补, 拾人牙慧, 步人后尘, 提不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 毫无新意。因此,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常规的思维的束缚, 大胆地反弹琵琶, 从问题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 写出人人心中皆有, 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

其实, 逆向思维, 反弹琵琶的手法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以意料之外的惊人手法, 达到深刻表现的目的。巴尔扎克说的好:“艺术家的使命在

二、旁敲侧击, 引发侧向思维

宋徽宗时的一次科举考试, 主考官出了一个画题《深山藏古寺》, 画师们经过构思, 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寺, 有的把古寺画在丛林深处。寺呢?有的画的完整, 有的画出寺的一角或寺的一段残墙断壁……主考官连看几幅均不满意, 原因是这些画均体现了半藏而不是全藏, 与画题无法吻合, 正当主考官失望之余, 却有一幅深深吸引了他:在崇山之中, 一股清泉飞流直下, 跳珠溅玉, 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 正一瓢一瓢的舀着水倒进桶里。仅这么一个挑水的老和尚, 就把“深山藏古寺”表现得含蓄深邃淋漓尽致:和尚挑水, 不是浇菜煮饭, 就是浆洗衣衫, 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寺;和尚年纪老迈, 还得自己挑水, 可见寺之破败, 可见寺一定藏在深山之中, 画面尽管看不到寺, 观者却深知寺是全藏在深山之中。主考官连连点头, 称:“还, 这才是‘魁选’之作呀!”这位画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运用了旁敲侧击, 曲径通幽的侧向思维, 选择了和尚挑水的新颖角度来表现主题。

侧向思维,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 通过旁敲侧击、曲径通幽的方式另辟蹊径, 将思维流向由此及彼, 从侧面扩展和扩广, 从新的角度探索被人们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与逆向思维的区别在于, 侧向思维是平行同向的, 而逆向思维是逆向的。其特点是不受消极定势的影响, 对一个问题从侧面进行换角度思考, 随机应变地将思路转移到别人不易想到, 比较隐蔽的方向去, 以求突破现有的论证和观点, 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 获得新的结果, 产生新的创造。

著名美术家齐白石老人有句名言:

于找出两种最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画人所不画, 不画人所画。”道出了他作

在于能从两种最平常的事物的对比中引出令人惊奇的效果”。巴氏道出了逆笔的奥妙:看似不合情理, 实则相反相成, 顺理成章, 是一种巧妙运思方法。当然教师在启发学生时, 应加以强调, 不能随心所欲, 随意逆向, 毫无根据地怀疑一切, 否定一切:在立意求新时不脱离实际。

画出新的秘诀。画画如此, 写作亦然。立意构思上妙用侧向思维法, 可以使文章翻出新意, 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

美国著名科学家, 电话的发明人贝尔说过:“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 潜入森林, 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 作文中运用侧向思维, 可以使学生“离开常走的大道, 潜入森林”, 见人所未见, 发人所未发, 收到独辟蹊径的效果, 达到文章出新意的目的。

有次学生作文, 是学生司空见惯的文题《可爱的家乡》, 很多学生思维呆板僵化, 产生“套板反应”, 都写家乡的山美、水美、人美, 写家乡的土特产, 写家乡的……当然写这些东西未尝不可, 但写多了, 会觉得腻味, 毫无新颖感。唯有一位学生妙用侧向思维, 摒弃从众心理, 避开大道走小径, 写家乡人民毁掉神庙建文化楼, 反映家乡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变化, 体现了时代风貌, 创意新奇, 别开生面。

引导学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学生运用侧向思维。

三、纵横驰骋, 引发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实际上就是上述两种思维的形式和其他发散形式的综合, 它要求发挥思维的活力, 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面去思考问题, 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它能散发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来。

当前, 高考、中考都趋向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有它的优势, 给了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 如果长期的进行话题作文写作和考试, 学生也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于是平时写文章或应试文章, 只要能写三五几篇较好的记叙文、散文或小小说, 什么考试都不怕, 以不变应万变, 写出来的文章势必局限于旧路老套, 千篇一律, 千人一面, 使学生的思维僵化。因此, 非常有必要培养学生纵横驰骋多思遐想的习惯, 让其思绪在广阔的天地里遨游, 写出奇、新、美的境界。不吊死在一棵树上, 不局限于沿着一个方向或同一类扩散的思维, 扩大思维量, 提高思维变通性和流畅性, 让他们“横看成岭侧成峰”。

创新思维与英语课堂教学 第2篇

为培养英语人才,面对现状阐释创新思维在英语教学中的.尝试:以语感带动听说读写活动技能;通过多种思维训练,增强创新思维的能力;启发合理猜想,形成创新新习惯,培养良好个性,健全创造人格的发展的空间.

作 者:齐丽  作者单位:阜新市第一职专,辽宁,阜新,12300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 关键词:创新思维力   课堂教学   情景氛围  

创新作文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第3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思维

作文教学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从“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一、反弹琵琶,引发逆向思维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为一李姓男寿星写贺诗,适逢滂沱大雨,寿典难以为续,众人皆叹奈何,板桥提笔便写:“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此时,旁观者嘘声四起,板桥不以为意,接着写道:“滂沱雨为李公寿,李公寿比雨更多”,当郑公停笔,掌声四起。郑公能赢得一片掌声,是因为他能出其不意,出奇制胜,是板桥的逆向思维帮助他赢得掌声。

逆向思维,是指采用通常情况下与普通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如果我们创新作文教学能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方法,写出来的文章就有独创性,以达到立意深刻的目的。

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作文常依赖“作文宝典”等拐杖,根据范文割割补补,拾人牙慧,步人后尘,提不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毫无价值。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常规的思维的束缚,大胆地反弹琵琶,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写出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底全无的文章。

比如指导学生写《爱》一文,有的学生就说希望得到爱,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爱;也有学生说他得到了爱,生活中有人给予了关怀,它带来了信心、力量和勇气;而一位学生用了逆向思维:我不需要父母或教师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限制了发展,过分的爱使我与同学朋友之间产生隔阂,希望父母不溺爱,教师能把爱撒向每一位学生。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单一与狭隘,显得新颖、独特,高人一筹。

其实,这种逆向思维,反弹琵琶的手法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以意料之外的惊人手法,达到深刻表现的目的。巴尔扎克说得好:“艺术家的使命在于找出两种最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于能从最平常的事物的对比中引出令人惊奇的效果。”巴氏道出了逆笔的奥妙:看似不合情理,实则相反相成,顺理成章,是一种巧妙运思方法。当然教师在启发学生时,应加以强调,不能随心所欲,随意逆向,毫无根据地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在立意求新时不脱离实际。

二、旁敲侧击,引发侧向思维

宋徽宗时的一次考试,画题为《深山藏古寺》,结果主考官连看几幅均不满意,原因是这些画均体现了半藏而不是全藏,正当主考官失望之余,有一幅画深深的吸引了他:在崇山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正一瓢一瓢地舀着水倒进桶里。仅这么一个挑水的老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的意境表现的含蓄深邃淋漓尽致:和尚挑水,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寺;和尚年纪老迈,还得自己挑水,可见寺之破败,画面尽管看不到寺,观者却深知寺是全藏在深山之中。主考官连连点头称:“好,这才是‘魁选’之作啊!”这位画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运用了侧向思维,选择了和尚挑水的新颖角度来表现主题。侧向思维,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旁敲侧击、曲径通幽的方式另辟蹊径,将思维流向由此及彼,从侧面扩展和扩大,从新的角度探索被人们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与逆向思维的区别在于,侧向思维是平行同向的,而逆向思维是逆向的。其特点是不受消极定势的影响,对一个问题从侧面进行换位思考,随机应变地将思路转移到别人不易想到的方向去,以求突破现有的论证和观点,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获得新的结果,产生新的创造。

齐白石老人有句名言:“画人所不画,不画人所画。”道出了他画作出新的秘诀。画画如此,写作亦然。立意构思上妙用侧向思维,可以使文章翻出新意,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

科学家贝尔说过:“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有的东西。”作文中运用侧向思维,可以使学生“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收到独辟蹊径的效果,达到文章出新意的目的。

引导学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学生运用侧向思维。

三、纵横驰骋,引发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实际上就是上述两种思维形式和其它形式的综合,它要求发挥思维的活力,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面思考问题,寻求解答问题的答案,它能散发出众多新颖独特的信息。

当前,学生在作文时经常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只要能写三五篇较好的文字,什么考试都不怕,以不变应万变,写出的文字势必局限于旧路老套,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因此非常有必要培养学生纵横驰骋多思遐想的习惯,让其思绪在广阔的天地里邀游,写出奇、新、美的境界。不吊死在一颗树上,不局限于沿着一个方向或同一类扩散的思维,扩大思维量,提高思维变通性和流畅性,做到“横看成岭侧成峰”。

比如《由牛所想到的》一文训练,我就引发学生通过多向思维,引发若干观点:1.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到郭沫若自比为“尾巴”到茅盾自比为牛尾巴上的“一根毛”,想到为人处世应谦虚;2.从牛作业时昂首向前的形象,想到人们生活中应像牛一样充满活力、负重不辞;3从牛到“韧”劲、“强”劲,想到学习中遇到困难,应有一股牛劲,知难而进;4.从牛的各种作用和牛的多方面本领想到我们应该多做奉献;5.从牛的反刍生理特点,想到学习也应有琢磨精刻,温故知新的习惯;6.从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想到“我为人人”的品格;7.像牛一样吃苦耐劳,不计报酬……有了这么多观点,学生就能快速做出选择(择奇、择新、择美);付之于文,还愁达不到“奇、新、美”的境界吗?

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21世纪的通行证。我们在创新作文教学时,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就能诱发学生创新灵感,学生就能写出富有创意的佳作。

[参考文献]

[1]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叶圣陶.关于使用语言[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3]高尔基.论写作[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论英语词汇教学与思维创新 第4篇

关键词:英语词汇,词汇教学,思维创新

作为新世纪的外语教育工作者, 振兴外语教育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是民族生命的活水, 是我们伟大民族走向世界的前提, 也是培养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的摇篮, 更是播撒文明传递人类圣洁灵魂的重要途径。作为人类灵魂的树造者, 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有创新思维、有合作能力、有与时俱进的开拓型的高素质人才。首先, 在词汇教学中所要教学的词或词组的音、形、意、词性和词的联系用法是密不可分的。基于这点, 我们在词汇教学中, 必须强调每个词的读音、词形、词性、词义和与该词有关的词组的运用, 否则, 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学生中会有人能读出或拼写出所教的单词, 也知道该词的确切的汉语意思, 但是记不全该词的必要意项, 甚至有时还容易与相近词形的词义混淆, 更不知道怎样正确应用词汇。

其实对于一个完整的单词 (词组) 的学习来说, 该词的音标、词性、词形、词义等要素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教师在教学词汇时不能只注重词汇的读音和拼写, 要注意音、形、义和词性, 联想和实践运用并举, 在学生心目中就会有一个词的完整体系, 这就要从思维上拓宽学生的思路, 并且使学生明白学习知识要经过感知—理解—实践运用形成类比思维—达到启发思维的能力训练等步骤。具体方法如下:

一、要重视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启发与培养

有些学生只注重词汇的读音, 有些只注重词汇的意思, 有些只注重词形, 没有重视词的完整性。这样学生只知道词的一个方面, 更不能在实际交际中使用英语。有些学生虽然会说, 也只是用汉语的语法结构顺序将英语单词落列出来, 因此, 就出现无谓语或者多谓语的语句。所以一定要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发散思维, 让他们能从真正意义上了解和使用词。在词汇教学中, 适当扩展词汇的内涵与外延, 增强英语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架起词汇学习与跨文化交际的桥梁, 从而激活教材, 激活学生思维。

例如, 在动物词汇教学中, 进行适当扩展。在中西文化中, 人们对dog, tiger与dragon, horse与ox, sheep与goat等的不同的看法和用法。“dog”在外国被视为与人一样尊贵的动物;因而有“Love me, love my dog.”之说, 而“dragon”在中国虽被认为是吉祥之物, 但在外国却是邪恶的化身;“sheep”在英语中表示好人、能干的人, 而“goat”却表示坏人和不能干的人。在颜色词汇教学中, 在学生掌握了各种颜色后, 我说:“I’m in the pink.” (身体健康) 学生立即往我身上看, 却没有找出“pink” (粉色) 的东西, 学生立即产生了疑问, 好奇心大大增强, 疲惫的心情为之一震, 情绪高涨, 我说pink在英文中表示身体健康, 同样, blue表示心情灰暗, 心情不好。在讲解器官的单词后, 适当引入有关的谚语或俚语, 如green eye表示某人得了红眼病, 嫉妒别人, 而green hand表示新手。另外, 在词汇教学中, 增强英语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学了“left, right”后, 告诉学生这是体育口令的“一、二、一”, 在学生学了east, west, south, north后, 让学生说“East, west, north, south, home is best.” (金窝, 银窝, 不如自己的土窝窝) 。在学习了“player, team”后, 让学生说:“One player doesn’t make a team.”字面意思是一个球员组不成一个球队, 言外之意是团队不是靠一个人来取胜的, 教育学生要有集体观念) 。

二、设立语境来教学词汇

教师在教学词汇时, 应该设立语境来教学词汇, 避免形式单一, 思路呆板, 这样学生才会在真正环境中进行交际活动。教师在讲解一词多意时应该设定相应语境, 多举例子, 让学生在把所学词汇应用在各个地方, 而不仅仅做到片面的了解的程度。

例如在学习better的过程中, 让学生说: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三个臭皮匠, 抵上一个诸葛亮) 。在学习比较级, 最高级good, better, best我让学生说小诗:“Good, better, best;Never let it rest;till good becomes better, better becomes best.”

三、加大力度提高学生语法形式和单词拼写的准确性

很多学生单词会写, 到了实际应用时就不知怎么排列, 有些学生恰恰相反, 语法了解的很熟, 单词使用的准确性却很低。所以提高学生语法形式和单词拼写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在进行词汇教学时, 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运用教育理论, 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和适时适地的教育要求和条件。根据所要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包括已有的词汇基础、语法结构基础知识等方面, 以及心理状态, 充分利用现有设备, 灵活使用多种词汇教学法, 使学生真正掌握和会用所教词汇Presentation (解释) 所教学的词的词义, 包括同义、反义和相关的词组的意义及运用, 常用的方法有:图片、实物演示法、动作演示、汉语释义、英语释义、英语举例、同义词释词法、英汉对比释词法、反义释词法、查词法、情景解释法或上下文意境暗示、描述特征法等。

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操作简述如下:

Lead in (引入) —Introduction (介绍) —Presentation (解释) —Practice (练习) —Consolidation (巩固) 。学生在领会运用知识需要经以下几个步骤, 即“认识概念—形成表象—分析理解—创新归类—交际应用”。

Lead in (引入) 是引进学习词汇的情景, 可以通过Review (复习) 引入, 也可以用问题引入。

Introduction (介绍) , 介绍所要教学词的音、形、意、词性和与它有关的已学词组。主要介绍方法如下:

Practice (练习) , 练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各侧重点和目的不同。

1. 机械性练习。

它是指全控制性的语言训练活动, 在这阶段练习中教师控制着练习内容, 教学主体没有或很少有自己的灵活选择。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主体熟悉语言结构和形式, 直到学生能够脱口而出。主要方法有教师领读、跟录音重复。同时老师向学生传授音节记忆法, 确保他们达到训练的要求———记住所教词的要素。检查其效果的方法是听写、默写或单词的英汉互译。这种练习是发散思维的重要前提, 是寻找发散点或发散原的所在。

2. 半机械性练习。

它是要求学生尽可能运用所学的词汇来表达实际意义, 是在训练的基础上集中训练语言的熟练和流利程度, 是考查前面所学的知识的巩固程度和效度、是培养学生逐步熟练而独立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是启发创新思维的阶段。

3. 自由练习。

该层面的练习比前两类练习更加自由, 学生运用上述练习阶段的内容进行真实的对话。它与上述的两个练习步段不同, 内容上包括以上两步中的内容和已有的语言材料的运用与激活。教师的控制程度不同, 其控制程度比较松弛, 但是课堂纪律是严格控制的, 是对练习内容在广度、宽度和深度在教学步骤上的各步段的不同训练。其目的是运用前两个步段的练习材料促使学生把知识变成能力的转变, 也是帮助学生把词汇当作英语思维的素材的一个过程, 也是促使学生合作对话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实践, 是促进想象的发生和发展, 加强知识转变成语言技能的重要环节, 是培养创新思维与合作能力的主要阶段。教师在平时教授时应根据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认知的准确性。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 利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需要, 充分发挥学生智力因素和道德情感智商的优势, 完善词汇教学, 促进学生的词汇量的扩大, 推动英语创新教学的大发展, 培养有与时俱进的、有创新思维的、有过硬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工作能力强和效益高的和谐社会的领导者、保卫者和建设者。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邵宗杰.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张世富.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4]毕节师专学报[N], 2004.

创新思维与英语教学 第5篇

谭正开

语文作为言语文字思维的工具,要为其它学科提供智力资源和思辨能力,作文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教学论文)。本文正是从此目的出发,深刻挖掘语文教学尤其作文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之间的联系,并分别以具体分类及事实说明作文教学对创新思维培养的途径、意义。

求同教育理念创新思维能力常式思维能力思维主体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求异思维

中学语文新课标对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就是在阅读、观察事物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理解、推断、想象、综合、归纳等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就是要开启学生思维,为学习其它学科提供智力资源。恩格斯说: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便是人的思维。人没有思维,就成了行尸走肉;语文教学没有思维能力培养,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可能。

多年来,语文教学很重视这一点。但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求同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的思维并非活跃起来,而往往形成一些定势。这当然是我们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向、方法欠佳。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在解决问题时不受常规、经验的束缚和影响而独辟蹊径的思维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求异性、变通性和灵活性。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一般思维能力(常式思维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为作文过程就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是个体针对具体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它主张个性化、求异性。所以,作文教学更应弘扬求异教育理念(创新思维能力),多角度发掘问题。苏轼说“文章最忌随人后。”说的就是这个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往往注重挖掘学生的“思想”潜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因而,我常常要求学生“思”得多,“写”得少,常常是给材料让学生编写提纲,分别训练其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想象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能力、求同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收敛(集焦)思维能力、纵向思维能力、横向思维能力、后馈思维能力、超前思维能力、静态思维能力、动态思维能力。下面略举例说明。

形象思维能力创新。形象思维能力就是把一件抽象的事物或不起眼的东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把理性的思考解读成感性的认识。在作文教学中,文学作品和记叙文的写作需要培养形象思维能力。针对这些文体,我经常出一些反常的场面描写、景物描绘、人物刻画等方面的片断作文训练学生,如《春天里的冬天》、《笑出来的眼泪》、《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春天的落叶》、《街头一瞥》、《生活如水》、《友谊如茶》、《运动会上的一幕》、《她笑得很灿烂》……。这样,学生可以再现往日情景、观察身边事物,描绘出生活的点点滴滴、社会的方方面面。把形象思维能力培养落实在平凡而反常的事物中。

逻辑思维能力创新。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对问题进行判断、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推理、概括等能力。作文教学中,议论文、说明文的写作常离不开这些。我在培养巩固学生语言逻辑思维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反逻辑思维。例如:我用下面这两则材料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

(1)国外有一家烟草公司,试制了一种新型号卷烟,命名为“环球牌”,正准备大张旗鼓推出的时候,却逢全国性的反对吸烟运动。“宣传香烟”与“禁烟运动”是截然相反的两回事。为了打响自己的香烟品牌,而又不与当前的戒烟浪潮相冲突,就必须把矛盾的两件事沟通起来,找出其共同点。请你运用反逻辑思维,拟一条广告,不超过20字。

(2)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高原地区,有一位经营苹果园的杨格先生,他种植的“高原苹果”味道好,无污染,在国内市场上很畅销。可是有一年,在苹果成熟的季节,一场冰雹袭来,把满树苹果打得遍体鳞伤;而杨格已经预订出了9000吨“质量上等”的苹果,而对这突如其来的天灾,看来只有降价处理,自己承受其中的经济损失了。

但是杨格具有出色的应急智能,善于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他仔细察看了受伤的苹果,运用反逻辑思维,在伤疤上作文章,想出了对策,他拟定了一段广告词,结果使这批受伤的苹果极为畅销,以至后来经销商专门请他提供带疤痕的苹果。请你想想杨格怎么拟广告词,你试着拟一段广告词,百字以内。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从中学时期就训练一副逻辑头脑,以后无论写什么、作什么,都将受益无穷。”因此,努力培养、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反逻辑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它可以增强学生的思辨、推断、分析、综合能力。

联想、想象思维能力创新。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联想与想象是两个具体必然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概念。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认识过程,可分为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等。如由墨板上的一个圆想到太阳、月亮、车轮等;瓦特正是由沸腾的壶水蒸汽冲开壶盖联想而发明蒸气机;牛顿由苹果落地联想到万有引力。想象是由事物部分想到事物整体或由事物的因想到果、由事物的果想到因的心理认识行为,如一叶知秋,滴水知寒等。黑格尔说过:“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实际应用中,联想与想象往往是同时出现的,如上海萌芽杂志社主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就是联想想象思维能力创新的展现。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创新能力,如由新概念作文大赛题目《一是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想到残缺美、想到人生就是一只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由题目《一团沉入杯中的纸》想到人消融于社会等。

求同思维能力创新。求同思维就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命题中所提供的作文材料、各种信息集中起来,朝着同一方向进行思索分析,得出一个最佳答案或结论,从而进行立意的思维过程。历年高考给材料提炼观点作文,尤其是多则材料提炼同一观点的作文就要求我们进行求同思维立意。还有,1999——2002年的高考话题作文也是一种求同思维能力创新的要求,无论你如何立意、选材、组材、构思、选择文体,最终都要分别回到“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前提、“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结论、“诚信”这个范畴、“心灵的选择”这个选择上来。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求同思维,还要在求同思维上创新,如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就给人耳目一新:动物尚且讲诚信,况人乎。这就是在求同的前提下求新。

求异思维能力创新。求异思维就是根据掌握的知识、信息或事实,去求得某一问题的各种可能答案或结论的思维。求异思维反对人云亦云的“一家之言”。主张“标新立异”,打破传统意识下的定势思维,使思维模式独树一帜、别开生面,不仅让老树放新花,让新树也要放新花。如对下面这则材料: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先生请为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泯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按照定势思维,学生应该批判南郭先生不学无术,弄虚作假,冒充内行。我引导学生求异思考,可得出如下结论:

a.齐宣王讲排场,是形式主义、官僚作风的源头。

b.古人云君明臣贤。齐宣王不能发现南郭先生。这是昏君在位、奸臣当道、小人得势的表现。

c.南郭先生欺上瞒下,不务正业,说明“上梁不正梁歪”、“上行下效”的社会风气。

d.南郭先生之所以可以混饭吃,是“大锅饭”使然,国企改革势在必行。

e.南郭先生久未被揭发,乐队队长监督失职或捂着盖着,封锁消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f.南郭先生逃走,说明有自知之明,有官本位思想者“守住毛坑不拉屎”,提倡主动让贤“退居二线”。

逆向思维能力创新。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之一种,其方法主要是朝着定势思维的反面思考,把问题“倒过来”想,使结果走向定势思维的对立面。训练这种思维,我常让学生对一些成语、结论进行新解,如:

异想天开——没有异想,哪来天开。(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班门弄斧——弄斧到班门。(名师出高徒)

开卷有卷——开卷未必有益。(从其善者而读之)

人言可畏——人言不可畏。(身正不怕影歪)

知足常乐——知足不常乐。(人生是一个追求过程)

痴不妄想——痴心不妄想。(做事贵在持之以恒)

艺高人胆大——河里淹死的多里会水的人。(大意就要失荆州)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久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久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警匪不能是一家)

见义勇为——见义智为(不白白送死)

发散思维能力创新。发散思维也是求异思维之一种。伽俐略有这样一句话:“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思维是科学的品质和基础,发散思维就是要求从同一材料或问题出发,全方位、多层次、多方向思维,得出五花八门的结论的思维方式,它像太阳一样从不同角度放射金光万道。例如:

(1)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正在上小学的弟弟给全家人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要是全世界的电话线路都断掉了,会产生什么结果?”

请分别写出当医生的爸爸、当消防员的哥哥、热恋中的姐姐、善于持家的妈妈的回答,教学反思《作文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教学论文)》。

(2)以牛为对象,类比现实生活,用发散思维写出3—6篇不同立意的文章提要。

参考答案或提示

(1)这道题应该注意各自角色的特征,回到角色的原点来考虑。当医生的爸爸答说:“病危的人就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使死亡率上升。”当消防队员的哥回答说:“报警速度将会降低,使火灾和损失大大增加。”热恋中的姐姐回答说:“两人约会的次数一定会大大减少。”善于持家的妈妈回答说:“那太好了,我们就不用交电话费了!”

(2)第一篇:从牛的雄壮形象落笔,写出时代特征。人们生活在今天的社会,应该像牛一样充满活力,体现出时代精神。

第二篇:从鲁迅先生自比作一头牛,郭沫若自比牛的尾巴,茅盾先生自比为牛尾巴上的一根落毛,写到伟人的谦虚。

第三篇:从牛的性格写起,平时温和,有时也会有一股“犟”劲,指出人们在学习中也应有这股牛劲。

第四篇:写牛不仅有耕田的牛,还有供运输之用的牦牛,提供牛肉的肉食牛,提供牛奶的荷兰牛,还有用来角斗的西班牙斗牛,从中生发随想。

第五篇:写牛有一个生理特点——反刍,由此引申到学习也应用此法——温故而知新。

第六篇:从“鼠去牛来闻虎啸”说到中华民族闭关自守的历史已经过去,而今已如充满活力的初生牛犊,将来必定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纵向思维能力创新。纵向思维是求同思维方式之一,它是在对所供材料进行分析过程中,思维沿着求同方向朝着更高层次推进,向更深的角度开掘,从而进行纵向引申立意的方法。这种发展方向是由前及后、由上及下、由表及里、由远及近、由浅及深的思维过程。如:

(1)阅读下面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一词,简要分析它的思维方式。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19世纪俄国有一位诗人,看到钟表店“修理钟表”的招牌,引发了诗人的创造性思维,他写道:“修理钟表,修理分秒,修理一周、一月”按照这种纵向思维的轨迹,诗人接下来写了一句非常精彩且很有思想的语句,请你也按这种思维方式,想一想诗人会写出怎样的语句。

参考答案或提示

(1)本词采用纵向思维,少年听雨声,壮年听雨声。壮年听雨声,而今听雨声。几十年的风雨声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境遇改变了,感情随之变了,看待风雨的眼光也就改变了;结果,在我们看来,好像外界的风雨也在改变。

(2)诗人进一步写道:“请替我修理一下年代吧!它已不能按时度过。”

横向思维能力创新。横向思维是求同思维的另一种形式。它是把所提供的材料,信息放在同一层面思考,横向延伸的思维方式。例如:

(1)在一次选“香港小姐”的决赛中,为了测试参赛小组的思维速度和应对技巧,主持人提出了这样一道难题:

“假如你必须在肖邦和希特勒两个人中间选择一个作为终身伴侣的话。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这个问题难度较大:如果回答“选择肖邦”,则答案流于一般,没有特色;如果回答“选择希特勒”则很难给予合理的解释。请你为参赛小组设计一个答案,并予以合理的解释。(2)苏联著名儿童文学家盖达尔外出旅行时,一位小学生认出了他,便抢着替他提行李。箱子太破旧了。小学生问:“您是大名鼎鼎的作家。为什么箱子却是这样随随便便的?”盖达尔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运用横向思维的方式,借用孩子的词语,说了句言简意深的话语。请想想看,要是你,你会怎样说。

(3)作家冯骥才到英国访问,有一记者向他发问:你们国家向我国学习了许多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怕变成资本主义国家吗?请你用横向思维方式设计一句话来反驳记者。

参考答案或提示

(1)实际参赛中有一位小组这样回答:“我会选择希特勒。如果嫁给希特勒的话,我相信我能够感化他,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了,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家破人亡。”这位小姐的巧妙回答赢得了人们的掌声,她横向选择了出人意料的答案,并作出合理的而又充满正义的回答。

(2)盖达尔笑着回答:“如果箱子是大名鼎鼎的,而主人却是随随便便的,不是糟透了吗?”

(3)冯骥才笑着说:“你们英国人每天都喝牛奶,也不见谁变成牛”。

超前思维能力创新。超前思维是纵向思维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在现实或历史前提下通过想象,完成对未来指向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一种“时间顺流而下”的状态。例:

(1)想想下列事物在未来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A.一根纯金项链B.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

(2)以“2000年回母校”为题写一篇文章(1986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或提示

a.一根纯金项链可能在色泽、重量等方面发生变化。

b.达·芬奇画的“蒙娜丽莎”,可能会发生质的变化,诸如颜色的暗淡、油彩的剥落等等。

后馈思维能力创新。后馈思维是纵横思维的另一种方式,它要求思维者以现实或历史为起点,采取“时光倒流法”对过去进行想象反省的思维过程。如:

(1)请设想一下“生命倒流”:个人不是从婴儿长到老年,而是颠倒过来,从老年长到幼年,情况会怎样?

(2)以“在童年的草坪上”为题,写一篇散文。

(3)当你看着父亲、母亲的像片时,你的心里定会涌起丰富的感情,请你以此为内容,运用后馈思维,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4)站在世纪的边缘,回首过去有许多东西值得总结,值得反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5)以“中学生活的回顾与思考”为题写一篇大作文(198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6)以“有感于五十年前的今天”为题写一篇文章(198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或提示

(1)首先,一个人从死亡中复生,白发苍苍的,靠养老金生活。若干年之后,他成长为中年人,谋得了一个职业,并以此养家糊口;又过了几十年,他成了年轻人,跨进大学校门过着自由而潇洒的生活;大学毕业后,他进了中学,中学毕业后进入小学,小学毕业后来到幼儿园;最后,他成长为天真无知的婴儿,直到最终进入母亲的体内而变成胚胎。

(2)显然这篇文章应该采用后馈思维。每个人都有童年,幼时一些现在想起来也许很可笑的趣事,会引起我们美好的回忆。应选取记忆仓库中童年的几件有意思的小事,把它写出来,力求写出儿童天真活泼的情趣。

静态思维能力创新。静态思维是一种就事论事的思维方式,它要求对所给的材料、信息、停止在原来的时空上“冷眼旁观”,就某事件某问题或与历史对话或与现实对视,以不变应万变。如:

1942年5月,太平洋战争正酣。美国海军从截获的日军密码电报中发现有“AF”两个字母,很明显,“AF”就是日军的进攻目标。但是“AF”究竟指的是哪里,美国太平洋舰队情报处却与华盛顿海军情报部有着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是中途岛,后者认为是夏威夷或美国西海岸。忽然,美军太平洋舰队情报处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最后证实了“AF”就是中途岛。

请你想想看,用什么办法来证实?

参考答案或提示

故意用明码发出电文称中途岛的水塔坏了。此计马上生效,不出24小时,美军即截获一份日军密电:“AF”缺乏淡水。

动态思维能力创新。动态思维是一种时空交叉立体式推进的思维方式,它要求思维主体就历史永恒主题问题或现实热点问题展示一个发展变化的思维过程。如:

请用动态思维方式赏析《乡愁》这首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参考答案或提示:

岁月在流逝,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乡愁的对象、内容在变,世事沧桑,对乡愁的认识是发展变化的。

类比思维能力培养。类比思维是联想思维方式之一,它要求思维主体超过具体或抽象的材料信息,推出相类似、相接近的另一种事物。训练学生类比思维,我常出一字标题作文如《路》、《桥》、《网》、《窗》、《等》……。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腐巧为新鲜、化呆板为生动、化乏味为有趣。最终,使我们对事物理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对比思维能力创新。老子曰: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祸之所伏。从辩证法角度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对比思维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的综合性思维模式,它可把联想与想象思维、形象与逻辑思维、求同与求异思维、发散与集焦(收敛)思维、纵向与横向思维、静态与动态思维、超前与后馈思维放到一起,通过对比分析或求同存异,或求异存同。

总之,由于思维方式划分标准不同,其结果也不尽相同,实际操作中,许多方法本身是交叉融合的,我们没有必要在分类上下功夫,做到“鱼是鱼,水是水”,以上是为了能够说明分类要紧抓“创新”这个核心。创新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思维训练是作文的灵魂和生命。陆游说:文章最忌百家衣。思维创新包括思维主体创新和思维客体创新两个方面,这里,我们强调思维主体创新;因为主体创新是本质的“新”,客体新是“材料的新”、“表象的新”,富兰克林说过:一个人停止了创新的思想,便是停止了生命。因此,作文教学的思维创新,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萌芽杂志社新概念作文赛,就是要让学生从新概念出发,请“生”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但是,创新也是有条件的。不能因为创新而使问题复杂化或改变原意,异化成另一个新问题。这样,创新就改变了初衷。

参考书目:

马玉志(主编)《语文创新教学中学卷》延边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在学杂志社)(2001—6期)

《第三届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作家出版社)(2001年8月)

谈高职英语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 第6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创新思维

一、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学生课堂思维现状

受应试教育影响,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在各种呼吁声中艰难行进,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遗留问题。例如,学生思维僵化,学习被动,创造力匮乏,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很难改变,教学内容死板,知识面狭窄,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解释单词、短语,分析句子结构,翻译长句、难句,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词汇语法等知识,甚感枯燥。“接受知识——回答问题——应付考试”的学习模式使学生思维愈加僵化。

二、高职英语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1.转变传统观念,从教师做起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首先应打破思维僵局,转变不正确的传统观念,不能把传授知识理解为向学生灌输知识,不能把自己当作是课堂上的权威,不能压制学生的思想,不能一味地顾及升学率、考试过关率。传统英语教学单方面注重对学生语言知识灌输与技能培养的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发展。

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是课堂的独裁者和终结者。高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谨记,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创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与读写能力。教学要改革,教师观念的改革首当其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应当具备创造性思维。

2.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精心设计课堂

很多高职英语教师常抱怨学生在课堂上不主动,却忽略了教师本人应首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因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不愿参与课堂活动的原因各不相同,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 找到学生学习障碍的症结所在,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措施和引导方案,才能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开放思维,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教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课堂组织和课堂提问环节尤为重要。多设计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3.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材施教

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规规矩矩坐着,思想僵化,不敢主动回答问题,被动地等待教师点名,回答问题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因此,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必须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感觉畏惧与拘束,这样学生才能放开思想,才能自由敏捷地去探索,创造火花才会迸发。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教师应当因材施教,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不能搞一刀切。英语课堂中,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的练习,注重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以充分解放学生的思想,激发创新意识。

4.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创新

长期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时甚为被动,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变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为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化被动为主动,教师就不能独占课堂时间,可在课堂穿插安排结对练习、小组学习、小组报告、角色扮演、英语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练习和展示的机会。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能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激发。

教学中要将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结合。因此,课堂上学生若有不同的答案,教师不要急于下判断,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允许提出相反意见,允许争论,这样才不至于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挫伤。

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对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高职学生入学基础差,对传统英语课堂中的被动学习、强制学习愈加反感。因此,英语教师更应该打破传统旧观念,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解放学生思想,充分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迎新,孙燕.大学英语教学与批判性思维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7):103.

[2]张凌然. 创新思维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4(9):97.

[3]蔡立颖.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 ,26(3):95.

历史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第7篇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其创造意识与创新思维,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不但十分重要,而且必不可少。在此,本人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提出几点看法。

一、设计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历史新课改革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多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渗透和落实,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习思考,必须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授课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成为问题的发问者,以及研究问题的指导者,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由他们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设计问题要‘精打细算’。

1. 问题要有启发性,能够“投石激浪”。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充分说明设问与启迪思维的重要性。只有问得好、问得巧,有启发性,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才能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一种欲罢不能和跃跃欲试的心态。这就要求在设计问题时不要问“是不是”、“对不对”、“是什么”等一类的简单的判断性的问题,那样学生就会感到空洞、乏味。设问的问题一定要有思维量,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例如在学习世界史有关反法西斯战争的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1941年6月丘吉尔在对德国侵略苏联发表的声明中说‘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在另一次广播讲话中他又说‘我希望看到德军葬身于坟墓之中,而且希望看到俄国躺在手术台上’。丘吉尔的上述言论是否矛盾?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这样把丘吉尔看似矛盾的两段话放在一起设问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愿望,急于想知道为什么,促使他们积极地思考并结合所学知识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设计问题要讲究层次。

设计问题要遵循思维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步步推进,层层深入,逐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向求知的新高度,使其“渐入佳境”。如果没有循序渐的过程,一开始就遇上大难题,学生经过思考后无法回答,无异于对学生当头一棒,势必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还可能使一部分学生产生思维障碍,这堂课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但这不是说把问题搞得过于简单,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才能有利于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3. 问题应有一定的“弹性”。

当今各学科横向渗透加强的同时,各学科纵向研究又不断深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设计一些带弹性的问题,即问题呈现开放性、可争议性、可研究性。不强加给学生明确的观点,留给学生思考和研究的余地。这样学生可根据自己从各种渠道所学的知识和积累起来的素养,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现个性思维的魅力,进而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课堂情境的设置,可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兴趣的作用。根据历史课内容的要求,创设类似史实的情境,由此老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及教育对象灵活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比如,在讲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时,可以让学生扮演这一时期的手工作坊主,由他们想办法来开办自己的工场;在讲罗斯福新政时,可让学生们担任美国的智囊团成员,由他们设计方案,帮助罗斯福度过经济危机的困难等。这样倡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创新才能的开发。

三、利用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指的是以非习惯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能力,就是看与别人所见相同的东西,而想出与别人所不同的东西。创造性的思维最大特点是追求与众不同的独特性,把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充分发挥学生喜欢求新、好动、多幻想的优势,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掌握知识的欲望,多方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兴趣的浓厚,激发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感觉和灵感,多让学生使用侧向思维,逆向思维,立体思维,发散与集中思维等。思考问题有兴趣,就有创造,就有创新。在教学中尤其要让学生锻炼想象力,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敢于想象,让全体学生都去想象,结合实际去创造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培养不同层次的想象力,由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线索是历史知识的骨架,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关键

历史线索是历史知识的骨架,掌握历史线索就能对纷杂的历史知识形成清晰的轮廓,构建完整的框架。对学完一单元后,对所学的课堂给出一条线索,让学生按这一线索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完整的结构,从中根据知识结构,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讲七年级历史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一课时,首先给学生列出框架,启发学生加以梳理,雕版印刷通过印章和拓印刻石得到启发,发明于唐朝,兴盛于唐末,成都、洛阳等地是著名的印刷中心,现在最早印刷品是《金刚经》。梳理完线索后,提出以下问题:1.雕版印刷是怎么发明的?雕版印刷的好处是什么?让学生结合书中图片回答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并在讨论中提高了能力,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创新反思是历史知识的升华

“创新”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是学生已有知识的升华。是将提炼的信息经过重组和改造后内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创新的过程,是学生依据有关史料,通过思考,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做出富有个性的认识和判断。同时,也能在已经学到的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即对其他的历史信息进行较为正确的观察、分析、认识和判断。

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考》一书中,对反思是这样界定的:“反思是创造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主动的持久的和周密的思考。”他认为“反思”是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个能动的甚至的认知加工过程。形式通过反思比较,优化学习方法,掌握形式技巧,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创新思维是教师教与学统一起来,达到共同进步,并以此为基础,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问题。

数学分析教学与创新思维 第8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能力

观察能力对于自然科学工作者, 是不可缺少的能力。没有足够的观察作基础, 也就很难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只有通过观察, 抓住观察对象的个性与共性, 选择好的思维起点, 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尔文曾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 又没有过人的机智, 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 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 我可能在中人之上。”巴甫洛夫的座右铭是:“观察、观察, 再观察。”然而, 良好的观察力不是天生就有的, 而是经过后天的培养和锻炼逐步形成起来的。因此, 在数学分析教学中, 应该通过合理的程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例如, 在数列极限概念的教学中, 我们首先用古代的“割圆术”求一个圆的周长, 通过仔细观察这一现实例子, 学生得到以下两点启示:

(1) 人类认识研究无限的必要性:人们为了认识圆的周长, 必须把圆的周长放在该圆的无限多个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数列之中, 才能认识圆的周长。这表明, 人们为了认识某些客观事物的本质, 必须把它们放在无限的过程之中, 才能完成这个认识。

(2) 人类认识无限的辩证方法:圆的无限多个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数列的变化是没完没了的, 永无终结的。如果仅停留在有限过程或没完没了地变化下去, 人们永远也不能认识圆的周长。这表明, 人们的客观实践永远也不可能完成无限的过程, 但是人们的认识总要发展, 总不能停留在有限的过程上。与此相适应地存在着人们认识无限的思维方法, 即辩证逻辑的飞跃式的思维方法。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引导人们飞跃式地看到无限过程的“终结”。因而, 这一辩证逻辑的飞跃式的思维方法, 不仅使人们看到圆的无限多个内接多边形的周长数列的变化是没完没了的, 永无终结的, 还使人们看到了无限变化过程飞跃式的“终结”, 从而也就认识了圆的周长。

这时, 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对学生指出, 这一无限变化过程飞跃式的“终结”, 就是极限。

通过这一教学过程, 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让他们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均来源于客观事物的具体性质, 只不过是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抽象而已, 尽可能地消除他们对抽象概念的恐惧感, 树立学好数学分析的信心。

2.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分析的主要教学内容———微积分是人类两千多年智慧的结晶, 它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得益于力学、物理学、天文学、几何学等研究领域的进展和突破, 从开普勒的行星三大定律到牛顿的万有引力, 宇宙速度和火箭运动方程的微积分导出, 等等, 其中无不充满着极深刻的数学思想和卓越的数学应用, 这也是丰富的数学模型题材。此外, 作为微积分的实际应用举例, 还可以通过对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与自然现象中许多数量变化关系的分析, 建立简单的行星运动模型、引力场模型、传染病模型、人口模型、公共资源模型、经济问题模型和生态模型等, 这些内容的添加加大了课程的信息量, 丰富了教学内容, 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素质, 逐步将学生引入科学的殿堂。

例如在讲授了导数及其应用后可以布置实际应用题:

例1:“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说法, 它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 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试解释这一现象。

讲授了指数函数后, 可以让学生解释为什么银行以“我们按连续复利计算”作为一种吸引顾客的手段。讲授了定积分, 我们可以让学生动手做:

例2:只用一个计算器、一根绳子和一把尺子如何估计一个花瓶的体积?

3. 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在科学中, 当面临新情况时, 我们从某个猜想开始, 我们的第一个猜想失败, 会离目标很远, 但是我们再试它一下, 按照成功的程度, 我们稍作修改。在观察的推动下及类比的引导下, 作过几次试验及几次修正之后, 我们终于可以得到一个更满意的猜想。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 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思维能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提出问题, 其实就是提出猜想, 说明科学的进步首先是猜想的提出。因而, 严格地说, 数学事实首先是被猜想然后才是被证实。美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G.波利亚指出, 必须不仅教学生“证明”, 而且教学生“猜想”。而在教科书中, “猜想”过程却是缺少的, 这就使教“猜想”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

总之, 创新思维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 同时又表现为一种实践模式。高等院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尝试, 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也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保证。我们在数学分析教学中努力探索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 只能说是改革路上的一点尝试, 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总结与提高。

摘要:在数学分析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需要, 是大势所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可以从培养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应用能力、猜想能力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创新思维,数学分析教学,观察能力,应用能力,猜想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文贤.反例在数学分析教学中的作用[J].高师理科学刊, 2008, 28 (4) :93-95.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与教学实践刍议 第9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 创设富有生活特色的文化情境, 为小学生上好每一节数学课营造和谐教学环境, 小学数学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 首先要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知识的兴趣, 获得快乐, 同时要十分注意使用恰当的评价语言对待每一位学生。有时候一句赞誉学生的话, 就像精神营养剂一样, 能够激发后进生的学习信心, 让那些好学生做到更有信心学习, 焕发全体学生的精神面貌;相反, 在数学教学课上有时候教师随意对学生批评一句, 可能导致学生一整天心情不愉快, 或者使小学生产生不愿意学数学课的逆反心理, 时间长有可能产生厌倦情绪。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积极而敏锐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自身优势和闪光点, 并且及时给予正确评价和鼓励, 让客观的评价语言对学生产生强大助推力, 千万不要以为是小学生, 就随意批评, 那样只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挫伤积极性。而客观而恰当的评价语言不仅是由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决定的, 更为关键的是由教师的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心理品质决定的,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把个人的情绪掺杂到一起, 千万不要有任何私心, 基础教育最重要的是共同配合, 协调发展, 教师只有把自己的高素质渗透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才能在学生间树立威信, 才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 有效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激发创新思维

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师需要给予学生精神文化方面的影响,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品德, 尤其应该注意以身立教、注重为人师表。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时刻秉承以德育人的教育教学原则, 教师在逐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 构建适合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新型教学环境, 通过多媒体等教辅器材的使用, 使抽象的数学概念获得形象化表现。教师通过实施“数”与“形 ”的有效转化 , 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 , 把数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融合在一起。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与同学交流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 这一切可通过构建新型教学环境实施有效强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 加强学生数学能力培养, 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 要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反复练习, 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树立整体教育观念, 注重学科间的配合, 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 实现以数学概念教学为基础, 有效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 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共同进步。在教授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 一定要注意教学语言的规范化, 必须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 解题步骤要正确, 教学方法要灵活而艺术, 让数学教学在学生愉快的体验与参与过程中共同完成。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掌握学生的具体、特殊情况, 关心学生, 这既是数学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 又是实现成功教学所必需的, 对那些其他课学习成绩优秀而数学成绩稍差的学生。要当做重点对象培养其数学能力的发展, 带动全班学生努力学习数学, 共同进步, 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发挥学生主体意识, 实施讲学互动

传统教育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 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重点, 偏重于传授学科中固有的知识, 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 对课堂教学进程实施有效调控, 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及其内在规律, 对概念的形成与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进行反复演示, 直至每个学生都能理解接受为止, 从而实现对相关数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有效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提供了技术保障, 利用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等优势, 把常规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有效结合起来, 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要做教与学的引路人, 为学生自主学习做好督导工作, 要积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大胆实践, 教师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通过利用网络等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 可以对数学难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主动探索一些生活中蕴含的数学问题, 鼓励学生共同参与构建研究探讨性数学课堂, 先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质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结合文化情境教学, 对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更加形象化地理解数学知识有很大促进作用, 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有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教育小学生学习不仅是为了考试, 而且是为了培养学生磨炼意志、攻克难题的决心, 培养勤学苦练的顽强斗志, 勇于攻克学习与生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 积极探索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培养数学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 为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发展奠定基础。共同参与探讨, 有利于研究探索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此基础上逐步强化数学应用意识结合生活实践中的数学问题, 逐步提高小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 提高数学运用意识、观察和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生活中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兴趣十分浓厚。

四、结语

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数学教学活动, 结合生活实践, 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对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数学教师必须以良好 师德和高 度责任感 加强小学 数学教学 的有效性 探索, 培养小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实施情境化教学, 争取做到以教促学, 加强小学生良好数学能力的培养, 进一步实现以点带面, 有效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创新思维为切入点, 逐步强化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不要把学生的想象力与探究意识束缚在既定的教案与教学模式中, 一切尝试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为主, 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培养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决心。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创设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

作文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10篇

所谓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 文章是思维的结果。初中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 他们热爱生活, 善于观察了解身边的人和事, 常常通过日记的形式把自己所观察到的东西记下来, 以交谈的方式把看到的东西说给别人听, 这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材料。然而不少学生作文题材选择的是很普通的材料, 缺乏新意。

二、在常理中学会发现新题意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看到, 一些学生的作文, 语言也通畅, 结构成篇也不错, 但内容平淡, 题意“随波逐流”, “人云亦云”, 没有新意。为了让学生在常理中学会发现新观念, 发表独到的见解, 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列举了许多立意创新的例子,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立意创新, 怎样才能做到标新立异。如写雪, 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雪除了洁白无瑕外, 还有雪的软弱与怯懦 (任人践踏) , 雪的无奈与沉重 (无力无助) , 雪的虚伪与狡猾 (表面雪白却掩盖着脏东西) , 雪的无私无畏 (捐躯杀死病虫害) , 雪的轻浮与浅薄 (飘逸的形态) , 雪的不实在 (不能持之以恒) , 雪的残酷无情 (大雪压青松, 万物萧条) , 雪的张牙舞爪 (借助风势耀武扬威) 。“横看成岭侧成峰”, 客观事物往往有多元性, 发散思维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生活, 从而常中见新, 开辟宽广的独创思维领域。如以“风筝”为题, 学生可以从多角度运思立意: (1) 你认为自己已经超凡脱俗, 可总摆脱不了与生俱来的羁绊。 (2) 你之所以翱翔天空, 是因为你始终未将尾巴翘起。 (3) 你之所以飞得高远, 是因为你时刻牵挂地上的人们。这样不囿于一点, 多向思维, 而以自己独特视角审视物象, 外现其独特的感受, 便会提高其思维素质, 写出其独抒性灵、别开生面、焕发创造才能的佳作。

三、在想象中学会挖掘新内容

想象作文是指学生运用想象的手法描述自己未曾经历的事、虚构故事情节的一种文字样式。想象的过程是把感知的和浮现的表象在头脑中经过组合、加工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想象不是不着边际的随心所欲的想, 而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合理地想。

童话、寓言形象生动, 具有深刻的寓意, 在指导写作这类体裁的作文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 如有个学生想象了小草与秧苗的对话, 表现小草的狂妄, 后来被农夫拔掉, 而谦虚的秧苗却得到农夫的爱抚而茁壮成长。

四、在常规中学会新颖的构思

作文虽无定法, 但它也遵循写作的一般常规, 不能违背写作的基本原则。如写人要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 记事要能说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 注意过渡照应, 让人一目了然。如果突破常规, 在构思上根据表达的需要, 有所创新那就更好了。为了让学生能做到这一点, 应在讲清作文构思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学会模仿范文构思。如让学生体会《周总理, 你在哪里》这首诗的形式、特点, 即突破了一般悼诗常用的“痛掉—赞颂—告慰”的形式, 创造了“询问—呼唤—寻找—回答”的新形式。了解朱自清的散文《春》按“盼春—绘春—颂春”的思路结构成篇, 中间部分又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 让读者有一个全新的感受, 通过学习, 鼓励学生在构思上学会创新。

五、在模仿中学会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现行教材注意对学生的语言训练, 每单元后都安排训练内容, 我在教学时把语言表达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学生语言表达除了得体、生动、具体外, 还要学习“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 即力求语言表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教学中我常常设计一些语言训练题, 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如设计例句:“大厦巍然屹立, 是因为有坚强的支柱, 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大厦的支柱。”要求学生按照“, 是因为

, 理想和信仰就是。”的格式续写两个句

子, 使之与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学生很感兴趣, 纷纷开动脑筋, 有的学生写道:“滴水能穿石, 是因为有奋斗的目标, 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奋斗的目标。”“大树傲然挺立, 是因为有坚实的根基, 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命之树的根基。”此外, 我还鼓励学生摘录并运用优美的锦言妙句以丰富自己的语言。由于平时注意训练, 因此学生在作文时都能力求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表达情意。

谈作文教学的创新思维与策略 第11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作文教学 创新 策略

在农村,我经常听见学生说:“作文难,一提作文心就烦。”这就成了一些小学生的顺口溜。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作文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有待探讨的一个问题。

传统的作文教学,老师往往在强调学生多读多写时,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指导学生掌握运用科学思维的技能。因而学生写起作文来束手无策,或仓促成文,言不由衷,或内容空洞,没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笔者认为,打破这种作文模式的关键在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把发展个性和发展思维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打开作文思路。在这里我谈谈一些肤浅的认识,以求同仁指导。

一、在生活中起步,抓住灵感,激发写作兴趣

记得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社会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世界,有不同性格的人,有千变万化的事物或现象。学生只有置身于这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并有所感悟,才能“有所为而作”。如果能用心深切地感悟和领会,抓住顿悟,让瞬间的灵感化为语言流泻于纸上,学生定能写出许多情真意切、文质兼美的作文。

为了让学生在作文中有内容可写,写得顺畅,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一种“生活需要我说,需要我写”的氛围中学习作文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仔细观察生活,激发写作兴趣。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想写好文章,必须深挖生活这口“井”。作文如果没有内容就好比盖楼没有材料和地基,空中楼阁是建不起来的。因此,作文首先要解决“写什么”。如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布置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家乡变化”。学生写了两节课后,所交上来的作文都是写“我”的家乡建起了一幢幢新楼,文章干巴巴的。有一位学生竟一字没有写。事后,这位学生说:“我的家乡既没有新楼,又没有工厂,人们趁圩入市的山道同样是弯弯曲曲的,有什么变化呀?”这次作文学生写不出来的原因之一是对家乡生活的人和事的变化缺乏观察了解。惟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五彩斑斓的生活中,细心观察家乡所发生的一切,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了写好本次作文,我让学生明确如下几点:A.你感到家乡变化最突出的地方在哪里(物或人的精神面貌)?B.他(它)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是怎样变化的?C.变化最大特点表现在什么地方?当你看到家乡这种变化后,你会产生一种怎样的心情?当学生听了老师提出的这些问题时,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纷纷要求回家去观察、体验。

学生深入观察了家乡的生活后,便在课堂上把所见所闻所想有条理叙述下来。由于学生有了生活体验,他们就像描绘一幅幅画一样,把家乡正在变化的人、事、情、景一幕幕展现在眼前。

二、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积聚材料

平时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方法两方面的训练。训练学生在构思作文时要从各个方面、多角度、多侧面地去分析写作的对象,不能从一处去死想,否则思维就会闭塞。要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法,要引导学生用多向性、开放性、创造性的思维走出校园、走进工厂、走进广阔的田野、走进神奇的海洋、飞向遥远的太空……使学生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要训练学生如何去体验大自然的美,提高方向思维的能力,从而体现其鲜明的个性,在广泛地接触中发现素材,积聚素材。为了使学生作文写得充实、生动,教师要结合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这种活动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以启发多方面的思考,要组织表现个性的群体活动,开展有统一要求的个体活动。不管哪种活动形式都要充分给予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去直接参与,在生活中活跃思维。这样学生才能有真切感受,作文才能有血有肉,富有个性。

如写《童年趣事》这篇作文,既可以写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从生活中选择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情,也可以写童年的遐想、幻想,还可以写极富于稚趣的攀比、游戏、歌谣等反映儿童的思维和趣味的文章。

经过这样的发散,再汇聚过来,抓住最有趣的事情来展开论述,那文章还会是空洞、浮泛、偏颇的吗?肯定不会。

三、变定向思维为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在写作构思过程中,逆着一般正常的思维方式而独具匠心地设计、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变定向思维为逆向思维,可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套路。如写“小草”,通常人们是写它的生命力强,我们可以反过来写他的贪婪、抢食别人的肥粪、阻碍别人的生长等。在想到“花好月圆”的美好时,也应想到“花残月缺”的忧伤。美的事物能给人奋发的信念,丑的事物往往也能给人深深地启迪和反思。如丑小鸭生下来时样子很丑,在森林里受尽了折磨,后来,靠自己的努力,终于飞了起来,它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在写作时,恰当运用这些思考方式,对写作对象做各方面地分析和研究,就能使文章内容开阔、丰富全面、深刻,就能使文章显得见解独特,构思新颖,令读者耳目一新。

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12篇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创新欲望就是直接激励和推动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内驱力, 对人的创造行为起着导向、激发、维持和强化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一是要引发内在的需要。让学生理解数学创新对于实际运用的意义和作用, 从而使学生产生“我要”的心理驱动。如:当学生对用枚举法求36和60的最大公约数普遍感到繁琐时, 引发他们产生用其他简约的方法取而代之的需要, 从而创造性地探索出短除的方法。二是引发外在需要, 即为赢得同伴、老师的肯定和赞赏而产生的创新需要。是由老师的“要我”转化而成的“我要”。如在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中, 主动积极地开动脑筋, 寻求与众不同的解法。

二、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是指带有创见性的思维, 是一种综合的思维, 它表现为人们独创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教, 忽视学生的学。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从其特性表现为首创性、新颖性、流畅性、灵活性等。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成分, 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环节。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练习, 引导学生善于转化、扩展、变异等, 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阅历浅, 知识面较窄, 思维单一, 在平时训练时, 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发散思维, 数学教学中, 思维训练可表达为通过思考, 能提出独到的隐性问题, 解决问题, 活跃思维。如《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例题:3+5=8, 8-3=5, 5+3=8, 8-5=3时,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图片 (挂图, 投影) , 让学生通过观察, 思考问题,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思维训练就会得到加强。我在教学时设计一幅挂图:一个游泳池, 画面中的孩子有的在池里游泳, 有的在岸边活动。让学生们仔细观察体会图意, 然后说说观察到什么。学生回答:“小朋友在池里游泳的有5个, 岸边有3个”;“老师, 小朋友中男的有4个, 女的也有4个”;“有游泳圈的2个, 没有游泳圈的有6个”;……学生一口气说出来几种不同的观察结果, 许多平时听课不够专注、不够大胆回答问题的学生, 看到课堂这样活跃, 也受到感染, 也争着抢答。教师再顺着学生的思路提问:“说说图上共有几个小朋友, 是怎么得出这个结果的?”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回答, 列出了很多个式子。教师没有按教材预设的内容简单施教, 而是根据学生观察到的引导他们通过数的组合, 充分挖掘教材的营养成分, 训练学生的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玩游戏是孩子的本能, 在游戏中, 孩子的创造力往往能够得到激发。美国教育家赛德尔兹博士就非常注重用玩游戏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儿子。赛德尔兹博士甚至亲自为儿子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游戏, 比如绘画、音乐游戏、造型游戏, 语言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创造性游戏、体育游戏等, 他希望通过不同的游戏来激发孩子不同方面的创造力。有一次, 老赛德尔兹给儿子带回来几块眼镜片, 有近视片, 也有老花镜片, 小赛德尔兹高兴地把镜片架在自己的眼睛上玩, 没过一会儿就大叫眼花, 原来他拿了一块老花镜片在看。可怜的小赛德尔兹只好把镜片举到离眼睛较远的地方才能看清楚镜片后的东西。不一会儿, 小赛德尔兹一手拿着近视镜片, 一手拿着老花镜片, 一前一后地向远处看, 这时, 他看到远处教堂的尖塔似乎就在眼前!就这样, 小赛德尔兹不仅懂得了望远镜的原理, 亲手制作了他的第一架望远镜, 而且, 他的创造性能力也不断地被开发出来, 后来, 他11岁就考入了哈佛大学。人们称赞他是天才, 却不知道小赛德尔兹的天份都是从游戏里开发出来的。

游戏是孩子最大的乐趣, 孩子的成长也离不开游戏, 很多发明创造更是在游戏中产生的。我们该如何更好地玩, 我想最主要的是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只要你是有爱心的老师, 一定能想出更好的游戏来激发孩子的创造思维!恩格斯说:“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便是人的思维, 而创造性思维可以说是花中牡丹”。数学教学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必须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 它能够使学生受益终生。

上一篇:学习资源网络安全下一篇:防火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