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建设范文

2024-09-10

汽修专业建设范文(精选12篇)

汽修专业建设 第1篇

一汽修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制造业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但是, 汽修专业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的改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独立性差、依赖性强, 无独立见解, 不敢想更不敢为, 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 这些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许多高职院校汽修专业的课程设置始终变化不大, 许多陈旧过时的课程依然在开设, 课程设置和实施的系统性不强、科学性差, 传统的高职院校汽修专业实践教学所采用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存在着很大缺陷, 它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汽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实训场所建设经费严重不足, 一体化校内实训室很难一步完善到位, 最终造成了工位不够, 实训设施、设备不充足、比较落后, 汽修软件缺乏仿真性, 根本没有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仿真训练效果。

二确立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法

1. 汽修教学资料实用化

目前汽修类技术教学资料是国内出版的汽车维修书籍, 这类书一般为学校出版, 适用于理论学习, 不适用于汽修实践。一般汽车的维修手册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全车的标准解释;全车各部分结构、全车各部分的故障诊断接口与诊断仪器的接口怎样连接;如何检测故障信号以及信号的解释;全车各部件修理的拆装工艺及其具体规程和技术数据;全车各电控部分的电路分图和总图;全车各部件故障逻辑分析和寻找故障的线路走向;专用的工具和仪器;各螺栓的拧紧力矩和拆装受力要求等, 这类资料才是修车的可靠依据, 才能真正指导修车。作为新型的汽车维修教学, 应尽量搜集各类汽车的维修手册, 形成自己完备实用的技术教学资料库。

2. 维修设备现代化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先进的维修设备是维修质量的保证, 由于现代汽车结构日趋复杂, 维修设备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现代汽车维修设备按工艺程序分为诊断设备、修理设备、检测设备三大类。故障汽车入厂先由诊断设备的诊断读出故障代码并进行分析, 再配合维修手册上的故障分析逻辑框图, 对故障得出正确的分析意见, 才能确定汽车的维修范围, 制订出维修工艺流程。然后根据制订出的维修工艺流程, 对故障零件进行整修, 传统的车床、钳床、铣床、刨床和搪磨机等修理设备已不适应汽车结构的复杂化, 必须配备高性能的修理设备, 如微机控制的轿车车身整形设备等。检测设备主要用于对维修质量的检测, 是在汽车维修竣工之后, 对其动力性、制动、侧滑等参数进行检测, 验证该车的综合技术性能是否达到维修质量标准, 从而向客户提供一个质量依据。这三类设备的性能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维修质量。

3. 构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

结合自身办学的条件, 采取分段教学、模块训练型课程模式, 逐渐由基础向专业发展, 分为基础教学、专业教学、专长教学、毕业设计与专业实习四个层面;基础学习和主体学习两个阶段在整个三年教学过程中, 专业技术技能培训模块不断线。实行分阶段进行实践教学、模块训练型课程模式, 由基础向专业、专长最后到实践应用方面发展。而专业技能的训练则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在此基础上, 再将课程进行有机整合, 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两个教学体系相互平行, 融合交叉, 把核心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交叉点和教学重点。相互平行, 是指两套体系的教学计划相互平行, 课程流程相互平行。如在学习电动汽油泵时, 教师可以把几种常用的电动汽油泵拿到课堂上, 比较外观, 结合录像认识、学习电动汽油泵的类型及特点。利用录像、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给学生直观演示电动汽油泵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电动汽油泵的控制电路, 教师可利用课件、动画讲解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随后的检测奠定基础;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电路讲解之后, 即进入电动汽油泵的检测阶段, 教师可以通过边讲解边示范操作, 对于关键部分要着重示范, 难以掌握的部分要反复示范, 将电动汽油泵的检测步骤、检测方法、检测位置及如何从车上拆装, 一步一步展示出来。在电动汽油泵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把重点放在控制电路和检测上, 最后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习操作, 这样从类型、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电路直到检测、实习, 紧密衔接, 一气呵成, 实现了理性与感性的同步认识, 使学生感觉学到了实在的本领, 自信心增强, 技能形成进程加快。

根据汽车就业市场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我们认为, 学院应使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直接针对就业市场, 提高汽车检测与维修毕业生再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应及时根据调查资料改进建设的思路和手段, 重点是促进教学改革的进程, 让学生所学的知识更新、更实用、更符合现代汽车行业的需要。

摘要:分析高职学院高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对汽修专业教学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分离的界限, 将二者融于一体, 并构建相应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高职,汽修,培养

参考文献

[1]范贤德.设置课程与提高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1]范贤德.设置课程与提高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汽修专业建设规划 第2篇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属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并且随着现代汽车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发展,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的素质、技术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需要更高层次、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2006年我校正式启动招生,经过8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取得成功。

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围绕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要求,立足和突出技术应用性,加强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1、以现代化汽车科技发展为导向,确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发展方向 ;

2、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3、以优质的教学质量为基础,保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成功。

二、基本情况

1、教学建设情况

1)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其执行

我们学校定期调研社会、行业背景,在了解广东汽车检测、维修企业的技术发展新动向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设定为:培养中职毕业文凭+汽车维修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学生。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编写了该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基本反映了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特色,明确了课程性质、目的、任务、基本要求、深度与广度、重点和难点的学时分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等。

教学计划执行良好。教师任务书、授课计划、教学日志、教案、实验报告、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职业技能训练、测试等符合规范。

2)专业教改试点有方案、计划、总结,教改取得成功,其经验正在全校推广、辐射。

3)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模式改革

本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公共基础类、专业平台(基础)课、专业技术课、选修课。各类课程所占比例大约为: 20%、31%、34%、15%;其中理论课学时约占48%,实践课教学学时约占52%。以上课程体系符合本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

力求突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初步建立了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包括实操考、面试问答等多种考核方式的教学考核体系。

4、实训基地情况

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拥有教学仪器设备多种。有6台整车、几十台专业实训教学仪器。

5、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专业建设的要求,将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

3)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

4)进一步加强教研教改及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与措施保证

1、充分调研,制定体现中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继续定期调研广东汽车检测、维修企业的技术发展新动向。了解社会对人才质量和数量的要求,分析汽车检测、维修行业生产第一线工作领域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此为基础,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在本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

1)知识构建上以够用和实用为限度;

2)以掌握职业技能和技术操作要求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岗位业务知识为目标;

3)体现“双证融合”,学生除取得中职毕业证外,还要求全部考取汽车维修中级职业资格证;

4)教学计划的制定留有可灵活改变的余地,当行业需求发生变化时,培养计划可方便地调整课程设置。机动周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爱好选择各类考证,进行与专业有关的各类实践与学习活动等;

2、以探索以课程为核心的新的教学模式

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充实生产服务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体现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要求,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需要。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推进产教结合、产学研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实效,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增强学校自我创新能力;

课程教学大纲要反映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特色,明确课程性质、目的、任务、基本要求、深度与广度、重点和难点的学时分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等。

3、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专业课教学体系

在教改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尝试在实践性强的专业课教学中,做到没有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之分,也无理论教师和实验、实训教师之分,采用现场教学,将理论和实验、实训教学融合在一起。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验、实训,实训时贯穿理论知识的讲授。

4、建立适应新的教学方法的考核体系

过去的考核体系重视理论课考核,轻视实践教学考核,这使得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失去了监控而得不到保证,这对重视实践技能培养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缺陷。改革设想是在完成专业教学任务后(进一步做到完成每一独立单元的教学任务后)同时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考核,知识和技能考核均合格方能通过该课程(或单元)的学习。

5、进一步拓宽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进一步完善产学结合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体现: 1)邀请企业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利于根据企业需求对口培养专业人才; 2)进一步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在指导本专业的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的作用; 3)企业为本专业学生提供顶岗实训场所,指导实践; 4)派送教师到企业实践;

5)加强本专业教师与企业在科技、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7、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2-3年内形成一支由专业带头人和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有专业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8、改革传统的教材编写方法,使技术更新快的专业课教材内容始终紧跟汽车新技术的发展

9、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进一步开展产学研合作,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突破口,也是专业建设的物质基础。实训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本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满足教学环节的需要,体现生产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要本着自力更生、分步实施、重在使用的原则,不断添置和更新实训设备;加强与生产、服务企业单位联系,在校外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开展产教结合、产学研结合的活动,把实训设备与生产、经营、培训、技术开发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实训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统筹规划,校际间要加强联合,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批实训基地,实行资源共享,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10、大力提高本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加强专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我校服务地方经济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专业建设的水平也必须通过社会加以检验。学校要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用人单位的紧密联系,以成立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为依托,广泛征求企业单位对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要定期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及时反馈调整,改进教学工作,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2014年工作计划

2014年我校面临四大建设任务,是学校实现大跨越发展关键年,也是汽车专业巩固基础,强化内涵,实现重点突破的重要时期。

一、主要工作目标

1、全面完成示范专业子项目,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

2、师资队伍建设实现突破。

3、学生工作实现稳定、有序、规范开展。

4、社会服务工作取得标志性成果。

二、重点工作

1、全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汽修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均不合理。本以“吸引人才、优化结构、注重培训、加强考核、完善机制”为建设思路,努力做好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引进:善于充当猎头,从汽车制造企业、汽车维修企业引入2-3名行业专家或技术骨干;

2、建立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实践教学课时量兼专比不低于1:1,满足第二轮人才培养评估的要求。优化“双师”队伍结构、提高“双师”素质。继续安排教师假期下企业锻炼,送钣金、喷涂教师进企业进行专项训练。在下半年开展教师讲课“大练兵”和“大比武”活动。开展教师“教育教学改革能力培养”活动。组织教师参加指导学生开展技能竞赛活动。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果。

积极探索汽车检测维修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基础平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实施项目化教学方式。开展汽车电子人才需求调研,依据市场调整专业结构,实现该专业再定位。根据现有实训条件,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对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尝试。

4、规范常规教学管理,抓好课堂教学

规范的常规教学,是加强内涵建设,全面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的基础。在日常理论、实践教学工作中要认真落实好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即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和考试等,规范教学环节的时间要求,防止各类教学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强化各专业老师教学课堂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做好教师课堂考勤工作的监督工作,做到周汇总,周公布,并纳入教师年终考核中。完善专业教师在学生顶岗实习间毕业论文指导制度。继续开展课堂竞赛活动,实行课堂教学过关制度。

6、力行三个“为了一切”,倾情做好学生管理服务培养工作 2014,汽车专业学生工作要确保安全稳定,要积极组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全力争先创优,形成特色。(1)、加强学生学风建设。巩固学生专业思想。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参加专业实习,通过班会、交流会等形式,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加强纪律建设。通过教师学工联合值班,全员育人,加强课堂教学秩序管理。通过对考试纪律的重申,加强考试管理。建立学习预警机制。采取与学生家联系方式,加强对出现不及格现象的学生进行教育,端正学习态度。

(2)、抓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要坚持“夯实常规工作,积极稳中求进” 的工作目标,“走进学生,认识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要坚持“深入学生经常化。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本学年工作的总结

一、教学改革实现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是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有载体、有工作过程的现场观摩教学活动。情境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主动手操作,教师为辅示范与指导。另外,情境教学对象是一个正在运行使用的车辆和实训台。教材是根据典型车辆维修手册与行业标准编写的实训指导书。学生在做完实训维修任务之后,要随即完成相对应的实训报告,教师给予过程性考核。相比以往的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更受学生欢迎。学生们都非常喜欢,由被动的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

二、实训室建设

一年来,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校实训室做到了有计划、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的工作目标,加强了对实训室管理,不断完善管理办法,确保本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实现实训项目开出率达100%,设备利用率56%。学年里实训室建立健全了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实践性教学档案建设,逐渐建立和完善了实践教学运行管理机制,并在教学之余配合东莞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进行《汽车维修工》中级技能考核。

三、学生工作

1、举办校企合作企业管理专题学生讲座活动。

为打破传统管理格局,引入企业管理元素,更好的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我校为全体汽车专业学生举办关于汽车企业文化、汽车行业企业管理、汽车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专题学生讲座,为学生在校期间更多的了解企业、了解行业发展、更好的定位自己的职业规划奠定基础,为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坚定自己认真的学习信念做好导向。

2、统一着装、树立形象

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当中,我系结合专业特点,为培养学生形象气质、精神风貌,和严谨的作风,在全体教师和学生当中,区分师生定制不同的工衣,在教学环节中老师和学生都必须着工衣进入教学场所,树立系部良好的精神风貌及形象。

3、毕业生就业与毕业生回访

本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和系部 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毕业生就业任务,就业率达到98%以上。在顶岗实习企业和学生就业单位对汽车专业学生的评价上,企业认为学生能相互配合完成实习任务,有些能单独完成实习项目中的部分任务,全部学生中有95%顺利完成顶岗实习任务,除在企业被重用或企业工资待遇较为丰厚的同学外,部分学生愿意选择跳槽到本行业其他单位锻炼,和提升工资待遇。

浅谈汽修专业发展思路 第3篇

【关键词】汽车维修;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汽车维修技术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维修与检测设备现代化、检测资讯网络化、检测诊断专家化、管理电脑化等,已成为现在汽车维修行业的模式。而在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所选用的教材《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等主要专业课中还是在以陈旧的内容如: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传统点火系,半导体点火系,电子喇叭等为主要部分,而对现代汽车所采用的先进技术一带而过,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现在的汽车维修行业。从而影响未来维修企业一线工人的整体素质,进而影响整个汽车维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教学内容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职教特色

1、由于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需要一定的周期,教材内容陈旧甚至已被淘汰,跟不上教学的需要。在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技术已渗透到汽车各个部位的今天,现有教材多以国产CAl092、EQl092等车型为主,对汽车电子技术的介绍仍旧停留在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电子点火装置、电子喇叭等70年代初期第一代分立元件的较低水平,对现代汽车新技术、新结构几乎没有介绍或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教材生成周期过长,导致新技术进入课堂、新设备进入校园过于滞后。

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实践教学环节的严重不足,已无法保证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目前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安排中,文化基础课占40%,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占60%,生产实习课几乎没有,教学方式依然沿袭普教“粉笔+黑板、口授+板书”这种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主阵地的传统模式。对于条件稍好的学校,生产实习设备还较齐全,但大多是企业个人淘汰下来的、低技术含量的残次品,或已无法正常运转的废品,只能勉强给学生进行拆装实习,无法满足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教学需要,不利于理论讲解和学生实际操作。

3、现有师资队伍的整体状况。在学历层次、专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本科学历达标率较低;“双师型”骨干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严重缺乏;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较弱等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学校缺乏专业老师,而文化课老师过剩,甚至聘用体育,英语等教师,由于这些教师从未在维修企业岗位上工作过,大都缺乏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经验。试想,如果教师自己不熟悉情况,不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只会纸上谈兵,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呢?这些问题已成为专业教学进步与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1、优化生源,坚决不要初中未完成学业者。

现在职业学校招生困难,很多学校在为了完成招生任务上采用了各种手段,各种方法,进行“全盘接收”的招生方针,有些初中未毕业者,初一刚上完在家辍学者,甚至有的连初中都没上都招了近来,这些学生根本就没有接受专业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势必会成为专业教学进度的“障碍”。

2、加快教材修订工作,积极生动地调整教学内容,以优化课程结构。

从职业分析入手,以岗位职业技能为核心,加快教材的修订工作,在修订的教材中要进一步充实电子技术原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汽车诊断检测技术等内容,把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和提高教材质量的作为突破口,以更好地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工作。另外,为了提高教材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应注意收集教材使用过程中的反馈信息、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以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方式取证,定期对已有教材进行修订,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学校也应有针对性地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既保持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相对稳定,又积极主动地不断调整、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做到死教材活运用。专业课教学可适当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减少理论教学的时数。可把各门课程分成若干个学习包,再进行优化组合,以形成新的专业知识结构。为适应现代汽车电子化发展方向,重点加强《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与维修》、《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等专业课程的教学,授课车型应以最能代表现代的汽车新技术的轿车为主。同时,加大专业外语与计算机的教学力度,以强化学生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应适当选送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进修、提高,切实体会学校所教内容多少有用,多少没用,力避生产上已淘汰的知识、技能在教学中出现。还要注意有哪些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在教学中有遗漏,需要补上,使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能及时有效地渗透于教学中,以弥补现有教材的不足。

3、提高专业课教师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对少数未达到规定学历要求但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鼓励通过多种方式限期完成学历进修,并要求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要严把教师学历关,今后聘用的教师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走出去”是指对大学毕业就进入教师岗位的专业教师,尽管学历符合要求,但由于从未在维修企业岗位上工作过,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学校应适时送他们到企业进修、提高,对他们进行实践技术培训和“应知”、“应会”的考核,使其达到中级工以上的操作水平并取得相应的技术职称;或者,给出一定时间让专业课教师到高校学习深造,或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掌握本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学习到成功的教学经验,及时地进行知识更新和知识结构的调整。“请进来”即聘请高等院校专家学者或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校讲课,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达到师资队伍的科学组合。这样既可把企业丰富、生动的经验带到专业技能教学领域,又可加强学校与企业、与市场的联系,增强学校培养人才的针对性。

4、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汽车维修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应提前接触专业实践,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将过去集中在最后一学期的生产实习根据不同阶段理论课程的安排,将生产实习分散到三年中的各个学期。打破先学结构和原理再学使用和维修的传统方法,尝试先学使用操作,再学结构和维修,最后再深入学习工作原理的教学方法,并注意总结提高。努力做到教学设备的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进行完善的“一体化”教学。为此,应有计划地投入资金,装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生产设备,建立发动机故障测试、汽车电控系统专业教室或技术实训中心。保证每位同学都能亲自动手反复操作,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5、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联系

长期以来,我们学校与企业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不相往来,也不知道企业的现状和需求。这就造成了学校不知道企业的需要,企业不关心学校的教育方式,培养不出企业需要的人才。要改变这个现状就要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联系,校企联合,互相沟通,共同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任。同时,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首先能接触到新技术,而学校在新技术的接受上总是比较滞后,学校只有与企业多联系,多沟通,依靠企业资源,与企业共享技术与设备,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重任,才能培养出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有用人才。

6、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要实际化

在过去,完全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确定教学计划,发现这样做并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看似学了不少,但都是似懂非懂,学生真正能够熟练掌握的东西却很少,所以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以理论必须、够用为度,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2)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依托,建设本课程的教学体系。(3)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依据,建设高质量、现代化、立体化的教学内容;包括建设网上先进、实用的教学与实训条件,不断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4)根据汽车后市场行业的发展,随时跟踪市场岗位群的需求,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将先进的汽车技术知识引入教学。(5)注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编写自己的校本教材,确立一套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思考 第4篇

关键词:中职汽修,教学思考,问题与措施,未来发展前景

进入世纪,中国的汽车行业飞速发展,汽车维修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对于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要求、汽车维修手段、汽车维修方式都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为了满足现今的社会发展趋势,就必须对中职教育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发现其中的问题,来促进汽修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我国如今的汽修行业发展现状令人堪忧。汽车维修专业的高技术人才比较少,对于教学质量的要求比较低,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对偏低等。而且,很多学校的汽修专业的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专业教育计划与实际的市场需求差异大,教材的编写时间太短,有真正实力的维修人才不愿意来中职技术学校授课,学生们的积极性不高等,中职汽修的学校生源都比较差,多是一些不爱学习的孩子在学习,对于未来汽修专业的深度再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由于学习汽修的大多是男生,在管理方面就给学校带来了压力,他们的学习氛围还不浓厚,对于汽修只是作为一门手艺在学习,没有深入研究会让了解该专业的兴趣和想法。课后,学生也很少有继续巩固学习的。都是影响维修专业快速发展的短板。所以,基于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其一:汽修专业改如何来教学,我想首先是要明确汽修的对象。因为传统的汽修知识单纯的只是针对现代汽车的修养方面,而现在的汽车越来越高档,对于高科技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要去汽修专业的学生不能仅仅只是会修理汽车,还要就汽车经常出现的问题能够创新与改革。所以作为教学老师就应该注重课程实际的实用性,将理论知识模块大面积的压缩,专注于专业课程的实践性,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其次,由于学习汽修的多是男生,课堂纪律较差,对于老师的要求就比较高,所以老师应该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开始一种创新实践模式,提高学生们学习高专业的兴趣,让他们从心里喜欢该专业,并不只是混口饭吃。比如说,老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来讲,因为理论知识很枯燥,老师一个人讲的话很可能很多同学都不会听。而且这样的方式对于很多不认真听课的学生来说,也可以让他们谨慎起来,因为心里随时想着自己可能被抽起来。还有,在进行实践操作的时候,可以在最初的时候就讲解一遍,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多动手,多启发他们对于汽修知识的学习和领悟。

另外,教师可以运用现在比较先进的企业运行模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导,让学生们提前体验以后工作的流程,有一种紧迫意识。不多,对于实践,可能由于经济等问题,不能做到每个人、随时都能实践,所以老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来进行辅助性的学习。而且,学校该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们上课的纪律。比如就说很多学生上课玩手机或者睡觉,老师就应该在课堂上随时提问、有一套自己的惩罚制度,这样学生们上课的时候就可以稍微认真一点,不至于过于嚣张。

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老师的态度是消极的,对于孩子们的状态是无动于衷的那么作为老师就是不合格的。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对学生负责,要明确自己不仅仅是完成工作,还有教书育人的责任。

而且,对于中职技术的汽修的教育在培训理念上要紧跟国外的先进理念,不能盲目的从众。学校的培养方案我认为应该应该分为四个部分;其一就是要注重汽车的维修的精确性,我想这是最基础的,其次要培养能够给汽车美容的汽车美容师。其三就是要有了解汽车价值的人,不能像老一辈的只会修车,对于如何改进使之更加方便便捷的思想都没有。

中职技术学校的汽修专业是一个有广大前景的专业,是值得大家学习的。现代汽车的飞速发展,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对于汽车的推动作用极为强烈。汽车的需求量需要更多懂汽修的人才的出现,尤其需要具备专门汽修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所以,中职技术学校的汽修专业应该被重视,被学校领导重视,根据汽修的特点,从多方面引进专业人才来进行教授,尤其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来技工。

参考文献

[1]喻喜平.高职《车站信号控制设备维护》课程教学改革尝试[J].职业教育研究.2012(07)

[2]祝清亮.为汽修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读《汽车拆装与调整》有感[J].出版参考.2012(31)

[3]刘仲敏.上海市汽修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探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2)[3]汽修行业的“春天”还有多远?[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5(05)

[4]顾燕.试论汽修教学中的自主引导训练[J].新课程(下).2012(03)

汽修专业简历范文 第5篇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9年7月

身高:163cm

籍贯:盐城市

居住地:盐城市

民族:汉

政治面貌:团员

求职类型:应届毕业生

毕业院校:盐城市交通技师学院

专业:汽车工程

移动电话:

家庭电话:

e_mail:

qq/msn:

本文由个人简历编辑整理,☆ 教育经历

2002年9月至2004年7月 盐城市田家炳中学 初中2004年9月至2006年7月 盐城市交通技师学院 汽车修理与驾驶 中专 2006年9月至2008年7月 盐城市交通技师学院 汽车运用工程 大专

☆ 工作实践经历

☆ 技能水平

语言能力:英语(一般)普通话(标准)计算机能力: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技能专长:已取得汽修中级工证书,汽修高级工证书 能熟练掌握汽车一般修理知识,操作能力强,取得c1驾照

☆ 自我评价

虽然我现在不是很优秀,但我会努力做到最好

☆ 求职意向

汽车修理工,企业文化/员工关系,全 职

--

四年的大学学习和生活,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参加了多次社会实践,我有健全的人生观,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我是汽修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通过系统完善的汽车专业知识的学习,本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并且有一定的汽车管理知识。通过课外大量猎阅图书馆中汽车类书刊资料。本人了解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动态方向,特别是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知道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善于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工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能够熟练的利用互联网查询汽车维修资料,收集本行业最新信息。

脚踏实地是一个立足社会的根本,也是我时刻铭记的一句话。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能够忠于自己的企业,将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勇于创新,善于开创,能承受较高的工作压力;吃苦耐劳,注重合作,具有年轻人火一样的工作热情和活力。

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 第6篇

关键词:教育观念;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随着民办中职学校的增多和普通高中的扩招,中职学校招生竞争大、招生难的问题日益显现。为抢生源中职学校对生源质量几乎没有要求,入读中职学校的也大多都是各初中初三年级让班主任头疼的学生,这些学生文化基础差、有厌学情趣、日常行为约束能力差、上课时讲小话、玩手机、睡觉、看课外书现象普遍。作为中职学校的一名专业教师,课堂教学如果不能科学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就很难满足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的需求。也很难激发学生认真听课的兴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汽修专业教师就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适应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需要。

一、更新教育观念、正确理解職业教育与普通中学的区别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相当部分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都是由过去的中学教师通过转岗培训转化过来的,部分教师对中职学生进行教学时仍像对待普通中学学生一样来进行课堂教学,导致学生在缺乏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所以作为中职专业教师,要正确理解职业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有一定技术专长,有一定专业理论的社会劳动后备军为教育目标的,它和普通教育分属两类不同性质的教育,因而有以下几点不同。

1、学习目的不同: 普通中学的学生学习是为掌握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职业中学的学生学习是为掌握一门技能,以便将来用其谋生和服务于社会。

2、学习内容不同: 普通中学学生学习的是国家教委规定的和将来进入高一级学府学习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文化科学知识,而职业中学学生学习的是专门技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学生文化基础差异较大:普通中学学生要通过升学考试,所以进入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强,而中职学校招生几乎是“零门槛”所以学生质量相对较差。作为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应及时了解所教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变化,不断地改进和发展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思想,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教育方式。

二、有效备课,并结合学生实际和实训设备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为中职专业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就要做好有备而战,有备而战就是精心备好课,首先要备教材,同时应考虑学校现有实操设备,这样才能做到避免学生上了理论课却因没有实训设备而不能进行实际操作。其次,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备讲、备导、要想上课效果好,就要认真备好上课前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语及课后的总结语、力求为上课的重点服务、力求为引导学生服务,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与作业,要使学生产生温故而知新的做法。最后,备学生,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考虑所教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实际,制订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及教材,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三、注重实训环节,使学生真正学到实用技术

中职学生不爱上理论课,但是对实训操作却是相当有兴趣,专业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这个特点,将理论与实训充分结合,在实训操作中既将理论课的理论知识穿插其中,上好一节实训课,要做好以下几点

1、实习前精讲(5分钟)。主要内容是讲授本节实习课的理论要求、依据;实习目的、意义、目标;核对实习器械是否准备充足;具体实习步骤和安全要求及其他注意事项。

2、具体示范(15分钟)。主要内容是:首先教师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动作要领,重点内容边做边给学生讲解。其难点边操作示范,边让学生模仿。

3、安排学生训练(20分钟)。主要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动手操作,训练技能,可采取分组、分步、个别指导与集体讲评等多种有利于实际操作的形式进行。

4、课后小结(5分钟)。主要内容是:对学生的训练情况做出评价,指出不足;总结出本节实习课的特点和关键;布置课外理论作业及实习小节。

作为新时代的中职汽修专业教师,应不断根据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和所教学生的实际,寻求最佳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合格的专业技能人才。

中职汽修专业微资源建设的探究 第7篇

微课是信息技术发展与运用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产物, 最早源于信息技术较为发达的美国, 最初于2008年由圣胡安学院的教师彭罗斯开拓创立。 进入新世纪以后,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加速推进, 特别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普及度不断提升, 微课程教学迅速得到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积极关注与支持。 笔者结合多年来的中等职业学科教育教学实践感觉到, 微课程在中职院校的引入与应用, 具有非常积极的价值与作用, 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下面结合自身课堂教学的相关理论认知, 以及多年来一线课堂教学的实践, 就中职中职汽修专业微资源建设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

二、微课程概述

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 促使信息技术得以深度融合于社会生产、生活、学习、娱乐等方方面面, 特别是在教育教学领域, 信息技术与教育手段、模式、方式与策略之间的深度融合, 强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革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诞生了一个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的新鲜事物——微课程。 微课程是基于传统课堂教学相关方案, 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 特别是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支撑, 紧密竖线学科中某一知识点, 将诸多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内容综合汇集起来, 通过信息处理技术将其构建出时间不会超过20分钟的视频, 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更深刻地记住相关知识点,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中职汽修专业微资源建设的探究

1.充分利用传统PPT课件构建微资源。 随着对信息技术的深度掌握, 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PPT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日渐提升, 有的教师创作PPT的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PPT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表明, 通过PPT完全可以制作出很好的微课。 因此,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广泛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汽车维护方面的图片、音频、视频等, 再将这些内容汇集于PPT课件上, 构建出微课程, 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 对于汽车制动装置方面的理论原理, 可以就某一品牌车的制动装置的发展历程, 制作纵向对比的PPT课件, 并配合音频解说构建出微课程, 促使学生观看之后, 非常清晰与明确地了解不同时期的制动装置所采用的不同技术, 以及所对应的不同技术的特点、优点与缺点, 从而促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新技术淘汰老技术的必然性和主要原因, 进而提高他们专业知识的理论认知水平。

2.充分利用好精品课片段构建微资源。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传统教学模式、方式与策略得到很大改进, 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实践活动开展得越来越频繁, 比如说精品课教学比赛活动。 笔者参加的一些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的公开课实践表明, 对那些精品课进行录像, 继而通过对录像进行适当编辑, 构建出微课程, 不失为一个非常有好的策略与方法, 让那些可以促成学生印象深刻、生动形象的精彩授课片段得以共享, 以此丰富中职汽修专业微资源, 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例如, 对于汽车发动机动力传导相关原理, 笔者曾经参加过一堂有关该内容教学的公开课, 感到该课上得非常成功。 事后得到他们对公开课的录像, 于是笔者通过对该录像的精彩部分进行剪辑, 新构建出一个微课, 并将其引入自身的课堂教学中来, 很多学生通过观看, 迅速抓住了知识点的关键点、中心点与重点, 非常有效地帮助他们破解了课堂教学的难点, 既非常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又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真可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积极引入情景剧教学活动构建微资源。 课堂教学的情景是有效推进课堂教学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 积极创设各类教学情境, 可以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微课程制作过程中, 通过借鉴电影拍摄的模式, 紧贴汽车维修与保养的现实情境, 拍摄出一些案例, 进而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创设出微课程, 可以达到很好的应用效果。

例如, 笔者曾经深入朋友所开的汽车维修公司参观, 并对他们日常工作的一些情景进行录像, 比如, 那些在交通事故中引发机械损坏的汽车进场的情景、 那些发动机出现漏油时的情景、汽车尾气冒黑烟的情景、汽车刹车片过薄难以有效制动的情景、 汽车电池老化没有电时如何借助其实车辆发动的情景, 等等。 通过收到这些案例性录像, 为制作微课程准备丰富的素材。

四、结语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 微课程显得信息技术含量更高, 教学目标更精细与明确, 具有很强的精悍性、简短性、鲜活性。 笔者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的课堂教学中, 紧贴信息化时代步伐, 探索如何搞好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取得一定感性认识和理论认知, 但感到还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 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以促进专业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小巧, 翁淮南, 商友辉.中职汽修专业实训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新课程研究 (职业教育) , 2014 (12) .

[2]胡晶芹, 李小桑, 桑小芹.汽修专业微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工教育, 2014 (10) .

汽修专业建设 第8篇

一、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结合毕业生上岗后工作情况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 我们深感汽修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等方面存在下面一些问题:

1. 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

汽修专业教学计划虽然在课时比例上进行了调整, 适当压缩了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内容, 增加了实践环节的时间, 但由于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欠缺, 直接动手进行实践操作, 就造成了学生对实践课程的“空中楼阁”式的理解, 针对性不强, 使理论和实践逐步脱节。

另外, 当前的职教模式虽提高了实训课程的比重, 但实际执行的教学计划还是未能全面从学生角度出发, 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缺乏灵活性, 也让让学生只能按照这个模式来进行学习和实践, 缺乏了选择的自由性,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2. 课程体系设置与厂企实际生产存在较大差距

传统的“三段式”培养模式让课程体系改革难以走出创新改革的“围城”, 尤其是收到机电类课程的影响, 其中的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工程力学和金属材料等课程安排的仍然很多, 未考虑到汽修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实情, 主要体现在机械、电工电子课程比例失调, 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 大量课时都是耗在应用率很小的课程上。这就导致汽修专业理论和实训课程所占的课时减少, 不能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3. 教学内容脱离行业发展趋势

当前, 职教应该注重联系厂企的生产实际, 分析行业的用人标准和条件, 引导学生熟悉今后的职业岗位需求, 针对性的去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而当前好多统一编写的教材, 又存在着更新不及时、脱离了行业的发展趋势、不能适应科技发展等问题。尤其是现代汽车技术随着电脑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控制技术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汽车的所有部分, 如发动机电喷技术、自动变速器、智能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等方面还广泛应用在汽车电器方面, 但这些内容很难在教材和实际教学中反映出来。

4. 教学手段落后, 实训器材和设备不足

我校刚开设汽修专业时, 由于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设备和实训器材匮乏, 教师们都是采用传统教学如板书、绘图等进行教学, 教学手段落后, 课时跟不上进度, 而且许多实物结构和教学挂图脱离了当前先进的汽修技术。更何况缺乏许多先进的教学设备、仿真模拟系统, 检测仪器和维修设备等, 不能完全让实训课程起到实效, 学生对此意见很大, 对新设备和器材的愿望也很强烈。

二、关于课改的思考和探索

1. 课改的重点

要想进行课程改革, 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即:改变原有传统固定的教学计划, 建立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设置, 努力适应职教新形势, 满足不同市场要求和变化;合理分配机械和电类课程的比例, 增加汽修专业知识和实训课时, 增加汽车电子和自动控制方面课程, 实行模块化教学;认真做到“以学生为本”,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和考核方案要考虑到学生不同层次, 可以实施“分层教学和考核”, 便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以就业前的“入职培训、专业培训”为内容, 扩展学生就业范围,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2. 课改的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我们要想获得行之有效的课课程改革, 必须先确立相应的课改目标, 如下所示:

(1) 以市场为导向, 以汽修职业和岗位能力需求出发, 积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来适应市场、适应社会。因此学校计划对这些方面进行广泛调研, 加大投入, 对有关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和细化。

(2) 进一步开发小专业、拓展大专业, 外树形象, 内提品质, 利用厂企的职业要求和岗位能力构建基础知识和能力平台, 利用灵活的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 从宏观和局部来满足市场劳动力与一线技术员的需求。目前我们计划实行汽车电器模块、发动机模块、汽车底盘模块、汽车销售模块、汽车美容模块的模块化教学。

(3)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由于汽车行业发展很快, 为确保老师和学生能适时的查阅和掌握当前先进的汽车维修方面的知识, 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引进教室和实训车间很有必要, 这样可以及时将先进技术和教学理念引入课堂, 满足教学的需要。

(4) 尽可能拓展与企业的联系, 通过请企业技师来校授课, 实时地派学生进驻企业实习, 依据模块化教学内容的需要, 从岗位需求、人才模式、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等方面出发, 将更多的教学内容引入到实训环节中, 多方熟悉实训器材、先进设备, 积极与企业接轨, 使企业更深入地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 参与到办学的全过程管理中来。

三、具体措施

1. 从区域经济特点出发, 服务企业和社会

据粗略统计, 我县区目前拥有近40家汽车维修企业, 21家汽车销售企业, 资质最强的也只是国家二类维修企业。现代维修企业正缺乏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能规范化管理的实用性汽车专业人才。即使是通过了人社厅考核的中级汽车维修工的从业资格人员也很有限, 只有几百人。根据调研资料分析, 目前许多汽车销售和维修企业对汽车维修人员非常缺乏, 尤其是眼下最为时兴的汽车装潢、汽车营销、汽车美容等课程, 是急需加入到课程中去的, 以适应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2. 坚持理实一体相结合, 推进教学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对专业知识能够感觉到学以致用, 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兴趣, 所以, 在对课程配置方面, 要坚持理实一体化课改的实践和探索, 不断挑战企业的实际技术, 锻炼新技能, 让我们的毕业生在企业中成为我们的直接宣传者。

(1) 利用直观教具, 提高教学效果

汽修专业对实践性的要求很高, 知识面广、难度大、要求高, 尤其是紧缺型技能人才培养更是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特别是进入专业课后, 强调实物教学和现场直观教学, 充分利用现有的汽车模型, 汽车构造示教板等, 边讲解边观察, 并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拆一拆、装一装。

(2) 改变教学手段, 注重兴趣教学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 要注意利用多媒体视频和课件、模块式现场教学等手段和方法, 清晰地展示出汽车各零件工作时内部运动关系图、结构原理, 让教学更具直观、形象, 学生接受起来也就容易多了。同时, 在教学中, 多注意设置故障题, 多提问, 引发学生思考、分析, 最终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好还能经常组织一些技能竞赛和一些兴趣小组。

3. 加强校企合作办学, 深化课程改革

让学生进入先进的汽车维修、销售企业实习, 了解最先进的生产技术、销售技巧和维修技能, 让实习生和企业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学校、企业、学生关系, 最终形成良好的学校、社会和家长关系, 促使学生尽快适应汽车运用于维修行业的岗位, 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目前, 我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在校生, 每个学期均安排有实习。通过几年来的课程改革的经验, 我们形成了一套比较实用的实习方案。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 能多方接触企业员工, 熟悉企业文化, 拓宽了专业视野, 及时转变了职业身份, 能及时感受到职场的就业环境, 做到后期更好的发展自我。通过这些措施, 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增强, 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

从这几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 汽修专业学生毕业后都能直接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 毕业去向大都在本地汽修和汽贸行业, 真正实现面向本地, 服务经济, 形成了学校、家庭和企业的“三赢”局面, 进一步证明了我们所实施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摘要:汽车运用与维修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但目前很多农村中职学校在开设该专业时遇到了许多问题, 作为扎根农村的宣城市工业学校, 汽修专业的发展也同样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本文主要从课程体系入手, 结合汽修专业这些年来办学及学生就业反馈的一些信息, 初步探索和分析了该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发现原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所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相应的问题, 阐述了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思路, 介绍了具体措施以及取得的实际成效。

关键词:汽修,课程改革,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石伟平,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2]陆根良.汽车职业教育中的问题分析[J].科技信息, 2007.

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探讨 第9篇

关键词: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成果,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所谓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是一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专业课程, 以穿插技能操作训练的理论指导为特色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目前已成为一个新的趋势在职业教育中被广泛应用。基于对汽修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 实现一体化的教学后, 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并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提出发展建议,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实践所取得的成就

伴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化,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 都开始推进一体化教学, 实践证明, 教学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1年8月19日, 汽车工程机械专业高级工程师胡建军, 前来参观安徽万通专修学院, 并对万通学院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给出了高度评价。一体化教学是“大脑”和“实践”的教学模式相结合, 完全打破了以往的理论与实践不协调的现象, 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而学生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加强了直观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学生学习。实践, 积极总结。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从而达到“双赢”的教学效果。

一体化教学是对教学改革的深化, 培训和专业技能操作可以使理论紧密对应起来, 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由“被动接受学习”到“积极实践、双手和大脑和创新”实现转变, 教学方法由“口述、黑板”到“实体、网络化、多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转变, 由此全面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体化教学还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直接结束, 使得教师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有操作的能力水平, 有利于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从而能够因材施教。

二、职业学校开展一体化教学实践存在的几个问题

即使在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的新趋势下各职业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在开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教师的知识、技能不能满足要求。汽车维修专业“双师型”教师少, 开展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还要有熟练的实践技能。这样的老师目前是非常稀缺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现有的业务培训专业老师, 提高现有专业老师的专业水平。教师可以使用专业导师的理论和实践合并的形式, 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只有具备了双师型的教师, 才能为一体化教学培养人才提供基础。

2) 这一方面资金不足。因为建设一个4S店就像进了同一个汽车修理厂, 场地和设备即将超过500万, 这是一个很大的投资对于一般学校来说。大多数学校无法得到这么多资金, 从而对一体化教学没有资金投入。只是心有余, 而缺乏动力。不能建设这样的培训班。因此需要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密切依赖于企业, 更要与4S店合作, 作为他们的教学基地, 安排学生充分实践, 根据企业生产规则制定和学生生产线, 还有经过企业专职人员的培训。

3) 学生不能使用汽车进行修理。就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情况而言, 他们没有真正的汽车维修厂。实习学生实践过程中不能真正使用汽车, 不能面对面的进行实践, 从而缺少试验机会, 不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因此带来了多方面的结合汽车综合教学困难。学习培训班必须进行企业管理, 对公众开放, 免费维护, 让学生可以近距离的接触, 让学生拥有“真刀真枪”的实际机会从而能为日后的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汽车技术资料不健全。因为没有汽车职业学校图书馆, 学校汽车专业书籍在图书馆并不多, 汽修专业书是更少, 学生没有可以阅读的渠道, 从而堵塞了获取新知识。所以, 几所学校有相应的技术信息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多方面的, 综合的车库结合教学需要。对此学校应该购买大量的资料, 与相应的电化教学设施, 并构建校园信息网络, 资源共享, 合作相关的售后市场业务。只有这样, 拥有齐全的汽车维修技术资料, 才能为更好地开展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提供相应的技术保证。

三、针对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发展建议

(一) 为一体化教学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一体化教学模式, 实际范围广, 实施绝不是几个人就能完成的, 必须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一起工作, 才可以达到教学的效果。教师切实转换必须从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摆脱以中心为模式的课堂教学, 从思想和行动上转移到一个邮寄的整体教学, 从而为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 综合一体化教学, 培养“双师型”教师

一体化教学的前提是拥有优秀的专业教师。没有双师型教师, 理论和实践仍然是支离破碎的。一体化教学可靠的保障在拥有高品质、高质量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学校应制定一个长效机制, 我们必须加强现有专业教师的培训, 使专业水平有所提高, 加强与专业校企的交流, 使教师真正与社会接轨, 为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培养双师型教师。

(三) 采取各种措施, 促进一体化教学的开展

认知, 体现了一体化教学使得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共存”的先进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感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因此, 学校应该调整自己的想法, 不断完善全面的培训场所, 采取各种措施, 大力促进教学的一体化,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四) 为一体化教学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一体化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依靠先进的设备和教师的积极性是不够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发展, 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因此, 保证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应注意加强课堂教学, 建立更加科学, 可行的检验, 评价体系, 并通过师生将课堂教学的质量信息及时反馈。

四、结束语

在当今经济速度飞速发展, 汽车的数量也日益增多。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对汽车维修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是汽修培养人才的摇篮, 一体化教学在职业教育中是独特的教学模式, 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升华, 是我们最近时期棘手的问题。我相信, 经过不断的探索, 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加以完善,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促使职业教育发展呈强劲势头。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J].职教论坛, 2008.

[2]张超众.在实践中学习——汽车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思考[J].职业, 2005.

[3]郭正, 韩萍, 于冰.关于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一点建议[J].职业, 2010.

汽修专业实验实训教学初探 第10篇

关键词:汽车维修,实例分析,项目训练

汽车维修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生产一线从事维修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因此, 在专业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但很多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部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不高, 或运用技能的能力较差, 即学不能致用。

这个问题的出现, 与我们职业教育传统的教学方法及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素质的下降有直接的关系。传统的专业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下面结合汽车专业的特点, 对该专业的教学方法作一些探索。

一、汽车维修专业的特点

(1) 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汽车维修、汽车销售及运输企业, 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操作技能, 并需要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故障诊断。

(2) 汽车修理专业要求学生的知识面较广, 因为汽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技综合体, 并且装配在汽车上的零部件有成千上万。

(3) 汽车专业学生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更新能力。要求学生必须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 不断更新知识, 学习新的技术。

二、实例分析结合项目训练的教学法

1. 实例分析教学法

实例分析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的需要, 采用典型汽车修理实例进行分析, 组织学生进行系统地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其教学场所可以是课堂或实验车间, 也可以是汽车修理企业。其特点是以“用”带“学”,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2. 项目训练教学法

所谓项目训练法就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 通过项目训练对学生进行培训。项目可以针对汽车的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 如汽车修理的电子点火系, 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发动机构造原理知识, 还要懂得汽车电子点火原理。其特点是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用”以锻炼学生的技能和运用能力。

三、如何实施实例分析结合项目训练的教学方法, 进行汽车修理操作技能教学

实例分析与项目训练两种教学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 缺一不可, 前者以教师的“教”为主, 教师以实例分析为基础, 把汽车修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融入到选好的实例中, 教会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和修理汽车的技能;后者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用”, 教师设计好一些项目, 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用到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去, 从而训练学生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以“实例分析”为载体, 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汽车修理专业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 如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去先讲解理论, 然后再进行实验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技能, 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分析实例, 教会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例如以“发动机正时链断裂, 造成气门杆弯曲”此实例作为载体, 引出表1所示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结合教学。

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不同的“实例分析”进行教学后, 学生能把汽车修理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各个模块掌握好。

2. 以“项目训练”为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

在学习完一个模块后, 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设计一些具体的项目让学生分成小组来实践。例如以“引起发动机气缸压力不够的原因及检测方法”作为一个项目给学生进行训练, 可以巩固相关的理论知识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技能, 具体如表2所示:

通过类似的项目训练, 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加以巩固, 并能与实践紧密相结合。另外, 通过这样的项目训练, 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独立的学习能力、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劳动素质。

3. 实例分析与项目训练相结合

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有意义, 所以在汽修专业的教学中, 实例分析与项目训练两种教学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实例分析法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 项目训练是学生具体运用知识和巩固知识的手段。两者有机结合, 相互配合, 学生才能把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充分运用, 做到学以致用。

四、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实例的选择

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 由于实例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也是学生完成项目的参照, 因此, 教师在选择实例时, 一定要有针对性, 所选实例应包含所需的教学内容。同时, 要注意选择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汽车故障实例, 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项目的设计

教师在选择项目给学生训练时, 要注意项目的难易程度:选择太容易的项目, 起不到训练学生的目的;选择太难的项目, 学生做不到, 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和失去信心。所以, 教师在选择项目时, 要控制好项目的难度, 使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另外, 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 把学生按不同层次分成几个小组, 选择项目的难度也有所不同。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较其他专业更多、更广, 要系统地掌握所有相关的理论和技能对中等职业学生来说显然太难, 因此, 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让中职学生更直接地学到第一线生产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并能正确地运用, 是值得我们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蕙.教育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3.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授课质量改善初探 第11篇

中德职业教育汽修专业授课质量一、中德职业教育比较

1.教学结构

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协调者、咨询者。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为过程,每个过程都与企业行为相对照,考虑企业怎么做,我们怎样做。将企业的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及学习情境。教师、学生通过工作任务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进行评估。在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过程中,学习技能、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能力和知识体系。

我们的课堂教学结构是课前提问复习、教师归纳、导入新课。新课教学,练习,作业为模式。更加倾向于知识结构即以知识领域为主,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宗旨。

2.内容和方法

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职业行为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景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的计划、独立的实施与独立的评估为自我调节行动为方法,以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为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每个过程本着做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用什么为主线。

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科体系为基础建立的。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忽略了实际的应用以及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德国教学的组织上考虑实验设施和与教室的布置相对应。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引导法、直观演示法、实训讲解法、问题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及其综合运用。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感觉到,目前我们的职业教育方法单一,基本是以讲述法和演示法为主,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虽说有着行动导向的理念,但其实质还是系统学科型,这样发展的理念达不到企业的需求。

3.授课形式

德国教学授课形式灵活多样,可分为可以上黑板写、做卡片、写板报、小组讨论、钉板法等。授课的的形式上强调二个度:一个是学生的自由度,使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二是要强调老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上的控制度,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我国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虽说也渗透了行动导向的课。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注重“学中做”,但缺乏的是“做中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不顾学生实际,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很多。行为导向教学之类的教学方法还没有得到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4.课程组织

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是以学习领域为单元的课程,是一种行动体系课程的内容编排,它是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由于每一行动顺序都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行动过程序列,而且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序列。因此,这一行动体系课程对每一门学科可能是不完整的,但对每一个职业行为来说却是完整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突出了职业教育的技能性。

而我国同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显然是按学科体系课程的内容编排的,尽管这一体系考虑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认知的心理顺序,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情况,但课程内容却是根据结构庞大而逻辑严密的学科顺序编排的。不仅专业学习的宏观内容的编排采取了各门分科课程平行展开的方式,而且各分科课程本身,即微观的内容编排也是按学科结构平行展开的。这样,对学生来说,学到的知识体系虽然是完整的,但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为来说,却是不完整的。各类实习实训教学内容虽然也指向于实践技能的训练,但这种技能是独立于工作过程之外的抽象技能,与具体的典型工作任务相分离,学生往往不能理解所学的理论和技能与将来所从事职业的关系。这就导致我们很多职校生毕业到企业岗位后,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职业行为能力却较差,企业不得不重新进行上岗培训,使职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5.教学设备、教具

注重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设备的高利用率是必不可少的。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学设备,是以学习领域来划分的,以学生的操作为导向的。而且大部分是理实一体化实验室或多功能实验室。同时更新较快,班容量比较小,十几个人分成两三组,老师也照顾的过来,学生也有兴趣,学生的技能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我国职业学校实验室设备以学科来划分,功能单一,布置以传统的教室方式为主,设备更新慢。上课时,一名教师辅导40多名学生,实验效果较差。由于看管不到,可能造成设备的损坏,导致老师上实验课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学生的操作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学生整体水平下降。

6.学生考核方法

德国“双元制”学生由学校、企业负责培训。行业协会直接担负着监督职业教育运行的职能,各类行业协会负责组织和实施本行业学员的职业培训考试,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其考核内容紧扣企业生产过程,体现出工作情景的真实性。

我们学生的考核基本上由学校按教学大纲出理论及技能试卷,不能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不能较快地适应实际工作。

二、提升中职授课质量的建议

短期:教学结构由系统学科型向行动导向转变,打破各学科之间的体系界限,建立工作过程为任务的能力体系。

内容和方法上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体现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构建学生自身能力培养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大培养教师对专业教学法的综合运用的力度,使教师尽快适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授课形式。另外,对于我们职校班容量大的特点,应采用多名教师同时对一个班进行实验辅导,起到保证实验效果和保护设备的目的。

中期:应当根据企业岗位的要求制订详细周密的教学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强调学用结合,合理安排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学习分配,尤其注意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另外,职业教育的教材经常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进行更新和替换。

重新调整实验室的设备,按学习领域来划分区域,增加多媒体设备。加大教学设备的投入,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对相关负责人员培训,从而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

考试内容调整为从企业生产实践出发,由现在的单一的理论实践考试转变为以企业具体生产任务为主题的考核。

汽修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体会 第12篇

一、对汽修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

汽修专业由于专业特点的原因, 男生较多, 而大多数男生对语言学习兴趣较低, 英语基础相对薄弱。此外, 职业类学校的学生本身就是因为喜欢某一专业才进入职业学校, 因此他们更喜欢学习专业技术知识, 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寡淡, 认为学习英语对自己作用不大, 缺乏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 主动性不强。再加上我们部分教师沿袭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 手段简单, 一成不变, 教材的选用不能针对社会发展进行及时更新, 缺乏针对性, 在教学中, 注重英语词汇和语法结构的传授, 忽视实践能力培养和应用价值的体现, 导致英语教学与实际运用脱节, 让学生体会不到英语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这些原因使得汽修专业的英语教学和职业类其他专业的英语一样, 陷入了高耗低效的怪圈。学生在专业发展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较差, 英语水平较低。为了让学生真正实现学有所长, 学有所用, 在走出校门后能胜任工作, 融入社会, 构建汽修专业英语的有效教学模式显得尤为必要。

二、汽修专业英语有效教学模式

1. 优化教学目标

职业类学校的教育更需要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在教学中, 英语教学要落实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方针, 让学生所学知识有运用的市场。针对这些原则和要求,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对教材中的教学目标及要求进行整合和修改, 根据不同学生的英语需求设置教学目标。

2. 优选教学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时期, 为学生选择进行内容, 无论是刚刚入校时的奠定基础, 还是应用实践时期的提高, 教师都应根据学生实际, 为他们量身定做, 遴选教学内容, 契合不同发展的时期, 让学生得以提升。如针对汽修专业的多数学生英语相对薄弱的情况, 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 教师要强化英语基础知识教学, 夯实英语应用训练, 为后期的进一步学习汽修专业英语奠基。在前期阶段, 要求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对话, 借助平常的考试, 达到一定的层次。学生完成基础训练的任务后还必须接触汽修专业的英语, 从而发展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这样的学习, 既可深化学生对汽修专业知识的学习, 又能增强学生对专业英语内容的兴趣, 培养他们英语的应用能力。

3. 灵活教学方法

灵活的教学方法, 恰当的教学手段能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基础阶段, 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传授语言基础知识, 夯实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教师主要采用讲解、训练的方法, 通过教师的细致分析和学生的努力, 这些目标比较容易达成。而当进入专业英语学习阶段, 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专业英语知识, 满足未来的工作需要, 更需要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专业的教学。针对汽修专业的学生状况以及专业特点, 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 效果比较明显。

(1) 生生、师生互动。针对汽修专业学生实际, 教师可组织生生、师生之间互动, 开展针对单词、语法、专业篇章的互动学习, 激活课堂。例如, 针对我国的一些自主品牌, 教师课前制作简短的中文说明, 在课堂上让学生将其译成英文, 将学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让同学们针对用词、表述等方面展开评述, 开展纠错。或者教师将带有错误的英文说明书展示给学生, 让他们发现错误, 加以纠正。

(2) 先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汽修专业英语专业性强, 词汇量大、内容枯燥乏味。如果教师无所作为, 不加调控, 学生势必了无兴趣, 直至放弃学习。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运用多媒体, 将与汽修专业相关的内容制成幻灯片, 图文并茂, 活灵活现地展现给学生, 即使出现生词, 字母较多的单词, 这种新颖直观的方式也能加深学生的记忆, 让课堂兴味盎然。

(3) 借助实物教具。在教学中, 将英语单词与汽车的部件和功能巧妙结合起来, 学生印象深刻, 记忆效果好, 可极大地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效果。

上一篇:苹果梨还是梨苹果下一篇:单细胞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