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效性范文

2024-06-21

课程实效性范文(精选12篇)

课程实效性 第1篇

教学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学习需要, 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的某一阶段教学活动应该达到的结果[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它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 对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起指导作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新课程实施问题的研究, 从教育理念层面拓展到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在教学实效性问题的研究上, 人们更多地关注教学过程、策略、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而对教学目标的实效性重视不够。部分中小学教师由于教育理论缺失和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对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认识不深, 把握不准, 教学目标形似神非, 缺乏实效性和可操作性。鉴于此, 笔者开展新课程教学目标实效性问题研究, 旨在提高对教学目标的认识, 探寻深化新课程改革的新起点。

一、教学目标的基本要素

教育属于上层建筑, 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不同社会形态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从教育的研究范式看, “农业社会的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将过去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 让受教育者传承人类社会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工业社会的教育是要人们分析社会现实, 让受教育者能够适应当时的社会, 掌握在当时社会需要的必要知识和技能。在信息社会的今天,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受教育者掌握已有的知识和技能, 而在这个基础上, 让受教育者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2]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特殊的社会形态决定了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范式的多样性。就整体而言, 工业化、城市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形态的主流, 因此, 教育研究范式应具有立足工业社会, 着眼信息时代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研究教学目标的实效性问题, 我们首先对教学目标的结构要素加以分析。

1. 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确定的过程其实质是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在教学领域的具体化过程, 其中包含着教师的教育哲学思想和教育价值取向。当前, 影响我国的教育思想主要有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主知主义、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布鲁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化思想。这四种教育思想的教育价值取向各有侧重。主知主义重知识与技能, 主张在听中学, 实用主义和结构主义重过程与方法, 主张在做中学、在发现中学;人本化思想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主张在参与中学。这些教育思想产生于欧美不同历史时期, 与其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完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使命, 其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发展不平衡, 广大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和传统教育思想浓厚, 主知主义教育思想和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价值观念占主导地位。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客观存在着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与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的矛盾和冲突。其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需要加强引导, 分类指导, 逐步过渡。

2. 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

当前表述教学目标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认知观的表述方式。这种方式强调运用内部心理过程来描述教学目标, 往往使用表现内部心理过程的模糊动词, 如“懂得”、“理解”、“掌握”、“欣赏”等。这种方式有利于对教学目标的概括, 但缺乏质与量的规定性, 以此评价教学质量比较困难, 容易导致目标泛化。二是行为观的表述方式。这种方式是运用可以观察、测量的外显行为变化来描述教学目标, 从“对象”、“条件”、“行为”、“标准”四个方面加以界定, 表述教学对象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完成所规定的行为, 学习结束后应达到怎样的学习标准, 使学习目标具有可测性。三是内外结合的表述方式。这种方式提倡把内部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结合起来描述教学目标。不同表述方式产生的效果各不相同。新课改以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 其教学目标更需要行为观的表述方式。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师的“上课计划”, 还是学生的“学习计划”, 更应该发挥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新课程教学目标必须针对学生, 让学生成为目标的主体。

二、教学目标实效性的基本特征

从以上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可以看出, 教学目标的实效性应具备以下特征。

1. 教学目标的时代性

教学目标应该客观反映社会发展对学习者的要求,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类社会正在由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向信息化时代迈进, 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必然导致人才培养规格不断提升和教育思想观念的日益更新。我国教育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必须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培养与之相适应的创造型人才。教学目标的时代性是教学目标价值取向实效性的客观反映。

2. 教学目标的客观性

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又要符合学生的客观实际。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要把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学生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 确定学生发展目标, 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 提高教学目标的实效性。教学目标的客观性是教学目标主体定位的客观反映。

3. 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应该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和评价, 具有可操作性。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需要运用行为观的表述方式, 做到明确、完整、具有层次性。明确是指通过教学目标可以观察到学习结果。完整是指教学目标既有反映质与量的行为目标, 又不忽视内部心理活动过程的定性目标。事实上, 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 不能把知识和对待知识的态度截然分开, 也不能离开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而空谈对该事物的爱憎。层次性是指教学目标并非一刀切, 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水平的学习目标, 实现区别对待。同时, 教学目标能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及时调整, 且各课时教学目标要全面而有侧重, 不可能涉及和解决学科的全部任务。教学目标可操作性特点对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提出了客观要求。

三、提高教学目标实效性的策略

1. 提高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技术水平

教学目标是教和学双方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 是教师教学活动所引起的学生的终结性行为变化。它着眼于教师的教, 落脚于学生的学。有效的教学目标强调教学活动结果的可预见性、可控性和可测性, 需要对行为主体、行为方式与情境、行为结果、行为标准等因素作出准确、清晰的描述, 达到整体性、有序性、适度性、可测性的有机统一。有效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恰当、具体、完整。明确是指教学目标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强化教学活动效果的可量化性;恰当是指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实际, 起点准、落点实,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具体是指教学目标对教学行为情境和标准的描述要明确, 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尽量具有可测量性、可操作性;完整是指教学目标要从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出发, 科学整合与选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领域的要求, 有利于学生和谐、主动发展。提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还需要教师深刻领会课程标准, 认真分析教材体系, 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

2. 选择恰当的表述方法

新课程倡导关注学习结果, 关注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情感。其三维目标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具体化为思想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准确表述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采用不同的表述方法。思想性目标是基于对哲学、经验、意识形态或政治需要等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的把握, 主要体现新课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教学目标。思想性目标具有规范性、普遍性、模糊性的特点, 其常见的表述方法为:使学生掌握 (理解、了解、认识) ……, 使学生受到……教育。行为性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 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主要体现新课程知识与技能维度的教学目标。行为性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其常见的表述方法为:通过……教学, 使学生能够……生成性目标是指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 是在学生、教师和教学情境的交互作用中随机产生的教学目标, 强调学生、教师和教学情境的交互作用, 体现着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关注, 主要体现在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维度的教学目标中。其常见的表述方法为: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并发展学生的……发展性目标是把学生在教学情境“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创造性表现作为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发展性目标旨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差异,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其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在……活动 (或过程) 中, 使学生获得……

综上所述, 教学目标实效性是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提高教学目标实效性的有效策略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课标为依据, 运用行为观的描述方式, 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任务, 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功能, 达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学敏.课堂教学技能.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小学教育实习课程实效性分析论文 第2篇

关键词:个案研究;“行动—反思”教学模式;小学教育实习课程;课程实效性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台湾地区教师教育现况。台湾师资呈现供远大于求的现状,致使教师岗位竞争异常激烈,对教师教育质量较之前更高,因此如何强化教师教育的功能成为教师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在教师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实习课程是师范生踏入教学实践现场的第一步,具有相当的重要性,[1]因此提高教育实习课程的实效性,强化其统整理论与实践的功能,是强化教师教育功能的关键。

(二)应用“行动—反思”教学模式于教育实习课程的原因。由于“行动—反思”教学模式旨在促成实习学生有系统地多层次反思,以达到落实知识建构、统整理论与实践的目的,恰与教师教育需求相契合,加上该模式的理论发展成熟,被推广至台湾部分师资培育大学①的教育实习课程中,本研究所选取的台湾D大学便是其中之一。虽然该教学模式被应用于教育实习课程中,但将其应用于教育实习课程是否可以提高课程的实效性有待考证。D大学是台湾东部第一所综合性公立大学,并入H教育大学为它的一个教学机构——H教育学院,自此被正式列入台湾师资培育大学。应用“行动—反思”教学模式的是H教育学院课程系的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教育实习课程。该课程在应用前,是以“行动取向”作为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理念,旨在培养师范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教学言说、展示、教练和安排学习环境等具体表现。[2]该取向认为教师教育是表现的教育、用于表现的教育、为了表现的教育。经实践后发现,“行动取向”虽有丰富的概念基础,但缺少变量及对变量间关系进行界定,[3]使教师在实施时难以把握其内涵,而且在实施中出现了“重行动,轻反思”的现象,行动与反思没产生共同作用力,使得实习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表现不能够进行深入、系统地反思,只能用常识语言、概念、命题进行反思论述或描述性反思,而无法通过反思为后面的行动提供可行性方案,不利于教育实习课程目标的达成。

(三)研究问题。综上所述,“行动—反思”教学模式为D大学教育实习课程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但该模式是否可以取代“行动取向”成为教育实习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应用是否可以顺利解决教育实习课程之前存在的问题,增强教育实习课程的实效性?该模式的应用在教育实习课程的实施中又会产生什么新的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考证。故本论文将研究问题确立为:“‘行动—反思’教学模式下的教育实习课程的实效性如何?”,把课程实效性分解为“学生学习成效如何?”和“师生对作用效果的评价如何?”两个子问题来探析。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文以质化研究为取向,主要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立意取样的方式选取D大学H教育学院课程系开设于2015—秋季学期的小学教育实习课程作为研究个案。以参与该课程的实习指导教师2位、实习辅导教师5位及其中的两个实习小组所包括的9位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观察、文本分析对“行动—反思”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教育实习课程实效性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借助Nvivo10质性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类属分析与归纳得出研究结果,采用“三角检验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以确保研究的效度,制定研究伦理的注意事项。

三教育实习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流程

(一)课程目标。经由多管道的经验交流,促进学生有系统的多次反思其学习经验(行动),来落实实践性知识的建构、统整理论与实践,并发展出各种处理教学实践的技巧与策略,初步建构个人的教学风格。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 第3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 实效性

现实的功利性和临时性导致职业规划成为应景之需、纸上谈兵,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变成了一门理论性强、实践性差,听起来好听、用起来没用的课程。针对这样的现状,笔者认为必须加强对这门课程的功能认识、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课程的教学形式、强化课程的教学效果,让这门课真正能“成就辉煌的事业,创造美好的生活,享受幸福的人生”。

一、整合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

编者根据科学性、教育性、实践性的原则,按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的思路,采用模块化的组织形式将教材设计成“职校起航、认识自我、职业认知、生涯设计、生涯发展”等七个学习领域,这其中还包括“就业导引”和“创业指导”两个拓展领域。由于这些教学内容相互交叉、彼此交错,所以讲授起来脉络不是很清晰,学生理解比较困难,也不方便学生自学。教学中可以将教材内容分为三大部分“规划、就业和创业”。首先,将指导学生制作一份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设定为第一任务,根据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内容,将任务分解为“认识自我、认识环境、认识职业、目标确立、措施实施、评估调整”等分任务。其次,进行“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两大任务的学习。

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质是“面向职场需求”的专业教育,无论在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方法、教学过程,还是师资、教学资源诸方面都要考虑它的终极目标:面向职场未来的人才需求,理论联系实际的教与学,产学合作的办学机制,职业性与专业性的统一,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统一,市场和利益相关者的评价体制。只有这样,毕业生才能与职场无缝连接,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才能高,才能满足产业的人才需求。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定突出其专业性和职业性,充分考虑职场的需求,满足社会的需要。在认识职业的教学中,根据不同的专业,适时调整内容,由学生调查、讨论、分享自己专业的特色、对应职业和职业岗位要求、未来就业所需职业技能证书等,在提供调查、研究方法的同时进行个性化指导。

二、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的特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想方设法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的注意,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以下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一)利用心理测试,发现一个真正的自己。心理测试(Psychological Test)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测试方法,它是通过一系列手段,将人的某些心理特征数量化,衡量个体心理因素水平和个体心理差异的一种科学测量方法。现在很多招聘单位都会借助心理测试来挑选适合的人才。在职业规划课堂教学中,引入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MBTI性格测试、职业锚定位测试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倾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职业价值观等,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提供可依据的信息,从而适时进行兴趣的培养、性格的调试及能力的培养等,可以说,各种各样的心理测试是了解自我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手段。当然,对它的运用是一件非常谨慎的事,必须按照科学心理健康测量的要求进行,尽可能减少失误。

(二)巧用角色扮演,体会纷繁复杂的职场人生。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建立新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是一种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设置相应的场景,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把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的能力。因此,恰当地使用角色扮演法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关于分解目标、搭建台阶的教学,学生从调查、访谈中获得本专业未来职业发展的路径,从底层到高层,从小目标到大目标,各自分工扮演相应的角色,如物业管理专业的职业路径是物业管理员→物业管理助理→物业管理师→物业主管,学生分别扮演,陈述各自的工作职责、岗位要求及未来发展,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的感性认识。

(三)会用信息技术,探究未来职业生涯。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学也不例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能够改变一支笔、一本书、一言堂的传统课堂的单调模式,多媒体声、光、电教学设备将图、文、音、像同时生动鲜活地呈现出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乐学落到实处,学生能主动进入教师营造的教学情境中,容易产生感情共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制作教学课件,穿插音乐、视频和GIF小动画,图文并茂、声情并举的课件能一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枯燥、理论性强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富有生趣和活力;其次在“认识自我”的学习中,申请网络教室,进行心理测试,学生通过测试看到了一个以前并不了解的自己;在“认识职业”的教学中,教师给每组布置任务,由他们分工上网查询了解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职业,并做成PPT进行课堂解说,学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工程造价、市政工程、物业管理、房地产估价等专业,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一些清晰的认识;最后要求学生制作一份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要求精心设计、图文并茂并做现场展示,这再一次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挑战。令人欣慰的是,有些学生的作品确实可以看出他对自己、对所学专业、对未来职业的探索和研究,不管深度怎样,通过理实结合、学做统一的教学方法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多用榜样引领,激发职业情感,唤起职业梦想。职业生涯规划是一辈子的工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成不变。它更多是一种观念的更新,一种做人做事的忠实态度,一个踏踏实实的人生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勇往直前,激发职业情感,唤起职业梦想。教学中可以选用一份学长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作为学期教学的引领,通过规划者的设计和实施带领学生进入对自我的探索、对专业的了解、对环境的分析、对职业的憧憬,学生在感叹学长作品的同时,对自己也充满信心,对现在和未来有新的认识。教师还可以从以往的学长及在校的同学中选出身边榜样,让他们现身说法,大大激发学生的专业情感,重新审视自己,反思当下,思考未来。榜样的作用无疑是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坐标图,让我们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终点,而后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前进。

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让职业生涯规划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启蒙课、职业的领航者和未来的参考图。

提高品德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第4篇

一、巧用思品教材,引领学生探究

《品德与生活》教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教师要善于使用好教材。如一年级“我们的校园”主题活动中,教材呈现了一组校园生活场景,有教师办公室、大队部、图书室、医务室、门房、厕所、饮水处。一旁的小兔贝贝说:请同学们一起试着找找自己学校里的这些地方,找到一处奖励一朵小红花。通过“找一找”等教学活动,引导刚入学的学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其实,仅仅找到这些“地点”还不是教材所要传递的真正意义。对照课程标准不难发现,“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是课程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具体要求,在教材中图画、照片等都是教材主要的“语言”形式。其实教材所要表达的还有很多“言外之意”,如果说图画、照片等呈现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场景,是教材所要表达的显而易见的意义的话,那么探究“言外之意”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好教材的重要环节。如教材中所呈现的“男女厕所”,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知道厕所在哪里固然重要,但他们会上厕所吗?教师能指导他们会用、用好厕所里的设施呢?这就是一个盲区———是学生生活中急需指导与关心的关键所在。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就是最好的体现。

二、构建绿色课堂,营造活动氛围

教室作为教学的主要阵地,在教育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教室的环境布置,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现在的教室里,张贴的都是一些名人名言、规章制度,但这些离学生的兴趣太远,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免会产生拘谨感,不容易表露自己真实的情感,只会做出一些表面的附和。因此,提倡童趣化的教室布置,迎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室里张贴学生感兴趣的画报,并定期更换。如图文并茂的德育漫画既给学生以新鲜感,又在无形之中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画,设计标语,布置教室,这样更能增加了亲近感。另外,可以把课堂搬到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可以到环境优雅的图书馆;可以到看得见蓝天、白云、阳光的操场;可以到热闹的市场等等。只要是适合开展活动,有助于放松心情、激发道德情感体验的场所,教师都可以考虑,在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童趣的课堂,为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三、开展多样活动,获得情感体验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特点之一就是倡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因为儿童的认识大部份来源于活动,活动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活动,重视学生经验与体验的获得,让学生在生活中生成,在活动中领悟,这是对新课程的一种极好补充。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化教材内容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师要多进行活动并且让每一次活动都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主题,时时注意做到精益求精,主要应用想象、游戏、实践、角色扮演等几种学习活动来辅助教学。

1. 想象。

这是一种有趣的活动方式,学生对此往往乐此不疲。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他们在学到某一知识点或是看到课文中某一段文字或图片就会展开联想,这种想象如果教师利用好的话,就会对学习的内容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既然如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多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想象的学习活动。

2. 游戏。

小学生最喜欢游戏活动,在课堂上做游戏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极为快乐的事。在快乐的氛围中,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就不会变得枯燥乏味,而是轻轻松松愉快地就接受了。这种做游戏的快乐,学生会很快迁移到学习《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中来,这对以后的教学是大有益处的。

3. 实践。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品德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道理,要真正落实到自身的行为中去,这就需要联系实际,导之以行。而“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又大多贴近生活,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关键还在课外,因此要在实际生活中完成养成教育。所以教师要利用有限的课堂,设计多样的活动,把养成教育与学生的课外活动连接起来,真正使品德教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4.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他人思想、情感、观点的能力。角色扮演的频率与角色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经常与同伴进行角色扮演的学生,更易与同伴相处,更受同伴欢迎,社会交往技能更强。心理学还认为:在实际的教育环境里,角色扮演常常能产生神奇的力量。因此,品德课应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基础,以学生爱模仿的特点为突破口,给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实践的空间,以发展其良好的个性,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收集生活素材,丰富活动资源

道德是生活中的行为准则,生活离不开道德。生活和学生是教学资源中的主要因素,新的教材观要求教师仅视教材为一种范例,更重要的是要遵循学生生活的规律,让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品德课堂中生动多彩的材料,成为课堂活动的主题,以此来优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素材,建立教材、活动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故事、诗歌、谜语、名人名言、案例、新闻等,都可以在课堂中加以利用,还可以作为话题,开展活动化教学。如教学《农产品的家园》一课,在课的导入部分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十种农产品的谜语,包括玉米、花生、萝卜、辣椒、西红柿、土豆、石榴、桔子、甘蔗、西瓜,让学生来猜谜语,以此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参与学习,较好地穿插教育意图,让学生自己在寻求答案,在交流中体会到应该怎么做。这样就拉近了品德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距离,同时也丰富了品德的活动化教学资源。

五、倡导多元评价,激励持续发展

课程实效性 第5篇

焦东路小学

李波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正在各地蓬勃开展。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数学教学更精彩。我在参加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做了不少课,也听了不少课,亲身经历了成功或失败的尝试。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我发现,在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四年的新课改中,还存在着一些貌合神离的现象。

一、观念的问题

11月初,我参加了区教育局举办的数学课改教师擂台赛活动,抽的课题是六年级的《圆的认识》一课。当我在设计此课时,一直想把真正的开放性课堂展示出来,但也有些犹豫,这样开放的课堂学生能接受吗?学生能在这节课中有所获、有所悟吗?最终,大胆尝试的念头战胜了犹豫。这节课后,不光是老师们的反响很好,我还问了学生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完全可以用“好极了”这三个字来形容,他们没想到数学竟离生活这样近,数学其实没有自己想的那样深奥。

在我为这节课的成功感到高兴之余,也遭遇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尴尬。在11月中旬的区教育局“送课下乡”活动中,我把这节《圆的认识》一课带到农村学校之中,在和老师们互动教研的过程中,有几位教同样教材的老教师的意见不觉让我一震,她们说:“这节课我认为还是手把手教给他们放心,李老师这样上到底会的有多少,我不敢肯定。”

同样的场面发生在一直处于教老教材教师的身上到也有情可原,但发生在一直和新教材共同成长的年轻教师身上就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在11月下旬,我校的原杰老师参加了区教育局举办的一次观摩课展示。原杰老师的那节课是四年级的内容,她用的是三年级的学生,主要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课上的很精彩,在课后的教研中,有几位年轻教师就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像原老师这样的课参加评奖活动绝对没问题,但如果用在平时,我是不敢上的,因为学生到底会不会,我持保留意见。”

以上两个事例值得我们反思,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不放心原因在哪?教师认为手把手的教给孩子们,亲眼看到孩子们写出正确答案才算放心原因在哪?归根结底是教师观念的问题。我认为,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不应当仅仅看表面的、外在的,而应该看内在的、深层的、长远的,这样才有可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积极思考的状态之中。并非向老师们说的学生“会不会”反映在作业本的对于错之中。

二、手段的问题

前段时间的全市“数学十佳”的评比课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教学内容表现的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突然,教师操作出现了错误,多媒体课件无法正常运行了。顿时,学生鸦雀无声,教师抛出了求救的目光,专职电脑老师赶紧跑上去,摆弄了几下,不一会儿,一切又恢复了正常,课仍是热热闹闹的进行了下去。

从这一现象反映了一个问题,现在的课离开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成了一堂低品位的课。在时尚、热闹的背后,教师、学生跟着电脑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走,实际上和跟着教师设计的问题一步一步走有何区别?教师只是把自己的“教学”交给了电脑,而自己则退到了幕后。看似学生学的相当主动,其实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操纵。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合理有效的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千万不能为之所困,更不能成为他们的“奴隶”。我们要增进课件的交互性,使课件能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意调度,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只有这样,先进教学手段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进而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三、评价的问题

同样在“十佳”评比参赛课上,有一位学生回答了讲课教师心中的答案,马上说:“加10分。”不一会儿,另一个学生也回答对了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奖励。一节课上,加分声不断,加得分在哪,所有的听课教师和学生都不知道。

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堂教学评价以鼓励为主,体现了数学课堂予以学生主体的人文眷注。但是,当学生回答完问题,教师一概以“加分”进行笼统评价,这样做的结果真的能促进学习吗?本人认为,教师过多的、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评价,不仅难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动,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浮躁心态和随意应对的品格。在学生发言后,为了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教师以“鼓励性评价”取代“倾向性评价”的做法是可取的,但要把握操作的分寸,同时针对学生发言中表露出来的不同思想观点、不同的行为表现,教师要抓住契机表达自己的“客观性评价”,这样的评价,才能给于学生有效的激励,从而积极的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课程实效性 第6篇

【关键词】职业规划  教学实效  增强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桂教社科[2013]4号,立项编号:SK13LX251);广西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立项编号:校科社1307214)。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44-01

职业规划课程分为职业了解、职业探索和职业抉择三个阶段,课程的目的旨在通过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职业生涯管理能力。职业规划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动力及其整个职业生涯的成败。

一、我校职业规划课设置现状及存在问题

1.课程开设情况

我校在本科三年级阶段开设职业规划课程,采用教材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内容涉及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与实践、就业准备与就业心理调试、面试技巧、自主创业、职业适应与职业发展等内容。目前课程教学团队主要为招就处老师和各学院副书记、辅导员。

2.教学效果及课程设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作业抄袭、考试作弊及论文抄袭这些行为无关诚信,即本身存在较高的自我信用评价。这反映出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塑造方面出现了偏差,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预警信号。而在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的好高骛远、眼高于顶的不正确择业观及在就业求职中虚构简历及毁约违约行为也是学生诚信感恩意识缺乏的外在表现。

(2)课程安排过于粗放,有流于形式之嫌。课程设置的时间未遵循客观实际。比如“学业规划”部分,本应在学生入学伊始即进行导入,引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学习计划,从而为个人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大三期间才安排相关内容的教学,极易落入敷衍应付之嫌。

(3)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且缺乏管理学、心理学及学生专业学科背景的教师加入,故在自主创业指导、就业心理调试及职业适应等方面的知识讲解如蜻蜓点水,无法从专业角度深入剖析。

(4)相对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较少,且无统一高效的教学模式,势必导致任课教师在教学组织中顾此失彼,从而影响了课程整体的教学质量,也使职业规划课本应实现的经验指导功能大打折扣。

二、将诚信感恩教育融入职业规划课

1.我校诚信感恩教育现状

目前国家、各级政府、高校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但随之部分受助学生感恩意识不强,对资助者态度冷漠,有贷款毕业生恶意拖贷等失信行为也屡见不鲜。结合目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各级教育机构都开始重视受助大学生的诚信感恩教育。我校在建立诚信档案体系、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活动的基础上,2015年3月份开设了《诚信与感恩》公共选修课,要求所有受资助的学生选修。但该举措在运作过程中并不顺利,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育对象局限(我校东环校区有四五千名受助学生,但每年只有900名学生的课程容量);获得资助后必须修读该课程的要求不够人性化(修读课程需要付费,但有些专业没有公共选修课学分要求,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已经修满规定学分),势必会引起一些学生的心理抵触,影响授课效果,违背课程设置初衷;另外,其他学生和受助学生同样需要树立诚信意识,同样需要在工作生活中学会尊重他人付出,将感恩情怀内化成一种习惯。

2.将诚信感恩教育融入职业规划课的优势

(1)目前《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的课程性质为公共必修课,即所有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相应课程的修读。将诚信感恩教育与职业规划指导课程进行整合,可以有效解决目前诚信感恩课程开设所面临的困难和窘境,即既可以使未选该课程的学生受到诚信感恩理念熏陶,也不会因产生更多收费而引发学生的反感和抗拒。

(2)诚信对于自我修养、持家、交友、经商以至从政,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诚信品质在人类社会中至关重要,而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和生活智慧。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这样才会拥有积极的人生观和健康的心态。在职场规划和就业指导中设置诚信感恩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品质,培育感恩情怀,将对大学生的学业、婚恋、交际及以后的职场发展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3)能够找到一份符合预期的工作是莘莘学子最现实的奋斗动力,并且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终极目标,所以,如果将诚信感恩与学生就业及以就业为目的的学习动力激发相结合,使学生明白在校期间的违纪处分记录及失信行为,都会影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第一印象,而日常交往中的失信行为,会影响个人交际及积极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这种负面的根植于习惯的不良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以后的职场发展、家庭生活及社交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将诚信感恩教育融入源于学生个人内心需求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中,将会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改造意识和主动学习行为,对优良学风的形成不无裨益。

三、增强职业规划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其它可行举措

对于职业规划课程中存在的其他问题,笔者谨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在课程安排中整体设计,分步实施。以大一(学业规划)、大二(职业生涯指导)、大三+大四(就业准备、面试技巧、职业发展等)的形式构建职业规划课的教学内容,实现就业指导的全程化。

(2)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并且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教学目标的最大化实现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建议融合不同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范围涵盖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及学生所学专业科任教师,由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职业规划课中对应专业模块的教学。比如学业规划模块可由专业导师负责,而自主创业部分的教学应由具有管理学和企业管理背景的教师担任。在教学实施形式上,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实践调查、小组讨论以及邀请优秀校友或各行业精英现身说法进行组织。

(3)另外,应该着手进行校本就业指导教材或教学课件的建设,可以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将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升华,同时借鉴吸收其他单位的优秀做法,逐步打造出适合本校校情的就业指导教材、课件和统一高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课程设计.http://www.docin.com/p-54319195.html.

[2]吴燕瑞,大学生资助体系下诚信和感恩教育探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13(11),57-59.

作者简介: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探索 第7篇

关键词: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课程质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程度的不断深入, 各高校扩招的规模还在不断增加, 就业市场的压力日益增大。然而在目前不容乐观的就业环境中却存在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压力大, 另一方面, 许多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员工的矛盾。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高校要建立及时、准确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机制, 使毕业生不仅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同时具备职业社会发展需要的其他能力。鉴于此, 如何提高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 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就成为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目标定位

高校探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目标是率先确立和不断完善一种全新的、科学的职业发展指导理念和工作模式, 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力, 实现从就业指导到职业指导的转变, 从群体指导到个体指导的转变, 从讲授指导到实践指导的转变, 从技巧指导到心理指导的转变。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 在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和权衡, 结合时代特点, 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实现个人目标, 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 为自己制定职业发展方向, 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根据舒伯对职业发展的研究理论, 大学时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 此阶段分为三个时期:尝试期 (15~17岁) 、过渡期 (18~21岁) 、初步尝试承诺期 (22~24岁) 。在大学时代的过渡期和初步试验承诺期两个时期中, 大学生的个体能力迅速提高, 职业兴趣趋于稳定, 逐步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预期。事实上在初步试验承诺期, 许多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作出关键性的决策, 因此,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的主要工作在于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 引导学生了解和尝试现实社会的各种职业, 积累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 帮助学生在未来较短时间内实现个体人力资本、兴趣与职业的匹配。在西方很多国家, 职业规划教育从幼儿园开始, 而且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 如职业日、职业兴趣测试、社会实习、模拟实践活动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现代的大学毕业生成为就业责任的主体时, 随之而来的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 特别是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 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因为能够使个人在未来的发展中“事半功倍”, 因此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探索

要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就必须需要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每个环节。针对大学生所处的阶段性特征, 要着重以下内容的指导:第一, 个体的自身定位。每个大学生对自身都要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 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劣势和不足, 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 喜欢做什么。第二, 职业社会的认知。第三, 职业目标的确定与定位。确定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对于职业定位的确定, 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 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工作能力、价值观、兴趣爱好等分阶段制定。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才能初步形成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内容, 使教学方式向体验式教学方向发展。体验式教学更看重学生职业素质的拓展及创新力、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 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主要以学生为主, 教师引导为辅, 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参与性, 给学生自由活动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使他们处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的探索状态, 让学生主动动脑、动手、动口, 独立观察、比较、联想、归纳。在实践活动中, 注重学生个体情感的体验, 通过教师的积极鼓励与灵活提问, 引导学生的思维在原有观点的基础上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

(一) 精心设计团体游戏,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团体活动应用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认识是最关键的一环, 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 将自己置于专业学习、职业发展中, 才能获得良好而顺畅的职业生涯发展, 因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并提升自我认识的能力成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第一重要的工作。在这一重点工作方面, 学校可以通过有指导的职业测评、团体活动等有目的地实现这一目标。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空谈, 而在于实实在在的行动, 很多学生在现实的学习任务或其他事件的影响下, 忽略了从自身的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方面对自己进行规划、监督和管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主要宗旨之一也是为学生未来顺利进入职业生涯, 获得工作服务, 因此促使学生采取实际行动, 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就成为本科教学的重点。团体活动对所有学生都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实际锻炼, 在团体活动中, 学生需要认真观察, 仔细分析, 解决各自所遇到的问题。不同学生对于同样的情景有不同的反应和处理的方法, 从而导致不同的方法出现一致的结果或不同的结果。团体活动所得出的结果可以让学生相互借鉴, 积累面试经验。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以便今后真正面试时从容应对。几乎所有参加过团体活动的学生都深有感触和启发。

3.缩短教学与实践的差距。

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实践中, 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团体活动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将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技能。“团体活动学习如同航海, 师生都是航船上的主角, 都要对航行负责。教师由驾驶员变成了高度意义上的战略领航员, 学生由乘客变成了教学的驾驶员”。

团体活动形式举例:“于无声处……”——在安静的房间里闭上眼睛, 平稳呼吸, 感受环境中传来的声音, 体验倾听。此活动可以使学生学会倾听, 体验宽容和接纳;“你说我剪……”——每人拿一张纸和一把剪刀, 按主持教师的指令操作, 最后每个人得到的结果都不一样, 体验只有双向的沟通才是有效的。“图形的完美搭配”——给出十种图案, 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两两搭配, 请大家谈谈各自的理由。听听他人的意见也是不错的选择。“请跟我来……”——两人一组, 一位做“盲人”, 另一位做“拐棍”体验助人和被助的经历。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 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 简单的说, 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 他们能够能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团体活动学生主动性较强, 能充分发挥其独立性和创造性。突出学生在团体活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并不等于脱离了教师的指导, 而应该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团体活动教学中, 丰富性课堂的构建诸如问题的准备和启发, 课堂气氛的把握, 教学资源的准备等, 无一不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说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演员, 那么教师无疑是总揽全局的导演。体验式教学运用于高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能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知识、能力、智力、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同时对于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非常有效, 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 积极探索专题式教学模式,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专题式教学打破了过去一门课程由一位教师“打通关”的教学管理, 由学有所长的不同教师实施专题教学,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和特长, 使学生受到不同风格和学术背景教师的熏陶和训练。专题式教学有利于教师潜心于专长研究, 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也使得教师形成独具个人魅力的教学风格, 最主要的是, 由不同教学风格和教学专长的教师同时执教, 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增强教学过程的总体美感和吸引力, 避免了学生视觉、听觉疲劳,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 专题式教学中, 各位教师共同备课, 相互学习切磋, 取长补短, 有利于团队的整体成长。在专题式教学模式中, 每部分内容由一位教师授课, 这对教师的授课要求更高, 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将知识讲透彻, 并且要学生灵活运用, 这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十分有利的。通过备课, 教师不仅能提高对社会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认识, 还能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 增强讲授的精巧程度。在专题式教学实践中, 由于教师所面对的是同一门课, 同一批学生, 主讲教师团队必须加强联系, 每堂课之间有衔接, 第一次课和最后一次课最好全体任课教师同时出现在课堂上, 为学生答疑解惑, 避免学生混乱。同时在专题式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课程学习的总体安排和协调, 如成绩的分布、实践环节的设计、课程实施、教学评估等。授课教师团也应有明确分工。在每轮课程结束后, 及时评估、总结、反馈, 改进专题设计与教学内容的组织, 以实现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预期目标。

三、结语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宏伟的工程, 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协作, 而就业指导工作既是晴雨表又是调节器, 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关于如何提高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研究有必要走得更远且更加深入。

参考文献

课程实效性 第8篇

一、应用现代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根本目的。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人们在不断探索如何以此技术为突破口, 建构一种全新的教学结构以及相应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路。根据教育的开放性原则, 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让他们担任主角, 发现自我、发现真理、获得自主发展, 从而也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例如, 在讲“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一课时, 布置学生课后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收集有关克隆羊多利的诞生的相关信息, 然后在课堂上通过交流、讨论等形式展示成果, 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开阔学生视野, 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如何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使学生真正掌握终身受益的学习本领。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 同时实现了合作学习, 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想法都是对课程资源的补充, 每一个结论都是在合作、交流、互动的基础上取得的成果。这一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的过程, 是他们学会思维的过程, 也是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过程。通过这种学习活动, 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增强了, 提高了智力, 发展了能力。

二、应用现代技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 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教学经验告诉我们, 兴趣是获得成功的牵引力, 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 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发现式的氛围。在这个氛围中, 学生动手操作, 自己参与发现新的事物并从中获取新的知识, 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展示, 利用其清晰、色彩丰富等优点,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爱学、乐学, 兴趣盎然, 事半功倍, 收到实效。例如, 为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全面准确的掌握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 在布置学生课后预习的同时, 要求学生将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上交, 然后结合作业等反馈的信息, 教师分析、整理、归纳出大多数学生存在的疑点、难点等共同点。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课件展示、讲解、引导, 既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又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

生物的生命是运动的, 其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理过程无法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通过多媒体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演示和模拟生命现象、实现气体交换过程、尿的形成过程、生物由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全过程等, 这种现代化的表现手段, 使学生看得透彻, 听得明白, 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使复杂的生命现象、生理活动过程可视化, 有利于激活学生大脑的思维活动, 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使教学难点简单、直观化。例如, 在讲花的结构时, 播放一段大自然中百花争艳的视频, 接着用动画方式显示桃花徐徐开放的画面, 再用特写镜头依次展示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雄蕊和雌蕊的形态上来。与此同时配以同步的文字说明, 使学生掌握花的基本结构, 接着呈现讨论题:花的各部分结构中最主要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在学生回答最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后, 采用现代技术链接它们的内部结构放大图、功能及子房和胚珠发育的动画, 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优化了教学过程。

三、应用现代技术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

现代教学手段中, 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仅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方法正在发生改变。教育方式正通过现代化视听技术和光电技术来传递信息。生物种类繁多, 结构和生理特征复杂, 生命现象更是纷繁。现代技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而利用此技术于生物教学中, 则能在瞬间表现那些用一般教学手段所不能表现的许多生物现象, 例如, 生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海底世界的奇妙等等, 在此之前, 这些是学生根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而现在, 学生可以通过学科整合来领略世界的博大、生物的精彩。这对提高学生知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取知识, 更主要的是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才能体现学习的意义。初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在教学实际中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而且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例如, 在讲“人体废物的排出”一课时, 首先引入新课时出示“患尿毒症的病人进行肾透析”的图片, 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患尿毒症的病人为什么要做肾透析治疗?经过学生短暂的交流, 很快得出是为了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的结论, 顺理成章地引出了主题。在讲尿的形成时, 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 多媒体出示尿形成的Flash动画、录像和视频资料, 引导学生描述和理解。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录像、图片、案例分析等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满足不同参差的学生的需求, 提高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并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实效性 第9篇

一、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内容的分类

国学内涵丰富, 但由于小学教育的特点, 不可能全部拿来作为小学国学教育的内容, 而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内容一般是以中国古代文字材料为主。基于小学国学教育的实效性, 笔者认为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内容可以大致有如下三类:

1.规范类

此类国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古人的规范或某些规则, 如行为规范、语法规范、词韵规范、文字规范等。学习这一类国学内容, 可以使学生掌握某些规则。这一类国学内容, 大多有固定书籍, 并经过了一定时期的使用, 如《弟子规》《百家姓》《笠翁对韵》《声韵启蒙》等。清朝李毓秀所著《弟子规》就是一部针对儿童行为的规范, 其中详细列举出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行为, 其作用与现在的学生行为规范相似。又如清朝李渔编撰的《笠翁对韵》, 则是一本讲授音韵对仗的例句集。

这一类内容在现在的小学国学教学中使用的比较多, 不过一般大多被简单的当做背诵的材料来使用。

2.文学类

此类国学内容包括作品诗、词、歌、赋等古代文学作品, 学习这一类的国学内容, 可以提升学生的词汇积累、欣赏能力、鉴赏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还能提升、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些国学赏析教材中所选取的古代诗文便属于此类内容, 此类教材实际上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讲授时一般要多介绍其背景资料, 用以提高学生的文学常识等。这一类内容在小学国学教育中, 由于和语文的古诗文教学内容相似, 大多被当做语文课程进行处理。

3.通识类

此类内容主要是知识读物, 包括历史知识、文学常识、礼仪知识等。这一类教材包括《幼学琼林》《三字经》《百家姓》等, 通过学习这一类的教材, 可以让小学生增长国学知识, 累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讲授这一类国学内容的时候, 往往需要从教者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外延扩展能力, 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 达到富有实效性的教学效果。这一类内容在小学国学教育实践中, 往往缺乏专有的教材, 甚至被忽视。

二、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的类型

基于国学教育内容的实效性分类, 笔者认为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形式可以分为如下三种:

1.诵读课

以背诵为主要形式, 以使小学生可以背诵特定古文, 教学内容一般以规范类、文学类为主。锻炼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朗读能力、识字数量。为后续国学课程的进行积累资料, 适合在小学全年级开设。

2.赏析课

以文学作品赏析为主要形式, 帮助小学生理解古代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欣赏能力、词汇积累、审美能力等诸多方面, 适合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

3.通识课

以讲授为主要形式, 帮助小学生积累国学知识。能够积累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适合在小学全年级开设。

这三类课堂教学的开展是互相关联的。诵读课起到的是奠基作用, 通过背诵为学生进一步国学学习奠定基础;而赏析课是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古文积累之后, 帮助其内化知识的过程, 与诵读课前后关联;而通识课则承担着传授国学知识的任务, 其与诵读课、赏析课互为表里, 相互促进。

三、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升策略

国学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是一种民族底蕴的发酵, 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没有捷径可走。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应将重点放到如何能够给学生奠定坚实的国学功底, 为其终生的国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上, 这样才能够达到实效性最大化的目的。 基于以上认识, 根据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内容、小学生特点等因素, 笔者认为在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中, 应将发力点放在兴趣、知识、能力这三个方面上, 并重视在课堂上采取激发兴趣、注意积累、训练能力三种策略, 提升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效性。

1.激发兴趣

在小学国学教学中, 无论是诵读课, 还是赏析课必须重视激发起学生兴趣。小学国学教学内容大多是一些古文, 与小学生的生活有着一定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激发起学生兴趣的主要方法在于将古文经典具体化、故事化、口语化, 挖掘其后面的故事。应竭力避免教条化的说教, 通过具体的故事使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经典离他们并不遥远, 从而激发出他们对于学习国学的兴趣, 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赏析古诗文时候, 对于作者的典故、诗文的典故、诗句中的典故一定要进行讲解, 因为这些都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并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保证国学校本课程的课堂的实效性。

2.注意积累

在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中, 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里所指的积累指让学生积累多方面的知识。要想达到这种效果, 就要求从教者必须能够发挥出国学教育内容的教育全部功效, 并且向学生进行使用方法的传授。例如在国学赏析课中, 从教者在带领学生去积累词汇、名句时, 还应就这些词汇、名句的使用方法进行讲解, 使学生可以熟练运用, 从而提升学生的词汇积累、阅读能力和协作能力 , 使古文经典能够达到物尽其用。同时从教者还可以为学生讲授和作品有关的文学常识, 用浅显有趣的故事帮助学生记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3.训练能力

国学教育的内容和范畴是非常广泛的, 国学学习是终生的, 作为奠基性的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 必须重视方法的训练, 从而达到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 在诵读课中,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背诵方法、诵读方法的训练;而在赏析课中,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使用工具书籍的训练, 从帮助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

这三种小学国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升策略的使用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 并且起到的是相辅相成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对于国学校本课程爱学、乐学、会学, 而不是将其简单等同于背诵。

提高心理统计学课程实效性的探索 第10篇

一、从实际出发, 对课程合理定位

由于心理学学科本身的特殊性, 早期心理学招生大都是文理科混招, 这使得心理统计学的教学出现了文理科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处理这种差异, 将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虽然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系只招理科生, 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的接受程度有所提高, 但由于心理学专业没有开设系统的高等代数等基础学科, 其学习的难度仍然较大。

在心理统计学的课程定位上, 教师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局限于教材内容, 将心理统计学当成数理统计学来讲授, 脱离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 使学生产生这门课“太高深”、“太难懂”等畏难情绪, 丧失学习信心。对此, 教师应当尽量使用浅显易懂、贴合学生实际的例子进行讲解、并结合例题强化教学效果。

必须指出, 不盲目拔高教学难度并不意味着缩减教学内容。虽然心理统计学的学习在各门心理学的专业课中难度较大, 但如果能够深入浅出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 而不是一味地局限在教材本身, 枯燥无味地讲解教材中的公式与原理, 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二、创新思路,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 研究型教学模式。

所谓研究型教学模式,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一定的情境出发, 以研究的方式来学习新知识, 并相应地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研究意识、能力和精神得到提高, 为今后进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教师由包办者变成引导者, 学生以参与性的、创新的学习来取代传统式的学习, 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学习心理统计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 教师并不是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 在开课之初, 教师要通过自己精彩的讲解, 把学生引入心理统计学原理的课堂, 了解心理统计学科的基本知识, 同时, 也给学生作示范, 为学生接下来的讲课提供一个参照标准。然后, 给学生分组、分配任务, 引导他们备课, 对各小组所讲章节的重点、难点给予指导。最后, 在学生讲课后, 教师对学生讲课情况作出评价, 并对学生未讲清楚的地方或忽视的环节进行补充和扩展。

(二)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PBL) 。

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 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 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 教师设置一些基于真实情景的数据处理与分析问题, 使学习者投入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 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 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教学法可以开拓思路, 鼓励学生探索心理学的前沿问题,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形成专业思维习惯和技能, 又能使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 达到对心理统计学理论和问题的更深入的把握。

三、将心理实验设计与心理统计学结合起来, 注重心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统计学大致可以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两部分。心理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范畴, 偏重于数理统计方法如何在心理和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因而对各种统计公式的推导及理论上的证明较少, 着重介绍各种统计方法在不同的心理和教育研究中应用的条件和具体方法, 及其统计结果的解释。因此, 心理统计学注重统计意识与心理学理念的结合。而要做到选取正确的统计方法及对统计结果进行恰当的解释, 关键是要将实验心理学与心理统计学的课程内容相结合。在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心理学实验, 指导学生运用统计手段分析实验数据, 这样以理论联系实际, 把讲授和有意识的实践、实验活动结合起来, 将统计方法运用到具体专业领域里, 使学生真正从原理和公式中走出来, 把握统计原理的精髓, 让学生深切体会统计学的应用价值。对此, 笔者建议, 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上, 应先开设实验心理学课程, 使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理念, 然后再开设心理统计学的课程, 这样才便于教师在心理统计学的课程教学中结合实验设计的实例对心理统计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

四、借助于现代化工具, 提升教学效果

在心理统计学课程中, 常常需要进行公式推导和演算, 用板书的办法有一定的优点, 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 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但是这种速度慢、信息量小的教学方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教学需求。用幻灯片放映的方式, 不仅能分步演示公式的推导和解题过程, 还增加了图表的精确性、形象性, 增大了教学信息量,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达, 一些统计软件应运而生, 如SPSS和LISERL软件已经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大量使用。统计计算技术已经不再是教学的重点, 心理统计学教学重点应当转向统计的基本思想、计算的原理和正确应用的条件、结果的正确解读。例如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 手工计算量非常大, 没有计算机软件的支撑, 是很难开展的。对这些统计方法的教学, 重点应当放在讲解统计方法的应用范围、基本原理, 如何对检验结果进行解释, 而大计算量的工作让计算机去完成。

摘要:为提高心理统计学课程的实效性, 本文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 提出要从实际出发, 对课程合理定位;创新思路,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心理实验设计与心理统计学结合起来, 注重心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借助于现代化工具, 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教学模式,实验心理学

参考文献

[1].丁凤琴.PBL教学方法在心理统计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11, 27 (2)

[2].杨立峰.心理统计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30 (3)

[3].范兴华.心理统计学考试成绩的影响因素及教学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 11 (4)

[4].赵小军.浅析心理统计学教学设计中的统计意识[J].心理科学, 2004, 27 (5)

[5].陈新葵.论心理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宜”与“忌”[J].教学研究, 2010, 33 (4)

课程实效性 第11篇

【关键词】高师  伦理学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12-02

《伦理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既承担传授道德知识的任务,更肩负着道德教育的重任。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伦理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与现实生活脱节、教学方法单一陈旧、评价方式不科学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因此,积极探索《伦理学》教学模式改革,切实提高课程实效性,势在必行。

一、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首先,以学生为本,赋予教学内容以新的意义。教师要通读多种教材,在掌握教材内容变化的基础上,尽可能贴近现实,精选教学内容:一方面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完整性,对于道德的基本理论、道德规范体系进行讲解;另一方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道德难题运用道德基本理论进行分析探究,引导学生正确解决这些道德困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大街上,一位老人被撞倒,肇事者逃逸。一位女大学生骑车路过下来搀扶老人,不想却被周围群众说成是肇事者,而被救助的老人竟然不说明真相。针对这一案例,可以让学生们讨论,到底以后还帮不帮这样的受伤者,帮的话应该怎么做?及时引导学生学会处理这些发生在身边的道德问题,减少道德困惑。

其次,密切联系实际,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当今社会,社会节奏日益加快,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也遭遇了越来越多带有道德争议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掌握相关领域伦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增长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其视野;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运用应用伦理学的相关原则和规范去认识、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例如,高校门口豪华跑车引人侧目,针对这一现象,是鼓励学生以后挣钱好好享受物质财富,还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适度消费?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后者更应该是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切实遇到的问题,对此,老师可以结合生活领域里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二、勇于探索,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首先,基本理论的讲解中,采取比较、案例分析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我国高校开设的伦理学课程严格意义应称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主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讲授道德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相关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自己认识、感悟、真正从情感上、意志上认同,从而让他们内化于心,自觉接受服从这些原则。另外,在阐述基本理论的过程之中,要结合道德案例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可以借鉴的东西。案例选择要注重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

其次,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可以采取课堂讨论、情景教学等参与式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布置相关题目,给学生时间以思考,然后进行课堂讨论,教师点评、总结并进一步讲解。例如,在讲公平这个道德范畴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关注的就业和前途问题就当下的中国如何实现社会公平进行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争论和教师的点拨、引导,最终在认识上达成一致,实现学生认识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伦理事关每个人的生活,在讲到个人领域里的道德修养和选择的知识时,可以利用即兴表演、观看视频等手段设定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

再次,针对伦理学课程极强的实践性特点,可以辅助社会调查、参观等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通过亲身实地的观察、访谈,了解人们的道德现状和需求,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在实践中提升课堂成效。例如,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进行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研究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课堂教学以外的知识,进一步印证、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在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达到开拓思维空间、深刻认识社会、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性的目的。

此外,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平台,教师要以身作则,熏陶感化学生。由于伦理学科特殊的性质,作为道德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一方面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教学中认真教学、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经常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和生活上的困难,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学会感恩,热爱生活,回报社会。

三、认真思考,不断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首先,要多方面进行考核,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水平。鉴于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在对学生的考核上也要不能只是拘泥于考试成绩这一方面,可以适当加大平时考查所占比例。可以适当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除了把学生平时表现、日常行为记录之外,还要针对学习过程中学生上课参与讨论、发言、写读书心得、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等的情况作为评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期末考试要注意试题的覆盖面、题型的多样性,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水平。总之,成绩力求真实、全面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建设性的评估,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肯定,对成绩不佳的学生给予说明、帮助,尽量使每一位学生在该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提升,知识有所增加。

同时,要灵活运用多种考试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往的考试,教师大都采取闭卷考试的方法,使得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忙于死记硬背,考试之后这些强化记忆又很快从学生脑海消失,不能真正达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学目的。因此,老师可以大胆革新,积极探索考试方式的改革。例如,考试可以改成开卷考试,可以当堂命题,也可以灵活出开放性、实践性较强的试题,允许学生带教材和参考书,试题尽量覆盖比较多的章节,以考察学生对所学基本道德理论的理解以及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分析道德问题的能力。另外,老师也可以采取口试的方法作为期末考试的手段,它既可以检测学生对基本理论掌握的情况,也可以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程实效性 第12篇

课堂教学是影响学生活动尤其是学习活动最重要的情境因素。因此, 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构建一个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教学活动模式, 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课堂教学既是师生双边心理互动的过程, 又是学生与周边环境 (教材、教具、同学等) 互动的过程, 也是学生内部的多种心理因素 (认知、情感、意向) 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性课堂教学能够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帮助、激励作用,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一、突出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

在基础化学教学中, 实验的重要性再怎样强调也不为过分。化学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在这方面, 化学实验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 实验化学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如讲氯气有毒, 可以用实验验证。将一只小白鼠放到集气瓶中, 然后通入氯气, 一会儿小白鼠中毒而死。

第二, 实验为形成化学概念、认识化学原理提供了素材和依据。如金属钠的性质实验, 通过对钠和水的反应现象观察, 可以得出钠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第三, 抓好常规实验, 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和技能。如集气瓶的多种使用方法, 干燥管的多种作用, 中和滴定及其滴定中的误差分析, 为今后学习分析化学打好基础。

第四, 利用课外活动进行一些选做实验和兴趣实验, 让学生动手动脑, 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开阔学生化学的知识面。

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从时间上来说, 学生的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 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二、重视概念的建立过程

1.建立概念的步骤

(1) 由教师提出教学内容 (章、节、专题、实验、复习等) 主要线索。 (2) 由学生根据主线索查阅相关的资料。 (3)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 注重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4) 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 每堂课尽可能将学习内容与生产、生活的知识相联系。

2.课堂中师生交往使概念得以形成

在教的过程中, 教师是主体。因为教师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教师起的是主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如何依据结构特点开展教学工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 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结构, 应是能反映学生认知过程本身性质的, 用基本的和一致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当堂练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 促进学生养成上课开动脑筋, 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随堂实验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分析讨论, 使问题得以解决;在及时反馈的过程中, 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 课内尊重他们, 对他们给予关注和鼓励, 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在课堂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中, 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创设情境,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在教学中联系生活素材,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提供的明显的实验直观效果, 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场中, 以积极愉悦的心情下, 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将静态的微观结构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转化成动态的直观效果, 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重视教材中与现代生活相关的图片, 如:海水淡化工厂、检测尿糖用的试纸、煤气灶火焰、壮观的烟花、微机与手机芯片、三峡大坝、火箭升空、光纤、记忆合金等;体现人文性的如:危险化学品标志、沙里淘金原理、白马非马论、青铜奔马 (马踏飞燕) 、司母戊鼎、各种矿物、人面鱼纹条陶、万里长城等等, 这些让学生能在耳濡目染中无形地潜移默化。灵活创设情境, 在情境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使学生不断产生学习兴趣, 可以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形成的学习上的惰性, 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从而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上一篇:安全生产石油工程下一篇:汽车城的盛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