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消融范文

2024-06-19

臭氧消融范文(精选8篇)

臭氧消融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2例患者, 男93例, 女49例, 年龄37岁~58岁, 平均年龄51岁。均为单纯性椎间盘突出, L3~4椎间盘26例, L4~5椎间盘107例, L5~S1椎间盘9例。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和 (或) 下肢放射性疼痛, 病史较长, 最长达十多年。

1.2 手术方法

术前操作间紫外线空气消毒30 min以上, 手术器械采用18~24G穿刺套针, 医用臭氧仪的臭氧浓度调节为30~60μg/m L.患者俯卧于CT扫描床上, 行常规扫描, 确定椎间盘突出间隙, 病变间隙扫描3~4层, 以突出最明显的部位作为穿刺平面。在CT监视屏上确定穿刺点及穿刺角度, 局部常规消毒, 局部浸润麻醉, 依照所测的角度、穿刺点进针。在CT监视下自椎体后路从正中旁开1 cm左右穿刺进针进入黄韧带后, 注入过滤后的空气5 m L将硬膜囊推向一侧, 然后将穿刺针进入突出物内 (穿刺病变椎间盘, 使针尽量位于椎间盘中心地位) , 少量注入臭氧后再次CT查看臭氧的散布情形。纤维环破裂者臭氧常常溢出盘外达硬膜外腔, 依据臭氧在盘内和突出物内的散布决定注入量, 一般总量不超过30 m L.对于神经根水肿和根性疼痛症状较重的患者, 退针至神经根邻近注入臭氧5 m L、得宝松注射液1 m L以减轻神经根水肿。拔针后针孔用创可贴封闭, 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4 h, 2周内尽量减少腰部运动。本组142例患者经上述治疗137例治愈, 并经1年以上的随访没有发现有椎间盘突出复发者及其相关的其他并发症, 疗效满意。另有5例患者疗效不佳, 行常规手术治疗后恢复正常[1]。

2 讨论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 据权威统计

材料认为其发病率为15.2%, 并且还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 本症是导致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其外科治疗应遵循减压与稳定的原则, 常规手术 (如全椎板、半椎板、椎间开窗等入路) 行间盘摘除术, 可达到神经根松解与减压之目的, 但存在创伤大、恢复时间长、术后出现腰椎不稳等并发症较多的缺点。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越来越被人们接受。近年来, 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治疗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 目前我国采用的医用臭氧消融技术安全、有效、简便, 治愈了大量的患者,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我院已经治疗的142例患者中有效率达95%以上[2]。

2.2 臭氧能够氧化分解椎间盘髓核内蛋白质、多糖大分

子聚合物, 使髓核结构遭到破坏, 髓核被氧化后体积缩小、固化, 随时间的延长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消失;在纤维环破裂的椎间盘突出患者, 由于液状髓核由破裂口溢出扩散至相邻的神经根, 液状髓核的糖蛋白和蛋白对神经根具有强烈的化学刺激性, 液状髓核与神经根接触后释放大量组织胺, 引起缺乏束膜神经的神经根的化学性炎症。注射臭氧后, 臭氧可以特异性地氧化和“燃烧”髓核结构, 收敛和固化液状髓核的化学刺激和免疫原性, 同时由于臭氧具有消炎和止痛作用, 注射到神经根周围后患者的神经根性疼痛可以得到立刻缓解。随着时间的延长髓核结构逐渐萎缩固化, 3个月时可以获得治疗的最理想疗效[3,4]。

2.3 较之酶学溶核术、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经皮激

光椎间盘减压术、纤维内镜技术等有较大的开拓领域, 且手术后效果确切, 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极小, 手术的风险性很小, 是椎间盘突出患者良好的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 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认识, 探讨其治疗方案。方法 观察近3年142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结果 本组142例, 治愈137例。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术治疗创伤小, 疗程短, 效果满意, 是椎间盘突出患者良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穿刺,臭氧消融术,腰椎间盘病变,疗效

参考文献

[1]王步云, 唐国智, 陈轼, 等.改良椎间盘微创手术报告[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2, 12 (6) :462-463.

[2]佘远举, 刘军, 张浩, 等.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效果评估[J].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18) :154-157.

[3]俞志坚, 何晓峰, 陈勇, 等.经皮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的动物实验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 36 (4) :366-369.

臭氧消融 第2篇

【关键词】CT引导;臭氧消融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78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954-01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6例患者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16-57岁,平均37岁,这些患者均有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和体征,并且表现十分明显,经CT或MRI诊断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有37例为1个间隙突出,患者中2个间隙突出者19例;L4-L534例,L5-S129例,L3-L42例。L3-L4、L4-L5针对。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均采用盘内突出办法,针对进行穿刺失败者则改为椎体后路突出物内注射法,穿刺成功率为100%。

1.2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8例,分为臭氧组264例,臭氧+射频组264例。均在CT引导下经颈前血管鞘和气管鞘之间穿刺入椎间盘髓核或突出物靶点。臭氧组每个盘内注射浓度为50μg/ml的臭氧4ml。臭氧+射频组盘内注射浓度为50μg/ml的臭氧后再行髓核或/和突出物射频热凝,设定最高温度为90℃,时间为4个周期。观察治疗后各个时期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以及临床效果。记录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并发症。

现阶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在青壮年身上患病的情况较多见,目前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的方法中,介入治疗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法。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是现阶段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病症的一种较为先进有效的技术,但其具有一个缺点,缺点是具有较大的创伤,这种大的创伤面可能引起椎间隙感染,并且对适应症状也具有严格的要求。另外,在国内外一种原胶酶溶解的技术也并广泛应用于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中,也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手术后愈合过程中的疼痛反应极其严重,如不小心误入蛛网膜下腔有引起截瘫或死亡可能。

在给患者进行臭氧后注射后,臭氧可以以它特有的特征对身体的核、结构进行“燃烧”对髓核起到了一个固化和收敛的作用,对髓核的化学刺激性和髓核的免疫源性进行了消除,同时由于臭氧的特殊化学成分和分子式,臭氧具有较强的消炎和杀菌作用,在神经根周围注射臭氧后,患者的神经根的疼痛就可以立刻得到有效的缓解,其镇痛作用要高于普通镇痛药物。根据临床应用观察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它的优势在于具有准确的穿刺过程,并且安全系数往往高于其他治疗方法,细针进行穿刺具有无痛苦的好处,疗效好,无并发症,在国外已经被证实,在治疗锥间盘突出的方法中CT下引导臭氧消融术是免除开导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开展此项工作时间短,远期疗效还无法预测。但是臭氧的抗炎、镇痛作用,一方面可以迅速止痛,另一方面又大大降低了术后椎间盘感染的概率,从而扩大了其适应证范围,除外合并椎管严重狭窄者均可用注射臭氧来治疗。总之,CT导引下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临床实践中如果能够做到诊断准确,病例选择适宜,就可以获得优良的疗效。2讨论

2.1臭氧的理化性质和作用机制臭氧(O3)是一种淡蓝色气体,具有刺激性酸味和很强的氧化能力,是一种亚稳态气体,具有温度依赖性半衰期,极难储存,因此臭氧必须及时制备并立刻用于治疗患者。盘内注射利用臭氧强氧化作用使髓核内蛋白多糖和髓核细胞遭到破坏,对吼髓核体积缩小,固缩,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另外,臭氧还具有消炎镇痛作用。

2.2手术要点此手术是通过CT的精确测量和术者熟练的穿刺技术来完成的。因颈椎间隙呈后上至前下的角度。大约50-150,术者要在矢状面的两个角度上准确进针,良好的分布是决定髓核组织被充分氧化的基本条件,也是术后疗效的保证。

2.3CT引导穿刺的优越性采用CT导引有明显的优越性:①经CT扫描确定病变椎间隙。并在病变椎间隙行薄层扫描,可以确定最明显的突出部位,并在此穿刺,提高注射的准确性;②臭氧注射后采用CT扫描可以明确观察到臭氧在椎间盘内的分布,根据其分布决定注入量;③可以清楚地看到周围软组织,使穿刺的風险性降到最小。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医学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地饿疗效,当今工作中颈腰椎键盘突出的患者随着生活的进步而不断增加,对于治疗方法在医学上也在不断的突破,针对治疗椎间盘突出理想的方法,在临床治疗中我们进行了方法的对比研究,把所有手术和术后的问题情况进行统计学的对比研究,证实结果是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在现阶段是较好的治疗颈腰椎间盘的好的治疗方法。同时对我们的医护工作人员也是具有严格要求的,在治疗中我们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自身情况,对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从而减轻患者的病痛程度,减少患者的愈合时间。参考文献

[1]耿晓非,刘淑艳,李晓井,魏东宁.椎旁定位腰骶体感诱发电位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意义.卒中与神经疾病,2007年第01期.

[2]张兆杰,张世民,周卫,李星,曹艳霞,吴冠男.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报告结局量表研制及其信度、效度分析.中医杂志,2012年第08期.

[3]陈小勇,黄旭东,肖育志.回旋屈伸手法合并臭氧合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6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2012年第07期.

[4]刘晓铭,仲远明,王茵萍,朱伟坚.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耳穴表面的物理特征变化.中医杂志,2012年第04期.

[5]王力平,黄承军.试论颈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外治疗法中的辨证论治和整体观.中医杂志,2011年第04期.

[6]李俊辉,张向慧,艾进伟,郑福增.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遗症30例.中医杂志,2011年第02期.

[7]吴艳荣,张海山,高希言,丁宁,朱敬云,王燕,范雅丽,吴毅明,陈新旺,谭仁飞.温针齐刺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93例临床研究.中医杂志,2009年第12期.

[8]彭宝淦,贾连顺,侯树勋,李增春,宋海涛,陈德玉.颈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J].颈腰痛杂志,2001年01期.

[9]朱大卫,温建生,杨晓军.经皮医用臭氧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年09期.

[10]任芹,赵序利,万燕杰.医用臭氧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6年02期

[11]何晓峰,李彦豪,卢伟,彭静,陈勇,申鹏,曾庆乐,赵剑波,王江云,辛勇通,陈汉威,许小丽.经皮穿刺O_2-O_3混合气体盘内注射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年12期.

[12]俞志坚,何晓峰,李彦豪.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年04期.

臭氧消融 第3篇

盘内臭氧消融术:患者取俯卧位,双手置于头下,腹部垫枕头以分开椎间隙后缘,CT平扫确定L4/L5、L5/S1椎间盘穿刺路径,在CT引导下经左侧后方安全三角区穿刺进入椎间盘内。L4/L5椎间盘穿刺顺利,穿刺过程中注射器回抽无血液、脑脊液。CT扫描确认进入盘内后用5 ml注射器抽取浓度为55μg/ml的臭氧10 ml分次注射,首次推注5 ml臭氧时感阻力较大,加压推注时患者突感腰部胀痛,无其他特殊不适,心电监护示:心率7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8/80 mm Hg、血氧饱和度(Sp O2)98%。CT扫描观察盘内有少量气体分布,大部分气体经后缘纤维环破口漏出到椎管内;继续经左侧后方安全三角区穿刺L5/S1椎间盘,穿刺顺利,注射器回抽无血液、脑脊液,未注射臭氧,在穿刺过程中患者诉有触电样麻木感,并向左下肢放射,无其他特殊不适感,心电监护示:心血83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32/80 mm Hg、血氧饱和度(Sp O2)98%。在CT确认扫描是否进入盘内时观察到椎管内静脉前丛区积气明显,且双侧髂静脉内有液气平形成。扩大扫描范围,见双侧骼静脉内局限性液气平,椎管内静脉后丛部分血管内有气体延伸至双侧髂静脉内,见图1。停止手术操作,询问患者无胸闷,气短,头痛等不适,嘱患者不改变体位,严密观察心电监护,未见明显动态改变,1 h后患者无不适感,送入病房观察,3 d后患者未出现其他不适症状,腰痛腿痛缓解。

讨论

椎管内静脉丛(或称脊髓硬膜外静脉丛)主要收集脊髓及其被膜、神经根和椎体后半部的血液。椎管内静脉丛位于硬脊膜外脂肪中,较为丰富,紧贴椎管。根据其在椎管内的位置不同,分为椎管内静脉前丛和后丛,椎管内静脉丛与椎管外前、后静脉丛相连,在腰段,椎管外静脉丛引流入腰升静脉[1]。通过纵行的腰升静脉,使上、下腰静脉之间吻合,并可向下与髂总静脉、髂腰静脉和髂内静脉连接[2],见图2,3。

图1 L4/L5椎间盘内气体量与注射气体量不相符

图2椎管内静脉前丛积气

图3双侧髂静脉内气液平

图4连续层面见右侧骶椎上关节突椎管内静脉后丛部分静脉积气

本例影像及临床表现推测其发生原因:在L4/L5盘内注射时感阻力较大,加压推注时突感阻力减小,患者有腰胀痛感,此时臭氧由破口处漏出,心电监护正常范围内,未引起术者重视,继续向盘内注射5 ml臭氧,臭氧大部分漏至椎管内,椎管内压力进一步上升,加上椎间盘突出引起椎管内相关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和臭氧对血管的刺激性,使血管通透性增大,臭氧顺压力差进入椎管内静脉丛,部分经静脉回流至双侧髂静脉,见图4,此时CT观察臭氧分布时扫描范围为椎间盘层面小范围区域,仅见椎体后静脉丛区积气,未能发现髂静脉内积气,也未引起术者的重视,在L5/S1椎间盘穿刺完成后确定是否进入盘内扫描时才发现双侧髂静脉内液气平。笔者总结此例体会如下:(1)臭氧盘内注射时阻力大时不应施压过大,应缓慢注入,避免臭氧经椎间盘纤维环破口处瞬间进入椎管,使椎管内压力短时间内骤升,导致臭氧经静脉丛进入血液循环;(2)每次注射量不宜超过5 ml,特别是首次注射量,首次注射完成后应立即应用CT观察气体分布情况,如出现椎后静脉丛区积气或注射的臭氧量与CT观察的气体量不相符时,应扩大观察范围,至少包含临近2~3个椎体;(3)出现臭氧进入血液循环时,应让患者保持体位不变,使气体局限于血管内相对最高点,避免因改变体位导致气体加速进入心脏。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青壮年。病程迁延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生活能力以及身心健康。其发病机制目前主要有机械压迫学说、化学刺激学说、自体免疫学说等。近年来,介入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疗效满意等特点,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方法[3]。穿刺椎间盘内注射臭氧(O3)是一项新兴的治疗技术,与其他椎间盘突出的介入治疗技术相比,是一种创伤最小、安全性最高、适应证最广的一项技术手段,但仍存在穿刺导致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麻醉剂及辅助治疗药物误注入蛛网膜下腔、臭氧误注入血管内形成气栓等并发症[4],从1986年起,欧州氧-臭氧疗法协会根据对臭氧事件的统计研究,由于可引起空气栓塞并发症,已禁止氧-臭氧静脉内注射用于治疗[5]。经皮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后引起椎内静脉丛及髂静脉内气体栓塞其诊断并不困难,搜索国内相关文献,未发现有臭氧因压力差进入血管内的相关文献报道。因气体栓塞病情凶险,出现时往往来不及救治,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潘力,李忠华,马廉亭,等.椎管内静脉丛的应用解剖学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6,11(11):664-668.

[2]孙百强,俞寿民.椎静脉系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文献综述)[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83,10(2):69-72.

[3]李家开,肖越勇,张金山,等.CT引导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分布类型对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6(6):438-442.

[4]肖越勇.安全、精细、高效地开展椎间盘突出臭氧消融治疗术[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8,5(5):325.

臭氧消融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术式选择均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入选标准:经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不佳者;经CT或MR检查明确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且突出位置与症状、体征相一致。排除标准: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及突出的椎间盘钙化等;有心、肺等慢性病者;同节段有手术史或药物溶核术史者。2组患者均伴不同程度头晕、颈、肩、背痛及手麻病史,查体压顶实验、椎动脉扭曲实验、臂丛神经牵拉实验均为阳性。其中,中央型突出15例,右侧突出24例,左侧突出23例,后外侧突出16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男13例,女26例;年龄35~65岁,中位年龄51岁;病程6个月~20年;对照组男15例,女24例;年龄36~67岁,中位年龄52岁;病程5个月~23年。2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仅予臭氧髓核消融术,患者取仰卧位,颈后垫小枕,头轻度后仰使颈椎前间隙增大,术区常规消毒铺巾,予1%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皮下浸润麻醉。C型臂X线机下确定穿刺位置,穿刺针与患者矢状面呈10度~15度进针,沿与椎间盘平行方向推进,侧位位于椎间盘后1/3偏后处,正位与患者髓核突出方向相一致。每节椎间盘推注浓度为50μg/ml的臭氧5~8ml。观察组:手术准备同对照组,但行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前先行射频靶点热凝术,即:将进入相应位置的穿刺针退出针芯,插入电极针,测试阻抗值在150~250欧之间,电刺激无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反应,依次调为60℃、70℃、80℃、85℃,每个温度治疗60s,90℃时予180s治疗以加强治疗效果。术中观察患者反应,出现疼痛应立即停止治疗。射频治疗后休息30min行臭氧氧化融核,方法同对照组。2组术后均予抗感染、脱水治疗1~3d,绝对卧床6h,颈部制动,佩戴颈托1周,逐渐恢复日常活动量。比较2组术前、术后24h、1周、1个月、3个月VAS评分及疗效。

1.3 疗效评判标准

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1]: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最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疗效评价参考改良的Mac Nab标准[2]:优:症状完全消失,无运动功能受限,恢复正常工作行为;良:症状基本消失,能做轻微工作或坚持工作;可:症状有改善,但仍有较明显的疼痛,不能正常工作;差:仍有神经根受压表现或症状较术前加重。总有效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评分

2组术后24h、1周、1个月、3个月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临床疗效比较

2组术后24h、1周、1个月、3个月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各时间点总有效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颈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主要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而引起颈肩臂疼痛麻木[3]。该病治疗方法主要为推拿、按摩、牵引、椎间盘内注射甾体激素、椎间盘内电热疗法等。目前临床以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具体术式包括胶原酶溶核术、等离子消融术、臭氧髓核消融术以及射频靶点热凝术。

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近年渐被作为手术治疗之优选。臭氧的作用机制主要为利用臭氧强氧化作用于髓核组织,破坏胶原纤维蛋白多糖结构和纤维细胞结构[4],使髓核组织逐渐萎缩干涸,从而降低椎间盘内压力,同时臭氧还可产生抗炎镇痛物质,进而减轻患者临床症状[5]。射频靶点热凝术则通过射频电流作用,对髓核组织消融,从而达到减压目的,并以短时间增高局部温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炎性反应。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将2者优点相结合,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臭氧对病变部位可进行全面消融,而射频靶点热凝具有针对性;(2)射频靶点除消融、抗炎性反应外,还可通过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临床症状;(3)臭氧可起到盘内外溶核作用,而射频靶点热凝则可收缩及修复纤维环[6],明显提高近、远期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术后1周、1、3个月时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疼痛程序缓解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周、1、3个月临床总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故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比单用臭氧消融术取得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应牢记手术适应证,术后需加强康复训练,以优化手术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臭氧髓核消融术与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臭氧髓核消融术;观察组在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前先行射频靶点热凝术。比较2组术前、术后24h、1周、1个月、3个月VAS评分及疗效。结果 2组手术后各期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臭氧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应用臭氧消融术起效快,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颈椎,臭氧髓核消融术,射频靶点热凝术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4.

[2] Nakano N,Nakano T,Nakano K.Long-term results of anterior extraperitoneal lumbar discectomy.[J].Acta Orthop Belg,1987,53(2):290-292.

[3] 张愈峰,侍德.臭氧髓核消融术与联合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5):23-24.

[4] 俞志坚,李彦豪.医用臭氧经皮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4,13(6):562-564.

[5] 姚秀高,陈建龙,周永高.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探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4):206-208.

臭氧消融 第5篇

关键词: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臭氧消融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 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的疾病, 在临床上是多发病, 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特点。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percutaneous laserdisc decompression, PLDD) 是上个世纪80年代被Ascher-choy首先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来, 臭氧消融术也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及臭氧椎间盘消融术均属治疗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手术。我院2009—2010年采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50例, 疗效较好。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0月入我院的100名经CT或MRI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激光联合臭氧组和单纯臭氧组各50例, 其中联合组男21例, 女29例, 年龄20~69岁, 平均年龄为42.3岁, 病史为4个月至14年, 其中L3/4间隙椎间盘11个, L4/5椎间盘24个, L5/S1椎间盘15个。臭氧组男24例, 女26例, 年龄18~71岁, 平均年龄为44.5岁, 病史为3个月至15年, 其中L3/4间隙椎间盘9个, L4/5椎间盘22个, L5/S1椎间盘19个。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手术方法

联合组患者常规俯卧, 腹区加软垫枕, CT扫描选定穿刺点, 常规皮肤消毒后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麻, 后在椎间盘中线的中后1/3处按30°~45°位置进针, 经CT扫描证实针尖位于椎间盘内且位置理想后置入激光光纤, 分两点汽化, 每个间盘发射能量600~1 000J。之后退出光纤, 向椎间盘内缓缓注入浓度为60μg/mL的医用臭氧5~10mL (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3], 并保持数分钟, 将穿刺针退出椎间盘 (有落空感) 至神经根附近, 注入浓度为40μg/mL臭氧5~8mL, 拔出穿刺针, 封闭针眼。

臭氧组步骤同联合组中后半部分臭氧消融术。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改良的MacNab标准[4]:①痊愈:疼痛症状消失, CT复查突出物消失, 完全恢复正常工作和活动;②显效:偶有疼痛, CT复查突出物消失或明显减少, 能做较轻工作;③有效:仍有疼痛, CT复查突出物有些减小, 但还不能工作;④无效:疼痛无改善, CT复查突出物无变化, 须进行再一次手术。分别于术后3、12个月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另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数据均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3个月和12个月时的疗效比较

分别对两组患者在3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随访, 3个月时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8.0%, 单纯臭氧消融术组总有效率为92.0%, 联合组疗效显著高于臭氧组 (P<0.05) , 12个月时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8.0%, 单纯臭氧消融术组总有效率为90.0%, 联合组疗效显著高于臭氧组 (P <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两周VAS评分比较

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两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比较, 术前VAS无显著性差异, 术后1d和2周时联合组VAS均明显低于臭氧组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腰腿痛, 劳累会使病情加重, 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手术治疗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特点。其发病机理可能为:由于长时间劳累损伤或意外伤, 腰椎间盘承受着反复的超负荷挤压、屈曲和扭转等机械性压迫, 加上腰椎间盘的退变, 导致腰椎间盘最大应力的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而压迫神经根, 产生疼痛, 随之神经根周围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 从而引起放射性下肢痛等临床症状[5]。臭氧是极具氧化性的气体, 其对腰椎间盘突出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目前认为将其注入到病变腰椎间盘或突出物周缘, 能起到抗炎止痛的作用, 减轻神经根水肿及粘连, 抑制髓核的蛋白多糖的免疫反应, 从而改善临床症状[6]。激光瞬间高温能气化、碳化髓核组织, 并使消融后的髓核组织水分挥发, 干涸而萎缩, 显著减低椎间盘内压, 从而缓解或解除椎间盘突出物对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

本文研究表明,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的臭氧消融术疗效更显著, 两者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优势互补作用, 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刘永才, 廖世杰, 杜杰, 等.经皮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加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颈腰痛杂志, 2009, 30 (2) :173-174.

[2]SWIDSINSKIA, MENDLINGW, LOENING-BAUCKEV, et al.Adherent biofilms in basterialvaginosis[J].Obstet gynecol, 2005, 106 (5) :1013-1023.

[3]李辉, 王明明, 杨艳萍, 等.经皮激光联合臭氧消融术与单纯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 2011, 6 (3) :42-43.

[4]范炳旭.微创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 2011, 10 (4) :21-22.

[5]黄善坚.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J].微创医学, 2009, 4 (4) :425-426.

臭氧消融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至2011年这一时期来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都经我院明确诊断确实是腰椎间盘突出, 所有患者的病程都在1年以上, 年龄都在25~68岁, 平均45岁, 其中男患者57例, 女患者43例。

1.2 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至2011年这一时期来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这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 数目相等各50例。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 研究组患者则进行臭氧消融术治疗。臭氧消融术主要指采用椎间盘及椎旁间隙穿刺臭氧注射治疗, 而保守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对患者采取推拿按摩、针灸、牵引疗法以及药物等综合治疗的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分析都采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 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 研究组的患者经过臭氧消融术治疗后49例患者显效, 1例患者得到改善, 总有效率高达100%。对照组50例患者只有43例患者有效即总有效率86%。两组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3.1 臭氧消融术的简介

臭氧消融术是随着科技的发达, 临床采用椎间盘及椎旁间隙穿刺臭氧注射治疗的方法对目前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的一种治疗方式。臭氧可有效地降低患者体内髓核内的压力, 进而使患者腰椎间盘内的突出物回纳, 并且臭氧还具有消炎、镇痛的临床作用。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机理是臭氧能氧化髓核蛋白多糖进而破坏髓核细胞, 臭氧还能抑制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中免疫因子的释放。此外还能扩张血管、改善患者体内的静脉回流、破坏细菌胞膜及核酸等成分的作用, 这些作用能使患者髓核渗透压的降低, 体内水分的丢失, 因此使患者发生变性、萎缩, 进而降低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椎间盘的压力, 从而消除或减轻对体内神经根的刺激, 从而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作用。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手术方法十分简便, 且安全性高。臭氧治疗术是近几年医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且效果好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3.2 臭氧消融术的特点分析

本次研究发现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感染概率十分低, 有资料显示自临床开展臭氧消融术技术以来, 临床没有出现过感染的例数发生, 这结果也与本次研究的结果一致, 本次研究组50例患者全部得到改善, 且术后并没有出现一例患者没有发生过感染; (2) 臭氧能有效地降低髓核内的压力, 髓核内的压力降低后能使患者内的突出物回纳, 再加上臭氧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这也一个特点也是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区别其他治疗方法的主要优势。 (3) 简便, 无创伤。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手术方法十分简便, 且几乎没有损伤, 安全性高; (4) 半衰期短, 采用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只需要20分钟, 且臭氧容易分解成氧气, 这样就不会造成患者器官的组织损伤; (5) 适应证范围广, 臭氧消融术对一系列的单纯椎间盘突出症以及老年性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的腰腿痛等都有疗效。

3.3 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 研究组的患者经过臭氧消融术治疗后49例患者显效, 1例患者得到改善, 总有效率高达100%。对照组50例患者只有43例患者有效即总有效率86%。两组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两组患者的结果显示, 采用臭氧消融术进行临床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 由于臭氧独特的治疗机理, 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 有效率达到100%, 而以往采用常规的保守治疗, 患者的有效率要低于臭氧消融术组。目前临床上有常用的四种的方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别为保守治疗即采用常规的推拿按摩、针灸、药物综合治疗;臭氧消融术:采用椎间盘及椎旁间隙穿刺臭氧注射治疗, 单纯腰椎间盘摘除术即腰椎后路小切口椎板并进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 消除神经根以及硬膜囊所受压迫。这项技术相比如其他方法手术方法比较成熟, 该方法在进行腰椎间盘摘除的同时进行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 进行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在解除神经根及硬膜囊压迫的同时, 加强椎体间的稳定性。

3.4 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的长期影响, 心理上由于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所以在术前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治疗, 后要进行心理护理以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 利于手术的成功。并且同时要积极准备手术需要的物品积极准备以保证手术的成功。

3.3结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 采用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疗效显著, 安全性好, 加上良好的护理不但效果好并且术后恢复好, 并发症少。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索采用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至2011年这一时期来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这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 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 研究组患者则进行臭氧消融术治疗。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结果显示, 研究组的患者经过臭氧消融术治疗后49例患者显效, 1例患者得到改善, 总有效率高达100%。对照组50例患者只有43例患者有效。两组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 采用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疗效显著, 安全性好, 加上良好的护理不但效果好并且术后恢复好, 并发症少。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术,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王刚, 李珍武.骶管注射结合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6例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11, 4 (2) :23-24.

[2]陈廷生, 李振.药物.蒸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8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6, 4 (3) :123

[3]农秀芳.2011年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 12 (3) :123-125

[4]王洁, 孟坚.应用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0 (6) :20.

[5]贺梅, 宋燕, 钟秀梅.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 2006, 7 (1) :7.

臭氧消融 第7篇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

根据McCullock标准: (1) 腿痛>腰痛; (2) 神经支配区运动、感觉减退; (3) 直腿抬高试验<正常50%, 加强试验 (+) ; (4) 膝反射、跟腱反射异常。同时经过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1.1.2 定位标准

根据: (1) 患者的症状和体征[1]; (2) 胡有谷[2]“区域定位法”; (3) 神经根走行[1];确定受损神经根及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的区域。定位图见图1。

1.1.3 排除病例标准

(1) 合并腰椎管狭窄、骨性椎间孔或侧隐窝狭窄、椎间隙明显狭窄或椎体滑脱; (2) 突出物完全钙化或骨化; (3) 合并椎管或脊柱其他病变, 如椎管内肿瘤、椎体转移性肿瘤等; (4) 矢状面位于Ⅱ层1、2区、Ⅲ层; (5) 水平面位于1区; (6) 额状面位于c、d域。 (7) 孕妇; (8) 严重心、肺、肝、肾、脑器质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凝血功能障碍及过敏体质, 不能耐受手术者; (9) 有精神疾患者。

1.2 一般资料

从门诊316例患者, 遴选出符合上述标准患者87例, 男54例, 女33例, 年龄15.5~46岁, 平均年龄36.7岁, 病史2个月~6年。临床症状为腰痛伴随单侧下肢麻木或疼痛、单纯下肢麻木和 (或) 疼痛, 所有患者均作CT、MRI检查。87例患者根据患者志愿分为A组微创组49例和B组38例保守治疗组, 两组VAS评分A组 (7.1±1.6) ;B组 (6.9±1.7) 。确定压迫间隙和区域:A组Ⅰ层1, 2区a, b域24例 (L3/4 7例、L4/5 13例、L5/S1 4例) ;Ⅰ~Ⅱ1, 2区a域11例 (L3/4 4例、L4/5 5例、L5/S1 2例) ;Ⅰ~Ⅱ层3、4区8例 (L3/4 2例、L4/5 3例、L5/S1 3例) ;Ⅰ~Ⅲ层3、4区6例 (L3/4 1例、L4/5 3例、L5/S1 2例) 。B组Ⅰ层1, 2区a, b域19例 (L3/4 5例、L4/5 9例、L5/S1 4例) ;Ⅰ~Ⅱ1, 2区a域9例 (L3/4 2例、L4/5 5例、L5/S1 3例) ;Ⅰ~Ⅱ层3、4区6例 (L3/4 1例、L4/5 3例、L5/S1 2例) ;Ⅰ~Ⅲ层3、4区4例 (L4/5 3例、L5/S1 1例) 。

2 治疗方法

2.1 A组治疗方法

2.1.1 仪器

CT、医用臭氧发生器、医用纯氧、北京北琪公司射频仪R-2000B及配套的穿刺针和相应的电极。

2.1.2 术前仔细询问病史, 详细进行体格检查, 了解患者重要脏器功能和全身情况, 完善各项检查。

术前4~6h禁饮食, 术前2h开放静脉,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2.1.3 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 腹部垫枕, 使下腰部轻度后凸, 椎间隙增宽, CT扫描确定目标椎间盘, 根据激光线和体表固定标志 (曲别针) 做好体表标记。术区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穿刺点皮肤及皮下组织用0.5%利多卡因5mL局部浸润麻醉。根据靶处理区域和椎间孔前后缘空间, 在CT处理后台进行角度测量, 确定进针点, 自安全三角区进针, 进针固定后, 再次扫描, 确定进针角度准确可到达靶点。沿绝缘穿刺针插入射频电极, 测试阻抗 (问盘组织阻抗为90-170Ω) , 分别以 (50Hz 2m A) 电流进行刺激, 可复制疼痛或产生神经分布区异感, 同时低频 (2Hz0.5m A) 电刺激又不产生明显的运动神经反应 (肌肉收缩) 。则表明针尖及电极处于合适位置。常规神经电生理测试无神经根异常刺激表现后, 分别以60、70、80℃各120s进行射频消融。其问患者述有相应神经分布区内的温热或轻微痛感、能良好耐受为正常反应.如果患者的下肢烧灼感无法忍受, 则进针少许 (0.5mm) 再行射频, 射频完毕, 拔出射频电极, 利用穿刺针通道注入臭氧, 臭氧浓度采用45μg/mL, 每个椎间盘内注入臭氧气体15~20mL此后再退针至神经根旁, 臭氧浓度采用30μg/mL, 神经根周围注入臭氧气体10~25mL, 治疗结束后拔出绝缘穿刺针、穿刺点皮肤敷料包扎。

2.1.4 术后处理

患者绝对卧床24h, 卧硬板床5~7d, 双膝下垫一枕头使腰部充分休息, 尽量减少活动范围, 坐立、行走时宜加用弹性宽腰带固定腰部。术后24h预防感染, 术后3d给予20%甘露醇脱水、抗感染、营养神经治疗。2~4周后可进行轻微腰部伸展运动, 1~6个月可恢复轻体力劳动, 3个月内禁止负重及参加剧烈体育活动。

2.2 B组治疗方法

明确诊断后, 根据患者意愿, 选择规则的保守治疗38例, 治疗采取双盲方法, 有理疗科医师完成, 采用治疗方法的一种或两种、甚至是多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具体方法包括:绝对卧床, 牵引、体疗 (推拿或按摩) 、物理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 (西药或中药, 口服或外用) , 封闭治疗、支具治疗等。

2.3 评价标准

2.3.1 疼痛评估方法

于术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进行疼痛评分, 并做记录。

疗效评价标准:采用下腰痛JOA[3]评分表进行评分, 本疗效评分表总分为29分, 改善率=[ (治疗前分值-治疗后分值) /治疗前分值]×100%, 改善率≥75%为优, 50%~70%为良, 30%~50%为可, <30%为差。

2.3.2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检验, VAS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用 (χ—±s) 表示, 疗效优良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 保守治疗组5例、微创组1例转为手术治疗, 将其归为疗效差, 微创组无感染等并发症, 手术前、后1周VAS评分有明显差异 (P<0.05) , 术后l周~12个月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12个月时微创组优良率与保守治疗组有明显差异 (P<0.05) 。见表1、2。

4 讨论

脊柱微创介入技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型疗法, 因损伤小、见效快、疗效好、对脊柱的稳定结构无破坏而成为越来越多的医师和患者的首选方法。

本研究术前对受损神经根、责任腰椎间盘突、和突出的区域准确定位, 能够明确椎间盘突出三维空间关系, 排除Ⅱ、Ⅲ层、c、d域脱出的椎间盘, 避免手术适应证扩大, 保证微创手术效果。本研究在术中以突出椎间盘的层面、靶处理区域和椎间孔前后缘空间作为指导绝缘穿刺针置入的根据, 在CT处理后台进行角度测量, 确定进针点、进针角度和进针深度, 使可操作空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区域定位空间相吻合, 对于Ⅰ层1, 2区a, b域、Ⅰ~Ⅱ1, 2区a域、Ⅰ~Ⅱ层3、4区、Ⅰ~Ⅲ层3、4区突出椎间盘均能达到。避免靶点遗漏, 尤其对于3、4区椎间盘突出, 往往因进针过深, 导致靶点的遗漏, 因此区域定位对能够正确指导置针达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充分利用射频消融技术和臭氧注射术[4,5,6]的特点, 使优势叠加、发挥优势互补、明显提高疗效作用。通过射频热凝治疗, 使突出的髓核内形成多发孔道, 便于臭氧在其中充分弥散并与髓核组织充分接触, 所以椎间盘有效回缩更彻底。射频热凝导致突出椎间盘凝固、收缩, 与受压神经根位置分离, 利于臭氧在该处的存留。二者联合应用可从不同的治疗角度减小髓核体积, 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从而消除或减轻临床症状。

本组49例应用该手术治疗的患者是从约316例患下腰痛, 腿痛或腰腿痛的门诊病例中, 参照诊断标准、定位标准, 经严格筛选后, 并征得患者同意方进行手术治疗, 从术后随访1年来看, VAS评分, A组术前与术后1周和3个月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个月随访时微创治疗组优良率达91.8%, 优于保守治疗组42.1%。

但本研究也存在缺陷, 没有和传统的X线引导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组作比较, 同时样本量偏小、又存在不同间隙治疗效果的不同, 随访时间短等情况, 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 通过影像学区域定位分析, 能对腰椎间盘突出作出更精确的定位、并指导术中准确达靶点, 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能够使治疗优势互补、疗效最大化, 是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新的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CT区域定位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McCullock标准作出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 结合神经根走行, 通过区域定位确定受损神经根被压迫部位, 入组患者87例, 男54例女33例, 根据患者志愿, 分为微创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 微创组患者均在CT引导下, 行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治疗, 保守治疗组采取休息、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 及腰椎JOA标准评估治疗效果, 观察术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VAS评分及术后12个月优良率。结果 术前微创组VAS评分为 (7.1±1.6) , 术后12个月平均为 (1.7±0.9) , 术前与术后1周和3个月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后3个月与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12个月微创组优良率91.8%, 保守治疗组为42.1%。结论 按“区域定位法”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能够准确把握手术适应证、定位精准、治疗优势互补, 使治疗效果最大化, 为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新的方法。

关键词:CT,区域定位,射频消融,臭氧注射,腰椎间盘突出

参考文献

[1]邱贵兴 (译) .奈特骨科疾病彩色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33-240.

[2]胡有谷, 吕成昱, 陈伯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区域定位[J].中华骨科杂志, 1998, 18 (1) :14-16.

[3]Toyone T, Takahashi K, Kitahara H, et al.Visualisation of sympot-omatic nerve roots.prospective study of contrast-enhanced MRIin patient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J].Bone Joint Surg (Br) , 1993, 75 (4) :529.

[4]张学哲.脊柱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 39 (1) :107-109.

[5]Bocci V.Biological and clinical effects of ozone:has ozone therapya futuin medicine[J].Br Biomed Sci, 1999, 56 (4) :270-279.

臭氧消融 第8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6月我科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310例, 男162例, 女148例;年龄19岁~ 90岁 (49岁±4岁) ;术前均经常规检查及X线或核磁共振成像 (MRI) 检查, 确诊病因以腰椎间盘突出为主;均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

1.2 手术过程

G型臂机下正位透视, 体外克氏针定位, 并标示穿刺点, 常规消毒铺巾2%盐酸利多卡因5 mL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 G型臂电视X线机引导下经侧后方或后路经椎管途径置入专用穿刺针, 进入病变椎间盘中, 注入60 μg/mL左右的臭氧10 mL~15 mL。

1.3 结果

本组310例病人均顺利手术, 术后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 无一例出现术后感染并发症。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病人对手术的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信心, 容易产生恐惧心理。针对病人的这种心理特点, 护士术前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以真诚的态度、耐心的询问、生动的话语, 取得病人对护士的信任, 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将手术过程及手术有关注意事项向病人讲解, 及时解答病人的疑问, 尽可能消除病人对此项新技术的担心和疑惑, 解除心理负担, 增强安全感, 从而稳定病人情绪, 增强其信心, 使其以积极、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

2.1.2 术前准备

①慢性咳嗽及习惯性便秘要先治疗以免术后腹压增加。②为了使X线图像清晰以利于医生操作, 护士嘱病人术前不能吃产气过多的食物, 如苹果、香蕉等, 也不能进食过饱。③术前2 d不能进行消化道钡餐检查, 以免降低术中图像质量而影响穿刺。④术前禁食水4 h~6 h。⑤术前晚嘱病人清洁背部皮肤。

2.1.3 特殊物品准备

臭氧发生器、G形臂电视X线机、防护铅服和颈围。

2.2 术中护理

2.2.1 术中体位

病人俯卧位, 头部垫薄枕, 腰部垫8 cm~10 cm高软枕, 踝关节垫一棉垫。安置好体位后向病人解释由于体位及麻醉可能带来的不适、必要性和手术需要的时间;告诉病人有任何不适 (可能因穿刺触及神经根而出现下肢反射痛) 等及时告诉医生, 尽可能满足需要, 解除病人心理顾虑, 使其积极配合医生手术。

2.2.2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和生命体征, 及时倾听病人的主诉;术中由于髓核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可能短暂引起疼痛加重, 可告知病人此为手术正常反应, 以减轻病人恐惧心理。此外还应观察病人对消融的反应, 在消融过程中, 病人可有局部发胀感, 协助按摩双腿 但要防止出现局部神经的牵涉性反射。

2.2.3 术中G臂机的管理

做好X线辐射的防护, 预先协助操作者摆好机器, 合理安排好机械台、电脑操作台的位置, 调整手术床, 然后打开无菌包, 避免不必要的机器运行导致无菌器械污染;X线为一种电离辐射, 人体长时间连续或间断受超过个体限值的辐射可能引起人体损害。因此在使用过程中, 操作者应穿上铅防护衣服和颈围, 在手术过程中, 在满足手术需要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X线的照射次数。加强病人的防护, 减少非手术部位的X线照射。

2.3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双下肢感觉、运动及深浅反射, 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或皮下气肿, 呼吸是否通畅, 疼痛等症状有无改善或加剧, 四肢的感觉、肌力有无异常。术后应平卧6 h才能侧卧, 24 h可起床下地, 48 h可沐浴, 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营养神经等药物。腰椎间突出病人带腰围4周, 避免腰部运动。术后随访病人的恢复情况, 了解病人对手术的满意程度及对手术室的满意程度, 了解术后有无并发症, 在观察其病情的同时, 征求反馈意见, 以改进工作, 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3 讨论

臭氧具有不稳定特性和很强的氧化能力, 常温下的半衰期为20 min~30 min, 浓度为60 μg/mL时能够充分氧化分解髓核内蛋白质、多糖大分子聚合物, 髓核被氧化后体积逐渐缩小、固缩, 对神经根的压迫消失, 达到治疗目的。

通过围术期的精心护理, 本组310例病人均顺利手术, 术后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 无一例出现术后感染并发症。臭氧髓核消融术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先进技术, 其特点是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无痛苦。但其适应证有限, 且存在一定无效率。针对这一情况对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 使病人了解这一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术中配合手术、术后配合康复治疗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总结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10例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手术, 术后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 无一例出现术后感染并发症。[结论]精心的护理和密切的手术配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臭氧,髓核消融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参考文献

[1]刘雪燕, 陈云霞, 刘慧.G臂X线机下颈椎射频消融术中配合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27.

[2]任亮, 王忠, 相殿文, 等.G臂X线机在骨科外固定支架手术中的应用与管理[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5, 8 (3) :16-17.

上一篇:精神文化教育下一篇:化学作业批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