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

2024-06-12

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精选12篇)

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 第1篇

班级是高职院校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的基本单位, 因此班级管理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班级管理千头万绪, 管无定法。目前, 在高职院校担任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人员是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每位辅导员、班主任老师都会从所带班级以及所管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 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并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而如何让所带班级的学生既能无忧无虑地享受大学的自由而又不失约束地学习、生活仍是我们每位从事班级管理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 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班级管理者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为此, 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特定学生群体做深入的分析、研究, 不断探求适合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方式及方法。

1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1.1 理论功底不扎实

绝大部分高职学生经过“十年寒窗苦读”, 背负着家人、朋友和自己的希望, 挤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 虽然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想。但却因理论功底不扎实与其曾经为之努力过、拼搏过、奋斗过、竞争过的理想大学失之交臂。仍有一部分五年一贯制的学生, 在高中学习时就知道未来将自行转入定点学院就读, 因此缺乏升学压力, 没有时间观念, 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及球场, 所谓学得好的学生也只局限于学习成绩等表面功夫, 而真正的知识积累却很薄弱。

1.2 生理与心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虽然升了大学, 但是心态尚处于中学阶段。同学之间除了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新的人际关系之外, 缺乏了学习模式的改变, 几乎每个学生都将中学时代的学习生活套路照搬到大学生活中来。自我适应和调节能力与实际年龄不符, 这在90后的高职学生中表现更为明显。

1.3 对思想工作的高免疫性

由于学生来源的特殊性, 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对学校老师和家长的说教能倒背如流, 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使得这些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甚至有学生会用敌对的态度来对抗老师和家长的好心归劝。同时, 学生极力反感学校对他们的制度管理。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死板僵化, 缺乏人性, 从来不曾从自身找原因, 常常抱怨学校的管理过严, 缺乏弹性。

1.4 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虽然高职学生中不乏有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地为班级服务的好学生,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当代高职学生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市场经济思潮的冲击。利益机制的驱动, 物质文化高消费的诱惑, 社会分配的不公, 就业机制的转轨。所有的种种都使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他们中有一部分同学则表现为遇事斤斤计较, 分毫必争, 有着较强的名利性和功利性, 一切均以“金钱至上论”、“荣誉至上论”来衡量。

1.5 学习缺乏动力与自觉性

大多数高职学生所就读的都是与其家人所从事的工种相同或相近的专业, 家庭条件优越。进入大学前, 不少家长就为子女安排好了未来的工作, 有的甚至就是家族企业的接班人。“读书无用论”和“关系至上论”在学生中占据了很大的市场。在生活中, 学生们对学院、系部、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缺乏热情和积极性, 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过分地强调自我。在日常学习中, 高职学生常常无故迟到、旷课, 上课不专心听讲, 睡觉、聊天、玩手机等现象可谓是比比皆是。

2 高职院校学生的班级管理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应本着探索、务实、求新的精神, 关注人性, 关注人心, 更好地了解学生, 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艺术和素养, 在有统一目标和共同价值规范的前提下, 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爱护学生,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精神, 切实担当起政治领路员、日常管理员、学习辅导员、心理咨询员、就业指导员的角色, 以身作则, 大胆管理, 使班级工作井然有序, 班级成为学生们学习、生活的乐园。

2.1 尊重学生, 从内心深处真诚地爱护学生

当前的高职学生多为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 往往比较任性、自以为是,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家庭条件相对比较优越, 家长宠爱有加。因此, 我们要发自内心的去爱每一个学生, 以热忱之心去对待学生, 以赤诚之情去管理学生,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把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 尊重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把我们作为兄长来看待, 最终达到让其信其道, 在点点滴滴中教给他们做人的真谛。

2.2 思想工作为辅, 制度为主

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完整科学的规章制度, 有利于建立正常的学习环境, 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因此, 在班级管理中要有一套科学完整的规章制度, 让学生自行运作, 自行监督, 健康地成长。班级管理必须坚持制度第一的原则, 必须坚持有章可循、有章必循, 对于屡教不改和屡教屡犯的学生, 要坚决给予批评和处分, 必要时要及时与其家长联系。

2.3 班级制度管理要注重以人为本

班级管理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与创造性。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积极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让其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 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开发, 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创造民主的班级氛围, 给学生乐学的空间, 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与自我提升的空间,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个性发展搭建平台, 为个性张扬创造机会。

2.4 抓好班级的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是联系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教师不可能和学生时刻处在一起, 因此学生干部可谓是班级同学情况的第一知情人。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应不仅能很好的做到传达上级通知, 做好学生工作, 更是老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的重要渠道和信息来源。班级能否稳定并不是靠老师“发号施令”所能达到的, 实际的工作需要和班级学生朝夕相处的学生干部代为完成。在班干部的使用上, 要让班干部各尽其职, 大胆地放手让班干部去管理班级。然而“放手”并不等于“放任”。班干部并不是学生中的贵族, 他们没有所谓的特权, 应更为严格地进行管理, 不断强化其服务意识与协作精神, 更好地塑造自我。要创建起以学生广泛参与为基础的班干部动态工作机制, 培养学生的岗位竞争意识,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5 关注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

2006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 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 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 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而且,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一年级集中表现为对新生活的适应问题, 兼有学习问题、专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二年级集中在自我表现发展与能力培养、人际交往、恋爱与情感问题;三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 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目前, 不少高校不断传来学生因心理问题而跳楼, 丧失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悲剧的消息。可见,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越来越引起我们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沟通过程。它应以平等为前提, 首先让学生接纳自己, 然后欣赏自己, 进而让学生达到开发自我, 迈向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 最终使学生在心灵上得到慰藉、启发、教育和帮助, 消除心理障碍, 实现身心健康。在班级管理中对确实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

总之,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 应根据所带班级的特点, 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 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 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 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 形成管住—理顺—不管自理的管理模式, 同时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寻找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规律和技巧, 将管理意识转变为服务意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将学生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个学生的个性, 促进学生个性和班级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鏐, 李红梅.更新观念.创新班级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35) .

[2]彭乃韶.班级管理中的班主任素质及思想教育[J].职业技术, 2006 (14) .

[3]李国龙.班主任, 学生的心灵牧者——今天我们如何做职校班主任[J].江苏教育, 2009 (27) .

[4]田海燕.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J].机械职业教育, 2007 (7) .

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 第2篇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加强学生班级管理工作

在分析总结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加强学生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认为树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抓好基本道德建设、严格班级管理制度、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学生干部的培养是加强学生班级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 者:于明 程波 作者单位: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营口,115009刊 名: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GRICULTURAL COLLEGE年,卷(期):11(3)分类号:G715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特点 管理工作

浅谈对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思考 第3篇

关键词:入学教育 管理平台 自我管理

1 做好新生入学教育掌握第一手资料

来自祖国各地的学生汇聚成新的集体,新学期彼此间也是相互了解融入的过程。充分利用好新生军训做好养成教育。学生的性格习惯不一,军训是培养学生集体观念也是观察个人特点的绝好时期。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商管理系军训工作为例,作为一线辅导员我在28天军训中四个单元周,对学生进行“我是一个兵”、“军训早点名”、“连队开放日”、主题特色活动。

“我是一个兵”是辅导员下连队,与同学在一个方阵进行常规训练。给学生做榜样示范,并且与学生同吃同住同训练的情境下让学生忘记了训练的苦楚、忘记了想家。在坚持、再坚持的过程中磨练学生的意志;“军训早点名”每天晨训将前一天训练优秀的同学进行晨会表扬,全体誓师振奋士气;“连队开放日”每周进行一次军训阶段成果展示比拼,每个同学要将自己最好的训练成果展现出来。高中时期有住过校的也有未住过的,个人内务水平不一。在教官教,同学帮的情景下促进了学生群体的融合与日常行为及内务规范的养成;在这些活动中与常规训练的日子里,对学生群体的争先创优、出谋划策、互助协作、才艺展示中观察到了每个人的形为特点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2 班委选拔与文化打造搭建管理平台

2.1 选举贤能让“小管家”帮我管好家 班委是班级日常工作的有力执行者,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选班委一定要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进行公开选拔。翻阅新生档案初步了解学生基本情况,通过新生军训及阶段工作观察对不同学生的能力有客观的判断。让有意愿服务班级的同学走上前台,充分展示自己。通过考验事例,考察每一名竞聘者工作方法、技巧和沟通能力,面对困难时心理承受力。帮助有能力的学生树立在班级同学心目中的威信,展示良好形象。走好群众路线,相信学生群体的公信力,选出能为同学们服务、想干事真干事、能干事干实事的学生干部。不绝允许表里不一,阿谀奉承的学生干部出现。对公选的班委成员通过一个月的试用期,辅导员对后选人帮扶指导试用期合格后正式公示上岗,考核不合格的岗位重新竞聘上岗。这样一支工作过硬的班委体系产生了,班委们各司其职积极带动全体同学开展各项党团活动,学风、班风建设及日常文明养成,让学生自律自管自成一体。

2.2 专业班级文化打造加强文化认同 达到集体的统一化,要找到群体中个体间的共性。在高职教育中寻找这个共性就是学生群体的专业性与他们的职业宿求。有了共同的职业路线必将会把这个群体统一在一起。辅导员要引导和带领学生建立并打造专业班级文化,一同营造专业学习氛围。一个企业有他的企业形像及文化表达。一个班级也是一样,班级文化同样需要“专业形象”表达出班级特色。可以从专业班级的整体CI设计着手。特有的班级口号,班徽,班旗,文本格式等。将奖惩制度、量化评比、过程考核、期末述评进行规范。使学生个人之间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职业方向即是他们努力的方向,我是谁?我在哪?做什么?怎么做?思路清晰学习刻苦工作扎实,通过个人的努力会为自己今后走向职场奠定好的基础。班级文化与专业相结合,班级文化形成了一个单元班级独有的“名片”,它会给班级带来好的声誉,更好发挥集体凝聚作用,也能在正向引导上达到共振。

3 制度建设做好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实现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与保障,使学生明确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权利和义务以及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和班级发展目标应遵循的方法。班级规章制度建设以学校学生管理条例为基础,它的管理功能要囊括班级日常工作管理制度、寝室内务规范、早操晚自习要求、课堂出勤制度、团学活动要求、奖惩制度等方面。在制定各项管理制度过程中,辅导员要广开言路,鼓励学生提出合理的、可行性强的意见和建议。随着外部条件变化,在实施过程中,每名学生有权利指出制度中的缺陷,并监督班级管理制度的修订。

一旦制度被确立,每一名学生都有义务去遵守,尊重和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在制度约束下做好监督,培养持之以恒的良好班风。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每周对上一周的各项工作依制度标准进行总结。做好量化考评的同时也对各班委的工作进行点评,尤其是做的不足方面强调改正。保障“技防与人防”的联动让班级有序运转。针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使制度真正扎根于学生心中。让每一名同学内心清楚我该做什么,我应怎么做。在制度的约束及同学们对规章执行的过程中培养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意识。

4 立德立严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要在思想上正確引导学生,在学习上指导学生,在生活上帮扶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树立辅导员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要做到思想有内涵、具有正能量、工作有能力。辅导员在道德品德及其它方面都以身作则,给学生行为师范打造人格魅力。用自己的行动感召学生,认良好的行为在润物细无声中内化为学生个体需要,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起到促进作用。辅导员与同学相处最密切,他的言传身教会影响学生行为举止、处事方式。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级需要辅导员管理过程中讲正气,有原则,并且要及时纠正学生的思想认识误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生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班级管理是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关系到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今后工作中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基点,加之正确的教育与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不断发现班级管理中的新问题,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新办法,为更好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张铨翔.试论高校班级管理的策略[J].思政政治,2013(07).

[2]欧阳希.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加强班级管理[J].创新教育,2013(09).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方法的探讨 第4篇

高职学生的教学管理特征要求其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要更深入细致, 更加贴近学生, 更需要追求实效, 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 辅导员是学生管理的直接接触者, 这就需要辅导员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不断积极探索新形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方法, 积极研究新形式下, 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 使学生管理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管理的核心, 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条件, 这需要辅导员以情感沟通为桥梁, 以真诚、尊重、理解的态度与学生交往, 从而建立起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辅导员应转变传统的社会角色观念, 改变权威者的形象, 变成与学生完全平等的朋友、知己,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辅导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认真听他们的诉说和见解, 要尊重学生的选择, 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教育要想收到预期的效果, 首先必须全面掌握被教育者的思想状况, 辅导员要积极排解学生中的思想症状,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通过沟通, 及时的进行思想教育, 积极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室成为学生的导师, 在宿舍当好学生的家长, 在校园成为他们的朋友。

建立、健全班级的管理制度, 狠抓班风、学风建设

学生的思想教育既要注重师生的情感互动, 又要注重通过规章制度, 教育和规范学生, 与学生建立了一定情感基础后, 应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学校规章制度的教育, 并以此为基础, 指导班委会, 团支部结合班级实际情况, 制定一整套系统的、全面的、可行的班规, 使班级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避免了班级工作的盲目性, 随意性。

班纪班规不仅是约束学生的某些行为, 同时应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平台, 鼓励学生多进行交流, 培养交际能力, 鼓励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鼓励学生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在班级制度的引导下, 班风、学风紧密相连。从学生来讲, 学风影响其自身的学习绩效乃至今后的成长和进步, 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力量, 对学生的思想境界, 道德情操, 价值观念, 行为方式及个人修养等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辅导员, 应多给同学们创造彼此的交流, 学习的机会,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课外活动, 第二课堂, 在班级内和班级之间进行各种比赛;既加强了学生之间交流互动, 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知识。这些活动要以促进学风建设为前提, 要重视学生学习, 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活动。要克服学生的竞争意识不强, 学习兴趣不浓, 学习主动性差, 动手能力差等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学习,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课余文化生活中丰富自己, 充实自己。

强化班、团干部教育, 使他们起到积极带头作用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排头兵, 抓好班干部的教育工作, 就解决了班级的动力和方向问题, 抓住了班级管理的关键环节。因此辅导员对班干部既要重视教育和培养, 也要注重使用和指导;在政治思想教育上, 凡是要求普通学生做到的, 班干部率先垂范, 甚至有些学生做不到的, 班干部必须做到。而且所有班干部都必须自觉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 定期听取学生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纠正班干部的不良倾向, 使班干部的管理过程一步一个脚印。

其次是在班干部的使用和指导上要制订并实施班干部管理制度, 使其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每天实行班干部值日制度, 按时填写班务日志, 值日干部向辅导员定时报到请示、以方便当天工作能够得以安排并实施。每周实行班干部例会制度, 由班干部对上周班级情况作总结以及对本周工作进行计划, 辅导员再针对有关情况拿出意见, 师生共同讨论出最佳方案后, 由班干部去具体执行实施。另外班干部任免实行公开测评淘汰制度, 每届班干部的任期为一个学期, 一个学期结束, 全班同学对所有班干部进行量化测评, 对于考核达不到要求, 而且同学们反响比较大的班干部在下学期撤换, 再由全体学生公开投票选举产生新的班干部。

对于班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在大会上解决;个别问题, 私下谈心, 进行指导。促使他们能尽快进入角色。既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 同时也指出存在的不足, 这样既发挥了班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又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锻炼, 既发挥了班干部的主力军作用, 又营造了班干部的竞争气氛, 同时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

根据年级特点和专业特性, 使教育和服务相辅相成

根据年级特点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能使辅导员工作得心应手, 有的放矢。根据开展工作侧重点不同, 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适应阶段, 这阶段是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变和适应期, 新生有盲目性和可塑性。同时学生的环境变化, 自我管理能力差, 适应能力差, 自我学习能力差。针对这阶段的特点, 工作重点应放在思想教育, 学习目的的教育等适应性教育, 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心理的转变, 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 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 培养学生竞争中的合作意识, 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第二阶段, 大一后期到大二阶段, 这阶段学生对周围环境比较熟悉, 思想活跃, 接收社会信息比较多, 所以辅导员的主要精力放在班风和学风的建设上, 放在后进生的转化上面;根据不同专业特点, 请专业教师对学生重点进行了专业思想教育, 使学生熟悉自己所学专业, 鼓励学生刻苦学习, 完善知识结构, 增强适应能力, 全面发展自己。第三阶段, 大三阶段, 这阶段学生的思想趋于成熟和务实, 对学生的前途考虑的较多, 学习有所放松, 纪律也有所散漫, 这时应注意发挥和强化激励机制, 加强纪律教育, 抓好就业指导, 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意识,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有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 帮助他们顺利离校, 参加到岗位中去。

总之, 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 要不断更新观念,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以自身的学识、品行、才能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要多学习理论知识, 让工作中少一些感性, 多一分理智, 以给学生正确的指导, 给学生真诚关爱,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 辅导员也受到教育。

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千头万绪, 方法千差万别, 只有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 才能使辅导员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孔祥勇.管理心理学[M].2001年.

技工院校班级管理论文 第5篇

学习态度消极,违纪现象严重),还有一小部分来自贫困家庭(希望提前就业)或是从学历教育转型失败想借助技能教育来重新就业的大中专生(学习目的明确、心理压力大)。

这些学生年龄不一样,学历层次不一样,学习目标不一致,这对作为一个班集体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下面结合技工院校的特点,笔者对技工院校的班级管理方法,做了如下探索。

一、引导学生做好人生职业的规划

职业规划是一个人一生中与职业相连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

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职业学校学生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其一生的事业发展,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技校学生因长期不得志,或长期受到负面评价而对未来从事什么职业缺乏清醒的估计,随波逐浪。

入学开讲第一课,笔者就告诉学生本专业有哪些优势,会学到哪些知识,该专业具有怎样的就业前景,明确告诉学生,他们的专业选择是正确的。

接着告诉学生要实现这种职业期望,满足学生自己人生的需求(高工资、体面职业),转换的途径在于现实自我的努力和奋斗。

接受学校纪律的约束,挑战枯燥的技能训练,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把人生目标与学生学年目标、学期目标相联系。

二、全面把握参与学生的成长

班主任作为一个长期与学生生活在一起的管理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思想工作的重要力量。

全面掌握学生情况是进行班级工作的基础。

入学开始,笔者就在班级建立学生档案卡片来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通过档案卡片,笔者大致了解了每位学生的家庭状况,从而分析了每位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心理因素,同样也了解了每位学生的喜乐爱好,工作能力。

对于大部分学生喜欢上网、玩手机这些共性问题,笔者采用班会全班同学大讨论的方式,从人身安全、乱花钱、网瘾的危害等各个方面进行讨论,从而达成共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个别学生出现的早恋问题,笔者采取私下谈话的方式来开导学生。

每一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

在档案卡片建立后,我利用现在的网络和学生们建立班级QQ群,同家长建立微信家校关注群。

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活动,让家长随时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

实现家长和学校共同参与学生的成长,达成互赢局面。

三、严格执行操行评定制度

操行评定制度指在班级管理规定中,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量化考核的形式进行增分和扣分制度。

它的内容涉及学生平时学习、纪律、卫生三件事。

它的增分和扣分依据来自于学校日常行为规则,评定结果涉及助学金的申请、学生期末优秀三好学生和优秀团员的评定、毕业时就业单位的推荐,甚至如果有两学期操行评定不及格,则会影响到学生的毕业及毕业证的发放。

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学生操行评定上墙制度。

规定每位学生每周的操行评定基础分为80分。

学生的日常行为,扣分和加分会体现在这张表格中。

如宿舍内务卫生的加、减分规定:在检查中被表扬的宿舍,成员每次加1分/人;获得文明宿舍的,除在班上公开表扬外,成员每人每次加3分/人;在检查中,被通报批评的宿舍成员每次扣1分/人,若连续2次被通报批评,则成员每次扣3分/人。

对拒不改正的顽固学生,则进入学校反省室进行反省,直到改正为止。

“先成人、后成才、最后再成功”这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初心。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

它与时代、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班级管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技工院校的班主任由于面对学生群体的特殊性,管理工作更是复杂。

这就要求每一位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措施。

这样才能当好技工院校的班主任,才能组织好一个班集体,教育好一班学生。

技工学校班级管理中企业班组文化的应用

企业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单位,技工学校培养的学生进入企业后,是企业班组的.主力军。

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技工学校通过课题研究,引入企业班组文化,对学生班级进行管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引入企业班组组织结构模式,健全班级管理体制

实施中,按照10~12人一组,把班级分成3~5个班组,分组时考虑人员的合理配置,便于在学习、生活、娱乐、文体活动等各方面顺利开展活动。

完善班级大班长、班委会、班组长配置。

在班主任指导下,班委会成员协助班长对接学校学生会各项工作。

班组长分别负责在各班组落实学习、纪律、劳动、生活、文娱、体育等各方面的工作。

在班级具体活动中,班委会成员服从各小组管理。

二、引入企业班组“7S”管理模式,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7S”内容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节约、安全、素养。

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按“7S”要求来做,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具体落实在班级教室、实训室、宿舍、活动区、卫生责任区的自我管理。

为了便于评比,7S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往往都是在班组长的组织下落实的,实施7S管理后,有利于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走向规范有序。

三、引入企业班组之家模式,建设班级之家

让技校学生对班级有归属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环节,让班级学生都参加到美化班级的建设中来,共同美化班级,感受班级就是我的家。

全班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按照班组分工不同,发动学生购买彩纸、彩笔、剪刀等文具,共同设计、沟通、合作、布置班级文化墙;

推荐班级名人名言;发动学生捐书,建设班级图书角;班级共同完成教室布置规划,班组长带领学生完成设计及材料的征集。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充分展示班级学生的才艺,逐步形成班级文化。

为了让更多学生得到锻炼,班级之家要布置定期更新。

现介绍洋浦技校xx级化工2班班级布置案例。

教室讲台右边彩色边框区域布置班委会名单与照片展示、课代表名单照片、班级各小组名单。

讲台左边彩色边框区域设置学校规章制度与班规、定期更新的班级公示、班级图书角。

班级大门对面墙设置班级活动照片,展示和班级名人名言。

在班级大门旁边的彩色边框区域设有学生优秀作业展示和班级同学文艺作品等的展示栏。

班级后墙黑板定期更新黑板报,黑板报上方是班级荣誉奖状展示。

在教室右后角规划的区域规范放置卫生清洁用具用品。

四、开展班组活动及评比,提高班级凝聚力

当前技工学校学生的个性多样化,通过征集班歌,让班级学生经常唱班歌,容易使学生产生认同感。

学生推选喜爱的歌曲包括《同一首歌》《明天会更好》《感恩的心》《相亲相爱一家人》《团结就是力量》等。

此外,还在班级定期定时开展传统文化诵读与美文欣赏读书评比活动,传统文化诵读内容包括《三字经》《弟子规》《生活谚语》《经典励志名言警句》等。

五、引入企业文化讲座,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学校请开发区大型企业到学校开展企业文化讲座,请企业领导到学校与师生进行座谈交流,学校把企业文化、企业班组管理内容引入课堂,不定期组织班级进企业参观、实习、实训,使学生在校就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六、引入企业拓展活动,让学生在感悟中成长学校在试点班级引入每两周一次的拓展活动,让学生在拓展活动中感受沟通、合作、理解、感恩、规则、信任。

高职院校高效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第6篇

关键词 班级管理 高级

高职院校学生有别于普通高校, 一般来讲,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着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因此高职院校的班主任与普通高等院校的班主任有所不同, 如何管理好班级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应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如何针对不同特点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寻求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正确处理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将是十分有必要思考的问题,高效的班级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重抓好。

一、认真负责、腿勤手勤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做好班级工作,最主要的就是要了解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特点,这样,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班级管理,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学习态度怎样、能否遵纪守法、有什么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这就需要班主任勤跑、勤观察、勤了解。定期走访宿舍,与学生谈心,经常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听的多、看的多、了解的多,就能使班主任掌握了大量的实情和第一手资料,为制定有针对性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同时也需要平等的对待学生,把学生当自己的朋友,本着公平、公正、慎重的原则,“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当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时,艺术的批评学生,指导学生,使其心服口服,树立好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俗话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虽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但在做好指挥官的同时,还得做好战斗员准备。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好。班主任的行动最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十分注重多动手,以自己的行为去带动学生。教室里偶尔出现纸屑,主动捡起来;教室里桌椅摆放不整齐,自己动手清理,这样班主任的手勤、腿勤,将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使班级工作都变得得心应手。

二、以诚待人、把握心理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良好沟通的保证。

班主任如果不能走进学生内心,则其教育将是乏力的[2]。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取得学生信任。信任不是强求得来的,只有坦率而真诚的走入学生生活,在理解的前提下与学生沟通思想,以自己言行规范学生的行为,感化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使自己不仅成为良师而且也是益友。当真正成为了班级的一员后,学生就会和你无话不谈,你才能他们的话语中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方法,适应性,情绪,情感,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需要,窥探到他们的内心,这样有利于你“對症下药”。研究学生的心理需要,就必须多和学生接触,多和学生打交道,尽量多的去了解、掌握学生的有关“背景”材料,努力找到与学生的共同话题,使自己融入学生 的生活,成为学生群体中的一员。教师也应当尽量多的让学生了解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熟人”,使其在老师面前感到安全、亲切、可靠。

三、要强化班委建设,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与班委工作有很大关系,倘若班委在学习和生活中没有表率和楷模作用,没有正气、大气,就会失去“群众基础”,失去“群众”信任和“群众”支持,全班务必陷入被动[3]。因此班级创建一开始,就要极其注重班委的建设和培养。班委产生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班干部由同学民主选举产生,让学生自主推选自己的班委会。每周日晚召开班干部例会,总结上阶段的经验与不足,及时处理当前班级事务,并对下阶段工作提出建议和规划。同时在班主任、班委会的组织下,制定相对严谨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量化考核到人,使得在以后的工作中有章可循,处理事情有法可依。

四、要加强学风建设,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调整,同学们都会对自己的前程进行定位,对专业知识有理性的认识,而随着专业基础课的开设,大家都对专业知识有愈来愈强烈的渴求,不少同学去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上网收集专业方面的知识,从书本的理论扩展到了实际的案例方面。为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同心协力,一方面一起主抓课堂45分钟,着重在质量和效果上下功夫,让发家牢固树立“学习是学生的天职”的思想,另一方面要结合社会就业形势宣贯、责任心提高等活动,让每位同学都不敢在自己的学业上有所松懈和荒废。

通过劳逸结合,来丰富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提高学习效率。将学与玩有机统一起来,鼓励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看些感兴趣的书籍,到操场上做些有意义的体育锻炼,组织爬山,骑自行车踏春,娱乐烧烤等活动,让同学既玩的开心,又学的有劲。

五、要扎实推进“四位一体”班级管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

班级管理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班级管理工作涉及到学校、老师、学生等各个方面,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协调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需要建立专业研究室主任、班主任、德育导师、职业导师等方面共同努力、统筹协调的“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机制,各方面各司其职,相互间密切配合,才能保证班级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发展,这对于指导班级建设、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为了做好各项工作,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着力组织班级教育管理工作,协调班级导师的工作,创造性地为专业研究室主任、德育导师、职业导师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平台,注重相互协调配合,联合职业导师、德育导师组织开展了主题知识讲座、主题班会、读书活动、大讨论、演讲比赛、参观学习等一系列班级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提高综合素质,寓教于乐,让大家在娱乐中得到教育。

六、要强化落实,把“三全”育人工作贯穿于教学管理各个环节

“三全”育人工作是指要把育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为此,我结合学院文件要求着重做好各项统筹协调工作,切实发挥课堂主渠道育人功能,通过开展各项有助于学习、生活、今后就业的活动,鼓励大家积极加入各种社团,发挥社团文化的育人功能。做好学社服务工作,结合学生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和学院有关部分协调,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他们的工作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影响着他们的人生方向。如果把班级比做是一条航行的大船,那么班主任就是掌握方向的舵手。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件十分繁琐却又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它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重大问题,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此充满信心,倾注心血,则一定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梁泽兴.高职院校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研究[J].河南科技,2011(14).

[2]徐建东.高校心理教育课程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3]何远方,张玉红.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之我见[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1(3).

[4]孙移.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7).

浅谈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方法 第7篇

在过去的几年里, 高职院校的生源越来越紧张, 学生成绩相对较差和思想道德约束感的相对较弱, 形成了生源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行为习惯的严重参差不齐, 使在校生中学困生、心困生、潜能生数量增多, 促使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

二加强良好的班风、学风建设, 是管理好班级的重点

高职学生的教学管理特征要求其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要更深入细致, 更加贴近学生, 更需要追求实效, 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 辅导员是学生管理的直接接触者, 这就需要辅导员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不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 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 使学生管理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管理的核心, 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条件, 这需要辅导员以情感沟通为桥梁, 以真诚、尊重、理解的态度与学生交往, 从而建立起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辅导员应转变传统的社会角色观念, 改变权威者的形象, 变成与学生完全平等的朋友、知己,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首先必须全面掌握被教育者的思想状况, 辅导员要积极排解学生中的思想症状,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通过沟通, 及时地进行思想教育, 积极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室成为学生的导师, 在宿舍当好学生的家长, 在校园成为他们的朋友。建立、健全班级的管理制度, 狠抓班风、学风建设, 学生的思想教育既要注重师生的情感互动, 又要注重通过规章制度教育和规范学生, 即与学生建立一定的情感基础后, 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学校规章制度的教育, 并以此为基础, 指导班委会、团支部结合班级实际情况, 制定一整套系统的、全面的、可行的班规, 使班级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避免班级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班纪班规不仅是约束学生的某些行为, 同时应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平台, 鼓励学生多进行交流, 培养交际能力, 鼓励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鼓励学生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在班级制度的引导下, 班风、学风紧密相连。从学生来讲, 学风影响其自身的学习成绩乃至今后的成长和进步, 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力量, 对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及个人修养等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辅导员, 应多给同学们创造彼此交流、学习的机会,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课外活动、第二课堂、在班级内和班级之间进行各种比赛, 既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知识水平。这些活动要以促进学风建设为前提, 要重视学生的学习, 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活动。要克服学生竞争意识不强、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差、动手能力差等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学习,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课余文化生活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强化班、团干部教育, 使他们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

三推进班干部队伍建设, 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排头兵, 抓好班干部的教育工作, 就解决了班级的动力和方向问题, 抓住了班级管理的关键环节。因此, 辅导员对班干部既要重视教育和培养, 也要注重使用和指导;在政治思想教育上, 凡是要求普通学生做到的, 班干部要率先垂范, 甚至有些普通学生做不到的, 班干部必须做到。而且所有班干部都必须自觉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 定期听取学生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纠正班干部的不良倾向, 使班干部的管理过程逐步深入。其次是在班干部的使用和指导上要制订并实施班干部管理制度, 使其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每天实行班干部值日制度, 按时填写班务日志, 值日干部向辅导员定时报告请示, 以方便当天工作能够得以安排并实施。每周实行班干部例会制度, 由班干部对上周班级情况做总结以及对本周工作进行计划, 辅导员再针对有关情况提出意见, 师生共同讨论出最佳方案后, 由班干部具体执行实施。另外, 班干部任免实行公开测评淘汰制度, 每届班干部的任期为一个学期, 一个学期结束后, 全班同学对所有班干部进行量化测评, 对于考核达不到要求, 且同学们反响较大的班干部在下学期予以撤换, 再由全体学生公开投票选举新的班干部。对于班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在大会上解决;个别问题, 私下谈心, 进行指导, 促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既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 同时也指出其不足;既发挥了班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又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锻炼;既发挥了班干部的主力军作用, 又营造了班干部竞争的热烈气氛, 同时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根据年级特点和专业特性, 使教育和服务相辅相成, 根据年级特点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能使辅导员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有的放矢。

四加强辅导员自身的理论水平、职业素养, 是班级管理的支撑

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力量, 要不断更新观念,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以自身的学识、品行、才能去引导、教育学生;要多学习理论知识, 让工作中少一些感性, 多一分理智, 以给学生正确的指导、真诚的关爱,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 辅导员也受到教育。

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繁杂, 方法多种, 只有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 才能使辅导员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摘要:在职业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中, 要求其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更深入细致, 更加贴近学生, 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是管理好班级的重点。做好班干部的重视教育和培养教育工作, 营造出班干部竞争的热烈氛围, 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意识,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辅导员,师生关系,班风,学风,班干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社科 (2004) 5号

[2]郑家茂.关于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 (8) :40~43

[3]黄志刚.浅论班主任如何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J].卫生职业教育, 2005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探讨 第8篇

1班级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的建立

俗话说, 沟通是架设心灵的桥梁。人与人直接和谐的沟通交流, 能增进彼此间的感情, 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 班级管理亦如此。要想真正把班级建设好, 就应以学着尊重每个成长的个体, 把激励和信任渗入到学生心中, 给班级组织和学生提供广开言路的平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信息反馈提倡及时、迅速。根据学生交流平台的实际, 各个班可以建立了QQ群, 设立了“班级日志本”, 学生可以自由言论, 同时, 各个班可设有“意见反馈本”供同学们随时提议案。再者, 班主任可每月每班定期召开一次非班干部学生的关于班级情况的访谈。建立这些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主要目的有:一是为学生提供诉说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二是方便了作为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和掌握班级的新动态。

2班级管理体系的维护与加强

学生是管理班级真正的主人。要科学地进行班级自治管理, 就要善于调动学生参与班级自治管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建设一支思想端正、纪律严明、能力突出、职责明确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主导力量。班干部的选定需经过严格的考核。而班干部管理体系一旦建立, 则不随意改动。如随意改动将会影响班级的和谐和稳定性。但班主任要定期或不定期对班干部培训和考核, 教会他们管理方法, 让他们懂得利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科学地客观地管理班级。这样, 班干部才能胸有成竹地管理班级, 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班级的管理才井然有序。对优秀的班干部给予大力表扬, 对个别的班干部的缺点和不良作风, 做到时时提点, 帮助其进步发展。同时要尽量发挥班干部集体的力量, 要求他们从大局出发为班级做出表率。

3班级正式和非正式群体活动的拓展

班级活动内容多样, 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拥有全面发展的多种方式, 如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及社会交往、体育活动、旅行野营、文艺活动等, 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适应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发挥了他们的主体精神, 从而促进了他们个性的充分发展。同时也给班级带来了勃勃生机, 是良好的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手段。

每月一次的主题活动, 每月一次的班会是班级比较正式的全班参与性的活动。其实班级还存在着很多的非正式群体, 这是班主任千万不可忽视的, 他们或以宿舍为单位, 或以兴趣爱好为单位, 或以地域为单位, 只有为他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班级才呈现出丰富多彩且和谐的局面。当然, 对班内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班主任应做到心中有数, 及时进行正面引导, 使其与班集体目标一致, 以为集体争光为荣。

4班级之外的交流与互动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学生之间交往的作用, 他曾说:“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教育要“鼓励合作学习, 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共同发展, 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班级之间有意义的互动与交流可以让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自我的优势与不足, 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会激励学生朝“优秀”的方向迈进。班主任可采用上一届优秀班级学生代表到新一届班级做客访谈、同届班级之间的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来开展。同时, 高职院校的学生会、团委会为提高班级和个人的能力, 经常会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比如“新生学生手册知识竞赛”、“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感恩爱校演讲比赛”、“新生男子篮球赛”等等。对于这些比赛, 班主任要班干部引起高度重视, 尽量发动全班同学都能参与到此类活动中。尽管不能全班都作为选手出场, 但每一位同学都要尽可能成为啦啦队成员, 尽自己的一份力给班级添光添彩。

5班级成长资料的收集与宣传

班级成长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帮助学生逐步记载大学四年的点滴, 为学生学习生涯中搭建一座彩桥, 为学生今后的回忆里构筑一个心灵的港湾, 尤其能够激发学生的班级凝聚力与归属感。班主任应重视班级的宣传工作, 且把它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来做, 从新生入校之初, 班主任就要开始留意班级的宣传人员, 通过学生的笔墨来找到文笔优美、措词精确的学生来写稿;再通过学生参与社团的兴趣、平时的表现来找到绘画、摄影的人员。每个班的宣传人员至少储备6名, 多则不限。他们的职责就是负责班级工作的宣传和记录。同时, 班主任再三告知班干部, 班级每次的活动都要求备份, 而且每次都要送一份到班主任处统一代为收藏, 目的是为班级以后微薄或网页的制作做准备。

总之, 班级管理有方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 只要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有益的, 才是班级管理的最终出发点和归宿。作为班主任的一员, 本人在班级管理实践中进行了初步地探索, 但总感到有种种的困惑和不足, 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 吸收他人优秀经验, 探讨出更适合学生特点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崔云峰.班级管理体制初探[EB/OL].htt p://www.nnez.com.cn/deyu/ShowArticle.asp?ArticleID=771.

浅谈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9篇

1 有个良好的开端是奠定班级管理工作的坚实基础

刚进入大一的学生, 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各种憧憬, 对班级工作充满了热情和激情。所以班主任要抓住学生此时的心理特点, 抓好班级工作的开端, 为班级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1 用各种方法充分了解学生

如开学后的第一次班会课除了介绍学院情况外, 主要有以下内容:学生自我介绍;学生讲解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和对班级建设的期望;是否愿意做班干部等;自己对学院的初步印象。

通过以上内容, 班主任基本上对班级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接下来的军训过程中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 为确定班干部人选做准备。

1.2 确定班团干部人员和班团干部工作职责

班团干部应关心集体、做事认真、积极向上、作风正派、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学习成绩好, 事事能以身作则, 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才能, 能为班级服务, 具有奉献精神。由于大家刚刚认识相互之间还不够了解, 所以我请同学们自荐并说明自荐理由, 结合对他们的了解, 确定班团干部人员。在确定班团干部人员时, 舍长这个职位不容忽视, 如果舍长能管理好作为班级的一个基本单位的宿舍, 那么整个班级也就管理好了。所以一开始应给舍长的定位很高, 非常重视舍长的人选。

班团干部队伍组建好以后,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确定各自的工作职责, 以使他们明确各自的工作范围。班团干部职责中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纪律、学习、卫生、生活、思想, 每方面都有一个主负责人, 下属的负责人也要分工明确。这样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就由哪个负责人负责整改。另外, 还要教育班团干部们之间要团结协作, 共同将班级管理好。

1.3 确定班规和舍规

要营造一个好的班风、学风, 除了要遵守院规、院纪外, 还要有一个适合于自己班级情况的班规和舍规。为了有利于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要求同学们自己制定班规和舍规, 主要涉及到道德、品质、纪律、学习和学生生活规范等方面的要求。如作息制度、考勤制度、值日制度、卫生检查制度;预习常规、课堂常规、复习常规、作业常规;着装仪表规范和要求等。因为这些班规和舍规是在班主任老师指导下由同学们自己制定起草的, 故执行起来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

班规和舍规要加强管理和严格执行, 逐步实现班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 使班级有个良好的开端, 逐步达到班级成员都形成与常规保持一致的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在执行相关规定时, 不管班级在哪方面出现了问题, 都要采取措施, 及时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指定相关人员专门负责, 全程跟踪, 直至最终解决问题为止。如在学习方面, 学院对学生的英语有过级要求, 对那些没有达到要求的同学, 专门指定学习委员和英语课代表负责督促和帮助这些同学学习英语, 直到过级。

为了配合班规和舍规实施, 为每个同学都建立了诚信档案。比如学生在违纪后, 经过批评教育, 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保证以后不再犯错, 同时将此事记录在诚信档案中。如果以后违背, 自己的诚信度将下降。通过这项措施, 约束了学生的违纪行为。

2 创建良好的班风是营造良好学习和生活氛围的保证

有了良好的班风, 才会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班风建设:

2.1 确定班级目标

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和生活阶段的特点和要求, 确定各阶段班级管理目标。每个阶段的班级管理目标都是由班团干部组织大家一起讨论确定的。阶段目标确定后, 要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大家一步一步地去完成目标, 这些目标的不断实现为创建良好的班风打下了基础。

2.2 在班集体中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的舆论导向和风气

好的群众舆论可以教育人, 感化人, 团结人, 增强班集体荣誉感, 进而形成奋发向上的外在动力。这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的舆论正气在班级应占主导地位, 一旦出现问题, 学生群众舆论会有个正确的导向, 违纪学生会自觉得无趣, 大多都愿意接受批评, 及时认错改错。但要达到这一目的并非易事。2.2.1班团干部职责规定团支部干部重点负责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所以要注重培养团支部干部会做同学的思想工作, 使他们能够深入班级经常与同学沟通, 建立深厚的感情, 在班级树立较高的威信, 本身自身素质很好, 能以身作则, 具有较强的说服力。2.2.2请一个高年级的学生会干部做副班主任。因为高年级的学生干部工作能力较强, 工作经验丰富, 在系部甚至学院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 年龄与本班学生相近, 易于与学生沟通, 更容易做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

2.3 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团干部队伍, 组建一个强有力的干部集体

一个好的班团干部队伍核心一旦形成, 就能使班级变成一个团结、坚强的集体。所以班主任应特别重视班团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除了班团干部要严格按照各自的职责履行职责外, 在干部的培养上, 应注重十六个字:着重培养, 放手使用, 严格要求, 热情指导。

首先, 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教育, 排除部分学生一当干部就有一种不正确的想法:我是官, 是管别人的人, 于是就对同学指手画脚, 发号施令。要教育干部树立为班级同学服务的思想, 要有奉献精神, 要做好班级同学的表率和榜样。要告诫干部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要秉公办事, 不要不正当地行使“特权”。

其次, 班主任要鼓励班团干部善于在班级管理上创新, 出新招, 出奇招, 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放心大胆地让班团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 自主管理班级。比如按照教学计划, 第四学期的课程相对而言比较空, 实践性环节较多。所以在开学初的班团干部会议上我们大家一起讨论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针对空余时间较多的情况, 我们决定多搞一些活动来锻炼大家的各种能力, 包括社交能力, 组织领导能力, 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等等。这些活动有的是全班人人参加的, 如一些娱乐活动, 有的是部分同学参加的, 如社会调查, 调查本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到企业打工, 如在本院实习工厂加工零件来提高专业技能等等。每个活动如何计划, 如何实施, 由谁负责都由班团干部们商量决定。另外, 班级的常规管理, 班级的一些其它管理工作也都由班团干部们自主管理, 班主任把握工作的大方向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使他们的工作能力得以提高和锻炼, 又不至于束缚他们的手脚。班主任还要提醒他们要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 小工作, 零星时间去做, 效率第一;大工作, 课外时间去做, 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3 取得的成果

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 上述两大方面的工作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 基础打好了, 非常有利于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 不但班级工作作得井井有条, 而且班主任工作作得也比较轻松, 班团干部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很高。

如今我班已形成遇事有正确的舆论导向, 班级活动人人踊跃参加, 拥有一批工作能力强, 自身素质好, 学习好, 威信高, 善于做同学思想工作的班团干部队伍。因为有了好的班风, 后进生在全班积极向上的氛围中进步很大, 班级年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和优秀团支部”。

参考文献

[1]降保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J].山西教育, 2002, 17.

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 第10篇

一、高职高专工科院校班级量化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最近两年的高职高专工科院校量化管理实施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果只依据不成系统的、简单的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班级的优劣, 量化管理不但起不到促进作用, 反而会给学生的发展和班级的管理带来更大的负面效应。

(一) 实施细则没有紧扣高职高专工科学生的特点

由于高职高专工科院校的学生及其培养目标有其一定的特点, 仅仅依据相关粗线条的量化管理规定是不足以做好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的, 目前实施的班级和学生管理的量化项目还存在一些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必须针对高职高专工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 进一步完善班级量化管理的细则, 包括量化的项目和相关的评分、评价标准。

(二) 对量化管理的看法本末倒置

对于量化管理, 老师和学生都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误区, 应进一步理解评分量化不是评价的目的而是教育的手段, 对班级和个人实行量化管理并不仅仅是为评奖评优评先进提供相关依据, 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激励学生更好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三) 班级量化管理方法单一

单纯的进行量化管理会降低教育的效果, 一些学生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一定行为或者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是出于自觉, 而是为了赢得分数, 久而久之助长了学生的功利思想, 使学生形成了双重人格, 或者对学校的管理产生抵触情绪和不满, 对学生长远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高职高专工科院校班级量化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量化管理作为一种学生、班级、年级乃至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具体的量化内容和量化方法上应该切合管理的实际目标, 体现管理对象的特点, 但是作为高职高专学生班级管理的手段, 却有共同的原则需要我们遵循。

(一) 稳定性原则

量化管理作为一种长效管理手段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稳定不但是对量化管理内容的要求, 也是对量化管理实施的要求。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一些管理者还存在管理随意的问题。在量化管理细则中随意制定一些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制定的不科学, 在管理实施之初又没有对学生进行详细说明, 从而造成管理漏洞、重复劳动, 也大大影响了量化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在量化管理实施过程中, 一些管理者不能持之以恒, 在实施过程中或一个量化周期结束时, 随意更改量化项目、改变规则, 造成“虎头蛇尾”、“言而无信”的不良影响, 甚至失去学生的信任。

所以在对学生班级进行量化管理时, 首先应仔细推敲量化管理的项目和内容, 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量化细则。比如我们设定班级量化的管理的项目包含:学习成绩、思想作风、教室寝室卫生、早操晚寝、素质拓展等一些项目, 每个量化周期都要对这几项内容进行考核, 使量化管理的项目和内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 使学生有章可循。如果在实施中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也应尽量避免中途改弦更张, 可以在征集意见、充分论证后, 从下一个周期开始实施。

(二) 系统性原则

进行量化管理不但要求量化管理的内容和实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也需要形成系统, 对班级和学生量化管理不系统, 就不能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出十分公平的评价, 并且容易造成学生两级分化:好的愈好、差的愈差;以及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级在守纪和进取方面分化严重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在短周期量化管理的基础上“拉长战线”, 形成一个关联学生三年学习生活的系统。比如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的优异成绩和不良表现将在学生大三就业推荐时给予适当体现, 从而增强学生注重整体过程表现的目的性和主动性, 也增加学校和老师在对学生就业做推荐时的公平性和可执行性, 同时也有利于对管理难度较大的大三学生进行管理。

(三) 动态性原则

目前的班级学生量化管理大多停留在机械的依照量化细则加分或减分的层面, 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的功利思想、实用主义的负面效果和班级学生的两级分化, 没有在更大的范围内, 起到它的激励和导向作用。针对这种问题, 已有教育者敲响了谨防班级量化“过度理由效应”的警钟。所以量化管理亟待我们进一步完善量化管理评价体系, 形成动态评价体系, 突出量化管理的导向性, 避免学生为了分数而行动。例如, 学生旷课一节扣3分, 该学生拾金不昧又加了3分, 从总成绩上看学生既没有违反课堂纪律, 也没有获得嘉奖和鼓励, 而实际上这两项内容是不能够相互抵消的。另外我们应在系统量化的基础上加大质量跟踪, 对要求进步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四) 导向性原则

量化的重要目的在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发展, 这就要求在制定操作细则的过程中要结合学校的教育要求, 班级管理的实际, 体现出量化的导向性。所以我们在对高职高专工科院校进行学生班级量化管理时, 应该充分结合高职高专工科院校学生的特点, 符合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由此, 我们可以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成绩考核时, 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 对违反实习、实训纪律的情况加大处罚力度, 鼓励学生考取“双证书”或“多证书”, 对学生的创新意愿要尤其保护, 鼓励学生多出创新成果。

(五) 可操作性原则

制定量化细则是为了实施管理, 所以要特别注意量化细则的可操作性。社会的不断发展会使得学生的思想及行为也在不断地变化, 再全面的量化细则也不可能涵盖所有学生的所有行为, 所以制定量化细则应具有一定的弹性, 具体、外显的行为可以细化出评分标准, 而对一些不适宜机械赋分的行为则需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我约束和调节空间。

三、高职高专工科院校学生班级量化管理的实施

(一) 正确引导、定好细则

班级量化管理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 将其内容用数值来表示, 并根据数量统计结果得出评价结论的一种管理方法。也就是说, 将学生的行为规范细化成若干项目, 对每一项目、每一层次都给予相应赋分, 通过加减分来衡量一个周期内学生的行为, 并给予终结性的评价。这样的方法对老师来说, 可以方便直观的对学生进行考量, 但却对部分学生造成误导, 本来学生努力学习、拓展素质是出于兴趣和自身发展需要, 但久而久之却变成“为得分而去做”, 从而使学生的行为调控总是停留在他律层面, 而无法转变为自觉行动。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实施量化管理前, 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 将教育的要求、手段内化为学生发展自我的需要, 帮助学生端正态度, 正确看待量化管理这个教育监督手段, 而不是将其作为目的对待。也只有如此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制定量化细则是进行量化管理的前提, 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实施细则, 所以在制定具体的指标体系时, 不但应符合学校相关管理规定, 还应充分研究管理对象的特点, 结合具体培养目标制定。管理者 (辅导员、班主任) 也可以将实施细则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讨论后使用。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对实施细则的宣传、推广途径。当然, 经过反复讨论后的实施细则, 一般也会更加合理和贴切。

(二) 严格执行、适度评价

管理制度一旦制定, 如果不落到实处, 就变成了一纸空文。所以管理者 (辅导员、班主任) 要经常督促、检查落实情况, 尽量克服各种困难, 使已经制定的制度一丝不苟的落实到位。一个周期的量化结束后, 管理者要兑现当初的承诺, 赏罚分明, 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取信于生, 也将有利于以后量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对已制定的制度, 执行态度要坚决, 但在执行的过程中, 却要注意“适度评价”。因为学生的行为表现本身就是一个模糊量, 在行为的动机和意图上存在隐蔽性和不可预测性;人的行为表现不仅存在着质的差异, 也表现为程度上的不同;社会变化和人的需要造成了行为的多样性。所以单纯的割裂行为及行为背景的机械赋分, 不但难以真实反映行为的性质和水平, 影响学生对评价的认可, 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体验和行为发展。此外, 量化时的赋分并不是越细越好, 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性, 过于严厉的量化, 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过于具体的操作也会消耗管理者过多的精力。

在量化管理过程中, 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提出。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 量化重在过程, 且需要及时向学生反馈。有些老师将所有的量化工作积压在学期末进行, 这不但增加了期末的工作压力, 也容易造成材料遗失, 导致工作出现漏洞。每周或每月将量化成绩向学生公示, 可以趁热打铁的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引导, 有利于发挥它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及时梳理班级和学生在短周期内的成绩和错误, 会使量化管理更加公正、透明;同时, 学生参与量化管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锻炼工作能力、学习、反思、总结的过程。

(三) 多措并举、不断完善

对学生和班级实行量化管理可以提高工作实效, 但即便如此, 量化管理也并非万能, 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量化管理应和多种教育方法结合起来, 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量化管理代替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集体对个人的带动作用。

做好一个周期的量化管理并不能一劳永逸, 它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 根据实际情况, 结合学生和班级的发展动向, 不断调整具体实施措施, 使老办法焕发新活力, 不断开创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总之, 我们进行班级量化管理目标在于:通过严格考核, 赏罚分明, 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先进、奋发向上的风气, 从而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的意识和能力, 端正学生对量化考核的态度, 进一步做好学生工作,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 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为建设和谐校园贡献出教育者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庞云凤, 秦克铸.班级量化管理中谨防“过度理由效应”[J].河南教育, 2000 (7) .

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 第11篇

关键词班级班级管理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有了更高一层的要求。成人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大批在职、在岗或待业青年重新走进了课堂,成人教育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成人班级普遍存在着上课次数少,出勤率低,课堂纪律差,考试不严肃等现象。在新形势下如何对成人教育进行班级管理,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班级管理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切教育活动及作为班主任的一切职责的总称,“是指以一定的价值为目标,求得具备一定要素的业务的完成。”([美]杜克主编《班级管理》)因而班级管理是班级教育的总和。

2 成人教育的班级管理方法

成人班级中成人的特点是“有家务,有工作,有责任,有学习任务”,在兼顾好学员“四有”的条件下,如何管理好成人班级?

2.1考虑学员年龄跨度,了解成人学员的心理,多方与学员沟通

在成人班级中,学员年龄差异很大,其年龄跨度最大的可达几十岁。作为班主任,对不同人、在不同场合中要学会做相同的角色——老师。

(1)要强化班级的管理原则,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员。例如,有资格参加考试者必须要求其出勤及作业达到规定的最低标准才可,要用严格的制度公平公正地要求他们。

(2)要考虑不同学员的实际情况。成人教育对象中,特别是在职的成年人,他们肩负着工作、家庭、学习的多重责任和义务,困难会更多一些,所以更需要班主任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面对年龄小的学员,更要利用课余闲暇时间与他们谈心,只有加深了解学员的心态后,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3)还要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与学员进行联系与沟通。笔者在接管每个班级初就将自己的手机号在班级公布,平时利用短信、电话与各个学员加强联系,很多时候可能与具体学习情况没有关系,但通过这种方式彼此增进了感情,更容易管理。对于两个计算机专业的班级,还在校友录上建立了自己的班级,大家可以在上面相互了解,相互聊天,班级学员之间的关系更紧密了,更进一步增强了班级凝聚力。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公布一些通知,共享一些作业或复习题。通过这些方式,他们将工作中的难题、生活中的困惑、人际关系中的迷茫都与笔者探讨,加强了联系,从而使班主任工作开展起来非常顺畅。

(4)要经常在班级内组织一些活动,让学员感受到班级的集体感和荣誉感,经常组织一些学习类的比赛,调动班级学员的学习兴趣。

2.2对班干部的选拔培养,建立班级核心力量

班干部是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核心人物,也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关键人物,是班级各项制度落实的执行者,是学校各项活动开展的组织者,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建立一支合格优良的干部队伍不容忽视。一是干部的选拔,班主任在选拔干部时,要注意观察分析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有乐于为集体服务的思想,有号召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要精心培养,通过班主任的培养,班干部才能茁壮成长,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成为班主任的助手。充分相信他们,大胆使用,鼓励他们积极开展工作,逐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树立干部在同学中的威信,对他们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应实事求是,严格指出,不能袒护。

2.3注重对学员能力的培养

成人教育的学员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他们大多数是已参加工作的或是曾参加过工作的,有的还在原单位担任领导工作。由于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知识结构不同,人生阅历、工作经验和能力以及年龄跨度等方面的不同,使我们接触到的学生思想差别很大。面对这样复杂的人群,这样复杂的心理状态,我们首先要了解他们,平时多观察,摸清情况,做到教育学生有的放矢。在学习方面,年轻的学员领悟能力比较强,掌握新知识比较快,就要求他们带动那些年龄偏大,接受知识较差的学员,形成学习互帮互助。此外,实行“奖优罚劣”的做法,以此提高全体学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对优秀的学员进行奖励,重点是奖励优秀,处罚相对要轻,以防影响其工作热情。在班级管理方面,选一些有威望的、在社会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学员负责班级日常事务。给予这些干部充分的权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为学员服务。班长手里都有全班的通讯录,平时调课、临时性事务都是由班长发短信或打电话转告,班主任只要对班长一个人传达就行了。通过班干部带动班级事务,不仅使这些干部学员发挥很好的能动、带头作用,而且也增强了整个班集体的核心凝聚力,提高了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在班级班风方面,虽然成人班不一定像普教班那样树立远大理想,但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对这些学员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是有益无害的。以这样的方式来带动学员,使他们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他们社会生存能力。

2.4做好为学员的服务工作

班级学员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情况各有不同,作为班主任应该关心每一个学员,尊重每一个学员。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面对他们,而应视其为家人、朋友,对他们坚持周到的服务,多鼓励、少批评,善于发挥每个学员的优点和长处,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要时时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人性化服务的管理意识。班主任应该把自己当成是服务人员,是学校与学员之间沟通的纽带。平时像家人般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工作情况,与他们聊天、谈心。但在工作中一定要一丝不苟,将管理原则与灵活处理相结合。如对课堂纪律,要求每个学员一定要尊重任课教师,上课时绝不允许打手机、抽烟。但学员在课间时,可以与教师在楼道或操场抽烟、聊天。 另外,对于每门课都严格要求作业的质量和数量,保证按时完成教师所留的作业。总之,班主任要有一颗爱心,一种责任感,树立为学员服务的意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为学员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2.5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着想,建立起和谐、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班主任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并健康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班级的主体是学生,搞好班级管理的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而班主任教育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作用不可估量。首先在一种融洽的气氛中班级凝聚力增强,学生把教师当朋友,理解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是为他们好,而不是把班主任看成是警察,监视他们,处处约束他们。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建立班级集体核心力量起巨大的促进作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不会感到班主任高高在上,师道尊严。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会导致学生做一些有损集体荣誉的事,而故意“整治”班主任,并认为是“解气”、“解恨”,使班主任工作处于难堪、难做的境地。当然,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并不是说教师不分原则,为了搞好关系而偏袒学生,对学生的违规视而不见、不管,放任自流。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应严格指出,分析弊端、危害,引导学生认识到何为爱、何为害,真正读懂教师的良苦用心,保持教师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树立威望。总之,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班主任的管理效果大大增强,难度减小。师生之间人格平等,心灵相通,感情交融,有利于建立优秀班集体。

2.6注意成人教育所具有的优势与特色

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 第12篇

一、班级管理效能感的涵义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 (Albert Bandura) 认为人的行为既受结果期望的影响, 更受自我效能期望的左右, 自我效能是人类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根据班杜拉的理论我们把班级管理者的效能感定义为:班级管理者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预测。

二、影响班级管理者的因素

影响管理者的效能感的因素很多, 既包括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又包括学校内部条件的影响, 我们只从目前学校内部情况来进行分析。

(一) 管理者管理的成败经验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自己亲身获得的经验是最值得信赖的, 如果我们的管理任务很简单, 给予的条件又好, 即使成功了也不一定有很大的成就感。反过来, 任务艰巨, 条件又欠缺, 我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了, 这样管理效能感就大大提高了, 因此正确地归纳自己的成功经验, 有利于我们效能感的提高。

(二) 管理者的间接性经验

当一位管理者看到某个和自己条件及管理方式差不多的人在管理上取得了成功后, 他会想到自己也应该能完成相应的任务, 他的自我效能感就能得到加强。反过来, 总是看到身边的人失败, 虽然付出了, 但是自我效能感也很难提高。通常我们往往是观察周围人的行为来评价我们自身效能的。

(三) 情绪态度唤起

情绪态度是人们对身边事物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当某个人平时富有自信, 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那么他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克服种种困难, 竭尽全能去实现目标, 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高。反过来有的管理者面对困难的任务, 首先就不知所措, 焦虑不安, 无从下手, 这样必然会影响管理的效能感, 即使做了也很难完成任务。

(四) 学校人际关系的影响

1. 管理者之间人际的影响。

在有良好人际关系的集体中, 管理者之间会相互信任, 相互帮助, 相互学习和交流自己的管理经验, 工作当中以愉快的心情积极的态度来对待, 这样就会提升自己的管理效能感。

2. 管理者与学生关系的影响。

研究表明, 管理者对学生的控制信念, 是否善于控制学生的行为;学生对管理者尊重与否和管理者效能感形成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除此之外学校领导与管理者的关系、学校的管理手段等等都对我们的管理人员有一定的影响。

三、管理者管理效能提高的策略

形成管理者效能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提高管理者的效能感。

(一) 形成科学的教育观

管理者的教育观科学与否直接影响他的管理效能感, 如果我们用遗传决定论的观点来对待我们的学生, 认为学生骨子里的坏的东西很难改变, 对学生失去信心甚至放弃, 这样自我效能感就很难提高。如果我们认为环境和自身的努力是教育的关键, 相信教育能够改变每个学生, 那么就会积极地投身学生的教育, 即使失败也不会放弃, 这样就会增加我们的效能感。

(二) 理性看待他人的间接性经验

我们知道自身经历的成败经验对我们的影响是最大、最有效的, 人类获取知识、经验的最初方式就是自身经验, 也就是直接经验, 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自己取得的成绩, 要经常自我评价, 不断地学习和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 以免犯过类似的错误。当我们尝试由某种方法很难取得成功时, 我们就应该考虑选择新的方法, 别人的成功不是自己的, 谨慎看待别人的经验, 这样才能体验更多的成就感, 提高自我效能感。

(三) 培养和调节自我情感状态

研究表明通常我们把事物失败归结为自己的条件差, 自身能力不够时, 效能感就会大大地下降, 以后就很难改变,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失败归纳为环境因素或者是运气不好时, 这样自我效能感就不会下降, 甚至会接受更大的挑战。因此正确的归因, 积极的情感状态是十分必要地, 无论是简单的任务还是困难的任务我们要学会调整自我的情感状态, 失败也好, 成功也好, 都不要把自己的行为轻易地归结为自身的能力不行, 这样不利于调动个体的积极性。

(四) 加强外部环境的作用

社会必须重视我们的管理者, 党和政府应该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投入, 让我们的管理者觉得管理工作是崇高的工作, 在学校内部我们要建立有序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奖励措施, 在管理者的福利待遇、晋级、评职方面给予优先的考虑, 为我们的管理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五) 自我说服

自我说服就是指个体通过自己对自己的一种鼓励、劝导、评价等来改变自身的管理效能。实际上一个人的自信心其实就是自我说服, 平时我们要经常地鼓励自己, 反思自己, 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校给我们的管理任务, 相信自身的能力, 面对苦难的任务, 自己给自己“打气”, 不要气馁, 慢慢地自己的管理效能感就会得到提高。

摘要: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者的效能感影响着管理者对管理行为的选择, 影响着管理者的情绪状态, 影响对管理行为结果的归因, 从而影响管理的绩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者,管理效能感

参考文献

①张鼎昆, 方俐洛, 凌文辁.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心理学动态, 1999年, 第1期.

②陈琦.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第141页.

上一篇:生态城建设的景观运用下一篇: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