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范文

2024-08-22

引导孩子范文(精选12篇)

引导孩子 第1篇

一.营造快乐读书的浓厚氛围

1、学校环境的创造。在平时教学中, 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教室室内布置, 设立专栏, 张贴学生名言警句, 如:“知识是人类文明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 在教室建立读书角“书墨飘香”, 动员学生交流书刊, 实现资源共享。

2、家庭环境的创造。能利用家长会、校报等渠道, 提醒家长为孩子购买图书, 建立家庭书橱。给每位家长发送倡议书, 引导家长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书籍。要求学生每半个月在家中读一本好书, 并交一份阅读感想, 并有家长做好批语, 能让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树立学习课外知识的良好习惯。

3、家校共建。开展师生家长共读一本书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 教师、家长有计划的选择书籍, 和学生一起来阅读。恰当采用精读、泛读、浏览、速读, 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定期召开家长会, 了解学生在家阅读课外知识的情况。邀请家长参加, 开展阅读比赛、演讲比赛等一系类活动,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搭建快乐阅读的有效平台

1、选择合适的读物。不同年级选择不同的读物, 低年级学生选择短小精致、图文并茂的题材进行阅读, 高年级则要选择文字优美、内涵丰富的题材进行阅读。除根据年龄特点选择读物外, 我们也要结合课本进行选读, 把教材中较为精辟、较易接受的文章、段落、短句分门别类进行总结, 让学生在课上以感情进行阅读, 使之掌握得更加深入, 提高认知力。

2、发挥阵地作用。学校图书室有丰富的藏书, 每周一次的借书活动, 学生兴奋不已, 只觉得一个中午的时间不够。他们平时只要阅览室开门, 他们都很开心, 借书、还书, 小小图书管理员也忙得不亦乐乎。为了更多地满足中学生的需求, 我建立了班级图书角, 让学生们自己捐出一、二本好的书来和大家一起资源共享, 并选派专门的管理员进行管理, 并定期更换图书。定期了解他们的读书情况, 适时表扬, 及时指点。还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学生走进街上图书馆、书店, 让他们进行自主地选择阅读。

三.提高快乐阅读的质量和层次

1、增加阅读量。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通过集体订阅期刊杂志、多种途径收集书籍、建立班级图书室等手段。改变了无书读、无时间读、无心情读的局面, 变成了现在的有书读、有时间读、有兴趣读的面貌, 让学生徜徉于语文的世界中, 遨游于语文的天地里, 真正实现了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取向。

2、以读促写,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既是赏析课的教材, 又是读写训练的范本, 对于这类文章必须“每日指定时刻读它, 读时不放过一字, 读完一部再读别部。想抄录的随读随抄。”让学生准备自己的摘抄本, 摘抄精美文句, 写好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我针对本班的情况, 采取记读书笔记的方法, 要求学生从阅读过的书籍中记下提要, 并表述自己在读书中的点滴体会, 不讲求形式上的完整, 也不要求内容上的联系, 篇幅可长可短、灵活自由、有感而发, 旨在达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他们不再将之视为学习负担, 学习气氛空前浓厚。

3、交流阅读成果。俗话说“水不激不跃, 人不激不奋”。在长期的读书活动中, 要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 体会内涵, 表达心声, 经常开展“读书小明星”、“书香先生”、“书香小姐”“故事大王”等活动的评比, 促进学生读书的热度。开展小测评活动, 采用“讲”“展”“赛”的形式。“讲”即讲述, 采用读书汇报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展”即展评, 就是展评读书笔记、手抄报等。“赛”即竞赛、辩论赛、百科知识竞赛等。这些测评形式, 既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 即激发阅读兴趣, 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是每位教师、家长都关注的问题。要使学生拥有丰富多彩的读书生活, 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首先要营造快乐读书的浓厚氛围, 其次要搭建快乐阅读的有效平台, 提高快乐阅读的质量和层次。

引导孩子读书 第2篇

1、给孩子营造读书的环境气氛

假如你家有个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我建议你在家里孩子经常走到的地方放个小书柜,里面放些童话故事,科幻故事,传奇故事和英雄人物故事,名人传记,动物知识,海洋生物知识,以及简易的历史地理知识类书籍,让孩子随手都能拿到手里,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一个吸引他们的世界。事实上,很多伟人正是在艰苦的童年因为读了几本书,哺育了他们的心灵成长期,改变了他们一生的方向,甚至造就了他们未来的事业。

2、给孩子朗读优美的作品

家长用自然的气息,清晰而响亮的声音,正确而流畅的语音,把孩子感兴趣的作品一字一句的朗读给孩子听,能使孩子通过语言接受书籍的熏陶。给孩子朗读作品,对儿童早期的阅读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成人要选择适合于儿童特定年龄阶段的兴趣特点的图书,在朗读之前,要先对图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故事发展情节、角色人物的特点、语言风格有所理解,从而有助于朗读时更好地运用声音、语气、语速去表达作品。让儿童坐在自己的身边,书的高度与儿童视线平行,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在朗读前引导儿童通过观察封面图画预测故事情节,然后向儿童提出验证各自预测的要求,使儿童带着问题聆听故事,吸收新的信息,思考新的问题。

3、和孩子一起读书 如果你的时间允许,和孩子一起读书、和孩子一起讨论评价书中的内容,效果将更加理想。一家人在晚间的灯下,彼此朗读一段书给家人听。这种习惯,不仅分享知识,也是维系家人感情的良好方式。当代中国的家庭,往往只是“生活的共同体”,除了柴米油盐、锅碗瓢勺、吃喝拉撒以外,常常找不到共同的话题,特别是两代人之间常常找不到沟通心灵的话题。如果养成了一家人一起读书的习惯,正是弥补这一缺陷的最佳途径。如果能经常和孩子聊聊书中的故事,复述书中的故事情节,谈谈读书的心得体会,这个家庭就会逐渐变得高雅。特别是图画书、故事书的内容,假如孩子能够清楚、正确地复述大意,就表示他已经吸收了书中的内容。就书中某一角色进行讨论,并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既帮助了记忆,也锻炼了思考认识能力。让孩子说说读完此书的心得和感想,这对孩子的表达能力也有很大帮助。这种崇尚学习的家庭氛围肯定有利于孩子的成才。有一个母亲在谈到鼓励孩子读书时是这样说的:

儿子上学后,为了使他积累词汇,我们母子经常玩成语接龙的游戏。自然,一开始儿子经常输给我,我有时也有意输给他几次,他表现出了“不服气”的神色。于是他开始翻书、查成语词典,到处搜集成语。我看时机已到,便偷偷地买来《成语故事大全》,放在书架上。这一招果然很灵,趁我不在家时,儿子如饥似渴地读书,准备了一大串成语来对付我,还知道了不少成语的出处。儿子终于“大获全胜”,我佯装不知,但目的已经达到。这学期,孩子又报了一个书法培训班,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我和儿子约好,每天放学回家后,儿子负责教我,我们每天练字一篇,看谁写得好,看谁进步快。儿子早已摩拳檫掌,准备与我一决高低。

就这样,我们母子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其乐融融。没有苦口婆心的劝说,也没有声色俱厉的强迫,偶尔还互相吹捧几句。我对儿子说:“儿子你真棒!将来肯定要超过老妈。”儿子也顺势拍个马屁:“”那是,也不看看咱是谁的儿子!虽然说这样跟着儿子跑跑颠颠的,也耗费了不少精力,但你追我赶的滋味还满有意思,亲情有时变成了友情,母子有时有成了小“哥们”,而彼此的心却靠得更近了。

10年教育儿子的路程使我深深体会到,做一个母亲很难,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知道,做母亲是我毕生的伟大事业。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共享痛苦与欢乐,共同体验成功与挫折。我虽然知道,终有一天,他会挣脱我的怀抱,像小鸟一样展翅高飞,但我不会为此感到遗憾,因为我除了拥有自己的天空,也分享了孩子的世界,是孩子使我生命的体验更加多姿多彩。

4、给孩子讲书中的故事

为孩子讲书中的故事,是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有效途径。它能凭借故事的魅力强烈地吸引孩子,从而诱导孩子为寻找乐趣而自觉自愿地去读书。同时,也能拉近父母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这种要求也会逼着父母必须坚持经常看书学习,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以便需要时如囊中取物一般。

首先,要选择好讲故事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最好在每天的固定时间进行。形成习惯以后,你和孩子每天都会期待着这一时刻,从而使这一活动成为每天家庭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久而久之,家长和孩子都会更加自然地参加这一活动,彼此间合作会更加愉快。我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最适当的时间是每天的上床睡觉前。因为这一时间既固定又不固定,具有一定的机动性,不容易被琐事耽误。

其次,你可以在家里安排一个固定的讲故事的场所。我认为最合适的场所是在卧室或书房。另外,昏暗的灯光有助于创造某种氛围。再次,对于低龄儿童讲故事,每次讲故事的开始和结尾最好有一个固定的动作。譬如,开始时你可以用手在书架上“捞”一个故事;结束的时候,把故事“扔回”到书架上。这样,会对诱导孩子看书起到暗示作用。

成人应以口语的形式,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把图书里的故事内容讲给孩子听。讲故事是用一种交谈或对话的方式进行的活动,这对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认识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讲故事法与朗读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仅要用口头语言来讲故事,还需要运用适当的体态语言去演绎故事的内容。成人在讲故事时应根据故事的内容,控制自己说话的声调、音量和速度,用脸部的表情和身体的动作等来表达角色和故事情节的变化。在讲故事的同时,可以引导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图书插图及文字,可以促进孩子理解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

5、故事表演法

孩子阅读故事图书后,在成人的引导下,以玩偶或自己扮演角色的形式,把图书故事内容、情节表演出来的一种方法。这是在图书阅读后较长一段时间里进行的延伸学习的方法,对孩子的言语、思维、理解和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故事表演的过程中,要鼓励孩子模仿故事里的各种动物的动作、叫声,模仿各种人物的活动姿态、行为与动作。帮助孩子学习故事里角色的语言特点,特别是对话语言。另外,要启发孩子把日常生活中自己观察到的、看到的人们说话的表情、语气、音调等运用到故事的角色语言中,发挥他们的表演潜力。通过故事表演,孩子对图画书里的角色,故事情节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会逐步加深对图书内容的理解;通过故事表演,孩子学习角色的对话和故事里的语言,会促进了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增强阅读的兴趣和对文学作品的体验。

6、与孩子共同讨论书里的内容

父母与孩子一起围绕所阅读的图书,提出一定的问题,进行相关的讨论,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书里的内容。可以是一边朗读或讲故事,一边与儿童进行讨论,也可以是阅读前或阅读后的讨论。

在讨论中,家长的提问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就提问的类型而言,有以下几种:引导孩子观察和描述的提问,引发孩子回忆和比较的提问,启发孩子联想和想象的提问,引发孩子因果推测的提问,引发孩子假设、质疑的提问。当然,成人也要鼓励和激发孩子的提问,通过双向互动的探讨问题的方式,孩子对图书作进一步的分析,将接收的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由表及里地分析和综合,扩展或修正自己的认识,能极大地提高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7、“缠着”孩子把书中的故事和知识讲给父母听 当孩子养成了自觉看书学习的习惯以后,为了强化孩子的读书兴趣,家长要有意地“缠着”孩子请他讲故事或书中的知识,或者以相互给对方将故事为条件,“引诱”孩子讲故事。每次讲完后,家长可故意做惊奇状,大加赞扬,或“缠着”孩子问这问那,询问故事的细节。这会使孩子以后看书更加细心,也会使孩子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这种做法会激发孩子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去,使孩子读书的兴趣更加稳定。

讲故事的作用不仅是让孩子爱上读书,学会读书,还能从故事中获得教益。从“岳母刺字”到黄继光、董存瑞,从女娲补天到宇宙飞船,从安徒生童话到伊索寓言,从祖冲之到李四光,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鞭挞,对科学的向往,对世界的认知,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之中,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8、引导让孩子从书中寻找疑难问题的答案

孩子一般都有缠着大人问这问那的习惯,当家长适时地告诉孩子,他问的问题在某某书中有很好的解答时,孩子就会产生接近书本的强烈要求。例如引导孩子读《十万个为什么》就适宜采取这种办法。家长对孩子讲完一个故事后可以告诉孩子,这个故事就在某某书中,孩子也会慢慢对书发生兴趣。当你给孩子讲三国的故事讲到最精彩的片段时戛然而止,然后告诉孩子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的第几章、第几页,孩子就会主动去翻书阅读。

9、帮助孩子选择读物

一本好书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一本坏书也会毁了孩子的一生。为孩子挑选书籍时,要把孩子带上,要让孩子在购书现场看看家长是如何选择书籍的。一般来说,选购书籍应先读一读书前或书后的内容提要,从中弄清这本书是否适合于孩子的年龄,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再看一下目录,判断一下孩子是否能读懂,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这本书。这里给大家推荐几本中小学生普遍喜欢的书:《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西游记》《三国演义》《一千零一夜》《十万个为什么》等。

10、要指导孩子掌握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

如何引导孩子读书 第3篇

网络时代更要读书,如何指导孩子读书,让孩子喜欢读书,乐于读书,这是一个令许多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头疼的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得到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更需要有耐心。

一、培养读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投入其中,亲身体会到阅读的妙处,把阅读当作朋友,才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感受。我国传统的教育孩子读书学习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刻苦读书,正所谓“头悬梁,锥刺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这个“苦”别说大多数孩子不愿意吃,就是一些成年人也望而却步,因此,教育、引导孩子读书的首要问题是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在刚开始时,由于孩子识字不多,就看一些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书,让他们利用仅识的一点字去感受读书的快乐,对他们不爱看的书不予强迫,以免打击他们看书的积极性和兴趣。

孩子学习时间紧张,指导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见缝插针,丰富自己。多看看丰富多彩的书,既是一种休息方式,也是充实知识的手段。虽说网络时代浏览方便了,但作为求知的学生,学习时间固定,手捧书籍,寻找时间读上几页,浸润书香,记下优美的文段,比快速点击网页、走马观花好得多。

二、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家庭中尽量营造读书的良好氛围。孩子的可塑性强,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想让孩子爱读书,首先家长自己要爱读书,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备一些百科知识、文学类、历史类、地理类的书籍和工具书,同时也便于查找资料。

父母带头读书,用行动感染孩子,父母的行为就是孩子无声的榜样,潜移默化更能影响孩子的行为。在充满书籍的环境中生长,孩子的读书兴趣和阅读能力都会大大提高。注重文化熏陶,经常领孩子逛书店,去文化场所,体验文化的魅力;出外旅游,经常去书店或参观历史古迹,去著名学府,让孩子对文化有更亲切的感受。

三、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要帮助孩子建立科学的读书观,使他们对书籍产生浓厚的兴趣,努力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读书方法和技巧,使其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良好的读书习惯包括爱惜图书,保持图书整洁,不撕书、不折页;鼓励儿童保存看过的图书,鼓励儿童自己选择读物,和儿童讨论哪些是适合他们看的读物,哪些是他们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读物,并以此为标准选择读物,给孩子一定的选择读物的权利;如果为孩子订阅报刊,请孩子自己选择。合理安排时间,父母每周可为孩子安排一次或数次专门用于阅读的时间,定期买书或借书;教给孩子利用儿童图书馆的技能,如图书馆是怎么对图书进行分类的,怎么能找到他最想看的书等。

鼓励孩子记笔记,随便写什么都可以,写个简单的书名也好,可以培养孩子从阅读中获取一些东西的习惯;不动笔墨不看书,鼓励孩子写点读书笔记,助读助记,留下读书的心得,哪怕是片言只语也是好的,精彩章节和佳句要能熟记,提倡背诵一些名篇名句;孩子读了书,要鼓励孩子讲给别人听,或把精彩句子用到作文、书信、日记中去,把書读活。

四、选择适合孩子特点的书

一本好书胜过十本普通的书,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书。正在读小学的孩子,不妨让他们阅读既易懂又有趣味的文章,孩子一般都喜欢图片多的、有拼音的、文字说明少的、故事生动的书。

可选择经典名著。经典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髓,是了解他人、社会乃至世界的窗户。而小学阶段又是接受、吸收人类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引导孩子多阅读一些名著,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

五、老师、家长先做读书人

老师和家长应当是孩子读书最重要的引领人,要做好这个引领人,老师和家长应先是一位手不释卷的读书人。要坚持传统的读书方式,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要坚持手不释卷;最好是要让孩子在不经意间看到老师和家长的阅读状态,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孩子走向传统阅读。

经常听孩子讲述看过的故事,因为,倾听是最好的鼓励,通过听他对书中内容的表述,也可以知道他喜欢什么,知道他的理解程度,便于及时引导和修正。和孩子探讨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对读书的兴趣。

创造机会,让孩子把所学东西展现出来。利用各种朋友聚会,让孩子发言、讲小故事,或者背一段诗词等,这样可以增加孩子的成就感,激发他的读书热情;同时,还能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使其不怯场。

引导孩子爱上阅读之我见 第4篇

一、教师范读, 引起共鸣

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引领学生走进课文, 体验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走进人物, 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 要在课堂上做好朗读示范, 它可以是抽象的无声的语言符号变成动听的有声信息, 教师感情充沛、表情自然、轻重缓急适度的范读, 可以准确传达出对课文的情感, 特别是对话多的课文, 读的时候要像演员那样, 教师自己先进入角色, 像电视中“月亮姐姐讲故事”那样, 把课文有声有色地朗读给学生听。学生可以放下课本直接听老师范读, 闻其声, 视其人, 自然亲其情。儿童的模仿能力极强, 他们的思想感情随着老师的语调、语气、语态的变化而变化, 从而进入课文的意境之中, 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二、注重朗读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 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 读出音韵, 读出意境, 读出情味。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1. 阅读选材难易应适当, 范围应广泛。

在内容上, 所选材料要尽量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文化教育、风土人情、传说、时事、人物及科普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的养成会给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初可在课堂上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指定的材料, 并对难句、难文进行适当讲解。随后可以给学生布置长期的课外阅读任务, 教师定时抽查, 并不时地安排课堂时间与学生分享精彩段落, 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学生能持之以恒。

三、注重由读到写

读是理解吸收, 写是理解表达。结合写的训练会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 提高智慧, 在丰富和发展语言的同时, 提升精神生活。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文章由于作者构思立意、运笔行文的需要, 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 形成语言文字的空白。教学时, 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瞻前顾后, 补充情节或空项, 则能促进阅读, 增强语言训练的力度。如《黄山奇石》一文, 课文根据黄山岩石名形相似的“奇”, 通过“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等石的具体描写, 突出“很有趣”、其他奇石。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一笔带过, 形成空白。我们可引导学生紧扣“奇形怪状”, 抓住岩石的名字, 发挥想象, 分别说说这三块略写的岩石的样子。模仿前文描写的句式手法, 把这三块岩石具体写下来。然后要求学生改写课文, 把这三块岩石作为详写的内容, 把原文中详写的四组岩石作为略写, 开头结尾不变, 进行更高层次的训练。

怎样引导孩子社交 第5篇

天气不错,我和老公带春添去在雕塑公园,儿子早就想去开那个游园电瓶车。不巧的是我们到那里的时候车正好全租出去了。我们想开的话,就要等。

春添不想放弃,希望我们可以陪他等。旁边正好有个充气城堡,所以小家伙又提出要求:希望先玩充气城堡,等车来了再坐车。

不过进入到充气城堡的时候,春添只是在城堡的门口转悠(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春添是个自我保护意识极强的.孩子,我想他需要在门口观察里面是否有他认为的不安全的地方,这样小家伙就可以马上从门口逃出来)。因为我和春添爸爸都进不去,我们只好站在外面看。

独自在城堡里的春添遇到困难了,城堡二层有个高滑梯,春添必须从一层的小门口进去,才能上到二层的滑梯。可是门口有一男孩儿一女孩儿把守,不让春添进去,我看见小家伙坐在那里生闷气。我让儿子过来告诉他:“你跟小哥哥姐姐说这是大家的地方,你没权利不让我进去,我要进去。请让我进去!”因为我这方位正好可以看到、听到儿子他们的对话,就有了以下的对话:

春添:“这里是大家的地方,请让我进去”(讲道理)

哥哥姐姐“不行”

春添:“让我进去,你没权利不让我进去!”(有点生气)

哥哥姐姐“不行”

春添:“让我进去吧”(带着哀求的语气)

哥哥姐姐“不行”

春添努力了,却失败了。我站在外面那个着急!

这一着急,来了灵感,赶忙叫儿子过来:“你跟小哥哥姐姐说给你票,让我进去。”

春添又回去做努力,在一层小门口,小家伙随便抓了一手的空气,告诉门口的哥哥姐姐:“给你票,让我进去吧?”

那2个哥哥姐姐却依然说不让进,不过口气缓和些了。

里面的小男孩儿对儿子说:“你给我钱买票。”

春添又随便抓了把空气给到那个小哥哥的手里,小男孩儿和小女孩儿一同说:“进去吧,你买票了,可以进了。”

之后小家伙就会了举一反三,有时候跟别人讲道理,有时候也会对那些大哥哥姐姐说:“刚才你们让我进了呀?!我要进去!给你票吧!我交钱买票。”--我真得很激动,虽然是小事儿,但是儿子却通过我的引导,真正学会了自己的社交。

引导孩子交益友 第6篇

“是啊,永强的家离我老家不远。”我答道。

“趁着暑假,我想带儿子去他家玩一玩,你顺便陪我们回老家一趟好吗?”林主任这么说,我当然答应,因有顺路车可乘。

林主任的儿子小伟在县实验中学读初二,成绩优秀我早有所闻,我多次想向他请教教子经验,但一直没机会。我很佩服林主任,他整天工作忙忙碌碌,辅导儿子时间很少,但小伟学习很自觉,成绩也很优秀。他究竟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回老家的路上,我向林主任讨教,谁知他却说先别谈这些,等回到办公室后再说。

到永强家,林主任叫小伟与永强一起玩,他则用自己买来的肉菜与永强父母一同做午饭。返城前,林主任拿出1000元钱送给永强父母,说是给永强上高中的一些生活费。并邀永强随同我们回县城,与小伟玩几天。永强很高兴,其父母也乐意。永强收拾衣物随我们进了城。

第二天,我到林主任办公室。林主任说:“昨天你要我介绍教子经验,不瞒你说,我从不对孩子不厌其烦地讲大道理小道理,也没有手把手地指导孩子读书做作业。我不想这么做,也没有时间这么做,我的那一点点空余时间,都是用来陪孩子玩的,好让他开心。但是,我并没有忽视家庭教育。我会千方百计让儿子接触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与他们交朋友,让儿子在良好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进而也能像他们一样能自我管理,发奋努力。小伟在初一学年的暑期里,我听说教育局有位同志的儿子李非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韩语专业,到大四时就被外交部选送到韩国留学,毕业后将留在中国驻韩大使馆工作。于是我趁李非回家过春节之机,带儿子去他家玩。通过交流,小伟非常敬佩李非,发誓以李非为榜样,也要考上北京外国语大学。树立了目标的小伟,读书用功,自觉性强,无须父母操心,有时倒是我担心他用功过度影响健康。

“其实,如此教子法,我是从儿子进入小学三年级才开始的。那时儿子生活、学习不自觉,我又没时间来管教他,这让我苦恼了好一段时间。最后想出一计:通过创造良好环境来塑造儿子,促其成才。当儿子与一些品学兼优的孩子交流后,果真大有变化,渐渐地也就学习自觉、生活自理了。几年间,小伟共与13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结成了好友,常与他们相处,常与他们或电话或邮件交流。良好的氛围促使小伟不断进步。”

“坏东西”引导好孩子 第7篇

其实, 如果全社会行动起来, 把担心和焦虑变为积极的指导, 我相信互联网这个所谓的“坏东西”一定可以变为塑造孩子们最生动、最直接、最先进的“好东西”。

“地球是圆的, 世界是平的”。互联网, 是一种高效、信息量充盈的沟通媒介。它不断地拓宽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分享着人类点点滴滴的进步, 同时也给予形形色色的普通人群向社会公众展现自己的平台。互联网上所展示的多方面、多层次精彩内容不但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 而且诱导了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对于孩子而言, 他们仍然是比较缺乏自控力的个体, 如果要求他们独立地在互联网络上独立筛选正面资讯, 自觉进行学习, 也许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小孩大都是喜欢玩的, 缺少了老师面对面的施压及约束, 大人有意识地引导和修正, 让孩子自主地在网络上“遨游”, 学习质量是难以保证的。

从网络的特点和孩子们使用的实际情况看, 在他们一开始认识电脑时, 就应该进行“网德教育”。学校正是孩子们学习交流最集中、最丰富的场所, 以下做法不妨一试。

1. 与学科知识紧密联系, 查找有用资料, 把枯燥的书本

学习立体化、全方位化, 把课文文字图片化, 让互联网成为学习的“万花筒”。比如老舍的《草原》一文, 在课堂上, 孩子们把自己对草原景色的构想, 用画图工具表达了出来, 又在网络中搜集了很多草原美景、草原人民载歌载舞的图片, 通过班级的局域网络相互传阅, 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又如课文《金色的鱼钩》, 文章是以顺序的方式, 展开故事的讲述, 学习中孩子们用office工具, 把文章改编为倒叙, 以“一个生满铁锈的鱼钩”开头, 缓缓将整个故事道来。自己动手, 孩子们能增强亲历感, 从他们紧盯屏幕, 满含深情的双眼, 我们能体会到老红军战士带给他们多么强烈的震撼。课后, 老师们把改编得最好的文章, 更新到校园网“今日美文”上, 把孩子们对网络、对学习的关注, 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而且这种把文章开头结尾或表达方法, 顺序进行改变的教学方法, 本身也是直观、省时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意识的最好方法。

2. 丰富校园生活内容, 浏览新闻, 及时了解全世界的发展变化。

我们组织孩子们在暑期发表自己对世界杯、世博会的看法, 可以是图片、文字、视频DV的方式。我们鼓励孩子们多多参与时事, 不一定非要身临其境, 网络、书籍这些媒介早已将我们和世界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我们还鼓励孩子参加网上有益的竞赛活动、投稿活动、爱心传递活动, 在老师的指导下, 搜集资料, 完成任务。很多孩子得到了参与省市级竞赛活动、发表文章的机会, 还有的孩子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活动中去, 得到很多启发。学校建立的校园局域网, 由专门老师负责, 孩子们在校期间每天都在更新。他们可以在网上交流自己的学习、生活心得, 在博客上展示出才华, 在不同的版面分享同学的、班级的进步, 交流成长中的感悟。

3. 培养社会主人翁意识、民主意识, 鼓励他们对学校活动、教师教学、班级管理发表己见。

我们让孩子们在网上搜集资料, 开辟校园网专栏, 评价校园周边的环境, 发布自己的低碳生活主张, 等等。

4. 学习怎样广泛、文明地与人交往。

我们教给孩子们使用绿色聊天工具, 闲暇之余, 和远方的亲人、世界各地的朋友聊聊天;劳逸结合, 我们鼓励孩子们玩一些益智小游戏, 比如“小河里有七块石头, 最左边三块趴着三只红青蛙, 最右边三块上趴着三只黄青蛙, 小青蛙们怎么跳跃, 可以互换位置呢?”并且引导他们自己设计类似的小游戏, 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老师、家长要让孩子们明白, 并不是所有电脑游戏都是坏东西, 关键是要有辨别能力。选择适合孩子的游戏, 对他们学习生活是有好处的。

教育是双向的, 我们给孩子们指明了方向, 家长和老师还需经常倾听孩子们在实践中对使用网络的反馈, 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对于孩子们而言, 学习是“发现”、“模仿”相结合的过程, 我们希望孩子不要做的事情, 自己一定要坚决抵制。“教育者首先要被教育”, 家长和老师要做好表率, 自身行为要端正。

再者, 我们不能依照成人的伦理、审美标准, 设置媒介传播导向, 不能依照成人与传媒文化之间的关系, 判断媒介对稚弱儿童的影响。这是儿童发展成人化、现实化倾向的重要原因, 导致一些儿童过度依赖与使用媒介, 沉溺于由鱼龙混杂的电视节目、网络游戏或交际社区等所营造的虚幻世界中的重要原因。

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白, 虚拟世界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而不是替代;网络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工具, 而不是回避生活、躲藏自己的地方。通过全社会的齐心协力, 电脑和网络定会帮助所有的孩子们开启成功的大门, 成为建设社会的栋梁之才。

摘要:电脑、网络的普及, 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直通世界的门户, 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老师们应该主动行动起来, 引导孩子们合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 为生活服务, 为学习添彩。

用心倾听, 引导淘气孩子健康成长 第8篇

一、淘气幼儿的行为表现特征

心理学研究及从教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淘气幼儿一般均有以下特征: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霸道、爱发脾气、攻击性强;自尊心强、批评时会顶撞大人;鬼点子多,常做出意想不到的事,回答问题时常回答出一些奇怪的答案。

二、淘气幼儿的成因分析

(一)有待探讨的家教方式是导致幼儿淘气的原因之一

1. 父母长辈们把孩子当作宝贝看待,总认为宁愿苦自己也不能苦孩子,在这种意识支配下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哪怕明知是不合理的要求。这些在溺爱中长大的幼儿到了幼儿园普遍表现出霸道、脾气大,稍受委曲就大吵大闹等特征。

2. 父母受传统育儿思想影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这些孩子在家中没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稍犯错误就会受到严厉批评甚至打骂。这些孩子在家中因为受到长久的压抑,到了幼儿园就会把怨气发到其他小朋友身上。稍有不顺就会找其他幼儿出气,在学校和家中表现判若二人。

(二)有待探讨的教师教育态度也是导致幼儿淘气的原因之一

1. 虽然教师都觉得淘气幼儿有灵气,但说实话,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班中这种孩子越少越好,最好没有,因为难于管理。在这种潜意识支配下,淘气孩子要得到教师的表扬比较困难,经常遭到教师的批评,哪怕有些成绩也往往被教师疏忽了,有点错误就被放大,受到批评。

2. 有些教师也想把淘气孩子教育好,但对这个反复、长期、复杂的过程缺乏耐心,没坚持多长时间就放弃了,因此当孩子又一次犯错误时,便以更加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

三、淘气幼儿的引导策略———倾听

幼儿园教育纲要要求我们:尊重幼儿。但是如何尊重幼儿,特别是尊重淘气幼儿却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事情。尊重幼儿,并不是对他们百依百顺,而是要求把幼儿当成独立的个体,把教师放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蹲下来同孩子说话、交流,用心倾听,借以寻求心理上的沟通与默契。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用心倾听就是尊重幼儿。

(一)倾听幼儿思想,引导淘气幼儿合理交往

淘气的孩子精力充沛,活动量大,但自制力差,他们很想和同伴交流,但把在家中养成的不良习惯带到学校,易被其他小朋友和教师误认为是淘气。其实,教师多倾听孩子的想法,满足他们想和同伴交往的愿望,下次就可能不会出现这么多的淘气现象了。况且,在和同伴交往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有助于他们从别人身上学到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久而久之,也能帮助他们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因为同伴交往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往往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引导淘气幼儿合理交往,教师要为其创造必要的条件,因为淘气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比较严重。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合作游戏,并且明确要求淘气幼儿必须共同参与。如共同搭积木完成一个造型,共同完成一幅画或几人一组的体育游戏等,为淘气幼儿交往创造机会。活动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这样,共同配合完成一项任务,二人或几人协商的过程就为淘气幼儿提供了交往的机会。教师还可以把淘气幼儿在合作中和同伴交往的培养贯穿在幼儿活动的各环节当中。如共同叠被子、搬椅子、收拾玩具等。这样与人商量、讨论的交往,既让淘气幼儿的精力有了发挥的地方,又在教师的特别关注下培养了他们的自制力,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同伴合作交往的能力在反复的锻炼中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二)“倾听”幼儿行为,引导淘气幼儿学会约束

淘气的孩子霸道, 爱发脾气, 颇具攻击性, 其中攻击是孩子宣泄抑郁和不满情绪的最不好方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极为有害。所以教师必须进行及时矫正、引导。在幼儿园,特别是活动时,教师由于怕淘气孩子闹出事情,在活动时会尽量减少让他们参与的次数。其实许多淘气的幼儿都是聪明的,有的还具备很强的协调和组织能力。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参与欲望,在事先打好“预防针”的基础上,让他们和其他幼儿一样也有开心活动的机会。如果不能满足他们参与活动的这种欲望,他们就会通过发脾气、攻击这些不良行为来引起教师的注意,因此也就显得更加淘气。实践证明,以下方法对引导淘气幼儿学会约束非常有效。

安排座位时,教师可以把淘气幼儿安排在自己视线易顾及的地方,经常提问和暗示让他们明白老师非常关注他们,平时尽量多给予鼓励肯定,每次活动前时让淘气幼儿先操作,然后要求他们协助老师负责管理本小组,活动中让他们当本小组教练或组长,从而培养他们形成耐心、专注的习惯,逐渐学会约束自己。

(三)倾听幼儿提问,引导淘气幼儿主动探索

淘气幼儿爱提问题, 回答问题时常回答出一些奇怪的答案。其实,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可贵的,它是孩子学习、获取知识的动力。

对幼儿好奇的行为,我们不应简单地把它归为淘气捣蛋而加以批评和制止,这时如果只是斥责或打击,他们的求知欲望就会被泯灭,正在萌发的自信心也会遭到扼杀。我们应当具体分析,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一方面,我们要向孩子介绍简单的事物知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我们要耐心讲道理,对回答出一些奇怪的答案在必要时适当地加以解释,或请幼儿本人展示此答案的来龙去脉,使幼儿被强烈的求知欲望支配,积极主动地探索事情。这样幼儿在精神上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那些淘气捣乱的行为自然会逐渐减少。

(四)倾听幼儿要求,引导淘气幼儿懂得放弃

淘气的孩子自尊心强,批评时会顶撞大人,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大哭大闹,甚至尖叫、打滚。如何能既保护幼儿自尊性,又不迁就他们的无理要求,且让他们心悦诚服呢?关键在于长辈和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法。这需要家园配合,共同努力。

1. 态度上应该既尊重孩子又不迁就孩子。

以下案例就很能说明问题:有位小男孩在某商店里发现了一辆带铁轨的玩具小火车,叫他爸爸买,爸爸对他说:“这火车太贵了,爸爸没那么多钱买,我们到别处去看看好吗?”孩子立即说:“那您有了钱要帮我买。”说着跟爸爸走开了,周围的人对这小孩赞不绝口,都说他太懂事了。有人问他爸爸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爸爸的回答很简单:“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我们之间就相互尊重,孩子对的,我尊重他的意见;孩子错了,我决不会迁就他,会找理由说服他,要求他也尊重我,这是习惯。”这习惯使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讲道理,学会了懂得放弃。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如果不论是否合理一味地否定孩子提的各类要求,孩子要么形成不服管教的性格,要么变得一味顺从,行为没主见;如果不论是否合理一味地满足孩子提的各类要求,孩子要么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要么变得不讲道理、任性。因此,只有能相互尊重又懂得放弃的孩子,心理才会健康发展。

2. 与孩子对话要平等,不能认为自己是父母或教师就可以趾高气扬。

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孩子为什么要提这个要求,可能深入交谈后孩子自己都为认为所提要求并不合理。因此,我们必须让孩子明白,需要的满足是有条件限制的,谁都不能随心所欲。只有这样,家园共同努力,孩子才会懂得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学校里,并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够得到满足的,必须放弃不合理的要求。

总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家庭的希望,我们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淘气幼儿。淘气的孩子都聪明,用心倾听,帮助孩子扬长避短,特别是纠正言行举止上的不足对家庭、学校、社会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深信,通过家园的共同努力,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一定会使众多的“淘气王”健康、快乐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摘要:幼儿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特别淘气的孩子。这些淘气的孩子, 教师普遍感到头疼, 家长心里着急, 可又缺少引导的办法, 听之任之易使孩子产生抑郁、强迫等心理疾病, 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本文结合教育实际, 从淘气孩子的行为表现特征、成因分析入手, 通过用心倾听深入淘气孩子内心的方法, 采用循循善诱的策略对淘气孩子进行相应的教育, 引导其健康成长, 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实践证明, 淘气的孩子是聪明的, 是可以教育好的。

关键词:倾听,引导,淘气,成长

参考文献

[1]庄爱平.“调皮”儿童的形成原因及教育对策[N].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6-01-30.

[2]姚金芳.正确看待“调皮孩子”[J].山东教育, 2007 (11) .

[3]张丽芳.儿童攻击性行为案例分析[J].辽宁教育, 2005 (12) .

正确引导孩子多读书, 少看电视 第9篇

现代媒体不能完全取代文字材料的阅读。因为视频的观看只是一种被动活动, 长时间沉迷于电视或网络视频, 学生容易形成懒得思考、惧怕动脑筋的坏习惯。与枯燥的汉字相比, 精彩的图像更直观、形象、生动, 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这些大量的直观的图像削弱了阅读主体意识的深度, 使学生大脑幻入变化多彩、刺激的图像世界, 此时学生在没有思维意识下进入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人的感性取代了理性, 一次性感官享乐取代了深入的思考过程。

文本阅读让学生学会思考, 有效地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更会使孩子的想象力得到激发。

孩子文字阅读活动实际是对文字理解、分析、加工、整理的过程, 读是把文字重塑形象或再造情景或是形成观点的过程, 就是在与作者互动、对话的过程。孩子并不只是信息的接收器, 而是作为一个参与者, 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之中。这是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总结能力的一个过程。

传统阅读能够给孩子带来思考想象空间。虽然电视、电脑中的影像更为生动、逼真, 但是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而静止的文字留有反复分析、思考的空间, 能够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读书作用于感官的是文字, 文字变成直观可感的形象还需要进行加工处理,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再创造,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 多采用传统阅读文字的方式, 更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而让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看来读文字和看视频有着本质的区别, 所以,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处理好读书与看电视两者之间关系, 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事情。

一、教师要让学生少看电视

学生在家的时间看电视占据了很多, 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看电视能多学知识, 家长不仅不管还支持学生看电视。所以, 我们作为教师要告诉家长孩子看多了电视会有损视力, 不利于孩子想象、创造力的培养。同时要规定每天看电视的时间。

二、有选择地看电视

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学生选择一些电视内容。如, 知识类、教育类、新闻类和娱乐类的, 尽量不要选那些连续剧类的, 多选一些电视节目, 让孩子在上午选出一个, 下午选出两个。

三、教师鼓励家长做孩子阅读的榜样

教师和家长要多读书给孩子, 和孩子读一样的书, 和孩子交流讨论, 正面引导孩子的读书欲望。教师和家长要选择有导向性的电视节目, 引导孩子对某一方面的知识也感兴趣, 有兴趣后引导孩子多看一些相关的书籍, 把看电视作为阅读的导向活动。

四、学校组织好读书课及读书活动

读书课和读书活动能更多地给学生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 通过展示、交流、辩论, 让学生休会到读书的快乐、同学的欣赏和老师的肯定, 使学生读书的兴趣得到激发, 让学生的自主读书行为得到延续。

五、教师结合正在播出的动画片要求孩子购置相关的书

利用孩子急于知道故事的发展和结局的心理, 引导孩子进行阅读, 让阅读成为看电视的拓展和延伸, 通过看书知道动画片的发展和结局, 孩子看动画片的欲望不如以前强烈了, 老师和家长限制也不是难事了。

引导孩子 第10篇

幼儿舞蹈与成人舞蹈不同之处在于幼儿舞蹈是反映学龄前儿童的生活, 表达他们思想、感情和态度的舞蹈。它是根据幼儿生理及年龄特点加以创编的。

一、学习幼儿舞蹈的重要性

(一) 幼儿舞蹈对儿童身体的影响

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和活动, 这可以增强他们的体质, 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 加快幼儿新陈代谢, 使他们的肌体不断生长发育。经过幼儿舞蹈的学习, 儿童获得了基础的舞蹈知识, 锻炼出身体的柔韧度、平衡力、协调力。由此可见, 舞蹈不仅对幼儿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且能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二) 幼儿舞蹈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幼儿舞蹈也是幼儿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工具。虽然人的生理条件对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是微小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 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 长期塑造而成的。幼儿园开展良好的舞蹈教育, 使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 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易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

(三) 幼儿舞蹈对儿童学习文化知识的影响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舞蹈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 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舞蹈内容丰富, 形式生动活泼, 符合儿童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天性, 可全面培养儿童的注意力、模仿力、表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各种能力, 有利于儿童智力开发。这不仅有助于孩子学习能力的提高, 而且也让孩子在学习其他课程时变得轻松、容易。

二、家长在幼儿舞蹈学习中的关键性作用

幼儿年龄还小, 兴趣转移大, 容易反复, 无法正确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 意志也比较薄弱, 往往会因为学习中的小小的困难或不愉快而放弃最初的选择。这就需要家长通过平时细心的观察, 了解幼儿的意愿并帮助他们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去培养、发展。而往往是家长的坚持最终才能成就孩子在这一方面的真正的兴趣爱好。长期的、规范的训练才能看出培养的效果, 这也决定着幼儿舞蹈学习的成效和最终走向。

三、家长在幼儿舞蹈学习中的注意事项

大多数家长送自己的孩子接受舞蹈的学习, 目的明确, 愿望质朴, 就是希望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受教心理和学习标向。然而, 怎样指导孩子学习舞蹈?一般的家长都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我们认为, 在帮助孩子进行舞蹈学习时, 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

家长要明白, 幼儿舞蹈是自我形象的一种自然外化, 而不是父母意志的转化。所以, 舞蹈学习应让孩子感到是一种游戏活动, 是一种娱乐, 是愉悦身心的过程, 使孩子在优美的音乐、愉快的舞蹈中, 增强体内器官活力, 加快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 让性格变得活泼而坚强。

当孩子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舞蹈之后突然没了兴趣, 家长首先需要找出孩子失去兴趣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了困难, 那就和孩子一起找出困难, 鼓励孩子去克服困难, 告诉孩子只要克服了这个困难, 在舞蹈学习中就可以上一个新的台阶。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同时不能让他轻易放弃学习。在学习舞蹈的初级阶段需要家长不断的鼓励和坚持。

此外, 家长可以尝试分角色练习、照镜子练习、家长和孩子一起练, 还可以戴上头饰或穿上表演服装练习等等, 这些方法可以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保持学习热情, 提高学习效率。要想使幼儿想“舞”、会“舞”、爱“舞”, 就要让幼儿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感受到舞蹈的快乐, 充分调动幼儿舞蹈的积极性, 使他们真正爱上“舞”。

(二) 正确辅导孩子进行舞蹈练习, 掌握适当的难度

孩子学习舞蹈, 除了每周有1~2节课由专业舞蹈教师教授外, 大部分时间需要家长的辅导练习。然而大多数家长其实都没有舞蹈基础, 幼儿的骨骼、肌肉、肌腱非常娇嫩, 可塑性非常强, 如果家长不“懂行”或不小心, 产生错误的“动力定型”, 就会影响幼儿的舞姿及动作发展, 甚至是会伤害幼儿的身体。因此, 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舞蹈前, 应对舞蹈这种艺术形式、舞蹈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功能有所了解。在有了一定了解之后, 家长可适当购置一些必要的舞蹈书籍、电脑软件、电视节目录像等, 参照其中示范教孩子学习舞蹈;也可以通过认真地看课从教师的指导中得出方法来指导孩子。只要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 家长哪怕没有舞蹈基础也是能够辅导孩子复习舞蹈的。

在家练习舞蹈动作时,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 家长要避免孩子发生意外伤害, 不要过早地让孩子学一些有难度的技巧性动作, 要仔细看教师是如何帮助孩子完成这些动作的, 掌握正确的方法后才能在家里辅导孩子练习。例如, 基本功训练中软开度的训练, 家长在辅导孩子软开度训练之前, 可以先安排如跑、跳步或节奏快的舞蹈或组合进行热身。如果进行开胯、压腿、下腰训练时, 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身体条件进行训练。有的家长看见其他孩子下叉、下腰、搬腿样样都比自己的孩子强, 就急于求成, 住“死里”训练孩子, 这样练习可能会导致受伤情况的发生。在缺乏家长保护的情况下, 最好避免孩子单独练习, 以防意外发生。

(三) 尊重孩子对舞蹈独有的审美追求, 注意他们乐于接受的舞蹈方式

儿童听到了一首能理解的乐曲并随之手舞足蹈的时候, 家长要善于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轻重、强弱、快慢、长短, 使他们的动作能与音乐结合在一起, 并使身体能表达出音乐的形象来。这样, 孩子感受美的能力会逐渐增强。如果孩子确实有舞蹈天分的话, 父母可以在家里配备小地毯、升降把杆等基本舞蹈设备, 以便孩子能经常进行压腿等基本功的练习。在辅导孩子的时候, 要防止不正确的方法, 一段舞蹈里有一两个动作就可以了, 使它合着音乐的节拍不断反复。这样, 既节省了动作, 又能使儿童在不断的舞动中, 把歌与舞中的情绪尽情表达出来。

(四) 纠正孩子的不优美舞姿

对孩子在舞蹈学习中出现的一些不优美的姿态, 家长也需要帮助纠正。比如, 孩子们跳舞时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塌腰撅屁股”。在这种情况下, 家长要告诉孩子们, 要把肚子和屁股“收”起来, 像解放军叔叔一样站得直直的, 高高的;要把脚背亮出来, 像小天鹅一样轻盈美丽。有时间的话, 家长可以让孩子看看各种舞蹈大赛电视节目, 这样对孩子理解舞蹈创作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把孩子的舞蹈录下来, 再回放给孩子们看, 让孩子们观察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 孩于们会越跳越觉得美, 越觉得美越爱跳。

(五) 推动孩子舞蹈学习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当孩子取得成绩时, 家长要及时表扬鼓励孩子。家长要为孩子创设必要的学习舞蹈的环境, 如时间、场地、服装、学习材料等;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舞蹈比赛、表演;当孩子逐渐成为舞蹈园里一颗含苞待放的花蕾时, 家长可积极向舞蹈艺术学校、芭蕾舞团、艺术团体推荐孩子, 以使孩子走向更广阔的舞蹈艺术天地。

四、父母如何合理选择舞蹈考级种类

每年一次的考级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通过专业舞蹈考级中心来检验教学质量是家长首选的途径。

如果想让孩子往专业方面发展, 要看他的先天条件适合哪一种。如果只是想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陶冶情操, 什么舞种都可以选择。目前国内的舞蹈考级点逐渐增多, 有芭蕾舞考级、中国舞考级等。

(1) 中国舞以中国民族民间舞和中国古典舞为主, 其表现形式多样, 风格迥异, 内容丰富多彩。 (2) 芭蕾的专业性比较强, 但它是学其他舞蹈的基础, 一开始除了软开度训练外, 一般的舞蹈班里都要进行芭蕾基础训练, 这对孩子将来学其他舞很有帮助。 (3) 拉丁舞属于体育舞蹈的范畴, 只要父母和孩子喜欢, 学拉丁舞也未尝不可。但是在学习拉丁舞的过程中, 父母要防止孩子出现成人化倾向, 防止生理心理的早熟。从解剖学角度来看, 拉丁舞过多的胯部动作, 如果孩子年龄较小, 容易造成胯部骨头闭合不完全。

因此, 家长在选择舞蹈考级种类时, 要充分了解孩子的特点, 促进孩子将来能主动地学习。除此之外还要选准训练考级点。家长一定要选择有一定资质的机构, 如场地设施有一定规模的、教师已通过资格认证的、考级机构具有权威性的等, 这些都需要家长的关注和把握。

五、结语

幼儿舞蹈有助于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形成儿童的良好性格, 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 培养儿童的自身气质。因此, 家长不仅要让孩子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舞蹈学习, 还要意识到自己的关键性作用, 在正确方法的指引下, 辅导孩子的舞蹈学习。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推动孩子舞蹈学习的进步和自身的发展。

摘要:随着少儿素质教育的提升, 家长对孩子的特长培养很重视, 学舞蹈更是很多家长的首选。很多孩子都参加了舞蹈培训班, 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与此同时, 很多家长感觉自己不懂舞蹈, 帮不了孩子。其实并非如此, 在舞蹈学习方面, 除了专业教师的传授外, 家长对孩子的帮助是无人能替代的。

关键词:家长,幼儿舞蹈

参考文献

[1]潘晓敏.自然舞蹈对幼儿舞蹈学习动机激发的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 2009 (1) .

[2]王继恩.少儿舞蹈培训中家长心理的探测与引导[J].舞蹈, 2006 (6) .

如何引导家长帮助孩子 第11篇

我是一名农村学校的班主任,这个班,是我从一年级代上来的,对于孩子以及家长的情况我都很清楚。然而,我们是家长和学校的纽带,是家长和学校的桥梁,我们共同的目标是为了孩子全面的发展。如何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我们帮助家长,了解农村孩子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解决他们在教育孩子时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1.成绩不好

有些学生把“学习无人辅导”作为造成自己学习低下的首要因素。事实上,处于童期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程度还是非常强,很多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期间由于过于思念父母,导致自身学习成绩的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见,父母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2.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农村孩子往往无人倾诉,在生活中与学习中会遇到一些烦恼和困难都闷在心里,这显然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目前,在我班就读的孩子——徐××,他基本上都是在过年、过节时才有与父亲团聚的机会,平时都是生活在学校和她姑姑家,上课不认真听讲,课下也不和别人玩,我去找他说话,他都很少搭理我,久而久之,有些自闭。

二、如何引导家长

1.提高家长的素质,改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针对上述问题,作为对“农村孩子”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中的作用,围绕学生的教育积极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监护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例如,我经常和家长沟通,告诉他们孩子现在的状态和学习成绩,还让家长看孩子的日记,让他们了解孩子的思想状态。家长可以来学校听课等等,对在校的孩子,就经常采取走访、调查的形式。

2.增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更好地促进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显得更加严格。他们所需要的不仅是懂得生活、会学习,还应该是具有创新性的人才。

三、如何引导家长帮助孩子

1.爱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2.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3.家长不要做晴雨表

4.培养孩子的兴趣

一位知名教育家说得好:“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执政者手里,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让我们家长与老师、与学校共同合作,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

引导孩子 第12篇

一、遵循科学的原则

(一)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欧美著名家庭教育家认为: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 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再好的学校教育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作为家长, 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重视孩子的“第一次”, 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中没有抓住“一”字关, 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

(二) 给予适当的激励, 表扬

自信心的培养来源于被他人的认同, 赏识和激励, 尤其是孩子自信心的早期培养, 来自于父母的鼓励支持与表扬, 甚至父母的一个眼神与微笑, 都会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被肯定的喜悦感与自信感, 所以在适当的时候, 家长应给予孩子适当的表扬与鼓励, 这样才能达到鼓励和表扬的预期目的。我们要在幼儿出现良好行为的时候及时表扬幼儿, 使幼儿能够及时地明确什么行为是正确的, 什么行为是不正确的, 及时强化, 比日后的大量说教效果要好得多。而过多的表扬和鼓励有时也会给幼儿造成一种误解:表扬来得太容易, 行为好坏的区分不是很明确, 不一定达到好的效果。所以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以及幼儿的发展状况适时适度的加以运用, 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刚强的孩子呢?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教育的全部秘密就是“爱”。说起来容易, 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什么才是爱呢?爱是尊重、爱是赏识、爱是无条件的接纳、爱是用心感受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爱不只停留在表达上, 而是行为中、生活中鼓励的话语, 温暖的拥抱都是爱最直接的体现。

对于家长来说, 实现教育成功的前段目的, 就是让孩子爱上学习, 而学习中快乐的体验和获得成功的自

(三) 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则来自于成人, 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在孩子的周围, 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 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沟通。”幼儿最初, 最直接的老师便是他的父母, 有句话说的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可见尤其是父母的举止言谈, 为人处事, 对幼儿有着直接的影响, 也就是说, 父母的一举一动, 孩子都会耳濡目染。父母好的行为能使孩子从中受到启发, 从而养成好的习惯。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 给孩子竖立好的榜样, 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孩子的礼貌行为, 卫生习惯等等, 都和家长的生活习惯有很直接的关系。

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一) 确定规范, 进行系列化教育

要想对幼儿进行系列化教育, 必须根据幼儿的特点, 制定一些针对幼儿的常规和方法, 比如, 孩子们在生活学习中要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则, 在与人交往方面, 要讲文明, 懂礼貌, 学会尊老爱幼。同样, 幼儿的衣食住行等方面, 也要有标准的习惯, 比如坐有坐姿, 站有站相, 玩过的玩具自己知道放回原处等。例如, 现在有些幼儿园制定的系列教育, 入园时要学会向老师问好, 向小朋友们打招呼等, 爱集体, 爱护公物, 做课外活动时, 要依次排好队, 听从老师的安排, 不大声喧哗吵闹, 从而对幼儿进行遵守公共秩序, 不防碍他人的教育。午饭时对幼儿进行讲究卫生, 不乱扔乱放, 爱惜粮食的教育, 教育孩子有良好的自理能力, 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注重孩子的身心发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 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 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

豪感。对孩子而言, 发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就要求我们的家长, 从小就要让孩子成为自己游戏、学习和成长的胜利者, 保护好孩子热爱学习、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兴趣。把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变成:“ (家长帮助创建的) 成功— (由成功激励而自然进行的) 努力—更大的成功—更大的努力”的过程, 把这样的良性循环变成孩子成长路上成功和努力循环递进的双重变奏曲, 只有这样, 我们的教育才能算得上是成功的教育。

浅析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张文迪

摘要:发展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 首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还要从各个方面提高孩子口语表达的能力, 才能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口语表达;语言环境;提高;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志码:B

幼儿期是儿童言语不断丰富的时期, 是熟练掌握口头言语的关键时期, 也是从外部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 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 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

在这几年幼教工作实践中, 我认为语言教育应从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这两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的学习, 除了跟幼儿的个体差异有关以外, 与语言交流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可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交往习惯。那如何创设这个语言环境呢?在班上与幼儿交流时, 一定坚持使用普通话, 从孩子刚入园开始, 就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除了这些, 还应该积极鼓励班里能说爱说的孩子多说多讲, 起一个好的带动作用, 并让孩子在平时占他人物品的幼儿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 采取综合训练方式, 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

(二) 与家庭形成合力, 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 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家庭和幼儿园联合一致的教育, 对幼儿也是十分有利的。有些孩子在家里很活泼, 爱说爱笑, 可到了幼儿园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所以, 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和家长要及时沟通, 无论通过家长会, 或者书面形式的沟通, 要让家长和老师能够随时了解幼儿在园里和家里的情况, 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正确的引导幼儿也使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只有让孩子做到了在家与在园一个样, 良好习惯的养成才有真正的意义。

(三) 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

在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 父母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 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地培养, 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父母良好的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让孩子自觉地接受。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 父母要做有心人, 要仔细观察, 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示赞许, 强化鼓励他继续发展, 形成习惯, 巩固下来;对不良行为要表示不满, 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 而不是指责他, 更不能因

文章编号:1674-9324 (2012) 04-0163-02

的游戏中锻炼口语表达, 支持鼓励孩子与老师, 家长, 同学们进行交流。在平时的生活中, 也要坚持使用普通话, 让孩子一直在这种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里, 不断得熏陶, 体验到交流的乐趣, 让孩子爱上表达, 善于交流。

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儿童与成人的言语交际, 往往仅限于回答成人提出的问题, 有时也向成人提出一些问题或要求, 所以主要是对话言语。到了幼儿期, 随着儿童活动的发展, 儿童的独立性大大增长, 他们常常离开成人从事各种活动, 从而获得自己的经验、体会、印象等。在与成人的交际中, 他们渴望把自己的各种体验、印象等告诉成人, 这样就促进了幼儿独白言语的发展。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应考虑到从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和鼓励幼儿说完整话这两方面进行。

1. 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影响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就是孩子词汇量的多少。幼儿词汇量为他的不良行为而取消他与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和权利。

三、要一步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1.父母与老师都要和孩子有互动的时间, 从而更好的制定行为规范, 在家里要有家规, 上学时要有班规, 习惯很重要, 要让孩子自己体会到在家不在墙上乱图乱画, 在学校, 水杯碗筷要排列有序, 一步步制定幼儿的培养目标, 让孩子养成新习惯, 一个新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幼儿自觉主动地去遵守家规、班规, 并且去追求这些目标。

2.身边的成人是幼儿的榜样, 要经常给孩子讲一些杰出人物的故事。比如孔融让梨, 教育孩子从小知道谦让懂礼貌, 其实好多时候, 身边的人和事, 便是幼儿最好的榜样。包括家长, 包括老师, 也包括小朋友。教师在工作中应该注意以身作则, 同时要约束周围的人, 以正确的形象展示给幼儿, 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

上一篇:网络维护体会与心得下一篇:人口数量预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