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总结能力论文

2024-08-01

归纳总结能力论文(精选12篇)

归纳总结能力论文 第1篇

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应是一位善于归纳总结的人。著名企业家柳传志在谈及领军人物时说过, 一看“德”方面的素质, 二看基本能力, 在基本能力方面, 他最看重归纳总结能力, 他认为这种人善于研究, 系统设计能力强, 能开创大局, 往往有大用。有些学生学习刻苦, 成绩却不理想, 有些学生学习到一定程度, 无论怎样努力, 成绩都难以取得一个新的飞跃, 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不善于归纳总结有关。

数学知识量大, 知识点多, 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意义重大。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本人对这个课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 特作如下总结:

一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脉络,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既有利于理解又便于记忆。若将我们所学的全部知识比作一片森林, 那么我们所学的每一门课程就是森林中的一棵树;每门课程研究的对象, 就是那棵树的主干;课程中的每一章就是这棵树主干上的一个主枝;每章中的每一节就是主枝上的分枝;每节中的各个要点就是分枝上的小枝;每个要点的内容就是这小枝上的树叶。只要我们抓住了这一主干上的主枝和各个分枝, 再联系小枝上的树叶, 则这门功课的整体轮廓和内容细节就完全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了。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炼出最精当的部分, 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帮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如在学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和切线长定理之后, 通过等积式把它们串在一起, 说明了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这不但复习了旧知识, 又弄清了定理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有助于学生深化、简化、系统化所学知识, 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在数学教学中常有学生问:为什么我做了大量的题, 解题能力却没什么长进, 成绩也没什么提高?究其原因, 大多是解题后没有及时归纳总结, 如解这道题时运用了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对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如何?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需要查漏补缺?解题完成后, 重新思考解题过程和结论十分必要, 如推理过程是否严密, 有无漏洞, 计算有无错误, 结果可信吗?做这道题使用了哪些解法?是否还有更好的解法?及时归纳总结必定能大幅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1. 教师自己要善于归纳总结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身教最为贵, 知行不可分。”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感受最深、体会最多的就是:说一千道一万, 左吩咐右叮嘱, 不如自己以身示范更直接。

余世维先生是华人最权威、最资深、最受欢迎的实战型培训专家之一, 先生通古晓今, 博学多才, 被誉为“华人管理教育第一人。”先生的讲座内容丰富, 条理清楚, 分析透彻, 无人不愿听, 这与他具有强大的归纳总结能力有关。他对古今中外的名人事迹了如指掌, 无论是对人物还是事迹, 都能就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归纳总结经验教训。正因如此, 他的讲座方法实用, 操作性强, 效果极佳。我从中深深体会到了一个善于归纳总结的教师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极大的示范作用。

2. 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好习惯

成功的教育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怎样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呢?

第一, 在平时上课时, 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课前要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这一方面是因为人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 有必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适当的归纳总结, 另一方面是因为新知与旧知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联系, 复习巩固旧知有利于更好地学习新知。在这个过程中适合由学生唱主角, 让学生多说。

课中要适时引导学生归纳题型, 总结解题规律。数学题是做不完的, 但常见的题型是有限的。教师每讲完一个例题和变式后, 要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重点难点、易错点是什么?考查的数学方法有哪些?用了哪些解题技巧?还有别的解题方法吗?如果有多种解题方法, 那么最简单的是哪种方法?与这题类似的题目还有哪些?几个问题讲完后, 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这些问题间的区别和联系。

在数学学习中, 做题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 只要我们善于归纳常见题型, 通晓各自特点, 掌握解题方法和规律, 自然就可以脱离题海, 提高学习效率。

课后要引导学生采用树结构或提纲式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哪些是彻底弄懂的?哪些还有疑问?哪些问题最大?下一步如何解决?等。这样, 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常见题型 (包括题型特点及解决办法) 、易错点都一目了然, 抓住了学习要害, 对整个学习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 上复习课时, 要引导学生及时有效地构建知识网。对我们学过的知识, 如果没有进行系统地整理, 往往会觉得零散、繁杂。我们所学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个整体, 它的每个章节都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引导我们观察和认识这门学科的某个局部, 并探索和阐述其中的内容和规律, 我们正是通过逐个研究每一个局部, 从而达到研究整体的目的。

复习时, 一方面我们要正确把握每个章节的实质内容, 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它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与其他章节之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所学知识, 构建一个条目清楚的知识网, 这样我们既能把握整体轮廓, 又能把握局部细节。从教学实践来看, 一个学生在学完一章或几章后, 把课本上的、老师补充的和自己在学习资料中接触到的相关知识, 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分类, 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后, 感到收获不少, 许多过去模糊的东西现在更加清晰, 知识盲点也很难出现, 尤其中等生更是感到收效明显。

第三, 在考后或作业批改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透过成绩的表象来发现一些深层次的学习问题。平时考试或作业都具有诊断性, 目的不在于分数, 而在于考查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什么问题。因此, 考后或作业后的归纳总结非常重要。

学生拿到批改过的考卷或作业后, 需要做一个整体情况的总结。首先, 对于答错的、答起来不流畅的、思维有障碍的以及“蒙”的题等“重灾区”, 要找到出错的根源。其次, 要专注研究会做却丢了分的题, 搞清楚不该丢的分是在哪儿丢的, 是概念不清楚、知识点掌握不牢, 还是答题思路不清, 通过剖析与总结, 才能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规划。

追根溯源, 探寻盲点。对待错题的态度是减少错题的关键。错误是宝, 因为通过错误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 学生不能因为错题少或错误的原因简单而忽视它。一个错误实际就是一个盲点, 在同一问题上重复出错, 在学生中是常见的现象, 这就要求学生能重视对知识盲点的归纳、总结。

及时研究错题, 建立错题本。在学习过程中, 把自己做过的作业、习题、试卷中的错题整理成册, 这样便于找出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使学习重点更突出、学习更有针对性、学习效率更高。在错题本使用过程中, 有的学生不仅仅整理做错的题, 还把容易出错题、难点题、典型题、好题等一并整理出来, 也是极有价值的做法。另外, 在归纳总结错题时, 如果可以用索引的方式标记, 则更便于查找。对于错题本, 我们要经常阅读, 与错题经常“见面”, 要与同学交换错题本, 互相借鉴和启发。

三结束语

归纳总结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也是“悟”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相当重要。在这个培养过程中, 教师为主导, 学生是主体。教师除了深入教材、备好课外, 还必须提高自己的归纳能力、总结水平, 引导学生由简单到复杂, 由易到难, 由局部到整体, 逐步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时若能养成随时随地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 则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摘要: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应是一位善于归纳总结的人, 不善于归纳总结是制约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本人对培养归纳总结能力的重要性和如何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 希望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取得进步。

提高孩子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第2篇

提高孩子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生活中有很多不经意的机会和场合让我们可以锻炼孩子的归纳总结能力.比如介绍一个新名称的时候,顺带介绍它的上一级所属类别和下一级所包含的别的名称或者同类型的其他东西,这样在介绍清楚一种东西的同时可以牵出很多别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相互关联。

比如说当孩子问什么是厨具的时候,你可以简单点直接回答成“厨房用的工具”,具体点的话可以回答成“厨具就是厨房用的工具的简称,比如锅是厨具,饭勺是厨具,锅铲是厨具,你知道还有什么是厨具吗?”。

学之海全脑教育:http://

http://

这样就启发了孩子自己去分析归纳了,然后如果孩子对对话还有兴趣你还想引申扩展的话可以接着提问:“厨房用的工具叫厨具,那喝茶用的工具你知道叫什么吗?”,一般情况下,孩子都是会答对的,这样就又启发了孩子的联想类比学习能力。

有时候通过类似玩游戏的方式也能启发孩子的归纳总结。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我家楼道的灯原来都是触摸开关,突然有一天,一楼二楼的开关换成了声控的,于是关于开关我设计了一个话题。

接小明回家的当天,快到楼梯口的时候我故作神秘轻声对他说:“你别说话,先这样轻轻走”,到了开关下面,我轻轻对他说:“你大声叫啊~”,“啊~”,就这样,对孩子来说奇迹出现了,他很兴奋,我让他继续上楼看能不能把二楼也“啊”亮,二楼也亮了,他更兴奋了,跑着到三楼去叫,结果怎么样都不亮,面对他的困惑和提问,是时候介绍开关类型了。

我告诉他一楼二楼的是声控开关灯,三楼这样的是触摸开关灯,我们家的是按钮开关灯,控制开关的方式不一样。这是第一次介绍开关方式.之后的几天,每次上下楼梯都会有意无意提及这个开关话题,比如让他别说话只是用力跺脚或者敲打东西或者咳嗽一声或者打个喷嚏,看看这样能不能把灯打开。学之海全脑教育:http://

http://

一段时间后的某一天上楼,我突然提问:“你知道控制灯的开关有哪几种吗?”,出乎我的预料,他直接回答:“有声控的,触摸的”,“还有呢?”“还有按钮的。”

就这样,一个有关开关类型的问题他直接就掌握了,而且是他自己理解了问题,自己做了思考归纳和总结,因为我从来没有这样提问过。生活中充满琐碎,但是只要你用心,每时每刻你都能抓住教育机会.详细情况请点击官方网址:http://

归纳总结能力论文 第3篇

摘 要:在长期的数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却发现,高三学生对于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数学成绩。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在高三数学学习中对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希望能促进高三学生数学学习的进步。

关键词:高三数学 归纳总结 培养

前言:

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必须注重过程,启发思考,总结经验,教会反思。这种“过程的教育”不是指在授课时的讲解、或者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甚至不是指知识的呈现方式。而是学生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加深对问题本身的理解,并且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启发新的思考。高三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涉及到学生的高考,是学生高考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归纳总结能力是影响学生数学成绩好坏的因素之一。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也为了教师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培养高三学生数学学习归纳总结能力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的特点是知识量大,知识点多。高三时期是数学学习的冲刺阶段,过去两年间学习的数学知识都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总结,理清知识结构。再加上其他各科繁重的学习任务,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学会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掌握了归纳总结能力会对其学业有很大帮助,在数学学习中游刃有余。我们的广大高三数学教师,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加强对高三学生数学学习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二、影响高三学生数学学习的归纳总结能力的因素

1.数学基础太差

造成数学基础差的原因有很多:第一,学生不爱学习,对数学没兴趣,觉得枯燥无味。第二,智力方面的影响,智力基础包括观察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与品质、想象力、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一些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即使很努力学习数学,成绩仍然很差。第三,教师教学问题,一些教师教学能力太差、专业素质不强也是造成学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广大教师在高一、高二时对学生的基础学习一定要抓好,这样才有助于高三数学复习时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2.教师没有教给他们合理的归纳总结方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在寻找规律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导出规律的特性。在日常课堂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教给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让知识系统化,必要的时候把一些常见题型、知识结构自己进行总结归纳,再教授给学生;说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延伸到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让他们慢慢的养成自己去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培养归纳总结能力的方法

1.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高三学生数学归纳总结能力首先必须要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及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的过程,教学的唯一对象是学生,[1]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如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现有基础、学习潜能等,教师应分析和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不论在目标要求、课堂提问还是在学习反馈中,都要注意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各类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对自信心差的学生多鼓励,对自信心过强的学生,提出更多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学会与自己比,从自身进步中体验到成功。只有学生对数学有兴趣、体验到成功才会更愿意去进一步学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2.对他们进行专题测试

专题测试是将相关的知识以试卷的形式表现出来,测试完以后老师集中在课堂上为学生分析试卷,让他们去思考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让每位同学将试卷中错误的地方,写一份总结归纳报告上交给老师批阅。

3.要求学生每人都有一个归纳总结的练习簿

把错的题都给归类放在一起,仔细研究。对所学的概念、例题同样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定期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定期检查学生的总结情况,给予评价、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给学生订阅一些关于数学学习归纳总结的教辅

有的辅导教材对高中数学各方面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突出了难点、重点,包括常见题型、知识结构等等,这些教辅无疑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四、小结

在高三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它会给学生学习数学插上一双翅膀,让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2]数学教师的使命是崇高的,要培养创造性人才,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殿军.谈谈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学.成功(教育)[J],2008(8)

2.柏玉洪.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和方法.考试周刊[J],2008(40)

归纳总结能力论文 第4篇

一发挥教师课堂小结的示范作用

课堂小结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教师对一堂课的归纳、总结。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部分语文教师在时间的分配上往往前松后紧, 下课铃声响, 老师的课就戛然而止, 匆匆布置家庭作业就结束了, 没有时间进行课堂小结;也有些教师不重视课堂小结, 认为课堂小结无所谓, 重在教学的过程。缺乏课堂小结让人感觉整节课有些虎头蛇尾, 显得不够完美。编篓编筐, 重在收口;描龙画凤, 重在点睛。“收口”和“点睛”是小结的神圣使命, 需要艺术创造。课堂小结属于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精彩的课堂小结能将课堂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升华, 产生让学生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的效果。教师对一节课的归纳总结会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习惯

行为主义认为:习惯一旦形成, 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 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这个观点给教育者的启示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 归纳总结也是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归纳总结是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内化与综合。语文由字词组成句子, 由句子构成段落, 再由段落融合在一起变成篇章。如果缺乏归纳总结, 语文的学习是零乱的, 学生难以体验到立意美、构思美、语言美、情感美。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词句含义, 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高中生能在阅读实践中对知识点举一反三离不开归纳总结的习惯。这需要语文教师的帮助具体引导, 如文言文中的关键词语——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等;特殊句式——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及固定句式等。

三留给学生独立归纳总结的时间

每一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 40分钟为一节课, 以辩证的眼光来看:老师讲解的时间多了, 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就少了。在课堂教学改革取得突出成绩的江苏省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和山东省的杜郎口中学都有明文规定, 教师课堂讲述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这给我们的启迪就是教师要提高教学艺术, 减去无效的教学环节, 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通过对教师时间的管理, 来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2010年7月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强调了要注重学思结合,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四教给学生归纳总结的一些图式

知识的输入像蜜蜂采花粉, 在于点滴;知识的输出像是酝酿, 在于融合。采一种花, 酿出来的蜜是十分纯正的;采多种花, 酿出来的蜜是十分营养的。学生年龄不断增长, 思维不断扩张, 心智模式不断成熟, 根据大脑记忆的特点, 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用一些图式来帮助记忆, 效果会更好。如气泡图、蜘蛛图、问题树状成线状结构、鱼状结构、表格、饼状结构、柱状结构、逻辑框架结构等。

五建立错题集促进归纳总结

学生做错题目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智慧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错题, 充分利用错题这一教学资源, 帮助学生审视和反思自我, 从反思的结果中再认知, 认知到自己的错误, 改正错误, 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有些错误是由于粗心导致, 教师要精于引导学生进行深邃思考其粗心的原因。杜威认为:“反思是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不仅涉及一系列观念, 也包含其结果。它是一个连贯的观念序列, 其排列方式使每个观察将其后续的观念作为它决定下的恰当的结果, 而且每一个结果又反过来依赖于, 或指涉它前面的观念”, 反思学习可以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运用反思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归纳总结能力的发展。

总之, 对于高中生来说, 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 既能巩固旧知识, 又能预习新知识。同时, 通过总结加强记忆、加深理解, 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及时梳理自己的知识系统、掌握知识联系、明晰知识规律, 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重点归纳) 第5篇

 本节重点教育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构成。 教育学的发展

苏格拉底——“产婆术”

亚里士多德——历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 昆体良——著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雄辩术原理》 夸美纽斯——

裴斯泰洛奇——第一次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荀子——性恶论代表,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力量加以调教

孟子、格赛尔、威尔逊——内发论代表,认为人的发展需要靠人的本性和内在力量 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形成与发展

1.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2.卡洛夫——《教育学》,世界公认第一步马克思主义教学著作; 3.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功在流浪儿与违法者改造,核心集体主义教育

4.杨贤江(李浩吾)——《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步马克思主义教学著作; 5.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发展性教学的五条教学原则; 6.布鲁纳——《教学过程》,提出结构主义教学,倡导发现教学法; 错题

教育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 重点: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Ⅰ.教育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1.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确定;2.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3.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二、教育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经济功能);2.再生产科学知识

Ⅱ.教育与社会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决定教育性质)

1.决定教育目的;2.决定教育的领导权;3.决定受教育的权力;4.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可以对教育者进行选拔

 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非识记)

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相互制约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确立;2.影响教育内容选择;3.影响教育方法使用 教育对文化的促进: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2.传播和交流文化;3.选择和提升文化。

/ 13 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 重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顺序性:启示——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不能揠苗助长

阶段性:启示——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能搞一刀切,并注意各阶段的平衡和过度;

不平衡性:启示——人有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在此时施加教育影响,则能事半功倍。互补性:启示——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自身优势,促进个性化发展 个别差异性:启示——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重点: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对个体发展特殊功能)

第五节教育制度

双轨制:代表为英国,两轨互不相通,分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子女两类; 单轨制:美国,学制的进步,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 分支制:苏联

壬寅yin学制——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kui卯mao学制——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壬子kui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

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  重点:义务教育

概念: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保证的国民教育。

特点:强制性、普及型、免费性。

第六节教育目的

 重点:教育目的相关基础知识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核心要求,它规定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层次结构: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作用: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理论:宗教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实际学要出发,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代表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个人本位论(培养自然人,卢梭、罗杰斯、匹斯泰洛奇)、教育无目的论(杜威) 我国当前教育方针

我国当前教育目的:1996.6,《--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确立我国教育目的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我国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素质教育: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人的健全的个性。内涵:已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

/ 13 西方

我国 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德育在全面发展中起着灵魂与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第二章 中学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课程——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认为课程是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 重点:课程类型及特征 1.2.3.4.(课程组织方式)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学生需要)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课程开发、设计、主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课程呈现方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重点:课程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论,出现最早、影响最广,要素主义和结构主义为其代表理论,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布鲁纳

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

2.活动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特征主张一切学习来自于经验 3.社会中心课程论

4.学生、社会和学科特征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第二节 课程组织

 重点:课程内容

1.课程计划: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2.课程标准: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

3.教材: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材编写采用螺旋式上升(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教科书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知识、方法和经验加深、拓广,逐级深化)和直线式(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重复编排)编写两种基本方式  重点:课程评价

1.目标评价模式:“当代课程评价之父”-泰勒提出;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主张,把评价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结果”上来。

课程开发: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课程开发模式:目标模式,代表拉尔夫.泰勒,泰勒原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过程模式,情景模式。

第三节 基础教育改革

 重点: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

核心理念: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

1.对课程类型的调整: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第三章 中学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 重点:教学内涵

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重点:教学意义

1.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形式;2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人才的基本途径;3.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 教学任务

1.形势教育: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而忽视知识传送,官能心理学为基础; 2.实质教育:强调知识传送而忽视能力培养,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现阶段教学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创造力;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的世界观;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 重点:教学过程的本质

1.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2.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 重点: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1.2.3.4.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并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教师主导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双方互为基础)教学过程基本阶段 识

第三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 重点:五大基本环节

1.备课

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上好课的先决条件。须做好三方面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上课

中心环节吗,教师教和学生学直接体现,上好一节课的标准: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3.课外作业布置与反馈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

评价方法:观察法、测验法(测定考生最基本方法:信度: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就一个测验的优劣势而言,效度比信度更重要)、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 13 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教学过程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

第四节 教学原则

 重点:八大教学原则 1.2.3.4.5.6.7.8.直观性原则:让学生直接感知对象,分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启发性原则:教师主动承认学生主体,调动其积极性; 巩固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量力性原则。

第五节 教学方法

 重点:常用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A.讲授法: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能短时间内系统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发挥;B.谈话法:向学生提问题,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C.讨论法:在教师指导下解决某个问题探讨、讨论;D.读数指导法:学生阅读参考书,培养自学能力。

2.以直观感知为主:A.教师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B.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A.练习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实践活动法 4.以情感陶冶为主:A.欣赏教学法B.情景教学法 5.以探究为主:发现法

第六节 教学组织形式

 重点: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特朗普制

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最早对班级授课制在《大教学论》中论述,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作用;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其辅助形式: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特朗普制: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一节 认知过程(单选为主)

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是认知的起点,正常心理活动必要的起点。特性: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感觉相互补偿、联觉(一种刺激不仅能引起一种感觉,还能引起另一种感觉)2.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在感觉基础上产生,同一物体感觉相同但知觉会有差别,人脑对感觉的加工,分时间、空间、运动知觉。特性:理解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

3.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活动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注意稳定性: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相反:注意的分散(心),指注意离开了活动所制定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

注意转移:根据新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转移和分散的区别)。

注意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4.记忆:人脑对经验识记、保持、再现过程。分类:(时间)瞬时记忆:极为短暂的记忆;短时记忆:比瞬时记忆稍长,但时间不超过1分钟;长时记忆:记忆较长或终身不忘。

/ 13(信息加工和储存内容):陈述性记忆-语言表达类;程序型记忆-复杂动作过程。

记忆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回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过程不均匀,先快后慢,呈负加速性。系列位置效应:近因和首因效应。影响记忆的因素:学习材料的性质、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识记方法、时间、识记态度。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后学习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干扰,詹金斯&达伦巴希。回忆和再认:回忆是对不在眼前的过去的事物的重新重新呈现,再认是经历的事物再度出现时的识别。5.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应。

6.想象:幻想、理想和空想的区别p126如果幻想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可以实现,那么他就便成理想;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则为空想;理想能催人奋进,是人民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动力,而空想往往会把人引向歧途。7.问题解决:解决问题的一般途径: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 2.迁移:正迁移(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促进)和负迁移(阻碍或干扰);3.定势:使用原有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在原有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景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4.功能固着: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能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5.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当前问题的启发。6.动机强度。除以上因素外,个体智力水平、性格、情绪、认知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也制约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第二节 学习概述(以单选为主)

1.学习概念: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实质:学习是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2.3.1. 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知识学习:变式,如果实有可食的、漂亮的,还有不可食、丑的 技能形成:操作技能、心智技能。

第三节 学习动机(客观和主观都有)

构成: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奥苏泊尔成就动机

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

认知内驱力: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多半由好奇而生,在有意学习阶段,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借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需要 儿童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一种倒“U“型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完成任务,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耶克斯&多得森: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动机最佳水平还随任务不同而不同,在学习较复杂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低;学习任务简单时,动机最佳水平高。 学习动机理论

A.行为主义强化理论,巴甫洛夫&斯金纳,认为强化能促进学习动机。

B.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人的行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人有生 6 / 13 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级,低级的需要至少达到部分满足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前四种为缺失需要,后一种为生长需要。

C.成就动机理论:趋向成功者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这样的任务可以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选择容易的任务会保证成功,避免失败,选择非常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得到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挫败感。

D.成败归因理论: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评价。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E.自我效能感:对自己能否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管判断  重点:学习动机培养

A.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产生 B.重视励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C.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D.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 重点:学习动机的激发

创设问题情境,重视启发式教学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第四节 学习迁移(单选)

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 重点:迁移分类:

A.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阻碍作用; 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先学习的对后学习的影响,前——后,如举一反三 逆向迁移:后学习的对先学习的影响,后——前,C.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D.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同一水平的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垂直迁移:不在同一水平的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活动之前的影响  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A.关注知识经验,完善认知结构 B.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 C.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第五节 学习策略(单选)

 重点:学习策略分类

1.认知策略:加工信息的方法和技术,有助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包括:

复述策略(如画线)

精细加工策略(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

/ 13 A.B.C.D.工策略,如做笔记、提问)

组织策略(整合所学知识或新旧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如列提纲、利用图形、流程图)

2.元认知策略:认知的认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帮助学生有效的管理和利用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努力管理、资源利用策略

第六节 学习理论

1.桑代课尝试错误说:学习过程是刺激与反映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在尝试”而形成,是教育心理学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正强化和负强化(回避条件作用和逃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作用类型)、惩罚(与负强化区别:惩罚是厌恶刺激的呈现,负强化厌恶刺激的排除,来降低概率发生的概率)、消退(曾经强化的反应,后来不再有强化物,致使反应发生概率降低)

 重点:认知学习理论(易考主观题)

A.完型顿悟说: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学习的实质是在主题内部构造完形。尝试-错误往往是顿悟的前奏,顿悟则是联系到某种程度时出现的结果。

B.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是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的认知结构。学习观:学习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提倡发现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以发现要学习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不能只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探究的学习环境。

第五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

第一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以单选为主)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认知发展是构建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图式:个人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同化:---顺应: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适应客观变化,同化是个体对环境的作用,顺应是环境对个体的作用。平衡—自我调节机制使自我认知从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更高平衡状态的过程。

个体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认知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1-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与教育观:强调人的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人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实现的。最近发展区: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第二节 中学生的情绪发展(单短和材料分析)

情绪分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情绪状态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中学生常见情绪问题:抑郁、恐惧、孤独、愤怒

中学生的情绪特点:爆发性和冲动性,不稳定和两极性、外露性和内隐性、心境化和持久化 指导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2.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单选和简答)

人格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功能性、社会性。

/ 13  重点:人格结构

1.气质和性格;2.认知风格(场独立型和场依存行、冲动型和沉思型);3.自我调控系统 2.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1.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因素(权威型教养、放纵型、民主型);4.学校教育因素;5.个人主观因素  重点:人格发展理论

1.佛洛依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完美原则即道德原则,重要特点一是强调性本能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强调婴幼儿期的经理和经验对人格发展的重要作用,口腔期12-18个月,肛门期12~18-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生殖期12-成年 2.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P184

第四节 中学生的身心发展

 重点:特点

过渡性、锁闭性、社会性、动荡性

第六章 中学生心理辅导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单选)

心理健康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两层含义:无心理疾病、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常见障碍性心理问题:抑郁、恐惧、焦虑、强迫、网络成瘾

第二节 中学生心理辅导方法(单选)

心理辅导的目标:学会调试(基本目标)、寻求发展(高级目标) 重点:心理辅导方法

1.强化法:应用强化手段增进某些适应行为,以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方法,是中小学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如对行为态度表扬。2.系统脱敏法:主要用于特定情况下超出紧张的焦虑或恐怖状态:三部——

一、松弛肌肉;

二、建立焦虑层次;

三、诱导求治者暴露导致神经焦虑、恐惧的情景,并通过心理放松的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恐惧的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3.理性-情绪疗法: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要点: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第七章 中学德育

第一节 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单选和辨析)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验,是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平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品德和道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最终目的相同,都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重点: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对道德规范及其行为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 2.道德情感: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的内心体验;

3.道德意志: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要达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行为,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4.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德育方法: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榜样法;3.群体约定;4.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5.价值辨析

/ 13

第二节 道德发展理论(单选)

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把儿童道德分为他律阶段和自律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2-5岁,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顾不得外界关系,自我为中心; 权威阶段:5-8岁,他律期,该时期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制定的规范; 可逆性阶段:8-10岁,自律期,不在无条件的服从权威; 公证阶段:10-12,开始倾向于公正平等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定向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第三节 德育及其主要内容(单选和辨析)

 重点: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2.理想和传统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纪律和法制教育;6.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第四节 中学德育过程(单选和辨析)

中学德育:是教育者按照德育目标对学生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德育方法,对其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教育。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  重点: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

以知开端,以行终结,知即认知是品德形成的基础,情即情感是内部动力,意即意志是精神力量,行即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修养。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第五节 中学生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各题型都有)

 重点:中学德育的原则

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的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1.导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 6.7.8. 知行统一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客服消极因素原则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德育途径

最基本的德育途径是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 重点:各原则的基本要求也要记忆P226  重点:德育方法

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 4.实践锻炼法:

/ 13 5.品德修养指导法; 6.品德评价法。

 熟悉各方法的基本要求P230

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第一节 班级与班集体建设(单选)

班级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  班级的发展阶段: 1.2.3. 1.2.3.4.5. 1.2.3.4.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班主任工作最繁忙的时期

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是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重点: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 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重点:班集体建设的重点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培养良好班集体的先决条件 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二节 有效的课堂管理(材料分析)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分积极、消极和对抗三种。 重点:课堂氛围的影响因素

1.教师的因素;2.学生的因素;3.课堂物理环境因素  重点: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条件

良好的课堂气氛的营造不仅需要教师能够有些调控和机智应对影响课堂气氛形成的因素,还需要教师掌握基本的营造策略。

1.准确的鉴定、分析课堂气氛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和基础; 2.立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 3.树立典型,利用榜样师范积极引导学生;

4.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重点:课堂纪律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3.任务促成的纪律;4.自我促成的纪律 课堂纪律的影响因素:学生、学习因素和学习情境 课堂问题产生的因素:学生、教师、环境  重点: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和矫正 1.2.3.4.5.6.7.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

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 给予精确而严格的指导; 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 协同伙伴关系; 与家长合作。

/ 13

第三节 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单选)

 重点:课外活动的内容

班会、科技活动、文体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课外阅读活动及其他活动。 重点: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选题;2.制定活动计划;3.活动实施与总结

第四节 班主任(单选)

 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1.2.3.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是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

1.建立健全班级组织; 2.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对先进生的教育工作:A.严格要求、防止自满;B.不断激励、战胜挫折;C.消除嫉妒、公平竞争;D.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A.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其人格;B.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C.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D.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3.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4.组织知道班级活动的开展  学校与家庭的协调

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和家长委员会

第四节 教师心理(单选和简答)

 重点:教师角色形成阶段 角色的认知、认同和信念阶段  教师威信建立途径: 1.2.3.4.5.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 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重点:教师的心理特征

1.教师的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知识结构包括:专业学科知识内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教学能力包括: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对学生困难诊治能力、教学媒体使用能力、教育机智。2.教师的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包括:教师职业信念、教师性格特点、教师对学生的理解

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的两个教师人格特征: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

3.教师的行为特征

4.教学效能感 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判断

5.罗森塔尔效应 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的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重点:教师的成长心理

/ 13 福勒和布朗

1.关注生存阶段

一般是新老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因此有些新老师会花大量时间花在与学生搞好人际关系上 2.关注情景阶段

教师已完全适应,把自己的精力在如何提高学生成绩。3.关注学生阶段

是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尝试小型课堂教学,录成录像,课后分析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归纳思维能力培养的三个阶段 第6篇

【关键词】 思维活动经验 归纳思维 三个阶段

小学数学的各种概念,以及计算法则、计算公式、运算性质等命题,绝大多数是通过较为丰富的具体实例,逐步抽象、概括得出的,在这个过程中归纳思维占据了主导地位。归纳思维是学生开展归纳推理的内在思维特点,归纳推理的过程也是思维活动的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提出,归纳推理的学习应该贯穿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认知活动中。虽然《课标》在“学段目标”的“数学思考”和“情感与态度”部分的表述中对归纳推理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提及了归纳推理培养的过程,也针对各个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出了教学建议。但是大部分教师对其目标定位的理解还是比较模糊,对数学课程中关于归纳推理的要求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便存在无序、随意、有心无力的现象,导致将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教材内容或有归纳功能的练习题退化成了一般的数学内容讲解和习题演练。怎样训练学生的归纳思维从而促进其归纳推理能力的形成呢?笔者以数学思维活动经验的积累为视角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与研究,并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原则,将学生归纳思维的培养过程大致分成启蒙阶段、发生阶段、发展阶段,现结合不同阶段的教学案例加以阐述与说明。

一、启蒙阶段——在观察、操作中唤醒意识

【案例1】一年级下册“找规律”

(说明:通过画一画、摆一摆活动学会观察,积累思维活动经验,了解规律。)

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关于归纳的生活阅历和日常经验,这些生活经验对于归纳思维的培养是有利的,但还远远不够。此时,学生是通过观察对数学对象产生感性的认识,但是他们往往对获得的结论以及过程不能准确地用语言、文字或者符号加以说明或者表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思维活动的机会,以实物、具体图形、具体数量为载体,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在观察中思考,获得学习归纳思维的启蒙训练,并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意识。在案例1中,学生正是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激活数学思维经验,学会观察的角度、顺序、方法,进而了解数学规律,形成观察的意识。再如:一年级的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经历了大量类似于1+2=2+1的计算,已经逐渐积累了“两个数交换位置和相等”这样的表层经验,只是还不会完整地进行交换律的表征,因此我们可以在观察的基础上经常开展一些具有规律性的演算归纳训练。如让学生演算下面各题后,发现一种规律:7-7=□,6-6=□,5-5=□,…9-8=□,8-7=□,…2-1=□。计算教学从低年级的整数加减法到高年级的分数乘除法,几乎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具体算例归纳计算方法的,只要我们在一年级开展类似观察、操作的活动训练,就能激活学生思维经验,帮助他们有序地进行思维,从而唤醒学生归纳思维的意识。

二、发生阶段——在猜想、表达中夯实基础

【案例2】二年级下册“推理”

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你能判断出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呢?

(说明:会主动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他们三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呢?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把解决问题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在纸上。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反馈:

1.语言表达:小红拿的是语文书,那小丽和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小丽又说她没拿数学书,她肯定拿的就是品德与生活书,剩下的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了。

2.连线表达: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再根据每一个条件分别连线(如右图)。

3.列表表达:写上三个名字,再根据推测在名字下方写上相应的书名(如右图)。

【案例3】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

算一算,想一想

3×3-2×4=;4×4-3×5=;5×5-4×6=

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相邻三个整数组成的乘减算式,计算结果都是1)

2.按照你发现的规律,写三个这样的等式。(6×6-5×7=1;7×7-6×8=1;8×8-7×9=1……)

3.你能不计算写出下列结果吗?25×25-24×26=; 98×98-97×99=

(说明:不但用归纳思维解决新问题,而且发现新结论,这个结论可以提高计算技巧,激发求知欲。)

【案例4】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实践活动”

要求:我们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180°。自己想办法探索一下四边形的四个内角之和是多少度?说说你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说明: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生:我画了一个长方形,它的每一个角都是90°,四个角为360°。

生:我随便画了一个四边形,量了一下四个角的度数,加起来正好是360°。

生:因为任何一个四边形都可以分割成两个三角形。而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们已经验证过是180°,因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

小学中段的学生正处于归纳思维的发生阶段,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善于发掘题目中蕴含的教育契机,用心设计教学,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有根据、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这也是与推理能力密切相关的思维习惯的培养。案例2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先引导学生提取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推理,接着开放性地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对结论进行表达,可以是口头言语的数学表达,也可以是连线或表格等数学描述。总之是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各类形式的表达积累思维活动经验。第二,要在这一阶段鼓励学生猜想。在案例3中教师结合三年级的笔算乘法的练习让学生在计算中进行对计算规律的基本认识,并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会用自己的语言或者是数学语言进行表征。而案例4中学生的回答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有些孩子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但是往往不能对结论作出合理性的说明,说明学生的推理正处于混沌状态,他们或者以个别代表一般,或者用直觉作根据,或者张冠李戴,缺乏推理的严密性。无论是学生随心所欲提出的猜想抑或脱离数学事实提出的想法,教师都应当引导学生以事实、经验为基础,由个别到一般或由此及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假设。在这一阶段“猜想”与“表达”密不可分,学生可以在观察、演算中进行合理的猜想,并在表达中发现规律特征。要引导学生完善推理的语言,理清推理的思路。可以从模仿开始,也可以从复述起步。可以由最开始的“说完整”到“说准确”,到最后要求“说简单说清晰”。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在二、三、四年级的学习中结合数(万以内的整数、分数、小数)、几何图形(简单几何体、常见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学习,通过操作、观察,对数学对象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事物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引导学生多多关注数量特征和图形特征方面的探讨。例如在学习“认识角”后可以设计一组练习,认认“其中哪些角与下列角不是同一类”(如左图),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官的知觉发现数学对象的表面特征或者表面的联系,并且尝试用适当的语言、符号去表达发现的规律特征。实践表明,加强猜想表达这样的环节训练是可行而有效的,有了猜想与表达便是增加了思辨的过程,那么学生的归纳推理便不再是盲目的。在这一阶段的各类训练中学生将积累大量的思维活动经验,夯实归纳思维的基础。

三、发展阶段——在检验、评估中形成模式

【案例5】 五年级上册“分数基本性质练习”

小红将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一个数2,得到新的分数,分数变大。然后又将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一个数3,得到新的分数,分数也变大。于是,小红得出结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一个大于0的数,分数变大。”你认为她说的对吗?为什么?

(说明:通过举反例推翻结论,说明枚举归纳所得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

生:老师,我发现小红说的是对的,因为我又举了、试了一下,得到的新分数还是比原来的分数大。

师:你用大量的例子去说明一个猜想,的确是一种方法。还有谁也举例了?(教师将学生列举的数写在黑板上)请你们观察一下你们举例的分数,有什么想说的?

生:老师,我发现这些分数都是真分数,我觉得应该举一个假分数试试。

师:你的想法非常有价值,要想说明她的结论对或错,举例的时候的确要考虑各类分数才更严密。

生3: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1,得到的分数为,分数变小了。小红的说法是错的。

师:刚才大家的说明过程非常宝贵,说明虽然有大量的举例说明她的结论是对的,但是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能将结论推翻。这个结论对真分数是成立的,对假分数不成立。

【案例6】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

(说明:在具体的教学任务中,提出猜想,应用素材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掌握合情推理的基本方法和模式。)

1.提出任务:圆锥体积

2.提出猜想

猜想1:我们猜想圆锥的体积可能和圆柱的体积有关。猜想理由:圆柱与圆锥的底面都是圆形,侧面都是一个曲面,而且圆柱能削成一个圆锥,它们很相似。

猜想2:我们研究的时候应该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因为圆柱的体积是由高和底面积决定的,圆锥的体积可能也是由底面积和高决定,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比较方便。

猜想3:两者有什么关系呢?圆锥的体积肯定比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要小,会是二分之一吗?

3.实验验证

验证1:

材料:等底等高的实心圆柱、圆锥,长方体容器、水、尺子。

在长方体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水,然后放入圆柱,量出水面上升的高度是3厘米,然后再放入圆锥,上升的高度是1厘米,由此得出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验证2:

材料:同等材料等底等高的实心圆柱、圆锥,天平。

在天平左盘放上圆柱,右盘放上圆锥,当放到第3个圆锥时天平平衡。由此证明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验证3:

材料: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圆锥,细沙。

先在圆锥中倒满细沙,再倒入圆柱。这样倒了3次,圆柱刚好倒满。证明以上结论的正确性。

4.得出结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在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活动经验以及思维经验,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学习任务,并结合数、形知识的进一步扩展,继续深化观察、分析、比较、分类及实验等活动,帮助学生应用以及掌握小学阶段归纳推理的基本模式,即“从问题出发→提出猜想→实验验证(举例验证)→形成归纳→验证推广”。在这个阶段学生不仅能对所获得的结论(猜想)的正确性通过足够多的、具有典型性的特例进行实验、计算检验并作出评估,也能对错误结论用反例确认。通过错误猜想,使学生懂得归纳所得的结论具有或然性,从而明确检验的必要性,并能用反例推翻错误猜想。美国课程标准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猜想并在经验的基础上对猜想作出评估应该是常规。学生应该认识到几个例子说明猜想正确是不够的,并认识到可以用反例来反驳一个猜想。他们应该学习通过考虑一系列例子,能够对一般性质以及他们发现的联系进行推理。”[5]同时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既要结合正在学习的数学概念和性质,又要更多侧重于数量之间、图形之间以及数形之间的关系方面的探讨。需要说明的是,在小学高年级蕴含着众多演绎推理的教学契机,两种推理形式相辅相成。我们要努力使学生既能发现结论,又能验证结论,为进入初中形成完整的数学推理能力做好铺垫与衔接。

归纳思维的学习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认知活动。学生归纳思维的形成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更多地依赖于过程。而过程的教学在于“学生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和体会归纳思维水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递进、连续建构的过程。在启蒙阶段我们侧重于直观的、几何形象的、数量相对较少的数学对象,关注对象外部特征、外部关系的内容。发生阶段则关注从直观形象的状态向本质抽象水平的过渡。到了发展阶段,则可选择抽象的、数量相对较多的数学对象,侧重于内部特征与内部关系的内容,并注意探讨数学对象与属性之间的因果联系。我们相信,只有让学生经历用归纳思维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才能在循序渐进中不断积累思维活动经验,才能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最终发展归纳思维并形成归纳推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培英.“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实践解读之七——推理能力(上)[J].小学数学教师,2015(7~8).

[2]曹培英.“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实践解读之七——推理能力(下)[J].小学数学教师,2015(9).

[3]王瑾.小学数学课程中归纳推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若干思考[J].数学通报,2007(5).

归纳总结能力论文 第7篇

一、归纳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人们认识客观世界, 总是先由认识个别事物开始, 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事物, 从而达到对事物一般规律的认识, 这个认识过程是用归纳法完成的, 归纳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的编写, 特别是许多概念教学, 常常提供感观材料, 教学中要求学生从具体的感观材料向抽象的理性思考, 也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观材料, 并组织好学生对感观材料从感知到抽象的活动过程, 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概念。这种抽象概括过程的展开, 就是归纳的过程。培养以归纳为主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仅要使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性, 更要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科学方法。为使学生善于寻求正确的思维方向、归纳方法, 应侧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在物理探究的过程中应用归纳法总结已学过的和未学过的知识, 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物理逻辑思维能力, 就必须把学生组织到对所学内容的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对照、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的过程中来。由此可见, 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应当成为我们中学物理教学活动的重点, 尤其是构建学生科学方法这方面更要强化归纳思维能力。

二、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的要领

1.物理概念形成中罗列归纳的操作要领

就初中学生而言, 逻辑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完善, 特别是初二刚开始接触物理的学生,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归纳便于学生抓住事物本质或实验原理的共同特征。在罗列事例或实验现象中, 教师要把握好一点, 那就是按事物或实验总体特征, 最好只用到一个特征指标, 限定在单一纬度的分类上。学生往往会举出许多相关或不相关的例子, 有的会干扰概念的形成, 这时候教师不能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研究, 而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除那些不相关的例子, 尽可能多地罗列特征明显的、学生熟悉的、利于感知的、有利于归纳得到所需概念的例子。

2.物理规律探究中的归纳思维能力培养

在初中物理规律教学中, 常见的情况有两种:一是直接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得到结论;二是逐个控制变量, 分段归纳得到结论。其中使用较多的是“变量控制法”, 这是建立在“感知活动”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情况, 由学生自己获得情况中的变化因素、不变因素, 从而进行分段归纳, 完成物理规律的建构。根据初中物理教材的设置, 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提出本节研究课题,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认知发展水平适当进行修改和完善。每个课题前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先完成一到两个探究课题, 学生可以独立完成, 也可以组合成探究小组合作完成, 在有效引导下, 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待到下一个课时, 各组学生带着自己搜集的信息、探究的材料回到课堂, 找出各类别间的相互联系确定因果关系, 作出猜测或假设并用自己的假设解释事例或用事例来支持自己的猜测。陈列材料内容结束之后, 归纳总结得到结论, 让学生自己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

3.物理图表学习中的归纳思维能力培养

图表学习可以分为图示、表格两种。图示、表格是将有关现象、类型等归于同一图、表中进行比较归纳, 从而找出其特点和规律性的知识, 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第一次涉及图形、表格的规律时, 由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分析, 在看图的基础上画图找规律。以后再涉及图形、表格的规律时, 则由学生比较、分类归纳, 找出相应的解题规律。图形、表格类的题常常是物理知识的应用,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从题目中抓住主要内容, 写出对应的知识点。如果图形、表格中有数据显示, 通常需要找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对于初中学生而言, 用数学工具解物理题的难度不是很大, 不外乎: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简单的二次函数。关键是要求学生处理好数据, 找到、找准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

4.物理问题解决中的归纳思维能力培养

归纳总结能力论文 第8篇

一、运用题组教学,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定义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对定义的理解与接受需要一个领会与消化的过程,有些定义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运用题组教学,可以逐步深入,使学生理解定义的内涵。

例如,讲映射的定义时,教师可利用以下题组让学生思考和练习:

(1) A={1, 2,-1,-2}B={1, 4}对应法则是:求平方

(2) A={0, 1, 2, 3}B={1, 2, 3, 4}对应法则是:加一

(3) A={1, 2, 3}B={3, 5, 7}对应法则是:乘二加一

(4) A={30°, 45°, 60°, 90°}对应法则是:求余弦

通过思考与练习,教师可提问学生:这些从集合A到集合B的对应法则有何共同点,让学生归纳总结。学生肯定可以说出它们的共同点: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a,在对应法则下,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b和a对应,这样学生的认识就上了一个层次。然后给出映射的定义,明确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是:集合A中的任一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和它对应。得出映射的定义后再举一些反例,如果集合A中部分元素在集合B中没有元素和它对应或有多个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个对应法则就不是A到B的映射。这样学生对映射的定义就能够逐步理解了。

二、运用题组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这不仅是一个教学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培养学生具有什么样的能力问题。运用题组教学,可以启发学生学会思考,突破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联想能力,使学生顺利解决数学学习上的困难。

例如,在讲解了反函数的定义后,教师可以用以下题组让学生练习与思考:

(1) y=2x+3 (x∈R)的反函数是什么?

(2) y=2x2 (x∈R)是否有反函数?

(3) y=2x2 (x∈R+)是否有反函数?

(4) 的反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

借用以上题组让学生明确以下3个问题:

(1)什么函数存在反函数;

(2)如何求一个函数的反函数;

(3)函数与反函数有什么关系。

这就使学生真正理解反函数定义的内涵,并能解决有关反函数的实际问题。

三、运用题组教学,寻找解题规律

许多数学问题是有规律的,在数学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去发现规律,从而掌握规律。这些规律由教师讲解还是由学生去发现,教学效果是不同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发现和掌握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例如,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中,教师可运用以下题组:

(1) (x-2) (x+1)≥0的解集是什么?

(2) (x+5) (x+3)<0的解集是什么?

(3)(-x+4) (x-6)>0的解集是什么?

从以上题组中总结出下面的结论:(x-x1) (x-x2)<0 (x10 (x1x2或x

题组教学有利于学生发现和掌握规律,减少解题的盲目性,使学生感到许多问题是很有趣味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运用题组教学,构建知识网络

在数学教学中,当几个知识点,几个相关内容的新课教学完成时,为了构建知识网络,采用题组教学既可复习单块内容,又可构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和新的知识结构,事半功倍。

例如:在学完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等内容后,教师可利用以下题组。

已知函数f (x)=2 (x+1) 2-3,

(1)求f (1)的值;

(2)画出f (x)的图像;

(3)求f (x)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方程;

(4)确定f (x)的最值及值域;

(5)指出f (x)的单调区间及增减性;

(6)判断f (x)的奇偶性。

此例从各小题来说,可以复习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及有关函数最值的问题,其中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为解决下一个问题做了准备,层层深入,使各知识点之间形成了网络。

归纳总结能力论文 第9篇

一、改革阅读训练方法, 力争提高推理归纳 能力

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提高审题的准确率, 增强做题的成就感, 还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1. 做夯好实知语识言上基的础储知备识。 , 帮助学生为提高推理和归

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基础。如果缺乏足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学生就无法展开有效的阅读活动, 也就无法运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归纳。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应要求学生熟记每一册书本后单词表中的所有单词, 弄清它们的语音、拼写、含义、词性及其用法, 督促学生及时巩固所学词汇并定期检查、评比。同时, 在平时的练习中, 若碰到超纲的生词, 讲解时, 应告诉学生这些生词的读音及中文意思, 并要求稍加记忆。久而久之, 词汇量也就慢慢地增大了。另外, 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构词法知识, 帮助学生提高猜测词义的能力。

2. 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解题方法的点拨。

归纳和推理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各种基本阅读技能。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 点拨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利用上下文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及相关解释性内容等提示信息, 推测词义和语意, 通过寻找主题句或理解首末段内容整体把握文章脉络。

(2) 训练学生的解题方法。教师在讲评阅读理解习题课上要避免在语言知识点和文章细节上费时, 应着眼于教会学生在推理和分析中排除干扰, 尤其注意训练识别推理和归纳类练习题所设置的偷换概念、扩缩范围或答非所问的提问方法, 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二、利用课文材料进行推理与判断以及归纳 主题的训练

1. 推理判断题可以训练学生概括文章内在逻辑关系的能力以及判断正误的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 在学生理解细节的基础上提出相关问题帮助其理解、推理和判断。以牛津英语 (译林版) 9A Unit 3 Teenage Problems的阅读材料为例, 在学生了解到有关青少年的忧虑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后,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 Is a teenage being told off by an adult excel-lent? Why?

(2)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parents?

这样的问题无法从课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 这正是推理判断的一个重要特点。虽然学生能从文中找到与这些问题相关的蛛丝马迹, 但这并不是最终答案, 教师可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展开充分讨论, 最后得出以下结论:

Many students are under stress due to school-work, friends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It’s not goodfor a teenage who is often blamed by an adult. Par-ents and teachers should encourage students to study.Anyway, our parents love us.

2. 归纳主题可以训练学生寻找文章主题句、归纳段落大意或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这种训练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 归纳段落大意;

(2) 归纳文章中心思想;

(3) 确定文章标题。

以牛津英语 (译林版) 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中的阅读为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此文章的结构归纳如下:

Introduction (Para.1) : Tell us time, date and whatthe author did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

Body (Para.2-5) : Tell us the author was in greattrouble because of the terrible earthquake.

Conclusion (Para.6) : Tell us how he was savedand what he thought.

通过归纳总结最终得出:“Natural disasters are allcaused by natural forces.”这样的分析不仅培养了学生归纳文章主题的能力, 而且有助于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精选材料, 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扩大 阅读量和词汇量

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增强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从而提高阅读推理归纳等综合能力。在阅读过程中, 作为阅读指导者的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做好选材工作,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 多方面、多渠道地精选构思新颖、视野独特的阅读材料。特别要注重选用一些可以训练推理归纳能力且难易度适中的练习题, 切实为教学目的服务。其次, 教师应尽可能地多组织各种活动, 给学生提供英语实践的机会, 鼓励学生多读、多练、多交流。

归纳总结能力论文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文言文,阅读,归纳能力

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比阅读现代文更难一些。通常学生学习文言文多是硬记课文和教师的讲解, 能融会贯通的甚少, 因而自主阅读能力偏差。学生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时多凭猜测, 就是这种情况在中考考场上的主要表现。这一现象如不改变, 对学生的持续学习和发展不利。基于此,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格外关注提升初中生文言文阅读和归纳能力的问题, 开展了相应的探索与实践。

一、文言文在教材中的比例增大

中学语文教学, 和其他学科一样, 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学会”, 而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 必须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开拓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近年来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的比例很大, 据笔者粗略统计, 约占25%, 仅比高中少四个百分点。可见,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搞好文言文教学, 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开发学生智力 (当然也包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都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 提升学生文言文的自读能力以及知识的归纳能力很有必要。

二、学生自读和归纳能力的培养方法

学生自读和归纳能力的培养, 途径是多方面的, 但其共同点是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启发、引导, 使学生学会善于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笔者曾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 作过一些培养学生能力的尝试, 概括起来, 有如下两点:以重点课文带一般课文, 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以提纲作指引, 培养归纳能力。

1. 以重点带一般, 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现编中学语文教材, 文言文篇目的数量随着年级的增高而越来越多, 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由于反映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词语、典故, 学生不熟悉, 表达方式与白话文也有较大差异, 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 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如果老担心学生不懂, 讲课时不厌其烦, 大包大揽, 详之又详地“灌”, 除了会增添学生的厌倦情绪之外, 更严重的是学生的能力与兴趣就被教师的“满堂灌”给灌没了。其实, 任何一篇课文, 总有困难与容易、重点与一般的区分, 教师讲课时只要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引导得法, 很多问题学生是有能力自行解决的。

在《捕蛇者说》一文中, 有“曩与吾祖居者, 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 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以吾居十二年者, 今其室十无四五焉……”一段文字。这组句子, 意思不难理解。但有三项知识需向学生交待:一是“曩”的读音、意义;二是“者”的意义;三是“十无一焉”、“十无二三焉”、“十无四五焉”的数字表达。

“曩”文中有注音、释义, 学生看注解可以自行解决;“……者”在此作代词, 教师稍作提示, 学生可说出准确的含义;关键是第三项, 这既是本文重点, 又是阅读文言文时的一个知识点, 教师在讲读时, 除了要引导学生跟“今其室”的意思联系外, 还必须向学生交待:文言文中, 数词后面往往不带量词, 在述译时,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 要补上一个相应的量词。学生懂得这一重要环节后, “十无一”、“十无二三”、“十无四五”三句的述译就全解决了。

不同的年级, 重点、难点各有不同, 抓住重点, 带动一般, 教师“举一”, 学生“反三”, 学生学得灵活, 自读能力也就逐渐提高了。

2. 以提纲作指引,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很多知识是零碎而分散的, 必须把这些知识归类, 使它系统化, 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怎样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学生年级不同, 知识水平不同, 要求也不尽相同, 具体做法也不求一致。或在讲完一课后, 或在讲完一个单元后, 或在一个学段后, 要求学生把该掌握的知识, 有目的、有重点地列成提纲, 让学生按提纲要求, 把相关的知识分门别类地归在一起, 从中找出其规律和特点, 使对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

初中文言教材, 文言知识很丰富, 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等。有些知识容易掌握, 有些知识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 然后把它归类, 从中认识掌握它的规律性。

例如, 文言文的词类活用就是一个难点。为了使学生攻克这个难点, 让学生掌握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律, 在教学中可作如下尝试:列举典型的例句, 让学生练习, 在练习中分析归纳。

环滁皆山也。 (《醉翁享记》·欧阳修)

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左丘明)

人有百口……不能名其一处。 (《口技》·林嗣环)

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登泰山记》·姚鼎)

天下缟素……。 (《战国策·唐睢不辱使命》)

这些例句, 平时在讲读课中学生已初步懂得, 能说出各句中活用的名词和它的意思, 但在什么情况下, 名词活用为动词, 它有什么规律, 学生不大清楚, 通过对上述例句的分析练习, 他们不难概括出如下几点规律:

(1) 名词后面带宾语, 宾语前又别无动词;

(2) 名词直接被副词或动宾结构修饰;

(3) 名词前有能愿动词;

(4) 名词后面带补语, 补语前又别无动词;

(5) 名词作谓语, 又不能同主语构成判断句。

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特点后, 以后遇到这类情况, 就有判断的依据了。

又如, 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文言文, 对文体知识不会产生太多的考虑, 在指导课内自读时, 主要侧重于文章结构和句式分析即可。一般而言, 议论性的文言文, 可以分别从文言词法、文言句法、篇章结构三个方面列出提纲进行引导。例如教学《捕蛇者说》, 可以首先让学生找出文中通假字和使动用法的词;然后要求学生找出诸如宾语前置等不同类型的句子。学生通过找词找句, 对课文内容有初步认识, 最后让学生分析引论部分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 本论部分正反两方面的论证内容, 结论部分作者提出的解决办法。

通过引导, 学生不但读懂了课文, 而且对课外自读课文的知识归类方法也掌握了。

归纳总结能力论文 第11篇

科学是更全面、更科学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究科学真谛的能力的一门学科。在进行《科学》的教学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大胆猜测、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一、观察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例如,在进行《蜡烛的变化》的教学时,首先可运用感官初步感知蜡烛的变化。教师让组长把桌上的蜡烛点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蜡烛的变化。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小声讨论着……最后学生汇报各自的发现:“有烟。”“手靠近火感觉很烫。”“灯芯变黑色了。”“蜡烛溶化了,变成了蜡油。靠近灯芯的地方溶化得快,已经凹下去了。”教师可总结同学们的观察方法:“我们可以用手摸、用眼看、用耳朵听,要用到嘴巴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嘴巴来尝一尝,我们可以用到全身的器官来进行观察。”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不知不觉地犯这样的错误,就是只通过一次观察或实验就草率地得出了结论,而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有失偏颇甚至是错误的。所以首先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蜡烛燃烧后的变化。

二、猜测

猜测就是大胆地判断。我们知道,无数的发明都是来源于科学家大胆的猜测。在《科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围绕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说出自己的估计。例如,在进行《蜡烛的变化》教学时,当老师提出问题:蜡烛燃烧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应当鼓励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说出自己的猜测。诸如“会熔化”、“蜡烛加热后变成了蜡油,冷却后又变成了蜡烛”、“如果在蜡烛的上面搁一块玻璃,玻璃会被熏黑”的答案,教师不要马上下结论,应提示学生通过实验来了解最终的答案。

三、 操作

操作就是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观察比较,以此来检查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的过程。操作是学生获得真知、解决问题的关键,更是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亲自去寻找答案的过程,它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

1、重视观察,发现现象。例如,在进行《蜡烛的变化》实验时,可分两步:首先让学生将蜡烛熔化再冷却,让学生观察蜡烛的燃烧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其次,让学生将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方,让他们仔细观察烧杯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还可以将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进行实验,在以前实验的基础上,学生产生了知识的迁移,很容易就想到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从而发现了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2、动手操作,探求真知。例如,在进行《吸热和散热》的实验时,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1)提出问题:不同的物体,其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一样吗?(2)大胆假设:让学生假设沙和水的吸热、散热性能。(3)动手操作:首先,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做这个实验,需要控制哪些相同的条件?需要哪些材料?怎样做实验?小组内应该怎样分工?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做实验、在实验中要注意什么,也明白自己的职责。其次,组织学生根据需要,到阳光下或阴凉处测量水和沙的升温和降温情况。在鼓励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相同条件的控制和实验数据的搜集。一般在阳光下测量10分钟,记好升温情况;在阴凉处也是测量10分钟,记录好降温情况。然后,将记录的数据填在图表上,连上曲线,形成曲线图。……像这样的实验,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动手实验得出结果,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很有帮助。

3、学会比较,辨别异同。例如,上面提到的《蜡烛的变化》的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得到了蜡烛的燃烧有两种现象的发生:一种是蜡烛溶化冷却后又变成了蜡烛,即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另一种是烧杯内壁有水蒸气,即蜡烛的燃烧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这样的实验,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比较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四、 结论

实际利率法运用之归纳总结 第12篇

实际利率法的广泛运用使得会计业务的核算更准确、更科学, 然而会计准则中给出的核算方法相对复杂, 不利于会计从业人员及会计学习者了解与使用。笔者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教学, 发现从实际利率法的本质出发更易理解并掌握实际利率的核算。

一、实际利率法的本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的阐述, 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实际利率, 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未来现金流量, 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可见, 实际利率法本质上是在会计核算中引入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时间价值理念, 更准确地计算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一种方法。那么, 某期应予确认的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就应该等于期初借出或借入的实际本金乘以实际利率乘以期限, 即:利息收入 (费用) =本金×实际利率×期限。

二、实际利率法在现行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1. 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会计业务的本质及分类。

按照业务的本质, 六个会计准则中涉及实际利率法的业务可以分为两类:借款业务和贷款业务。

其中属于借款业务的有: (1) 具有融资性质的延期付款购买资产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 (2)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3) 长期借款; (4) 发行长期债券。

属于贷款业务的有: (1) 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 (2) 融资出租固定资产; (3) 购买债券, 按购买意图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类。

2. 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会计准则中对实际利率法的应用表述如下:采用实际利率法, 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 其中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 (负债) 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 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 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即:利息收入 (费用) =金融资产 (负债) 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金融资产 (负债) 的初始确认金额-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实际利率。计算公式繁琐, 而且不易理解掌握。按照实际利率法的本质, 可知:利息收入 (费用) =本金×实际利率×期限=期初实际投资额 (实际筹资额) ×实际利率×期限。

本文从各个具体准则着手具体分析如何从实际利率法本质角度来认识实际利率的核算。

(1) 具有融资性质的延期付款购买或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该项融资业务本质上为借款业务, 是购买方或承租方向销售方或出租方借入资金来达到购买资产或长期使用资产的目的。那么, 购买方或承租方因购买或租入资产应支付的金额就不仅仅是借入的本金, 而是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 会计核算上计入长期应付款。购入或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最初借入的本金数, 长期应付款和本金的差额计入未确认融资费用, 即为尚未确认的利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 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各期均保持不变。

然而随着融资租入价款或租金的支付, 购买方或承租方借入的实际本金数是不断减少的, 实际累计支付的利息却是不断增加的, 反映到会计核算中, 是“长期应付款”和“未确认融资费用”账面余额的不断减少, 则某期应予确认的利息费用=本金×实际利率×期限= (本息和-利息) ×实际利率×期限= (期初长期应付款账面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账面余额) ×实际利率×期限=期初长期应付款的账面价值×实际利率×期限。

(2) 长期借款。在长期借款业务的核算中, 涉及长期借款的两个科目为“长期借款——本金”和“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从这两个账户出发来分析企业借入的实际本金数是多少不太容易, 可是从借款业务的实际情况分析, 某期从银行或金融机构实际借入的本金必然形成企业的负债, 也就是“长期借款”总账科目的金额, 即长期借款的账面价值, 而不必再去细究“长期借款———本金”和“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科目分别具体核算的是借款的本息和、本金还是利息。则企业某期应予确认的利息费用=期初长期借款的账面价值×实际利率×期限。

(3) 发行长期债券。无论发行哪种类型的债券, 筹资方筹集的资金都是从投资方借来的, 同长期借款一样, 在会计上必然形成筹资方的负债, 只是此处在“应付债券”科目下核算, 则某期应予确认的利息费用=期初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实际利率×期限。

(4) 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或融资出租固定资产。该业务本质上是贷款业务, 是销售方或出租方贷款给购买方或承租方以帮助其达到购买商品或长期使用固定资产的目的, 销售方或出租方则从中获取利息。那么, 销售方或出租方因销售或出租资产应收取的金额中就不仅仅是借出的本金, 而是包括了本金及利息两部分, 会计核算中确认为长期应收款, 出售商品或租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则为最初实际借出的本金数, 两者的差额即为利息。

由于该利息是属于整个借款期间的, 所以按照权责发生制, 此时计入未实现融资收益, 在以后的各个借款期间再确认为利息收入。则某期应予确认的利息收入=本金×实际利率×期限= (本息和-利息) ×实际利率×期限= (期初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余额-期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账面余额) ×实际利率×期限=期初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实际利率×期限。

(5) 购买债券。一种是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一种是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这类业务一般被看做是投资业务, 但也可看做贷款业务, 是投资者贷款给筹资者的业务。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属性是公允价值, 因此它的核算不同于持有至到期投资, 下面分别说明: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而言, 它的会计核算可能涉及三个科目, 即“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同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的思考角度一致, 此处不必深究三个科目具体核算的是贷款的本息、本金还是利息, 只需认清一点, 投资者借出的资金在会计上是作为投资者的资产核算的, 那么投资者各期的实际投资额 (本金) 即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总账的账面余额, 则某期应予确认的投资收益 (利息收入) =期初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余额×实际利率×期限。如果不考虑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 则投资收益 (利息收入) =期初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实际利率×期限。

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言, 它的会计核算涉及三个科目, 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如果按照前述思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某期应予确认的利息收入应该等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乘以期限求得, 但是因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所以资产负债表日, 公允价值的变动部分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而该部分并不是投资者的实际投资额, 所以我们在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 (利息收入) 时, 该部分不计入期初实际本金数额, 则某期应予确认的投资收益 (利息收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账面余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账面余额) ×实际利率×期限。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总结出, 实际利率法下利息收入、利息费用的核算分两种情况: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业务。某期应予确认的投资收益 (利息收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账面余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账面余额) ×实际利率×期限。 (2) 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业务。某期应予确认的利息收入 (利息费用) =该期期初相关资产 (负债) 的账面价值×实际利率×期限。

三、实际利率法核算举例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业务。

2007年1月1日, 甲保险公司支付价款1 028.244元购入某公司发行的3年期公司债券, 该公司债券的票面总金额为1 000元, 票面年利率为4%, 实际年利率为3%, 利息每年年末支付, 本金到期支付。甲保险公司将该公司债券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7年12月31日, 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1 000.094元。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2007年1月1日, 购入债券时:

2007年12月31日, 计提债券利息时:

本期实际应确认的利息收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除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的账面余额×实际利率×期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 00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28.244) ×3%×1=1 028.244×3%×1=30.85 (元) 。

作会计分录如下:

收到利息时:

2008年12月31日, 计提债券利息时:

本期实际应确认的利息收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除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的账面余额×实际利率×期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1 00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19.094) ×3%×1=1 019.094×3%×1=30.57 (元) 。

作会计分录如下:

即在核算2008年的利息收入时, 本金中是不考虑公允价值变动对可供出售金融账面价值的影响的。

2. 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业务。本文以具有融资性质的延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业务为例。

2007年1月1日,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购货合同, 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特大型设备。合同约定, 甲公司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价款。该设备价款共计900万元 (不考虑增值税) , 2007~2011年的5年内每半年支付90万元, 每年的付款日期为当年的6月30日和12月31日。假定甲公司适用的6个月的折现率为10%。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购买价款的现值=900 000× (P/A, 10%, 10) =5 530 140 (元) 。

2007年1月1日, 购入设备时, 会计分录为:

2007年6月30日, 确认利息费用时:

2007年上半年实际应确认的利息费用=期初 (2007年1月1日) 相关负债账面价值×实际利率×期限=长期应付款账面价值×10%×1= (“长期应付款”账面余额9 000 000-“未确认融资费用的账面余额”3 469 860) ×10%×1=553 014 (元) 。

作会计分录如下:

2007年12月31日, 确认利息费用时:

2007年下半年实际应确认的利息费用=期初 (2007年6月30日) 长期应付款的账面价值×10%×1= (“长期应付款”的账面余额8 100 000-“未确认融资费用的账面余额”2 916 846) ×10%×1=518 315.4 (元)

作会计分录如下:

以后期间应确认的利息费用核算方法同上, 此处不一一列出。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汉译原则下一篇:高校商科专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