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牵引中国范文

2024-05-06

民生牵引中国范文(精选4篇)

民生牵引中国 第1篇

尚品宅配,一家强调依托高科技创新性迅速发展的家具企业,通过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来实现家具产品的快速、精准定制。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4年间,尚品宅配产能提高6~8倍,原材料使用率从70%提高至93%,差错率也由原来的10%下降到3%左右,交货周期从30天缩短到10天左右,年资金周转10次以上,并且实现零库存。

“这就是信息作为一种柔性资源所带来的巨大价值。我国国民经济已经接近追赶式发展的边界,如何突破天花板,如何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从速到质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寻找新的增长动力。”阿里集团副总裁兼阿里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说。

两种红利减少

进入2000年,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快速增长周期。2003~2007年经济增长速度平均11.02%,仅次于1992~1996年的12.44%,是第二个连续5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10%以上的繁荣阶段。但2009年4季度起,GDP增速开始回落从2007年2季度15%的历史高点到2013年7.7%的历史新低,已整体回落了6年,步入近年最长的回落周期之一。

这一轮经济增长放缓,究竟是短期现象,还是周期趋势呢?梁春晓指出:“中国通过改革红利,在全球化进程中低成本利用原有资源禀赋,释放出巨大的经济能量。但随着全球经济格局剧烈震荡,上述除了新技术革命、制度变革所带来要素升级和结构优化外,其它驱动力均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由此可以推断,我国经济旧增长方式的非稳定性和非可持续性开始显现。”

的确,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通过扩大储蓄、内需,鼓励基于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再工业化,启动经济复苏,这对依附其市场发展的新兴经济体造成出口压力,降低增长动力,我国首当其冲。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劳动力成本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我国2013年外贸低速增长,部分地区出现下滑。而国内居民消费也面临约束,主要表现在居民收入差距大,加上有利于企业盈利、对家庭收入进行隐形征税的要素和资源价格政策,造成工资在国民收入比重下降。

还有,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和人口抚养比持续下降的有利人口结构曾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人口红利。但是,从2011年起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出现负增长,相应地人口抚养比开始上升,意味着人口红利开始消失,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相应减弱。同时,资源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带来的经济增长潜力已大部分实现,而能源密集型与原材料密集型的生产对自然资源供给压力日益增加。高能源和自然资源消耗的增长模式不仅造成环境赤字扩大,也使得中国经济面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的冲击。如果不能加以纠正调整,都将严重制约经济的增长。

之前,我国政府的角色相对明了:提供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以补充民营部门投资的不足,为发展本国比较优势的产业实施相对应的产业政策。但随着我国步入中等收入国家、接近发达国家时,政府直接介入经济活动事实上可能阻碍而不是促进增长。比如,金融风险加剧、产业结构扭曲以及产能严重过剩,这些都跟政府直接介入经济活动不无关系。

“经济转型势在必行,但往哪转?怎么转?现实可行的一条路是‘从生产要素投入驱动转变为提高生产率推动增长’。在这种背景下,信息的价值和战略地位就凸显出来。信息经济或者说IT经济将成为我国增长与转型的核心动力。”梁春晓说。

信息流动产生价值

低成本的交通和交流体系是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区别与工业经济,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互联网、云计算成为新的信息基础设施,大数据发育为新型生产要素,大规模、社会化的全新分工形态的出现,商业从机械化系统向生态化系统演化,生产效率实现全面提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和财富。本文一开始提到的尚品宅配只是信息价值的一个缩影。信息能够拉动消费、塑造高附加值的产业结构、带动就业规模和质量、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形成、解决大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瓶颈,等等,可以说是无所不能。

在信息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信息作为一种无形的、富于其它要素之中的非独立要素,通过优化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结构和配置、施加对生产力的影响。梁春晓认为,人类在信息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其本质都是在松绑信息(数据)的这种依附,最大程度释放信息(数据)的流动和使用,并最终提升经济社会运行的效率。

由于数据具有天然的共享性和边际生产力递增的特性,数据要素的投入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物质要素不断被节约,带来更多并且更高效的生产资料。比如通过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流动,加速了劳动力、资金、机器等原有要素的流动、共享。而通过工具创新和要素融合,扩张了要素实际投入和生产效率价值的增加。因此数据的价值扩张突破了能量经济中1+1=2的线性现象,取而代之的是非线性增长模式。未来,数据逐渐代替原有稀缺资源,随着资源的配置转向信息而远离稀缺资源,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要素。

用梁春晓的话说,我们是幸运的。在我国经济遭遇天花板时,却不经意间迈进信息社会的门槛,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但是历来技术变迁与制度创新之间存在着清晰的双向关系:制度会影响技术变迁的进程,技术创新的能力受到制度约束。由于技术变迁可能会对社会既有利益集团稳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同时制度演进过程本身是路径依赖的,过时的制度并不先天适应新的技术条件。所以,不合适宜的社会制度往往阻碍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所以,只有促进制度改革,才能为稳增长和调结构提供根本性动力,真正培养新增长点,迎来可持续的健康增长。如果受到信息技术扩散的制度性障碍,技术创新极则很难在社会中扩散,从而技术变迁与增长转型均停滞不前。

那么以政府为代表的非市场制度创新该如何与技术创新和新经济模式相互配合,保持新技术与新增长的活力呢?梁春晓的建议是:一,改变政府主导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的方式,建立以企业、市场为经济主导的制度环境,促进新要素的流动;二,以复杂化、市场化、法制化和数据化为特征,建立信息时代的经济规则,以及与之适应的行政管理规则;三,借鉴互联网业面对海量主体的成功治理经验,转变治理思路,培育生态化、平台化、分布式、自组织的治理机制。

中国民生问题(房价) 第2篇

中央政府可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指定的40个重点城市统一实施基本限购令:各城市本地户籍与持人才居住证家庭,最多限拥有两套住房;外地户籍和境外人士最多限拥有一套;两次购房时间需相隔两年以上;禁止公司购房。

基本限购令符合绝大多数家庭的居住、投资需求,与一些城市的购房入户政策也不冲突,且不会阻碍住房租赁、度假物业市场发展。在人口大量流入、土地供应相对紧张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可附加实施外来人员一年等候期制度,即外地和境外居民,须提供至少一年的纳税或社保证明后才能购买。限购令简单易行,其实施主要依赖各城市房管部门的房地产产权登记和网络签约两个信息系统,不需全国联网。系统建成后,将可有效支持开征多套房房产税,并可优化40个城市范围内的限购。

目前国内面临的通胀压力很大,人民币对内贬值的趋势一直没有停止,老百姓也意识到了钱存在银行只会越来越不值钱,他们能想到并且能做到的,让自己的存款保值方式就是房子和黄金。

另一方面,数万亿的地方政府的银行贷款从何而来,都是老百姓存在银行的真金白银,政府借款投资的大多是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回报率低的项目,再加上地方政府的不良信用,银行面临的风险可想而知。

一方面老百姓想把银行的钱取出来,投到房子等保值的东西上,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贷款又是一个一时半会儿填不上的窟窿。如果不控制老百姓买房,银行的存量货币有可能无法应付老百姓对现金的需求,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起挤兑潮,这才是国家最怕的。所以今年国家频频出招,先是提高准备金率,又出限购令,银监会要求各银行在2011年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增长。

限购令只是楼市暂缓之计,作为商品房在市场中流通,只要具备购买的能力就可以购买,现在规定了购买套数,这跟商品房的性质是相违背的,现在这条措施,可以看出国家对房产的购买又进入了一个“计划性”的阶段。从开发商的角度来看,只要你具备购房的能力,就可以对其销售。现国家出台限定套数的措施,因为其掌握着商品房的各类证件,用国家的手段强制性控制购买力。“限购令”实为无奈之举,只能一时缓和供需平衡,非长久之计。

政府应放弃“敛财式”的宏观调控,其实,最需要关心楼市走向的是商业银行,不是政府,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政府的行政目标如果真的是保障公民的居住权,就应该放弃目前这种“敛财式”的宏观调控,在土地财政、保障房、小产权房等方面下功夫,例如让小产权房合法化,以增加房源的供应。

广州限购令下后,共有措施:一是坚决遏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坚决限制炒房;二是严格贯彻国家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三是差别化的税收政策实行房地产调控;四是扩大住房保障力度。

品质:中国重卡行业的牵引力 第3篇

品质提升中国重卡以行动作宣言

据陕汽重卡“挑战极限之旅”活动负责人介绍,在全球范围内,中国重卡使用环境最为苛刻,因为中国区域广阔,涵盖了各种极端严酷环境。比如陕汽重卡将要挑战的珠峰地区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地貌复杂,高原缺氧、风沙大及气温多变等,这对车辆发动机工作情况及整车驾驶性有极大的影响;而吐鲁番地区温度可达50摄氏度以上,整车空调、电子系统及驾驶室隔热通风适应性将面临最大的考验;在最冷的黑龙江漠河地区,最低气温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一般车辆难以正常启动,陕汽重卡将检验发动机冷起动、除霜除雾、空调采暖及ABS性能等。

中国重卡行业需借鉴“陕汽速度”

陕汽“挑战极限之旅”不仅要创造行业难以企及的极地考验,最主要的目的是诠释“德赢天下服务领先品质成就未来”的理念,保证为消费者提供最优的技术品质、最优的产品品质及最优的服务品质,并以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为己任。

作为陕汽重卡拳头产品,2011款“驰久版”重卡既肩负着“十二五”开篇重任,也承载着陕汽重卡此次“挑战极限之旅”的盛世壮举。凭借驰久节省、驰久可靠、驰久安全、驰久价值四大核心竞争优势使陕汽重卡1-4月订单突破6万辆,自卸车增长蝉联行业首位,新产品德龙F3000份额超越60%,市场增长率行业第一。同时,陕汽重卡以过硬品质,出口量不断增长,连续3年位居全国重卡行业领先地位,2011年一季度累计出口重卡2400多辆,同比增长13%,截至2010年底,陕汽已拥有海外办事处27个,海外子公司1个,海外4S店8家,自建大型维修服务中心2个,海外服务站180个,建立了行业领先的国际营销服务网络。截止目前,陕汽重卡累计产销重卡55万辆,品质得到世界广泛认可,满足了用户的差异化消费需求。

品质、服务竞争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新秩序

在推进向“服务型制造”商业模式转型的过程中,陕汽重卡向三大极限环境发起世纪挑战活动,不仅确定了陕汽将卓越品质、服务领先战略作为企业核心竞争战略的目标,更有助于中国重卡行业乃至整个制造行业对产品品质的重新定位。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以及“城中村”的改造,二线省会城市地铁建设、高铁建设、还有高速公路建设将成为各地方主要的投资热点,中国商用车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温,这也为中国制造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品质和服务竞争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生命力。

在经济发展需求及品质竞争双重作用力的影响下,作为重卡行业的市场领导者,陕汽重卡“挑战极限之旅”开启的不仅仅是一次品质检验之旅,也是一次恶劣环境下服务能力检验之旅,更重要的是他们向世界展现了陕汽重卡,并向世界证明了中国重卡品质化、技术化、国际化发展的基本格调。

形势论文--中国民生问题 第4篇

材料一 两会召开前夕,“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这三大民生问题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的强烈共鸣。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政协委员纷纷就此建言献策。

材料二(新华网北京3月2日电)破解民生难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更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和热议的话题。相关调查显示,人们对两会的关注点表现出与百姓切身利益越来越紧密相关的特点,一些诸如“控制房价过快增长,解决住房难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疗改革”“上学难与教育公平”“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保障公共卫生,让群众吃得安心,用得放心”等民生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材料三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在今年的工作中要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热点链接】

1.2007政府工作报告六大民生新亮点

①农村学生受益全免政策 ②农村人也能享受低保

③农民将享有良好医疗 ④确保困难群众居有其所

⑤农民工医疗保障受重视 ⑥师范教育从收费到免费

2.相关调查显示,人们对两会的关注点表现出与百姓切身利益越来越紧密相关的特点,一些诸如“控制房价过快增长,解决住房难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疗改革”“上学难与教育公平”“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保障公共卫生,让群众吃得安心,用得放心”等民生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问题解答】

1.我们国家存在哪些“民生问题”?(哪些民生问题备受关注)

教育(上学难);医疗(看病难);住房(买房难);交通(行路难);社会保障(医报、社保);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问题)。

2.是什么导致了“民生问题”?(产生“民生问题”的原因)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

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4.国家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了(将要采取)哪些措施?

免除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建设覆盖城乡的新型医疗合作体系;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还百姓碧水蓝天的生活空间;等等。

5.武汉市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办了哪些实事)

为广大市民办理医保和社保;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取缔违章占道;社区883计划(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环境);对城乡贫困群众实施医疗保障和救助;开展城区 “零就业”家庭就业社保援助;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生活条件;综合治理冒黑烟的烟囱、餐饮油烟扰民点;实施公交、出租车使用清洁燃料改造;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免杂费,对农村低保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免费教科书和寄宿生活补助;中心城区低保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补助课本费;打击抢劫、盗窃等违法犯罪现象;等等。

6.为什么要解决“民生问题”?(即解决“民生问题”的意义、必要性、重要性、作用)或者: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体现或说明了什么?

民生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这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这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体现;这是改革、发展、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这是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需要。

7.如何解决“民生问题”?(请你为解决“民生问题”社会出点子、提建议)

宏观方面(国家、政府怎么做)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府部门要做到依法行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法律和体制,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党和政府应该了解群众心声,倾听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疾苦,切实解决好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8.民生问题与其它热点问题相联系(略)

全科论文中心http://

“民生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和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民生问题主要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安定、教育和人才公平、社会公正.只有解决好以上五大民生问题,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关键词: 和谐社会, 民生, 公平, 公正,民生问题 和谐社会 政府改革 善治

浅议民生问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构成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是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是引航舵手,文化建设是精神动力,社会建设是环境保障。这四大建设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在以往的党代会报告中都曾有过多次表述,这次将社会建设作为党代会报告的独立部分进行系统地阐述,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还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我们不难看到:党和国家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

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把工作立足点定位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一贯作风。所以,在新形势下认真思考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为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民生问题为根本

民生问题就是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近些年来民生问题成为热点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这实质上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第一个,民生问题突显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用锦涛同志讲的话就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经济建设这条腿比较长,迈的步子很大,经济建设成就很大;但是社会建设的腿比较短,取得的成就小。但是社会建设关系到更多的是民生问题。现在我们“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造成了教育、医疗、住房、医疗保障、就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越来越多,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民生问题的突出也反映出我国社会已经基本确立和普及了以人为本,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和理念。如果没有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社会公平正义理念的普及,那么民生问题不会成为社会问题,甚至当更严重的民生问题出现了,社会、社会大众对它也会漠不关心、视而不见的。正是我们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了社会公平,这样民生问题就凸显出来。

第三个,民生问题的突出同我国现在已经具备了解决一些最紧迫的民生问题的条件有关。因为一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往往是相关的。一个问题的存在不一定被大家重视,当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基本具备了,大家才会十分关心它。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120332.7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10871亿元,是2002年的1.5倍,跃居世界第四位;国家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2003年至2006年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19.7%,有2002年的18903.6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8760.2亿元,这充分说明我们国家具备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条件。国力显著增强的情况下老百姓期望党和政府更好解决最紧迫的民生问题是很自然的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矛盾是始终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当今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阶段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民生问题就是其表现之一,这可以看作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忽视放任这些矛盾的存在势必会导致社会不稳定或者更为严重的后果。中共中央反复强调要进一步加大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力度,要认真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这是因为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邓小平当年讲过一句话,中国的问题最主要是稳定。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稳定。所以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从另外一个

角度来讲,民生问题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解决不好民生问题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我们一切无从谈起,包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也包括和谐社会建设。一个不稳定的社会,肯定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所以稳定是和谐社会很重要的特征。正因为这样,党的十六大报告里面把和谐和稳定是并提的,并且在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强调要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在谈到维护社会稳定时强调完全改革和发展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把和谐和稳定两者是并提,现在十七大报告突出民生问题应该说在人们预料之中,发自民意,符合民意,顺应时代社会的要求,反映出我党执政的高度自觉意识。

三、如何解决好民生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议期间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自主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等发表了许多重要意见,特别是关于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的重要讲话,丰富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又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即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些方针的提出,反映了党和国家将工作立足点定位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围绕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亮点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举措。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建设任务呢?我认为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关键。必须树立以下四方面的意识:

第一,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绝不能有任何动摇。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为什么?从根本讲,生产发展了我们手上的东西就多了,那么我们在解决、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主动得多。所以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长治久安。所以我们必须发展。

第二,要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认真化解社会矛盾,特别是利益矛盾。现在利益矛盾很多,怎么来化解利益矛盾,必须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来化解社会矛盾。

第三,从社会学的角度讲,一个社会要稳定,一定要有一个稳定的中心,也就是社会整合的中心。要整合社会,谁来整合?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和国情出发,能够整合社会中心的只有我们党,那么就要提高整合社会关系,特别是整合社会阶层关系的能力,这样有效整合社会,促进各种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首先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包括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包括搞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也包括把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落到实处,让老百姓感觉到党是我们社会的中心、我们社会的支柱。

第四个,要维护社会稳定确实还要建立健全我们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机制,要搞好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要运用法律的力量、社会的力量等等,来有效的控制社会。

具体而言就是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 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城乡居民无饥寒。

二 是巩固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成果,特别要落实好2007年9月起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书本费的政策,并着手研究城镇免费义务教育问题。第一个是确确实实必须加大投入。我们国家的教育经费这些年增加比较快,但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还是比较低。我们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要里面提出了,到20世纪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要占到GDP的4%。4%是什么概念?就是当时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们计划到2000年达到4%,实际上2000年没有达到,后来推迟到2005年,但是我们还是没有达到。2004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只占GDP的2.79%,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列,投入太少。同期世界平均是4.4%,我们是2.79%。在当年邓小平就讲,宁可牺牲点速度,也要把教育搞上去。哪怕经济增长速度慢一点,也要把教育搞上去。教育投入上不去,我们的教育就发展不起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甚至基本的经济制度我们都不可能确立。第二,我们一定要适度调整教育投入的使用结构,教育投入这样多,怎么样使用是另外一回事。一方面我们看到我们的教育还是精英教育,不是平民教育,所以高等教育经费远远多于基础教育,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底层的人们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太少。这也就是为什么在2002年,我们国家中小学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辍学达到一千万人。另外一方面,我们这样有限的教育经费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投入使用不公平,是失衡的。这样导

致了老百姓非常不满的教育不公平问题。2002年我们全社会各项教育投入费用5800亿,这5800亿怎么分配?从城乡来讲,77%的教育经费被用于占总人口不到40%的城市,而占60%人口的农村只得到23%的教育经费,所以这就导致了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学生失学的问题。现在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国家现在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在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学校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制度和国家助学金制度,在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等,这些都是为了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三 是解决好农民“看病难”问题。关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老百姓反映非常强烈的,问题比较突出。卫生部曾经在2003年组织过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这个调查结果很能说明问题。调查结果发现,48.9%的人得病了应该到医院看病,而没有去看病。29.6%的人应该住院而没有住院。这就反映了现在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基本状况,老百姓很不满意。目前就是要落实好“一村一站一万元”政策,使农民小病不出村;对全省乡镇卫生院按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进行改革;提高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

四 是解决好公平正义问题。像公平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总要求,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要求里面公平正义是其中之一,所以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应该说一个和谐的社会肯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如果不公平正义,这个社会肯定和谐不了。关于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讲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它实际上也是我们设计社会的基本制度的原则,也是各个社会阶层、各个群体良性互动应该共同遵守的规则,不遵守这个规则我们就会出现问题。在处理公平正义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以下三点。第一点,我们在讨论分配公平的时候,不能离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因为我们讨论公平问题更多讲收入分配的公平,分配的公平我们抽象谈是不行的,要同生产力发展水平联系起来,因为生产是决定分配的。那么在其他领域的公平问题上也是一样的,经济的公平、文化的公平,政治权利的公平,公平是多方面的。公平的问题不管是哪方面的,我们都要从现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能够提供解决这个问题的物质条件结合起来谈。第二点,公平本身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可能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种公平,但是现在我们往往讲公平的 时候讲到的都是要追求结果公平。公平包括三个环节,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公平问题,重点应该放在确保起点公平,努力做到过程公平,至于结果公平我们现在很难做到。第三点,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理念。我们党要把公平正义这个原则贯彻到社会结构 中,贯彻到制定的方针政策路线和各项重大决策上面,我们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要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全部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要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在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前提下把社会公平正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推翻新的“三座大山”即“教育乱收费、医疗花费多、住房价格高”,使群众能读得起书、看得起 病、住得起房。时下大学学杂费之高令人咋舌,中小学乱收费犹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看一次普通感冒得花近百元,割一根阑尾需要3000元,生一个小孩需要4000元,并非虚构故事。一户农民刚脱贫,只要一人上大学或害大病,就马上返贫,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房价也好似断线的风筝,大约是成本价的若干倍。由于天价的住房与普通百姓的可支配收入不成比例,百姓无法安居。可是按七部委的房地产新政,房地产商有病,普通买卖房者吃药。如规定5%的营业税,不管是购房者还是自住者,不论是二年之内新买的商品房,还是已经入 住多年的集资房、房改房,也不论是50平方米还是100平方米,不论富裕的东南沿海,还是贫穷的中西部,一律征收。这种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搞得二手房市场一片萧条,这种宏观调控能持续多久?

————解决外语在教育、人事制度中高高在上、一票否决的问题,还外语本来定位,把广大莘莘学子、青少年、社会精英从外语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国当前的教育、人事制度把外语抬到了吓人的高度,不管是搞中医中药、古汉语、二十四史,还是研究唐诗、宋词、甲骨文,不管专业能力,也不管对本职工作是否有帮助,只要升学、就业、评职称、考研、读博士,如果英语不合格就“没门”。以致每个适龄的中国人都在为外语而疯狂,好像学不学好外语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学习语言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语言环境,二是年龄。一个英国学生,从小到大,不需要费多大力气,英语即可掌握,因为用它交流、用它思维,不需要死记硬背。中国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这种环境和条件,要过关必须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耽误了专业课的学习。对外语的要求不能绝对化。丁俊晖没有上学,打斯诺克台球,打出了世界冠军,田家英初中毕业却成为毛泽东满意的秘书,怎么能用外语衡量一个人?

————落实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统一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目前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比全国其他省市特别是一些人口大省明显

偏低。这是教育资源的显著分配不公。根据党的政策,国家每年拿出一定的招生指标,照顾老、少、边、穷地区,这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但享受到良好义务教育资源的北京却得到降分录取照顾却令人匪夷所思。建议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或进入211工程的100所大学,实行统一出题、统一录取分数线。这样既能体现公平,也可保证大学新生的质量,还将维护北大、清华的声誉,彻底割断大学录取分数线与户口的脐带。————统一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退休金标准,使企业单位退休职工也能老有所养。

————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实行纪检部门垂直管理,监察、审计部门划归同级人大管理,并推广异地办案制。

————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内设部门的中层干部,实行任期制,任期一到,就地免职,待遇取消,开始新一轮竞聘。

上一篇:失眠症临床护理学下一篇:教学仪器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