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发展范文

2024-07-31

繁荣发展范文(精选12篇)

繁荣发展 第1篇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蹴鞠就已经成为我国古代民众较为广泛开展的一种游乐嬉戏和体育活动方式。《史记苏秦列传》中云:“临苗甚富而实, 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1]51秦统一六国后, 蹴鞠运动一度处于沉寂状态。汉代政权建立后, 承平日久, 经济发达, 蹴鞠运动又开始兴盛起来, 人们不但将其视为“治国习武”之道, 成为军队训练的健身方式, 而且在宫廷贵族阶层中也广泛开展了此项体育活动。据《西京杂记》记载, 汉高祖刘邦登上皇帝宝座之后, 便将老父刘太公接到长安城未央宫中养老延年, 每日好吃好喝专情伺候, 还安排歌舞伎乐供其任情欣赏, 但是刘太公却对如此的周到安排甚不满意, 终日显得闷闷不乐。见此情景, 刘邦便追问太公烦闷之缘由, 太公答曰:“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余。斗鸡蹴踘。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以不乐。”原来, 刘太公早年生活在乡里民间, 接触和认识的人基本上都是些小贩、屠夫之类的普通百姓, 在闲暇之余总喜欢聚在一起戏耍诸如斗鸡、蹴鞠之类的娱乐活动。听罢此言, 汉高祖刘邦即下诏在长安城东百里之处“乃作新丰, 移诸故人实之, 斗鸡、蹴鞠为欢, 太上皇乃悦”, 以此掀起了汉代开展蹴鞠运动的热潮。《汉书》中曾记载说, 汉武帝在出巡时, 也常参加蹴鞠活动。《史记》云:“去病在塞外, 尚穿域蹋鞠也。”同时, 由于蹴鞠运动的蓬勃兴盛, 汉代还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专业书籍——《蹴鞠二十五篇》, 东汉班固在撰写《汉书艺文志》时, 还曾将该书专门列为军事训练技巧类的兵书。南朝吴均在《边城将》中曾云:“临淄重蹴鞠, 曲城好击刺。”至唐代时期, 蹴鞠运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不但蹴鞠的制作技术有所改进, 而且蹴鞠的运动技法也有所变革, 不但唐太宗、唐玄宗等位尊权重的皇帝, 而且民间乡里的普通百姓也喜欢参与蹴鞠运动, 而且此时还出现了女子蹴鞠运动。对此, 唐代诗人王维曾在《寒食城东即事》诗中云:“蹴鞠屡过飞鸟上, 秋千竞出垂杨里”;杜甫在《清明》诗中亦云:“十年蹴鞠将雏远, 万里秋千习俗同”, 勾勒出唐代蹴鞠运动的普遍流行。

二、宋代蹴鞠运动发展特点

宋代时期, 蹴鞠运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发展, 成为上至皇室宫廷、下至村野市井中一种最为流行的社会体育运动, 而且从北宋初期到南宋末期, 一直延续着这种体育运动习俗。宋徽宗诗云:“近密被宣争蹴鞠, 两朋庭际两输赢。”[2]39诗人陆游曾在《春晚感亭》诗中云:“寒食梁州十万家, 秋千蹴鞠尚豪华。”又在《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云:“路入梁州似掌平, 秋千蹴鞠趁清明。”与之前历朝各代的蹴鞠运动相比, 宋代的蹴鞠运动呈现出独树一帜、辉光日新的发展特点, 在鞠球制作工艺、蹴鞠花样技巧、蹴鞠竞争比赛、蹴鞠外联交流等方面标新立异、独具匠心。

首先, 宋代在鞠球制作工艺上有了显著提高。据《蹴鞠谱》和《蹴鞠图谱》记载, 宋代鞠球“密砌缝成, 不露线角”, 球壳由唐代的八片发展为十二片, 球重十四两, “碎凑十分圆”。同时, 由于蹴鞠运动非常流行和普遍, 当时制作鞠球的专业作坊数量繁多, 店铺林立, 鞠球的制作品种也已多达四十余个, 还刊印了不少有关蹴鞠运动的专业书籍, 比如南宋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其次, 宋代在蹴鞠花样技巧方面获得了新的突破。古云:“脚头十万踢, 解数百千般。”宋代蹴鞠运动的花样脚法并非十几种, 而是多达几百种, 人们踢球时不仅用脚, 而且还运用身体中诸如头、肩、胸、腹、臀、膝等其他部位, 变着花样戏法、随心所欲地玩弄鞠球。对于这种花式足球的踢法, 宋人称其为“白打”, 其不但有单人性质的个性表演, 而且有十多余人的集体表演。关于宋代蹴鞠运动令人眼花缭乱的“白打”踢法, 这里不得不提及两个比较富有影响力的人物。一个是高俅, 一个是丁谓。高俅曾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书童, 后来担任一位朝中大臣的侍者, 他热爱蹴鞠运动, 技艺高超, 某日, 高俅随该大臣到宫中造访端王 (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 时, 站立广场一旁观看端王嬉戏鞠球, 突然, 端王踢出的球落到了高逑面前, 只见高逑抖擞精神, 使了一个漂亮的“鸳鸯拐” (即蝎子摆尾, 又称神龙摆尾) , 直接将球踢还给端王, 顿时技惊四座, 把全场的人都给镇住了, 也使得端王对高俅赞不绝口, 便让他留在身边, 以随时陪练其练习蹴鞠之戏。到端王荣登皇帝宝座之后, 高俅也是仕途亨通, 耀武扬威官场二十年。丁谓是宋真宗年间的宰相, 也非常崇尚蹴鞠运动, 据司马光《司马温公诗话》记载, 丁谓曾作了一首蹴鞠诗, 其云:“鹰鹘胜双眼, 龙蛇绕四肢, 蹑来行数步, 跷后立多时。”另据宋人刘邠《中山诗话》中记载, 在丁谓担任宰相时, 一个名为柳三复的秀才球技出众, 为了谋职升官, 他每日蹲等在宰相府球场的围墙外找寻显露身手的机会, 一日, 终于一个鞠球飞出墙外, 柳三复以还球为名进了相府, 在拜见丁谓时, 只见他一边跪拜, 一边使用头、肩、背、膝等身体部位变着花样颠球, 但鞠球始终未曾落地, 丁谓见此大悦, 便赐给了柳三复一个官职。

再者, 宋代成立了蹴鞠竞赛组织———“圆社”, 使蹴鞠运动朝组织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宋代陈元靓在《事林广记续集文艺圆社摸场》中云:“四海齐云社, 当场蹴气毬, 作家偏著所, 圆社最风流。”宋代的圆社分布于全国各地, 主要负责组织安排社员间的球技交流与切磋。在宋代, 并非人人都可以随意加入圆社, 但凡入社者首先必须要经过专业技术考核, 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行。以圆社为基础, 适逢朝廷大典或重要盛会时, 宋代宫廷和民间经常会举办各种形式的蹴鞠比赛, 其踢球方法也以原先娱乐健身性的单球门踢法, 逐步演变为竞技和对抗性较强的多球门、双球门踢法, 而且蹴鞠运动的规则与技法也已日趋成熟。宋代流传至今的《宋太祖蹴鞠图》、《长春百子图卷》以及“南宋蹴鞠铜镜”等, 都对蹴鞠运动竞赛的情形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记录。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 也曾多处记载了宋代时期人们在外出踏青、皇帝诞辰、官员升迁、民俗节日时开展蹴鞠运动比赛的盛况, 其情景往往是球场上激烈厮杀、球场外呐喊助威, 竞争激烈, 场面壮观。

最后, 宋代的蹴鞠运动在外联交流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宋代时期, 北方的辽、金两国觊觎中原大陆已久, 边关经常狼烟四起。有时, 为了政治和尊严需要, 宋代朝廷与辽、金等国通常会举行一些蹴鞠运动对抗赛事, 以彰显国威, 振奋臣民, 倡导和平。当然, 对于崇文轻武的宋代朝廷而言, 这无疑只能是一种间接的缓兵之计, 因为蹴鞠运动的比赛结果实际上并不能主导弱肉强食的历史趋势与演变格局。

三、宋代蹴鞠运动繁荣背景

宋代时期, 蹴鞠运动之所以能够得到蓬勃兴盛的发展繁荣, 是与宋代当时发达昌盛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休戚相关的。公元960年, 宋太祖赵匡胤靠兵变夺取政权, 为防备武将叛乱的隐患, “杯酒释兵权”, 称“宰相须用读书人”, 使得宋朝的宰相不仅由文人担任, 甚至掌管兵权的枢密使也由文人担任, 这自然造成了军队战斗力的急剧削弱。但是, 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却也造成了宋代时期文化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发达昌盛[3]28。陈寅恪云:“华夏民族之文化, 历数千载之演进, 而造极于赵宋之世。”据史料统计, 唐代中叶, 十万户的城市全国只有十三座, 到北宋时期则增至四十六座。北宋汴京府及南宋的临安府的繁华场景, 由以城廓为象征的政治都市变成商业都市, 从《水浒传》的描写中可见一斑。另外, 由于城市繁荣和商业发展, 产生了善于追求丰富体育娱乐活动的“瓦肆”, 即“谓其来时瓦合, 去时瓦解之义, 易聚易散也”。这些都对宋代蹴鞠运动的繁荣产生了广泛影响。

摘要:蹴鞠又名“蹋鞠”、“蹴球”, 是我国古老的一种类似于当今“足球”的体育运动形式。宋代蹴鞠运动呈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 而其又是与宋代当时发达昌盛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休戚相关的。

关键词:宋代,蹴鞠

参考文献

[1]顾向明.略论汉魏唐宋时期蹴鞠运动的兴盛[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1 (1) .

[2]陈卓.从唐宋诗词看蹴鞠运动发展特点[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9 (4) .

繁荣发展 第2篇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需要理论创新--学习《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体会

中央[]3号文件提出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特别强调了要进行理论创新和具有中国特色.这对于当前政治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教学与研究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为此联系这两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作 者:周肇光 作者单位:上海金融学院,社科部,上海,09刊 名: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416(6)分类号:B815.9关键词:发展社会科学 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

发展全州旅游促进文化繁荣 第3篇

【关键词】全州;旅游发展;文化繁荣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意见》(旅发[2011]61号),如何把全州县的旅游产业打造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笔者谈点个人的体会。

一、发挥优势是基础

1、良好的文化传播区位优势。一是军事要塞。全州扼中原进入岭南之要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明西延起义,南明抗清,太平军抗清,蒋桂战争,红军血战湘江等著名战例均载入历史史册。二是水运交通枢纽。全州湘江水运沟通长江、珠江水系,湘桂铁路,322国道贯穿南北。三是物资集散中心。全州县紧邻湖南双牌、永州、道县、东安、新宁及广西兴安、灌阳、资源等县,是物资集散中心。因此,自古以来就决定了全州这条通道是传播中原和岭南文化的纽带和桥梁。

2、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一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全州是广西最早建制地,秦设零陵县,汉置洮阳县、零陵郡,隋改湘源县,五代后晋置全州,元代为路,明初为府,后降为州至清末,民国初改称全县,1959年改为全州;二是地灵人杰,群星灿烂。全州不仅是蓄才育才的地方,更是人才辈出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从三国到清末,全州有百余名历史名人的传奇人生。例如:三国时代有“社稷之器”的蒋琬,唐朝有“无量寿佛爷”全真;明朝有户部尚书、内阁大学士蒋冕,同时有力主抗倭的曹学程;明末清初有“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著名画家石涛;清朝有“直声震天下”的谢济世,有宫廷史学家蒋良骐,有铁面御史赵炳麟等等;三是古迹繁多,人文荟萃。全州为湘桂走廊的明珠,承荆楚之文运,兼潇湘之遗风,山川田园秀丽,乡风民俗淳朴;商贾名流纷至沓来,文人墨客多会于此。因此,自古以来,或战争,留下了不朽的战场遗址;或文人,留下了传世的墨宝丹青;或建筑,留下了独到的民族风格。全州被列为县、自治区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共56处,其中国家级2处,自治区级15处,县级39处。

3、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其产品优势。全州县有南国天池即天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楚南第一名刹湘山寺、三江口休闲旅游区、炎井温泉休闲保健区、全军第一洞龙岩洞、巧夺天工的玫瑰岩、湘江战役遗址、红七军旧址等7大绿、红色旅游景区以及虹饮桥、天坑群、三塔、三江、禅方药业、才湾毛竹山新村等20多个景点,同时,有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系列产品、旅游美食系列产品及农副土特产系列产品;有丰富灿烂的宗教、民风民俗系列产品。

二、付诸行动是关键

全州县第十二届一次和二次全会分别提出“兴旅游”和实施“文化产业繁荣"HI程,可见县委实现全州旅游大发展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谱写出了旅游业发展的新篇章,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体现在:

一是发展旅游,规划先行。首先,2009年,全州县委托复旦大学做了《全州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总规》摆正了全州县旅游在大桂林旅游圈的位置,明确了全州县旅游空间总体布局与发展格局,即:一心(以全州镇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六带(①北部温泉度假休闲旅游带;②西北高山湖泊度假旅游带;③西南红色旅游带;④南部观光游憩旅游带;⑤东部民俗旅游带;⑥东北乡村旅游带)八区(①湘山寺佛教旅游区;②天湖群生态旅游度假区;③三江口山水情怀旅游区;④炎井温泉休闲度假区;⑤大坪渡红色旅游区;⑥庙头乡村民俗旅游区;⑦东山瑶族风情旅游区;⑧水澄天坑风景旅游区)”。其次,2011年春,全州县委托桂林工学院七颗星旅游规划咨询有限公司做了《湘山寺旅游景区总体规划》。《规划》围绕塑造全州县“寿佛文化”品牌和打造“国家级佛教文化交流中心”这一目标,突出了项目带动战略和推动佛教旅游产品从单一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综合型转变;这对促进全州县旅游业发展,丰富大桂林旅游圈特色旅游产品体系,促进广西旅游产品转型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再次,2011年冬,全州县委托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做《天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规划》将天湖100平方公里合理划分为8大功能区(峡谷、草原、森林、湖泊、真宝鼎、湿地、山村、预留景区等)。该《规划》的编制是县委提出“兴旅游”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

二是紧扣差异,打造品牌。所谓差异,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全州县紧扣发展差异性旅游,打造两个景区的品牌。首先是打造佛教旅游品牌。即将湘山寺旅游景区打造为4A级景区,其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①历史久远:湘山寺为楚南第一名刹,有“兴唐显宋”之誉。据《全州志》记载,唐肃宗至德元年即公元756年4月湖南郴州市资兴县的全真大师首先在这里开创了“净土院”,至今已有1256年的历史了。②地灵人杰:一是皇帝加封御赐。宋朝时的宋徽宗、高宗、宁宗、理宗四位皇帝先后五次加封湘山寺和全真大师,清朝康熙皇帝御笔“寿世慈荫”;二是湘山寺有举世无双的石刻兰花图和越南外交使的诗刻。③声名远播:湘山寺在鼎盛时期建筑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兴建了红门楼、玄武门、山门、大雄宝殿、真武殿、布经楼、大悲阁、伽蓝殿、天台院、大施堂和敕书阁等庄严肃穆的建筑群,这些建筑群遍及湘山,一直延伸至万乡河之滨;公元1311年朝鲜高丽国王(送来夜明珠、如来佛像、凤翅帽、金字《华严经》、金锈千佛袈裟、金钵盂等6件宝物;中国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1942年7月31日的万人追悼大会在湘山寺举行。④湘山寺造就了两位旷世奇才:一个是湘山寺的开山祖师全真大师,他德高望重,洪福齐天,终年138岁,享受佛教法腊166年,远近尊他为“无量寿佛爷”。另一个是石涛。石涛是明代靖江王赞仪十世孙,公元1650年,桂林靖江王府被南明翟武耜占领,年仅9岁的石涛在管家的护卫下,逃到湘山寺削发为僧,晨钟暮鼓相伴他21个春秋。尽管1945年,日本鬼子将湘山寺焚烧殆尽,但海外及全国各地特别是湘桂两省的香客仍来这里顶礼膜拜,络绎不绝。据此,全州县多方筹措资金修复湘山寺,现已初具规模。其次是打造天湖国际生态旅游品牌。天湖座落在全州县才湾镇的西北部,距离桂林市158公里,距离322国道42公里,距离全州县城52公里,距离资源县城55公里;天湖的平均海拔1650米,誉为华南第二高峰的真宝鼎2123米;天湖一年的平均温度15—20%,天湖有100平方公里的保护面积,有43平方公里的集雨面积,有13个水库湖泊,有亚洲第一高水头的天湖水电站;天湖有4万亩原始森林,8万亩高山草甸;天湖有珍稀树种、奇花异草和珍禽走兽,天湖有李白成兵败湖北九宫而盘踞天湖的故事传说,有举世罕见的原始杜鹃林,有太阳和月亮同时走进天湖的瞬间,有一山呈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观;天湖,一年四季,景色分明,春岚、夏花、秋草、冬雪,是游客观光休闲度假的胜地。因此,全州县打造湘山寺和天湖两大旅游品牌切实可行。

nlc202309030620

三是整合资源,开辟线路。全州县在建和建成的旅游景区景点有湘山寺佛教旅游区、玫瑰岩度假区、炎井温泉区、雷公岭矿山公园区,以及湘山寺万乡河码头至雷公岭公园水上娱乐区,有禅方药业、湘山酒业工业旅游示范点;有才湾镇毛竹山、龙水溪竹山农业旅游示范点;有湘江战役遗址、红七军旧址、龙岩洞等红色旅游景区,这些景区景点均为全州县旅游的精品线路,它为实现全州县旅游大发展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有机融合是保障

加速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城市建设等各项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现实要求,是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全州县旅游大发展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做好下面几个融合:

一是加快文化产业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融合,大力实施历史文化传承工程。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人文价值,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全州县紧紧围绕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增长极,把文化旅游培育成主导产业之一,依托现有的文化品牌、文化艺术,有重点地对传统支柱产业进行文化包装,不断推进文化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实施历史文化传承工程,力争筹集资金建好湘江战役纪念园,戴安澜将军纪念园,维修好红七军旧址,加快全州县历史遗迹复建工程,努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

二是推动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开发工程。围绕现代化中等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县城目标,以产业为支撑,以打造城市景观为重点,把旅游文化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起来,把全州县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把城市建设的“形态”与文化蕴藉的“神态”和旅游要素结合起来,在城市规划布局、建筑风格色彩和公共设施建设中,注意增加文化元素、体现文化内涵;抓紧时间加快“三园”(湘山公园、雷公岭矿山公园、新区镇湘塔公园)的建设、新区五星级宾馆的建设,炎井温泉的改造,天湖景区核心区的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将天湖打造为5A级景区,以文化旅游的大发展带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及城市功能的转型升级。

三是加快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工程。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以旅游激活文化,以文化挖掘提升旅游魅力和特色,促进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深入挖掘湘山文化,推出天湖生态游、湘山寺佛教朝拜游、炎井温泉休闲保健游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积极鼓励创作电影、电视、桂剧、小品、小说、散文、诗歌等人民群众喜乐见的一批优秀文学作品,举办好第二届湘山文化节,展现全州的地域特色和魅力,加快形成以禅宗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为重点的具有全州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培养精通文化旅游管理的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旅游人才队伍,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责任编辑:唐飞鸿

明代海南文化繁荣发展考究 第4篇

关键词:农业技术,教育发展,佛教文化

海南地处明朝时期文化战略前沿地段,国际领域中争夺南海利益和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这些挑战和机遇对于海南岛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机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和国际势力的影响,海南岛强化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是很有必要的。梳理海南文化发展的整个走向, 可以体现出海南历史文化的灿烂,也是提升海南文化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受到文化实力的影响,海南岛的历史地位和当地人民的文化自信也得到了提升。

一、农业技术之中新技术

1.水利技术的发展。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根,也是当时实现农耕文化的一个标志。海南最早的水利工程是宋朝初期修建的灵塘水利工程。这项水利工程修建于975年,当时任职知州的李易主持,在论述灵塘工程的时候,李易对此评价是“州南五里有灵塘,开修渠堰,溉水田三百余顷。”这个时候已经说明南部边疆的农耕文化是中原农耕文化移植的重要表现,并且修建的时候是以政府为主导,群众被动参与其中的。但是和宋朝不相同的是,明朝时期的水利工程修建是民众主动参加的。当时明太祖非常重视水利技术的发展,这个时期曾经掀起过修建水利工程的小高潮。海南的水利工程非常多,至今影响力很大的有:第一,海塘水利工程。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海南岛四面环海,海水倒灌现象经常会引发农耕地的盐碱化,所以说当时针对海水倒灌现象修建了防侵袭水利工程,主要分布在江海和滨海两界交叉的地方。文昌南溪基本上全部面朝大海,也是出现海水倒灌现象最为严重的一个地方,于是在正统年间就修建了廖公陂,这个水利工程是完全由民众自发建设的。发展到了正德和嘉靖年间进行了复修和重修的工作。光岭陂是正德年间修建的,目的也是防止海水倒灌现象引起的农耕地盐碱化。除了修建水利工程,飓风自然灾害也是对海南岛农业影响最大的一个原因,为了防止飓风携带海水侵蚀农耕地,农民自发组织修建了堤岸,以此来防备风潮。

2.明朝后期的海南水利工程发展。正德年间之后修建水利工程成为社会的热潮,当时全国各地临海的地方都在修建水利。万历三十三年的时候,琼州曾经出现了地震,当时给海南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地震之后进行灾区重建的时候,琼州北部地区的修建活动主要是对尚存的水利工程进行续修、加固和重建。明朝后期的水利工程基本上都是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这个现象和当时明朝政府颁布的“版籍化”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3.新型灌溉工具的使用。利用自然的力量对农田进行水利灌溉, 这是明朝时期海南岛对农业首次进行这样的尝试。嘉靖初年时期,顾岑这样评价过海南的灌溉“:有沿山而更得泉水,为一等;有靠江而以竹桶装成天车,不用人力,为二等。不得泉、不靠江,旱涝随时,为三等。”进入明朝之后的二百年工业发展历程,最突出的就是明朝“天车”的使用,这是一种当时最先进的水利灌溉工具,灌溉工具的使用, 标志着当时海南的水利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地位。

二、教育发展

明朝对海南岛的治理强度不断加大,并且生熟黎交界线不断向内发展,国家统治的基础范围不断加大,海南岛内部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为海南岛日后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坚定的物质基础。

1.官学逐渐常规化。在明代,官办的学校设施逐渐制度化和常规化,这是明朝时期学校制度发展的突出成就之一。除了当时的官办学校,地方的义学和书院发展还是与之齐头并进的。1府州县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官办学从始至终都分有鲜明的层次,但是这些层次作用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都没有很好的发挥它的作用,但是这一点在明朝得到了明显的改观。首先是府学情况。府学在海南岛是当时最高级别的学府,在明朝时期有着明显的持续发展能力,虽然说当时的学生数量没有办法统计,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学生宿舍的建设数量一直在增加。府学是在明朝洪武三年建立的,一直发展到万历四十六年,总共250年的时间里经过1次重建和4次复修,基本上每50年就要进行一次校园建设,这一点可以看出来明朝时期对学校建设的关切程度。 府学发展到嘉靖三十五年的时候,府学得到明朝中央政权的批准,在府学的后方修建了一座农田,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到农田进行农耕活动,挣得所需的学费,这一点可以看出来教育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除了劳逸结合之外,府学内部除了设立科举考试科目中的必修课程之外,还新增添了“乐舞”“、射圃”的知识,培训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万历十五年的时候,府学学生精通乐舞的学生很多,由此也推动了乐舞在海南岛内部的发展,为此提供了相当数量的人才支持。2州县学。州县学比府学低一个等级,是当时地方学校的代表。在明朝,州县学的功能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完善,教化作用相比前朝更加明显。下面就是明朝时期州县学的几个特点。第一,先从创办时间来说, 洪武二年在定安县创办了州县学,洪武四年在琼山也创办了州县学, 在洪武年间,先后在三个州、八个县都创办了州县学,从修建学校的数量规模来看,明朝时期对教育事业是非常重视的。第二,学田的配置情况。学田在当时是学校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海南岛南方和北方的发展情况还不一样。涉及学田的学府地区有会同县、琼州县、昌华县等, 并且出现学田制度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在嘉靖年之后,并且弘治年间的学田学府只有詹州一个,这一点和府学的建设情况基本都相同。第三, 在学科规划方面,射圃教育在州县学当中是最基础的,具有很强的普遍性。而乐舞学科的设计,基本上被府学垄断。

2.私学的发展。1书院办学的特点。第一,书院存在的时间远不及官学,并且南北方的书院分布不均衡。元朝时期只有一个东坡书院,到了明朝之后,尤其是在正德年间,书院创办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有西州书院、桐墩书院和同文书院等书院相继建设。明朝时期建立的书院一共有20所。第二,海南书院基本上都是“考课式”的书院。明朝时期的书院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注重教学和考试的书院, 这样的书院基本上都是官府创办的。第二种是教育和研究相结合的书院,这种书院一般都是民间的,这种书院是进行论辩、讲会的场所, 在当时是被政府禁止的。因此说海南书院基本上都是官办书院,当时民间创办的书院都是因为修身养性存在的。2义学的创办。义学受教的对象年龄基本上都是十五岁以下的少年和儿童,但是义学和上述两种学府存在唯一不同的是,义学是专门为贫孤儿童创办的学校,义学学校的经费来源都是社会中的有志之士捐赠创办的,当然也有少部分的当地有钱人资助的。在明朝,义学的发展一直处在相对低迷的状态。也有可能是因为社会学的发展,义学创办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万历年间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发展,整个明朝都没有任何的进步。针对义学的发展问题,说明了明朝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不足,并且民间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没有办法受到正规教育的教化,这一点可能和当时传统思想有关系,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不同。

三、佛教文化

1.明朝时期的佛教政策。明太祖朱元璋就是有过出家经历的一位皇帝,因此朱元璋和佛教有着一种非常深厚的情缘。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后,就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佛教文化,并且将佛教文化纳入到政府管理当中。在洪武十五年的时候,颁布了僧纲司的政治命令,海南当然是响应最为活跃的地方。洪武十六年,就在琼州城外建立了天宁寺,设置僧纲司和副都官员。可以这么说,海南所有的佛教事宜都通过琼州府的九品都纲管理。经过时间的发展和推移,基本上都是一个州设立一个僧纲司。虽然说在嘉靖年间曾经颁布了禁止传播佛教的条令,但是对于海南岛来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这种“一州一司” 的建立制度,和当时明朝时期海南岛的行政格局存在很大的差距。当时佛教在明朝的发展,存在非常大的执行折扣。

2.明朝时期的佛教发展特点。1从沿海地区向内陆传播。海南岛和佛教相关的建筑,基本上都是按照这样的发展布局进行修建的,从沿海地区开始,向内陆地区延伸。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社会中出现很多个人资助修建的佛教建筑,这一点已经说明了佛教传播的影响力。 佛教建筑数量的增多,也是信仰人数增多的一个体现。毋庸置疑,海南岛内部的佛教信徒相比前朝,存在非常大的数量优势。2寺院经济的发展雏形。万历年间的天宁寺,设有“永业地”,这个永业地就是用来解决寺院僧侣基本生活问题的。除了这一点可以反映出寺院经济雏形的特点之外,还有就是金粟庵的管理模式。金粟庵通过没收官田和买卖土地的形式,一共获得了10亩田地,而且这些田地每年可以获得粮食2280斤。然后金粟庵会把这些收获粮食的数据上报给朝廷,然后朝廷出资一定的金钱购买。虽然这个做法在当时没有被普及,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来海南岛寺院的经济模式已经初见模型。

郊区大力推进文化发展繁荣 第5篇

一是全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积极利用郊区资源条件,发掘各种有特色、有影响的民间文化艺术,培植2—3个特色文化品牌。大力提升大通美食文化节、灰河乡葡萄文化节、桥南文化活动月等文化品牌效应,促进特色文化的发展。

二是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区直部门积极开展农村文艺调演、社区文化活动月、文化艺术节、文化下乡和广场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充分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级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家园、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阵地,积极引导群众组织歌咏、舞蹈、曲艺、书画、摄影等表演和展示活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引导和促进全区人民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发展成果。

三是着力开拓产业发展空间。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项目资金,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引导社会力量自办、协办各种文化活动,拓展先进文化建设平台。以大通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为抓手,加强对优秀民俗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保护。抓住城乡一体化和南部城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将文化产业发展同现代物流、汽车贸易、房地产、影视动漫、交通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有机衔接融合。

繁荣农村文化 促进和谐发展 第6篇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甚至滑坡,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组织不力。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硬指标”、文化“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致使农村文化建设列不上地方的发展规划,挤不上财政支出项目,原有的公益文化资产流失,阵地萎缩,队伍不稳,农村文化机构形同虚设,有的地方甚至瘫痪。

农村文化生活贫乏,难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一些偏远贫困自然村,农村文化土壤荒漠化,主要原因是农村的文化活动场所和配套设施不到位。农民群众没有场所可以开展文化活动,没有文化活动可以休闲参与,缺少获知信息的平台,他们的精神生活显得十分匮乏。物质生活的丰富亟须精神生活的跟进。健康的文化活动不开展,低俗的东西必然乘虚而入。同时,由于缺乏正确的思想指引,某些农村也成了赌博、迷信等不良陋习的温床,破坏了淳朴的乡风,污染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刻不容缓!

二、培育农村文化土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民依然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很多地区的农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很难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与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相适应。怎样让文化的清泉流进农村,如何使农村这片文化荒漠尽快向文化绿洲转变?笔者认为,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1.首先要认识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与时俱进、适合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科学的文化观念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2.加大投入,推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毋庸置疑,政府保证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仍是农村文化健康发展的基础。各级政府只有把文化建设纳入农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之中,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刚性、长效的投入机制,才能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通过积极的政策鼓励、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渠道投入,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厦门市在“十五”期间,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经费,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区、镇、村也相继规划、兴建、启用了一批功能全、设施强的文化设施。厦门市体育局投入引导资金200万元,在全市农村实施了“村村篮球场计划”,新建篮球场96个。湖里区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了区文化活动中心及6幢镇、村级文化中心大楼,10座老人俱乐部,40个篮球场。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农村文化工作积极健康发展

农村文化工作队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力量。农村文化能否得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建设和稳定、充实这支队伍。乡镇要建立健全的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配齐专职人员,稳定文化工作队伍。要大力发掘社会人才,培养文化骨干,建立一支扎根基层、融于群众的农村文化协管员(文化义工)队伍。另外,还要建立文化人才下乡制度,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养。如厦门市建立村级文化协管员队伍,每个行政村配备一位农村文化协管员,制定文化协管员管理办法。厦门市文化馆专门下基层举办农村文化协管员培训班,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在农村文化工作中发挥作用。通过强化“软件”建设,保证各层面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保障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健康发展。

4.文化部门下乡“种文化”,培育农村文化生长点

每年新年前后,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如火如荼地开展,热潮不断。送演出、送电影、送书下乡确实活跃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为使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应把“三下乡”变为“常下乡”,把“送文化”变为“种文化”。

培养农村文艺骨干。农村的文化活动应由农民唱主角,应培养更多的农民艺术家,把农村本土艺术发扬光大,这样才能使农村文化永葆活力。要充分发挥散布于广大农村的“本土艺术家”的积极性,这些活跃在农村民间的文艺人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艺术修养直接来源于农村,在地缘上和情感上与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培养和激励“本土艺术家”,不仅可以保护大量的民间文化,让民间文化发扬光大,还可以活跃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如厦门市同安区有一批地地道道的农民,执著地爱着农民画。于是,同安区文化馆美术干部经常下乡对他们进行辅导,培育出梁金城、柯朝汀、王其仁等一大批农民画家,同安区也因此而发展成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同安农民画不仅培育了农村文艺骨干,活跃了农民文化生活,同时丰富了农村文化内涵。

培育农村文艺队伍。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既需要上面送文化下乡,更需求培育农村本土的文艺队伍。如厦门市文化馆每年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虽然起到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作用,但没有根本解决农村艺术活力与生机问题。从今年开始,侧重对贫困农村业余文艺团体进行扶持以及对文艺骨干的培养,激发农民群众的艺术天赋和潜力,提高他们参与艺术活动的热情。在“文化下乡”慰问演出中,采取了与当地农民联合演出的形式进行,演出以当地农民准备的节目为主,文化馆派人进行指导并组织示范节目参演,提高当地农民的艺术水平。又如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金柄村的农民喜爱民间舞蹈,厦门市文化馆舞蹈干部下农村对当地农民进行舞蹈培训,帮助他们组建拍胸舞表演队伍。文化馆还拿出资金为表演队制作音乐、服装、道具,使这支由农民组成的民俗表演队伍扎根在农村,活跃在农村,在农村土壤里发展壮大。

开展文化艺术扶贫。各种文化扶贫活动对于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如果能把文化扶贫工作与农民自发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更有益于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如福建省艺术馆倡导开展“艺术扶贫实施工程”,厦门市文化馆作为“艺术扶贫实施单位”,将“艺术扶贫实施工程”作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到偏远农村对贫困学校师生和普通农民进行艺术培训:派出专业老师到钟宅村小学进行音乐、舞蹈培训;到前场村进行曲艺艺术指导;对翔安区新圩镇民俗表演队、农民管乐队、新圩中心学区的音乐、舞蹈老师及学生进行辅导培训;帮助组建农村民俗表演、曲艺表演等队伍,为农村培训了一批批文艺骨干,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5.营造农村文化氛围,开展农村特色文化活动

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运用导向机制,创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在农村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以下两点:一是继承传统优秀的民俗文化,如民间艺术、传说故事等。这些看似微乎其微的文化艺术,却能在潜移默化中作用人、影响人、塑造人,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二是用先进的文化破除人们生活中残存的封建文化和陈规陋习,扩大先进文化在农村的覆盖面,增强先进文化在农民生活中的渗透力。

用先进文化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让农民在参与文化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提高文化科学素质,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活动才有凝聚农民的吸引力。通过文艺调演、文艺大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具有农村特色、农民喜爱的文化活动,使农村文化活动搞得热热闹闹,把农民吸引到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来。如第三届厦门市群众文化艺术节举办了“农民歌手大奖赛”,在全市农村掀起“村村有歌声”的热潮。厦门市海沧区举办“温馨海沧”农民唱好歌活动,参赛歌手都是自愿报名的农民,歌手赛在全区15个行政村(居)轮流举行,走遍全区各个村落,所到之处深受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前所未有。由此可见,这种活动对接了农民的文化需求,给农民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使农民成为文艺活动的主角,提高了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这些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还可以将先进文化“常驻”于农村。

农村文化的土壤在农村,根基在农村。农民不仅是农村文化的受惠者,更应该是农村文化的建设者。

法国繁荣发展古典舞蹈的启示 第7篇

由此可见, 我国的舞蹈事业, 在自身发展完善的同时, 也需要借鉴外来舞蹈的精华。这是其一。

其二, 为要发展和繁荣, 国家的重视和扶持, 也是关键的一环。

我们放开眼界, 先看法国。与文化相比, 法国花在石油、武器上的经费相对较少。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 法国中央政府开始推行了一项向巴黎以外各城镇“下放权利, 普及文化”的总政策, 从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着手, 大力支持各地, 尤其是偏远地区的舞蹈及整个文化事业的建设, 从而先后在19个大小城市创建起了“国立舞蹈中心”。以密特朗总统为首的左派1981年当政后, 又将舞蹈的经费一口气增加了4倍, 从而使法国的舞蹈事业得到迅猛的发展。

与此同时, 法国外交部的艺术行动委员会也认为,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因此, 将走向新世纪的优秀法国艺术介绍到世界各地, 并将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引进法国, 这是完全可能的和非常必要的。

据该国文化部官员介绍, 法国政府投入到文化事业上的巨额经费, 在全世界包括所有西方发达国家中, 也是首屈一指的。这与法国经济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排行第四, 而整个法国只有半个四川大小直接相关。

法国是西方古典舞——芭蕾的正宗摇篮, 这是举世公认的史实。但其传统舞蹈的博大精深恰好表现在同当代实验舞蹈的初而冲突、继而共存和终而共荣中, 最精彩的例证莫过于这样一个事实:“现代舞之母”美国的依莎多拉?邓肯的骨灰盒是由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学校这个传统芭蕾的摇篮去隆重安放的。

成就这种理想结局的根本原因, 除了整个人类的进步走到了今天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以外, 法兰西民族根深蒂固的“浪漫”精神, 自上而下、古往今来的发扬光大, 也是不可多得的因素。而从本质上看, 这种“浪漫”精神恰好是“实验”艺术的内核所在, 因为所谓“浪漫”, 就是为了追求某种理想而毫不顾及最后结果的奋力抗争, 就像“浪漫”时期的芭蕾舞剧, 赞颂的都是那些为了追求过于理想化的爱情, 而义无返顾地陷入毫不现实的“仙凡之恋”一样;更像“当代”时期的各类实验派编导, 为了探求未知世界的无穷奥秘, 而一往无前地跳进那些可能辛苦一生也与鲜花美酒掌声无缘的作品一样。

法国的奇迹就在于自上而下、古往今来对这种“浪漫”的“实验”精神及其作品的高度认同, 尤其是历届政府真正支持, 以及对古典和当代艺术的高投入, 使得其他西方发达国家都望尘莫及。在这种长期稳定的舞蹈政策和优厚待遇保护下, 法国不但保持甚至发扬光大了本属于自己的芭蕾艺术, 更在学习和吸收德国和美国现代舞并化为己有的过程中, 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从而使得法国在现代舞和当代舞方面从输入国的地位, 逐步步入了输出国的行列———还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法国古典与当代舞蹈团不仅正以空前的规模巡演五大洲, 而且已吸引了不少海外学子前去学习这两大类别的舞蹈。

在丰富多彩的剧场中, 法国观众在对传统芭蕾司空见惯之后, 又已习惯了各种希奇古怪的实验舞蹈, 不仅对各种生僻、怪异, 令人一时不解的东西兴趣盎然, 而且对各种实验性的、内容深刻的新作品也愿意认真解读。即使需要弄“懂”什么, 他们也不要求创作者在演出前或节目单上作过多的解释。对有些离谱太远的作品, 他们不会求全责备, 全当是“言论自由”的结果而一笑了之。

法国当代舞深受其先锋派戏剧的影响, 因此, 带有强烈而自觉的戏剧性, 注重整体的舞台形象, 热衷布景、服装、灯光设计等非舞蹈的装饰, 强调舞台景观中那种人为的, 常属超现实的本质。因此, 舞者们常常偏爱于成为整个舞台作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非舞者的自身线条、动作质感、思想感情等等。在审美上来说, 法国舞蹈对观众的期待更加宽泛, 更加诗意, 更加朦胧, 而非具体的情节或细节。这些特征则完全不同于英国和美国的当代舞作品。

创新与文艺繁荣发展之关系 第8篇

关键词:文艺,创新,繁荣发展

中华民族已跨入辉煌的新时代。伴随新时代的步伐,中国和世界都正发生空前巨大的变化。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并成为文化艺术发展和繁荣的关键所在。大力创新,并将创新提高到与和谐盛世的要求相适应的程度,我们的文化艺术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光彩夺目地屹立于世界文化艺术之林。不创新,或者创新的步子不大、质量不高,文化艺术事业就难以再造辉煌。因此,文化艺术创新的确是一个关系到文艺事业兴衰存亡的问题。每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文艺或艺术教育工作者,都须责无旁贷地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竭尽全力为之付出汗水和智慧。

一、文艺创作的灵魂和根本保证

在文化艺术创新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自觉地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为指导[2],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样,我们才能心明眼亮,提高创新成绩,达到新境界,以促进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更好地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反过来说,如果不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文化艺术创新就会出现偏差和错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积累了好的经验,也曾有过深刻的教训,千万不能忘记,这是所有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心声。

二、火热的生活是文艺创新的源泉

人民生活,是文化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是经过古今中外的文艺实践检验过的真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都对此作过精辟的论述。人民需要文化艺术,文化艺术需要人民。文化艺术工作者要在创新中大显身手,创作出优秀作品。必须深入生活,特别是我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日新月异的伟大实践,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吸收营养,吸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哺育自己,以获得创新的源泉,激发创新的灵感和热情,增强创新的信心和力量。这是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现在的情况是有些文艺工作者对深入生活的问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或者没有深入生活,或者人在生活中,却浮在面上,没去很好地观察、分析、研究和体验生活,真正从人民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走马观花,下马观花,都会使人们开扩眼界,增长知识,增加深社会生活的了解,是有益和必要的;但是,这不能代替深入生活。经验证明,不深入群众,缺乏生活,对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一知半解,是难以创造出有深度、有感染力、有时代感的文艺精品的。

三、文艺创新要继续解决好与继承、借鉴的关系

中华民族有优秀的文化传统,文化艺术在长期发展进程中也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很好地继承下来。继承是文化艺术创新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文艺创新就成为无本之木,就难以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要继承,就必须创新;不创新,文化艺术就难以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使之向前发展;而不发展,也就会使文化艺术逐渐失去生命力,难以把好的传统继承下来,难以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当地文化品牌。继承与创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解决好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文化艺术才能春光永远。

文化艺术创新,还要很好地借鉴外国文化艺术的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3]。“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采取鲁迅先生倡导的“拿来主义”,“拿来”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成果,经过消化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肌体,开我视野,富我心智,强我体魄,并以鲜明的文化个性和独立的文化姿态加入新时代文化进程,前面必是成功之路。

四、文艺创新要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激活创作灵感

文艺创作,在确立和谐价值取向之后,最根本的是将其和谐价值理念内化为创作动力,激活创作灵感,发掘创作题材,深化作品思想内涵,创作出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厚重的社会价值、艺术隽永、传之后世的作品。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激活创作灵感,贵在把握历史和现实的尺度。文艺创作是人的审美意识物化的生产,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人的审美需求,提升人的审美品位,激励人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艺术形象,丰富创造主体。在文艺创作中,美的创造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文艺创作离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作品就孤立、抽象、空洞,没有生命。文艺创作必须从实际生活出发,从历史与现实统一的视角观察生活、分析生活,完善创作意象,揭示和表现社会价值思想观念,使生活、艺术和思想融于一体,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流淌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从艺术形象逻辑中演绎出深邃思想理念,增强艺术吸引力和思想感染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强化文艺创作和谐价值取向,提升文艺创作社会化、生活化指数,使和谐文艺融入时代脉搏、社会潜流和民族血液,成为体现和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生活艺术”。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激活创作灵感,重在发挥和谐价值导向功能和鼓舞作用。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和谐文艺创作,应当以自身独特的审美思维和审美方式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塑造艺术美的形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激励中国人民壮志,把社会和谐魅力浓缩为艺术魅力,用艺术魅力展现社会主义和谐风采。这也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文艺创作发挥和谐价值导向与激励作用的根本内容。

五、文艺创新需要加大文艺研究和评论

文化艺术创新和文化艺术评论,如鸟之两翼,必须密切配合,才能使文化艺术在广阔的天地里翱翔。文艺评论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密切关注和研究文化艺术创新的情况、经验和问题,不断开拓文化艺术评论的新境界,积极引导和支持文化艺术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4]。对文化艺术创新的优秀成果和“德艺双馨”人才,要热情地进行评论和宣传,当然,不搞庸俗的“包装”;对文化艺术创新工作的缺点和问题,要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要充分发挥研究和评论的引导、鼓舞、激励、推动作用,为文化艺术创新增添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

六、建立一支有很强创新能力的文艺队伍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文化艺术队伍涌现了一大批孜孜以求、出类拔萃的文艺创作者和组织者,长期在文学、戏剧、电影电视、美术、音乐、曲艺、摄影、书法、民间文学、文艺理论,乃至艺术教育等领域辛勤耕耘,施展才华,各领风骚[5]。他们创造的业绩奏响了新时代的主旋律,为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谱写了新篇章。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正迅速向前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及其对文化艺术生活的需求随之迅速提高,文化市场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文化艺术工作者如何面向世界,面向现代,面向未来,很快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断培养新的优秀文艺人才,将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但只要我们始终坚定地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加强学习和锻炼,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我们的文化艺术事业一定会新人辈出,不断繁荣,无愧于和谐兴盛的伟大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宋景军, 张建华.高唱文艺创新的凯歌[J].思想工作, 2006, (08) .

[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繁荣发展文艺事业[J].发展论坛, 2002, (11) .

[3]宋晓蓝.全球化语境中的文艺创新[J].思想战线, 2001, (06) .

[4]郑祥安.开展科学的文艺评论[J].鄂州大学学报, 2000, (03) .

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房地产繁荣发展 第9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保价,房地产,金融风暴

1 金融风暴逐渐影响到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 制定合理的房地产政策

美国金融风暴不但影响了世界的经济发展, 也对我国的经济模型提出了挑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我们必须充分结合科学发展观, 站在社会和谐与全局统筹规划的高度, 科学地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目标和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而不是简单的总市值增长。不能只顾眼前局部利益而忽视长远整体利益, 要做到推动房地产真正意义上的繁荣发展, 而不是含有大量泡沫的房地产虚假繁荣。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只有按规律办事, 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实事求是, 进一步解放思想, 勇于创新, 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市场的作用, 繁荣房地产市场。

保驾不保价就是围绕“以人为本”理念提出来的, 住房虽然是一种可以交易的商品, 但它不仅具有商品属性, 还具有民生属性。保驾是为了平衡整个国内经济发展, 做到这一点, 才能稳住整个经济发展, 才能稳住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不保价更是从广大百姓的利益出发, 惠及具有刚性需求的购房者、打击炒房客。

2 房地产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决定了“保驾不保价”政策

出口、投资、消费被喻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历史中, 正是这三驾马车拉着中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但同时也在这几十年来的长途奔波中形成了畸形的合力作用――以投资作为主力, 出口贸易支撑外需的背后拖着长期需要刺激的内需市场。今年以来的数据却将另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面前, 出口熄火、投资减速, 通胀笼罩的消费虽被寄予厚望但显示出动力不足。在出口减少的情况下, 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 必须靠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来实现。

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两驾马车都与房地产有关。一是投资, 数据显示, 房地产投资约占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25%。二是消费, 房地产消费动辄上百万, 和财政补贴让农民购买家电相比, 买一套房拉力要大得多, 可见房地产已经成为了拉动经济发展的马车之一。作为一个身兼投资和消费两大功能的产业, 同时还能带动50多个行业;如果能够保证这驾马车的动力, 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肯定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判断房地产市场繁荣与否是考察其市场规模, 而市场规模取决于房价和成交量的乘积, 所以保房地产的“驾”不能简单的视为保房地产的“价”。因为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 目前国内的房价已经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支付能力。

3 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原因

据国家统计局11月14号的数据显示:1-10月,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5亿平方米, 同比下降16.5%。其中, 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7.0%;商品房销售额17590亿元, 同比下降17.4%。其中, 商品住宅销售额下降18.2%。10月末, 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33亿平方米, 同比增长13.1%, 增幅比1-9月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 空置商品住宅6835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18%, 增幅比1-9月提高3.9个百分点。显然, 房地产市场已经陷入低迷状态, 分析房价就可以帮我们解开市场低迷的秘密。

房价收入比, 指的是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 按照国际经验标准, 合理的城镇房价与家庭年收入比在2.6∶1左右, 从《中国2007年统计年鉴》所列数据中看出, 大部分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房价一路飙升, 2007年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远远高于1998年的房价收入比。如今中国的城镇房价与家庭年收入比平均高达7.6∶1, 有的地方甚至超过10∶1。房价上涨飞快, 有的年份超过居民可支配收入, 有的年份甚至以30%—50%的速度上涨。

房地产是大众消费品, 绝不可能成为大众投资品。大众投资房地产不仅不会得到所谓的高回报, 而且风险极大。房价收入比是一种综合性指标, 它不仅反映了房价可能过高, 而且意味着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有问题。可见, 房地产最大的问题是房价脱离了普通老百姓的消费水平。市场是否活跃取决于交易的多寡, 而交易本身就是一种博弈。目前达成交易较少的原因在于房地产商的贪婪和购房者的恐惧心理。房地产商的贪婪决定了其追逐利益的最大化, 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都会采用“绑架政府政策”的方式来维持高房价;而老百姓空抱刚性的住房需求, 却因为担心做一生的“房奴”而望房兴叹。只有政府利用金融和政策杠杆帮助房价回归理性, 才能够真正刺激住房消费、从而引发下一轮的房地产投资。

4 以美为鉴, 理性对待房地产业

保驾不等于保价, 目前楼市下降最明显的不是房价, 而是成交量。在宏观调控刚开始见效之时, 就出台政策救市并不是对前期政策的否定, 而是一种扬弃;是为了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发展而不是保持房价的高涨。在实现经济稳定发展这个更大目标下, 不能放弃房价调控这个较小的目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如果为了繁荣房地产市场而放弃调控房价, 利用政策杠杆来支持房价继续增长保证经济的增长, 无异于饮鸩止渴, 只是把已经显现的房地产风险和矛盾往后推延罢了。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发生, 就是因为房价持续高涨, 同时, 抵押房产可以再抵押融资, 靠资产虚拟部分来拉动畸形繁荣。美国的前车之鉴尤在眼前, 我们切不可重蹈覆辙。

十项措施、四万亿总投资, 最近国务院推出的刺激经济、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引起了全世界瞩目。此次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的政策, 在房地产领域并没有涉及商品房, 而是依靠保障性住房来进行, 主要就是为了将原有的“泡沫”剥离, 达到真正扩大内需的作用。由于保障性住房价格低廉, 会有效地挤压商品房市场, 帮助房地产市场完成自我调节。同时保障性住房同样能够起到加大投资, 刺激住房消费市场的作用。

传承、繁荣和发展中华书画艺术 第10篇

刚才宣读了温家宝总理致孙天牧、欧阳中石、傅熹年、靳尚谊四位老先生的亲笔信。这封信言简意丰、情真意切,体现了对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们的敬重和关怀,也对办好《中华书画家》杂志提出了殷切希望,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落实。会上几位馆员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讲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表达了对刊物的关心、支持和爱护,请编辑部的同志们认真研究并加以采纳。

中国书画艺术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几千年来,历代书画大家为我们留下一大批弥足珍贵的传世经典、艺术瑰宝。当今中国书画艺术也获得很大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各具风格的优秀书画作品,为弘扬民族精神,振兴民族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办好这样一份杂志,能为传承、繁荣和发展中国书画艺术做出我们参事室、文史馆应有的贡献,是一件可庆可贺的事情。

说实在话,参事室、文史馆策划要办这样一个刊物,问到我时,我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在,参事室成立六十年、文史馆建馆五十八年来,第一次有了向社会公开发行的刊物,在为参事、馆员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上有了新的拓展,办好了能为弘扬中华书画艺术作出积极的贡献。忧在,现在全国专门的书画类报刊有上百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且多数日子并不好过。面对如林的书画报刊,我们新办的杂志作为一棵幼苗,能否存活下来、成长起来、最后成为参天大树,心有疑虑。再仔细一想,我们这支队伍还是有独特优势的,参事室、文史馆是敬老崇文之所,名流耆宿汇聚之处。以文史馆为例,已故的有齐白石、陈半丁、沈尹默、启功等,健在的有孙天牧、黄均、许麟庐、欧阳中石、沈鹂、靳尚谊等书画大家,地方馆也有不少大家。从建馆开始,全国延聘的从事书画创作和研究的馆员累计有一两千人,再加上成立书画院以后,又聚集了一大批这方面的专家,这些都是我们的宝贵资源。想到这些,又增加了信心,支持办这样一个刊物。同时,我对陈进玉同志讲,不办则已,要办就要办好,努力办成一流的书画杂志。看了创刊号,觉得把“弘扬经典、推崇大家”作为办刊宗旨,立意很好,刊物内容平实,是一份学术性、欣赏性兼备,厚典雅的刊物,虽还有可改进之处,但总体上看,起步是好的。

我不是书画家,也不是书画评论家。或许是由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诗书画印是四位一体、难解难分的,我作为中华诗词的业余爱好者,也经常去看一些书展、画展,很愿意听一些书画界的专家、友人们谈书论画,工余时间也翻看一些相关书籍报刊,耳熏目染,渐渐对书画有了一点儿粗浅了解。既然来参加这个座谈会了,不能不发言,我就借此机会,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对要把《中华书画家》办成什么样的杂志谈点建议,其中也涉及对书画艺术的一些初步思考。在我心目中,《中华书画家》应当办成一份怎样的杂志呢?

首先,希望把《中华书画家》杂志办成展示书画艺术精品和经典的园地。

刊物的生命在于质量。这不但是指刊物的外在质量,即编排、装帧、印制等要精美考究、赏心悦目,更重要的是指刊物的内在质量,即要有好的书画作品,有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品乃至经典。那么什么是好的书画作品呢?衡量艺术作品的好坏,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艺术门类又有不同的艺术标准。对于书画艺术来说,好的作品,至少要有三个要素,即:积极健康、形神兼备、雅俗共赏。

积极健康,是指作品的思想性。中华书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同其他文化形式一样,客观上都承载着一定的社会功能。书画家不但要有艺术追求,而且要有社会责任。好的作品,会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思想的启迪,促使人们积极向上、崇善尚美,促使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促使人们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和文明素养。健康无害,应是称得起好作品的思想性的底线。

形神兼备,是指作品的艺术性。什么是“形神兼备”?一言半语很难定义,似乎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对一件作品来说,是否形神兼备,受众是有体味的。就拿书法而言,像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毛泽东的诗词手书、于佑任、郭沫若和林散之等的行草;就绘画而言,就更多了,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苦禅的鹰、黄胄的驴、李可染的水牛、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张大千的山水,以及在座的和不在座的许多大家的人物、山水、花鸟等作品,还有最近中央有关部门又推出一系列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重点文化精品工程的作品,都是形神兼备、形式和内容的高度和谐统一,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艺术享受。

雅俗共赏,是指作品的观赏性。书画作品要有多样性,以适应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情况受众(也包括艺术家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有“雅赏”的作品,也要有“俗赏”的作品,更应提倡多些“雅俗共赏”的作品。这里所讲的“雅俗共赏”,不是从受众角度指“雅士”和“俗人”,而是从作品本身讲既“雅”又“俗”。所谓“雅”,是指高雅,不低俗、不庸俗、不媚俗,相反,给人以“真”的感动、“善”的感染、“美”的享受,有很高的艺术性。所谓“俗”,是指通俗,不玄虚、不晦涩、不难懂,相反,植根生活、源于真情、贴近大众,使人明白晓畅,有很强的观赏性。大凡好的作品,特别是精品和经典,都是雅俗共赏、艺术性和观赏性高度统一的作品。以丑为荣,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反而让人倒胃口,显然不是好作品;故作高深,使人看了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也不能称为好作品。特别是书画艺术更应强调雅俗共赏,那种把书法和绘画变成书画界小圈子的玩物、个人的孤芳自赏,渐渐疏离广大受众的倾向,是不可取的。就拿书法来说,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参观一个书法展览时就曾问道:“书法界是不是有一种‘潜规则’,字写得清秀雅致,别人可以认识的,只能称为‘写字匠’,而字写得潦草怪异别人不认识的,才是‘书法家’?”这幽默一问,切中时弊。我也有类似经历,我经常同胡振民同志结伴看书法展,几位书家一起观赏有的作品时,对有的“字”是什么,大家猜来猜去,有时还猜不对。试想,连多数书法家都不认识,更不用说一般大众了。还有的书家,将自己的书法作品送给别人,过了一段时间,别人来问其中某个“字”是什么字时,自己也说不出来了,反问道:“当时你为什么不问我?”如果我们的书画作品走到了这一步,别人都看不懂了,没有了受众,生命也快终结了。

总之,好的书画作品,应当是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和谐统一的作品。希望我们的刊物,能更多地推出一些意境高远、自然大雅的,给人以艺术享受、心灵震撼的,并为大众看得明白、喜闻乐见的书画作品。

第二,希望把《中华书画家》杂志办成推出书画艺术新人和大家的平台。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创新停止了,艺术生命也就停止了。不断创新,是中华文化永葆活力、得以延绵数千年的重要原因。在中华书画领域,就有“笔墨当随时代”之说。这不但是指书画的内容要反映时代,而且是指书画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技法也要与时俱进。每一时代,都要有新的精品和经典,新的大家和大师。齐白石老先生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亡”,就是鼓励后来人,对先贤包括自己既要继承,更要超越,否则没有前途。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但要超越古人,而且要超越今人,还要不断超越自我。这里不但需要个人的天赋和勤奋,也需要外部环境的宽容呵护和鼓励支持。我们的杂志应当成为鼓励创新、力荐新人、推崇大家的刊物。要善干发现人才,当好“伯乐”。既要弘扬经典,又要推出新人。凡是好的、创新的、有才气的书画家,不管年龄,不排辈分,不论门派,可能在某些方面还不是很成熟,也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宣传,为他创造一些探索的条件,使他有可能成为大家。文史馆有非常好的人才成长环境,许多德、才、望兼备的馆员很注重培养和举荐人才,有的书画大家和弟子同案作画、写字,共同举办书画展;有的甘作人梯,全心全意地扶持年轻人成长。这个好传统要进一步发扬光大。希望《中华书画家》杂志能够成为中青年书画家向大家、大师冲刺的加油站和助推器。

对于创新问题,我想多说几句。我们这里所鼓励的创新,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造和发展;我们所力荐的新人,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更上一层楼的新人和大家。中华书画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智慧的结晶,是经过数千年文人墨客一代又一代艰辛探索的结果。它所形成的书道、画法,凝结着中华书画艺术的基本规律。在扎扎实实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是产生精品、经典和大家、大师的必由之路,概莫能外。这里没有捷径。欧阳中石先生在谈到书法创作时,说要懂得“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从何处来”就是要继承;“到何处去”就是要创新。不知“从何处来”,很难走正、走远。他还说,我发现一个现象,喊创新的人,老也创不出来,老喊保守的人,可他怎么也保守不住,这是个怪现象。其实也不怪,只有在继承基础上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最近北京画院举办了李可染先生的画展。他用自己的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座右铭,即:“用最大功力打进去,用最大勇气打出来”。“打进去”,就是要继承传统,下苦功夫把传统吃透、研究透;“打出来”,就是又不拘泥于传统,要跳出来,敢于创新、勇于超越。这些就是大师们的成功之路。人们普遍感到当今的书画领域创新不足,特别是能够达到和超越历史高峰的作品不是没有但仍显缺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不在于缺乏想象力,而在于继承不足、功底不深,从而使创新无根和乏力。轻视和脱离传统,心浮气躁,不肯潜心研究和继承传统,终难有大成。

我还想说的是,鼓励创新,并不是说新出现的东西都是符合艺术规律的、有生命力的东西。艺术作品的水准,不能以“新”、“老”为尺度。“老”的东西,不等于都是落后的、没落的东西。王羲之的《兰亭序》作于东晋年间,距今已1600多年历史,你能说它不老吗?但你又能说它不美,说它没有生命力吗?同样,“新”的东西,也不都是先进的、有生命力的东西。上个世纪80年代,在我国艺术领域出现被称为“新潮美术”或“前卫艺术”的新现象,其中也包括了一批绘画新作。其有些新作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忽而飞涨,忽而暴跌,在海内外艺术界引起高度关注,并颇有争议。这种“新现象”、“新作品”情况相当复杂,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应当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有的应保护和鼓励,有的则应批评和抵制。其中:对于那些运用现代艺术手段,丰富公共艺术语言,进而为社会及大众服务的创作,是应该大力鼓励和支持的;对于那些搬用现成的西方艺术语言去表达对中国政治及现实的不满,或者从商业利益出发,迎合西方某些人的胃口,从而恶搞中国,把中国人描绘成呆傻无聊、呲牙咧嘴,以及对中国领袖进行丑化、亵渎的“作品”,则是必须坚决批判和抵制的。这些带有明显错误政治和意识形态倾向的所谓“作品”,受到西方某些人的刻意追捧,应当引起高度警惕,对于那些并无不良意识形态只是执著追求艺术个性而标新立异的作品,其所作的艺术探索是应该保护和鼓励的,至少作为多元艺术形式是应当包容的;还有些所谓“创新”作品,说不上有明显不良意识形态,但它是对真善美艺术本质的反叛和变态,则也是不可取的,是应当反对的。我看到一篇报道,讲到一个所谓前卫艺术家,手持利刃,现场剖开一头活牛的胸膛,然后自己钻进去,再血淋淋地钻出来,说是要体验一下“出生”的感觉,宣称这就是自己的艺术作品。大家可以想一下,这里除了血腥和恶心,哪有半点艺术享受?一位评论家说得好,如果这也是艺术的话,那么,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屠夫变成艺术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变成屠夫。这种“作品”尽管自称为“艺术”,但背离了艺术本质,已经游离于艺术领域之外,尽管打着“创新”的旗号,但实际不过是“西方糟粕,中国仿造”。我讲这句话是有根据的。最近我向王文章同志借了一本书《艺术的阴谋》,一读才发现,刚才讲的“剖牛”艺术作品,国外早已有之,不过是上世纪60年代维也纳“行为画派”的简单翻版。

第三,希望把《中华书画家》杂志办成倡导艺术批评新风的论坛。

文艺批评,是对文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思想和风格、传承与创新、个性与规律等进行理论探讨、解读鉴赏、分析评价的品评,鉴别其表现出的美丑善恶,说明其客观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分析其艺术形式的长短得失,进而揭示文艺创作规律和发展趋势。这种正确的文艺批评,是促进文艺不断创新和永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联系创作与欣赏、艺术家与受众的桥梁和纽带。在这个意义上讲,文艺批评与文艺创作,共同构成推动文艺繁荣和发展的两个轮子。两者不可或缺,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推动文艺不断创新和发展。对于文艺批评问题中国文联很重视,最近召开了专门的研讨会研究如何推动文艺批评。

当前,有不少关于书画批评的专著、文章,座谈会、研讨会的发言以及书画展的讲解很有见地,读后、听后常有“顿悟”的兴奋。这些品评不断提高着人们的审美水平,引导人们发现美、体味美,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享受,同时也促进了创作者水平的提高。对此,我就有深切的体会。比如,对一件书法作品的欣赏,过去只看“黑”的部分、“实”的部分。后来,听了沈鹏老先生的一句点拨:“黑白相生,虚实互济,白与黑同样重要,虚比实更可贵”,一下子豁然开朗,不但提高了自己对书法的鉴赏能力,也找到了自己的习字毛病。其实,中国水墨画中,“虚”和“白”就更重要了,也更神奇。一幅画的留白处,可以是无际的天空,可以是绕山的白云,可以是直泻的飞瀑,可以是无际的江河湖海……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也是中国画魅力无穷的重要之点。(下转第21页)

(上接第5页)但是,无论是艺术家、文艺批评家,还是普通的欣赏者,对于目前文艺批评的现状也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概括起来,一是文艺批评缺位,一是文艺批评缺信。

所谓“文艺批评缺位”,就是严肃认真、深刻而有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少了。这里既有对优秀作品弘扬不够的问题,也有对不良倾向抵制不力的问题,还有对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个案艺术品探讨艺术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等研究不深的问题。这些已直接影响到艺术的发展。以书法为例,目前书法界存在着渐离大众的倾向,究其原因,重要一条是对书法本质的研究不够。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以笔墨为工具、以汉字为载体的线条结构及其运动形式的艺术。“汉字载体”和“线条运动”,共同构成书法艺术的质的规定性,缺一不可。作为“线条结构及其运动形式的艺术”,书法与音乐、小说、诗歌、散文等文艺形式区别开来;作为“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又使其与绘画、雕塑等其他以线条结构及其运动形式为基础但又不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区别开来,也与孩童的任意涂鸦区别开来。我的外孙两岁半了,他的涂鸦也是线条运动,但不是书法作品。有些“书法作品”偏离了书法的本质规定性,离开了“汉字载体”,只追求线条的形式运动,汉字被肢解或被扭曲,使得受众不认识了,“书法”将不复存在,而异化为其他东西如“线条组合图形”等等。可见,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书法的本质规定性,关系到书法艺术的前途。

所谓“文艺批评缺信”,就是人们普遍反映文艺批评的社会公信力下降。这里有两种倾向都是应当反对的。一种倾向是过于苛刻,甚至一棍子打死,这对文艺发展是有害的。文化艺术是一个以不断创新为生命、以个性化为显著特征的领域,也是一个受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领域。因此,文艺批评尤其要讲“宽容”,只要不存在错误的政治观点,不是有损国格、丑化人性的作品,我们都要采取鼓励创新、支持探索、包容多样、尊重个性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为不断推陈出新,形成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文艺的生命力永不枯竭。另一种倾向是一味吹捧,特别是陷入人情之中甚至物欲之中无原则的吹捧,这对文艺发展同样也是有害的。包括书画在内的文艺作品,作为商品进入艺术市场,既实现一定的经济价值,又体现一定的艺术价值,古已有之,本无可厚非。这也是解决书画艺术品供求矛盾的基本途径。好的书画作品是稀缺资源,社会需求绝对地超过社会供给,怎么办?只能通过市场来解决。问题在于,艺术作品可以进入市场,但艺术批评不宜进入市场。艺术品一旦成为商品进入市场,必然会受到商业规律的支配,因而商业包装和炒作也在所难免。而艺术批评有着自身的使命和操守,它以揭示和反映艺术规律从而促进文艺发展为己任,以真善美为判断是非、衡量优劣的准绳。如果艺术批评也进入了市场,也受市场规律支配,文艺批评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在有些书画评论中,平庸甚至有害的作品被戴上了“精品”、“经典”的桂冠,其作者也成了这个“大家”、那个“大师”。在这种无原则的吹捧背后,往往有着某种利益。精品和经典,大家和大师,都不是自吹出来的,也不是被捧出来的,而要接受艺术实践、大众和历史的选择和检验。文艺批评贵在崇美求实、真诚坦荡,但这需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颗公正的心。

希望我们这本杂志,把书画艺术批评作为刊物的重要内容,倡导一种尊重艺术、尊重作者、尊重读者和客观公正、宽容平等、百家争鸣的文艺批评新风。希望我们这个杂志,对书画创作的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对书画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对书画界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有自己的声音和形象。

以上意见,作为一家之言,未必成熟,但我愿意谈出来作为抛砖引玉以期引起讨论。我想,通过探讨和争鸣,对办好我们这本刊物和推动书画事业的繁荣发展总会是有益的。

繁荣发展 第11篇

第一专场——“中华美业走入大规范发展时代”

由商会领导及行业影响力人物就2012年行业现状进行全景分析,国家商务部、工商总局、行业专家对市场动态及政策法规进行解读,给与会美业嘉宾带来了众多极具价值的最新行业信息,非常受用。

第二专场——“美业标准化经营管理之道”

面对日益规范的市场大趋势,以美业经营者如何做好自己的企业,每一位从业人员应该怎么做为主题,由专场主席、SPA联盟会长、琉璃时光SPA国际连锁机构董事长刘相秀女士进行讲解分析,并由中华美业标准管理推行专业委员会主任、梦圆皇宫集团董事长黄晓惠女士分享《标准化经营管理之首与建立永续发展机制》。整个专场会议真正从美容企业经营的实际出发,不讲空话套话,让全场的美业同行受益匪浅,整场分享会嘉宾们聚精会神,端坐静听。

第三专场——“携手共进创辉煌”晚会

这是一场中联美标、美业联盟、SPA联盟、美业北大同学、清华同学、美业精英领袖们的大聚会,演绎着美业人爱国、爱美业、团结共进的辉煌时刻。

繁荣发展 第12篇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日益革新和中国经济市场的空前繁荣, 中国的电子商务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 电子商务成为我国参与到国际经济活动提升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今年来随着我国对电子商务的大力扶持, 一些具有创新概念的电子商务概念和模式得以运动到实处, 阿里巴巴、淘宝等一批电商公司的繁荣运作, 说明电子商务正实实在在的影响这商业发展的模式, 电子商务以其独特的交易便捷方式, 改便了传统核算模式, 打破了核算的时空界限, 其广泛应用促进了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 为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

2. 电子商务的界定

2.1 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是买卖双方利用互联网络进行非面对面商业谈判、交易等商业活动。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浏览商家产品, 通过交流软件与商家沟通, 通过互联网支付平台进行非实体线上交易, 涉及金融、物流、交易等多行业的商业运营模式。

2.2 电子商务的优缺点。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业运营模式, 具有很多传统贸易所不具备的有点, 一方面电子商务采用线上交易销售的模式 (非实体店销售模式) , 扩大了客源地, 提高了销售业绩, 节约了销售成本, 另一方面, 电子商务的营销极大的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加强了企业间的交流与协作。电子商务也存在很多不足, 电子商务依托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的不足必然制约了商业贸易, 互联网商业交易信息传输的时效性, 交易平台的安全性, 成为电子商务的缺陷, 此外互联网是虚拟电商, 不能够提供实体物品的感受, 消费者无法感受商品和服务。

3. 对传统会计环境的影响

3.1 电子商务引起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

电子商务对企业经验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改变了企业的运营组织结构, 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曾现纵向金字塔状发展, 而电子商务促使组织结构横向发展, 呈现为梭形结构。其次, 企业的运营方式亦发生了变化, 由传统的纸质媒介转变为数字化媒介, 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快速化, 传统企业经营是点对点的运营模式, 电子商务实现了单点对多点的交互运营模式。此外, 电子商务还改变了传统企业间纸质单据的交易, 电子商务以其无纸化、非现金交易、简洁、快速、清晰等优点, 改变了企业间的运营环境。

3.2 电子商务对相关会计法规的冲击。

传统的商业贸易需要签字的纸质单据作为交易的凭证, 受到法律的保护, 而电子商务在交易过程中最大的特点便是无纸化、数字化, 现行的商业法出台于电子商务发展前, 法律对对这种交易模式没有明确的说明与保护, 使得电子商务贸易出现了法律真空地带。此外,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应用, 也对国际会计准则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由于不同地区的会计计量标准不同, 电子商务刺激了全球化商务往来, 必然冲击了传统的会计法规。

3.3 对传统主体假设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事务所针对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里某一类的行业组织 (实体组织) 所发布的信息。而电子商务是线上运营的公司, 是有别于传统实体组织的虚拟组织, 这种组织可以是临时的某一商业项目的结合体, 通常没有固定了时间和场所, 主体范围难以假设。

3.4 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持续经营假设是对企业未来能够持续经营的一种预测。随着电子商务的长足发展, 为企业带来了欣欣向荣的同时, 也带来了更多挑战, 使得企业的运营存在更多的风险。首先,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使得企业的竞争更为激励, 企业被淘汰兼并重组的可能性增加。其次, 电商促使企业市场规模扩大, 产品技术需要不断的更新, 需要企业更多的投入, 这也增加了运营风险。

3.5 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会计分期假设是将企业经营过程按照一定的时间单位将其分成若干了会计时间单位。传统的会计会计分期假设中, 将企业的经营过程分成若干个时间段, 并将不同时间阶段的运营状况进行比较, 为企业的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参考。但是电子商务, 企业处于线上运营模式, 时间边际效应不够明显, 难以形成分期假设, 同时由于电子商务依托电子平台可以瞬间生成某一时期的会计报告, 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不大。

3.6 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电子商务不断壮大, 传统实体商业运营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线上电子商务使得企业交易范围扩大, 资本的流动呈现全球流动性, 电子货币交易 (非实体货币交易) 取代传统的货币交易成为电子商务的主要支付手段, 电子货币极大的提高了交易速度, 缩短了资金周转的周期, 有利于企业扩大经营。

4. 电子商务时代会计面临的问题

4.1 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安全性受到威胁。

电子商务的信息传递、交易都依托互联网信息平台, 由于互联网络具有交互的开放性, 致使其信息安全性存在被入侵的威胁, 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技术的具体应用, 也同样面临着会计信息的虚假、串改、失真以及恶意破环等威胁。此外, 互联网络同时还面临着硬件、软件、病毒和操作不当等问题, 使得电子商务受到一定的影响。

4.2 电子商务缺乏会计专业的技术人才。

电子商务是会计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电子商务的财务管理完全依托互联网, 这就要求从事电子商务的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的会计专业知识, 同时还要拥有丰富的网络知识。

4.3 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电子商务作为商业运用的最新模式, 其发展势头迅猛, 相关的商业法律基本上都是基础传统实体商业模式制定的, 而对于线上虚拟为主的电子商务很多法规明显不适用, 相关法律的滞后严重的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平稳快速的发展, 因此, 相关部门应加快相关电子商务配套法律的制定。

5.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发展趋势

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逐渐普及。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完善, 其操作系统呈现简单操作化, 极大的降低了使用计算机的门槛, 尤其是软件业的快速发展, 会计相关的专业软件不断出现并完善, 快速的信息采集和处理能, 使得会计与计算机的结合进一步走向深化, 使得电子商务成为商业贸易的重要平台。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电子商务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 成为商业贸易的重要模式, 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优缺点的分析, 明晰了电子商务对会计环境的影响, 分析了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 指出未来会计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电子商务,会计,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萌.电子商务对商业发展的影响[J].企业经济, 2010, (8) .

上一篇:参与式教学与我发展下一篇:人事人才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