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类范文

2024-09-10

植物生产类范文(精选9篇)

植物生产类 第1篇

东方科技学院植物生产类专业包括植物科学与技术、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烟草、种子科学与工程、应用生物学等,面向农业、园艺、园林草学、药用植物等领域、高等院校、科学研究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包括推广与开发、经营与行政管理等工作,和国民经济紧密联系。植物形态解剖是这类专业的基础课、骨干课之一,但是传统的植物解剖实验实践都是以植物解剖学为蓝本,所有专业一视同仁,没有专业取向,忽视学生专业特点,着重植物显微结构的观察。少量的教学研究也仅是实验实践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探索亦无专业取向[2]。

基于独立学院植物生产类专业培养目标、学生特点,以培养植物生产类专业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实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一系列取舍和改革,建立面向植物生产类专业(以2009级东方烟草专业为例),适应独立学院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观察动手实践中掌握理解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夯实基础,着重能力培养,为从事植物生产类相关行业奠定基础。

1 教学内容

传统植物学实验实践教学主要在实验室内进行,内容、形式千篇一律。通常是教师介绍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根据实验教材描述进行显微观察,描述实验结果,以验证课堂学过的理论知识,收获较少。目前主要的内容是植物根茎叶显微结构,花、果、种子解剖结构的观察,占实验学时数的95%以上,并无专业取向。学生反映长时间看永久装片无聊乏味且与实践相差较远,对绘图缺乏兴趣等[3,4]。独立学院植物生产类专业主要是面向农业等生产一线,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基于这些,笔者将实验内容做了较大的修改。东方科技学院烟草专业是新设专业,尚无经验可借鉴。在保证完成实验实践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同时,设计了8个实验,涵盖了实验技术、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等方面,无论是固定切片还是实物材料,都尽量换成了烟草类作物。如在进行植物营养器官、繁殖器官的观察时选择的材料是都是烤烟,系统地观察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使学生对自主未来学习研究的对象有了较直观的认识,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2 教学方法

多媒体仿真教学是实验实践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云南大学的王若南等利用云南独特的资源优势,就地取材,制片后,经显微镜、解剖镜、照相机与计算机联合加工处理,编辑制作了植物形态解剖学多媒体教学软件。原色、原形、原样的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加上生动形象的动画,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五彩缤纷和生动形象的植物实体图像,尤其是显微结构的真实图像,使以前难以用语言和挂图说明的问题变得一目了然。动画过程使原来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直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该实验室是开放性实验室,但该校以及东方科学学院学生数量多,而且植物学又是全校性的基础课,面向所有农学、植物保护、园林园艺、植物资源等相关专业开放,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根据烟草专业学科特征,制作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实践多媒体课件,将晦涩的基础理论以及复杂的基本概念直观化、形象化,既可进行课堂教学,又可供学生自学[5]。利用校园网将多媒体课件上传,学生可以任意选学。

植物形态部分描述性强,内容复杂、知识枯燥、形式单调,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实物教学等是植物分类经典的教学方法,在植物学教学中起重要作用。农大校园植物资源丰富是理想的现场教学基地,在形态观察部分,实行现场教学。系统地认识了植物肉眼可见的部分,如根系、茎分枝、花序等。

3 考核内容及方法

课程考试分为理论部分和实验部分,单独计算成绩及学分。实验部分考核成绩分为平时实验成绩、期末实验实践综合考核2部分,分别占实验成绩的70%、30%。平时实验成绩综合主要是考评每次实验观察后完成的实验报告。学生在平时实验中为了得到“好成绩”甚至是敷衍了事而完成任务,在实验过程中常将注意力集中于作业,而忽视了对植物标本、材料的细致观察和思考,本末倒置。结果导致多数学生对植物学知识的掌握仅限于牢记、硬背书本上的现成知识,不会分析问题,只认识书本上的模式图,不认识实物和标本的现象,丧失了思维和创造的活力。而部分实验认真的学生却由于时间限制或绘图功底一般,反而得不到较高的实验成绩,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与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相违背的。强化考核内容、制定考核标准、修订考核方法也是植物学实验实践教改重点研究的内容。参考扬州大学的张彪等[6]分段教学。分段考核的方式,量化考核标准,着重学生动手能力、现场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每项内容结束后当场考查,固定切片的观察着重对显微结构的分析,如对烟草根茎初生结构的比较,要求学生不仅能够用语言描述其结构特征,而且要求对随机拍下的照片有清晰地认识(该实验室为多媒体互动实验室,教师电脑与学生显微镜联系在一起,可以随时观察学生观察的结果并留影);在实验技能方面,如徒手制片技术、花解剖结构的考核等,都是在完成教学后马上进行考核,学生通过对制备的徒手切片作出恰当的分析,写出每个方程式,着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7]。

4 结语

结合专业特征,通过对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内容改革的因专业施教,培养了独立学院学生学习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浩丽.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28(8):288-289.

[2]胡淑娟.独立学院教学质量提高途径的探索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160-162.

[3]高雁鸣.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3(3):89-91.

[4]孙敏,邓洪平,王明书,等.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8(5):812-814.

[5]肖蓉,高志强,许春英,等.刍议独立学院实验室开放的实现[J].实验室科学,2008(3):142-144.

[6]张彪,高红明,淮虎银,等.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6):88-92.

植物营养类实习提纲 第2篇

1.选择5-8个农户(如果其中有1-2家村干部家庭最好,可以对不同阶层的农户调查的结果进行比较),选择2种当地种植的主要作物,大田作物优先选择水稻、小麦、油菜、甘薯(红薯)、马铃薯,蔬菜优先选择毛豆、番茄、小白菜、大蒜、萝卜(菜农较大规模种植户、大棚种植),果树优先选择柑橘、苹果。如果这些都没有,选择其他作物。

2.对农户调查内容:调查田块的肥力情况(高产田、中等、低产田)、质地情况、面积(以农户较大的1-2块地为调查对象,最好对肥力不等或质地不同的2块地进行调查,记录田块面积,因为农民所有的用量都是按田块来算,而很少用单位面积来衡量,最后自己换算成单位面积用量或投入量),种植情况(育苗、播种或移栽期、收获期),产量,施肥量(一季),施肥次数,基肥和追肥的肥料品种、用量(是否知道15-15-15是什么意思,购买肥料的时候是否知道根据养分的数量而不仅仅是1包肥料的重量比较价格),肥料的价格、收获的农产品的价格,农户是否了解测土配方施肥、是否受益(具体收益情况1-3条),种子投入成本,农药施用次数、投入成本。

3.选择2家肥料经销商进行调查。主要销售肥料种类(单质肥料、复合肥、专用肥)、主要品种(如15-15-15 或其他)、销售对象(以种植大田植物为主的农民、菜农、农业专业户 等),不同的对象购买肥料品种和购买量有什么差异。经销商是否了解测土配方施肥(了解程度)、是否给农民提供施肥技术指导、是否是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确定的测土配方肥代销点、配方肥销售情况 等等。

植物生产类项目教学过程系统化探讨 第3篇

1项目教学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可行性

德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世界各国都在陆续探讨和实施职业教育课程的课程改革。从模块课程、项目教学到工作过程, 各方面均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同时, 也在不断的寻求自身课程改革的方法[4]。我国教育部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曾联合颁发了《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重点指出“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 遵循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说明了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 应该更多的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工作技能和职业能力。随着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求, 培养的学生不能只是懂得理论, 却不会干活的“高材生”了。

但是,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 人们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存在诸多的困惑, 也需要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方法。姜大源是我国高职教育基于工程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始创者、倡导者、实践者。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中, 实现了3 个理论层面的创新:关于知识的解构和重构的问题;在发展的方法论层面的行动与思维的关系的问题;哲学观层面探究潜在的技术与实在的技术转换的问题[5]。

在植物生产专业领域, 也开始了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方面的教学研究。周鑫等人通过《园林与花卉技术》课程体系的改革, 实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他们通过调研国内40 多家园林企业, 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探讨, 分析就业岗位群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明确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 结合专业学习领域, 确定教学项目, 构建园林与花卉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方案。2011 年, 该课程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与实践, 获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省级重点课题, 经过5a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6]。

2植物生产类项目教学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

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 遵循职业成长和认知学习2个方面。在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过程中, 使学生从新手成为专家。让学习成为工作, 在工作中不断学习。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 使得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养成融为一体。以《蔬菜栽培技术》课程为例, 植物生产类课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可分为5 个阶段。

2.1 调查企业需求, 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蔬菜栽培是园艺植物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发展, 相关企业要求员工的既要懂得知识, 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又要能够使用设施环境中的设备, 熟练掌握栽培管理与技术操作。在通过对辽宁依农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绿美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实地考察, 明确企业用人需求, 进行典型任务分析, 确定工作任务的目标。

2.2 划分课程体系, 归纳行动领域, 建立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

将栽培技术要点细化, 将播种方法、蔬菜育苗与移栽、菜田耕作、肥水管理、蔬菜植株调整技术及病虫害预防与管理等工作任务过程化, 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 形成综合能力领域。从蔬菜种子开始到产品器官收获, 完成生产工作任务。

2.3 分析典型工作任务, 研究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法

将各项工作任务按照栽培生产中的顺序进行系统分析, 注重任务之间的联系。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的递进关系, 重新构建行动领域, 实现学习领域的转换。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 重点研究学生掌握栽培与管理技能的方法, 以及对技能的熟练程度。在现场教学中, 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 鼓励学生在实践与日常学习中深入生产, 将工作融入平时的学习和生活, 熟练掌握蔬菜栽培管理技术。

鼓励学生学会思考。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 加强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不但要懂技能, 更要灵活掌握技术要点, 学以致用。在不同科属蔬菜的栽培过程中, 要掌握共性的要点, 也要能够区分特点。通过完成一种蔬菜作物的栽培管理, 同样也要能够应用到其他同类蔬菜的栽培中。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企业用人的需求。

2.4 设计工作情景, 使学习更加直观, 完成工作任务

通过现场教学, 将校内基地与企业工作环境接轨, 设计工作情景, 将蔬菜栽培技术部分的课程学时以田间操作的形式进行。通过现场教学, 把生产中的工作与课程结合, 也让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提高了学生工作的技能。

2.5 建立合理的评分制度

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做为考核学生成绩的一部分;建立合理的评分标准。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 注重学生的过程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为了适合高校转型后的教学改革需要, 进一步深入研究项目教学体系的建设。本文从工作过程入手, 分析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探讨项目教学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可行性。并以蔬菜栽培技术为例, 从企业的需求、课程体系的划分、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等方面入手, 进一步探讨如何建设植物生产类教学工作过程系统化, 为植物生产类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项目教学,工作过程系统化,植物生产,蔬菜栽培

参考文献

[1]赵明.开展项目教学, 提高教与学质量[J].职校论坛, 2008 (19) :270-271.

[2]曾玉章, 唐高华.职业教育项目教学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价值[J].职业与教育, 2010 (2) :80-82.

[3]王诗文.高职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与教育, 2009 (35) :76-78.

[4]丁敬敏.德国职教课程改革的经验对我国高职课程开发的启示[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 :3-4.

[5]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4) :66-70.

植物生产类 第4篇

知识目标:

1.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及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2.植物生产的农业生产要素及对植物生产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1.熟悉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的基本调查方法。2.熟悉植物生产的农业生产要素的基本调查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和农业生产要素(重点)。2.土壤剖面(难点)。

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例题及习题。2.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你能说出当地种植的植物有哪些吗?

[一]导入新课

任务一中我们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周期性、相关性,植物成花等知识,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了一个基本了解。同时也了解植物生产的基本知识,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你知道有哪些因素影响其生长发育吗?

提出引导性问题:启发大家说说自己家中或当地农户中植物生产过程中影响因素有哪些?

[二] 新课讲解

植物生产两大要素:自然要素和农业生产要素。1.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

植物生长的自然要素指的是直接决定植物生长发育的要素,缺少其中一个,植物就不能生存,其组成有7个:生物、光、热、水、空气、养分、土壤。

(1)生物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动物的影响:对植物生长既有利又有害。微生物的影响:改善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

植物的影响:是农业要素的本体;杂草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2)光 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能量来源。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开花和结实;同时光也影响植物的形态建成和地理分布。植物开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长度。

(3)热 热量是指因温度差别而转移的能量,一般用温度表示。主要体现在积温、极端温度、最适温度和节律性变温上。

(4)水分

细胞吸水:细胞主要靠吸收水分来增加体积。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是通过不同形态、数量和持续时间三个方面的变化而起作用的。

(5)空气 空气中某些成分量的变化(如二氧化碳和氧等浓度的增减)和质的改变(如有毒气体、挥发性物质的增多和水气的增减等)都能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生育。

(6)土壤 土壤在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中有以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营养库作用。二是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三是雨水涵养作用。四是生物的支撑作用。五是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土壤剖面:自然土壤剖面一般可分为四个基本层次: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每一层次又可细分若干层。

旱地土壤剖面一般也分为四层:即耕作层(表土层)、犁底层(亚表土层)、心土层及底土层。一般水田土壤可分为:耕作层(淹育层),代号A;犁底层,代号P;斑纹层(潴育层),代号W;青泥层(潜育层),代号G等土层。

(7)养分 养分是指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化学营养元素,主要有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硫、钙、镁)和微量元素(铁、锰、锌、铜、钼、硼、氯)。土壤中的养分数量有限,不能完全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要想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必需投入人工养分,即肥料。

2.植物生产的农业生产要素

农业生产要素是指促进农业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管理等5项。

(1)土地 三个特点:一是土地数量的有限性,人类不能制造土地。二是土地空间位置的固定性,不能移动,不能置换。三是土地生产的可持续性。

(2)劳动力 主要作用有:第一,植物生产过程体现为通过劳动把自然和人工要素转化为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产品。第二,劳动力要素是其他农业要素的使用者、创新者和发展着。第三,劳动力是植物生产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调节者,决定了系统的生产力、经济力与生态力。第四,农村劳动力不仅是植物生产的主力军,而且是工业等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劳动力后备军。

(3)资本 资本是人工的物质性要素,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最活跃的现代要素。在经济不发达地区,资本属于稀缺要素,增加资本投入是提高植物生产效率、促进农村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

(4)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可以改善各种农业要素的质量与能力;科学技术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科学技术还可以改造传统产业、产品、农作制度,促使农业现代化、商品化。

(5)管理 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农业各种要素的作用,以提高生产力;农业主体将生产与经营联系起来,以提高生产效率并增加经济效益;通过宏观管理可以将众多的生产主体联系起来,以协调、改善、提高总体的生产力与经济力,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三] 综合小结

1.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

植物生长的自然要素指的是直接决定植物生长发育的要素,缺少其中一个,植物就不能生存,其组成有7个:生物、光、热、水、空气、养分、土壤。

(1)生物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2)光 光合作用、光照条件、日照长度。

(3)热 主要体现在积温、极端温度、最适温度和节律性变温上。(4)水分

细胞吸水;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5)空气 空气中某些成分量的变化和质的改变。

(6)土壤 土重要作用:营养库作用、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雨水涵养作用、生物的支撑作用、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自然土壤剖面: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

旱地土壤剖面:即耕作层(表土层)、犁底层(亚表土层)、心土层及底土层。水田土壤剖面:耕作层(淹育层);犁底层;斑纹层(潴育层);青泥层(潜育层)。(7)养分 主要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肥料。2.植物生产的农业生产要素

农业生产要素是指促进农业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管理等5项。

(1)土地 三个特点: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土地空间位置的固定性;土地生产的可持续性。

(2)劳动力 主要作用有:把自然和人工要素转化为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产品;劳动力要素是其他农业要素的使用者、创新者和发展者;决定系统的生产力、经济力与生态力;是工业等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劳动力后备军。

(3)资本 资本是人工的物质性要素,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最活跃的现代要素。(4)科学技术 改善各种农业要素的质量与能力;扩大劳动对象的种类和范围;改造传统产业、产品、农作制度,促使农业现代化、商品化。

(5)管理 提高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并增加经济效益;协调、改善、提高总体的生产力与经济力。[四]课堂检测

1.请解释:植物生长的自然要素;农业增长要素;土壤剖面。2.自然土壤、旱地土壤和水田土壤的剖面层次有哪些? [五] 课后作业: 1.植物生长的自然要素有哪些?对植物生长有什么重要作用? 2.植物生长的农业增长要素有哪些?对植物生产有什么重要作用?

课后反思:学生有浓厚的兴趣,课堂互动效果良好,但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还不强,需课后完成作业加以巩固。……

板书设计

单元1 植物生产与环境概述 任务2 植物生产的两大要素

1.植物生产的自然要素

(1)生物 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2)光 光合作用、光照条件、日照长度。

(3)热 热量是指因温度差别而转移的能量,一般用温度表示。(4)水分

细胞吸水;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5)空气 空气成分量的变化和质的改变。

(6)土壤 土壤重要作用:一是营养库作用。二是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三是雨水涵养作用。四是生物的支撑作用。五是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自然土壤剖面; 旱地土壤剖面; 水田土壤剖面。

(7)养分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2.植物生产的农业生产要素

农业生产要素是指促进农业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管理等5项。

植物生产类 第5篇

一、植物生产类课程设置依据

1. 高职园林毕业生就业岗位及目标

高职园林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面向园林企业生产一线, 主要岗位包括园林工程施工员、规划设计绘图员、园林绿化工、花卉园艺工、盆景工、插花员等。

高职园林毕业生入职初期以生产一线岗位为主, 要求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养, 熟知所从事工种的各项技术指标、主要工作流程和核心技能技艺环节;初次就业后2-3年, 职业岗位进阶目标为行业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乃至自主创业等, 需要较强的现场管理与指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

2. 植物生产类课程体系设计

高职园林专业毕业生进入行业后, 植物生产类岗位主要包括花卉苗木生产、园林绿地养护管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管理等岗位工作。综合岗位及技能需求, 高职园林专业植物生产类课程设计体系须以常见观赏植物的栽培与养护管理能力为主, 注重技能培养, 实现岗位需求与毕业生技能的“零距离”, 见表1。

二、园林植物生产技能培养探索

1. 植物生产技能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重理论轻实践。近年来, 园林行业发展又快又好, 日益受到各界重视, 为迎合市场需要, 各地高校争相开展高职园林教育。为此, 部分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设计课程体系时, 既有借鉴参考乃至照搬照抄成熟本科院校者, 也有在原中职园林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即用者。如此则与高职教育的初衷相距甚远, 失去针对性, 很难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

(2) 重实践轻理论。一直以来, 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高职教育培养的是行业企业一线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但却没有意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两大属性。职业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 绝不可忽视, 但是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亦是学生后续发展、职业进阶的坚强后盾, 关系到高职园林毕业生的职业生涯, 也影响到园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重施工轻养护。当前各地处于园林建设大力开展时期, 园林工程施工、规划设计等岗位需求大、待遇较高, 诱惑力大。受此趋势影响, 不少高职园林专业学生在校之时即倾向于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等方向的学习。但园林建设绝非一蹴而就, 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园林建设完工后的养护管理实则更为重要, 正如俗语“三分栽种七分养护”所言, 前期的苗木生产、后期的养护管理都制约着整个景观效果的体现。

2. 解决措施

(1) 理实并重。高职园林人才培养过程中, 应强化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职业性”, 既要确保初次就业的技能水平, 也要为职业进阶需要的专业理论基础奠定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 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教师科研和服务社会能力, 同时还能促进教师与行业企业的深入联系。因此, 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只是重视技能培养而忽视理论教学、也不可只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技能的培养, 应在课程设置中均衡理论与实践性教学课时, 使理论与实践教学时大致比例在1:1左右, 见表2。

(2) 合理引导。人才培养过程中, 教师的合理引导对学生成长有重要影响。且各种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各异, 如并非所有人员都适合常驻工地现场负责施工管理等。因此, 教学过程中, 要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行业企业需求和学生自身特长与兴趣爱好所在, 因材因需施教, 为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发展、学生的后续成长奠定基础。

(3) 深化校企合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 必须深入行业企业一线, 了解行业企业一线的发展现状及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等。据此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标准、完善课程体系, 从而确定理论教学内容、精心制定实践教学项目, 细化行业企业需要的各项能力于课程标准之中。

此外, 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受到授课教师的水平的影响。通过校内专任教师与行业企业一线生产人员合理搭配, 共同完成课程内容的教学, 可确保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江西应用技术学院2010年开始实施的“青年教师达标计划”, 将没有行业工作经历的教师送到行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1-2年, 同时将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引进课堂等方式, 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园林植物生产类课程的教学, 必须结合高职教育特点, 贯彻“课堂教学、实践实训”并重的教学理念, 落实“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课堂教学与职场训练合一、技能培养与职业鉴定合一”的“四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方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 改进教学方法。 (1)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开发,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方面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一张黑板一支粉笔外加一张嘴”的单一教学模式, 甚至在近年来大规模采用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也已不能完全满足高职教育的教学要求。

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特点, 宜加大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开发力度, 如建设精品课程学习网站、网络视频公开课、课程学习资源库等, 将整合课程教学资源, 为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提供第二学习课堂, 既迎合当代高职学生学习多依赖互联网络的特点, 也弥补了课时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偏短的不足。

(2) 充分利用实习实训教学场地。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专业课程教学的实习实训条件制约着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因此, 必须创新机制, 大力开发实习实训教学条件。

园林植物生产类课程教学中, 除依赖传统的实习实训教学条件, 如各类型校内实验室、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也可借助各校园绿化养护管理及校内办公场所及公共区域的盆栽花卉的养护管理工作。

2010年底, 以我院新校区绿化养护管理移交为契机, 园林技术专业顺利承接校园绿化养护管理。园林教研室相关专任教师构成管理队伍, 主要负责校园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学生参与养护管理实践安排与技术指导。通过设置《校园绿化养护管理实践》等课程, 配以带薪实习、课余勤工俭学等运作模式, 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参与度达到100%, 既为校园绿化养护管理节约成本, 同时还大幅度提高学生在植物生产、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三、效果评价

通过近三年的探索,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植物生产类课程体系设计、师资队伍结构调整及学术水平、学生对口就业率和毕业生后续成长均明显好于改革之前。如现有的5名植物生产类教师已全部具备“双师”资格、职称晋升顺利, 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亦十分明显 (见表3) , 真正实现学院、教师和学生三方受益、共同进步的目标。

从上表可以看出, 从业资格证《园林绿化工 (中级) 》鉴定通过率稳步提升, 已由三年前的67.48%提升至97.53%;学生的对口就业率亦有明显提升, 且自2010年始, 有不少同学顺利进入一级资质的园林企业工作, 且后续发展良好。

摘要:当前, 植物生产技能培养存在理论与实践失衡、施工与养护、规划设计与后期管理错位等问题。文章探讨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实训”并重、深化校企合作、开发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完善与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等措施予以解决, 保证高职教育的“高等性”、“职业性”, 培养合格的毕业生。

关键词:高职园林,植物生产,技能培养

参考文献

[1]周立雪.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6, (33) .

[2]李青松, 马春喜.高职园林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2) .

植物生产类 第6篇

关键词:植物生产类,本科生,实践技能,构成,培养

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实践性强,学生实践技能历来是评价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国内外农业院校对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进行了许多研究,其中包括实验实习的教学改革,毕业实习形式、内容和方法的教学改革等等,但对专业实践技能构成的研究报道不多。与理工科类或人文社会科学类等学科相比,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科研具有自身特点,如:都与生命科学有关;涉及学科多、学科综合性强;以植物为研究对象,有生存条件和生命周期,且影响因子多;试验结果可能多种多样,重复性差;试验结果难于预见;研究往往需要室外试验与室内试验相结合;试验涉及内容多,学生选题面广;强调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如何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获取感性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是广大农业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专业实践技能的构成

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包含生物类普通大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巧,以及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专业技能、专业研究能力与创新发现能力。

1. 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包含基本能力和基本技巧,其中基本能力包括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对植物、微生物及其他农业生物的观察能力、识别能力,简单的农事操作能力。基本技巧是在基本能力训练过程中掌握的观察、辨别技巧,包括观察工具的使用技巧、培养仪器的使用技巧、衡量器具的使用技巧、距离和高程测量工具的使用技巧,以及常规农具、农机具的操作技巧。基本能力是形成基本技巧的前提条件,能力通过不断训练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就获得了基本技能。

2. 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基本技能通过与专业实践的有效结合而形成的。根据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专业技能应包括:(1)形态鉴别与标本制作能力,包括植物的形态识别,标本的种植、观察、记载,标本采集、制作与保存等;(2)观察调查能力,指能熟练地利用观察器具对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及病虫害发生、危害程度进行观察和调查等;(3)分析测试能力,包括植物的生理生化分析,土壤的理化分析,植物品质分析,如稻米品质、棉麻纤维品质、蔬菜和水果品质以及甘蔗的含糖量分析等实际操作能力;(4)植物生产操作技能,包括大田农事操作,如植物播种、育苗、移植,农机具的合理使用能力,以及整地、施肥、中耕、灌溉等操作能力。

3. 研究创新能力

研究创新能力是专业技能的提升,是专业技能的最高层次,专业技能是研究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石。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田主要植物的高产栽培试验、播种期试验、密度试验和杂交制种试验以及病虫害发生与防治试验,最后进行毕业论文的试验设计与研究,从中研究与探索植物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与形成规律,训练试验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发现能力。

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

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应以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础。实践教学体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培养能力为本位,以适应市场为原则,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

1. 基本技能培养

基本技能培养以课程实验为平台,按照实验的内容、性质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

基础性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体。重点对数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气象学等基础科学的各类课程中的重要定理、现象、过程进行实践上的验证和事实的说明,从而使学生对该部分内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较牢固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兼顾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综合性实验——以综合应用性实验为主体。重点对植物营养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统计等基础科学以及栽培学、育种学、病虫害防治等专业技术科学的各类课程中所涉及的综合性、实践性、专业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的实验,使学生在综合应用、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训练提高。

设计创新性实验——以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为主体。利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通过科学地命题、选题,开发等过程的训练,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培养。

2. 专业技能培养

专业技能培养以课程实习和综合训练为平台。课程实习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核心,根据课程性质确定实习内容及要求,通过实习了解生产实践过程,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完成相关专业的认识性、实践性实习。综合训练以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科技实践与社会调查为主导,通过集体训练和生活、社会活动、劳动锻炼,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文化修养、磨练意志品质,为尽快适应环境、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校内实习包括生产劳动与科技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分散的方式独立完成。生产劳动以学校试验农场、园艺场、林场、校园绿地、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为依托,建立“责任田”“责任菜园”“责任树”“责任花园”“责任草坪”等,由学生自己选择植物种类,制定种植计划、完成农事操作,所需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由实验员提供并登记入册,根据责任田的经济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评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科技实践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校外实习本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到农村生产第一线进行实习,重点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技能与综合素质。(1)课程教学实习。对仪器设备要求不高的课程(如植物栽培学、育种学等)实习在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进行,根据当地的生产经营项目和农事季节安排课程实习,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农技人员进行现场教学,课程考核以现场操作与书面考试相结合,促使学生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理论,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2)生产实习。根据学生的要求将学生安排在不同的实习地点,分别参加大田作物生产、设施栽培等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主要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学会进行田间诊断并进行管理决策。(3)毕业实习。随着本科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就业趋向多样化与集中毕业实习的矛盾,学生学习兴趣多样化与刚性教学环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解决这些矛盾,毕业实习可以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由教师指导在校内实习,也可以结合当地的农业技术工作和农村中心工作在校外实习,以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社会调查结合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在寒暑假或双休日进行。植物生产类专业社会调查包括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验调查、经营状况调查、生产成本及产出调查;以村或镇为单位,结合当前农业生产中的有关热点问题,如农业产业化、农民负担、农业效益、农村发展现况等进行社会调查;协助当地农技部门推广技术进行农业技术宣传与推广。社会调查突出对学生进行相关自然科学专业、人文社科专业的实践技能训练,全面培养学生技能和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生存能力。

3. 研究创新能力培养

以毕业论文的完成为核心,科技创新等竞赛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与创新实践,进而培养研究创新能力。

通过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巩固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反映了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分前期选题开题、中期过程管理与指导、后期论文撰写与答辩三个阶段完成;在答辩过程中实行了《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审阅表》《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表》与《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论文成绩评分表》的3表制,严把了毕业论文质量关,取得了理想效果。

科技创新等竞赛活动是培养研究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河南科技大学从2006年开始实施“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lan,S R T P)”,通过学生立项,给予一定的科研经费资助,使学生尽早进入各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林学院根据学校文件精神,发动学生主动申报,到目前为止,林学院园艺、园林、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已有66个项目得到资助,全院1/4的学生参与其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2007届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完成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烟青虫卵的冷藏保存》项目,专家组鉴定成绩为优秀,以该项目为基础参加的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

三、结束语

植物生产类 第7篇

一、农科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业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造成了实习经费的相对不足,以及在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下,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是学生人数多,难以集中安排,且经费有限;二是实习单位众多且资质不一,学校在管理上有较大难度;三是毕业实习和学生考研就业在时间上发生了冲突,学生无法投入足够精力来完成实习任务;四是学校和实习单位安排的实习指导教师之间分工不明确且衔接不够,容易出现学生管理上的真空;五是少数学校对毕业实习采取“放鸭子”,由学生分散独立完成,导致实习效果良莠不齐。鉴于毕业实习的重要性,结合我校植物保护、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等植物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本文从改革实习模式、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实习管理三方面入手提高毕业实习质量,以发挥毕业实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改革实习模式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前提

1. 合理安排实习时间。

目前大多数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都是安排在第八学期,这个阶段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找工作、研究生复试的关键时期,学生难免出现应付了事、走过场的现象,最终牺牲实习质量。我校植物保护等专业从2004年起,对实习时间进行了调整,将毕业实习时间提前到第六学期结束后的暑假。这个时期既是水稻、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期,也是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时期,学生可以在田间完成作物的生长测定、虫情调查、药效实验等工作,实习任务饱满,同时避开了学生的考研就业高峰期,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2. 灵活设置实习模式。

现代高等教育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的发展模式和成才趋向亦不尽相同。学校应该改变过去将学生统一安排在少数几个实习单位的做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意向选择某一方向或类型的单位进行实习,培养他们专业特长和科学兴趣,或积累管理经验,或提高实践能力,以适应今后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与此同时,传统的实习单位也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大规模集中实习的要求,如植保站、农技站等单位经过体制改革后,经费比较紧张,接受学生实习的能力有限。因此灵活设置实习模式、合理安排实习单位,是提高学生参与实习的主动性,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下介绍四种具体的实习模式:

(1)“实习和毕业论文结合”。即在毕业论文过程中穿插毕业实习。由于毕业论文本身就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科学研究基本方法,进行科研基本训练的重要实践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研究、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步骤。在此期间,导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学生在校内试验田、校外农技站、植保站等场所进行调查取样,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下到一线,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验证自己的设计,加深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收到较好的实习效果,促进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

(2)“校企或校研结合”。即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结合。这些企业和科研单位通常是学校统一挂牌且每年能固定接纳学生实习的基地。根据学生多元化的实习需求,实习基地可分为农资企业、科研机构、农场、涉农事业单位等,我们在实习安排中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对于那些想从事市场营销的学生,安排他们进入农资企业实习;对于想考公务员的学生,可安排他们进入农业局、畜牧局、植保站等单位实习,让他们提前熟悉业务和工作环境;对于想考外校研究生的学生,则安排他们进入包括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湖北省林科院等在内的省级以上科研机构实习,让他们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感受科研魅力,增强考研实力。

(3)“统分结合”。即以小组实习和个体实习相结合。两名学生以上就可成立实习小组,设小组长一名,实习期间他们在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相互帮助、彼此约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同时允许一些拥有社会资源的学生自己联系公司开展个体实习,这些单位不仅可以提供实习机会还能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还有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自己联系到中科院下属的研究所实习,为将来的保送研究生打基础,提高成功率。

(4)“实习和政府需要结合”。2007年暑假以稻飞虱为主的水稻病虫害在湖北省大面积发生,在省政府和学校的紧急协商下,我校植物保护专业派出了30余名大三本科生参加全省稻飞虱防控工作。学生带着调查稻飞虱虫情并作出预测预报的实习任务,被分成若干个小组跟随省里派出的调查组深入全省水稻主产乡镇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调查工作,在较好完成防控任务的同时让学生得到了“身临其境”的专业训练,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专业使命感。

三、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基础

实习期间,较好的实习环境和食宿保障是学生完成实习任务的基础,这些条件的满足需要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承担,所以实施校企或校研共建实习基地,既是缓解当前学校实习经费不足的有效途径,实习生也为所在单位及时注入一股新生力量,特别是有效缓解农资企业在暑假短期内员工紧张的局面。实习基地建设要本着“谨慎挑选,长期共建”的原则,首先要筛选出一批有较大行业影响力、发展态势好、每年能接收本科生就业的企业和有较高研究水平的科研机构,如先正达、杜邦、深圳诺普信、省种子公司、中科院植保所、省林科院等单位,双方签订实习基地共建协议,协议中明确双方的职责和权利,对实习进行共同管理和考核。经过几年的建设,植物保护等专业建立了一批由学校统一挂牌的稳定的实习基地,很多企业对我们的实习生认可度高,使校企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有的企业逐渐成为学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基地,还有一些企业如先正达公司、襄樊正大公司等纷纷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资助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四、严格实习管理是提高实习质量的保障

实习模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实习管理的难度。因此,第一,制定详尽可行的毕业实习管理办法,让学生“有法可依”。实习期间学生大多处于分散状态,执行严格的请假考勤制度、周报制度,对加强实习的日常管理尤为必要,所以管理办法应该明确请假的权限、安全注意事项、违纪处分、实习小组长职责等内容,并在实习开始前发放到各个实习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第二,实行双导师制,即由学校指定的老师和实习基地的老师共同管理、考核学生,前者负责检查督促学生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处理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评阅学生的实习材料;后者负责安排学生的实习任务,给予具体的指导,在实习鉴定意见上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两个导师各有分工,可以随时交流学生的实习情况,让学校和实习单位在实习管理上紧密地衔接起来。第三,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成绩实行等级制。考核内容包括实习计划、实习日记、实习总结、实习报告、实习纪律等五个方面,每部分各占一定的比例,最后按照A—F六个等级进行评定。第四,完善激励机制。实习结束后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对实习认真、实习效果好的学生在实习总结大会上予以表彰奖励,树立优秀实习生的典型,让他们为低年级学生做精彩的实习汇报,逐渐形成一个人人重视实习、重视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植物保护、农学、植科专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实习单位和以上专业毕业生的反馈调查,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综合评价较高,部分单位同意在实习期间表现优异的学生毕业后可免试进入该单位就业;而毕业生普遍反映新的实习模式让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发展灵活选择,实习效果好。近几年,这几个专业的就业率稳步提高,均保持在96%以上,考研率接近40%。

总之,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改革实习模式,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保障实习的顺利进行;实行科学严格的管理,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等措施,有利于实习质量的提高。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农业院校中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各种问题, 围绕提高毕业实习质量、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目标, 对实习模式、实习基地建设、实习管理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改革, 提出了四种实习模式, 倡导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共同参与实习管理的基地建设模式, 并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农科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立, 李红玫, 高必达, 张素芬.采用多元化实习模式拓宽农科毕业生就业渠道[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

[2]王文凯, 姚安庆, 李传仁, 孙文学.高校农科类专业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07, (12) .

[3]何新荣, 黄合婷.构建本科实习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18) .

[4]王林.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教学过程的改革与思考[J].高教研究, 2006, (78) .

植物生产类 第8篇

植物生产类学科是在广义农业背景下研究农业、林业高产、高效、优质、低耗和安全的科学, 目的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应用”的复合型植物生产类类人才。作为一门专业口径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植物生产类本科生在学分制下实行导师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包括农学、植物保护、林学、园艺、园林设计和资源与环境6个本科专业, 学院于2003年9月尝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对象是2003级的本科生, 新生入学的第一学年, 经过6年的实践, 本科生导师制现已取得成就,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就植物生产类本科生实行导师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植物生产类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

1.以本科生导师制为载体, 采用全程——分阶段——分对象导师制的模式

农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定位, 是以教学、科研为纽带, 帮助学生选课、学业设计和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的一种教育互动机制。形成了全程——分阶段——分对象导师制的模式。

全程是指通过对学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和院、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多个层面的宣传动员, 学生从二年级就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及教师申报与专业相关的“科研小组”, 学生进校所在的班级即“自然班”, 每个学生至少在“自然班”或同时在“自然班”及“科研小组”接受专业导师的指导, 可从入学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

分阶段是指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设置“班级导师制” (辅导员+班主任) 。刚入学的低年级大学新生基本接触的是基础课, 并不会马上接触专业课, 班级导师将本专业的特点、就业情况等及时告诉学生, 同时向学生介绍相关专业书籍, 让学生由浅人深地去了解, 在了解的基础上去熟悉并逐渐地喜爱上自己的专业。并请本专业知名导师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讲座, 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己想学专业的认知程度。

二年级进入SRP和毕业论文选题阶段, 实施“科研导师制”。实行“双向选择”由导师提出申请计划, 包括研究方向、科研课题名称和所需学生的人数及具体要求等, 经院系审核同意后, 向学生公布导师申请计划, 符合条件的学生填报个人自愿。通过师生“双向选择”, 确定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数, 一般每位导师每年指导3~4位学生, 最多不超过5人, 以保证实施过程中导师指导的有效性。

分对象指的是农学院在校学生基础和兴趣不同, 需求不同。因此, 导师在“自然班”及“科研小组”的指导过程中, 应因材施教, 分类指导。

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自然班+科研小组的组织结构, 即不仅为每一个自然班配备导师, 而且为对不同专业方向感兴趣的同学组建科研小组, 并配有相关专业的导师进行指导。体现“兴趣导向、注重过程、巩固专业、强化能力”的人才培养要求。

2.完善导师的选择, 建设高素质的导师队伍

选拔合格的本科生导师是实施导师制的基础。学院在导师的选拔过程中, 除了对导师的品德、知识、素质等方面权衡评价外, 特别注重导师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制订了农学院本科生导师的遴选办法和相关表格, 使本科生导师的选拔做常规化和制度化。同时, 为确保指导的成效性, 邀请知名学者、博士生导师从事本科生导师工作。定期召开导师会议, 组织开展经验交流, 不断提高指导水平。

3.建立导师管理模式, 加大监管力度

为使导师制有章可循, 不流于形式, 建立健全了学院本科生导师制运行管理机制。建立了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导师管理条例, 制度化本科生导师工作, 规定本科生导师的选拔条件、任用程序、工作职责等, 以形成良好的导师制运行机制。

成立了导师工作领导小组, 定期召开会议, 听取汇报, 了解情况, 完善管理。院教办等职能部门, 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各系导师制的运转、执行情况, 将导师制的运转情况和检查结果作为院系教学管理评估的重要内容。

明确了导师指导任务。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建立个人档案, 明确指导任务、阶段目标, 并根据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指导方案, 使指导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效果。同时, 规定导师在每学期开学初对本学期指导活动做好安排, 并向学院提交工作计划。当然, 指导计划在执行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每次开展的指导活动, 不论是个别指导、集体指导, 导师都要做好活动记录。

4.健全相应的导师激励机制, 促使本科生导师制顺利地开展

学院制定了导师考核评估体系, 从职业道德、履行职责、工作绩效3大类涵盖德、能、勤、绩4个方面对导师工作进行考核, 看导师是否真正做到引导学生“做人”、“做事”。导师在受聘期间, 与教师的岗位津贴挂钩, 导师的工作要按指导学生的数量、质量计入其教学工作量。

科学地确定了本科生导师多元评价体系。采取学生、导师本人、导师之间、领导和专家“五位一体”的多元考评的方式, 使考评结果全面、客观、公平、准确、有效。特别是导师自我评价。对照德、能、勤、绩4个方面, 进行自我评价, 既肯定成绩, 又要找出自身能力素质、工作状况与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 从而达到完善自己、改进工作、提高质量之目的。另一个就是学生评价。学生应是导师工作评价最重要的主体, 对于导师的工作成效, 学生最有发言权。

通过以上方法将激励机制与监督与评价机制并举, 促使本科生导师制健康、规范的发展。

二、植物生产类导师制实施成效

导师制的实施和导师的敬业精神感染着学生, 导师的言传身教和教学科研的丰硕成果激励着学生, 近年来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中有60%以上的学生报考攻读硕士研究生, 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由不足10%提高到近30%。教师的科研工作有力地带动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 2004年以来, 共承担SRP项目180多项, 在教师的指导下有500多名学生进入了科研训练计划, 学生受益面超过30%, 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 近年学生参与在公开期刊发表的论文达20余篇, 其中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有10篇。教师们的言传身教培养出了基础理论扎实, 实践能力强, 作风朴实的合格毕业生。据2009年全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 用人单位对我校农学类专业毕业生持满意度达95%以上。在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下, 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逐年升高, 2009年达到85%。在这种模式培养下, 许多学生在本科阶段及早地找到了专业切入点、兴趣点, 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找到了明确的方向。有相当一部分获准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学生, 在攻读研究生时仍在原本科阶段的导师指导下对其早期进行过探讨和实践的专业方向、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三、进一步完善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设想

经过6年的实践,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与研究生导师相比, 本科生导师的工作报酬偏低, 特别是科研导师, 3年工作量为10学时, 研究生导师为40学时, 指导工作大多数情况是责任心及奉献精神的体现。由于长期工作付出得不到合理回报, 导致部分本科生导师整体士气不高, 指导积极性受到挫伤。另外, 导师能力差异、精力投入不一, 指导效果千差万别。导致那些教学科研经验丰富、责任心强, 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指导效果好, 那些缺乏教学科研经验或有经验但精力投入不够, 责任心不强的教师指导效果较差, 班级导师与科研导师存在职责冲突等问题。为此就进一步完善植物生产类本科生导师制提出了一些设想。

1.完善激励机制, 实行导师津贴制

导师制实施中对导师的报酬及激励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 运行的导师制对于导师的“责”规定较为明确, 但在导师的“权”和“利”方面的规定较为含糊, 尤其是“利”不明确, 这势必影响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影响到导师制的运作效果。学院在无条件增加工作量的前提下, 参照研究生导师的激励方式, 探寻设置导师津贴的可行性和方法, 以提高导师工作成效。

2.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导师的培养, 使其尽快胜任导师职责

学院的青年导师大多数是才出校门的博士, 缺乏教学科研经验, 学院计划通过组建国家、自治区和校级教学、科研团队, 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素养。

3.正确处理“科研导师”与“班级导师”的关系

学院明确了二者的分工, “班级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科研导师”侧重于学业指导。在实践过程中如何使两者的合力效果大于1, 以确保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案既能解决社会对该类专业人才需要的持续性问题, 又能解决该专业艰苦性对人才需要的稳定性问题。

总而言之, 导师制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有许多工作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从而寻求一条切实可行而富有成效的途径。相信随着教学改革、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导师制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对本科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起到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

摘要:植物生产类专业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应用”的复合型植物生产类人才, 在该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十分必要。本科生导师制是完善学分制的需要, 是本科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是个性化教育的需要。本科生导师制现已取得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 就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生实行导师制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植物生产类,实践

参考文献

[1]聂迎庆.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意义和困惑[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1) .

[2]高丽丽, 史琳.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0) .

植物生产类 第9篇

一、课程教学模式

研究型学院本科课程教学模式应根据授课内容与听课对象不同,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原则, 从教学方法、授课方式、教学形式考核方法、监控体系与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 形成浓厚的研究气氛, 建立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

1.“研究式素质型”教学方法。

研究式教学是基于讨论式课程教学,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核心和目的都在于它的研究性,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科研素养。研究式教学需要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在其中需要考虑如何设计教学情境, 如何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尤其是团队性研究的指导, 培养学生科研素养和科研团队精神。这种开放式教学方法的实施, 在发挥研究型大学师资和科研优势的基础上, 将会呈现科研与教学的融合效果。通过互动式启发性的课堂, 引入教师近期科研, 以教师对科研的探索与理解, 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领域的求知心。这种以科研反哺教学的方式, 将会促进课堂教学与科研探索共同提高, 使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的发展前景广阔和谐。

2.“平台式跳跃型”授课方式。

平台式跳跃型授课方式是解决“课时少, 内容多”的最佳方法, 每门课程基本理论教师讲透, 而对于一些技术和方法, 在理论平台的基础上, 可以采用跳跃方式, 给学生留下空间和问题, 由学生通过讨论、文献和实验等途径, 得到结果和结论, 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这种学习方式督促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多形式互动型”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目的是让学者愉悦地接受知识, 但每天6~11节灌输式教学形式, 学生势必产生疲劳与厌倦, 结果出现“老师累的要死, 学生烦的要死, 效果差的要死”的局面。所以教学形式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向“多形式的互动交流”的转化事在必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采用提问、主题发言、学生点评、学生主讲部分章节、辩论赛、找问题、改错误等形式开展互动教学。其目的是活跃课题气氛, 增加学生上课主导地位, 提高学习效率。

4.考核制度是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

打破传统的以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为目的闭卷, 采用课题论文、口试、答辩、开卷以及操作性考核等形式, 增加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考核。

5.课堂教学监控机制是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重要保障。

创建研究型学院, 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诸如, 建立领导听课制度;建立教学咨询委员会;坚持学生信息员制度;坚持课堂教学秩序检查;坚持教学工作专题会议和本科教学工作研讨会;坚持新老教师之间传帮带;坚持教学岗位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专家讲座、课堂教学观摩等活动。

6.激励机制是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

通过政策引导教师承担教改项目, 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鼓励教师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 达到科研促教学的目的;鼓励专家教授积极为本科生开展学术讲座, 以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二、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知识和能力是高水平人才具备的两方面, 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借助于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教育过程, 学生不但认识所要掌握知识, 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灵感, 达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实现专业知识的提升。因此, 探索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内容。传统的验证型实验已不利于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有必要实施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如构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三层次实验课程体系;各实验中心、实验室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的比例, 并将其作为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鼓励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 自行选择试验方法, 确定实验步骤, 选配实验装置, 观测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 独立写出实验报告等。

2.实习环节。

针对现行实习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 轻实践教学现象, 有必要对传统的实习方式进行改革。建立以集中为主、学生自主分散实习为辅的灵活生产实习模式;根据学生未来毕业去向, 选择去农场、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多种实习场所;鼓励教师结合生产实际确定毕业设计 (论文) 的题目, 毕业论文内容应该贴近生产。

3.“第二课堂”建设。

抓住重大事件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开展以“主题”研究为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 培养学生研究型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逐步将“第二课堂”的“主题”研究型学习渗透到“第一课堂”之中。通过制定活动计划、选择研究方案, 在科技活动中, 让学生实地研究, 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锻炼;学院把学科竞赛和学术活动作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 举行丰富多彩的各类学术和文化活动;通过定期举办课外科技活动, 扩大辐射面和影响, 使课外科技活动真正意义上做到“学院搭台、专业导演、学生唱戏”。

4.大学生创新性训练计划。

为顺应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增强本科生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有必要开展系统的、完整的本科生科学研究训练。如每年由专家教授提出一些适合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研究项目, 通过双向选择, 建立由教师指导学生为主的项目研究团队,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大二进入重点实验室参与感兴趣科研项目, 通过2年的历练, 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 接受科学研究的锻炼和学术氛围的熏陶;根据重点实验室需要, 选拔优秀本科生做科研助手, 协助开展科研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等工作, 由学校按勤工助学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摘要:本文以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为实例, 根据研究型学院培养目标, 从教学方法、授课方式、教学形式考核方法、监控体系与激励机制等方面探讨了课堂教学模式;从实验教学、实习环节、“第二课堂”建设、大学生创新性训练计划等方面探讨了实践教学模式, 以期为研究型学院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型学院,本科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童蕊, 胥青山.美国研究型学院运行机制的启示.高等理科教育, 2009, 85 (3) :62-66.

[2]金银来.关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学院建设的思考.临沂大学学报, 2011, 33 (1) :30-32.

[3]张文军, 董双林.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初步思考与建议[J].科学中国人, 2004, (4) :10-12.

上一篇:自适应学习模型下一篇:高速公路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