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扩展性范文

2024-06-04

可扩展性范文(精选12篇)

可扩展性 第1篇

域间路由可扩展压力表现为DFZ(Default Free Zone)中路由表膨胀,以及与这些表项相关的频繁更新,且都呈现出超线性增长的趋势。通过分析Oregon大学Route Views Project项目[2]提供的Internet全球路由表“实时快照”,全球路由表在2004年3月拥有表项154K,到2008年3月,表项增加到254K,4年间全球路由表项数量增长了65%。DFZ路由表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大于Internet自身的增长。研究者认为在15年之内DFZ将增加到200万条,到2050年将达到数千万条。

路由表项数量的增长不是域间路由结构唯一的可扩展性问题,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是系统必须处理的与这些表项相关的更新。在目前Internet的结构中到达任何目的地网络的路由变化都会被传播到整个Internet。通过分析全球路由表及路由更新速率的变化规律,APNIC(Asia-Pacific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的著名学者Huston预测到2011年全球路由表会拥有表项370K,每天前缀更新速率2.8M,前缀撤销速率1.6M,路由器相关内存开销达到550M,处理路由更新会占用1.5Ghz处理器处理能力的120%[3,4]。

域间路由系统路由表膨胀,频繁更新都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本文将分析引起路由表膨胀和更新频繁的主要因素,探讨减少或避免这些因素对域间路由结构可扩展性影响的具体方法、结构以及需要达到的目标。

1 路由表项增长分析

Internet采用CIDR(Classless Internet Domain Routing)的IP地址分配结构,即依照拓扑分配地址,聚合地址。现在唯一可行的可扩展路由机制是地址聚合。供应商获得一个地址空间,并将该地址空间的一个子空间分配给自己的客户,到许多客户的路径将被聚合为一条路径通告给其他供应商。从理论的角度来讲DFZ中前缀数量可以通过聚合而到达最少,实际上严格地遵守CIDR规则聚合是相当困难的。目前,前缀无法聚合的因素主要包括用户站点多宿主、流量工程,以及采用PI(Provider Independent)地址空间。为了便于分析,给出以下定义:

NAS:Internet中所有网络数量;

NISP:Internet中ISP网络数量;

NCity:ISP覆盖的平均城市数;

NCUS:Internet中客户网络数量;

Aused:已经使用的地址空间总数;

SInternet:Internet全球路由表中所有表项的地址空间总数;

△SInternet:Internet不可聚合地址产生的路由表项数。

在客户网络单宿主,不采用流量工程,且地址都是PA(Provider Aggregatable)地址的理想状态下,全球路由表项数量由Interne Service Provider(ISP)数量和其覆盖的城市数决定。因此理想状态下全球路由表项应该等于已经使用的地址空间大小为:

从(1)式可以看出,在理想状态下全球路由表项数会随着ISP数量的增长,ISP规模的发展而呈现线性增长。而现在全球路由表却呈现超线性的增长,研究者普遍认为主要的增长是由于客户网络导致的拓扑聚合失效引起的,因为客户网络数远大于ISP网络数,且客户网路的增长率也远高于ISP的增长率。下面对由于客户网络增长和操作引起路由表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1.1 多宿主

多宿主指一个客户由多个供应商提供服务。大网络为了容错和平衡负载都选择了采用多宿主增加它们和Internet之间的连接。在现在的Internet路由结构中多宿主客户必须被它的所有供应商通告到系统中,因为将它们的地址空间聚合到任何一个供应商地址都是不可行的。因此,多宿主用户就会往路由系统中注入更多无法聚合的前缀,使得路由系统不可扩展。

可以通过PI地址或是PA地址空间实现多宿主。如果使用的是PI地址,没有一个供应商可以聚合该地址,必须将前缀通告到整个DFZ中。如果站点使用PA地址空间,为了到达使用PI地址空间同样的多宿主效果,PA站点前缀也将被注入接入的所有ISP的路由系统中,并被通告到整个DFZ。此外,由于使用最长前缀匹配规则转发包,主要供应商必须也通告和传播单个PA前缀,否则由于最长前缀匹配规则,流量将绝不会选择经过主要供应商路径。

首先给出以下定义:

PMH:多宿主客户网络所占比例;

NMH:多宿主客户平均接入的ISP网络数;

SMH:考虑多宿主对路由表的影响后,全球路由表中地址空间数。

考虑多宿主对全球路由表项的影响后,全球路由表中地址空间总数为:

由(2)-(1)可知多宿主给全球路由表项增加的地址空间数为:

由(3)可知随着Internet中客户网络的增长,采用多宿主技术比率的增加,以及客户网络多宿主接入的ISP网络越多域间路由表项将不断增长。而客户网络增长,使用多宿主提高可靠性和性能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1.2 流量工程

流量工程用于管理特定Internet流量,出于性能或是安全的考虑控制流量经过或是绕过特定网络路径,或是出于负载均衡的目标在多个连接上分散流量。在BGP层如果需要进行流量工程的地址范围是一个大PA地址聚合的一部分,那么网络操作员想要实现流量工程就必须分离聚合的前缀,以便将指定地址范围的流量调整到特定路径上。这些分离出来的前缀要被通告到全球路由表中才能是全球可见的,导致路由表项增加,给Internet路由系统带来扩展压力。

首先给出如下定义:

PTE:采用流量工程客户网络所占比例;

NTE:流量工程客户网络分离的平均地址数;

STE:考虑多宿主对路由表的影响后,全球路由表中地址空间数。

考虑流量工程对全球路由表项的影响后,全球路由表中地址空间数为:

由(4)-(1)可知流量工程给全球路由表增加的地址空间总数为:

由(5)式可以看出Internet中采用多宿主的客户网络越多,分离的前缀数量越多,则路由表面临的增长压力就越大。但是随着Internet的发展使用流量工程使自己的网络以更低的代价维持更好的性能已经是大势所趋。

1.3 PI地址空间

当使用PA地址空间时,站点在改变供应商时必须重编码。一般来说重编码站点既困难,代价也很高,相对比于与网络规模和复杂性相应的代价来说,更重要的是网络中地址被存储的程度,这在实际中很难进行更新。PI空间独立于任何供应商,可以很容易地改变供应商。然而,每个单独的PI前缀必须传播到DFZ中,给路由表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首先给出以下定义:

PPI:采用PI地址空间客户网络所占比例;

NPI:PI地址客户网络接入的平均ISP网络数;

SPI:考虑多宿主对路由表的影响后,全球路由表中地址空间数。

考虑PI地址对全球路由表项的影响后,全球路由表中地址空间总数为:

由(6)-(1)可知流量工程给全球路由表增加的地址空间总数为:

由(7)式可以看出,采用PI地址空间客户网络越多,客户平均接入的ISP数量越多,那么路由表项数将增长的越快。设SIP在每个城市接入的平均客户数为NCus,假如所有的客户站点都采用PI地址,那么全球路由表项将为:

由(1)和(8)可得:

由(9)式可以看出,如果客户网络全部采用PI地址空间,客户网络的增长将直接驱动全球路由表增长。

另外,还有很多因素都导致网络拥有多个不可聚合地址。比如由于网络自身的发展申请分配更多地址,但是地址分配机构已经没有与原地址连续的地址,这时就会给网络分配多个不可聚合地址。此外,由于商业原因,一个商业机构可能出售自己的一部分网络,或是合并另一个商业机构的网络,这都将导致一个网络拥有多个不可聚合地址。网络拥有的这些不可聚合地址都将被通告到全球路由表,这就导致路由表中出现更多的地址空间。

由于现在IPv4地址空间有限和严格的地址分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地址空间增长。如果广泛部署IPv6地址,地址空间不再缺乏,这将进一步加剧路由结构可扩展问题,严重制约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

2 处理负载分析

路由表项数量的增长给域间路由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可扩展压力。但是路由表项数量的增长并不是唯一的可扩展性问题,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就是路由系统面临的处理负载压力。处理负载主要包括处理更新和维护路径。

2.1 处理更新

路由表项快速增长相应的带来了对存储空间的更多需求,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增长也使得DFZ中的路由器达到处理动态性的极限。增长的路由表项使得更多BGP更新进入DFZ,相应地需要耗费更多资源处理这些更新。并且在目前的域间路由结构中,到任何目的地路径的更新都会传播到整个Internet,处理更新负载已经到达了系统的极限。

除了增加的路由表项导致的更多更新外,多宿主、流量工程,以及路由策略都是引起更新频繁的因素。

多宿主站点通过多个点接入Internet,使得Internet中的连接更加丰富。如果站点接入Internet的任何一条线路发生了变化,该变化都将被传播到整个路由系统中。与之相比,一个单宿主的站点暂时脱离了供应商聚合的空间并不会将该状态的改变传播到整个Internet中,因为站点连接状态信息对于它接入的供应商来说是内部的,状态的变化只会影响该供应商。

流量工程一方面增加了路由系统中的前缀数量。另一方面,当某条线路失效时(或者与该线路相关的属性发生变化时),就会给路由系统增加额外的更新。因为可能存在多个前缀被该变化所影响,而不仅仅是一个前缀受到影响,所以也会产生更多更新消息。

一些网络通过路由策略变化,频繁修改路径通告将流量快速引导到负载更少的连接上进行输入流量的细粒度控制。这样做的目的是出于网络自身对安全、性能的需求。但是,由于不断修改路径通告,并且通告中的任何变化都将通过整个系统扩散,这自然就会增加路由系统的负载。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增长和多宿主的广泛使用,在一个更新事件发生时,Internet中的节点将接收到更多的更新消息。研究显示,路由系统中的绝大部分更新都是由于客户网络产生的。因此ISP网络在客户网络产生更新后,会接收到更多的更新消息。对于每个ISP来说,与之相连的ISP分为三种类型:上层供应商ISP、对等ISP,以及接入它的客户网路。因此,每个ISP接收到的更新消息总数应该是这三种与之互连的网络发出的消息数量之和。首先给出如下定义:

:ISP网络连接的平均上层ISP数量;

:ISP网络连接的平均对等ISP数量;

:ISP网络连接的平均Customer数量;

PProv:上层ISP发送更新概率;

PPeer:对等ISP发送更新概率;

PCust:客户网络发更新的概率;

EProv:每个上层ISP发送的更新数;

EPeer:每个对等ISP发送的更新数;

ECust:每个客户网络发送的更新数;

UISP:客户网络产生更新事件后,一个ISP网络接收到的消息数量。

某种类型邻居发出的消息数由该类型邻居数量、发送更新消息的概率、以及产生的消息数所决定。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一个ISP接收到的消息总数为:

从(10)可以看出,随着Internet增长、多宿主技术的普及都将增大,必然导致ISP节点接收到的更新消息增加。于是整个路由系统中就会出现更多的更新消息。更重要的是即使各种类型的邻居数量保持不变,由于多宿主增加的连接使得ISP从对等体或是客户接收到更新消息的概率都大大增加了,也就是Ppeer和PCust增加,系统中也就必须处理更多的更新。

2.2 维护路径

路径维护负载增加的主要因素就是网络之间不断增加的连接。最近几年,网络之间的互连越来越密集。即使严格按照CIDR聚合,前缀数量保持不变,增加的路径数就会使得路由表维护负载变大,从而导致路由系统不可扩展。

网络间互连的增加造成了可选路径的增加,所以找到一条最佳路径的计算量也相应增长。当路径特征发生变化时就要重新执行路径计算,比如出现了一条新的可选的路径、存在的一条路径失效、或者某一条路径的相关属性发生了变化都要执行该计算。因此,即使前缀数保持不变,相互之间连接的增加,就会需要更多的资源来维护路由表。

3 解决方案设计目标

研究者们提出了很多解决目前的Internet路由系统面临的路由表项增长和处理负载压力的方案[5,6,7,8,9,10,11,12,13]。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方案被认为是可行、可部署,被大家所能接收的。主要原因在于域间路由系统是一个复杂组合,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设计出一种解决各种因素带来的可扩展问题的路由结构比较困难。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一个可以避免上述主要因素影响的可扩展域间路由应该达到以下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可扩展的目标:

1)控制路由表的增长。要保持全球路由表的增长应该与供应商的数量保持线性关系,而不应该受到边界网络的影响。因为,随着Internet的发展边界网络的增长必将呈现急剧的增长,如果路由表受到边界网络的影响则必将无法扩展。

2)保持路由表不受边界网络操作的影响。边界网络改变供应商、接入多个供应商都不应该对路由表产生影响。

3)路由系统不受边界网络动态性影响。不稳定源一般都是边界网络,会使得路由系统中产生大量的更新消息,发生更新抖动。要保持路由系统中的更新消息数不受边界网络动态变化的影响。

4)减轻计算最优路径的负载。路由器应该更加关注于转发,从处理计算最优路径的负担中解脱出来。要保证随着网络中连接的密集,路径数量的增加,路由器依然可以快速的沿着最优路径快速地转发包。

5)控制策略对路由系统的影响。保持边界网络可以灵活地控制流量经过自己偏好的供应商进入或是离开自己的网络,而不会影响到路由系统。

6)可以增量部署。必须要有一个过渡方案使得没有更新的部分依然可以正常运行,并可以与已经更新的部分通信。该方案还必须考虑到使用一定的激励机制使得大家都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部署该方案。

这些目标只是一个方案可扩展、可部署的一般目标,对于一个更成熟的方案来说还必须考虑到其他方面,比如要考虑到提高路由系统的鲁棒性、改善路由系统的性能、支持主机移动等等。

4 总结

对机架式交换机扩展性说明 第2篇

交换机包括电话交换机(PBX)、数据交换机(Switch),以下我们所提到的交换机都是指数据交换机,对传统的电话交换机就不作讨论了。 从广义上来看,交换机分为两种: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

广域网交换机主要应用于电信领域,提供通信用的基础平台。而局域网交换机则应用于局域网络,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PC机及网络打印机等。以下内容都是基于局域网交换机来说的。

按照最广泛的普通分类方法,即从规模应用上,局域网交换机可分为企业级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工作组交换机等。作为骨干交换机时,支持500个信息点以上大型企业应用的交换机为企业级交换机。

支持300个信息点以下中型企业的交换机为部门级机架式交换机,而支持100个信息点以内的交换机为工作组级交换机。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标准,正是由于没有统一的划分的尺度标准,又出现了桌面型交换机(Desktop Switch)、校园网交换机(Campus Switch)等概念。下面对以上几个概念作一简介:

1. 桌面型交换机,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交换机,它区别于其他交换机的一个特点是支持的每端口MAC地址很少。广泛的使用于一般办公室、小型机房和业务受理较为集中的业务部门、多媒体制作中心、网站管理中心等部门。在传输速度上,现代桌面型交换机大都提供多个具有10/100Mbps自适应能力的端口。

2.工作组交换机,常用来作为扩充设备,在桌面型交换机不能满足需求时,大多直接考虑工作组型交换机。虽然工作组型交换机只有较少的端口数量,但却支持较多的MAC地址,并具有良好的扩充能力,端口的传输速度基本上为100Mbps。

3. 部门交换机,它通常不比工作组交换机更贵,而且与工作组交换机不同的是它们的端口数量和性能级别有所差异。一个部门交换机通常有8~16个端口,通常在所有端口上支持全双工操作。它们的性能要好于一个工作组交换机的性能,而且有一个等于或超过所有端口带宽的半双工汇集带宽。

4. 校园网交换机,这种交换机应用相对较少,仅应用于大型网络,且一般作为网络的骨干交换机,并具有快速数据交换能力和全双工能力,可提供容错等智能特性,还支持扩充选项及第三层交换中的虚拟局域网(VLAN)等多种功能,

5. 企业交换机,虽然非常类似于校园网交换机,但最大的不同是企业交换机还可以接入一个大底盘。这些底盘产品通常支持许多不同类型的组件,比如快速以太网和以大网中继器、FDDI集中器、令牌环MAU和路由器。

企业交换机在建设企业级别的网络时非常有用,尤其是对需要支持一些网络技术和以前的系统。基于底盘设备通常有非常强大的管理特征,因此非常适合于企业网络的环境。不过,基于底盘设备的缺点是它们的成本都非常高。

根据架构特点,人们还将局域网交换机分为机架式、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不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3种产品。

1. 机架式交换机 这是一种插槽式的交换机,这种交换机扩展性较好,可支持不同的网络类型,如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ATM、令牌环及FDDI等,但价格较贵,高端交换机有不少采用机架式结构。

2. 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交换机 它是一种有固定端口数并带少量扩展槽的交换机,这种交换机在支持固定端口类型网络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扩展其他网络类型模块来支持其他类型网络。这类交换机的价格居中。

3. 不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交换机 这类交换机仅支持一种类型的网络(一般是以太网),可应用于小型企业或办公室环境下的局域网,价格最便宜,应用也最广泛。

从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上看。

局域网交换机可以分为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FDDI交换机、ATM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等多种,这些交换机分别适用于以太网、快速以太网、FDDI、ATM和令牌环网等环境。

从ISO/OSI的分层结构上说,交换机可分为二层机架式交换机、三层交换机等。二层交换机指的就是传统的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上交换机,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

一个纯第二层的解决方案,是最便宜的方案,但它在划分子网和广播限制等方面提供的控制最少。传统的路由器与外部的交换机一起使用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但现在路由器的处理速度已跟不上带宽要求。因此三层交换机、Web交换机等应运而生。

三层交换机是一个具有三层交换功能的设备,即带有第三层路由功能的第二层交换机,但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并不是简单地把路由器设备的硬件及软件叠加在局域网交换机上。

Web交换机为数据中心设备(包括Internet服务器、防火墙、高速缓冲服务器和网关等)提供管理、路由和负载均衡传输。不同于传统网络设备的是,传统网络设备注重高速完成单个帧和数据包的交换,而Web交换侧重于跟踪和处理Web会话。

高中物理如何充分利用扩展性栏目 第3篇

关键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扩展性栏目;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03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018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但这个转变不是凭空的,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只有教师理念的转变,其他改革不能及时跟上的话,这场改革成功的几率就不大。新课程改革在客观物质层面上的改革最先体现在教材编排的改变上。这一点,高中物理教材做出了大胆的尝试,教材设置了许多扩展性栏目。本文围绕如何充分利用扩展性栏目进行教学展开讨论,以期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想一想”“说一说”,深化理解

课堂教学有其各种优点和长处,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不同学生的接受差异。虽然我们在一直追求对所有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不可否认的是面对五六十个学生,甚至更多的学生,这一追求是很难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课堂的留白是必要的。教师要留出适当的时间来让学生消化、吸收,帮助他们学会反刍。因此,对“想一想”“说一说”的利用就显得非常必要。一般来说,这两个栏目都紧跟在某个需要学生掌握的重要概念或者规律之后,提醒学生对这块知识的思考,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反刍”,增强理解,加深印象。

如在学习了“用图像表示速度”之后,“说一说”这样对学生提出问题:百米赛跑时运动员的速度从始至终不变吗?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有变化,你估计是怎样变化的?然后做出一个具体的假设,如果某位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0.57s,那么按照你的估计画出他这段时间的v-t图像的草图,并描述出来。最后又让学生说出,如果是没有受过训练的同学跑百米,他的v-t图像的形状又会有哪些不同?(见人教版必修一22页)大家在本节课中学习了v-t图像,知道它是用来描述物理运动的,但还没有亲自描述过。这个问题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让学生思考,并且说出来。说出来看似是思考的外在表现,但想和说两者存在不同的心理机制。想是大脑思维的活动,而说则要调动语言系统参与其中,语言的描述就涉及到对词语的甄选,这就要求更加准确和清晰,如果思维不够缜密、不够成熟的话是说不出来的,要求说是对想的精细化和标准化,是更高的要求。学生经过分析和语言描述后,对v-t图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完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完美过渡。

二、“思考和讨论”,巩固知识

“想一想”和“说一说”是帮助学生对所学概念和规律进行反思性理解,加深印象。而“思考和讨论”则把对知识的思考进一步延伸和加深,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存真去伪,摆脱掉摇摆不定的,强化尚不清晰的,最终把所学到的理论吸收为自己的知识。对于某些难以理解不易接受的难点,教材往往会安排有“思考和讨论”的内容,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把知识“越辩越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理解,从而为后面进一步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如在学习“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之后,教材引导大家思考和讨论估算位移问题以及怎样精确求解。问题先引导学生把一个匀变速的直线运动分解成多个匀速直线运动,并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这个讨论有利于学生把注意点集中到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关系上,并促进学生对二者关系的深度理解。然后,又引导学生去讨论,如何减少估算的误差,更深一步让学生对变速直线运动和时间的关系进行清晰的思考。讨论有助于相互刺激和纠偏,能够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发现自己思考的纰漏,同时也能刺激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提高了学生大脑的兴奋度,从而让学生的思维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偏颇都会暴露出来,并得到纠正。

三、“观察和思考”“做一做”,在实践中提升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考和讨论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和终点,也不是学习最好的办法。把理论放到实践中去检验,或者在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于实践,学习的意义才能凸显出来。只要让学生具备动手操作能力,而不是纸上谈兵,那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价值。教材中的“观察和思考”“做一做”这两个栏目是非常有利用价值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去观察,这是把理论到实践中去检验,也是让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当然,这里的观察是必须结合思考的。“做一做”则是用理论去指导行动,这次的检验更加深入,是让物理规律本身来说话。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做一做”中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独立去完成,自己只做学生的顾问和后勤保障工作即可,越是尽可能少地减少干预越是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在学生动手之前,让他们养成预先构建实验模型的习惯,要求他们在大脑中事先演练多遍,写出动手的步骤,准备好所应用的素材,最后还要写出反思和总结。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做一做”的价值和意义。

四、“科学足迹”“科学漫步”“课外读物”,激发兴趣,有效拓展

物理教材不仅为学生指引了道路,还为学生打开了许多窗子,让学生看到无数个优秀的物理学家是怎样奋斗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的,让学生了解了一个普通的物理规律的发现是如何的曲折,让学生看到了更广阔的物理天地,激发了他们探究真理的兴趣。而只要让学生对物理保持浓厚的、持续的兴趣,就能确保他们独自在这条求索的道路上走很远。正如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所说:“从事科学,最重要的是对科学的兴趣。”

但很多学生往往是一时兴趣,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问题复杂起来,就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科学足迹”“科学漫步”“课外读物”这些扩展性栏目为学生点亮了远处的灯火,让他们眼望着远处,而暂时忽略了脚下道路的泥泞。多数学生特别是高一新生对物理学习兴趣较高,但有些学生难以维持,容易对物理失去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利用“科学足迹”“科学漫步”“课外读物”及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虽然这些栏目看似软一些,却是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玉凤.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相异构想调查与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2).

[2] 张骏.物理难学与初高中“衔接”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山东教育,2006(14).

可扩展性 第4篇

1 ERP沙盘实训简介

沙盘最初源于军事作战指挥中用沙堆对地形地貌、敌情、作战方案、组织协同和军事训练进行模拟。ERP沙盘模拟仿真实训是基于沙盘原理对企业资源计划的一种体验式学习、竞赛方式。它运用独特直观的教具, 融入市场变数, 结合角色扮演、情境模拟、讲师点评, 使受训人员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全真体验企业数年的经营管理过程和情境。在ERP沙盘的盘面上, 企业的战略规划、资金筹集、设备投资及改造、生产能力及组织、物资采购、产品库存、市场开拓、产品研发、财务核算及管理等内容清晰直观, 企业的结构和各年的运作也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上。ERP沙盘模拟实训是学生深入了解企业实际业务运行过程和业务处理内容, 并将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提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力工具。

2 ERP沙盘的教学环节

2.1 规则学习

企业的生存与企业间的竞争无时无刻不受各种规则的制约, 同样, 在开始企业模拟竞争前, “企业管理层”也要了解并熟悉模拟竞争规则。

在教学过程中, 对规则的领会是按以下7个人员角色分别介绍: (1) 市场主管; (2) 销售主管; (3) 生产主管; (4) 采购主管; (5) 财务主管; (6) 会计主管; (7) 总经理。学生在掌握自己角色规则的同时也要了解其他相关规则, 以保证各个角色工作间的衔接。由于每一个角色下的规则又分为运行规则和监控规则两大类以及若干条目, 整个规则体系十分庞大, 所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强化对规则的理解, 防止由于规则不熟悉使自己的企业丧失机会或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2.2 相关课程联系回顾

ERP沙盘以它独有的方式以简驭繁, 在教学前、中、后各个环节教师都可以将相关课程的联系回顾融入其中。学生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为自己的企业保驾护航, 就需要理解并遵守运行规则 (经济法) 、为企业制定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安排筹资和投资 (财务管理) 、选择订货和营销方案 (市场营销学) 、安排并完成生产目标 (生产管理) 、核算经营成果 (会计学) 、掌握市场和其他企业的动态 (信息学) 、互相检查和监督规则执行情况 (审计学) 。有了相关课程的指导, 才能使学生每一项决策尽可能科学可控, 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2.3 模拟经营

企业团队组建好后, 模拟经营将分两个阶段进行, 即起始年和6年的实战经营。在起始年模拟经营的目的是促进团队磨合, 进一步熟悉规则, 明晰企业的运营过程。起始年结束后, 企业每年运营流程则按时间顺序分为年初4项工作, 按季度执行的19项工作和年末需要完成的6项工作。以下是贯穿于各年29项工作中的3个环节:

(1) 根据市场信息和竞争规则进行公司发展策略规划, 制订、调整经营计划和生产规模。

(2) 企业生产运营。参与市场竞争, 争取客户订单, 设计研发产品, 组织生产, 编制财务报表等。

(3) 完成一年的经营后, 及时生成会计报表, 结算并分析经营成果, 根据具体情况制订改进方案, 为下一年经营充分规划。

各年结束后, 教师根据本年经营情况进行引导点评, 包括报表编制情况比较、销售分析、成本分析、财务分析、杜邦分析等。

2.4 总结回顾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 课程结束后的总结回顾总是被教师淡化甚至忽略, 而学生更是觉得无话可说。在ERP沙盘实训课程中, 经过6个会计年度的经营后, 教师不再是单独的讲解着, 往往是学生“感受颇深, 有话要说”。因此应先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角色发言, 总结成功与失败之处, 再由老师综合、总结各组的情况, 分析原因。整个讨论过程轻松愉快, 学生及时反馈自己的收获, 使更多学生受益, 也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3 ERP模拟演练课程的功能

ERP模拟演练课程已被全国数百家本科及高职高专院校列为必修实践课程。相对于传统的课程而言, 该课程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高效互动于一体, 在短短几天的实训中, 学生会遇到企业经营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在各种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中, 学习管理知识, 掌握管理技巧;在残酷的竞争中磨炼自己的意志、感悟做人的道理。

(1) 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促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 促进相关专业课程结构合理化, 对深化管理类学科教学改革、改进授课方法、强化素质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ERP沙盘模拟涉及多门学科理论知识, 能够用有效的方式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使学生学到管理知识, 掌握管理技巧, 感受管理真谛,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经营管理的素质与能力。学生通过经营实践了解企业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 理解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协同过程;全方位认知企业, 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各管理机构的职责, 为未来的职业方向建立初步认知。

(3)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ERP沙盘模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使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主学习, 个性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现。一次经营的成败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 反而会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想法, 投入更大的精力。

(4) 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在该课程中, 不仅强调学生各司其职, 更注重团队合作, 共同经营一个企业。竞争的不确定性要求每一个角色都要以企业总体最优为出发点, 相互信任, 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没有合作的团队不论个人能力多么出众, 都无法在实战中取得好的成绩。

(5) 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和肯定, 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学生往往想自主创业却又缺乏信心, 沙盘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想法练兵”的场地, 当克服了原以为无法克服的困难后, 学生就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同时也对自己的能力有重新的认知和定位, 从而勇敢走上自主创业之路。该课程对于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好效果, 能够让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找到差距, “差学生”找回信心, 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对逆境的承受能力与抗挫折能力、应变能力以及人品。

(6) 使学生熟悉国内大型ERP软件生产厂商的相关产品, 为其进入企业工作能尽快上手提供平台。在学习的高级阶段即全国竞赛中, 国内各ERP软件生产厂商要求学生掌握本企业其他相关软件模块, 使学生能接触到更多企业信息, 为就业多一份储备。

4 ERP模拟演练课程教学范围的可扩展性

ERP模拟实训是对企业资源计划的一种体验式学习、竞赛方式。高职高专学生将走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 这要求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要初步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各管理机构的职责、企业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ERP模拟实训可以进一步打破专业界限, 改变传统教学中授课对象大多为同一专业或专业相近的单一性现象, 实现授课对象的多元化, 满足各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实战的需求, 实现教学范围的扩展。具体实现时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可操作性:首先, 根据学生所学不同专业的大致就业行业限定模拟企业所属行业, 对ERP沙盘运行规则进行修改, 使学生有针对性地熟悉本行业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协同过程。其次, 为解决其他专业学生管理、财会知识有限的问题, 除了适当延长规则学习的理论课时之外, 还可以适当放宽监控规则, 因地制宜地按教学要求、按市场规律加入更多的内容, 以提高学生在市场环境下的竞争能力为目的。第三, 组织ERP沙盘社团, 由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提供“专业服务”。这样不仅实现了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共同参与、相互提升, 也为学校参与各类企业组织的沙盘大赛做好了人才储备。

经过实践, ERP沙盘实训在提高经管类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水平, 培养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优势已被广泛认可, 相信经过合理安排, ERP沙盘实训将会在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新玲, 郑文昭, 马雪文.ERP沙盘模拟高级指导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刘强.透视用友沙盘模拟的财务会计技能培训[J].金融经济:理论版, 2008 (9) .

[3]陈朝晖.ERP沙盘模拟对抗教学方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1) :173-176.

[4]宋玉涛, 马丽莹.ERP沙盘模拟课程功能及存在问题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8 (10) :116-118.

可扩展性 第5篇

方法一:

1、打开一个文件夹,然后点击“查看”;

2、展开查看后,我们找到一个“文件扩展名”的选项,是可以勾选的,我们勾选就可以了,如下图:

3、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文件的后缀显示出来了!

方法二:

1、还是点击查看,然后点击“文件夹选项”,

2、打开文件夹选项后,在查看选项卡中,取消勾选“始终隐藏已知文件夹扩展名”选项,然后应用促进存;

OK两个方法介绍完毕了,显然第一个方法更简单,Win10系统中文件夹按钮布局采用和win8.1一样的方式,相信Win8.1用户会了解不少,而win7用户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

win10怎么显示文件扩展名?Win10系统显示文件扩展名

可扩展性 第6篇

美科学家研制成功强扩展性量子电路架构

在美国物理学会的年会上,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展示了一种采用全新架构制成的量子电路芯片。

量子计算依靠量子机制内在的不确定性来处理信息,普通的信息比特只能代表0或1,而量子比特以0和1的叠加状态存在,这种模糊性使几个量子比特可以被并行处理,从而同时执行多个运算。加州大学展示的这种芯片包含9块量子设备,在这些设备中有4个量子比特执行运算,科学家表示今年有望将执行运算的量子比特增加到10个。这项技术创新的关键是找到了一种方法来完全“解开”量子电路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该架构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未来可用于研制出量子计算机。虽然研制出大型量子计算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每天都在进步。

来源:《科技日报》

【红外光学】

新型成像技术:可高清显示组织分子结构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与伊利诺斯大学合作研制出一种新型成像设备,利用比太阳光要强100万倍的激光,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和高分辨率直接拍摄到材料组织的分子结构。

该设备名为“红外环境成像仪”,借助同步加速器的强大功能,它能使高速电子流无间断地涵盖整个电磁波谱范围,获得任何波长的最佳吸收光谱图像。这项技术在医学诊断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它能显示组织样本的分子构成,看到功能组群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等物质的分布,实时监控新陈代谢和干细胞分化等多种细胞过程。该技术还能广泛用于制药分析、艺术品保存、法医鉴定、生物燃料等方面。

信息来源:《自然—方法学》网站

【纳米科学】

高效储氢纳米复合材料诞生

从上世纪70年代起,人们就将氢气看成石油的替代品并寄予厚望:氢气在燃烧后不会释放温室气体和有害污染物,和石油相比,它的质量更轻、能量密度更大且来源丰富。但氢气要想替代石油,就必须解决如何高效获得并安全存储的问题。最近,美国能源部的科学家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其由金属镁纳米离子散落在一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同树脂玻璃有关的聚合物)基质组成。这种材料在常温下就能快速吸收和释放氢气,这是氢气储存领域取得的一个重大突破。这项研究也表明,在设计纳米复合材料时,人们能够突破基本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障碍,让物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能有效平衡材料中的聚合物和纳米金属粒子,从而为其他能源研究领域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借鉴。

来源:《自然—材料学》杂志

【生物医学】

古老海洋生物晶须能修复人类受损肌肉

各种各样的被囊动物遍布于世界各地的海床上,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寒武纪。一种5亿年历史的海洋生物拥有的晶须能修复人类受损的肌肉组织,这或许是身遭重创或残疾患者的福音。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生物学家提取出了被囊动物海鞘的晶须,这种晶须仅数十纳米宽,由化合物纤维素组成,当它们相互对齐并排成直线时,不仅能快速修复受损的肌肉细胞,还能让肌肉从无到有地生长出来。这是科学家首次将纤维素应用于骨骼肌肉组织工程;另外,对于其他排列整齐的结构,如韧带和神经等,该纤维素也极具修复潜力。

可扩展性 第7篇

关键词:Windows消息队列,远程智能水表,可扩展性

0 引言

基于GPRS+工业网络对远程智能水表的数据采集已经有许多研究[2,3,4,5,6,7],他们所采用的软件平台大多基于C/S模式,对于目前不支持TCP/IP协议通信的智能终端,它采用基于GPRS+工业网络的通信方式,如何将他们集成到Web系统有很现实的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在GPRS+工业网络的组网方式下,每个智能终端分配有一个物理地址,通过RS485连接到DTU,每个DTU也有自己的一个GSM下的地址。

客户机与智能终端进行通信完成一次请求的标准处理过程如下所示:

客户机发起请求;

服务器接收请求;

服务器组装命令串;

服务器向设备发送命令串;

服务器接收设备返回数据;

服务器生成响应返回给客户机。

在“服务器向设备发送命令串”与“服务器接收设备返回数据”之间,可能会因为设备所处环境问题,导致较大的通信时延(可能会有十几秒,如果经过大约15秒,还未收到数据,认为设备没有返回数据或通信异常)。在整个Web系统访问量不大时,这只会使每个访问请求的响应延迟,但系统的可扩展性一定不好。

系统中除了需要与智能终端进行通信的Web请求外,还存在其他不需要与智能终端进行通信的Web请求,可扩展性差会影响这类请求的延迟。因此,我们需要对那些需要与智能终端进行通信的Web请求进行特殊处理,以优化那些不需要与智能终端进行通信的Web请求处理的响应时间。

在Web客户端与智能终端的Web请求处理与响应过程中,客户端与Web服务器通信采用同步方式,Web服务器与智能终端的通信采用异步方式。

在这种方式中,客户请求被Web服务器线程池中的一个线程所接收,在需要与智能终端通信时,调用异步方法,使用ASP.NET的异步页面技术,释放刚才那个线程回到线程池;在等待智能终端返回数据的过程中,没有线程被阻塞;在智能终端返回数据时,再从线程池中调度另一个线程进行后续处理,从而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

2 Web与远程智能水表通信的关键技术

2.1 消息队列

Web服务器与远程智能水表间的通信采用异步方式,可通过几种不同途径来实现。由于第三方提供的通信接口未提供异步实现方式,因此,常规的C#中的Begin XXX异步方法无法在这里采用。因此,需要有某种可为多个进程或线程访问的缓冲方式来暂存待发送的数据以及所接收到的数据。我们选择消息队列[11]作为缓冲,由相关进程进行操作。发送命令和接收响应消息的两个线程放在一个Windows服务中,如图1所示。

整个异步通信方式的架构如下:

Windows服务中的接收线程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第一步的检查,只有那些经本系统的无线访问点返回的消息才写入接收消息队列。

Web页面检查从接收消息队列中收到的消息,确定是否为本页面所期望的响应消息。由于可能会同时存在多个Web页面从接收消息队列中接收,因此,在Web服务器中建立一个hashtable,存放所有从接收消息队列中收到的消息,这可在global.asax中定义。

2.2 异步Web页面技术及数据的收发

异步页面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在Web页面的Page_Load事件中通过调用页面的Add On Pre Render Complete Async()方法来设置异步处理的Begin XXX和End XXX方法。Web服务器中处理客户请求的线程在调用Begin XXX方法后会立即返回,并返回一个IAsync Result对象,在这个Begin XXX方法中可设置一个回调函数。在回调函数中调用End XXX方法,这样这个处理客户请求的线程会立即返回线程池中,继续为其他客户请求服务;在异步处理结束后,再由另外一个线程来接收数据,更新页面。

从页面生命周期来看,同步页面与异步页面的区别如图2所示。

其中,同步页面中一个IIS线程池中的线程负责从接收请求到向客户发送响应的全过程。如果在请求处理中有费时间的I/O操作,那么,整个线程将被阻塞在I/O操作;异步页面中,一个IIS线程池中的线程负责接收请求,到Pre Render为止的上部过程,中间调用异步操作,此时线程thread1返回线程池,准备为其他客户服务;在异步操作返回后,再由线程池中的另一个线程thread2负责下部的处理,从而将线程从等待I/O操作中解放出来。

在那些需要与远程智能水表通信以完成Web请求处理的页面中,我们采用异步页面技术。

2.3 启动消息队列的Windows服务

与智能终端通信的Windows服务的功能包括:创建两个消息队列,一个用于暂存命令串的发送,即发送消息队列,另一个用于暂存返回数据的接收,即接收消息队列;同时启动两个线程,一个线程专门负责监听发送消息队列,有消息时即读取消息,并将消息命令串通过调用通信接口发送到智能终端;另一个线程专门负责接收智能终端返回的数据,并将那些属于本系统的智能终端返回的数据组成一个接收消息放置到接收消息队列中。Windows服务设置为开机自动启动运行。

3 实验与结果分析

实验环境:硬件采用双核CPU、内存2 GB的PC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安装Windows消息队列组件。Windows服务和Web系统部署于同一台PC机上,所创建的消息队列也位于该PC机,Web服务器为IIS6.0,并将同步页面部署在配置完全相同的PC机上。

测试时,将Web服务器部署在该机器的IIS上,用另两台PC机作为测试机,通过脚本方式发起测试请求,一部分请求是与远程智能水表有关的,另一部分是与它无关的,然后计算平均响应时间,如图3所示。

结果表明:在访问量少时,同步响应时间比异步响应时间要小,但随着访问量的增加,同步响应时间急剧增大,而异步响应时间则小于同步响应时间。

可扩展性与系统可容纳的并发访问量有关,在同步方式下,随着总的访问量的增加,其响应时间也急剧增加。因此在并发访问量达到某个度后,同步方式下对于更多的并发访问将无法给予响应,而异步方式下却可给予虽然较慢但仍可接受的响应。

4 结语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通过Web技术进行访问[13,14,15]。当访问Web服务器的用户数增加时,Web服务器的性能将成为一个瓶颈。为改善Web服务器的性能,本文提出基于异步页面和消息队列构建的Web和远程智能水表的通信的技术。当系统访问量增加时,可以将Web服务器与Windows服务分别部署在两台机器上,消息队列在Web服务器所在机器上。付出的代价是Windows服务访问消息队列需要通过网络进行。只要保证消息队列在Web服务器所在网段,且发送消息队列与接收消息队列都是唯一的,那么,系统可具有较大的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 第8篇

北京, 2010年3月1日, 思杰系统 (Citrix Systems) 公司宣布, 思杰最新技术将极大地提高多种虚拟桌面交付模式的可扩展性, 从而能以低得多的成本满足企业中每一位用户的需求。采用Flex Cast?应用交付技术的Citrix Xen Desktop 4目前证实, 利用最新的英特尔至强处理器5500技术提供多种独特的创新, 可以在单台实体服务器上提供多达125个VDI桌面、500个托管式共享服务器桌面和5000个基于流的本地桌面。这些数字意味着, 与第一代仅支持VDI的产品相比, 可扩展性提高了好几个数量级, 企业IT部门将能够利用更少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在整个企业范围内部署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 而运行成本显著降低。此外, 思杰公司今天还推出了新的桌面虚拟化参考架构, 上述新的可扩展性数据以及思杰公司新的可扩展性测试方法均可用于该参考架构。

虚拟桌面可扩展性的提高意义重大, 因为它使企业能够以低得多的成本向更多用户提供虚拟桌面。最新的Citrix扩展性测试基于主流服务器配置, 其桌面工作量仿真包含了真实的业务部门应用、办公应用、Web浏览和多媒体应用。测试结果显示, 与仅支持基于VDI的桌面的同类解决方案相比, Xen Desktop 4与Flex Cast结合, 可交付的用户数是同类解决方案的40倍 (每台实体服务器5000个用户) , 而且一些同类解决方案在每台实体服务器刚超过100个用户时, 就达到了最高极限。这使得Xen Desktop成为市场上唯一真正经济实惠的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通过Xen Desktop 4, 实施桌面虚拟化所需的基础设施成本可降低20%。

缓存解决应用的扩展性初探 第9篇

SOA使用户可以在网络上将应用分发到多个位置、多个部门。还允许在组织内重用现有代码,在不同业务单位之间进行协作。

SOA应用通常部署在负载平衡环境的服务器场中。这是为了使应用能够处理其承受的负载量。若要同时提高SOA应用的性能和扩展性,虽然SOA在设计上旨在提供扩展性,但是必须先解决许多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扩展性。

1 确定扩展性瓶颈

SOA应用有两种组件:服务组件和客户端应用。客户端应用可以是Web应用、另一个服务或依赖于SOA服务组件来完成其工作的任何其他应用。

SOA的一个关键理念是将应用分为多个小块,以便这些组件可以在多台服务器上作为单独的服务运行。这些服务应尽可能无状态。意味着它们不会在多个调用之间保留任何数据,从而可以在多台计算机上运行这些服务。数据所处的位置无关紧要,因此在多个服务调用之间不会在任何特定服务器上保留数据。

因此,SOA应用的体系结构在本质上是扩展的。可以轻松地扩展到多台服务器。这种数据访问成为了扩展性瓶颈。瓶颈通常涉及到应用数据,这些数据存储在某个数据库中。一个SOA应用依赖于其他SOA应用可能是造成性能和扩展性低下的另一个方面。假设应用调用一个服务来执行其工作,但是该服务会调用其他服务。这类数据传输可能成本很高。如果您反复进行这些调用,则无法有效地伸缩应用,图1。

2 使用合适的协议

对于在WCF中开发的SOA应用,SOA客户端可通过三种不同的协议与SOA服务对话。如果客户端和服务都是在WCF中开发的,且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则命名管道可提供最佳性能。TCP比HTTP更快,但是TCP连接在多个调用之间会保持为打开状态,因此无法自动将每个WCF调用路由到不同服务器。通过使用连接池的NetTcpB选项,可以频繁地使TCP连接到期以重新启动这些连接,从而提供负载平衡。

用缓存提高性能

缓存使用可以在实际中提高SOA客户端性能。当SOA客户端对服务层进行Web方法调用时,可以将结果缓存在客户端应用一端。因而,此SOA客户端下一次需要进行相同Web方法调用时,可改为从缓存获取该数据。

通过在客户端缓存数据,SOA客户端应用可减少对服务层进行的调用数。可提高性能,因为不必进行SOA服务调用。还可减轻服务层上的整体压力,并提高扩展性。下面代码显示使用缓存的WCF客户端。

在很多情况下,客户端会从服务层物理删除,并且跨WAN运行。必须确定要缓存的数据元素,可以指定这些数据元素在缓存中的到期时间,以便缓存到时自动将其删除。

分布式缓存实现扩展性

可在SOA服务层中通过缓存实际提高扩展性。服务通常位于负载平衡的服务器场中,服务本身可以进行良好的伸缩,但数据存储无法通过相同方式进行伸缩。数据存储因而成为SOA瓶颈。通过向服务器场中添加更多服务器,并通过这些额外的应用服务器增加计算能力。

可在多个级别上改进扩展性的这种数据存储障碍。SOA服务处理两种类型的数据。一种是会话状态数据,另一种是驻留在数据库中的应用数据。这两种数据都会导致扩展性瓶颈。

3 缓存应用数据和管理

应用数据是在WCF服务中使用最频繁的数据,其存储和访问是主要的扩展性瓶颈。为了解决此扩展性瓶颈问题,您可以在SOA服务层实现中使用分布式缓存。分布式缓存用于仅缓存数据库中的部分数据。

此外,分布式缓存可显著提高SOA应用的扩展性,因为借助于所采用的体系结构,此缓存可以进行扩展。它使内容在多台服务器上分布,同时仍为SOA应用提供一个逻辑视图,以使您只将其视为一个缓存。但是缓存实际上位于多台服务器上,因此允许缓存真正地进行伸缩。如果您在服务层与数据库之间使用分布式缓存,则会显著提高服务层的性能和扩展性。

要实现的基本逻辑是在连接到数据库之前,检查缓存中是否已包含所需数据。示例。

通过缓存应用数据,WCF服务省去了大量成本高昂的数据库往返,改为在邻近的内存内缓存中查找频繁使用的事务性数据。通过设置可以指定在缓存自动删除,数据应在缓存中保留多长时间。如果缓存中的数据也存在于数据库中,其他可能无法访问缓存的用户可以在数据库中更改这些数据。如果可以推断出这些数据在缓存中的安全,则可以指定绝对时间。如果没有给定时间段,则可以使用空闲时间或滑动时间到期来使该项到期。如果应用临时需要数据时,缓存自动使数据到期。大部分数据来自关系数据库。如果缓存无法跟踪这些关系,则必须自己进行跟踪。ASP具有一个名为CacheDepend的功能,使您可以跟踪不同缓存项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多层依赖关系,表示A可依赖于B, B可依赖于C。因此,如果应用更新C,则必须同时从缓存中删除A和B。

数据库实际上在多个应用之间共享,且并非所有这些应用都可以访问缓存,所以需要数据库同步。WCF服务应用是唯一一个更新数据库的应用,并且可以方便地更新缓存,则可能无需数据库同步功能。

缓存扩展性和高可用性

缓存拓扑用于指示数据在分布式缓存中存储的实际方式。分区缓存和分区复制缓存是在扩展性方案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两种缓存拓扑。分区缓存和分区复制缓存对于事务性数据缓存而言是扩展性最强的拓扑,因为随着您将更多缓存服务器添加到群集,您不仅会增加事务容量,同时也会增加缓存的存储容量,因为所有这些分区一起构成了整个缓存。

第三种缓存拓扑将整个缓存复制到缓存群集中的每个缓存服务器。这就意味着,复制的缓存可提供高可用性,适用于大量读取的用途。但是该拓扑不适用于频繁的更新,因为更新要对所有副本同步进行,无法像使用其他缓存拓扑时那样快速完成。

4 用于实现SOA扩展性

企业服务总线 (ESB) 其中使用了许多技术进行构建。ESB是Web服务的基础结构,可协调组件之间的通信。ESB是让多个应用异步共享数据的一个简单而强大的方法。SOA应用在设计上分为多个部分,因此当这些部分需要相互之间共享数据时,ESB会十分有用。借助ESB,原本需要从一个应用对另一个应用进行SOA调用的大量数据交换可以通过ESB非常轻松地完成。

5 结论

如果SOA应用使用的数据保存在无法针对频繁事务进行伸缩的存储中,则该应用便无法有效地进行伸缩。这便是分布式缓存的真正作用。分布式缓存是一个新概念,.NET正在迅速将其作为任何高事务应用的最佳实践。

摘要:该文主要就用分布式缓存解决扩展性瓶颈问题做了初步的分析, 并提出了几个常见的觖方案, 如用于实现服务扩展性的分布式缓存, 使用缓存提高客户端性能, 使用合适的协议, 缓冲存储器中的数据的管理, 用于实现SOA扩展性的企业服务总线等。

关键词:SOA,分布式缓存

参考文献

[1]张跃廷.ASP.NET程序开发范例宝典[M].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2]Jesse James Garrett, 范晓燕.用户体验的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Web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对氨还原性的扩展性学习 第10篇

一、NH3与O2与反应

NH3与O2与反应主要分为NH3的催化氧化和NH3在纯氧中的燃烧反应.

例1 (2010年重庆卷27)某兴趣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探究氨的催化.

(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加热玻璃管2一段时间后,挤压1中打气球鼓入空气,观察到2中物质呈红热状态;停止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该反应是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为保证在装置4中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装置3应装入______;若取消3,在4中仅观察到大量白烟,原因是______.

(4)为实现氨催化氧化,也可用装置5替换装置______(填装置代号);化合物X为_____(只写一种),Na2O2的作用是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氨的催化氧化.(1) NH3催化氧化的方程式为:

(2)停止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3)由于从装置2中导出的气体中含有生成的NO、水蒸气和未全部反应的NH3、O2,NO会被O2氧化生成NO2,再与的水反应生成HNO3,而HNO3与NH3会产生白烟.为防止该现象的出现,应除去水蒸气和未全部反应的NH3,因此应在装置3装入浓H2SO4;(4)装置5是制备气体的装置,可用其代替装置1产生NH3和O2.要达到此目的,化合物X可为NH4HCO3,原因是NH4HCO3受热分解得NH3、H2O和CO2,H2O和CO2均能与Na2O2反应生成O2.

答案:(1)4NH3+5O24NO+6H2O

(2)放热(3)浓H2SO4生成的NO被O2氧化生成NO2,再与水反应生成HNO3,HNO3与NH3会生成NH4NO4而产生白烟

(4)1 NH4HCO3与H2O和CO2反应生成氧气(合理即可)

二、NH3与卤素单质的反应

氨与氯气接触就反应:(1)氨气少时:

(2)氨气较多时:

(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漏).

例2 (2007年广东卷5)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1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生成1 mol N2有6 mol电子转移

解析:由信息3Cl2+2NH3=N2+6HCl可知,得电子表现强氧化性,生成,必消耗,转移.而该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定义.故答案为(C).

例3 (2005年上海卷7)已知三角锥形分子E和直线形分子G反应,生成两种直线形分子L和M (组成E、G、L、M分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0)如图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G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B) L是极性分子

(C) E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 M化学性质活泼

解析:此题以NH3与F2的反应为载体,考查学生用球棍模型表示物质的方法及氮气、氨的化学性质.由组成E、G、L、M分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0,以及E为三角锥形分子,可知E为NH3,组成L的元素除氢外另一元素为-1价的氟,故G为F2,L为HF,M为N2.故答案为(D).

三、NH3与CuO的反应

2NH3+3CuON2+3H2O+3Cu

例4 (2009年全国Ⅱ卷)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B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

解析: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为氨和氧化铜,可以判断试管A为制取氨的装置,因此装入的药品应该为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干燥氨要使用碱石灰.加热后,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的铜,生成的水和未反应的氨生成氨水留在了D中,而氮气通过排水法进行收集.检验氨可利用其碱性,检验水可以用无水硫酸铜.

答案:(1)固体NH4Cl和Ca (OH)2,2NH4Cl+Ca(OH)2CaCl2+2NH3+2H20;

(2)碱石灰,干燥氨;

(3)黑色粉末部分逐渐变为红色,2NH3+3CuON2+3H2O+3Cu;

(4)有无色液体产生,氨水,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无水硫酸铜变蓝,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四、NH3与NO2((NO、NO2)的反应

例5 (2010年安徽卷)低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扩展阅读五法 第11篇

确定好阅读的基点与扩展方向,是扩展阅读的关键,对基点以精读为主,扩展阅读应根据阅读的目的、层次和基础等因素略读为宜。

一、以作品删节稿或修改稿为基点,向原稿扩展,了解作家的写作过程以及发表前后的修改润色工作,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内容,而且能够从中学到不少写作知识,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二、以某篇作品的引文为基点,向引文的原作扩展,其目的是使学生既深刻理解引文的意义与作用,又能扩充文史知识。

三、以某作家作品为基点,向介绍这位作家的传记性文字或评述性文字等扩展。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该作家在历史上、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例如:在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学生已经在他作为诗人、学者阶段的“说和做”中真正了解了他崇高的品格——“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真正了解了他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这时,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阅读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感受他的一腔豪气与气宇轩昂。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他的有关诗集《红烛》、《死水》等,以对闻一多先生进行全面的了解。

四、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其目的是使学生们明确同一题材往往因写作目的不同而表达方式不同,进而形成不同的文体。如学完《社戏》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叶君健的《看戏》和臧克家的《社戏》。

鲁迅的《社戏》,是1922年写的短篇小说,作者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全篇用第一人称写“我”二十余年来三次看社戏的经历。辛亥革命失败后,作者极度悲痛,面对残酷的现实压力,作者巧妙地用“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抒发自己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的真挚友谊的眷恋,委婉含蓄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作者在文章结尾处情不自禁地写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吃到那夜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了。”其实质并非是豆无可比拟的好吃,戏无可比拟的好看,只是情真而已。而臧克家的《社戏》与叶君健的《看戏》写于太平盛世,他们热情洋溢地赞美戏曲艺术家,赞美热情的观众,通过文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因而是叙事性记叙文。

可扩展性 第12篇

Lua Tex已经相对稳定,可以释放beta版本。虽然功能有时候还经常会变化,但从现在开始,已经可以在产品中使用了。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灵活的Lex方案,用户无需知道内部的工作原理,就可以实现扩展。大多关乎内部部分开放或是以期变更部分硬编码操作,希望通过Lua来实现很多现代功能,不用额外的代码或依赖其他语言的代码。为此,一个灵活稳定的库Meta Post正逐渐成为核心。现在的功能将会保留。也许会开放更多的部分,重构代码,使之和原来Knuthian的版本差不多,也会逐步完善文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可扩展性】相关文章:

上一篇:思想工作下一篇:产科心理护理研究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