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指标范文

2024-07-24

核心指标范文(精选11篇)

核心指标 第1篇

一、研究指标设计与研究对象选取

本研究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维度选取和确定研究指标,注重可观测性和量化特点。在办学“人力资源”投入基础上,考察不同院校在“成果产出”和“办学效率”两个方面的差异。通过“硬指标”直接对比及人均指标“占有产出量”的效率对比,揭示各校2013年在 “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功能上的基本实力差异。 考察指标包括:正、副高职教师数,生师比,全日制在校生数,录取分数线,国家精品课程数,国家教学名师数, 国家重点学科数,SCI论文数,CNKI论文数,社会科学研究得分,国家科技三大奖数,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数等12个指标。研究样本为10所农业院校,按“武书连2014年大学排名”先后顺序依次命名为AU1至AU10。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主要办学指标比较与分析

大学的核心资源是教师。正、副高职教师体现学校办学实力,是一所大学的优势办学资源,故研究以“正、 副高职教师数”作为考量师资实力的观测点。10所高等农业院校共有8245名高级职称教师,校均824名。AU1以1376名居第一名,约占10所高校的17%。数据表明, 除占绝对优势的AU1外,其他9所院校高级职称教师数量没有显著差别,表明正副高职教师数量对学校的排位没有显著影响。教师的劳动成果直接体现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类工作中,是高等院校核心办学指标的集中体现,下文从量化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

1.人才培养维度。在人才培养维度上,分别从生师比、全日制在校生数、新生录取分数线、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教学名师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关注院校办学规模、生源情况、课程资源的层次和高水平师资情况。

(1)全日制在校生数。2013年,10所高等农业院校共培养264317人,校均26000余人,其中:本科生约21000人,研究生约5000人。AU5在校生42000人,本科生38000人,AU1研究生7257人,分列第一位;AU7在校生17903人,AU1本科生12085人,AU6研究生3029人,分别列第十位;AU10在校生26663人,处于均值水平,位列第四(其中,本科生列第三位;研究生列第八位),表明该校具有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空间。

(2)生师比。AU6最高,约47:1;其次为AU5,约46: 1,AU1最低,约14:1,均值约为34:1。生师比反映了一所院校办学资源的相对充盈度,体现了一所院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AU10生师比为34.44:1,与均值接近,列第四位,表明该校办学规模处于同类院校相对均衡水平。 对于“全日制在校生”结构,应根据办学定位和发展需要进行适度调整,以提高办学效益。

(3)新生录取分数线。2013年,黑龙江省本科一批次文史类和理工类投档线分别是507分和527分,统计表明,各招生院校文史类和理工类在该省平均“超线”29分和41分完成录取工作。AU7和AU1(在京院校)以高出投档线47分和87分,分别占据文史类和理工类第一名,表明其对该省生源的吸引力最大;AU10以文史类和理工类平均“超线”46分,列第三位。录取分数线与招生数量的回归分析表明,该校招生数量和质量在10所农业高校中最好,突显该校作为地方行业特色型省属“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对考生具有重要的影响,该校应继续保持和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地位。

(4)国家级精品课和国家级教学名师。这两项指标反映了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情况,是本科教学资源和师资水平的最高体现。10所农业高校共有126门国家精品课程,20名国家名师。AU3以32门精品课程和4位名师列第一位,AU6以4位名师与其并列“名师榜”首位。AU10在这两项指标上(7+1)列第十名,在精品课程上,比并列第五位的AU4和AU5(12门)少5门;在名师上,少1—3名。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过程中,AU10应牢固树立以教师发展和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意识,坚持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推动和促进教师的成长,为学校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

2.科学研究维度。科学研究是大学排名的重要指标,主要涉及国家重点学科、科学研究成果(2013年SCI论文检索数、CNKI论文检索数、专利授权数)、社会科学研究、近三年获得科技通用奖数量和近三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数量等指标[2]。本研究对各院校间重点学科、科研成果产出和成果水平的进行重点比较(详见表2)。

(1)国家重点学科(不含培育学科)。其中5所院校(AU1、2、3、7、9)拥有一级重点学科(15个),二级重点学科72个(校均14个),约占78%。而2所在京院校拥有7个一级重点学科,33个二级重点学科。京外院校有一级(二级)重点学科的高校为AU2[4(13)]、AU9[2(12)]、 AU3[1(8)]。另外5所没有一级重点学科,拥有二级重点学科20个(校均4个)。AU10以3个略高于AU6、AU8 (2个),列第八位。研究表明,重点学科分布在地区间、 院校间表现出极大的不均衡性。

(2)SCI、CNKI论文检索数与专利授权数。研究以 “责任单位”为检索词,对发表论文(SCI、CNKI)、获得专利授权情况进行了统计,未对教师和学生作者进行区分,一并计作该院校成果。2013年度10所院校发表SCI论文10469篇,校年均发表约1 047篇。AU1以3450篇居第一位,AU10以398篇居第十位,与排在第五位的AU5(735篇)相差337篇,也低于校均发表量约600篇。 以师均发表量进行统计,所呈现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在CNKI检索平台,10所院校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29385篇,校均接近3000篇。 AU1(4078)、AU4(3998)、AU2 (3676)分列前三位。AU10(2809篇)列第七位,比第五位AU7(2852)少43篇,但比前三名院校平均少1000篇左右,AU6(1756) 位居第十位。按师均发表量统计,AU4 (5.05)、AU2 (4.52)、AU7 (3.74) 占据前三位,AU10以3.63篇居第四名,AU1以2.96篇居第十名。统计数据的差异显著,表明这两类论文是体现学校核心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专利授权数反映各院校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技术转化和推广应用的情况。10所院校共获得专利授权2089项,校均208项。AU8、AU1、AU4分别以315项、 305项和289项位居前三位,并占有10所院校专利总量的42%以上。有6所院校低于校均值,其中,AU10以168项位居10所院校第6位,比第5名AU5(183项)少17项,但比前三名高校平均少130项左右。AU6以126项居第十名。

说明:“- ”表示该数据缺失。

(3)社会科学研究得分。为全面考察各院校科学研究总体水平,引用武书连2014大学排行榜相关指标,用来反映各院校社会科学研究情况。10所农业院校总得分为16.07,不及排名第一位的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得分(39.47) 的一半,校均1.60分。AU2(4.56)、AU1 (2.83)、AU3(2.09)位于前三名。有6所院校低于校均值,AU6以0.42分居第十名。AU10以0.45分列第九名, 比第五名AU5(1.58)少1.13分,表明该校应加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以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近年来,大学在全国科技授奖通用项目中继续保持较高比例,说明高等院校的科研实力在不断增强。 2011—2013年间,10所农业院校共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21项,均为二等奖,其中科技进步类奖居多。AU1(7)、AU2 (5)、AU3(4)分列前三名;AU5、 AU8、AU9近三年未获奖; AU10在2011年获得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与AU4、AU6并列第五名。

说明:* 表示该数据为“武书连 2014 年大学排行榜”公布;** 表示含作数;- 表示该数据缺失。

(4)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开始评选,是对博士培养质量进行监督和激励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促进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2011—2013年10所农业院校共获得14篇全国优博论文。AU2(6)、 AU1(3)、AU3(2)分列前三位,占78%。AU4、AU7、AU8各1篇,AU10等其他4所院校未获得。研究表明,如能实现“优博”论文零的突破,将对该校大学排名产生重大影响。

由此可见,从人才培养维度考察,10所农业院校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在“全日制研究生数量”、“国家级精品课程数”和“国家级教学名师数”指标方面;从科学研究维度考察,10所农业院校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在“SCI论文数”和“国家重点学科数”指标方面。

参考文献

[1]武书连2014中国734所大学排行榜发布[EB/OL].[2014-02-24].http://edu.qq.com/a/20140224/014459.htm.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 第2篇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的识别、评价和预警,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

第二条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

第三条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是对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监管的基准,是评价、监测和预警商业银行风险的参照体系。

第四条 商业银行应按照规定口径同时计算并表的和未并表的风险监管核心指标。

第五条 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各项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进行水平分析、同组比较分析及检查监督,并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取监管措施。

第二章 核心指标

第六条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分为三个层次,即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

第七条 风险水平类指标包括流动性风险指标、信用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和操作风险指标,以时点数据为基础,属于静态指标。

第八条 流动性风险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其波动性,包括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按照本币和外币分别计算。

(一)流动性比例为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之比,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体水平,不应低于25%。

(二)核心负债比例为核心负债与负债总额之比,不应低于60%。

(三)流动性缺口率为90天内表内外流动性缺口与90天内到期表内外流动性资产之比,不应低于-10%。

第九条 信用风险指标包括不良资产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全部关联度三类指标。

(一)不良资产率为不良资产与资产总额之比,不应高于4%。该项指标为一级指标,包括不良贷款率一个二级指标;不良贷款率为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之比,不应高于5%。

(二)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为最大一家集团客户授信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15%。该项指标为一级指标,包括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一个二级指标;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为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10%。

(三)全部关联度为全部关联授信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50%。

第十条 市场风险指标衡量商业银行因汇率和利率变化而面临的风险,包括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和利率风险敏感度。

(一)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为累计外汇敞口头寸与资本净额之比,不应高于20%。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可同时采用其他方法(比如在险价值法和基本点现值法)计量外汇风险。

(二)利率风险敏感度为利率上升200个基点对银行净值的影响与资本净额之比,指标值将在相关政策出台后根据风险监管实际需要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操作风险指标衡量由于内部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员差错或舞弊以及外部事件造成的风险,表示为操作风险损失率,即操作造成的损失与前三期净利息收入加上非利息收入平均值之比。

银监会将在相关政策出台后另行确定有关操作风险的指标值。

第十二条 风险迁徙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表示为资产质量从前期到本期变化的比率,属于动态指标。风险迁徙类指标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和不良贷款迁徙率。

(一)正常贷款迁徙率为正常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与正常贷款之比,正常贷款包括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该项指标为一级指标,包括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两个二级指标。正常类贷款迁徙率为正常类贷款中变为后四类贷款的金额与正常类贷款之比,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为关注类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与关注类贷款之比。

(二)不良贷款迁徙率包括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次级类贷款迁徙率为次级类贷款中变为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的金额与次级类贷款

之比,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为可疑类贷款中变为损失类贷款的金额与可疑类贷款之比。

第十三条 风险抵补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准备金充足程度和资本充足程度三个方面。

(一)盈利能力指标包括成本收入比、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成本收入比为营业费用加折旧与营业收入之比,不应高于45%;资产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不应低于0.6%;资本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之比,不应低于11%。

(二)准备金充足程度指标包括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为一级指标,为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属二级指标。

(三)资本充足程度指标包括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为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应低于4%;资本充足率为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应低于8%。

第三章 检查监督

第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与本办法相适应的统计与信息系统,准确反映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能力。

第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参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将非信贷资产分为正常类资产和不良资产,计量非信贷资产风险,评估非信贷资产质量。

第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将各项指标体现在日常风险管理中,完善风险管理方法。

第十七条 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定期审查各项指标的实际值,并督促管理层采取纠正措施。

第十八条 银监会将通过非现场监管系统定期采集有关数据,分析商业银行各项监管指标,及时评价和预警其nbsp;第十九条 银监会将组织现场检查核实数据的真实性,根据核心指标实际值有针对性地检查商业银行主要风险点,并进行诫勉谈话和风险提示。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条 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外资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参照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 除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另有规定外,本核心指标不作为行政处罚的直接依据。

第二十二条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由银监会负责解释。

核心指标 第3篇

当前,我国耕地保有量为18.25亿亩,位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37亩,在全球190多个国家中排在126位。在全国2859个县级行政区中,除856个市辖区外,有近700个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低于国际公认的0.8亩警戒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的刚性减少、粮食需求的刚性增加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因此,有必要在控制耕地保有量的基础上,将耕地面积的指标调整为人均耕地面积,并作为控制耕地变化的重要约束性指标。对此,要在当前耕地存量的基础上实现2015年人均耕地面积不低于1.32亩的标准,这将比控制耕地保有量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NO.2:中低收入阶层住房用地比重

建议将中低收入阶层住房用地比重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约束性指标,就是要遏制地方政府违规用地的利益冲动。这将通过调整住房结构,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严格控制高档住宅、大户型的建设比重的方式,满足80%以上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刚性需求,使全社会成员住有所居,形成广大消费者买得起、住得上的住房保障体系。

NO.3:资源替代率

研究表明,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需要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资源环境系数应保持在1.45以上。但有预测分析表明,按现有的资源开发技术水平,即便在严格控制人口规模的条件下,我国国家资源的安全系数也将从1998年的1.73下降到2010年的1.45、2020年的1.35。

对此,有必要将资源替代率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约束性指标,实现石油、铀、铁矿石、铜、铝土矿、锰、金等矿产的资源替代率大于1.5,天然气、煤、铅、锌、钨、锡、锑、钼、钾盐、磷、硫等矿产的资源替代率要大于2,确保经济安全。

NO.4 :资源产出率

按现行汇率计算,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

国土资源部承担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战略研究”的部分成果表明,我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约有不小于50%的空间,其中,技术节约潜力不小于30%,结构节约潜力不小于1/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将可以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的1/3。

NO.5:国土开发强度

国土开发强度是指除森林、河流、耕地之外的使用面积与国土面积之比,即建设用地占国土面积的比重。截至2009年,我国人均GDP不过3000美元,但建设用地规模突破5亿亩,国土开发强度高达29% 。而美国的人均GDP接近50 000美元,国土开发强度仅为6%;德国和法国的国土开发强度分别为12.5%、8.6%;国土面积狭小的日本和韩国的国土开发强度不足10%。

目前,深圳未用地仅剩2.23%,国土开发强度高达47%,超过了香港,但开发效率却远不及。因此应该设置国土开发强度这项约束性指标。

NO.6: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已突破33.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一。2009年,城市人均建设用地达133平方米,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80~120 平方米标准,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人均82.4平方米和发展中国家人均83.3平方米的水平。农村人均建设用地高达360平方米,是国家规定的2.4倍。

如果要实现2020年全国耕地不低于18亿亩的保有量,在未来的10年间,耕地净减少量最多为2 500万亩,每年净减少量不应该超过250万亩。国土资源部的有关专家认为,2020的建设用地总规模要控制在5.6亿亩。如果按照当前媒体报道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汇总后建设用地总量5.36亿亩,每年净增加的建设用地不宜超过220万亩。因此,建设用地的供应形势十分严峻。建议将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十二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

NO.7:国土经济密度

国土经济密度是一个反映产值密度及经济发达水平的重要指标,比人均GDP更能反映一个区域的发展程度和经济集中程度。多数学者认为,国土经济密度是指单位国土面积GDP的产出,即地均GDP。以此标准来衡量,我国国土经济密度不足350万元/平方公里(约折合45万美元/平方公里),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不仅低于日本、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还低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2008年,中国东部11省(区、市)的国土经济密度仅相当于日本的1/6,台湾的1/5,韩国的1/4。

虽然我国国土辽阔,但近一半的国土属于难以开发利用、不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的空间。而仅占国土面积1/4的城市创造了近80%的GDP,近90%的税收。因此,提高城市的国土经济密度对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鉴于此,有必要将国土经济密度限定在单位城市面积的产出上,特别是限定在城市群的产出上。

NO.8:食物密度

2007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3年突破5亿吨,基本实现供需平衡。肉类自给有余,乳制品略有进口。但是,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不稳固,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土地产生较大需求,土地面临承受食物生产、经济建设和生态保育的历史性重任。

建议将食物密度(单位土地面积上的食物产出量)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预期性指标,目的就是通过提高粮食单产的方式增加食物密度,通过提升草地NPP(净初级生产力)的方式增加畜牧业食物产出量。在未来的5年,要在约120万平方公里(18亿亩)的耕地上产出不低于5.4亿吨的粮食,实现95%以上的粮食自给率。这是我们国家生产安全的物质基础。

NO9:生态密度

我国生态环境先天性脆弱,建议把生态密度(单位国土面积上林地、湿地和自然保护区所占比重)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要预期性指标,就是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实现森林覆盖面积不低于200万平方公里,湿地面积不低于38.48万平方公里,严格守护好近150万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这是保护生态平衡、生态服务和生态屏障的基础。

NO.10: 环境容量

一个区域的发展潜力最终受其环境容量的影响和制约。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国环境问题凸现,主要表现在:一是污染物排放量大。2008年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接近1400万吨,超过环境容量2/3;我国已有90%以上的城市河段、湖泊受到严重污染。二是大气环境污染在加剧。二氧化硫排放量2468万吨,超过环境容量的90%;酸雨污染的影响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40%;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约为2 000万吨,60%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三是土壤功能性失调严重。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导致了水土流失、旱涝灾害频发、物种减少、气候变化等多种效应叠加。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约占1/3的国土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18%的土地发生不同程度的沙漠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现实危机。

EVA作为业绩考核核心指标的思考 第4篇

1、会计调整项存在的问题。

EVA表示一个公司的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 是扣除所有投入资本成本 (包括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 后的剩余收益。其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全部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其中税后净营业利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会计利润, 而是在报告期会计利润的基础上经过多项调整而得到的。EVA通过将一些会计准则中作为本期费用处理的项目调整为企业的资产,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会计利润受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选择、非正常收益操控而产生的不合理, 有利于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激励企业追求长期的、潜在的利益, 更加真实地揭露企业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国外在计算EVA时, 对税后净营业利润和资本占用等关键要素的调整, 最多时可达到164项。会计调整项目越多, 越细致, 计算结果就越精确, 但计算的复杂性和难度也大大增加, 耗费的成本和时间也就越多。国资委从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出发, 在实际操作中进行了简化处理, 将会计调整项缩减为影响决策判断和鼓励长期发展的三类重要因素:利息支出、研究

开发费用和非经常性收益, 从而增强了EVA计算的可操作性。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也给EVA计算的准确性和EVA考核结果的客观性产生影响。

2、EVA计算中的平均资本成本率确定的问题。

平均资本成本率存在的问题。《暂行办法》规定, 平均资本成本率基准暂时设定为5.5%, 特殊行业央企的平均资本成本率可定为4.1%或6%, 国资委本着稳健起步的考虑而制定这种统一的平均资本成本率, 有利于在短期内尽快推行EVA考核理念。但从长期来看, 这种行政指定的平均资本成本率明显低于实际水平 (根据测算, 我国央企的平均资本成本率为7%至10%) , 也无法反映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资本风险

的差异, 会造成EVA考核的不公平。低风险企业的EVA会因统一高平均资本成本率而被压低, 高风险企业的EVA会因统一低平均资本成本率而被抬高, 反映在激励分配上就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 而且可能会诱使央企将财务资源与战略资本投向高风险的产业。

3、EVA计算中资本总额计量基础确定的问题。

资本总额计量基础存在的问题。从前述平均资本成本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 资本总额的计量是影响平均资本成本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本总额的计量基础可以是账面价值, 也可以是市场价值。不同的计量基础将得到不同的资本总额, 产生不同的平均资本成本率, 从而导致EVA的计算结果和评价结论不同。《暂行办法》中并没有对资本总额采用哪种计量基础予以明确的规定, 从而给央企在实际操作中带来混乱, 不便于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和评价。

二、针对EVA计算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会计调整项事项的解决办法。

在确定会计调整项时, 国家不应该进行强制性的统一规定, 但完全给予央企自主选择会计调整项的权利又有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者利用会计调整项来操控EVA。所以笔者建议, 国家在将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和非经常性收益作为央企统一的会计调整项之外, 还应允许央企考虑所处行业、自身经营活动的特点, 自主选择其他的会计调整项, 如广告与营销推广费用、员工培训费、在建工程、战略投资以及坏账准备等。央企在自主选择时, 应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 确定科学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调整项目。一项调整是否重要可以按以下标准来判断: (1) 该项调整对EVA是否真有影响; (2) 管理者是否能够影响与该项调整相关的支出; (3) 该项调整对执行者来说是否容易理解; (4) 调整所需的资料是否容易取得。通过会计项目的调整, 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EVA的计算结果更公允、更可靠地反映经济现实, 促使经营者站在股东的角度进行决策, 鼓励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2、平均资本成本率确定的解决办法

平均资本成本率=KB (BV) (1-T) +KS (SV)

其中, KB和KS分别代表债务资本成本率和股权资本成本率, B代表债务资本价值, S代表权益资本价值 (在EVA计算中指的是普通股和少数股东权益的机会成本) , V代表资本总额, 即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和, T代表所得税税率。平均资本成本率取决于债务资本成本率、权益资本成本率和资本总额。要真实反映企业资产价值管理风险, 必须由各个央企根据自身的业务类型、资本结构和所处行业风险程度, 结合我国国情, 分别计算债务资本成本率和权益资本成本率。

(1) 债务资本成本率的确定。在计算EVA时, 债务资本是指债权人提供的短期和长期贷款, 不包括无息流动负债。对于债务资本成本率, 适合采用有息债务的实际加权平均成本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KB=∑WiKBi

其中, KB代表债务资本成本率, Wi代表第i种有息债务在全部有息债务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KBi代表第i种有息债务的资本成本率。

(2) 权益资本成本率的确定。在计算EVA时, 股权资本是指普通股和少数股东权益。股权资本成本率的计算方法包括股利折现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税前债务成本加风险收益率法、收益价格比法和剩余收益模型法等。其中, CAPM是截至目前人们认为最具有理性的、对“风险—收益”进行权衡的工具。但CAPM的使用有着严格的假定, 在信息不对称、市场不成熟的背景下, 股权资本成本不适合采用CAPM来计算。基于我国的股票市场是一个不太成熟的高风险市场, 具有明显的投机特征, 影响市场风险的因素主要是政策、消息、扩容等非经济性因素, 市场的有效性较低, 笔者认为,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不应采用CAPM, 而应采用股利折现模型、税前债务成本加风险收益率法、收益价格比法和剩余收益模型法来计算股权资本成本率。

3、资本总额的计量问题的解决办法。

资本总额的计量无论是采用账面价值还是采用市场价值, 都各有利弊。如果按账面价值来计算公司资本总额, 数据容易取得, 客观真实可靠, 计算结果相对稳定。账面价值是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 公司债务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通常大致相等, 但股权资本的账面价值可能会与现行价值相差很大, 脱离实际, 这样就无法反映公司资本总额的现行价值, 导致EVA的计算不准确, 不利于进行正确的业绩评价。如果按现行市场价值来计算公司资本总额, 能反映公司资本当前的现行价值, 有其合理性, 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公司股票受各种因素影响, 其市场价格处于经常波动之中, 每个交易日都有不同的价格, 在这种现实条件下, 公司的股票究竟按哪个交易日的市场价格来计算?二是如果被评价公司的股票没有上市交易, 则无法取得该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评估股权资本价值的另一种方法是:估计股权的预期现金流量, 然后按股权资本的目标成本贴现, 但这种方法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基于我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 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庄家操纵、政策干预等对价格的影响明显, 证券价格严重偏离真实价值, 笔者建议按账面价值来对资本总额进行计量。

三、针对利用EVA作为业绩评价与考核的几点建议

1、要提高EVA计算所依赖的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是EVA的计算基础, 会计信息的质量高低将对EVA的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以及评价结论产生重大影响。目前, 我国企业财务数据不完善, 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很严重。虽然EVA已经在传统的会计利润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但其数据仍来源于财务报表, 仍依赖于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若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真实可靠, 内容不完整, 就会导致EVA评价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 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尽量避免数据造假: (1) 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 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 消除经营者的违法违规动机; (3)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减少会计信息生产者的违法违规机会; (4)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5) 加强外部监管,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惩处机制。

2、企业高层在实施EVA业绩考核体系时不能忽略社会责任管理。

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资本的稀缺性, 投资项目必须有利于环境优化、有利于企业和国家的长期发展, 而不是单方面地追求企业的短期经营绩效。企业要自上而下接受EVA价值创造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理念, 并进行教育和培训, 使企业全体员工认识统一、行动一致, 促进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念的形成。另外, 央企可就承担的社会责任向国资委递交一个专门的社会责任分析报告, 在原考核方案的基础上, 作为对负责人业绩考核的依据。

3、将EVA与IBSC协同推进。

EVA是经营的财务结果, 应该作为IBSC价值层面的核心指标。企业要增加EVA, 必须关注IBSC中的关键指标, 所有的关键指标实现, E V A自然提升。因此要把E V A作为深化IBSC的重要抓手, 把ISBC作为推进EVA管理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林永波关于对建立以经济增加值为基础的绩效考核的思考[J].金卡工程 (经济与法) ;2009, (05)

[2]、谢东明浅析EVA (经济增加值) 在我国业绩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09, (05)

[3]、田光慧.EVA模型的调整计算.财会月刊, 2009; (7)

[4]、李俊, 夏斌.EVA模型在小天鹅价值评估中的应用.财会月刊, 2009; (122)

[5]、美C.W.L希尔, G.R.琼斯.战略管理[M].孙中译.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5.

党的建设核心指标选取难点解析 第5篇

(一)扩充课题组研究成员,特约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刘熙瑞,北京大学教授、博导夏学銮等知名专家组成“中国县域党的建设核心指标”专项研究小组,通过深入研究,多次讨论,选择了30项县域党建指标。

(二)在此基础上,通过当面采访、电话采访、电子邮件等方式,课题组广泛征求了100余位党建专家及基层干部的意见,其中既有中央党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知名党建专家,又有扎根基层的县市党校教师;既有中央各部委的高层干部,又有全国各地县市的党建工作者。不同领域的专家、干部纷纷提出了极富建设性的意见,不仅对课题组已选取的核心指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而且还提出不少新的建议,使课题组对县域党建的研究更进一步。

(三)在认真学习、体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课题组综合各种意见与建议,形成了“中国县域党的建设核心指标”。当然,这个中国县域党的建设核心指标还不完善,我们现将研究的难点提炼出来,希望读者朋友能提出宝贵意见建议,以利于我们不断修改完善核心指标。

(四)这一“中国县域党的建设核心指标”仍是初步成果,课题组将继续深入到全国各地的县域地区,展开“县域党建”的专项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将总结县域党建的典型经验,不断修改、完善核心指标,为县域党建寻找新的标杆。欢迎各地县市提供调研线索,联系电话:010-65363753。

县域党建的关键点在哪里?

从县委领导班子、乡镇村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员三个层次设置一级指标

党建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如何针对县域党建的独特特征,找出县域党建的关键点,并由此设置核心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在研究过程中,不同专家的观点各异,其中具有代表的观点有:

中共中央党校梁妍慧教授提出,县域党建的中心和目的,就是为县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发展提供政治和组织的双保障作用。考察县域党建应重点考察如下三个方面:县委班子的素质和能力,乡镇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广大党员发挥作用情况。

中共中央党校宋福范教授认为,共产党执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用人,二是做事,党建主要解决用人问题,做事主要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这个角度看,用好人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县域的党建,关键在于用人,要选好县域领导班子,包括县委书记、乡镇和农村党支部书记。

中共中央党校张荣臣教授提出,抓县域党建一是抓组织建设特别是班子建设,二是抓队

伍建设,特别是党员队伍建设。其中,抓组织建设特别是班子建设,就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就是要努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而抓队伍建设特别是党员队伍建设,就是要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素质和能力。

不同专家的观点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是围绕着党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展开的。其中,县域的组织建设主要表现在县委领导班子和乡镇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两方面。因而,课题组在综合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决定从县委领导班子、乡镇村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三个方面设置一级指标。这样设置的原因在于:

县级党委在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中,数目众多,领导层面最靠近基层,在党的组织体系中肩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是执行者,要服从宏观战略的指导、维护宏观整体利益,把中央和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基层;对下是领导者和组织者,要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推进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因此,县域党建,县委领导班子建设是核心。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我们党领导和执政的重要基础。我们所有党员干部无不生活在一个基层组织之中,并接受基层组织的教育和监督。如果没有党的基层组织把党员组织起来,党就会是一盘散沙。在县域地区,基层党组织主要包括乡镇党组织和村级党组织,只有搞好这两类党组织的建设,县委党建才能朝气蓬勃。

党的建设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息息相关,党的先进性必然要求党员具有先进性;党员先进性反映着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载体。每一位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举一动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表率作用。只有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先进性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有保证,党的执政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领导县域地区的科学发展。

如何找出最具价值的核心指标?

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要选取依据

在县域党建具体指标的设置上,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陈志刚研究员认为,评价县域党建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考察其组织建设的成效,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要考察县域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和政治纪律性;要考察县域领导班子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情况;要考察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要考察县市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以及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状况。

广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梁宏,针对着共产党的国家化、市场化、民主化、社会化,提出县域党建的核心指标主要有干部制度和政绩指标、基层党组织对基层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领导、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建设状况、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等。

北京党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姚桓针对当前县域内基层党员数量少、党组织教育效果差、管理松弛、一些党员积极性不高乃至难以发挥作用等现象,认为应重点考核县域党员发展规划是否健全、新发展党员的质量、党员队伍结构,以及融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党员工作机制是否健全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龚云副研究员认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重点考核县域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以上专家观点对于党的建设核心指标的构建都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决定将专家已经形成共识的指标,直接纳入指标体系;对于有争议的指标,也暂时纳入指标体系,然后在实际调研过程中,继续接受实际工作部门的检验。因此,课题组在选取二级指标时,遵循了如下几个原则:

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要选取依据。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实际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因此,对县域党建的测评应以县域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要测评内容。同时,根据县委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县域科学发展和党建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课题组在这三个层次二级指标的设置上又各有侧重点。县委是县域科学发展的带头人,是县域党建的领导核心,因而重点考察其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县域党建的骨干力量,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因而重点考察其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共产党员是县域党建的基础和细胞,因而重点考察其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

以党建发展的时代特色为重要选择依据。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确,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的党所面临的发展任务是不一样的,其党建的重点也就各不相同。比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为了主动适应这一历史趋势,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就成为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县域党建的鲜明特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了解县域党建的特点,这是科学评价县域党建的前提。在我国,县域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占主导的行政区域,是我国最广阔的地带。县域的发展,主要是农村发展;县域党的中心工作就是农村工作;县域党的组织主要是农村基层组织;县域党员的主体是农村党员。县域党建,主要内容是农村党的建设,这是县域党建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与其它党建的主要区别所在。因此课题组在选取二级指标时,将农村党建的内容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主观指标如何进行测评?

可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对一些不能定量的指标进行测评

县域党的建设核心指标离不开主观指标,但是主观指标的民意测评是一个大工程。在这个问题上,专家的意见基本一致。其中,主要的观点有:

中共中央党校戴焰军教授指出,县域党建的很多指标,比如民众对党组织的评价,党员的作风、表率、带头作用发挥的情况等,就需要通过测评的方式来获取。但是如果在全国的县域地区搞民意测验,这是个大工程,而且还要恰当地选择进行途径。

山东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刘贵丰副教授认为,党建量化评价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客观数据不一定能够反映真实情况。比如理论武装、思想作风和制度建设方面,就很难用数据说明;如果简单地用学习次数、制度多少去评价党建成效,就很容易会走形式。学习次数很容易提高,但是越容易实现的指标水分越大。党员是否真正在学,他们的态度如何,这个很难衡量。相比之下,通过群众测评的主观指标更好一些。比如党风、廉政这块,让群众来说话就真实得多。

此外,中央党校的王长江、高新民教

授也指出,党建涉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是综合的,如果用数据来说,容易走形式主义,操作起来也很麻烦。所以,党建的民主测评就非常必要,但如何测评,这很困难。

综合专家观点及实践难度,课题组决定,在中国县域科学发展指标体系中增设党建一级指标,以及县委领导作用测评、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测评、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测评三个二级指标。但是,由于党的建设指标不能仅仅停留在主观的、无法数字化的描述上。如县委领导核心作用测评,就很难完全通过数字化的指标来衡量。这就需要通过设置主观指标,通过调查研究来弥补客观指标的缺陷,来对县域党建进行全面评价。

如何构建全国统一的党的建设核心指标?

以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的指标为主,舍弃了地区差异较大的指标

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党建核心指标体系同样是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如何寻找全国统一的党建核心指标,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甘肃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秦生提出,用一套统一的模式来考察评价全国县域党建成效是很困难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有差异性,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也有差异性,这也决定了不同地区县域党建也有差异性。所以要用一套统一的模式来考察评价全国县域党建成效是很困难的。例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党建就有特点,带有民族性,涉及党的领导和民族地区区域自治的关系,以及边疆地区的维稳、安定问题。党员队伍里包含少数民族党员,有党内各民族党员的关系等。这一切都与其他地区县域党建有很大不同。

湖南省邵阳县县委书记蒋耀华指出,各个县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千差万别,在党建工作基础上的参差不齐,决定了县域党建的评价在要求上不能全国就是一个固定的指标体系,不得“一刀切”。因此,应适当考虑不同地区的党建特点,构建不同的评价体系。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县域地区在党建方面的不同做法,设置相应的机动指标。

因此,课题组决定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在指标选取的过程中,以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的指标为主,舍弃了地区差异较大的指标。如“非公经济体党组织覆盖率”这一指标,由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非公经济体也比较多;但是在中西部地区,非公经济体比较少,这个问题就不是那么凸显。课题组希望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探索建立符合各地特色的党建指标体系。

县域党建与科学发展如何互促互进?

把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地方科学发展考核内容的一部分

县域科学发展和党的建设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中国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中国县域党建评价指标体系也是互相包涵、紧密相连。那么如何实现两个指标体系的统一呢?专家的主要观点有:

中共中央党校戴焰军教授提出,党建作为衡量地方科学发展的一个指标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地方,党的建设的总体状况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党建搞得好,党组织和党员能力增强,党的干部作风得到改进,党员模范作用得到很好地发挥,这些对于整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严格说来,如果把党的建设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割裂开来考察,是不科学的。根据现在农村、城镇社会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应该把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地方科学发展考核内容一部分。

中共中央党校宋福范教授提出,就党建谈党建当然很虚,但把它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联系起来就很实。实践证明,凡是发展成绩骄人的县市,党建都做得很好,反之亦然。这是由我们国家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县域的发展,党建是抓手,而党建是“抓人”的,把人抓好了,才能推动县域的科学发展。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就是党建必须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所以,县域党建搞得好不好,就看能不能推动当地的科学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张荣臣教授提出,县域党建怎么抓呢,要把县域经济做抓手。要在领导和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提高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在大力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方面体现党员先进性。

通过综合专家意见及深入研究,课题组认为:虽然县域党的建设核心指标建构是一项困难的工作,但是党的建设是县域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课题组决定在三个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分别增设相应的二级指标,形成 “中国县域党的建设核心指标”,对县域党建进行客观评价,并为中国县域科学发展指标体系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

核心指标 第6篇

京版限购新政升级兼顾多种需求

北京版限购令尤其是对外地户籍的限购措施是目前全国最严格的限购措施,但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京版限购令能平衡北京供不应求的楼市格局。顾云昌分析认为,北京楼市中,外来人口购房比例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北京房价,但由于北京资源极其有限,控制外来的投机需求十分必要。

同时,有业内专家分析,较之前的限购政策,此次北京限购以“只认房”为标准显得更加合理。京版限购新政按名下持有房产套数进行判定,即将原有的房产出售后成为外地户籍的无房户或拥有1套以下的本地户籍者,均可以再购房。

业内专家指出,京版限购新政避免了一刀切情况的发生,在保障首套房购买的同时,也保护了以升级置业为目的的改善型购房需求。而且,改善型需求置换下产生的新增房源,对市场供求的不平衡也起到一定缓解作用。另一方面,投机需求手中“余粮”减少及对投机购房资格的限制,使投机资本再次介入新增交易的机会也大大降低。

虽然此次京版新政留给了广大改善型住房需求一定的空间,但这一楼市新政带来的变局是可以预见的。越来越多的购房者意识到购房指标的唯一性和重要性。

购房指标唯一核心区楼盘受青睐

“限购政策以拥有房产套数为标准,营业税也已全额征收,这些因素使得房产转手交易成本大幅增加。”中经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表示,诸多因素叠加加速了购房者“一步到位”置业观念的形成,购置居住周期更长、生活便利性更强的核心区楼盘成为不少购房者的需求。

“新政意味着购房指标的稀缺,甚至是唯一性,所以选择时会比较慎重,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当然会选择位置、交通、配套和品质都比较好的楼盘。考虑到今后置换的不确定性,我们还是希望可以一步到位。”秦先生看中二环内长安太和的一个户型,他强调教育、医疗配套、商业、小区的人文环境是其考虑的重要因素。

秦先生的选择道出了当下很大一部分人的心声。购房指标越来越稀有的背景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端人群,包括来自于北京和全国各地的高端物业的刚性需求群体,将置业诉求瞄准教育、医疗、商业等资源兼备的核心区楼盘。刚刚开盘即快销近20%的豪宅公寓长安太和项目的销售人员介绍,鉴于此次新政对二套房的认定是“认房不认贷”,保护了自住改善型等高端物业的刚性需求,所以近期项目客户多以向城市核心区转移的高端置业群体为主。长安太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开发商所首倡的纯高端生活方式是该盘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另外,长安太和虽为公寓,但使用年限等方面与一般住宅相同,更是受到了一些需要多套户型的高端客户的追逐。

据悉,长安太和位于建国门内大街、国际饭店西侧,距天安门广场仅1500米。项目所在区域会聚了北京顶级生活、教育、医疗及商业配套。与其毗邻的金宝街汇集了众多一线时尚与高端消费品牌,周边史家小学、北京二中、协和、同仁、北京医院等教育医疗配套齐全,可谓北京核心区的生活品质巅峰资源地带。

推盘幅度骤降核心区供需矛盾凸显

新开盘数量的骤减是限购令对京城房地产市场的另一明显影响。受新政影响,不少开发商已经明确表示将推迟开盘时间。

相关数据显示,2月份开盘项目仅为12个,而且其中三分之二为处于远郊的老项目后期。即便被认为是开发商推盘“小阳春”的3月,预计开盘入市的也仅有19个项目。虽然开盘数量受政策影响不小,但北京土地的紧张态势也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限购政策使购房指标唯一化的同时,也诠释了北京寸土寸金的现状,尤其是城市核心土地的稀缺性。二环内连续六年无新增住宅用地的审批已经不是新闻,区域内楼盘后续供应也初现“断炊”危机。

而对于高端品质物业的追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以及北京世界化城市程度的提升,在不断提高。在这种大环境下,长安太和成为市场热点就不足为奇了。

搜房网数据显示,二环内在售高端住宅仅有长安太和、霞公府等10余个项目,其中老项目后期占据一半以上,能够提供的房源为500套左右。长安太和作为目前区域内较大的房源支持,将在未来1~2年内为区域提供279套房源。项目负责人介绍,长安太和一期首推为四号楼,采用双大堂设计,基本户型按不同单元分为一居到四居。持续大量涌入的购房需求将二环内高端住宅的供应匮乏再次放大。据悉,自开盘至今,长安太和项目一直受到颇多关注。

2011年2月22日,住建部与各地签订保障房建设责任书。北京将新开工建设、收购保障性住房20万套,占全市新开工住宅套数60%以上。此外,随着此次限购细则的出台,中高档商品房审批将会从严。这就意味着北京市核心区中高档商品房的供应将逐渐趋紧,从而导致此类核心区住宅供求矛盾更加严峻。

核心指标 第7篇

1 网络组织相关概念界定

国外经济界大量使用的组织网络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及网络组织 (Network Organizations) 都是指这种中间形态, 具有同一内涵。在对网络组织的基本特征描述方面, 索罗里明确指出“由于网络成员的数量和相互间的相互作用的强度不同, 这种组织网络表现出不同的松散或紧密程度”, 然而“战略性 (strategic-issue focus) 、长期合作性 (long-term relationships) ”仍是网络组织的重要特征。

我国经济学界称之为中间性组织或网络组织 (Network Organization) 。陈红儿、刘思傲首先明确使用“中间性组织”一词, 之后杨蕙馨、冯文娜对中间性组织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由于经济学研究中一般将企业 (Firm) 与组织 (Organization) 视为可替代概念, 由此可知国内外学者所称的网络组织、组织网络及中间性组织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对象的命名, 以下将统一使用“网络组织”来描述这种组织形态。

2 网络组织的核心判定指标及对企业集团与产业集群的分析

2.1 网络组织的核心判定指标

经济学界认为网络组织分布于企业和市场之间谱线上, 其具体形态多种多样。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有虚拟企业、企业集团、特许经营、企业网络、战略联盟、企业集群、分包、卡塔尔等诸多形式。然而由于没有明确网络组织的核心判定指标, 导致将企业集团、产业集群及连锁经营包含在网络组织范畴中出现对网络组织内涵扩大的错误。

经济界普遍认为, 市场机制是一种平等协商机制, 而企业机制则是一种威权命令机制, 这种威权来源于对财产所有权而带来的控制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企业区别于另一个企业最根本的标志也是拥有的不同资产所有权, 而产权控制关系使威权机制发挥作用成为了现实, 因此连锁经营不应该归属于网络组织的范畴。

产权经济学认为产权安排对于企业治理具有根本性的影响, 因此企业关系界定应该明确产权关系。根据经济学界关于产权和交易关系的研究相关成果, 以及索罗里对网络组织特征的概括, 我们认为成员企业间应具有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但不应存在产权隶属关系是判定是否属于网络组织的两个核心指标, 二者缺一不可。

2.2 企业集团与网络组织的关系

企业集团是由母公司、子公司和关联企业等多个法人企业组成的企业联合体, 产权关系是企业集团形成的最核心的纽带。结合理论研究成果和现实经济中人们对企业集团的一般认识, 本文认为:企业集团是由具有所有权控制关系的母公司、子公司及子公司的子公司等所构成的所以权紧密控制的企业联合体。以产权控制为纽带形成的企业集团虽然其内部成员在法律上独立, 并具有稳定的合作关系, 但威权机制在成员内部直接的协调上仍然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 以产权控制为特征形成的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类似, 属于企业内网络 (Intra-firm Network) 而不是网络组织 (Interfirm Network) , 不应将其包括在网络组织之内。

2.3 产业集群与网络组织关系

产业集群 (Industrial Cluster) 或企业集群 (Enterprises Cluster) 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的具有较强产业关联关系的企业和机构集聚现象。产业集群是基于相似的区域文化及地理位置的接近形成了规模化的产品和要素市场而形成了规模效应;方便了企业间的沟通与资源流动, 有利于企业间的信任合作;同时由于集体学习与知识外溢促进了创新效应而产生的一种聚集现象, 本质上属于经济地理学上的概念。虽然集群中的企业由于相互合作会形成网络组织这样的经济形态, 但产业集群和网络组织并不处于同一研究范畴和层次, 因而也不应在网络组织之内。

3 网络组织的类型、特征及相互关系

依据一定指标对网络组织进行分类和准确命名是深入理解网络组织不同特征的必要基础。陈红儿, 刘斯傲从企业间关联纽带的角度将中间性组织归纳为地理空间为纽带的产业集群、以产权为纽带的企业集团和以各种契约关系为纽带的网络组织等三种主要的中间性组织类型。齐东平则将中间性组织归纳为地域空间联系、产权联系、各种契约关系联以及习惯和约定俗成联系为纽带的四种类型。正如上文指出, 这种类型划分扩大了网络组织的内涵边角,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不同纬度对网络组织进行分类。

3.1 合作关系的持续性维度

从合作关系的持续性上, 可将网络组织分为项目型网络组织 (Project Inter-firm Network) 和关系型网络组织 (Relational Interfirm Network) 。

项目型网络组织与虚拟企业 (Virtual Enterprise) 或动态联盟 (Dynamic Alliance) 的内涵基本一致,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经济实体, 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为了共同完成一项目任务而形成的一种暂时性组织形式。项目型网络组织结构具有显著的动态性, 成员关系主要依靠显示性契约 (Explicit Contracts) 进行规制 (Regulation) 。

关系型网络组织是指两个以上的网络成员基于长远发展和长期性合作关系而形成的一种战略性组织联盟形式。关系型网络组织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成熟的成员关系主要依靠隐含性契约 (Implicit Contracts) 或关系型契约 (Relational Contracts) 进行规制。

3.2 网络组织治理结构维度

从治理结构维度, 可将网络组织分为主从型网络组织 (Hierarchy Inter-firm Network) 和平等型网络组织 (Equality Interfirm Network) 。

虽然网络组织成员在法律意义上是独立、自主、平等关系, 但由于网络成员在合作领域中的实力差异, 因而在合作过程表现出围绕核心企业的主导—从属网络结构关系, 这种形式我们称之为主从型网络组织。由于主从型网络成员存在实力上的不对等, 通常情况下会导致从属企业对主导企业存在较大的依存度, 因此这种网络组织一般表现得比较稳定。

平等型网络组织是指合作领域内实力相当的企业所结成的一种组织联盟形式。由于平等型网络组织成员实力相当, 因此组织成员一般较少, 且合作范围较小。从这个意义上讲, 平等型网络组织与动态联盟的含义类似, 与战略联盟的含义存在一定的交叉。

3.3 网络成员产出间是否存在供求关系维度

从产出间是否具有供求关系, 可将网络组织分为横向网络组织 (Horizontal Inter-firm Network) 和纵向网络组织 (Vertical Interfirm Network) 。

横向网络组织是指产出没有供求关系, 处于同一产业层次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的经济实体之间为了开发新产品、占领新市场或为了快速形成规模经济等从而获得优势竞争地位而结成的组织联盟形式。这种联盟形式既有可能是短期任务导向也有可能是长期合作导向。对网络成员间存在较强的市场竞争关系的横向网络组织, 它们之间的合作通常是为了加快研发进度、降低研发风险而结成的短期合作关系;对于在各自地域市场一定竞争力较强, 而在对方地域市场竞争里较弱的能力互补性企业所结成的横向网络, 则有可能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纵向网络组织是指产出具有一定供求关系的处于不同产业层次两个及以上的独立企业所构成的一种组织联盟形式, 基本上类同于常所指的供应链或供应链网络组织。所不同的是供应链网络是从最终产品的生产及提供给最终客户的整个形成过程的角度进行命名的, 而纵向网络组织是从组织成员的产出具有一定的供求关系的角度给予命名。需要指出的是, 纵向网络组织是网络组织的一种, 具有联盟的性质, 而供应链或整个网链上的成员组织并不必然结成联盟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 供应链的边界可能大于纵向网络组织的边界。

4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 对于网络组织内涵边界应该从产权归属关系及是否具有相对稳定的合作两个核心指标进行判定;连锁经营、企业集团及产业集群不属于网络组织的范畴;从合作关系的持续性、治理结构以及网络成员的产出间是否存在供求关系三个维度进行分类有助于对网络组织的内涵形成更深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Hans B Thorelli.Network:Between Market and Hierarch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6, 7 (1) .

[2]Oliver EWilliamson.Compa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1, 36 (2) .

[3]Raymond EMiles, Charles C Snow.Cause of Failurein Network Organizations[J].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 1992, 34 (4) .

[4]GrahameThompson.BetweenHierarchiesandMarkets:TheLogic and Limits of 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Press, 2003.

[5]齐东平.中间性组织的必要性及其组织功能[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3) .

核心指标 第8篇

1概述

随着国网公司信息化快速发展, 公司信息化应用级设备逐渐增加, 其指标监控已成为当前重要工作内容, 将重点讨论核心资源及重要指标管控措施及平台设计。

(1) 创新管理模式 , 通过对重要指标的监控 , 科学评估电网发展现状, 确定电网发展薄弱环节, 推进电网发展质量预警体系, 及时发现和追踪电网发展存在的问题, 促进电网发展质量和电网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2) 切实推进 “ 四统一 ” 计划管理 , 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管理新要求, 结合代管县供电企业上划后管理基础的新变化, 加强监督, 实现管理清晰、 流程顺畅、 管控有力的计划管理体系。

公司核心 资源及重 要指标管 控平台具 有良好的 扩展性和 适用性 , 通过重要 指标监管 , 平台利用 已有的业 务数据将 经营管理 过程看清 楚 , 通过综合 分析出大 量反映公 司情况的 的 “动态 ” 指标 , 将静态指 标的 “死 ” 变为动态 指标的 “活”, 生成能反映业务动静状态的管控报告 , 并根据需 要可以层 层穿透寻 找问题本 质 , 为经营管 理行为提 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2核心资源及重要指标管控平台架构

平台使用多层的分布式应用模型, 应用逻辑按功能划分为组件, 各个应用组件根据他们所在的层分布在不同的机器上。 为了解决两层 模式 (Client/Server) 的弊端 , 在传统模 式中, 客户端担当了过多的角色而显得臃肿, 在这种模 式中 , 第一次部署的时候比较容易, 但难于升级或改进, 可伸展性也不理想, 而且经常基于某种专有的协议通常是某种数据库协议。 它使得重用业务逻辑和界面逻辑非常困难。 多层企业级应用模型将两层化模型中的不同层面切分成许多层。 一个多层化应用能够为不同的每种服务提供一个独立的层, 以下是典型的4层结构:

(1) 运行在客户端机器上的客户层组件 。

(2) 运行在J2EE服务器上的Web层组件 。

(3) 运行在J2EE服务器上的业务逻辑层组件 。

(4) 运行在EIS服务器上的企业信息系统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 层软件 。

3管控平台业务应用内容

管控平台的业务应用内容是基于公司核心资源指标监控如下8个专业部门的场景: 建设专业, 人资专业、 财务专业、 营销专业、 运检专业、 物资专业、 发展专业及企协部分。

3.1人资专业

人力资源部目前归口管理的指标包括两方面内容:(1) 企业负责 人指标 , 由人资部 牵头 , 各责任部 门具体负 责 ; (2) 核心人力资源指标 , 包括接入运营监控中心的人力资源基础指标共63个, 人力资源专业同业对标指标6个, 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人力资源专业指标2个。

3.2基建专业

本模型适用于公司总部。 主要实现4个功能: (1) 通过柱状图直观展现公司电网建设变电与线路部分开工、 投产实际情况;(2) 通过折线图详细显示重点工程形象进度, 突处反映影响工程建设及需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的难点问题;(3) 通过文字描述及图例及时掌控反映一线施工风险作业及现场各级安全管控情况;(4) 通过预警提醒功能显示工程建设环节出现问题, 需相关部门配合解决。

电网建设动态从反映公司电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突出问题为出发点, 拟使用 “工程建设管理” 与 “工程安全管理” 两个模块分为3个层级进行模型的设计 与构建 , 展现公司电网建设取得的成绩与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通过系统相关数据的展现, 详尽阐述各工程目前所处的形象进度以及施工现场安全管控情况, 切实做到展现功能与数据显示3个同步 (即: 工程进展实际情况与数据显示同步、 工程建设掣肘难点与反映问题同步、 安全管控措施与风险等级同步), 深化电网建设用心管理理念 , 工程建设 与系统展现相结合, 为全面提高公司电网建设水平提供决策与参考。

3.3财务专业

财务重要指标监管平台的主要功能是: 通过集成在线信息系统基础信息, 动态分析影响相关财务指标的主 要因素 , 明确责任主体, 形成经营全过程重要指标的反映、 监督、 管控、 预警、 反馈、 调整、 考核的动态闭环管理机制, 及时解决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财务重要指标监管平台建设的总体思路是: 以同业对标为主线、 以经营目标为基础, 建立指标模型, 设置预警区间, 动态沟通反馈, 最终实现实时监控重要指标、 实时调整管理行为、 实时修正经营目标。 从同业对标、 经营管理、 工程管理、 资金管理4个方面入手, 实现财务对业务的实 时反映 、 对经营行为的实时监督、 对经营业绩的实时管控、 对经营成果的实时预警、 对经营问题的实时反馈、 对经营管理的实时调整、 对责任主体的动态考核, 确保财务及时体现业务动态、 业务行为符合财务规范、 业务结果满足效益目标, 全面提升财务对业务的洞察力、 约束力和引导力。

3.4营销专业

根据营销 业务管理 要求 , 实现3方面主要 工作目标 , ( 1 ) 突出反映 公司营销 工作情况 , 选择的营 销核心资 源和重要 指标要能 够充分展 示和反映 营销工作 的实际情 况 , 将工作质 量予以全 景式体现 , 把握整体 工作水平 , 全面提升 营销工作 质量 。(2) 监控关键 流程节点 推进情况 , 对各类重 点业务进 行全程监 控 , 实现对营 销专业涉 及的各类 业务全面 覆盖 , 坚决避免 业务管理 无人问津 的情况出 现 。 监控各环 节业务办 理时限 , 积极关注 业务进展 , 协调处理 涉及多部 门的问题 , 确保工程进展顺利。(3) 及时发现工作的薄弱 环节和不 足之处 , 通过对核 心资源和 重要指标 的监控 , 发现存在 的问题 , 能够有针 对性地部 署相关管 理提升工 作 。

3.5运检专业

从运检专业应用的各类信息化系统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业务数据推送到运监中心, 将运检业务数据主动融入公司整个大工作流程, 利用运营监控平台与其他专业推送数据协同分析研判, 实现对运检核心业务和重要指标的预警, 为及时采取恰当纠偏措施以及合适运检策略提供指导。

3.6物资专业

物资资源监控系统从 “计划管理 ”、“物资供应 管理 ”、 “仓储管理 ” 等3个方面 , 进行模型的设计与构建 。 通过定量分析招标采购批次计划执行情况、 物资合同签订情况、 物资到货情况、 库存周转率等, 为提高物资采购与供应效率效益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3.7发展专业

为了全面提升规划计划管理水平, 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发展部认真剖析了规划计划管控存在的问题, 梳理出了需通过运营监控平台加强管控的重点业务, 包括电网规划质量、 综合计划、 农村电网、 新能源接网并网服务等4个方面, 以信息平台促进效率提升, 以事件预警提升工作 成效 , 深入揭示问题, 直观展示工作, 推动规划计划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3.8企协部分

目前对标工作的管控模式是: 公司层面每月由公司各专业部门上报指标完成情况并分析同比或环比升降情况, 由专业部门对各基层单位的对标工作进行分析评比, 企协分会每月汇总各部门指标数据, 并进行综合分析; 每季度国网公司发布季度指标完成情况并发布对标结果和排序, 公司每季度根据国网公司发布的对标结果进行分析和评比。

4管控平台数据集成设计方案

4.1集成需求

根据运营中心专项展现分析设计成果, 结合专项展现分析数据需求, 分析结构化数据中心数据存储架构与专项展现分析应用的关系, 形成运监专项展现分析数据存储与分布结构。

4.1.1数据存储与分布

按照运监专项展现分析设计成果及数据需求, 结合数据中心数据存储规范, 将数据区域分为ODS区及展现分析区, 具体如图1所示。

(1) ODS区 : 存放指标数据及明细数据 , 其中指标数据直接使用运监中心已有指标数据, 故该区域的指标数据即为运监中心现有指标数据; 明细数据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运监中心已接入的明细数据, 另一部分是按照专项展现分析的数据需求, 从业务系统重新接入的明细数据。

(2) 展现分析区 : 存放用于专项展现分析需求的指标数据及明细数据, 仅保存专项展现分析需求的指标数据及明细数据, 其数据全部来自ODS区。

4.1.2数据流转

根据运监专项展现分析数据需求来源, 分析运监中心现有数据及各业务应用系统数据的分布, 形成数据流转关系图, 具体如图2所示。

4.2数据集成设计

4.2.1模型

模型设计主要完成运监专项展现分析相关数据存储模型设计工作, 主要包括ODS区指标数据、 明细数据及展现分析区指标数据、 明细数据等4方面的内容。

(1) ODS区存储模型

指标数据存储模型: 指标数据需求直接使用运监中心已有指标数据, 无需设计新模型。

明细数据存储模型

明细数据存储模型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直接使用运监中心已有明细数据, 无需重新设计, 另一部分属于新 增需求 , 则根据实际业务流程需求进行设计, 保证数据接入简便易用。

(2) 展现分析区存储模型

指标数据存储模型存储参考运营监测 (控) 支撑系统的模型设计, 同时分析指标数据应具备属性 (指标名称、 统计时间、 统计单位、 本期值、 本期累计值、 同期值、 同期累计值) 兼顾数据量以及模型实用性进行设计。

明细数据存储模型主要用于存储数 据量大的 明细数据 。 明细数据存储模型基于实际业务流程需求进行设计, 确保实现业务流程数据存储需求并有效支撑前端展现分析能力。

4.2.2业务系统数据接口集成

按照目前运监专项展现分析数据需求, 业务系统数据接口集成设计主要实现明细数据从业务系统到数据中心ODS的流转集成设计。

根据如下技术路线适用场景 , 在进行接 口集成设 计时 , 运监中心及业务部门通过协商确定一种技术路线, 并按照该种技术路线定制详细的数据接入方案, 实现明细数据接入至数据中心, 如表1所示。

4.2.3台区线损精益管理

数据中心 侧接口集 成设计主 要是实现 指标数据 、 明细数据 从ODS区流转至 展现分析 区 , 供前端展 现分析应 用使用 。

数据中心内部的流转主要是采用ETL技术进行实现的。

5结语

以公司核 心资源及 重要指标 管控平台 为应用目 标 , 开展了核 心资源及 重要指标 管控的创 新应用 。 公司核心 资源及重 要指标管 控平台注 重数据的 沉淀和变 化趋势分 析 , 结合各专 业部门实 际需求 , 借鉴国家 电网公司 已有成熟 技术路线 , 进行业务 成场景设 计 , 实现公司 资源整合 , 提升公司运营水平。

参考文献

[1]郭永基.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周广声.信息系统工程原理、方法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张彩虹,李宗明.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严林伟.数据存储安全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04:220.

[5]李越冰,刘洋.智能电网发展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

[6]李桂陵,孟静,等.企业集团管控模式的选择及构建[J].管理视野.2012,(1).

[7]陈宏明,党兴华.母子公司战略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党会月刊(综合),2007,(9).

[8]俞明.企业集团战略管控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0).

核心指标 第9篇

1. 生产经营能力评价指标。

生产经营能力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一系列活动的指标, 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是影响企业整体业绩的关键因素。要求企业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最好的品质和服务来满足瞬息万变的客户需求, 做到时间、质量、成本的协调统一, 主要包括产品品质指标、交货效率指标、质量指标等。

2. 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 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应该包括研究和开发能力指标、核心人才比率、员工培训比率等。

3. 管理能力和治理能力评价指标。

管理是运营公司, 而治理的作用是确保这种运营处于正确的轨道之上。企业管理通过控制企业各项行为直接影响企业业绩, 公司治理通过影响企业家的素质和努力程度来间接影响企业业绩。管理能力是指管理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体现管理者对生产者的决策、计划、智慧、协调与控制的能力等。治理能力主要反映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体现所有者对管理者的激励、约束与监督的能力等。评价指标包括股权的集中度、内部人持股比率、董事规模等。

4. 企业与客户关系评价指标。

企业为顾客提供高度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价值, 通过加强与顾客的联系, 提供有效的顾客服务, 保持与顾客的长期关系, 从而达到企业与顾客双赢的目的。企业与客户关系的状况对销售额和利润有直接影响, 主要设置的指标包括用户保持率、顾客忠诚度、市场份额等。

二、中国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特点

1. 突出企业经营效益, 以净资产收益率为主导指标。

指标体系重点突出企业的经营效益, 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参照了国际通行的做法, 以净资产收益率 (国际上称为投资报酬率) 为主导指标, 重点反映企业的财务效益状况, 推动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 运用现代财务分析技术, 制定基本指标评价体系。

指标体系依据现代财务分析原理, 按照各项指标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程度, 从企业的财务状态、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 选取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密切相关、影响较大的重大指标, 建立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指标体系结构。

3. 以全国统一颁布的评价标准值为基准。

企业财务评价体系以横向对比分析为基础, 利用全国企业会计信息统计资料,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 统一测算制定和颁布行业、规模等不同分组的标准值, 这在中国尚属首次。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值, 便于企业在同行业、同规模和同区域内的比较, 并减少了评价工作中的人为因素。

三、当前中国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1. 财务评价的过去性。

现行财务报表中, 某些会计要素定义的狭隘性, 以及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 使得会计要素所反映的内容不完整, 收入和费用计量不准确, 导致财务评价的过去性。现行资产的确认主要强调以交易为前提, 交易活动立足于过去的经济行为。以交易和事项观定义的资产, 使得人力资源、金融衍生工具、自创商誉等无形资产得不到确认, 将信息使用者在决策中比较关注的信息排除在财务报表以外。

2. 收益的非全面性。

由于现行财务报表采用传统收益观, 导致收益的不全面, 以至于无法准确预测企业未来的收益状况。传统收益观在计算净收益时, 遵循的是权责发生制、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实现原则要求在确认收入和利得时, 不仅权利或义务的变化已经发生, 而且必须通过相应的交易可以转换成现金或取得现金索要权。这样, 净收益是通过以现时价格计量收入, 而按配比原则以历史成本计量成本费用。这就会引起财务报表内在逻辑的不统一, 计算出来的收益也不够真实可靠。

3. 定性评价的欠缺性。

现行财务报告中相关的质量性因素不足, 导致定性评价的缺乏, 从而使得许多反映企业战略发展的因素被排除在外。行业转换、技术进步、政府行为和需求的改变以及竞争对手的活动等对于公司的经营成败都至关重要;企业组织制度、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管理层价值观与能力等相关质量性信息, 在现行财务报表中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 我们应结合企业历史情况和现状, 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市场的发展等方面, 充分地考虑财务报告数量性资料以外的相关质量性因素, 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评价。

4. 财务评价的短期性。

由于财务评价指标缺少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未来和长期发展能力的指标, 导致评价结果的短期性。传统财务评价指标与传统财务管理相适应, 没有考虑战略因素, 只注重对过去业绩的评价, 忽视了对企业未来和长期发展能力的评价, 缺乏前瞻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 导致评价结果的过去性和短期性, 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5. 未来预测的非准确性。

由于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指标严重不足, 某些指标计算公式不合理, 导致企业未来的财务风险和报酬无法准确预测。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对各类债权人的偿债能力, 并未反映企业现金流转的能力。在流动资产中, 包含大量的应收账款等债权资产以及变现能力较弱的存货, 如果这些资产的质量不高, 难以如期变现, 势必造成所有账面流动资产可以及时足额偿付到期债务的假象。同时, 由于历史的原因, 在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 某些指标计算存在一定的问题, 有些比率口径不一致, 导致计算的结果不准确, 不能准确预测企业的未来风险和偿债等能力。

四、科学设置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考虑因素

1. 企业构建难度。

企业构建难度是决定企业是否具备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构建难度越大, 企业的竞争对手越少, 本身的竞争力也就越强。构建难度高的企业通常具备如下的要素特征:初始投资规模较大, 从而使得能够具备这种投资规模的企业越少越好:产品应当与一般产品具有明显差别、没有替换品;拥有的资源必须具备稀缺性、独占性特征, 此处的资源包括上游的矿产资源、能源以及下游的销售渠道、服务网络等。技术把握难度较高, 有明确政策扶持以及准进限制。企业构建难度主要可以用初始投资额、单个均匀企业总资产这两个财务指标来进行衡量。

2. 企业扩产难度。

企业扩产难度是另一个决定企业是否具备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现有企业扩产难度越大, 供给增加越慢, 越轻易形成长期的供不应求。扩产难度高的企业往往具备如下的要素特征:投资周期较长、项目投资额度巨大:其产品的消费者认可度高或者消费者适应其他产品的转换周长或转换本钱较高:资源的勘探、施工、投产的周期长且投资规模大;当前技术和改进技术的开发采用周期长、本钱高:新项目的审批难度高。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可以利用消费习惯改变周期、新项目投资周期、消费转换本钱和新项目新投资本钱等指标判定行业产扩张难度。显然, 假如行业中几乎没有新增产能, 现有企业将具有较强竞争力。

3. 运用鱼骨图分析法, 识别具体的价值驱动要素。

鱼骨图是通过图形的方式, 分析各种特定的问题或状况的可能原因, 把它们按逻辑层次表示出来。在使用鱼骨图工具时, 尽可能将其中的因果逻辑关系, 按相互之间的联系整理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鱼骨状图形, 找出为实现某一战略目标所要采取的行动和需要改进的关键成功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非财务目标。以客户满意度为例说明鱼骨图分析法在建立非财务指标体系中的应用:假设发现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产品或服务特征、顾客关系、形象与声誉。这三个因素又分别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如产品或服务特征是由质量、功能、价格和时间四方面决定的。如此分解下去, 就能够确认是哪些具体的价值创造活动决定了顾客满意程度的大小。这个分解过程可以持续到企业认为已经找到可控的、对企业价值形成有基础作用的活动。其他的非财务指标也可作类似的分解, 以确认具体的价值驱动要素。

4. 构建以EVA为核心的企业财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

(1) 调整账面收益和账面资产。构建以EVA为核心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企业对会计收益和账面资产进行调整, 减少会计扭曲。这一点非常重要, 也是EVA指标优于传统财务指标的关键点之一。传统财务指标可从相关的会计报表中直接取得数据计算得出, 而EVA需要对会计报表的数据进行调整, 以消除传统会计中不合理的因素, 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增值情况。 (2) 选取相关的财务评价指标。财务评价指标的选取关系着其是否能真正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同时也关系着是否能对企业的经营者起到较为公正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是否能够有效地协调相关利益人之间的关系。本文构建以EVA为核心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遵循公正客观原则、全面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选取核心财务评价指标与辅助性财务评价指标。 (3)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在评价指标体系中, 各个评价指标在综合评价结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为了使评价的结论更具有客观性和可信性, 原则上就要求应该对每一个评价指标赋以不同的权重。指标赋权方法主要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主要有德尔菲法等, 比较简便, 但权数的设定易受到评价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难以正确评价指标间的内在结构关系;客观赋权法确定EVA指标体系的研究中, 有学者提出利用BP神经网络法进行指标赋权或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赋权。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指标赋权方法。

参考文献

IMS核心网网络安全指标体系研究 第10篇

一、关于IMS网络安全威胁的分析

1 IMS就是一种融合通信系统体系, 其需要进行SIP的应用, 从而进行会话对象的提供, 这就离不开IMS方案的应用, 进行控制策略及其承载策略的更新。这需要保证IMS终端不同应用策略的更新, 实现分组域核心网体系的健全, 保证核心业务的控制, 提升其应用效益。

IMS技术的应用更有利于进行网络安全性的提升, 并且其具备简单性、灵活性、标准开放性, 能够进行网络的有效接入。IMS技术的应用, 能够为多媒体业务数据的开展, 提供良好的应用平台, 从而满足运营商的工作需要, 而不是仅仅进行接入技术的应用, 其具备良好的集中式架构, 是一种具备良好运营效益的商业模式。

2在实际工作中, 为了解决通信系统的问题, 我们必须防备来自各个方面的安全威胁, 针对网络协议的基本模式及其系统弱点进行分析。在实际过程中, 攻击者的目标大多是网络的弱点。针对网络及其系统弱点的利用, 从而进行敏感数据的操作, 进行网络服务的滥用。目前来说, 影响IMS网络正常运行的因素是非常多的, 比如没有经过授权或者操纵进行的服务。攻击者会通过窃听、伪装、流量分析等进行敏感信息数据的获取或者操纵。

这里面也涉及到完整性的威胁, 就是攻击者对系统接口的数据进行修改, 进行插入、重放或者删除等操纵, 进行用户合法权益的侵犯。从而不利于其网络服务的正常开展。于是就出现人为干扰用户传输、控制数据等的情况, 导致合法用户无法进行服务的使用。或者滥用特权进行未授权服务的应用。所谓的服务否认, 就是用户及其网络不承认曾经发生过的操作。

二、IMS网络安全机制方案的优化

1 IMS安全体系的应用, 更有利于进行安全威胁的预防。这里面涉及到一整套的IMS网络安全策略的应用, 这需要保证IMS安全体系的健全, 保证UE网及其网络应用环节的协调, 这涉及到的应用原则是非常多的, 其涉及到了接入及其核心网络的安全机制应用。针对其接入的环节, 我们需要做好安全及其身份的认证, 从而提升其安全机制效益。这就需要进行IMS安全机制的双向认证分析, 满足现阶段工作的要求, 这涉及到安全联盟的相关英语工作, 进行安全保护的提供。

目前来说, 2G系统存在的安全缺陷是非常多的, 比如核心网缺乏标准化的安全解决方案。3G系统着力于进行核心网的IP业务的保护。IMS在核心网的应用中, 进行了网络域安全概念的引进。网络域安全是由单个机构所进行管理的网络, 在同一安全领域内进行相同安全级别的应用, 并且保证其特定安全服务的享有, 其需要进行服务的安全性、数据完整性的保证, 从而进行重放攻击的防止, 满足密码安全机制的应用需要, 实现协议安全机制的应用需要。通过对网络域内部实体及其网络域的协调, 保证安全性的保护。

2通过对现有IMS安全标准体系的优化, 可以保证其解决方案的完善, 这涉及到网络及其客户的双向身份认证模式, 进行机密性的保护, 保证完整性保护方案的应用, 进行逐跳安全模式的应用, 保证网络实体的通信单独保护, 满足运营商的工作要求。

这也涉及到A-IMS技术的操作, 为了解决实际工作的问题, 必须针对其缺点进行分析, 从而满足IP网络系统的工作要求, 从根本上来说, IP网络自身存在脆弱性, 这就导致IMS网络应用过程中的麻烦, 导致其网络架构、协议管理等问题的出现。通过对CSCF实体攻击模式的应用, 更有利于满足现阶段的工作需要。IP网络会频繁进行拒绝服务的发生, IP网络具备先天脆弱性, 从而不利于网络技术的优化。CSCF能够进行管理及其呼叫控制的应用, 其面对不同的用户, 存在不同的隐患。

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也要进行网络通信协议体系的优化, 针对其内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 针对协议的漏洞、缺陷等进行分析, 进行STP协议等的健全, 保证UDP承载模式的优化, 进行不同数据库的连接优化, 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其泛洪的影响, 这就需要进行完整性保护, 避免出现攻击者数据篡改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 攻击对象可以进行用户数据的修改, 从而不利于网络用户的认证。

3为了解决上述的安全问题, 我们需要进行网络关键实体技术的优化, 比如进行CSCF、物理及其安全管理的安全保护, 保证IP多媒体子系统的更新, 进行STP用户合法性的检验, 保证数据的私密性, 保证其整体完整性, 保证进行STP应用技术的优化。

A-IMS的主要网元涉及的知识是非常多的, 比如承载管理模式、应用管理模式、策略管理模式、安全管理模式等, 通过对安全网元体系的健全, 做好A-IMS的集成安全及其统一安全管理是必要的, 从而保证其整体安全性的增强, 保证IMS网络安全性的提升。

通过对双向防火墙的应用, 利用入侵检测系统进行网络及其终端的保护。从网络运营这个方面上来说, IMS网络系统安全性的提升, 需要做好姿态代理及其移动安全代理等环节, 实现智能终端的有效操作, 进行姿态代理模式的优化设置, 这也需要进行终端操作系统、防火墙情况等的分析。强制终端要求其具备良好的安全等级, 目前来说, 我们的IMS网络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 有必要进行通信网络系统安全性方案的更新。

结语

在实践过程中, 为了提升IMS网络的应用安全性, 我们需要针对安全操作中心, 做好安全管理的工作, 实现网络多级安全管理效益的提升, 做好系统的整体控制, 提升其集中控制效益, 保证安全策略的更新, 保证网络安全的自动性控制, 做好安全管理的每一个步骤, 进行相关安全策略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海峰.万兆与你携手共筑网络安全[J].通信世界, 2003 (34) .

[2]石瑛.对网络安全的思考[J].中国有线电视, 2004 (15) .

核心指标 第11篇

关键词: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引言

根据国家旅游局2006年3月23日发布的《绿色旅游饭店》标准 (LB/T007-2006) 中的定义, 绿色旅游饭店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 坚持清洁生产, 倡导绿色消费, 保护生态环境的饭店, 其核心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永续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绿色旅游饭店是一种新的理念, 它要求饭店将环境管理融入饭店经营管理中, 以保护为出发点, 调整饭店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服务方式, 实施清洁生产, 提供符合人体安全、健康要求的产品, 并引导社会公众的节约和环境意识、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消费。它的实质是为饭店宾客提供符合环保要求的、高质量的产品, 同时, 在经营过程中节约能源、资源, 减少排放, 预防环境污染,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1]

绿色饭店的发展与成熟需要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理论作为引导, 绿色饭店的核心竞争力最终目的是实现顾客需求, 赢得顾客忠诚, 使饭店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并获得超额利润。我国绿色饭店还处于探索阶段, 在绿色技术应用和酒店运营管理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由于在产品和服务上竞争优势不明显, 难以进入国际市场, 失去了与国际饭店集团竞争的机会, 因此我国绿色饭店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 应积极主动迎接挑战, 按照低碳经济的要求, 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 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环保的绿色产品, 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从而打破绿色贸易壁垒, 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内涵

(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般评述

1990年, 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 和英国学者哈默 (Gary Hamel)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经典论文《公司核心竞争能力》中首次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文中认为, “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协调各方面资源的知识和技能综合。”随着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 核心竞争力迅速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热点, 众多学者纷纷对它的内涵、构成要素、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综合来看,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主要有三大流派:一是以迈克尔·波特 (Michel E.Porter) 为代表的“市场结构论” (又称环境论) , 它侧重于从企业外部产业结构和企业的市场定位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二是以伯格·温纳菲尔特 (B.Wernerfelt) 为代表的“资源基础论”, 该理论侧重于从企业内部的资源差异性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 认为企业间存在的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积累的知识的差异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三是以普拉哈拉德 (C.K.Pr ahalad) 和哈默 (Gary Hamel) 等为代表的“企业能力论”, 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能力体系, 企业特殊能力的积累、保持和运用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2]

朴明子 (2008) 结合饭店企业的特点, 将饭店的绿色竞争力定义为: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 饭店基于环境保护和自身利益的需要, 采用可持续发展战略, 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来合理配置饭店资源、提供绿色客房及服务, 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的同时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3]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所具有的“对抗”能力。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来源于饭店的竞争优势及这种优势的持续性和扩展性, 它有利于绿色饭店构建企业战略、发展核心业务、走向集团化发展。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由绿色产品、人力资源管理、品牌营销以及企业文化4个方面构成。

(二) 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为了帮助绿色饭店企业正确认识其自身的竞争优势及与其他饭店企业之间的差距, 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评价工作。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要素评价体系将各方面的信息用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 可以为饭店管理者提供关于打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各种信息, 可利用指标体系来设定目标并监测影响的成果。指标体系有助于绿色饭店产品设计和政策的制定。选择何种指标、多少指标构成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不仅要考虑数据来源的可能性和可靠性, 而且还要有理论依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本文在构建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时, 主要依据以下原则:

一是必要性原则。不同的指标反映不同侧面和内容特征, 且对于某项具体的经济活动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也有较大的差别, 选取指标时应考虑对核心竞争力影响的必要性, 即对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程度, 做到所选指标个数取舍得当, 主次区分严格, 突出直接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设置的指标体系必须适应饭店所处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 计算方法科学, 操作简单, 资料易取得。

三是全局性和代表性。要求设计的各指标必须概念界定清晰, 既能科学地反映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的全貌, 又能从个别要素的角度对绿色饭店整合自身资源、发掘其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有重大影响。

四是综合性原则。评价应该充分考虑绿色饭店企业的显在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通过多维度的设计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评价要素, 形成一个多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同时考虑到饭店企业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相结合的特征, 寻求能够反映和评价绿色饭店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共性因素、更多对环境负责任的角度进行评价指标的设计。

三、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要素评价体系构建

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若干绿色饭店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如朱磊等 (2009) 构建饭店绿色度评价体系;向飞、丹晴等 (2012) 在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构建绿色饭店评价指标体系, 其在指标的结构体系和参数设定等方面各具自身特点及适用性。本文对于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绿色饭店评价体系进行研究, 其研究成果主要是从绿色饭店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流程管理等几方面进行指标设计, 现有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很少涉及企业战略管理层面。绿色饭店从性质上说还是现代企业, 要获取竞争优势必须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提炼, 本文对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要素评价体系的构建也建立在这一层面的认识上。

本文借鉴了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根据饭店核心竞争力理论及各个要素在突显绿色饭店竞争优势中所发挥的作用, 构建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要素评价体系的逻辑框架 (图1) , 旨在指导绿色饭店抓住机遇、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 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 实现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要素协同可持续发展。

从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要素评价体系的逻辑框架图中可见, 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评价要素由三个层次构成, 分别为环境要素层、竞争力要素层、支撑要素层。

环境要素是突显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的资源依托, 绿色饭店本身构成内外交互影响的小型生态系统, 由饭店人 (包括员工和顾客) 、微生物环境、动植物环境、气候因子和能量因子构成。饭店人在该生态系统中会有一定的食物消费、物质消费、资源消耗和能量消耗, 在饭店生态系统整体能源消耗中占较大比重;微生物对饭店室内环境质量以及饭店人的安全、健康造成影响;动植物对饭店生产、服务以及饭店人的安全、健康和心理状态造成影响;气候因子会对饭店运营造成影响;能量因子对饭店供能成本和环境效益产生影响。

竞争力要素是打造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主要包括绿色饭店产品、人力资源管理、品牌营销和企业文化四个方面的要素。四大要素在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实现绿色饭店产品硬件和软件的协同整合、人力资源管理的协同塑造、品牌营销的协同推进、企业文化的强力推进是提升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步骤。支撑要素层是提升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的突破点, 主要包括绿色技术和精细化管理。绿色技术包括生态建筑、清洁生产、污染治理、降耗节能、循环利用五个要素, 生态建筑体现了绿色饭店建筑未来发展导向, 清洁生产是绿色饭店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 污染治理表明饭店对外部生态环境负责任的态度, 降耗节能是绿色饭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循环利用决定饭店利用绿色技术的综合实施效果。精细化管理是指制度保障、内部沟通、资本运作和成本控制。制度保障是实施绿色饭店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内部沟通是保障饭店精细化管理的内生动力, 资本运作是保障绿色饭店产品创新发展的源泉, 成本控制是绿色饭店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绿色技术是引领和决定协同发展方向的因素, 精细化管理是保障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应注意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平衡问题。一是管理与技术的平衡问题。许多障碍不是来自于技术方面而是管理方面。二是绿色技术应用与顾客满意度的平衡问题。[4]

四、评价方法

在构建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要素评价体系的逻辑框架的基础上, 本文将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要素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子目标层、核心指标和指标变量4个层次, 目标层是构建该体系的最终目的——营造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子目标层由3个子目标构成, 分别是环境要素、竞争力要素和支撑要素;核心指标是指绿色饭店生态系统、绿色饭店产品、人力资源管理、品牌营销、企业文化、绿色技术和精细化管理7个指标。指标变量则由30个具体指标变量组成, 各层次之间的自上而下的支配关系形成了递阶层次结构 (见表1) 。

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涉及多层次、多因素, 相当复杂, 而且很多因素不易量化, 很难通过一般的定量或定性方法进行处理。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评价模型, 对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讲行评价,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 建立评价指标集。设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子目标所组成的集合为Cs={C1, C2, C3}, 核心目标构成指标集CG={CG1, CG2, …CG3} (n为子目标层下的核心指标个数) 。

第二, 划分评价等级, 建立评价标准集。在参考相关文献和咨询专家建议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绿色饭店营运的实际情况, 将评价等级定为U={很好, 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第三, 建立分值矩阵。对评价等级赋予分值 (见表2) , 并律立分值矩阵H={100, 85, 65, 40, 25}。

第四,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确定权重系数A及Ai, 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 根据表1构建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判断矩阵。聘请绿色饭店评定机构专家对每层指标进行两两比较, 得出相应的判断矩阵。根据创新型企业实际, 结合专家律议, 用九标度法构建两两判断矩阵 (见表2) 。

其次,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及对应的特征向量。

最后, 对判断矩阵标度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 其中, RI为定义随机一致性指标, 要求一致性检验必须通过, 因为必须要把这种不一致的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防止出现在多阶判断时的不一致现象。然后引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尺及其系数表, 设n为判断矩阵阶数, 当n=l, 2, ……, 9时, 其对应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见表3。

在计算完各层次要素对上一级的相对重要程度以后, 即可从最上层开始, 自上而下地求出各层次要素关于评价体系总体的综合重要度。综合重要度求出之后就完成了整个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这一体系就可以对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进行综合评分。

第五, 进行单因素评价。采用德尔菲法建立从C到U的单因素评判矩阵Ri (rij) 。单因素评价结果为Bi=Ai×Ri。其中:

第六, 模糊综合评价。由Bi构成矩阵R, 然后求得综合矩阵B, 即

第七, 计算综合评价值。利用公式E=B×HT对每一项指标变量进行计算。

五、结论与展望

现有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极少涉及绿色饭店战略管理层面, 无法真实反映绿色饭店在战略管理方面的竞争优势。因此, 本文根据绿色饭店内涵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构建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要素评价体系的逻辑框架, 并给出了具体评价方法, 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 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有助于解决目前的绿色饭店投资项目评价现实存在的许多问题, 如短视行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 从而使我国绿色饭店更加适应新时期的市场环境及其变化, 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为绿色饭店投资项目的长期发展和持续盈利能力奠定基础。

第二, 十八大报告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指示也突显出加快绿色饭店创建工作成为饭店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构建的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旅游管理部门制定行业标准提供了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促进了我国饭店业的转型升级, 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服务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第三, 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有助于绿色饭店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绿色饭店所处地理位置、经济社会环境、资本运作以及业务导向均存在差异, 也就决定了绿色饭店营造其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方式也各有不同。所以, 在绿色饭店制定战略发展规划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运用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充分反映饭店员工的意见建议与饭店的实际情况, 指导绿色饭店制定战略发展规划。

第四, 探索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 需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 综合考量顾客满意度、成本与规模、内部管理与控制、文化建设与员工成长等多个方面。本文构建的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绿色理念深入到组织文化和管理理念的维度, 从饭店的论证和设计到饭店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都围绕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这个目标, 规范和提炼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

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绿色饭店运营环境的各个重要环节, 选用了较以往研究更多、更全面的核心指标和指标变量。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 如某些指标的适用性以及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果能够跟踪获取绿色饭店更长期限的数据, 则可以采用本文的指标对绿色饭店核心竞争力要素进行进一步归纳和提炼, 进而为绿色饭店投资者提前制定协调生态、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组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绿色旅游饭店标准 (LB/T007-2006) [Z].2006-03-23.

[2]冯国珍.基于财务视角的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企业经济, 2011, (10) :100-101.

[3]朴明子, 谢芳.饭店绿色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与提升路径探讨[J].环境工程, 2008, (26) :334-338.

上一篇:电网电能质量监控系统下一篇:开启中国外交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