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批判范文

2024-09-17

日常生活批判范文(精选3篇)

日常生活批判 第1篇

一、“日常生活”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

何谓“日常生活”?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之一、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家赫勒把“日常生活”界定为“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属于“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3]她还强调日常生活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本体论地位, 认为日常生活是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基础, 是其它非日常社会生活的基础, 同时还是人性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基础, 给人以意义支点和精神支柱。日常生活的“自在”特性使之成了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主导的领域, 在稳定和不变的基础上具有了经济性和实用性的显著特征。整个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本身的抑制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的惰性成为赫勒批判日常生活的主要局限及其造成的异化的着手点。

我国日常生活批判专家衣俊卿教授认为:“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 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 它是一个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 凭借传统、习惯、经验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而加以维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4]日常生活是凭借实用主义、可能性原则、模仿等各种归类模式, 以及重复性实践与思维的自在运行领域。同时它是由传统习惯经验和血缘天然情感等因素维系的自发性和非理性的自然运行领域。日常生活的基本框架包括赖以维持人基本生存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 与之相对的非日常活动则是同社会整体和人类存在相关的旨在维持社会再生产和类的再生产的各种活动, 除了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领域外, 还包括科学、艺术、哲学等精神生产和知识领域, 具有自觉性、创造性和流变性特征。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发展导致的深刻社会变革中, 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并存, 人们在道德上面临着种种困惑, 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 处在青春的浮躁期, 社会转型与个人成长交错, 必然出现许多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 大学生道德教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道德不可避免地具有自在自发性, 不经过反思直接从常识或日常生活的各种习俗和规范中产生。受日常生活经济性、实用性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还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特征。特别是日常观念活动以非创造性和重复性为本质特征进行思维活动, 限制大学生对更高道德境界的追求。日常生活的道德还受到传统习俗、血缘、人情等天然情感等因素支配, 大学生道德规范被制约在“无所不在的人情化文化模式”[5]中。

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道德教育具有日常生活的一些特性和局限性。首先表现在道德教育方式的“集体无意识性”, 道德的习得并不是源于个人后天经验或自主学习, 而是源于特定群体长期的文化积淀而形成的自发的集体心理状态。[6]日常生活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集体无意识”的支配, 在长期集体生活中形成非系统化的道德教育, 具有自发性和非反思性。其次表现为道德教育内容的习俗规范性。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众多行为习惯、规范及传统文化习俗等都成为其日常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并形成一定的价值规范体系。最后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用性。“实用主义”作为日常生活的基本特征之一, 导致人们往往只考虑事物的经济性、实用性, 而不去思考发生原因或创新发展。同样, 日常生活中道德教育目标指向实际功效, 不假思索地接受各种日常习俗和规范以维持个体生存。

二、日常生活批判的视野

赫勒认为自在的日常生活虽然具有在人类存在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本体论意义, 但是重复性思维和实践的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具有的保守性和惰性限制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侵蚀创造性实践和创造性思维领域。所以赫勒提出了扬弃日常生活的异化而转向日常生活人道化, 其核心是使日常生活的主体同类本质建立起自觉的关系, 使个体再生产变为自为存在进入自由自觉的状态。使日常生活人道化不是一般地抛弃日常生活结构而是通过以主体自身的改变去改造现存的日常生活结构, 使个体再生产与类本质建立起自觉关系, 知道何时可以凭借日常生活结构与图式而活动, 何时应当中止实用主义过于一般化重复性思维、重复性实践而求助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她指出了一条反异化的道路:首先要努力促成主体非异化的日常生活的产生, 即要求日常生活的主体由自在向自为迈进;其次要让异化的日常生活转变为“幸福生活”、“有意义的生活”。[7]

衣俊卿教授指出,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基础和沉重的传统日常生活结构, 至今在文化层面上阻碍着中国的现代化, 如“在现实生活中盛行着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 连哲学和艺术这种最需要自觉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也成为按固定模式和框架进行归类与复制的重复性活动, 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理性、法治、主体性经济, 而在我们的市场经济建构时期, 盛行的则是经验、人情和无主体的平面文化模式”[8]。所以, 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是中国现代化文化转型的重要任务, 核心是人自身的现代化, 走向现代社会的自由自觉的非日常主体。通过日常生活批判使文化启蒙同现代教育结合, 把现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内化为人的内在素质, 取代传统的经验主义文化模式;逐步从体制上确立起理性化、法制化和民主化的社会运行机制, 改造中国民众的自然主义文化模式;倡导以理性、目的性、竞争、参与为特征的现代生活方式对传统日常生活方式的改造, 确立理性、科学、主体性、创造性和法治性的文化模式。

日常生活批判的视野也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的要求。大学生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展开批判, “积极参与、干预并超越日常生活, 使日常生活朝着可能生活的方向转化”[9]。一要批判日常生活以及日常道德的自在自发性。日常生活中的道德的非反思性及无意识的口耳相传阻碍了自觉的文化精神和道德信仰的传递, 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这就要求大学生道德教育使之认清日常生活中道德的非反思性、自发性, 并且打破其传递的无组织性, 走向自主自觉的道德生活。二要批判日常道德的实用主义, 转变实用化、功利化的思维方式, 纠正像“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之类的日常道德观念, 引导大学生走出自我利益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三要批判日常道德的自然情感特性, 从这种“人情化的文化模式”走向一种新的道德生活方式。

三、建立大学生道德教育主体自觉的文化生活

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野要求大学生道德教育对日常生活展开批判, 进一步培养大学生从日常自发主体上升为自觉主体, 建立自觉文化生活的道德教育模式。大学生道德教育是以现实生活世界的大学生主体为教育对象, 对教育对象现存状态的真正把握是道德教育针对性开展的关键。大学生道德教育是把道德理想转化为大学生自觉接受与践行需要的过程, 教育本身只是引导、启发, 真正的现实是出于道德教育自身的内在需求。日常生活批判所揭示的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自我批判和觉悟, 大学生道德教育同样要培养其自觉的自我批判意识。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关注人的日常生活世界, 关怀人的生存和发展, 要求道德教育深入受教育者生活的现实世界层面、对人本身的关注和深层启蒙, 唤起主体的能动性、自觉性, 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回归。日常生活批判不仅体现了传统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还体现了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现象的认识、批判及对未来的追求。所以, 大学生道德教育应打破依据预先设定的原则进行教育的方式, 将他们的成长置于日常生活的批判中, 培养其自觉克服理性与情感、工具与道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找寻到现实的未来人生之路。而“这种意识生活的领域远远不是由纯粹的思想和明澈的理性所独占之地, 它同时也是人的犹豫难断、失误堕落、异化和道德冲突昭然若揭的居住之所”[10], 所以将日常生活批判引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的结合, 工具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平衡, 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走向合理化的必由之路。

自觉的文化生活是大学生道德教育自身的根本需要和超越日常生活及日常道德的导向。大学生道德教育走向自觉文化生活要求大学生实现自由自觉的存在, 即不仅要认识到自己的生存, 而且要认识到应该怎样去生存, 追问生活的意义, 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这也正是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意义所在。高校德育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 使他们认识善、恶, 区别有意义和无意义的生活, 从而走向自由自觉的道德生活。还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超越日常生活层面的道德理想, 没有理想也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全球化发展导致的人们生活方式甚至伦理问题全球化, 也必然要求道德教育自觉意识到这种全球性, 引导大学生树立人类意识、世界意识、全球意识, 通过公民教育、全球伦理、环境教育等,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观念和责任意识, 是大学生道德教育主体自觉的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总之,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视野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 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生存状态, 以人为核心, 确定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和培养其主体自觉性, 在走向全球化的社会转型中开拓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批判的结合,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在社会浮躁中培养求实精神, 在社会多样化中实现自我定位, 在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和撞击中进行理性选择, 在自主创新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摘要: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日常生活批判视野中的大学生日常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局限及其批判反思, 要求大学生道德教育从自在自发的日常生活走向主体自觉的文化生活, 引导大学生树立人类意识和全球意识, 这是大学生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日常生活批判,大学生道德教育,主体自觉,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2][5][8]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人民出版社, 2005:8, 127, 348, 5,

[3]赫勒.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 1990:3.

[4]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4:33.

[6]荣格, 李德荣编译.荣格性格哲学.九州出版社, 2003:16.

[7]赫勒.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 1990:291.

[9]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研究, 2002.5.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批判论文 第2篇

先看看中考作文题,几乎清一色指向“我”,就以中考为例。“我作主”(南京)、“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什么”(武汉)、“奖励自己”(广州)、“你以______,让我记住了你”(长沙)、“我身边的______”(河南)、“我多想______”(黄冈)、“总有属于我的季节”(苏州)、“______,让我陶醉”(兰州)等等。

高考题也如是,如“我有双隐形的翅膀”(北京)、“我说90后”(20天津)、“我与故事”(年重庆)、“踮起脚尖”(2009年湖南)“找回童年”(20江西)、“我生活的世界”(年天津)、“与你为邻”(2010年广东)、“难题”(2010年重庆)等。

从小学到现在,写了太多的“我”,太多的“我”的“当下的生活世界”,对于学生来讲,“我”还有什么可说的,什么故事可写的!对于功课繁重、几乎无暇感受与思考生活点滴的学生来说,实在没有新鲜的东西可写,写来写去,还是考试让人惊心动魄,有点真情实感。但是,又有多少人真的对考试充满热情与好感。除此之外,真的是在感情上有点萌动,那不能写;真的讨厌某个学科、某个老师,甚至讨厌妈妈的唠叨,那又怎么能写呢?这明显是思想不健康的体现,不是明摆着跟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吗?这些潜规则学生懂。

有个简单的道理,来自学生生活的直接经验是很少的,一般来说这些平淡的日子不可能在学生当下的经验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他还在其中。我想学生第一次上台演讲或参加某次重大的活动肯定会记牢,这是当下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但是问问学生去年的这个时候,老师上课讲了什么内容,他知道吗?去年的这个时候,你和同学讨论了什么问题,去年的这个时候,你中饭吃什么,学生记住了吗?无论怎么说,来自学生直接经验的东西是很少的,而我们的作文题一定要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挖掘这些平常生活中的“细节”的主题和意义实在为难学生,我们都把学生当哲学家了,学生不造假是不可能了。

“奖励自己”,这样的题目莫名其妙,如果我是一个成绩平平的孩子,又没有什么特长,又没有什么好的家庭背景,甚至还常受家长数落,一直没有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我能奖励自己吗?我会奖励自己吗?我胆颤心惊还不及呢。而这一切“我”自己是根本没有“意识”到的。在分数面前,有太多的孩子是活得如此自卑,甚至连成绩优秀的孩子也自卑。(教学论文 )这样的题目分明让学生说假话,让学生感到人格在分裂,因为他从来就没有“奖励过自己”。再如“我作主”这样的题目也是虚伪得很,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作过什么主,作了怎样的主,又有多少的能力作主,如此这些没有,“我作主”,学生怎么能写。“在尝试中成长”这个题目能写吗?一个一直生活在河流中的人往往不需要说我在河流中生活,只有当他生活在陆地上的时候,他才可能会想到说我曾经生活在河流中。同样的,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他怎么可能会知道成长需要什么,成长需要尝试什么,只有当他跨过了这个年龄段以后,他才可能会有我“曾经”的成长经历。按照叙事学的说法是,人生就是故事,一个事件是否有意义取决于后来的事件,他们现在所做的事是否有意义取决于他后来的故事。很多“看上去很美”的题目,往往背后隐藏的是无知和成人价值的灌输。

过多的指向“我”,其必然忽视了学生阅读中获得的经验,限制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而想象和创造正是写作最主要的特征。正是指向“我”当下的生活世界,那么就造成了很多题目学生无话可说。把没有感觉的东西写成有感觉,这又怎么可能不假不空,这又怎么可能有真情实感呢?

写作的诸多灵感是来自予阅读中取得的经验和顿悟,而并非当下的直接的生活。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往往会引起作者对当下生活的反思从而有写作的冲动,或者当下的生活触发作者阅读中的经验而有写作的冲动。再仔细想想,只有阅读才有可能把人的生活经验无限打开,伸向无穷,这是人的生命创造性决定的,只有在阅读中的经验才可能走向真善美,因为阅读中的经验往往代表了人类的共通经验,往往是人类追求价值的凝聚,是人作为生命存在的根本诉求。阅读经验还可以反过来促使我们的心灵更敏感,发现更多生活事件的“意义”。

还有更为简单的道理。有哪个写作不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的.有哪个写作不是生活中发生的,有哪部作品不是人在生活着的时候发生的。很多题目特别强调“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是毫无意义的。写作本身就是生活的方式,生命存在的方式。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像圣经一般植入我们的神经,我们是那么虔诚地强调学生写自己的经验,殊不知,这恰恰导致了学生作文假大空,缺乏真情实感的可怕“理论”,可怕“真理”,可怕“信仰”!

我们都是在生活着,我们都是生活中的人,对于写作来说,缺少的并不是生活,而是你对生活的敏感度。没有敏感的心灵,哪怕你置身于惊天动地的生活之中你也不会发现什么。

我们任何一个个体,物理的存在方式和生活空间是极其有限的,如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要去从军,才能写出有关军事作品?是否意味着我们要去犯罪,才能写出有关罪犯的心理活动?非也!

我们的心灵的存在方式和生活空间是极其浩瀚,而通过阅读和想象可以把我们的生活伸向无穷,心灵的存在方式和表现方式充满了无限可能性。于是我们讨论写作教学不是讨论“生活是写作源泉”的问题,而应该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有一颗敏感的心灵”。

敏感的心才是写作的源泉

1.论文写作的步骤是什么

2.毕业生论文的写作指导

3.学生论文写作中的选题

4.创新是议论文写作的论据

5.论文的写作要求、步骤与论文写作技巧

6.学术论文的写作

7.论文写作的要求

8.医学论文的写作

9.论文写作的步骤

日常生活批判 第3篇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的一个传统话题。自20年代起, 大众消费文化开始滋生发展。异化侵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 而消费异化则成为各种异化的集合点。消费文化成为时代主旋律, 其泛滥不仅体现为一种物质文化, 更亦已透入精神文化领域, 导致现代文明条件下的精神危机之一, “它把无度的消费、物质享乐和消遣当作人生的最大意义和幸福。它使人改变着千年来积累下来的高尚道德价值观念, 把消费水平当作衡量人的尊卑、贵贱、荣辱的尺度……”。

面对这种境况, 列菲伏尔认为哲学的观念必须发生改变, 过去哲学与人的日常生活基本是对立的、分离的, 以保持自己的理想主义色彩, 而今天必须意识到日常生活作为哲学关注的客体的重要性, “哲学不能被当作栅栏, 也不能为提升世界和为了区别浅薄与严肃时, 将存在、深度与本质孤立在一边, 而将事情外表和显现孤立于另一边” (1) 。同萨特一样, 他认为就现代性及其危机而言, 马克思主义已落后于时代。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重点为经济基础等宏大区域, 总体说来就是生产力, 然而到科技发达、生产力发展的现代资本主义时期, 消费文化在各方面的充斥使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呈现为一种消费社会。因而资本主义整个的社会问题并非出现在生产力、生产关系这些大的环节, 而是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件小事上。他认为“从普通的、一般事物中会突现特殊的、非同一般的事物”, 任何本质都必须表现为具体的生活。所以我们的视角应当转向日常生活, 以寻求对日常生活的批判分析与价值重构。

他认为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均出现问题, 异化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并被日常生活泛化所掩盖起来。人在日常生活中丧失自我, 成为生活异化的牺牲品———现代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是什么、为什么生活、现实生活的性质与意义。他认为消费社会的到来, 所带来的是风格的消失, 即独创性、个性、多样性沦丧, 取而代之的是平面性、统一性。资本主义通过异化的工具———以符号与影像为核心的传播媒介制造的文化都只是倡导一个要旨———以创造流行性消费或消费时尚为宗旨教人们如何去消费, 其本身包含了深厚的市场气息和消费意蕴。同时, 日常生活的异化导致人们真假难辨符号制造人们的观念引导人们消费真被假遮盖, 我们认识到的仅为符号, 而非真实的事物本身。日常生活无处不呈现问题、弊端, 这样“我们怎样才能够恢复神秘化的意识的本来面貌?”的问题就摆在了列菲伏尔的面前。他认为, 马克思主义不能只是从经济、政治上推翻资本主义, 而必须是一场从日常生活开始的真正的革命。他主张“让日常生活变成一件艺术品”让人从日常生活的每件小事做起, 以摆脱资本主义异化。他将这种日常生活的革命视为“改造生活”, 一种微观的文化革命, “从而他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从一种政治、经济斗争引向了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斗争” (2) 。

马克思批判社会主要是从对资本主义宏观经济、政治、文化层面的解剖和批判, 其批判的中心问题为经济生产力层面, 其社会革命中心为生产力的解放问题。列菲伏尔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未曾注意的日常生活领域的关注, 旨在消解现代性的负面影响, 努力实现解放人类的乌托邦事业, 对现代性条件下的日常生活批判使他努力在生活中寻求通往未来的可能性。他的思想走出了异化理论的一般框架, 放弃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元结构, 日常生活批判的逻辑构成了其理论的根基, 他将批判矛头直指日常生活领域“将日常生活视为独立于经济与政治两个`平台'之外的新的`平台', 并且日常生活这个平台已经处于比生产力更为重要的主导性地位, 日常生活占统治地位, 是新革命的源泉, 因为日常生活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组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个压迫核心区” (3) 。列菲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的关注点和革命方式的具体转化, 实践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另一个层面的思考。虽然其理论亦存在自身的问题, 但是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为后来者如鲍德里亚、阿伦特、哈贝马斯等留下了宝贵的思想理论财富、开辟了又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

参考文献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张峰、吕世平译, 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环境伦理学》李培超著陈刚主编作家出版社1998

《走向后马克思主义:从生产之镜倒符号之镜——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学解读》仰海峰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张一兵、胡大平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Henri Lefbvre,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Tr.Sacha Rabinovitch, London, 1971, p14

[2]《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张一兵、胡大平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p170

上一篇:小学生家庭教育下一篇:消防监督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