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变更管理范文

2024-09-10

设计变更管理范文(精选12篇)

设计变更管理 第1篇

关键词:设计变更,签发原则,管理

1 设计变更的概述任务

设计变更是指设计部门对原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中所表达的设计标准状态的改变和修改。根据以上定义,设计变更仅包含由于设计工作本身的漏项、错误或其它原因而修改、补充原设计的技术资料。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两者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凡属设计变更的范畴,必须按设计变更处理,而不能以现场签证处理。设计变更是工程变更的一部分内容,因而它也关系到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所以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对规范各参与单位的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控制工程造价,进而提高设计师技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如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须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所以要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特别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要先算帐后变更。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设计变更费用一般应控制在建安工程总造价的5%以内,由设计变更产生的新增投资额不得超过基本预备费的三分之一。本文着重讨论施工图完成以后设计变更的管理。

2 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

(1)修改工艺技术,包括设备的改变;(2)增减工程内容;(3)改变使用功能;(4)设计错误、遗漏;(5)提高合理化建议;(6)施工中产生错误;(7)使用的材料品种的改变;(8)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不准确而引起的修改,如基础加深。

由于以上原因所提出变更的有可能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中的任何一个单位,有些则是上述几个单位都会提出。

3 设计变更的签发原则

设计变更无论是由哪方提出,均应由监理部门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协商,经过确认后由设计部门发出相应图纸或说明,并由监理工程师办理签发手续,下发到有关部门付诸实施。但在审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确属原设计不能保证工程质量要求,设计遗漏和确有错误以及与现场不符,无法施工非改不可。(2)一般情况下,即使变更要求可能在技术经济上是合理的,也应全面考虑,将变更以后所产生的效益(质量、工期、造价)与现场变更往往会引起施工单位的索赔等所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权衡轻重后再做出决定。(3)工程造价增减幅度是否控制在总概算的范围之内,若确需变更但有可能超概算时,更要慎重。(4)设计变更应简要说明变更产生的背景,包括变更产生的提出单位、主要参与人员、时间等。(5)设计变更必须说明变更原因,如工艺改变、工艺要求、设备选型不当,设计者考虑需提高或降低标准、设计漏项、设计失误或其它原因。(6)建设单位对设计图纸的合理修改意见,应在施工之前提出。在施工试车或验收过程中,只要不影响生产,一般不再接受变更要求。(7)施工中发生的材料代用,办理材料代用单。

要坚决杜绝内容不明确的、没有详图或具体使用部位,而只是增加材料用量的变更。

4 设计变更的实施与费用结算

设计变更实施后,由监理工程师签注实施意见,但应注明以下几点:

(1)本变更是否已全部实施,若原设计图已实施后,才发变更,则应注明。因牵扯到原图制作加工、安装、材料费以及拆除费。若原设计图没有实施,则要扣除变更前部分内容的费用。(2)若发生拆除,已拆除的材料、设备、或已加工好但未安装的成品、半成品,均应由监理人员负责组织建设单位回收。

由施工单位编制结算单,经过造价工程师按照标书或合同中的有关规定审核后做为结算的依据,此时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施工不当,或施工错误造成的,正常程序相同,但监理工程师应注明原因,此变更费用不予处理,由施工单位自负,若对工期、质量、投资效益造成影响的,还应进行反索赔。(2)由设计部门的错误或缺陷造成的变更费用,以及采取的补救措施,如返修、加固、拆除所生的费用,由监理单位协助业主与设计部门协商是否索赔。(3)由于监理部门责任造成损失的,应扣减监理费用。(4)设计变更应视作原施工图纸的一部分内容,所发生的费用计算应保持一致,并根据合同条款按国家有关政策进行费用调整。(5)材料的供应及自购范围也应同原合同内容相一致。(6)属变更削减的内容,也应按上述程序办理费用削减,若施工单位拖延,监理单位可督促其执行或采取措施直接发出的削减费用结算单。(7)合理化建议也按照上面的程序办理,奖励、提成另按有关规定办理。(8)由设计变更造成的工期延误或延期,则由监理工程师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此处不再赘述。

凡是没有经过监理工程师认可并签发的变更一律无效;若经过监理工程师口头同意的,事后应按有关规定补办手续。

设计变更管理制度 第2篇

1.1为严格控制工程建设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并进一步明确公司业务办理流程,各部门工作职责,顺利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依据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工程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2、定义

2.1设计变更是指设计人应业主要求,或设计人自行完善原设计,纠正原设计文件疏漏、错误而发出的变更、补充、纠正已签发设计文件的书面通知文件。分为业主要求的设计变更和设计人提出的设计变更。

3、设计变更办理原则

3.1单一信息和设计文件传输渠道,杜绝设计指令多路径传输,设计文件满天飞现象。设计变更是工程建设工程中的重要文件,对工程管理、工期、工程造价都影响很大,必须始终坚持严格管理的原则,所有设计图纸,补充图纸,修改图纸,设计变更,技术参数,技术说明由规划设计部统一发放,设计院提出的变更事项,需事先征求我公司意见,合作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要求需经我公司规划设计部门统一向设计院传达。

3.2分级管理,不涉及工程造价调整和工程造价增减额在5000元以内的设计变更,规划设计部经理在综合本部门专业工程师和相关部门意见后可以直接办理。工程造价调整金额在5000(含)元及以上,50000元以内的设计变更须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办理,工程造价调整金额在50000元以上的设计变更须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办理。重大设计修改,专业方案及设计标准调整须设计院、专业顾问公司给出专题意见,由公司专题会议讨论决定。

3.3规划设计部作为公司设计变更管理工作的.责任部门,在每一份设计变更发出之前,应全面考虑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后果,尤其是营销工作,项目合作,合同违约,工程成本控制,还要密切联系现场工程施工进度情况。

3.4科学性,专业化管理,设计变更中所最终形成的内容,一定是为解决问题或达到预期效果所有可选方法中最科学,最经济的方法。同时设计变更要始终体现高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3.5原因明确,表述准确。在每份设计变更中,要说明发生的原因,变更部位,范围,变更前后的设计内容要表达准确。以便相关部门据此开展其他工作。体现工程数量的要经过认真核实,计量准确。

3.6严格执行洽商办理程序,凭证及手续齐全。合作单位提出的变更要求,要有经对方有权人员确认的书面依据。

3.7及时办理工程费用调整,设计变更送达后,施工单位须于15日内提出工程总价变更要求,15日内未提出要求的,视为该变更没有费用增加。业主在收到工程价款变更申请后15日内未作回复,视为该变更价款已经被接受。

3.8先洽后干。设计变更确定后,原则上要施工单位先报预算后施工,若属合作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变更费用要及时通知合作单位。

3.9设计变更作为设计文件的一部分,要及时发放各有关部门,合作单位,咨询服务协作单位。

3.10设计变更的数量和修改总量作为一个考核设计单位工作质量的指标,并通过控制设计变更发生时限促进设计单位对提交的设计成果自查自改。

4、公司有关各部门职责

4.1规划设计部

4.1.1负责设计变更技术性总体把握,审核设计变更内容合理性,准确性,并优化出最佳实施方案。掌握变更内容是否涉及建筑功能,建造标准的改变及公司对有关客户的违约问题。

4.1.2负责将设计变更内容及时会知营销策划部门,专业顾问公司,及重要客户,并负责信息的双向沟通。

4.1.3负责组织重大技术问题的论证,技术经济方案比选。

4.1.4负责设计变更要求的传达,设计变更审批手续办理,设计变更的下发。

4.1.5负责设计变更整理、归档及有关资料的收集保存。

4.2工程部

4.2.1结合现场工程情况落实变更内容的可实施性。

4.2.2协助审查设计变更内容的专业合理性,结合施工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4.2.3随时掌握现场情况,详细记录变更发生时的施工进度,材料设备到场情况。准备反索赔证据。

4.2.4落实设计变更内容,组织监理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好现场签证、信息反馈。

4.2.5配合顾问公司及有关部门的工程计量工作。

4.3、工程部

4.3.1负责设计变更价款的确定。

4.3.2审核变更工程量是否准确,单价选用是否合适。费用是否合理。

4.3.3办理工程造价增减调整确认。

4.4监理公司

4.4.1认真审阅图纸,实时跟踪现场施工,调查设计变更发生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4.4.2审核施工单位变更工程量申请数量,申请变更费用。

4.4.3现场跟踪变更内容的实施情况。

5、设计变更审查依据

5.1.1前期批准文件,设计委托书,设计任务书,设计合同,补充协议,会议纪要,备忘录,往来文函。

5.1.2工程施工合同,工程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

5.1.3施工图纸及已有设计变更工程洽商

5.1.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设计交底记录,业主工程师及监理工程师指令

5.1.5工程施工技术规程,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标准化设计图集,施工单位二次深化设计。

5.1.6工程量清单规范,北京市有关工程造价管理文件。

5.1.7营销策划方案,房屋销售合同,转让及合作协议。

6、设计变更办理流程

6.1设计院提出的设计变更。

6.1.1设计院向规划设计部提出需要发出的设计变更的主要内容。6.1.2规划设计部根据变更内容判断此设计变更在哪一个分级管理范围内。

6.1.3若设计变更费用增减在5000元以内,规划设计部审查设计变更的必要性,内容的合理性,专业的协调一致性。向工程部咨询现场可实施性、并评估对营销、项目合作是否存在不良影响,必要时与相关部门和单位沟通。规划设计部在综合各部门信息后,部门经理通知设计院同意发出、修改意见、驳回设计变更及替代解决方案。

6.1.4若设计变更费用增减超过5000元,需规划设计部在完成6.1.5款所述审查工作后,填写“设计变更指令审批单”。完成审批手续后,通知设计院签发设计变更。

6.2公司各部门或项目合作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

6.2.1业主要求的设计变更由业务部门向规划设计部提出需要,规划设计部门根据业务部门意图用专业语言填写“

设计变更指令审批单”(见附件1),业务需要部门确认。

6.2.3设计单位咨询工程部涉及变更工程项目或部位的目前现场进度及变更内容的可实施性,常规项目变更大致费用增减额度。对于需要进行经济比较或需要准确计算费用以辅助决策的变更项目由工程部给出咨询意见。

6.2.4规划设计部给出综合意见并报主管副总经理批示。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由规划设计部向设计人发出设计变更指令。并负责审核设计人成文的设计变更的准确性。单次变更涉及费用在5万元以上的设计变更指令须经总经理批示。

6.3设计人发出的设计变更通知单(见附件2)由规划设计部签收、内部编号、发放工程部、各有关单位,并组织归档。

6.4工程部将设计变更发放给监理、施工单位,并组织监理、施工单位进行工程量增减、工程价款调整计算书上报,审核,签认。组织工程实施。

设计变更管理 第3篇

关键词: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管理

在新、改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公建、民建还是市政、公路等工程项目,均存在或多或少的变更及签证的问题,这就要对各项管理工作要求严格,在投资控制方面应重视工程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工作,下面本文作者就结合自身经验谈谈工程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工作。

1.工程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含义

1.1 设计变更

設计变更是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完善工程设计,纠正设计错误以及满足现场条件变化而进行的设计修改工作,包括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其它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

1.2 工程签证

工程签证是指除施工图纸所确定的工程内容以外的施工现场发生的实际工作,由监理工程师确认其工程行为的发生与数量,是否予以计量与支付,应按合同原则及项目的有关规定办理。

2.工程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提出者及签发原则

2.1工程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提出者

设计文件一经审查通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由于项目建设条件的改变或施工实际需要更改原设计,必须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充分论证,还必须遵守项目合同中的全部规定。

工程变更及签证的提出者主要有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

工程变更及签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提出:

(1)、建筑主要技术标准、主要功能体系、主要部位,对外部群体景观、主要使用功能和主要施工方案有重大影响,如建筑物整体布局,大面积地基处理,群体建筑立面效果,设备系统主要工艺及主要参数,主要材料和设备等。

(2)、设计过程中的错、漏及优化问题。

(3)、施工过程中,现场情况与设计图纸不符,或为了减少投资,缩短工期,确保质量和安全生产,更好地推进工程建设,根据规范合理提出的变更要求。

(4)、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原设计未预料到的具体情况需要进行处理而发生的设计变更。如工程管道安装过程中遇到未考虑到的设备和管墩在原设计标高处无安装位置,或是由于资源市场的原因,如材料供应或施工条件不成熟需改用其它材料代替等。

2.2工程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签发原则及注意事项

设计变更无论由哪方提出,均应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协商,经确认后由设计单位发出相应的图纸及说明,并办理签发手续,下发到各部门付诸实施。

(1)严格设计变更和签证的管理,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不予变更和签证的情况列举。

(2)根据合同原则,严格审查各种变更和签证的及时性、合理性和真实性,杜绝事后追认的现象,对变更和签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负责。对一次性增减项目造价在一定数额以上的现场签证,在施工的同时必须有监理方和业主方各相关部门人员参加,跟踪审查,其相应的工程量签证应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好签认手续,如不按规定执行,相关负责人有权拒签。

(3)严格按规定格式及程序办理变更和签证。首先,变更之前要及时办理“工程变更申请表”,经建设单位各相关技术部门审批确认是否需要变更,在由建设单位代表及监理单位发出指令且有明确的指令编号,即变更和签证依据。变更和签证实施后,施工单位上报“变更及签证造价审核表”,并附上完整的支持材料,经监理单位对实施情况进行确认后上报建设单位。

(4)严格遵守规定的报批程序和报批时间,不得无故延误,并制定工程变更和签证流程表。

3、加强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管理的一些措施

(1)充分发挥业主在投资控制方面的龙头作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规范承包商、监理、业主的职责,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各相关人员的职责。

(2)提高各相关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严把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关。

(3)做好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台帐,要求按月统计汇总上报。在规定时间未报或漏报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业主将视作施工单位自动放弃该部分工程计量及支付的权利,不予以计量支付该费用,施工单位不免除施工方的责任。

2.有关严格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两个实例

2.1 设计变更方面

某工程通过公开招投标后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了工程量差超过一定幅度由建设单位承担,但在工程量差核对工程中,施工单位提出工程量清单中的挖土方项目的工程量差的比较大,施工单位上报的量差比清单的工程量要多出一倍还多,其实熟悉工程量清单原则的相关人员看了差距这么大,一点也不会紧张,因为工程量清单中工程量的计算原则与投标组价时的工程量的计算原则是不同的,工程量清单中计算土方的原则是按照钢筋混凝土基础垫层的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即可,而投标组价时的土方工程量是要结合施工单位对土方开挖的施工方案进行计算的,工程量当然不会相同,只要你说出这些,拿出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施工方就不会在争辩了。

2.2 工程签证方面

某限价房工程招标过程中,对地基进行了石屑换填处理,建设单位的造价师和受委托的咨询公司人员进行了核对,工程签订合同后,建设方负责此项目的造价工程师 离职了,换了一位造价工程师负责此项目,施工单位就趁新来的造价工程师不熟悉情况,反过来又要一个楼座的石屑换填费用,此楼座正好在整个小区的中间区域,最终经过建设方造价工程师及咨询公司相关人员的核对,严把签证关,最终驳回了施工单位要求签证的要求。

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加强工程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工作,业主及监理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工程变更在“变”这一环节上予以控制,签证在“签”这一环节上以控制,而不是到了结算审计时再控制,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整个工程的造价。

参考文献

[1] 胡现存, 徐友全, 魏爱芳. 浅析工程签证的管理[J]. 中国工程咨询, 2006,(10)

[2] 周景生. 如何加强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工作[J]. 山西建筑,2005,(02)

[3] 杜红琳. 浅谈如何加强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工作[J]. 中国工程咨询,2003,(12)

浅谈设计变更管理 第4篇

关键词:设计变更,管理,讨论

1 设计变更的概述任务

设计变更是指设计部门对原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中所表达的设计标准状态的改变和修改。根据以上定义, 设计变更仅包含由于设计工作本身的漏项、错误或其它原因而修改、补充原设计的技术资料。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两者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凡属设计变更的范畴, 必须按设计变更处理, 而不能以现场签证处理。设计变更是工程变更的一部分内容, 因而它也关系到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所以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 对规范各参与单位的行为, 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控制工程造价, 进而提高设计师技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 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 反之就越大。如在设计阶段变更, 则只须修改图纸, 其他费用尚未发生, 损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 不仅需要修改图纸, 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 除上述费用外, 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 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所以要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 特别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 要先算帐后变更。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 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设计变更费用一般应控制在建安工程总造价的5%以内, 由设计变更产生的新增投资额不得超过基本预备费的三分之一。现着重讨论施工图完成以后设计变更的管理。

2 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

(1) 修改工艺技术, 包括设备的改变;

(2) 增减工程内容;

(3) 改变使用功能;

(4) 设计错误、遗漏;

(5) 提高合理化建议;

(6) 施工中产生错误;

(7) 使用的材料品种的改变;

(8) 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不准确而引起的修改, 如基础加深。

由于以上原因所提出变更的有可能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中的任何一个单位, 有些则是上述几个单位都会提出。

3 设计变更的签发原则

设计变更无论是由哪方提出, 均应由监理部门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协商, 经过确认后由设计部门发出相应图纸或说明, 并由监理工程师办理签发手续, 下发到有关部门付诸实施。但在审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确属原设计不能保证工程质量要求, 设计遗漏和确有错误以及与现场不符无法施工非改不可。

(2) 一般情况下, 即使变更要求可能在技术经济上是合理的, 也应全面考虑, 将变更以后所产生的效益 (质量、工期、造价) 与现场变更往往会引起施工单位的索赔等所产生的损失, 加以比较, 权衡轻重后再做出决定。

(3) 工程造价增减幅度是否控制在总概算的范围之内, 若确需变更但有可能超概算时, 更要慎重。

(4) 设计变更应简要说明变更产生的背景, 包括变更产生的提出单位、主要参与人员、时间等。

(5) 设计变更必须说明变更原因, 如工艺改变、工艺要求、设备选型不当, 设计者考虑需提高或降低标准、设计漏项、设计失误或其它原因。

(6) 建设单位对设计图纸的合理修改意见, 应在施工之前提出。在施工试车或验收过程中, 只要不影响生产, 一般不再接受变更要求。

(7) 施工中发生的材料代用, 办理材料代用单。

要坚决杜绝内容不明确的, 没有详图或具体使用部位, 而只是增加材料用量的变更。

4 设计变更的实施与费用结算

设计变更的实施后, 由监理工程师签注实施意见, 但应注明以下几点:

(1) 本变更是否已全部实施, 若原设计图已实施后, 才发变更, 则应注明。因牵扯到原图制作加工、安装、材料费以及拆除费。若原设计图没有实施, 则要扣除变更前部分内容的费用。

(2) 若发生拆除, 已拆除的材料、设备、或已加工好但未安装的成品、半成品, 均应由监理人员负责组织建设单位回收。

由施工单位编制结算单, 经过造价工程师按照标书或合同中的有关规定审核后做为结算的依据, 此时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由于施工不当, 或施工错误造成的, 正常程序相同, 但监理工程师应注明原因, 此变更费用不予处理, 由施工单位自负, 若对工期、质量、投资效益造成影响的, 还应进行反索赔。

(2) 由设计部门的错误或缺陷造成的变更费用, 以及采取的补救措施, 如返修、加固、拆除所生的费用, 由监理单位协助业主与设计部门协商是否索赔。

(3) 由于监理部门责任造成损失的, 应扣减监理费用。

(4) 设计变更应视作原施工图纸的一部分内容, 所发生的费用计算应保持一致, 并根据合同条款按国家有关政策进行费用调整。

(5) 材料的供应及自购范围也应同原合同内容相一致。

(6) 属变更削减的内容, 也应按上述程序办理费用削减, 若施工单位拖延, 监理单位可督促其执行或采取措施直接发出的削减费用结算单。

(7) 合理化建议也按照上面的程序办理, 奖励、提成另按有关规定办理。

(8) 由设计变更造成的工期延误或延期, 则由监理工程师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此处不再赘述。

凡是没有经过监理工程师认可并签发的变更一律无效;若经过监理工程师口头同意的, 事后应按有关规定补办手续。

《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第5篇

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严格基建管理程序,规范设计变更行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工程投资,提高工程勘察设计水平,依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新建、续建、改建、加固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其他水利工程可以参照执行。

第三条(设计变更定义)本办法所指设计变更是自水利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准之日起至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之日止,对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所进行的修改和优化等活动。

第四条(变更要求)水利工程的设计变更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符合项目建设质量和使用功能的要求。

第五条(管理要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利建设项目设计变更活动的监督管理,项目法人应当加强对水利建设项目设计变更的实施管理。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有关单位应当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控制重大设计变更。勘察设计单位应正确处理好优化设计与重大设计变更的关系,积极开展优化设计,提高勘测设计水平和质量。

第六条(变更实施)水利工程设计变更应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不含水库淹没及建设征地变更)。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已经批准的初步设计,不得肢解设计变更规避审批。经批准的设计变更原则上不得再次变更。水库淹没及建设征地变更由移民实施部门负责解释,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

设计变更划分

第七条(设计变更的分类与定义)工程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

重大设计变更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在工程的开发任务、工程规模、设计标准、总体布局、工程布臵、主要建筑物结构型式、重要机电金结设备、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措施等方面,对工程的工期、安全、投资、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变更。其他变更为一般设计变更。

【说明】水利工程具有工程类型多、周期长、参建单位多的特点,为便于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的分级管理,本条规定水利工程的设计变更按重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两类进行划分。

第八条(重大设计变更界定标准)以下设计条件或内容发生变化,应视为重大设计变更:

(一)水文

引起工程规模改变的水文、泥沙等基本资料及其设计成果的变化。【说明】水文、泥沙等基本资料是工程设计的最基础资料之一,其变化一般会引起其设计成果的改变,进而可能会影响工程规模的变化。当水文、泥沙等设计成果引起水库库容、防洪保护对象、治涝面积、灌溉面积、供水对象、装机容量等变化时,应视为重大设计变更。

(二)地质

1、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和地震动参数的改变;

【说明】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和地震动参数是工程安全设防的重要参数,其变化不仅对工程安全影响大,由其引起的工程设防标准的变化对工程投资影响也较大。本条规定如果地震基本烈度和地震动参数发生变化,应视为重大设计变更。

2、影响主要建筑物安全或引起设计方案改变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 【说明】地质条件是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条考虑地质条件的隐蔽性,如果地质条件的变化影响到工程建筑物的安全,从而改变了地基加固处理方案、防渗处理方案,或对建筑物设计方案进行调整或修改,这些地质条件的变化应视为重大设计变更。

3、引起主要建筑物设计方案改变或工期延长的天然建筑材料质量、储量及主要料场场地的变化。

【说明】天然建筑材料质量、储量对工程工期和投资影响较大。如果天然建筑材料场址、质量、储量、运距与设计预期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必须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进行调整、修改设计。本条规定如果建筑材料料场变化引起建筑物设计方案改变或工期延长,这些建材料场的变化应视为重大设计变更。

建筑物设计方案改变主要是指建筑物布臵及形式、防渗处理方案变化等;工期延长是指工期的改变影响到工程正常效益的发挥。

当料场条件变化对工程影响较小时,应视为一般设计变更。如砌石护坡改为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型式的变化等。

(三)工程任务、规模、建筑物等级及设计标准

1、工程开发任务变化及主次顺序的调整;

【说明】工程开发任务变化及主次顺序的调整会导致工程的开发目标变化,本条规定如果工程开发任务变化及主次顺序的变化,应视为重大设计变更。

2、水库库容、特征水位的变化;引(供)水工程的供水范围、供水量、输水流量、关键节点控制水位的变化;电站或泵站装机容量的变化;灌溉或治涝范围与面积的变化;河道及堤防工程治理范围、水位等的变化;

【说明】水库库容等工程特征值,是反映工程开发目标、工程规模、工程效益指标的重要参数。本条规定如果这些特征值发生改变,可能会给地方社会环境、经济等方面带来较大的影响,从而产生工程等别或建筑物级别的变化,这些变化应视为重大设计变更。

在工程等别或建筑物级别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特征水位、装机规模、引水规模的变化,灌溉或治涝范围与面积、河道及堤防工程治理范围的较大变化,也应视为重大设计变更。

3、工程等别、建筑物级别、抗震设计烈度、洪水标准、泄洪排沙规模、治涝标准的变化。

【说明】工程等别、建筑物级别、抗震设计烈度、洪水标准、泄洪排沙规模、治涝标准都是工程设计的重要标准。本条规定,这些设计标准发生变化应视为重大设计变更。

(四)总体布局、工程布臵及主要建筑物

1、总体布局、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建筑物场址、坝线、骨干渠(管)线、堤线的变化;

【说明】总体布局、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建筑物场址、坝线等是重大设计方案的内容,本条规定其发生变化应视为重大设计变更。

骨干渠(管)线、堤线的变化对工程投资、工期、施工方案、建筑物型式、安全标准以及相关的征地移民等影响较小时,应视为一般设计变更。

当附属建设内容变化对工程投资、工期、安全等不产生较大影响时,可视为一般设计变更。如场内道路、临时建筑物等建设内容的增减。

2、工程布臵、主要建筑物型式的变化;

【说明】工程布臵、主要建筑物型式是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本条规定如果工程布臵方案、建筑物型式、主要控制尺寸(高程)等发生了变化,应视为重大设计变更。

主要建筑物指失事后将造成下游灾害或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建筑物,如堤坝、泄洪建筑物、输水建筑物、电站厂房及泵站等。

堤防上规模较小的涵闸等穿堤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变化,对工程投资、堤防安全等影响较小时,应视为一般设计变更。

3、主要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方案、消能防冲方案的变化; 【说明】主要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方案变化是指基础处理型式发生改变,如换填改为桩基等;消能防冲方案变化主要指消能防冲型式的改变,如挑流、面流、底流等消能方式的改变。本条规定,如果主要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方案、消能防冲方案等发生变化,应视为重大设计变更。

对于桩基的数量、桩径、桩长,防渗墙、帷幕灌浆、固结灌浆的深度、范围等基础处理的变化,对工程安全、工程投资不产生较大影响时,可视为一般设计变更。

4、边坡处理、地下洞室支护方案的变化;

【说明】边坡处理、地下洞室支护的设计方案,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危,本条规定如果主要水工建筑物边坡处理、地下洞室支护型式或布臵方案等发生变化,应视为重大设计变更。

边坡处理措施一般分为边坡治理措施和边坡加固措施两大类。边坡治理措施主要包括边坡减载、排水、防渗、坡面防护等;加固措施主要包括锚杆、锚索、支挡结构、抗滑洞塞等。

地下洞室的支护方案主要有:排水、支撑、衬砌、锚喷、灌浆等。在边坡处理或地下洞室支护的设计方案或措施项目不变情况下,边坡治理参数、支护参数、支护范围等发生变化时,可视为一般设计变更。

5、除险加固工程主要技术方案的变化。

【说明】除险加固工程主要技术方案,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危,本条规定如果加固或改建项目、主要水工建筑物型式、基础处理方案、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更新改造方案等发生变化,应视为重大设计变更。

除险加固工程主要技术方案变化主要是指加固或改建项目改变,泄洪排沙规模调整,大坝、水闸、船闸、电(泵)站、隧(涵)洞、溢洪道等建筑物加高或加固方式变化,防渗处理方案较大调整,基础处理方案改变,护坡形式改变,以及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更新改造方案变化等。

(五)机电及金属结构

1、电厂或泵站主要水力机械设备型式和数量的变化;

【说明】电厂或泵站主要水力机械设备型式和数量是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本条规定如果电厂或泵站主要水力机械设备等发生变化,应视为重大设计变更。

当电厂或泵站投资占整个工程投资比重较小,且其水力机械设备型式和数量的变化不致对工程安全或工程效益的发挥产生较大影响时,可视为一般设计变更。

2、接入电力系统方式、电气主接线和输配电方式及设备型式的变化;

【说明】水利枢纽、电(泵)站等接入电力系统方式、电气主接线和输配电方式及设备型式是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如果其发生变化,会对工程的安全等产生较大影响,本条规定应视为重大设计变更。

当灌溉排涝、河道综合治理、供水工程等项目内的接入电力系统方式、电气主接线和输配电方式及设备型式对整个工程的安全和效益等影响较小时,可视为一般设计变更。

3、主要金属结构设备及布臵方案的变化。

【说明】主要金属结构设备及布臵方案是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本条规定如果主要金属结构设备及布臵方案发生变化,应视为重大设计变更。

当闸门、启闭设备、压力钢管等金属结构设备投资占整个工程投资比重较小,且其位臵、型式、数量及主要设计参数的变化不致对工程安全或工程效益的发挥产生较大影响时,可视为一般设计变更。

(六)工程投资

投资变化后不超过总概算情况下,工程总投资小于2亿元的项目,投资变化超过工程部分投资10%的设计变更,或工程总投资大于2亿元(含2亿元)的项目,投资变化超过工程部分投资8%的设计变更。

【说明】本条规定不包括国家政策及物价水平发生较大变化等因素带来的投资变化。

工程部分投资为建筑工程投资、机电设备及安装费用、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费用、临时工程费用之和。

投资变化后超过总概算时,设计变更按照概算调整审批程序办理。

第三章

设计变更文件编制

第九条(设计变更的提出)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不得修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根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勘察、设计问题,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项目法人等单位可以提出变更设计建议。项目法人应当对变更设计建议及理由进行评估,必要时,可以组织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有关专家对变更设计建议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第十条(设计单位要求)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修改,应委托原勘察、设计单位进行。经原勘察、设计单位书面同意,项目法人也可以委托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修改。修改单位对修改的勘察、设计文件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一条(设计责任划分)对项目法人、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设计建议,设计单位经分析论证不同意采纳变更设计建议的,项目法人有权作出变更设计的决策,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二条(文件编制要求)设计变更文件编制的设计深度应当满足初步设计阶段的有关规程、规范要求,有条件的可按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深度进行编制。

重大设计变更文件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一)工程概况;设计变更发生的缘由;设计变更的依据;设计变更的项目和内容;设计变更方案及技术经济比较;设计变更对工程规模、工程安全、生态环境、工程投资和效益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与设计变更相关的基础及试验资料。

(二)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图纸及原设计相应图纸。

(三)工程量、投资变化对照清单和分项概算文件。

一般设计变更文件的编制内容,项目法人可参照以上内容研究确定。

第四章

设计变更的审批与实施

第十三条(设计变更文件的审批)工程设计变更审批采用分级管理制度。重大设计变更文件,由项目法人按原报审程序报原初步设计审批部门或委托项目主管部门审批。一般设计变更文件,原则上由项目主管部门审批,也可由项目法人负责审批,报项目主管部门核备。设计变更文件批准后由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审批时间)原初步设计审批部门应自收到重大设计变更审批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批。审批部门在进行重大设计变更审批时,应组织原审查单位对设计变更报告进行审查。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审查单位进行审查所需时间不包含在重大设计变更审批期限(即30日)内。

第十五条(特殊情况)特殊情况重大设计变更的处理:

(一)对需要进行紧急抢险的工程设计变更,项目法人可先组织进行紧急抢险处理,同时通报项目主管部门,并按照本办法办理设计变更审批手续,并附相关的影像资料说明紧急抢险的情形。

(二)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停工,或不继续施工会造成安全事故或重大质量事故的,经项目法人、监理单位同意并签字认可后即可施工,但项目法人应将情况在5个工作日内报告项目主管部门备案,同时按照本办法办理设计变更审批手续。

第五章

设计变更的监督与管理

第十六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机构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对水利工程的设计变更实施监督管理。由于项目建设各有关单位的过失引起工程设计变更并造成损失的,有关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七条

项目法人有以下行为之一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责令改正:

(一)不按照规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审查、报批工程设计变更文件的;

(二)将工程设计变更肢解规避审批的;

(三)未经审查批准或者审查不合格,擅自实施设计变更的。第十八条

项目法人、施工单位不按照批准的设计变更报告施工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质量标准的,负责返工,并对因此造成的后果负责。

第十九条

项目法人负责工程设计变更文件的归档工作。项目竣工验收时应当全面检查竣工项目是否符合批准的设计文件要求,未经批准的设计变更文件不得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对重大设计变更未按规定程序审批的应追究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水利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关于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的特点分析 第6篇

摘要:水利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存在着建设周期长、建设区域范围大、涉及的分项工程多等特点,给工程的设计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以至在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设计变更的问题。而设计变更会对工程的性质、功能等造成影响,如果变更管理不当,就会给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带来威胁。本文就对本地区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的特点进行探讨,并分析设计变更影响因素,提出加强管理的办法,以保证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特点;影响因素;加强措施

水利工程与道路、房建等工程的设计施工有所不同,除了要考虑工程实际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外,还必须考虑到水利的季节变化等,其设计上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在施工中经常容易出现突发因素导致对设计进行变更,从而给工程施工技术、进度和成本以及收益等造成影响,使其与先期预测出现偏差,因此,加强对设计变更的管理,是水利工程在施工中安全和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的特点

(一)难度大,要求高

在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勘查设计深度、涉及范围、规模大小、施工的种类等都存在着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从而引起设计变更问题,这就导致设计变更的次数较为频繁,前后变更之间出现较多的冲突,增加了设计变更的难度;水利工程的种类丰富多样,比如堤防、调水、水库、河道和小渠道等都属于水利工程的范围,其功能和要求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给设计变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范围广,内容多

水利工程的设计变更会发生于各个阶段,工程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实施方案)、施工图设计、招投标以及施工过程中都会出现设计变更的问题,施工图设计阶段受工程规模、功能、任务以及勘查数据深度等的影响,而招投标过程需要考虑建设成本、施工单位技术水平等因素,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等级、施工进度、施工设备、工程尺寸和材料、工程结构等都会对设计造成影响,从而引起设计变更的发生。

(三)滞后性,垄断性

水利施工工程的设计变更通常都是发生于事后,这主要是受水利工程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数据勘测的影响,只能在问题发生后才能做出相应的设计变更来解决问题;垄断性主要是水利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垄断行业,水利工程建设周期和技术、建设和管理机制等与水利工程设计存在着较大的脱节,进而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设计变更。

二、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影响因素

水利工程的设计变更通常由工程建设所需的周期、技术、资金、环境和资源以及施工管理等几方面因素引起的,本文就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应分析。

(一)建设周期因素

2009年我省遭受百年不遇干旱以来,国家加大对水利投入,项目增多,时间紧,工程周期缩短,为赶项目设计及建设,因项目建设周期脱离实际,使得设计与实际出现偏差,设计深度不够,很多项目属边设计边修改边施工(即三边工程),设计变更在所难免。

(二)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主要是指勘查技术和施工技术两个方面,勘查技术的水平决定着设计依据数据的准确性,如果在勘查技术水平和执行上存在缺陷,就无法保证所搜集数据的真实准确,使得设计与实际出现误差,只能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变更;施工技术是施工质量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重要保证,如果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不够先进,无法实现图纸设计的要求,或者图纸设计的过于超前,超出了当前施工技术能力,为了下一步施工开展,就必须对设计采取变更。

(三)资金因素

资金也是影响设计变更的因素之一,如果在施工中工程资金出现了增加或减小,就可能需要在工程某些方面进行加强或减弱,或因工程资金不就位,对于施工队伍的积极性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从而使得施工进度开展、工程建设质量与性能等受到一定程度干扰,与先前设计出现一定程度的偏离,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建设,就需要进行设计变更。

(四)环境因素

工程施工区域的环境是引起设计变更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许多工程在设计时,参照的数据与地形等虽然都经过了实地勘察,但依然无法避免偏差的存在,得到的设计方案与实际环境会出现不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无法实现的问题,进而造成设计变更。

(五)管理因素

工程的管理不仅是施工过程的管理,还包括施工前的准备等,在整个管理过程中,都存在着引起设计变更的环节。首先,在前期准备上,可行性报告、同类工程项目资料等准备不充分,会导致工程设计较为片面;其次,工程业主没有明确规定项目目标,在决策上存在拖延等;第三,建设单位没有对工程各个阶段的质量提出明确要求,分包现象严重,现场管理较为混乱;第四,对于工程效益没有明确的判定,不断对项目的功能和期望提出各种要求,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设计变更问题的发生。

三、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加强措施

(一) 尊重规律,提高项目勘查的准确性

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即实地勘查数据,其准确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对设计的合理性形成直接影响,决定着设计变更发生的频率,因此,提高项目勘查的准确性就十分必要。

首先,尊重实际、尊重规律,选择具有相应勘查资质、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且信誉好的勘查设计单位,从源头上来加强对数据准确性的控制。其次,签订相应的责任机制,将数据准确性与勘查设计单位报酬相挂钩,激发并提高勘查单位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心,从而为数据准确性、科学性提供良好的保证。有条件的,还要鼓励提前进行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储备工作,不能等到项目有了甚至批了,才真正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

(二)制定严格设计变更制度

在工程的设计变更中,一套完整合理的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避免频繁设计变更发生的有效方法。首先,要遵循设计变更的相关原则,对于重大变更、非必要变更等做出详细规定,来提高设计变更的科学性,在设计变更时,充分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尽可能少的减少设计变更次数和涉及范圍,从而减少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其次,做好设计方、施工方和建设方各个方面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协调,加强对工程实际情况的了解,确定变更后的设计能够满足建设方要求,也在施工方能力之内,从而保证设计变更的有效性。

(三)做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

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施工失误的发生,从而减小设计变更问题发生的概率。在项目工程管理中,首先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施工工艺、施工进度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加强对施工中各个细节、薄弱环节和关键点的重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最大程度的实现设计中对于各方面的制定标准;其次,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协调好各个施工队伍的入场时间与彼此间的协调配合,保证各个分项工程之间的统一性,从而避免由于某项建设问题而引发设计变更。

结语:

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设计方、勘察方、业主方和施工方等多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这众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都会引起设计变更问题。因此,需要充分了解设计变更的特点与引起因素,加强各个方面的协调沟通,降低不确定因素的发生概率,从而有效降低设计变更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王青丽.分析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特点及管理现状[J].河南建材,2013,2:71-72.

[2]毛军保.分析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特点及管理现状[J].江西建材,2014,14:139-139,144.

浅析如何加强设计变更和签证管理 第7篇

1 设计变更含义及内容

设计变更是工程施工过程中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完善工程设计、纠正设计错误以及满足现场条件变化而进行的设计修改工作,包括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其他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设计文件一经审查通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由于项目建设条件的改变或施工实际需要更改原设计,必须经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并充分论证,还必须遵守项目合同中的全部规定。

2 工程签证的含义及内容

工程签证是业主与施工单位双方在履行施工承包合同过程中,对施工中发生的各种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所确定的工程内容以外的各种费用、工期顺延、经济索赔等所达成的意见表示一致的补充依据,是项目最终结算时增减工程造价的凭据,也是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3 目前政府基建工程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为赶整个建设工期,在设计图纸尚未完全细化,未达到招标要求时便匆匆招标,中标后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项目某些功能存在明显缺陷,无法继续施工,只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再进行设计变更。这种边施工边改图的项目,实际上并未缩短工期,反而增加了工程造价。

2)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或其主管部门现场考察后,未充分考虑技术经济因素,对变更以后产生的效益与现场变更引起的造价增大未进行具体分析,也未权衡清楚便贸然提出一些设计变更,造成结算造价大大超过预算造价,而产生的效益却没有显著提高。

3)某些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对设计业务不够熟练,缺乏工作经验,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施工时不得不发生设计变更。

4)由于某些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粗心大意,把重要的设计数据写错,造成施工时必须发生设计变更。

5)由于建设单位与监理人员对专业性要求很强的工程造价管理知之不多,或者缺乏签证价款控制的意识,不重视施工现场签证,对签证工作不认真负责,随意性大,有些未经书面和实地核查就随意签证,签证内容与实际不符。

6)由于建设单位与监理人员当时未在工程现场对实际发生的事情进行准确测量、及时办理签证手续,只是口头答应,事后靠追记补办,甚至在结算对数扯皮时还补办签证手续,这样可能导致对现场发生的具体情况回忆不清,补写的签证单与实际发生的条件不符、数据不准,造成结算造价难以确定。

7)签证用词模棱两可,资料记载不详,计算费用依据不足;或者某些项目签证内容重复交叉,反复签证,这类工程在拆迁房屋、旧楼改造、土方挖运、障碍清除项目中经常见到。

8)由于建设单位与监理人员未对签证资料的原件妥善保管,签证记录不完整,签证资料的原件均由施工单位保管,结果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涂改原始签证资料或增加签证内容,一旦发现签证有疑问时,也无据可查。

4 加强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管理的措施

4.1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对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各级领导、施工技术、预结算等有关人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规范,只有责权利明确了,才能规范各级管理人员在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行为,提高其履行职责的积极性。

4.2 建立合同交底制度

让每一个参与施工项目的管理者都了解合同,并做好合同交底记录,必要时将合同复印件分发给有关管理人员,使大家对合同的内容做到全面了解、心中有数,划清甲乙双方的经济技术责任,便于实际工作中运用。

4.3 严格区分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

根据我国的现行规定,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费用都属于预备费的范畴,但是设计变更与工程签证是有严格的区别和划分的。属于设计变更范畴的就应该由设计单位下发设计变更通知单,所发生的费用按设计变更处理。属于工程签证的由现场管理人员签发,所发生费用按发生原因处理。

4.4 明确设计变更的签发原则

1)确属原设计不能保证质量、设计遗漏和错误以及与现场不符无法施工非改不可的。2)设计变更要尽量提前,最好在开工之前就发现。认真地搞好图纸会审,尽量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确需在施工中发生变更的,也要赶在施工前变更。3)变更工作应在技术上可行,并全面考虑变更后产生的效益,与现场变更引起施工单位索赔所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权衡轻重后再作决定。对由此引起的造价增减幅度是否控制在合同范围内,更须慎重。4)变更后的施工工艺不宜复杂,且对总工期不产生影响。5)变更后的项目不得降低使用标准。6)对设计变更应详细记录,详细说明原设计情况、设计变更原因、内容及对其他专业的影响、因设计变更增减的工程造价,应严格按审批程序办理。7)分清设计变更的责任原因,确定费用承担方及承担额。

4.5 明确规定工程签证注意事项

1)规定签证时限:

严格审查各种签证的及时性、合理性和真实性,杜绝事后追认的现象,对签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负责。其相应的工程量签证最迟在完工后的10 d内办理好签认手续,如不按规定执行,相关负责人有权拒签。

2)严格按规定格式及程序办理签证:

计价签证应由承包人的项目经理或其委托人填写,签字和加盖单位公章,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或其委托人负责签收,并在签收栏上签字。办好的三方确认的工程签证单建设单位要随时留一份,以避免添加涂改等现象,并且要求施工单位编号报审,避免重复签证。

3)严格计价签证的要求:

签署签证单时,必须做到填写规范、字迹清晰、要素完整。具体要求如明确签证依据、签证类别、签证人的签名和日期、签证工程部位、施工方法、具体尺寸与计算式、材料品质、数量及计量单位、合计金额、签证人员签署的意见、签字和日期、单位公章等。

4)建立健全签证内容审核制度:

做到签证依据充分、形式合法、内容实事求是、手续齐备,不该签的坚决不签,维护经济签证的严肃性。凡属越权签证、超过时效签证、由无效依据产生的签证、未加盖法人公章的签证、不符合施工规范和安全质量标准的签证、承包人擅自增加工程量的签证以及数字不符的签证,均视作无效签证,在审核时不予通过。

4.6 提高责任心和业务水平,严把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关

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的管理人员每接受一项工程时,首先要对施工图及合同等有关规定进行认真学习和了解,其次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中的异常情况或施工工艺的变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如果管理人员重点加强了工程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工作,对工程变更在“变”这一环节上予以控制,对签证在“签”这一环节上予以控制,就能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地控制整个项目造价。

摘要:结合工作经验,介绍了政府基建工程中加强设计变更和签证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业主的角度出发,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以达到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关键词:政府基建工程,设计变更,签证,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李佳山.加强签证管理降低工程造价[J].山西建筑,2007,33(5):236-237.

谈工程项目设计变更的管理 第8篇

1 设计变更的含义

建设工程项目一般投资大、建设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过程复杂, 而施工前完成的施工合同和设计文件不能全面考虑施工过程所有细节, 因此, 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设计变更事件。设计变更, 是设计单位对原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中所表达的设计标准状态的改变和修改。设计变更包含由于设计工作本身的漏项、错误或其他原因而修改、补充原设计的技术资料, 可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其他参建单位提出。设计变更无论是由哪方提出, 均应由监理单位会同参见各方协商, 经过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 确认后由设计单位发出相应图纸或说明, 并由监理工程师办理签发手续。

2 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

1) 由于建设单位原因产生的设计变更:a.由于建设单位原因对已经完成规划审批并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进行变更修改, 包括建设规模、部分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点、构筑物使用功能、工艺参数、施工方案, 如:构筑物整体布局, 设备主要参数及工艺, 主材和设备等;b.由于建设单位原因决定工程中途停建、缓建或工程量的增减;c.工程项目使用单位或政府建设、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对合同工程作出的变更要求。

2) 由于设计单位原因提出的设计变更:a.图纸会审及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图存在问题, 如:设计的消防、防雷的安全可靠性不足, 采用的标准设计不符合当地的情况及建筑物的具体要求等;b.因施工图不能正常施工而必须调整设计, 如:构筑物预留基座与设备安装冲突产生的设计调整等;c.设计单位对设计过程中的错、漏及优化问题及时提出申请变更, 与设计前期工作不细致有关。

3) 由于根据经验不可预见的, 但施工中必须要完成而产生的设计变更。a.施工过程中, 遇到与原设计文件、地质勘查所描述的具体情况不符需要进行处理而产生的设计变更, 如:顶管施工过程中遇到大型孤石;b.资源材料供应存在缺口、施工条件不成熟需改用其他材料代替;c.开挖过程遇到文物、电缆、管道等, 后续的拆迁工作不能保证原设计的实施, 需修改施工的标高、基线等设计参数。

3 设计变更的签发要点

1) 设计变更的产生需确实属于原设计不能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设计意图, 设计图纸存在错漏, 设计的周边环境、施工条件、地质勘查情况与现场不符, 无法按图施工;2) 设计变更作为施工图纸的一部分, 应是技术上科学可行, 需经原施工图审查单位技术审查后方可实施;应具有经济性, 特别是重大设计变更, 参见各方需全面考虑变更后投资增减, 若设计变更可能造成工程造价超出项目概算, 决策尤需谨慎;3) 设计变更应详细记录现场勘查情况, 含图片、影像、文字材料存档, 设计修改通知单需详细说明变更的原因、内容、增减工程量及对其他专业的影响;4) 严格执行设计变更审批程序后才能签认, 特别注重对设计变更技术可行性、造价增减的审核;5) 建设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设计变更审查制度, 保证设计变更签发的严谨性和及时性, 约定参见单位的审批时间, 杜绝先实施后办理设计变更的现象。

4 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措施

1) 组织措施。a.严格执行设计变更审批程序, 参见各方应在合同中对项目负责人的管理职责和范围有明确而具体的约定, 如造价工程师计量与计价职能, 设计单位设计审核签发职能, 若需上报政府行政主管部门, 由建设单位及时依程序报审;b.及时准确办理设计变更, 避免事后补签, 对于一些重要的设计变更应及时保存现场的照片或影响资料;c.设计变更产生原因、变更内容、工程量增减、部位、日期等均需在变更通知单中予以明确, 并附于参建各方工程联系单或洽商函, 确保做到一事一联系单, , 一一联联系系单单对应一份设计变更, 有序归档;d.依靠第三方机构对设计变更进行审核, 如造价咨询单位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 施工图审查单位对设计变更图纸进行技术审查。

2) 合同措施。a.建立合同交底制度, 特别是合同中对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承担风险进行详细交底, 还有造价调整等相关条款, 让项目管理者对合同有充分的了解;b.以合同条款形式约定奖惩措施, 如设计单位变更率不得超过合同价10%, 制约设计过程中的错、漏和鼓励设计优化问题, 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合理化建议的奖励等, 以减少设计中错漏率, 优化设计, 迫使设计单位严格审核施工图纸;c.不断完善施工合同的相关条款。对工程变更、工程量计量、造价调整等重要条款在项目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 避免因设计变更而引发的纠纷。

3) 技术措施。a.重点加强工程的前期工作。通过详尽、仔细的调研, 科学的论证比选, 项目前期工作自然而然可有效的避免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错、漏问题, 尤其是地质勘查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阶段的审查工作, 是避免施工阶段产生设计变更最有效手段之一;b建立完善的设计变更内控审查制度, 特别是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技术把关, 选用科学、可行的技术工艺, 造价咨询单位审查设计变更的造价, 权衡其经济性;c.严格执行建设主管部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方案等外部专项审查制度, 若产生设计变更需经原审查机构批准后实施。

5 结语

设计变更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环节, 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工程造价, 可以通过优化项目管理工作予以控制。笔者认为, 通过组织措施、合同措施及技术措施可强化现有的设计变更, 特别应制定并严格执行设计变更的审批程序, 让项目管理者依程序办理设计变更, 营造“客观、诚信、公正、科学”项目管理决策氛围, 另外, 设计变更管理重点需加强项目的前期工作, 全面、科学的前期工作能有效地减少设计变更的产生。

参考文献

[1]佟春玲.谈现场签证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 2013, 39 (34) :257-258.

[2]焦亚春.论加强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管理工作[J].山西建筑, 2009, 35 (33) :208-209.

浅谈设计变更及工程签证的管理 第9篇

1 正确理解设计变更及工程签证的含义

1)设计变更:设计变更是指设计单位依据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调整,或对原设计内容进行修改、完善、优化。一般设计变更原因较多样化,设计部门的错误或缺陷,建设单位要求赶工期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工程工序上不能够合理进行安排,而被迫更改变更的,以及施工单位由于施工不当或施工错误造成的。

2)工程签证:即按建设单位(甲方)及施工单位(乙方)的合同约定,由双方代表就施工过程中涉及合同价款之外的责任事件所作的签认证明,工程签证一般乙方起草,记录乙方在实际施工中发生的特殊费用,然后交予监理及甲方签字确认。工程签证的发生一般是由于施工条件的变化或无法遇见的情况所引起工程量的变化。譬如由于建设单位原因,未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提供材料、场地、设备资料等造成施工企业的停工、窝工损失而引发的签证等。

2 遵守设计变更及工程签证的签发原则

总的来说,控制设计变更及工程签证的基本原则是避免签证,减少签证,规范签证。首先,搞清楚工程规范划分及其搭接关系,避免出现漏项或者重叠工程,从合同源头上避免签证。其次,把好设计关,减少工程签证,提前研究材料样板,减少材料的变更,对于设计变更要进行施工确认,避免“变而不做,或者少做”或重复计算。同时,做好工程签证的事先报告制度,甲方确认签证范围和做法后再实施,规范签证流程,本着合同内容,防止索赔。对于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1)设计变更:尽早发现,越早损失越小,尽量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的初级阶段,做好事前控制,这样尽量减少费用的变动,有助于控制工程造价的成本。尤其是涉及到材料及设备的部分,如在采购之后需变更,还有可能涉及到因材料或设备的变更而拆除已完工程,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为将变更控制在初级阶段,施工前的图纸会审是必不可少的。

2)工程签证:乙方起草的工程签证必须是合同约定价款以外的费用发生,描述详尽且不应有以价格形式出现的字样,对于任何一项签证都必须在时间性、合理性、合法性、准确性、可操作性上经得起考验。工程签证一般应一式五份,甲乙双方及监理三方签字方才有效,监理留一份备案,甲乙双方各留两份。工程签证施工单位要编号,签证应遵照“一事一单、一项一签、随作随签”原则,尽量避免过期补签。签证内容要求清楚完整、工程量记录真实准确、说明详尽、文字表述无二意、图示尺寸准确,以防止重复签证现象的发生,或者费用已涵盖在合同价款范围内,或者无法进行预算编制,比如:签证描述挖运土石方50立方米,该描述从预算角度来说不详,是土方或石方,或者是土方、石方各占一定比例,而且是人挖还是机械挖也未做说明,挖出的土石方如何处理、运距是多少均没有说清楚,在将来结算时均会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签证描述一定要详细。

3 加强设计变更及工程签证的管理

1)明确岗位责任制。所有员工都应岗位明确化,职责具体化,行为规范化。明确规范领导、施工技术、预结算等有关人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只有责权利明确了,才能规范各级工程管理人员在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行为,提高其履行职责的积极性。每一个参与施工管理的人员都应详细了解施工合同,在实际工作中一切以合同为核心。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发生均应经过建设单位的认可,设计变更必须加盖设计单位印章,工程签证必须有三方签字(甲乙双方及监理),如果工程签证发生时没有条件及时签字,仅得到甲方和监理的口头许诺,事后也必须按照正规流程将手续补办,否则该部分费用乙方需自行承担。对于签证的签字要求,也做相应的规定,对涉及工程造价增减较小且对工程整体影响很小的变更,一般由甲方工程师及预算、监理和施工单位签字确认即可。对涉及工程造价增减数额2万元以上(含2万元)且对工程整体影响较大的变更,除需上述人员签字外,还需工程部长及预算部长签字。不过对于工程造价造成质的改变并对工程整体影响巨大的,需要经有关领导批复后方可进行设计变更及工程签证的的签发流程,并需要相关领导人的签字确认。

2)加强业务专业化。工程人员应精通工程施工的各个流程、施工规范及行业要求,预算人员应熟悉合同文本及相关法律知识、造价规定等。工程在设计的初级阶段进行审图,不仅需要工程人员的努力,也需要预算人员的专业知识,双方从不同角度对未施工的图纸进行合理化的审查,工程人员对图纸施工的责任不容质疑,预算也必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前期,需熟悉图纸和合同的相关内容,另外需要深入到工地现场做好实际发生的各项指标性的记录,及时发现问题,从预算的角度督促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做好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根据签证做好预算的编制工作,对比分析工程成本变化的情况,尽量减少造价的超标。工程签证验收时,甲乙双方及监理人员共同参加现场的实测实量。各方均应详细记录原始数据及准确发生时间,作为工程量计算的依据。甲方参加人员必须加强责任心,维护公司利益,做到认真负责、精确合理。不允许出现误收误量、放松尺度、送人情、填写不清、内容不全、签证意见含糊其辞、计算错误、签证涂改等现象。

3)部门工作协调化。一个项目的实施,不是单靠哪个部门来控制管理,而是各部门之间进行了明确分工,各尽其职,相互配合,共同来完成一个目标。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技术人员做好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前期工作,如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并要及时通知预算员进行测算审核。同时预算员也应该将一些从定额角度需要办理的签证及时告知相关人员进行签证的办理工作,同样,对于发生的设计变更及工程签证,施工管理人员应与各科室及处领导及时沟通,避免信息不通产生新的变更,造成投资浪费。譬如,在技措技改工程中,经常出现由于工作面过于狭小、作业超过一定高度,造成需要使用大型机具方可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乙方在发生时均会通知甲方工程部门的技术人员,此刻技术人员也应该随即通知相关部门人员包括监理及预算人员到现场,查看现场实际条件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经审查确认后,允许乙方办理工程签证。

4 结语

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与变更管理 第10篇

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程序如下:拟定招标设计任务书→方案招标→方案评审及咨询→方案定案→出方案报建文本→进行方案报建。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公司都在这一阶段投入大量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 以求得一个满足市场需求且高效益的方案。多轮的方案竞标, 内部评审, 专家咨询论证等, 方法不一而足, 希望能磨出一个精品来。但有时却事与愿违, 要么设计成果偏离了目标, 要么设计进度一拖再拖, 延误了建设工期。因此, 在方案设计阶段, 强有力的组织执行结构是必须的。

方案设计阶段有时可分为方案招标阶段和方案定案阶段。不论是招标或是直接委托设计, 都要对所选用的设计公司进行深入而严谨的分析, 甚至不同类型设计公司的比例也要有所考虑。从基本方案确立到最终方案的形成是一个多轮次方案的反复过程。在此阶段, 房地产公司设计规划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 对项目的各个大的价值体系进行深入的剖析, 如:交通系统功能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分布、建筑体型分析、环境景观系统、设备的设置及户型平面和立面风格等, 逐一与设计院沟通, 并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使方案朝着开发商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方案设计阶段要进行风险管理。有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对项目制定的目标不现实, 在实施过程中会带来进度风险。有的公司喜欢打政策擦边球, 甚至违规操作, 给项目带来的风险也是致命的。委托或筛选设计公司的过程也隐含着风险, 对设计公司的了解及分析不够深入, 不能取长补短, 往往会造成成果与期望相差甚大, 或者最初成果无法深化等。在方案决策中对技术的选用也存在风险。设计阶段的项目风险除违规操作外, 其它并不太高。只要项目组织者有项目风险意识, 对项目做风险定性分析, 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方案设计阶段的项目风险控制对整个设计阶段和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2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

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是在方案报建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方案已经确立, 设计工作流程相对简单、有序, 因此此阶段的项目设计管理在执行方面与方案阶段有所不同。执行组织结构及管理流程相对简单。

在选定设计单位后, 要对实施项目设计的工程设计负责人进行资质考查, 审查其已完设计工程项目的图纸质量, 对其能力有全面的了解。在中间过程质量控制中, 要依据设计公司的进度安排进行相应的中间环节控制, 保证中间成果的质量, 中间成果一般是指在建筑、结构及各安装专业初提及终提两个阶段所提资料图。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是成果审查, 即组织规划设计部门和工程项目执行部门对设计图纸进行详尽的审查, 必要时组织由规划、消防、人防、设计、合同等方面的专家提出整改意见, 把设计缺失控制在设计阶段。在此阶段, 项目的沟通管理主要集中在过程质量与进度控制环节。关键的沟通成果要以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 形成知识积累。

在房地产设计运作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方案阶段设计周期过长, 留给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周期较短, 设计院加班加点赶图不能保证图纸质量, 甚至会出现边设计边施工的窘境。施工图设计的质量对工程的顺利施工和成本控制关系很大。因此在项目设计阶段总体时间管理上, 一定要严格控制关键点的时间安排, 以利于整体工作的顺利完成。

3 设计变更阶段的管理

3.1 设计变更的概述

设计变更是指设计部门对原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中所表达的设计标准状态的改变和修改。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 变更发生的越早则损失越小, 反之就越大。如在设计阶段变更, 则只修改图纸, 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 不仅需要修改图纸, 而且设备、材料还需要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 除上述费用外, 已施工的工程还需拆除, 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所以要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初期阶段, 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及时发现设计失误和疏漏等问题, 及时解决, 特别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 要先算帐, 后变更。

3.2 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

主要有:①修改工艺技术, 包括设备的改变;②增减工程内容;③改变使用功能;④设计错误、遗漏;⑤提高合理化建议;⑥施工中产生错误;⑦使用的材料品种的改变;⑧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不准确而引起的修改, 如基础加深。

由于以上原因, 所提出变更的有可能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中的任何一方, 有些则是上述几个单位都会提出。

3.3 设计变更的签发原则

设计变更无论是由哪个参建方提出, 均应由设计管理部门、工程管理部门会同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协商, 经过分管领导确认后由设计单位出具相应图纸或变更, 并由工程管理部门办理签发手续, 下发到有关部门予以实施。但在审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确属原设计不能保证工程质量要求, 设计遗漏和确有错误以及与现场不符无法施工非改不可;②一般情况下, 即使变更要求可能在技术经济上是合理的, 也应全面考虑, 将变更以后所产生的效益 (质量、工期、造价) 与现场变更往往会引起施工单位的索赔等所产生的损失, 加以比较, 权衡轻重后再做出决定;③工程造价增减幅度是否控制在总概算的范围之内, 若确需变更但有可能超概算时, 更要慎重;④设计变更应简要说明变更产生的背景, 包括变更产生的提出单位、主要参与人员、时间等;⑤设计变更必须说明变更原因, 如工艺改变、工艺要求、设备选型不当, 设计者考虑需提高或降低标准、设计漏项、设计失误或其它原因;⑥建设单位对设计图纸的合理修改意见, 应在施工之前提出。在施工验收工程中, 只要不影响生产, 一般不再接受变更要求;⑦施工中发生的材料代用, 办理材料代用单。要坚决杜绝内容不明确的, 没有详图或具体使用部位, 而只是增加材料用量的变更。

3.4 设计变更的实施与费用结算

设计变更实施后, 由工程管理部门签注实施意见, 但应注明以下几点:①本变更是否已经全部实施, 若原设计图已经实施后, 才发生变更, 则应注明, 因其牵扯到原图制作加工, 安装、材料费以及拆除费。若原设计图没有实施, 则要扣除变更前部分内容的费用;②若发生拆除, 已拆除的材料、设备、或以加工好但未安装的成品、半成品, 均应回收。

由合同管理部门会同施工单位编制结算单, 按照标书或合同中的有关规定审核后作为结算的依据, 此时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由于施工不当, 或施工错误造成的, 正常程序相同, 应注明原因, 此变更费用不予处理, 由施工单位自负。若工期、质量、投资效益造成影响的, 还应进行反索赔;②由设计管理部门的错误或缺陷造成的变更费用, 以及采取的补救措施, 如返修、加固、拆除所发生的费用, 由合同管理部门与设计管理部门协商是否索赔;③由于监理部门责任造成损失的, 应扣减监理费用;④设计变更应视为原设计图纸的一部分内容, 所发生的费用计算应保持一致, 并根据合同条款按国家的有关政策进行费用调整;⑤材料的供应及自购范围也应和原合同内容相一致;⑥属变更削减的内容, 也应按上述程序办理费用削减, 若施工单位拖延, 可督促其执行或采取措施直接发出削减费用结算单;⑦合理化建议也按照上面的程序办理, 奖励、提成另按有关规定办理;⑧由设计变更造成的工期延误或延期, 则由工程管理部门会同其他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4 结 语

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及变更管理有其特殊性。首先设计的成果是由设计公司完成的;其次房地产开发公司管理人员在设计和变更过程中起沟通、协调、监控作用。因此在建设项目的设计及变更运作过程中, 房地产开发公司如何介入, 如何控制设计及变更过程, 充分发挥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能动性, 是取得项目成功的关键。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都是僵化的, 而其背后的思想和理念才是精华。在项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要结合实际情况, 适当地运用它的手段和方法,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我国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设计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大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成果必须报政府部门审批通过, 方可进行工程项目施工。可以认为建设项目设计过程的项目管理是围绕着这两个最终成果而展开的。由于这两个设计阶段所承担的目标和任务的不同, 其项目设计管理在执行组织的结构、项目不同形式的管理及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房地产开发实施阶段的变更管理, 设计变更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由设计团队整体的水平、能力、素质决定的, 所以选择设计团队是控制设计变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另一方面是房地产公司管理团队的水平、能力、素质决定的, 如公司相关管理部门编制的策划书、设计委托书科学、准确,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那么就能非常好的控制设计变更的数量, 从而达到控制工期和造价。

关键词: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变更,沟通管理

参考文献

[1]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2]孙长江.工程设计变更对造价管理的影响[J].探讨与研究, 2006.

设计变更管理 第11篇

摘要:工程变更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在实践的意义上极大地影响着建设项目工程的投资、进度和质量,因此加强工程变更管理是工程项目取得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运用PDCA的管理方法,尽量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费用占合同约定价款的比重,降低设计变更所造成的工程管理的控制难度,希望文章对工程变更管理的研究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工程变更;过程控制;PDCA;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3-0151-02

工程变更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我国工程变更管理现状的分析,归纳目前工程变更管理存在几方面的问题:工程变更处理的程序急需完善与改进,项目实施阶段工程变更管理组织责任不够明确,对变更价款缺乏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合同条款有待完善。变更对工程具有灾难性的影响或变更是导致项目超投资的一个大的潜在原因。

工程项目存在建设周期长、项目施工动态性及复杂性等特点,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变化影响大。在项目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等前期阶段,基本任何一个项目都不可能预测到在施工过程中所可能引起变化的各种条件,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没有发生工程变更的工程基本是不可能存在的,它必然贯穿于整个项目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引起工程变更有多方面的原因:(1)修改工艺技术,包括设备的改变;(2)增减工程内容;(3)改变使用功能;(4)设计错误、遗漏;(5)提高合理化建议;(6)施工中产生错误;(7)使用的材料品种的改变;(8)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不准确而引起的修改,如基础加深;(9)不可抗力。

PDCA循环又称为戴明环,是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率先提出的,它是所有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一种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djust(调整)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这就是说,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

1 工程变更管理现状分析

工程变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处理不好会给工程目标的实现带来重大的影响。工程变更会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单位的合同履行带来极大的影响,而且会延长工程的竣工时间、投资成本及工程质量,甚至会给建设单位带来更多索赔的机会。

1.1 影响工程进度

建筑工程产品是特殊的产品,各个施工阶段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无论在工作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存在着紧密的工艺关联,如果某一程序发生了变更,必然会影响到相邻工作的施工计划。如果施工阶段某一工序发生了变更,必然将打乱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的连贯性,会导致施工现场所用的人工、材料、设备机械的准备工作急促和紧张,导致施工现场某一工作项目处于不能连续作业或暂停的状态,降低劳动人员的生产效率和热情,施工操作层的劳动生产率受工程变更的影响程度较大,进而影响施工进度计划的完成。

1.2 造成资金的浪费

如果需要选用其他材料,极有可能重新设计施工措施,替换的设备材料还需要重新定价,但此时的定价的方法大多不会再采用招标投标等竞价方式,只能通过市场询价、双方协商来处理,这样会导致最终价格偏高。有些有经验的施工单位,经常会利用变更的这一点,获取超额的利润,使施工管理企业造成资金的浪费。尤其是对一些不合理、无必要的变更,更使资金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1.3 影响工程质量

尤其是在项目施工的后期,发生在建筑结构部位的变更,会影响建构物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直接造成工程质量下降,降低建构物的整体安全性。除此之外,此类变更会使建构物的使用功能同样受到影响,给正常使用带来

不便。

1.4 引发合同纠纷

引发合同纠纷的工程变更一旦发生便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工程造价,相关利益方为了自身利益,很难达成相同的意见,从而引起索赔,严重者会进而升华为仲裁、诉讼等纠纷,非常不利于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2 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变更管理

2.1 工程变更与索赔

由于工程自身的特点,工程变更具有必然性,伴随着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工程的索赔事件也是不可避免的。索赔具有广泛的含义,不仅包括施工单位的索赔也包括建设单位的索赔,施工单位的索赔则是工程索赔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变更产生索赔的主要原因有:

2.1.1 当事人违约。通常包括管理单位的违约和监理单位违约。管理单位的违约一般表现为没有遵守合同约定的条款,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条款付款等。监理单位违约通常表现为未能及时发布变更、未依据合同约定的条款来完成工作。

2.1.2 工程变更。工程变更(如设计变更、施工方案变更)是造成索赔的重要因素,据相关研究数据,变更索赔占据索赔原因40%以上的比例。

2.1.3 其他方面的原因。其他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为不可抗力、合同缺陷和其他第三方原因等方面引起的索赔。如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自然灾害因素,如地震、地质灾害等;另外国家的政策、规范、标准等其他第三方原因引起的变更。

施工单位的索赔和反索赔成为了在索赔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和任务。管理单位或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需在以下十点提出质疑,包括:(1)索赔的事项究竟属于管理单位或监理工程师的责任还是其他第三方的原因;(2)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如果共同负有责任,施工单位在索赔时应该将双方的责任划分清楚;(3)索赔事实的依据不足;(4)索赔时所依据的合同条款不对;(5)施工单位索赔的程序是否满足合同的约定;(6)依据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是否免除了管理单位的赔偿责任;(7)施工单位是否已经通过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放弃了索赔;(8)施工单位是否采取了适当措施以防止损失的增加;(9)施工单位的索赔依据是否够充分,是否还需补充依据;(10)施工单位所计算的索赔损失是否存在过分夸大。

2.2 项目实施阶段的变更管理原则

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变更管理主要涉及对变更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遵循“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性”的原则。而且要对变更项目的工程量、商议价款及相关费用做审查、控制和确定。变更管理的处理原则:

2.2.1 如果有必须要变更的情况,应当及时做出变更。变更既然肯定发生,不论是否要继续施工,都必然会给项目整体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损失增加。在实际工作中,有两种形式比较常见:施工单位为了等待变更指令而停止或延缓施工,如果等待时间超过了规定的期限(通常规定为14天),施工单位便可提出索赔请求;施工现场未见变更指令仍继续施工,这样会造成很大的返工损失。

2.2.2 工程的变更指令做出后,应及时开始实施。若施工单位未能按要求及时落实变更指令的话,施工单位需承担由此所造成的额外损失。

2.2.3 需要注意变更处理的时效问题。变更发生后,施工单位应在14天的时间内将相关的手续落实到位。施工单位自签领了工程变更单时间起14天后,对其递交的工程变更价款报告,监理工程师可不再受理。如果给建设单位造成的损失,则由施工单位自己负责。

2.2.4 工程变更对项目任务目标的影响分析。需评估工程变更对项目整体目标的影响程度及持续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3 PDCA方法在工程变更管理上的应用

3.1 Plan

一是找出项目所存在的问题;二是寻找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三是找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四是针对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制定施工方案,做出设计变更。

3.2 Do

贯彻和执行变更的设计措施,即按变更规定的目标和方法去实施。

3.3 Check

检查执行变更的效果。在执行过程中查看执行的力度和质量,并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3.4 Action

(1)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总结。(2)对未能解决的问题,反馈到其他项目并在今后所有的项目中加以改正。

虽然PDCA管理模式是一种被动的管理模式,但是因为变更是无法提前预先防备的,只能通过第3.4条,不断地总结,尤其是信息的反馈。很多项目不注重这些经验的反馈,导致每个项目都要出现很多重复的变更,并未在设计源头上处理掉,而且项目群内部并未互相提醒,导致投入资金增加,工期紧张。在人才培养方面,关于变更的管理培训并未引起重视,无论从费用所占的比重,还是对项目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对人才的培养,不能扔到项目上,去不断犯错误才得到实际的经验。其他项目的反馈经验的培训也必须加入到人才的培养中。

4 结语

本文全面分析了工程变更对工程的影响以及实施阶段的变更管理原则,并通过结合PDCA的管理方法探究出比较先进的工程变更管理方法。同国外同行及国内建筑业相比,我国工程变更管理方法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如何改造传统的工程变更方法和流程,是我国建筑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方法的开发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目前国内工程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4):50-51.

[2] 吴书安.工程变更管理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

[3] FH. Griffs and Fred M.Butler.Case for Cost-plus Contracting[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ASCE.

[4] 孟庆钧.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变更管理[J].安装,2005,(2):14-16.

[5] 张海英.房地产集团管控下多项目群工程管理体系构建及应用[D].天津大学,2010.

[6] Hester W.T. and Kuprenas J.A..Construction Change and Change orders:their magnitude

andImpact[J].Construction Industry Institute,source Document 66,Austin,Tex,1991.

[7] 罗友兵,薛梅.浅议施工方案在工程变更中的重要作用[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5,(2):18-19.

[8] 李启明,等.工程建设合同与索赔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产品设计链中概念设计变更管理研究 第12篇

随着全球化市场的形成, 市场的竞争已经从

单个企业转向了价值链[1,2],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通过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可以获得竞争优势。整个产品设计链的过程决定了上市产品的上市时间和成本[3]。

在由核心企业、协作企业、供应商和客户等组成的产品设计链中, 涉及企业间的设计变更是一项必要的、经常性的活动。

目前对企业间的设计变更管理的研究主要有:Chen等[4]建立了一个分布式设计变更管理方法和设计系统管理框架;Huang等[5]开发了基于Web的设计变更管理系统;Liu等[6]提出了基于Petri网的并行变更流程模型;Eckert等[7]研究了航空企业的产品设计实例后, 分析了变更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提出了设计变更的特征和处理变更的策略;Rouibah等[8]提出了多个企业协同开发产品时的设计变更管理模型;裘炅等[9]结合分布式产品数据管理中的BOM管理、项目管理和工作流管理, 提出了企业联盟工程变更集成系统。

上述研究针对产品结构形成以后的设计变更, 均没有涉及产品概念设计阶段的设计变更问题。概念设计虽然只占整个设计活动的10%, 但80%以上的产品成本由这一阶段所决定[10]。在产品设计链的概念设计阶段, 影响产品上市时间主要的一个瓶颈是设计变更[11]。从经济学的观点看, 要降低产品成本、缩短上市时间, 产品概念设计阶段的潜力最大。

实施设计变更管理的途径有:①基于文档方式;②基于流程方式;③基于产品结构方式等。前两种方式简便易行, 有利于保证变更过程的可追踪性, 其缺点是无法有效评估变更影响范围。后一种方式利用产品结构存储和管理变更信息, 使产品结构同变更过程紧密集成并保持同步, 能有效地支撑变更的传播与追踪。而在概念设计中, 产品的结构和组成不明确, 当发生设计变更时往往无法通过产品的结构找到需要修改的零部件。

基于此, 本文基于文件关系和配置管理相结合的思想, 提出了文件矩阵树的概念, 克服了基于文档和流程的变更设计管理的不足, 实现了产品设计链中概念设计的设计变更控制与管理。

1 产品设计链的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最具有创造性的阶段, 德国学者Pahl等[12]认为在确定任务之后, 通过抽象化, 拟定功能结构, 寻找适当的作用原理及其组合等, 确定出基本求解方法, 得出求解方案, 这一部分工作叫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包含了工程设计与工业设计两部分内容[13]。概念设计在工程设计阶段主要完成产品的功能设计、原理设计和简单的结构设计等。在工程设计的基础上, 概念设计的工业设计阶段进行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 主要考虑产品的形态、布局、色彩和人机工程等问题。

产品设计链是一个由一群组织合作开发产品或服务以满足用户需求的系统, 核心企业通过分析产品的市场需求, 了解潜在的商业对手, 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 依据目标, 制定产品的最佳产品设计链应用策略, 进行产品的概念设计。

在产品设计链中, 核心企业对任务进行分解后, 通过采用合作伙伴评价模型, 对产品设计链合作伙伴进行选择。被选中的合作伙伴又可以将设计任务进一步分解, 选择下一级的合作伙伴, 如此往复, 从而形成一个由核心企业、供应商 (合作伙伴) 等组成的产品设计网络。

由此可见, 产品设计链的概念设计过程同时也是产品设计链的组建过程, 通过合作伙伴的加入, 能够在概念设计过程中集成产品生命周期的相关知识, 降低设计问题的求解难度, 缩短产品设计时间。

2 产品设计链的概念设计流程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 必须制定完整的流程来规划产品每一阶段的开发内容、依据和职责等, 以控制产品开发过程的设计变更, 确保产品质量和进度顺利完成。目前, 概念设计流程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Pahl[14]将概念设计流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任务分类阶段, 该阶段从产品规划开始, 根据分析与调查研究的结果, 具体描述产品的规格, 明确产品的设计任务;其次是概念设计阶段, 以客户的功能需求分析产品规格, 进行功能分解, 寻找解决方案, 依据相应的准则评选最优方案。

Aleixos等[15]提出了产品计划和建立概念设计两阶段概念设计流程。第一阶段为了解产品发展概况、描述新产品需求、制定开发计划等;第二阶段包含了寻找解决方法、描述评价准则、绘制相关草图与方案评估等。

Brunetti等[16]在Pahl两阶段流程的基础上, 将功能与结构独立为一个阶段, 根据该阶段的功能结构进行所有可能方案的搜索, 最后得到最佳的设计概念方案, 认为概念设计分为任务说明、定义功能和架构、寻找解决方案等三个阶段。

Zuo等[17]则提出了问题定义、问题解决和概念形成三阶段概念设计框架。问题定义阶段主要是分析设计问题, 如客户需求的收集和确认、产品设计说明、设计约束等;问题解决阶段主要是定义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概念形成阶段形成解决问题的描述, 评估和选择最优的产品设计概念, 形成最终的产品概念。

Simon等[18]将概念设计细分为解释、开发、分散、转换和聚积等5个部分, 每个部分包含若干活动, 共12个设计活动。其中, 解释部分的活动提出问题, 开发部分的活动决定项目的特性, 分散部分的活动提出和寻找所有可能的方案, 转换部分的活动确定概念设计的相关参数, 聚积部分的活动评价与选择最佳的概念设计方案。

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产品设计链的概念设计流程。流程包括五个阶段, 每个阶段均要求进行评价, 评价合格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 从而减少了概念设计阶段的设计缺陷, 避免设计返工的发生。产品设计链的概念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在五阶段流程中共有20个设计活动, 其步骤如下:

(1) 市场与产业现状分析。对相关产业进行调查和分析, 分析对企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明确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 搜集产品开发的机会。

(2) 竞争分析。对竞争对手、潜在的进入者和行业竞争环境等的分析。

(3) 产品开发计划。通过了解客户的需求, 形成各种方案, 提出项目计划书。

(4) 规划阶段评价。客户确认产品开发计划, 若满意, 则进入下一个设计活动;如不满意, 则回到第一个设计活动, 重新开始, 直到客户满意。

(5) 明确产品需求。将待设计产品需求分解成子需求, 并明确描述各个子需求。

(6) 质量特征。将需求映射为质量特征。

(7) 设计说明。根据质量特征形成设计说明, 并将设计任务分解。

(8) 设计任务阶段评价。确定设计说明有无问题, 是否需要修改。

(9) 确定主要问题。根据设计任务, 归纳出完成设计任务要求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0) 功能需求。根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提出满足产品设计说明和符合产品开发计划书要求的功能需求。

(11) 确定主要功能需求。确定设计任务的主要功能需求。

(12) 建立功能模块的构建原则。描述功能需求组合的构建原则。

(13) 构建与组合功能模块。根据功能需求组合的指导原则, 建立功能模块。

(14) 确定问题阶段评价。如功能需求无法组合成为功能模块, 则返回步骤 (13) 修改指导原则, 如还不能满足, 则需要重新确认问题。

(15) 确定求解规则, 实现从功能到结构的设计。寻找每个设计说明要求, 且满足功能模块的求解规则, 实现从功能到结构的设计过程。

(16) 工业设计几何建模。主要解决产品外观的美学等问题。

(17) 产生设计概念。根据求解规则产生所有可能的概念。

(18) 选择合适的设计概念。根据规则 (算法) 选择合适的设计概念。

(19) 设计概念评价。通过分析与比较, 如果设计概念满足设计说明的要求, 则进入下一阶段的设计。反之, 则需重新进行设计。

(20) 完成产品概论设计。产生概论设计方案。

在上述流程中, 明确任务之后的伙伴选择过程, 没有纳入设计活动之中。如果合作伙伴的设计任务不需要再分解, 则该合作伙伴的概念设计流程为从步骤 (9) 到步骤 (20) 。若某一合作伙伴的设计任务需进一步分解, 并进行伙伴选择, 则该合作伙伴的概念设计流程从步骤 (1) 到步骤 (20) 。

通过建立的概念设计标准流程, 本文提出了文件矩阵的概念, 概念设计流程每一阶段的各个节点中产生的文件, 通过文件矩阵, 文件可以很方便的存储、检索和回溯。

3 基于CM的产品设计链概念设计变更管理

3.1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是在产品生命周期内, 建立和维护与其需求、设计和操作信息相一致的产品性能和功能等的管理过程。国际配置管理协会 (institute of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ICM) 在1970年颁布了其配置管理标准CM, 1988年推出了CMⅡ标准。CMⅡ中所有的活动都必须以需求驱动, 并通过表单的形式加以批准和控制, 直到活动完成, 活动的结果得到需求方的确认后表单才会停止流转。配置管理通过产品结构树找出设计变更所涉及到的所有零部件, 对其进行一致性的修改, 从而到达设计变更的控制与管理。

本文借鉴CMⅡ的变更控制思想, 以文件为配置单元, 通过建立产品设计链的概念设计标准流程, 构建文件矩阵树, 通过管理与控制概念设计阶段文件间的关系, 实现对产品设计链概念设计变更管控的目的。

3.2文件矩阵

在产品概念设计的过程中, 会产生反映产品设计信息的相关文件, 概念设计文件的结构如图2所示。

将产品设计链的概念设计流程中五个阶段视为5个节点, 设产品设计链的概念设计过程中, 所产生的文件为A, 则A可以用矢量表示为

A= (A1, A2, …, A5)

式中, A1、A2、…、A5分别为5个阶段产生的文件。

若第i个节点中有j个活动, 则在该节点中产生的文件表示为aij。在概念设计流程中, 第1至第5个节点的设计活动数分别为4、4、6、4和2个, 则概念设计中设计活动所产生的文件可用矩阵表示为

A=[a11a12a13a1400a21a22a23a2400a31a32a33a34a35a36a41a42a43a4400a51a520000]5×6

通过文件矩阵, 对概念设计流程每一阶段中产生的文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存储、检索和回溯。

由于每个活动可能产生多个文件, 文件的类型也可能不同, 如文本文件 (.doc) 、Rhino文件 (.3dm) 等, 如某一个活动中产生的同一类型文件的个数为n, 共有m个类型的文件, 则该设计活动产生的文件又可用m×n阶矩阵表示为

以上设定矩阵的第一行为文本文件 (.doc) , 第二行为Rhino文件 (.3dm) , ……。由此, 在概念设计阶段依据不同合作伙伴所完成的不同任务, 可以生成概念设计文件矩阵树, 如图3所示, 通过文件矩阵树作为连接零部件对象与文件对象的桥梁。图3中, Ak为部件的文件矩阵, k=1, 2, 3, …, n;AkBkr为零件的文件矩阵, r=1, 2, 3, …, n

将产品按照部件、零件进行分解, 由此形成的分层的树状结构称为产品结构树。在产品结构树中, 每个零件、部件对象都有自己属性, 如零件标识码、名称、版本号、数量、材料、类型 (自制件、外购件) 等。

在概念设计阶段, 通过从文件矩阵树中提取出零部件的层次信息, 可建立概念设计产品结构树。由于零部件对象的某些属性并不能全部确定, 概念设计的产品结构树只包含一些必要的属性:零部件名称、版本、体积、重量和功能描述等。零部件名称同时兼有零部件标识码的功能, 如果不同的产品设计方案出现相同零部件, 只需要加上方案代号的前缀加以区别。

由于概念设计阶段零部件对象的某些属性并不能全部确定, 难以建立具有完全信息的产品结构树, 概念设计产品结构树与产品结构树不同。概念设计产品结构树只是表示对产品装配关系的初步规划。概念设计完成后, 概念设计产品结构树将被转换成详细设计产品结构树。

3.3 文件关系信息的形式化描述

两文件间的关系可分为有关系和没有关系两种。有关系文件按照文件内容产生的形式又可分为组成、引用和依赖等三种关系, 若两文件间关系同时存在几种关系, 则按照“依赖大于组成, 组成大于引用”的优先级确定其关系。更改文件的影响是不同的, 若影响越大, 则文件的重要程度越大, 文件的重要程度分为不重要、一般重要和重要三种。

文件有设计、预发布、发布和变更四种状态。设计状态指正在设计中的文件的状态;预发布状态指已完成设计但还没有归档的文件的状态;发布状态指已完成设计且已归档的文件的状态。设计变更是针对预发布状态和发布状态的文件。变更状态指该文件正处于变更中。

从文件内容的使用方向看, 文件关系可分为单向和双向两种。单向指文件一方提供给另一方使用, 双向指彼此互相提供使用。

DC (fi) 表示fi 的文件变更, 用/→表示变更影响关系。

定义1 文件的组成关系。组成关系指某文件使用了另一文件的全部或部分文字, 或者某文件由一个或多个文件组成。

记文件的组成关系为R, 文件的组成关系RFF (F为文件集) 之间的一个二元关系, 若RF×F是一个文件关系集合, 则 (fi, fj) ∈R表示文件fi为文件fj的上层文件, fj为文件fi 的下层文件, 即fi由一个fj或若干个fj组成。上层文件发生改变时, 其下层所属文件也需要作调整或变更。文件fi的变更下层文件集表示为

X_DC (fi) ={fj| (fi, fj) ∈RDC (fi) /→DC (fj) }

定义2 文件的引用关系。引用关系指某文件设计时引用了另一文件, 但没有直接使用该文件中的字句。

记文件的引用关系为Rref, 文件的引用关系Rref 是FF 之间的一个二元关系, 若Rref⊆F×F是一个文件关系集合, 则 (fi , fj) ∈Rref表示文件fi为文件fj的引用文件, 即fi文件引用了文件fj , 当文件fj的内容进行变更时, 文件fi也必须进行更改。

定义3 文件的依赖关系。依赖关系指一个文件是另一个文件产生的, 如Solid Edge中的ASM文件可以生成二维的DFT文件。

记文件依赖关系为Rdep, 文件依赖关系是FF之间的一个二元关系, 假定Rdep⊆F×F是一个文件依赖关系集合, 则 (fi , fj) ∈Rdep表示文件fi依赖于文件fj, 当文件fj产生修改时, 文件fi必须进行相应的修改或变更。

定义4 文件集F。文件fi可形式化描述为{idi, f_namei, f_domaini, f_state, f_importancei, f_accessi, f_typei, veri}。其中, idi为文件fi的标识;f_nameifi的名称;f_domaini为文件的域, 表示文件fi归属于产品设计链中某一成员;f_state为文件的状态;f_importancei为文件的重要程度, 决定文件的使用或更改方式;f_accessi为文件的访问方式;f_typei为文件的类型, 文件类型分通用文件和专用文件, 通用文件如Word、STEP、IGES等格式, 专用文件如CAD文件只有相应的CAD软件才能打开;verifi 的版本, 由于文件之间的关联性, 当某个文件发生版本更新时, 相关文件的版本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更新。fi的变更版本集表示为

Ver_DC (fi) ={ fj|DC (fi.v eri) /→DC (fj.v erj) }

定义5 文件的使用方向D。假定DF×F是一个文件使用方向集合, 则 (fi, fj) ∈D表示文件fi提供给文件fj使用, 若同时 (fj, fi) ∈D, 则表示文件fifj互相提供给对方使用。

3.4基于CM的产品设计链概念设计变更控制流程

产品设计链中各成员均为独立的企业 (组织) , 经营方式和理念各不相同, 且每个成员均要保守自身的商业秘密, 使其设计变更的控制流程不同于单个企业。产品设计链中概念设计变更控制模式采用集中式, 利用协调管理器对设计变更进行管理, 通过文件关系基准线来决定是否启动控制流程, 当配置单元发生改变时, 使得基准线记录的文件版本发生更改, 从而启动控制流程来管理概念设计的变更。

文件关系基准线为启动设计变更控制流程的触发点, 文件关系基准线包含三部分内容:

(1) 通知渠道。通知渠道就是发生设计变更时, 通知与之相关的成员的方法, 如可以通过应用软件、电子邮件和任务箱等。

(2) 涉及对象。涉及对象为产品设计链中成员, 如A成员在流程中第二阶段的第3个活动有一文件, 表示为AF23, 分别与成员BC的文件BF31和CF33有关系, 则文件AF23涉及的对象为成员BC

(3) 变更通知单 (ECN) 。当发生设计变更时需要将变更通知单通知涉及对象, 变更通知单的内容包括文件的关系、文件的重要程度、文件的访问方式、文件的状态等。

协调管理器根据变更申请单中的信息, 建立一个文件变更集, 通过分析后 (若该文件为变更状态, 则回复对方, 禁止变更) , 启动通知程序, 将变更申请单发送到基准线中记录有文件关系的成员, 相关成员收到变更申请单后, 启动如图4所示的单个成员设计变更控制流程。

该变更控制流程为三阶段闭环控制流程, 实现了在各成员中文件关系信息的完整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并保证变更过程的可追踪。

经过变更流程的审核, 如果准予变更则首先变更自身的基准线, 确定该文件新的文件关系, 回复协调管理器并将修改后的变更申请单发送到协调管理器, 协调管理器收到回复后, 将通知变更发起成员变更申请的结果。如此往复, 直至产品设计链中各成员间文件保持一致。

4 应用

本文研究已应用在某产品的协同设计中。产品设计链中概念设计变更通过协调管理器进行管理, 设计变更流程用例图见图5。

当某一成员需要进行设计变更时, 须向协调管理器提交变更申请单。

当有设计变更发生时, 通过设计变更文件集确定设计变更的影响范围。设需要变更的文件集为DC_C, 版本发生变化的文件集为DC_V, 则通过以下算法生成文件变更集DC_C_T, 版本变更集为DC_V_T。具体步骤如下:

(1) 取文件并判断。将DC_C放入DC_C_T中, 取出一个文件dc_fi, 若不为空则执行下一步骤, 否则转步骤 (5) 。

(2) 从文件的组成关系集、依赖关系集中求出dc_fi的相关变更集DC_R, DC_R={X_DC (dc_fi) ∪Y_DC (dc_fi) }。若DC_R为不为空, 则执行下一步骤, 否则转步骤 (4) 。

(3) 依次判断。依次判断DC_R中的每一条dc_f_rk是否存在DC_C_T中, 如果不存在, 则将dc_f_rk置入DC_C_T中;如果存在, 则执行下一步骤。

(4) 取DC_C_T的下一个文件dc_fj, 判断dc_fj是否为空, 如果不为空, 则转步骤 (2) ;否则执行下一步骤。

(5) 将DC_V放入DC_V_T中, 取一个文件dc_fi, 若不为空, 则执行下一步骤。否则, 则转步骤 (9) 。

(6) 在版本变更信息中得到dc_fi的相关变更集DC_R=Ver_DC (dc_fi) , 判断是否为空。若不为空, 则执行下一步骤;否则, 转步骤 (8) 。

(7) 依次判断。依次判断DC_R中的每一条dc_f_rk是否在DC_V_T中;若不存着, 则将dc_f_rk放入DC_V_T中;否则转步骤 (4) 。

(8) 取DC_V_T的下一个文件dc_fj判断是否为空;如果为空, 则执行下一步骤;否则, 转步骤 (6) 。

(9) 将DC_V_T插入DC_C_T中。

5 结论

本文构建了产品设计链的概念设计流程, 对概念设计阶段的文件关系进行了定义和形式化描述, 提出了文件矩阵树的概念。针对产品设计链概念设计中产品的结构和组成不明确等特点, 以文件关系结合配置管理的思想, 提出了基于配置管理的概念设计设计变更控制流程, 实现了对协同产品设计链中成员间设计变更的有效管理, 克服了传统的基于文档和流程的设计变更管理无法有效评估变更影响范围的缺点。

上一篇:多种教学活动下一篇: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