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调整范文

2024-05-27

行政区划调整范文(精选10篇)

行政区划调整 第1篇

2010年,国务院颁布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转移战略。此后,安徽省有两次大的行政区划调整,涉及安徽省近半的城市,尤其是皖江城市带。与此同时,皖江港口群迅猛发展,港口吞吐量有了较大规模提升。众所周知,港口业的发展受经济腹地、集疏运条件、政府支持力度多方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分析行政区划调整对皖江港口群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促进港口业的发展。

行政区划调整对皖江各港口的影响

有利于合肥港口地位的提升。2014年,合肥港正式跻身“二类水运开放口岸”。合肥港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以及优越的集疏运条件,其港口发展得到了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理应成为省内重要港口。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市拥有了该航道的中心段巢湖水域,非常有利于江淮运河的实施与保障。一旦江淮运河可以打通,安徽航道会更加通畅,合肥港也将成为江淮运河的枢纽港。

对芜湖港、马鞍山港、铜陵港的影响。三港都在行政区划调整中获得了大量的岸线资源,铜陵拥有了安庆的枞阳港区,而巢湖地区的长江北岸港区则被马鞍山、芜湖获得。三市在行政区域调整中使自己的岸线资源至少扩大了一倍以上,非常有利于港口发展。在这次划分中,三港共同的特点是得到了北方岸线,有利于三港的跨江发展。江北区域的获得,使三港拥有了大量未开发的岸线和周边地块,非常有利于港口升级。

区划调整使安庆失去了枞阳港区,这意味着安庆港的年吞吐量和岸线资源减少了约1/3。不仅如此,枞阳港区是济江入巢的出江口,未来可直通合肥的巢湖段,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此区划调整对安庆港口业影响较大。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安庆港的定位是皖西区域,中心港区的长风和皖河农场两大作业区是其发展重点,因此失去枞阳港区对安庆港战略定位的影响则相对较小。此外,在失去枞阳岸线后,安庆市仍有近170千米长江干线岸线,这个数值也仅次于区划调整后的芜湖市,港口发展潜力仍然很大。

两次行政区划调整都没有涉及到池州市,似乎池州港并未受到影响,其实不然。池洲位于长江南岸,而与其相似的马鞍山、芜湖、铜陵都在这次行政区划调整中得到了江北岸线,港口业做到了跨江发展。再加上三港处于池州下游,本来就占有岸线位置及吃水的优势,一旦涉及到共同腹地的货源争夺,竞争力不足的态势便会显现。此外池州未能参与到枞阳地区的划分,港口直接经济腹地没有增长。这些都会影响到池州港在港口群中的地位。

对皖江港口群的积极影响

江北岸线得到更好的开发。安徽省的江北岸线原本分属安庆、巢湖两市。巢湖岸线西至灰河口上游,东至驷马新河交界,长江岸线168千米,比对岸芜、马两港岸线总长还要多,然而即使在区划调整前的2010年,巢湖港吞吐量达到历史最高的4436万吨,也不如马鞍山一港的吞吐量。安庆岸线西至宿松县叶家湾,东至普济圩,长江岸线全长247公里,包括70千米的深水岸线,但在区划调整前的201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只有4002万吨、集装箱5.1万标箱,仅完成该市十二五规划的57%和42.5%。由此可见,两市并没有对江北岸线做到充分开发。区划调整后,北岸港口资源的开发有了明显的改善。2013年,马鞍山长江大桥通车,连接了马鞍山市区和郑蒲港新区;2014年,郑蒲港一期正式开埠运营;2015年,芜湖江北起步区公用码头一期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从吞吐量来看,马鞍山、芜湖港口2015年吞吐量分别达到9205万吨、1.2亿吨,均是历史最高。至于铜陵港,虽然刚接受枞阳港区不久,但已做好整体规划,建设在即,相信也会有较大发展。

有利于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是安徽省第一个国家战略层面规划,意义巨大。而港口业的发展则能够为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众所周知,制造业对运输依赖性极大,企业愿意建在港口周边,利用船舶运输所需原材料及其产品,从而降低成本。因此完全可以依托长江这条黄金水道,在皖江地区与长三角地区之间做到要素合理流动,产业分工协作。然而承接产业转移对港口城市有诸多要求,城市的综合条件愈强,产业转移愈是便捷,港口的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行政区划调整能使皖江港口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承接产业转移更具优势。2015年,皖江示范区生产总值达到14639.3亿元,引进亿以上省外投资项目5891.5亿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5.3亿美元,大大超过建设初期确定的目标。而因港口调整受益的铜、合、芜、马四市更是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表现出色,四市的GDP接近占安徽省(共16市)总值的一半,而人均G D P更是排在安徽省的前四位。

有利于皖江城市带的港城融合。城市建设和港口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港口为城市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也为港口提供了货源、人才、资金的保障。但对沿江城市而言,岸线及江边区域是一种稀缺资源,更长的岸线资源意味着更多的泊位,更大面积的堆场意味着储存更多的货物、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但港口这种对空间的要求将会面临制造业、商业、文化产业的诸多竞争。因此城市空间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到港口业的发展。这次区划调整非常有利于这些地区的港城融合。

行政区划调整后港口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

行政区划调整必然导致原有港区的功能和定位有所调整。由于许多港口人员已经习惯于原有的工作状况,可能会对新的行政区划归属感低。因此,需要从港口发展的差异入手,加快对新加入港区的建设,使港区间的发展水平趋于平衡,从而增强这些地区的归属感。此外发挥港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据香港港的经验,港口业务与相关产业的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之比为1∶7 2,每增加一个集装箱泊位,就可提供2.76万个就业职位。因此可以大力发展沿江临港产业和港口服务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从而增加就业机会,争取新加入地区群众对港口建设的支持。

港口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港口岸线的长度,而更重要的是货物通过的效率。当前皖江各港口还有普遍不足,比如港口综合服务能力不足,泊位结构不合理,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不高以及行业人员专业性有待增加。因此仅仅依靠行政区划调整来增加泊位库场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相反岸线长度的激增可能会导致港口岸线的利用更加粗放。因此对于芜、马、铜这些港口而言,必须加快老旧码头升级改造和整合,提高港口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装卸效率;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各港口企业、船公司、客户和有关管理机构的信息充分互联互享,提高通过效率。

2 0 0 8年,安徽省政府就提出“积极实施芜(湖)马(鞍山)组合港战略”,有意省内港口整合。然而2011年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后,整合难度增大,这是因为各港口在这次调整后补齐各自发展的短板,打破了皖江港口群的旧有格局。应该说各地港口都在紧抓机会积极建设,自身都有自己的“发展蓝图”。如果此刻进行港口整合,一旦整合方案与港口各自的规划有所不符,协调难度便会大大增加。从安徽省当前的发展来看,已经有恶意竞争的迹象,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港口补贴政策便是明证。因此必须以省级政府为主导进行整合,让有交叉腹地的港口能够错位发展,如果仅仅依靠港口企业自身组成松散的港口联盟则很难应对。

结束语

保定区划调整意味着什么 第2篇

这个方案真能实现京津冀城市群的三地共赢吗?

其实,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被提及时,保定就曾因“政治副中心”传闻火了一把。虽然《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紧随其后,但保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版图中的“身份”依然受到舆论的高度关注,在京津冀中的功能定位猜想并未止步。因此,保定此次这一举动同样引起了舆论波动。

5月13日,保定市正式宣布最新的区域划分调整后,舆论整体传播总量不大,上下浮动较大。在消息发酵一天后,新闻和微博两大传播平台都在次日达到了传播高峰,不过,由于保定并未明确具体实施情况和落实时间,两大平台的传播力度减弱,传播态势出现了陡然滑落。虽在传播后期再度显现舆论小高峰,但对舆论的整体传播影响不大。

从舆情传播的平台来看,媒体和网民的讨论方向截然不同。就媒体而言,保定是京津冀发展中的一个典型,行政区划的调整是否能够助推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是否能承担首都转移功能是关注的重中之重。而从网民关注范围来看,行政区划的调整是否能为保定谋发展、能否真正惠民利民以及如何落实等则是讨论的焦点。

而通过对自媒体平台监测发现,参与讨论、互动较多的网民以保定市民、河北省的网民为主,意见领袖和专家学者发声较少。

对于保定这一大踏步的谋划方略,舆论有支持,也有质疑。

有舆论明确表示,此次调整是迈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第一步,能够助推京津冀城市群建设。

也有舆论认为,区划调整是保定发展的最佳契机,比如“此举还可以大大减少行政和制度壁垒对经济发展的束缚,也将使清苑区、满城区和徐水区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提升保定城区对全市经济整体的带动力”。

舆论也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质疑:“说实话,自从13号发布新闻以来,我还真不知道这个决策到底对于老百姓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除了户籍含金量略微提升,进入中心城区限制降低,还有什么?”

行政区划调整 第3篇

行政区划是指在一个国家的领土内, 在综合地理、 历史、经济的基础上, 根据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行政管理区域进行划分和调整。行政区划调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1]。

国外关于行政区划的调整研究已将定量研究引入到行政区划调整中, 起步很早而且有了很多尝试。例如, 瑞典的乔克普森等做过许多类似的探讨, 很具有理论意义, 但也只是在理论层面上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 缺乏实践性[2,3]。当前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还是以定性分析和主观判断为主, 缺乏有效的定量分析, 大多数是通过经验对乡镇进行硬性撤并。近年来, 我国的一些地理学者试图为行政调整提供一种定量的标准, 其中最具成果性的是王德等人开发的城镇势力圈的分析计算机系统[2,3]。需要借助科学的方法对目前的行政区划进行优化调整。本文就是在GIS空间分析的基础上用定量的方法对滁州定远县进行行政区划调整, 提出优化方案。

2研究依据

2.1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因素

(1) 乡镇人口规模。中心大城镇的形成, 需要一定的人口规模, 人口评估一直都是城镇规模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具有不同的规模效益[4], 通过研究区的人口规模标准来确定乡镇调整的保留个数。

(2) 乡镇势力圈范围。乡镇调整的目的就是要使研究区的行政范围与经济范围大体上保持一致, 以便调整后更好地促进研究区的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效率。本次研究就是以人口作为乡镇规模计算乡镇势力圈。

(3) 乡镇的空间联系。空间联系在行政区划调整上主要体现在对乡镇势力圈范围的划分和对有联系的乡镇进行区划调整上。本文就是利用GIS方法, 从空间联系上进行考虑。

2.2乡镇区划调整的原则

(1) 包围合并原则。如果一个乡镇的势力圈完全被另一个乡镇的势力圈所包围, 此乡镇应划入另一乡镇。

(2) 合理性原则。中心城镇的势力圈范围较大, 会影响其他乡镇的范围计算结果, 因此划入中心城镇的乡镇不超过2个。

(3) 完整性原则。如果将一个乡或镇拆分为几部分并入周围的镇, 会造成管理混乱。所以在行政区划调整中我们要保持乡镇的完整性, 不拆分原有乡镇。

(4) 综合性原则。在调整过程中, 还需要综合考虑政治因素、民族因素、历史社会因素。

3研究方法

3.1乡镇规模的确定

需要保留多大规模的乡镇, 是首要解决的问题。由罗伯塔·卡佩罗 (Roberta Capello) 等对乡镇规模的研究中得知, 城镇存在有效规模[5]。因此本论文也用乡镇人口来代表乡镇的规模。

借鉴了俞燕山对我国城镇的合理规模和效率的研究结论:10万人以上人口规模的小城镇效率最高, 其次是人口规模为5~10万人的小城镇, 再其次是人口规模为3~5万人的小城镇, 最差的是人口规模为1~3万人的城镇[6,7]。城镇的综合经济效益随着城镇的规模扩大而增大。

3.2乡镇势力圈的划分

乡镇势力圈的计算首先要生成一个连续空间, 所以选择栅格数据结构[8]。根据重力模型[9]和城镇势力圈分析的计算机系统[3]可将本次乡镇势力圈范围的计算公式定为:

式中:Fij是i城镇对j区域的辐射强度;dij是i城镇与j区域之间的距离;Mi为i城镇的人口规模量。

3.3 GIS的空间分析

ArcGIS集成了多学科的最新技术, 其为空间分析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空间分析早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10,11]。本次研究就是基于人口规模的确定以及乡镇势力圈划分计算的基础上, 运用GIS软件对人口以及距离等数据进行处理, 得到基于GIS软件空间分析上的行政区划调整。

4定远县乡镇行政区划案例

定远县是安徽省滁州市的市属县, 位于安徽省东部。东接滁州市南谯区, 西邻淮南市, 南依肥东县、长丰县, 北连凤阳县、明光市。定远县总面积2890km2。总人口65万人左右 (2000年末) 。

4.1乡镇规模分析

在2000年时共辖有16个镇、21个乡和2个未批乡, 最少的为旱庙未批乡7672人, 定远县的人口规模差异还是比较大 (基于第五次人口调查) 。定远县的人口差异比较大, 城镇化水平相当低。 有必要对定远县2000年时的39个乡镇进行合并工作。

在对定远县人口规模分析的基础上, 并结合之前的乡镇规模有效性研究的结论, 确定本文撤并后的人口不少于1.5万人作为本次乡镇撤并的基本规模参照标准。

4.2定远县乡镇势力圈计算

4.2.1乡镇间的距离统计

在对定远县栅格地图矢量化的基础上, 通过Arc- GIS的Anaysis Tools工具中的Point Distances计算所有乡镇相互之间的距离, 这样得到39×39个记录。剔除距离等于0的记录, 得到39×38个记录, 是任何一乡镇到其他乡镇距离统计。最后确定本次研究的栅格像元大小为800m×800m适宜。

4.2.2计算乡镇势力圈

在ArcMap下, 启动ArcToolbox工具, 选择Spatial Analyst Tools→Raster Creation→Create Constant Ras- ter工具, 生成定远县的栅格数据, 格像元大小为800 m。利用ArcToolbox→Conversion Tools→From Raster →Raster to Point工具, 将上一步生成的完全包含定远县的栅格数据图, 转化为点状数据图并确定定远县区域内点的个数为4971个。 利用ArcGIS中的Analysis Tools工具的Point Distances来完成。得到距离记录的表格, 并将含有乡镇人口数据的表格与新生成的表格合并, 建立Fij新字段, 并插入到新建立的字段中。然后统计出Fij的最大值, 将生成的新表格与前面的栅格数据生成的矢量点数据属性表进行合并, 最后将合并属性表的矢量点数据转化为栅格数据。然后对栅格数据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得出每个乡镇的势力圈范围, 结果如图1所示。

将乡镇势力圈的栅格数据转化为面状数据。通过以上步骤统计其面积和人口数据 (见表1) 。

5定远县乡镇区划优化调整和对比分析

5.1定远县乡镇区划调整

按照之前介绍的乡镇合并的原则在综合考虑各乡镇的人口撤并标准的基础上, 应该对定远县的乡镇做以下调整:程桥乡、斋朗乡并入定城镇, 青洛乡、年家岗镇、 严涧未批乡并入炉桥镇, 靠山乡、青山乡并入永康镇, 九梓乡、站岗乡并入吴圩镇, 旱庙未批乡和高塘乡并入张桥镇, 朱马乡、仁和乡并入藕塘镇, 岱山镇并入池河镇, 练铺乡并入三和集镇, 东兴乡并入西卅店镇, 天河乡并入桑涧镇, 界牌集并入大桥乡, 并且撤乡为镇。合并后的乡镇区划如图2所示。

通过本次调整, 定远县撤掉了18个乡镇, 保留了21个乡镇。

5.2定远县乡镇调整优化对比分析

对比定远县的实际行政区划调整 (实际保留了22个乡镇) , 结果只在界牌集镇划不划入大桥乡有着不同的意见, 考虑到大桥乡和界牌集镇的人口规模都小于1.5万人, 乡镇势力圈的范围有着重叠的部分, 而且合并之后可以发挥城镇合并的规模效应, 并且考虑到大桥乡行政中心的地理位置, 所以优化方案中把界牌集镇划入了大桥乡并且撤乡为镇。

6结语

以定远县为例, 在ArcGIS中利用空间分析的方法, 探讨运用定量的方法解决行政区划调整, 为行政区划调整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目前我国的城市乡镇发展基本都是依靠道路交通来发展的, 越是交通便利的地方, 社会经济发展才越好, 因此, 在做乡镇区划的时候, 得考虑到交通和地形等要素, 所以必须认识到用时间距离去代替单纯的空间距离是大的趋势, 但是具体如何操作运用, 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与探讨。同时必须认识到在做GIS分析的时候, 如果能预测各个乡镇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竞争力大小的变化情况, 就可以以此来预测势力圈的变化, 则得出的结果对将来行政区划的调整更有指导意义。

摘要:为研究安徽省定远县乡镇行政区划的合理性, 首先在分析定远县基于第五次人口调查 (2000年) 的乡镇人口规模的基础上, 确定了乡镇合并的人口规模标准, 运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计算了每个乡镇的势力圈范围, 得出定远县每个乡镇的势力影响范围, 然后依据乡镇合并原则 (包围合并原则、适度规模及空间邻近原则、完整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 进行乡镇区划调整, 提出了撤并18个乡镇, 保留21个乡镇的优化方案。对优化方案与目前实际中的22个乡镇格局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只在定远县东南部地区的界牌集镇划不划入大桥乡的调整上有着不同的意见, 在其他乡镇的调整上是一致的, 从而也间接证明了实际中的定远县行政区划调整的合理性。

安徽行政区划调整大构想 第4篇

前提是必须登录你的QQ.安徽行政区划调整大构想 安徽行政区划大构想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

在编辑此文之前,编者采访了该报告的主要执笔人。课题组成员一再强调,调整行政区划并非财政部门的职能,而此项研究仅仅表明,他们是以研究者的身份提出设想与建议。

据介绍,酝酿这份报告的理论支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与行政区划的内在关联性。他们认为,为顺应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尤其是在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还需要依托政府大力引导和强力推进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适时调整行政区划,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而直接促成这项课题出炉的现实原因是源于以下几组对比:一是与全国和华东地区及周边各省相比,安徽的地级市个数相对较多,地级市所辖县个数较少,财政用于行政管理成本支出较大。如果按照全国市均管辖8.6个县来计算,安徽应设置地级市12.3个,比现行17个要少4.7个。根据安徽省2001年财政预算内支出水平测算,4.7个地级市行政成本比周边省份多支出8.27亿元。二是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数较多,2001年为61760个,居全国第4位。三是安徽省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较多,2001年,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职工204万人,居全国第11位。这几组对比的结果显示出:安徽省的行政管理幅度过小,行政管理成本偏高。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何在?在经过实地调研,广泛征求了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最后形成了“减少层次,扩大幅度,强化中心,合理布局,形成层次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行政区划体系”的安徽行政区划调整的总体思路。

应该说,近几年安徽省大力实施的科教兴皖、大开放、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四大战略,有力地提高了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省委、省政府相继实施的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两山一湖”旅游开发、皖江地区开发开放、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等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马芜铜”等经济圈的规划,为安徽省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比,现行行政区划显得过于分治,影响了社会资源综合要素效应的发挥,引发两者冲撞不断发生。社会各界要求调整行政区划的呼声较高。为此,本课题在对安徽省行政区划历史沿革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着重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提出设想和相关政策建议,以利于安徽省在探寻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找到新的切入点和兴奋点。

建国以来,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幅度较大。为便于分析,这里按照地域空间、行政建制、区域称谓以及管理体制的变更情况,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后至“文革”前。1949年4月,皖北全境解放,设立皖北行署,驻合肥市,辖合肥、蚌埠两个专级市和淮南矿区办事处,以及阜阳、宿县、滁县、六安、巢湖、安庆6个专区、48个县、4个县级市。5月皖南解放,又设皖南行署,驻屯溪,后迁芜湖,辖芜当、池州、宣城、徽州4个专区、芜湖1个专级市、22个县、4个县级市。

1951年皖南行署迁入合肥,与皖北行署合署办公,1952年撤消两行署,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省会定在合肥市,辖5个专级市、7个专区、67个县、3个县级市、17个市辖区。

到“文革”前,安徽行政区划为5个省辖市(合肥、蚌埠、淮南、马鞍山、濉溪),一个特区(铜陵),9个专区(阜阳、宿县、滁县、六安、安庆、巢湖、芜湖、徽州、池州),辖70个县。

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也因为管理经验不够成熟,这一时期安徽地方的行政建制变更频繁。以屯溪为例,1953年屯溪升为省辖市,1958年降为专辖市,1959年将之划入休宁县,1961年改为屯溪镇,不久又升为专辖市,1962年又升其为省辖市,1963年又撤消其省辖市资格,并入休宁县。

第二阶段:“文革”至改革开放前。1968年,安徽省**委员会成立,各专、市、县也相继成立革委会。1971年全省专区改为地区,同年濉溪市改为淮北市,铜陵特区改为铜陵市,1972年升芜湖为省辖市,1975年又恢复屯溪市,增设阜阳市,均为地辖市。这一时期的区划调整,主要是以区划的名称变化为主,地域的变化不大。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安徽的行政区划又有较大变动。一是实行市带县新体制。从1983年开始,8个省辖市带了14个县,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县先后改称为县级市。二是实行地改市。从1986年开始到2000年结束,8个地区全部实行地改市,标志着地区这一级省政府派驻机构正式全部成为一级政府。三是撤区并乡和撤乡并村。1991年,实行的撤区并乡工作,将全省463个区公所和3383个乡镇改并成1767个乡镇。2000年全省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全面试点后,撤乡并村工作开始启动,基层政府级次和规模得到了很大精简。2003年,又启动了新一轮撤乡并镇工作。四是城市郊区改革拉开序幕。1990年,芜湖率先进行了城市郊区改革,打破了城郊界限,按照地理区位将郊区与市区进行整合和再分。合肥市也于2002年完成了城市郊区改革工作。此外,这一时期,安徽省还对局部行政区域进行了调整。如,1980年撤消池州地区,将所属县分别划入宣城、安庆、徽州三个地区。1988年安庆地区地市合并,设地级安庆市,下辖8县。同一年,又恢复池州地区,辖东至、青阳、石台和贵池市和九华山管理处。2000年,将原阜阳市一分为二,成立一个新的省辖亳州市。到2002年底,全省共有17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56个县,44个市辖区,220个街道办事处,1786个乡镇。

纵观安徽省行政区划的发展过程,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一阶段行政区划的调整是以地理区位的“重要性”及开展工作的“适应性”展开的,如1953年,考虑到屯溪的经济、文化等因素,将屯溪市从徽州专区分离出来升格为省辖市。1956年,为适应农业合作化发展,撤消徽州专区,所辖歙县、绩溪、黟县、太平、宁国、旌德、休宁、祁门、石埭9县划归芜湖专区,屯溪市由省直辖。撤消宿县专区和滁县专区,合并设立蚌埠专区,蚌埠市为蚌埠专署驻地,属蚌埠专区管辖。将安庆市改为县级市,隶属安庆专区。同年,为适应工矿业发展,设立铜官山市(专区)和马鞍山市(专级),两市均由省直辖。第二阶段则是以政治需要为主展开的。如将专区改名为地区等,而地域变动不大,资料显示,只在1972年对芜湖市、1975年对屯溪市和阜阳市进行恢复和升格。第三阶段则是以减少层次、提高政府运行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主展开的。如1983年开始的“市带县”体制、撤区并乡以及地改市、地市合并等,均体现了行政区划调整的经济原则。这也就说明了,画地为牢式的“行政圈地”硬调整,逐渐被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体制调整所替代。这是安徽省行政区划变迁给我们的历史启示。

当前,面对全国各地竞相发展,尤其是周边发达省份纷纷打造经济圈的态势,安徽省也在积极调整经济发展布局,构筑符合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经济圈、经济带。但是,与这种区域经济发展走势相比,安徽省现行行政区划难以顺应开放性、扩张性和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发展内在要求,两者的非协同性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政管理幅度过小,不利于区域经济的资源整合和结构升级。发挥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则。资源则是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最大的优势。安徽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便捷的水陆交通资源,较强的科教资源。在全省现行17个市中,基本上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资源经济格局。但是,受行政区划幅度过小的影响,安徽省经济区域行政分割现象较为突出,各地资源很难在更大的范围内流动、配置和整合,资源互补性不强,产业关联性和升级性较差,资源综合要素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最终也影响了各市经济发展速度。这从2001年度华东六省市级行政区划与经济相关指标的一般比较就可看出。

从表1可以看出,安徽省省辖市数量最多,但市均GDP和地方财政收入最低,市均国土面积也偏小。也就是说,安徽省行政区域尤其是市级行政区域管理幅度很小,这在一定意义上制约了市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顺应经济区域一体化需要,推动行政区域一体化,将安徽省资源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则是安徽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首位问题。

二、市级行政中心经济功能不强,难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先导作用。城市是国民经济的重心,也是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化则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但是,安徽省现行17个市中,六安、阜阳、亳州、滁州、巢湖、宣城等市是近10年来从原来的地区改制而来的,城市基础设施相当薄弱,工业化水平很低;合肥、芜湖、蚌埠、马鞍山、安庆、铜陵、淮南、淮北等其他城市,尽管经过几十年建设,城市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由于经济转轨进程缓慢,城市经济总量小,功能不全,辐射力弱,带动力不强,起不到应有的先导作用。从横向比较来看,安徽省与华东六省市级行政中心经济功能差距明显(具体见表2)。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安徽前四位城市与江苏、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前四位城市经济发展差距惊人。江苏、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前四位城市不仅经济总量大、经济主导地位高(约占全省经济的1/3)、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大(约占全省经济的2/5),城市发展空间也很大。相反,安徽省四城市经济总量只有江苏、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前四位城市的1/4,地方财政收入只有它们的1/5,国土面积不及它们的1/2,城市人口差距也很大,中心城市的带动力显然不强。根据有关人员的估计,合肥市经济辐射力仅有10公里范围。因而,大力发展中心城市,增强经济中心的先导功能,就成为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之一。

三、市管县体制不尽合理,容易引发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间的摩擦。我国实行市管县体制的初衷是为了克服原来城乡之间相互分割的弊端,通过加强城乡之间的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城乡生产力要素,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从而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按照这种设想,市管县体制的实行,应该是符合市县经济发展的共同利益。但是,从安徽省实践结果看,市管县体制并未受到辖县的普遍欢迎。实行市管县体制以后,由于城市自身发展处于极化状态,城市发展不仅不能对所属县经济发展产生有效的扩散,推动城乡经济的耦合,相反,还需要县为城市发展输送资源、并承担城市发展所转嫁的城市发展成本,这为县所不满。更为重要的是,市县作为相对独立的两个行政主体,都有各自的利益归属,市为了打造中心城市,往往片面地把县当作自己的附属单位,人为地把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混为一谈,要求县的经济发展从属于市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容易造成市管县而不是市帮县,甚至是“市吃县”、“市卡县”、“市刮县”、“市挤县”和“市压县”,更为县所不满。其结果导致市县在经济发展中必然竞争多于合作,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摩擦也在所难免。

四、乡镇建制不合理,降低了政府管理效率,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尽管《宪法》规定将县、乡作为我国五级政权体系的两级基层组织,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政府职能的转换,县、乡政府的职能也主要局限在提供一些诸如维护农村公用设施、开展便民服务、办理公共事务、保障农村安全等公共服务方面。也就是说,完全可以由县一级政府独自完成的事务现在却分成县、乡两级政府去完成,导致政府运作效率低下、成本较高。近年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又能起到回避乡镇行政建制这个敏感的话题,国家和省级主要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将原放在乡镇管理的一些机构纷纷上划,作为县级有关部门的分支机构。据初步调查,目前已经上划到县以上管理的机构不仅包括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部门,还扩展到包括质量监督、工商、司法、税务、土地等最主要的执法部门,今年安徽省在和县等9个县试点的“乡财县管”改革试点,再次把乡镇财政所(农税所)上划到县财政管理。由此可见,作为基层一级政府最基本、最主要的公共事权和财权已经脱离了乡镇政府的管理范围,乡镇政府已经成为一个“空壳”。二是大力压缩乡镇规模。针对乡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财政供给负担加重等情况,1999年以来,安徽省在开展乡镇财政解困工程和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大力精简乡镇机构和财政供给人员,开展新一轮撤乡并村工作。这两方面的措施虽然没有触及乡镇行政建制问题,但却把乡镇行政建制问题暴露得更加引人关注。

然,在上述几个普遍性的问题外,还存在一些个性问题。一是个别行政网络与经济网络错位。如凤阳县离蚌埠市仅23公里,离滁州市却有127公里。蚌埠市城市发展已扩散到了凤阳边界,离凤阳县城仅10公里,但凤阳县属于滁州市管辖,使得凤阳与蚌埠的经济一体化被嵌入了一道无形的屏障,阻碍了两地经济发展。再如,萧县、砀山,处于淮北市的正北边,属于淮北市的经济腹地,但两县不归淮北市管辖。二是个别行政区边界犬牙交错。如八公山分属淮南、六安管理就是市际边界上最明显的例子。三是飞地插花问题。如黄山区与黄山市区不连片,中间隔着休宁、歙县,两者相距100多公里;怀宁铜矿所在地则属铜陵市管辖。

行政区划改革是一项战略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联系到安徽省实际,根据历史经验和国内外经验和模式,安徽省在进行具体行政区划改革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积极改革和相对稳定相结合。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大胆创新,慎重决策,尽量把改革方案做实、做细,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的震荡。二是要坚持方便管理与提高政府效能相结合。要根据层次———幅度关系理论,制定出一个科学的管理层次和幅度的政区结构体系,切实提高行政效能。三是要坚持行政区与经济区相协调。一方面,行政区的设置与调整必须尽可能地与经济区相协调,以便于组织经济运行;另一方面,经济区域的培育和划分也应该与一定层次行政区相对应,以便于实施经济区的规划,实现行政区与经济区两者的统一。四是要坚持合理开发与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安徽省地形地貌多样,各地自然条件和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差异很大。行政区域的划分应尽可能地考虑与国土自然———生态区域保持一致,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五是要坚持科学规划和稳步推进相结合。要在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尊重历史、顺应民意的基础上,科学论证,周密谋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保证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取得实效。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的总体思路是:减少层次,扩大幅度,强化中心,合理布局,形成层次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行政区划体系,促进安徽省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具体步骤上,考虑到安徽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阶段性和行政区划改革的复杂性,行政区划调整拟分近期和远期来构想。

一、行政区划调整的近期构想

近期行政区划调整就是要服从和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抓好中心、扩大空间,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地域环境,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新活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和梯度推移性,结合安徽省城市区位、经济差异,重点抓好合肥、蚌埠、芜湖、黄山四大中心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

1、调整蚌埠行政区划,打造皖北区域经济中心新亮点。皖北6市是安徽最大的人口聚集地,其人口总量约占全省的43%。但是,这几年来,合肥崛起、皖江开发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皖北却一直游离于发展的主战场之外,使得皖北在全省经济所占的份额不高,2001年6市GDP占全省的比重不到30%。造成皖北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皖北发展缺少中心城市。也就是说皖北的振兴需要中心城市的带动。

综合比较,蚌埠则是皖北唯一能够承担中心功能的城市。蚌埠滨临淮河,京沪、淮南铁路,正在建设中的宁西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合徐、界阜高速公路等在此交汇,是目前安徽省北方最大的交通枢纽,在近代历史上也是皖北的商贸中心。近年来蚌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力减弱,但其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实力仍是皖北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

加快蚌埠中心城市发展已成为有关方面的共识。省委、省政府在《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意见》中也已明确提出要把蚌埠建设成为皖北加工、商贸、科技中心城市。目前,蚌埠经济发展已经从城区向外扩散,新城区开发、高新技术区已分别往东、西拓展至凤阳、怀远县界,但是城郊分割型的城市结构不仅阻碍了城区发展,而且也使蚌埠的整个空间发展受阻。从城区看,蚌埠市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所谓“蛋白”包“蛋黄”的“同心圆”式的传统城区行政区划结构。目前市中心三个城区的总人口为77.2万人,但土地面积仅为71.9平方公里。从蚌埠的整个空间发展看,淮河北岸为河流冲击沙质地貌,不宜进行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因此,蚌埠唯有向东、西扩张,将凤阳县、怀远县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实际上,凤阳县与蚌埠已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融为一体。但凤阳却归滁州管辖。怀远县虽为蚌埠管辖,但其作为独立的行政建制,发展规划难以与全市统一协调。

因此,调整蚌埠行政区划,要在实现城郊合一的基础上,将市区面积向外延伸,把凤阳县直接划归蚌埠管辖,并将凤阳县、怀远县同蚌埠相邻部分直接划为市辖区,做大做强蚌埠市域经济。

2、再造新合肥,加速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作为安徽的省会,合肥肩负着自身发展和带动全省发展的双重功能。目前,合肥成为全省综合实力最大、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但是,合肥经济发展尚处于欠发达阶段,与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要求差距较大。2001年,合肥GDP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仅位居第18位。更主要的是,合肥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并不明显,无论是在对外交通联系、区位、吸引外资,还是在以科技等为主体的经济综合竞争力等方面。为切实体现现代化大城市的内涵,加快合肥建设步伐,必须要有大思维、大手笔,拓宽发展视野,寻求发展空间,再造新合肥。一方面,要引湖入城,营造合肥区位优势。也就是将现属巢湖市管辖的一部分划归合肥,建立合肥港,打通合肥对外交通新脉络。(巢湖市居巢区和庐江县划归合肥市)这样也有利于合肥统筹规划沿湖经济,把合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滨湖园林城市。另一方面,要发挥科教优势,提升合肥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要以建立中国科学城为契机,将处于合肥西、南面的属于长丰、肥西的一部分乡镇划为合肥,(长丰县撤县划归合肥两个区)再造合肥新市区,并推动中国科学城与两大开发区的技术合作与嫁接,将比较优势转化竞争优势,真正把合肥打造成国内外重要的制造加工业基地、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基地和教育产业化基地,为合肥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增长点。再者,还可以进一步将巢湖、三河、紫蓬山、万佛湖纳入合肥管辖范围,与市区的包公祠、逍遥津、李鸿章故居遥相呼应,提升合肥旅游品位,以大旅游带动大经济,并把合肥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文化基地。(六安市舒城县划归合肥)

3、实施东扩西进,将芜湖培育成皖江经济的“龙头”。皖江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安徽经济接受长江三角洲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最强的区位。按照区域经济发展中心理论,综合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等市在地理、交通、经济基础、对外开放度等因素,芜湖具备成为皖江经济带“龙头”的必要条件。近几年芜湖自身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据资料分析,“九五”期间,芜湖GDP年均增长14%,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不仅在五市中增速第一,而且在全省位居首位。芜湖经济发展已经实现了新的起跳,向外发展尤其是向西的内生性扩张十分强劲。就其区位优势而言,应以西进为主、东扩为辅。东扩就是将芜湖县的一部分划为市辖区,以扩大发展空间,开发新市区;西进就是借鉴重庆、武汉、南京等地跨江而治的成功经验,最大限度利用江北岸线资源,建设物流中转基地,发展大排水、重化工等沿江工业经济。经省政府批准,芜湖市政府在“九五”规划中,就已在长江北岸规划了约40平方公里沿江工业园区,但由于长江北岸的无为县、和县归巢湖管辖,致使规划无法实施。从现实状况看,一方面,开发长江北岸需要很大投入,巢湖市没有资金实力;长江岸线资源不归属巢湖,巢湖市不能利用长江北岸的区位优势;另一方面,芜湖市不仅拥有长江岸线资源,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芜湖市现有供水、供电等经济发展平台,加之芜湖长江大桥、合巢芜高速公路的修建,使其有资金、有能力、有条件开发长江北岸。近两年,中石油等一些特大型企业已与有关方面洽谈在长江北岸投资发展意向,但皆因行政区划制约,使得计划迟迟不能落实。因此,应抓住东部有关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历史机遇,尽快调整行政区划,将无为县、和县划归芜湖管辖,并将其沿江一部分乡镇划为芜湖市辖区,连同二坝成立芜湖北区。“芜湖北”这一称谓在以前就为各方面所认同。这样,有利于芜湖市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开发皖江。

4、恢复黄山原有建制,打响“徽”字和黄山两张牌。皖南是安徽省人文、旅游资源积聚地,既有以黄山、齐云山、太平湖、九华山等为主体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以及牯牛降、清凉峰两个自然保护区,又有旌德、绩溪、歙县、屯溪、休宁等博大精深的徽文化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使皖南成为我国旅游观光休闲基地和国际性风景与文化旅游胜地,也成为皖南经济的重要支柱。而旅游资源开发应是山水与文化的交融发展,实现休闲游、观光游、文化游,才能丰富旅游的内涵,提高旅游品味,进而形成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更大的发展。先前,为了打黄山牌,将徽州地区改成黄山市,将旌德、绩溪划归宣城管辖,将小黄山市改成黄山区,不仅导致黄山旅游“早来晚归”现象,弱化了旅游综合效应,还导致了顾此失披,抹杀了徽韵。近来,为进一步振兴和重构长三角旅游业,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区已开始着手研究将长三角打造成世界级著名旅游目的地,形成长三角旅游经济圈,并将黄山市纳入其中,初步形成“15+1”长三角旅游城市协作机制,并提出要利用空间上的整体性、文化上的同源性、资源上的互补性,打造旅游“金三角”,推进经济一体化。为适应形势要求,抓住发展机遇,挖掘发展潜力,真正实现徽文化与黄山的融合,打响“徽”字和“黄山”两张牌,从根本上提升旅游品位,发展旅游经济,必须对现行黄山市区划进行重新调整,取消现行黄山市建制,设立徽州市,相应调整区、县管辖范围。在构造上述“四大中心”时,需要对现行行政区划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加以解决。一是将砀山县和萧县划归淮北市。淮北建市历史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城市辐射能力强。但淮北目前仅带一个濉溪县。由于受到地域空间的限制,淮北城市的发展在空间上受阻。将砀山县和萧县划归淮北市,既符合经济地理的原则,有利于淮北发展壮大,也有利于砀山、萧县更好地接受淮北市的经济辐射,加快自身发展。二是将寿县和长丰县北部划归淮南市,推进淮南城市产业多元化。淮南是新兴的能源城市。煤电产业一直是经济的主导产业。但是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价格的低迷,导致淮南城市经济在徘徊中前进。近几年来,淮南依靠八公山豆腐,开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塑造城市形象,推动城市产业多元化。而寿县县城距淮南八公山区仅几公里,长丰县县城距淮南大通区也仅十余公里。将寿县、长丰县北部一部分并入淮南市后,有利于淮南统一规划,开发历史名山八公山,更有利于淮南打出更大的旅游牌,开发古寿州,以旅游带动淮南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多元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行政区划调整的远期构想

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和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安徽省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同时,合肥、马芜铜等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按照这一总体要求,从现在开始,在着手对行政区划进行近期调整的同时,还要顺应形势,着眼长远,遵循行政区划演变的发展规律,减少级次,扩大幅度,谋求安徽行政区划新的布局。

1、整合市县规模。减少数量、扩大幅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区划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考虑到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步骤,以及各区域经济版块在功能、区位、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有选择地加大中心城市的建设力度,形成若干个区域经济增长极,发挥其在安徽省经济发展中的扩张效应,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根据行政区与经济区相适应的原则,对现有的行政区进行整合也实属必然。从省辖市来看,可将安徽省现有17个省辖市整合成11个左右,如撤消巢湖市,一部分并入合肥、一部分划归芜湖,将芜湖市与马鞍山市合并、铜陵市与池州市合并、淮北市与宿州市合并等;从县级来看,一方面可根据中心城市发展的需要,将中心城市的周边县改为市辖区,力争11个中心城市城区面积和人口成倍增长;另一方面,再根据规模适度原则,对一部分县进行整合,力争将现有61个县整合成40个县左右。2、取消市管县体制。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适时取消市管县体制,真正体现管理上放权、改革上放手、政策上放活、发展上扶持的要求,赋予县级在发展县域经济上的更大自主性。取消市管县体制后,市、县在法律上平等,但在行政上实行分等。具体考虑,可以根据各自人口、经济规模等的差异而分成若干等级,各等级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乃至干部待遇均有所不同,以强化市、县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责任。

3、取消乡镇建制。在做好全省乡镇区划调整的同时,以现行县级行政中心和200个中心镇为基础,对现有乡镇进行适度合并,将乡镇再次精简到1000个左右,并将其改为市、县派驻机构,承担诸如财贸经济、公共事务管理、科学文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职能。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趋势,培育乡镇社会自主管理机构,提高乡镇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实行乡镇政府管理与社会自主管理相结合。

三、行政区划调整的预期效果 预期效果有:

一是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实施行政区划调整近期构想,调整市管县范围,增加四大中心市区面积。一方面,可实现安徽省行政区与经济区基本耦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制约安徽省经济整体发展的行政区与经济区非协同性矛盾。另一方面,扩大了城市用地与功能重组的空间, 使四大中心城市行政区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趋势基本相一致,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清除了空间上的障碍;并将增加投资、扩大消费;增强经济实力, 提高综合竞争力;释放中心城市的物资流、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等有效载体作用;施展其经济、文化、商贸、交通的中心功能,使其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增长级,辐射周边、拉动全省,掀起安徽省经济发展新一轮高潮,加快实现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

这里,以四大中心行政区划调整前后相关指标对比(具体情况见表3),说明其在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从表3可以看出,实现四大中心行政区划调整目标,将使城市面积扩大四成,市区人口增加一倍,GDP 翻两番,约占全省GDP的1/3。

二是减少政府管理级次,提高政府管理效能。按照上述方案,将现行的四级制的行政区划、四级制的地方行政管理层次改为省、市或县两级制的行政区划,省、市或县两级制的地方行政管理层次。这样减少了两个行政管理层次,进一步理顺了省、市、县三者纵向行政管理关系,有利于加强省委、省政府与市县相互沟通,加大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和宏观调控政策贯彻力度,减少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推动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市、县分等和整合后,各自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使市、县政府管理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大大增强,减少了相互扯皮、相互推委的现象,行政管理效能将得到进一步发挥。三是精简政府机构,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如果按照现行市、县、乡镇政府规模和支出标准,上述调整将使行政管理成本大大降低。以2001年有关统计资料分析测算,省辖市、县及县级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将降低行政管理费支出40%,节约财政资金累计达30.44亿元(具体见表4),约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16%。四是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安徽省城镇化进程。调整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整合市县规模,适度撤并乡镇,取消乡镇建制,进一步扩大了大中城市空间规模,集聚了人、财、物等生产要素,加快了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促进了产业非农化,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人口,有利于提高城镇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加快实现安徽省城镇化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五是重新划分职责权限,促进政府管理体制变革。取消市管县体制和乡镇建制后,省与市、县两级政府的职能要进行重新定位,权责范围要重新划分,财政、金融、投资行政管理体制要重新调整;同时,还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制度。这些都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强大的促动力。具体措施 当前,应该——

一、创新模式,加强协调。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不仅要做适当的行政区划调整,而且还要依据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区域协调和城市间的协调。就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而言,一些战略规划、计划和政策得不到全面贯彻落实,往往是缺乏一套协调、运作、监督的机制和机构。因此,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建议成立由省领导挂帅、省直有关部门、有关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经济区协调议事机构,在组织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决策、制定、协调相关的经济政策,并监督贯彻落实,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调整体制,完善政策。在安徽省市域经济仍处于积聚发展时期,市管县体制改革,必须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入手,逐步把地级市行政和经济管理权上收和下放,为取消市管县体制,实现省直管市县做好必要铺垫和体制准备。一是要调整市、县体制。要借鉴浙江财政省直管县的经验,将市对县组织、人事、财政、计划、投资等方面的体制分步调整为省对县管理体制,扩大县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自主权。二是改革政府考核办法。采取“一强一弱”的办法,即强化区域经济开放度、合作度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考核指标,弱化追求区域经济发展数量扩张等的考核力度,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三、强化规划,狠抓落实。安徽省一些城市尤其是一些中心城市,在城市规划方面,存在着领导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起点较低、规划不尽合理、约束力不强等问题,与省外一些中心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严重影响了城市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建议有关市政府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加大投入,科学论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另一方面,城市规划一经人代会通过后,应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具有一定应变性、灵活性、包容性的同时,保证城市规划的刚性,管住该管的,减少调整的随意性,减少利益集团对群众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侵害,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行政区划调整 第5篇

西城局队近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区划调整一周年民意调查,旨在为西城区委、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辖区内居民和驻区单位的需求和建议,为区委、区政府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服务辖区居民,了解居民民生愿望。此项民意调查的居民问卷内容涉及了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对区域规划调整后区委、区政府各部门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的认可度,对区委、区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

服务驻区单位,掌握单位发展需求。驻区单位问卷内容涉及了区域规划调整后驻区单位对区委、区政府服务的认可度,业务开展和经营管理状况,对基础环境和文化氛围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随机抽取1000家单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登陆西城区统计信息网上的“统计调查专用报表统计系统”进行问卷填答。

服務西城政府,彰显公共服务职能。西城局队将在调查结束后,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汇总整理和与相关统计调查数据的综合比对分析做出调查深度报告,从而掌握居民和驻区单位对区委、区政府政策措施的认可程度,明确为居民和驻区单位服务的方向。 (刘雪丽)

怀柔局队“四级走访”提高专项调查能力水平

近期,怀柔局队开展系列走访活动,实地摸索新时期专项调查的特点规律,研究解决入户调查的重点难点问题。

走访机关,听取意见建议。局队人员走访了部分党委政府和局级机关部门主管统计工作的领导,实地了解新时期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听取了他们对专项调查工作的意见建议。

走访社区,深谙社情民意。专项科工作人员走进居、村委会,与一线调查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讨论,围绕老百姓关心的社会问题、专项调查的方法步骤、调查抽样的原则条件、入户访问的技巧等开展讨论交流。

走访企业,扩大调查影响。有选择地走访部分企业,召开企业负责人、统计人员座谈会,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宣传专项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为2012年开展的各项企业调查营造氛围。

走访居民,夯实入户基础。专项科人员围绕“您喜欢什么样的调查员”广泛征询意见,进一步摸索了社区、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特点规律,对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入户调查“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的问题取得了直接经验。

(李志军)

昌平局队 “一二三”模式整合基础数据资源

近日,昌平局队采取“一二三”的工作模式,积极推进镇街数据衔接工作顺利开展,提升基层统计服务能力。

一个中心:昌平局队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队)长任组长、主管局(队)长任副组长、各科所负责人为成员,专门召开镇街数据反馈工作研讨会,明确人员分工及职责范围,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二个原则:一是确定分劈原则。各专业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管辖范围内专业数据的分劈原则,对全区范围内所有企业进行划分,名单由统计所确认。分劈原则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二是“双重管理”原则。即“注册地在科技园区但经营地在其他镇街”的企业数据同时计入园区和经营地镇街两个名单。

行政区划调整 第6篇

行政空间是基于行政区划而形成的,它是国家权利再分配的一种主要形式,因此行政空间本质上是国家权力再分配的一种空间投影;经济空间是指经济上有紧密联系的区域,它根据经济联系的内在要求而形成,以各级中心城市为依托,在生产、分配、流通方面有紧密联系,相互协作,内部具有很强集聚性。

行政空间与经济空间的匹配是经济区市场调节能力与行政区政府控制市场能力的均衡状态。行政空间与经济空间匹配时,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推动城市发展。但是,在当前很多地区发展中,行政空间作用、经济空间不完全一致,甚至可能出现冲突的局面,因此构建“跨行政区的经济空间”的呼声才越来越高。

城市发展困境很大程度是由于行政空间与经济空间不匹配带来的资源错位。中心城区面临的困境主要为财税问题、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旧城文化破坏,外围行政区面临的困境主要为发展缺乏动力、恶性竞争与资源浪费的问题。也就是说,当这两种空间不匹配时,会出现资源错位,并阻碍城市空间发展,而国内学者认为城市空间结构的增长始终受到自组织的生长和有意识的人为控制两个力的制约与引导,两者交替作用构成城市生长过程中多样的空间形式与发展阶段(顾朝林等,2000;张京祥等,2000)。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都纷纷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来理顺行政空间、经济空间的关系。例如江苏13 个地市在区划调整上动作频频,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要素流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2 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空间影响的相关研究

对行政区划的优化存在于多个国家,我国学者早期就中国城市行政区划问题进行研究,如《中国行政区经济与行政区划研究》(舒庆,1995)、《制度与创新——中国城市制度的发展与改革新论》(刘君德等,2000),除此之外,欧美国家也存在较为严重的行政区划或行政分割的问题,在解决郊区化、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时也会运用行政区划调整的手段(陶希东,2005)。

行政区调整是优化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城市近郊地区的空间拓展具有强大动力,由于大量人口、资本和技术流向郊区并在此交汇作用,因此这一地区是中心城区功能外溢的地区,在不断接受城区物质流、信息流的同时,土地利用的范围和结构也处于快速动态调整过程中(李阿萌,张京祥,2011)。另一方面,外围行政空间级别较低,基层乡镇政府难以应对这一地区的快速发展,带来“人大衫小”的矛盾,迫切需要顺应“城→乡”的转变,按照城市的职能规划、建设和管理这一区域,解决城镇空间规模迅速扩张过程中引发的基础设施落后、大量社会问题涌现的突出矛盾(刘君德,2014)。行政区划调整为城市空间的大规模拓展提供充足的空间,空间的发展遵循从同心圆圈层式扩展向分散组团形态、轴向发展形态乃至带形增长形态的发展规律(姚士谋,张越,2015)。

部分学者通过实际案例对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例如,杭州与萧山之间的几次对行政区划的调整都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最终拓展了杭州大都市区的城市化经济发展空间(王志凯,史晋川,2015)。2012 年苏州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让苏州城区面积扩至2910 平方公里,远远超过了无锡、常州的市区面积,同时使苏州市区实现了与上海的无缝对接,尽管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实现对城市发展的调控“实属在当前制度环境下的无奈选择”,但从苏州历次行政区划调整效果来看,这种手段也是一种助力城市发展的高效方式(袁飞,黄明华,2014)。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认为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地域结构演变影响的作用机理主要为三个方面,即通过改变城市辖区范围,进而改变城市经济规模与发展能力影响城市地域结构,通过城市规划工具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通过城镇原来的空间格局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尚正永,2015)。

也有学者提出与行政区划调整不同的思路,例如“复合行政”的概念(王健,2004;王佃利,2004)认为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跳出行政区划调整的传统思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形成多中心、自主治理的合作机制。

3“行政区经济”对城市近郊地区的影响

行政区划调整可以带来“行政区经济”。关于“行政区经济”,目前普遍认定的概念是“指由于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是我国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区域经济由纵向运行系统向横向运行系统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具有过渡性质的一种区域经济类型”。

从推动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行政区经济是一种生产力,可以概括为“空间﹢权力﹢制度=生产力(发展力)”。首先,行政区划直接作用于空间(对国土的划分);其次行政区划能够对城市各区域的权力(政治权利、行政权力)进行分配组合,这种权利进一步能够对各类资源产生调配管理;最后,不同行政区划对制度也产生相应作用。通过对着三种要素(空间、权利、制度)的共同作用,行政区经济可以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体现为对城市不同的发展推动力。

3.1 一种有利城市空间的调整方式:“肥瘦搭配”式的行政区调整

在原有的“中心—外围”行政区划模式下,存在中心城区 “有经济资源、无发展空间”与外围行政区 “有发展空间、无经济资源”的问题,通过调整,将原有的行政区划进行重新分布,即中心城区与外围行政区进行重新组合,可以实现中心城区与外围城区的“肥瘦搭配”(见图1、图2)。

3.2 对外围行政区的影响:从竞争走向统筹

从资源关系上看,城市近郊地区与中心城区的“竞争性发展”转化为“统筹互补性发展”。 调整后的行政单元内资源统筹互补,可以引导城乡空间合理发展,近郊地区成为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空间关系上看,城市近郊地区将会取得与中心城区的更好协调。城镇空间由原来绝对的“中心—外围”二元空间模式调整为“中心—近郊—外围”的三元空间模式(见图3、图4)。特别是,对于原来行政类型不一致的两个行政空间尤其如此,例如在“区—镇”交界的地方,由于城市建设资本投入等原因,两侧的道路、市政设施等硬件水平相差极大,人为造成了城市空间的“断崖”,行政区划调整之后,此类“断崖”可以得到减轻,甚至消除。

从产业发展来看,城市近郊地区活力可以得到提高,并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城融合。例如广州的黄埔和萝岗合并,一方面萝岗区可以将部分高新产业进行转移,带动原黄浦区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新的黄浦区有利于产城融合,增强区域活力。

3.3 城市近郊地区的主要变化:重要的空间抓手

城市近郊地区指的是外围行政区中靠近中心城区的空间部分,也包括中心城区靠近外围的部分,它是实现中心城区—外围行政区协作的重要空间抓手,一方面,这一空间是协调的重点区域,包括交通协调、产业协调等;另一方面,这一空间也将是“显著变动区”,在新的区划中,原中心城区的资源优势必然最先“外溢”到这一地区,近郊地区的定位随之会发生重大的变动。例如,原来被全部当做生态隔离的城市近郊地区在新的发展机遇下有可能会成为“新城市功能中心”,其空间布局模式必然随之调整。

4 常州市行政区划调整下城市近郊地带的空间发展策略

常州市天宁区近年来经过三轮行政区划调整,经过了由小到大、由片段到整体的过程。常州地处长江之南、太湖之滨,是江苏省地级市,是一座有3200 多年左右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宁区”位于常州市中心城区,其外围原是郑陆镇,再外围是焦溪镇,2007 年3 月焦溪镇与郑陆镇合并成为新的郑陆镇,2015 年6 月,郑陆镇与天宁区合并,成为新的天宁区(见图5)。

图5天宁区三轮行政区划调整过程(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宁战略项目组)

调整之后的新天宁区成为城市同心圆模式的一个典型“切片”。该行政区内包含了老城、传统居住区、工业与新型居住区、城镇交错地带四个典型地带,其中老城、传统居住区属于原天宁区,城镇交错地带属于原郑陆区,而处于中间位置的工业区与新型居住区则是处于两个行政区的交界地带,伴随行政区的调整,这个片区成为城市近郊地带(见图6)。

4.1 天宁—郑陆交界地区的现状问题:空间断崖,亟待转型

天宁区—郑陆镇交界地带成为城乡经济与功能的断裂地带。一方面,该片区城乡二元特征显著,常见的城乡差距等问题普遍存在,另一方面,还存在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既有规划方案短期难实施等问题(见图7)。

现状该城市近郊地带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天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是雕庄组团,三是郑陆青龙镇。天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该片区西北角,其主导产业为服装纺织,产业比较传统,缺乏高新技术产业,需要转型发展;雕庄组团位于片区南侧,在原有规划中作为养老服务重要地区,但现状用地中夹杂有大量工业用地及部分仓储物流用地,空间品质不高;郑陆青龙镇位于片区东北角,是郑陆镇原有的居住组团。

图6新天宁区与城市同心圆模式的关系(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宁战略项目组)

首先,该片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一是天宁经开区由于原来处于天宁的边缘地带,发展速度偏慢,经济总量偏弱,规上企业数量偏少,且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现状约132 家企业,其中规模企业63 家,规模经济以下企业69 家。二是企业科技含量较低,这些企业以纺织服装、机械电力制造、电力设备为主。三是用地粗放。天宁经开区2/3的用地产出效率偏低,主要为纺织服装、金属冶金、机械电子等行业,地块容积率0.7以下企业用地占现状工业总用地的66.2%。

其次,该片区内既有规划方案短期难实施。在原有的规划中,该区域以工业为主,但此规划由于实际开发原因难以实施,后来进行规划调整“退二进三”,即将工业用地全部调整为商业商务用地,但是,经过评估,面对当前土地开发与房地产市场动力,全面启动“退二进三”需要一个较长周期,如果将这一片区全部转换为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话,将会增加近3 平方公里用地,按容积率2.0~2.2 开发计算,该片区将容纳近50 万人,按照目前每年市区1 万人增长速度,需要50年才能消化这一空间。

最后,该片区的潜力资源难尚未挖掘。在天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雕庄组团、青龙镇区三者之间,有一条河流——丁塘河穿行而过,而且在中心位置有一水面——玫瑰湖,除此之外,该片区里面还有优质的圩田水塘、乡村风光。但长期以来,由于这一空间被作为中心城区的发展边界,加之有水系贯穿而过,因此被作为城市外围的生态绿地、防护绿地使用,成为外围的设施走廊(沪蓉高速、京沪高铁),这个片区内的优质潜力资源被严重忽视。

4.2 区划调整后对该近郊地带的重新认识

4.2.1 该区域面临区位、地位与功能的重大变革

首先,区位面临重大变革,兼具门户与城市扩展地带区位。新时期,该区域在区位、地位、功能这三个方面都面临重大变革。区位上看,从“边缘地区”转向“门户地区”,丁塘河由“边缘性”的城市河流成为穿城而过的“内部性”河流;地位上看,从“城市洼地”转向“战略高地”,作为天宁与郑陆的交接地区,具备多种资源优势,是未来东北地区的战略高地;从功能上看,从“郊野生态”转向“复合多元”,丁塘河两侧由原来的郊野型空间模式转化为城市—郊野复合型的空间。

其次,功能面临重大变革,是承载2.5生产服务的最佳空间。常州天宁经济开发区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理想的辐射带动半径和优越的产业、人力资源、人居环境等支撑。从大区位来看,天宁开发区—雕庄是沪杭与沿江通道的交汇区域,且位于江湖连通生态廊道地带,是接收上海经济要素外溢的主要地区之一。从小区位来看,距离老城中心5公里,与东部产业带(经开区)相结合,且水网密集,是承载2.5 生产服务的最佳空间。

再次,发展方向面临重大变革,呈现“青城秀水、龙舞天宁”的新趋势。“青城秀水、龙舞天宁”的总体方向,让天宁新城、创新发展示范园、苏南现代金融CBD和生态旅游核心区已见风采。在上海自贸区建设、常州东经120金融CBD建设和常州“城市东进”战略三大机遇的共同助推下,天宁经济开发区更是迈入了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快车道”,区域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图8新天宁区的四大规划分区(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宁战略项目组)

图9天宁—郑陆交界地区在新规划结构中的地位(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宁战略项目组)

4.2.2 在城市空间中的新定位:从“边界地带”走向“新兴活力中心”

在新的天宁区总体空间结构中,新的天宁区自中心向外围分为四大片区——古城片区、旧城片区、新城片区、新市镇片区,作为该结构中的“新城片区”,将从“边界地带”走向“新兴活力中心”(见图8、图9)。新天宁区总体结构呈现“一核两翼”的总体空间结构,而该片区正是中间地带,因此提出该片区应该发挥紧邻中心优势,“腾笼换鸟”,创新功能植入园区推动产业升级;推动园区东扩,积极融合常州十大产业战略,与常州经开区一同构筑东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人工智能、物流网产业基地;针对雕庄,是培育众创空间,激发区域活力的重要地区。

4.3 规划空间策略

通过三个主要的空间策略,达到“创新升级,引领产业转型”的目的,具体策略如下。

4.3.1 塑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结合”的宜居空间

有效协调城市间空间拓展冲突,促进以生产空间为主导的土地开发方式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的土地开发方式转变,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见图10)。首先,“三生结合”的各类空间具有自身定位(见图11)。生产空间包括三方面定位,一是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研发基地,二是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基地,三是为先进制造业服务的新型业态;生活空间包括两个方面定位,一是江南健康与医养服务基地,二是健康生活片区;生态空间主要是梳理丁塘河两侧水系,促进水系蓄洪防洪能力,改善沿线环境质量。其次,贯通河道,塑造绿网,围绕开敞空间布局重要服务设施,形成多元综合的产城融合模式。贯通丁塘河及沿线水系,以水网为脉络,理清水系两侧绿地空间及重要节点处的开放空间,利用自然绿化空间与水系网络,形成贯通联系的慢行系统。提升新城空间品质,要实行水网、绿网、慢行网等网络的“多网融合”,立足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顺应自然的理念,以丁塘河为纽带,构建“存绿露水”的生态网络,在重要空间植入公共服务职能,成为服务新区的支撑网络,通过绿网营建形成连续成片的绿地空间(见图12)。再次,以丁塘河为线,贯穿公共空间节点,构建复合、连贯的活力走廊。构建以丁塘河为主线的活力走廊。植入多种公共功能,如野外拓展、骑行步道、水上娱乐、郊野公园、花卉观光、休闲民居。串联重要的中心,包括研发创意中心、休闲宜居中心、产业园区服务中心、玫瑰湖公共服务中心、雕庄服务中心、众创服务平台。

4.3.2 特色分区引领,打造“创新智造新高地”。

构建自然宜居、低碳节约、功能复合、产业提升的创新智造新高地,引领区域发展。形成两大组团:“天宁开发区—东青组团”与“雕庄组团”,其中天宁开发区—东青组团作为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研发基地、东青健康生活片区;雕庄组团作为养生养老基地、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基地。形成四大板块:高智水院、生态水园、活力新区、创新水岸。高智水院结合湿地资源,在丁塘河两岸形成创意研发组团、生态居住区;生态水园联通丁塘河、横塘河水系,作为产业园区公共服务的空间载体,园区内实现产业升级;活力新区以玫瑰湖为空间重点,形成服务于城市东部产业区的公共中心,缝合经开区与天宁区因行政边界造成的空间断裂;创新水岸为东部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地,创新驱动的产城融合新区。

4.3.3 创新升级,引领产业转型

一是打造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基地。青阳路以东片区,结合现有产业提升改造,引入先进制造业,形成与南部工业区的联合效用。区域协作,打造“潞城—天宁智造升级组团”。引入为先进制造业服务的新型业态。壮大研发设计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新型业态,与周边园区形成合力。根据园区的区位特点和问题, 通过周边园区合作主体之间各种相关因素的优势互补,包括空间、产业、管理、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经由“和衷共济、 合作共赢”的路径选择,形成有利于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成果和能力,实现园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的最优化。 二是打造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研发基地。沪宁高速以北片区,结合“高智水院”,大力发展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将物联网与工业、交通、环保、安防、物流、医疗、家居等相结合,形成新的“智能产业”。以高智水院作为空间载体。整合湿地资源,提升创意研发空间品质;东青组团远期形成高品质宜居生活区。

5 总结与讨论

“肥瘦搭配”式的行政区划调整对于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从项目实施、政府管理等多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原来的行政区交界地带是发生变化最大的地区,本文以常州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天宁—郑陆”交界地带为例,探索此类近郊地区在新城市空间格局中的地位及具体的空间发展策略。除此之外,在这类城市近郊地带的建设中还有几点需要重视。

(1)城市近郊地带发展应以特色取胜,防止城市无序蔓延发展。

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近郊地带具有了更强的发展动力,但要严格监督这一空间的使用,防止成为原中心城区的空间简单无序蔓延。既提高其使用效率,又要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植入城市新兴功能,使其成为城市功能转型、空间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

(2)应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外围行政区空间潜力、优势资源的挖掘。

应加强道路等“常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外围行政空间与中心城区的互联互通,达到“1+1>2”的效果,同时,针对外围行政空间生态、文化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应增加旅游线路、滨水慢行步道等“非常规”设施建设,将外围行政区空间的潜力发挥到最大。

(3)客观看待行政区划调整之后的新问题,不断优化城市管理。

行政区划调整 第7篇

关键词:乡镇区划调整,派出所改革,工作创新,建议

“郡县治, 天下治”。在我国县级行政区划中, 乡镇属于治理社会的基础层次和基本平台, 对乡镇行政区划进行结构优化调整, 是事关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以湖南省为例, 该省乡镇区域平均面积和平均人口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乡镇数量居我国中东部地区第一、位居全国第二, 仅次于四川, 精简势在必行。目前, 湖南省在新一轮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中, 目标任务为合并乡镇500个以上, 减幅约25%;合并建制村16 000个以上, 减幅约39%, 要求2016年底前全面完成。这些重大举措的实施, 无疑对公安机关的社会治理能力又是一次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考验。笔者围绕着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这一重大布局下, 如何改革和创新公安派出所工作, 提出几点参考意见和建议。

1 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大机遇中, 改革和创新公安派出所工作的几点思考

(1) 审时度势, 提升“服从和服务于大局”的观念。公安机关是一个重要的执法和社会管理部门, 其所属派出所的队伍建设状况、控制能力的强弱、执法质量的差异、服务水平的好坏、民警素质的高低等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整个公安机关乃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小治安好了, 大治安才靠谱”, 这是一条不可或缺的必由之路。

乡镇合并调整后, 地理面积、人口、社会结构等都会相应变化, 必然对各乡镇的社会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提出更高要求, 同时这也是对派出所工作的一次重大检验。派出所作为我国县一级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 设立和扎根于乡镇, 必须要有全局意识, 要提升观念, 在维护党委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面前, 不能踌躇不前, 等待观望, 要变被动为主动, 自觉跟进时代发展的步伐。公安机关不仅要忠于职守, 主动当好党委政府参谋和助手, 推进党委政府制定的改革措施顺利进行, 而且要在机遇中, 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推进派出所工作的改革。

(2) 紧抓机遇, 主动作为, 要用前瞻性、战略性的思维方式, 实现改革路径的新突破。派出所工作创新问题的实质,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结构的优化选择与构建。公安机关要主动争取整合社会基础资源力量, 紧抓机遇, 主动而为, 找准定位, 发展和壮大自己。派出所的设立是“人造”的而不是“天然”的, 虽然其担当的基本任务大体一致, 但由于各派出所的工作范围地域、承担任务等不尽相同, 因而又有类型多样化、个性化特征。因此, 对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派出所, 在作用、功能和定位上也应区别对待, 改革派出所工作, 既要有形式上的发展变化, 更要有质的飞跃。

(3) 强化主体责任意识, 有所作为, 树立起全面担当的理念。建立责任体系, 省级公安机关要负责顶层设计, 市级公安机关为责任主体, 县级公安机关为实施主体。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 有所作为, 树立抓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以乡镇区划调整改革为契机, 理顺派出所工作体制和机制, 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 对于确保派出所职责和任务的顺利完成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2 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大背景下, 改革和创新公安派出所工作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充分利用新一轮乡镇区划调整的改革机遇, 在公安派出所推行警务调整改革, 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创新社会治安管理的必然要求。

(1) 对派出所进行分类型建设。整合乡镇区域发展资源, 同步根据乡镇区划调整改革的要求, 加强对重点调整区域内派出所建设的指导, 通过对派出所的体制模式、运行机制和内部结构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 来做实做强派出所。重点着力做大做强县级人民政府驻地镇公安派出所, 强化其综合承载力, 优化警力资源配置、提升警务运作水平。对于不同类型的派出所改革, 不搞“一刀切”, 如县级政府驻地镇派出所、中心派出所、一般派出所, 在创建标准上应该区别对待。

(2) 对派出所整体警务管辖范围进行必要的同步调整划分, 设置派出所的片区警务中心 (室) , 实行驻片式警务。从实际出发, 综合考虑服务人口、居民需求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 争取资源条件, 进行改型应用, 合理规划派出所片区警务中心的设置, 改善人民群众与公安机关接触的渠道。在被合并乡镇人民政府原驻地设置派出所的片区警务中心 (室) , 作为治安管理和服务群众的窗口, 要向服务方面进行更多的倾斜。

(3) 探索新型农村社区警务建设。科学调整配置派出所民警的警务责任区, 合理规划警务半径, 消除责任盲区, 真正使派出所警务的点、片、面三者有机结合, 形成结构合理的运作机制, 对勤务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变化, 提升警务效能, 进一步与现代世界警务接轨。

(4) 提升派出所警务平台档次。美国著名的学者西蒙 (Simon) 曾经说过, 有效的开发社会资源的第一个条件是有效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 是组织内部各有机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联系方式或形式, 它涉及组织内部管理幅度的确定、层次的划分、机构的设置、管理职能的确立。应当从政策导向、制度设计、资源配置上切实向基层倾斜, 充分发挥基层民警的创造性, 提升民警综合素质, 既做到一警多能, 又做到能够形成合力。

(5) 进一步强化派出所警务保障。充分利用乡镇区划调整中所带来的有利资源条件, 把派出所基础设施建设置于先导性的位置, 同步加快派出所的硬件设施建设, 改善基层派出所民警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的环境条件, 充分发挥派出所的职能优势, 真正做到“物其所用、尽其所能”。

综上所述,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在我国实行乡镇行政区域调整重组,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新一轮的改革布局, 涉及面广、减幅大、时间紧、任务重, 对包括公安工作在内的党和政府的各项事业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高度、长远规划上, 加强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统筹调动社会资源力量, 切实解决派出所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公安机关要因势利导, 有所作为, 自觉适应社会变革要求。否则, 公安工作特别是派出所建设等各项事业, 就会贻误时机, “落伍掉队”, 处于被动状态,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就会停滞倒退。

参考文献

[1]薄贵利, 樊继达.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战略与路径[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5.

[2]李雪冰, 王智军, 刘佩锋.传承与创新--新时期公安派出所改革专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2.

[3]向党.中国警务改革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0.

区划调整后,档案该何去何从 第8篇

关键词:区划调整,档案,全宗理论,对策

一、区划调整的历史概况及其对档案的影响

行政区简言之指政府行政管辖范围,而行政区划则是根据行政管理、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对行政管理区域进行划分与调整。在我国现行政治构架和行政体制条件下,行政区划对城市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影响深远。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小到一个乡镇一个区,大到设立直辖市。仅2013年至2014年两年间,“撤县建区”涉及省份就包括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十多个省份。而以青岛市为例,建国后青岛就先后经历了大大小小9次区划调整。其中比较大的几次分别在1958年、1978年、1994年和2012年[1]29。

下面我们就以2012年12月1日原胶南市、原青岛开发区合并这次行政区划调整为例,谈谈档案工作如何应对此次调整。经过此次调整,区市合并了,原有的机构、部门自然而然要进行合并、调整,一个区不可能有两套行政机构和部门。随之而来面临的问题就是档案如何去留的问题。由于馆藏空间有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所有的档案都移交进馆。只能暂时放在各单位保管。而有的部门拆分了、合并了或者重组了,各单位的档案是跟着原单位走呢还是并入新单位呢?单位拆了,档案要不要拆、能不能拆呢?对于合并的单位,两个单位的档案原来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全宗,能简单机械地搞“1+1=2”吗?还有各单位原有全宗号的标识、 新全宗号的启用等一系列问题都亟待解决。

二、区划调整前后各单位档案全宗情况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区划调整中各单位档案全宗变化情况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一对一”类型。区划调整前原单位档案作为一个独立全宗的,两个单位完全对口,调整后职能没有变化,只是单位名称和全宗号进行更改。目前大多数单位都属于“一对一”类型。比如原青岛开发区交通局和原胶南市交通局,在调整中职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只是进行简单合并,由两个单位变为一个单位,更名为青岛市黄岛区交通局。

2.“一拆多”类型。由调整前的一个单位拆分成多个单位,撤并机构职能由多个新设机构承担的,调整以后原单位不存在了。比如:原青岛开发区农业发展局,区划调整后其职能大部分到了黄岛区农业局,一部分到了黄岛区农委,还有部分职能到了黄岛区渔业局、畜牧局和水利局,而原来的农业发展局已经不存在了。

3.“职能转变”类型。区划调整的原单位在调整后仍然保留(只是名称改为黄岛区XX局),一个单位内的部分业务职能或内部机构划给另一个单位。例:原青岛开发区发改局有少部分职能转到了黄岛区科技局和黄岛区工业信息局,而原发改局仍然存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基本未变,只是名称更改为黄岛区发改局。

4.“多合一”类型。由区划调整前的多个单位合并成立一个新单位。例:原青岛开发区国土资源局和青岛开发区房产交易中心以及胶南市国土资源局、胶南市房管中心在区划调整后合并成黄岛区国土资源局。

5.“人事档案”类型。有些涉及人事档案管理的部门也进行了调整。比如:原开发区人事局在区划调整前属于原开发区区委组织部,而区划调整后并入黄岛区人力资源与社会管理局。这些涉及人的档案能够跟上面几种类型的档案同样处理吗?

6.区划调整后各单位全宗号问题。此次区划调整主要涉及两个区市的合并,两个区市合并后原有的档案应全部进馆,而进馆之后如何解决全宗号重复的问题呢?同时这些档案的电子数据进入数字档案馆后如何解决档号重复的问题呢?比如原胶南市有45号全宗,而原青岛开发区也有45号全宗,而这两个全宗完全不是同一个机关档案全宗,只是全宗号相同。档号也是如此,众所周知,在数字档案馆中档号重复是无法保存数据的。更何况对于我们这种受馆藏条件限制,无法将档案全面接收进馆,不得不将区划调整前的档案交由各单位代管。

综合分析以上几种机构调整的现状,笔者认为有两个档案学原理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一是全宗理论。“全宗理论以描述文件集合成整体作群体状运动的规律为己任,它是由有关的概念和原理构成的知识体系。”[2]160对于全宗的概念大家都不陌生“,全宗是指一个独立机关、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3]98”, 它的基本含义有三点,即全宗是一个有机整体,全宗是在一定的历史活动中形成的,全宗是以一定的社会单位为基础而构成的。 第一个含义首先强调了全宗是一个有机整体,联系紧密、不可分割。一个单位的档案作为一个独立的全宗也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必须维护全宗的完整性,不能因为单位拆分了,部分职能分出去了,或者原单位并入其他新的单位了就把全宗内的档案也拆了,从而破坏了全宗的完整性。这既不符合档案学原理也会给档案安全留下隐患。第二个档案学原理是人事档案的特殊性。人事档案是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在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以及开具考研等相关证明时,都需要使用档案。

人事档案具有以下特点:全面性、现实性、真实性、动态性、流动性、机密性。其中动态性是指人事档案立卷后,其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当事人人生道路的延伸将不断形成一些反映新信息的文件材料。因此,人事档案必须注意做好新材料的收集补充,力求缩短档案与本人实际情况的“时间差”。而流动性是指人事档案的管理与本人的人事管理相统一,才便于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 如果人、档脱节,保管人事档案而不知当事人已调往何处,即“有档无人”,这样的无头档案,保管得再好也无意义。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坚持“档随人走”,不能将一个人的档案分散在几个部门管理,形成“分段档案”[3]130。

三、相应对策

1.区划调整前原单位档案作为一个独立全宗的,两个对口机构进行合并,其职能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单位名称进行更改;则由更改后的单位代为管理。

2.撤并机构职能由一个或多个新设机构承担的,档案不得分散管理,应坚持维护全宗的完整性,原单位档案由合并后的新主管部门或承担相应主要职能的单位代管。

3. 区划调整后原有单位仍然保留(只是单位名称改为黄岛区XX局),一个单位内的部分业务职能或内部机构划给另一个单位,应按照维护全宗完整性的原则,其档案不得带入接收单位,应由原单位继续代管。接收单位需要使用相关档案,可以借阅或复制。

4. 由区划调整前的多个单位合并成立一个新单位的档案,由这个新单位统一代管[4]3。

5.由于人事档案的特殊性,承担人事档案和劳动关系等档案管理业务的单位,其档案不能像上述几种类型一样,为了维护全宗的完整性而放在原单位保管吗?我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档案应移交调整后承担相应职能的新设机构代为保管。因为一个人的档案不能因为区划调整而分为“两段”,调整前一段,调整后一段。这样既不利于档案的安全完整也不便于利用者的查找利用。

6.区划调整中应加强档案管理,任何单位原则上不得销毁档案。如需销毁要严格按照《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规定进行档案价值鉴定,编制档案销毁清册,报同级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批[5]2。

7.区划调整后所有立档单位要按照进馆档案质量标准进行整理、清点全部档案,包括文书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等专门档案,本单位业务档案,科技档案,照片档案,音像档案,实物档案, 弄清全部“家底”做好室藏档案统计,并及时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同时要及时编写大事记汇编和全宗指南[5]2。

8.对于全宗号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全宗号修改办法,即在原开发区、原胶南市各单位形成的档案中标识一个汉语拼音字母以示区别。原开发区用大写字母“F”,原胶南市用大写字母“J”。具体做法:一是档案实体的修改。按卷管理档案在案卷脊背“全宗号”上方加盖对应的字母;按件管理档案,在每个盒脊背“全宗号” 上方和每件档案的归档章前加盖对应的字母。为保证加盖的字母整齐划一,我们还就字母的格式做了统一要求,字体为宋体,高10mm,宽7mm。二是档案数据的修改及备份。在数字档案归档系统中,将目录条目中的全宗号首位的“0”改为对应的字母,全宗号仍为五位保持不变。如:原胶南市委,全宗号为00006,更改后为J0006;原青岛开发区工委,全宗号为00001,更改后为F0001。附加的电子文件涉及全宗号的,同时一并修改[6]43。三是明确时间节点。 由于国务院关于黄岛区区划调整的批复是2012年12月1日下发,但各单位陆续进行合并调整历时近两年时间。因此,根据国家档案局档案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新黄岛区档案局在全区范围内统一下文要求自2014年1月1日起,原开发区和原胶南市各单位的档案全宗号全部停止使用,同时设置启用新的档案全宗号[7]77。

行政区划调整 第9篇

1 目前高校行政办公用房的管理现状

1.1 行政办公用房范围及国家标准

1.1.1 行政办公用房范围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包括:办公用房、公共服务用房、设备用房和附属用房。各类用房的内容如下:办公室用房,包括一般工作人员办公室和领导人员办公室;公共服务用房,包括会议室、接待室、档案室、文印室、资料室、收发室、计算机房、储藏宣、卫生间、公勤人员用房、警卫用房等;设备用房,包括变配电室、水泵房、水箱间、锅炉房、电梯机房、制冷机房、通信机房等;附属用房包括食堂、汽车库、人防设施、消防设施等。除上述4类用房之外的特殊业务用房,需要单独审批和核定标准。

1.1.2 国家标准

按照《国家计委关于印发行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的通知》(计投资(1999)2250号),高校办公用房是“二级办公用房”,二级办公用房适用于市(地、州、盟)级机关以及相当于该级别的其他机关;二级办公用房人均面积指标为编制定员每人平均建筑面积为20 m2~24 m2,使用面积为12 m2~15 m2,超过200人时取下限。市(地、州、盟)级正职每人使用面积32 m2,副职每人使用面积18 m2;处级每人使用面积12 m2;处级以下每人使用面积6 m2。

1.2 高校行政办公用房的管理现状

各学校高度重视,行动迅速,全面开展对行政办公用房的清查工作。目前高校行政办公用房的现状呈现几种情况。

1.2.1 行政办公室用房普遍超标

多功能用房。目前各学校情况不一,有些学校存在行政办公用房较宽松的情况,如有些正处级领导因为工作需要,将办公、接待、会议集一身,造成办公室面积超标。

由实验室改成的办公室。因结构特点,使用面积大于40 m2,并且由于建筑特点,以及采光不适合重新改造。

按照机构设置办公场所。有些机构人数少甚至暂时无人,也占有独立空间。

没有及时清理及腾退房间。有的单位新建了行政办公用房, 但旧房不清退;有些领导已退休,仍未交回房间;有些房间堆放杂物,长时间不交还;由于历史沿革,房屋只占有不退出。

1.2.2 公共服务用房重复设置

缺乏整体规划,公共服务用房没有按照规定比例测算并实施分布。各二级单位为方便使用,将会议室、接待室、档案室、文印室、资料室等公共服务用房,规模不等的设置于部门中,占用大量房屋,造成资源浪费。

1.2.3 办公用房较分散

同类型房屋没有相对集中,不利于科学管理。如有些楼宇中各类房屋交错分布,办公室、教室、实验室等多种用房并存,管理过程中弊病较多。

2 行政办公用房整改措施

2.1 根据“标准”核定学校行政办公用房的面积

总面积不能超标。国家标准规定办公用房实行总量控制,使用面积为12 m2~15 m2;编制定员超过200人时按照最低限。

2.1.1 办公室用房的使用面积标准

按照处级、副处级12 m2,处级以下6 m2的办公室用房标准,再根据房间的面积设计出处级、副处级和处级以下人员的房间布局(见表1)。

考虑正处级领导需要独立处理部门日常事务的需要,可以设成单间,将12 m2以外的区域设成小型会议室或接待室;处级为单数的二级机构,处级与所辖科合署办公或两部门间处级合用办公室;每个人在校内只保留一处办公室。

2.1.2 公共服务用房(资料室、库房)的使用面积标准

公共服务用房的总量为行政人员总数乘以12(或15)再减去办公室用房的总量。房间中除去工位所占的面积,剩下的就是资料室和库房的面积。

在核算公共服务用房面积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职务及岗位特点。由于一些领导工作中接待任务较多,需要会谈的空间。有一些重要岗位,如纪委、信访等部门,需要相对保密的接待及谈话室。(2)资料室及库房。一些职能部门日常工作资料较多,需要相对独立的空间存放资料。

2.1.3 按照“标准”核定不在行政办公用房范围内的区域(见表2)

(1)面向全校服务的公共空间。如“财务报账大厅”“综合服务大厅”“接待大厅”“信息中心机房”“公共学术会议用房”和“学生服务中心”等类型房屋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应不在行政办公用房范围内。

(2)共享空间。另外公共报告厅、公共会议室等也不在行政办公用房范围内。

2.1.4 确定各单位分别占用的房间

根据已确认的行政办公室用房和公共服务用房使用面积标准,确定楼宇中所占总面积以及各单位分别占用的房间位置、数量和面积。根据各职能部门总人数,可排列出一栋楼宇的总容纳量(见表3,表4)。

2.2 房屋腾退及分配

2.2.1 成立行政办公用房清理腾退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领导,明确分工。成立由主管领导任组长的行政办公用房清理腾退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制定行政办公用房整改方案,明确各级、各部门分工,落实责任。

2.2.2 进行房屋清查(梳理账目、清点实物)

摸清现有行政办公楼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包括绘制行政办公楼房间分布CAD图,全面自查,登记上报。为行政办公楼整改工作奠定数据基础,为清理工作做充分准备。

对闲置的行政办公用房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处置;职能部处经过核算、调整行政办公用房后,压缩总面积为国家标准以内;功能用房压缩合并;楼宇内设置公共会议室、研讨室,除特殊需求外不再独立设置。最大限度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2.2.3 实行集中腾退、合理调剂

凡新调整行政办公用房的单位,须将原用房腾退移交房屋管理部门;凡行政办公用房超标单位,应自行调整,尽量整合腾退,利于调剂使用并节约成本;尽量不改变房屋结构,避免大拆大建,合理调整领导干部和处(科)室办公用房;严控出租出借、规范管理;对出租出借房屋进行清理,所得租金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逾期不缴,相关部门协助其搬迁并腾退。

在搬迁腾退过程中,对清理腾退房屋实行集中管理,坚决制止各种违规重启现象;对于腾退的家具要进行及时调拨,物尽其用;对于新购家具应按照家具配置标准,严禁超标;对于行政办公用房,只做必要的清理,杜绝超标装修。

3 结束语

在高校行政办公用房调整过程中,遇到很多诸如不理解、不配合等难题,要想顺利整改,校领导要大力支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首先深入细致地进行核算、清理,同时本着统筹现有资源,整体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将腾退出的房屋用于补充教学科研的不足,并且为学科发展、人才引进预留发展空间。

房屋管理部门需做大量细致工作,对办公室、公共服务用房等行政办公用房进行精确的测量,保障核算、搬迁及腾退工作的有效进行。杜绝形式主义,确保行政办公用房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摘要:对于高校行政办公用房的管理,过去那种超标、重设等状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应按照国家“标准”,尽快清查、核算并及时整改,修正不符合标准的现象,在落实过程中同时注意杜绝家具配置和房屋装修超标等问题。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初步区划与调整 第10篇

1. 湖区区划指标的建立

由于生态经济区划的复杂性、综合性,强调自然和人文的有机耦合,因此在指标的选取上就必须做到全面,指标必须包含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在参照前人指标体系选择的基础上,结合湖南洞庭湖区的实际情况,分别从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选取了24个指标来构建本文生态经济区划的指标体系 (1) 。(见表1)

2. SPSS指标数据分析处理

2.1 主成分分析

2.1.1 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本文选取了20个行政单位,选取2004年的指标24个,这样就组成一个20×24的原始数据矩阵。其中对原始数据矩阵X用以下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如下:

2.1.2 计算所有变量的相关矩阵R,得到相关系数矩阵:

2.1.3 因子提取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相关系数矩阵R进行因子提取。在SPSS中可以得到所有指标的特征值。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提取原则,并且公共因子的在变量总方差中所占的累计百分数达到84.661%,所以得到了能够综合反映洞庭湖区的生态经济状况的5个公因子。(见表2)

2.1.4 因子旋转

为便于对主因子进行解释,知道每个主因子的意义,本文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了旋转。本文用的是最常用的最大方差旋转法(Varimax)。(旋转后的主成分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见表3)

2.1.5 主成分的确定

计算5个主成分的得分。由20个区域5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组成一个新的数据矩阵S;由这个数据矩阵S组成下一步聚类分析的原始数据,根据主成分得分及方差贡献确定权重(见表4),根据权重值,算出各区域综合因子得分,并进行排序(见表5)。

2.2 聚类分析

本文采用了系统聚类法(Hierarchical Cluster),定义各样本点之间距离采用的是平方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接着计算出每2个样本间的欧氏距离系数Dij,其公式为:

式中:Dij—i, j两点的距离系数;Xik—第i点第k因子的值;Xjk—第j点第k因子的值;m—因子的个数;q—指数。(公式:3)

然后根据距离系数,按照最短距离法,从矩阵表中选择距离系数相似的样本归并为一类,将其组成新的序列,继续计算新类同其它样本之间的距离,如此反复,每进行一次缩小一类,直到得到所需的结果为止。通过系统聚类,可以得到树状谱系图(图2所示)。

从以上的聚类结果来看,在取欧氏距离为2.3时,可以将湖区分为7类,从综合聚类结果来看,由于生态经济区划的划分首先强调的连片性和相似性,故为了综合考虑起见,本文又对三类指标分别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得到了各自的主成分综合得分表,在初步聚类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和经济、社会单类指标主成分综合得分,并参照湖区的实际情况,最终可得中心城市生态经济区、北部沿湖平原生态经济区、中部丘岗综合生态经济区、环湖山地丘陵生态经济区四个区域(区划图见图3,分区结果和特点见表6和表7)。

摘要:洞庭湖区是湖南省十分重要的经济区域, 但由于各种原因, 湖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借鉴目前已有的关于生态经济区划的理论和方法, 选取了湖区经济、社会、环境三类24个指标, 运用SPSS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得出区划初步结果。同时结合实际情况, 对初步区划结果进行了定性的调整。

关键词:洞庭湖区,生态经济区划,生态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丽珍, 孟令尧等.平泉县生态经济特征及其分区开发整治模式[J].1999.16, (2) :12-16.

[2]胡月明, 冯艳芬, 江华, 徐剑波, 李强, 陈飞香.中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经济评价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2001.22, (3) :13-15.

[3]左长清.关于建设江西生态经济区的思考[J].2002, (11) :13-14.

[4]李红岩.洞庭湖区生态经济区划与建设初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7.

[5]王克英.洞庭湖治理与开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3-4.

[6]金相灿等.中国湖泊富营养化[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1990:234.

[7]张小红.生态经济区区划模型与建设研究——以华容县为例.[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6.

上一篇: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下一篇:高压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