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建设范文

2024-06-18

体育建设范文(精选12篇)

体育建设 第1篇

1、体育强国的含义及我国体育事业的现状

1.1、体育强国

所谓体育强国, 很多学者认为, 只有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才能称之为体育强国, 即:均衡发展竞技体育、蓬勃发展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确保体育产业的兴旺发达、使体育文化魅力独具特色, 与此同时, 这也是判定国家体育标准的四个指标。在这四个指标中只有竞技体育是以竞争形势存在的, 体育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临着内外双重挑战, 社会体育以及体育协调性则是由国家内部来完成的。因此, 必须首先确保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性才能确保体育强国的实现,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 并不是任何国家都能成为体育强国。

1.2、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

首先、通过四届奥运会我国金牌及奖牌数与体育强国的对比, 不难看出我国在竞技体育范畴内的整体水平还远不及传统的体育强国。

其次、以竞技体育所得金牌数来看, 我国的优势都体现在乒乓球、体操、羽毛球等传统项目上, 对于一些难度与美的田径、游泳以及三大球类项目上比较薄弱, 但正是这些项目才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体育水平, 因此就这一点而言, 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处在一个不平衡状态。

第三、群众体育基础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我国有7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 并且我国的群众体育投入相对落后。第四、严重缺乏体育文化。第五、体育产业发展相对落后。

2、不同体育类型国家的形成原因

体育强国的形成。首先、这些体育强国都是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 这些国家不仅经济发展的飞快, 更是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现代很多体育项目都是体育强国国家发明并制定出来的。第三、世界性体育组织的创建对体育强国的形成起到了直观重要的作用。第四、经济、科技的高度发展, 是体育强国形成的必然因素。

3、中国建设体育强国的动力以及阻力

3.1、建设体育强国的动力所在

首先, 中国在经过了多番磨难之后终于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在世界各国眼中。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国发展各项体育事业成就“强国梦”的决心。以此同时, 体育事业也不例外, 都是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第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在竞技体育上已经属于体育强国了, 这样就促进了我国在竞技体育综合竞争中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 我国是体育大国, 体育人口众多, 一旦社会体育得到蓬勃发展, 必能有力的促进我国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第三、体育事业成就的积累。在近六十多年来, 我国的体育事业在不断的刷新着金牌的历史纪录, 更是积累的大量的体育设施、服务体系以及人才队伍和完善的体育制度。这些成就为我国建设体育强国提供了内部动力。

3.2、目前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障碍

虽然我们在体育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是目前我们依然不属于体育强国的行列, 并且在大力建设体育强国的过程中有一些不可避免的障碍存在, 其主要是薄弱的体育文化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之间的不协调发展。发展体育事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其主要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使人们更加幸福。然而我国现行的体制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 即: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发展。国家没有认识到学校体育及社会体育才是发展竞技体育的基础, 而我国的做法恰恰相反, 不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虽然也提高了我国的体育成绩, 但这却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此外, 体教分离的培养人才模式也令我国白白浪费了大量的体育人才, 非常不利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我国现行的体育制度虽然可使我国在短时期内位列于体育强国范围内, 但是却并不利于长久的发展, 得不偿失, 这也是影响我国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

4、结束语

发展体育强国的梦想任重而道远, 也充满了多重考验, 这就需要我们突破传统理念, 寻求体育中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 为我国建设体育强国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体育建设 第2篇

“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需求,推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意识不断增强,体育服务需求日趋旺盛,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亿,体育健身已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公共体育设施作为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载体,在保障群众体育健身权益、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方面日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加强和改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是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体育设施建设,努力增加投入,为人民群众开展体育健身创造条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体育场地已初步覆盖广大城乡,总量超过100万个。但总体上,公共体育设施仍不能满足群众快速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具体表现在:一是供给不足,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1.2平方米,远低于日、韩等周边国家平均水平。初步调查显示,中西部地区的设施短缺问题最为突出,许多县(市、区)完全没有可供使用的大中型公共体育设施。二是布局不合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异明显。三是结构不合理,大型综合性比赛场馆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群众性健身场馆所占比例偏低。四是设施利用率不高,社会开放度不够。

大力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是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具体行动,对于提升国民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水平、拉动体育消费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体育公共服务设施良性运营机制,保障人民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以群众喜闻乐见、普遍参与的项目为重点,积极支持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方便城乡居民就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二、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规划制定、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保障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供给。积极培育各类群众性体育组织和专业化机构,共同参与设施建设和运行。

三、整合资源、鼓励开放。充分利用各类闲置资源,努力增加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学校、机关、团体和企事业等单位的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

四、创新机制、持续运行。按照管办分离、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鼓励通过公建民营、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大服务供给,切实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综合利用率和运营能力。

第三章 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第一节

建设目标

到2015年,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有较大发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有条件的市(地)、县(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普遍建有体育场地,各类体育设施的综合利用率和运营能力有较大提高,开放时间明显增加,初步形成布 3 局合理、互为补充、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

——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基本实现“县县都有公共体育场”; ——50%以上的县(市、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50%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

——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广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

第二节

主要建设任务

“十二五”期间,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建设一批符合地方实际和群众体育特点的公共体育设施。主要包括:

——在中西部地区(含参照执行中、西部政策的东部地区)尚无大中型公共体育设施的县(市、区),建设县级公共体育场,建设内容包括:400米环形跑道、标准尺寸足球场及单侧看台。

——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足1平方米的县(市、区),建设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即能够开展多项群众性体育活动、不设置固定看台的综合性室内健身馆。

——在中西部地区尚无公共体育场地的行政村,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支持每个行政村建设1个简易硬化篮球场,并配置1副篮球架和2张室外乒乓球台。

——建设和改造一批群众性户外健身场地,包括篮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门球场地,健身步道和儿童游憩场地等。

规划建设的公共体育设施应参照《“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 4 建设指导手册(试行)》(附件2),合理确定选址和建设规模,严格执行相关建设标准和安全要求。

第四章 资金筹措

体育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需多方筹措,多渠道解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体育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强化支出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增加供给,不断改善群众性体育健身设施条件,确保建设项目不产生资金缺口。要加快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积极性。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多渠道加大投入,增加公共体育设施数量。要按照《全民健身条例》等相关规定,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增加财政投入,保障公共体育设施运行所需经费。

留归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加强监督管理。国家体育总局安排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主要用于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建设改造一批群众性户外健身场地。

中央安排预算内投资对县级体育场以及“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建设予以专项补助,根据中央财力情况,逐年安排。对西部地区、中东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其他享受西部政策 5 地区,中央补助不高于总投资的80%;对中部地区其他县(市)、东部地区享受中部政策地区,中央补助不高于总投资的60%;对东部地区其他县(市),中央按不高于总投资的25%补助。对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等特殊困难地区,按照有关规定,适当提高中央补助比例标准。

第五章 公共体育设施开放

纳入本规划建设的公共体育设施应保持公益性质,向公众开放。学校内的体育设施应利用课余和节假日,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向广大学生和社区居民开放。

原则上,室外体育设施要创造条件免费开放。室内体育设施可依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相关规定,适当收取服务费用,收费项目和标准应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并对外公布。要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或者免费开放。

各地要广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利用效率。要依托各类体育设施,建立健全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网络,为群众进行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定,提供运动健身指导,宣讲科学健身知识。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要加强科学化管理,不断提高设施使用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地方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督管理,6 明确公共体育设施开放范围和时间的最低要求,并帮助解决开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将校园内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学校,有关部门应对其维护费用给予适当补助。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各地要从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同时要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切实加强沟通协调,及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共同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二)合理规划,分级负责

各地要根据本规划要求,认真研究编制本地区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建设目标和任务,统筹安排和优化配置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数量、种类、规模以及布局,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鼓励基层依托体育运动学校等现有设施建设公共体育场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鼓励社区利用公共空间和设施开辟群众健身场地。要研究制定发展政策,逐级落实建设、运行和管理责任,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努力推动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种设施和资源,提供体育公共服务。

(三)加大投入,保障供给

各地要建立稳定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投入保障机制,按照分级负担、各有侧重的原则,安排财政性专项建设资金和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规划建设。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纳入规划建设的项目,需严格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建设项目不留资金缺口。认真贯彻实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划拨用地目录》(国土资源部令第9号)和《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5]156号)等文件规定,做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用地落实和储备,保障建设用地供给。

(四)创新机制,保障运行

各地应根据实际,对公共体育设施日常运行和维护给予经费补助,保障公共体育设施的正常运行。积极探索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完善和创新运营模式,对新建县级体育场、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鼓励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采取“公建民营”、“委托管理”等方式,通过招投标选定各类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或企业负责管理运营。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在用水、用气、用电、用热等方面给予适当政策优惠。

(五)加强监管,强化约束

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监管,明晰产权,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制定和完善设施建设、运行服务的相关 标准,大力推动公共体育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坚持基本建设程序,认真执行项目管理制、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要严格资金管理,专款专用,防止建设资金挪作他用。要建立完善设施运营监管制度,提高设施运营效率,不得改变设施体育性质。推动完善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监管机制,加强绩效问责,建立规划实施评估体系,确保规划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体育建设 第3篇

【关键词】体育强国;体育文化;建设

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又一次把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摆在了历史的高度,提出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浪潮,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同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全国体育局长会上作了主题报告,提出在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前提下,提出我国的体育事业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思路,大力加强我国的体育文化建设,让体育成为一种先进文化的传播符号,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价值。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它的主要内容和精神中就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体育文化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在普及体育精神的过程中,弘扬着和谐文化,是促进社会繁荣发展的助推剂。

1体育文化的内涵

为了更好地理解体育文化,就要追溯到它的上位概念,即文化。“文化”这个词,人们并不陌生。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可将“文化”理解为人类在与自然的作用及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掌握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以及创造和保存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制度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总和整体,它是一个有机系统。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体育,于是就产生了体育文化。它指的是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研究体育与文化的关系,作为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体育文化现象,特别是体育运动中体育的民族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等。

2体育的文化价值

2.1振奋民族精神,表现民族自尊

在竞技体育日益国际化的今天,一个国家要保持繁荣昌盛,在竞争中求生存,就必然弘扬民族精神。体育作为振兴民族的巨大推动力,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国家价值具有独到功效。一次重大国际赛事的成功与否,也可以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可以提升国家的知名度,可以为世界展示自己国家的风采,为国家的腾飞、民族的昌盛提供难以估量的精神力量。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让中国一举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在奖牌榜单上的排名,无不体现了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和风采,更好地传递了民族精神,弘扬了体育文化。

2.2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体育文化的功能随着体育运动形式的日益丰富也将不断地发生变化。通过与时俱进的前行与发展,推动和促进体育文化的建设,这也将成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所必不可少的永恒条件。时代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多地寻求一种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通过体育这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诉求一种身心和谐发展的态势。

2.3创造和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局面

体育文化已经成为人类进步和文明的一种象征。相当数量的研究资料表明,体育文化可以对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无论从减少社会犯罪率,协调人际关系方面,还是缓解社会矛盾,提高人们文明素质程度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群众体育在我国开展的如火如荼,作为体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普及体育文化知识、宣传体育精神、增强人民体质、传承和谐精神等具有重要功效。

2.4增进和调节国家之间的关系

国际化趋势的浪潮使体育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重要的交往手段。体育比赛以其独有的魅力,拉近了不同种族间的距离,为不同国家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创造和谐国际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体育比赛中蕴含的文化不是简单的肢体运动,而是通过比赛传递的那种“公平、公正、公开”的体育精神,这种文化是国家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对于维系国家的安定团结具有重要作用。

3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

3.1体育建筑文化

建筑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是哲学观念、伦理观念、宗教观念、价值观念、美学思想、行为心理、环境意识等多方面精神因素的外在体现。近年来,随着社会上建筑实践的迅速发展,体育建筑文化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并且日益广泛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可以说,建筑实践的发展正在推动着体育建筑文化的研究,体育建筑文化的研究也将会促进建筑实践的发展。体育建筑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它正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日益向人们展示出它特殊的风采。

3.2体育器材文化

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发展,对体育器材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随着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体育器材行业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制造工艺、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微电子、计算机技术,新材料、生物工程技术、航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为这个传统产业带来了根本的变革,使传统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提高,其中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体育器材文化发展的最重要标志。

3.3体育运动服装文化

用服装来保护身体,不但是人类极好的生活手段及经济手段,而且是提高人类文化的手段。服装在人类生活中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和文化有了各种各样的变化,服装是促使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随着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又促进了人类服装的发展变化。体育运动服装是整个人类服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分支,是随着体育文化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和发展的。

3.4项目体育文化

任何体育项目都是人类创造的产物,其中凝聚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智慧的结晶。因此,流行时间长和传播范围广、影响深远的体育项目都包含着不同区域和时代人们的体育情感取向和体育审美观念等浓望的体育文化意味。

3.5体育观众文化

在当今竞技体育的生长要素中,有一个最不容忽视的群体,那就是体育观众。体育观众文化,不仅表示竞技体育赛事进程中观众的心理和行为的总体,也包括围绕竞技者和观众甚至管理者多方的社会关系,是一个由看台和传媒联结起来的具有共同心理需求的特殊的社会集群和社会文化现象。

4解读体育文化的建设

4.1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4.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成分

当前体育文化已被纳入《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把其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议题。基本内容其中包括: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全面推进体育文化建设、努力扩大中华体育文化的影响力等。由此可以看出,体育作为促和谐、保民生的特殊文化,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部分,更是经济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4.1.2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是我们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文化建设维系着社会文化的建设以及社会的安定团结。如:一次大型的体育赛事,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具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女排在世界杯的决赛期间,群众的关注程度非常搞,使得社会犯罪率大大降低,社会环境趋于稳定,这足以看出体育文化建设对社会安定团结所起到的作用。

4.1.3建构民族精神支柱的需要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的攻坚阶段契机下,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树立民族精神支柱,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项重大的体育赛事,早已经从简单的身体角逐演变为民族精神的体现中,升华为国家面貌与综合实力的展示。

4.1.4展示综合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体育作为展示国家实力的手段,并通过体育来壮大国威。拿日本、韩国来说,他们国家的高速发展都是靠加强文化建设(软国力)来进行。他们除了提出“科技创造立国”“教育立国”等口号,同时更加注重体育的发展,加强国民素质的发展。其结果使国家的综合国力大大加强,体育文化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4.2体育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之一,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必然会对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和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当前在和谐社会构建的契机下,体育文化建设不能没有依据,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4.2.1主体性原则

人是文化的主体,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类型,体育文化无疑是由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的人们创造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的人理所当然是体育文化的主体。这一界定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体育文化的服务对象只能是广大人民群众,它来源于人们大众,依托于人民大众,这也是今后体育文化建设的总的价值取向;二是判断、评价体育文化建设好坏的客观标准是人们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可以说,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的人们是最有发言权的。理论来自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测真理的标准。

4.2.2系统性原则

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体育部门的责任,更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它是一项关系民生的重要事业。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逐步建立起体育文化建设的系统网络,才能发挥系统功能,形成一种合力,从而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

4.2.3融合性原则

融合与服务是相辅相承的,只有有效的服务才能达到全面的融合,而只有准确的融合才能有良好的服务。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离不开经济,离开了经济的发展,体育文化的发展也将走入歧途,失去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同时体育文化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助威,经济则要为体育文化发展助力,通过互生机制才能更有力地推动整个体育文化的发展。

4.2.4开放性原则

体育文化建设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种与外界密切联系、共同生存与发展的开放式系统。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体育文化的建设才能向前发展。因此,通过不断地开展对外交流,并立足自身优势,体育文化建设才能和谐有序地展开。

4.3体育文化建设与物质、精神文明建设的共生互动效应

4.3.1对物质文明建设的效应

体育文化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从属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体育文化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它为体育文化事业自身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它为物质文明建设发挥着文化渗透和精神重塑的作用。在这种双重作用的驱使下,有效地带动了物质文明建设和谐发展,同时自身的发展也稳定前行。

4.3.2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效应

当前体育文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尤其对于经济发达国家而言,这种文化效应越来越明显。体育文化凭借其自身特有的魅力和特点,渗透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呈现出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本要求相一致的格局。

5结论

综上所述,体育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活动,从诞生之时起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彰显出其文化建设的巨大功效。加强体育文化的建设,对于催生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终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人们有理由去积极寻求如何加强体育文化的建设,使体育这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类活动为社会的文明进步与转变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冯建中.加强体育文化建设,迈向体育强国——在全国体育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体育文化导刊,2011(8):57-60.

〔2〕顾春先,何文涛,胡波.我国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08):101-103.

〔3〕黄迎乒,孙文平.体育文化对体育强国建设助推作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03):33-36.

〔4〕王爱华.论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9):64-67.

〔5〕王振涛,刘伟,单清华等.新形势背景下我国体育文化的创新与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4):66-69.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高校体育建设 第4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阳光体育运动,健康

2006年12月23日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制定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通知,国家对遏制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向全社会发出了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动员令,对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严重的状况敲响了警钟。那么,如何贯彻执行中央文件精神,使“阳光体育运动”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纸上或者口头上,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体育工作者付出很大努力,同时,对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也应进行深刻的反思。

1 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进行了多次全国范围的学生体质监测,但近20年来的结果却不尽理想。调查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水平也不断改善和提高,但是反映人体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却明显下降,出现了高身材形态,低身体素质的“外强中干”的特征。据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组的报告:2000年与1985年相比,我国7-18岁学生的身高、体质量的平均值均有所增加,而学生的肺功能及速度、耐力、身体柔韧性素质均有明显下降。2002年和2004年的全国学生体质监测结果同样令人担忧,学生的身体形态继续呈“发福”趋势,超重以及肥胖的学生明显增多,而力量和爆发力等素质却继续下降。2006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学生体质监测数据表明,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在2005年高校招生中,有85%的考生报考专业受限;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一个令人非常震惊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下一代的体质健康状况已经到了必须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地步。

2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是大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知识和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根据“阳光体育运动”精神的要求,大学生每天要保证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但实际情况却远远不能达到和落实这一要求,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资料显示,66%的在校大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造成这一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首先,中学阶段长期以来重智轻体的学业评价标准削弱了学校体育的地位,忽视了青少年阶段对身体健康发展的要求。高中阶段百万学生踏上了高考的独木桥,高考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少家长为了保证孩子多点学习时间而限制他们参加体育活动,只注重孩子吃好,穿好,却忽视了孩子的体质健康,从小就扼杀了孩子对运动的乐趣和渴望。其次,进入大学后,虽然高校的体育教育有所加强,学生也有了自主支配时间的主动权,但是,由于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第三,随着大多数高校扩大招生和学分制改革,学生人数比原来增加了一倍甚至更多,但是运动场馆却没有相应的增加和改善,这也不能满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另外,高校采用学分制教学管理后,因为教学资源分配的问题,许多体育课不得不安排在4:00-6:00之间,不仅占用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也占用了运动场地,造成有时间锻炼的学生没有运动场地,且经常造成上体育课的学生或老师与课外锻炼的学生因场地问题发生摩擦。

3 实施阳光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更加稀少,造成了中学阶段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体育,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健康状况日渐恶化。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就是在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阳光体育运动”是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以促进和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不断增强体质健康水平为目的。因此,高校应该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改善大学生体质状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同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统一起来。通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沐浴阳光下,在高校形成浓郁的体育锻炼的氛围,使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 围绕“阳光体育运动”的高校体育建设

4.1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人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大学又是为国家、社会培养高水平建设人才的基地。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最大的资本不是实物资本,而是人力资本。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竞争也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力,但人才竞争是一个综合的竞争,不仅仅是智力和科技,还包括身体素质。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青少年的身体形态、机能发育水平、身体素质以及健康状况,是关系到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大事,作为教育者决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从国家竞争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及习惯。“阳光体育运动”号召的出台是新世纪我国政府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必须真正在教师和学生中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学校体育工作目的就是既要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和技巧,又要提高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等能力,培养参加运动的兴趣和习惯。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掌握了运动的技能,养成了锻炼的习惯,认识了健康的重要,才能真正体会到运动的快乐,才能获得健康的体魄。

4.2 领导重视是抓好落实的关键

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要求“切实纠正那些对体育工作不重视的错误做法和倾向,真正把体育工作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上来,列入工作议事日程”。著名教育家张伯苓说:“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提倡体育目的,不仅在学校而在社会。”因此,学校的校长、书记是保证“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和落实的第一责任人。校长、书记应亲自参与并动员和号召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班主任或辅导员、体育教师及学生会和学校体育社团要成为体育锻炼的积极参加者和组织者,采取多种方式形成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

4.3 建立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保障机制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保障监督机制,确保学校体育工作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把《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贯彻落实纳入学校督导检查内容,促使两个《条例》在学校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同志也要求:要在保证体育课开足开好、不被挤占的前提下,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真正做好以上工作就必须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来保障。首先,要从思想上加以重视,把落实“阳光体育活动”工作,提高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从“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高度来认识。第二,工作中要加强监督检查,严格管理制度。学校主管领导要对落实“阳光体育活动”加强督导检查,及时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适时推广先进经验。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把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第三,提高学生体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需要经费、场地和设施支持,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和进行,需全盘考虑体育课程、课余体育活动的整体安排。因此,要充分调动学校各个部门的积极性,提供必要的政策与物资保障,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开展。第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广泛宣传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使“健康第一”的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广大学生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风气,才能有效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5 结语

“阳光体育运动”是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我国青少年提出的新要求,其迫切性和重要性不亚于当年毛泽东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它是关系到我们民族兴旺发达的大事,高校作为教育者和人才培养基地,我们更应该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决不能掉以轻心。高校要在“阳光体育运动”精神的指导下,积极落实和完成各项任务,认真抓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工作,力争85%以上的学生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全体学生至少掌握两项锻炼技能,85%以上的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学校体育单方面的任务,它是一个长期的,涉及国家大政方针的系统工程,学校体育并不是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根本办法,只是手段之一。只有全社会真正认识到“健康第一”的重要性、只有整个教育体制有所改革,学校、家长、学生不再被高考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重智轻体的传统旧观念,才能让广大青少年走进阳光下,享受体育和竞技带来的快乐,享受健康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EB/OL].[2006-12-20].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24556.htm.

[2]张新萍,杨茜.中国学生体能素质持续下降的制度反思[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1).

[3]邢文华,张一民.1985-2000年中国汉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动态分析[M].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年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宋澎.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公布[N].工人日报,2006-09-19(8).

[5]周济.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学校体育,2007(1).

[6]谢红春.论实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紧迫性与措施[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4).

一校一品体育建设 第5篇

我校在教体局打造世纪阳光大体育的指导下,大力推进体育艺术2+1活动,即让每位学生每年至少掌握两项体育技能,一项艺术特长。本学年在体育方面重点落实了以下活动:

一、活动项目

1、全校普及性跳绳项目;

2、分年级球类竞赛活动;

尤其对全校性跳绳项目从运动器材、运动场地、专业教师的指导、时间保障、跟班教师的人员安排、以赛促训安排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等多方面全力以赴扎实推进了此项活动的开展。

二、项目的执行情况

1、课外活动中的有关内容

学校每周二、三、四、三天下午两节课后,安排一节全校性的二课及体育课外活动,以课程的形式固定下来。规定1---2二年级为跳短绳活动;3---6年级为花样跳长绳活动;而且不同年级跳绳的花样与难度不同。在确保都会跳的基础上,增加运动强度及运动难度。

2、师资情况

活动分年级以班级为单位,每个年级安排一名专职体育教师负责课内外技能指导,另外,每班安排两名任课教师负责班级活动中的组织管理工作。

3、场地情况

学校采取分年级及班级划定活动区域的方式,把现有的篮球

场、足球场、排球场、以及已硬化的场地充分利用起来,基本满足了活动对场地的要求。

4、器材情况

学校采取让条件好的家庭的在自愿的基础上学生自己买一点,大部分由学校出资购买。同时,随着阳光大体育的开展,赢得了社会及广大家长的认可,部分群团组织及个人积极捐助,现1—2年级短绳人手一根。3---6年级长绳每班中每小组一根。

5、校内联赛或比赛情况

(1)在日常活动中首先在班级内开展小组间竞赛活动,并选拔优秀选手。

(2)在学期末开展班级间优秀小组的竞赛活动。

(3)每学年组织一次趣味运动会,把此项活动做为重点项目组织落实。

三、困难与建议

1、困难

体育课内课时不够,不能确保课内对学生技能的训练。

2、建议

(1)上级部门加大体育课课时,分学段在课内安排对学生竞技类项目基本功的训练。

(2)加大对体育教师有针对性的外出集中培训的力度。

二****小学

小学体育教师道德建设 第6篇

一、小学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在教书育人中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

部分体育教师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缺乏敬业精神,对待工作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社会兼职中,奉行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没钱不干的信条,缺乏主人翁的工作态度。如果体育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不能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不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2、忽视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

有些体育教师平时不能严以律己,衣着不整,语言污秽,行为粗野,甚至有时会醉醺醺的上课,并认为这是体育教师说特有的“风度”和“豪气”,殊不知这悖逆了“为人师表”的要求,在学生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3、教学方法粗暴、简单

有些体育教师缺乏对学生起码的人格尊重,缺乏爱心,动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讽刺和歧视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几项素质

1、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要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学习,涉猎各方面的知识,研究新形式下德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德育教育工作。

2、较好的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

体育教师要通过学习,掌握体育与健康方面的技能技术和业务知识,并能根据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其它新的与体育教学有关的知识与技术,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体育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与众多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除体育专业的各种文化基础知识外,还与医学、物理学、文学、历史、艺术等学科相联系。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需加强这方面的了解和学习,丰富自己,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日趋密切,学生的求知欲强烈,体育教师要搞好体育教学,就应该永不满足现状,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知识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优良学风,孜孜不倦地吸收新的养料来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教师应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要不断刻苦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人格品质和健康的体魄

体育教师健美的体魄、优美的姿态、良好的仪表,会给学生留下美好印象,会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敬重,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上体育课时,体育教师要精神抖擞、意气焕发地站在学生面前,衣着整齐干净,美观大方,举止谦虚礼貌,不卑不亢,端庄正派,语言美,手势文雅有力等,这些有利于确立一个体育教师的完美形象,给学生以良好的精神感染,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

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教师,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培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人才,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为此,作为体育教师仍应该时刻不忘师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兢兢业业,严谨治学,悔人不倦,不断进取,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广薄的文化知识,以及与新形势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为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化水准作出自己的努力。

生活体育化与全民体育建设方法探究 第7篇

1 生活体育化的意义

1.1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鉴于现代社会人们因工作负荷大、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自我保健意识差等因素造成的身体素质下降的现状, 提倡人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体育锻炼所占时间的比重, 以此来建立生活体育化、健康化的意识。这种意识将意义非凡:

体育锻炼时, 人体内新陈代谢加快, 有利于刺激身体分泌各项激素水平增高, 提高健康水平。例如:可增强呼吸系统功能, 可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可增强心血管功能, 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还可预防高血压;可强健骨骼、关节、肌肉等等。增强骨纤维、肌纤维等组织的快速发展, 并形成良好的机体免疫机能, 为防病、治病提供良好地促进性功用。

1.2 体育锻炼对心理发育的影响

将体育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中, 长期以来, 是体育生活化实施理念的重要出发点之一, 其根本原因在于体育活动的过程性参与, 可以实现对个体心理上、精神上的终极影响。从细节上而言, 体育锻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培养良好的情感, 促进个性的完善和发展, 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培养个体形成良好的人格气质。体育锻炼有助于减轻或消除人的紧张烦躁或忧虑情绪;培养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 形成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自尊心、自信心和顽强的意识和审美鉴赏能力;促进社会交往和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体育锻炼还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 胜利的欢愉, 产生心旷神怡的愉快心境。

2 全民体育建设方法理念性路径

2.1 对受教育人群, 以体育教育生活化为抓手, 逐步实现生活体育化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和《生活教育的创立与成长》中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观点。体育教育生活化、课余生活体育化, 是指注重结合体育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关系, 使体育教学活动变成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的生活过程;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着重在体育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改革, 如:编制的教学内容即是学生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学生的锻炼生活。与学生参与的社会活动、体育的兴趣、生活经验相结合, 即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 可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些生活化的锻炼情景场景, 使学生置身于生活的氛围中,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让学生学习乐起来、玩起来、在玩的活动中思考、积极锻炼, 充分感悟体育所带来的兴趣和动力, 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以社区为单位构建体育社区

以社区为单位创建科学、健康、文明的体育生活环境, 构筑日常、双休日、节 (长) 假日等多个体育生活圈, 完善运动设施, 注重团队组织, 加强健身指导, 定期进行体质监测和信息咨询等, 形成体育服务网络。体育健身器材入小区, 让人们下楼在小区内就能找到健身器材, 或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0分钟内即能找到大型的综合性的体育场所;优化综合性体育设施场所的服务标准, 增强全民性、免费功能等等。

3 全民健身体育生活化的组织性路径

3.1 构建社区体育组织

作为公益事业为主体性质的体育活动, 其活动本身就具备随机性、自发性、组织性等特征。因此, 在全民健身体育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要借助当下体育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一系列的分析, 从现有组织形式入手, 进行体育组织的区域化生成的促进。对于大多数个体而言, 体育组织是其体育行为发生核心点, 其体育组织生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体育行为发生的行为本身。体育组织的主要工作是制定符合小区特色的体育计划措施方案, 例如日常的体育锻炼项目, 开展体育竞技比赛, 周期性开展体育成果分享等。体育组织即是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者与监督者, 通过群策群力的方式充分调动大家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2 注重体育活动多样化发展方向

注重在体育活动的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 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不断的提高全范围内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例如:歌咏比赛、舞蹈比赛、棋类比赛等等。

为满足日益增加的体育活动人群, 第一方面可以联合附近的学校、医院、某公司的活动中心等场所共享体育活动场所, 以此来扩大体育活动的范围;第二方面要加大体育设施建立的投入力度, 尽可能地丰富社区体育设施;第三方面要加强体育活动健身思想理念的宣传, 让每家每户都认识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3.3 加强家庭体育理念宣扬

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亲情为纽带, 在业余时间以进行休闲、健身、康复、娱乐为主要目的自发性的体育活动, 其活动场所可以是居家空间亦可以是户外、健身场所, 其结构形式的特点决定了开展家庭体育不受地点、活动内容的限制。

家庭体育的特点是自发性的体育活动, 但由于我国国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及受高节奏生活状态的影响, 家庭体育活动的开展率非常小, 所以要多手段多角度的宣扬家庭体育理念:

4 全民健身体育建设的宣传路径

4.1 开展社区讲座, 宣讲家庭体育意义

家庭因素其亲昵友好的结构形式使其如果以此为单位开展体育活动能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如:开展家庭体育活动能促进家庭里幼儿身体上、心理上甚至是心智上的健康成长, 能够增加家庭和谐欢乐的气氛, 能够增加家庭成员间的感情等等。通过社区公益性体育健康讲座和社会大型公益性活动相融合的讲座形式, 对现代体育形式下的健康效应、健康原理与健身操作方法进行一系列的讲解, 从而, 提高群体对生活化体育的认知。同时, 突出家庭体育的重要特征以及对社会促进的重要功用, 对家庭成员幸福能力提升的重要功用等等, 从群众个体家庭成员对全民生活体育化的进一步认知与熟悉, 进而, 从家庭的范围出发来促进体体育生活化的进行。

4.2 注重家庭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的宣扬

家庭体育锻炼因其活动地点多样性的特点而不易受到科学的指导, 所以要多方位多手段的加大体育锻炼科学方法的宣扬, 可以采用社区体育展板、印发家庭体育锻炼指南等手段加强科学性的宣扬, 要让大家知道体育锻炼要根据人体的生理规律、年龄、性别、体质状况等具体情况和客观条件选择合适的项目, 并在一定原则指导下, 合理安排运动量, 有计划地进行体育锻炼。当然, 对于大多数的社区体育参与者, 对体育理念、理论需求是存在的。但是, 在很大程度上, 全民体育生活化的实施过程中, 社区居民更加需求的是体育教学方法或体育健身方法的教授。

摘要:全民体育健身在当下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要话题。而在日常生活中与体育教学课程有所区别的是全民体育更加充满随机化, 如何进行体育运动的实施则是需要学者与专家们讨论的焦点。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全民体育建设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探讨, 提出生活体育化的现代体育健身实施的具体理念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意义,全民体育,体育社区,家庭体育

参考文献

[1]戴树人, 高昆, 王鹏.四川大学教职工1691名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43) :9-11.

[2]朱强.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 2004 (9) :38-39.

体育建设 第8篇

1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1.1 体育文化概述

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体育文化, 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原始社会——有人类活动的最早的时期, 同时也有体育文化的存在, 而“体育文化”概念却是近代才出现的。1818年, 德国著名学者菲特在其所著的《体育史》中最早使用了“physical culture”这一词。19世纪末, “体育文化”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人们对体育文化的理解越来越广泛、越深刻, 有人认为体育文化就是参与体育运动的社会综合体系;有人认为体育文化就是参与各种身体锻炼;还有人认为体育文化就是用于身体锻炼的各种体育运动设施、器械在内的文化现象的总和。《体育运动词汇》是1974年国际体育名称术语委员出版的, 它是这样定义体育文化的:“是组成广义文化的一个部分, 各种利用身体文化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是他综合的。”[1]

从学术界各种对体育文化概念的讨论中可以清晰地看出,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主要包含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和校园体育行为文化。本文正是基于体育文化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来研究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1.2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作为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体育文化, 是体育文化的一种亚文化, 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在大学校园环境内所呈现出来就是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体现, 它的主体是学生, 主要内容是体育活动, 目标是在校园空间环境内形成并得到高职院校师生所认同的价值观念, 是现代教育与现代体育交汇的结晶, 其主要特征是校园体育精神, 通过不断的优化组合和设计形成不同体育形态的群体文化[2]。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和校园体育行为文化这是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四个方面。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以体育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 体育制度文化为准则, 体育行为文化建设为特征, 体育精神文化为核心, 注重体育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展现高职院校师生整体的体育文化风貌。

1.3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结构分析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决定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特性和形态。依据查阅资料, 结合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 把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从体育文化的角度可分为四个层次, 依次为:主要包括体育运动所涉及的体育服装、体育器材、体育场馆、体育场馆等的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 主要包含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规范、课外体育活动规范、课外体育竞赛训练制度等;精神文化层, 主要涵盖高职院校体育道德、体育意识、体育情感、体育观念、体育价值等非物质层面的东西;行为文化层, 主要涉及高职院校校园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学、体育运动会、体育知识普及、体育交流等全面的行为活动。在这四层次中, 精神文化层是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 居于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主导地位;制度文化层是联系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纽带, 对两者起到联结作用;物质文化层是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有力的物质保障;行为文化层受到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次的制约和影响。这四个层面形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一个子系统, 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1.4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

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是在高职院校经过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并在高职院校全体师生的精心培育与呵护下发展起来的。它对改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充实校园文化形式、发展学生智力结构以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得到提高, 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得到促进。

1.4.1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具有激励和凝聚的作用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和主导是校园精神文化, 而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共同创造出来的价值认同, 如体育价值观、体育行为、理想信念等。这种价值认同一经形成, 是不会轻易被改变的。这种价值认同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和渗透性, 它时刻散播在高职院校校园的每个角落, 侵驻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灵深处, 从而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通过这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可以把性格性格孤僻偏激、认知有差异的学生团结在一起, 使学生对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光荣历史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宿感。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内容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其在高职院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逐步形成了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等, 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助推力量, 促使学生努力奋斗、自强不息、敢于创新、乐于探索, 培养和锻炼学生从容面对困难和压力的能力。

1.4.2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具有教育和培育的作用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是经过高职院校长期的实践活动和全体师生精心呵护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与其它校园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环境, 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教育和培育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性有利于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练和人格的塑造, 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情感,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性格的形成。同时,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促进人际交往,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的能力, 使学生从最初的逃避体育到参与体育, 从弱不禁风的身体到健康体魄的形成, 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1.4.3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具有促进合作交流的作用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对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 促进学生与社会的融合,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发展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有效载体是体育运动, 它不仅能舒缓学生学习的紧张情绪和生活中的心理压力, 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锻炼学生的拼搏精神,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 还可以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同时, 提升学生相互协作、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能力, 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完善,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2 阳光体育运动在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1 阳光体育运动在高职院校体育精神文化层建设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精神文化层是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最高层次, 它是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本质、灵魂, 居于主导地位, 它所展现出的是一所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校风校貌等。阳光体育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面广, 已经成为加强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通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在和谐竞争的运动氛围中, 逐步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于此同时, 使学生在激烈的体育竞赛中树立克服一些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以乐观的心态与积极的行为迎接新的挑战, 从而受用终生。阳光体育运动是多种体育运动形式的融合体, 其传承着奥林匹克竞赛的“公平、公正、公开”的体育精神, 由此展现出的体育道德规范与体育价值观念, 在高职院校与社会的交际和融合中成为社会道德意识和法规中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因而要推进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就要不断向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师生灌输这种思想理念, 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体育情绪、体育思维、行为意识等, 培养他们正直勇敢、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和理想信念, 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减少违规行为, 在充分展示自身能力的同时, 注重提升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积极参与社会竞争。这些在阳光体育运动中所展现出的体育精神对于高职院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层的建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2 阳光体育运动在高职院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层建设中的作用

联结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层和物质文化层的中间层面就是高职院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层, 同时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关键环节, 以及有效联结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层和物质文化层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层, 有力保障校园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稳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在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阳光体育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是一项有组织、有纪律且长期坚持开展的体育运动。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 阳光体育运动自身制度体系正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这在保障阳光体育运动有序开展的同时, 也充实和丰富了校园文化制度体系, 以此来推进高职院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层的建设。阳光体育运动也是高职院校课堂体育的延伸和补充, 阳光体育运动自身的制度体系必将辐射到体育教学和体育科研中去, 这对高职院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层的建设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3 阳光体育运动在高职院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层建设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层是推进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稳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由此可见, 要抓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必须注重其物质层面的建设即校园体育设施建设。科学、合理地完善高职院校校园体育设施,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改变传统的体育价值观念, 引发学生对体育的全新认识和思考, 激发学生发掘体育价值的兴趣, 从而在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中感受公平竞争、团结合作、自强不息、努力奋斗、追求不止的体育文化精髓。要想阳光体育运动健康、持续地开展, 必须要求有相应的体育设施提供保障。

2.4 阳光体育运动在高职院校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层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层、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的内容结合起来影响和制约着高职院校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层的形成和发展。阳光体育运动在高职院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层、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而, 必将对高职院校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层建设产生影响。高职院校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自主性, 它是以人的行为活动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 如体育活动、体育交流、观看比赛、体育教学等, 学生可以在自由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参与或观看自己喜欢的体育比赛等。阳光体育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行为意识和行为过程使得校园体育行为文化的内容得到了充实和丰富, 又促进高职院校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建设, 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层次。

参考文献

[1]孙太华.论排球运动在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0, 26 (6) .

[2]刘超, 顾春先.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价值取向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6 (6) .

[3]袁勇.浅析高等院校体育文化建设[J].搏击·武术科学, 2010, 7 (12) .

[4]李建.CUBA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J].体育界 (学术版) , 2007 (5) .

体育建设 第9篇

十六大的胜利召开,是我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也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小康体育是小康社会背景下的体育,是大众的体育、社会全体成员参与的体育。对于每一个走向社会的人,都要接受一定的学校教育,学校体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世纪、新的形势下,以小康体育为导向,应如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为社会培养合格体育人才、让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人投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去、为全面步入建设小康体育阶段做出努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 小康社会与小康体育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兴国的第一任务,是改革开放中积累的最重要的经验。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在经济上提出了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作为小康并非只是一个经济指标,它还包含政治、文化上的目标和任务,邓小平在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时,本身就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因而,小康是一个全面整体的奋斗目标,包含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的范畴,其中,在文化上,我们所需达到的目标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体系,人民享有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人全面素质的提高是小康的目标所在,任何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人,而且,人的健康素质能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群的健康状况,健康针对个人是智力、体力和心理发展的基础,是劳动生产的基础,针对社会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国民健康素质的提高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小康体育是由小康社会引申而出的一个概念,被包含在小康社会这一大范畴中,它是把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作为奋斗目标。从历史进程讲,是指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分层转型、文化多元融合、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梯度升级,需求和欲望显著提升,人均GDP从1000美元增长到4000美元,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体育。可见,小康体育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体育。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拥有健康身体的欲望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也就越重要,所起的作用也越大。小康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人们从关心温饱向关心身体、关注健康与生命的转移。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小康体育,其主要特征应是大众的体育、全民参与的体育、是以人为本、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体育,也是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协调发展的体育。因而,小康体育是以小康社会为背景的体育。20世纪后半叶,中国体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这一时期体育主要还是在满足政府需求,竞技体育的发展占了很大空间,当然这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加速发展,1996年我们也适时的开始推动全民健身运动,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小康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使得小康体育得以生存的空间,这一时期的体育发展必由满足政府需求为主向满足大众个体需求为主转变。

2 以小康体育为导向不断深化学校体育工作改革

实现小康目标、步入小康体育历史阶段,是以人为本的,作为人仅仅高度理解认识小康体育、有强烈的欲望是远不能实现的,还要在这一理想阶段真正投入和参与,这需要社会成员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锻炼方法与知识。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一个社会的人必然要通过学校教育的雕琢,学校体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健康素质的培养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养成、健身方法知识的掌握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新的世纪,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体育在全面步入建设小康体育历史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学校体育工作者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对健康素质人才的培养在社会建设中的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做出深刻理解。以小康体育为导向,为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加强和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把树立健康素质的指导思想作为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方针

对学生健康素质的培养,使其走上社会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是全民健康素质形成的一个基础,也是小康的目标之一。199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到:“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教育部体卫艺司根据《决定》精神和我国学校体育的实际,正式把原来的体育课改名为体育与健康课。因而,新的时期学校体育工作应以健康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根本出发点,但现阶段的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强身健体、对学生健康素质的培养这一较早被人们认识的体育本质功能必须要在学校体育中进一步深刻体现,这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根本,也是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2.2 加大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改革的力度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经历了从技能到体质再到健康的转变过程,以前的定位存在很多弊端,是以运动技术的传授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的手段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是: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忽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等的培养,随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和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提出,要求我们从增进学生健康这一根本出发,加大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改革的力度。这一改革包括了方方面面,有内容方面的、目标方面的、评价方面的、方法、手段方面等等。和小康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和终身体育联系起来,内容的选择更为重要,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必须要和学生走向社会联系起来,选择学生所要学的、所要用的,教给他们科学的锻炼方法与知识,让他们走向社会学有所用。

2.3 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终身体育思想是把人一生的身体锻炼看成一个系统,把学校体育看成人一生身体发展的一个子系统,把关注学生的当前扩展到关注学生的未来、甚至终身。终身体育要求学生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之后能够养成经常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体育锻炼感兴趣,并能够掌握一定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和科学锻炼知识,这一要求与真正的小康体育阶段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密切相关,是人们对体育锻炼的渴望与盲目转向参与和科学段炼的关键,学校体育工作这一思想应进一步牢固树立,使经过学校雕琢走向社会的人能真正投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享受小康体育。

2.4 继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小康体育是针对个体需求的一种满足,包括全体公民,是全体公民拥有享受的体育。因而,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也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体育教育,学校教育中,面向的学生存在着很多差别,在年龄、性别、体质的强弱和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上都有不同,但他们相同的是都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都要在学校接受一定的体育教育,这就需要我们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也就是教学原则中需遵循的区别对待,针对每个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等,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掌握适合自身的健身方法,并对体育锻炼产生一定的兴趣。例如,在很多条件较好的学校,除了开设针对大多数学生的普通体育课,还开设了保健体育课和专项提高课,这就是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区别对待,还包括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把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走出校门之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掌握适合自身的一些的科学锻炼的方法和知识,自觉投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提高生活质量。

3 结语

小康社会是在新世纪适合中国国情的重大决策,以小康社会为背景的小康体育要实现“切实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的目标,必须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住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必须以小康体育为导向,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增强学生健康素质教育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结合终身体育理念、加大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培养社会所需的健康人才,为全面步入小康体育阶段作努力。

参考文献

[1]罗孝军.和谐社会下小康体育的特点和时代内涵剖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1):22-24.

[2]李亮,邱月婷.学校体育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策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6,28(6):81.

[3]唐宏贵,黄靖.试论国民“小康情结”与全民健身体育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2):53-58.

[4]严德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群众体育发展预期[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15-19.

[5]周结友,裴立新.试论和谐社会与全民健身相互关系及促进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6):16-20.

[6]田玉普.小康体育的观察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6):731-735.

[7]姚洁.高校体育在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的社会职能[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5(3):106-108.

[8]张细谦.健康促进与小康社会体育的发展[J].体育与科学,2006,27(1):65-67.

[9]田金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北京),2003(1):38.

体育建设 第10篇

关键词:体育学报,体育学科,学科建设,互动

1. 体育院校学科发展的现状及特征

我国对体育院校的建设始于上世纪50年代, 至今已过去半个多世纪。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体育院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 体育院校的学科建设尚存在一些不足, 现存的一些问题制约着体育院校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就现存问题进行归类, 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 (1) 体育本质。学界关于体育本质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 也尚未达成共识, 这种对体育本质认识的不确定性, 阻碍了体育作为学校内一门学科的健康发展。 (2) 体育本身。体育本身轻视理论研究而单纯重视实践, 其多年来特殊的招生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使得培养出的体育人才文化基础薄弱、科研能力不足, 导致该学科缺少研究型人才, 体育学科的研究难以为继。 (3) 体育的中心。多年来, 体育的中心一直是竞技比赛, 为了竞技而进行运动训练, 削弱了学界对大众体育的关注, 体育产业略有畸形, 体育学科发展不均衡。 (4) 体育院校。伴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提出与重视, 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 我国体育事业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体育院校慢慢意识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但因为片面追求教学成绩, 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现象, 导致学科建设虚假繁荣、雷同重复。

2.“体育强国”背景下体育学报的使命

历史的发展经验证明,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长期和平之后, 会将文化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我国长期将文化划入公益事业, 文化产业起步较晚, 资源优势难以发挥。基于当前国际形势, 我国提出“文化强国”战略, 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体育强国”的概念1964年便已被提出, 近二十年后的1983年, 原国家体委第一次提出“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了“9.29”讲话, 提出“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目标, 提出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作为体育文化建设的重点来抓, 为我国后奥运时代到来后的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体育强国”作为“文化强国”的组成部分, 必须在后者的战略统帅下进行。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 要“加强传播体系建设”。体育事业的“十二五”规划也强调要“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和新闻宣传”, 并将其列为工作重点, 其为体育学报的发展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如何适应新要求, 强国战略中又应承担何种使命, 是体育学报建设者应当思考的。笔者认为体育学报的建设应注意以下四点[2]: (1) 推动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金牌战略”必须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 竞技体育在后奥运时代也会是体育事业发展强大的推动力, 但需要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探索适用于当代的体育训练规律, 提高科学训练的水平和效益, 合理谋划项目布局实现均衡发展,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建设与队伍培养等问题, 还将是体育学报的报道重点。 (2) 指导大众健身。群众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的“短板”, 体育学报应坚持以人为本, 展示相关科研成果, 以增强群众的健身意识, 丰富其健身手段, 培养其健身习惯, 对健全群众体育组织, 完善全民健身体系给予足够的关注。 (3) 引导体育教育改革。本世纪初颁布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至今已有十余年, 体育学报应关注教改重点、热点, 刊载教改成果, 介绍教改成功经验, 鼓励不同观点发声, 鼓励学术争鸣, 以达到树立先进的育人理念, 发挥正确的科研引导、指导、推动作用, 促进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4) 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的增长。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便是产业化, 但因起步较晚, 我国体育产业实力较弱。体育学报应围绕体育产业化过程中的重点、热点问题, 认真组织选题, 引导作者进行深入研究, 并可以通过介绍国外先进经验, 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改变公众心目中体育“公益”的形象, 促进其体育文化消费理念的形成。

本文着重分析体育学报与体育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 在下节中具体展开论述。

3. 体育学报与体育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

体育学报是由高等体育院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训练成果为主。体育学报承载、加工、传播体育科技信息, 与体育学科建设关系密切。二者相互独立, 但彼此之间通过“学术”渠道交换能量、物质、信息, 学术是学科的基础, 也是学报的建设重点, 联系着二者的互动关系。学科建设在学术文化的背景下建设自身的学科文化, 学科文化的建设成果借助学报的平台予以展示, 学报作为一种学术资源, 对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 二者相辅相成, 体育学报, 尤其是优质的体育学报, 有能力也有责任在体育学科建设中发挥自身的作用, 承担好学术资源的位置。对于体育学科建设而言, 体育学报的主要功能在于服务。创办体育学报特色栏目, 反映并推动体育学科的发展;提供体育信息服务, 促进科研和成果的转化;发现和培养体育科研人才, 提升体育院校师资水平等, 是体育学报能为体育学科建设做的, 促进了体育学科建设向健康方向发展。学报制度健全、编辑能力提升;栏目设置合理, 导向功能正确;服务意识提高, 学报形象提升;坚持开放办刊, 走国际化道路等, 都是体育学报应当选择的发展方向。

体育学科建设反过来也影响着体育学报的发展。体育学科的建设发展为体育学报的特色化办刊奠定了基础, 避免了千刊一面的情况出现;其人才梯队为体育学报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作者群以及丰富多样的稿源, 保证了学报的发展;体育学科建设形成了一批专家型学术人才, 为体育学报提供了专家队伍, 保证其学术质量, 是学报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结语

体育学报与体育学科建设相辅相成, 应注意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以发挥各自优势, 为彼此的发展服务, 并一同推动“体育强国”计划的顺利进行, 实现我国体育事业健康、稳定、有序、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庚申, 赵智岗.体育学报与体育学科建设互动关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4, 07:151-154.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探析 第11篇

高校教育信息化是为促进高校体育现代化而将信息化引入高校体育教育系统,使之在高校体育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过程。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信息化资源来提高体育教学、教研、训练的能力并树立学生的人文素养。

然而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很多体育工作者只重视体育教学、校内体育活动,忽视了外界社会因素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利用有效的信息资源发展学校体育教学。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各式各样,传播量浩如烟海,如能正确利用这些资源必将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研究方法

查阅资料,借鉴高校体育建设信息化的成功案例;调查统计本学院的体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调查结果讨论

1.保存影音资料

将本学院的体育教学过程保存成影音资料,以便将来查取。但实施过程中保存的此类信息并不完全。

2.有效利用校园网络

2004年,我国开始进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我校在学院网站上设置了专门的资料下载区,包括测试方法、测评方式、锻炼方法等内容,所有这些均可方便地下载。为了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学院的各项体育比赛中,网站上会及时发布学院的相关体育比赛信息。但从整体上来讲,学校体育信息内容还不够完善。

3.加强信息资源的利用,提高其时效性

学校共有11名体育教师,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办公计算机拥有比例为67%,个人私有计算机拥有比例为67%。但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工作的只有一人,且只使用了PPT进行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未能充分发挥。

解决对策方法

(一)积极使用电视技术进行影音记录

1.摄像摄影技术

以学校运动会为例,每次学校开展运动会时都邀请学校电视台对运动会进行全程录制,待运动会结束后进行后期处理保存,形成反映学校体育发展的真实资料。录制的影音资料更有助于裁判对于短跑类项目的名次判断,不容易发生误判现象。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可邀请专业人员对学生的基本动作进行摄像,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动作与规范动作的差别,有利于其更好更快地学习。

2.非编技术

利用非编技术将经典体育赛事录像处理成教学资料,将拍摄的学生动作和规范动作放在同一画面中进行比较,利于学生找出自身差距。另外还可以通过视频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地进行战术讲解。

3.观看电视节目转播

历届男足世界杯、奥运会等国际大赛都会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瞩目,体育老师应在合适的时间段组织学生收看此类电视节目。

4.自制电视节目

体育部通过电视台播放一些体育赛事和健康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普及各项体育运动项目知识,让学生乐于参加到各种体育活动中去,培养其热爱锻炼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健身和健康知识,学会如何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5.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体育节目中的负面现象(如“假球黑哨”、赌球)和媒体对体育知识的混淆,体育教学工作者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养成尊重客观事实的媒体素养。

(二)正确利用广播、杂志的宣传作用

学院广播电台可有选择性地转播学生关注度较高的各类体育节目;定期更换宣传栏内的体育报纸;增加图书馆内体育书籍的储存量;在院报中增加体育版块,报道学生的各项体育比赛情况。

(三)利用校园网扩大覆盖面

1.静态信息

静态信息包括:①体育部成员。②学校体育教学信息和年度教学安排(选修体育课开设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③体育理论和健康知识(各体育专项理论知识、体育保健知识)。④校园体育信息(如全年体育活动计划、体育社团情况简介)。上述内容比较固定,只供学生浏览,因此做成静态页面即可。

由于教学方法和课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把所有的体育理论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可以使用网络资源来了解更多课堂外的内容。上述静态信息主要源自网络、已出版的书籍和教师的教学经验,其内容是针对本校的学生。学生从网页中可以了解到本校体育课的课程介绍、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学目的、考核方法、课堂体育教学的内容和相关的通知通告等信息。这样一来,使得学生能够在充分了解体育课堂内容的条件下,结合自身情况合理选择体育课程。

2.互动栏目

古人有云,教学相长。我们也应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积极采纳学生的意见。校园网的互动栏目设定留言版块,根据留言的主题分为不同类别如教师信箱、教学反馈、健身咨询等,便于教师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学生可对教师和教学内容进行客观地评价,避免师生面对面评价的尴尬,因此评价内容的可信度和客观性较高。如此一来学院和体育部就能掌握真实的教学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使其更适应学生的需求。学生可在留言板自由发言,凡是认真严肃的发言均给予显示,任何浏览者都可以查看该版块。

3.动态信息栏目

体育部的最新消息如体育赛事节目表、学生比赛事迹、最新比赛消息等均发布在动态信息栏目,该栏目滚动显示,学生可反复点播。

4.功能性栏目

功能性栏目主要用于选修体育课,该系统是B\S\D(浏览器\服务器\数据库)架构模式,选修课信息管理包括模块主界面、系统管理、教师管理、系统查询等,实现的功能有网页访问、系统查询、学生和教师信息的管理、选课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系统管理和电子公告等。该系统内包括体育部开设的所有可选体育课程的表单及相关的说明。学生注册登录后,即可进入该系统,阅读相应的选课规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确认提交结果后完成选课。管理员可对学生的选课结果进行统一管理。该栏目极大地提高了选课速度,不再需要纸质统计表,学生和教师直接通过网络进行选课,给师生双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作者单位: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体育建设 第12篇

满足居民的体育需求是现代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 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空间。而所谓城市体育空间, 是指城市中可供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 是由城市政府主导或直接提供的可供城市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公共性”是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本质特征, 也是区分私人和不是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的城市体育空间最主要的依据。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 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及功能。

国内外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比较系统和丰富, 但关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专门研究却相对薄弱。前人研究虽涉及城市体育空间的等级划分、选址原则、布局模式、服务范围以及公平性等问题, 但并没有提出一个较为系统和整体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模式。本文试图突破这一困局, 从等级、半径、选址、布局、数量、规模等来回答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模式应该“怎么样”的问题。

等级

系统论认为, 复杂系统中具有差异性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非并列, 它们在系统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 形成具有质的差异的等级层次;系统的不同层次, 往往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各种不同等级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所提供的功能和服务不尽相同, 单一的、相同配置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不能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

通常行政区的各级中心都设置在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区位。本着公平、高效、便捷、中心、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与居住空间结构相吻合的原则, 应首先考虑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与我国现有的行政区及城镇体系相结合, 将其布置在区位优势较为明显的行政“中心地”, 再安排其他同等级或低等级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以便更好地为周边居民服务。

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自治州/自治县、乡/镇/民族乡3级。国内通常将地域城镇体系划分为巨型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重点镇、建制镇、一般集镇10级。本文主要论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涉及“区域”这一广域概念, 但却涉及比乡、镇及街道更微观的层面。根据服务范围的大小, 与上述行政区和城镇体系相对应, 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划分为5级。

城市级公共体育空间的主要形态有城市级体育中心 (场/馆/公园) 等, 目的是彰显政府政绩、展现城市魅力和活力、服务体育竞技、激发大众健身热情, 具有城市体育景观和健身场所双重功能。地区级公共体育空间的主要形态有区 (县) 体育中心 (场/馆/公园) 等。与城市级公共体育空间相比, 区县级公共体育空间举办大型比赛的机会较城市级少, 但基于城市居民利用的角度来讲, 其使用频率比城市级高。乡镇街道级公共体育空间的主要形态有街道 (社区) 体育中心、 (社区) 公共运动场等, 处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中间层, 是高低级体育空间的衔接层,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居住区级公共体育空间的主要形态是健身苑等。居住区内人口密度较大, 是构成社会和组织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居住区级公共体育空间是当前我国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规划和建设的重心。小区级公共体育空间的主要形态是居住小区内的健身区域 (健身点) , 处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基层, 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体育服务。

_南宁市李宁体育园, 由李宁公司投资经营。虽然是经营性的, 但却为附近居民提供了很大的休闲、运动的便利。

需要指出的是, 并不是所有城市都必须按照上述5个级别设置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而是要根据城市规模等具体情况而定。小城市的体育空间可能只有城市级、乡镇街道级、居住小区级3个级别, 而大型城市则5个级别都有,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张也可能会超出上述5个级别。

半径

城市居民对城市体育活动空间的需求与日俱增, 仅用数量和质量特征指标已不能反映人们是否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可达性的提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可达性有着不同的理解, 被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是将其定义为居民克服距离和时间等阻力到达某服务设施或活动场所的愿望和能力的定量表达。主要分类方式有个人和场所 (地点) 可达性、空间和非空间可达性、主观 (心理) 和客观 (区位) 可达性3种。其中个人和场所可达性最为常用, 前者是指居民在时间、空间约束下到达场所的难易程度, 主要反映个人的出行能力;后者是指场所的服务或影响范围, 主要反映场所区位的可接近性。评价可达性的常用方法主要有统计指标、出行距离或费用、最小距离、引力模型4种, 各有优缺点。出行距离法中的缓冲区分析、费用加权距离和网络分析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其中缓冲区分析是以场所为中心, 以最大服务距离为半径建立单环缓冲区, 分析缓冲区内外的情况;或以不同的直线距离建立多环缓冲区, 分析各层缓冲区内的差异性。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可达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一为居住地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通达性或阻力大小。通达性与可达性成正相关关系, 可用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和经济距离3种指标衡量。二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吸引力。可用其提供服务的能力来衡量,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能力主要由其规模、内容、环境等来表示, 它与可达性具有正相关关系。三是城市居民的个人及家庭属性特征。居民的个人属性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个人收入、健康状况等;家庭属性主要包括家庭组成、家庭收入、家庭生命周期、住房情况等。3个影响因素中, 空间通达性或阻力是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可达性的研究基础。

_某城城市公共足球场。像这样的球场在中国城市今日已很少见, 城市日渐被高价楼盘占据。很多体育人士分析, 这也是今天的中国足球出现人才断供的一个直接原因。

可达性作为评价空间公正和社会公平最重要的因子之一, 为城市空间的规划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评价标准, 其评价结果对于规划和优化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整体结构体系, 特别是对确定各级公共体育空间服务半径大有裨益。早期关于可达性的研究常采用问卷调查法, 目前多采用居民调查与Arc 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各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都有一定的服务范围, 在该区域范围内, 能够吸引居民到此参加体育活动。在城市人口及空间要素均匀分布的理想状态下,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应为圆形, 圆形的半径就是其服务半径, 即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与最远需求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服务半径反映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能力和吸引力, 是政府规划、布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讲,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规模越大, 服务半径越大。

另外,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还与项目设置、设施齐备程度、价格、服务质量等有一定的关系。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应具有良好的可达性, 其可达性评价是确定其服务半径的关键。政府政策性文件与学术界研究对居住小区级、居住区级、乡镇街道级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意见基本一致。如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居民到达健身点、健身苑、社区体育中心的出行距离分别为500m、800m~1000m、1500m等, 但对地区级和城市级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却无明确规定。

城市空间结构低碳化, 与当前世界范围内所倡导的绿色出行理念相呼应。基于城市居民体育活动行为与城市空间互动机理, 从体育活动—移动系统的组织及绩效出发合理布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是规划的重要依据。与各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相对应, 居住小区级和居住区级公共体育空间的设计应基于步行可达, 乡镇街道级主要基于非机动车可达, 区县 (地区) 级和城市级公共体育空间主要基于公共交通可达。

各级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受城市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分布情况、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等诸多因素影响, 因此具体到每个城市的每个体育空间, 其服务半径都会不尽相同。但不同级别的体育空间, 其服务半径应有一个相应的范围, 在此范围内, 居民会到该体育空间进行体育活动, 否则很可能导致该体育空间对超出出行能力的部分居民失去吸引力。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与可达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有当服务半径小于或等于居民所能承受的时间和距离成本上限时, 居民才可能被吸引到该级体育空间进行体育活动, 否则将会制约居民的体育活动行为。这种制约或是减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 或是直接导致居民放弃参加体育活动。因此, 应在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地划定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半径。

选址与布局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选址与布局是否合理, 可以从公平和效率两方面进行评价。公平即是从为居民服务的角度出发, 科学地设计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 覆盖所有居住区, 惠及所有城市居民。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作为一种福利设施, 大多是由政府拨款或公益基金建设而成, 其使用范围应面向全体居民。效率就是高效地配置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资源, 从政府和规划者的角度, 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进行统一规划、组合配置、集中建设、综合使用, 以达到节约成本, 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效果。城市空间的有限性要求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选址与布局须讲求效率, 既要有一定的覆盖面, 又要按照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现状进行规划布局。用公平和效率相结合的视角分析问题, 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规划建设提供价值取向。具体应做到与城市自然地理环境相一致, 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相一致, 根据居住空间结构 (人口密度分布) 进行布局, 应设置在交通便利的地点, 并与其他服务设施形成组团。

常见的选址模型有最短距离模型、最大覆盖和最少花费模型3种。过分地追求出行距离最短或最少花费, 会导致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小规模分散布局, 从而丧失效率;相反, 过分追求利用效率, 则又会导致大规模集中式布局, 从而无暇顾及公平。前一种情况,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可达性虽好, 但由于规模的限制, 其服务内容设置比较简单, 不仅不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需求, 还可能会给政府带来高昂的成本;后一种情况,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规模较大, 服务内容较多, 但由于可达性较差, 出行能力弱的居民可能因不愿或无力承担较大的距离, 从而导致该部分居民放弃体育活动。并且由于级差地租的存在, 此种情况下政府付出的成本不一定低。由此看来, 完全的体育空间公平是不可能的, 规划者能做的只是在效率 (成本) 和公平之间权衡, 如何把握一个尺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若单方面考虑出行距离最短或覆盖范围最广, 则可能导致体育场所过密或过疏的问题, 因此, 应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此外, 城市某区域的中心位置是该区域内居民出行花费最少、覆盖范围最广、出行距离最短的最佳位置, 但该点也是其他设施共同争夺的区位, 是该区域地租最高的地点。因此, 从节约政府和居民双方成本的角度, 地租和交通费用之和最小的点, 是体育场所选址的最佳区位。

原来“见缝插针”式的布局理念只能解决暂时性的问题, 不利于形成全局和长远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网络体系, 更无暇顾及公平和效率。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选址和布局需考虑的因素虽多, 但所有因素中最基本、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口因素。这是因为,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归根结底是为居民方便地参加体育活动而规划和建设的, 其选址和布局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与城市中各区域居住空间结构相吻合。影响居住空间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 (1) 居住人口分布。居民体育活动作为城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其出行主要是从住所出发, 到达体育空间, 停留一定时间, 然后回到住所或转向其他类型的活动, 因此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与居住区分布情况有密切的关系。 (2) 居住人口规模。居民都是潜在的体育活动者, 在某区域内居民对体育空间需求程度一定的情况下, 随着人口数量 (密度) 的增加, 对体育空间规模的需求也将增加。 (3) 居住人口结构特征。不同居住区域内的人口结构有一定的差异性, 而不同年龄、性别、阶层的居民对体育空间的服务内容具有不同的需求, 服务内容和项目应根据居民的需求进行设置。 (4) 人口流动趋势。随着郊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居住人口不断迁出城市中心区, 逐渐向郊区集中,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建设重心也应由中心城区转移到郊区人口较为集中的新城、新市镇和中心村。

_快乐踢球的孩子们。孩子是国家的未来, 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快乐。

_利用城市简陋的公共体育设施锻炼的市民。体育的存在, 是紧张城市生活的润滑剂, 这种润滑的作用, 应该更多体现在城市空间里。

由于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 在城市中均匀地布局体育空间并不一定能真正地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目标, 在无人居住或者无居住规划的区域 (如商业区、工业区) 内建设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是毫无用处的。正因如此,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布局应基于城市居住人口分布情况进行规划和建设。在此问题上, 存在两种观点: (1) 基于城市中当前实际的居住人口密度分布进行建设; (2) 依据已规划的居住空间进行规划和建设。笔者认为两者并非矛盾:短期内, 可以先根据现有城市人口密度分布情况进行重点建设, 以满足现有人口的需要;从长期来看, 则应根据城市居住空间结构规划来合理布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因为住房一旦规划建设, 短期内不可能有颠覆性的变革, 只能在漫长的城市更新过程中逐步置换。理想情况下,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应选址于其服务范围内的人口居住密度重心, 这样才能保证可达性最佳, 兼顾公平和效率。因此,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选址不一定在某区域的几何中心, 只有在人口密度均等的情况下两者才会重合。

数量及规模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数量及规模的确定, 应将其置于一定的空间布局之中才有现实意义, 才能兼顾公平与效率。一般来讲,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数量的确定, 应与区域内的人口规模相适应;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规模的确定, 主要依据全民健身计划中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进行计算。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数量的确定以乡镇街道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3个级别的体育空间规划建设为例, 设某地区含5个乡镇街道, 每个乡镇街道均有4个居住区, 每个居住区内有5个居住小区;设地区、乡镇街道、居住区、居住小区内的人口数量分别为100万、20万、5万、1万。研究表明, 社区体育中心 (相当于本研究中的乡镇街道级) 服务人口10万, 健身苑服务人口5万, 健身点服务5000人, 则可推算出乡镇街道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公共体育空间的数量依次为10个、20个、200个。

从现实情况来看, 现阶段我国单中心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普遍符合距离衰减法则, 即由内向外, 随着离心距离的增加, 居住人口密度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即便是多中心城市, 也同样存在围绕各中心的距离衰减规律。单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讲, 由内向外,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密度可以逐渐降低, 但如此一来便造成可达性差, 有失公平。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较高, 若仅按照服务半径来确定数量, 则易造成内圈层负荷较重, 而外圈层少人问津的情况。因此, 可在密度较高的区域设置功能单一型公共体育空间组团, 使各组团服务内容存在差异, 服务项目则应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而在密度较低的区域则应配置综合型公共体育空间, 并根据居民需求设置相应的内容, 但同一项目的规模不宜过大, 即遵循小而全的配置原则。

按照《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年) 》, 至2015年,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1.5平方米。以此为依据, 5个级别的体育空间面积之和, 除以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人口总数, 应该等于或大于1.5平方米。各级体育空间的总面积除以该级体育空间的数量, 即为该级别体育空间的面积。但各级体育空间权重指标的确定是个难题, 希望在后继研究加以补充。

不同的城市, 因其自然地理环境、城市空间结构及发展趋势不同, 对各级体育空间的具体布局模式、要求有所不同, 但总的原则是兼顾公平和效率。公平和效率是一把“双刃剑”, 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考量。过分追求效率会导致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过大、可达性差;过于追求公平则会造成小而散的布局模式, 易导致闲置浪费。应做到合理划定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等级体系;根据各级体育空间的可达性, 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根据城市居住空间结构, 布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根据各区域人口数量 (及密度) 和中长期发展目标, 确定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数量及规模。

上一篇:中学生眼里的李清照下一篇:培养小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