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用房范文

2024-06-28

商业用房范文(精选11篇)

商业用房 第1篇

1 小型商场用房火灾的危险性

1) 商品种类繁多, 可燃物质高度集中火灾荷载大。小型商业用房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其危险性非常大, 首先是由于小型商业用房的商品种类很多, 并且大多数商品都是易燃物质, 使得可燃物质高度集中, 进而使得火灾的荷载很大。小型商业用房内的可燃物质主要包括一些服装等纺织品, 再加上这些可燃物质在小型商业用房中摆放的一般比较松散, 进而使得可燃物质的表面积增大,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火焰就会迅速蔓延。在另一方面, 有的小型商场为了节省空间, 在走道等处摆放货物, 使得商品过于集中, 一旦起火, 这样的布局很不利于人员逃走, 大大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

2) 建筑空间大结构复杂, 火灾蔓延速度快。小型商业用房的结构一般比较复杂, 虽然整个商业用房的总面积不大, 但是小型商业用房的建筑空间很大, 这样的结构设计主要为了方便货物的叠放。但是, 小型商场的货物一般会比较多, 使得可燃物质的量也比较大,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火势蔓延就比较快, 并且由于货物叠放密集, 火灾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很多烟雾。烟雾的产生更加不利于人员逃走, 这也大大增加了小型商业用房火灾的危险性。

3) 电气设备多, 用火用电多容易导致火灾。小型商业用房中一般包含很多种类的电气设备, 这些电气设备在使用时, 其表面温度都会很高, 这种用电状态很容易导致火灾发生。有的小型商场为了用电的方便, 临时增加很多电源插座, 甚至使用一些高功率的用电器, 这些都是小型商业用房的火灾安全隐患。因此, 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 造成我国小型商业用房发生火灾事故的因素很复杂。

4) 人员密集疏散困难, 容易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小型商场一般存在人员密集的问题, 因而导致发生火灾事故时, 人员疏散很困难, 进而导致容易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主要是由于小型商场的人员流动量很大, 尤其是节假日期间, 客流量会进一步增大。然而, 小型商场的疏散问题除了通道不畅通外, 同时, 一旦发生火灾问题, 极易导致人员恐慌等问题, 进而给小型商场的人员疏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小型商场的客流量较大, 同时管理也不到位, 也有可能会因为顾客因素导致火灾发生。因此, 由于小型商场的人员密集较大,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很容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2 小型商业用房火灾隐患形成的原因

1) 建筑阶段遗留了火灾隐患。在建筑小型商业用房时, 由于消防技术设计的不到位, 使得小型商场在设计、施工和装修的过程中遗留了很多火灾隐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小型商场的新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小型商场建筑过程中的火灾隐患也给后期的消防监管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消防技术不够规范。小型商场的消防设计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 导致设计过程中遗留了很多火灾隐患。由于不可能在小型商场中设置过多的消防栓, 导致我国小型商场的消防栓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第二, 消防规范存在很大的空间漏洞。我国很多地方政府对国家的消防技术规范不够明确, 同时, 我国的法律法规对小型商场内部的火灾规范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进而为后期的小型商业用房在进行结构的改造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空间遗留性。第三, 火灾规范制度落后。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建设和发展, 我国很多小型商业用房大多都是由老式的居民用房改造而成的, 因而现代很多小型商业用房的消防设施无法满足现代小型商场的国家标准。

2) 小型商业用房内部装修带来火灾隐患。小型商业用房一般在使用前都要进行内部装修, 然而, 小型商业用房的使用者会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安装, 使得很多改装后无法满足国家消防的基本要求, 因而造成了新的安全隐患。小型商业用房内部装修带来的火灾隐患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空间布局的改变。很多经营主体为了节省改造的成本, 一般都将原住房的低层作为经营用房, 使得经营用房和人员的住房距离很近, 一旦出现火灾事故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第二, 火灾荷载会进一步增大。由于将原有的住房改装成为小型商业用房, 新增加了不少隔层, 并且经营主体为了节省成本, 隔层一般使用木质的材料,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火灾的危险程度。第三, 消防设施存在缺损问题。很多小型商业用房在进行改装后并没有及时配备消防设备, 很多经营主体只是将原有的室内消防设备作为改装后的消防设备进行使用。同时, 由于小型商业用房的规模一般较小, 因而一般不是消防机构监管的重点, 再加上营业主体的消防意识较差, 消防设备也存在很大的不足, 进而也会造成火灾发生。

3) 经营主体火灾安全防范意识较差。小型商场的经营主体大部分都是看重经济利益, 而不顾火灾安全防范问题。很多小型商场的经营主体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对小型商场的消防器材配备也不够重视, 导致小型商场的消防设施存在很大的不足。同时, 小型商业用房的经营主体的消防安全意识不高, 主要表现为整体素质相对不高。并且他们的法律意识也比较淡薄, 使得小型商业用房存在很大的火灾隐患。

3 小型商业用房火灾预防措施

1) 合理布局, 确保顾客通行和安全疏散畅通。我国小型商场一般都设有自动化的扶梯, 并且小型商业用房的空间比较大, 同时, 小型商场的扶梯上面都装有消防设备。因此, 对小型商场进行合理的布局, 确保顾客通行和安全疏散畅通显得非常重要。在对小型商业用房进行改装和修理时, 应该尽量保证修理工作室与商品营业厅分开, 分别设置消防防火设备。在火灾等紧急事故发生时, 为了方便人员的疏散, 走道位置处都应该设置明显的指示, 以保证因火灾等事故进行较好的疏散处理。

2) 确保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要做好小型商业用房的消防工作, 还应该保证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 同时, 商场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对消防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 检查的设备主要包括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和防火分隔设备等, 应该保证这些消防设备的完好有效。对于一些经常开着的消防门, 不能将货物叠放在消防门的附近而使得消防门无法正常打开。

3) 加大对明火源的控制管理力度。小型商业用房经常存在很多明火, 一般情况下, 明火源是引起小型商业用房发生火灾等事故的主要原因, 因此, 加大对小型商业用房明火源的控制管理力度是从源头消除火灾的重要手段。由于小型商场的客流量一般较大, 吸烟的顾客还存在经常乱扔烟头的现象, 烟头是一种重要的明火源, 由于烟头引起我国小型商场发生火灾事故的情况非常多。因此, 在我国小型商场应该加强对烟头的控制, 设置明显的禁烟指示。同时, 小型商场在进行设备的安装、检修和改装等过程中, 一定要保证营业区和作业工作区分开, 尤其是在使用一些容易导致火灾的设备时, 更应该加强对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要求现场监护人员加强对设备的监管, 进而提高防火准备。

4) 加强对可燃物品的管理。小型商场经常会存在很多可燃物质, 为了防止发生火灾等事故, 小型商场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可燃物品的管理。尤其是对于一些易燃易爆物品, 应该确保能够尽快将其销售出去, 同时, 加强对这些可燃物品的控制和管理, 将其与一些高温电器分割开来, 进行妥善的保管。小型商场还存在烟花爆竹、汽油和酒精等易燃易爆等物品, 因而需要加强对小型商场的明火控制, 因此, 小型商场应该加强对这些可燃物品的管理, 以减少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5) 加强对用电设备的管理。小型商场存在很多用电设备, 这些用电设备都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因素, 因此, 小型商场应该加强对这些用电设备的管理, 主要是要加强对一些电器线路和用电设施的检查、安装和维修等处理, 严厉禁止随意拉线等违纪行为。同时, 小型商场的照明设备应该与消费用电设备进行分开安装, 对于小型商场中使用的电源开关和插座等设备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这些用电设备应该尽量使用非燃烧材料, 以减少火灾等事故的产生。

6)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为了消除小型商场的火灾事故,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也显得非常重要。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组织, 定期对小型商场的工作和管理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工作, 并且还需要经常对小型商场的用电设备等进行检查, 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组织小型商场的全体人员进行消防演练, 以提高他们安全疏散的基本技能。

4 结语

总之, 做好小型商业用房的消防工作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行,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小型商场的监督检查等管理工作, 切实消除一些不安全因素, 以保证小型商场的安全性。同时, 小型商场的管理人员应该重视防火的重要性, 不断加强消防意识, 加强对小型商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以提高小型商场的安全性。因此, 现阶段研究小型商业用房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摘要:分析小型商场用房火灾的危险性, 阐述小型商业用房火灾隐患形成的原因, 结合实际, 提出小型商业用房火灾预防对策。

关键词:小型商业用房,火灾危险性,原因,预防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建文.预防小型商业用房火灾[J], 现代企业安全, 2012 (03) :86-88.

[2]孙永兴.大型商场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J], 工程科技, 2013 (25) :193.

[3]刘加恩王海祥.临时性商品展销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J],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2012 (1) :166.

[4]何永菁唐韬.浅析商场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J], 科技资讯, 2013 (09) :243.

个人商业用房贷款 第2篇

所属机构:建设银行北京分行

贷款类型:个人商业用房贷款

最低贷款利率:按央行规定执行

最长贷款年限:10年

最高贷款额度:50%

审批时间:15到25天

适用人群: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在中国大陆有居留权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港澳台自然人。详细描述

(一)产品定义

个人商业用房贷款是指中国建设银行用信贷资金向在中国大陆境内城镇购买各类型商业用房的自然人发放的贷款。所谓商业用房是指借款人购置的用于盈利的经营性房屋。

(二)贷款对象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在中国大陆有居留权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港澳台自然人。

(三)贷款条件

1.申请人具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

2.申请人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有按期偿还所有贷款本息的能力;

3.申请人无不良信用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

4.有合法有效的购买商业用房的合同;

5.借款人的年龄加贷款期限最长可至70岁(含)。

其中,符合我行个人信贷业务优质客户群体范围的,借款人的年龄加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75岁。(个人信贷业务优质客户群体范围请咨询客户经理)

(四)贷款用途

为借款人购买新建商业用房提供贷款。

(五)贷款额度

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所购房屋价值的50%。

(六)贷款期限

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

(七)抵押物规定

1.用该笔贷款购买的新建商业用房作抵押。

2.用现有房产作抵押,且现有房产房龄不超过20年。

(八)贷款利率

个人商业用房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执行。

(九)偿还方法

采用等额本金还款法或等额本息还款法的还款方法。

(十)偿还方式

可采取委托扣款方式或柜面还款方式偿还贷款本息。

(十一)贷款资料

1.借款人(共同借款人)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军官证、护照等)的原件和复印件。

配偶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军官证、护照等)的原件和复印件。(已婚者提供)

2.婚姻证明材料。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已婚者提供);离婚证原件及复印件(离婚者提供);未婚者提供单身声明(客户承诺)。

3.借款人及配偶(已婚者提供)本市常住户口或长期居住的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北京人提供户口本;外地人提供《暂住证》;港、澳、台人员提供《暂住证》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4.借款人贷款偿还能力的证明材料。包括收入证明、资产证明等。

5.借款人为自雇人士(即自行成立法人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或在上述机构内持有超过10%股份,或其个人

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上述机构的经营收入者),除提供个人贷款偿还能力证明材料外,还应提供能够证明其还款能力的有关资料,如验资报告、公司章程、股东分红决议、有关资产证明、银行对账单、财务报表、税单证明等。

6.借款用途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发票、合同、收据等。

7.用现有房产作抵押担保方式的还应提供:

(1)抵押物权属证明材料

(2)抵押物评估报告

(3)有权处分人同意抵押的书面文件

(4)抵押物是否出租的证明文件

(5)办理抵押登记的有关材料

8.建设银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客户提交贷款申请资料

银行进行贷款审批

审批通过

签订借款合同

落实贷款条件(项目竣工备案)

发放贷款

资料清单

1.借款人(共同借款人)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军官证、护照等)的原件和复印件。

配偶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军官证、护照等)的原件和复印件。(已婚者提供)

2.婚姻证明材料。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已婚者提供);离婚证原件及复印件(离婚者提供);未婚者提供单身声明(客户承诺)。

3.借款人及配偶(已婚者提供)本市常住户口或长期居住的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北京人提供户口本;外地人提供《暂住证》;港、澳、台人员提供《暂住证》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4.借款人贷款偿还能力的证明材料。包括收入证明、资产证明等。

5.借款人为自雇人士(即自行成立法人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或在上述机构内持有超过10%股份,或其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上述机构的经营收入者),除提供个人贷款偿还能力证明材料外,还应提供能够证明其还款能力的有关资料,如验资报告、公司章程、股东分红决议、有关资产证明、银行对账单、财务报表、税单证明等。

6.借款用途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发票、合同、收据等。

7.用现有房产作抵押担保方式的还应提供:

(1)抵押物权属证明材料

(2)抵押物评估报告

对话:商业理念与商业智慧 第3篇

作为“中国青年创业领袖项目”福州版块的课程主讲人,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主任刘峰接受了《新商务周刊》记者的采访,分享了当下青年创业的特点和现状。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选择创业,这是不是说明当前青年创业的年龄在逐渐变小。

刘峰:据我近几年的研究,当代青年创业呈现三大趋势。第一,就是创业者趋于年轻化。第二,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创建中微型企业成为趋势。第三,现在青年的创业项目更注重实业与服务业相结合。

如此多的青年和学生加入创业大潮,是不是只要有项目都可以成为创业者?

刘峰:青年创业必须具备3大素质。首先是“智”,要有智慧,有能力,这就是说你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其次,要懂得“忍”,说得俗点就是加强作风建设,学会容忍差异,团结队伍,学会用人,不能自负。最后,创业要“勇”。创业就是开创、创造,在实际中,创业失败的概率相当高,这就需要创业者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勇气。

在老一代的创业者中,大部分学历不高,主要是靠“勇”赢得第一桶金,但对于当代的创业者,更需要考验综合素质,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现在的创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刘峰:在我接触的青年创业家里,普遍存在一个瓶颈,就是知识结构的组织和完善。以前的创业相对容易,我只要有个项目,或有技术就能创业。但现在,光有技术还不行,还要在团队中有自己的魅力、影响力,这就要求创业青年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和阅读面,要在各个方面有所涉猎。

当创业者具备了创业素质,并克服了困难后,还需要注重哪些方面?

刘峰:有些人在创业达到一定的成就后,就自我感觉良好。我主张青年在创业中要做到“来去自如”。这个“来”是指凭借自己的优秀,从广大青年中冒出来。“去”是指冒出来后要到社会、到群众中去,学会放低自己,切忌盛气凌人。

商业新理念——“时尚商业” 第4篇

作为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 “时尚商业”也有着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 采取时尚的手段对传统的产品以及商业营销的过程进行包装。这种形式的最显著的功能是能够通过广告宣传的形式吸引都市时尚消费者的注意。简单的讲就是吸引客户的眼球。Intel公司总裁保罗·欧德宁这样讲过:“现在的商业大战可以缩影成为吸引眼球的大战。”对产品时尚包装的商业广告中, 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是明星宣传策略。不少人对这种形式存有负面情绪, 认为其有哗众取宠之嫌。但对于吸引眼球而言, 这种方法无疑是成功的。这种广告包装宣传形式的成功得益于社会时尚化的大趋势。人类在物质生活满足的前提下, 精神层面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 如今的娱乐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 世界著名的软饮料巨头“百事公司”为了大力宣传自己的产品, 用了500万美金的天价签约了当时绝对天皇巨星Michael·Jackson。在当时每一张Jackson的专集上都附有“百事可乐”的广告。百事可乐的销售因此突破了瓶颈, 更上一层楼, 与老牌的“可口可乐”形成分庭抗礼之势。时尚的娱乐圈与传统的生产行业第一次实现的营销宣传上的联合。而从此演绎成了一种商业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效仿。

其次, 时尚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现代消费者的生活中, 时尚商品正逐渐成为消费的主题。很多传统的品牌都在不同时机推出自己的时尚产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此类产品产生狂热的推崇。女性把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化妆品、皮包、手表、珠宝以及新潮服饰作为时尚的标志, 而男性则是把他们时尚追求主要定位在新潮电子商品上, 如我们常说的时尚电子产品三件套, “PSP, 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照相机”。在社会群体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的折射下, 时尚商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尤其是在国内。与国外消费者偏爱“体验型消费”相比, 目前国内消费者仍以“产品驱动型”为主, 追求最新的产品或系列, 而且消费群体年龄偏低。因此, 对于时尚产品, 无论是整个市场环境还是消费心理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成熟, 正因为这样, 也存在着一定的发展空间。

再次, 传统产品与时尚产品之间建立相互促进的营销体系。这个对于现在的市场营销环境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两个相对独立的产品体系上, 如何达到联合销售已经成为无论是传统品牌还是时尚品牌都十分重要的课题。一些知名企业在创造和摸索之后, 取得了这种新兴营销模式的成功。前面我们介绍过了百事可乐, 这里我要介绍另一个传统软饮品牌可口可乐的营销策略:它是与国际著名的时尚休闲服饰品牌E-sprite联合。当我们进入E-sprite专卖店后, 可以看到每个服装柜架旁边的小台子上都放有一瓶355m L的可口可乐系列的轻怡可乐。当然, 这不是简单的促销活动, 而是两个产品之间的相互宣传。E-sprite休闲服的设计风格最大的特点就是清新淡雅, 而这恰恰与轻怡可乐的独特口味相吻合。在这一点上, 无论是E-sprite服饰还是可口可乐, 它们的营销设计可谓是独具匠心。商业发展的趋势就是行业界限的模糊化。“传统”与“时尚”的结合对“时尚商业“乃至整个商品经济都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最后, 营销环境的时尚化。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购物者来说是深有感受的。现在的传统商场都因为各自的问题开始走下坡路,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购物环境和营销模式过于落后拘泥。如何与时俱进, 把握“时尚“的精髓是现在乃至未来购物场所设计建造重要的指导方向。商家也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 在购物消费场所的设计上充分体现时尚的气息。2007年, 北京打造首都第一家时尚观光主题消费M A L L, 这个商场由国际知名设计公司CONCEPT I主笔, 整个内部基调偏重于银、白色, 设计风格高贵淡雅。在中庭区设有落地五层的流水景观巨瀑, 清新、浪漫, 从地下二层仰望上去, 有“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效果, 是整个商场的视觉中心。瀑布另一侧是高达20米的立柱式液晶屏, 实时滚动最新的流行时尚信息, 为商家展示新品, 同时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营造浓郁的购物氛围。购物中心的中庭规划有凯旋门式过桥, 新颖时尚。在地下二层, 规划了室内喷泉和水上餐厅, 运用活力四射的灯光来烘托商场的空间特色。此外, 购物中心还设有如“问号型”咨询台这样有效、有趣的元素, 创造一个丰富和不断变化的魅力环境, 使消费者在体会购物乐趣的同时, 感受时尚、美观的视觉盛宴。在未来, 时尚, 潮流将会成为商场设计, 产品设计一个重要的依据, 准确把握潮流也会成为他们一直要面对的挑战。

“时尚商业”虽然存在的历史不是, 但其展的速度已经超出了以往任何时期的商业模式。以后, 它还会引领出更多的营销模式以及产品消费新的潮流。作为商家, 掌握住“时尚”的脉搏, 准确预见时代的发展方向是它能否长时间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当然这里离不开我们对于其它一些重点学科的研究如消费心理学, 美学, 社会经济学等等。这样, 我们会完成从“以变化的眼光看世界”到“以时尚的眼光看世界”的时代性转变。

参考文献

[1]李怀斌.市场营销学 (第4章) [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

认知商业,走出蓝图的商业革命 第5篇

而是通过集成平台“搭台”,联手合作伙伴“唱戏”,构建出认知商业这张蓝图,

达到规模效应,进而引发新一轮的商业革命

觉得自己身体不适,打开电脑,人机对话,经过电脑的一系列问询与诊断,便可以初步判断出病因,并能够给出治疗建议、主动给你联系相关领域的医院……这并不是科幻小说里的场景,而是IBM正在主导实现的蓝图。

3月1日,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在2016 IBM论坛上宣布:IBM认知商业战略在中国正式落地。作为一家“百年老店”的科技公司,IBM将“认知商业”视为继“智慧的地球”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转型战略,或将引发堪比电子商务的又一次的商业变革大潮。

巨变浪潮中,认知商业会在这个已经电子化的大时代中,怎样颠覆我们现行的商业模式呢?

当萌IBM已经通过与辉瑞制药在中国健康产业领域开拓新版图,并与科大讯飞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认知时代大幕开启

无论是科幻迷还是科学研究者,都会把人工智能作为孜孜不倦的追求。机器是否可以在未来某天像人类一样思考,也是人类一直在追寻的终极问题。

1997 年,IBM研制的超级国际象棋电脑“深蓝”首次击败了等级分排名世界第一的棋手加里·卡斯帕罗夫,开启了人工智能的新时代,让遥远的愿景第一次触手可及。

19年后,在2016 IBM论坛上,历经4年研发的认知型计算机系统——IBM Watson成为了会上的绝对主角。会上用视频演示了一个虚拟形象的小恐龙,通过内置通信终端,可以远程连接沃森知识库,能对语音进行精确识别,用自然语言回答孩子的提问,惟妙惟肖,让人忍俊不禁。

看似一段童真童趣的视频却开启了一段认知商业的革命。Watson 的产生,让认知计算和大数据不再是科学家和工作人员眼中的冰冷的符号,而是走出实验室,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认知计算,简单而言,就是你的电脑不再只是传统的数据处理工具,而是发展成具有认知能力的系统,他们开始具有感知、听觉、视觉、嗅觉,甚至能够适应人类,自己理解、推理、并进行学习。同时,通过将认知技术与行业领域知识的结合,认知系统能够更好地实现人与机器之间的自然的交互,人们可以更好地从海量复杂的数据中获得更多洞察,从而做出更为精准的决策。

一言以蔽之,你的电脑,开始真正有了“自己”的认知和推理能力,能像人一样的“思考”。

50多年前,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提出了他“惊为天人”的观念——媒介即人的延伸。认知时代的到来,所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我们大脑的延伸。Waston系统的诞生,把与现阶段基于纯粹搜索技术的“人机对话”拉伸到了更高一个层次。IBM所倡导的认知计算更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且为人们提供“智库”咨询与参考,它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科技前沿领域的关键词密不可分。

IBM中国研究院院长、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沈晓卫博士表示:“IBM在人工智能领域有40年以上持续不断的研究。自Waston 2011年问世以来,IBM在医疗、金融、教育等行业开始了大量的客户实践,使得IBM在推动行业应用变革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颠覆现行商业模式

从实验室到市场,“认知”不仅仅是从技术走向商业而已,而是通过集成平台“搭台”,联手合作伙伴“唱戏”,构建出认知商业这张蓝图,达到规模效应,进而引发新一轮的商业革命。

根据IBM提供的资料,现在有36个国家、17个行业的客户都在使用认知技术;全球超过7.7万名开发者在使用Watson Developer Cloud平台来进行商业创新;有超过350名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及既有企业内部的创新团队,正在构建基于认知技术的应用、产品和服务,其中100家企业已将产品推向市场。

在2015年,Watson可接入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达到28个,并且开启了跨行业应用;2016年,接口达到50个,并全面覆盖消费品、流通、银行及证券、保险、汽车、电子、石油化工、工业产品、政府、医疗及生命科学、能源、电信及媒体娱乐等12个行业。越来越多行业,开始触电“认知”。

IBM认知商业有一个响亮的口号:Outthink,意思是“超越思考,智胜挑战”:一些基础性的思考认知技术已经帮你完成,你可以着重于更高层次的思维。

目前,Waston已经在生活中得到了一系列运用。例如在重大疾病的医疗中,Watson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医疗”,为患者实现个性化治疗方案。认知技术能实现从海量病历数据中挖掘“隐藏”的候选特征,并从上万维候选特征中自动筛选出最具预测能力的风险因素,提高疾病预测精度。目前,美国华盛顿医学中心通过Waston进行辅助医疗,已经成功治愈了白血病。据悉,认知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有望加速临床科研进展,提高基层医疗资源使用率,实现医疗服务升级转型。

同时,对于法律行业而言,认知技术的运用也是革命性的。分析查找浩如烟海的卷宗同海量数据,常常是案件中最棘手也是最费时费力的难题。Watson系统将数据进行输入并整理,通过逻辑思考,能帮助律师判断并回答难以下结论的问题,包括立法中与这些问题相关条款和以往的案例。

甚至,对于一些比较冷门“无人尝试”的问题,Watson也自有一套判断标准。认知烹饪是Watson的一个试水项目项目,它会使用烹饪原料数据和人类对于食物的欲望来制作出从前人们无法想象的食谱。简要来说,各种你不敢尝试的菜式搭配在Waston面前,能通过既往所以的菜系能分析出哪些新奇的尝试是美味佳肴,哪些又会是“黑暗料理”,能帮助厨师不断开发新的菜式。

据悉,IBM将在医疗、教育、司法、投资、零售等5大领域“发力”,以全新认知分析平台助力企业实现阶段性大数据部署。并针对真实业务需求,为企业打造拓展大数据实践、迈入认知计算的通途。此外,IBM还推出了新的合作伙伴计划,帮助合作伙伴建立在云计算和认知商业等领域的新技能,为合作伙伴提供精确的路线图,从而快速把握新商机。

全面进军中国市场

在IBM认知商业的全球化布局中,中国正是其棋盘上的一子天元。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表示:“认知时代已经开启,这对于中国的意义特别重大。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看到整个商业模式由于认知技术的推动而发生巨大变化——小到每个人获得的服务和产品、创业者所能拥有的商业创新优势,大到传统企业行业的转型、甚至经济和整个社会治理效率的跨越式提升。”

据悉,当前IBM已经通过与辉瑞制药在中国健康产业领域开拓新版图,并与科大讯飞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在和IBM合作的项目上,辉瑞利用大数据及以新型认知分析方法,建立了符合中国人群特征的慢性病风险预测模型。据辉瑞中国医学部副总裁谷成明介绍,通过这个模型,能高效甄别出关键风险因素,加速科研发现的进程,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诊疗质量,并针对病人的个体情况提出个性化诊疗建议,节约患者的医疗成本。

目前,IBM和中国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在技术方面,将致力于推动在认知计算算法、云平台架构等层面合作;在业务方面,推动医疗、教育和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合作发展契机。

在关乎大众健康的环保领域,IBM携手北京市政府合作实施“绿色地平线”计划。该计划利用IBM 认知计算、大数据分析以及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分析空气监测站和气象卫星传送的实时数据流,凭借自学习能力和超级计算处理能力,提供未来72小时的高精度空气质量预报,实现对北京地区的污染物来源和分布状况的实时监测。

重塑商业伦理,创造新商业文明 第6篇

我2015年到西安,我说我们的旅游没有文化,有一个国外的企业到我们这里研究兵马俑,研究的都是兵马俑、立俑、跪俑,研究形态之间的数量关系,比如说耳朵和发际之间距离都是地球直径多少倍,研究这些关系。我们现在很多人觉得这种研究很无聊,我恰恰认为这个研究贡献力量,它给我们兵马俑注入了文化内涵。其实埃及金字塔没有什么好看的,就是在沙漠里的一个土堆,但是埃及不断给它赋予文化内涵,吸引全世界看金字塔。那我们这么伟大的奇迹兵马俑有什么文化内涵?我们说好像是跟秦始皇有关系,因为现在秦俑、韩俑还没有定论。所以要学会用文化的力量繁荣社会,让世界学习中国,文化自信中国才能真正自强。

探讨供给侧和商业文化,基于中国进入到经济新常态,面临一系列新变化、新特征、新挑战、新失衡,供给侧改革如火如荼,如何灌输新理念要重新入手,需要创造新的商业文明。如何构建新的商业文明?我个人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重构商业目的,重建商人精神,重塑商业伦理。

第一,重构商业目的。我们讲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目的,人是手段,现在我们认为全社会倡导以人为本应该强调人是发展的目的,这一转变很重要,我记得在某一次论坛上,中央民族大学一位哲学教授曾经做一个演讲,他说人力资源也好,人力资本也好,都没有把人当成人,我们认为人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要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商业的价值曲线和价值结果最终用人的发展来检验。习总书记“中国梦”是人之间的凝结。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于人,必须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重建商人精神。这几年匠人精神广泛推崇。我们中国有一个临时工文化,很多地方充:斥着浮躁和不负责任,中国人的商人性格简单概括,就是用最低成本获取最大利益。其实这个商人性格不是一贯如此,是当下的环境塑造了这样暂时性的群体性格。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价值意识提高,重视工匠精神,新文化氛围在中国彰显和弘扬。

随着社会主义发展速度加快,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格局形成,我们现在的企业家精神出现了很多社会发展不适应的问题,企业家精神迅速退化。表现在创立的动力减弱,创造意识不强,创造的意识淡漠,过去“舍我其谁”的精神没有了,很多企业家贪图享受,甚至欺诈,违规违法。这几年房地产市场乱象,高利贷地下行为泛滥就是例证。

做生意不等于做企业,发财不等于发展。我们走过了温饱阶段,但是很多人没有富裕起来。如何转变思维方式?去年的世界500强排在前5位有家中国企业。中石化排第二位,它的营业收入比第5位(美福)高1.5倍,但是经利润只是美福的六分之一。我们中国银行营业收入普遍跟国外的同行持平,但是我们的银行净利润都是国外同行的6到10倍。这样一种环境,就诱导我们的企业投到热钱、快钱,投到眼前利益上去。所以2500年前有人说中国商人素质是:智、勇、仁、强,这是对中国商人的最高概括。现在我们商人更注重四个方面,分别是志向高远、社会融入、群体合作和素养四个方面。

第三,重塑商业伦理。去年世界500强中国企业占据了106位,但是上周刚刚出的国际企业100强,中国企业榜上无名。我们要励精图治,努力在全国打造具有中国竞争力的让人信服的得到公众承认的、让世人爱戴的全球企业。任何行业、任何职业和整个世界都需要基本规则。中国一般称为“道”,西方成为“规则”或者“伦理”,都是一个意思,就是我们能够生存的基本准则。但是现在这个世界的人们越来越喜欢钱,这有悖于商业伦理,商业目的是让人过上好的生活,然而遗憾的是一些人不择手段的攫取利润和利益,对我们的基本准则构成威胁,各种负面不绝于耳。不久前北京魏则西事件让我们痛心看到了道德伦理的沦丧。奶粉是良心问题还是信心问题,奶粉问题的出现,不光是商家商业伦理沦丧,还有监管结构责任缺失问题。商业伦理政府不能置身事外,主体是商家还有政府。但是无论如何主体不是消费者,不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就提醒消费者学会辨别,消费者是闭着眼睛消费的。那么责任主体就是政府监管机构还有商家,他们两个应该是责任主体,还有信息的问题,要给消费者信息。伦理是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层面,伦理沦丧是因为我们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在个别领域、个别时期没有赶上时代步伐。改善伦理道德,我们认为需要抓两头。切实加强道德教化和法制建设。重在法制,对于企业重视商业伦理关键在企业家,企业要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一个伟大的企业和一个好的企业区别在于好的企业为社会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伟大的企业不仅能够提供好商品和服务,还能向社会尽到社会公民责任。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商业伦理重塑需要的问题很复杂。因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很艰巨和根本性使命,对于引入供给侧改革而言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文化产业的商业属性及商业模式 第7篇

一、文化产业的商业属性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和源泉,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保证。随着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日趋深入,经济中的文化含量、文化中的经济穿透力也在不断提高。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一方面体现了经济利益关系对文化价值观念、人的行为方式、社会生活方式、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运行机制的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人文精神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目标、经济结构、生产管理方式,及经济制度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强,经济必须通过增加文化含量,发挥文化作用而不断提升内在价值。

(一)作为商品的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是一种将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产品,这需要将内容的原创性与形式的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并依据经济规律,通过一定的商业模式的运行,最终作为商品提供给消费者。显然,这是一种利用文化资源和个人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商品经济的发展从生产方面表现为物质产品的丰富,从消费方面则首先表现为消费者收入的提高,收入的提高使得消费结构发生了改变及需求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物质产品效用的下降和文化产品效用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进而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根据马斯洛理论,任何一种特定需求的强烈程度取决于它在需求层次中的地位,以及它和所有其它更低层次需求的满足程度。马斯洛明确指出大多数人都存在着较高层次的需求,消费者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满足需要通过文化产品或者是产品中文化价值的消费来实现。文化产业不仅要严格地遵循市场逐利的原则,而且在创意上也会刻意迎合接受者的娱乐、消遣、宣泄功能等精神需求。文化产品具有唤起人们联想愉快事物的能力,能够与人们有情感连结,产生心灵层次的共鸣,从而使消费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一般而言,物质需求的满足主要表现为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实用性,精神需求的消费更多地注重满足情感需求和自我表现。随着物质需求的逐渐饱和,交换价值或炫耀价值越来越扩展或放大,促成消费者运用商品的符号意义去表达社会角色认同,以及表达消费者的自我形象。消费者也会藉由具有符号、文化象征意义的文化产品建立自我形象,表现自我风格。消费者在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可以获得与自己的现实身份和生活方式迥然相异的独特体验,这种象征意义从强调物质功能为中心转移到强调人的欲望为中心,又转移到强调个人与小群体生活方式,最后转移到强调在整个社会形态中物我一体的感觉,体验着物品带来的身份认同和彰显社会等级的快感。

(二)作为资本的文化产品

文化是一种资本形式,文化与知识作为资本要素投入,通过与其它生产要素的有机配制,将提高产业投入要素的边际效用,从而带来效益的递增。传统经济学一般不把文化因素作为生产要素纳入到经济发展的模型中,因为文化因素无论从其本质,还是从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过程都存在一定的非理性。但随着经济文化的一体化程度不断深化,学者们对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给出了新的解释,如社会学家科尔曼对文化因素的作用给出了经典的分析,认为文化因素对于有效地转化劳动、资本、自然这些物质资源以服务于人类的需求和欲望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从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的角度看,可以将文化因素视为一种“资本”,纳入经济发展的模型之中。

文化最早被视为资本,始于社会学之父孔德,在他的《社会政体体制》的第二章里,孔德提出当人类的产出高于消费时,一部分资本代代积累,并随时空转换为耐用性资本。孔德继承了人类学宽泛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将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相互交融,这就是“文化资本”观念的最初萌芽。[1]到20世纪,经过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批判理论的复兴,“文化资本”又一次受到人文科学的青睐。布尔迪厄借用政治经济学术语“资本”,来揭示文化作为一种稀缺财富或资源的实质,在探讨教育再生产、文化消费、趣味和社会等级的多篇论文和著作中多次提出“文化资本”的观念,并不断完善和深化这一概念的批判张力。

布尔迪厄认为文化积累、文化传承和文化的再生产等智性实践,同样被还原为一种具有符号特征和自主逻辑的利益行为,和其他实践类型一样具有“资本”和权力积累的维度。在他的理论体系中,资本以四种基本形态存在: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和符号资本(symbolic capital)。“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形式:(1)主观形态,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存在;(2)客观形态,以文化商品的形态(图片、书籍、词典、工具和仪器等等)存在;(3)体制形态,如教育文凭,以文化资本的形式由权威机构授予,并成为一种具有保证性的资历认证。[2]第一种存在形式指的是文化作为思想资源、智力资源的形式直接渗透、融入到经济活动之中,以增加和体现文化附加值的形式将文化思想和智力智慧转变为经济价值。第二种指的是作为具体形式的文化产品,通过不断满足文化消费市场的多层次、多样性的需求,使文化产品成为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特殊商品。例如戏剧、影视、绘画、音乐、图书等直接进入市场,运用现代市场经济思想、市场经济运营方式、现代文化生产方式,使传统精神生产方式、体制等发生突破和改革,以实现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变。第三种指的是作为文化生产者的人才所具有的文化资质,包括他所具备的教育文凭、智力水平、创意才能以及科技手段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层面上的文化资源是所有形式中最具潜质的文化资本。

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能够转化为文化资本,只有进入现实公共文化生活和现实文化生产之中,文化资源才具有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必须经过创意策划、内容生产、产品定位、市场营销、消费体验等过程,依靠生产企业、策划公司、市场调研、咨询评估、服务网点、行业协会、传媒推荐等中介服务机构,将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最终变为文化消费和文化效益,从而拥有持续的开发价值和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资本”理论开启了对消费文化的研究,通过引入文化资本概念,可以使我们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视角来思考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也可以在经济因素之外联系社会阶级或阶层的文化实践,从而对文化产业的性质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三)作为生产力的文化产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此后,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把人类“文明的果实”称作“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到晚年写作《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时,更明确提出了“两种生产力”的概念,即物质方面的生产力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3]。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为文化产业的出现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它使人们认识到艺术生产不仅能够像精神生产那样重视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也能够像物质生产那样进行一种集约化、批量化生产,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追逐巨大的商业利润。虽然“艺术生产”不能完全代替文化生产,但其具有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的特点,对“文化生产”而言是通用的。

文化生产力就是创作和制造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并在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中不断得到实现和发展的能力。文化生产力具有双重属性。其一是商品属性:大多数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欣赏活动,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人们通过文化市场,运用货币交换,去获取文化产品的保有权和文化艺术的欣赏权,文化产品既然成为商品,也必定拥有了与实物商品类似的生产方式,以流水生产线和高度专业化分工为标志的高度集约化生产方式,成为文化产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文化生产者也是通过市场的货币交换,有相应的价格管理,成本核算、盈利亏损、再生产等范畴,这就是文化生产力所具有的商品属性。其二是精神属性:文化生产力又不简单地等同于物质生产力,因为文化产品作为精神生产的成果,除了具有商品属性之外,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第一,它是为着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第二,它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志、兴趣、情操,从而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艺术观。文化生产力的双重属性对应地引发出两种不同的效益追求。作为商品,要求注重经济效益,尽量地实现盈利;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则要求讲究社会效益,力求对社会、对民众以至对政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文化产业的出现是文化产品现代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的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生产主要以个人生产为主,效率低,产量低,文化产品的传播也主要以生产者和传播者自身作为产品的载体或媒介进行的,传播范围小、速度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观念、符号和意义载体的文化产品在生产和传播方面要求有着更快的速度和更广的范围。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物质产品效用的相对降低,使得人们有了对精神文化交流的更迫切的渴望,于是打着科学技术印记的生产工具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文化产品生产领域,从活字印刷术、机械印刷,再到今天的电子印刷术,科学技术在文化产品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使文化产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的文化需求,实现了文化自身的目的。

二、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具有商业属性的文化产品必然要按照一定的商业模式运作才能获得市场价值。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战略分析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它包括一个企业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产品的消费者目标群体、产品的生产、营销和管理的过程、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合作伙伴网络以及借以实现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一系列要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依靠引入商业模式来保持文化产业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是极其重要的。尽管商业模式是一种简化的商业逻辑,人们仍然可以通过其中一些主要的元素来描述这种逻辑,以了解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构成。

(一)价值主张

即文化企业通过其产品和服务所能向消费者提供的价值,价值主张明确了公司对消费者的实用意义,成功的商业模式要能提供独特的价值主张,有时候这个独特的价值可能是新的思想,而更多的时候它往往是产品和服务独特性的组合。这种组合要么可以向客户提供某种独特的价值,要么使得客户能用更低的价格获得同样的利益或者用同样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利益。企业要将自己的核心认同和价值观有效的传达给消费者,需要首先确立一个价值主张,企业的一切传播和营销活动必须围绕价值主张来进行。在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关键在于寻找不同于甚至于优越于同类产品的利益点,合理构建、妥善传递的价值主张可以对企业战略和业绩做出重大贡献,仅仅确立一个有效的价值主张还不够,企业必须能够展示和证明自己的价值主张。制定合理的价值主张有助于公司抓住工作重点,集中精力向客户推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价值主张的确立,既能为公司的产品生产提供一盏指路明灯,又能为创造卓越业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消费者目标群体

即文化产品所针对的消费者群体。所谓目标群体一定具有某些共性,从而使文化企业能够针对这些共性创造价值,定义消费者群体的过程也被称为市场划分,它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来划分的,是基于“分众营销”的核心理念而设计的。也就是说,它是面向一个特定的、有清晰特征的人群制定战略,而这个人群恰恰是某些商品与品牌的主力或重度消费群。分众营销的核心要点是“精确”、“细分”、“实效”,它不试图占领所有的目标消费群体,不试图生产目标消费者需要的所有产品,不试图进入所有传统的产品渠道,不试图制定细分目标消费者所不能承受的价格,不试图用广泛撒网的传播促销方式让所有人知道。通过分众营销,一改以往那种大众化的营销方式,企业只使用特定目标群体最容易接受的术语、最方便的信息接受渠道、最易接受的广告传播方式以及最恰当的产品开发推广模式,通过提炼产品的差异化诉求,制定分众化价格,力求以最少的投入、最精确地命中目标群体,并因此来达成销售的稳定增长。

(三)分销渠道与合作伙伴网络

分销渠道即文化企业用来接触消费者的各种途径,它涉及到公司的分销策略和市场竞争力,合作伙伴网络即公司同其他公司之间为了有效地提供价值并完成其商业过程而形成的合作关系网络。由于多年生存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发达国家已经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形成了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众多的文化产品经营机构。

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同样非常重视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网络,这也是产业实力的综合体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下,随之而来的是国际化的物流态势,因为发达国家文化市场狭小,文化产业规模巨大,因此,文化产业集团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培养起了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对海外文化市场的争夺能力。

(四)价值配置与核心能力

即公司执行其商业模式所进行的资源和活动的配置以及所需的能力和资格。它包括企业所拥有的产品资源、资本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在生产、管理以及整个商业模式运行过程中的合理有效的配置。在这个配置过程中,由于每个企业所掌握的资源不同,配置的效果也就不同,锁定价值管理与持续能力资源和活动的配置是文化产业不可忽视的,这是商业操作能力的表现。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最主要的是创意人才的管理,因为在创意为王的文化产业中,创意人才是最有价值的资源。其次,资本的资源也非常重要。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反映在文化产业组织化、集约化经营的水平和规模上。中国文化产业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规模小,从企业的微观层面来看,中外文化企业之间资金实力的差距和获利能力上的差距也是巨大的,要缩小这一差距,就要逐步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基础、以银行信贷和民间资金为主体、以股市融资和境外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在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中,成本结构、盈利模式、管理构架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通常体现在商业模式的具体设计与运行过程中。

三、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设计及运行

一个商业模式是对一个企业如何行使其功能的描述,是对其主要活动的提纲挈领的概括,它描述了企业的产品、服务、客户市场以及业务流程,提供了有关企业如何组织以及创收和盈利的信息。商业模式的设计极为重要,是应该在项目启动之初就精心做好的,同时它也是一个随时间和环境变化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的战略层面的架构。有了商业模式后,执行层面的团队、经验、控制、调整也同样重要,因为模式是靠人想出来,并要人去运作实现。每一次商业模式的革新都能给公司带来一定时间内的竞争优势,但随着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从一个方面转移到另一个方面,企业必须不断调整它的商业模式,一个企业的成败与否最终取决于它的商业设计是否符合了消费者的优先需求。

商业模式的设计必须以上述五大要素的某一至两个要素为核心,五大要素相互协同,成为一个完善的价值创造系统。通常来说,商业模式的设计分以下几个步骤:

(一)确定公司或产品的价值目标

成功的商业模式所设定的价值目标一定是顾客价值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结合点,它要求一要针对目标顾客的需求偏好,二要为目标顾客创造价值,三要为企业创造价值。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传递是企业把产品和服务传递给目标客户的分销和传播活动,目的是便于目标客户方便地购买和了解公司的产品或服务。

(二)明确消费者目标群体

设计商业模式的时候,首先需要分析顾客需求,目的就是要为产品寻找能够比较容易呈现价值的顾客群。一般来说企业赢利的难度并非在技术与产品端,而主要还是在顾客端。有时纵然是把握好企业顾客的一点点需求,也可能产生巨大的顾客价值。如果商业模式无法找到相对明确的顾客需求,是导致商业行为失败的首要原因,那么企业将会遭遇无法创造利润的潜在风险。

(三)构筑商业模式内部运作体系

商业模式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在于合理规划企业内部运作体系,就是将商业模式分解为业务单元和具体的流程,这是商业模式设计与完善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要素的合理配置:组织与机制、技术与装备、生产运作、资本运作、供应与物流、信息、人力资源等。这些内部运作活动可以清楚地规定企业内部运作的成本及其结构以及计划实现的利润目标。

(四)构筑商业模式外部运作体系

商业模式外部运作体系即企业向顾客供应产品和传递产品信息的渠道,是商业模式得以正常运作必不可少部分,这里设计的重点是分销渠道和合作伙伴网络。

(五)建立有效保护利润的制度屏障

这是指企业为防止竞争者掠夺本企业的目标客户,保护利润不流失而采取的战略控制手段。比较有效的制度屏障主要有建立行业标准、控制产业价值链、行业领导地位、独特的企业文化、良好的客户关系、品牌、版权、专利等。

有了上述各种要素的保证之后,商业模式就可以具体实施了。在实践的过程中,某些环节也许会因为市场的变化而发生故障,这就需要对商业模式的运行环境重新分析,改变组织结构、流程、思维和公司的信息系统等,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个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转变程度的大小。商业模式是一种企业创造利润的思维方式,它有许多不同的原型,企业可以从中选择一种方式,也可以将多种模式组合在一起,企业的主导思维架构将是决定商业模式的主要因素。许多技术创新面对的是一种不确定性极高的未来环境,而市场信息也无法全盘取得。因此,没有一个商业模式能确保未来利润一定会被实现,也没有所谓最佳的商业模式。在设计与执行商业模式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种弹性的心态,也就是说,商业模式的内涵需要因应环境变动,在设计时就应该留有一定的可变余地,运行时更应该顺势而变。

参考文献

[1]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与新阶级的兴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29.

[2]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3.

商业用房 第8篇

最早把经济看作是生态系统的是罗斯查尔德, 他形容经济生态系统为“资本主义经济最好被看作一个真实的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是美国战略专家詹姆斯·弗·穆尔 (James F.Moore) 于1993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竞争的新生态学”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新观念, 他指出:“商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是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投资商、政府等以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为中心组成的群体。这种经济联合体具有特定的经济功能, 生产出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赵湘莲等学者这样描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表现形态:“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商业系统。但它与一般商业系统不同的是, 它具有生态系统的特点。系统中成员之间构成了价值链, 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处在价值链的一个环节两端的单位是共生关系, 多个共生关系形成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价值网。链网式集成形成了系统存在的基础。物质、能量和信息等通过价值网在联合体成员间流动和循环。每个成员仅是价值网中的一个结点, 执行着某一功能, 某一结点的缺失将对整个系统造成或大或小的破坏, 成员之间的协同进化会使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维持一定的动态平衡。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一样, 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 最终都要与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共命运。但它与生态系统又有所不同的是, 商业生态系统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有未来目标和构想的人工系统。系统中的成员必须分析在这种构想中希望扮演什么角色?希望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和控制达到一种什么程度?他们在价值网各节点之间不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而是价值或利益交换的关系, 并在共同的前景下对自身及系统进行精心管理。

因此, 商业生态系统除了具有一般商业系统和企业所具有的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等特征外, 还体现为结构复杂、关系复杂和行为复杂, 具有自组织的特性, 是典型的动态、开放的复杂系统。”

二、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商业生态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网络, 不仅具有企业网络的一般特征, 同时它还具有以下必然遵循的自然生态现象几个核心的特征:

第一, 存在就是目的。生存与生命的繁衍, 是物种在生态环境中基本的行为动力。物种从环境中去的资源, 纯粹是为了延续本身与族群的生命, 并非意图对其他物种有任何贡献。在生态说的概念下, “生存”本身即是商业模式存在的目的。企业在社会中挣扎求生的情形, 就像物种在生态环境中求取生存的情况一样, 我们注意的焦点在于企业商业模式如何从环境中取得资源, 以持续本身的生存。至于商业模式的存在到底对社会有什么功用、对消费者有何意义、对社会福利或资源分配有何改善, 都是商业模式在存在的前提下进一步关心的重点。

第二, 物竞天择。物种在面对其生存环境时, 是非常渺小与无助的。在生物演进史中, 没有任何一种物种曾经改变过生存环境。因此,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是生态学的基本理念。这种宿命观, 和传统的策略者抱着“人定胜天”的哲学观, 和信服“自己的命运操在自己手中”的主流思想, 有极大的不同。换言之, 生态说基本思考的问题是:“商业模式如何由环境中取得生存所需的各种资源, ”来适应当前的环境, 而非商业模式对环境有何贡献或影响。同时, 在商业模式被环境支配的被动性立场下, 我们应理解, 商业模式生存是配合环境进化而非进步的结果, 重点应在于“适合”而非“完美”。

第三, 长时间, 宽视野。传统的策略逻辑以个别商业模式为分析单位, 不论是商业模式本身的条件能力, 或未来的发展策略, 均以单一商业模式为分析对象。然而, 族群生态学是研究物种族群如何适应环境的一门科学。从生态的观点思考, 当环境条件产生变化时, 不能适应新环境而条件相似的组织族群, 即使其中个体的行为各有差异, 而呈现出不同强弱的生存能力。但就长期而言, 整个族群被天择淘汰, 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换言之, 生态说的策略逻辑是适用于整个族群的, 个体是无法对抗这个趋势的。当然, 它亦必须亦较长时间幅度来观察, 才能验证逻辑的正确性。

生态观点既然不以个别组织为分析对象, 它的议题就常常围绕在大结构上, 去推论企业与其他各类相关利益组织或竞争组织之间的关系, 或考察如何还有一些关系的安排, 以及对法令政策、人力结构等环境因素所做的调整, 以求取族群的生存, 是一个典型的宽视野的巨观思考。

三、商业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的战略类型与策略

(一) 战略类型

1、核心型战略。在商业生态系统中, 企业充当商业生态系统调控者的角色, 通过影响这个系统的特定行为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网络核心战略是指在改善生态系统的总体健康情况, 并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使本企业取得可持续的绩效的一种运营战略。其特征是注重外部资源的管理, 努力构建外部的网络结构, 积极维持整个网络的健康并从中受益。

2、支配主宰型战略和坐收其利型战略。坐收其利型战略是一种不连贯的战略, 采取该战略的企业既不愿意通过一体化来控制生态系统, 但又过多的从生态系统中攫取价值。即采取这样战略的企业既不承担为生态系统创造价值的责任, 又不愿意与生态系统中其他成员分享价值。这是一种弊端明显的战略。支配主宰型战略是指某一企业通过横向一体化或者纵向一体化直接控制和管理商业生态系统, 但它过度的管理了生态系统。这种战略虽有弊端, 但支配主宰者创造了大量的价值使得过度攫取价值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显。

3、缝隙型战略。着眼于专业化和差异化, 将自己独特的能力集中在某些业务上, 利用其他企业提供的关键资源来开展经营活动。缝隙型企业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有效的利用整个生态系统的资源, 避免资源的重复配置。

(二) 发展策略

1、顺应策略。这个策略的基本理念是, 承认这个环境没有办法改变, 也不准备去挑战这个环境, 只希望在变化环境中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处。

2、快速追随策略。在不确定的环境中, 快速追随对忽然出现的市场是成功的关键。要做到快速追随, “同步工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过去任何研究发展的过程, 都是从基本的构想提出, 然后开始研究后, 准备推广, 培训, 如此必然须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实施。今天如果要让商业模式准时实施, 就必须让这些活动同步进行, 当构想刚出现时, 就已经开始准备推广与培训。唯有这样的方式, 才能让商业模式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市场需要。

3、生存与繁衍策略。当外在环境变化很快速的时候, 企业要记得, 生存是第一优先。若今天不愿意顺应大环境来做改变, 只是坚持自己的立场, 可能很快会被环境淘汰。但今天大环境的改变这样快, 要赶上环境的变化是一件困难的事。什么时候流行什么商业模式, 很难在事前掌握, 所以在这个时候需要制定适当的商业模式繁衍策略。

四、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及维护措施

在生态系统中, 核心企业的作用非常重要, 这个起支持作用的企业, 对整个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负有重大责任——不仅要推动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 还要维持它的健康与动态平衡, 并不断增强它的生命力。

第一, 取得合作伙伴的信任。IBM作为行业内的领先企业, 而且提供的是平台型产品, 其可以称得上是所在生态系统核心企业。但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可能会猜度, 会不会在合作时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证?暴露自己的业务和优势的风险?因此, 为了取得合作伙伴的信任, 就必须给它们留出足够的价值空间。1999年, IBM决定放弃应用软件, 专注于发展中间件。中间件目前在软件业务中还只是一个很小的类别。正是由于避免与众多的应用开发商争利, IBM才赢得了这个群体的信任, 并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战略。

第二, 保持理念的先进性。要提高协作和创新的成效, 就必须建立能够被各方接受的统一理念。这个理念还必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前瞻性, 否则就很难保证这个生态系统的长期存续, 更不用说获得什么优势。

第三, 推动生态系统中的合作。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企业必须推动整个生态系统内的价值创造活动, 其中既包括合作伙伴与自己的合作, 也包括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特别是核心企业要能提供一些免费的资源和资讯吸引其他企业合作, 从而加大合作的力度, 力争把蛋糕做大, 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第四, 控制生态系统风险。核心企业在推进生态系统内部的合作时, 必须把生态系统中的风险控制到最小。核心企业在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时要谨慎选择合作伙伴降低风险, 系统中的骨干企业应对其他企业的弱项予以适当的帮助, 以降低整个生态系统的风险。另外, 商业生态系统还要重点防范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赵湘莲, 陈桂英.未来新的商业模式——商业生态系统[J].经济纵横, 2007 (4) .

[2]、李炜, 王安民.构造健康商业生态系统的战略模式[J].中国经贸, 2007 (12) .

[3]、李振勇.商业模式:企业竞争的最高形态[M].新华出版社, 2006.

商业用房 第9篇

奉贤区社区商业的现状:辉煌背后暗藏隐忧

(一) 百联南桥引领南桥周边 商业的繁荣繁华

2008年1月, 百联南桥购物中心进驻奉贤南桥, 2010年10月二期升级开业, 总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 2013年总销售额达14.5亿。

这个由全国最大的流通企业商业航母百联集团重点打造的购物中心, 在奉贤商业发展史上意义重大。一是不仅填补了奉贤大型一站式购物中心的空白, 拉近了奉贤与市区购物休闲生活水平的距离, 更极大地改善了奉贤的消费环境, 已经成为独具奉贤特色的商业地标。正是由于百联南桥的良好示范作用, 近期南桥周边新都汇、宝龙地产、苏宁广场等项目纷纷上马, 南桥新城商业地产的价值得到了快速提升。

南桥, 是奉贤区中心镇, 是奉贤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百联南桥购物中心的异军突起, 直接得益于过去几年中奉贤区委区政府“聚焦新城”的发展战略。但是, 我们在对全区社区商业的调查研究工作中发现, 在南桥商业繁荣繁华的背后, 南桥之外的周边镇社区商业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质量能级普遍不高、环境恶化压力增大等等问题, 全区社区商业的均衡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隐忧。

(二) 周边镇社区商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根据区经委前期调研的结果, 目前奉贤区周边镇社区商业发展正面临着面四临个着突四出个矛突盾出: 矛盾:

一是商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与人口导入激增之间的矛盾突出。随着新城建设、大型居住社区建设、轨道交通的大发展, 中心城区人口逐步向城郊结合地区转移, 近年来奉人员呈现导入激增的趋势, 已经出现了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倒挂现象。不少乡镇原来承载能力只有2-3万人的商业街, 现在一下子涌进了8万人, 甚至10万人, 现有商业基础设施已经超负荷。

而另一方面, 近年来各周边镇社区商业设施投入严重不足, 商业设施老化现象严重, 很多镇商业街非但不复往日的繁华, 反而面临着衰败的危险。有些商业街建设时间早, 街面的部分设施老化, 尤其是下水管道, 经常出现堵塞的情况;同时停车场、公厕、垃圾收集点、无障碍设施、休闲广场、绿化景观、广告设施等配套设施严重不足, 对周边市容形象影响严重, 区域环境严重恶化。

二是商业能级低下与居民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之间矛盾突出。集中表现在品牌连锁覆盖率低、业态配置不合理、商业点多规模小。调 查显示, 目前超过50%品牌连锁覆盖率的社区仅奉浦社区一个, 在有些社区无证经营、假冒伪劣现象泛滥, 已经成为政府整治的难点;社区商业基础必备业态齐全的社区仅占总数的42%, 尤其是菜市场、大众化餐饮、沐浴理发、物资回收、维修等便民利民的商业服务网点由于亏损和微利经营, 供需矛盾突出。

三是空间布局不均衡与城乡统筹发展之间矛盾突出。社区商业过于集中在南桥和几个镇政府所在地, 在行政区划调整中被撤并的原十几个镇中心区或多或少都存在社区商业滞后问题, 社区商业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一些人口导入区和新建大型居住区人口的社区商业服务配套滞后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在一些新的小区, 我们很难找到维修服务、理发、正规的便利超市等基础业态, 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在很多镇政府的所在地, 都普遍存在着“店难找、车难停、饭难吃”的难题。

四是管理水平低下与奉贤区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大部分镇开发区都没有配备专门的社区商业管理队伍, 更缺乏比较具体完善的社区商业规划。同时在社区商业项目中国有或集体产权占比小于10%, 政府在合理控制、规划和引导上控制力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商业运营多数是个体户承包, 商品质量较难保障, 品种也比较单一, 使很多购买力流向南桥和镇政府所在地, 消费量减低后, 商家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利益, 商品的质量更是往下直降, 以致进入恶性循环。

连城1号:社区商业升级后的惊喜

如何破解周边镇社区商业升级发展的难题, 也许我们可以从连城1号的发展历程中看出一点什么。

(一) 连城1号发展历程

2012年12月17日, 奉贤第一家社区商业综合体——位于西渡地区的连城商业中心正式开业。连城 的开业弥补了奉贤西渡地区社区商业综合体的空白, 迎来了预想中的开门红:易盛客超市连续三天当日超百万销售额, 苏宁电器当天销售170万元, 肯德基连续两周奉贤地区销售第一名, 三楼美食城生意火爆, 自助式KTV陆续开业, 商业中心人流如织, 顾客盈门。

2013年9月15日, 上海购物节奉贤欢乐购物活动启动仪式在连城商业广场举行, 这个由政府牵头的节庆活动的开展, 向奉贤人民充分展示了连城的最新面貌, 更塑造了连城利民亲民的社区商业新形象。目前连城1号已有80余家商户200多个品牌在此集中开业, 由超市、电器卖场、量贩式KTV、百货、美食等主力商户组成的同时, 还涵盖了亲子教育、动漫城、连锁影院、咖啡馆等休闲娱乐设施。商场步入平稳运营, 商场管理方已从商场内部管理腾出手来, 正加快商场整体提升的步伐, 希望通过三年的培育期打造奉贤地区最成熟的社区商业综合体。

(二) 连城1号带来的新变化

连城1号的成功, 为奉贤区探索中的社区商业转型吹进了一股新鲜空气。连城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

一是多个知名商家的入驻, 净化了整个西渡地区的商业环境。由于连城1号的开张, 大量二线品牌被集中引入, 低端商业业态被取代的速度大大加快, 西渡周边的" 夫妻老婆店"要么关门大吉, 要么转型做专业专卖店。连城开业仅一年, 我们就惊喜地发现, 西渡地区围绕连城1号已经形成了东起环城东路, 西到沪杭公路, 南依西闸公路的“工字型”商业集聚区, 整个西渡地区的商业环境得到了大大净化。

二是一站式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 打造了西渡地区的宜居城市形象。最近几年, 随着上海房价的暴涨, 西渡地区由于房价低廉、交通方便, 吸引了不少上海年轻家庭和迁居的“新上海人”, 居民近一半是退休老人或者是刚置业的三口之家, 外来人口一半以上。由于外来人口集聚, 历来西渡地区的社会管理都是区内的难点。连城1号进入正常运营以后, 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舒适、优雅的环境, 不仅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轻松购物和休闲消费, 而且已经成为居民日常休闲的一个乐园, 比较好地打造了西渡地区的宜居城市形象。

三是由于连城1号的深度影响, 大大提升了西渡地区的商业价值。西渡社区地处奉贤北大门, 虽然与闵行区仅一江之隔, 但一向以来以居民住宅为主, 商业地产一直没有起色, 房价与闵行、甚至与南桥城区都有较大差距。连城1号的开张, 直接带动了西渡地区商业整体形象的提升, 商业地产价格提升较快, 也带动了居民住宅价格的提升。甚至有人说, 因为连城的开业, 西渡地区的房屋租金都上涨了30%-40%。

(三) 连城1号模式成功经验的 分析

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仔细分析一下连城模式成功的原因, 有以下几点:

一是统一高效的物业管理。连城项目由于是轨道交通站点项目, 项目在一开始就没有像其他商业地产项目那样, 在项目开发的时候就分割或者分层进行销售。所以从项目本身来讲, 商业综合体物业的统一, 为今后在商铺管理、商场营运、业态及时调整等方面实现高效和有序,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专业精细的管理营运。连城项目在建成后, 选择了白马公司作为综合体的管理和营运方, 是非常值得借鉴的。选择专业的商业管理、运营团队对项目商业招商、运营管理、业态调整、商业营销等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白马公司在入驻前期, 就对西渡、南桥等地区的周边商业进行了大量的商业调查, 在项目出现状况时, 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 及时调整商业业态和布局, 这是专业管理营运团队能力的体现, 所以对于社区商业综合体, 选择专业的管理营运团队, 对项目今后的发展, 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是清晰准确的经营定位。连城项目的地理位置明确了其社区商业的定位, 其业态定位、营运模式等都要与周边服务人群的消费理念、消费习惯、消费层次相匹配, 并且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 商业业态要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 以适应周边服务人群的商业定位。从目前经营来看, 连城项目较好地找到了适合周边服务人群的商业定位, 同时也探索出了与周边社区商业相融合的途径。

(四) 连城1号模式面临的一 些难题

“连城”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一年来对于“连城”非议的声音也一直不断。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一是商户质量需要优化, 伪劣商品、假冒名牌的投诉时有发生;二是规范化服务有待加强, 有些商铺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三是服务意识有待提升, 商场投诉机制管理和商户的诚信教育有待加强; 四是配套设施需要完善, 地上停车位不足, 厕所等设施在商场晚间关闭后就不能使用, 对周边社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周边居民也时有抱怨。

实际上 , “连城” 的运营商也有苦衷。现有的消费人群有50%以上是较低层次的外来人口, 其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还没有完全适应上海的情况, 在连城项目开业之初, 就发现在商场内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抽烟甚至在商场内铺席而睡等各种不文明的现象出现, 不仅严重影响了商业的形象, 也给营运方增加了营运的成本和负担;另外, 商场电梯多, 中央空调营业时间内一直开启, 尤其是在夏季, 由于纳凉人群激增, 商场每月电费就达80万元, 运营成本非常高。

连城1号模式对奉贤区周边镇社区商业升级发展的启示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作为奉贤区社区商业转型提升的先行者, 连城1号的发展经验对推动全区社区商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所以, 当前我们要以积极推广“连城”的成功经验为契机, 把握机遇乘势而上, 力促奉贤区社区商业转型升级工作上一个台阶。为此, 要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 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发展社区商业综合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商业历来都是一个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 繁华的商业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强大支撑。商业同时是经济发展诸元素中最活跃的行业, 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历来都是商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通过总结、宣传连城的经验, 使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到当前以发展规模适宜的商业综合体为载体, 以品牌化、连锁化为引领, 优化空间布局, 整合优势资源, 撬动周边镇社区商业的整体提升, 已成为发展社区商业的一种新的成功的模式和发展的潮流。这种模式, 符合现代社区商业发展的定位和功能需求, 能够实现区域环境与商业价值的共赢, 充分体现安居乐业、宜居便民的城市功能。

同时, 在转变观念、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基础上, 将规划发展社区商业综合体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 认真地加以研究, 不失时机地组织实施, 务求抓出实效。

(二) 因地制宜, 积极启动社区商业综合体的规划和建设

相比较传统的商业基础设施建设而言, 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和发展, 不仅仅是商业设施建设在量上外延的扩大版, 更是整体商业经营模式在质上的转型升级版。所以, 启动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建设, 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 充分体现前瞻性、先进性和整体性。

在区级层面, 要对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布局有系统规划, 要结合三大组团的发展阶段, 结合轨道交通的推进路线, 推进形成全区多中心、多层次、多功能, 并能充分发挥整体系统效应的社区商业综合体设施网络。既要防止发展停滞裹足不前, 更要避免重复建设、盲目上马和无序竞争。

各镇要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反复权衡比较的基础上, 结合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进程和商业地产开发,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科学地制定出一个建设规模适当、业态定位准确、商品档次匹配的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和改造规划。既要满足所在地 社区居民的消费需求, 并形成对周边人群的引导和商业商贸服务功能的集聚;另一方面, 大力改善镇容镇貌、街容街貌, 有效地提升区域环境。

(三) 用足用活政策, 积极扶持发展社区商业综合体

区委区政府一贯重视社区商业的推进, 一直把社区商业作为优先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早在两年前, 《奉贤区社区商业管理规范及行业业态布局导向》、《奉贤区关于完善社区商业功能和提升社区商业管理的意见》就已经分别 出台。2013年《奉贤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细则》中更是明确, 社区商业的发展将优先享受各项扶持政策。这三个文件, 不仅指导性很强, 而且含金量也很高。各镇在加速发展社区商业综合体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用足用活区政府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 有条件的镇开发区可以适当投入财力安排专项资金或给予优惠政策, 帮助综合体运营方度过培育期;与此同时, 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扩大开放, 吸引方方面面的资金投入发展社区商业综合体, 加速社区商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 紧密依靠专业团队, 不断提升社区商业综合体的管理水平

“三分建, 七分管”, 建设固然不易, 管好更难。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和管理都要上档次, 上水平, 建设良好的商业设施固然重要, 优质的管理巩固和发展建设成果尤为关键。管理不仅出成果、出效益, 而且出品牌、出形象。要紧密依靠区供销社、南方集团等大型集团, 积极发挥各集团公司在镇开发区的作用;引入有实力的开发商和专业商业运营团队, 在乡镇打造和管理城镇综合体, 尽快使奉贤区社区商业的建设和管理都有一个质的飞跃。

(五) 政府、社会、企业良性 互动, 共同推动奉贤区社区商业综 合体的和谐发展

社区商业的属地性特点, 决定了其必须要深深地扎根于社区, 服务好老百姓。政府要率先做好协调工作, 当好社区和企业之间的润滑剂。一方面要倾听社区百姓呼声, 做好对企业的监管和指导, 帮扶企业规范经营, 强化行业自律; 另一方面, 借助文明城区建设等活动, 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 打造诚信兴商的优良环境, 共同推动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和谐发展。

商业用房 第10篇

中国高端商业精英手握巨大财富

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北京、上海、广州阳深圳这四个中国最具代表城市中工作在中国大型企业(1000强)、跨国公司(总部)、银行(总部)、保险(总部)、国际会计事务所、法律500强公司(总部)、豪华酒店/酒店管理集团(四、五星以上),商学院,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和大型IT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和核心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其中,总裁级高管(公司所有者,合伙人,CEO,总裁/主席)约占20%,其他高管(首席财务官,首席运营官,首席采购官,首席信息/技术官,首席市场官,其他首席官,执行/高级副总裁,总经理)约占30%,核心职能部门负责人(部门总监,部门经理)占50%。

益普索(Ipsos)调查显示,符合以上条件的中国商业精英大约有10万人,平均年龄38岁,平均年薪51万人民币,平均流动性资产(存款,股票或股份)338万人民币。这个群体每年掌握着约4000亿人民币的商务购买/租赁支出,人均近400万。其中,用于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的支出约666亿,占16.6%,用于电讯和办公室设备约500亿,占12.5%,用于公司车辆和房产(公司货车/轿车/飞机/办公室/厂房)860亿,占21.5%,用于金融和法律服务500亿,占12.5%,用于零部件,原材料,设备购买支出1250亿,占31.2%。

广告深刻影响高端商业精英的决策

通常人们总认为广告对于高端商务人士不起什么作用,也一直潜意识的认为,“高端商务人士不受广告的影响”。但事实上,调查发现,这个论断显然是错误的。

益普索(Ipsos)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商业精英认同“我经常从广告中得到灵感要购买什么产品”的比例高达54.8%,美国商业精英认同“广告对于我要买什么产品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的比例达63%。由于商业精英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去逛街或发现商品。在看到广告后所采取的行动中,分别有24.5%和27.9%的商业精英说看到报纸广告和杂志广告后会“购买某个产品”。看来,广告对于他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在于通过什么媒体触达他们。

商业类媒体备受青睐

益普索(Ipsos)调查显示,91%的中国商业精英会阅读最新一期的商业类平面媒体,而美国商业精英在这方面的比例是88%。其中,月刊的阅读比例为75%,双周刊为63%,日报为68%美国月刊的比例是57%,周刊的比例是62.9%日报的比例是60%,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商业精英对商业类媒体的关注程度绝对高于美国商业人士。

商业用房 第11篇

商业的任务,是媒介社会商品的交换。而交换是生产和消费的媒介,是解决供需矛盾的手段,受到生产和消费的双重制约。

一、交换的基本目的

交换有两个基本目的:满足人们多样化消费的需要和实现分工生产的经济性,即同时满足“人本原则”和“经济原则”。

在消费过程中客观存在“经济理性”和“非经济理性”双重特性。随着市场态势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对生产、从而对交换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满足多样化消费需要的“人本主义”,成为人类交换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同时,出于利益最大化的需要人类不断追求经济性。由此产生了分工,它是指“人类社会的经济领域中为进行合理的劳动而把劳动专业化的作法”。分工通过专业化提高劳动熟练程度、简化或节省劳动、利于形成技术创新,并取得管理效率,从而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交换是实现分工生产的经济性的手段,它必须遵循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原则”。

交换在分工经济性与消费多样化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尤其是商品流通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形式,冲破了物物交换中时间、空间和个人的限制,使得买与卖可以相互独立地分开进行,使得人们在追求分工和专业化所带来的经济性的同时,能够享受到消费多样化的效用。

二、交换的存在条件

交换是解决专业化生产与多样化消费之间的矛盾的手段。但并非有分工就一定有交换。从分工到交换是一个比较“分工好处”和“交换费用”、进而计算“最终受益”(分工好处-最终费用)的动态过程。在分工为交换准备了物质前提的同时,只有满足交换费用小于分工好处的硬性约束,才能使交换成为现实可能。“交换效率”是交换实现的充分条件。

三、商人的产生

在商人产生之前,生产者自己承担将商品销售给消费者的工作。随着生产规模扩大,销售工作耗费的时间渐增,他用于销售商品的时间构成对生产时间的大量占用。而且相应的其他费用开支又减少了他用于生产的资本。随着交换水平进一步提高,要求多方向分销产品、并多渠道获得各种生产资料时,生产者单纯靠自己的力量为产品寻找到足够的原材料供给和产品销路变得日益难以实现。此时,商人应运而生。

商人作为中介人,以自己的购买实现生产者的出卖,以自己的出卖实现生产者的购买,从而在生产者与作为消费者的生产者之间媒介商品交换。他使生产者摆脱绝大部分交换活动,专事生产,以提高生产率。专业化带来高效率,其活动水平必然高于各生产者分散从事交换。因此商人的经济性毋庸置疑,其产生和所从事的活动符合“经济原则”。若商人不能满足经济性的要求,即商人的介入使交换费用增加,生产者要为此减少收益或消费者要为此付出更大代价时,商人无法继续存在下去的,市场必将恢复到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进行交换的状态。

商人的出现、存在和发展也符合“人本原则”要求。早期“行商”在区域间进行贩运,为顾客创造了空间效用。随着自由商人大量出现,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费。之后商人的每一次分化(批发商、中介商的出现),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高水平的效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技术进步,商人不断运用新技术手段,寻求新的联系与结合方式,推动交易方式的演进,这一演进始终遵循节约流通费用、为顾客提供更高效用的内在逻辑。交易方式的变革体现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为首要目标的趋向,交易费用节约退而成为提供更高的“消费者满意度”的一种手段。

四、商业的经济性的来源及商业的作用

商人的出现是经济人追求交易费用最小化的结果,他所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便是商业。商业是商品流通的一种形式,“专门对商品交换起中介作用”。它作为商品经济中交换的发达形式,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商业机构是一种降低社会总交易成本,提高社会交易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机制。只有当以商人为中介的交易使得消费者比直接向生产者购买付出更低的交易费用,且使得生产者比直接向消费者出售付出更低的交易费用并取得更高的销售额或利润额时,商人才可能真正的介入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媒介商品流通。在现实交易活动中,存在大量而分散的生产者和大量且更为分散的消费者。商业在众多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自身的纵向分工(批发、零售业的分化)和横向分工(中介商的出现),建立起多层市场模式,节省了大量的市场交易费用。

在商品流通的准备阶段,为获取相关信息选择流通对象需付出“信息费用”;在实施阶段,为确定流通对象实现流通过程,所投入的人、财、物,构成了“流通实施费用”。具体来说,可以将流通费用分为商流费用、物流费用、资金流费用和信息流费用四个组成部分。所有这些费用都是为了克服交易不确定性而付出的代价。由于流通费用的客观存在,作为分工生产的经济性与流通费用的比较形成的流通效率,成为评价整个再生产过程合理性的经济指标。

那么商业是如何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的呢?

1、基于交易量的经济性。

一般来说,交易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并不与每次交易的交易量呈显著的比例关系。商业的集中交易方式,大宗的进货和销售,可以得到规模收益,节约交易费用。

2、基于信息的经济性。

商人作为专业化的交易主体,对商品和市场的了解程度大大高于一般的直接生产者,降低了交易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的信息搜集费用,也有利于建立抑制内生交易费用的制度机制,从而大大节约总交易费用。

3、基于中间环节的经济性。

商业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错综复杂的两两交易转变为集中交易,大大简化了交易过程。批发商与零售商的分化,形成了新的分层组织结构,减少了交易次数,带来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对于信息更为准确的把握、反馈和中间环节的减少,也大大降低了机会主义行为的出现机率从而节约了内生交易费用,进而节约了总交易费用。

处于社会再生产的中介地位的商业,其作用不是单一的,除了以上提到的能够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之外,它还具有其它方面的重要作用: (1) 促进社会分工,加速生产力的发展。 (2) 引导产品顺利销售。 (3) 扩张市场空间范围。 (4) 吸收大量劳动力。

五、交易方式的演进及商业的分合演进

商业资本是通过专业化分工节约流通费用获得利润的,因此商人具有强烈的节约流通费用的内在动机。交易方式的演进正是人们不断追求流通效率的必然结果。

交易方式是交易主体、交易技术和交易制度三个要素的有机统一体。交易主体由最初的个人,发展到如今组织林立的状态,交易技术随着四次技术革命的浪潮不断进步和创新,交易制度在长期商品交易过程中,也不断完善和成熟。交易方式某个或某些要素的重大进步,造就了新的交易方式,提高了交易效率,也促进了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进步。

自商人产生至今,随着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呈现出多种交易方式并存的现象。零售作为商品流通的最后一环,其业态也不断创新。新业态的出现必须符合交易方式演进的“人本原则”和“经济原则”。新业态是在旧业态基础上的创新和改进,但新业态的出现,并没有将旧业态排除在市场之外,而是彼此共存,原因在于商业活动的本质特性。

本质而言,商业活动是一种提供“复合产品”的生产活动,这种“复合产品”包括商人提供的“具体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服务。商业服务包括产品分类、地点、配送、信息、氛围等方面,服务的条件和状况与消费者的交易费用息息相关。不同零售业态提供了不同的服务组合,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不同方面,形成各自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多业态共存的原因之一。每一种业态面对新形势适时调整,以满足细分的消费者需求,赢得市场,谋求生存和发展。多业态的竞争,是不断的市场细分和定位的竞争,不断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组合的竞争,最终带来整个社会零售交易方式体系更高水平的发展。

纵观商业发展史,从商人个体到商业企业,是个人到组织的演变。科斯指出,企业组织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替代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然而,商人的逐层分化,从零售商、批发商的分离,到各种中间商的出现,将一个环节拆分为几个环节,无疑增加了企业间交易,即市场交易。这又如何构成对交易费用的节约呢?按照分层组织理论,这种分化通过增加市场交易层次,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但这看起来似乎与减少交易次数节约交易费用的理念产生了背离。如今大型商业企业不断扩张,向上游整合,如大型超市纷纷推出自有品牌,控制供应商,甚至创建自己的生产企业,似乎再次回到以企业内交易代替市场交易,以减少交易费用的逻辑上来。对这种“背离”和“回归”,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更好的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向东.商业经济学讲义.内部讲义.

[2]、斯大林.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 第2卷

[3]、林文益.贸易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5版)

上一篇: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下一篇:墨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