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园艺建设范文

2024-09-14

设施园艺建设范文(精选7篇)

设施园艺建设 第1篇

第一步:区分侵 (传) 染性和非侵 (传) 染性病害

因为只有区分开, 才能决定是否用杀菌剂去治疗, 非传染性病害用杀菌剂是无效的, 只有找到真正的病因才可能进行防治。例如果树沤根了, 打再多的杀菌剂也是没效果的。传染性病害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三大类。传染性病害特点:a、它有点到面、轻到重的过程, 病害逐步传染扩散。b、在病株表面或内部可以发现其病原生物体, 并且环境适宜时有粉状物、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和脓状物。生理病害主要是遗传性病害;物理因素恶化所致病害如灼伤、冻害、旱涝、渍害;化学因素恶化所致病害如缺素症、大气与土壤污染、药害;农事操作或栽培措施不当所致病害像密度过大造成徒长黄化。生理病害特点:a、大面积同时发生同一症状的病害 (分布位置比较有特点, 特别易发生在放风口, 门口) , 没有传染扩散现象。b、从病植物上看不到任何病征粉状物、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和脓状物, 更分离不到病原物。

第二步:确定病害类别

根据发病的主要特点确定是哪类传染性病害, 是真菌类、细菌类还是病毒类。因为能同时防治这三种病害的药很少, 但是能区分开, 用药就比较容易了。有时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病, 但我们可以用症状相似的药, 因为一般一种杀菌剂对同类多种病害都有防治效果。比较常见病害是真菌类病害。真菌病害症状以坏死和腐烂居多, 而且环境条件适合时可在病部看到明显的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颗粒状物等。细菌病害在潮湿条件下一般在病部可见一层黄色或乳白色的脓状物, 干燥后形成发亮的薄膜即菌膜或颗粒状的菌胶粒。病毒病害以花叶、畸形和坏死为常见。

第三步:诊断病害种类

设施园艺论文 第2篇

园艺领域郭江云(411051005)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无上栽培基质的研究与利用现状,就基质研究利用的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了基质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蔬菜;无上栽培;基质;进展

无土栽培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蔬菜生产。无土栽培基质是能为植物提供稳定协调的水、气、肥结构的生长介质。它除了支持、固定植株外,更重要的充当养分和水分的载体,使来自营养液的养分、水分得以中转,植物根系从中按需选择吸收。基质是无土栽培的基础与核心,囚此,基质的的研究也反映了无土栽培的水平。目前该技术从农作物生产扩展到了一些园林观赏植物的栽培中,起到了提高产量、增进品质、减少上传病害、净化栽培环境的效果,并且扩大了观赏植物的栽培范围。

1栽培基质研究的历史

栽培基质的研究史实际上也是固体基质栽培的发展史,可以追溯至19世纪中叶早期的植物价养学家和植物生理学家进行的植物矿质营养生理研究。但真正开始于J.Boussingault.Salm(1851-1856年),发展始于1970年丹麦Grodan公司开发的岩棉(Rockw ool)栽培技术和1973年英国温室作物研究所的NFT技术。最早的栽培基质是砂砾:Salm-Horst-mar(1871年)用石英、河沙、水晶、碎瓷、纯碳酸钙、硅酸以及活性炭作为燕麦的生根基质。随后Hall(1914)用不同级别的沙、粉粒、高岭土栽培羽扇豆和大麦,蚌石被woodcock(1946)用来作为兰花的栽培基质等;作为无上栽培的基质很快扩展到石砾、陶粒、珍珠岩、岩棉、海绵(尿醛)、硅胶、碱交换物(离子交换树脂)如斑脱土、沸石、酚醛泡沫(泡沫塑料),炉渣及合成的树脂材料等,泥炭、锯末、树皮、稻壳、椰壳和混合基质。

期间对基质的作用、各类基质的优缺点、应用技术等进行了研究,科学家们就不同基质理化性状进行评价[2-3]。荒木(1975)研究了集中基质的主要理化性状[4]。De Boodt and Verdonck(1983)就树皮、软木屑、椰子纤维、污泥、垃圾等配比作了报逍

[5]。N icile De Rouin等(1988)从基质的孔隙度、pH值、可利用水量、产量、养分平衡性等方面对几种混合基质进行了评价,并推荐了各种基质的栽培技术[6]。Prasad M and Maher MJ(1993)报道了泥炭的各种理化性质和栽培技术[7]。该阶段的 1

研究侧重于基质理化性状、基质与植物价养供应关系、基质栽培技术、基质与养分和水分的及空气利用关系、基质的混合等[8-12]。

在国内,对栽培基质的研究报道不少,基质研究尚未达到实用阶段,对基质的研究仅停留在各种基质的比较选用上。例如,王军等以甘蔗洽和树皮等结合黄心土和珍珠岩作为按树扦插的轻烈基质;于莉等通过分析6种基质配方对1年生侧柏容器育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宜1年生侧柏容器育苗的基质配方。而对基质的结构(颗粒粒径、形状、孔隙度)结构的保持,水分、养分的运移及配套的价养液管理技术等关键要素尚缺乏系统的研究。蔬菜生产中的无土栽培基质

2.1疏菜栽培基质的成分

基质的来源可用作栽培基质的材料非常之多有的是变废为宝,这主要对有机基质而言(木材工业树皮、木屑;纺织业业麻、残余羊毛、废棉花;生物工业鸡粪、猪粪、、户粪;食品工业豆类碎片、果实残渣、咖啡渣等;烟草渣、造纸业树皮、废纸浆、有机废渣、芦苇末等);有的是矿物质高温膨化而成;有的则直接来自于矿物质。

2.2 应用于蔬菜生产环保型无土栽培

发展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蔬菜生产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发展持续农业的当务之急。当前可采用有机环保型基质栽培生产洁净扰质高档新鲜、高产的蔬菜产品,可用于反季节和长季节的栽培。

在蔬菜的生产中基质的筛选是研制环保型合理基质配方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能否生产出合格的无公害蔬菜。赵亮等对黄瓜无上栽培基质进行了筛选,发现煤渣,蜂石保湿性好,定植后利于快速缓苗,锯末保温较好,但升温慢。李国景等分析比较了芦苇、松木、椰子壳基质使用前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并通过栽培樱桃番茄(品种EVITA)的试验,与椰子壳基质和海绵基质栽培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芦苇可作为很有应用价值的环保型有机基质在生产中推广与应用。而且芦苇生长适应性好,分布广泛,来源充足,基质生产成木低等特点,而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寿伟松等研究表明,芦苇渣+珍珠岩,木屑+炭化稻壳这2种混合基质(组分体积比均为1 : 1)栽培的番茄产量比对照草炭明显提高,是较为理想的环保型无上栽培基质,生产上可代替泥炭。陈双臣等试验利用腐熟玉米秸、麦秸、菇渣或锯末等有机肥为有机化栽培的原料进行番茄的栽培,得出这些环保型有机基质处理较上壤对照番茄植株

根墓川一的发展史为协调。

李萍萍等研究了造纸工业生产的有机废渣芦苇末经发酵用作平菇培养基质,平菇产量提高,成本降低,净产值增加,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张时等研究表明,用苹果渣作培养料生产蘑菇,不仅成本低,口味好,而且产量高,效益佳,是利用苹果生产酒品软料等副产物的有效途径,还可解决因缺乏棉籽壳而不能生产蘑菇的问题。

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每年蘑菇的生产量都在增加,必然造成大量废弃生菇渣的堆放,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而把废弃生菇渣进行发酵合成有机基质,变废为宝,不仅可以减少废弃菇渣对环境的污染,也可以进行育苗和绿色蔬菜的生产。

2.3 蔬菜无土栽培基质的选择标准

优质无土栽培基质要能为疏菜生长提供稳定、协调的水、肥、气、热根际环境,具有支持锚定植物、保持水分和透气的作用。有机栽培基质还具有缓冲作用,可以使根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使作物正常生长。无土栽培基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稳定性都要达到一定要求。优良的基质在物理性质上,固、液、气三相比例适当,容重为0.1-0.8g/cm3,总孔隙度在75%以上,大小孔隙比在0.5左右;化学性质上,阳离子交换量(CEC)大,基质保肥性好,pH值在6.5-7.0之间,并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具一定的C/N比以维持栽培过程中基质的生物稳定性。此外,还应考虑取材容易、营养全面、肥效持久、不含杂质、不带病菌,没有异味和臭味,重量轻,具有较强的吸水和保水能力,价格低廉,调制和配制简单。

3对基质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对基质研究目的在于以成熟的产品、简便易行的使用和管理技术支持无土基质栽培。预计未来无土基质栽培将在我国得到较快发展,基质将逐渐形成市场。目前国内园艺设施旱现口光温室、塑料大棚、自控温室等多种并存局面。决定基质的研究要适应不同设施档次、不同地域、不同园艺植物的要求,以成本低、效果好、管理方便为标准,开发上应该基质和营养液配套,并实行联合推广。

下一步,无上栽培基质研究的重点:一是主要用基质的适宜理化性质参数研究。二是基质生产工艺研究即如何按标准参数控制基质结构的形成技术,这种技术要适应标准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的需要。三是基质栽培,根际营养的研究。四是基质的水肥管理技术研究如营养液的配制技术(包括配方),灌溉技术(频率、灌溉量),监测

调整技术(植株、价养液回收液的监测调整),设施价养诊断技术,适合滴灌的园艺用肥料(高浓、全溶复合肥)的研制等五是低成本的无害化利用有机废弃物生产有机基质新工艺的研究。

参考文献:

设施园艺过度种植的危害及其对策 第3篇

一、设施园艺过度种植的危害表现

1. 过度种植引发生态危害 根据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和世界资源研究所提供的报告,全球范围农业种植密度的不断增加,正在破坏土质、浪费水资源、蚕食森林和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2. 过度种植影响水的利用 就一个区域而言,过度发展种植业,使得灌溉用水增加,因此需要引用周边水资源以及地下水资源,这样就会让注入周边河湖的水量减少,导致河湖水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过度发展种植业,也需要使用大量化肥,还会造成对周边河湖的水体污染,影响人畜的饮水。

3. 过度种植破坏植物的持续生产 首先,过度密集种植不利于植物根系的延伸。一方面,单一种植消耗了土壤营养,需要追肥补充和通过作物轮作来维持营养成分平衡;另一方面,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也会产生竞争作用,不利于良好生长。其次,植物密集种植不利于光合作用。在过密的植物种植区域,单位叶面阳光利用率低,这不是由于植物自身叶片中叶绿体含量的限制作用,而是由于照射在植物叶面上的阳光减少,导致植物自身的光合作用不充足,无法产生ATP,进而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

4. 过度种植某一品种造成生态危机 过度种植某一品种,会破坏生物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平衡,如导致某种病虫害的突然发生和大面积流行等。

5. 过度种植会对市场供给和消费信心形成冲击 如某一蔬菜产品行情大落、市场滞销,种植户就会受到很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

二、设施园艺过度种植的危害识别

1. 土壤结构损害严重 具体表现为土壤板结和酸化,土壤微生物环境恶变,土壤根结线虫持续发生且无法根治。

2. 土传病虫害日趋严重 主要表现为常见炭疽病、猝倒病、枯萎病、菌核病、灰霉病等多发,且久治不见好转。

3. 自毒反应、营养失衡和缺素症日益显现 在沿海地区缺硼、缺锌、缺钙更为常见。

三、设施园艺过度种植危害的对策

1. 优化种植布局 ①高效优化复种指数,根据土地质量和可支配资源合理安排种植计划,确定中长期复种指数轮作模式;结合市场需求调整短期种植方案,采取土壤环境修复措施并及时推进到位。②注意轮作换茬,根据蔬菜根系及肥料消耗特点合理安排轮作和休耕,在种植期做到适期精细播栽、科学运筹肥水和清洁田园。

2. 优化品种布局 注重选用株形紧凑、生育期短、高产高光效的瓜菜良种。

3. 改进栽培设施 ①增进环境调控效率。普及有机无机复合基质代土栽培,改进设施消毒措施,提高对土传病虫害防控效果和水光温等要素的利用效率。②优化肥水运筹水平。采用电脑联动,按需实施适时配方施肥和肥水一体化栽培。

4. 推进种植思维更新 ①促成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对农业资源开发局限性的认知,让广大种植者认同土地等资源的利用应当是有度的,即复种指数应当与资源可开发水平相适应,与土地的供肥水平、水资源利用水平和生物物种平衡水平相适应。②帮助农民树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法律和政策引导,让农民及农业经营者明白依法务农增收增利,无序开发害人害己。③推进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采取积极措施来促进中低产田改造,将对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到与耕地面积规模保护同等重要的位置,实行农业生产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

*资助项目:江苏省富民强县项目苏北专项“蔬菜连作障碍治理新技术及高效立体种植新模式示范” SBN201210032项目

简析设施园艺现状分析与发展 第4篇

一、我国当前设施园艺现状

目前我国的设施园艺范围已经涉及到建筑、种植、管理、材料等等众多领域范畴, 因此在园艺产品上也有了很大的创新, 涵盖的科学技术含量也是具有领先水平, 从设施园艺的发展水平上就可以看出一个地区或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在农业现代化水平上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设施园艺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 其产品所表现出来的水平也是让人们感到满意。随着我国进入WTO以后, 我国的园艺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快速的发展到世界水平。我国虽然在栽培园艺方面有着很古老的历史, 但是新的温室栽培技术还在不断的学习和创新阶段, 与发达国家的温室栽培技术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增长, 设施园艺的发展达到了新的热潮, 以北京为例就出现了大型的引进先进技术的大型联东温室, 还引进了成套的设备和栽培技术。通过数据统计, 我国在2012年就已经达到了172万hm2, 预计到2-30年我国将达到200万hm2以上。到时候将是世界第一的水平, 其塑料棚与日光温室都将成为世界第一位。面对充满挑战的21世纪, 今后设施园艺应从生物-环境-工程三方面, 将单项技术进行综合配套、规范化和系统化。对国外的先进设施设备引进、消化、吸收。环境控制应向自动化、智能化与网络化方向发展, 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从我们的整体发展与需要校对出发, 沿海城市需求量比北方需求量大, 所以设施栽培出现区域化水平, 相信随着北方的发展, 将来的发展确实将是北方超过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二、发展设施园艺要考虑首要问题

设施园艺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发展息息相关, 经济水平的提升能够让科技水平达到一个质的高度, 现代设施园艺要具有高的科技含量的同时还要从高效的角度出发, 在保证技术不断革新的同时, 产量和技术保持也是相当重要的。国外发展设施园艺的技术路线是高投入高产出, 从而获得高利润。高的设施建设和能源投入, 保证了结构和生长环境的优化, 保证园艺作物几乎可全天候生产。科学而精湛的栽培管理技术, 保证作物单位面积的高产量和高品质 (外观品质与内在品质均优) , 产品能畅销国际市场, 经济效益自然非同一般。国外的这些我国目前一些做法我们还是很难做到, 因为我国的农村、农业与发达国家比较, 还有很大差距, 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走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 让人们即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够达到一个好的技术领域水平。

三、整合目前我国的温室栽培控制技术

1. 温室栽培技术的现代化程度。

第一, 我们从对产品的需求角度出发, 温室必须达到一个标准化的程度, 根据我们目前的自然条件和栽培资源分配等情况, 应该合理科学的设计符合栽培地区的条件以及要考虑到太阳辐射能量的正确利用。第二, 温室栽培一定要把温室的环境通过自动化调控技术进行设定, 让花卉在一天当中可以跟日光一样享受到不同的温度和湿度, 这样更加符合地区自然环境的需要, 同时要进行模式的室外环境控制, 从而保证花卉达到一个适合生长的发育条件。现在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温室花卉生产, 温室内环境的调节与控制已经由一般的机械化发展为由计算机控制, 做到及时精确管理, 创造更稳定、更理想的栽培环境。第三, 在温室栽培技术中一定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机械化手段实现灌溉和施肥与运输等作业, 这样能够保证花卉的质量上不会出出现任何问题。与此同时栽培技术科学化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充分了解和掌握花卉在不同季节, 在温室当中的发育情况, 监控和不断的调节与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种子的发育状态要有一定的记录, 这样便于总结日后的栽培技术。不同的花卉要制定不同的具体操控指标, 在制定一整套具体指标, 一切均按栽培生理指标进行栽培管理。温度、光照、水分、养分及CO2的补充等措施都根据测定的数据进行科学管理。

2. 当前设施栽培综合环境控制技术, 不同的国家由于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存在差异, 其发展的侧重点也有侧重。

荷兰主要考虑采光, 在设施顶面涂层隔热技术, 冬天有保温加温的双层充气膜、锅炉、燃油加热系统, CO2施肥系统, 人工补光的研制利用等方面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美国所开发的高压雾化降温、加湿系统以及夏季降温用的湿帘降温系统, 已能够开发完全人工控制的生态环境设施, 居世界领先地位;日本设施栽培综合环境控制技术自动化水平很高, 温室设施可以通过计算机将温度、湿度、CO2浓度和肥料等控制在最适合作物生长发育的水平上。

3. 设施园艺的设备配备。

我们常说好的技术设备能够最大化的提高生产效率, 能够最大化的提高质量, 因此花卉的灌溉设备是非常关键的, 他的技术水平的高低能够不断的促进栽培的发展。从国外的设备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来看, 一些沙漠化的国家特别重视节约灌溉技术, 而且他们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先进的水平。我们目前正在使用的是一体化灌溉带, 这种灌溉方法可以进行自动调节和进行精密操作, 但是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当今国际设施节水灌溉领先水平的是法国的DOSATRON肥料农药混合器, 能够省时, 省力, 达到节约灌溉的效果。

四、未来发展方向与管理提升

我国的主要园艺设施未来的发展方向要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开展辐射扩散分布类型, 从东南沿海地区逐渐向北方延伸, 把温室栽培技术从栽培地转移到种植地, 这样能够节省较大的人力物力。要发展以节能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经济园区来进行重点的发展。突出本地特色, 发挥栽培优势, 突出地方特点, 提高栽培技术空间。通过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把最节约, 最经济的温室栽培技术进行推广, 通过地区经济的整合, 技术人才的共享, 推进设施园艺产业的建设, 为人民造福。

摘要:设施园艺是行业中的专业术语, 或者也可以称作叫温室栽培技术, 这一技术在我国农业发展领域还处在发展阶段, 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开发领域。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发展与绿化环境的需要, 设施园艺产品也在提出新的要求, 其产品的价值也在不断的升高, 具有良好的经济升值空间。本文从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来分析我国设施园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如何科学合理的解决提出了新的观点。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问题研究 第5篇

作者:王亚红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2010级林业合肥230036)

摘要 目前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正处在前所未遇的大好发展时机,但也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而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热点及重要内容,这为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学科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与提高,也必将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本文论述了中国设施园艺工程发展的现状,指出必需认真对待,应从中国实际出发加以解决,把握时机,迎接挑战,以求中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能够更加迅速和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设施园艺;农业;发展

前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工业向农业的渗透,设施农业已经成为国际农业领域研究的热点,在荷兰、日本、以色列等一些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了强大的支柱产业。设施农业作为资源高效利用型产业,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周年均衡生产,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且还可实现在盐碱地、沙漠等非可耕地上进行生产,大幅度地提高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光热资源利用率,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设施园艺是设施农业的主体,在我国发展设施园艺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迅速,有力地推进了设施园艺科技创新。日光温室蔬菜高效节能栽培技术的研发,创新了日光温室采光、保温设计原理,据此设计建造的第二代日光温室,室内外最低温差比第一代提高了5℃以上,使我国的温室节能技术跃居世界领先地位。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全面展开,我国园艺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设施园艺生产已是我国农业种植业中效益最大的产业。

过去20多年来,尽管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就整体产业发展水平而言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我过设施园艺产业的现代化,而且阻碍设施园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设施园艺尚未形成科学区划,区域优势不明显。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设施园艺面积第一大国。设施园艺产品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的需求,而且设施园艺产业大幅度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应该说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是,直至今日,全国设施园艺尚未形成科学的区划。盲目建设、盲目发展而引发的无序竞争的现象十分严重。由此造成的设施园艺产业效益低下,直至生产入不敷出的亏本现象在一些地区开始显现。因此如何根据社会经济、市场、自然环境等特点科学地进行设旋园艺区划,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设施园艺区划重点包括设拖园艺优势区域区划、设施结构类型适宜区域区划、种植种类及种植制度适宜区域区划。目前这三方面均未形成科学区划。其一,目前我国南至海南岛、西北至新疆、东北至黑龙江,均在大面积发展设施园艺。说明设施园艺可生产区域的广阔性,但并不是所有区域均具有优势。应该按照经济产投比来评价不同区域设施园艺产业优势,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设施园艺优势产业区。其二,目前我国北方地区虽然以日光温室和大棚为主要设施结构类型,但是,北方地区幅员辽阔,日光

温室和大棚也应依据不同地区环境特点,设计建造不同结构类型。其三,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种植作物种类虽然有几十种,但没有形成季节和地区特色,各地生产趋同,不能形成品牌效应。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特点,确定适宜栽培制度及种植种类,以形成特色。因此,应当做好各种温室设施的区划工作,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经济合理地提高设施的生产水平,以达到能源消费和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园艺设施结构简易、设备简陋、缺乏相应的标准参数。

目前我国园艺设施类型比较齐全,有塑料大棚、单栋、连栋温室等大型设施,也有中、小拱棚、改良阳畦等中小型设旌,还有风障、冷床、遮阳防雨棚等简易设施。但总体而言,我国园艺设施的结构简易、设备简陋,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灾害性天气和年份生产没有保障,农民遭受损失,市场供应出现波动,简易温室给生产带来较大风险。近几年,虽然我国在温室骨架设计和覆盖材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其设计、制造、施工均不规范,粗制滥造现象屡见不鲜,主要原因是缺乏标准。因此,必须尽快制定温室产品设计、制造、施工、以及生产栽培、加工等相关标准。否则,将给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各地区应建立适用于不同档次的设施类型及标准参数。应该说,近20年,我国在塑料大棚与日光温室的结构优化方面都做了不少研究工作,而且取得了许多成果,但目前只有钢管装配式塑料大棚有国家标准。玻璃温室的结构标准尚未批准公布。至于日光温室标准、温室配套设备的标准至今仍是空白。所以在设施结构设计、设施类型选型和设备标准化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3、设施园艺的作物品种单

一、专用品种少,生产管理缺乏量化指标,科技含量不足。

设施园艺是在不适宜园艺作物(蔬菜、花卉、果树)生长发育的寒冷或炎热季节,利用保温、防寒或降温防雨设施、设备,人为地创造适宜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而进行的园艺作物生产。近20余年来,我国设施园艺创造了许多种植模式,如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冬春茬、春提早茬、秋延晚茬、秋冬茬、秋冬春夏长季节栽培等,同时,在基质栽培方面,又有土壤栽培、人工营养基质栽培和无土栽培等。但这些栽培类型或模式,缺乏完整的技术体系和规范。首先是缺乏适应不同种植模式的专用品种。设施园艺技术发展的国际比较表明,种子是农业生产特殊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是其它生产要素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是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的内因。世界各国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把种子技术摆在设施农业的重要位置。而我国设施园艺的作物品种单

一、专用品种很少,所栽培品种多为露地品种搬到棚室中使用,专用型、系列化的设施园艺栽培的专用品种还很少,因此,产量和品质均远不如发达国家的水平。其次,由于日光温室和大棚的环境调控能力差、生产科技含量较低,无论设施本身还是生产管理,缺乏量化指标,整体性和成套性很欠缺,多以传统经验为主,经验色彩浓厚,科技含量不足,只能被动地保温、降温、遮阳、防雨,而不能主动地调节温、光、水、肥、气,这是限制设施栽培作物高产优质生产的主要障碍。

我国人多地少,资源与人口矛盾日益尖锐,气候限制因子较多,因此,稳定持续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其中以日光温室为主体的园艺设施,能够创造作物生长的有利环境条件,近年来,通过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各地建立了立体的、复合的、多元的种植模式,如平面结构模式、立体结构模式和时间结构模式等,使温室的生产潜力得到释放,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因此,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利用作物生长中土地、空间、季节之间的差异,建立了多物种共生、多层次搭配、多环节相扣、多效益统一的高产、高效益的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及光、热、水、气、矿质营养资源的利用率,成为提高设施园艺作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问题

4、设施园艺经营规模较小。

我国设施园艺面积虽然很大,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温室的自动控制设备不配套,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很多作业为原始的手工劳动,工作强度大、环境差、效率低。导致我国人均管理的园艺设施面积比较小,劳动生产效率比较低,不利于规模效益的发挥。由于经营规模小,我国设施园艺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日本的1/5,西欧的1/50,美国的1/300,严重影响温室的自身发展和产品效益。

5、设施园艺市场体系构建混乱。

园艺工程的三大主要技术支撑一生物、环境、工程,无论从产品的生产过程还是经营管理,仍以分散的农户的生产经营为主,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国内现有上300多家温室制造厂家,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更没有标准化,为争市场,一些缺乏技术实力的小厂便竞相压价、无序竞争,不仅坑害了客户,也打击了有实力、产品质量好的温室企业。从设施园艺产品的市场来看,目前蔬菜市场的需求已是供大于求,卖菜难、卖好价钱更难,成为设施蔬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高质量、无公害、营养丰富、消费者放心的优质安全产品却又供不应求,出口产品缺口更大;在市场上叫得响,立得稳的品牌产品,无论蔬菜、果品或花卉,更是少得可怜。这与产品生产过程不能实现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有密切关系,更无法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来经营和管理设施园艺的生产。因此,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虽然给我国的设施园艺带来了很大机遇,但由于产品商品化程度低,所以一些机遇很难抓住,甚至丧失。因此,根据各地的经济和交通运输等条件,依托现有设施规模,采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研究建立信息畅通、运输便捷的现代设施园艺产品交易与流通体系,是促进产品流通,提高效益,拉动区域产业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6、能源投入不足制约发展。

能源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完全照搬发达国家高能耗的大型连栋温室发展道路,是完全不适宜我国目前的生产实际和国情。我国日光温室约过半已实现了节能,但由于设施简陋,环境控制尚难达到作物生长发育适宜的要求,因此生产出的产品优质率较低,在蔬菜产品总量相对过剩的今天,这种低质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造成效益下降。随着经济的发展,应该适当增加温室结构与配套设施的投资比重,通过增强日光温室的性能来提高园艺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如何把日光温室的节能与大型智能温室环境的现代控制技术结合起来,增强我国特有的日光温室的环境控制能力,提高设施园艺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已成为实现日光温室现代化,促进我国日光温室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问题。

7、设施园艺技术推广普及是促进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是连接政府、科教、企业、和农民的纽带。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保障。当前,以设施园艺为代表的设施农业是一种技术集约性、资金集约性和劳动集约性的高技术产业,是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设施园艺的发展对技术的需求和要求都比较高。但是,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目前仍然是我国的农技推广最主要的投资主体。但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不足,非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如设施园艺专业技术协会等发展缓慢,农业科技队伍在运行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仍然存在着在工作思路上跟着政府走,在工作形式上围着领导转,在推广方法上,延用“技术+行政”的推广模式。这种工作方式和方法己经不适应设施园艺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没有建立起“技术+市场”的新型推广模式,难以满足设施园艺发展中广大农户对技术推广的需求。因此,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企业、协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的设施园艺技术推广技术体系,促进设施园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设施园艺技术己成为促进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8、发展措施和正常建议

我国虽然早已稳居世界设施园艺大国之首,但是与荷兰、日本、美国、西班牙等设施园艺科技强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和发展空间。针对我国设施园艺的实际情况,发展设施园艺要采取如下发展措施和政策建议:

8.1组建设施园艺产业部门、改革设施园艺运行体制

(1)组建设施园艺产业部门

目前,我过明确设施园艺产业由农业部农机化司负责,各地的农机部门也都将管起这项工作,这是不科学的。设施园艺是集生物、环境、工程三个领域技术的有机集成,工程通过设施创造一个园艺作物生育的环境,而这个环境要达到园艺作物生育生长的最佳标准,在这三者之间。生物是核心,环境是载体,工程是基础。设施园艺产业部门的设置,只对设施园艺科研、生产、技术,信息、销售、可持续性发展,自上而下统一管理起来,具有重要意义。

(2)建立适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应该对我国设施园艺的气候条件、经济基础,自上而下确定机构,设定编制、明确专人管理。生产和技术机构的设立,制定适合各地区不同气候条件的不同档次的技术规范。

8.2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设施园艺的宏观管理

目前,我国的设施园艺基本上处于一种盲目发展的状态。对于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应在充分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国情,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加强设施园艺的宏观管理。设施园艺生产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引进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好的名、优、特、稀品种,培育市场,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质量,规范产品,创出品牌。对园艺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要形成一条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设施园艺的宏观管理,要按照国家经济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置有序、健康、快速地发展,要尽快把设旋园艺的开发建设纳入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农业发展计划,作为农业产业开发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8.3注重培养专业化生产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

加快设施园艺高技术人才的培养,是设施农业迈上新台阶的关键。应大力普及设施园艺的科学知识,使我们的设施园艺产业尽快转到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设施园艺是高投入、高出产、科技社会性密集型的集约农业,经营者要有较强的经营管理意识和广泛的专业知识,要根据市场需求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综合经营管理入手,增加经济效益。

8.4尽快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

近几年,虽然我国在温室骨架设计和覆盖材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其设计、制造、施工均不规范,粗制滥造现象屡见不鲜,主要原因是缺乏标准。因此,必须尽快制定温室产品设计、制造、施工的相关标准。

8.5强化设施园艺生产的保险意识

设施园艺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同时也是一项高风险的产业。要使科研、生产和经营单位的法人树立起强烈的保险观念,建立起相应的保险机构和体系,避免或减轻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对设施园艺生产造成不良影响,确保设施园艺生产健康发展。

设施园艺建设 第6篇

【关键词】高寒地区;设施园艺;问题;对策

设施园艺(Horticulture)又称之为设施栽培,指的是在露地不是越园艺作物生长的季节或地区,利用保温、增湿等设施,创造出适宜于作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提高园艺作物的产量、质量的一种环控农业。通过发展设施园艺,利用建造玻璃温室等人工调节阳光、温度和水分,极大地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我国设施园艺发展历史较为长久,人均蔬菜占有量位居世界前列。近年来,独具中国特色的设施园艺快速发展,使我国高寒地区冬季蔬菜供应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受到社會各界的关注。但就在我国高寒地区园艺取得诸多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出现很多问题亟须加以解决。

1 高寒地区设施园艺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设施园艺现代化水平较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有的设施园艺现代化水平与设施园艺的发展要求已不相适应,在抗自然灾害方面表现相对较差。从当前的园艺设施架构来看,我国高寒地区的钢拱架大棚和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在设施园艺中所占的面积仅有1/10,而大部分的设施园艺架构结构都较为简单,虽然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但是在调节光照、水分、温度等方面表现较差。此外,设施栽培机械化水平较低,相关的自动化控制设备不配套,机械操作设备较少。

1.2 设施园艺发展具有盲目性

自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世界诸多国家(如美国、荷兰、日本等)都引进了现代化温室,耗资巨大。从现代温室引进和使用来看,现代温室的盲目引进,会使设施园艺投资增加,加重经济负担,而且运行费用较大,效益也不是特别好。在高寒地区盲目引进现代设施园艺,在冬季生产园艺产品,不仅耗能较高,而且还往往入不敷出。此外,设施园艺对栽培管理技术要求较高,在高寒地区由于对设施园艺技术掌握不到位,对市场了解也不足,往往会出现盲目扩大生产的现象,导致园艺产品质量不达标,产量较少,经济效益低下,不少农民债台高筑。

1.3 设施园艺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程度低

我国高寒地区的设施园艺生产经营方式多以个体农户为主,上位建立起独立的产业体系。在设施园艺基础设施生产制造中,很多制造企业属于乡镇企业,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以及管理水平都相对低下。在高寒地区的设施园艺的科技含量、技术水平更是低下,设施园艺生产经营距离标准化、规范化生产要求甚远。此外,由于菜农的文化素质较低,生产规模小,距离工厂化、标准化生产以及品牌化销售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4 设施园艺作物管理水平低下

受到菜农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我国高寒地区设施园艺生产科技水平较低,耕作方式落后,专业设施园艺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相关的设施园艺技术很难深入农村腹地,这成为高寒地区设施园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的设施园艺栽培专家系统能使很多“专家群体”长期“扎根”农村,利用声音、图像、视频等方式对农民设施园艺生产技术进行指导,帮助设施园艺管理。因此,加大对各类专家系统的研发对高寒地区设施园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高寒地区设施园艺发展措施

2.1 提高设施园艺现代化水平

首先,要加强对设施结构的优化,通过优化的园艺设施结构增加采光效果、提高温室保温虚设能力、提升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如采日光节能温室。其次,加强对新型覆盖材料的开发应用,引进以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主要材料的覆盖材料或玻璃前卫强化聚酯板,并结合高寒地区的气候特征开发出新型的覆盖材料。再次,为了改变高寒地区机械化水平低下的状况、减轻农户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改善设施园艺的作业环境和提高作业效率,我们应加快设施园艺机械化技术的发展速度,实现耕种、施肥、收获运输等自动化作业,减轻农户劳动强度,实现农民增收。

2.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首先,加强对太阳能的利用。加强对太阳蓄热系统的应用,通过利用太阳能供给温室夜间采暖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温室运行的能耗。其次,加强对地热的利用。在设施园艺中可供使用的地热主要有低下热水、温泉等,由于地热具有稳定性和较高的可靠性,加之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小,所以在设施园艺中要加强地热资源的利用,使其为设施园艺提供采暖能源。再次,加强对废热的利用以及其他能源的利用。由于工业化废热资源较为丰富,可以将这些废热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将废热通过热水的形式来为温室土壤和空气提供热源,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节约了成本。

2.3 加强规模化生产和专家系统的开发

为了使设施园艺效益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应建立起外向型基地,充分利用高寒地区自然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品牌效应。同时,要加大设施园艺科技含量的提高,充分利用农业、食品加工、计算机等多领域知识,使园艺产品的科技含量得到提高,建立起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再次,加强对各类设施园艺专家系统的开发,研发出蔬菜栽培专家系统、蔬菜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设施果树栽培专家系统等多种设施园艺专家系统,通过这些专家系统指导农户的实际生产,从而提高农户技术水平和素质,提高设施园艺管理水平,推动高寒地区设施园艺发展。

3 结语

设施园艺作为园艺产品的一种环控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我们应结合目前我国高寒地区设施园艺技术应用中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提高设施园艺现代化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规模化生产和专家系统的开发,改善设施园艺技术,推进设施园艺发展,实现设施园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周长吉,周新群,桂金光.几种日光温室复合保温被保温性能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1,(15):112-113.

[2]张真和,李建伟.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态势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31(01):114-118.

[3]张福墁.谈我国设施园艺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2012(03):113-114.

[4]葛晓光.对我国北方蔬菜温室生产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蔬菜,2012 (04):211-215.

[5]陈杰,杨祥龙,周胜军,朱育强,樊琦.中国设施园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12(01):177-179.

浅谈园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第7篇

张 薇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本文作者依据自己的实践和调查,总结了园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训基地合理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园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园艺产业已成为湖北省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出口的优势产业,园艺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湖北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突出亮点。《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稳步发展粮棉油生产,提高果茶、蚕桑、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积极发展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发展园艺产业的前提是培养适用园艺产业发展的新型实用人才,而培养这样的园艺人才就需要实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同时强化职业岗位环境中的实践能力的训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园艺产业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多年来,笔者通过对园艺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调研,结合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探讨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希望能更加合理的建设园艺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培养新型实用园艺人才。

1 园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实训基地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实训基地建设中,缺少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政府引导,没有很好的结合当地产业与学校专业特色,除最基本的教学、培训之外,缺乏相应的生产、研发、技术推广与服务等功能,基地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其次,基地的管理运行机制不灵活,自我造血功能与发展能力不强,有的已成为传统型的“消耗性”实训基地,重建设、轻管理,“工学结合”效果不理想。

1.2 管理工作不完善

管理工作主要是基地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两个方面。实训基地管理工作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投入不足,出现设备数量少而学生多的情况,使得普通教学设备不足;(2)自我封闭,缺少造血功能和发展空间,只有正常的教学和少量培训任务,社会服务性差;(3)不同实训项目与实训环节之间衔接性差,原材料消耗大,运行成本高;(4)部分高、精、尖设备由于正常教学使用较少而长期闲置,利用率不高;(5)专职管理与技术人员少,管理与经营理念缺乏,思想保守,管理不到位;(6)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等问题。学生管理工作不完善主要是指学生在所去的企事业单位中,主要采取分散型实训的方式,给学校管理、教师指导和考核带来困难。

1.3 质量监控与评价不力

经过多年积累与改进,理论教学方面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办法、标准等已基本健全,开展活动也比较多,效果明显。但在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与评价方面,由于各实训基地、实训项目与实训环节间个体差异较大、专业性及技能性更具体、现场与实效性要求更强、过程性控制与结果评价更复杂等原因,学校在此方面感到比较棘手,工作开展难度较大,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监控与评价体系、办法和标准。

2 改进的建议

2.1 明确目标,准确定位,完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以产业需求为依据,以生产任务(项目)为载体,以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为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使各个组成要素有机组合成一个整体。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把企业的生产线引入学校,同时引入企业的管理方式、运行模式、企业的文化等,使得实训基地实现“五位一体”,建立“校中厂”。

2.2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成立专业理事会

以楚天技能名师为契机,带动与企业的交往。在与企业交往过程中,与行业企业一起成立专业理事会,主动以服务的姿态出现,关心企业出现的问题,为企业进行在岗人员培训,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培训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与他们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体制上进行探索,营造“校企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教共赢”的良好局面。

2.3 专兼结合,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

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掌握新技术;加强校企合作,聘请或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管理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来校工作;采取激励措施,在分配制度、培训进修、职称晋升、评选优秀等方面进行适度倾斜,促进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把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专业建设方案,常抓不懈,以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

2.4 健全制度,科学管理

实训基地应形成管理模式企业化和实训工作情境化模式,即实训中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按照生产的工序流程来布置,使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要从设备管理、人员管理、教学管理、质量评价四个方面建立起一套规范的规章制度,如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运行机制、设备维护与保养职责、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实训质量监控与评价办法等。制度间要相互衔接,不能相互干涉,用科学规范的制度管事管人,最大限度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提高利用率。

2.5 严格监控,科学评价

校内实训基地应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评价指标体系要健全、科学,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加强对实訓基地建设和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监控,体现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的过程控制理念。评价的主体应是独立于实训基地管理者以外的部门或专家,同时实训基地自身也应开展自我评价和学生对实训基地工作的评价。形成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价(包括用人单位)等三个层面,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评估活动,推动院校加强和改进实训基地建设、运行管理工作,从软件与硬件两方面提高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鲁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在2011年度全国职成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1l-05-16.

[2]徐丽香,兰小海,朱勇萍.共建“厂中校”,探索“校企双主体” 人才培养模式[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04):50-52.

[3]朱敏红,刘峻.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结构研究[J].职业时空,2011,(6).

上一篇:结构演进下一篇:模块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