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建造范文

2024-05-18

空间建造范文(精选4篇)

空间建造 第1篇

卒姆托1988年在南加州建筑学院的演讲《一种观察事物的方法》中提到两种空间组织的基本模式:“一是以封闭的建筑实体(the closed architectural body)把空间限定在其内部;二是开放的实体(the open body),其包含的空间区域连接着无尽的连续空间。在居室的扩展空间中,以自由式或行列式来排布诸如平板或杆件等实体,从而显现出空间的延伸。”(1)在马桑斯老年公寓(Elderly Housing ChurMasans,1989-1993)的设计中,卒姆托开启了这两种模式的探索。

马桑斯老年公寓通过建筑体内部位于北侧的宽敞的公共走廊串联起11组完全相同的公寓单元。建筑形象主要呈现了四种材料:混凝土、灰岩大理石、松木和玻璃。混凝土梁和楼板以及灰岩大理石砌筑的L型沉重墙区分了建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受力关系,形成结构和几何双重意义上的基本框架,松木的门窗框和玻璃则作为基本框架下的填充。在公寓单元的内部,厨房和卫生间两个服务性“盒体”沿走廊一侧布置,厨房是嵌套在混凝土楼板下的有独立顶棚的木质盒体,卫生间则是由石灰岩砌筑而成。置于单元中心的木制衣橱区分出客厅和卧室空间。在这里,材料的区分反映建筑的结构关系的同时也对应着空间组织的逻辑。

瓦尔斯温泉浴场(Therme Vals,1990-1996)的设计是这一“建造-空间”模式的精彩演绎。卒姆托以类似康的“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的方式组织了主要的洗浴空间和服务性空间。巨大的包裹着片麻岩的实体从环境中占据并限定出自由流动的内部空间,墙体是“片麻岩+混凝土”的复合结构。浴场结构利用巨大的空心“盒体”支撑,“盒体”内部掏空,每一个都可以被看作一个基本单元——这个单元既是结构意义上的,也是空间意义上的——它有独立的表皮和空间,可以界定内外。这些空心的“盒体”以一种风格派的手法不均匀布置(图3),它们的出现既解决了结构上建筑如何建成的问题,也解决了建成后空间的划分和使用问题。结构层面,“石头盒体”支撑着建筑顶部的无梁楼板,建筑整体上可以理解为一系列独立支撑的“石头盒体+无梁楼板”的“伞状结构”的组合(图4-6)。“伞状结构”之间通过采光的天窗连接,建造逻辑与光也产生对话,对浴场整体氛围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空间层面,“盒体”相对静态封闭,它们既是限定空间的要素,也是其组成部分。“盒体”围合出相对完整而独立的服务性功能空间,使“盒体”外的空间流通而富于变化。

在卒姆托新工作室兼自宅(1998-2005)中这种空间组织模式因为其他建筑构件的加入而使“盒体”和开放空间相互制衡。建筑采用混凝土结构,呈“U”型布局,围绕内院展开。“U”型的南侧是员工区域,北侧是卒姆托自己的工作台及家用房间,连接处是会议和讨论区域。工作室的卫生间、楼梯、储藏间等辅助功能被整合在建筑内部的混凝土“盒体”中(图7),与瓦尔斯温泉浴场相比,这些“盒体”由于与厚薄不一的混凝土墙体结合在了一起,独立性被削弱。但在排除掉这些“盒体”后,剩下的流动空间也有了明确的边界,包括外部的花园,也通过刻意伸长的顶板获得了一个相对规整的形状。设计谨慎地处理每个房间的独立性,摒除了房间之间视线上交流的可能,公共空间和私密的家用空间被清楚区分。在这里,开放的空间不只是被动接受“盒体”的占据和限定,也对其产生了影响:“盒体”间的延伸墙体给了开放空间类似“盒体”一样的围合感,两者出现了相互的制衡,甚至在某些地方相互转化的可能。

国内设计实践中,近来也出现了一些“建造逻辑-空间组织”同步的案例,大舍(Atelier Deshaus)设计的龙美术馆(西岸馆)(2011-2012)就是其中之一。“整个设计过程的关键点就是将建筑问题转化成对结构系统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对场地、功能的分析是同步的”(2),柳亦春的这段陈述可以看出设计过程对于结构、功能、空间、场地等几个要素思考的同步性。场地上码头和煤烟斗的则存在成为设计的一种“情境预设”。清水混凝土“伞拱”悬挑结构除了是对大跨展览空间以墙围合覆盖的考量,也是出于对预设情境的回应。独立“伞”状单元自由布局的剪力墙插入基地原有的地下室,与原本的框架柱浇筑在一起,地下一层的原车库空间由于上部落下的剪力墙的介入转换为小尺度展览空间,地面以上的大尺度展览空间则由于“伞”在不同方向的相对联接形成了多重的意义指向,清水混凝土墙体和天花的几何分界位置也变得模糊。“伞拱”结构的空腔整合了雨水管、消防水管、空调风管等机电系统,“服务与被服务空间”通过结构体得以限定和区分。这样,清水凝土的“伞”状结构和自由限定的空间一道呈现出一种原始的张力。

建造逻辑同步于空间组织的设计手法使实体建造不再作为空间的附属,而是通过实体的结构和材料语言匹配于空间形式,创造出富于表现力的建筑形象。这回应了“过度”关注空间的设计倾向,对于“图像式”拼贴的热潮也是某种程度的有效抵抗。

摘要:本文以彼得·卒姆托的马桑斯老年公寓等三个作品以及大舍的龙美术馆(西岸馆)为例,从“材料-结构-空间”匹配的角度,探讨建造逻辑与空间组织同步的设计手法。

关键词:建造逻辑,空间组织,同步

注释

1[瑞士]彼得·卒姆托著.张宇译.思考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P22

空间建造 第2篇

库哈斯的建筑思想虽然没有一个明显而完整的体系,但他确是一位彻底的功能主义者。他不注重建筑的形式和表象,而是以满足概念的功能为建筑目的。他的建筑思想立足于现代都市文化以及当代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关注建筑在大都市的环境中应该被赋予的功能和意义。他认为只有多元、矛盾和冲突引出的不确定性才是建筑师对现代大都会最顺应时尚的解读。这些思想使得库哈斯在建筑创作时不墨守陈规,而敢于突破定势,挖掘多元文化影响下人的生活需求和对建筑功能的新要求,并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建筑非常规的构想,从而创造出更加良好地满足使用功能的空间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发展意义的就是灵活可变的空间类型。库哈斯设计的可变建筑主要是内部空间可变的建筑,他的灵感来源往往是根据业主的要求或者是服务于某种概念。尽管他的建筑有时被看作“奇奇怪怪”,但他的思路却是十分理性的。他的作品所表现出的逻辑、创造力和人文主义的气息,向人们展示了一位当代建筑大师求新求变、开拓创新的情怀和对于城市、建筑、社会和人类敏锐的洞察力。

2 建筑构造机械化在建造现代建筑可变空间中的运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推进,现代建筑工程技术产生了朝着精细化、集成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建筑空间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建筑技术措施是实现建筑空间可变的重要保证,并在许多建筑中得以运用和发展。例如从体育馆建筑中发展而来的开合屋盖,它打破了传统室内外空间的界限,可以根据使用功能的需求和天气情况在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之间进行转换,实现空间性质的变化。开合屋盖的设计包含建筑、结构、机械、自动化控制等多个学科领域。设计为开合屋盖的建筑其屋顶构造不同于常规的做法,而是利用驱动控制系统,将轻质的膜结构或金属材料分单元沿着设计好的轨道运动,通过平移、旋转或收缩完成开合的动作;又如在现代剧场建筑设计中,剧场需要适应不同艺术演出形式的需求,甚至同一台演出中也需要变化空间形式,建筑技术的运用更加多样。通常情况下,可变剧场的机械设备主要由常规机械设备和定制机械设备组成,包括活动机械设计,活动坐席设计,活动隔断设计以及数字显示技术和其他新兴技术的运用。其中,建筑构造的机械化使得机械与建筑不再是分离的两大类,而是更有机结合的共同体。建筑对于机械的大量运用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剧场舞台机械配置,越来越多的机械化构造直接替代了建筑构造,成为建筑行使功能不可或缺的部分;再如,在现代民宿改造中,为了保护原有建筑的内墙表面不受破坏,而在建筑内造一个与内部空间形态一致的壳,将原有建筑内表面与人的活动完全分离,并在这个壳中放置一些通过机械装置移动的空壳,空壳里可以是休憩空间,也可以有其他功能。这些壳体实际上代替了建筑内部的隔墙,通过空壳的移动就可以重新自由地划分整个室内空间,避免了在改造中对民俗的破坏,也为今后的改造留有余地。

3 透过案例看库哈斯创造可变空间的技术策略

3.1 移动的“楼板”———波尔多住宅的升降平

波尔多住宅作为库哈斯住宅设计的代表作。除了精巧的结构以外,这栋住宅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将升降机引入建筑设计,以实现建筑空间的可变。考虑住宅的男主人在经历车祸后腿脚不便,库哈斯为这栋三层的住宅设计了一部升降平台,以方便男主人能轻松地到达房屋的每一层。并且从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角度出发,库哈斯将升降平台所在区域及周围打造成了男主人的专属空间。不同于普通的电梯,由于没有四周的围合,这个大小为3×3.5米的升降平台其实是一块可以移动的楼板,与四周楼板紧密的结合使它比其他的垂直交通工具显得更加贴合建筑,更像是建筑结构本身。随着升降高度的改变,升降平台可以与楼板齐平或错开,从而改变着室内格局,实现了建筑空间的变化。

3.2“剧院机器”———威利剧院的可变空间

现代剧院建筑为了适应不同表演艺术形式和经营管理的要求,需要借助机械手段或者人工调节来调整观演关系、舞台形式、声学效果和座位数量。威利剧院在空间布局上不同于传统的剧院形式,它采用“堆叠”的垂直化布局将剧院的附属空间布置在观演厅的上方和下方空间,从而使观演厅不受附属空间的遮挡而完全独立出来,将各个侧面完整地呈现在城市面前。为了解决剧院需要具有临时性、舞台布置灵活度高和运营成本限制的挑战,库哈斯为这栋剧院创造了灵活可变的内部空间。剧场一层平面由交通空间和近乎矩形的Potter Rose表演厅组成,座椅分地埋式座椅和折叠活动坐席两类,地埋式座椅平时储藏在舞台下部含有升降机的基坑中,而折叠楼座则储藏在舞台上部的附属空间,通过吊杆移动、旋转和伸缩。使用者可以自由定义舞台与观众的位置关系,根据需要组合出构造各异的舞台。在这座建筑中,机械构造已经完全替代了建筑内部的许多传统构造,比如舞台和看台的阶梯。大量机械化构件的运用,使威利剧院成为了单厅可变剧场的典范,堪称“剧院机器”。

4 结语

现代建筑发展到今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经历了许多反复与迷茫。尽管在历史上,纯粹的功能主义遭到过不少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功能依然是影响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是评判一个建筑设计成功与否的客观标准,功能在建筑中的地位永远不可能被忽视。而作为承载使用功能的建筑空间,则会一直成为建筑设计探索的课题。一味地追求建筑的形式以及美感对于使用者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而扎根于对人的行为、心理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解读和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才能设计出真正符合时代精神的建筑。在库哈斯的关于可变空间的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作为建筑师的人文主义情怀和理性光芒。他的作品极富创造力,但想法绝不天马行空,而是始终关注建筑的功能要求,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尽管他为了营造可变的建筑空间而采用了新颖的技术策略,但技术从来都不是目的,只是为了解决功能而采取的必要的手段。库哈斯的建筑案例为我们研究建筑可变空间提供了思路,那就是依靠建筑机械技术,将建筑构造机械化,从而使机械技术彻底融入到建筑当中,与建筑形成有机整体,而不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存在。由机械化后的建筑构造营造出的建筑空间更灵活可变,适应性更强,更能满足各种不同的人类活动形式,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希望在未来能够被更多建筑师关注。

摘要:在现代人生活方式趋于多元化的今天,一成不变的建筑空间形态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者多方面的需求,而可变空间建筑则在多种建筑类型中展现出更好的适应性和创造力。在当代建筑大师库哈斯的诸多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创新地依靠技术手段,创造出了许多打破常规的可变空间,极大地满足了使用者提出的功能要求,探索了建筑空间的可变性。本文主要介绍库哈斯在他的建筑案例中,为实现可变建筑空间而采用的技术策略,探讨通过改变建筑构造的固有形式、实现机械化的技术手段在建造可变空间中的运用。

关键词:库哈斯,技术策略,可变空间

参考文献

[1]罗敏杰.空间界面视角下的可变剧场建筑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3.

[2]袁大顺.空间可变住宅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8.

[3]王永亮.可变建筑形态及其实现手段研究[D].厦门大学,2007.

[4]陈靖超.可变建筑解析与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

[5]张昊,张弛,郦伟,等.库哈斯建筑思想评述[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102-107.

[6]游佳,萨枫.浅析库哈斯不同于其他建筑师的独特思维方式[J].浙江建筑,2012(01):10-13.

空间建造 第3篇

轰动的制造者就是旅德日本艺术家西野达郎(Tazro Niscino)。西野达郎1960年生于名古屋,从武藏野美术学院毕业后,为了生存到杜塞尔多夫的一家寿司屋打工,工余参观欧洲的博物馆和画廊,发现自己仍然不能放弃艺术创作,遂尝试报考德国的艺术学院,终于在1989年被德国敏斯特艺术学院录取,从此在德国落脚,并且成为在欧洲声誉日隆的艺术家。

1997年西野达郎从敏斯特艺术学院毕业之后,先在敏斯特艺术博物馆里作了一个小型项目。他在博物馆的中世纪绘画展室搭建了一些半米到1米高的看台,让观众走上去,站在和平时不一样的高度欣赏绘画。敏斯特是中欧的天主教重镇,即便德国人也认为它是个保守的地方。但是与此同时,它又有国际性的雕塑艺术博览会,大街上可以看到“城市雕塑计划”作品;在美术馆里,最前卫的现代美术与中世纪的天主教美术彼此相邻。但是美术馆里的观众不会感觉到其中的差异,人们出于视觉惯性,仍然用看中世纪美术的眼光欣赏现代作品,从而阻碍了艺术家与观众的沟通。看台项目结合了极简的现代观看设施和古代观看对象,也形成他后来“临时住屋”系列的雏形。

西野达郎用“色情、笑、暴力”[1]形容自己的作品。

“色情”不是指题材。他说,“色情”难道不是诞生于私密和公共混杂之处吗?在他的理论中,“色情”和艺术的定义是共享的。他把一些公共雕塑放在私人空间,但是产生公共的影响力,如“临时住屋”系列中的“拉绳者”(图4,图5,图6)和“池塘球”(图7,图8,图9)。

“拉绳者”是科隆旧港口桥上的一具英雄主义风格的裸体奴隶像,1908年由尼古拉斯·弗莱德里希(Nikolaus Friedrich)创作。1997年,西野达郎为“拉绳者”盖了一间铺着红地毯的临时住屋。水泥“池塘球”(POOL BALL)是克劳斯·奥登博格(Claues Oldenburg)和库奇·凡·布鲁格(Coosje van Brugge)在1977年为“敏斯特雕塑计划”创作的作品,常年散落在敏斯特市的公园草坪上,上面还留下一些粗野的涂鸦。2001年,西野达郎也为“池塘球”盖了间铺红地毯、带沙发的临时住屋。在“拉绳者”和“池塘球”中,雕塑都是别人做的,早就存在,屋子虽然是新搭的,但毫无特色,就是最普通的中欧中产阶级居室,但是二者的并置形成私人语境下的公共空间,也为观众提供了看待公共雕塑的私人视角。

“我太喜欢它了”可以说是“拉绳者”和“池塘球”的反向处理。1999年,他将多特蒙德一盏细长的街灯扭转,穿墙而过,伸进厨房餐厅,似乎要想知道沉闷的餐桌上有什么吃的,这就是“我太喜欢它了”(图10)。如果说“拉绳者”和“池塘球”是私人语境下的公共雕塑,那么“我太喜欢它了”就是公共凝视下的私人空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脱鞋就陷入别人的稳私”——他的这个形容同时适用于“色情”和“艺术”。

“笑”源于他作为一个东方人,或者一个日本人,对德国文化和德国生活方式诸多的不接受、不适应、不认同。他曾经说过,在德国生活20年,发现这个国家在生活和艺术上都很少“笑”。德国的艺术热衷政治,几乎所有成名的德国艺术家都是严肃的、政治的,而德国历史上票房最高的本国电影,是大约10年前的一部喜剧片,那里面的噱头放在40年前的日本,也就勉强及格而已。于是“笑”成了他作品中可以强调的东西。

比如2000年,他对科隆“Artothek”画廊的内部空间加以改造,把原来贯通的一二层隔开,二层完全空置,铺以悦目的蓝色地毯作为装饰。由于完全隔开,原有建筑中二层沿墙的一圈栏杆和楼梯废置不用,成为雕塑。一层正中间搭起简陋狭窄的脚手架通往二层。二层的华丽明亮与一层的晦暗简陋形成反差,使脚手架成为顶部极乐世界与底层真正工作区的分界线。二层才是观众的最终目的地。相对于二层蓝色空间来说,进入画廊的观众会发现他们仍然在“室外”。

再比如他2002年在威斯特伐利亚省阿伦市的作品(图11,图12)把内外空间的翻转又推进一步。在阿伦市消防局的塔楼楼顶房间中间,他放了另一个隔绝的小房间,房间模型以砖瓦材料做成,连排水沟管也细节毕现。室内一改他惯用的“居室红”地毯,铺以中性的灰地毯和绿墙纸,构成房屋模型和谐的“室外”环境。进来参观的人常常会被他这种“内在外,外在内”的把戏弄得不知身在何处。

科隆Artothek画廊和阿伦市消防局的装置对空间的内外翻转可能会让人想起特纳奖获得者雷切尔·维利特(Rachel Whiteread)用石膏翻铸的方式对房屋内外空间的虚实颠倒。相比之下,西野达郎关注的倒不是物质意义上的空间试验,而是如何颠覆博物馆空间、乃至于公共空间的严肃感、权威感。他的武器就是“笑”。他曾说,“笑是逆转”。实际上,不仅这两个装置,在本文论及的各个作品中,都时常出现强烈的游戏感。观众对他作品的第一反应,也往往是惊诧的一笑。而惊诧,恰恰体现了他作品的冲击力,也就是他所谓的“暴力”。

在西野达郎看来,“暴力”即合法地涉险。艺术不负责“正确”,不需要“有用”,但是需要最大程度地探险、想象与体验,比如本文开始提到过的巴塞尔大教堂“天使”项目。他为“天使”建造的临时住屋可以说是之前所有创作的综合和深入。

巴塞尔大教堂始建于11世纪,历经地震、战乱、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屡次改建与重建,到19世纪才基本形成现在的面貌,在这期间,“天使”风向标本身的形状也几经更改。[2]一如之前的作品,搭在教堂唱诗楼座顶上的脚手架决非“天使”临时住屋的附属品,它强调了进入作品的过程和内外空间的倒错。参观者需要从教堂内部阴暗逼仄的旋转楼梯到达房顶,之后,轮流等候爬上搭建在房顶上、只能承载12人重量的单薄脚手架,俯视壮观的莱茵河、教堂铺着美丽瓦片的陡峭屋顶,以及恐高带来的眩晕。教堂本身见证着巴塞尔作为天主教重镇的历史,也象征着超越与永恒。在教堂的顶端最接近天堂的位置,人们的房顶,踏入空中,继续艰险的朝圣之旅,旅途的终点是舒适安逸的中产阶级趣味客厅,指向天堂的圣洁“天使”成为茶几上的一个摆件。经过短暂的休憩,参观者需要原路返回,从高处的世俗回到地上的教堂,倒转了“上天堂”和“下凡”的常规空间秩序。天使的临时住屋向公众开放一个月后,按计划拆除,教堂恢复旧观,参观者甚至会疑惑“临时住屋”是否真地存在过,然而“朝圣”之旅的艰险、奇怪、乃至荒谬绝对会长存于记忆之中。

纵观西野达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作品,他用“色情、笑、暴力”的手段呈现了一系列对立空间—公共与私密、内与外、历史与当下、宗教与世俗、危险与安逸、永恒与暂时福柯在1967年曾指出异类空间时代的来临。他在《异类空间》(Of Other Space)中指出,“我们处于一个同时性和并置性的时代,一个远近并肩的离散时代;我们所体验和感觉的世界更有可能是一个点与点之间相互联结、团与团之间相互缠绕的网络,而不太像传统意义上由时间演化而成的悠长岁月……真实处所与所有可能在文化中找到的同样真实的异类处所,被同时再现、对立与倒转。”[3]也可以说,西野达郎的“临时住屋”系列正是对“异质空间”的主动建造。这让人想起他的处女作——敏斯特艺术博物馆看台,看台迫使观众的视角跳出中世纪展室的规定情境,在其后的作品中,这个视角与各种日常而驳杂的空间纠缠扭结,愈发繁复。对于建造看台的初衷,让观众跳出中世纪的惯性,以开放的眼光进入下面的现代艺术。“临时住屋”系列则建造出异质空间的模型,提醒人们跳出经验的惯性,看看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和世界的真正样子。

参考文献

[1]见2005年大坂文化杂志<log osaka>(总第73期),木下智惠子对西野达郎的访谈。(http:// www.log—osaka.jp/people/vol.73/ppl_vol73.html)

[2]ENGEL,Tazro Niscino,LITTMANN KULTURPROJEKTE,Fredrich Reinhardt Verlag,Basel。

空间建造 第4篇

1.1 快速城市化背景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一个高度成长期。

城市化是区域人口变迁、社会经济转型和地域空间重构的过程,从城市地理学的角度,城市化更强调的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形式与内容发生转化的过程。城市化以它强大的集聚功能,一方面,使农村中的资源、资金、人才向城市集中,导致农村资金与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以其巨大的先导优势冲击着传统的乡村社会,引起了乡村社会的裂变。

然而,在城市向乡村不断侵蚀、同化与索取的同时,人们却忽略了乡村自身,大多数乡村在城市化浪潮中处于相对独立而分散的消极状态,其间的问题也颇为复杂棘手。

1.2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社会的建设状况

在城市化进程的一系列外部动力,以及村民生活生产方式转变的内部动力的作用下,迁村并点、旧村改造等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国当前重要的建设主题。

然而,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一般由当地政府统一招投标,然后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统一安排新建住房。这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往往由于时间紧迫及各种因素影响,忽略了村民自身一些最本真的需求与愿望,其布局往往跟随城市格局,住宅整齐正列,形式单一。这样的状态,背离着乡村应有的风貌,脱离了原有的乡村肌理,缺失了乡村应有的村落归属感与丰富性,呈现出一种既不是乡村又不是城市的建设状态。(图1)

2、城乡结合部建设现状

城乡结合部,指的是城市建成区外围,由典型城市向一般乡村过渡的地带。从巨大的城市集聚体到小的村落甚至分散的住宅,其间没有明显的断裂点,不论是聚落形式,还是文化、经济活动,城乡都是一个连续体。城乡结合部与典型的城市和传统乡村相比具有过渡性、混杂性、互动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城乡结合部区域的乡村,所受到城市化的影响更加强烈。由于城市带来的资源与机会,此区域乡村经济发展水平通常也高于传统乡村。

在生活生产方式层面,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被城市同化,村民的各种需求也更加复杂,村民在进行城市化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又延续着传统农村的生活模式与习俗。所以说,他们是一个有着双重需求的特殊群体,他们有着自己一套介于城市与乡村的生活模式,那么,承载这种生活模式的社区空间形态,也不是简单的城市居住区或传统乡村所能满足的。然而,就目前来说,城乡结合部乡村大多缺乏控制管理,各要素分布散乱无序,土地利用率粗放,配套设施水平低下,村民为了追求最大化房屋面积,自主搭建非常严重,缺乏约束,建设模式非常混乱。

3、项目概况

3.1 项目概况

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是浙江省省会,也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经济富庶、环境优越,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

双桥区块位于杭州市的西北部城乡结合部,毗邻绕城高速,处于杭州西湖区与余杭区的交界处(图2)。绕城村位于双桥区块东北角,紧邻绕城高速。随着杭长高速等一些市政工程的建设,双桥区块的部分农居点已面临拆迁安置的实际问题。《杭州市西湖区双桥区块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双桥区块进行了整体规划,并对区块北部的绕城村提出了“近期保留整改,远期可迁往杭长高速以南区域集中安置”的规划要求,需要我们在新的安置区域内,提供一套深入、细致、可行的规划布局与空间模式,统一安置村民,并由村民自身按照统一规划样式建造。(图3、4)

3.2 绕城村村民的特点与混乱的建设现状

绕城村中从事农业生产的村民已越来越少,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已基本城市化,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以外出进城就业为主,村内村民以房屋出租为主要经济来源(一些在城市的外来打工者无法承担城市昂贵的房租,都选择在城郊房价低廉的地方租房)。然而,村民内心仍保持着祖辈延续下来的乡村习俗与观念,对乡村空间特有的场所感与社区归属感有着强烈的向往与需求。

然而,由于城乡结合部社会关系与结构的复杂、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多样化,生活生产方式需求的多样化、审美认识的多样化,导致村内建设模式比较混乱,盲目自主乱搭建的现象比较严重。

4、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体控制下的自主建造

4.1 乡土建筑“自主建造”研究的启示

在原始建筑或乡土建筑中,使用者与营造者相互之间是默契的,甚至是一体的。虽然其“自主建造”的营造方式生发于原始及农耕社会,但却是人类的结晶。1964年,奥地利评论家伯纳德·鲁道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题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的主题展览,并出版了同名著作。该书明确提出了这些乡土的、无名的、自发的、乡野的的民间建筑的价值所在。Bernard Rudofsky博士认为,来自于无名工匠建造上的哲理和智慧,超越了经济和美学范畴,无论从地域性或世界性的意义来看,它们都涉及如何生活、如何尊重他人生活以及如何与邻人和平相处等非常艰难且日益复杂的问题。

美国著名建筑学教授A·拉普卜特(Amos Rapopport)的《住屋形式与文化》一书对乡土建筑建造过程及其方式的认识也使我们收到启迪:民间传统的建造与乡土的真实生活及其地缘息息相关,体现了空间形式与生活模式的关联;在建造过程中,工匠和使用者双方都明白所要用的类型、形式、模式,因而他们之间是一体的;民间传统的建造有利于集体和社会的管理及控制,它最终是一个被集体所认可的聚落图式;前工业化的房屋建造的价值在于其表达了人的需要和愿望,体现了对人格的尊重,它没有外来强权的介入(比如自以为是的艺术设计师)。

笔者认为,“自主建造”的模式在现今中国乡村社会的新建过程中,应该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式,它能充分满足人们各自的需求,表达人们的愿望。

那么,如何使这些“复杂需求”的基础上的“自主建造”和谐统一呢?关键在于对自主建设需要有一个有序统一的整体控制,让村民在一种有序统一的控制下,实现自身不同的空间需求,构建丰富多样的乡村空间。

于是,在这里提出“整体控制下的自主建造”的建设模式。

4.2 乡村空间自主建造模式的具体应用。

“整体控制下的自主建造”模式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步骤及内容进行:

4.2.1 第一步——从实际调查中,提取统一的基本格局。

首先,在对农村建房规定进行详细解读、及对绕城村村民进行实际调查后,我们提取出一个当地村民整体认同的一个单元住宅的基本格局——面宽三开间,进深12m的宅基地;层数三层加阁楼层;南侧院落。(图5)

另外,从以往一些村的建设经验中我们认识到,村民今后侵占公共空间发展未来空间的行为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与其让村民在无任何限定条件下任意发展未来空间,何不事先便对村民处理未来空间发展进行一个范围限定?因此,我们对南院空间用片墙限定了一个弹性范围,这个范围借用了部分公共绿化,使空间利用更大化(从空间利用角度来说,在不进行大面积空间隔断的前提下,底层的公共绿化空间的借用是合理可行的)。

4.2.2 第二步——各空间要素的多种可选性。

在第一步提取的基本格局的基础上,对决定住宅空间形态的几种重要元素——屋顶、露台、阳台、雨棚、楼梯、车库等(以下称为空间要素),设置体现不同空间形态的不同选项。可让村民根据自身需求对各要素进行自由选择。

4.2.3 第三步——让每户村民对各空间要素进行选择。

最后,我们将以上各空间要素的选项表发到村里的每户人家,每户村民根据自身的需求对各空间要素进行选择。之后,根据村民的选择意向,我们统计提炼出几种类型的住宅格局,并进行更详细的规划设计。

例如,根据老李家的选择结果,勾勒出老李家的基本空间格局(图7):

4.2.4 “整体控制下自主建造”模式的指导下,乡村空间随时间不断发展演变。

乡村空间在“整体控制下自主建造”模式的指导下,空间随时间不断发展演变,以下是我们所勾勒出的空间演变示意图。(图8、9、10)

刚刚建成时,根据不同村民的不同需求,构建不同造型格局的住宅,丰富多样的住区空间形态初显风貌。

建成两年后,乡村空间不断多样化,有些被作为公共交往空间使用,有些院落空间被村民界定划分,绿化不断成长,丰富的生活场景在各个角落中逐渐上演。

建成五年后,乡村空间更加丰富化。一些绿化已长成,围和出一些公共交往空间,村民对各自院落空间领域的围和不断加强,院落空间的功能也更加多样化(被作为车库、店铺或活动场所等)。丰富的生活场景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5、小结——“整体控制下自主建造”的模式的意义

“整体控制下自主建造”的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它突破以往自上而下的被动型的农村建造模式,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强调使用者与营造者之间的互动与整体性,表现使用者本身的需要与愿望,尊重使用者的意愿,营造多样化的丰富意趣的乡村空间。

这种建设模式在满足村民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乡村貌特征,延续乡村肌理,使村民重温乡村归属感;“空间是生活生产方式的依托平台”,这种建设模式所构建的乡村空间也正是真实反应了当地村民的最本真的生活需求与状态,自然地构建属于乡村本身的空间特色(而非人为地营造特色风貌);并为乡村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弹性的平台,使其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被丰富活跃,体现乡村所特有的生机与活力。

图片来源

图1来源于http://news.9ask.cn/fcjf/hot/201001/299414.html网站图片——华西村新农村大楼

图2、3、4来源于《杭州市西湖区双桥区块绕城村规划设计》中期文本,笔者为文本制作小组成员

图5、6、7、8、9、10课题研究小组成员自绘

摘要:该文基于我国快速城市化及城乡结合部乡村建设的混乱状态的基础上,立足于城乡结合部的现实需求,并在“传统乡土建筑自主建造”的模式启发下,探索一种建造者与使用者互动统一的、充分体现乡村自身的需求与建造愿望的一种乡村空间的建造模式——“整体控制下的自主建造”。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结合部,整体控制,自主建造,互动统一

参考文献

[1]鲁道夫斯基B.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林宪德译.台北:大佳出版社,1987.

[2]拉普卜特A.宅形与文化.常青,徐菁,李颖春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地理学报,199804:365-371

上一篇:机械导论下一篇:赛艇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