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悖论范文

2024-08-04

发展悖论范文(精选11篇)

发展悖论 第1篇

1 高校“教师本位”缺失的表现

1.1 高校重视行政官员胜过重视“平民”教师

中国大学和一些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显著的差异就是:前者是行政官员治校, 而后者是教师治校。在行政官员治校的大学, 行政权力指挥学术权力, 没有担任一官半职的教师是很难支配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的, 比如说, 相同职称的教师, 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比不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 在科研经费的申请上、在占有学校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和岗位津贴、奖金、获奖、评职称、出国等方面, 前者机会远远大于后者。而且, 有一定行政职务和地位的教师在教学和学术评审方面有着无形的影响, 可能会导致评审不公正的情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平民”教师成了弱势群体, 有的教师为了有个更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就努力想谋个行政职务, 有的甚至不惜放弃教书与科研。可以说高校“官本位”现象从来就没有像今天这样盛行。

1.2 高校教师重视金钱胜过重视教师本职

目前, 高校教师, 尤其是许多“平民”教师对自己的工资产生了强烈不满。教师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工资单在网上“晒”, 并抱怨自己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许多高校学生也有一个印象:好象一部分高校教师除了上课就是为了改善生活和物质上的相互攀比而四处奔波找“外快”, 以致于自己不能经常和老师进行学习上的交流和沟通。

1.3 高校重视金钱胜过重视教师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 培养祖国下一代接班人。有的专家指出:现在大学校园文化已经出现了商业化, 许多大学校长已经官员化, 不再是教育家, 且存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 不少商人都戴上了“教授”头衔, “这是可悲的”。有的高校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本科、硕士和博士等一再扩招, “有一个博导带了35个博士生, 简直是误人子弟”。还有的高校为了提升自己所谓的名气和经济效益, 聘请社会上的一些没什么学术背景和文化涵养的成功商人、娱乐圈红人当教授, 无形地向大学生们灌输着金钱至上的错误价值观。

2 高校“教师本位”缺失的原因

2.1 高校体制中的官僚主义

我国官僚主义体系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广泛主导地位, 是由我国传统文化、大一统理念和专制主义思想所决定的, 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平衡, 并在自我维系机制中得到强化。合理的官僚体制的一般精神包括形式主义和用规章细则来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新中国成立后, 大学一直被视为国家的事业单位, 套用国家行政单位的管理体制,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管理机构, 形成了上令下行的行政管理方式, 以至严重削弱了大学内的学术权力。大学科研人员为了获得资源, 常常不得不向行政权力倾斜, 以满足行政目标的需要, 从而造成科学研究的世俗化和应景化泛滥。

官僚主义在大学中的普遍盛行形成行政权力在大学决策中的主导地位, 使得行政人员而非教师成了支配学校的核心, 行为价值不取决于教育价值、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而是取决于它与行政权力的忠诚度, 而且产生机构膨胀, 冗员过剩, 部门和个人都热衷于升格, 这必然会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大量资源消耗于非教学科研的行政和准行政行为。

2.2 高校教师工资制度的缺陷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GDP的2.82%, 在全球120个国家中位于90名之后, 是世界上教育投资最少的国家之一;教育机构负债非常严重, 去年中国社科院的一份权威资料显示, 2005年以前, 单是我国公办高校的贷款额便有约2000亿元。除去高校一大帮行政和后勤人员的开销, 这使得大学的财务资源严重不足。目前, 许多没有行政职务、没有教授头衔、没有科研项目的“三无”教师的月工资就只有一、两千。而且, 高校教师的工资基本上就由硬性工资组成, 由工龄、职称、工作安排等来衡量, 缺乏激励性, 不能体现教师在学术和教学做出贡献后的回报。

2.3 高校教师对自我价值认识的偏差和大学校园文化的扭曲

高校教师作为以教育、培养学生为职责的专业工作者, 其最大价值就是在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上。然而目前大学里已不再流行追求学术自由, 相反, 官僚主义和商业文化氛围比较重, 人与人之间都比较关心金钱和利益得失。一些教师经不起世俗的诱惑, 削减了其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锐气和个性, 将钱、权、利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而将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放在其次, 甚至看成兼职, 这严重偏离了人民教师的伟大意义。

3 对确立“教师本位”, 提高学术水平的建议

3.1 高校官僚主义体制的改革

(1) 行政与教学二分。

伍德罗·威尔逊认为:行政与政治不同, “行政管理的领域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 它与政治领域的那种混乱和冲突相距甚远。”受伍德罗·威尔逊行政二分理论的启发, 笔者认为高校行政与教学科研也相距甚远, 二者并没必然联系, 但如今高校正是由于二者的纠结, 才使良好治校和学术发展充满重重阻碍, 因此应当采取措施使二者分离。

第一, 高校行政人员的专业化——高校行政人员从公务员选拔中产生, 由教育部任命。此措施相当于高校将其行政管理工作“外包”给了教育部, 实行行政管理和教学二分, 有利于保证教育质量, 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大学中的行政管理目标是维护教育秩序, 保证各项学术活动健康、顺利地进行, 促进学术事业的发展。但有的教师整天忙于一些日常行政工作, 很少有时间和学生接触, 甚至连走上讲台都是一种奢侈, 这不算是合格的人民教师。所以高校应该严格实行教师不得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制度, 更不许直接将教师提干, 除非通过公务员资格考核, 并且从政后就不许再从事教育事业。另外, 教育部门应对高校教师或大学生考取高校行政人员给予一定优惠, 因为相比之下, 他们更了解大学, 更能适应大学的管理工作。

第二, 教师的专业化——高校教师只负责授课、指导学生学业以及学术科研工作。高校教师不得从事学校行政管理工作, 但一些有思想、工作能力强的教师可以充当高校行政人员的智囊团, 并且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领取一定的补贴, 但不得拥有任何行政权力。这有助于专门研究高校管理的教师帮助国家推进高校发展。作为教师, 就应该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付出, 不要为了追逐功名利禄而忘了本职, 所以教师就不用操心学校的具体管理, 如果其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就直接向教育部相关部门反映, 罢免高校中的相关管理人员。

(2) 精简高校行政及后勤人员, 把大学行政权力的行使限制在服务的范围内。

目前一些高校非教学工作人员占整个教职员工的比例过高, 使组织运作不方便, 而且会增加不必要的办学成本。因此, 精简行政机构, 压缩非教学人员的比例, 不仅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办学效率, 也在结构上为教育资源更为公正的分配创造了可能。高校是以教书育人为主要职责的地方, 所以教师是高校工作人员中的主体, 而其他部门包括行政部门在高校中其实都是附属部门其设置主要就是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服务。这一措施也符合目前大力推行的构建精干高效、服务型政府这一社会趋势。

3.2 改善高校教师的工资制度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 1996年以来一直达不到发展中国家平均比重4.1%, 这使得大学的财务资源不足。加大国家教育经费投入, 提高教师基本工资,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 才能保证教师有可观和稳定的收入, 使其安心地从事教育和科研。再者, 高校应实行绩效工资制, 完善绩效评定的指标体系。高校教师的岗位绩效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补贴组成。其具体构成可由以下公式来生动详细地表述:

高校教师的岗位绩效工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补贴= (岗位工资+薪级工资) + (超额劳动工资+异质性绩效工资) +津补贴= (岗位工资+薪级工资) +[超额劳动工资+ (学术贡献奖金+所指导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及道德奖金) ]+津补贴

学术贡献奖金额=学术贡献指数×学术贡献奖金总额 (由国家财政部拨款给高校)

所指导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奖金额=所指导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及道德指数×所指导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及道德奖金总额 (由国家财政部拨款给高校)

学术贡献指数主要是考察教师在教学和学术贡献方面的情况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因子。所指导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及道德指数实行正负指数制, 主要针对高校学分制导师、硕导、博导, 考察他们所指导的学生的综合素质, 包括学习、科研、实践, 尤其是思想品德, 以唤起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感, 加强师生交流, 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3.3 引导教师对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 纯洁校园文化, 倡导投身学术之风

首先, 高校应重视学术, 纯洁校园文化, 树立“尊师重教”的正确价值观。教师一职自古以来就被看成是最崇高、最伟大的职业, 教师无私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是需要博大的胸怀的, 没有教师, 一个国家的文化就得不到传承。所以, 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教师, 关注教师的需求, 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是对他们最基本的尊重。教师们也应该把自己教书育人的本职看成是最神圣的使命, 多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责任。高校管理者也应该严格减少校园商业文化, 大力提倡投身学术。其次, 鼓励学术竞赛, 加强学术界在国际间的交流。推进中国学术发展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大力提倡学术竞赛, 无论是在国内, 还是在国际上。只有相互学习、相互赶超, 才能为中国学术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当然, 我国学术水平和国际先进学术水平还有一段距离, 这就需要专家学者们虚心学习, 承认差距, 不焦不躁, 在努力钻研的同时, 培养优秀的后继之人, 最终实现中国学术水平的飞跃。

参考文献

[1]不少商人都戴“教授”头衔, 可悲[N].羊成晚报, 2008-10-19 (1) .

[2]周松青.官僚主义与大学体制的现代性重构[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5) :1-4.

[3]马克斯, 林荣远, 韦伯.经济与社会 (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4]刘尧.我国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平衡[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5) :47-50.

[5]竺乾威.公共行政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15) .

发展悖论 第2篇

投票悖论是严格的逻辑悖论吗?--投票悖论逻辑结构浅析

严格意义上的逻辑悖论有三大构成要素: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严密无误的逻辑推导、能够推出矛盾等价式.投票悖论是指在群体选择的投票决策过程中,根据潜在的公共背景知识:理性人假设、传递性规则和多数规则,投票群体最后得到自相矛盾的投票结果,而这一矛盾结果是经过严密无误的逻辑推证得出的,因此投票悖论是一种典型的逻辑悖论.

作 者:刘春生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1(1)分类号:B81关键词:逻辑悖论 公共背景知识 多数规则 偏好顺序

发展主义与消费主义的二元悖论 第3篇

吴先生在书中论证到,毛泽东时代的重化工业发展道路,导致了经济效率的低下,人民生活的低水平维持,而改革开放以来重新调整发展思路,从而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至此,笔者认为,沿着吴先生的思路,我们可以将问题推进到一个更深的层面来思考,即所谓的中国增长模式的抉择,就是如何在发展中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中尤其是在发展初期,都会遇到这一问题,但在当代中国发展的语境下,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以至于关切到中国增长模式的抉择。

就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来看,发展主义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历史类型。早期西方的资本主义是以私人企业家为主力军的,奉行的是一种勤俭节约的资本主义精神,也就是韦伯所讲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正是靠着这种勤俭节约的资本主义精神,西方的资本主义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也就是马克思所讲的“资本主义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了比资本主义前几千年创造的还要多的物质文明”,也就是说,在西方工业文明初期,主要表现为一种高积累、低消费的发展主义。而当代西方则进入了以消费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经济学上的突出表现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是以需求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在这里,消费主义与发展主义并不是相对的,而是发展主义的一种形态,消费主义只是与提倡勤俭节约的早期发展主义相区别。

就中国的发展而言,作为一个后发的现代化国家,自近代启动现代化以来,就一直面临着早发现代化国家在发展初期所面临的发展主义的主题,所以,我们看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又一次启动了发展的航程,与西方国家的早期工业化进程一样,同样面临着资本缺乏的限制,只不过西方早期的发展是以私人资本家为主要推动力的,而新中国现代化的又一次启动则在当时特定的国内国外环境中选择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并且中国的发展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相比,其环境和条件更为恶劣,面临着除资本之外的更多的结构性限制。由此,中国的发展更需要一种勤俭节约的精神,这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一条普遍性的规律,这说明当时党和国家的领导集体对经济是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的。

在发展战略上,我们提倡勤俭节约,与早期的西方工业文明一样,奉行的是一种高积累、低消费的发展主义,“勒紧裤腰带搞建设”,在城市实行的是凭票消费的供给制,定量消费;在农村,通过人民公社这一强有力的权力系统和提取系统提取了大量的资源,为新中国的早期工业化提供了较多的资源,从而初步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尤其是处于基础性地位的重工业体系,虽然有的还比较粗放,也就是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所诟病的“高消耗、低产出”,但有两点对后来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基础性的影响。一是这些产业的机床和生产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新中国第一代自己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熟练的技术工人;二是,工业体系之间以及整个产业结构之间是相互配套的,在人民公社时期,我们正是靠着自己的工业体系尤其是重工业体系为我们的农业生产配备上了现代化的机械,从而走出了传统社会农业发展的历史循环。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后,由于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放弃了上述发展战略,从而使中国的重工业体系遭到了重创,许多重工业基地如东北重工业基地等相继陷入了困境,与此同时,中国的产业结构出现了一种典型的“轻型化”现象,沿海发达地区的轻工业如电子、纺织等发展起来了。这里同样有两个问题:一是这些行业的生产线大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我们的企业处在产业链条的末端,获得的收益极小,并且极易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从而危胁国家的经济安全,我们本想以市场换技术,可这些企业需要的只是打工妹、打工仔,为了巩固资方在谈判中的优势地位,根本不会去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技师都是从国企挖过去的,并且出现了高级技师奇缺的现象;最为重要的是,这种轻型化的工业体系具有外向性,与国内其他行业和产业并不配套,是断裂的,这样一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就会越来越依附于西方的经济体系,而作为一个大国,在这种发展路径之下,在比较优势之下,在从主要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性分工体系中获得短暂的好处并带来短暂的繁荣之后,因为丧失了自主的发展能力,终究会陷入到畸形的经济发展之中,这在很多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已得到了充分而鲜明的体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拉美化”现象。

所以,新中国成立后集中力量搞建设,使当时人们的消费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提倡“缝缝补补又三年”,勤俭节约,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真正的韦伯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精神”,而非主流经济学家所理解的“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当然,这里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问题是,党和国家提倡“勒紧裤腰带搞建设”,在管理上,同样表现出了一种高超的领导艺术,首先从意识形态上树立了“劳动光荣”、“节俭是美德”的主导地位,有意识地营造了与低消费相应的消费文化,建构出了一种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关于消费的新理念,使人们并不以节俭朴素为耻,而是引以为荣,其次,在这一时期,国家在从制度安排和意识形态上将高积累、低消费作为一种主导的发展战略的同时,也从制度安排上设计了一整套的福利制度,比如农村合作医疗、低廉的教育等,最大可能地降低老百姓的风险,并降低他们的开支。从而最终使新中国一跃而为世界第六大工业国,新中国所取得的这一成就与马克思所赞扬的早期西方工业文明相比并不逊色。

小水井文化的发展悖论与思考 第4篇

1. 小水井村独特、本真的文化状态。

原生态文化, 通常是指那些没有被特殊雕琢过, 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表演形态。小水井村位于海拔2300米的半山腰, 由于历史、环境、交通等因素, 在现代化道路没有修成之前, 高山阻隔了村民与外界的交流, 他们生活在本真里, 无其他价值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艺术, 是人类灵性的张扬、情感的奔放。越是忠于内心, 越能创造和演绎出完美的艺术。苗族在迁徙过程中只有本民族语言而没有本民族文字, 在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和窘迫的生活条件下, 人们只能更多的关注内心的安宁, 用歌声寻找情感的出口, 通过歌声展现生活。小水井村民的歌声通常以口头传承, 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 音乐是他们生活的必需品。每一次的歌唱, 都是内心的深情倾诉, 歌声中表达的是对生命朴素的爱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2. 商业演出, 喜忧参半。

近年来, 从农村舞台到国家大剧院, 小水井农民合唱团成为一个知名文化符号。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水井人没有想到, 为了信仰和内心的歌唱也能赚钱。从生存角度讲, 合唱团走入市场进行商演获取收益, 是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快速而有效的途径。然而, 商业化会带来很多负面的东西, 若为赚钱而表演, 反倒失去了那种为信仰而唱歌的难能可贵。

一个封闭山村的美声合唱, 初步进入市场之后, 未来的道路将如何走下去?商业演出, 是否会脱离原轨?徘徊在信仰与生存、原生态与商演、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选择当中, 小水井村该何去何从?

二、艺术管理的角度看小水井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以各种表现形式出现的民族文化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经济价值。一方面, 为推动文化保护和继承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 使得民族文化作为国家文化资源的重要部分得以重视和发扬。而另一方面, 民族文化资源以及长久以来构建的民族文化生态也在遭受着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带来的破坏。

在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今天, 小水井合唱团所具的特性已形成了一种“小水井文化”, 吸引了越来越多文化人音乐向往, 他们美妙的歌声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这是小水井蕴的财富, 对于今后小水井村所在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小水合唱团继续保持独特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文化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 笔者认为小水井村文化发展应注以下几点:

1. 小水井文化的保护应尊重村民的内心诉求。

小水井村因合唱团有了名气, 而400多位村民们依然过着贫困的物质生活, 他们希望用歌声来改善生活, 希望通过“小水井合唱团”这块招牌脱贫致富。

小水井村的文化现象和其它原生态村庄不同, 它不是一种纯原生态文化, 只是将一种外来文化和自己的文化合二为一, 小水井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宗教信仰, 宗教是村民们的行为准则, 这为有效保护艺术文化提供必要的保障。政府应当尊重苗族同胞的信仰自由, 通过政策、物质等扶持使他们内心尊严、主人翁地位不断提升。在尊重民族宗教文化独特性的基础上, 善用文化资源来提高生活质量和经济水平, 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2. 小水井文化的保护应多渠道创收。

小水井合唱团的音乐形态是以宗教为背景, 巴洛克为主体, 世界同类经典为素材而打造的民族乡村音乐模式。对小水井音乐形态应予以制度保护并建立行之有效的传承机制, 同时可通过建立小水井艺人档案、强化艺人演唱技法技巧、给予非遗传承人及艺人补助等方式保护其固有的音乐形态。

小水井民俗以苗族文化传统为载体, 以苗族文化表现形态为特色, 因此, 可打造苗族风情生态村, 将诸资源与旅游有机结合, 使之产生经济效益。小水井村具有苗族特色的民居、服饰、习俗等都是亮点。一些措施如:设立苗族风情旅游景点、建立小水井文化生态保护区域、吸引人们参与体验苗族生产和生活方式等。此外, 推出当地特色土特产品, 如苗家炒茶, 村民可以苗家茶招待游客, 让游客身临其境在品茶同时感受小水井农民的天籁之音, 并通过赠送合唱音像制品等方式宣传小水井合唱团的艺术魅力, 有效地开发小水井村的市场资源。

三、立足文化之根, 在商业中发展艺术。

一些音乐家及文化人认为, 小水井村只有继续保持它的落后、蒙昧, 才能保持艺术的原汁原味。然而, 保护不是静止、孤立、片面的, 发展的实质是要更符合人们的诉求, 尽可能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都得到最大满足。小水井人对富裕的向往毋庸置疑, 在宗教信仰下的小水井人已有共识:追求物质是无罪的, 有罪、无罪取决于追求物质的出发点和心态, 他们在创造精神财富的同时也理应获得物质财富。

在文化保护和发展上, 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不否定保护、不放弃发展, 要使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及社会价值得到充分显现, 大大增加其文化活力。既让外界认识、欣赏到小水井村淳朴的民俗民间艺术, 又使得作为艺术表演者的小水井村民有着演绎的积极性, 将小水井村的原生态文化资源善加利用, 使之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来源, 艺术灵感来源, 和市场开发来源。

摘要:云南省富民县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 是一支少数民族农民业余合唱团。他们的天籁之音赢得了全国乃至世界的赞誉。而伴随着商演的增多, 能否完好的保持原汁原味的艺术特色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原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问题入手, 探讨小水井文化的健康发展之路, 寻求一条兼顾艺术文化与经济效益双赢的道路。

关键词:原生态文化,商业化,保护,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红主编.《世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发展趋势》, 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

[2]金光著.《艺术与社会》, 中国戏剧出版社.

管理悖论(定稿) 第5篇

一个小镇上有个理发师,他宣称“我只给那些不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么,他该不该为自己理发呢?

这个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悖论,仔细琢磨一下你就会发现,无论他给不给自己理发,都会违反自己的宣言。

理发师陷入了困境。

不幸的是,悖论不仅存在于故事当中。生活中,悖论无处不在。

如何与老板相处的比较融洽,而又能保持合适的距离(古人曰伴君如伴虎)?

如何与下属打成一片,而又能保持自己的权威?

如何给客户充分的承诺,而又不损害公司的利益?

如何给员工充分的激励,而又保证自己的那一部分收入?

如何给子女良好的照顾,而又能让他/她们在生活中经历风雨的洗礼?

„„

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不确定性就构成了各种各样的“悖论”。人们总希望在早晨出门之前确切地知道今天会不会下雨,但可惜至今我们的气象台做的仍然不够理想。

身处不确定的漩涡当中会让我们觉得痛苦,但正如老子所说,“有无相生”。“对确定性的迷恋阻碍我们对本质意义的探究,事实上,正是不确定性促使我们人类开发出自己的潜能。”

对悖论的管理成为优秀企业与平庸企业的分水岭。

企业需要积极地变革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吗?当然。那么请注意,积极的变革恰恰需要稳定的基础。成功的管理者会在领导变革时牢牢把握那些促成稳定的关键因素,使之如灯塔一般引导组织前进。

企业文化重要吗?当然。企业文化通过对员工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对组织战略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对企业文化改造的时候,又不能仅仅盯着企业文化本身。优秀的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的时候,更多地关注领导者的风范、企业的愿景以及组织内的竞争气氛的营造等。

“改造企业文化既要单刀直入,又要以迂为直”。这是普华永道咨询公司的《管理悖论》一书中指出的五大悖论管理原则之一。

既然悖论无处不在,听听顶尖咨询公司的专家们通过大量研究提炼出来的如何管理悖论的建议,应当是一件可以试试的事情。

发展悖论 第6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生产力,资本扩张,经济悖论

20世纪60年代初, 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他著名的演讲《人力资本投资》中正式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 从此开创了经济学的一个崭新的理论:人力资本是人的教育、知识、技能等的综合体, 它存在于高级人力资源中, 能够带来未来收益的增加。

本文无意继续沿着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范式再构筑一个引入了人力资本因子的经济增长模型, 以此来说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 而是试图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机制出发, 以资本的逻辑说明为什么人力资本会从这种生产方式内部产生并逐渐取代物质资本成为贡献率最大的资本形式, 以及作为一种新的资本扩张形式, 人力资本对于生产力发展的意义何在, 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借鉴意义何在。

一、资本扩张的经济悖论

马克思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1]显然,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组合方式有所不同。比如, 在原始社会中, 劳动者的体力是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 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不是劳动者的体力而是生产资料成了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物质资本为核心的资本增殖被人力资本逐渐取代。这需要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说起。

资本要在市场竞争中进行扩张, 必须通过剩余价值最大化, 以及资本的最大化实现。通过雇用工人来生产并占有剩余价值, 是资本的固有本性。但市场上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 驱使各个企业争相扩大生产规模, 从而在市场上获得生存权利。这种压力进一步迫使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 尽可能压低工人的工资, 由此导致工人消费的最小化。在生产技术不变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中, 这一趋势表现为工人的“绝对贫困化”, 而在生产技术发生变化的相对剩余价值生长中, 表现为工人的“相对贫困化”, 这种贫困化趋势是处于市场竞争状态的资本力量的必然规律, 只要资本力量存在, 这种贫困化趋势就不会消失。

另一方面, 在剩余价值全部由资本家所占有的情况下, 剩余价值一部分由资本家作为收入消费, 另一部分用作资本。在总量一定的剩余价值中, 这两部分中的一部分越大, 另一部分就越小。于是, 资本家就面临如下矛盾处境:他既有作为人的享受欲, 又有作为“人格化的资本”的积累欲。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了资本增殖机器, “资本家不过是这个社会机构中的一个主动轮”, 必然要执行资本的意志进行积累。此外,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使投入工业企业的资本有不断增长的必要, 由于资本之间广泛的技术关系与市场关系, 资本的积累与循环在不断继续, 迫使资本家必须始终追加资本。以上层层力量使资本家不得不克服其享受欲, 而将其占有的剩余价值尽可能地转化为资本。

总而言之, 强大的资本力量驱使资本家尽可能减少劳动者的消费以剥离出最大剩余价值, 同时克制自己消费欲望并同时使工人的消费降低, 从而将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它是资本扩张的前提条件, 但资本的扩张最终必然带来消费品的迅速增长, 其增长速度必然超过消费的增长速度, 由此引起生产过剩。过剩产品形成资本积压而无法循环, 价值增值无法实现, 再生产无法持续。这些资本的闲置必然使劳动力失去就业条件, 致使劳动力过剩, 失业人口增加, 社会工资总额减少, 进一步降低社会购买力, 使产品进一步过剩。过剩产品再引起资本过剩, 资本过剩进一步加剧劳动力过剩, 如此形成了“产品过剩—资本过剩—劳动力过剩—产品过剩”的恶性循环怪圈。[2]这就是资本扩张的“经济悖论”:以克制消费为前提的资本扩张, 产生的结果却是消费品增长而导致的过剩, 从而破坏资本扩张的前提条件。

这种悖论性的困境不可解性在列宁的表述中得到了深入的阐释:“生产的发展 (主要是国内市场的发展) 主要靠生产资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并且显然是矛盾的。这是因为‘为生产而生产’, 生产扩大了, 而没有相应的扩大消费。……正是生产扩大了而没有相应地扩大消费, 才符合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及其特有的社会结构, 因为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而资本主义的特有结构却不让人民群众利用这些技术的成就”。[3]

二、人力资本作为“经济悖论”的调适机制

从以上的分析很容易得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终将走到尽头的观点, 经济增长必然也将中止。然而, 我们发现, 历史并没有像逻辑分析的那样,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走向灭亡。这不仅是因为政府开始积极干预调控市场, 投资公共事业, 发展社会福利, 同时也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先进的力量在不断的起着调适作用, 缓和着资本扩张对增长产生的阻力, 推动生产力突破层层障碍向前发展。

事实上, 作为生产力的主体, 人的素质始终决定着生产力的层次, 人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 人的需求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动力, 而人的综合状况是衡量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尺度。它在劳动中占主导地位, 是能动的要素, 是活的劳动, 它的能动作用直接影响生产过程的进行、控制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所以, 人作为生产力的主体一直以来是生产力的最活跃的要素。但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 虽然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对生产起着正面的促进作用, 却由于劳动工具的简单, 以及生产关系的简单, 技术力量的薄弱, 经济增长显然更多的体现于物质资本的累积中, 资本的大规模、快速积累还是要以牺牲人的需求、人的发展为代价的, “社会本身的普遍发展, 由于在对劳动的关系上这种发展被资本所利用, 所以对于劳动来说资本的生产力起作用, 因而也表现为资本的发展, 而且, 越是随着这种发展而发生的劳动能力的贫困化, 至少是大量劳动能力的贫乏化, 就越是表现为资本的发展”。[4]但是, 随着物质资本积累的发展, 生产的消费目的性终将凸现。当物质资本的进一步积累在资本扩张过程中不断受到消费制约时, 一旦把投资的对象转向生产中的人, 相当于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投资渠道, 将消费的扩大纳入到生产扩大之中。

“好多我们称之为消费的东西, 就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5]虽然劳动者在支出各种消费费用时, 有一部分费用与未来导向性无关, 它满足了人们的消费偏好而丝毫不提高人的生产能力, 仅仅只是为了使现在获得效用的满足, 这一部分支出代表纯粹的消费。但是, 很显然存在相当大的一部分消费, 具有投资的性质, 例如, 用于教育、保健以及为了取得良好就业机会而用于国内移民的费用, 这些费用的目的不仅在于满足劳动者的现时需要并且在于生产出未来可供应用、获利的资本, 具有明显的未来导向性。而被我们称为投资的员工培训、信息服务, 对于劳动者本身来说也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方面必须的消费。因此, 当劳动者的这一部分消费不断增加时, 人力资本也就获得了积累, 而当人力资本在不断积累时, 曾经制约物质资本扩张的消费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

在以物质资本为中心的阶段, 物质资本不断积累, 由此导致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而生产发展的对立面却是消费的萎缩或者不发展;而当人力资本处于积累的位置, 人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是统一的, 生产中的投资同时也是人的消费。坚持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 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普遍消费过剩所以会发生, 并不是因为应有工人消费的商品相对地‘消费’过少, 或者说, 不是因为应有资本家消费地商品相对地‘消费’过少, 而是因为这两种商品生产过多, 不是对消费来说过多, 而是对保持消费和价值增殖之间的正确比例来说过多;对价值增殖来说过多”。[6]保持消费与价值增殖之间的正确比例, 是由资本的利益决定的, 人力资本的价值增殖正需要消费相应的增加, 这样在消费、投资与生产力发展之间, 循环中的障碍便一定程度上被大大缩减。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普遍的资本形态, 既是资本力量扩张产生的结果, 又是资本力量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作为适应于一定社会生产力条件下的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 它促使人类重返生产活动的中心, 大大拓展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空间。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在发展自身的同时缓解了资本扩张的“经济悖论”, 从而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的调适器。

三、优先投资人力资本,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如上文所述, 人力资本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说, 人力资本投资也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目前, 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仍在困扰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 我国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影响的同时, 也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上继续前进。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 1952年至2008年, 扣除价格因素, 我国GDP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 经济总量增加77倍, 位次跃升至世界第3位。折合成美元, 我国2008年GDP为3.86万亿美元, 当年人均国民总收入已达2 770美元, 按世界银行标准, 我国已经由长期以来的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7]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应对挑战的重要发展时期。这一阶段, 我国劳动力供应最为充裕、人口抚养比低、储蓄率高, 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 已经具备了广泛的社会基础、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十分有利的人口发展条件。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增加, 投资幅度增大, 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 多渠道投入的结构已见雏形。“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8]的战略理念, 已经是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的一个亮点。

但由于受种种因素制约, 我国人力资本投入水平还比较低, 而且布局不合理、结构失调, 地区间投入不平衡, 这些问题导致我国人力资本存量迟迟得不到迅速、有效的增加, 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就2009年来说,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刺激经济的增长, 并从财政收入中拿出4万亿元来用于扩大内需。在这一方案中, 大部分资金将会被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如铁路、港口、水泥、钢铁、机械、电网建设、安居工程、地铁项目等等。国家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等的投资力度来避免经济出现严重滑坡, 缓解失业压力是很有必要的做法, 但是, 如果考虑到中国生产力发展方式以及我们在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的种种遭遇, 我们就会发现, 我国当前在刺激内需方面仍然忽略了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至关重要的软性基础设施即人力资源或人力资本的投资。

因此, 我们迫切需要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

首先, 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 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我国目前人力资本投资乏力, 正是由于我们历来强调物质资本投资优先, 在资金的分配中忽视甚至压低投资回收期长的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国家提出要重视创新, 加大创新力度, 通过创新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新的主体是人, 但如果没有具有足够的知识、技能、经验以及创新精神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队伍, 创新经济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 要解决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的问题, 就要拓宽眼界, 树立人力资本投资观念。充分调动全社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使全体公民充分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另外, 应动员多方力量, 不仅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性作用, 企业也应加强人力资本意识, 从自己所处的微观环境出发, 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 从个人方面来看, 还要鼓励家庭对教育进行投资, 将教育投资作为家庭中最主要的投资。

第二,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 要保证人力资本投资总额占GNP的一定比例并得到稳步的提高。在经济取得高速增长的情况下,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使其在绝对量和相对量方面均得到显著的提高;争取把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较快提高, 并向发达国家靠拢。要处理好总投资中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比例, 在保证经济增长, 物质资本投资增长的同时, 人力资本投资也相应得到增长。而且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 人力资本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三,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同时积极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改变我国目前三级教育结构比例失调的状况。继续加大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快教育的产业化进程, 改变国家单一投资办学的格局, 鼓励民间投资教育, 并创造条件吸引外商投资与教育, 早中外合作办学的道路, 转变教育观念, 实施终身教育和职业培训。宣传终身教育思想, 在各个领域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重视职业培训, 使其由单方面培训转向多层次培训;加大对专业性人力资本的投资, 积极培养专业性技术型人才。逐步建立统一的人才市场, 从而降低人力资本投资的行业专用风险及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地域风险, 加快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这些措施必将促进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资本的逻辑证明积极投资人力资本将有助于缓解生产力发展中积累与消费的矛盾, 而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也表明, 只有建立在人类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尽管人力资本扩张也将存在着许多不可避免的矛盾, 但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来说, 我们所要做的正是要善用这种力量, 把它引导到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社会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44.

[2]鲁品越.资本逻辑与当代现实——经济发展观的哲学沉思[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108.

[3]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76-17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41.

[5]西奥多·P.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0: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437.

基于罗素悖论的函数悖论 第7篇

关键词:函数,概念,悖论

函数是现代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贯穿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各个阶段, 在各种类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函数都是最基础的数学概念之一, 但大多数学生却不甚理解函数这个概念的内涵, 常常是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请看下述三例:

例1 设{fn (x) }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列, 则建立如下映射, g:{fn (x) }→N, fn (x) ∣→n, 即n=g (fn (x) ) , 该映射是函数吗?为什么?

例2 设2003数本班全体学生构成集合A={s1, s2, …, sn}, 集合B={ (姓名, 性别, 籍贯, 出生日期, 政治面貌) }, 则建立如下映射, h:AB, 学生∣→ (姓名, 性别, 籍贯, 出生日期, 政治面貌) , 该映射是函数吗?为什么?

例3f={ (x, y) ∣x∈R, y=cosx∈[-1, 1]}⊆R×R={ (x, y) ∣x∈R, y∈R}, 试问:f是函数吗?为什么?

下面, 本人对函数概念进行整理和注解, 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同时, 权作同行交流探讨.

一、函数概念的介绍

1.产生阶段

16世纪, 随着自然科学对物体运动研究的深入开展, 尤其是对各种变化过程和各种变化着的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研究, 促使数学学科产生了变量和函数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函数概念来源于现实生活, 产生在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不断探索过程之中, 所以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和把握, 要充分尊重它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

2.发展阶段

(1) 原始概念.“函数”这个数学术语首先是由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提出来的, 他定义的函数的含义是指关于曲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以及一些线段 (如弦、切线、法线等) 的长度.根据此函数定义, 坐标、弦长和切线都是函数!显然非常模糊, 且不具体, 与我们现行的函数定义相差甚远.

(2) 第一次扩张.1748年, 数学家欧拉将函数定义为:“变量的函数是一个解析表达式, 它是由这个变量和一些常量以任何方式组成的.”1775年, 欧拉又给出了函数的另一种定义:“如果某些变量, 以这样一种方式依赖另一些变量, 即当后面这些变量变化时, 前面这些变量也随之而变化, 那么前面变量称为后面变量的函数.”上述欧拉给出的函数的两个定义称之为解析的函数概念.例如x2+x+1, (x-2) 2+y2, 等等, 这与现行的函数定义相差不多了, 只要稍作修改为f (x) =x2+x+1;f (x, y) = (x-2) 2+y2即可.见上述例1、例2、例3.

(3) 第二次扩张.欧拉在提出解析的函数概念的同时, 给出了图像的函数概念:“在xOy平面上任意画出的曲线所确定了的x, y之间的关系.”

(4) 第三次扩张.1837年, 德国数学家狄里赫莱进一步给出了函数的定义:“对于在某区间上的每一个确定的x值, y都有一个或多个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那么y叫做x的函数.”黎曼也给出了类似的定义:“对于x的每一个值, y总有完全确定了的值与之对应, 而不拘建立x, y之间的对应方法如何, 均将y称作是x的函数.”上述函数的两个定义称之为对应关系的函数概念.

(5) 近、现代函数的定义.在近、现代数学中, 函数的概念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建立在“集合”和“对应”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之上, 其定义为:集合到集合的单值对应.即非空集合间的映射叫做函数.记作f:AB, x∣→y, 或y=f (x) , xA, 集合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f叫做函数的对应法则, f (A) 叫做函数的值域.

二、函数概念的注解

现行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材中, 对函数概念的定义不外乎两种, 其一是变量的函数观点, 其定义为:“设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 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按照某个对应法则, y都有唯一的确定的值和它对应, 那么就把y叫做x的函数, x叫做自变量.”这在中学数学课本中, 非常普遍, 也比较流行.其二是对应的观点, 其定义为:“非空数集间的映射叫做函数.”但无论是哪一种定义, 都比较狭隘, 非常局限, 会误导学生, 特别是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造成隐患, 有必要对其进行探究和解释说明.

1.修 订

对于定义“设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 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按照某个对应法则, y都有唯一的确定的值和它对应, 那么就把y叫做x的函数, x叫做自变量.”把函数定义为变量, 显然与高等数学中映射的观点不相符, 给大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埋下了隐患.而定义“集合到集合的单值对应.即非空集合间的映射叫做函数.”当然也是有问题的.一是何谓单值?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值”吗?二是何谓单值对应?把现行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材中函数概念定义为:“非空集合间的映射叫做函数.”记作f:AB, x∣→y, 或y=f (x) , xA, 集合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f叫做函数的对应法则, f (A) 叫做函数的值域.强调函数是集合间的一种关系, 一种特殊的关系!这样, 既便于学生理解, 又与今后数学的学习不矛盾.

2.注释说明

(1) 当A, B都是数集时, f就是现行各种教材中函数的定义.其中A, B可以是无限集, 也可以是有限集.

例4y=f (x) =2x+3, x∈R.

(2) 当A, B不都是数集, 或都不是数集时, f仍然是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5 集合点名.叫“张三”, 就有一个名字叫张三的人答应 (假设集合中名字叫张三的人唯一) , 这就是名字集到人集的映射, 当然是函数, 而且是非数集到非数集的函数!

根据概率的定义, “随机事件A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 (数值) , 称为A发生的概率, 记作P (A) .”其实质是事件域T到无限集[0, 1]的映射, 是函数!因而才有概率的公理化定义:“概率是定义在事件域T上的一个非负的、规范的、可列可加的集函数.”

例6 抛掷两枚完全一样的硬币, 观察其正面 (国徽) 朝上的情况, 结果有且只有四种情况:正正, 反反, 正反, 反正, 分别用A, B, C, D表示, 由概率论的知识可知, Ρ (A) =Ρ (B) =Ρ (C) =Ρ (D) =14.这样就建立基本事件集合F到数集B={14}的一个函数关系.

(3) 对应关系的函数的定义.在上述“修订”中, 函数的概念比较容易理解, 但其中涉及“对应”这个基本概念, 何为“对应”?不明确, 不具体, 为了避免之, 下面给出关系的函数概念:“设f是集合X与集合Y的关系, 即fX×Y={ (x, y) ∣xX, yY}, 若 (x1, y1) ∈f, (x1, y2) ∈f, 则y1=y2, 那么称f是集合X到集合Y的函数.”比较难理解!由此定义可知, 函数是直积X×Y的一个子集合, 是一个集合!你想象得到吗?请看下例:

例7f={ (x, y) ∣x∈R, y=cosx∈[-1, 1]}⊆R×R={ (x, y) ∣x∈R, y∈R}, 即是我们常见的余弦函数y=cosx, x∈R.

3.函数亚悖论

由上述 (3) 中关系的函数的定义可知, 第一, 函数其实是一个集合!而函数是集合间的一种特殊关系, 这显然是矛盾的.第二, 既然函数是一个集合f, 那么就可以定义所有函数构成的集合——函数集A, 也可以定义一个在A上的函数, 即定义在函数上的函数!这显然也是矛盾的, 不符合逻辑.雷同于集合的罗素悖论, 这是一个函数悖论, 我们就把它称之为函数亚悖论.请看下面两例:

例8g:fD, 其中f同上, D={满射, 单射}.h:fD, 其中f是所有函数构成的集合, D={满射, 单射}.显然, g, h也是函数, 当然有hD, 而这是罗素悖论的一个翻版!我们姑且说是函数概念的亚悖论.

例9 已知集合A={1, 2, 3}, 则集合A的子集集合为F={∅, {1}, {2}, {3}, {1, 2}, {1, 3}, {2, 3}, {1, 2, 3}}, 我们可以建立F到集合A的子集的基数集合{0, 1, 2, 3}的一个关系, 且也是函数关系.

显然, 这是集合集到非空数集间的函数关系!超出了函数定义的范畴, 所以, 类似于罗素悖论的处理办法, 我们不讨论定义在所有函数构成的集合上的函数.

参考文献

[1]盛祥耀主编.高等数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数学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刁在筠主编.运筹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赵振威主编.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芝诺悖论 第8篇

芝诺 (约公元前490~约前425) 是意大利南部爱利亚人。亚里士多德在他《物理学》中记载了芝诺的四个悖论, 本文只讨论其中的三个:

(一) “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可以表述为:向一个目的地进发, 首先必须经过到达目的路程的一半。然而要经过这路程的一半, 结果这一半又成为目的地, 因而又必须先经过这一半的一半, 如此类推, 以至无穷。[1]或者表述为:在你穿过一定距离的全部之前, 你必须穿过这个距离的一半。这样下去就会陷于无止境。[2]稍后中国墨家学派有“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的表述。“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实质是关于时间、空间和运动的一个悖论, 也可以这样来表达芝诺悖论:如果空间无限可分, 那么运动将成为不可能。

(二) “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阿基里斯 (传说中希腊最善跑的人) 为什么永远追不上乌龟呢?因为他首先得到达乌龟出发的地点, 这时候乌龟会向前走一段路, 于是阿基里斯又必须花时间赶完这段路, 当赶完这段路时, 乌龟又会向前走了一段路, 这样, 阿基里斯即使与乌龟越来越近, 但他和乌龟总有一段新的空间存在, 所以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于是跑得快和跑得慢甚至不跑就同一了。

(三) “飞矢不动”。飞着的箭头是不动的。如果每一件东西在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 而飞着的东西在任何一定的瞬间总是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 那么它就不能动了。[3]类似的我国古代有“飞鸟之影未尝动”命题。

二、芝诺悖论的数学建模与理解

(1) “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的数学建模与理解:“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的数学语言表达:向一个目的地进发, 首先必须经过到达目的路程的一半, 然而要经过这路程的一半, 这一半又成为目的地, 因而又必须先经过这一半的一半, 如此类推, 以至无穷。这样, 以目的地为1, 不难建立“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的数学模型: (1/2) n。其中, 数字1代表目的地这个对象;1/2代表目的地的一半;n代表完成一次“对象的一半”的循环, 因此n取整数。事实上, (1/2) n并不具有广义的意义, 从广义上讲, 应该是一个 (1/m) n其中, m>1且是个常数。

(2) “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数学建模与理解:“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数学语言表达:向一个目的地进发, 首先必须经过到达目的路程的任意分之一, 然而要经过这路程的任意分之一, 这任意分之一又成为目的地, 因而又必须先经过这任意分之一的任意分之一, 如此类推, 以至无穷。而这个任意分之一和阿基里斯追到乌龟的任意一个新起点一一对应的。同样, 以阿基里斯与乌龟的起始距离为一, 可以建立起“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数学模型: (1/1+ξ) n。其中, 数字1代表目的地这个对象;1+ξ对应阿基里斯追到乌龟的任意一个新起点;n代表阿基里斯完成一次从追赶点到新起点的循环, 因此n取整数, ξ的是一个变分, 其对应法则由阿基里斯与乌龟速度以及阿基里斯与乌龟起始距离等变元确定, 对应法则保证了1+ξ与乌龟的任意一个新起点一一对应。

(3) “飞矢不动”的数学建模与理解:“飞矢不动”可以表达为:一个确定的时刻对应一个确定的位置, 即飞着的箭头也就没发生位置改变 (运动被定义为位置的改变) , 于是“飞着的矢也不动了”。“飞矢不动”命题实质是否定无限可分的连续结构, 如果结构是连续的, 无限的可分, 即使分到时刻与位置一一对应, 也会出现“飞着的矢也不动了”。

“飞矢不动”的数学建模:微积分对“飞矢不动”的建模为v=△S/△T=0/0。其中, v代表运动 (速度) ;△S=S2-S1, △T=T1-T2, 表示对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划分, 简称芝诺操作;0/0在微积分里是一个不定型, 而一个真实的运动0/0对应一个确定的速度数值, 这样就回答了芝诺的诘难。

其实, 微积分的0/0型并没完成对“飞矢不动”数学建模, 也可以说还找不到一个现有的数学工具来为“飞矢不动”数学建模。现代微积分是以标准分析法即“ε-δ”语言为基础的, 这个语言基础并没有贯彻芝诺要求。下面详细举例来说明:

如, 设S=v0t+at2/2 (其中S代表位置, t代表时间, v0、a为常数)

基于“ε-δ”语言基础, 当t2→t1时, t2-t1→0;这样, 可以将 (1) 式化简为:

v=0/0=v0+at……………………………………… (2)

(2) 式成立的基础是t2=t1+δ (ε) , 则S2=S1+δ (ε) , 这样, (t2-t1) / (t2-t1) =1; (2) 式的意义对于一个特定的t将有一个一定的速度v, 而不是芝诺说的v≡0。

基于, 芝诺要求, t2=t1, 则S2=S1。这样, (t2-t1) / (t2-t1) =0/0, 于是有:

v=0/0=0/0 (v0+at) ……………………………… (3)

(3) 式的t=t2=t1; (3) 式的意义对于一个特定的t将不存在一个一定的速度v, 显然违背事实。

比较 (2) (3) 两式, 可见, “飞矢不动”的微积分数学建模只贯彻到了t2=t1+δ (ε) , S2=S1+δ (ε) 程度 (即s和t的δ (ε) 邻域) , 并没彻底贯彻芝诺要求的t2=t1, S2=S1。δ (ε) 内的事物行为和约束规律将呈现一个全新而丰富的图景 (如量子论的测不准关系等等) 。

微积分其实是一个有维数学工具, 并未完成“飞矢不动”的数学建模。要完成对“飞矢不动”的数学建模, 呼唤和催生新的数学工具!

三、芝诺悖论的同一性和层次性

芝诺这三个悖论的同一性:

(一) 本质的同一性。“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和“飞矢不动”三个悖论的本质不在否认运动, 恰恰相反, 是通过运动的事实成立来达到否认无限性, 如无限小, 如无限可分等等, 即芝诺主张间断而不是连续, 主张有限而不是无限, 这是其构造悖论的思想基础, 也是三个悖论共同的本质。

(二) 逻辑的同一性。“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和“飞矢不动”三个悖论都是运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有效式之一, 即否定后件从而否定前件逻辑。“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和“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逻辑都是如果空间无限可分, 则运动将成为不可能, 现在事物是运动的, 所以空间不是无限可分的;“飞矢不动”的逻辑是如果时间、空间是无限可分的, 则“飞矢不动”, 现在飞矢显然是运动的, 所以, 时间和空间都是不是无限可分的。

(三) 数学建模的同一性。“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的数学建模是狭义的 (1/2) n模型和广义的 (1/m) n模型。其中, n取自然数, m>1的常数;“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数学建模是 (1/1+ξ) n模型, 其中, n取自然数, ξ是一函数, 有确定的对应法则。“飞矢不动”的数学建模虽未完成, 但就数学建模而言仍然就有同一性, 根源就在于芝诺悖论产生具有相同的数学实验基础。

(四) 产生根源的同一性。芝诺悖论产生于数学实验, 即以数字、点等数学语言为对象, 依据一定的相似结构或者对应法则为逻辑基础, 在人脑或者智能设备里进行逻辑处理行为。数学实验的特点突出的表现在:实验对象和实验产品 (表现为结论、定理等) 的非物质性;以一定的相似结构等为逻辑依据, 数学实验的完成可以不历时, 表现出经济原则。如, 将“一尺之棰”的“棰”抽象为数字一, 依据日取其半这个相似结构 (即1/2) , 通过数学实验得到 (1/2) n当n→∞时, (1/2) n=0而不会“万世不竭”。芝诺悖论产生于数学实验而非生产实践, 其对象是数字等非物质存在, 不表现为存在维度, 没有存在的时空约束, 这决定了芝诺悖论对数学发展的直接推动。

芝诺这三个悖论更是有层次的, 芝诺三个悖论的层次性突出的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 从三个悖论的数学建模上, (1/2) n、 (1/m) n与 (1/1+ξ) n以及“飞矢不动”建模的未完成性, 表现出了清晰的层次。广义的 (1/m) n 模表现出对狭义的 (1/2) n模的兼容性, (1/1+ξ) n模更是对 (1/m) n模的变分改造和兼容, 可以预见, 当新的数学工具能实现对“飞矢不动”建模时, 其模型必将兼容前面几个模型, 表现出比前面几个模型更高层次。

其次, “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和“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都是以空间为对象, 得到空间不可无限分割;而“飞矢不动”将对象扩展到时间和空间, 更可以逻辑的得到事物不是无限可分的而是间断的。可见, 从对象上, 从一到二再到多, 表现出了明显的层次性。正是这个层次性, 使得对“飞矢不动”回答比一、二悖论的回答困难得多, 回答的途径也少得多。如对一、二悖论, 考虑到空间无限可分的同时, 承认时间也无限可分, 就可以避免“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和“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责难, 这样, 空间既能无限可分, 事物又可以运动起来。历史上, 最先注意到这点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 (Aristoteles, 公元前384-前322) , 他是这样回答的:空间和时间都可以无限的划分, 如果有限的距离可以划分成无限小的点, 那么有限的时间也可以分成无限短的时间于之一一对应。[3]这样就把运动转化为0/0来量度, 虽然亚里士多德还不能逻辑的得到0/0=n, 但却能避免芝诺的如果空间无限可分则运动不起来的诘难。而到了“飞矢不动”悖论, 即使0/0是个不定型, 也并没彻底贯彻到芝诺要求的程度, 从而芝诺完全否决了亚里士多德思路, 表现出了更高层次的诘难。

最后, 芝诺悖论在产生上是基于数学实验, 数学实验、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是有层次的, 这可以认为是芝诺悖论的纵向层次性。

四、对芝诺诘难的回答

(1) 芝诺悖论的数学学回答:

现有的数学工具不可能彻底回答全部芝诺悖论。我国有学者曾以普通钟和芝诺钟来回答“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悖论, 如果以普通钟计时为t, 芝诺钟计时为t′, 以 (1/1+ξ) n模型为基础, 找到ξ的对应法由阿基里斯与乌龟的速度以及阿基里斯与乌龟起始距离等变元确定, 对应法则要求保证 (1/1+ξ) 与乌龟的任意一个新起点一一对应, 这样, 可以建立起t和t′的芝诺变换:undefined, 其中, V1代表阿基里斯的追赶速度, V2代表乌龟的速度, L代表阿基里斯与乌龟的初始距离。不难发现, 当undefined时, t′=∞ (永远的意思) , 可见, 永远指的是芝诺钟而不是现实的普通钟, 普通钟计时undefined时, 正是阿基里斯追到乌龟的时间。[4]对“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悖论也可以类似的以 (1/m) n模为基础, 进行变换。表面上数学已经回答了芝诺悖论, 根据前面芝诺悖论的层次性讨论, 0/0型其实并没完成对“飞矢不动”的数学建模, 可见, 就目前而言, 现有的数学工具是不能彻底回答三个芝诺悖论的。正是这样的原因, 我国有学者在继无限小分析法和标准分析法后, 做微积分的“辨证分析法”[5]探讨, 对此, 笔者认为方向应该在新的数学工具。

(2) 芝诺悖论的哲学回答:

对芝诺三个悖论的回答, 在哲学上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

首先, 从这三个悖论产生的根源方向上:三个悖论都产生于数学实验, 实验的对象都是数字。“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命题可以狭义的解释为:越过线段AB, 你必须越过AB的一半即1/2AB, 要越过1/2AB又必须越过其1/2……, 如此以往, 你永远也达不到B点, 这样, 这个实验的对象不是空间AB而是将AB抽象为数字1, 相似结构为相邻项之比2。“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命题, 通俗解释为, 你要追到乌龟你必须先追到乌龟第一个出发点, 要继续追乌龟又必须先赶到第2个出发点……, 可见, 这个实验的对象是阿基里斯与乌龟的初始空间抽象成的数字1, 数学模型为 (1/1+ξ) n, 其中ξ是阿基里斯每次追到乌龟前一个起点时乌龟在这段时间里积累的空间, 可见ξ是个变分, 变元为阿基里斯与乌龟的速度, 阿基里斯与乌龟初始空间距离;对应法则为1+ξ与乌龟的任意一个新起点一一对应。“飞矢不动”命题虽没完成数学建模, 但其数学实验本质是同一的, 其实验对象仍然是将空间和时间抽象成的数, 而不是时间空间本身。可见, 芝诺悖论之谬在于模糊物质对象和数学对象。具体的说, 一方面:“你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的点”和“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命题模糊了空间与将空间抽象成的数字1的界限, 数字1是可以0维的, 而空间是有维的;“飞矢不动”命题模糊时间、空间与将时空抽象成的数字1的界限, 数字1是可以0维的, 而时空是有维的。另一方面:在数学实验完成时, 作为物质存在的“你”、“阿基里斯”、“乌龟”和“矢”失去了存在方式和条件, 转化成了抽象而得的数学对象存在 (如当x2=x1和t2=t1时空是0维的, 在这样的空间里只有数学对象存在, 作为物质对象的飞矢已经失去存在的方式, 这个时候的飞矢仅仅作为抽象的数学, 即被抽象成数而不是普通意义的飞矢了) 。芝诺悖论恰恰揭示了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会导致悖论, 从另外的层面佐证了“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6]哲学命题。

其次, 从数学实验、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层次方向上, 芝诺悖论是将数学实验的结果向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贯彻, 抹杀数学实验、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层次性的必然结果。在数学实验中, 实验的对象是数, 其存在可以是0维的, 即0维的“你”、“阿基里斯”、“乌龟”和“矢”在数学实验中将以抽象成数而存在, 而现实物质世界里他们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在将数学实验结果贯彻到物质世界时, 失去存在的“你”、“阿基里斯”、“乌龟”和“矢”却又以有维形式存在了, 这里的逻辑是0维的点可以构成1维护的线的“1/0=∞”数学逻辑, 这个逻辑只能在数学实验里完成和实现, 在现实物质世界里是不存在的。

摘要:本文从数学建模的角度给出了芝诺悖论的数学理解和哲学理解, 揭示出芝诺悖论的层次性和同一性, 以此为基础, 作出0/0型并没彻底完成芝诺悖论的数学建模的论断, 最后从哲学层面给出了芝诺悖论的理解。

关键词:维、物质、时空与运动,连续与间断,芝诺悖论与无限可分,数学实验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三联书店, 1956, 第1卷, 282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 1957:57、58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 1957:57、58

[4].陈荷清.人类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探讨[M].郑州:河南出版社, 1986:87

[5].师教民.微积分之谜与美.前言, 2

地摊的“悖论” 第9篇

居家过日子, 购物活动那是老伴的专利, 她常去超市、商场, 近来也尝试时尚, 如电视购物之类。我偶尔的购物行为算是“业余”, 多在街头巷尾捎带而已, 包括逛逛地摊。

地摊上我确实买过一回拖把, 拖地板的拖把。

说来话长, 事出有因。

这之前, 老伴在电视节目“家有购物”里, 买了个叫做“必卡锁”的新式“第三代”拖把。据电视里小姐的介绍优点多多:超省力, 超环保, 超去污等等。送货上门的时候, 还附带赠送了一套厨房刀具四件、砧板一个、抹布两条, 外加丝围巾一条! (看了一下产地, 拖把是河北霸州的, 厨刀是广东阳江的, 砧板包装印的全是英文, 我找了半天, 只认出“MADE IN CHINA”, 其他的几件中外文字俱无。) 总售价200元人民币。

其实, 这个拖把的特别之处是设计了一个拧干的卡榫, 不必再直接用手拧, 的确方便。虽然一堆赠品扔到了一边, 但新拖把的拧干过程, 双手不必再沾污水, 省力谈不上, 倒是大有益于卫生。老伴挺中意, 劳动的热忱更高涨了, 边干活边念叨:200多元, 没白花啊!

有一天巧得很, 我在地摊上转悠, 也碰上了这号儿的“第三代”拖把, 一模一样, 只是没有品牌, 没有赠品, 10元一件。我没有犹豫, 只花了她用的1/20的钱, 同样买了件老伴喜欢的东西。扛回家, 老伴笑了, 还说, 地摊也有这玩意儿, 备用吧。我得意的替她收起来。心里感觉好像送上了一束玫瑰花。

好景不长, 过了两个多月, 她的200元的“必卡锁”拖把头脱落下来。原来, 连接的钢管太单薄, 锈蚀断了。可惜呵, 无奈何换了我的“无名氏”的货色。奇怪, 10元货也使用了好一段时日, 居然照常服役。老伴说, 你咋不多买两个呢?老夫老妻, 难得受到表扬, 为了再立新功, 我特意到地摊上又转了几趟, “众里寻他千百度”, 10元的第三代拖把, 再也不见踪影了。我心里多少有那么点遗憾呢。

我知道, 再过些日子, 我的“无名氏”拖把也会寿终正寝的。我暗暗庆幸的是, 她整天埋怨“家有购物”的拖把骗人, 却不会提地摊拖把上当。

我家的拖把故事, 让我脑子里冒出一大堆问号。

提起地摊, 不少人会摇头, 那理由, 一曰有碍市容观瞻, 二曰假冒伪劣泛滥。大大小小城市也都忙着取缔它们。可是, 地摊依然如故, 依旧是人头攒动, 生意兴隆。

小贩们谋生牟利, 明知故犯, 似乎不难理解。可是, 百姓们明知陷阱, 偏偏甘心自投, 却有点儿不可理喻。

咋搞的?此事值得研究, 人们到底为啥在地摊上买东西?这里当然也有我!

这个问题看来涉及商品质量的档次和消费群的层次。按照经济状况, 划分阶级成分, 那是久远的事了。按照经济收入、消费习惯划分消费群体, 那该是市场的入手处。有精打细算的百姓, 也有挥金如土的大款;有白领、金领, 也有蓝领、灰领、无领;有图体面的消费, 也有图实惠的消费;有耐用品的需求, 也有日用百货小商品的需求……因此, 地摊有了它自己的一隙生存空间。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地摊成了个市场上抹不去的“痛”。

应该承认, 质量不是个绝对的概念, 质量标准并非是单一的、唯一的、僵化的东西。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 应该有不同档次的商品。我以为, 低档商品在质量的殿堂里也应该有一席之地, 不妨给它应有的关注和光彩。

这个问题看来又涉及市场与商品质量的全面理解。商品质量未必越高级越有市场, 标准未必越严格越能赢得顾客。质量优劣未必在于技术指标的无尽的攀升, 质量的实质是价值, 包含经济性、性价比。性能与价格的比值, 学术理论太深奥了些, 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讲:值不值?200元的东西用两个月和10元的东西用3天, 岂不是等值的吗?人们地摊上的购买, 背后实际是某种性价比高低的选择, 算得上是精明和理智, 大可不必给人家戴上“不成熟”的帽子。还是那句话,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物美价廉, 当然最好, 但那是消费者的理想、期盼, 在今天可能多少有点乌托邦的味道, 恐怕不是眼下市场的规则。老实讲, 物有所值, 才有切实的意义。

这个问题还让我联想到一点儿“欺诈”的含义。欺诈的要害是故意。失误或明示不能归于欺诈范畴。路旁道口的地摊上, 明明白白的人所共知的低价、低档的生意, 算不算欺诈?我看值得讨论。起码比那些“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的广告宣传诚信度高一些。市场上, 堂而皇之的形形色色的大招牌下, 欺诈才多呢, 老百姓吃的亏才大呢!

那些苦于取缔地摊却劳而无功的人———管市场的、管质量的, 可否逆向思维一下:让地摊宽松、健康的存在着, 直到老百姓不再需要它们的那一天。

地摊现象颇复杂。记得当年, 批判过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我到如今, 对此仍然是疑疑惑惑, 迷迷糊糊。

“终端拦截”的悖论 第10篇

这段时间业内对“终端拦截”讨论比较多,并且渐渐地分出了两个流派:无非是“主张派”和“反对派”。对我个人而言,并不能严格地把自己划归到哪个“派别”,因为做终端市场研究时间越久,就越感觉自己的任何观点都更应该保持客观公正。但出于对终端市场研究的固有爱好,我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几乎每天都在激情上演着“终端拦截”的故事,甚至早已超出了狭义的营销范畴。

免费送人的好东西为什么没人欣赏

2004年春节前,在临近年关的时候我抓紧时间从青岛返回北京,心里着急。在距离登机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我们想找个位子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可就在这个时候,从通道旁疾步走过来一个女人,手里拿一沓宣传册子,一边往我们手里塞一边说:“先生,您好,请看我们的携程卡,凭卡拨打免费电话,全国酒店、机票2-7折,携程公司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为了做研究了解更多的信息,也为了让她有“成就感”,我還是很友善地接受了。

但并不是每个旅客都像我这么“善解人意”的,她遭到了很多人的拒绝。有的旅客一边躲闪一边还连忙挥手说“不要不要”;还有旅客半信半疑地问:“你们这卡是送的?免费吗?”待得知免费时才接过一张赶紧走掉,好像占了小便宜怕被人小看了一样;而有的 “老熟客”则干脆麻利地接过,二话不说,快走几步再随手丢进垃圾箱里。过一会儿我上洗手间,在那里发现了几本同样的小册子……

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像携程这样一个全国订房的专业“龙头”公司,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在美国上市,肯定有它的携程卡在人群中普及的功劳,也就是说,携程的发展壮大与该公司通过“终端拦截”的方式来分发传播携程卡是分不开的。但是,也正是它的终端拦截和大规模免费分发,这种“保有量”的盲目扩充使得携程卡在人们的心目中那种尊贵和荣誉感急剧下降,人们会认为那是唾手可得的东西,不但不珍惜,相反拿到手里会被人笑话,认为自己太“土”,没见过大世面,连这玩意也愿意要。就像“脑白金”一样,虽然知名度很高,其美誉度却总是值得怀疑。

我们不妨这样猜想携程的“赢利”途径:

1、靠在小册子上刊登酒店名录(黄页)而向酒店收取“广告费”;

2、旅客打电话给携程公司,携程公司再通过电脑或人工远程订房而向酒店收取“佣金”(可能还有其他赢利途径,但由于接触较少我们不得而知)。

如果说只要把卡发出去跟广大旅客混个“脸熟”进而用来提高知名度的话,那么更重要的是,如果大家都不拿它来使用(因为太普遍了,谁都有好几个,拿出来丢人),或者有些酒店不必使用携程卡即可实现打折,那么携程靠什么来挣钱?

终端拦截的罪过之一:发出去的东西越多,在人们心目中就越不值钱。

火车站出口的出租车这么便利为什么没人坐

有一天,我去河南新乡洽谈一个项目,当从火车站出来的时候遇到了在很多地方都很常见的一幕:当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正对着出站口的十几个出租车司机一看到我们像是“有钱的”人,便都“呼啦”一声围拢过来积极地问我们:“师傅,去哪儿呀?打个的把你们送去吧?”有的司机甚至已经开始从我们手中“抢”行李往车上搬……面对这些扑面而来的“热情”,我有一种难以承受之重,于是我给同伴递了个眼色,然后马上对大家说:“不坐,外面有人接我们。”话一说完,我们便疾步向广场外走去,后来在外面的马路口拦了一辆正常营运的出租车。

我相信经常出行的人大多都能理解我的这种做法。因为很多中小城市跟北京等大型城市不一样,像北京、广州等大型城市的车站、机场外等乘客的出租车都是排好队的,乘客可以按车辆顺序坐上就走,最重要的是在这里排队的出租车也往往比较规矩,都按正常的标准收费。但是在中小城市情况就变了,虽然当地交警也看管很严,但车辆的秩序依然很乱,再加上小地方客流量小,这样他们的生意就少,于是大家就都站在车外,一看到像是有钱的旅客便马上围拢上来,让很多旅客胆战心惊。因此,为了安全起见,旅客们大都选择在马路上正常营运的出租车,起码坐这种车他们感到安全。

所以,我们没有在出站口乘坐出租车,而是刻意多走路到外面的马路上去拦截正常营运的车辆,其最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安全。那么,为什么出站口的哪些出租车那么方便却就会让人感到“不安全”呢?可能很少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就是因为对人“太热情”了。

这些热情的“的哥”冤呐!这年头钱不好挣,自己那么殷勤地跑前跑后,就是为了多拉个活能多赚几块钱,想不到却被乘客担惊受怕避之不及。

终端拦截的罪过之二:你对顾客越“热情”,顾客越对你不信任。

商场门口摊位地势这么好为什么卖不出去货

去年我抽空回西安探亲,陪家人到服装批发市场买一件皮夹克。这个批发市场很大,里面被分隔成4平方米左右一个的摊位租赁给一些个体商户,根据我对终端市场的长期观察,这种租赁式合作方式在全国的很多批发市场都很盛行。

我们刚一到市场门口,就在第一家摊位上看中了一件很好看的皮夹克,并且通过协商价格也很合理。但如果这时候就直接购买,总是有点担心怕买亏了,于是便不自觉地想去里面再逛逛。我们只好礼貌地对摊主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这衣服挺好的,但我们还要再买一些其他东西,所以,先把衣服放这里,我们进去逛逛。”摊主也很精明,他料到我们如果去了里面就有可能不再买他的。于是也善意地劝我们说:“一件衣服又没多重,你们就是买了提进去逛也不影响。”我当然知道他的心思,马上又谢绝说:“不用了,你的摊子就在门口,我们去里面买了其他东西之后还从你这里出来,到时候把衣服捎走不就可以了吗?”没办法,他当然知道不能强买强卖,所以就只好悻悻地看着我们消失在市场深处,后来我在里面一个摊位买到更便宜的同样一件皮夹克。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认真地分析一下作为一名普通顾客对于门口和里面两个摊位的购买决策:(为了便于理解,我们默认顾客前后挑选的产品质量基本相同,见表1)

从上面的三种结果来看,顾客在心理博弈方面在门口摊位的购买概率仅为三分之一,这就像“弹硬币”和“猜硬币”一样,虽然两个人的概率是对等的,但如果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弹硬币”的人永远是被动的,因为你一旦弹过之后盖住,你就不能决定对方到底愿猜正面还是反面。而门口的摊主恰恰就是那个“弹硬币”的人。

按终端拦截理论中的“易见、易拿”原则,商家“应将产品尽可能摆放在商场入口处,并使顾客能够轻易地看到和触摸,从而形成先入为主的直观印象并激发购买欲望。但是大家可能忘了,这一招往往对于知名品牌才比较好使。

但在通常情况下,在批发市场里销售的服装大都不是知名品牌(知名品牌大都跑到了精品时装商场),所以,在产品自身对顾客丧失了品牌拉力之后,顾客的关注力度便马上聚焦到价格。因此,不管门口的摊位标价有多便宜,货比三家的心理所产生的对商家的不信任和好奇心还是驱使顾客最终走向市场深处去作比较。而这一去,就很难知道他们还会不会再回来。

终端拦截的罪过之三:对非知名品牌来讲,越是在显眼处招徕顾客,顾客就越仅仅是走马观花,然后再去卖场深处购买其他品牌。

手机店内部的打折让利为什么没有成交

我去北京西单一家通讯器材店买一种联通公司“交200元话费可打600元”的优惠套餐手机卡。由于北京地区移动通信业务长期的垄断高价,使得这种“比起外地仍然不算太优惠”的套餐卡变得非常抢手,于是便被个别商家囤积居奇,加价出售。在这家店,这种卡被“明码”加价高达400元,通过与前面几个店的比较,我知道他们这种加价的“水分”。于是我就问他们能不能优惠,导购小姐迟疑片刻,然后报380,我说不可能只便宜这20块钱,让她再降一点,她装模作样去里屋“请示”了一下“领导”,出来报价说最低240,不能再少了。我看她信誓旦旦的样子,估计很难再直接挤出水分。

我是从事终端市场研究的,深知他们的一些“把戏”,我要从他们内部进行“瓦解”,进而寻求突破。这家店的面积很大,约有200多平方,光柜台小姐就有8个。再加上每个小姐跟前都有顾客,所以,在一处柜台跟导购小姐交谈的内容其他人很难听得很确切。我要的就是这“信息不对称”,我要从这里开始入手。

我来到离刚才这位小姐较远的另一位小姐面前,也先装模作样地看橱窗里摆的一些手机模型,然后突然抬头问她,你们有联通的套餐卡没有,她说有,“那200打600的你卖多少钱?我刚才在其他地方都已经看过了,人家最后加200元,我嫌贵,你就别来虚的,直接报个实价。”我怕她再矫情着报价又再还价,所以直接切中要害,当然也诈了她一下。她犹豫了一下,好像很在意我这单生意,只好诚恳地摊开双手说:“我们最低只能到180,不能再少了。”但我还要再“落实”一下,就问“能不能再少了?”“不能了。”我心中暗喜,正准备掏钱让她去里屋取货。这时候,刚才那位小姐走过来告诉她说:“小李,这位先生刚才在我这里已经问过,他要的那种卡最低220,少了不卖!”

我顿时有一种被人“坏了好事”的羞辱感,我生气地说:“她这里已经答应180卖给我了,你却要最低220,到底多少钱?”谁知她冷冷地回了一句:“我们这里是一家的,最低220,少了不卖!”

“我谁的都不买了!”我忿忿地甩了一句话,摔门离去……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冷静地分析一下这次没有成交的原因,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在同一家店的不同导购员却没有给顾客传递统一的价格信息,最后导致顾客真假难辨,扑朔迷离。如果他们能够统一口径,而没有对顾客进行差异化打折,那么无论是220,甚至是240,我最后终归是肯定买了。

终端拦截的罪过之四:顾客来了之后,当大家都热情去拦截并通过打折等手段去吸引顾客的时候,结果往往是顾客谁的都不买。

综合分析:

我曾说过:做管理者不能太“平易近人”,而应该找个恰当的时机适当“摆摆架子”,这样好对下属增加一些威严和神秘感,从而让下属产生一种敬畏感。其实,“终端拦截”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业内外人士普遍推崇“终端拦截”的今天,大家都默认了几个共同的假定,那就是:

1、只要热情地把顾客拉过来,就会多获得在顾客面前“展现自我”的机会;

2、只要提高产品的“可见度”,就一定能获取更高的“购买率”;

3、只要积极向顾客介绍产品,顾客就会由原来的不屑一顾变得很配合地跟随导购员去了解产品,进而购买产品;

4、只要对顾客热情的打折,就能更加有效地稳住顾客并能最后快速成交。

但是大家同时又忘了这样几个疑问:

1、在预先毫无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顾客究竟喜不喜欢这种突如其来的“献媚”般的拉客方式?

2、在对导购员介绍的产品品类没有任何购买意愿的情况下,顾客究竟有没有足够的兴趣和耐心去跟随导购员一起了解向他积极推销的产品?

3、顾客看到了你的产品,如果要与其他品牌比较怎么办?

4、当你给顾客传递不同的价格信息的时候,顾客会不会认为你报价的“水分”更大?

“悖论”中的海底捞 第11篇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当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关注。有一家火锅店, 不仅顾客盈门, 而且倍受同行甚至非同行的青睐, 来参观学习观摩的人不计其数, 连一向傲慢的百胜集团都在其列。此外, 一向闭门造车夸夸其谈的专家教授也把其当作成功案例进行研究, 通宵达旦, 废寝忘食。彼时, 这家火锅店像极了一位商业明星, 光彩流转, 璀璨夺目。

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这家火锅店就是海底捞。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 无聊的工厂就是经营良好的工厂, 而戏剧化的热闹与兴奋是管理糟糕的标志。一般而言, 这位大师在公开场合的表述都是真理, 都经得起实践的推敲。然而海底捞却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海底捞的成功仿佛一个悖论。

或许, 海底捞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自身, 重要的是, 它的经验能否超越自身而成为普遍意义上的商业智慧, 从而带给更多的人以启迪。

悖论之一:制度

现代社会的之所以文明, 标志之一就是法治。在我们的头脑里, 与法治相对应的人治是一个臭名昭著的贬义词。这种负面的刻板印象由来已久。

人治这个词, 最初应用于政治治理领域, 每次提及都会想到封建社会里高高在上的君王, 然后联想到背后的杀戮及血腥。相对应的法治则充满了理性公平, 人治与法治的分歧论争早已存在, 当这两个概念被引入企业管理领域后, 制度化的管理就相当于法治, 而人治依然是人治。

那么, 到底什么是人治呢?简单地来理解, 人治就是以个人的意志或情绪状态 (喜怒哀乐) 来对一个群体或组织进行治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均各不同, 人的情绪状态也随时会发生变化。如果把对企业的管理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显然就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从这个角度来看, 海底捞就是一个充满了人治色彩的企业。事实胜于雄辩, 不妨从相关案例了解一下。

海底捞北京小区曾经制定过一系列员工行为规范, 比如, 过马路不许闯红灯、不许踩草坪、不许随地吐痰等。推出这些规定的本意是要约束员工的行为, 以免本地人看不去这些外来的打工者。

有一天, 一名员工踩了草坪, 北京小区经理就让他在员工大会上做检讨。但是这名员工不肯这样做。谢英一气之下, 就做出了开除他的决定。随后, 该经理的顶头上司——北京大区经理得知此事后, 认为不应该开除。他与那名员工做了深入的沟通后, 将他调到另外一个门店工作。这名员工后来成了为海底捞工作4年多的老员工。

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管理故事, 该经理后来感悟说:“这件事让我明白了, 作为一个领导, 我们必须有宽容之心, 不能因为手上有权就滥用。如果这名员工被我开除了, 不仅海底捞会损失一名好员工。他心里也会留下阴影, 他的命运也会走到另外一条道路上。”

但我们的反应却不止如此。如果用“制度化的思维”来发问, 第一个问题就是:这名员工到底该不该开除?或者说, 到底是踩草坪要开除, 还是不检讨要开除?

显然, 在海底捞的框架里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或者说, 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一个小区经理管辖着6家门店, 近千名员工。北京大区总经理管辖着2000名员工。两人都是海底捞为数不多的高管, 但两人的答案截然相反。最终, “官大一级压死人”, 还是北京大区总经理说了算, 假使该大区经理的上司和他意见相左呢?似乎没有制度, 行政级别的大小就可以决定员工的去留。

从感悟中可以看出, 她认为自己是有权的。但“作为一个领导, 不能因为手上有权就滥用”。那么, “不滥用权力”又由谁来监督呢?从现实的情况来看, 如果大区经理后来不插手此事, 那么, 开除就成为定局, 小区经理也不会在后来反思自己是否滥用了权力。在做出决定的那一刻, 她一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绝没有滥用权力。但回顾整个过程, 无论是开除, 还是不开除, 身处事件中心的这名违纪员工都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到底是不是够得上开除。所以, 无论他是走是留, 都没法搞清楚海底捞的管理底线。因为这是因人而异, 随机而变的。

这一事件也为海底捞的管理蒙上了一层浓厚的人治色彩。开除是如此, 提拔也差不多。

提拔, 即晋升, 也是组织中的重大事项。一位员工刚进入海底捞时的时候负责做员工餐, 因为工作表现不佳, 差点就被辞退。她做了两年多的员工饭后, 公司又安排她做前厅的服务员, 可是没过几天, 上级领导就提出让她担任大堂经理。这一跨越式的快速提升把这位员工吓坏了, 她偷偷找到店长说不敢。

为什么能获得这种火箭式的晋升?这名员工反复思考后, 找到了答案:“我后来也在想上级为什么提拔我。那时海底捞只有三四家店, 他经常来我们店里看。我的工作很单一, 就是做员工餐。而员工餐做完后, 我每天至少还主动帮忙做三四项工作, 比如帮助厨师切菜, 因为我做饭的地点也在餐厅厨房;我还帮着洗漏勺, 帮服务员发毛巾, 总之, 凡是我能做的, 我都帮着做……可能是上级经常到那个店, 观察到了。几次下来, 就决定让我当大堂经理。”

尽管他找到了答案, 但这个答案并不具备100%的准确性。因为她的话语中有好几个“可能”。也就是说, 就连她本人, 其实也还没有真正搞清楚快速提升的原因。

此外, 当他提出不敢担任大堂经理后, 领导明确地告诉她, 不行, 必须做。他只能从命, 今天的这位员工已经成为海底捞优秀的高管。从结果反推, 当初领导的决定似乎是正确的。但是, 以这名员工的表现及能力, 当初到底该不该获得如此快速的提升呢?这还是一个不解之谜, 因为我们没法从海底捞的制度上找到明确的依据。而人的潜力是很大的, 到底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成就, 和所处的组织平台也大有关系。当平台足够高, 资源足够多, 个人又很努力, 其潜力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所以, 客观地说, 我们其实不能以这名员工今天的成功来反证当初对她的晋升是绝对正确的。

这一案例, 也折射出海底捞无处不在的“人治”色彩。

而最能体现海底捞“人治”管理风格的莫过于一次旅游事件了。

这次的主角是人目前是海底捞最高的两位领导者, 为海底捞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次, 高管去四川的一个高原旅游。大家边走边唱, 心情十分轻松。一人随手摘了路边的一束野花。上级一下子翻脸了, 高声责备:这么寒冷, 海拔这么高的地方, 长一束花容易吗?你怎么可以随手毁掉一个生命?你的素质这么低!但这还没完, 在整个旅途中, 上级喋喋不休, 当着所有干部的面, 把海底捞这位“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的副总经理骂哭了。整个旅游的气氛都被这一场怒骂毁掉了。上级的批评不无道理, 但被批评者也是属于无心之失, 说过几句也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 丝毫不留情面, 暴风骤雨式的公开责骂, 伤害的不仅仅是人的自尊心, 也严重伤害了她的管理者形象。

这样“暴君式”的管理风格, 除了让我们贴上一个“人治”的标签外, 还能做什么呢?

这种上行下效的责骂文化像极了蒋介石对待下属的方式, 所有他的亲信尤其是黄埔系都以被“老头子”打骂为荣。无独有偶, 海底捞的干部们甚至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优点是愿意挨骂, 缺点是不会辩解。”

窥一叶而知秋至, 窥一斑而知全豹, 上述三个故事虽然只是海底捞的小小缩影, 但确足以让我们相信海底捞确实是一个充满了人治色彩的企业。

在海底捞里, 还能看到小农时代的师徒制的身影。比如, 某人就是某人的徒弟, 多少会给人一种任人唯亲的感觉。利用师徒制培养人才这种方式在海底捞被用到了极致。每个小区经理必须带徒弟。当他下面的一个徒弟培养成熟出师后, 一旦有新店开张, 这个徒弟就会被任命为新门店的经理。这样, 如果一个小区经理善于带徒弟, 就可以多管几家门店。当小区经理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合格的徒弟 (能够胜任门店管理工作的经理人才) , 就有机会成为大区经理。

海底捞目前总共有三个大区:郑州大区、北京大区、上海大区, 由这三个大区来管辖下面的小区。奇怪的是, 距离北京很近的天津小区, 却不归北京大区管, 而是归远隔千里的郑州大区管。这个怪现象就是由师徒制造成的。道理很简单, 天津小区的经理是郑州大区的经理带出来的徒弟!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已经很少见到师徒制的踪影了。而海底捞对此的“执迷不悔”显然加重了其“人治”的色彩。而海底捞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海底捞居然不考核门店的营业额与利润!

“我们不仅不考核各门店的利润, 也不考核营业额和餐饮业经常用的一些KPI, 比如单客消费额等。”当然, 海底捞也有考核, 但其考核却主要是通过上级 (多层次) 主导以充满主观性的“巡店目测”方式来进行。

在专业的管理学家看来, 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除了极少数的一些由国家控制的, 事关国计民生基础服务的企业, 哪一家企业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才成立的呢?

但是, “沉迷”于人治, 不考核营业额与利润的海底捞, 却取得了快速成长。不但营业额从2008年的3亿元骤增至2009年的10亿元, 而且门店数量的扩张也在加速, 很多城市中都出现顾客期盼已久的海底捞的身影。

于是, 悖论如影附形, 随之而来。

按照我们惯常的观察与理解, 像这样的“人治”企业, 根本不可能在商场中呼风唤雨, 创造辉煌, 但海底捞的成功已经无可否认地鲜活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为什么海底捞的成功能建立在广被诟病的人治基础之上, 而和我们惯常认为的科学管理背道而驰?

一直以来, 量化, 制度化, 在企业初兴之时, 确实起到了拨云散雾、指引方向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原则, 企业是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众多的工人, 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 自由散漫, 无所适从, 效率低下。只有分工明确、定额量化, 衔接有序, 才能够取得规模化的效益, 工业化大生产才成为可能, 也才能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写下灿烂辉煌的篇章。也正因为, 泰勒与法约尔开创性的思想也逐渐被奉为企业管理的金科玉律。

其实, 无论是量化, 还是制度化, 其本质都是秩序化。

这种对秩序化的探索与追求, 其根源还是西方哲学的定量思维。无论是厨房, 还是工厂, 都要用精确而极致的数字标准来衡量、评估的。而身处其中的人, 也在不知不觉中被视为机器或机器上的小零件了。同时, 我们也早从麦当劳肯德基的扩张实践中明了, 越是严苛的量化和制度化, 越是容易复制、模仿。久而久之, 量化与制度化就被视为科学管理的化身了。

所谓的科学管理, 最终被理解为“将工作时间内的员工机器化, 将员工的工作成果数量化”。如果我们仔细阅读了泰勒与法约尔的管理原则, 并与海底捞的做法一一对照, 就会觉得, 海底捞简直就是一个“大逆不道的异端”!

海底捞视“量化管理”如无物, 连企业最为重要的“生命体征”——营业额与利润都不考核, 就像医生不检测重症病人的心跳与血压一样。员工因为帮忙干职责之外的工作而获得了提升。但这却违背了“劳动分工原则”, 去干这些活, 那么, 原本该干这些活的员工又去干嘛了呢?如果是因为工作负荷过重, 导致原来的员工忙不过来, 那么这就说明企业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比较混乱。

开除员工后上级领导留住员工, 则与“纪律原则格格不入, 因为事先并没有“明确而公平的协定”让这件事确凿无疑。

我们知道, 越是严苛的量化和制度化, 越是容易复制、模仿。也就是说, 凡是能够量化的标准, 才容易制定、衡量、评估、反馈。而制度也是一个泛量化的标准。相反, 定性的标准就很难捉摸, 也就不容易被复制、模仿。所以, 最终, 科学管理被等同为“量化与制度化”了。

泰勒虽然推崇量化与制度化, 这是工业化大生产初期必不可少的内在动力。但是, 泰勒并没有忘记人, 因为人始终是生产的中心。再好的量化与制度化, 如果没有一流的人才来执行, 都只是一纸空谈。

管理人员和工人亲密无间的、个人之间的协作, 是现代科学或任务管理的精髓。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 明智的管理者都不会奢望能完全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除非他给予工人的比通常情况下工人能得到的更多……只有那些已经从事管理或具体的工作的读者才能认识到, 普通工人远没有把其积极性发挥出来, 与其雇主的期望相差甚远。可以十分有把握地说, 20个企业中有19个企业的工人认为, 竭尽全力违背了其自身利益, 所以, 他们就不会尽其所能努力工作, 以便更好地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相反, 他们会有意放慢速度, 同事, 还设法让他们的主管相信, 他们干得非常快。

海底捞的人治方式改变了这个节奏, 使一个本来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 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面, 兄弟姐妹般的亲情关系 (部分) 取代了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所以, 我们看到的一切“怪现象”都有了合理的解释。难怪海底捞的员工疲累不堪但还是激情满怀;难怪海底捞的员工把集体利益看得比个人利益还重;难怪领导把员工骂得如此狗血喷头, 而员工还是一如既往, 忘我工作。谁会不把自己的家当回事?谁会不真心为自己的家的利益考虑?谁又会因为被家人责骂几句而怀恨在心?

延伸开去, 海底捞不但成了员工的家, 也成了顾客的家。一个人为自己的家干活?还能不卖力?还能不尽心?一个人在自己的家吃饭, 还能不舒心?还能不满足?

凡此种种, 都可以纳入以“人”为中心的人治范畴。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 真正的人治应该是按照符合人本性的思维模式、需求模式、行为模式来进行组织的治理。所谓“人治”, 就是要把人当成人而非死板僵化的机器来进行治理。

这样的人治, 其实并没有悖逆科学管理, 也没有理由不成功。

海底捞的做法, 符合一般人的心理规律, 也就是符合人性, 这才能取得人治的胜利。至此, 海底捞的“人治悖论”之谜已经彻底揭开。为了更加充分地展示海底捞人治价值, 再来看看海底捞的人治管理是如何消除组织管理中的一个痼疾的。

分工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组织运作管理的一大基石, 这是泰勒和法约尔共同的巨大贡献。分工的好处不再多说, 但是分工也会带来负面效应。分工之后, 责任明确。但如果每个人都僵化地固守自己的分工——这是组织中最常见到的情形, 绩效考核越是量化, 越是制度化, 这种情形就越是明显, 越是严重, 继而就会出现“个人自扫门前雪, 哪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

其实, 分工的目地不是为了让不同工种, 不同工序之间“各守阵地, 老死不相往来”。分工更应该是为了合作, 也就需要相互间的“补台意识”。但是, 严苛的绩效考核只关注岗位责任之内的任务, 而不及其余。那么, 员工有怎么可能主动有补台意识, 去积极从事不会计入本人考核的任务呢?

所以, 分工导致的这一组织管理的痼疾, 往往导致不同工种或不同工序之间的扯皮推诿, 矛盾纷出, 效率低下。但是, 在人治化的海氏大家庭里, 这一痼疾却被很好地消除掉了。

在员工看来, 当其他岗位出现人手短缺时, “补台”是她份所应当的事情。海底捞是一个大家庭, 当你兄弟姐妹忙不过来时, 难得你不会伸出援手?难得你会斤斤计较利弊得失?

所以, 你在海底捞会看见:当客人需要加啤酒时, 旁边正好没有服务员。路过的保洁员立即二话不说, 放下手中的工具, 先充当起服务员, 第一时间满足顾客的需求。你还会看见:当餐桌上摆满了客人餐后的残局, 服务员忙不过来打扫时, 后厨的人会暂时放下本职工作, 转而帮着收拾餐桌, 以便下一桌客人能够尽快入座。

悖论之二:信任

在海底捞, 有一个其他餐饮企业没有的规矩:普通的员工有200元以下的免单权力, 而且这种行为是上级领导授权的, 换一个角度讲, 职位越来, 免单金额越大。

一般人看来, 这种信任是荒唐的, 是畸形的。

对服务行业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 让员工信任, 比让员工满意更难。只有持续地让员工满意, 才能赢得员工的信任。同样, 让顾客信任, 比让顾客满意更难。只有持续地让顾客满意, 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

信任来之不易, 但要维持信任、强化信任却难上加难。如果不能有效阻止组织内的“信任畸化”, 滥用信任的现象就会形成恶例, 愈演愈烈。而对信任的滥用, 最终会摧毁信任。

在以信任着称的海底捞里, 也存在着“滥用信任”的现象。虽然很遗憾, 但也很真实。因为海底捞从来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海底捞的员工也不是洁身自好、一尘不染的圣人, 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也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海底捞的员工。

海底捞有一条规则:允许客人把已经端上桌但没有动过的菜退掉。这一条规则充分显示了海底捞对顾客和员工的双重信任。但是, 有些服务员却利用这条规则动起来“吃单”的歪脑筋。服务员利用多数顾客一般不会仔细审查账单的特点, 故意在菜单上加上顾客没有点的菜, 然后将其退掉, 退回来的钱就落入了自己的腰包。还有的服务员利用自己可以免单的权力, 对收银台说, 因为某某原因, 他给顾客免了一个菜, 但他对顾客收的却是全款。而最笨的服务员则直接把顾客没退的菜, 硬说成退了, 然后菜款就落入自己的囊中。

显然, 这种个体性的欺诈行为, 是对组织和顾客的信任的双重背叛。

在海底捞里还有另一种个体性滥用信任。比如, 有的员工因为偷懒不想上班, 故意假装生病。这样, 他的上级领导不仅准假, 还会拎着水果去探望。领导被蒙在鼓里, 但身边的同事却知道实情。还有的员工因为参与赌博, 把钱输光了, 却对领导谎称说家里有困难, 以骗取领导的同情而借钱个他。

海底捞致力于营建信任体系, 但毕竟不能杜绝有人利用这种信任来谋取不当利益。这对海底捞的人治管理也是一种考验及挑战。这一类的个体性滥用信任, 从数量上来说应该不多。这样的行为只能私下隐秘地进行, 而且很难瞒过身边朝夕相处的同事。如果海底捞的管理层能够保持与第一线员工的紧密接触以及亲密关系, 应该不难察觉。

为了应对滥用信任, 海底捞有时候会采取“钓鱼式”执法。曾经有过这么一个案例:前年一个优秀员工被人举报吃单, 领导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会干这种事。于是, 启动举证程序, 找了两个朋友试他两次。结果, 他真的把一份客人退了的肥牛钱——40元‘吃’了。于是, 这个员工就被开除了。

当员工有可能涉及数额较大的钱款时, 海底捞会更加慎重。比如, 海底捞的优秀员工可以被晋升为担任采购工作。这个时候, 公司一方面大幅度提高他们的工资, “高薪养廉”, 同时也明确宣示:“公司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经常调查你是否吃回扣;如果一旦发现吃回扣, 哪怕是一斤肉, 你都要被立即辞退, 而且没有任何补偿。”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 海底捞对员工的信任也不是毫无保留的。但尽管如此, 还是有人会在利益诱惑下走向歧途。为了确保公司的利益不会流失在这些关键岗位上, 海底捞费尽心机, 甚至不惜采用“钓鱼式”诱惑监察。

比如, 有一年冬天, 领导为了检查一个采购人员的采购工作, 特意买了一套大棉袍, 把自己从头到脚打扮成一个老太太, 在菜市场跟着这名采购人员买菜。他买什么, 她也装着买什么。她不仅把每斤菜的单价记下来, 还观察他同小贩的关系。然后, 回到公司核对采购人员的报销。另外, 逢年过节的时候, 还故意以某些供应商的名义, 给采购人员送礼、送红包, 甚至向采购人员要银行卡号。有一次, 她亲自提拔并且非常信任的一个采购人员, 收了她的“礼”却没有及时上交。她马上组织采购人员开会, 重申采购人员纪律——24小时收到供应商的礼品不上缴, 就属于贪污!

24小时过去了, 那个采购人员没有上缴“礼品”。领导再一次做出了开除的决定。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开除他, 让我难过了好几天。他真是一个采购好手, 公司花了很长时间和心血培养他!”

无论是乔装跟踪, 还是故意设计诱惑, 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我们理解海底捞的初衷与苦衷。但是, 我们也要看到, 海底捞的多种“钓鱼式”执法率先违背了对员工的信任。

首先, 海底捞主动诱引的这一次, 很可能是采购人员第一次在诱惑面前没有经受住“考验”。也许, 他此前已经多次拒绝过来自真正的供应商的诱惑了。那么, 组织内部的这一次“诱引”, 对于他的“失足”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次, 如果一个行为过硬的员工觉察到了公司对他的跟踪或诱引, 他会觉得这是公司对他很不信任的表现, 从而会大大挫伤了他对公司的感情。

个体性的滥用信任, 一般是隐秘的。但在海底捞里还存在着一种公开的制度性滥用信任。这种对信任的滥用更可怕, 对公司健康肌体的侵蚀也更严重。

比如, 根据海底捞的规定, 门店经理要对一些骨干员工进行家访。这本是营造“海氏大家庭氛围”的很好的一个措施。但这项制度也可能被滥用。

制度如果不是用真心去遵照执行, 就会形同虚设。类似的情形绝不是海底捞的专利, 在其他的组织中, 这样的滥用制度、滥用信任的行为可能更多, 更严重。但是,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 为什么一直致力于营造“公平、公正”、“亲情、信任”的大家庭氛围的海底捞里, 也会出现这样不和谐的现象呢?如果任由这样的情?, 重演蔓延, 就会危及海底捞赖以成功的基石。

当员工在组织中不能得到预期中的待遇, 不能实现预期中的梦想, 组织就会失去员工的信任。人性是相通的。海底捞的员工会滥用信任, 顾客当然也会滥用海底捞对他们的信任。

上海的服务员郭春莉遇到过一件不开心的事情, 有八九个上海本地的客人。这些客人吃了很长时间, 消费总额却不高。其间却让调料师傅加了3次调料, 后来发现他们偷偷地把调料打包了。郭春莉发现后, 他们竟然振振有词地说:“你们的调料很好吃, 我们要拿一些回家。”这已经是很过分的行为了。买单的时候, 他们竟然还要求给予打折, 还威胁说:“我们上次来都打折了, 这次为什么不打折?如果不打, 我们就到网上投诉你们。”

出于对顾客满意率的追求, 郭春莉违心给他们打了折。

在海底捞及其员工的预期中, 顾客应该是讲究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的人, 而不是为了贪一点小便宜而不择手段的人。但显然, 这几位客人辜负了海底捞, 让海底捞深深地失望了。

像这样的客人并非极少数, 很多海底捞的员工都遭遇过。

海底捞员工的免单打折权力本来是出于超越顾客预期、提供优质服务 (或优质补偿) 的目的而设计的。但有的老顾客在熟知了海底捞的规则后, 就将其异变为胁迫海底捞屈服的手段了 (看起来是以海底捞之矛来攻海底捞之盾, 很难抵挡) 。

这样的顾客, 显然不是受欢迎的顾客。但为了顾及门店形象和顾客满意率, 海底捞总是也只能选择屈服。

顾客的滥用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海底捞过度追求超越顾客的预期而造成了“过度合理化效应”。

社会心理学上的“过度合理化效应”是指:当一个人为自己的言行举止而得到了过量的不相匹配的回报, 就会产生过度合理化效应。比如,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案例。一群孩子每天下午都要到一位老人的家门口吵闹玩耍。老人不堪其烦, 就把这些孩子叫了过来, 故意说自己一个人住, 非常寂寞, 他很喜欢听到他们的声音, 并承诺如果他们明天还来的话, 他愿意给每人50美分。孩子们非常开心, 第二天如约而至, 并且吵闹得更为放肆。老人继续表现出更大的愉悦, 并再度请求他们一定要明天再来。但第二天, 老人却只付给他们每人20美分。随后, 老人借口说自己的钱包已经干瘪, 明天只能付给每人10美分了。老人恳求孩子们千万不要因为钱少了就不来了。但孩子们觉得非常失望。老人第一次给他们的50美分已经为他们设定了一个基本的期望值。当报酬下降到25美分的时候, 他们已经觉得自己吃亏了。而到了老人只能付出10美分的报酬时, 孩子们认为, 自己到老人门前玩整整一个下午, 却只能得到10美分的报酬, 实在是太不划算了。所以, 没有人愿意再来了。而老人则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想要的平静。

孩子们的吵闹行为, 本来不应该得到报酬, 但却得到了较为丰厚的报酬。这就是一种“过度合理化”。当孩子接受了这种“过度合理化”后, 老人却降低了“过度”的程度, 从而人为制造了一种知觉差异。这种差异促使孩子们减少或杜绝了自己曾经“回报丰厚”的行为。孩子们以为这是对老人降低报酬的报复, 但殊不知, 这却正是老人真正要想的结果。也就是说, “过度”被合理化之后, 原来的“适度”就变成不合理的了。

对信任的滥用, 一方面是人性存在着阴暗面的必然原因。另一方面, 则和组织的内部治理方式相关。

我们知道, 海底捞对员工和对顾客的两个方面一开始大大超越了员工和顾客的预期, 让他们都充满了激情——服务的激情和消费的激情。但是, 当成功积淀了很多标准化的制式规则后, 随着海底捞的扩张, 组织越来越庞大, 人治化管理的弊端就显露出来, 员工的激情慢慢的消退, 为顾客提供创新服务的能力也慢慢减弱。员工与顾客的预期都陷入了不能满足的困境, 各类的信任畸化也就作为一种阴暗性的自我补偿而在组织中“崭露头角”了。

从人治的混乱到激情的消失, 再到信任的畸化, 如果陷入了这样的逆向循环, 那么, 最后的结果又会是什么呢?

在中国, 中式快餐连锁一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仅2010年的上海大众消费快餐的营业额就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但是, 中式快餐却一直没能像西式快餐那样实行高度同质化的标准化生产。国内品牌“红高粱”、“荣华鸡”等中式快餐连锁虽然曾经喧闹一时, 最终还是烟消云散, 归于失败。

平心而论, 中式餐饮要想在连锁经营上取得成功是很难的。这并不是因为中式饮食的美味程度不足。恰恰相反,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国的菜系品类纷繁复杂、变化无穷。这两个因素在给中国食客带来无穷的口舌之欲的同时也造成了中式餐饮在标准化上的困难重重。所以, 我们很容易看到遍布全国各地的某一家有特色的中式餐馆生意极为红火, 却极难看到这样的中式餐馆通过标准化的复制而遍地开花, 有着很多悖论的海底捞则做到了。

“海底捞”是一家源自四川的火锅连锁店, 而我们一般人看到“海底捞”这三个字, 往往会紧接着联想起第四个字——月。“海底捞月”的意思是“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 只能白费力气。”从口彩和文化底蕴来说, 海底捞显然远远不及“东方既白”。但海底捞的成功以及其所吸引的业界关注却远远超过了东方既白。尽管如此, 当我们以经营管理的专业眼光来看待海底捞的运作模式时, 却会惊诧地发现, 海底捞的成功并不像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的那样充溢逻辑上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相反, 海底捞的成功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海底捞”, 其概率就真的像打麻将时“最后一张牌自己摸到, 并且和牌”, 也像是真的从海底捞出了月亮。

那么, 到底什么是人治呢?简单地来理解, 人治就是以个人的意志或情绪状态 (喜怒哀乐) 来对一个群体或组织进行治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均各不同, 人的情绪状态也随时会发生变化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 作为一个领导, 我们必须有宽容之心, 不能因为手上有权就滥用。如果这名员工被我开除了, 不仅海底捞会损失一名好员工。他心里也会留下阴影, 他的命运也会走到另外一条道路上

海底捞的人治方式改变了这个节奏, 使一个本来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 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发展悖论】相关文章:

写作悖论06-14

悖论分析07-26

逻辑悖论09-05

悖论08-21

人生的悖论05-31

互联网悖论05-26

悖论的论文题目04-08

生活中的悖论05-27

职业化的悖论09-07

司法独立悖论论文05-05

上一篇: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下一篇:泰州地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