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功用范文

2024-08-21

作文功用范文(精选11篇)

作文功用 第1篇

关键词:作文,命题材料,功用

纵观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脉络, 从单纯的命题作文到给材料作文, 由给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 再到如今多种命题形式的同时存在。由此观之, 作文训练应该是多方位多层次的, 多样性应该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走向。然而在高考作文写作实践中,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高考“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命题中“材料”的功用认识不清, 导致行文过程中经常出现诸多问题。为此, 我就高考命题中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功用价值予以简要分析, 以飨学子。

就形式而言, 话题作文应属于广义材料作文中的一类, 给材料作文应属于狭义的材料作文。它们相似之处是命题都提供材料, 而且材料的内容和形式也无不同:可以是故事、意境、言论、图画、图表, 也可以是实物、数字;可以是一则, 也可以是多则。但在本质上, 它们中的材料还有以下不同之处:

一、审题时的作用不同

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只是命题者对考生写作的导引, 是诱发考生思考写作内容的源头, 是一个思维的爆破点。它所提供的材料, 只是对话题所作的直观、形象的解说, 是帮助考生认识话题、领悟话题的, 是对考生拓展视野、激发思维所做的必要提示和启发, 其观点是直白的。话题作文可以从原材料引申开去, 也可以抛开原材料, 在话题的范围内另外选材立意, 立意时可以把话题作为一个起点, 从这个起点走出来向纵深延伸。

例如下面这则话题作文:最简单的东西, 往往包含最复杂的内容或复杂的道理, “人”、“一”、“0”、“人要吃饭”、“细胞”、“原子”等。要求:联系生活实际, 以“简单”为话题, 选取一个具体事物来说说这个道理。

这则话题作文中的“人”、“一”、“0”、“人要吃饭”、“细胞”、“原子”等, 只是给我们一个写作构思的范围方向, 一个引子, 一个思维起点。当然我们也可以跳出以上材料的提示范围, 从其他能体现“简单”的事物或行为去延伸思考, 至于能挖掘出什么样的主题, 全凭作者的思想深度决定。

而给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考生写作的主要依据, 包含着文章的主旨, 所提供的材料既是考生作文立意的出发点, 又是归宿点。文章的立意必须从材料中来, 考生必须把材料中隐含的观点作为写作的主题, 并由此把作文延展开去。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材料读懂读准, 提炼出材料中所隐含的观点。

例如这则材料作文:薛潭学讴于秦青, 未尽秦青之技, 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 饯于郊衢。抚节悲歌, 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 终身不敢言归。请围绕这则材料自定文题和文体, 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这则材料就是文章审题立意的依据, 蕴含着文章的主旨, 从薛潭角度, 我们可抓住他“学讴”、“未尽秦青之技”就“辞归”, 得出“要谦虚”的启示;也可从他意识到自己远未学到老师的本事而“谢求反”, 总结出“要知错即改”的道理。从老师秦青的角度, 我们可从他面对学生的自以为是并未发怒, 而是“弗止, 饯于郊衢”, 且“抚节悲歌, 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的不一般的举动中, 受到启发:“教育要讲究方法。”

二、立意时使用范围有所不同

话题作文在立意时, 既可以着眼于材料整体提炼出一个主题, 也可以就材料中的一部分进行立意。如上文以“简单”为话题的命题中, 我们可以就“人”这一简单的汉字去展开想象和联想, 围绕话题进行立意, 也可就“人”、“一”、“0”、“人要吃饭”、“细胞”、“原子”等简单的汉字、数字、行为或物质所存在的共性出发去立意。

而给材料作文只能在关照材料整体思想之后, 紧扣材料内涵从整体或不同角度去立意行文, 不能以点带面, 以偏概全, 甚至把材料的表面意思当作内涵去立意。如果我们不读完上文第二则材料, 仅就“薛潭学讴于秦青, 未尽秦青之技, 自谓尽之。遂辞归。”这几句进行立意, 那肯定抓不住材料的关键内涵, 很难写出符合命题意图的文章来。

三、行文中使用程度有所不同

话题作文不要求考生抠住材料写作, 只是给考生一个大致的写作范围, 行文中可用可不用。但需要说明的是, 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为了帮助考生准确把握题意, 理解话题精髓, 因此材料不仅要读, 而且必须读懂读透, 否则, 对材料的寓意、提示范围把握不准, 对话题本身又不能准确判断, 就有可能出现“文不对题或偏离题意”的现象。

而对于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 考生不但要读懂, 而且要紧扣住材料所包含的内涵去行文构思, 行文中必须按照材料所暗示的素材方向、所寄寓的主题思想去谋篇布局。材料中的有些表明现象或揭示主旨的内容, 一般还应放在文章中当作文章的一部分, 作为引出论点的依据或文章的点睛之笔使用。

四、文体上的限制性有所不同

话题作文的特点之一就是“文体不限”, 其材料本身就已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形式多样、风格迥异、各展其才、各显其长、释放个性的平台。只要没有特殊的限制, 除了记叙文、议论文之外, 散文、说明文、杂文、小说、童话、寓言、剧本等都可以写。而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相对来说局限性较大, 它大多只适合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 而且适合写成议论文的居多。

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作文 第2篇

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无数科技工作者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北斗卫星组网任务,北斗系统建设圆满成功。这是件事情最大的意义就是打破了GPS在全球卫星导航领域的垄断地位,让北斗卫星可以覆盖到全球每一个角落,让北斗系统可以服务到全球每一位客户。

那么北斗服务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毕竟,靠单独一颗卫星是无法实现导航定位的,更不用说提供全球服务了。因为,北斗卫星系统是个群体,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从卫星角度来看,要确保功用需要注意三个问题:健康问题、业务问题、接续问题。

首先,健康问题是主要是通过卫星自检、地面外检来实现的,但是北斗三代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就是星间互检。利用卫星之间的激光链路进行状态确认和信息传递,这是北斗卫星独特的方式,从先进性来看,至少目前GPS卫星还没有具备这样的能力。

其次,业务问题是卫星服务的核心问题。主要通过星上的原子钟向地面用户提供稳定、准确、可靠的时间服务。星钟技术也曾被国外封锁多年,直到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科学家们,通过夜以继日的.科研攻关才实现星钟国产化的壮举。如果将来有可能的话,我也想跟他们一样做那些有益于国家的大事情。

最后,接续问题是北斗系统更新换代的事情。北斗三代是在北斗二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不仅仅将服务范围扩大到了全球,更提升改善了原有系统的服务性能。顺利实现从北斗二代向北斗三代的平稳过渡,我想那些科技工作者们一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尽管我现在还不清楚到底卫星是如何工作并完成整个导航过程的,但是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握这门技术,做伟大北斗事业的接班人。

每一颗卫星都用自己的功用,每一个公民都有自己的义务。维护祖国统一,服务祖国人民,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疫情期间有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他们不是什么英雄,只是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而已。

大学的功用 第3篇

克拉克·克尔认为,“两次最大的冲击筑成了美国现代大学体系,并使该体系独具特色。这两次冲击都来源于大学外部,主要来自联邦政府。这两次冲击都是为了适应国家需要。”

第一次冲击是土地拨赠运动。美国初期的殖民地学院几乎都仿照牛津和剑桥的学院模式发展起来,按《一八二八年耶鲁教授会报告》的说法,学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充学生的心智,培养具有高雅品味和基督教道德品质的人。在美国工农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这一旧的高等教育体系受到了严厉抨击。一八五七年乔治亚州的一份报纸就曾刊登文章批评该州大学,文章指出:“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不同的时代,一个需要实用知识的时代,但是州立大学却没有跟上这样的时代,因而不能满足州的需要,这个时代需要有实际技能的人,需要工程师去建公路、铁路和矿山,此外还要进行科学种田。”在国会议员莫雷尔提议下,一八六二年林肯总统签署了《莫雷尔法案》。该法一开始即言明:“本法的目的是向州和准州拨出公地,以使他们能开设重视农业和工艺教育的学院。”学院的目标是“……教授农业和工艺有关的学科,从而促进生活中各行业的工业阶级的文理和实用教育。”在这一法案刺激下,美国大学获得了迅速发展,从一八六二年到一九二二年,共建立了六十九所赠地学院,为社会提供服务开始成为大学的又一项主要职能。在来自德国洪堡的强调科学和哲学,强调研究、研究生训练、教授和学习的自由的大学观念影响下,以一八七六年霍普金斯大学的成立为标志,美国出现了一种新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正如克尔指出,“德国的唯理智论与美国平民党的主张在新型大学中结合了起来。纯粹的智力与新的实用主义结成了未必牢靠但却是成功的联盟”。

对大学的第二次巨大冲击始于二次大战期间联邦政府对于科学研究的资助。二次大战之前,大学的研究体系是一种私人基金资助下的研究体系,与主要的基金会以及外国的国家科研拨款相比,美国联邦科研预算少得可怜。为此,许多美国科学家呼吁,要求联邦政府增加对于科学研究的资助。当时,MIT校长卡尔·康普顿就曾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过这样一篇文章:“让科学发挥作用!公众福利需要国家科学计划”。然而,这些活动和呼吁都未导致什么实际结果。二次大战一爆发,战争的实际需要使得美国大学迅速投入战时科研当中,设于MIT的“辐射实验室”共研制出一百三十余种雷达系统;由大量大学科学家参与的“曼哈顿工程”所研制出来的原子弹也对战争胜利发挥了相当作用,并开启了一个新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时代。大学在战时科研中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再一次向社会和联邦政府充分证明了“大学的功用”。

新中国高等教育自一九四九年到今天,已有了四十六年历史。这四十六年大学的“功用”如何,也是一个值得考虑但又很难说清的问题,最近,在一些媒体上,有人提出中国大学“不那么有用论”,指出中国大学培养的人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巨大的经费短缺更使人无奈,令人深长思之。

《大学的功用》最后引用怀特海的一段话对大学的功用予以诠释:“在现代生活条件下,规律是绝对的,不重视训练有素的智力资源的种族注定要灭亡。并非你所有的英雄气质,你所有的社会魅力,你所有的才智,你在陆地或海上的一切胜利,就能使命运退缩。今天我们能够自立,明天的科学将向前迈出更大的步伐,将要使文盲给予的任何判断不会再唤起人们的同情。”在克拉克·克尔和怀特海眼里,大学能否具有这种功用,不但涉及到大学自身的存在与发展,似乎与民族的生存也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但愿不会有很多人认为这也是一种危言耸听吧。

“小”器件,“大”功用 第4篇

在实际的项目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往往是因为这些小器件出现了问题, 工程师忽略了。要么多了, 要么少了;要么值大了, 要么值小了。通过对这些器件的运用解决问题, 进行描述, 说明小器件也有大作用。笔者就在过去的硬件调试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 都是在这些“小器件”上找到原因, 得到解决。本文就略举几例, 与大家分享。

电阻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举例

(1) I2C电路中的电阻

图1是I2C设备与I2C总线的连接图, 串行数据SDA和串行时钟SCL线都是双向信号线路, 通过上拉电阻Rp连接到正的电源电压+VDD, 当I2C总线空闲时这两条线路都是高电平。连接到总线的器件输出级必须是漏极开路 (OD) 或集电极开路 (OC) 才能实现线与 (wired-AND) 功能[1]。上拉电阻Rp是必须有的, 否则I2C总线不能正常工作。笔者就曾经有项目, 遭受了这个上拉电阻之苦。在拍照手机刚开始流行的时候, 设计Camera sensor时, 基带芯片通过I2C总线对camera sensor进行控制, 设计I2C时没加上拉电阻, 而导致I2C总线不能正常工作, 读不到I2C设备的地址, 于是Camera设备调试不通。

上拉电阻阻值也不是随意而定, 过大或过小, 也同样会导致I2C总线不能正常工作。上拉电阻Rp与电源电压、总线电容、总线上连接设备数 (输入电流+泄露电流) 有关:Rp min是电源电压的函数, 即电源电压越高, Rpmin值越高。Rpmax是负载电容的函数, 总线电容越大, 即负载越大, Rp max越低。总线电容Cb限制了上拉电阻Rp的最大值, 而电源电压限制了上拉电阻Rp的最小值[2]。

更有甚者, 笔者在设计手机电视时, 还碰到多I2C设备不能同时工作的事。如图2所示, 是数字电视手机的原理框图, 手机基带芯片通过同一个I2C总线来控制解码芯片和音频Codec芯片, 然而调试时却让我们吃尽苦头, 两个设备工作不稳定, 时而能工作, 时而不能工作。当时以为是EMC问题, 电源供电噪声等各种原因, 可还是找不到原因, 最后, 在I2C总线进入解码芯片设备之前串一个500欧姆的电阻, 解决了问题, 工作稳定, 项目完成。

(2) 耳机自动检测电路

在手机、MP3, MP4等便携式产品中, 耳机是常用的附件, 耳机的自动检测电路是耳机电路的重要部分。典型的耳机插孔电路如图3所示, 在检测引脚连接一个上下拉电阻, 这样即可产生一个信号, 表示耳机是否插入插孔。当无耳机插入的时候, 检测引脚常闭, 输出信号为“低” (经分压而得) ;当有耳机插入的时候, 检测引脚断开, 信号为“高”。该检测信号连接到一个微控制器端口的GPIO (或者外部中断) 。一个简单的电阻分压电路就实现了这一检测功能。也可以通过电压比较器的方式来检测, 但增加了器件, 增加了BOM成本。

(3) Hall IC的滤波电路

几年前翻盖手机非常时尚与流行, 大多都用Hall效应元件来进行翻盖检测, 当然也可以用机械按键式。Hall效应元件的基本电路如图4左, 不论南极或者北极, 只要磁通密度 (magnetic flux density B) 比特定工作点磁通密度 (Bop) 大, 输出就打开 (输出低电平) , 并且输出会被锁存直到B小于释放磁通密度 (Brp) , 然后关闭 (输出高电平) 。Flip_Switch接手机Baseband的GPIO, 基带检测这个脚的“高低”电平, 当“低”电平时, 手机为合盖状态;当“高”电平时, 手机为开盖状态。

笔者曾经设计的一款手机, 用Hall IC进行翻盖检测。进行手机测试时, 发现, 手机接听电话或者呼叫电话的那一瞬间, 手机容易黑屏, 打电话经常掉线。经过跟踪, 发现Hall IC产生了一个低电平 (也就是一个合盖操作) , 引起了黑屏以及电话掉线。用示波器查看Flip_Switch网络的波形, 可以看到, 在拨打电话或者接电话时, 偶尔会产生50ms的“低”脉冲。网络上还能看到GSM TDD noise噪声。由于Hall IC离手机天线很近, 这个射频干扰比较明显, 并从Flip_Switch处被引入Hall IC, 引起Hall IC采样产生误动作, 50ms的负脉冲, 这正好是Hall IC内部两次采样的间隔[3]。

采用硬件滤波来解决, 如图4右, 在Flip_Switch串接于基带GPIO之前加上一个1kΩ电阻, 它具有衰减GSM TDD noise的作用, 与10pf电容还能一起具有滤波去噪的作用。经过测试, 不再出现误操作。

电容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举例

(1) 晶体匹配电容

晶振为微处理器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 是整个微处理器系统的“心跳”。没有时钟, CPU不能工作, CPU也无法与外界进行通信。

晶振分有源晶振和晶体。晶体 (crystal) 配合芯片内部振荡器, 外围匹配电路 (电感、电容、电阻等) , 才能正常工作。图5是典型的晶体电路。它工作在并联谐振模式, 电容C1和C2构成晶体的负载电容。

这里CS是PCB上的寄生电容, 在计算时可以用典型值参考值5pf。通常C1和C2选择一样的值, 大约为晶体负载电容的一半。

晶体的匹配电容并不是随便而定的, 要依据其负载电容来选择, 过大不好, 过小也不好, 会引起时钟工作不稳定、不可靠, 甚至晶体不起振;大的电容值可移增加频率稳定性, 但减小了闭环增益, 这样可能会引起启动问题。另外, 一些IC在芯片内部内置了匹配电容, 消除了电路设计者的一些疑虑。这样就只要在处理器芯片的XTAL_IN和XTAL_OUT管脚上连上晶体, 而不需要再连匹配电容。笔者曾经用汤铭 (TERMINUS) 的USB host hub芯片FE4.1[5], 就遇到了这个问题。该芯片已经内置了晶体的匹配电路 (电容) , 开始SMT时又贴装了匹配电容, 晶体反而不能工作。

(2) 辐射杂散测试之电容滤高频波

辐射杂散测试是GSM手机射频性能测试的一个重要项目。检验手机天线端的离散辐射功率是否符合GSM规范及国家标准, 以防止杂散辐射功率超标时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发信机的辐射杂散是指用标准测试信号调制时在除载频和由于正常调和切换瞬态引起的边带, 以及邻道以外离散频率上的辐射 (即远端辐射) 。杂散辐射测试不通过, 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因此应从多种角度进行整改, 如天线、机壳、屏蔽罩、接地等, 其中RFPA引起的杂散辐射超标是一个重要因素。PA内功放管产生非线性失真, 主要成分是基频的谐波。

笔者曾经研发的一款手机, 进行CTA测试时, 发现传导型杂散辐射通过, 而辐射型杂散辐射不通过, 尤其是二阶 (H2) 超标, 如图6所示。解决故障时, 屏蔽、天线等情况都查找了, 最后发现在该平台上, PA芯片的辐射值较大。

我们在自己的射频实验室, 先对手机PCB板进行整改, 手机PCB板用RF cable连接和综合测试仪, 并工作于呼叫模式, PCB板与综合测试仪进行模拟通话, 并用频谱分析仪的探针在手机板上找出相对二阶频谱过大点。由于是PA引起的二阶谱超标, 很有可能由PA的VBAT电源辐射出去, 我们可以从PA开始, 沿着VBAT的通路寻找、定位辐射最大点。

定位好这种超标位置后, 在这个点上加上对地的滤波电容。电容的大小与二阶谱频率有关, 可以用Murata S-Parameter&Impedance Library[6]工具进行仿真, 采用“Shunt”电路模型, 分别对Murata 0402封装2.2pF电容和7pF电容进行仿真, 得到S11和S21图, 如图7, 其中蓝色线为S11, 红色线为S21。

在原相对最高辐射点焊接好对GND的相应频段的电容“就近滤波”后, 再用频谱分析仪可以看出相对应点辐射频谱减小, 最后辐射杂散测试通过, 如图8所示。

(3) RS232转换之滤波与旁路电容

RS232转换芯片是串口转换芯片, 将PC机的EIA-RS-232C电平逻辑与微控制器MCU的TTL电平逻辑进行相互转换, 以实现PC机与微控制器之间的串口通信。基本的电路图如图9, 其中C1-C5五个100m F的电容为一般场合从100nF到10uF都可以用的。但不能少, 否则内部的电荷泵就无法产生正负电压。芯片内置有双电荷泵变压器, 提供+5.5V和-5.5V两种电源, 每个电荷泵需要一个旁路电容 (flying capacitor C1, C2) 和一个储能电容 (reservoir capacitor C3, C4) ) 。

C1-C5这五个电容, 缺一不可, 并且其容值也有推荐, 一般为100nF[7]。但是这些值并不是完全固定死的, 笔者在设计TI Omap3530微处理器与PC进行串口通信时, 就遇到了比较奇特的现象。板子在某些PC上可用, 在某些PC上不可用, PC输入乱码;更甚者, 在某些PC上PC输入可用, 但PC输出不可用;或者PC输出出现乱码, PC输出时部分键盘字符不能输出;这些奇怪的现象, 让我们非常纠结, 多种调试工作未见成效, 最后把C1-C5电容都换成1mF电容, 问题解决了。

小结

电阻、电容等电子器件, 是电子器件中最基本的元器件, 简单, 算是“小器件”, 身微权重, 却有很大的功用。在实际项目中, 这三种器件经常是硬件调试的关键, 解决问题的关键。巧妙运用这些小器件, 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只是略举几例, 抛砖引玉, 我们可以在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自己体会。

参考文献

[1]Philips Semiconductors, The I2C-bus and how to use it (including specifications) [M].1995.4.

[2]PCF8563Real-time clock/calendar Rev.8data sheet[D].18November2010Product, www.nxp.com.

[3]MicroPower.Ultra-sensitive Hall Effect Switch.[R].www.anachip.com.tw.

[4]MX COM Inc.Crystal Oscillator Circuit Design[M].APPLICATION NOTE, 1997.www.mxcom.com.

[5]FE4.1USB2.0HIGH SPEED DUAL-PORT HUB CONTROLLER data sheet Rev.0.4[D].TERMINUS TECHNOLOGY INC.March29, 2010.

[6]Murata Chip S-Parameter&Impedance Library[D].www.murata.com.

团子饵的功用 第5篇

在矶钓过程中,钓心先生是不是也使用团子饵?

钓心:从使用的频率来讲,南极虾是压倒多数的。但在小鱼多的地方也使用团子饵。有一次,我和三个钓友一起去钓黑鲷,我与其中的一个钓友用南极虾作钓饵,结果是什么也没钓到。那是一个怎样的情形呢?每次提竿,只见南极虾的身体部分完好无损,但头部却被盗食一空,一点办法都没有。于是我就说,潮流不好、钓点不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我旁边钓鱼的另一位钓友却中鱼了,而且还是一条体型相当不错的黑鲷。我和我旁边的钓友对视了一下,这一眼的潜台词就是“不是有黑鲷吗”。虽然嘴上没说,但那眼神说的就是这句话。我心想:好吧。我也一定要钓给你看看。拿着钓竿的手也使足了劲儿。正在这时,刚刚钓上大鱼的那个钓友的钓竿又已大弯,收进捞网里的黑鲷比刚才的更大。如果第一条钓上来时还觉得是偶然的话,那么立马又能钓上第二条来,肯定他与我们有什么不同之处。于是我跑到他的跟前,看了他的道具和诱饵,并确认了他的钓组。终于明白是钓饵不同,原来他的钓钩上穿着是团子饵。看到这些后,我与朋友也换上团子饵施钓,并马上中鱼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钓心:那时我是想,黑鲷的食性是随着季节而变化的,另外地点不同,食性也不同。这一天为什么只食团子饵呢?是否以前有过吃了南极虾后的痛苦回忆呢?不管怎么说,这一天黑鲷除了团子饵以外就没有反应这一事实,现在依然浮现在我的眼前。在相当长的钓鱼历程中,我们学到的是:出钓时不能仅仅只备一种钓饵。而是要多备几种,比如:活虾、剥皮虾、虫类等。钓鱼的时间过了一个小时,如果什么反应都没有的话,就要用别的饵试试看,这一点很重要。

那么,使用团子饵钓鱼应注意些什么?

钓心:使用团子饵钓鱼要看钩针上能包多大的团子。请注意,团子饵和南极虾不同(当然大虾、虫类也有同样的问题),它们是有自重的。因此,在选浮标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一点。如果一开始浮标的浮力就设定为平水面的,用南极虾作钓饵那是没问题;如果钓组不做任何调节,就那样换成团子饵的话,浮标就会下沉;如果是根据团子饵的重量把浮力设定为平水面,换成南极虾作钓饵的话,那么钓饵少了,浮标就会上浮。相反,如果设定的时候就有点过上浮的,那么有饵还是没饵,从浮标就看不出变化。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鱼活性低的时候,用赤豆大小的团子饵,只在钩尖儿放一点点,或者是用蚕豆大小的团子饵把钩子全部包起来使用。

团子饵设定后,在要碰到鱼嘴的地方稍稍捏一下,让钩尖稍稍露在团子饵外面一点点。团子饵从这里开始溶解,比较显眼,因此钓饵就从这里送进鱼嘴,而且鱼嘴也很容易被勾住。

当盗饵鱼多的时候,团子饵是否可以做大一些?

钓心:根据我的经验,因为盗饵鱼多而把团子饵搞大一点,并没有什么效果,很大的钓饵在水中太显眼,可能反而效果不好。与其把团子做大了,我觉得还不如注意别让钓饵从钩子上掉下来,大小就根据钩子的大小来定,关键是一定要“牢固”一些。必须防止团子在下水的过程中破掉。另外,团子是小麦粉、面包粉、豆腐渣放在一块儿做成盗饵鱼不爱吃的、不好吃的团子饵,这也是一种办法。更重要的是,要密切注意浮标的变化,如果钓饵没了,要立刻提上来,重新捏好团子饵后再下竿,绝对不要让空钩在海里漂着。

判断水下钓饵的有无,使用怎样的浮标比较好呢?

钓心:确实是这样。风和日丽的时候棒浮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只是当您碰上强风或大浪的天气棒浮标就不太好使了。这时,请试用中通型团子饵专用浮标。当钓饵还在钩子上的时候,中通型团子饵专用浮标上部的带状颜色(黄色的)是在水面下的,假如钓饵没了,它就会浮出水面。这种专用标的浮力规格是从0号到15号,共9种,可以对应各种情况。和一般的中通型的浮标不一样的是:团子饵的重量在做浮力设定的时候就已经算进去了,比方说,在通常的0号浮标上加团子饵的话,就会慢慢地往下沉,但加在这种专用的浮标上,就正好是0号的状态。中通型团子饵专用浮标可以说是重钓饵专用的浮标。

这种浮标的名称是什么?

钓心:叫[ネリエチヌ](意为捏饵黑鲷)。

团子饵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用吗?

钓心:团子饵的使用是没有局限性的,要钓秋冬的黑鲷,就要知道怎么使用它。给大家谈谈我的经验吧。

如果一直是持续的晴暖天,去钓鱼的天气也是好天气的话,那么在钓场—定要很好地测一下鱼层,在海底往上50厘米~100厘米左右的地方钓钓看。假如—直到前一天都是好天气,而钓鱼去的当天是阴天的话,那么不要犹豫彷徨,就在海底往上10厘米~20厘米处钓。还有,如果一直是持续的恶劣天气的话,那就贴着海底钓,一点一点地挪动,我觉得就是上策。浮标下只有一点点的差异,但能看出中鱼率是不同的。

这是否与黑鲷的活性有关?

钓心:是的。这是根据气候来判断鱼层而作的设定。如果用水深来说的话,即使是在相同的岛、礁,如果是持续晴天的话,就应选择不是太深的钓场。相反,如果是持续的恶劣天气的话,那就选择深场作为钓场。

要在深处钓,那就要用重钓组,是吗?

钓心:原则上是这样的。如果自己想钓的钓场的水深在5米左右的话,浮标就用0号~3B;水深是6米~8米的话,用5B~0.8号的;8米~10米的话,用0.8号~1号的;10米以上的用1.5号的(以上数据仅供参考)。钓法是,预想是在缓流处钓的话。那么诱饵打在潮水的上流,先打2勺~3勺,然后、把团子饵饵穿在钓钩上,将钓组投入水中。当诱饵忽沉忽漂的时候、让钓组停下,等待中鱼。

诱饵和钓组的下沉速度是不一致的吗?

钓心:是啊。如果和诱饵到达海底的时间一致的话,上面的诱饵啪啪地落在钓组的周围,这是最好的钓法了。钓组和诱饵的投入时机是钓鱼的基础,也是不变的钓法。因此,我们一直要考虑钓组和诱饵的一致性。

中通型团子饵专用浮标(ネリエチヌ),是钓组入水后,钓饵如果还在钩子上,那么浮标的表面是平水面下的,然后操作母线,把钓组时而绷紧,时而放松将钓组提50厘米左右,再次放下去。使用这样的技巧向钓点进攻。

是说绷紧、放松的技巧吗?

钓心:是的。目的是让钓饵上下运动,也算是在向黑鲷作“自我介绍”。如果浮标没有反应,而钓饵却没了,那么可以看作浮标下比较深,可以30厘米为单位往浅处提,直到找到能够出现浮标变化的深度。相反,如果钓饵一直没被咬掉,有可能鱼不在这个鱼层里,那么可以将钓座往潮水上或潮水下移动3米探寻黑鲷所在处。然后再寻找黑鲷的就饵层。

文学作品的功用 第6篇

一、文学作品的实用功能

(一) 识人功能。中国的文学作品, 有相当多的一部分, 都以脸谱化的平叙来描绘众生相。不管是戏剧, 还是小说, 你只要一看, 总能找出关于人物外形介绍的章节来。而那样的描写, 包括人外在的情态、精神、须眉、骨骼、气色、声音、容貌等等, 创作者的目的, 就是为了反映人物内在的思想、信念、意志、气质、能力、性格特点和处事风格, 这种现象在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表现尤为突出。这种人物脸谱化现象一旦融入到文学创作之中, 就能产生类似于相学一样的作用, 我们只要多接触这样的文学作品, 对人的了解和认识就会加深, 就会学到一些有用的识人智慧。

(二) 经验功能。所谓“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退”, 这说明, 了解了一些别人的生活经验, 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是很重要的。一般情况下, 我们意识不到自身经验的启示作用。但是通过阅读, 通过对一切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典型事件和历史事件的了解和接纳, 反过来会对我们的思想行为起到很好的辅助和教育作用。这种辅助和教育作用告诉我们, 在换了一个视角之后, 重新审视自己的体验, 以便看到通常未注意的方面, 就会成为我们一生当中有用的经验。

二、文学作品的教育功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阅读与鉴赏优秀作品, 不断充实精神生活, 完善自我人格, 提升人生境界, 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可见,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是实现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学作品通过其丰富的价值内涵, 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 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灵结构、塑造完美人性。

(一) 对情感的教育

文学阅读的独特意蕴就在于它不是指向表面的文字, 而是指向生命的深层情感, 以文字为中介达到对生命的注解, 达到情感的交流与沟通。阅读作品, 其实就是通过作品来激发、唤醒和强化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深藏不露的情感。如读“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会感受到“天寒岁暮, 风凄木落”, 以及对生计艰难的感慨和辛苦挣扎的哀痛。读“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便会无由的充满旅途乡愁。阅读文学作品, 还能使读者心灵中平添一份信心与力量。如屈原的“上下而求索”、“虽九死犹未悔”的追求精神, 就成为有志者的座右铭;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被人们当成节操自励的格言……通过文学作品纷繁的生活画面, 读者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恶、丑, 哪些是值得肯定与赞美的, 哪些是必须反对与批判的……优秀的文学作品, 读者在阅读活动中, 往往会全神贯注, 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 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感和解放感。

(二) 对人格精神的教育

文学作品的教育价值, 在于精神。文学作品是我们对过去生命的一种珍藏, 借此完成对衰老、死亡和遗忘的抗拒, 它能激起人对真情和激情的呼唤, 使人荡气回肠, 潸然泪下, 有助于呼唤人的真情。通过文学作品, 人们还能够在肉体生命死亡之后有一些精神流传下来, 借以教育世人不屈天命、奋发图强。它的教育作用, 还在于能真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现实, 揭恶扬善, 歌颂美德, 教育人们抵制丑恶, 追寻善与美, 甚至于促进人的自我完善, 培养人们对美的追求与认知。

三、文学作品的娱乐功能

文学阅读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 具有明显的娱乐功能。它和其他娱乐一样, 当然可以使人得到一定的感官满足。奥地利文学批评家韦勒克所说:“文学给人的快感, 是一种高级的快感, 即无所希求的冥思默想中取得的快感。”

一是可以减轻生活压力。现代人由于工作紧张, 很容易形成焦虑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焦虑是精神长期抓住某些事件不放。要减轻焦虑, 就要把注意力转移开。因此一个人要心理健康, 至少要有三种爱好:运动、音乐、阅读。可见, 要想陶冶性情, 阅读文学作品也是很好的选择。

二是可以彰显品味生活。“腹有诗书气自华”,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 在一定程度上能迅速提高人的涵养, 使人们在举手投足之间, 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优雅的气质。在传统的眼光中, 有文化的人一直是最受尊敬的人, 文化所赋予人的神秘的东西, 往往使人显得高贵, 有品味。

三是可以满足爱欲幻想。“爱”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而从人性的角度来说, 在两性的关系中, 爱决不是最终的目的, 性才是至高无上的、最终的需求, 诚如弗洛伊德所说, 性欲是生存意志的核心, 是一切欲望的焦点。所以, 从文学作品当中的情爱描写来获取某些有益性的娱乐经验, 也可使我们的人生趋于完美。不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还是中国古典小说, 我们都一样能从白纸黑字中欣赏到文学作品中有关情爱描写的奇光异彩。

包装功用延伸设计研究 第7篇

我国目前包装废弃物的利用程度很低, 加重了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我国产品包装物在一次性使用后就成为废弃物的比例大概占包装总产量的70%。我国年包装废弃物的数比较大, 每年还在以快速的速度在增长, 回收情况除啤酒瓶和塑料周转箱较好外, 其他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率相当低。包装生产企业在进行包装设计时, 没有关注到如何有效的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再利用, 近几年提出一些绿色包装理念, 包括功能延伸设计的概念但在实际应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 包装的功用延伸设计是否实用;其次, 对于消费者而言功用延伸设计是否实惠。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入世, 绿色包装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以保护资源、优化环境、保障人民健康为由, 制定了一系列全新的标准。

二、包装功用延伸设计的意义

面对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 保护环境, 可持续发展不再是一句口号, 在受到人们重视的同时, 在包装废弃物设计中也找到了其应用价值。包装废弃物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缓解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压力、节约能源、保护生态平衡, 同时还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是极有研究价值的。

三、包装功用延伸设计的前提

包装功用延伸设计要以绿色环保的概念为基础。对于设计师而言, 我们要对地球上的有限资源予以保护, 我们要引导消费者有个正确的消费观念, 让消费者乐于接受包装功用设计, 杜绝浪费, 对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提出新的要求, 从开始设计到产品的使用、废弃及回收处理的全过程的重新设计。而设计所要重点把握的是从产品包装废弃物的再次利用的角度出发。在投产前的改良设计和即将废弃的重新设计。包装功用延伸设计要以创新可行性为前提。在科学理性的方法论指导下, 并辅以恰当的创作环境使自己的设计创意潜能充分开发和展现, 增添消费者对于包装的使用热情。让包装物与其他附加功能联系起来, 使包装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尽量使包装、包装材料或包装部件能够重复利用, 设计紧握设计和消费的默契, 生活和生态的平衡。这些设计必须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实际可用的核心价值, 揣摩消费者的心理和不同消费群体的购买欲望及需求, 让包装的新的功用对顾客有吸引力, 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四、包装功用延伸设计的方法

其实在生活中即随处可见包装的功用延伸设计, 比如说废弃的瓦楞纸箱, 饮料瓶经过剪裁做成装饰物或花瓶等等。

(一) 包装的趣味设计

趣味化的包装设计一定要利用一切可以引起消费者共鸣的元素, 通过情趣意境营造、适当艺术设计手法运用, 并考虑文化因素, 达到较理想的趣味化包装设计效果, 能为使用者提供更多方便与精神文化享受。消费者乐于接受和使用才能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体现延伸包装的功能与作用。

1、直接的延伸设计

通过包装的结构和图案对产品的外包装赋予浓厚的趣味性, 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在销售商品的同时也拉近了同消费者的距离, 在商品的使用过后, 剩下的包装也能作为儿童的玩具或是装饰物, 让消费者在使用过后不忍丢弃, 起到了少丢弃少污染的作用。

2、间接延伸设计

此种包装也是通过包装结构将一些传统的包装结构改变造型成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便于组合的形状, 在产品的图形和造型上进行设计, 使之在不同组合的情况下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 这样在产品包装的使用过后, 剩余包装可以作为儿童玩具。

(二) 互动折纸趣味设计

在研究过包装的功用延伸设计后作者本身也做了包装功用延伸设计的试验, 主要是针对日常用品淘汰率高的日历。日历所要表达和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积极环保的生活态度, 目标是将日历的价值最大化。充分利用日历的造型、结构和材料, 在日历完成日常功能后还能再次利用延伸它的功用, 将废弃物降到最低, 废弃日历与趣味折纸相结合, 在日历的背面加入折纸的方法的设计, 减少资源浪费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创新设计, 这对生存环境和资源利用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结语

设计应该为保护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 这一设计理念也正适应了产品包装的设计和发展, 是目前包装的制造商和消费者所共同推崇的, 在包装设计之初我们就应该考虑到它是否会给环境带来后患, 是否能引领消费者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等。世上本无垃圾和废弃物, 只有摆错位置, 没有合理利用的资源, 伴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 包装的功用延伸设计也蕴含着更大的潜力, 发挥我们的指挥和创造力推进包装设计的进一步革新, 为包装设计市场注入新的生机。

坚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 人们的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我国的包装产业将会有一个跳跃式的发展, 在循环经济中创新技术, 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节能的包装技术和包装材料, 有力地推动包装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基于可持续设计思想的包装的再设计, 已成为包装设计研究的一个热点, 也为人类诠释了一种全新的设计与生活理念。

参考文献

[1]李丹碧林等.基于可持续性设计思想的产品再设计[J].包装工程, 2007

[2]王安霞.现代食品包装设计新视点[J].中国包装工业, 2002.3

[3]武军, 李和平.绿色包装[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3

陈皮本草考证及功用商榷 第8篇

1 名称本草考证

陈皮之名首见于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2], 其异名包括陈橘皮、红皮、黄橘皮、广陈皮、新会皮等。橘皮首载于《神农本草经》[3], 列于“橘柚”项下。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有“橘皮汤”“橘皮竹茹汤”等记载。自东汉到清现存的主流本草中有两种情况:宋代及之前的本草多用橘皮, 如《本经》《药性论》等;宋代之后陈皮、橘皮并见。古代本草中陈皮多附于橘柚或橘项下, 如《本经》《名医别录》《本草纲目》等, 这可能与本草编纂分类有关。自梁代陶弘景提出橘皮“以陈久者为良”后, 历代医家皆宗此说, 陈皮名称在方剂、临床上逐渐取代了橘皮。近代药学文献也使用陈皮为正名, 如1963年版《中国药典》即将陈皮作为正名。明清以来许多本草著作皆强调广产陈皮为优质药材, 即所谓道地药材, 如《本草汇言》[4]引李氏所言:“今天下多以广中橘皮为胜, 盖因香辛而烈故也。江西次之, 台、衢又次之。”目前陈皮分为陈皮和广陈皮两种。

2 品种本草考证

《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中均有“橘柚”的记载, 又名“橘皮”。后代对“橘柚”提出了异议, 如宋代寇宗奭[5]在《本草衍义》中言:“橘、柚, 自是两种, 故曰一名。橘皮, 是原无柚字也。岂有两等之物, 而治疗无一字别者, 即知柚一字为误。后人不深求其意, 谓柚字所惑, 妄生分别, 亦以过矣。”寇氏强调橘与柚为不同的品种, 在《本草经》中放在一起记载, 但是没有区分二者功效。这应该是由于“柚”为笔误所致, 言下之意, 《本草经》记载的只是橘而非柚。他提出上述观点的初衷是为了防止橘柚混淆, “今若不如此言之, 恐后世亦以柚皮为橘皮, 是贻无穷之患矣。去古既远, 后之贤者亦可以意逆之耳”。因此在古代的主流本草中大部分医药学家都认为陈皮 (橘皮) 的植物来源是橘而非同科植物柚。由于先秦、两汉时期流传下来的药学著作缺乏详细关于橘的植物学描述, 因此很难完全证明当时的橘皮来源就是橘而非柚。唐代苏恭的《唐本草》载:“柚皮厚味甘, 不似橘皮薄, 味辛而苦。其肉有亦如橘, 有甘有酸。”说明至少从唐代起, 橘柚已经完全分开, 不可能皆做橘皮入药。从宋代苏颂的《本草图经》、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代张志聪的《本草崇原》等主流本草对橘的详细描述来看, 陈皮的来源无疑是今日的芸香科植物橘。

由于橘、柑、柚、橙、枳属同科不同种, 在古代缺乏系统植物分类学的情况下, 存在着误将柑皮、橙皮当作陈皮使用的情况 (也有可能是药商谋利行为) 。《本草汇言》引寇氏语:“橘皮乃六陈之一, 医家日用所需。今市家以乳柑皮乱之, 不可不辨也。”接着指出了二者的鉴别方法:“凡橘皮极苦, 柑皮不甚苦”, “橘皮性温, 柑、柚皮性冷”。需要指出的是, 孔安国注《尚书》云:“小曰橘, 大曰柚, 皆为柑也。”说明有可能在东汉及以前, 医药学家橘柚不分, 统统以皮入药, 只是认为橘柚有大小之分。清代以后, 柚皮充化橘红入药, 功效与橘皮大同小异, 也说明了东汉以前完全有可能存在橘柚均入药的可能, 只是在汉代以后至清代, 橘皮来源只是柑橘, 而非柚类。

3 功效考证

《本经》记载:“橘柚, 味辛, 温。主胸中瘕热逆气, 利水谷。久服去臭, 下气通神。”《名医别录》言:“橘柚无毒, 主下气, 止呕咳, 除膀胱留热, 下停水, 五淋, 利小便, 治脾不能消谷, 气冲胸中, 吐逆, 霍乱, 止泄, 去寸白”, 强调了陈皮止咳、止呕、止泄的功效。《日华子本草》言陈皮为“脾胃之圣药”;《本草汇言》将橘皮功效概括为“理气散寒, 宽中行滞, 健运肠胃, 畅利脏腑”, 并且引用顾氏论述, 将陈皮功效概括为理气之珍, 可统治气滞、气逆、气闭、气结。《本草纲目》[6]认为橘皮“疗呕哕反胃嘈杂, 时吐清水, 痰痞咳疟, 大便闭塞, 妇人乳痈”, 强调“其治百病, 总取其理气燥湿之功”, 可谓将陈皮理气作用发挥到了极致。这种以医理推导药理的思维模式摒弃了先秦两汉时期朴素、准确的功效与主治记载方式。目前中医院校教材《中药学》以及《药典》等将陈皮的功效概括为“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滞、呕吐、呃逆, 湿痰、寒痰咳嗽以及气滞胸痹, 主要还是受《本草纲目》的影响。

笔者对此提出四点意见: (1) 陈皮健脾的功效值得商榷, 历代主流本草大多未提到陈皮的健脾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曰陈皮“同补药则补, 同泻药则泻, 同升药则升, 同降药则降”, 实际上是说陈皮药性和而不峻猛, 容易与其他药物相配伍。陈皮性温, 味辛、苦, 辛散苦降温燥, 无充分理由和依据证明其补益作用。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曰补中益气汤中陈皮“不去白, 二分或三分, 以导气, 又能益元气, 得诸甘药乃可, 若独用泻脾胃”, 可见陈皮并无补益作用。清代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曰:“或问陈皮留白为补, 去白为攻, 然乎?此齐东之语也。陈皮与青皮, 同为消痰利气之药, 但青皮味厚于陈皮, 不可谓陈皮是补而青皮是泻也”, 明确否定了陈皮有补益功效; (2) “理气”与“下气”的区别。笔者以为“理气”的概念比较宽泛, 主要针对气滞、气逆、气闭、气结等, 下气主要针对气逆于上的咳喘、呕吐、哕、呃逆等病证。陈皮虽然理气功效受到广泛重视, 就临床而言, 其消痞除满之功不如厚朴、枳实;宽肠通便之功不如槟榔、厚朴;治疗痰多咳嗽不如半夏、化橘红;治疗呃逆、呕吐不如半夏、生姜、伏龙肝等。因此, 笔者建议用“下气”代替“理气”, 显得针对性更强, 更具有指导性。“理气”的概念如同“解表”一样, 没有彰显陈皮的主要功效; (3) 陈皮利水的功效没有彰显。《名医别录》[7]云:“ (橘皮) 除膀胱留热, 下停水, 五淋, 利小便。”《华佗中藏经》所载“五皮饮” (由茯苓皮、生姜皮、大腹皮、陈皮、桑皮组成) 主治皮水;《奇效良方》中治疗水肿泄泻的“大橘皮汤”使用了陈皮, 均间接证明了陈皮具有利水之功。《本草纲目·橘》附方中有“产后尿閟不通者, 陈皮一两去白为末, 每空心酒服两钱, 一服即通”的记载。然而, 自《本经》之后两千多年, 能述其功效者, 寥寥无几, 举世皆以“理气”笼统代之, 何其陋也!即使像《医方集解》这样的方剂专著也难免落入窠臼。秦汉以及先秦时期的本草学言简而意真, 朴实而无华, 不如宋明以来医家多儒医出生, 牵强附会。上古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毒, 虽为传说, 但以身试药获取药学知识的方法应该是真实而经得起考验的。因此, 笔者建议将陈皮功效更为“下气利水, 燥湿化痰”; (4) 关于陈皮的止咳作用。《本经》中并未记载陈皮的止咳作用, 《名医别录》起才开始增加了止咳功效的描述, 后代不少本草如《本草纲目》都认为其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并无使用陈皮止咳的方剂, 对于咳嗽多使用杏仁、麻黄、五味子、紫菀、款冬花等。即便是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名方二陈汤, 有学者考证原方的功效和主治也没有提及陈皮的止咳功效[8]。笔者以为二陈汤虽然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痰湿咳嗽的治疗中, 发挥疗效的仍是燥湿化痰止咳的姜半夏。临床实践表明, 陈皮的止咳作用远不及前胡、杏仁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陈皮所含的挥发油以及醇提取物的平喘、镇咳、化痰作用比较显著。中药方剂未能发挥该作用的原因可能是汤剂煎煮时, 陈皮挥发油损失过多, 或使用量较小 (3~9g) 。

4 橘皮去白问题

宋代雷敩在《雷公炮制论》中提出橘皮“留白则理脾健胃, 去白则消痰止咳”的观点, 后代医药学家对此深信不疑。如李东垣《脾胃论》中“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汤”等调理脾胃的方剂, 自注橘皮不去白。对于胸中气滞或中焦痰气阻滞者, 常选用去白橘皮 (橘红) 或与去白青皮合用, 如“加减平胃散”“和中丸”。但李东垣的个别方剂未说明所用橘皮是否去白、留白, 如“半夏白术天麻汤”。二陈汤、温胆汤、平胃散等名方皆用橘红, 取其消痰下气之意。清代张志聪[9]在《本草崇原》中从法象药理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批判, 谓“橘皮里有筋膜, 外黄内白, 其味先甘而后辛, 其性从络脉而外达肌肉、毛孔, 以之治咳, 有从内达外之义, 若去白, 其味但辛, 只行皮毛, 风寒咳嗽似乎相宜, 虚劳不足, 益辛散矣”。同时张志聪引证《日华子本草》中“用橘瓣上筋膜煎汤治口渴吐酒甚效”来说明橘皮不应该去白。笔者认为张志聪的观点牵强附会, 对临床无实际指导意义, 同时认可“陈皮去白开痰, 留白和脾”的观点。

5 结语

陈皮作为临床常用理气药, 其使用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但随着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学科的不断分化和新型研究手段的出现, 陈皮作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药理研究不断深入, 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不断被发掘, 如今对陈皮功效、主治以及临床应用的认识已远远超过前人。然而, 传统的本草考证研究方法依然十分重要, 其研究成果对于指导科学研究、新药开发等无不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价值。陈皮功效和作用研究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 其下气利水的功效在古代本草中有多次明确记载, 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249-250.

[2]唐·孟诜, 张鼎.食疗本草[M].上海:中华书局, 2011:72-74.

[3]顾观光.神农本草经[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2007:71-72.

[4]明·倪朱漠.本草汇言[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5:569-570.

[5]宋·寇宗奭.本草衍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88.

[6]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金陵本)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130-1137.

[7]梁·陶弘景撰, 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3:75-76.

[8]魏伯丞, 肖勇, 丁舸.试论二陈汤之核心药组[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1 (18) :128-129.

车用电流表的功用 第9篇

在装有蓄电池的汽车、拖拉机上, 负载耗用的电量是由蓄电池和发电机供给的。当发动机处于停车状态或低速运转时, 发电机不发电或输出的电压很低, 负载耗用的只是蓄电池的电量。如发动机转速增高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发电机输出的电压便高于蓄电池的电压, 此时, 发电机输出的电量除一部分供给负载外, 另一部分则充入蓄电池。为便于查看发电机是否向蓄电池充电或蓄电池是否向负载放电, 绝大多数汽车、拖拉机在蓄电池和发电机及负载之间串联了一块电流表, 以检测发电机对蓄电池的充电和蓄电池对负载的放电情况, 即指示蓄电池充电或放电电流的大小。在发电机电压不足或停转时, 负载均经电流表由蓄电池供电, 此时, 电流表应指示放电电流。当发电机达到正常的充电电压时, 负载则由发电机直接供电, 并经电流表向蓄电池充电, 此时, 电流表应指示充电电流。

2 电流表是判断电源电路故障的诊断仪表

技术状态正常的电源电路, 在发动机熄火时, 电流表的指针应在“0”的位置, 启动发动机时, 因起动机要耗用电流, 有较大的放电电流通过电流表, 此时, 电流表的指针应由“0”的位置移向“-”的放电一侧, 且电流值较大。当发动机启动, 发电机进入正常的发电状态后, 将向蓄电池充电, 开始时, 因有较大的充电电流通过电流表, 电流表指针会由“-”放电一侧的较大位置迅速向“+”充电一侧的较大电流位置移动。随着充电时间的增加, 蓄电池的电压将逐渐升高, 充电电流会逐渐减小, 电流表指针会渐渐地由“+”充电一侧的较大位置移向接近于“0”的位置。

观察到的情况, 如与上述不符, 便说明电源电路有故障。如表中所示。

3 电流表是电源电路与各负载电路的枢纽点

上图是汽车、拖拉机电系的电源电路图, 一般以电流表为界, 将电流表至蓄电池之间的线路, 称为“电流表前电路”;而将电流表至调节器之间的线路, 称为“电流表后电路”。因各负载电路的工况不同, 所以电源电路与它们的连接也各不相同。通常由电源电路可引出 (1) 、 (2) 、 (3) 火线和不同的负载电路相接, 凡是瞬间用电量超过电流表指示范围的负载电路, 都需并联接在“电流表前电路”的电源火线 (3) 上, 这根火线使蓄电池可以不通过任何控制设备而向外供电, 在汽车、拖拉机的电系中只有起动机的电路接在火线 (3) 上, 其余的各负载电路 (如点火、照明、信号、音响、预热及工况指示等电路) , 皆需并联接在“电流表后电路”的电源电路上, 且根据各负载电路的不同需要分别接在火线 (1) 和 (2) 上。火线 (1) 在发电机调节电路有电时即有电, 在发动机停车且电源开关不接通时即无电, 一般用于照明电路、起动控制电路即点火电路等。火线 (2) 使蓄电池向外供电时不受电源开关的控制, 所以, 在发动机停车且电源开关已断开时, 火线 (2) 仍有电, 通常停车后, 不必接通电源开关仍需使用的负载电路都需接在这根火线上, 如停车信号灯、驾驶室顶灯、喇叭等负载电路。

可见, 以电流表为中心, 熟悉汽车、拖拉机的总电路, 能较容易地搞清楚电源电路与各负载电路之间的关系。

4 电流表能检查负载电路的断、短路故障

对耗用电流经过电流表的负载电路均可以电流表为依据, 检查其技术状态。这是因为当工作电压为一定时, 各负载的耗用电流 (额定电流) 也是一定的。如电流表完好, 接通某一负载电路的控制开关, 电流表指针若指向“0”的位置或指示值小于负载正常工作时的耗用电流, 则说明该负载电路有断路或接触不良等故障。如电流表指针往“-”放电一侧摆到底后又立即返回“0”的位置 (保险装置起作用或保险丝熔断) , 则说明该负载电路中有短路现象。此法主要用于检查断、短路的范围, 即断、短路发生在哪条负载电路, 而不易直接确定断、短路的部位。

四种大黄功用有别 第10篇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总称。在欧洲及中东,大黄多是指可作食用的几个大黄属品种。而在中国文献里,“大黄”指的则是马蹄大黄,主要是作药用的。药用大黄性寒味苦,入脾、胃、肝、大肠、心包经,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化瘀、利胆退黄等多种作用,可用于热结便秘、血热妄行、瘀血结滞、湿热黄疸、结石内阻等多种病症的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药用大黄主要含蒽醌类衍生物,其中以结合状态为主,游离状态较少。游离态蒽醌类衍生物具有广谱而强大的抗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等)和抗病毒作用;结合性蒽醌类衍生物具有泻下、消炎、镇痛、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等多种作用,其中的鞣质有收敛作用。大黄入药备受历代医家所推崇,素有“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之说。大黄的炮制方法有酒浸、酒炒、醋炒、盐水炒、炒焦、炒炭等,在临床上功能主治各有差异,不能不引起重视。

生大黄 是取原生药材洗净,切片干燥备用。功能攻积导滞,主治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者。正如《本草切要》所谓:“凡蕴热之证,脏腑坚涩,直肠燥而大便结;痈肿初发,热毒炽盛而大便结;肥甘过度,胃火盛而大便结;縱饮太盛,脾火盛而大便结,必用苦寒,以大黄可也。”对温病热结便秘、高热不退、神昏谵语者,可用生大黄配伍芒硝、厚朴、枳实,以加强攻下作用;对热结伤阴、燥屎內结者,用生大黄配伍生地、玄参、麦冬,以增水行舟。常用量入煎剂每日10~15克。

酒大黄 俗称酒军,是取生大黄用黄酒喷淋拌匀,稍闷,用微火炒至色泽加深时,取出放晾备用。黄酒性温味辛,能通血脉,御寒气而行药力。临床常用酒大黄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火邪上炎所致的头痛头胀、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以及跌打损伤所致的瘀血肿痛。常用量入煎剂每日10~20克。

熟军 是取生大黄用黄酒拌匀,置容器内密闭,隔水炖至大黄内外均呈黑褐色时,取出干燥备用。其泻下作用缓和,但能减轻泻下时的腹痛,增强活血化瘀作用,适用于老人体虚而有瘀血者,常用量入煎剂每日3~6克。

大黄炭 是将生大黄置于锅内,用武火炒至外表黑色时取出,推开放凉备用。其泻下作用极弱,而收敛和吸附作用相对增强,有止血止泻的功效,主治大肠有积滞的大便下血、外伤出血、吐血、崩漏等病症。常用量入煎剂每日15~30克。

以上可见,不同的炮制方法,有不同的药理作用,临床切记不可乱用。

笑话的生成机制与文化功用 第11篇

我国笑话先秦已有之, 只是一直很难进入文学艺术研究的天地, 笑话作为一种文体专门研究更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事。一直以来, 对于笑话生成机制的研究多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修辞、语用是考察的重点, 如吕叔湘先生的《笑话里的语言学》, 从语言文字角度较为全面地论述了笑话中常用的谐音、拆字等语言技巧。此外, 也有引用西方先进的幽默理论开展的研究, 如《民间笑话三论——对西方民间笑话研究成果的译介》, 全文用“适当的不协调理论”等对笑话的本质特征进行了阐释。至于文化功用的探讨, 鲁迅先生曾从小说史的角度分析笑话“嘲讽世情”之作用, 但可惜, 他对笑话归属于小说的论证并未展开, 对笑话讽世作用的阐示也就戛然而止。钟敬文先生曾指出:“笑话是人民创作的一种, 在阶级斗争剧烈的时候, 它往往成为一种有用的精神武器。”这从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笑话的讽刺、战斗作用, 但是没有作更为全面、深入的论述。王利器先生曾定义笑话说:“‘话’就是故事, 笑话就是以嘲笑为题材的故事, 我国古代笑话是几千年来一直活跃在人民口头上的一种文学形式。”他不仅看到了笑话的讽世之效, 还注意到了笑话口传性、民间性的特点。

前人的研究颇有成果, 但是, 综合来看, 对于笑话系统深入的研究从未真正展开。“笑话不会改变自己丛残小语的性质地位, 所以, 附属物评点也只好在灵光乍现之后又回到默默无闻的暗流。而不能像小说评点戏曲评点那样顺理成章地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的、艺术的理论体系。”相对于笑话这一民间文化的繁盛来讲, 目前对它的研究只能称得上是蜻蜓点水, 对于其生成机制和文化功用尤其未有深入的探讨。本文以我国古代笑话创作的集大成者——明代冯梦龙的《广笑府》 (1) 为语料, 从故事中“矛盾”与“契合”的巧妙构造和语言的发展两个角度分析笑话的生成机制, 总结出笑话最为主要的四种文化功用, 即娱乐、讽刺、引导和文化传播, 进而对笑话的定义给予新的界说。

一、笑话的生成机制

笑话的成因颇多, 但究其实质是“矛盾”的制造与解除, 进而达至“契合”。正如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论讽刺”所言:“不必是曾有的实事, 但必须是会有的事情。”笑话中必须有与现实的常态和公认的规则不一样的“矛盾”才能制笑, 而这种“矛盾”又必须是从另一方面回归现实的——这种回归往往在人的心灵深处。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人们在诸多方面逐渐达成了共识, 即大家普遍认同的思维习惯、审美趣味等, 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契约”。在此前提下, 一旦有人不合“契约”, 即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笑料。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说:“笑的产生每次都是由于突然发觉这客体和概念两者不相吻合……笑就是这不相吻合的表现。”笑话只有在“契约”形成并被打破, 同时又与人们实际的某种期待相契合时才会发生。

先民们在相对固定的地域和共同生产方式下长期共处, 不自觉地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 由此又衍生出相对固定的交际原则和行为方式, 被我们定义为“契约”。这种契约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 即制度文化层次和心理文化层次。

制度文化是指“制度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社会规范、制度及组织机构和设施等的总和……是人类在漫长的文化进程中进行自然和社会规范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财富。制度文化不仅包含着强制性较高的制度规范, 如法律、法规等, 也包含着强制性较弱的如风俗、习惯、道德等一般社会规范”。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 也是人们相对一致的思维习惯、审美趣味及心理文化的形成过程。一旦固定的思维习惯形成, 大多数人在通常情况下的思维模式即囿于其中。当有人以特别的方式打破这些常规时, 其他人会为其不合群而笑。

心理文化的形成基于这样的认识, 即人类心理行为是文化历史的产物, 与特定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正如本尼迪克特所认为:“人不是由本能, 而是由习惯塑造的。人受制于其生活其间的文化……社会对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的判断也是由文化背景决定的。”因为形成了相似的文化心理, 一方面, 人们便会对故事中不合常态的现象顿感“失调”, 而揭露和讽刺这种“失调”又恰好与自己的内心体悟达到“契合”后便会报之以笑。另一方面, 只有在社会具有心理文化主流倾向的情况下, 笑话的创作者才能把握当时主流的“正常的事情”和“可笑的事情”, 更好地找到“矛盾”和“突破”之处, 创作笑话。

笑话的产生源自对“契约”的“突破”, 这种突破是通过“矛盾”完成的。德国著名的古典哲学和美学奠基人康德曾指出:“在一切引起活泼的感动人的大笑里, 必须有某种荒谬背理东西存在着。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如《嘲谑·不出来》记:一人被妻子打, 无奈, 钻在床下。妻呼曰:“快快出来!”答曰:“男子汉大丈夫, 说不出来, 定不出来。”我国古代是男权社会, 但是“惧内”并不鲜见, 甚或如蒲松龄所言:“惧内, 天下之通病也。”这种现象本身就是矛盾。具体在此则中, 丈夫语气上的强硬与心中的害怕又形成一组矛盾。看到故事中丈夫胆战心惊却又碍于男人威严而佯装霸气的形象, 女性们会觉顿获尊严, 而男性们也会立即将自己与其区分, 进而自豪不已。无疑, 对笑话中男主人公的嘲笑与人们渴望尊严的心理达到了契合。此外, 丈夫所用的“精神胜利法”也是制笑之处, 他的自我解嘲暗合了我们生活中常以自我满足来掩盖客观事实的心理。

综合来看, 这种“矛盾”大体可分两种, 即内容上的矛盾和语言表达上的矛盾。

《官箴·下公文》记载:有急足下紧急公文, 官恐其迟也, 拨一马与之。其人逐马而行。人问:“如此紧事, 何不乘马?”曰:“六只脚走, 岂不快于四只?”这则故事是在内容上制造矛盾的例子。本为加快速度给差役添的马匹却被他牵着走, 还自认为脚多就会增加速度, 不禁令人捧腹。我们之所以会笑, 是因为我们之前已储备有“马匹是用来载人的工具”“马跑得比人快”的认知。当人与马在一起, 且要加快速度时, 我们一般会认为“人必须骑上马”, 否则就有悖常理。这种表面的“矛盾”与人们内心期望看到别人比自己愚笨的心理是契合的, 当觉得自己强于他人时就会自然产生自豪感和荣耀感。正如霍布斯的“突然荣耀说”所言:“笑的情感只是在见到旁人的弱点或是自己过去的弱点时, 突然念到自己某优点所引起的‘突然的荣耀’感觉 (sudden glory) 。”

《口腹·合做酒》记:甲乙谋合本做酒, 甲谓乙曰:“汝出米, 我出水。”乙曰:“米都是我的, 如何算账?”甲曰:“我决不欺心, 到酒熟时, 只泌还我这些水便了, 其余都是你的。”显然, 此故事在表达上有很大矛盾, 主要体现在语用的含糊上。酒熟前后的“水”有着天壤之别, 而甲在表达时有意忽略, 致使乙遭糊弄, 谋得利益。我们会捧腹, 是因为创作者对他的嘲讽与我们鄙视贪利耍滑的小人和歧视呆头呆脑的愚笨者的心理达到了契合。

制造“矛盾”并不一定就能达到制笑的目的, 表层的“矛盾”必须有内在的“契合”才能制笑。“美感是人在对象身上关照到自身的力量而产生的, 是人对自己的确认、肯定而产生的精神愉悦。”可见, 美感背后有“自我意识”的存在, 只有当外在事物与接受者的内在体悟、实际期望达到“契合”时才能使人发笑。如《广笑府》中众多讥刺贪官的笑话, 贪官的胡作非为与他们应有的作为形成了矛盾, 而慑于威严, 普通百姓通常对他们只能逆来顺受。但是, 当有人勇敢地站出来编写故事嘲弄他们时, 人们便顿时觉得契合了自己压抑已久的悲愤及憎恶之情, 觉察到了这种嘲讽的趣味。人们乐于接受并传播, 这源于他们的内心深处期望贪官受到嘲弄和惩戒。《官箴·有天无日》记:官值暑月, 欲求避暑之地, 同僚纷议。或曰某山幽雅;或曰某寺清凉;一皂隶曰:“细思之, 总不如此公厅上可乘凉。”官问何故, 答曰:“此地有天无日头。”似在探讨何处乘凉, 答案竟在公堂之上。这极大地嘲讽了官员办事黑暗, 表达了对官员的痛恨, 满足了广大百姓心愿。笔者认为笑话中可以进一步解剖出“三个要素”, 即创作者、传播者及接受者 (往往还是再传播者) 。笑话产生并要成功传播还有赖于这三者的认知方式、思维习惯、审美情趣甚至是人的本性在某个问题上达到一致, 正所谓“笑要有共鸣”。如《九流·药名》记:一人久客归, 妻已育三子矣。讶以何以不夫而孕, 妻曰:“思君之极, 当是结想所成故命名皆有深意:长曰远志, 想你出行也;次曰当归, 想你归来也;又次曰茴香, 想你回家也。夫曰:“我若再做几年客, 家里开得一个新药铺了。”这则笑话只有当创作者、讲述者和接受者三者都同时了解“远志”、“当归”、“茴香”在作为药材名的同时具备的引申义, 才能领会到妻子对丈夫的糊弄之意, 达到制笑效果。

由此可见, 语言的发展成为了笑话生成的必要条件。汉语本身是表意文字, 且具有多字同音、一词多义等诸多特点, 它产生和发展的结果之一是其文化内涵的形成和积淀, 这使得笑话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制笑之点也更多。有一则《口腹·酒令》记:一人出令曰:“春雨如膏。”或疑为糕也, 曰:“夏雨如馒头。”或又疑为夏禹也, 曰:“周文王像塔饼。”它的制笑在有赖于汉语中“膏”与“糕”、“夏雨”与“夏禹”的谐音及历史文化上“夏禹”与“周文王”均为君王的事实, 这些都是语言积累的结果。

汉语发展的另一个结果是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表达技巧的增多, 这也为制笑提供了多样的手段。笑话中最常用的就是夸张。如:《贪吝·死后不赊》记:一乡人, 极吝致富。病剧, 牵延不绝气, 哀告妻子曰:“我一生苦心贪吝, 断绝六亲, 今得富足。死后可剥皮卖与皮匠, 割肉卖与屠, 刮骨卖与漆店。”必欲妻子听从, 然后绝气。既死半日, 复苏, 嘱妻子曰:“当今世情浅薄, 切不可赊与他。”乡人死后还想着敛财, 最为滑稽的是他还担心妻子赊账与人, 于是死而复活。此处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乡人的极致吝啬, 将人性的悭吝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笑话的文化功用

不仅笑话的生成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笑话生成之后还具有强大的文化功用, 这正是几千年来它历久弥盛的根源所在。它的文化功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娱乐

从审美效果来看, 笑话应能引人发笑, 逗人开心, 没有笑便没有笑话, 因此娱乐性是它最直接的功用。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论幽默》中认为“人的本能欲望受到压抑后喜剧性具有释放作用”, 这同样适用于笑话。在冯梦龙所辑录的另一部笑话作品《笑史》的出版说明中著名戏曲家李渔有一段戏说:“同一书也, 始名《谭概》而问者寥寥, 易名《古今笑》而雅俗并嗜, 购之惟恨不早。”可见, 笑话的标题都有了娱乐的功用。笑话的娱乐性有别于音乐、舞蹈等其它娱乐形式, 它引出的笑是一种有意味的笑, 是人的生理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常常涉及生活中悖理性的东西, 说出来也许有伤雅性, 却不至于招致伤害, 与人类的美感经验相联系。

(二) 讽刺

笑话的生命在于引人发笑, 但并不意味着它只是一种“轻薄”的俗文化。相反, 产生于民众之中的笑话往往从劳动人民的爱憎感情出发, 很好地反映了我国广阔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价值取向, 是考察一定时期社会基本状貌较为翔实的材料。纵观中国笑话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足见嘲笑讽刺是它的主要功能, 且嘲笑之中, 自有褒贬。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谐隐》篇有记:“古之嘲隐, 振危释惫。虽有丝麻, 无弃菅蒯。会义适时, 颇益讽诫。”即言喜剧文学一个基本特征是引人发笑, 但不能止于此, 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应起一定的讽诫作用。笑话正深刻地践行了这一点。

《广笑府》中的讽刺多表现为对社会制度的不满, 讽刺封建统治阶级、虚伪的道学家、市井腐儒、塾师、庸医、书生、道学先生、不守教规的僧道、吝啬者、惧内者、说大话者、愚昧者等。如《嘲谑·卖弄》记:一亲家新置一床, 穷工极丽。自思好床, 不使亲家一见, 枉自埋没。乃假装有病, 偃卧床中, 好使亲家来望。那边亲家做得新裤一条, 亦欲卖弄, 闻病欣然往探。既至, 以一足架起, 故将衣服撩开, 使裤现出在外, 方问曰:“亲翁所染何症?而清减至此。”病者曰:“小弟的贱恙, 却像与亲翁的尊病一般。”本都旨在卖弄, 却掩耳盗铃一般装病, 不禁使人看到彼此一副穷酸至极的模样, 从心底里厌恶喜好卖弄的人。

(三) 引导

笑话的笑启人思考, 有教化引导之功效, 它往往通过讽喻, 达到“破”此“立”彼的目的。如《广笑府·贪吝》卷, 通过对各类贪婪吝啬之人的深刻讽刺揭露了他们的丑陋嘴脸, 笑话正是通过对丑的否定来表现人民对贪吝的憎恶, 对清正的向往以及由此形成的审美观点与审美理想, 对人民起审美引导作用, 使人憎恶丑, 热爱美。鲁迅说:“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笑话不仅仅是去“撕破”, 而且教人从根本上识别“无价值的”。

(四) 文化传播

笑话还具有文化传播的作用。现实生活中, 一些生活技巧, 尤其是不便于直接言传身教的生活常识, 都可以用笑话的形式进行传播和传承。典型的有如荤笑话, 在性受到极大忌讳和压抑的年代, 性知识的传播媒介也很贫乏, 但是通过笑话这种看似荒诞的相对委婉的方式, 可以由父辈向子辈传播。

当然, 由于笑话起源于最底层的民众之中及它口耳相传等特点, 导致了部分笑话内容本身就存在缺陷, 如大量讥笑他人生理缺陷的笑话, 它们已经无法正确发挥以上作用, 或者说是部分作品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 已退出或者是需要退出历史的舞台, 这些正是我们要加以区分的。

总之, 笑话是百姓为了愉悦自我, 自己编造然后口耳相传形成的文学形式, 是我国民间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以上对其生成机制及文化功用的探析, 我们不难看出笑话形成的两个基本层次:第一、基于社会“契约”, 发掘和制造故事的“矛盾”;第二、“矛盾”与人们的内心情感达至“契合”。由此可以看出, 仅以“能引人发笑的谈话或故事, 供人当作笑料的事情”来诠释笑话, 未免过于片面, 我们不妨将其解释为: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 用一定的语言技巧展示对象的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之间的矛盾, 并通过达至内在契合进而使人发笑、讽刺世情、具有一定引导作用和文化传播的文学样式。

注释

1 《中华传世名著经典文库·广笑府笑得好》珠海出版社2007年

上一篇:获奖感言下一篇:院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