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024-05-29

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精选11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第1篇

1大学生体质健康

1.1体质健康的概念

从概念上来说,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主要表现的是大学生在自身家庭遗传基因和后期成长环境的共同影响下所体现出来的一些生理和形态特征。保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是保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群体保持身体活力的重要基础。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其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体质健康会受到个体的成长和与生俱来的差异。如果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那么其在体能、体格等等生理数据上会有非常优秀的表现。此外良好的生理机能还会帮助人具备优秀的生命系统循环,体现出强大的生理系统循环质量。

1.2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如今我国的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经济发展给了人们更好的生活水平与条件,在教育条件上也是同样如此,我国高校对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也投入了更多的工作,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相对于20世纪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这些改变主要体现在身高体格有了显著提升,体重水平增加,在短跑成绩上已经出现了显著的增强,在表现爆发力的立定跳远上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另外在反映身体力量的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项目上也有了一定提高,不仅如此,大学生在身体疾病的产生频率上已经大大降低,如今患病几率已经非常低。

1.3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原因

首先,如今大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水平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许多家长都过度溺爱孩子,这直接导致了子女在体育锻炼上缺乏热情和勇气,也没有经常锻炼的习惯,家长普遍让子女将重心放在学业成绩上,在不少社会调查中都可以发现,家长对于子女日常的身体锻炼还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意识性问题,重学习轻体质的现象比比皆是。

其次,如今的大学生饮食生活非常丰富多彩,这是影响其体质水平的重要因素,南京中医药大学曾经进行了一项针对大学生饮食习惯的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在大学生中有83.4%的学生存在着经常吃零食的现象,甚至有12.4%的学生在日常的饮食行为中还存在着暴饮暴食的习惯。

最后,在现代的校园生活中,学生普遍将自身的主要精力放在课业成绩的高低上,对于学校的体制教育往往并不重视,这严重阻碍了当前我国高校对于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如果长此以往,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必然将会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2大学生心理健康

2.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

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早在20世纪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有了准确的定义,心理健康的概念不仅仅指的是不存在心理疾病,也不仅仅表现的是个人能够良好适应社会生活,还应当包含个人的人格和心理能力都能够得到充分地挖掘和展现,也就是在特定的客观环境中能够将自身的心理最佳水平发挥出来。

2.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情况较为严重。有一项调查的对象为全国范围内超过12.6万名大学生,在该项调查中有20.23%的学生患有轻重不同等级的心理疾病。在全国高校中退学或者休学的学生中,已经有超过一般的学生因为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碍而不能够继续完成学业。在南京,一些高校的心理学协会对大学生同样展开了调查,根据结果显示,超过30%的大学生会存在抑郁、孤僻、恐惧、焦虑等心理疾病,这些学生在日常的群体中经常被认为是思想出现了问题。这些学生产生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3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

3.1研究对象和方法

该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药科大学的大一和大二学生,研究方法采用了SPSS的数理统计方法,测试的方法是我国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在调查中总共发放了8000张调查问卷,回收了7850份,有效率为95.5%。

3.2调查结果

在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调查中,采用了国家标准的体育测试成绩作为评价分析标准。在心理健康调查中,采用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的问卷,将调查结果中心理健康因素低于20分定义为心里不健康,高于29分为心理非常健康。表1和表2是调查的结果。

4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双向发展策略

首先当前我国的高校体育课程中应当适当增加具有爆发力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并且在调查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加强爆发力和体能的训练的确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其次,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评价应当推出更加科学的量化体系, 最终将这样一个系统健康评测体系纳入到对学生健康水平的考量中;最后,高校应当针对不同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状况,让学生也有针对性地开展自身的锻炼从而改善心理水平。

摘要:众多心理健康和体质健康的调查都认为,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有着正向的关系,身体素质较高的学生在人格和心理素质上都有较高的优势,该研究拟从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现状出发,通过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从而提出两者双向发展的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的高校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论文 第2篇

但在心理教育的现实语境下,指导者受精力和时间局限深度不足,对学生而言针对性不强,工作的有效性、专业度亟待提高。

而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参与性”管理模式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学生骨干队伍,学校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期望更高。

本文以此为研究群体,以操作简单、效果快速、倡导体验、注重分享的团体辅导模式为核心技术,以求丰富心理工作不同视角,完善教育实践体系。

【关键词】团体辅导;党员主体;心理健康

1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规划做出了重要讲话,其中涵盖学生身心健康教育“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全面加强体育卫生、心理健康、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显示了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

现阶段,高校须在短期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及时应对可能产生的应激事件。

在人力物力财力相对紧张的情况下,需要系统思考分层分析,既不能舍弃医学模式的取向,又要突出预防性和发展性的指导原则,因此必须发掘大学生资源的巨大潜力,依靠学生干部完善心理援助体系。

学生党员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可作为心理健康工作队伍的有力补充。

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素质,从而正面辐射广大同学。

一、影响学生党员心理健康水平因素

学生党员普遍对自己要求较高,有一定的自控力,成就动机强于普通同学。

是学生群体中的领导者,师生眼中的优秀学生,晕轮效应让周围同学觉得他们凡事必定是出色的,这样的环境氛围造成了心理暗示,如实际能力不足极易造成心理压力。

(一)学习评价标准更为全面大学课程较为丰富,基础类课程与之前知识积累关联度较高,专业课程深度不断增加。

同时评价学习优秀标准逐步结合全省综合类比赛、创新专利发明等。

对于要起到表率作用的学生党员而言,思想压力逐渐加码。

(二)原生家庭制约性格发展

根据相关统计,贫困、单亲、离异等家庭现实情况,会让一部分党员内心更为敏感,在开朗乐观、为人处世、情绪情感中处于弱势,内心缺少自信,而这和平时好强不愿意服输的外在性格产生碰撞,处于矛盾阶段。

(三)工作角色更多元化

学生党员作为教师的左膀右臂,角色定位起点高,容易加重他们的焦虑情绪。

同时作为学生的可靠朋友,更需要他们的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艺术性的开展工作,是对服务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开展党员心理健康的侧重方面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现状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师少生多的矛盾、工作内容窄化依旧存在。

心理辅导人员的社会团体兼职经历,实际个案处理经验的积累以及对学科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学习操作都直接影响工作水平。

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步入转型期后,大学生心理面临新的形势。

特殊学生心理困惑个性化特点显著,普通学生广泛性心理需求增加,一般科普类的讲座、课程、培训已难以进一步提高心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立足党员群体特点,以发展性心理教育为主

1.党员来源于学生,学习、生活、工作、成长、考试、交友、实习、职业规划、就业都容易对党员情绪造成波动,并且由于角色定位的特殊,这种困惑冲突更为强烈,要及时发现、及时化解,预防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发生。

2.党员学生有清晰的理想目标,也容易受外环境期望值的增加而拔高,实现的难度也逐级增加,失败的概率也将有所提高。

而偶然的失败事件可能引发对自我评价的重新评估。

3.党员群体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排解的途径更为单一。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当有心理问题时,首选朋友倾诉,其次向母亲、同学、恋人、父亲。

而在对党员的个人访谈中,他们一般就只向外校朋友或是党员朋友倾诉为主,其他倾诉对象很少涉及。

平时接触最频繁的入党联系人,更多是讨论工作为主,很少向老师寻求帮助,处理心理问题的支持系统欠完整。

三、团体辅导模式的内涵及优势

(一)团体辅导的内涵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以团体为对象,运用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互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感受、体验、探索、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调整和改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二)团体辅导的优势

团体辅导是特殊的多人参与的形式,最大程度解决了高校心理辅导领域中人手不足的困扰,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满足学生对心理帮助的需要,通过心理活动的专业组织,准确引导,突破较为单一的理论传播,让心理辅导和咨询接地气,通过积极关注和准确共情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对辅导教师而言,能在专题教育、主题班会中引入团体辅导,全方面、多层次、立体式的开展。

分析面对学生的心理困扰与行为问题,精心选择理论、方法,潜心研究技术,提高团体辅导模式针对性操作性上和具体心理教育的匹配度。

对90后的大学生而言,所承受的心理压力除了学业发展、异常行为、情绪障碍、人际关系等,开始接触到竞争问题、成瘾行为(药物和网络)、突发事件的危机。

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成长,发展自我意识,形成自己的人格特征。

此过程中既需要师长的帮助找到发展的路径,也需要同龄人同学的交流,来对比判断定位自身的发展水平。

四、团体辅导在党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一)应用中的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心理是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理论基础。

创始人马斯洛、罗杰斯,其核心思想“以人为中心”,在人本主义看来,人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所有的心理问题及困扰都是由于这种自我实现的倾向受阻所造成的。

因此根据人本主义的中心观点,团体辅导在平等、真诚、无条件的尊重且安全的氛围中,在一次次尝试和改进互动中,充分调动当事人自身的潜力,启发自我探索,认识到阻碍,调动全部的能量,冲破原有的障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增强自我的信心。

在团体辅导中,成员都是辅导者,党员同学之间有着极其高的趋同性,相似的学科背景、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他们比其他同学更能互相理解、进行沟通交流,为提供融洽的辅导气氛提供基础,发挥心理的调节作用。

2.建构主义是实现心理辅导效果的理论支撑。

现代建构主义先驱是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智力发展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在团体辅导开展中,指导教师的角色更侧重于引领者启发者,激发学员自身潜力和相互间的集体智慧,从而突破解决当事人的问题依靠僵硬的理论出发,借助设计活动营造一定情境的背景把情境创设看作是辅导设计的重要内容,学生党员借助他人的帮助,人际之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构建过程,在互动式的辅导的过程中,学生党员之间分享知识和技能,共同开拓思维得到启发。

整个团体辅导获得收获的多少取决于参与者自身经验去构建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丰富自身的经验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赋予意义修正自身理解的定义。

(二)应用中的模块设计

强化乐观、勇敢、毅力优秀品质,可选择小组故事会、团体游戏如滚雪球、心有千千结、情绪万花筒、风吹杨柳、巧解绳套等等。

注重表达和成员之间的沟通能力。

遇到困难,启发团队智慧形成最佳策略改变行为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心理;

中图分类号:D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55-01

一、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及矛盾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走向成熟而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

(一)自我意识日趋成熟但仍具有片面性。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以及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人的自我意识从儿童期开始发展,到青年期逐步走向完善。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脱离了父母的呵护,开始了独立生活,因而成人感、独立感骤然增强,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他们崇尚竞争和自我实现,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然而这个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尚未真正成熟,因此有时候容易产生偏差,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获得成功时会极度自信,觉得自己的一切都十分美好,一旦遭遇挫折,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二)大学生自身存在多种矛盾。渴望独立与依赖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青年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对事物都会有自己一个想当然的认识,认为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某些事又是什么样的。然而理想与现实常常不相符合,如何面对现实、把握现实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人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什么有些学生能够很好地处理问题、而有些学生却处理不了?其实原因有很多,比如家庭教育、父母教养方式、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甚至是遗传都能够影响孩子的气质和性格。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家庭教育。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有50%都是来源于家庭,比如说氛围比较民主的家庭,孩子一般适应能力强、有主见;而专制型的家庭,孩子一般比较懦弱、敏感、抗挫折能力较差。

另外,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当中讲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人必须要经过社会化才能称为一个符合社会标准的人。我们常说一个人很成熟,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这个人社会化程度比较高,为人处世比较符合社会标准。这与我们的教育有关系,我们的学生在小学、中学,学校考虑最多的就是学习,只要学习好一切都有了,很少关注学生其他方面。所以有些学生大学毕业了第一次面对社会、面对职场的时候常常无所适从。

三、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些对策

(一)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各个高校和学生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现实中仍有许多教师和学生,一提及心理辅导就认为是对心理障碍咨询与治疗,甚至把“做心理咨询”与“心理有毛病”等同起來,当学生遇到心理困惑和情绪波动等困难时,不愿、不敢、不懂向老师和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寻求帮助的现象比较普遍。还有一些学生工作者虽然获得心理咨询师证书,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不多,认为所学到的心理咨询知识仅适用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自己没有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因此认为心理咨询知识是没有用的。实际上,心理健康知识不仅可以用来解决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大多数学生获得心理发展、心理成熟,而大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为主导的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各高校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积极开展发展性心理辅导工作

促进个体成长、学习和发展是发展性心理辅导的重要目标。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是针对所有发展中的个体,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圆满地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解决心理矛盾,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完善。发展性心理辅导主张辅导的核心是成长问题而不是健康问题。因此,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的建构,是以青年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是顺应青年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模式。心理健康工作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未来的工作中不仅要应用心理学知识关注学生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助人自助”,帮助学生获得心理的成长和人格的完善。发展性心理辅导的途径是比较广泛的,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做心理测评、创建心理辅导网页、团体咨询等,辅导员也可以利用机会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通过课外活动等形式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三)完善DPI三维模式

DPI三维模式即心理发展—心理预防—心理干预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国际心理学联合会早在1984年就曾指出:“心理教育强调发展的模式。其心理教育的目的在于努力帮助辅导对象扫除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障碍,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心理预防的实质则是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免疫力,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设计和组织丰富的教育性活动,为防止未来问题的发生提供知识性服务,引导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学会适应环境,防患于未然。而心理干预则是针对那些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心理机能失调及心理上有严重障碍的学生。干预的重点是矫治,是纠正与治疗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失常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教育运作机制。作为辅导员,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也应该遵循DPI三维模式,集心理发展、预防、干预为一体,真正做到心理健康工作不留死角。

近几年,由于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大学生自杀现象屡见不鲜,而心理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学生工的辅导员,做好学横心理健康工作责无旁贷,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一定要先学习“为什么做”、“怎么做”,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理念、方向和方法,才能避免事倍功半、劳而无功,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完善人格,真正帮助学生从容面对未来。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作者简介:薛春玲(1983- ),女,河南孟州市人,黄河科技学院,讲师;陈曦(1980- ),女,河南焦作市人,黄河科技学院,助教。

参考文献:

[1]宋国萍.心理诊所[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2]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冉超凤,黄天贵.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第4篇

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对其他国家来说起步较晚, 20世纪80年代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了导入期、探索期、起步期、推广期, 现已进入了全面发展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固定的概念, 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不断改进。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2.1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研究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 他们正处于一个对事物懵懂的状态, 他们会因为心里对事物的好奇而去冒险探索外面的世界, 尤其是青少年, 他们叛逆心理严重, 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来说必不可少。当今大学生刚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下解放出来, 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接触外面的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 出现了不少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就成了不可缺少的课程。教育内容是教育目的的具体表现。当前我国现状是已经实现温饱, 并努力朝着小康目标前进, 但仍有大学生有经济困难。对此我国政府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 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在经济方面的生活困难, 但是心理创伤却并没有因此得到自然解决, 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认知观念以及发展各项实践能力, 提高自信心, 引导大学生对贫困及处于贫困中的自我树立起正确的认知观念。

2.2 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 主要归纳为存在特定目的和特定实施过程的教育方式和通过某些不具有直接性目的, 间接地让受教育的人自身受到熏陶, 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主动加以改正。根据我国高校对心理教育实行方式来说, 前者多于后者。学者华杰的主要观点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讲座、建立咨询机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等方面[1]。目的性强的方式具体实施起来, 主要包括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讲座, 通过这些课程和讲座, 使大学生对心理学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明白有些不良情绪是自身心理变化引起的, 在遇到相似情况时, 尽量减少自身心理变化, 减少不良情绪出现的频率。目的性相对来说较弱的方式主要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同学之间心理环境的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证研究

3.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研究

有关单位对南京4所学校的一万多名大学生精神状况进行过调查, 结果显示, 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有心理问题, 有11.7﹪的学生患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另外对南京市608的名同学调查时发现, 有过心理危机的占75﹪[2]。这些数字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工作存在一个长期没有引起重视的问题-大学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 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途径、队伍建设等方面。虽然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历史了, 但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存在诸多误区。一是认为只要开设了课程, 就能保证学生的心理健不会出现问题, 二是把学生能够自己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的能力夸大化了, 三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和紧迫性差, 通常要为其他工作让路。这些认识误区使得一些高校领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大部分学校认为只要学生不出现生命安全以及对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不成威胁就可以了, 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学生的心理就是健康的。就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是我国当前最该反思的问题。没有足够多的专业心理学老师引导学生, 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生涯发展做出指导, 于是只能通过上大课讲座, 很难做到面对面的交流, 不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心理不健康的问题。要求从事心理咨询的人本应该有一定的学历, 并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只有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才有资格对心理存在多多少少问题的人进行专业性咨询, 引导他们, 使他们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活。

3.2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相关研究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些相关研究, 韩进之等人是我国最先开始对自我意识进行调查的人。黄希庭教授又带着他的学生又进行了研究, 研究主要是针对自我概念结构维度进行元素分析和聚类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概念结构维度主要包括9个方面:交际、友善、信义、容貌、学业、志向、家庭、成熟、自纳。[3]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展望

4.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研究内容的展望

就目前情况分析, 我国学者主要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些方面进行研究的, 总而言之, 现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一的。我们应当增大研究对象, 使心理健康渗入到每个学生内心。同时, 我们可以将心理健康融合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去, 广州医学院的魏兆瑜指出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于高校德育工作之中, 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4]。学生的现实生活往往可以彰显出时代的特征, 同时心理健康也会有时代的痕迹, 这些时代发展的内容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所缺失的, 缺失内容主要涉及经济有困难的大学生、大学生恋爱观、大学生的网络方面教育以及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教育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内容涉及到生活、学习、职业生涯等各个方面。

4.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法的展望

为了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有质的飞跃, 高校对心理健康的方法应该实现个别辅导与群体辅导相结合的方法。以个别辅导为主的大学生心理教育能够使确实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及时帮助, 不会因为在场人多不好意思而拒绝心理咨询, 而群体辅导能够使大部分学生受益, 同时也满足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系统的不断丰富和实践的不断深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呈现出本土化、专业化的趋势, 因此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国家、民族的心理特征,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华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3.20 (4) :120.

[2]谢春玲.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C].2006.

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第5篇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是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心理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耐挫能力的培养、优良性格的培育、心理适应与调适能力的培养、人际关系的指导.应采用多种途径和措施,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施全员参与、全方位结合、全过程参与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作 者:黄巧香  作者单位:郴州师专,初等教育系,湖南,郴州,423000 刊 名: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YANG UNIVERSITY 年,卷(期): 1(4) 分类号:B82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健康   心理发展  

创新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第6篇

一、让教室成为“心灵港湾”

作为班级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我在教室里辟出这样几块宣传心理健康的固定栏目:“点亮心灯”“用心学”“秀出我自己”,让教室布置体现出我们班以“心育”为特色的班级文化。“点亮心灯”作为班级宣传心理健康的阵地,主要是推荐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名人名言,介绍一些心理小常识、小方法,有时还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心语心愿。“用心学”栏目里是学生的一颗颗飞舞的心,这些心都是学生自己亲手剪的,我希望学生在学习时能手到、眼到、心到,所以在“用心学”这三个字上用上了这些可爱的小图画。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自控能力是很薄弱的,所以我就学习、卫生、纪律等方面在“心”上打五角星,谁得到100颗五角星,我就奖给他一本儿童文学,它其实是我们班级的竞赛角。“秀出我自己”主要是展示学生的作品,比如书法、美术、日记,还有一些显示特长的照片等,就连我们教室的对联也体现出了“心理特色”:为学深知书有味,观心遂觉宝生光。这副对联的意思是研究学问就能品味书的价值与内容,静下来的时候再看自己的心灵就会觉得已经同珍宝一样散发出一种光芒、气质,这是一种可贵的心性。

二、每日煲心灵鸡汤

在晨间谈话的固定时间(周一除外),我给学生讲述一些小故事,主要是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故事全集》《小学生枕边书》《读者》等书中挑选故事,并在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学生自己看到什么好的故事,也可以及时推荐给大家,共同分享。我经常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讲故事,有段时间,我们班学生特别消沉,特别浮躁,作业随随便便,上课不专心,任课老师也跟说我们班学生上课没有精神。我就给他们讲了《坐在生活的前排》的故事:

心理学万教授的课堂上,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提问。比如有一次,万教授问道:“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高峰?”如此小儿科的问题大家当然不屑一答,回答:珠穆朗玛峰。谁知教授紧接着追问:“世界第二高峰呢?”这下大家可傻了,教授再问:“那么第一个进入太空的是谁?”这次没人敢回答了。不是忘记了加加林,而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教授的下一个问题,痛苦的是不知道第二个人是谁。教授转过了身子,黑板上飞快出现了一行字: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

教授接着陈述了他的一项实验结论。12年前,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毫无顺序地进入了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独自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学生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学生似乎特别钟情于后面的位置,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

10年后,教授对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最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不是说一定要站在最前、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人生中,你们一定要永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

讲完故事,我让学生谈了自己的感受,并告诉他们“也许你不可能天天站在最前,但你可以天天争取站在最前;也许你不可能永远第一,但你可以永远追求第一。满怀自信,充满激情地去争取,积极向上,坚持不懈地去追求,你才有成功的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觉得大家刻苦多了。

三、选择合适的心理疏导地点

人的情绪和环境是密切相关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情绪。如果在嘈杂的教室里,疏导有时会成为训斥;如果在有其他老师的办公室里,疏导又缺乏安全感。其实,只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地点并无局限。我找孩子谈话一般在安静角落聊,有时到学校的“快乐小屋”去谈谈。也许我有这个便利,我现在越来越喜欢和班里的学生到“快乐小屋”交流。只要走进“快乐小屋”,再不平静的心情也会立刻沉稳下来,我会告诉自己,这是“快乐小屋”,这是一个倾诉烦恼、分享快乐的地方,这里需要平等、关注和坦诚。

四、利用班队课进行团体辅导

我现在所任年级还没有开设心理辅导课,但有时间的话,我就到网上下载一些团体辅导课件、教案,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团体辅导,如《自信心训练》《快乐之旅》等等。记得上学期开学初,我们班进行“班干部民主选举”,可是上来竞选的只有10多个学生,有几个我认为比较优秀的孩子也没有参加竞选,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让没有参加竞选的学生写“为什么我没参加竞选”,收上来一看,有的同学写着“我胆子小,不敢上来竞选”;有的写着“我觉得自己不优秀,上来竞选也评不上,所以就不上来了”;有的写着:“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当班干部,上来竞选要被别人笑话”等等。针对学生这样的心理,我先给他们进行了《认识我自己》的团体辅导,然后进行了《自信心训练》的团体辅导,让他们走出心理的困境。

班主任在心理教育方面有很多工作值得尝试,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把心理问题等同品德问题,关注学生心理,创新心理教育方法,就会化解一个个心结,温暖一颗颗童心,绽放一朵朵鲜花。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第7篇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 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环境, 能够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过有效率的生活。

另外,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 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 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 具有以下三项原则:其一, 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其二, 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其三, 人格的稳定性。言外之意, 心理健康应该是知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的完整和协调。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八九岁至二十二岁, 心理发展已基本接近成熟, 但如果更全面地仔细分析其心理发展, 则可发现他们心理发展某些方面远未成熟, 大学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准成人”。大学的校园相当于半个社会, 这个接近成熟的群体——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难以适应环境以及角色的变化导致的焦虑心理;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造成的抑郁封闭心理;不能正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形成的失落自卑心理;无法承受生活和就业压力导致的迷茫逃避心理。另外, 由于社会经验不足, 有些大学生在就业失败之后, 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而无所适从, 甚至采取极端措施来逃避现实;由于恋爱受挫而产生的仇视抱怨心理。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一) 环境变迁

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 对生活和学习环境变化的适应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他们从此开始独立的生活, 自己应付所有的生活琐事。另外, 全新的角色要求大学生重新评价自己与他人, 重新设计自我。而在自我推销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二) 学业期望

随着社会人才的需求对当代大学生要求的不断提高, 许多单位的用人标准也在不断转变, 促使很多在校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选修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 考取各类证书, 以应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大学生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动机不强, 学习目的不明确, 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 情绪上就会非常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 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信心, 产生苦恼以及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 导致学业不能取得进步。

(三) 人际关系

而大学生们往往在人际关系方面缺乏经验和技巧。一方面, 他们对良好的人际关系抱有极大期望, 希望能建立和谐、友好、真诚的人际关系。但同时, 这种期望又往往过于理想化, 也就是对别人的要求或期望太高, 导致对自己现有的人际关系不满, 这种不满又会反过来对人际关系的构建带来消极影响。

(四) 自我认识

在客观现实面前, 许多大学生能及时调整自身, 重新确立目标, 使得自己的所学与能力能够满足客观现实的要求。而有些大学生则不能及时调整自己, 导致自身出现心态消沉、颓废、苦闷、抑郁等现象, 甚至沉迷于玩乐、放纵, 以此发泄对自己对现实的不满, 甚至滋生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

(五) 心理冲突

大学时代可以将一个大学生锻炼成为独立的个体, 这样, 社会需求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在不断增加, 导致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 必然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

(六) 生活事件

生活中, 亲人、朋友、恋人等重要人物的丧失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还会极大地影响到自己对自身以及今后生活的看法。而荣誉等的丧失, 会使他们产生一定的挫败感, 也会造成一些心理问题。

(七) 家庭环境

家庭能够影响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一个不好的家庭环境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家庭的和谐、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家庭结构的变化都会使大学生的心理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是长久的。

引领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第8篇

一、创设良好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因素, 对小学生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教师创造的心理氛围。小学生对教师的关注十分敏感, 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对小学生产生暗示作用, 或积极的、或消极的。要使小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教师就必须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要淡化权威意识, 对小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公正, 并以正面激励为主, 尽可能避免消级的谴责性的评价, 以免对小学生造成压力, 使小学生产生不良情绪, 导致不良心理。在日常活动中, 小学生往往表现为顽皮、淘气、任性、不遵守集体规则等, 有的小学生由此被视为“多动症小学生”、“特殊儿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成人要通过“移情”理解儿童, 即站在儿童的角度, 将心比心地看待其思维和行为。教师要始终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小学生的各种心理行为, 使小学生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一日活动中

小学生一日生活中蕴含着广泛的心理教育资源。我们要科学、合理、多渠道、多形式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 要尊重小学生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 使一日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情景都成为教育契机, 使小学生在学校的每一天都过得快乐、有益, 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使他们在生活中不断感知、探究、认识世界, 丰富经验, 在解决问题中获得能力的培养和生存的本领。在生活管理中, 可以围绕主题内容有机结合集体教育活动、环境与活动区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活动、家校与社区等活动。这些多途径、多形式的活动互为补充, 能使小学生在情景化、生活化、游戏化、多元化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亲身体验、探索发现、同伴合作、与环境互动中培养自主自理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重视教师的榜样示范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小学生心目中, 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尺度、行为标准。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 模仿能力强, 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不能只在口头上提出一些要求, 还要在行动上成为小学生的楷模, 给小学生以很好示范。教师通过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的形象, 让他们进行模仿, 从无意到有意, 从被动到自觉的去学习老师的榜样行为, 逐渐养成与榜样一致的行为习惯、心理品质。同时, 教师要注意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 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 极力避免不经意中使小学生稚嫩的心灵受到创伤。

四、给小学生以关爱

热爱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 相信孩子是教师应有的信念, 了解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尊重孩子是教师必须遵循的教育原则。成人和孩子的关系, 首先是爱的关系, 只有透过爱, 教育小学生才有可能。小学生是先感受到成人对自己的关爱, 进而才能发展到关爱他人。而教师对小学生的关爱是教育中最珍贵的营养, 教师以真诚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小学生, 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小学生的内心世界, 接受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 将自己爱的情感传递给小学生, 与小学生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 小学生就会逐渐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 他们就会热爱老师, 信任老师, 与老师心心相印, 相融无间。孩子的心灵是无暇的稚嫩的, 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 善于发现他们的所思所想, 顺畅步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与孩子为伴, 引领他们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

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第9篇

在过去20年中, 随着我国经济数篇的不断提高, 我国大学生学生肺活量和身体素质水平却持续下降。对此, 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但效果并不显著。

2、健康的概念及内涵发展

健康是伴随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伴随着时代的发展, 健康的概念及内涵也在不断演变。先后经历了由“一维健康观”、“二维健康观”、“三维健康观”到“四维健康观”再到"五维健康观”的变化。

2.1、一维健康观

远古时代, 由于受唯心观的主导, 人类普遍认为其本身的健康是由鬼神决定的, 认为健康就好比维护机器, 维护不当则无法正常运转, 认为肉体的正常工作状态就是健康。这种健康观既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又忽视了其生物的复杂性。

2.2、二维健康观

进入近代社会后, 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一些生物学科基本形成。人们对于健康的定义, 也将“心理健康”包涵其中, 形成二维健康观。

2.3、三维健康观

1948年, 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宪章时对一维健康观进行了更正, 认为, “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 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的状态。”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维度。健康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基本目标。

2.4、四维健康观

1989年, WHO又根据现代社会人的状况, 把道德健康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认为一个人只有道德健康, 才能身心健康, 生活幸福。因此, 健康的内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4个方面。也就是说, 健康包括两种特征, 即生物学特征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和社会学特征 (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

2.5、五维健康观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严重影响人类健康。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在人类死亡因素中, 有60%是由不良行为所引起的, 美国因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致死的人数占总死因比率的48.9%;中国因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致死的人数占总死因 比率的37.3%。因此, 在健康的概念中, 还应加入“行为健康”, 形成“五维键康观” (图1) 。

综上所述 , 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 人类的健康观发生了由“一维”到“二维”到“三维”到“四维”再到“五维”的变化。如果说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三维健康观是人类健康史上一大进步的话, 那么, 21世纪所提出的五维健康观将会是促进人类健康的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尤其是行为健康的纳入, 使得人们开始关注行为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3、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及对策

3.1、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良生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首先因素。大学生不良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生活习惯。

3.2、不良的心理表现

由于大学教育制度的改革, 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在学习、就业等方面的激烈竞争, 不少大学生在精神上有很大的压力, 心理上出现不良的状况, 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3.3、不健康的恋爱观

有些大学生持有不健康的恋爱观, 思想扭曲, 动机不纯, 只想满足自己的私欲, 而不顾及对方及周围的感受;也有因失恋而影响身体健康、学习与工作, 甚至失去理智, 产生轻生自杀的念头;还有缺乏性卫生保健知识, 发生性行为, 甚至染上性传播性疾病, 严重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4、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措施

鉴于以上分析, 我们认为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在高校倡导“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健身思想, 尽快启动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系统工程, 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空间和氛围, 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体育健身生活方式。

(2) 加强体育锻炼、身体健康、膳食营养方面的知识宣传, 使得学生掌握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的相关知识,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在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中 , 既要满足了大学生对体育健身方式方法指导上的需求, 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对大学生的要求。

(4) 充分挖掘校内潜力, 开拓校外健身空间, 加大对高校体育健身生活环境的投入和改善。减少外在因素对大学生健身生活的负面影响, 全面扩展大学生体育健身生活的时空范围。通过大学生良好的健身心理体验和体质上的功效感受, 真正体现出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人骏.健康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第10篇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这些现状不仅是社会教育体制的不健全体现,也预示着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主现今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性,内容缺乏感染性和说服力,教育方法单一等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性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充分,导致教育方向和教育思路产生偏差。同时,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全面的认知,在这方面得到的专业知识也较不全面。从而造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和各系统的研究联系不够紧密,导致系统失去功能性,教育模式也发挥不了积极作用。总之,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

(二)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内容不够全面。由于现阶段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不够深入,造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较片面,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设置不能切合重点,起到直接的教育引导作用。大部分的教师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作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型的理论依据,将心理问题作为现实依据,实质上这种观点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性认识。由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即使在高校校园内普遍开设有心理学、教育学和哲学等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学科,但是对其教学内容的本质并没有太多的研究和阐述。教育内容比较片面,缺乏说服力和引导性。

(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比较单一。心理教学并不意味着单纯的思想教育和理论教学,任何一种教学如果缺乏实证教学方法都难以达到教育目的。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知识对过去的案例进行总结进行教学,并没有对现阶段的大学生心理进行深度研究和理性思考。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开发学生潜能的切实有效的方法。教学内容的片面也造就了大学生出现某些心理健康问题时没有警觉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的,学校应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走向积极方向而寻求正确的教育方法,并不是以治愈心理问题为主要方法,应该以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为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改善教育模式,创新教育理念。面对单一的教育模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充分,教育效果也不达标。因此,我国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于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惑、心理障碍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还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新阶段大学生面对的就业压力、生活压力、舆论压力和心理压力都比以往时期更加大,所以大学生心理教育模式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进行创新和思考。

(二)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深入研究。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研究成果。系统性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引导思想教育。我国应该开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研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压力根源、心理健康标准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并且把“以治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转变成“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教育目标。把对学生心理健康针对性的引导,转变成为,开导大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努力的学习精神,从而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三)与时俱进,倡导大学生应对实践挑战。随着我国对人才量需求的日益提升,对人才质量和人才素养也有较高的要求。这无疑给现代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应该对当今社会形势以及大学生应该面对的社会问题进行详细阐述,让没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对将要面对的社会有真实的了解,减少大学生的心理负担,更为以后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提前做好心理防备。现今的社会不仅要求大学生有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更要有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因此,对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领域应该不断拓展,对教育思想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

三、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论对学生还是对社会都是相当重要的。心理健康是塑造一个健康、健全和积极人格的必要条件。高校在帮助大学生掌握有效的科学方法的同时,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生活和参加社会活动。高校在教育大学生预防心理疾病的同时,也要向大学生传授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从而全面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防御问题、调适问题和治愈问题进行科学引导。随着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必将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加之,国家和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校必将形成一支专业能力过强、上岗技能较高的专业化师资队伍。专业队伍的发展和健全也预示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性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比如,教育模式的片面,教育成果研究的欠缺和教育理念的陈旧。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去解决。新时代的社会需要新型的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为优秀人才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我国高校必须对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出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和人才的发展。所以,各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系统性研究,找出适应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为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实质性帮助。

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并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基础目标。在这个特殊的阶段中,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成为社会和国家迫切需要的力量。而这类人才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专业素养,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专业能力进行全面指导和培养。在对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教学的同时,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也同样重要。下面就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江立成,魏婷.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1-6.

[2]许之屏.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05:113-116.

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第11篇

联合国世界性组织 (WHO) 认为:“健康, 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 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

进入大学的新生面对的是相对陌生的环境, 常常面临一个非常困惑的问题即人际交往。人际交往的困难常常使许多学生封闭自己, 时间久了, 就变得越来越压抑, 性格越来越孤僻。因人际关系问题而引起情绪波动现象非常普遍, 有的时候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具有不稳定性。学业的压力、择业的竞争、消费上的盲目攀比, 甚至恋爱过程中受到的挫折和遇到的烦恼, 都会使大学生产生情绪上的波动, 甚至抑郁紧张, 消极自卑, 更严重的会造成性格孤僻和心理失衡。这些不良的情绪对大学生的身体成长有着巨大的消极影响。

二、体育教学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一) 体育教学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作用

体育课跟其他学科相比, 实践性非常明显。在体育课教学活动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会有很多的互动和合作。体育课也给学生提供了增进相互了解, 改善人际关系的机会。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和要领, 一方面需要自己的努力, 另一方面也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与配合。一般说来, 在体育课上二人结伴进行运动的较多, 比如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排球和足球等运动。学生有了进行某项运动的兴趣, 也就会去寻找合适的伙伴。通过锻炼, 不仅增进球艺, 更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提供了交往和了解的机会。因此, 体育课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二) 体育教学对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的作用

大学生在体育课上身体锻炼的过程也是自身情绪发泄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其表情、行为、意志等都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来, 因而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体育运动和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紧张情绪, 帮助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由消极变为积极, 由残缺变为健全, 在长期的体育运动过程中可以化解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大学生不良的思想情绪, 进而使体育运动成为他们一种独立的精神需要, 从而促进心理以及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三) 体育锻炼可以使大学生宣泄不良情绪, 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

保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很多, 其中宣泄法就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谓宣泄法, 是当人们被不良情绪困扰时, 最好的办法是把这种情绪宣泄出来。宣泄的方法主要有:找你最信得过的人谈一谈;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育运动;把它以日记的方式写出来;哭一场;吼几声等。这些方法都是宣泄情绪的方法, 对缓解人的心理压力, 排解消极情绪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因此大学生遇到困惑进而影响到情绪的时候, 可以采用体育运动的方法, 使自己通过身体上的劳累来转移对不良情绪的注意力, 从而达到改善心情的作用。

(四) 体育教学中的集体性, 能让学生体验集体的温暖

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学任务是集体性的活动, 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一起活动, 而且还要鼓励学生发挥集体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能很好地组织和运用, 就能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很大的激发, 从而让学生体验到集体的力量、同学之间的友爱和温暖, 同时也让他们明白自己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和义务。如接力跑、球类课的教学比赛及各种游戏等, 让学生在这些体育游戏或者比赛中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完成的过程中, 体验到集体的力量, 以及相互合作取得成果时的快乐。这样对患有抑郁症、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的学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五) 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学生肩负着沉重的学习及就业压力, 当达不到他们的预期目标, 或者无法满足自己的理想时, 就会产生挫败感。这些遭受挫折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动作粗暴、语言粗鲁、易怒、情绪激动等情况。针对这些表现,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采取正确的心理教育方式, 选择比较合适的体育运动项目, 运用体育运动特有的松弛、转移、激励和调控功能, 使遭受挫折的学生的心声能够得到自由的表达, 压抑情绪能够得以彻底的发泄, 从而培养学生在遇到挫折失败时调整自己情绪和心态的能力。这样可以抑制学生面对挫折时产生的不良情绪及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理处在动态之中,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 师生心理是复杂多变的, 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明察秋毫, 审时度势, 利用教学艺术, 因材施教, 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 促进他们运动能力的提高, 调节他们的情绪情感, 陶冶他们的情操, 磨练他们的意志, 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的精神, 完善他们的个性, 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摘要:据有关调查发现, 有20%左右的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已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本文提出通过高校体育教育和锻炼可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使其成为真正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上一篇:少儿乒乓球的启蒙训练下一篇:校园德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