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负压引流法

2024-07-17

封闭式负压引流法(精选10篇)

封闭式负压引流法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 男10例, 女2例。年龄15~55岁, 平均30岁。其中上肢组织缺损1例, 下肢单纯组织缺损6例, 伴骨折5例。均为车祸伤。均一期行彻底清创, 其中3例同期行VSD负压封闭式引流。7例于1周后行VSD负压封闭式引流, 2例于2周后行VSD负压封闭式引流。组织缺损以皮肤、皮下脂肪、肌肉软组织为主, 面积最小5cm×7cm、最大为45cm×37cm (大腿上段至膝关节皮肤组织缺损) 。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相应麻醉下一期行彻底清创, 剪除所有失活组织, 因创面无软组织覆盖, 选用VSD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覆盖创面, VSD内部含有多侧孔引流管, 有利于创面即时生成的细小坏死组织及时排出体外, 刺激肉芽生长。用酒精棉清洁创面周边皮肤, 设计、覆盖固定VSD材料, 连接负压源, 用斯乐辉半透膜常规密封, 无漏气后, 调节合适的负压 (中心负压) , 形成持续的负压引流。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 观察引流情况, 每天定时冲管, 保持畅通引流。观察VSD材料颜色, 观察患肢肢端血循环。注意营养支持治疗, 以利组织修复肉芽生长。8~12天左右更换VSD材料。更换材料时注意观察创面肉芽生长情况,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使用VSD材料。本组病人2例1周后去除VSD材料肉芽生长良好, 予以大腿取皮植皮。7例患者运用2次VSD材料后 (约20d) 植皮, 3例患者运用3次VSD材料后 (约30d) 植皮。植皮均获存活。

随访所有下肢损伤患者植皮存活后1周内均下地练习行走, 膝部植皮患者练习膝关节屈伸活动。经过逐步锻炼患肢肢体功能得以恢复, 外观遗留疤痕组织小, 弹性好。

2 结果

12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 随访时间5~12个月, 平均随访时间7个月, 患肢肢体功能得以恢复。运用VSD负压封闭式引流法对大面积皮肤组织缺损明显促进肉芽生长, 1~3周左右可顺利植皮。与传统换药方法相比, 极大地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降低了创面感染及全身感染的机会, 减少患者换药的痛苦。同时减轻医务人员负担, 降低综合医疗费用。

3 讨论

3.1 手术指征

大面积皮肤缺损, 撕脱伤、脱套伤, 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 肌腱外露或骨外露, 慢性骨髓炎合并创面经久不愈, 骨筋膜室综合症, 褥疮等创面。禁忌用于癌性溃疡伤口和活动性出血伤口。需注意创面血供应存在。

3.2 本方法的优点

大面积皮肤组织缺损对医生是极大挑战, 传统换药方法很快就需更换敷料, 每次换药给病人带来痛苦, 医生工作量极大。并且创面易积聚坏死组织而引起创面感染或更深重的感染, 不利于肉芽的生长, 而且因创面大肉芽生长的速度不一, 不能同期植皮。传统方法创面生长的肉芽组织水肿较重, 肉芽组织较老化, 不利于植皮的存活。而VSD负压封闭式引流法全方位引流去除了细菌培养基和创伤后受损组织产生的毒性分解产物, 减少机体组织对毒性产物的重吸收, 避免二次打击所致的“失控的全身炎性反应”, 阻断病理反应链, 防止MODS启动。半透膜的密封阻止了外部细菌进入创面, 保证了创面内和皮肤的水蒸汽正常透出, 将开放创面变为闭合创面。可控制的全方位负压作用, 为主动引流提供了动力, 促进了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 刺激了组织新生。且肉芽组织生长均匀, 创面鲜红, 颗粒感明显, 可施行同期植皮, 存活率高。

3.3 注意事项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的护理 第2篇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骨创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89-0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主要是指使用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泡沫敷料覆盖或填充创面[1],然后使用生物半透膜封闭成一个密闭空间,再把引流管与负压源相接,利用可调控的负压来促进创口恢复的一种的治疗手段。本文重点探讨了骨创伤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患者的护理措施,现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骨科患者共100例 ,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38.2岁,有47例患者属于上肢骨折,有53例患者属于下肢骨折。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引流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负压封闭引流进行治疗, 其护理措施如下所述。引流管置管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引流管的置管必要性与相关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积极配合,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发现患者有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适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引流管置管成功后,护理人员应协助病人采取合理的体位,合理固定引流管,减少创面压力,预防创口出血,避免导管受压、打折与脱落。护理人员应定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保持导管通畅,必要时可以更换引流管,以防止导管受阻,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与创缘皮肤情况,同时注意观察导管的颜色与流量,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保持有效持续负压,负压应该保持在40~60KPa[2],负压压力过小,容易引起液体与坏死物滞留,从而造成继发性感染,降低引流效果。负压压力过大,容易使引流管瘪陷,阻碍液体流动速度。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不要用力牵拉导管,以免引起导管脱落。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多摄入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促进创面内肉芽组织的生长,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观察组患者都没有发生感染,感染率为0%,对照组有7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4%,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为(3.2±0.6)次,对照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为(7.4±1.9)次,观察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5.2±1.4)分,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为(8.3±1.2)分,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创伤愈合时间为(16.9±3.1)天,对照组患者平均创伤愈合时间为(23.9±6.2)天,观察组患者平均创口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4.7±4.9)天,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0.2±7.2)天,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见表1。

3讨论

引流主要是指机体某部分与机体其他部分间、或与外界间建立的开放性通道已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科治疗方法,引流主要分为治疗性引流、预防性引流与诊断性引流等三类[3-4]。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患者有利于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节省人力与物力,其密闭空间促使引流高负压能够持续维持,并且使引流区与外界隔离,能够有效预防创面污染,促进创口愈合,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量[5]。引流管置管成功后,加强对引流管的管理与护理,有利于降低医院性感染与继发性感染,有助于保持导管通畅,预防导管脱落、弯曲等不良事件,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创口愈合。

从本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创口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对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预后,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伤口恢复,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骨创伤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与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感染率。

参考文献

[1]慕长萍.创面冲洗-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外支架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13, 29(11)97-98.

[2]李莉.黄春晖.罗妩.方永琴.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56例临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3, 19(2)107-108.

[3]罗小红.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33)96-97.

[4]陈嫣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临床護理.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 3(3)43-45.

封闭式负压引流法 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选取2012 年5 月至2014 年5 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难愈创面患者110 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5 例。观察组中男性29 例、女性26 例, 年龄22 ~ 69 岁、平均年龄46. 8 岁, 创面存在时间为35 d ~1. 5 年, 创面平均面积15. 28 cm2; 对照组中男性25 例、女性30 例, 年龄21 ~ 72 岁、平均年龄47. 8 岁, 创面存在时间为32 d ~ 1. 6 年, 创面平均面积15. 4 cm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压疮存在时间、压疮面积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 具体方法为先用0. 5 % 的碘伏溶液清洗创面及周围皮肤组织、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 再用3 % 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创面、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 用无菌纱布擦干伤口, 直接用灭菌敷料覆盖创面, 根据渗出情况加盖棉垫, 用胶布固定, 1 次/ d。观察组患者接受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 具体方法为患者行局部麻醉, 消毒创面同时清除创面坏死组织、脓液以及渗出液, 根据创面大小裁剪并拼接海绵敷料, 擦干创面皮肤后, 把引流管带侧孔的一端插入海绵, 然后将创面用海绵敷料覆盖, 再用透明贴膜把创面及其周围完全封闭, 引流管的另一端经薄膜下引出后接负压引流瓶 ( - 120 ~ - 150 mm Hg) 。根据创面情况及时更换敷料 ( 红期、粉期每3 d更换敷料1 次, 黑期、黄期每天更换敷料1 次) 。持续负压吸引7 ~ 10 d后, 待肉芽组织新鲜时即可行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术以修复创面[2]。记录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

1. 3 疗效评价标准疗效评价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 痊愈: 患者创面完全愈合,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显效: 创面面积至少缩小75 % , 临床症状基本上完全消失;有效: 创面面积缩小25 % ~ 75 % 、临床症状得到较好改善; 无效: 创面面积缩小< 25 % 、临床症状无改善。其中痊愈+ 显效+ 有效= 总有效。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 0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为: 观察组愈合35 例、显效13 例、有效5 例, 总有效率96. 4 % ; 对照组愈合8 例、显效19 例、有效11 例, 总有效率为69. 1 %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 P < 0. 05) 。观察组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 ( P < 0. 05) 。见表1。

a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是近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创面处理方法。亦被称为负压创面疗法, 是利用负压吸引装置与特殊创面敷料连接, 间歇地或持续地在创面处产生低于大气压的压力, 促进创面愈合的新型方法。与传统的盐水纱布包扎换药方法相比, 它具有可以迅速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创面修复快、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优点, 适用于不同原因引起的难愈性伤口创面[3]。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护理的关键在于保证创面的密封以及负压源的负压力能够发挥作用, 因此在治疗期间应每天注意观察负压的有效性, 保持负压恒定有效, 创面环境干净密闭, 防止引流管脱落或弯曲,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患肢皮肤温度、肿胀情况及肢体血运情况, 同时加强全身抗感染治疗[4]。本研究对近两年内我院收治的慢性难愈创面患者分别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与常规手段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研究组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慢性难愈创面可以提高治愈率, 降低迁延难愈发病率, 同时缩短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 降低住院费用, 减轻病人痛苦及负担,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值得在临床治疗难愈性压疮方面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用于治疗慢性难愈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难愈创面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 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 对照组为9.1%,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9.4 d, 对照组为4.2 d, 观察组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慢性难愈创面的临床疗效确切, 不仅有效率高而且有效缩短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慢性难愈创面,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张陈威.负压封闭引流联合人工真皮移植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 2014.

[2]黎小梅, 缪敬红, 罗惠珍, 等.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Ⅲ和Ⅳ期压疮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 2011, 10 (11) :25-26.

[3]汤惠英, 黄震佳, 袁霞, 等.间断冲洗加自制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四肢外伤性难愈创面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华西医学, 2013, 28 (6) :813-815.

封闭式负压引流法 第4篇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慢性骨髓炎;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5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479-01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具有病情复杂、病程迁延、易复发等特点,且多伴有慢性窦道、皮肤瘢痕、骨组织缺损等合并症。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新型的治疗方法,其采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泡沫敷料将受损的皮肤及软组织覆盖住,再用生物半透膜进行封闭,采用负压的方法使用抗生素溶液持续冲洗骨髓组织,以缓解局部感染,促进创面的愈合[1]。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本研究以1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在14-61岁,平均年龄36.7岁;其中股骨慢性骨髓炎者7例,余者10例均为胫骨慢性骨髓炎;所有患者均有外伤性骨损伤或局部感染史,迁延不愈;在外院有反复病灶清除史,病程10-18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多窦道流脓,脓液反复穿破皮肤;皮肤条件尚好,有明显局部肿痛。

1.2 方法 VSD治疗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慢性骨髓炎具有病情长、易反复、迁延不愈的特点,创伤经久不愈不仅会为患者带来生理方面的痛苦,还会增加其心理压力,使其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对治疗依从性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采取支持性护理,使其对疾病形成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了解,增强其治疗信心,缓解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2)皮肤准备:如患者手术部位多毛需备皮,以便于术后生物透膜粘贴紧密,避免皮肤毛孔内细菌繁殖而发生感染。

(3)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为避免压迫、折叠或牵扯到VSD材料的引流管,术后需指导患者患肢保持功能位,采用软枕进行固定、抬高,并可起到促进静脉回流的作用。接通负压后如VSD材料出现塌陷并紧贴创面,可见内管形态明显突出,薄膜下无液体积聚,证明负压引流有效,封闭良好[2];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堵塞管腔后会使材料鼓起不见管形,如发生堵塞,则用50ml注射器吸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待堵塞引流物变软后再重新接通负压源,如有必要需多次操作,甚至更换VSD材料;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等;如引流液呈现血性并持续增多,提示止血不彻底,或有活动性出血等现象,要及时处理[3]。间隔4h需清倒1次引流液,每天更换引流瓶,更换前要阻断压力,将近端引流管夹闭,以免引流液逆行至VSD敷料内;尤其要注意三通接头处、皮肤皱褶处、外固定器周围等位置,并及时查看是否存在漏气现象,以保证引流有效[4]。

(4)药物护理:遵医嘱进行“三抗治疗”,即抗痉挛、抗血栓、抗感染,所用药物包括罂粟碱、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等,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红细胞之间的凝集作用及对血管壁的粘附作用,有效改变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容量,从而达到预防形成血栓的治疗目的[5]。用药过程中要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药物反应,是否有出血倾向等。

(5)疼痛护理:术后患者会感到创面疼痛,从而导致血管痉挛,对创面的正常供血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采取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比如采用转移注意力法,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使其放松情绪,缓解疼痛;如有必要可遵医嘱适当应用止痛药物,或采用PCA持续镇痛泵,以降低患者的疼痛。

2 结果

1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持续负压吸引时间15-20d,平均14d,创面明显缩小,肉芽组织新鲜,创面愈合良好;17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及1年,共复发2例,1例在术后3个月复发,采用抗生素与骨水泥联合治疗愈合;1例在术后6个月复发,植骨愈合;余者无复发、感染等现象。

3 体会

针对慢性骨髓炎患者如其具备明显的适应征,早期合理使用VSD技术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常规护理内容做进一步拓展,针对负压治疗效果进行密切观察与护理,熟练掌握负压引流瓶的使用及消毒方法,一方面要保持引流通畅及负压恒定,以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有效控制感染;另一方面则要对引流液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将引流液的情况作为调整治疗计划的重要依据,以提高手术效果;与主治医师密切配合,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总之,VSD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之一,治疗过程中需要细致、周到的护理,以降低傷口感染的机率,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抗生素的应用,缓解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Fleischmann W,StreckerW,BombelliM.et al.Vacuum sealing as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J].Unfallchirurg,2013,96(9):488-492.

[2] 万静雯,彭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外科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14,13(9):860-861.

[3] 钟小晶,李惠珍,王一征.压封闭引流负压值对体表感染创面愈合的影响[J].南方护理学报,2015,12(1):15-16.

[4] 裘华德,王彦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介绍[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J],2014,18(4):233-235.

封闭式负压引流法 第5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2例Ⅳ期糖尿病足患者中男36例, 女16例;年龄38~74岁, 平均年龄56岁。其中36例单纯坏疽, 坏死局限于足趾, 无骨髓炎;12例坏死范围累及部分跗骨合并慢性骨髓炎, 4例深层感染无骨外露合并骶尾部褥疮, 脑梗死后遗症卧床患者。控制血糖平稳后, 清除坏死组织, 行负压封闭引流。

1.2 手术方法

以单纯坏疽病例为例, 术前患足 (如图1) 手术在局部麻醉或腰部麻醉下进行, 彻底清创, 切除所有失活及污染严重的软组织, 对于骨髓炎患者, 剔除坏死骨, 剪除周围慢性炎性组织, 直至鲜活组织为宜, 用H2O2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再用苯扎氯铵冲洗, 最后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将VSD材料进行剪裁, 有创腔者按创腔的大小修剪后填入。VSD材料边缘与周围正常皮肤缝合固定, 用半透性粘贴薄膜将VSD与引流管覆盖密封, 引流管连接中心负压持续吸引 (如图2) 。

1.3 术后处理

控制患者的血糖平稳约8~9mmol/L为宜, 每天观察负压吸引贴膜有无漏气, 及时处理, 观察引流液的量及引流液的颜色, 随时做培养, 以便调整敏感的抗菌素。

1.3.1 术后观察指标:

(1) 负压效果观察, 检查膜下有无积液、积气, 各接口有无松动, 及时处理。 (2) 引流量时间观察:引流时间5~7d拔除或更换, 引流量少于20ml可拔除。

1.3.2 常见问题:

(1) 引流管堵塞:引流物黏稠及凝血块未及时接高负压, 更换不及时。 (2) 创面出血:创面大、深负压过大。 (3) 皮肤:过度牵拉致张力性水疱形成。

2 结果

本组52例Ⅳ期糖尿病足患者中, 36例单纯足趾坏疽, 无明显骨髓炎, 清创, 经1~2次VSD负压吸引后, 创面肉芽组织平坦、新鲜, 橡皮生肌膏及康复新液 (或贝复济) 换药后愈合良好 (如图3) ;12例骨外露合并骨髓炎, 控制血糖平稳后, 清除坏死骨, 负压封闭引流4~5次, 伤口换药创面愈合;4例深层感染合并骶尾部褥疮脑梗死的患者, 因其卧床, 分次负压引流, 经VSD治疗后, 毛细血管丰富, 创面有渗血, 肉芽无水肿, 外露骨面上有新鲜肉芽生长;游离植皮, 创面愈合; 52例患者中病程最长8个月, 最短1.5个月, 平均2.3个月愈合; 51例术后创面完全愈合, 1例VSD治疗期间放弃治疗, 创面未愈, 死于脑梗死并发症, 本组总有效率98.1%。

注:以上为我科一女性患者, 65岁, 术前、术中、术后图片。

3 讨论

糖尿病坏疽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疾病, 是糖尿病分期中的最严重并发症, 致残率极高, 目前的综合治疗包括控制血糖及各种相关危险因素, 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及营养神经的药物, 同时积极的抗感染措施、及时彻底清创等是提高治愈的关键, 周氏[2] 等研究表明, 在全身治疗的同时, 应该把重点放在清除创面的细菌性、坏死性及病理细胞性的负荷上面, 之后再应用敷料、生长因子等主动创造一个相对适宜的湿性环境, 这样可以有效地使创面加速愈合。伤口的愈合就是在所谓的级联“瀑布”反应下发生的, 这是急性伤口的愈合反应过程。糖尿病足的溃疡是一种慢性伤口, 通过清创的方法实质上就是将慢性伤口转化为急性伤口状态, 从而启动伤口愈合的级联“瀑布”反应。 在行足部清创时应选取脓腔最低点及张力最高处扩创切开, 然后充分引流, 分次逐步清除坏死组织, 及时将周边胼胝切除, 使新生肉芽组织维持在湿性环境下等均十分重要。局部清创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 才利于溃疡的迅速愈合。

3.1 充分掌握手术指征

明确糖尿病足的分期, 是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关键。糖尿病足病理分期: 第Ⅰ期 (早期病变期) :患者常有下肢发凉, 麻木, 腿部“抽筋”。 第Ⅱ期 (局部缺血期) :“间歇性跛行”, 行走后出现下肢疼痛, 休息后缓解, 再次行走后疼痛再次出现。随着病情的进展, 足部感觉异常, 动脉搏动弱, 功能性>器质性。 第Ⅲ期 (营养障碍期) :静息痛, 休息时出现的下肢疼痛, 呈剧烈烧灼样疼痛, 以夜间为甚, 肢体营养障碍, 动脉搏动消失, 器质性>功能性。 第Ⅳ期 (坏疽期) :持续剧烈疼痛, 干性溃疡和湿性溃疡, 组织缺血坏死, 可合并感染, 最终导致截肢, 严重时还可危及生命。

3.2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技术

3.2.1 VSD负压封闭引流术作用机理:

(1) 封闭使作为引流动力的高负压得以维持, 同时也使被引流区与外界隔绝, 有效地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2) 高负压封闭可以持续引流创面的渗出液、坏死组织和细菌等, 使被引流区内达到“零积聚”, 创面能很快获得清洁的环境。 (3) 增加创面血供, 改善创面微循环,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VSD能明显增强在创缘组织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微血管密度。近几年一些试验研究发现施加负压后创面血流量较负压前有显著增大。 (4) 调节慢性创面中明胶酶的活性, 改善创基内微循环, 抑制胶原和明胶的降解, 促进慢性创面的愈合。 (5) 减轻创周水肿、降低血管通透性。 (6) 增加周围神经末梢在创面中分泌的神经肽类sP和P物质等。VSD通过增强周围神经末梢分泌的P物质以及降钙素相关基因肽表达, 影响内源性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 具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在VSD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过程中, 能快速启动皮肤创面的愈合过程, 减少修复细胞凋亡, 使创面愈合加速。 (7) 增强感染创面的炎症反应。可使创面淋巴细胞浸润消退较快, 增生期胶原合成出现较早, 修复期可见收缩性纤维合成增多。 (8) 促进创面愈合, 抑制感染创面继发性坏死。

3.2.2 VSD材料:

VSD是一种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 白色, 质软富有弹性, 内部含有多侧孔引流管, 对人体无毒性, 无组织刺激性, 无免疫活性, 无皮肤致敏性[3]。VSD使创面能得到良好的接触, 全面负压引流, 且创面与外界隔开, 防止液体和细菌侵入, 导致创面污染或感染;持续负压引流可提高创面微循环血流速度, 增加创面血供, 改善血液循环[4]。组织学证实负压封闭引流的创面淋巴细胞浸润消退快, 增生期胶原合成出现早, 修复期收缩性纤维合成增强[5], 从而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

3.3 应用VSD应注意的问题

(1) 治疗时间明显缩短, 减少患者痛苦, 并减轻工作量。使患者免除换药之苦, 医生免除换药之劳。 (2) 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 VSD是在一个密闭的系统内进行, 负压引流使引流区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及时清除, 使引流区内零聚积。而且VSD能防止创面污染, 充分引流和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和良好生长。加快感染创面愈合, 减少抗生素的应用。 (3) 高效、全方位、零积聚, 保证引流效果, 促进创面血运, 采用持续负压吸引的方法, 变被动引流为持续主动吸引, 不留任何腔隙, 其压力的高低基本符合生理条件的要求, 故不影响血运。更重要的是, 持续负压吸引促进了创面组织的体液向引流管方向不断流动, 为创面的血运提供了有效的、持续的、辅助的动力。 (4) 避免死腔形成及缩小创面VSD在引出渗液的同时使引流腔壁内陷, 随着医用泡沫材料的渐次退出, 腔壁紧密贴合, 有效地预防了残余脓肿及死腔的形成。对于浅表创面, 可以起到靠拢组织, 缩小创面, 对于慢性骨髓炎, 要进行彻底的病灶清除, 合理应用抗生素, 创面给予良好的软组织覆盖, 骨缺损的合理修复, 这是治疗的关键[6]。

3.4 注意事项

VSD治疗术后, 对于大的缺损中西药的伤口换药尤为重要, 换药及时观察创面肉芽颜色, 每天创面缩小的面积大小, 如创面愈合很快, 无须游离植皮或转移皮瓣技术;如创面愈合较慢, 我科行游离植皮, 以VSD贴膜覆盖继续负压吸引, 皮片存活良好, 不宜用纱布加压包打包, 糖尿病患者皮瓣易造成坏死。

总之, 糖尿病坏疽是当前临床工作中治疗上比较棘手的问题, 最多见的是老年人, 合并症多, 手术机会少;即便有手术机会, 因外科皮瓣技术创伤大、风险高, 很多患者拒绝手术, 因此致残率很高, 笔者利用VSD负压吸引技术, 因治疗上不需要严格的术前准备, 操作简单, 痛苦少, 微创、高效、低医疗成本的特点, 易于为患者接受,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和松, 胡国良, 吴吉文.糖尿病足43例临床分析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7, 17 (2) :104-105.

[2]周锐华, 鄢文海, 等.糖尿病足溃疡的系统治疗 (J)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8, 4 (5) :40

[3]Fleischmann W, Strecker W, Bombelli M.et al.Vacuum sealing astreatment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 (J) .Un-fallchirurg, 1993, 96 (9) :488-492.

[4]荆金忠, 刘红, 李敏, 等.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面微循环流速和血管口径影响的实验研究 (J) .现代康复, 2000, 4 (12) :1848-1849.

[5]裘华德, 王彦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介绍 (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8, 18 (4) :233.

封闭式负压引流法 第6篇

资料与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骨科创伤感染患者86例。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研究同意书, 均无治疗禁忌证。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 全身疾病者, 新鲜创伤导致的严重感染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8例, 女15例;年龄18~65岁, 平均 (32.5±6.3) 岁;观察组男30例, 女13例;年龄18~67岁, 平均 (32.8±6.1)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进行对比。

方法:观察组:对患者创面进行常规清理后, 针对创面感染患者, 应该使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对创面进行冲洗, 使用VSD敷料对创面进行覆盖, 实施负压吸引 (负压125~450 mm Hg, 若VSD敷料表面发生凹陷的情况, 则提示有效) , 5 d后, 将腹膜取出, 实施病原学检查, 缝合成熟肉芽, 针对肉芽比较丰富, 创面面积比较大的患者, 则可进行植皮操作, 而针对还没有修复完全的患者, 则实施第2次VSD技术[2]。对照组:对患者创面进行常规清理后, 常规敷料, 定期对敷料进行更换, 一般情况下2 d/次, 并给予患者相应抗感染治疗, 每周检查病原学1次, 对患者换药与相关治疗进行调整, 缝合成熟肉芽, 针对创面面积较大的患者, 则进行皮瓣移植术[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化脓、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创面愈合情况与平均创面愈合时间。

疗效判定标准: (1) 痊愈:创面完全愈合; (2) 显效:50%以上的创面存活, 创面恢复情况良好, 肉芽生长情况较好, 需要定期对敷料进行更换; (3) 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甚至病情加重[4]。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 前者描述应用 (±s) , 应用t检验, 后者描述应用[n (%) ], 应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0% (4/4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8% (11/4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x±s=9.203 7, P=0.002 4) 。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0 d、11~20 d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21~30 d愈合率稍高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30 d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但是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观察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 (16.85±3.01) d, 对照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 (28.58±3.12) d, 组间对比,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7.742 6, P=0.000 0) 。

讨论

骨科创面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以往临床上所采用的常规治疗方案, 对患者实施常规清创操作后, 进行换药, 但是, 在通过肉芽组织对缺损创面填充方面有所欠缺, 需实施皮瓣移植术, 从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可取得一定临床效果, 但是, 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患者住院治疗时间, 并且, 换药时间比较长, 而临床疗效也无法达到理想状态, 因此, 逐渐被VSD所取代。

VSD通过对损伤创面持续负压作用, 对患者实施治疗, 能够有效加快创面局部血流, 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引流管阻塞情况[5], 所应用的敷膜具有通透性, 可充分将创面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接触隔离, 具有隔离细菌的效果, 为肉芽组织创建良好的生长环境, 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修复创面。除此之外, 该治疗方式有效降低化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缩短患者愈合时间, 与常规治疗方案对比, 凸显出优越性[6]。

本次试验结果显示,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可达到95.3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 (P<0.05) , 观察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8% (P<0.05) 。由此可见, 临床上应用VSD治疗, 临床整体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从而减轻患者治疗痛苦,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骨科创伤感染患者采用VSD治疗,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VSD) 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骨科创伤感染患者86例, 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43例) 和观察组 (n=43例) ,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 观察组采用VSD治疗, 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20 d内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骨科创伤感染患者采用VSD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骨科创伤,感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参考文献

[1]尹广政.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16 (20) :24-25.

[2]王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 2016, 24 (8) :59-60.

[3]宋定平.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 2016, (19) :43.

[4]杨中萌, 周洁贞.VSD治疗25例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 2014, (20) :183-184.

[5]汤化宇.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3, 23 (5) :2375.

封闭伤口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外露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武汉VSD公司提供的封闭伤口负压引流产品的公司, 其全套产品包括: (1) 负压封闭引流专用敷料; (2) 三通接头; (3) 半透性粘贴薄膜; (4) 负压源使用床头的中心负压装置。压力0.06MPa的负压持续吸引。

1.1 一般资料

骨外露患者20例, 年龄30~60岁。其中2例为骨髓炎患者, 清创, 换药感染控制后的陈旧性骨外露, 创缘疤痕增生, 骨外露面积2cm×2cm和3cm×4cm。18例为外伤患者, 小腿开放性骨折, 新鲜骨外露, 面积为3cm×3cm~10cm×4cm。

1.2 治疗过程

彻底清创, 清除所有已坏死或血运不好可能坏死的组织。有骨折的, 骨折复位后外固定支架固定。新鲜的骨外露, 直接在创面上覆盖VSD护创材料;陈旧性骨折的在骨外露区域钻洞后盖上VSD护创材料, 创缘缝合固定VSD敷料, 半透膜封闭创缘, VSD敷料以及其中的多侧孔的引流管, 通过一个普通水封瓶, 连接到病房墙上的中心负压 (60k Pa) (图1, 2, 3) 。

2 结果

所有骨外露都被肉芽覆盖, 肉芽新鲜, 质量高。<5cm的骨外露1次VSD护创治疗 (10~12d) 即可;大面积的骨外露1次VSD护创治疗后大部分骨外露被一层薄的新鲜肉芽组织覆盖 (如图1, 2, 3) , 更换V S D敷料, 继续负压护创1 0 d后, 骨外露全部被覆盖, 肉芽增厚至1cm, 新鲜易出血。游离植皮。VSD负压护创治疗骨外露疗效肯定, 病程短, 患者无痛苦, 医生和患者都没有换药的负担和相关费用。

3 讨论

骨外露创面的处理是基层医院创伤骨科经常碰到的棘手的问题, 病程长, 治疗效果不佳, 有些病例还由于病程迁延而最终截肢。骨外露的传统的治疗方法: (1) 通过常规的换药, 消毒等待创面肉芽生长, 往往肉芽爬行很小的一段就停止了, 外露的骨皮质容易坏死; (2) 是转移皮瓣, 往往需要破坏邻近的健康组织, 而且治疗复杂, 费用也高。

封闭伤口负压引流治疗骨外露的优势是: (1) 封闭伤口, 与外界隔离, 保持无菌。 (2) 负压充分引流伤口内的渗液, 创面不受渗液的刺激。 (3) 伤口内的负压状态大大促进创口的血液循环, 加快细胞分裂, 肉芽组织本质上是由新生的小血管组成, 新鲜的骨外露由于骨单位的哈弗氏管还是通的, 血液会从骨皮质持续渗出而形成肉芽组织, 陈旧的骨外露需要在骨皮质钻洞引出髓内血循环。在负压状态下, 新生的小血管被“牵拉”着从创面周缘以及皮质骨表面的哈佛氏管快速生长, 迅速覆盖骨外露。 (4) 用于填塞创面的特殊的泡沫可具有趋化作用, 引导和促进肉芽生长而且不和肉芽组织粘连。

欧美国家的封闭负压治疗产品普遍使用的是美国KCI公司的产品, KCI的填塞创面的泡沫是不吸水的简单泡沫, 仅仅作为一种创面的物理隔离, 时间稍长, 就和肉芽组织粘连在一起而影响肉芽的生长。不适合用于骨外露本身的治疗。武汉V S D公司的创面填塞泡沫是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 与肉芽组织无粘连, 同时可促进肉芽生长。

封闭伤口负压引流治疗骨外露的关键点是:在负压状态下, 新生的小血管被“牵拉”着从创面周缘以及皮质骨表面的哈佛氏管快速生长, 覆盖外露骨质。所以负压范围的选择是这种技术治疗骨外露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封闭负压引流的情况下覆盖骨外露的肉芽的生长情况和负压大小的关系还没有得到研究。下一步的研究将揭示在何种压力范围下,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外露, 肉芽生长能够又好又快, 所达到的效果最好, 病程也缩短得最快。

4 结语

VSD封闭创面负压治疗骨外露能大大缩短病程, 治疗效果好, 无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目前病房里常规使用的中心负压吸引的压力 (60k Pa) 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封闭负压引流是骨外露的一条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罗怀灿, 王洪, 杜靖远.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在外伤性和感染性四肢创伤治疗中的应用[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1996, 25:461~463.

封闭式负压引流法 第8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 男12例, 女4例;年龄22~63岁, 平均年龄41.6岁。病因:脊髓损伤11例, 骨盆骨折3例, 颅脑损伤2例;患者Ⅲ度压疮5例, Ⅳ度压疮11例;组织创面缺损面积5.0cm×5.0cm~11.0cm×15.0cm。

1.2 材料

(1) 维斯第 (VSD) 材料即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型敷料, VSD敷料内含多侧孔引流管, 为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2) 半透性封闭贴膜, 其主要成分为聚氨酯和丙烯酸的半透膜; (3) 三通接头。

1.3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及治疗原发疾病后, 于手术室麻醉后在无菌情况下行创面彻底清创, 清除范围包括坏死皮肤、坏死肌肉组织、筋膜, 坏死骨膜和骨, 依次以生理盐水-双氧水-生理盐水-碘伏-生理盐水顺序冲洗创面干净后, 根据创面, 设计剪裁与创面大小合适的VSD敷料, 将敷料覆盖于创面上, 敷料边缘缝合在创面周围的正常皮肤上, 将生物半透薄膜严密覆盖在敷料上, 保持创面密闭。术后采用负压持续吸引, 负压压力为-3.0~-20kPa[3]。每天2次自引流管冲洗生理盐水20ml防止负压引流管堵塞, 负压有效的标志是密闭的VSD敷料明显瘪陷, 密闭贴膜下无液体积聚。1周后揭开生物半透薄膜, 去除 VSD敷料, 对创面植皮或更换VSD敷料。

2结果

16例患者, 均在术后7~15d去除VSD敷料后创面干净, 肉芽组织生长好, 色泽正常, 血供好。

3观察与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评估:

评估患者一般情况, 给予术前备皮, 术前检查等护理。

3.1.2 心理指导:

压疮经久不愈患者, 一般都经过多次、多种方法治疗, 对治愈失去信心, 而且家属对患者忽视关心, 因此护士要适时针对患者恐惧、焦虑情绪多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形成原因及应用VSD治疗压疮方法, 增强患者信心, 取得患者合作, 解除忧虑。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恐惧感。

3.2 术后护理

3.2.1 基础护理:

首先要保持床铺平整、干燥, 其次翻身是最简单有效的压力解除法, 每2~4h翻身1次, 侧卧位交替, 仔细检查受压部位有无异常, 避免再次受压, 同时使用电动充气式气垫床, 可起到减少受压的作用。

3.2.2 生命体征观察与测量:

使用VSD术后72h内, 监测体温每天3次, 体温异常者需要监测白细胞计数。观察患者疼痛情况, 及时评估疼痛, 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

3.2.3 负压吸引力及引流管的观察:

术后保持负压持续吸引, 负压压力稳定在-3.0~-20kPa[3]范围内。观察密闭的VSD敷料是否瘪陷, 密闭贴膜下有无液体积聚。 保持创面有效的负压, 如VSD敷料鼓起:考虑引流管是否堵塞或负压吸力不足, 应检查引流管连接是否紧密, 引流管是否受压弯曲, 负压源压力是否正常;如果VSD材料内有少许坏死组织和渗出物残留, 出现异味和黄绿脓色、灰暗色等颜色, 这样不会影响治疗效果, 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引流时位置应保持低于创面, 有利于伤口引流, 如引流出新鲜血液, 应立即停止吸引, 通知医生检查创面情况, 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

3.2.4 引流瓶和引流管的更换:

更换引流管前为了防止引流液逆流, 先用止血钳夹管, 再关负压开关, 更换引流管后贴上标签, 注明更换引流管时间;引流瓶更换后调节负压开关, 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24h引流液的量及性状, 一般每天更换1次, 被更换的一次性引流管和引流瓶作为感染性医疗废物做好终末处理。

3.2.5 营养支持:

临床指南建议, 营养支持用于营养缺乏的患者, 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 健康情况一般者, 给予营养补充[4]。在治疗过程中, 因长期卧床、食欲差, 加上负压吸引, 造成蛋白质渗出物吸出, 为了防止负氮平衡, 应指导患者积极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如果汁、菜汁, 鱼等, 合理的饮食, 均衡的营养, 有利于促进创面的愈合。

3.2.6 环境护理:

为患者提供平整、清洁的床铺是预防压疮的基本条件, 其次病房定时通风, 室内保持有效的温湿度, 每天使用循环风红外线消毒器消毒2次, 每次2h, 给病房一个安全、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 减少感官上刺激, 使医疗护理方法更加体现舒适的要求。

4结论

VSD负压引流术是通过使用医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对软组织缺损创面形成一个良好的接触面, 在维持创面清洁的同时, 有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5,6]。VSD敷料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 材料不降解, 无纤维脱落, 有很好的透水性, 不阻碍液体和小颗粒通过, 适用于褥疮的治疗, 本组患者术后效果较好, 由此可见和传统处理方法相比更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 加快创口愈合, 减少换药次数, 节约人力物力, 它不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同时也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玉英, 钭伟国.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顽固性褥疮的护理体会 (J) .浙江创伤外科, 2009, 14 (5) :533.

[2]阿玛德, 蔡林, 朱晓彬, 等.不同负压值的封闭式引流对猪背软组织创面中绿脓杆菌生长的影响 (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30 (3) :386-389.

[3]Kosaka M, Wada Y, Kamiishi H.Combination of bilateral per-forator flaps for the coverage of large expansive sacral pressureulcer (J) .Plast Recons Surg, 2004, 113 (6) :1884-1885.

[4]The Joanna Briggs Institute.压疮的处置 (J) .成磊, 译.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 (6) :570-572.

[5]Mullner T, Mrkonjic L, Kwasny O, et al.The use of negativepressure to promote the healing of tissue defects:a clinical trialusing the vacuum sealing technique (J) .Br J Plast Surg, 1997, 50 (3) :194.

封闭式负压引流法 第9篇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糖尿病足溃疡;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10-02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因合并各种不同程度末梢病变及神经病变而造成下肢溃疡、感染形成或(和)深部组织受到损害,其溃疡面虽经长期换药治疗但往往迁延不愈,治疗相当困难,是非外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促进伤口愈合[1]。我科于2012年6月~2013年2月采用局部坏死组织清除+持续VSD技术来替代传统清创+换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我院共收治17例糖尿病足患者,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671±6)岁,糖尿病史5~17年。根据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标准 ,本组病例均为2~3级,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证实存在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行x线摄片检查均未提示骨质破坏。所有患者行局部坏死组织清除+VSD。

1.2 方法

尽量清除创面及腔隙中已失活的坏死组织、脓液、异物等,用生理盐水清洗创周皮肤,去除创周皮肤坏死组织等。清创完毕,按创面大小和形状修剪带有多侧孔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VSD敷料),使引流管的端孔及所有侧孑L完全为VSD敷料包裹。用半透膜封闭VSD敷料覆盖着的整个创面,根据创面用 “包饺子”法粘贴敷料。用三通管将所有引流管合并为一个出口,接负压装置,一般应维持负压在60~80 kPa(450~600 mmHg)。一般负压封闭引流可维持有效引流4-7d,创面分泌物多或创腔大者,予清创、更换VSD材料,继续负压引流,直至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为止,但最多不超过10天[2]。

2 护理

2.1 糖尿病的综合护理 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及肢体的感觉和运动情况。密切监测血糖、血压,将血糖、血压控制在良好范围。同时予抗感染、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

疗。

2.2 心理护理 糖尿病足常表现为难治性溃疡,病程长,愈合慢,对患者和家属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和痛苦,患者极易产生悲观、烦躁、敏感、猜疑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耐心、细致地讲述该病的病程规律,使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劝导戒烟戒酒,防止因吸烟导致局部血管收缩而进一步促进足溃疡。

2.3 负压封闭引流护理

患肢高于水平位置,以利于减轻患肢腫胀并能确保引流管出口处于低位。密切观察引流管的通畅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记录后及时清倒。引流液如为大量鲜红血性液体应立即停止负压并查找原因。正确连接负压引流装置,妥善固定引流管,保证引流管持续通畅,若引流量突然减少,揭除粘贴薄膜后,中心负压不下降,这时应立即更换引流管。另外引流管质地软硬适中,引流管的长度以90~120 em为宜,太短沉积在引流管内的液体有时会反流污染手术创面.太长则增大引流死腔,影响引流效果。同时要保持有效负压是负压封闭成败的关键,负压的高低及有无中断直接影响引流的效果。保持负压在450~600 mmHg之间.每次更换负压瓶的引流液时,保持操作过程的无菌状态,为防止引流液逆流,要用力把止血钳左右交叉夹闭引流管,然后接负压引流瓶,关闭负压源。更换引流瓶底液,重新安装引流瓶完好后,松开钳夹,打开负压源,观察负压源恒定无漏气[3]。

3 讨论

本组患者均为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存在感染重,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常规换药数周后坏死组织仍存在,肉芽组织生长缓慢的特点。自从1993年德国外科医师Fleischmann等[4]最先提出封闭负压引流,它是利用多重效应机制而产生创面愈合作用的:持续地移除创面的液体和感染源,有效的封闭减少交叉感染,保护创面环;促进血流的灌注和肉芽组织生长,刺激多种促愈合基因和修复信号的表达,促进创面和创周多种生长因子和酶类的增殖和释放,促进上皮再生;减轻创周组织的水肿,增强创面与创周之间的物质交换,将创面的愈合与创周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创面更快更好地愈合。本研究中,我们经简单清创去除明显坏死组织,行VSD治疗后所有创面均出现新鲜肉芽组织,残余坏死组织消失,提示VSD治疗对慢性糖尿病足溃疡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患者创面治疗时间较以往明显缩短,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抗生素的用量和使用时间降低,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是一种安全有效地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护理重点是在糖尿病基础护理之上,注意负压引流管的通畅、创面负压的维持以及患肢血运的观察。

参考文献:

[1]杨霞,罗晓曦.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和慢性溃疡中的应用及护理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4):28—29

[2]刘飞,罗晴瑜,梁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原理与创面修复[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08,3(4):49—51.

[3]刘 敏,袁 丽,冉兴无.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J].西部医学,2011, 23(7): 1364-1366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Ⅲ与Ⅳ度压疮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患者中男性24例, 女性 6例, 年龄48.2±17.38岁, 共37处创面。致病原因:截瘫8例, 脑血管意外17例, 糖尿病患者5例。褥疮发生情况:24例为单发创面, 5例2处创面, 1例3处创面。发病部位:腰骶部30例, 坐骨部4例, 股骨大转子3例。褥疮分度与创面面积:Ⅲ度30处, 面积3 cm×4 cm~6 cm×8 cm;Ⅳ度7处, 面积6 cm×7 cm~9 cm×11 cm。

1.2 治疗方法

1.2.1 全身治疗

(1) 积极控制基础疾病、营养支持治疗以及减轻组织受压; (2) 控制感染:术前3~5 d加强局部换药, 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根据结果选用抗生素。

1.2.2 局部治疗

所有患者均在相应麻醉下一期行彻底清创, 剪除所有失活组织, 用酒精棉清洁创面周边皮肤3~4 cm范围正常皮肤, 根据患者创面形状和大小合理设计VSD敷料, 用生物透性膜粘贴封闭整个创面至创面边缘约3~4 cm范围, 以保证封闭效果, 检查无漏气后, 连接负压吸引器, 维持维持负压在125~450 mmHg的有效负压持续引流。

2 结果

愈合判定标准:创面完全自行愈合, 无渗出液。15例使用VSD 1次, 8例使用VSD 2次, 7例使用VSD 3次。7例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创面后, 创面愈合。30例患者全部得到电话回访4个月。本组37个创面均自行愈合, 最短愈合时间为20 d, 最长100 d;Ⅲ度愈合时间47.40±9.82 d, Ⅳ度愈合时间71.57±22.11 d。

3 讨论

3.1 闭式引流的优点

(1) 不受体位限制, 易护理:高分子泡沫材料在封闭持续负压引流中的应用保证了引流管与创面的良好贴合, 并使引流物经泡沫材料与引流管隔开, 从而使引流不受体位限制、引流管不易堵塞。 (2) 对创面的刺激小, 感染率降低:VSD应用生物透性膜封闭创面, 在有效预防环境致病菌的侵袭同时维持高负压状态, 避免了常规引流中的高感染率。 (3) 引流效率高:50~60 kPa的持续高负压使引流区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及时清除、消除了创面的潜在腔隙, 更利于肉芽组织生长。 (4) 操作简便、易护理:一次封闭引流可以保持有效引流7 d, 避免了频繁换药给患者造成的痛苦, 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

3.2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的注意事项

(1) 彻底清创:彻底清创是确保VSD建立在有血供的软组织上, 术中彻底清创, 引流物放置到位, 勿留死腔。研究表明, VSD必须建立在血运良好的软组织床或骨床上, 否则VSD会失效[3]。 (2) 合理处理引流管和周围泡沫材料的关系:严格控制引流管两侧的泡沫材料宽度, 以保证泡沫表面有足够的负压, 确保多侧孔不与创面直接接触, 引流管侧孔位于泡沫内, 保持通畅。 (3) 维持有效负压、良好的封闭:维持有效负压、良好的封闭是VSD成功的关键, 建立VSD时必须用75 %酒精擦拭创缘周围正常皮肤, 除去皮肤上脂溢性物质和油渍。VSD建立后保持创面周围皮肤清洁干燥、生物膜封闭完全, 确保引流负压维持在50~60 kPa。负压小不易于引流, 而负压太大易致出血, 影响肉芽组织生长。 (4) 应用糜蛋白酶间断冲洗:糜蛋白酶具有分解肽键的作用, 选择性分解变性蛋白质, 溶化坏死组织, 使脓液变稀, 易于引流, 消除炎症过程中所引起的纤维素沉积,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综上所述,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褥疮创面愈合时间、手术成功率以及治疗费用上均优于常规创面治疗技术, 适合在褥疮等复杂性和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伟.压疮护理新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 (1) :20.

[2]薛敏.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 2009, 18 (11) :860-861.

上一篇:科学课的过程性评价下一篇:传统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