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分割

2024-05-31

劳动力市场分割(精选11篇)

劳动力市场分割 第1篇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劳动力市场理论中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对立的所有理论的总称。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主张从劳动力制度及其结构特征的角度来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作。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力市场研究的核心在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配置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分割的力量不是决定工资高低的最终决定因素,真正决定工资的因素是商品市场需求所派生出来的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市场分割仅仅对影响了均衡工资的偏离程度。但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分割最主要是由于制度所决定的,工资的差异除了劳动力的个体差异外,主要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并不是单一的整体,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市场所构成的,它的不同的运行机制决定了工资的差异。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否定了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存在,并认为劳动力不能在各个市场中自由的流通。比较有代表性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有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激进的分割劳动力市场理论、职位竞争理论。

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2.1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产生背景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象在很早的时候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根据提出的观点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大阵营的观点由亚当·斯密最先提出,强调市场供求的作用。经马歇尔和克拉克的发展,到Gray Becker和Theodore W. Schultz的进一步深入,这一阵营的理论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程度 ;另一阵营的观点由约翰·穆勒和马克思最早提出,他们认为制度性的因素以及社会性的因素会分割劳动力市场,从而形成非竞争群体,使得劳动力没法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自由流动。到了1971年皮特·多林格尔(P. Doeringer)和迈克尔·J. 皮奥里(Michael J. Piore)提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才正式为这一派的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指出劳动的自然报酬或自然工资是由劳动生产物构成的,即使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对总体工资产生影响,但工资最终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决定的。对于工资的差异亚当·斯密认为 :第一,因为职业本身的性质存在着不均等,工资的不同是由于市场对于不同性质的职业的补偿是不同的。第二,因为欧洲的政策存在着不均等,这种不均等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供求的改变,从而使得工资存在差异。

1848年约翰·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了亚当·斯密对于工资差异性解释的不足,引出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象,他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行会、法律制度等的作用十分巨大,由教育、训练导致的劳动力熟练程度的不同行所形成的自然垄断,由团体组织和习惯所造成的人为垄断,这些因素使得供给和需求根本不起作用,因此造成了工资的差异。这个观点被视为制度决定论的雏形,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1876年马克思在《资本论》对穆勒提出的因制度等因素引起的工资差异进行了评述,他指出市场供求力量之所以无法消除穆勒提出的那些制度因素,是因为资本的垄断以及政府权力的介入,使得市场的竞争力量得到抑制,导致产业结构逐渐官僚化,加重了工人阶级的异化,也削弱了工人阶级的抗争能力。资本家和工人形成两个阵营,因为这两个阵营是相互对立的,所以资本家所在地阵营通过使用维持失业存在,分化工人队伍以及技能退化等手段了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获得更多的剩余劳动,使得工人的工资无法统一,因此现实中存在着劳动力分割。

19世纪后期,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相互独立提出边际生产理论,他们认为工资的水平是由最后追加的工人所生产的产量来决定的,工资是劳动这个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均衡的价格。但是这个理论有两个隐含的条件,一是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是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二是与劳动就业相关的成本除了工人的工资就没有其他的费用。他们的理论相当于是亚当·斯密理论的一种延伸。但是在现实中,这两个隐含的条件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这就促进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1971年皮特·多林格尔(P. Doeringer)和迈克尔·J. 皮奥里(Michael J. Piore)发表了《内部劳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起源、运行机制与基本特征,他们指出存在两类劳动力市场,一类是工匠、受益人等零工活动的市场,另一类是大工业中的劳动力市场,前一个市场受到市场力量的直接调节,但是后一个市场除了在雇用时受到外部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外,它的劳动配置和工资都是由企业内部来调控的,与外部市场的影响无关,这个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正式诞生。

2.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主要流派的发展

2.2.1 现代的二元结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皮特·多林格尔、迈克尔·J. 皮奥里(Doeringer& Piore,1971 ;Piore, 1975)创立的二元结构理论指出,一级劳动力市场具有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的特征;二级劳动力市场具有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管理粗暴等特征。二元结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劳动报酬的差别,而且二级市场中的从业者极易失业,并且很难向一级劳动力市场流动。在一级市场起作用的是各种制度规范,工资是由职位即企业单方面决定的,而二级市场起作用的是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是由劳动力的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Doeringer andPiore ,1971 ;Osterman ,1984)。

自1971年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诞生后,受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质疑,他们认为仅将劳动力市场划为两个部分,这样划分太简单化了,因此Piore进一步对一级劳动力市场进行的划分,将其划分为两个子市场,即“较高阶层”和“较低阶层”,前一个阶层主要指某些专业型强的职位和高级管理职位,其特征是高收入、高地位、高机会、高流动性,后一个阶层主要是指除了以上的职位的其他职位,其特征是低收入、低地位、低机会、低流动性。

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二元结构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一些经济学家 (Smith and Zenou ,1997) 认为,二元劳动力市场是“内生”,并与劳动力市场中的大规模失业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一般会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效率工资,当市场处于稳定的状态时,会有一部分处于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员工选择持久的自愿失业。当市场受到需求冲击,市场不再处于稳定状态时,失业率会随即上升,形成二级劳动力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的出现完全是因为经济的因素,而且形成了一级劳动力市场、二级劳动力市场、失业者收入的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二级市场的出现吸引一部分失业者,并使他们就业,这样失业率开始下降,渐渐经济形成了新的平衡状态,从而缓解了经济衰退造成的危害。但是也存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一般是高技能劳动者,新的二元结构理论认为当高技能劳动者失业时,他们宁愿失业等待一级劳动力市场的重新就业,也不愿意选择二级劳动力市场进行就业,因为一级的劳动力市场中的企业对员工进行专门的培训,这种培训对于高技能劳动者来说也是一种回报,而在二级劳动力市场,一般没有这种培训,或是培训的层次很低,使得员工无法得到很大的进步,而且高技能工作者认为企业相信宁愿失业也不去二级市场工作的员工是那些生产率高的员工,选择二级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员工是生产率低下的员工。这就对失业人群中含有高技能劳动者给予了解释。

2.2.2 职位竞争理论

这个理论由Lester C Thurow在1972年提出的,它建立在信息不完全的基础上,雇主在雇佣员工时,他并不知道雇佣的员工会在未来有怎样的表现,而且很多工人并没有单独的培训,很多都是在工作中进行的“干中学”,那么什么因素决定了雇主对雇员选择的先后顺序呢?Lester C Thurow认为有以下因素 :第一,每个雇员均需要在职培训,而培训的成本是由雇员自身的背景和素质所决定的,所以可以根据培训每一个员工所要花费的成本来对他们进行排序。第二,由于历史原因,在美国男性白人在就业上受到了一定的优待,所以有色的女性就出现了很高的失业率,并且很多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工作。职位竞争理论最主要的内容是指 :第一,职位是有好坏之分的,其数量、种类、结构是有技术状况决定的。第二,员工的工资与职位直接挂钩,处于职位高层的员工会获得更多的报酬和机会,处于职位底层的员工获得很少的机会和报酬,员工在劳动力市场的阶层是由员工的预期培训成本所决定的,预期成本越高,他们所处的阶层就越低。第三,员工本身的教育在这个体系中并不认为会有提高生产了的作用,它只是一个进行职位安排的“信号”,教育水平高的人意味着他的培训潜力比较大,预期培训成本会比较低,这样会导致原本低教育水平的员工就能胜任的工作,现在用高教育水平的员工来工作,这就造成了教育过剩。

2.2.3 激进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激进的劳 动力市场 分割理论(Wachtel, 1973, 1975;Edwards, Reich and Gordon , 1975),他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把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看成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和阶级斗争的产物。他们认为劳动力市场分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资本主义早期,劳动力的市场处于同化的状态,并不是和现在一样处于分化的状态,但随着同类化劳动队伍的不断壮大,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逐渐的形成,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冲突愈来愈明显激化。与此同时,垄断厂商开始在市场上出现,它的出现使得资本家将关注的焦点从短期的利润最大化转向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长期控制,他们一方面在大公司或某一行业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给予市场的内的工人较高的报酬,以提高工人离开公司的机会成本。从而使公司拥有一支固定的高水平的人才队伍,避免工人罢工所带来的困扰。另一方面,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去消弱工会的力量,阻止工人发动罢工运动。在激进的分割劳动力市场理论看来,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劳动力市场阶级的固化是功能性的,它对于资本家防止工人形成统一的联盟和统一的思想有着很有效的作用。这也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和谐运转。

3 小结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是在与新古典理论(下转P45)(上接P42)的争论中不断成长的,因为市场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古典经济学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并不真的存在,因此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出现对于新古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给予更为细致和真实的诠释,大大提高了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和理论对实际操作的指导能力。

劳动力市场分割 第2篇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20世纪6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及人力资本理论无法对贫困、收入不平等及经济歧视现象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学者放弃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假设,转而强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属性,强调制度及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因素对收入和就业的影响,这些学者被称为劳动力市场分割学派,他们所构建的理论被称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而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则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石,该理论由多林格和帕雷在1971年提出的。[1]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两个市场的就业各有特征。一级劳动力市场往往是大公司、大企业和大机构中的工作岗位,所提供的职位特征是: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有保障,劳资权利平等,管理规范,并有大量晋升的机会;二级劳动力市场往往是小企业、小公司中的工作岗位,所提供的职位的特征是:工资低,工作环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的随意性大,晋升的机会很少。一级劳动力市场与二级市场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着流动障碍。一方面,尽管在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对工作满意度低,工作变换次数多,但他们根本无法直接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尽管一级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者可以较容易地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就业,但由于在两个劳动力市场中所得利益的差别,并且一旦在二级劳动力市场便难以再返回一级市场,于是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宁愿选择失业也不愿意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就业。

二、我国大学生对劳动力市场的选择及原因分析

我国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打破了毕业生就业由国家“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的传统就业模式,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择业自主权和择业机会。这是造成目前大学生期望的就业地区过于集中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即大学生有了自由选择的可能性。而在以前的统包统配的情况下是不存在着期望就业地区过于集中的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率先富了起来,而相对来说,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则发展的速度较为缓慢。虽然中央实施了开发西部、振兴东北等战略举措,而且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将会逐步得到改善,但是就近期来看,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就造成了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在一级劳动力市场,也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由于经济发达,工资待遇较高,就业机会众多,职业转换容易,培训晋升也多,各种福利、保障措施也比较完善。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就业机会较少,工资待遇较低,职业转换比较困难,工作的福利保障等措施不完善。这就使得相对于二级劳动力市场来说,一级市场能够提供较高的工资待遇,较多的个人发展机会,以及较好的社会声望,因此,一级市场会比二级市场更有竞争力。而同时户籍制度等又使得一二级市场之间的流动,尤其是从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的流动极为困难,更加降低了二级市场的吸引力。大学生往往会觉得进入二级劳动力市场后,待遇低,机会少,没有太大发展前途,而且返回一级劳动力市场不方便,存在各种阻碍,这就进一步降低了他们去二级劳动力市场的预期。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就业预期的建议

要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调整自己的职业期望,进行正确定位。鼓励学生到基层、到边远落后地区建功立业,克服就业中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等不良心态。通过国情教育,帮助毕业生深入了解国情,正确认识就业形式,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处理好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特别是要注意克服脱离社会价值,片面强调自我价值的倾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大众化教育下的大众化就业理念,主动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统一起来,将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统一起来,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努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真正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不被不良社会思潮所左右,从而从根本上引导学生调整就业预期,把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作为自己的追求。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深入宣传党和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和关心,宣传国家推动和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宣传各地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的基层地区和用人单位,宣传扎根基层、创业成才的先进事迹和典型,要始终坚持正面宣传,避免炒作。各部门、各地、各高校都要高度重视,唱响到基层、到西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主旋律。要刊发志愿者就业宣传的公益广告。组织在西部创业卓有成效的先进个人典型报告团,在西部举行巡回报告会,鼓励志愿者扎根西部就业或自主创业,为大学生志愿者就业、创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应逐步消除户籍制度。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户籍等因素也在阻碍着两个市场之间的互相流动,这就使得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获得的收益要高于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收益,因此,如果想要使大学生向中西部流动,国家有必要提供一些激励。政府要努力消除户籍等不利于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努力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家目前实施的开发西部、振兴东北等措施,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而就当前来说,比较可行的是对于那些去中西部地区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经济等方面的补偿,要保证这些人回到东部沿海、中心城市的障碍很小,这样就解除了去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扭转去中西部地区人数过少的情况。

参考文献:

劳动力市场分割 第3篇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分割理论 启示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产生及二元学派的核心思想

在20世纪60年代,很多不悦于传统理论的经济学家,对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一些理论不过是囊括了不同制度因素的影响,这是对传统理论的拓展;而另一些理论则试图构建新的范式。很多人放弃了居于主流地位的竞争式分析法,转而强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属性、强调制度和社会性因素对劳动报酬和就业的重要影响,这种理论就是被冠之以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主义学派。

分割主义学派既起源于比较时髦的现代社会,也起源于源远流长的历史陈迹。其现代起源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60年代对美国城市劳工和贫困问题的研究,基点在于提高每个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以改善其物质财富,但却以失败而告终;二是按阅历划分的方法,为激进经济学家将美国工人阶级“肢解”为政治“条块”的理论提供了武器。从历史渊源看,其源头也许要追溯到约翰·穆勒和凯恩斯的时代。穆勒和凯恩斯曾公开反对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力市场具有竞争性质的学说,而倾向于具有非竞争性的其他学派;而对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北美制度经济学家来说,两人的学说则奠定了劳动力市场细化和结构化的基本概念。

现代分割主义学派的理论可谓多种多样。它们的分析过程具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研究兴趣的关注点(报酬或流动),市场分割的界限(如按工作划分、按产业划分、按性别划分、按人种或年龄划分等等),所采用的调查研究方法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等等。但是,如果我们按“两分法”梳理这些分歧,顺藤摸瓜,便可得到一个双元结构图,其间,有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区别。这种区别最初是由皮奥雷(Piore,1970)提出来的。相对于职位竞争学派和激进学派而言,二元学派的研究较为具体,针对性也很强,故本文重点在简要介绍其核心思想的基础上,探讨其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启示。

现代的双元结构理论就是按与穆勒相似的命题来发展的。皮奥雷的下列描述是著名的。

一级市场的就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安全性好,作业的管理过程规范,升迁机会多。但相比较而言,二级市场的工作便大为逊色: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武断且粗暴,毫无个人升迁机会。二级市场的就业者多为穷人。双元结构的分界线主要在于劳动报酬。二级市场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工资低,极易失业;此外,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无助于提高劳动者的报酬,甚至不允许向一级劳动力市场流动。

传统的劳动力市场理论注重供给方和劳动者个人等因素的作用,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则强调需求方和制度性因素的重要影响。因此,可以把双元结构派看成是强调工作特征,而不是强调工人特征。但是,强调工人特征的双元结构理论也是存在的:二级市场的工作多由非白种人、妇女以及年青人来承担,按劳付酬的规则在这里一般是行不通的。

一级市场的工作看上去是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组成部分,就是说,工资及劳动力资源配置等与就业结构有关的事宜,是由管理及制度性规则来调控的,市场力量基本不发挥作用。此类工作安排优先考虑现有的组织内部成员,甚至可以说只向现有的组织内部成员开放;这些组织可能是企业、公共代理机构,也可能是行业协会或工会组织。内部市场的工资结构安排主要根据组织内部的需要来制定,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态没有多大关系。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主要靠工资波动来解决,而内部劳动力市场却不是这样。内部劳动力市场解决供求失衡的措施主要有招聘、培训、工作的重新设计、分包、调整产出量等。

二、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新意与理论贡献

长期以来,分割主义学派标新立异的行为,特别是在关于贫困、收入不平等的持续,教育和培训、市场垄断、失业等方面的理论分歧,一直是传统经济学家的谴责对象。传统的经济学家认为,分割主义学派的命题在实证上是错误的,如果从竞争的角度出发,将能更好地解释这一问题。因此,按传统经济学家的工资观点,二级市场工人的劳动报酬之所以在低水平上徘徊,是因为他们素质和生产效率低下;而低能力低报酬,正是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题中之意。这个观点正应了希克斯的一个权威结论:拙笨者低薪水,价有所值,不足为怪。用马歇尔的话说,各个区域劳动报酬的明显差别,蕴含于看不见的由竞争形成的效率工资之中。就工作的稳定性而言,工作作为一个进身阶梯,都是在特定技术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形式。在一级市场的内部劳动力市场中之所以要保持工作和员工的稳定,是因为企业的职业技能具有明确的分工;稳定及内部擢升规则既有助于企业谋利,也有助于维护企业对员工从事人身投资的权益。工作阶梯和内部擢升的前景,既能刺激效率的提高,也能吸引人们在这些企业供职。最后,二级市场上高素质的劳动力将向一级市场转移,所以,在二级市场上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收益低下,与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根本不矛盾。

面对来自传统经济学家的批评,劳动力市场分割学派在反驳的基础上,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就业稳定与工作流动性方面,着重分析了企业对产品市场扰动的应对策略,并提出独特的政策主张:产品需求不稳定并不是形成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唯一原因;依就业稳定性而划分的市场分割轮廓,将随着国民经济状态的阴晴而变动;激进学派认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核心,是研究厂商为达到控制和刺激员工的目的而采用的种种计谋即工作职位与劳动报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大型股份有限公司的问世,是诱发某些厂商创造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原动力。

劳动力市场分割学派提出的政策可分为两类:一类政策集中于劳动力市场本身,最明显的特点是关注劳动力市场中的需求方面,特别是主张公共就业、工资补贴和反歧视措施。这些理论要么拒绝,要么不强调市场供给方,特别是教育、培训和帮助寻找工作这些人力资本投资计划的介入,并强烈主张实行扩张性的宏观政策以保证充分就业;另外一类政策主要涉及权力、疏离和社会关系的性质等主题,以及人们意识的前劳动力市场状态,还包括提出要对学校和其他社会设置进行重新定位等等。

正如传统经济学家所批评的那样,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还存在一些缺陷。譬如,无法检验劳动力市场是二元的或分割的这个假设;还不能提供一个能代替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劳动力市场理论等等。尽管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实证部分并不令人满意,但依然不能据此就否定其理论贡献与新意。其理论贡献主要在于:工人的态度变量由内生因素决定的观点;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历史和制度分析,丰富了人们对科层化组织经济学的理解;分割劳动力市场理论对分析和政策讨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对阶级(或群体)利益和行为,及这些集合行为的历史基础的考察和研究。其新意主要在于:第一个特征在于,它把劳动力市场看成是同一个人由于从事不同的工作而领取了不同的工资;第二个特征是由第一个特征演化而来的。市场力量对其运行结果的影响作用并没有被否定,但是却认为,其根源在于产品市场而不是劳动力市场;第三个特征涉及拓宽研究分析的范围。传统理论将偏好看成是一定的,将公共政策看成是未定的,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却将两者看成内生变量。

三、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给予的启示

通过对西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一些重要的启示。

1、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并不存在,工资的杠杆作用难以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这种要素的作用日益彰现,劳动力市场在整个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地位不断凸现,价格杠杆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过程中日益发挥着作用,调节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动机,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建设更需加强。因为劳动力市场建设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2、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与经验,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是西方劳动关系理论发展的新阶段,是对现代企业内部组织关系的拓展性分析,对西方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我国传统的劳动关系基本上是一种行政隶属性的平等关系,劳动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即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劳动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现,但由于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不同性质的企业其经济利益的要求不同,从而构成了我国转型期特有的劳动关系多元化格局,新型的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尚未形成。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实践经验,具体分析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质性的理论研究,以探索建立新型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实践模式。

3、进行微观经济组织的有效改造,促使劳动力要素的高效流动。西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研究的核心就是对就业组织内部报酬的差异性分析,积极探索有别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劳动力要素流动模式,以提高微观经济组织的效率。我国自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对社会主义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进行了有效的改造,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实现形式,在企业的微观组织重构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企业的组织形式与组织内部的研究缺乏,不利于微观经济组织内部的要素组合与流动,从而降低了其运行效率。因此必须借鉴西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有效成果,来加强我国企业的微观组织化建设,以促使组织内部劳动力等要素的纵向流动,提高微观经济组织的运行效率。

4、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有效缩小劳动者的收入差距,维持社会公正。西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不仅对微观经济组织效率的提高作用重大,而且为政府制定相关的劳动法律和劳动政策,进行有效干预提供理论支持。目前我国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日渐明显,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突出,引起了许多相关的社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局。因此,政府必须注重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并积极的进行干预,通过制定法律和采取各种经济手段,进行间接调控,必要时也可以采取强硬的行政措施,进行直接干预,以规范企业的行为,明确界定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的契约约束,以有效克服对不同劳动者的歧视,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不同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运行和良性发展。

(注:本文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YJA790034)。)

【参考文献】

[1] 大卫·桑普斯福特、泽弗里斯·桑纳托斯主编,卢昌崇、王询译: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 Michael Piore.Internal Labor markets and manpower Analysis.[M].Lexington,MA:D.C.Heath,1971.

[3] 赖德胜: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J].经济学动态,1996(11).

[4] 蔡昉等: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1(12).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自增强机制研究 第4篇

张华初将劳动力市场分割归因于传统户籍制度[1]。蔡昉从更为广阔的制度角度考察了劳动力市场发育中的问题, 揭示了就业限制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政治经济学根源[2]。谌新民等指出政府收入、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结构是约束城乡统筹就业的主要因素[3]。姚洋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政府干预度和当地企业的管理结构有关[4]。许经勇等指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不仅表现在行政上的隔离, 也体现在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上[5]。陆铭对我国二元就业体制的效率进行了考察[6]。黄玉捷在微观层面从民工就业制度的视角研究了内生性制度的演进逻辑[7]。李萌发现在非正规部门而不是正规部门内, 人力资本特征对收入有着非常显著的贡献[8]。张展新认为劳动力市场产业分割是改革条件下, 传统的劳动制度安排国家垄断和市场机制结合地带的延续, 等等[9]。这些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及其存在的影响, 但是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全景式的动态研究还很少。我国劳动市场分割是如何产生的, 它会遵循什么路径发展, 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尝试用阿瑟的自增强理论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发展过程及趋势进行一个初步的研究。

一、经济学中的自增强机制

1988年,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讲座教授W·布雷恩·阿瑟发表了《经济学中的自增强机制》论文, 提出了经济学中的自增强理论。该理论指出, 在边际报酬递增的假设下, 经济系统中能够产生一种局部正反馈的自增强机制, 并认为自增强机制的来源通常有四个: (1) 高昂的建立成本或固定成本; (2) 学习效应; (3) 合作效益; (4) 适应性预期。自增强机制使经济系统产生以下四个特性: (1) 多态均衡:系统可能存在两个以上截然不同的市场份额的渐近“解”, 系统最终选择哪一个是不确定的、不唯一的和不可预测的。 (2) 可能无效率:如果一项技术先天地“好于”另一项 (按某种经济福利指标衡量) , 但由于“坏运气”而未被采用, 那么最后的结果也许就不是最大可能收益。 (3) 锁定:系统一旦到达某个“解”, 便难以退出。 (4) 路径依赖:市场份额的前期历史—部分地是微小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结果—能够决定哪个解优先[10]。

按照这一理论, 经济系统有可能由于自身前期历史的影响而选择一个不一定是最有效率的均衡, 这个均衡一旦被选择, 以后就会被不断地重复选择, 从而形成一种“选择优势”, 把系统锁定于这个劣等均衡。换句话说, 前期历史的事件和事件的结果是能够影响或者决定我们现在状态的。经济学中的自增强理论, 迄今未被纳入主流经济学, 它本身也还没有完全地体系化, 但是这一理论所包含的思想对人们却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我国经历了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 劳动力市场从无到有逐步发育起来。由于受观念、体制等诸多因素的束缚, 与其他要素市场相比, 劳动力市场发育相对滞后, 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严重。因此,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从过去的无到现在的有, 从现在的不成熟到将来的成熟, 会遵循什么路径发育, 它的分割现象是否也是由于自身前期历史的影响被锁定的一个劣等均衡呢。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路径依赖

1.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起点:

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改革开放前, 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制度, 拥有城镇户口居民的就业完全有国家包办, 同时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 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几乎不存在。因此, 改革开放前, 我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该《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并指出劳动力市场是当前我国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 要“改革劳动制度, 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11]。从此, 我国劳动力市场开始形成。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开始形成的同时, 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现象也开始出现。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 由于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递减和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乡分割体制的松动, 产生了巨大的比较利益, 吸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 形成了举世罕见的“民工潮”。20世纪90年代初期,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和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 国有企业内部数量巨大的隐性失业人员显性化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1997年1月国务院召开再就业工作会议以后, 国企开始释放出大量的下岗工人, 从1998-2000年底, 全国累计有2 300万国有企业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 这就形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象[12]。二级劳动力市场上的雇主是由众多中小企业组成, 雇员主要有农民工和下岗工人组成。主要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 工人的工资低于主要市场并处一个固定的水平, 晋升的机会几乎没有, 工作环境也较差。一级劳动力市场上的雇主是一些国有企业或者非国有的大公司, 主要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 工人能得到较高的工资, 有晋升机会, 工作环境好。

2.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路径依赖。

在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中, 技术进步一直被视为外生因素。但是, 阿瑟摩格鲁 (Acemoglu, 2002) 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 一项创新所采取的形式与被指定使用创新成果的人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他据此提出了内生技术进步理论。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现象的出现和庞大的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 低技能 (或低受教育程度) 劳动者相对于高技能 (或高受教育程度) 劳动者的比例增加, (因为农民工和下岗工人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 , 而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 低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充裕是否会影响企业的技术选择, 刺激企业更多的采用与这种投入要素互补的技术呢?

下面借助内生技术进步理论 (Acemoglu, 2002) 做进一步的论述[13]。假设经济体生产Y量的单一最终产品, 使用一种由生产函数F (Yh, Yl) ( Yh和Yl是两种中间产品, 分别由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采用一种规模报酬不变的技术生产:Yi=AiLi, i=h, l, Ai劳动力在这个部门的生产率, 也可以解释为只供i类劳动者使用的特定机器的数量) 表示的技术。

Y=[Yhρ+Ylρ]1/ρ (1)

这里0≤ρ≤1, 所以中间产品Yh和Yl的替代弹性是1/1-ρ, 标准化每期最终产品的价格为1。定义两种中间产品的价格为ph和pl ,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理, 这两种中间产品的相对价格为:

P = ph/pl= (Yh/Yl) ρ-1= (AhH/AlL) ρ-1 (2)

在两种中间产品部门有mh和ml个厂家, 因为我们这里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厂商的利润为常数, 所以厂商的数量不太重要, 我们这里标准化为mh=ml=1。在部门s的厂商i有生产函数:

ys (i) =As (i) ns (i) β (3)

这里s=h, l, ns (i) 是部门s的厂商i雇佣的的工人数目, 0≤β≤1, As (i) 是劳动力在这个企业的生产率。劳动力市场在任何时候都是竞争的和出清的。因为在部门l的厂商只雇佣低技能劳动者, 在部门h的厂商只雇佣高技能劳动者, 市场出清意味着∫nl (i) di=Nl=L和∫nh (i) di=Nh=H。

厂商水平上的产出, As (i) , 被厂商所采用的技术所决定, 高技能劳动者和低技能劳动者采用不同的技术。我们注意到在同一个部门的厂商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所以在均衡处, As (i) =As, 在最终产品阶段, 工资为:

ws=psAsNs- (1-β) , 其中s=l, h (4)

现在假设每类劳动者使用的特定机器有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垄断者创造和销售。创造一台新机器需要花费B单位的最终产品Y, 一旦被创造, 新机器的边际生产成本为零, 两部门购买一台新机器的边际支付愿望是phYh和plYl , 也可以根据前述定义表示为:

phH和plL (5)

在两个部门内, 当创造新机器的边际利润等于边际成本时, 创造新机器活动便停止了。这以为着, 在均衡处:

phH/plL=1 (6)

怎么让 (6) 式得到满足呢?因为H/L式固定的, 只有两种中间产品的相对价格P=ph/pl进行调整, 以满足 (6) 式。从 (2) 式可知, 要让 (6) 式得到满足, 必须调整Ah/Al 。结合 (2) 式和 (6) 式, 我们可以得到:

undefined

式 (7) 表明, 当ρ>0, 相对多的低技能劳动者, 即H/L越小, 会导致更小的Ah/Al , 更多的低技能劳动者特定的的机器 (或技术) 被采用, 或者说更多的有利于低技能劳动者的技术被采用, 二者呈正相关关系。

由上述推论可知, 从理论上讲,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的出现, 使我国短期内出现一个庞大的低技能 (或低教育程度) 劳动者市场, 低技能劳动者相对于高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上升, 会导致我国企业更多的采用有利于低技能劳动者的技术, 使社会上出现一个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大又会进一步增加对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 扩大二级劳动力市场的规模, 加剧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程度, 形成一个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部正反馈的自增强机制。第一, 由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主要体现为有一个庞大的二级劳动力市场。在二级市场上, 雇员主要有农民工和下岗工人组成, 而农民工和下岗工人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第二, 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利润都较低, 只要考察一下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现有就业人员中低技能劳动者 (初中学历及其以下者) 的比例和我国工业的利润率 (工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 就可以知道,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程度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规模。

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由表1可知,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 低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一直很高, 保持在0.8左右;同时, 我国工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不高, 虽然有所增长, 但增长的速度不快, 一直处在10%以下。这说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程度很严重,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规模也很大, 也证实了我国存在一个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程度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规模相互作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部正反馈的自增强机制。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锁定

正如上文分析, 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二级劳动力市场, 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得以非常高的速度扩展, 而这又会进一步增加对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 扩大二级劳动力市场的规模, 加剧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程度, 也形成一个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部正反馈的自增强机制。然而, 劳动力市场的这个劣等均衡即劳动力市场分割能否持续呢?也可以说它是否具有锁定效应呢?下面借助内生技术进步理论 (Acemoglu, 2002) , 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被锁定在一个劣等均衡并能够持续的原因。技术溢价 (或者人力资本相对收益) 是指高技能劳动者由于掌握较多技能 (或人力资本) 而获得的相对收益, 可用高技能劳动者与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比来表示:

undefined

有 (4) 式可知, ws=psAsNs- (1-β) , 结合 (2) 式, 我们可以得到:undefined

结合 (7) 式和 (9) 式, 又知道0≤β≤1, 我们可以得到:undefined和undefined

(10) 式表明:相对多的低技能劳动者, 即H/L越小, 技术溢价 (或者人力资本相对收益) , ω越小, 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 由于H/L和Ah/Al是正相关关系, Ah/Al越小, 即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越大, 技术溢价 (或者人力资本相对收益) , ω越小, 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 从理论上讲,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 会导致技术溢价 (或者人力资本相对收益) 的减小。

人力资本的收益率决定人力资本的投资量。我国人力资本收益的不足, 使人们减少人力资本的投资量, 低技能劳动者的队伍进一步扩大, 劳动力市场分割进一步加剧。人们没有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分割自增强机制这个劣等均衡, 并出现锁定现象。人力资本收益取决于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否得到相应的回报, 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 1996-2007年12年来中国的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和普通高校、中学的师资力量及学生的毕业人数是逐年加大的, 分别上升了333.91%、189.83%、433.73%、41.63%、433.73%和84.99%。通过图1可以看出, 1996-2007年, 中国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从0.534波浪式地下降到0.3974, 下降了13.66%, 平均每年下降1.24%。我国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大幅上升, 劳动者的报酬却出现下降的趋势, 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本收益严重不足。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7年统计数据计算所得。

四、退出锁定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自增强循环系统是一个不利于人力资本投资和产业升级的劣等均衡。退出这个劣等均衡, 有利于我国劳动力市场。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退出呢?按照阿瑟的自增强理论, 系统能否从劣等均衡退出, 转移到另一个潜在的优等均衡, 要看它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能量, 足以克服劣等均衡自身所积累的选择优势。也就是说要退出这个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自增强循环系统, 必须要克服系统自身所积累的选择优势, 而这个优势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人力资本收益的相对减少, 造成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劳动力市场上低技能劳动者相对于高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上升;二是企业基于利益的技术选择偏好, 使产业结构中, 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过大。

第一, 通过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收益来增加社会人力资本投资, 减少劳动力市场上低技能劳动者相对于高技能劳动者的比例。首先, 国家要根据相关劳动法规加强对就业人员的就业和收入情况的保障, 进行有效的政府第三方保护;其次, 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政府经济管理、劳动、人事、教育等部门和企业、行业协会及各群众团体要把职工教育、职业培训、人才高地建设、紧缺人才培训以及素质工程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并在体制创新、政策推动、资源配置、财力支持等方面形成合力。

劳动力市场分割 第5篇

什么是夫妻共同财产?

所谓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受我国《婚姻法》调整的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一方对夫妻存续期间的财产的处分,需征得配偶的同意。

夫妻财产分割的范围

(1)工资、奖金;

(2)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

(5)军人名下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

(6)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有价证券;

(7)公 司企业的出资额、股份以及个人独资公司;

(8)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9)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10)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11)一方对婚后取得财产主张属个人财产但是无法提供证据证明的财产;

劳动力市场分割 第6篇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分割;教育过度;大学生就业

一、关于“教育过度”的理论解析

“教育过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劳动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R.B.弗里曼(Richard B. Freeman)在1976年提出的。他在《过度教育的美国人》(The Overeducated American)一书中,把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的教育收益率下降,归因为“教育过度”,即教育的供给超过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这一概念反映了教育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1]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曾满超教授、亨利·列文教授等对教育过度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他们认为,教育发展出现下列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应称为“过度教育”:一是劳动者相对于其受教育程度经济地位下降,二是受过教育者不能实现其对于事业成就的期望,三是劳动者拥有比其工作要求较高的教育技能。教育过度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知识失业和知识贬值。[2]

根据“教育过度”概念观察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确实有很多方面能说明我国也存在着一定的教育过度现象。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我国的教育规模来看,虽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张运动,大学生供给量迅速增加,但到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才接近15%,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已超过80%;从人才结构来看,虽然部分人才培养过多,但许多高级技工人才短缺。我国不仅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所占的比例小,而且受教育的质量也不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培养大量方方面面的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所以,我国存在的教育过度现象,并不是总量上的过度,而是由于高等教育结构失衡引起的结构性教育过度。

教育过度理论提醒人们,在扩大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规模时,必须处理好其与经济发展规模、速度、结构等的关系。所以,在评价过度教育理论时,需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教育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高等教育的相对过剩(结构过剩)与总量过剩的关系,高等教育是生存必须还是提升社会地位的需要的关系。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教育过度产生原因的解释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发展形式,即工作竞争理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阶级冲突理论,最终形成了以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为核心内容的系统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有皮奥里、多林格等。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或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一级市场具有工资高、待遇好、工作稳定、升迁机会多等特点;二级市场工资低、条件差、就业部稳定、没有升迁机会。因此,劳动者接受教育只是为进入一级市场并提供给雇主一个培训潜力大的信号,而那些接受教育机会少的人则被认为培训潜力低,只能留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在一级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劳动者不愿进入二级劳动力市场,而在二级劳动力市场就业的人,即使想办法提高受教育程度,还是很难进入一级市场,最终在二元劳动力市场上形成双向流动障碍。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过度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国家一样,也存在着劳动力市场分割。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有着典型的二元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传统部门劳动力市场和现代部门劳动力市场。[3]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大中城市,人们可以享受最新的信息资源,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众多的发展机会,而这些都是在乡镇及农村不可能达到的。所以毕业生会选择留在大城市或沿海城市就业,但随着大量的受过教育的劳动力涌入市场,但对劳动力的需求并没有增加,一些热门行业对员工的需求甚至趋于饱和。在这种情形下,毕业生宁愿选择自愿性失业,也不愿去其他劳动力需求高的地区就业,这就出现了某些地区教育过度的现象。在现代部门,工作稳定且福利待遇好,是指国家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校和著名的外企;传统部门则是指一些私营企业。同样的道理,大批毕业生宁愿暂时不就业,也要挤进现代部门,以至于那些传统部门招不到人。同时,由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双向流动性差以及我国目前存在的制度性分割,毕业生一旦在农村就业就很难回到城市,这也导致了一部分毕业生宁可从事低水平的工作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和农村就业。再加上近些年,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致使原本就不景气的就业市场雪上加霜。这些都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结构性的教育过度现象。

三、我国教育过度的表现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凸显

回顾我国高校扩招的历程,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此后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在短短五六年中,大学招生迅速扩大,“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

通过对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及就业率统计(如表示)数据表明扩招10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呈大幅上升的趋势,就业率自2007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基本形成供大于需的局面。面对如此严竣的就业形势,人们往往简单地把它归因于扩招带来的后果。但是,扩招只是一个方面,就全国范围来看,仍然有很多岗位无人问津。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的高校设置的专业结构不合理。体现在高校的专业设置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比如几乎每所高校都设有管理学科专业、计算机专业、法学专业等;有的学校仍旧保留一些社会需求很少或没有需求的专业;这就人为地缩小了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我国教育、卫生、经济、会计四类专业技术人员,占了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的70%,而对于国家工业发展继续的地矿类专业、能源类专业则跟不上发展,其技术人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二)就业大学生出现高才低就、高聘低就现象

在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由于毕业生不合理的定位,竞相在一级劳动力市场中争夺一个岗位,从而出现了硕士生抢本科生的岗位,博士生抢硕士生的岗位,而本科生只能与大中专生抢饭碗的“挤占效应”,甚至出现了大学毕业生“零报酬”就业等现象。原本受过中级教育或上岗培训的雇员就能胜任的工作,一度要求雇用大学生,而这种岗位被具有大学文凭的雇员占据之后,用人单位则又要求雇用更高学历的人。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导致了高等教育的不同层次失去了劳动力市场的甄别功能,必然造成对人才的高消费倾向和严重浪费,同时教育过度的问题也会造成稀缺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我国目前正处在“精英化”向“大众化”过度的阶段,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点没有放在专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上,而是一味地发展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众多学校争相提升自己的办学层次,轻率地否定自己的专科教育特色,追求上本科专业,申请硕士点、博士点;学生本人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努力上本科院校,而较少考虑专科院校。[4]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中,又没有分清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把两种毕业生同时推向市场,这就造成了现在的劳动力市场出现“求研究生大学生易,求高级技师难”的局面,使得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脱节。

(三)大学毕业生的供给结构不均衡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以及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尚不完善,所以我国的教育过度现象还表现为人才供给不均衡。一是工资高、福利好的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高学历毕业生供大于求,而一些私营企业、传统经济部门以及竞争大的行业则很难招到高学历的人才。二是大量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大中城市或东南沿海城市,造成了这些发达地区的教育过度,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则相对不足。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不同市场之间的流动困难,再加上我国存在的户籍制度和工资制度的约束、城市的就业歧视政策,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使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的就业市场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毕业生通常都倾向于留在大中城市,且更倾向于正规部门就业。根据张香敏先生关于“大学生最愿意去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可以知道,32.37%的学生将上海作为第一目标,北京为27.67%,深圳为12.13%,之后是广州、大连等沿海发达城市,而选择区农村、小城镇的学生不到总数的5%。

四、应对我国教育过度问题的对策

(一)发挥政府职能,打破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

由于我国目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因素,以及东西部地区的生活条件、福利待遇都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导致了东南沿海地区人才过剩,而中西部地区人才不足。所以,规范和发展二级劳动力市场,缩小与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差距,逐步实现两级市场一体化。在此过程中,政府则要充分发挥其职能,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发展,完善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约束限制。制定有效地大学生就业激励政策,对于那些自愿去农村及中西部等基层就业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那些在落后基层岗位有突出贡献的毕业生可以放宽去城市就业的限制,这样就提高了大学生去欠发达地区就业的积极性,从而减少了大学生的自愿性失业,为跨地域流动的人才提供便利,最终实现全国人才市场一体化。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考虑到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特征,可以看出,对劳动力需求的最大缺口应该在职业教育和专科人才培养方面。[5]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应该具有更加多元化的结构和更加开放的办学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6]一方面,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应体现出层次性,在重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同时,不忽视职业教育和专科教育的发展。分清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就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应用有合理的就业定位,使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中既有创新型的尖端科学人才,也有掌握精湛技术的高级技师。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要体现教育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学科结构的合理性影响着市场中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高校在开设一个新专业之前,要考虑的不是这门专业眼前是否热门,而是要根据市场提供的信号,以及自己学校的特色,面向市场需求,灵活设定专业方向。

(三)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鼓励自主创业

在大学毕业生的头脑里往往都存在着一种固定思维,即一定要前往大中城市或发达的沿海城市就业,认为在那里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能够体现自己的教育价值。我们认为,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首先对自己要有科学合理的定位,对主客观条件认真分析,不能盲目跟风,一定要挤进一级劳动力市场。其实,在那些发达城市和经济条件优越的部门,人才济济,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即使有幸进入,也很难在那里崭露头角。相反,在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更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使毕业生的工作重心由注重外在条件转变到注重内在能力修炼。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毕业生找准自己的就业岗位,不管在哪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在就业岗位已经成为稀缺资源时,高校应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政府也应出台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柯佑祥.教育经济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亨利·列文,曾满超.高科技、效益、筹资与改革[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26.

[3]高海榕.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教育经济学分析[J].学术探讨

[4]陈超.高等教育规模与城市化联动发展的国际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01,(9).

[5]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3,55.

劳动力市场分割 第7篇

1 体制性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1.1 工作单位之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

我国的就业单位从体制上被分割为不同类型, 大学毕业生普遍认为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稳定、收入高、福利待遇好、工作清闲, 而中小企业与上述单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加上我国政策对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有较大的倾斜, 而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却困难重重, 因此大学毕业生普遍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就业, 而是扎堆竞争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岗位, 从而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

1.2 城乡之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

由于历史原因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城乡二元分割,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城乡分割的差距逐渐缩小但没有完全统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44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89元, 可见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除收入外, 在教育、医疗卫生条件、社会保障、居住质量、娱乐生活等方面, 农村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正是因为全方位的城乡二元分割的存在, 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城市就业, 而不愿意到广阔的农村就业。

1.3 地区之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

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存在着明显差距, 由此造成劳动力市场在地区之间的分割。大学毕业生在择业的时候往往会考虑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等, 所以普遍选择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就业, 这样加大了竞争, 容易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

2 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2.1 户籍制度

1958年开始实行的户籍制度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了渐进式的户籍制度改革, 但长期以来的“户口意识”以及既得利益集团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户籍制度仍然在阻碍着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随着大学扩招带来的大学毕业生不断增加, 一些城市引来了大学生扎堆就业, 为了减小本地生源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这些城市常会在户籍上采取就业保护措施。比如在北上广等城市, 用人单位通常会要求本地户口而排斥外地户口的大学毕业生。因此, 户籍制度加大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

2.2 社会保障制度

大学毕业生热衷于考公务员这一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公务员拥有相对完善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 而在一些贫困和边远地区的基层单位、私企等,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无法得到保障, 或者相差甚远。同样是养老金, 离休比退休的高, 行政比事业的高, 事业比企业的高, 国有企业比集体企业的高, 个体私营企业没有退休金。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使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或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势必面临就业岗位有限, 加大了就业竞争。

2.3 档案管理制度

我国大学毕业生的自由流动受到现行档案管理制度限制。比如大学毕业生首先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 后来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 但其档案有可能会被扣留在原来的次级劳动力市场, 而使该劳动者的某段历史没有记录, 失去评职称、调工资、出国政审等的依据。于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 会一开始就扎堆往主要劳动力市场里挤。

3 消除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 消除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

第一, 逐渐消除中小企业在工作稳定度、工作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与国有企业和国家机关之间的差距, 在政策与资金上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第二, 统筹城乡发展, 城市的发展要带动起农村的发展, 使农村在工作环境、基础设施、工作待遇等方面逐渐与城市一致。第三, 统筹地区发展, 逐渐消除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差距, 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就业。

3.2 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

第一,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阻碍大学生在各个劳动力市场之间自由流动的户籍壁垒, 对愿意到农村和西部贫困地区就业的大学生给予优惠政策, 比如服务一定年限以后有机会选择回到主要劳动力市场。第二,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工作单位之间、城乡之间、中东西部之间的社会保障差距, 建立跨区域流动机制, 使社会保障在换不同的工作地点时能够顺利实现转移。第三, 改革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大学毕业生档案管理中心, 对大学毕业生的档案采用电子化管理, 方便用人单位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查询大学毕业生的档案。

综上所述, 由于体制性和制度性的因素, 我国劳动力市场被分割为不同的存在相当大差距的劳动力市场, 大学毕业生大多不愿意选择基层农村、西部贫困地区与中小企业, 而普遍偏好到城市、国家机关及国企等地区和岗位就业, 加大了就业的激烈程度, 并且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还限制了劳动者的流动, 户口成本和工作转换成本等也极大地影响着用人单位与大学毕业生的决定, 这些都造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当务之急是逐渐消除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和制度性分割, 形成统一的能够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使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没有体制上和制度上的顾虑, 从而缓解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摘要: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不是统一而是分割的, 我国劳动力市场由于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因素, 突出表现为体制上和制度上的分割。无论是体制性劳动力市场分割还是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 都会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为此, 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难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分割,体制性分割,制度性分割,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 2004, (1) .

[2]蒋世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 (8) .

[3]姚先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个文献综述[J].渤海大学学报, 2005, (1) .

劳动力市场分割 第8篇

一、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最低工资制度

现代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多种多样, 可以说, 其本身也是“分割”的, 其分析过程具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研究的重点 (报酬或流动) 、市场分割的界线 (如按工作划分、按产业划分、按性别划分、按人种划分) 等。其中由Doringer.p和M.piore (1971) 提出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是分割理论最重要的形式, 并成为分割理论的代表。二元结构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个部分不是按照特定的产业或职业, 而是按照雇用和报酬支付特征来定义的。一级市场往往工资福利待遇高, 工作条件好, 就业稳定, 有很多晋升和培训机会;与此对照, 二级市场的工资福利低, 工作条件差, 劳动力流动率高。根据国际经验, 最低工资通常为平均工资的40%~60%, 我国30个省市的平均最低工资是490元。根据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一级市场的劳动力有较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 工资较高, 他们的均衡工资高于法定的最低工资水平, 此时最低工资制度将不会发挥作用。那么, 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也就主要表现在其对二级市场的影响。二级市场中的劳动力通常是非熟练的初级劳动力, 技术水平低, 相互替代性很强, 加之我国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供给远大于需求, 工资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因而买方在交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对劳动力价格决定有着较大的发言权, 这事实上是一种买方垄断市场, 而不是我们前面分析中的完全竞争市场, 这时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将会发生变化。

二、买方垄断情况下的最低工资效应

图2描述了一个买方垄断的劳动力市场, 由于买方垄断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故其产品的边际收益与产品价格相等:MR=P。但是, 由于此时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不再是完全竞争者, 故其劳动力价格不再是固定不变的常数, 从而其使用劳动力的边际成本不再等于劳动力价格。假定劳动力的供给函数为W (L) , 则成本函数为L·W (L) , 于是, 劳动力的边际成本函数 (MLC) 如下:

从上式可见, 劳动力的边际成本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劳动力的价格W (L) , 表示企业为增加使用劳动力所必须支付给新增加的劳动数量的价格, 这是由于劳动数量增加而引起的成本增加。第二部分为反映了由于增加使用劳动力而引起劳动力价格的变动, 故第二部分表明:企业所雇用的总劳动数量的变动导致了每个员工工资价格的变动, 进而导致企业支付劳动力成本的变动。如图2所示, 劳动力的边际产品收益曲线MRP与劳动力的边际成本曲线MLC的交点确定了买方垄断企业的最优劳动使用数量。当企业的劳动需求量确定为L0时, 劳动力的价格由劳动供给曲线S决定, 即为W0。在这个劳动力市场上企业以低于均衡工资水平Wm’的工资W0雇用了L0的劳动力, 企业收益最大。

现在我们假设强制工资率被确定在图2中Wm这一水平上。这一强制性要求禁止企业支付比Wm低的工资率, 从而在企业所面临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上创造出一条水平线段 (BD) 来 (当前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为BDS) 。企业的边际劳动力成本曲线变成BDEM, 这是因为一直到L1这一雇用水平前, 劳动力的边际成本都等于Wm。通过使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 (图中C点) , 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会雇用Lm个工人。即使工资率从W0上升到Wm, 但雇用量却还是从L0上升到Lm。

于是, 对于买方垄断的企业来说, 强制性的工资率会同时提高劳动力的平均成本 (也就是支付给工人的工资) 和减少劳动力的边际费用。正是边际费用的下降才导致了企业在短期中扩大生产规模和劳动力的雇用数量。因此, 如果对买方垄断的企业实行强制工资率, 那么就可能会使得工资率和雇用数量同时上升。

三、结语

以上我们分析的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必须能够满足两个条件。第一, 在图2的情况下, 只有当最低工资率被确定在W0和Wm’之间时, 雇用量才会上升。如果最低工资率位于Wm’以上, 则它导致MLC的提高, 从而导致利润最大化, 雇用水平下降到L0以下。第二, 图2中的MRP曲线是固定的, 也就是说这只是买方垄断企业对最低工资的短期反应。

股票市场分割理论研究综述 第9篇

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各国资本市场也在不断地走向国际化。在国际化进程中,市场分割却始终存在,尤其在新兴市场如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在其证券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都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市场分割。在成熟的国家资本市场,如外国公司在美国发行ADR(存托凭证),而ADR在美国的交易价格却与对应股票在本国的价格存在显著差异;加拿大公司在美国或德国股市双重上市但两市交易价格明显不同等,都是市场分割存在的表现。在中国的A、B和H股市场之间也存在着A股溢价现象。因此金融市场分割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现象,同时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1 股票市场分割的界定

Saudagaran(1988)从收益率的角度来定义资本市场分割: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本市场上的证券所要求的收益率,经过税收和汇率调整后,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资本市场上交易的、相类似的证券预期收益率有明显不同,则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市场存在着市场分割[1]。Howe和Madura(1990)认为在界定资本市场分割时应强调突出两个特征:资本不能自由地流入或流出一个完全分割的市场;处于分割市场中的证券,其定价依赖于这个市场的许多背景因素,而资产风险的衡量与这个市场的系统风险有关[2]。Stulz(1995)将市场分割定义为一种状态,在此状态下属于不同市场,但纳入同一国际资产定价模型时具有相同风险的两种资产,存在不同的期望回报或价格[3]。这一观点得到了Amir等(2001)的赞同,并将市场分割简化阐释为“具有相似风险状态的资产却具有不同预期收益水平的市场状态”[4]。Errunza和Losq(1985)则把不同市场间的关系分为三个连续的层次:完全分割、温和分割和完全整合[5]。其中完全分割接近于封闭的市场状态,而温和分割指的是一方投资者能较为自由地进入另一方资本市场,而另一方的投资者却基本被排斥在前者的市场之外,即只允许资本的单向流动。这种形式的分割在新兴市场中更为常见。

综上所述,股票市场分割可以理解为股票市场间的资本流通障碍和交易环境差异导致的同质资产在不同市场上定价差异。

股票市场分割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双重上市公司“同股不同价”现象,即同一公司的股票在两个市场上市,其股东拥有相同的股息和投票权,但出现不同的市场交易价格的现象。本文试图从市场分割程度的度量和市场分割导致价格差异的成因两方面来总结国内外股票市场分割理论,并分析其是否适用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内资股溢价的实际情况,这一现象被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高级经济学家Fernald和Rogers(2000)称为“中国股市之谜”。

2 市场分割程度的测度

市场分割存在性的判定和市场分割程度的测度,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存在与否是定性的判断,分割的测度则是定量的分析。不论市场一体还是分割都是相对的概念,几乎所有的市场都会与其它市场体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但因个体的特殊因素与其他市场相互区别而“分割”开来。因此对分割程度的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由认为的法律、政策、制度和成本带来的市场分割被称为“硬分割”,可以通过考察市场壁垒来直接度量市场之间的分割程度。

2.1 市场分割程度的直接测度

Quinn(1997)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关于各国金融交易的限制条件, 提出了一个反映市场开放程度的衡量指标。市场完全开放时,该指数取12,市场完全封闭时,该指数为0,美国市场绝大多数时间都处于完全开放状态[6]。Montiel和Reinhart(1999)分析了国际经济交易中管制的力度,根据一国央行公布的年度报告制定了相应的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表明管制越严。0表示“资本流入不受任何制度和税收限制,国内金融机构的国内亏欠也无约束”;1代表的限制是“适度的审慎措施”(如严格控制银行的外汇头寸);2表示“施加存款额度限制、金融交易税等具体措施约束资本流动”[7]。

Edison和Warnock(2003)使用国际金融公司(IFC)的外商投资指数与国际金融公司全球指数的比值(IFCI/IFCG)作为市场分割程度的衡量指标, 该指标实际上代表了外商可投资部分占总市值的比重, 因而(1-IFCI/IFCG)衡量的就是股票市场外国投资者的所有权限制程度[8]。但是该方法的主要问题在于:市场之间的壁垒很多,影响各不相同,并且许多壁垒并不一定具有约束力,因此投资者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规避这些壁垒。所以这种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并不是衡量市场分割程度的有效方法。

2.2 市场分割程度的间接测度

上述市场分割程度的直接衡量方法的局限在于,它们假定资本管制的取消在某种程度上一定会带来经济体金融市场分割程度的减弱,但事实上并不必然如此,造成市场分割的原因并不仅仅只有投资限制。个别资本管制较少的经济体,由于法规性或政治性因素、文化因素等原因,其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并不高。同一个国家用制度限制法或其他方法得出的结论是有差异的,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复杂。因此,这类方法更适合作为间接衡量模型的补充,许多研究试图通过市场指数间的相关关系来间接度量分割程度, 如Alder和Dumas(1975,1983)、Solnik(1974)[9]、Carrieri(2001)[10]等的研究,间接度量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市场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并不能作为市场分割程度的准确度量,主要原因在于:市场间的分割程度是分动态的,市场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难以反映出市场分割程度的时变(time-varying)特征;只有在风险暴露程度不变的单因素资产定价模型成立时,市场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才是市场分割程度的准确度量指标。

针对上述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另外一些方法对市场分割程度进行测度。

Ferson、Harvey(1991)和Dumas、Solnik(1995)认为,根据国际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AMP),如果资产只是根据国内因素定价,则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就是分割的; 如果资产定价由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决定, 则市场是一体化的[11,12]。张人骥和贾万程(2005)推导出了市场分割下AB股市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3],不过该方法仍然不能克服无法对市场分割程度进行动态度量的缺陷。

Bekaert和Harvey(1995)提出了动态的市场分割模型,运用时变的市场相关系数刻画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证券市场逐渐一体化的发展变化过程[14]。与大家通常认为的世界市场一体化趋势相反,实证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12个样本中只有韩国、泰国、中国台湾和津巴布韦股票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比以前明显提高。

根据国际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资本流动壁垒的大小和替代资产的可获得性会影响市场间的分割程度及其变化。基于这个观点,Carrieri(2001)运用GARCH-M模型实证研究了1997~2000年间8个发展中国家市场分割程度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发现,没有一个国家与国际资本市场是完全分割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分割程度正在逐渐减弱[15]。究其原因,作者认为主要是近年来发展中国家金融业的发展和市场开放政策所导致。

Fratzascher(2001)用同类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是否满足平价条件来分析证券市场分割的问题,通过模型的推导说明,本国证券市场的超额收益率取决于本国和世界市场的历史信息以及来自本国和世界市场的冲击,因此,本国证券市场的超额收益率对同期世界市场冲击的依赖程度越高,表明本国与世界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越高,而对世界市场冲击的响应系数就可以作为市场分割的测度[16]。但孙文祥(2005)认为Fratzascher的模型虽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给出了度量证券市场分割的测度指标,可以明确计算出某段时间内, 一国证券市场与世界市场的分割程度,但由于世界冲击可以通过影响世界市场和本国市场的预期收益率而对国内证券市场的超额收益率产生影响,前述测度指标无法区分这两种途径的影响而统一归结为市场分割,故而扩大了市场分割的内涵,结果将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17]。

3 市场分割导致价格差异的成因分析

一些非制度因素或者制度因素导致的投资者估值差异、市场间的信息不对称与流动性差异等被称为“软分割”因素,国内外学者在软分割解释价格差异方面积累了丰实的文献。

3.1 估值差异

估值差异模型(Differential Valuation Model)认为,双重上市公司的价格差异反映了国内投资者与国外投资者价值评估的基础不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公司未来的收益预期差异;二是风险补偿差异;三是投资者需求弹性的不同;四是国内外投资者对待风险态度不同。

(1) 公司未来的收益预期差异

股票价格代表未来股利在投资者所要求收益率下的贴现现值,而资产均衡定价假定国外投资者和国内投资者对公司未来预期的现金流相同,因此股票价格的差异就可能来自于不同投资者对公司增长率的不同预期。如果国内投资者过于乐观,期望过高,对公司潜在增长率有不实际的看法,就会推动内资股价上升,导致外资股折价。

Sun和Tong(2000)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研究中指出,国内投资者和国外投资者的预期增长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内的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持较为乐观的态度,而国外投资者则相对谨慎,因此对同一上市公司,国外投资者预期的增长率较低,愿意支付的股票价格也就较低,形成了外资股的折价[18]。

(2) 风险补偿差异

除了不同投资者对公司增长率的不同预期外,内资股和外资股的价格不同可能是不同类型投资者的不同的要求回报率造成的。相对于国内投资者,国外投资者通过投资外资股可以实现其组合投资的分散化,可以获得额外的分散风险收益,因此要求更低的风险补充,从而导致外资股的溢价。

Stulz(1981)指出,在没有国际资本投资限制的情况下,风险资产的风险补偿只与该项资产的收益率和世界市场组合收益率之间的协方差相关,据此他提出了“具有进入障碍的国际资产定价模型”(International Asset Pricing Model with Barriers to Entry)[19]。

Errunza和Losq(1985)在Stulz的基础上研究了国际资本市场投资限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运用发展中国家的数据对温和分割条件下的均衡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国内证券的预期收益不受市场分割影响,而国外证券预期收益高于CAPM模型结果。对此他们阐释为:对于风险资产而言,通过市场交易给出的均衡价格及其收益率只包含系统风险的风险补偿而不对非系统风险提供风险补偿,所以国外投资者可以把国内外证券进行组合而进一步分散和消除国内证券在国内市场组合中无法消除的非系统风险,因此可要求相对比较低的风险补偿。

Eun和Janakiramanan(1986)则研究了持股比例限制对证券价格的影响。持股比例限制也就是所谓的“δ”约束,即限制一个国外投资者所能投资国内企业或国内投资者所持外国企业证券的最高比例,其中“δ”是国内或国外企业的流通数[20]。他们推导了一个在“δ约束”下的估值模型,假设法律规定国内投资者持有国外企业股份有上限比例,而国外投资者持有国内企业股份没有限制,这样对于同一家企业的股票存在两种不同的价格,国外投资者交易价格低于国内投资者,其折价程度与上限比例的大小相关,上限比例越小折价程度越大。他们认为如果国内投资者能通过持有调整后的国内投资组合达到与持有国外证券同样的国际化分散风险的作用,就不会溢价持有国外证券。

Hietala(1989)提出了一个修正的CAPM模型,外国投资者投资不受限制的芬兰股票,由于能进一步分散风险,β系数较小,要求较低的风险补偿;而国内投资者投资受限制股票,不能分散国内特有风险,要求收益率是在无风险利率的基础上加上受限制股票相对于国内市场指数的β系数乘以国内市场收益率。因此β风险的差异可以解释芬兰市场上双重上市公司国外上市证券相对于国内上市证券的溢价。

然而这一理论难以解释中国市场的情况。不论是从β系数还是波动来看,A股都高于B股和H股,风险高则要求的收益高,按照风险补偿理论会导致A股的折价。

(3) 需求弹性差异

Stulz和Wasserfallen(1995)最早利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价差现象,认为两地上市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投资者的需求差异,通过增减相应的股票数量来控制股票价格以达到最大化企业价值的目的。只要国外投资者对国内股票有相对较高的非弹性需求,公司就可以通过限制国外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来实现价格歧视,获得溢价的好处。其通过三级价格歧视模型分析了瑞士限制股票和非限制股票之间的价差, 证实了国内外投资者持股费用承受力(deadweight cost)的不同是造成需求弹性差异的主要原因[3]。

Domowitz、Glen和Madhavan(1997)等研究了1990~1993年的墨西哥股票市场,发现供应量的变化对股票溢价有很强的解释力。这间接支持国内外投资者需求弹性存在差异的论点[21]。而Bailey和Jagtiani(1994)的实证也表明,股票供根的变化与价格的折让或溢价水平呈显著相关关系[22]。

Bailey、Chung和Kang(1999)在对11个温和分割的股票市场进行研究后认为:外国投资者对非限制股票的虚求状况可以部分解释非限制的股票相对于限制的股票的溢价。同时,市场流动性、信息、果家信用等级和公司规模也与非限制股票的溢价成正相关[23]。

对于中国市场的情况, Ma(1996)研究中国股票市场发现, B股折价程度与A股β值大小呈正相关, A股β值越高价格就越高[24]。他认为国内投资渠道有限,使他们对A股的需求弹性小, 加之中国投资者缺乏投资理性, 是风险偏好者, 所以产生较强的投机行为, 推动A股价格上涨。B股价格与其它国外证券有较高的相关性,不具有分散风险的价值,所以外国投资者不愿意投资,需求低,拉动价格下跌。Yimin Zhang等(2004)也认为投资机会差异和风险容忍差异是造成中国B股相对A股折价的原因[25]。国内市场缺乏充足的投资渠道,银行存款的低利率水平促使国内投资者可以容忍高风险,追求短期获利。国外投资者由于有较多的投资机会,他们对风险的容忍程度较低,会要求一个更高的投资收益率以弥补他们所承受的风险,从而导致A股价格高、B股价格低的现象。

刘昕(2004)对AH股价格差异的根源进行了分析,认为需求弹性差异可以用来解释A股的溢价, 但也存在问题[26]。笔者认为境内投资者由于资本控制,投资机会相对较少,A股市场具有较少的投资替代品,债券、衍生产品市场不够发达,因此需求弹性较小,导致A股的溢价。

3.2 信息不对称

标准的CAPM模型假设所有投资者具有相同信息、预期一致。信息不对称理论则认为信息的获得是需要成本的,且不同的投资者对信息的获得和理解是不同的,这些差异会造成资产价格的不同。1987年Merton的研究最早指出,由于市场分割导致信息不完整,投资者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成本很高,信息的成本可能会使得资产的价格偏离完美市场模型所估计的价格,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市场异象(Market Anomalies)[27]。此后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证明了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及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Bailey和Jagtiani(1994)通过截面回归发现泰国的分割市场中外资股的溢价除了与国外投资者持股比例上限大小有关外,还与流动性和获得信息的难易程度相关,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获取大公司的信息比小公司更容易,所以倾向于支付更高的溢价投资大公司[22]。

Nishiotis(2006)则发现国外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的变化比国内投资者更敏感,因为国外投资者能够通过调整不同市场间的投资组合来适应变化,而国内投资者一般只局限在国内市场上,所以反应会相对迟钝[28]。

对于中国的市场情况, Abdel-Khalik、Wong和Wu(1999)研究指出A、B股存在信息环境的差异,认为A股市场的信息环境秩序较为混乱并且受到各种利益团体之间的非正常交易的干扰,外部监督机制也不完善。而B股市场的信息环境相对规范, B股市场的报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IAS制定,外部监督作用良好,政府较少干预B股市场的股票交易。在此基础上,他们假设A股股价与会计利润的相关性较小,B股股价与会计利润的相关性较大,因此在上市公司业绩普遍较差的情况下,A股相对B股表现出溢价[29]。但实证结果并不支持这个假设。反而发现双重上市公司的A股股价与会计利润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对此他们未能提供有效解释。

Gao和Tse(2002)通过事件研究方法对中国股市的信息环境作了实证分析,认为国内投资者在获取信息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优势。A股市场存在非正式信息,即能够在公开的披露之前获得信息[30]。Gao和Tse(2004)则指出,B股投资者对双重会计收益报告都比较重视,并且B股市场的回报率与报告披露的收益好坏正相关,A股投资者往往只注重按国内会计准则编制的收益报告。进而,虽然A股市场价格对报告的消息好坏没有明显的反应, 但交易量却显示出异常变动,表明A股市场投资者事先获得了信息[31]。

Jian Yang(2003)的研究结果则与Gao和Tse的截然相反。他运用VAR方法对沪深A、B股和香港H股、红筹股的指数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上海B股市场投资者比国内的两个A股市场、H股和红筹股市场的投资者获取的信息更多,但是从长期看,任何一个市场都与其它市场不相关[32]。关于信息不对称的度量方法很多,因此不同的学者得出了不同的实证结论。实际上由于内地经济的发展,A股市场与H股市场人员与信息的交流越加频繁,网络等高效率信息传递手段的发展导致AH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已逐步缩小,因此信息不对称已不是AH股价格差异的主因。

3.3 流动性差异

根据流动性理论,资产价格、预期回报与以买卖价差为主要表征的资产的流动性具有直接因果关系。资产的流动性好,其预期回报就低,相应资产价格就高。Amihud和Mendelson(1986)最早对纽约交易所1960~1979年间部分公司的回报、风险和相对价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他们的结论,投资者对相对不流动的股票要求较高的预期收益, 通过较低的定价来弥补额外的交易成本[33]。Mcconnel和Sanger(1986)针对从OTC市场转到NYSE上市的公司进行的研究也表明,流动性改善是上市期间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34]。

Bailey和Jagtiani(1994)通过对泰国股市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发现流动性因素显著影响着不同类股票的价差[22]。Longstaff(2001)建立了非流动性资产的股价模型, 证明了一个不流动资产的定价会因波动率的变化而不同,不同流动性水平下的价格折让比率可能高达90%[35]。

在异地上市后往往可以观测到股票流动性的改善,因此双重上市公司海外上市前后价格和收益会出现变化,流动性变化可作为主要解释因素之一。Foerster和Karolyi(1999)对在美国双重上市的外国公司在上市前后的超额收益进行了研究,他们分别考察了在纽约交易所、美洲交易所和NASDAQ上市的外国公司,发现超额收益与公司市值、上市地以及融资比例有很大的关系,印证了流动性对股票价格的影响[36]。

Fung和Leung(2000)对中国股市的分割现象进行研究后指出,在流动性方面B股相对于A股存在劣势[37]。他们以成交量为代理变量实证分析了B股市场的流动性折价效应,认为流动性差异可以部分解释中国B股的折价现象。Chen、Lee和Rui(2001)也考察了中国不同市场间的流动性差异, 发现B股折价主要是由B股流动性差和交易成本高(B股佣金成本高)造成的, B股定价较低使投资者能获得较高的回报率[38]。进而他们认为B股定价较为合理,价格基本反映了公司基本面的情况,造成双重上市公司A、B股价格差异的原因在于A股的定价畸高。蒋正华(2004)以1992~1997年A股和B股的交易数据为样本研究A、B股的价差问题,发现此间B股折价的主要原因是B股市场缺乏流动性,导致该部分投资者要求较高的期望收益予以补偿增加的交易成本,因而定价较低[39]。

许多研究表明,流动性水平的差异也是导致分割市场上同质股票交易价差的重要原因, 信息获得障碍和流动性不足构成了新兴资本市场上除投资限制等制度阻隔外的主要壁垒。流动性假说认为,投资者在低流动性的市场中交易需要付出更高的交易成本,因而会要求更高的投资收益或更低的价格作为补偿。从流动性的度量指标上看,如交易量、高频数据的价差、换手率或非流动性指标来看,A股市场的流动性要高于H股,但这种较高的流动性也有可能是A股较少的交易替代品导致需求旺盛,从而出现较高的流动性。上交所2006年8月的一份研究报告证实了这一点,其认为A股的流动性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40]。

3.4 投资者非理性

一些学者从投资者非理性的角度出发认为投资者情绪将影响分割市场状态下的股票价格。DeLong等(1990)提出了著名的DSSW噪声交易者(noise-trade risk)风险模型[41]。模型将投资者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性投资者,掌握充分的信息,了解所投资股票的基础价值;一类是噪声交易者,在不了解股票基础价值的前提下仅凭自己偏好进行交易。当噪声交易者对市场看好,把股价推高直至高于基础价值时,理性投资者可能在股价被高估时卖空该股票,等股价回落时进行套利;但也有可能受投资期限的限制,等理性套利者需要清算离场时,股票的价格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被噪声交易者推向更高的价位,从而使理性投资者发生亏损。因此股票价格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

Froot和Dabora(1999)研究了“Siamese Twin”公司的股票,发现在不同市场上交易的股票价格与股票交易的市场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因此认为不同市场的投资者情绪影响了股票的价格[42]。Errunza、Hogan和Hung(1999)的研究认为,跨国境交易的时候,噪声交易者风险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43],而Bergstrom和Tang(2001)在对中国B股折价的研究中发现,投资者情绪确实影响了B股相对与A股的折价[44]。

Chan等(2003)研究了Jardine Group Company的股票从香港联交所转移到新加坡后的价格变化,虽然公司的股票在新加坡交易,但是核心业务保留在香港和大陆。研究发现Jardine的股票在新加坡挂牌交易后,与香港股票市场的相关性下降,与新加坡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增强了。因此文章认为,股票的价格波动是受到了上市地市场风险和投资者情绪的影响[45]。

投资者非理性确实是导致A股溢价的一个因素,笔者的实证研究表明,内地投资者存在显著的低价股偏好。另外制度上的缺陷,如A股市场缺乏做空机制,导致投资者以“涨”获利,短线操作,投机心态较重,缺乏价值投资理念,逐渐形成了市场的非理性。

4 研究展望

本文对股票市场分割理论的定义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且重点是对股票市场分割的程度与股票市场分割导致的价格差异这两大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论文进行了介绍和评述。然而中国股票分割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特征与国外股票市场也有明显差异,国外的市场分割理论模型是否适用于中国股票市场独有的特征,能否建立具有中国市场分割特征的理论模型来实证检验AB、AH股之间的这种价格差异,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文中关于市场分割程度的度量和双重上市股票差异将会出现一些新的研究课题。

我国地区市场分割成因与福利分析 第10篇

地区市场分割是由地区行政垄断衍生而来的, 要理解地区市场分割, 首先应了解地区行政垄断。按照实施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关于行政垄断的实施主体十分复杂, 据我国国情可将行政垄断的主体定义为包括权利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党委在内的广义政府。

地区市场分割, 是地方政府或者其成员为了维护其辖区内经济主体利益, 违背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 采取限制或排斥竞争的各种保护措施, 限制外地资源的流入与本地资源的流出, 割裂与其他地区的联系, 以维护和扩大地区的局部利益的行为。

二、地区市场分割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市场分割的成因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形成的市场分割和由地方政府不恰当保护形成的市场分割。自然形成的市场分割主要是由运输费用、风俗习惯等非地方政府行为形成的。自然形成的市场分割对我国市场经济不会产生严重危害。本文中主要分析的是由于地方政府不恰当的保护行为造成的市场分割。

1. 财政分权是地区市场分割形成的历史因素。

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逐渐成为“理性经济人”和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 自身利益与当地经济的发展非常密切, 这主要表现在追求较高的财政收入和获得地区经济较快的发展速度上, 这些目标的实现又依赖于与当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好, 利税上缴就多, 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反之将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负担。所以, 收益高、成本低的市场封锁和资源垄断的地方政府的保护性措施就出现了。

2. 产业结构趋同是地区市场分割的现实因素。

产业结构趋同是指地区间在选择产业发展本地区经济时有共同的倾向, 造成区域内产业格局类似的局面。我国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工业结构的相似率非常高, 由表1可以看出, 我国工业行业值结构的平均相似系数达到0.7以上。

按比较优势理论, 各地应该生产自身有优势的产品, 购买其他地区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弊相权取其轻”, 可以在要素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使社会总福利达到最大化。各地区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使本地的优势难以发挥, 原本可以向其他地区输出的优势产品生产不足, 本地区参与市场交换难以获得长远利益, 发展潜力下降。

3. 地区利益是地区市场分割形成的主要因素。

(1) 地区利益。地方政府和其他组织一样有为自身谋利的动机, 目的是获取中央的政策倾斜, 追求本地财政收入, 以实现本地利益最大化。地区市场分割更突出地表现为地方政府与其他同级政府之间为争夺利益而进行的博弈。发达地区经济基础雄厚, 能够吸引资金和优秀人才的进入, 技术力量水平也较高, 极力强调产品的更新换代, 容易争取到建设项目。不发达地区也希望发展前景好、效益高的项目, 以结束需要靠中央财政援助的局面或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 提高政绩, 争取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2) 地区官员利益。地方官员职位提升、个人成就的目的与地区利益相一致, 当地方政府的双重身份发生冲突时, 地方政府作为独立经济体的身份会更加突出, 地方局部利益被逐渐强化。在相对考核标准的情况下, 地方政府官员为获得效用最大化, 在使用正常手段发展本地经济的同时, 也有激励采取损害其他地区利益的措施, 由此全国范围出现普遍的行政垄断现象也就容易理解了。

三、地区市场分割的福利分析

1. 市场分割的不利影响。

(1) 阻碍要素的自由流动, 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从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来看, 要素的利润不能实现最大化会使社会技术进步的速度和社会资本的积累速度减慢。这些都使得社会总体福利降低。 (2) 形成了地区贸易壁垒, 不利于统一的大市场的形成。一些地方实行区域封锁和贸易壁垒导致各种要素不能得到有效的流动, 加大了市场交易成本。 (3) 地区发展差距和人均收入差距的扩大。我国省际之间的收入差距除在1996-1998年间有稍微下降之外, 基尼系 (下转第93页) (上接第83页) 数一直呈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和省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呈上升趋势。 (4) 阻碍企业竞争力的正常发展。市场分割使国内市场缩小, 企业纷纷转向国外,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达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国内市场狭小造成的。

2. 地区市场分割的福利分析。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 只要地方政府执行发展经济的职能, 市场分割就是不可避免的, 也是必然发生的。下面分析市场分割对福利造成的不利影响, 只要现有博弈条件不变, 谁都没有激励先停下来, 而这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只能由中央政府来买单。假设共有n个地方政府, gi代表一个地方政府实施市场分割的数量, i=1, 2, …n。那么总共的市场分割的数量为G, G=nΣgi。所有地方政府获得的期望收益相等为P, 实施的成本为C。因为单个地方政府实施行政垄断的期望收益会较大, 但随着实施地区的增加, 总效应会下降, 即P是G的函数, 假设满足坠G/坠P<0, 坠2P/坠G2<0, 即P (G) 是凹函数。每个地方政府均选择最优的g, 使当地收益Ui最大化, Ui仍然是G的函数。单个地方政府的收益为

对上式求一阶导数, 可得坠Ui/坠gi=P (G1) -P' (G) gi-C=0

将n个地方政府的一阶条件加总, 可以得到nP (G1) -P' (G1) G1=nC, 即P (G1) -P' (G1) G1/n=C (3)

这些平行的地方政府其上级的最优收益为

求一阶条件, 可得

比较 (3) 式与 (5) 式可得, G1>G。这表明, 地方政府保护行为超过上级最优的保护限度, 这解释了实施市场分割会造成低效。地方政府若从上级政府或全国的大局出发, 就会使本地收益Ui减少, 而只顾本地利益的地方政府则会获益。即虽然地方政府知道地区性的行为会造成整体效率的损失, 但停下来就意味着会对其他地区获得正的外部性, 对本地经济发展却没有帮助, 将本地置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在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中失败。

四、政策建议

1. 发挥比较优势, 促进地区间分工。

根据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 地方政府应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理的产业布局。地方政府要探索自己的比较优势 (资源察赋优势) 和竞争优势 (市场竞争优势) , 进行地区产业规划, 给地区经济发展准确定位, 逐步改变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同构的局面。

2. 促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地方政府应该是服务性的政府, 主要执行公共性职能, 为辖区提供公共物品,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具体来说, 应主要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3.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要改革税收制度, 将征税环节由生产环节转向消费环节, 通过这一调整, 使地方政府由原来的保护本地企业的生产, 转向鼓励全国各地的产品在本地消费, 消除地方政府保护本地企业, 保护本地产品的内在动机。

4. 加强法律的作用。

虽然我国相继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 但仅仅通过目前的法律不能够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多种问题。加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 在全国统一法律的指导下, 废除地方性的政策法规, 对具体的事项设定范围和标准, 尽快颁布《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法》。

摘要:我国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是非常复杂而艰巨的, 改革开放后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一致, 地区间竞争的加剧导致了激烈的地区利益的冲突, 地区市场分割是最为明显的表现方式。市场分割在较短的时期内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也是全国建立统一市场的主要障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做的调查问卷显示, 2/3的企业认为市场分割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影响。市场分割严重阻碍了良好竞争秩序的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 探讨和研究市场分割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文章以经济学的视角, 从市场分割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产生的原因和如何实现区域市场整合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区市场分割,地方政府,地区利益

参考文献

[1].王永钦, 张晏, 章元, 陈钊, 陆铭.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J].经济研究, 2007 (1)

[2].范爱军, 李真, 刘小勇.国内市场为割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我国商品市场为例[J].南开经济研究, 2007 (5)

[3].皮建才.中国地方重复建设的内在机制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4)

劳动力市场分割 第11篇

关键词:行业垄断程度,劳动力市场分割,经济,劳动生产率,就业

1引言

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根据奥肯定律中的经验法则:失业率每增加1%,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比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减少2.5%左右;反过来, 如果要使失业率降低1%, 则国民生产总值就必须比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2003年至2011年, 广西GDP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6%, 同期就业人口平均每年增长1.25%, 呈现“高经济增长, 低就业增长”的情况。但是, 从一些学者的研究情况来看, 学者陆燕春、杨喜孙在对广西1985年至2005年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广西经济增长速度越快时并不完全意味着就业增长呈同向变化, 在不同产业的就业弹性情况下,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不同方向的变化。从全国范围看, 曹建云研究得出1978-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呈现微弱的负相关关系, 二者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015,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人口数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关系, 但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不是就业增长的Granger成因, 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有效地促进就业增长。

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究竟是以怎样的机理, 需要进一步探究。目前, 广西存在着不同行业垄断程度, 即以竞争性行业与垄断性行业为表征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由于这些分割因素的存在, 使得广西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正相关影响弱化。同时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研究, 得出劳动生产率也是影响就业提高的重要因素, 为使分析影响就业增长的因素更全面, 使研究更贴近实际, 因此在研究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同时引入劳动生产率这一调节变量进行分析, 本文将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 以广西代表性的竞争性行业和垄断性行业的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就业增长情况作为研究对象, 建立数学模型, 对广西代表性的竞争性行业、垄断性行业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并以劳动力市场分割因素作为调节变量, 研究其内在作用机理。

2研究理论与假设

2.1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先后提出的产出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数量的增加, 劳动与产出的模型为:W=P×L, W是产出, P是劳动生产率, L是劳动力数量。柯布和道格拉斯根据美国的经济数据提出了投入与产出关系的模型:Y=λKαLβ, 其中H代表产出, K代表资本, L代表经济中的劳动, α是产出的资本弹性, β是产出的劳动弹性, 索洛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建立了技术进步情况下的索洛模型:

函数中Yt, Lt和Kt依次为t时期的产出、投入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λ、A0、α、β为参数。其中, α和β分别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 λ代表技术进步率, eλt代表技术进步因子。该模型证明, 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即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具有一致性。

我国学者陈晓毅通过建立变参数模型, 应用卡尔曼滤波估计研究得出, 广西经济增长对于就业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且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就业提高。吴雨对广东省经济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广东省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有促进作用。陈?婧研究发现贵州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李海东对福建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相关性进行分析时得出福建省近年来存在“高经济增长, 低就业增长”的情况,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非一致性。从众多学者的研究中大体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有促进作用, 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 本文在此提出假设:

假设1:广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且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有促进作用。

2.2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就业增长的关系

刘勇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就业增长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 从短期看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就业之间是对立的逆向相关关系, 但从长远来看,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王忠通过研究得出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 就业增长率将会下降。

王林辉、董直庆利用MS-VAR模型分析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发现我国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就业增长存在非一致均衡特征, 二者存在替代效应。田成诗、王婵对辽宁省就业与劳动生产率的数据进行分析时得出辽宁省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就业增长具有非一致性, 有替代效应。因而在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设:

假设2:广西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就业增长存在负相关关系, 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就业率下降。

2.3劳动力市场分割及其调节作用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可以追溯到约翰·穆勒和凯恩斯, 他们认为劳动力市场有非竞争性的特点。现代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学者们认为传统理论无法解释劳动力市场的诸多现实问题, 他们摒弃了竞争式分析方法, 强调劳动力市场具有分割属性, 制度与社会因素对劳动力市场有影响, 并形成了自己相关的学说和不同的分支。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Doeringer&Piore, 1971) 与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 (Doeringer&Piore, 1971) 是两个重要的基石, 其中皮奥里 (MRore) 和多林格 (Doeringer) 最早完整提出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dualthory) 是分割理论中被引述得最多的一种并成为分割理论的代表。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不是完全竞争和统一的。

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劳动力市场的非竞争性问题进行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存在不同的观点。许经勇、曾芬钰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城乡分割、行业分割、地区分割。

聂胜认为1990年以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 非国有经济进一步发展, 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单位间的流动性加强, 所有制分割不断弱化。另一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对大多数行业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的同时, 仍对某些行业实施行政垄断, 开放与垄断行业的劳动用工、工资福利制度不同, 收入水平差异日趋明显。王大鹏认为劳动力市场的行业分割阻碍着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 限制了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造成了效率损失。基于上述研究, 本文提出第三个假设:

假设3:以行业垄断程度为表征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因素在广西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就业增长的相关关系中有调节作用。

3研究方法

3.1数据来源与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04年至2012年广西统计年鉴数据, 对于数据中垄断性和竞争性行业的划分, Demurger、Fournier、Li and Wei (2007) 的研究中把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作为竞争行业, 把金融业、水电煤气水生产供给行业划分为垄断性行业。马欣欣在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割时把地质勘查、水利环境业划分为垄断性行业。并且很多学者在对中国垄断性行业与竞争性行业进行研究和分类时, 大多把农林牧渔、制造、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划入竞争性行业, 通常把金融、通信、水利电力煤气等行业划入垄断性行业。因此本文在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后, 本文中的数据选取广西代表性的垄断性行业为: (1) 电力煤气水生产供给行业。 (2) 金融业。 (3) 科学、地质综合技术服务行业。 (4) 水利、环境行业。竞争性行业为: (1) 农林牧渔。 (2) 制造业。 (3) 建筑业。 (4) 批发零售业。 (5) 住宿餐饮业。并求出2004-2012年各年垄断性行业、竞争性行业不变价增加值总额、劳动生产率、就业人数总和。同时为了消除价格变化的影响, 采用“平减指数”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数据如下表1、2所示:

注:劳动生产率=行业增加值/行业平均就业人数。

3.2研究模型与变量解释

本文基于假设1和假设2建立线性回归分析方程模型:

W=αX1+βX2+C

其中W为就业人数是因变量, X1为增加值, X2为劳动生产率, C为常数, α为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回归系数。β为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就业增长的回归系数。

基于假设3, 为了更好地验证不同行业垄断程度, 即竞争性和垄断性的劳动力市场行业分割因素所发挥的调节作用, 分别要建立竞争性行业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就业增长关系的研究模型:

垄断性行业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就业增长关系的研究模型:

此外, 两个模型中的系数α1与α2、β1与β2有显著的差异。

3.3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Eviews7.1软件对数据进行最小二乘OLS回归分析, 并直接对比观察广西竞争性行业和垄断性行业的数据, 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主要内容有: (1) 检验统计数据的拟合优度, 以及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2) 通过回归分析, 验证上文提出的广西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就业增长之间关系的两个假设。 (3) 通过对比数据, 总结归纳, 验证上文中以垄断性和竞争性行业和制度为表征的市场分割因素在广西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就业增长的相关关系中有调节作用的三个假设。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增加值、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

表3、表4、表5显示了全部行业、竞争性行业、垄断性行业影响就业增长的因素变量即经济增加值、劳动生产率与就业之间的数据回归结果。

经过回归分析, 模型估计的结果为:

从表3-表5中各表中调整后的R2可以看出这一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非常好, 且3个模型均通过通过F检验, 在整体上显著。

从单个变量的情况来看, 全部行业的经济增加值X1对就业人数W的回归系数α为0.73, 且在与P小于0.0001水平上统计显著, 表明就经济增长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有效带动就业人数增加0.73个百分点。全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X2对就业人数W的回归系数β为-0.17, 且在与P小于0.0001水平上统计显著, 表明劳动生产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导致就业人数减少0.17个百分点。

对于竞争性行业, 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够带动就业人数增加0.79个百分点, 劳动生产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将使得就业人数减少0.18个百分点。

对于垄断性行业, 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仅能带动0.13个百分点的就业人数增加, 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于就业人数影响则甚微。

综合以上数据结果显示, 在广西全部行业, 或者分垄断性和竞争性行业,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正相关关系显著, 且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有促进作用, 因此假设1成立。同时从广西全部行业来看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就业增长呈负相关关系, 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就业率下降, 所以假设2成立。因而这一结果也说明要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还是大力发展经济, 但同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也发现竞争性行业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要远远高于垄断性行业, 竞争性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带来的就业人数减少也要多于垄断性行业, 这需要在以下内容中做进一步的探究。

4.2以行业垄断程度为表征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因素的调节作用

从上文表3-表5中的数据结果来看, 不同的行业垄断程度即竞争性和垄断性行业的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就业增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可见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 由于行业垄断程度的不同, 竞争性行业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大于垄断性行业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应, 且竞争性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就业增长的替代作用也要高于垄断性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产生的效应。垄断性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就业增长的回归系数β2仅为-0.00005, 而竞争性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就业增长的回归系数为-0.18。产生这样的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两大类:行业自身原因和劳动力个人的特征。文章主要讨论行业自身的因素, 因而从行业自身因素来判断, 竞争性和垄断性行业存在着用工制度和管理上的差异, 在用工制度上垄断行业多为国有和集体企业, 多为存在着“铁饭碗”的情况, 在企业生产能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时, 企业并不采取裁员的措施来进行劳动力调节, 这样垄断性行业的就业规模就比较稳定, 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就业增长的替代作用就较小, 这会引起企业的用工效率下降, 增加成本。而竞争性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就业增长的替代效应则较大, 这表明了竞争性行业对市场更具有适应性、用工制度更灵活易变, 竞争性行业企业的用人效率不断提升, 劳动生产率也跟着提升, 这可以从表1的统计情况中得到验证。

结合表3-表5在全部行业中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就业增长的系数为0.73和-0.17, 而在竞争性行业中, 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就业的系数为0.79和-0.18, 在垄断行业中, 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对就业的系数为0.13和-0.0005, 垄断性行业对应全部行业的系数相比差异则较大, 可见在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率提高的共同背景下, 竞争性行业的经济增长能够带动更多的就业机会。

以上结果验证了假设3, 即以行业垄断程度为表征的市场分割因素在广西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就业增长的相关关系中起到了调节作用。

5结论启示

本文以广西代表性的竞争性行业和垄断性行业为研究对象, 以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 研究了广西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就业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 证实了广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 广西劳动生产率提高与就业增长存在负相关关系, 而且验证广西劳动力市场行业分割的存在, 并解释了以竞争性和垄断性行业分割为表征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在上述两个相关关系中发挥了调节作用。综合全文得到以下启示。

5.1大力发展竞争性行业, 促进经济发展, 带动就业增长

在相同条件下, 经济增长更能带动竞争行业吸纳就业人数, 通过大力发展竞争性行业, 能够有效的促进就业;因此政府应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而竞争性行业中多以中小企业为主, 由此政府可以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 有利于其发展壮大, 从而吸纳更多人员就业。对比发现竞争性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要远低于垄断性行业, 因此, 对竞争性行业要加大投入技术研发和管理创新, 如发展现代农林牧渔业。如餐饮、住宿行业, 企业也要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能力的培训和提升, 提高竞争性行业从业人员的经营管理能力。

5.2在垄断性行业实行合理的、适应市场化需求的用工制度

广西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以行业分割为特征的劳动力市场分割, 在垄断行业享有更高的工资, 因而劳动力在就业时会优先考虑进入垄断行业, 即使一时无法就业也会宁愿选择暂时性失业。因此要促进就业, 就应创造一个公平、有效率、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 在竞争行业中, 企业的竞争会促进用工制度的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竞争。同时实行合理的用工制度, 适应市场化需求, 有利于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提高企业劳动生产效率。

5.3放宽对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准入, 允许引入民间资本

为了解决广西垄断行业劳动生产率呈逐年波动下降的问题, 提高广西垄断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提升市场竞争力, 政府和企业应着手对部分垄断性企业的改造, 使之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放宽对一些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准入, 例如放宽对金融行业的市场准入, 允许引入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 从长远来看这对于广西金融业的发展和完善有促进作用, 同时也能增强广西金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金融行业的过高收入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但是这需要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秩序加强监管力度。

5.4积极应对由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导致失业率提高的挑战

上一篇:打造阳光课堂下一篇:优势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