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学专业

2024-08-24

编辑出版学专业(精选12篇)

编辑出版学专业 第1篇

在我国,编辑出版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1909年商务印书馆开设了第一个以培训出版类技术人员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商业补习学校。1983年武汉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图书发行学专业。1984年在胡乔木同志的建议下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建立编辑学专业。1998年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将编辑学专业和图书发行专业进行合并,统称编辑出版学,列在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之下,标志着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走上了规范发展的道路。2003年,武汉大学、北京传媒大学、北京大学等具有一级学科授予权的院校自己设置了相关专业,开始以出版发行学、出版学等专业名录招收博士生,构建了编辑出版学的本、硕、博三层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开设编辑出版学专业及其研究方向的学校到2006年已经达到100余所,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了科学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体系,既有博士、硕士等高级别的教育,也有双学位和本科生教育。

二、编辑出版学专业面临的困境及改革思路

20多年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发展过程让我们看到了编辑出版专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面临的困境

1. 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混乱

作为一门学科,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载体,决定着能否确切地实现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同时也决定了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好坏和专业能力整体水平的高低。在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科归属十分混乱,各个院校在设置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形成“各自为政”的状况,经常是根据学校或者院系原有的学科基础、学科特点、师资力量来设置。例如北京大学、河南大学将编辑出版学专业设置在新闻与传播学院,主要培养策划创意、报刊出版类的编辑出版人才;北京印刷学院将其设置在管理工程系,培养市场营销类的编辑出版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将其设置在文学院,培养内容编辑类人才。

这种混乱的、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课程设置,不利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科建设的规范,使该专业无法建立规范、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影响了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2. 师资队伍薄弱,教育资源匮乏

在高等院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师队伍中,教师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在质量上,各院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教师大部分都没有编辑出版实践经验,只是一个懂得理论的教书匠。在教学内容上,过多关注理论性。在教学方法上,只注重理论灌输,而完全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数量上,各院校的师资力量普遍不足,许多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骨干教师年龄老化现象严重,而直接从事编辑出版高等教育的青年教师又缺乏实践经验,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的发展。

3. 实践环节薄弱

目前,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降低,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对编辑出版人才的大量需求,但是却找不到合适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另一方面是不少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出版单位在招聘时更希望直接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士,或者是有“三年或五年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验”的人员,这就使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研究生被挡在了门槛之外。作为刚毕业的本科生,缺乏实践经验是其致命的弱点。学校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实践环节薄弱,致使学生的就业率降低。

(二)改革思路

笔者通过对编辑出版学专业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出版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编辑出版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几点改革思路。

1. 调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

编辑出版学教育的发展依赖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科建设。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科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其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从质和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从文化事业单位转为产业单位,那么在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上会产生很大缺口,以前为传统出版社输送人才的教育体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的市场需求。现在的出版市场需要的是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了解出版市场运作,懂得编辑出版专业知识,具有文化产业前沿视角的专业管理者和出版策划者。

因此,调整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各院校应该根据新的市场环境需求,调整落后的、不符合编辑出版市场需求的课程,结合自身的优势学科,注重设立一些新生、前沿课程,多设立与管理学、出版学相关的课程,培养出具有专业编辑出版知识,懂得编辑出版市场运作,懂得管理策划的现代编辑人才。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资源的投入

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我们可以借鉴一些院校的成功经验。第一,在出版行业聘请具有丰富编辑出版经验的人员,通过特聘、兼职、客座的形式吸引他们加入到教师队伍当中。第二,可以将年轻的教师送出去,让他们到新闻出版单位去实习,了解编辑出版行业的流程,增加实践经验,然后再回到学校从事教学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教育投入也不断增加,但是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资金的投入已经跟不上其发展速度,一些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师缺乏必要的教学科研经费,大大制约了其发展速度。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学院增加资金投入或者吸收外来资源的方法来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以缓解由于教育资源不足给编辑出版学专业带来的压力。

3. 注重实践环节,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我国开办编辑出版学专业的院校大多有“重理论、轻实践”的通病,理论课太多,实践课太少,培养出的学生只懂理论,不会动手操作,很多院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任何校对和编辑经验,对于编辑出版的业务流程更是一无所知。不难想象,这样的毕业生在就业中会面临多大的困难。

实践对于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各院校可以适当地增加实践、研讨类的教学内容,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授课原则出发,传授学生业内知识,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审稿、改稿和校对。还可以和当地的出版单位联合办学,将产学结合起来。由学校和出版单位联系,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到出版单位去实习,参与策划选题、校对稿件,了解编辑出版流程,掌握最基本的出版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出具有扎实基础、宽口径的编辑出版人才,既掌握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具备广博的文化与科学知识,又熟练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精神,能从事编辑、出版、发行业务与管理工作以及教学与科研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编辑出版学专业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与世界的接轨、融合,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发展势必充满机遇和挑战。在当今同质化竞争严重的情况下,各院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应依托自己的优势学科,积极探索,汲取经验,建立起符合市场需求,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我国由出版大国变成出版强国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王刘纯.中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检视与分析.中国编辑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编辑出版学专业个人简历 第2篇

姓 名:xxx 性 别:女

出生日期:1984年05月29日 民 族:汉

身 份 证:**** 身 高:163CM

户口所在: 目前所在:

毕业院校:吉林师范大学 政治面貌:

最高学历:本科 所修专业:编辑出版学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毕业日期: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编辑:文字媒体/出版,印刷/包装/造纸,教育/培训

希望地点:江苏

希望工资:面议

教育培训经历

/09--2007/10 长春网通公司 实践

/06--2006/06 长春新文化报报社见习实践

/09--至今 文艺委员 职务

参加社会实践经历

所获奖励

语言水平

英语 熟悉 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普通话 精通 一级乙等

计算机能力

熟悉Windows基本操作系统,熟练应用计算机办公软件,会简单的计算机系统维护和硬件维护,取得网络化办公专家的有关证件。主要技能是办公软件使用和基本操作以及方正飞腾软件在报版和书版的使用.

自我评价

性格外向,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热爱文字工作,具备扎实的文字写作功底和文字编写能力,独立创新的思维方式和独立的采编能力,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勇于创新。

编辑出版学专业 第3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编辑出版学专业从最早的几所名校“拓荒探路”到今天的数百所高校共同实践创新,已成为全国高校覆盖率较高的专业之一。其发展规模过快,专业设置门槛偏低等因素造成的后遗症不断凸显,如核心课程不确定,教材编写不成熟,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内容、方法与出版业发展实际脱节,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适应以及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模式等问题,都值得编辑出版学界同仁认真思考和研究。①②③另一方面,在中国社会高速发展和原有的传媒产业格局大变脸的社会背景下,出版业也进入了一个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和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浪潮中,编辑出版学专业在专业内涵、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环境的转变对人才培养过程提出的新要求,即大编辑学时代对编辑出版学专业培养目标提出的新要求、融合传播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的新要求和出版行业对创新实践型人才的新要求。这三个要求也正是目前所有开办编辑出版学专业的院校面临的三大共同难题,能否认识到并适应这个趋势和要求关系到专业的生存与发展。④

与普通公办院校相比,大多数独立学院在师资、资源和条件以及政策方面存在着种种短缺和限制。如果独立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墨守陈规不求突破,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就面临着问题。当前大多数独立学院都把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作为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相比,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而要培养较强的实践动手创新能力,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但从目前的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活动来看,还存在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明确,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实践性师资缺乏,缺少“双师型”人才,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教学效果不佳;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建设不足,实践教学管理和组织松散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⑤因此,独立学院要想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特色,必须构建一套符合自身特点同时又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笔者具体以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为例(以下简称珠海分校),分享编辑出版学专业在办学过程中进行的改革和探索,以期能为相关院校同行提供参考。

一、编辑出版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珠海分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在十年的专业建设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全面而又行之有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式方面,采用“课堂-课外-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在课内外实习基地的搭建上,先后在校内外通过学院和学校层面不断地为本专业同学开辟实践舞台,在学习模式的探索上,探索出一套以研习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专题研习工作坊(如图1),该模式从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开始,与专业课学习相配合。

图1 工作坊实践模式

在学生学业指导方面,实行“全程导师制”,为学生各阶段学习指派不同层次的导师,加强学生选课、研习、实习、升学、就业等学习活动及人生规划的系统性指导意见。在课程学习方面,实行课程导学模式,课程导学将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落实到每一门课程,内容包括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知识、能力与技能结构、学习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国内外有关本课程的先进教学资料、讲座视频录像等。

在课程设置方面,珠海分校编辑出版学专业设在文学院,文学和语言学方面的基础课程是该专业的先天优势,同时突出了实践实验性课程的设计。如在实验课程属性维度方面,具体划分为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工作坊课程、个性课程,通识选修课等实验课程。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又开设了新闻、广告、电视、报刊、图书、教科书、网络、音像电子、摄影和摄像等覆盖当前编辑出版多个专业实践领域的核心课程。其中,教科书编辑学、电子杂志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开设为全国类似院校首创。

在师资队伍构建方面,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入编辑出版一线,了解行业实情,专业从开办之初就聘请了有多年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高级编辑担任专业的教研室负责人和专业核心课程教授,教师与编辑身份的重合,不仅提高了教学成效,还有力地缩短了专业教学和行业实际的距离。此外,在地理位置上,我们利用自身毗邻港澳台的优势,先后多次引进了来自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师资。

在学生课外实践方面,专业设立了学生科研专项经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自愿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小组合作的课外科研活动。学院鼓励教师结合科研和社会实践不断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在本专业特色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上,专业下属的编辑出版实验室自2004年以来,成功创办了面向校内外的报刊图书等各类实践成果展,这一展览模式已成为本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成果展示的特色平台。

二、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落脚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这是由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本质特点决定的。没有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就培养不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没有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也就无法孕育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因此,在贯彻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大框架下,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导向下,还应就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认真思考,针对专业特点来构建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当前实践教学状况的审视与分析

笔者一直承担本专业实验课程和工作坊课程的教学工作,在亲身教学和收集大量师生反馈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基础理论课与实验实践课以及相应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联结

nlc202309041314

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如何将基础理论课的知识内容与专题实验课的操作环节联系起来,真正地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实现理论的效果,一直是困扰实验教学的主要问题。部分高校采取单一教师同时教授两门课程的做法虽然在形式上可以避免这一问题,但是长久来看,并不能发挥教研团队的综合人力资源优势,因为毕竟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术业有专攻。

2.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有待创新

以工作坊为代表的实践实验课程的内涵决定了其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理论课教学,但多数教师在思想上并没有转变观念,仍然采用一言堂式的讲授教学,或者名义上虽然让学生开展小组创作,但各小组之间以及内部成员之间没有沟通和交流,在汇报机制上也只是采用传统的PPT汇报形式,不能完全展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收获、心得,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协作交流的方式,在针对学习者的评价上,大多数教师仍然是简单地套用现有的教学计划、考核标准与方法,采取基于教师个人的主观评价方式,同时还缺乏评价结果的交流和反馈。

3.缺乏立足本专业学生实际和学科特色的实训教材和讲义

以《教科书编辑学》课程为例,目前大多数同行院校开设的是图书编辑学而非教科书编辑学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教科书策划、组稿、选稿、理稿、校对和排版等基本能力。目前市面上的图书编辑学教材有很多版本,但专门针对教科书编辑专题进行探讨的为数不多,而且教科书编辑学的范畴大门类多,编辑理念更新快,如果随意采用,则会出现教材在内容体系上过时和过于抽象、脱离实践的问题,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相关工作坊的教学上,多数教师都是推荐多本所谓的“烫手”教材和著作,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在专题的取舍上也存在着较大随意性,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框架和实践内容都不太明晰等等。

4.缺乏支撑相应课程教学体系的实践教学平台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多数教师反馈自己对实践课程有很好的设计,可是苦于纸面化操作,不能利用虚拟网络数字化技术开展模拟仿真实验。同时,由于文科学生在专业基础和实践经验上的不足,同时缺乏后续的继续学习、自主学习和交流协作机制,学习者即便掌握了实践课程的一些基础知识,在面临具体的实践问题时还是表现出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因此,如何推进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实用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而这一切又都靠相应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才能得以实现。

5.缺乏创新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和学生实践自组团队

按照传统的方式,实践内容是根据理论课程体系编排逻辑和篇章节的形式来组织的。这种方式所带来的问题是,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是单一角度的片面理解,这种教学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复杂问题解决过程中不同学科背景知识的运用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彼此渗透的趋势,学习者学完之后仍有可能不能独立地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另外,如何发挥学生自主实践的积极性,也是实践中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的实验实践课程多数是分专业、分年级、分班级的组织形式,高低年级不同专业之间同学在学习同一个内容的过程中,彼此没有任何交流、协作和经验传承,更谈不上与社会专业组织机构的交流和学习。因此,除了由教师引导的实践形式之外,应该多成立以专业、课程为背景的专门团队组织。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笔者在编辑出版专业课程框架下,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相应的改革实践:

1.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建立专业综合性联结课程

本专业现已开设报刊、图书、电视、新闻和网络编辑等实践教学工作坊,旨在培养编辑、排版、采访、报道、拍摄和制作为一体的多元复合能力。目前各主干课程都已形成了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联结机制和各课程之间的协同联动机制,如专业二年级学生在完成出版现代技术等以技术指导为目的的实践课程学习后,相继进入图书排版等基于任务和项目的实践环节,两门课程的目标和结构已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实现了有效的联结,同样的专业联结也体现在音像电子编辑、视频编辑和网络编辑等与新闻采编学的联系上,可以说这种课程之间的联结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能力训练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同时,在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一直倡导的是模拟真实出版行业报刊杂志发行流程基于角色任务的课程实验训练方法,如在图书编辑实践环节,设立主编、责任编辑、美编和内容编辑等角色,通过小组分工的模式共同完成项目实践。

表1 编辑出版学专业相关课程联结关系表

专题项目相关课程结合

图书项目图书编辑学与出版现代技术

报刊项目报刊编辑学与出版现代技术

网络报纸项目网络编辑学与报刊编辑学

电子书项目网络编辑学与图书编辑学

视频项目广播与电视节目制作与摄影、摄像

2.以多门实验课程联合教学设计为思路,完善课程合作与综合能力开发的机制

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编辑出版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合作机制。每学期末,各课程老师会集中协商下学期的合作意向,定出合作模式;而新学期初则确定具体合作的细节或要求。在学期末,会举办一次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跨年级、多课程的项目作品展,通过展览,锻炼和体现学生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编撰能力、平面宣传品设计排版能力、摄影摄像能力、节目短片的制作能力,新闻发布能力,展销能力,网上推销能力、市场调查能力、公关能力及分工合作协调能力等。

3.改变传统教学内容编制格局,实现课程资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

对于部分工作坊课程,在实践中并没有现成的、完全符合要求的教材可用,例如笔者承担的网络工作坊课程中的电子杂志制作课程,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本全面的、指导电子杂志创作实践的教材。因此,对于实验教材和讲义的编制,采取与编辑出版学的专业编排实验结合起来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相关工作坊实践的同时,也同步地进行实训指导手册和讲义的编制工作,通过整理成册,形成符合课程实际的自主教材,同时将这一模式在全院工作坊中推广。

nlc202309041314

4.巩固实践教学模式成果,加强网络支撑平台建设

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课程的功能属性已经明确,但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的设计和开发仍比较欠缺。直接套用现成的网络教学平台往往受固有平台模式限制,并不能完全适应学科的教学实际,也不能适应特定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体系。譬如,在工作坊教学的电子作品评价环节,急需建立一个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的综合数字平台,将档案袋式评价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综合起来,实现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功能。因此,我们选取编辑出版专业部分课程为试点,以编辑出版行业市场运行机制为借鉴,以相应专业课程理论为指导开展实验,建立了出版发行的学生社团模拟机制,如完整的报刊设计、编辑、排版和发行机制,设计和开发了相应的网络支撑平台,运用虚拟仿真的方式,以网络化的形式再现编辑出版发行流程,达到了高效便捷的专业实训的目的。

5.鼓励学生以社团组织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探索产学研结合机制

学生通过课程实践萌发了许多有意义的专业创意,同时在实践中也形成了各种有创意的作品,但这仅限于个别课程的临时随机创作,没有进行及时的深入总结和推广展示。应将这一实践形式常态化和公开化,以突显本专业的实验教学特色。因此,可以通过组建学生实践社团,以专业能力为基础,由专业教师做指导,以课程常规训练项目作为课题,同时通过引入社会项目合作的方式,将企事业单位的真实课题和任务带到课堂,让学生亲身参与项目设计与制作,大胆发挥创意,明确行业标准,体验设计过程,实现专业学习和社会生产的结合,同时以此作为专题教学的形式,探索教学深入实践一线的有效方法和模式,以最终实现产学研的良性循环。

(林书兵,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讲师;陈藩庚,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特聘教授,高级编辑)

注释:

① 曾建辉. 编辑出版专业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探析[J]. 出版科学, 2011, (3): 57~59.

② 李建伟. 中国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现状研究[J]. 编辑之友, 2009,(1): 78~ 80.

③ 卢政等. 我国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优化研究[J]. 编辑之友, 2012,(10): 92~93.

④ 李苓等.“大编辑”视野下的中国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准入标准[J]. 出版 发行研究, 2009,(8): 45~48.

⑤ 赵永宽等. 浅谈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教育教学研究人, 2010,(2):109~111.

论数字时代编辑出版专业的实践教学 第4篇

数字化时代使得媒介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出现所谓“媒介融合”的趋势。手机报纸、网络杂志、网络电视、电子书籍、数码摄影等数字出版媒介不断涌现。由此, 当前高校编辑出版教育也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具有数字内容加工、数字媒体技能操作、数字媒体管理、数字媒体选题策划等经验的人才, 将是新闻出版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人才。

数字化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这种挑战在于如何培育顺应数字化环境的编辑出版人才。数字时代的编辑出版人才应具备如下几个重要的能力:1.具有多种媒介技术操作运用的能力;2.对数字出版产业链增值环节的快速反应能力;3.对海量数字化内容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利用的能力;4.对跨媒体内容定制放大效应的市场运作能力。因而在数字化时代, 要以“大编辑”、“大出版”的理念为指导, 拓展学科建设, 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适用于图书、报纸、期刊、广播、影视、音像、网络和手机等传播媒介, 提高在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数字化时代, 为了提高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需要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 重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按照市场的目标来培养学生, 使他们站在数字化发展浪潮的前端, 具有更好的职业适应性, 并拥有较多的技能储备。

二、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校编辑出版的实践教学仍旧停留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阶段, 由此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 即强调人文哲学理念、忽视实践技能训练, 这种传统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地表现如下。

实践教学课程陈旧落后。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 目前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没有经过科学调查论证, 在概念上做文章, 与快速变化的业界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致使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不少高校的课程设置照搬或雷同某些传统基础学科模式, 例如许多院校编辑出版学开设中文专业传统必修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课程, 占据了大量课时 (学分) 。对学生的实际能力测试仍然采用单一的“闭卷”模式, 忽视了该学科实践性、开放性与多样性的特征。针对网络化数字化环境的编辑出版具体课程普遍缺乏, 与当下活生生的编辑出版业界现状关联较少。

实践教学人员“眼高手低”。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编辑出版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高等院校的编辑出版教育中, 重理论轻实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受师资队伍人才结构的影响, 已有的教师大多是从其他专业学科转业转行来的, 这些教师既缺乏编辑出版专业系统的正规培训, 也缺乏对编辑出版流程的实践了解, 各地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师资力量普遍不足。尤其是部分高校在人才引进上片面强调高学历高职称, 轻视有行业实践经验的人才引进, 使得编辑出版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或“纸上谈兵”。有的院校因师资不足的原因, 该专业学生在选修与实践方面的课程几乎没有或者仅为虚设。

实践教学设施零散低端。

多年来由于一直将编辑出版专业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学科, 在资金投入上严重不足, 实践设施更新过慢、实验条件受到限制, 在扩招形势下不少院校甚至还出现几个人共用一台电脑上实验课的现象, 妨碍了编辑出版教育发展与市场现实需要保持同步。不少院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实验室主要停留在报刊、书籍的电子编辑功能上, 一般只是安装常规使用的几个软件, 如方正排版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缺乏较为昂贵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装帧印刷机等专业设备, 弱化了网络编辑、音视频编辑、图表编辑、装帧设计的能力锻炼。因此, 实践教学设备的严重残缺导致教学课程、教学人员、教学对象缺乏实践性的恶性循环。

实验教学方法单一枯燥。

实验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基本演示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当前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主要以演示型实验为主, 实验教学类型十分单一。演示型实验是最常见、基础性的实验教学, 紧密结合理论教学, 有助于学生对原理、理论的感性掌握, 其特点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但这种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主要以书为本, 注重知识验证过程, 缺乏创新性、探究性和自主性。总体来看, 各地高校在实验教学方面普遍存在如下状况:教学形式上单一枯燥, 仅仅停留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内部封闭性实验教学, 以灌输、讲授为特色。

三、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

编辑出版专业要相应地改革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 以应对数字传媒时代对出版教育的挑战, 要调整培养目标, 要培养数字时代所需要的具有数字出版技术、数字出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编辑出版专业作为综合性的经世致用的学科, 只有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新闻出版业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变化, 才能建立、完善自己的学科体系和专业特点”。 (1)

实践教学课程要凸显时代性。

在数字化时代, 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被更大程度地突破。需要适应数字化的趋势, 建设具有自完善、自调整、可融合特性的课程架构, 以保证课程设置具有更强的自身开放性与相互兼容性。提高课程更新和课程组合的灵活度, 以保证课程设置能够针对业界对人才的需求变化, 作出及时有效的调整。

数字化时代, 不仅出现手机出版、博客出版、网络游戏、网络杂志、网络广告、影视出版、动漫等多种出版形式, 而且传统出版物内容信息的数字化过程也可纳入数字出版的范畴。传统出版教育显然不能囊括数字出版的新技术形式和内容范畴。编辑出版专业应相应设置网络编辑出版、手机编辑出版、网页制作、图文编辑与排版 (飞腾) 、数字影音制作、数码图像处理、动漫游戏、版权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书业电子商务、图书营销与市场推广等新型课程, 以培养既懂多种媒体编辑出版、又懂市场营销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实践教学人员要强化实战性。

在数字化趋势下, 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师队伍普遍面临知识重构、能力再造的任务。以往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编辑出版专业教师, 都需要突破自己的专业局限, 需要建立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思维观, 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锻造较为立体化的实践能力。

编辑出版专业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建设一支既懂编辑出版理论, 又熟悉实践业务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2) “走出去”是指选派一些教师到编辑出版部门实习, 在实际工作中熟悉编辑出版业务, 了解编辑出版动态, 结合典型案例开展教学活动, 使之成为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家。“请进来”是指聘请全国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管理者、从业者来校讲授相关实验实践课程, 可实施“校内教师+校外技师”的双师型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设施要注重融合性。

数字化趋势下, 内容融合、终端融合、技术融合等已促使编辑出版工作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编辑方式从单一的线性编辑扩展为多媒体的非线性编辑。要培养复合型编辑出版专业人才, 就需要具备多元化、综合性的教学设施。

当前, 实验中心的建设重点应将过去独立分散的传统实验室, 过渡到以媒介融合为导向的教学与科研功能的开发与利用上。实验中心应形成涵盖平面媒体、电子媒体、数字媒体的编辑出版整体系统。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或实践成为大系统中的一个单元, 每个单元都可以充分调用各个实验室的资源, 各个单元之间也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流程的衔接, 从而为培养数字化时代的编辑出版专业人才提供充分的条件。在这样的实验平台上, 不仅能完成传统报刊书籍的编辑装帧设计等, 还能完成数字多媒体如动画、游戏的创意设计、非线性编辑等。

实验教学方法要鼓励创新性。

数字化时代, 需要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方法, 以生为本, 注重实验创新过程, 建构开放式、探究式、任务驱动型的实验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协作、探究学习, 由验证型实验发展为自主、探究型实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 进行创新型实践。尝试进一步打破课堂教学平台与实验教学平台的界限, 使编辑出版实务课程的日常教学, 在仿真的媒体环境中进行, 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

密苏里新闻学院编辑出版教学注重开放创新性的方法值得借鉴, 即把编辑教学课堂和媒体实验编辑部、教授办公室整合在一处。密苏里新闻学院创办报纸、电视台、电台、杂志、网站等媒体, 为编辑出版教学提供了实验基地。教师担当编辑工作, 学生直接参与编辑出版工作流程, 他们的第一个错误是在实验基地犯的。教编辑课的Daryl Moen教授说:“我教授的版面设计课程不是实验室的课程, 美国大部分新闻学院都是在实验室里上这门课, 学生坐在计算机前设计版面给老师看。而我们的学生是在编辑部里练习, 为真正的报纸设计版面, 因此有什么错误就会显现出来。” (3)

注释

1[1]南长森:《数字传媒语境下编辑出版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出版发行研究》, 2007 (7) 。

2[2]李建伟:《全球化背景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四个导向》, 《编辑之友》, 2006 (1) 。

出版社编辑专业简历 第5篇

姓 名:大学生个人简历网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88年6月

工作经验: 应届毕业生

毕业年月: 7月

最高学历: 硕士

毕业学院: 三峡大学

所修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

居 住 地: 湖北省 宜昌市 西陵区

籍 贯: 河南省 焦作市 孟州市

求职概况 / 求职意向

职位类型: 全职

期望月薪: 面议

期望地点: 河南省 郑州市 金水区,北京市 市辖区 朝阳区,浙江省 杭州市 朝阳区

期望职位: 行政助理 文秘 出版社编辑

意向概述: 希望从事行政类或出版编辑类的工作。

教育经历

时间 院校 专业 学历

9月 - 206月 三峡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 硕士

工作经历/社会实践经历

时间 工作单位 职务

9月 - 10月 三峡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办公室助理

校内奖励

获得时间 获得奖项 学校

2010月 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文学与传媒学院

校内职务

担任时间 职务名称 学校

209月 - 年6月 文学与传媒学院第四党支部宣传委员 文学与传媒学院

自我评价

本科阶段普及了知识的广度、研究生阶段拓展了知识的深度,学习能力较强; 担任研究生工作部办公室助理期间丰富了实践经验,锻炼了与人处事能力,处理日常事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较强; 对自己认定的`事情过于执着、不善于展示才能、且稍显自卑等,有待改善。

项目课题负责人

课题负责人:三峡大学2010年研究生创新基金课题“现代汉语副词个例的多维考察” (项目编号:2010CX062) 现已公开发表论文3篇,完成结题。

英语、计算机水平

英语:CET-6,477; 计算机国家二级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手 机:

编辑出版学专业 第6篇

关键词:“6+1”协同创新;编辑出版学;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

作为地方教学型本科高校,我校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用”合作办学之路,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地方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媒体行业人才市场需求相衔接的问题;建成了与地方媒体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省内唯一省级特色专业。

一、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编辑出版学属于文学学科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其人才培养应具有应用性与复合型特征。截至2011年4月,全国共有47所高校招收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生,其中,8所为教育部直属高校,39所为地方高校。通过走访调研、查询教育部阳光招生网[1],对比分析这47所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定位与目标,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不同特点。

研究型大学强调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具有创新精神、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以武汉大学为例,培养适应现代出版产业发展要求,具备先进的文化产业经营理念和市场意识,掌握系统的编辑出版学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广博的科学与文化知识,能适应出版业市场化、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趋势的高级专门人才。

教学研究型大学则重在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如中国传媒大学,主要培养目光敏锐、创意新颖的数字时代的新媒体编辑、记者以及新闻从业者,为转型中的中国媒体产业输送具有新时代新技术特点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教学型大学则以岗位实践能力培养为主,重点培养应用型的编辑与出版发行等人才。如北京印刷学院,主要培养掌握编辑出版、语言文化、经济管理等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书刊编辑策划、出版经营管理、出版物市场营销、出版新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在出版单位、发行部门、新闻机构等从事编辑策划、出版管理、发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作为地方教学型高校,我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紧紧围绕地方新闻出版产业特点和发展需要,联系地方行业媒体协同办学,着力培养编辑出版学专业理论基础全面、专业技能突出、职业品格优良,能在报刊、书籍出版、新闻宣传等部门,从事一线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近年来,突出网络编辑人才培养比重。

二、“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即在专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高校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网站、印刷厂、书店”协同运行模式(如图1)。这一模式与新闻出版行业采、编、印、发运行模式紧密结合,高校与其他协同主体间可以进行调整,相互融合,以满足高校专业教学和企业用人需求。打破关门办学的瓶颈,与新闻出版产业、行业、企业密切合作,解决了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相衔接的问题,以确保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004年以来,我校先后与省内9家报社、2家期刊社、3家出版社以及2家民营出版公司、3家网站、4个印刷厂、6家新华书店等29家媒体、企业签署了实践教学合作协议,聘请这些媒体、企业的老总和技术管理专家作为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与兼职教授,逐步形成了“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这一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图1 “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示意图

一是“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集中体现了“产、学、研、用”思想的精髓。高校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网站、印刷厂、书店”6个协同主体紧密合作,突破高校人才培养关门办学局面。通过引入行业技术、人才、市场优势,整合资源,形成了编辑学、出版学、新闻学、传播学、管理学、计算机、艺术学等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多技术集成、多单位协同的立体辐射式合作专业建设模式。

二是“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实现了高校与协同主体间的深度融合。各协同主体可以结合行业、企业优势与特色,针对行业发展需求和技术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教学内容的改革、“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与高校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合作,为培养新时期多媒体数字化行业发展急需的应用性复合型专业人才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三是“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模式,有利于高校与协同主体间协调发展。一方面,根据协同主体提供的市场变化、行业发展、技术更新、人才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保证了专业教学的针对性与应用性;另一方面,把行业人才市场的短期性和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效地结合起来,既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又可以满足行业企业当前对人才的需求与咨询服务的要求,促进行业企业与高校专业建设双向健康发展。

三、“6+1”协同创新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实践

1.“6+1”协同创新,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方式

在多年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过程中,我们探索建立了“教室与岗位协同、教师与导师协同、学生与员工协同、作业与作品协同”的双岗位、双教师、双身份、双成果的“四双”机制,实现了由传统单一灌输式向开放式、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室与岗位协同是指在教室里完成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专业技能的训练、岗位实习则在校内外产业基地群现场完成。

教师与导师协同是指实行企业和学校“双导师”制,协同承担教学实训任务。通过建立媒体专家资源库,选择企业导师与校内专业教师协同指导学生岗位技能训练,形成了校企互派,双向兼职;校企互动,共育“双师型”骨干教师的机制。

学生与员工协同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以学生身份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以行业企业员工的身份,明确行业企业员工的岗位职责,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充分体验行业企业员工的角色与感受。

作业与作品协同是指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按照行业企业岗位工作要求在实践中“做中学、学中做”。在学校写1篇新闻报道、编辑1张报纸、策划1本图书,在企业中参与1篇报道的专访、1个栏目的策划、1个网页的制作、1套丛书的发行、1个印刷周期的全程实做。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完成了岗位工作任务,缩短了课堂与就业岗位的距离。

2.“6+1”协同创新,构建了编辑出版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通过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网站、印刷厂、书店”协同合作,组织行业专家和学者共同分析本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的关系,逐渐形成了“校内实践课程学习、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校外学科竞赛活动”阶梯式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通过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网站、印刷厂、书店”建立校内外产学基地群平台,形成了“课内课外协同,高校与企业协同,仿真与全真协同”的实践教学模式。

校内外产业基地群[2]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校内6个专业模拟实训室、1个学生创办的报社以及4个媒体工作室;二是与校内《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合作建设的实践教学基地;三是29个校外“报、刊、社、网、厂、店”等实践教学基地。

校内6个专业模拟实训室、1个学生《零距离》报社、4个媒体工作室,按照企业对人才规格与质量要求建设,为专业教学提供了仿真模拟训练基地。

我校《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学报编辑部和院报编辑部每学期承担20人次,人均60学时的实训任务,是校内真实的行业环境。

而省内29家媒体、行业、企业单位,能在学校计划的实习时间内,提供一定数量的职业岗位,优秀学生可直接就业。

图2 编辑出版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示意图

“6+1”协同模式实现了实践教学由基础认识、综合训练(在校内实训室、媒体工作室完成),到实际应用(在校内实践基地完成)再到顶岗预就业(在校外协作实践教学基地完成)3个层次的实践教学设计,缩短了学生岗位适应期,保证学生零距离就业。

3. “6+1”协同创新,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通过与协同主体合作,探索实行了与行业企业“协同制定培养方案、协同编写教材、协同指导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协同实施教学过程管理”方式,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辑出版学专业组建了由学科和媒体专家16人组成的专业教育教学指导与咨询委员会,通过对行业人才市场未来需求总体分析、人才岗位群能力的罗列分析,确立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核心能力,构建以产学合作培养方式为主,突出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0年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保证编辑出版学人才培养始终与媒体行业同步发展。

协同编写教材。校外专家结合学科前沿进展以及业界的最新动态,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研究行业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协同编写教材,及时将科研和生产中的内容融入或转化为教学内容。与行业专家协同编写《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选析》、《版式设计》等5部教材,其中两部获得省级优秀教材二等奖。

协同指导毕业论文和专业设计。一是校外导师从行业发展、研究热点等提供毕业论文选题,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二是校外导师与校内教师协同指导学生专业设计,即由学生独立完成一张八开报纸的创意、采写、编辑、设计、制作的完整流程,由“双导师”从专业知识、行业需求等不同角度加以指导。

协同实施教学过程管理。主要是指实习、实训时,由校内一名专任教师带队,由2-3名企业教师指导,校企双方共同评价实习质量,教师同时接受学生的评价。在校企互派过程中,严格聘任制度,明确教学和工作要求,制定相应的任务、工作待遇、年度目标考核办法等。

四、“6+1”协同创新,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专业建设成效明显。2011年7月,编辑出版学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特色专业;2012年5月,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学团队被省教育厅评为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为80%;建设了1门省级精品课、4门省级优秀课,出版教材及专著14部;先后完成国家级、省级教科研项目50余项,在《教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期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82篇,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协同研发的《报刊编辑技术》等4项网络教学课件先后获得省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与此相关,2009年9月获教育部、国家语委授予的“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称号。

人才培养初见成效。3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2.7%,专业对口率为86%。学生发表文章400余篇;自主办报《零距离》,出版57期;学生获得“全国网络编辑技能大赛”、“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全国高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奖项,累计80余人次。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阳光高考网. http://gaokao.chsi.com.cn/.

[2] 陈少志,于巍.地方院校编辑出版学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

[本文为2012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地方高校文学跨类专业群综合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

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第7篇

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缺陷的原因分析

就业能力指普通高校中的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 通过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获得并保持在工作中所必须具有的综合能力及心理特征 (2) 。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中国编辑出版专业的高等教育, 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法, 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理论型教学模式上, 致使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 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学科基础先天不足。目前, 不少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往往是由某一母体专业课程加上有关编辑出版课程杂糅而成的。而且, 由于母体专业的不同, 所设立的编辑出版专业也就或多或少地带上了母体专业的烙印, 这对编辑出版专业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如设在文学院的编辑出版专业, 偏重于文学、文艺学、语言学等方面的课程;设在图书馆系的, 偏重于图书学、文献学、流通学等方面的课程;设在新闻学院的, 偏重于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方面的课程。

课程设置不科学。由于历史、现实等原因, 编辑出版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大多优先考虑理论文化类课程, 真正的专业课特别是专业实践技能课并不多, 而且专业课中又有许多理论型课程, 如“编辑学概论”、“出版学概论”、“期刊编辑学概论”等“概论”类课程。各高校所开设的课程、每门课程课时的多少, 大多只能由院系视已有的师资力量和设备条件而定, 有着相当大的随意性。另外, 目前编辑出版专业的教材总体而言距实际需求还有相当的距离, 重理论知识的阐述而轻实践技能的指导, 与出版业的现状和发展脱节比较严重。

师资队伍薄弱。由于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是从相近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图书馆学等专业转岗而来, 多数不熟悉编辑出版工作, 不仅缺乏编辑出版的业务实践经验, 而且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在这样的师资条件下, 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也很难提高。

缺少实践经验。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目前高等院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差, 实践经验也不足, 无法很快适应职业人的要求, 无形中就与企业形成了“就业鸿沟”。造成学生缺少实践经验的原因主要有:第一,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训练记忆的讲授式, 教师在黑板上讲理论, 学生在下面记笔记, 死板教条。学生学到的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 动手能力差。第二, 我国目前教育评价制度仍以书面考试为主, 这就势必使学生只关心课堂笔记和死背书本, 缺乏对自己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第三, 多数高校教师并未受过专业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在讲授理论、指导学生实践等方面缺乏职业技能,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效果不好。

心理素质缺陷。随着竞争机制被全面引入职业社会, “双向选择”所营造的竞争只遵循一个原则:优胜劣汰, 这就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一些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却令人担忧。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 强调个人本位;自我意识膨胀, 生活行为失范;生活追求新潮, 安逸享乐;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我, 自我评价偏高, 而遇到挫折与失败时就会产生失败感或焦虑的情绪而低估自己甚至自我否定;对自己在社会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和应承担的义务认识不够, 渐渐表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 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

如何提高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三加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出版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既要掌握出版领域的专业知识, 又要学习其他相关专业知识, 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出版编辑人才所必备的条件。国内有学者提出了“三加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宽基础、精专业的编辑出版人才。为了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编辑人才的要求, 高校可以在现有学科、专业基础上进行培养编辑人才的“三加一”培养模式, 即本科前三年的课程可以学习中文、数学、计算机、英语等专业的课程, 第四年重点对编辑班学生的相关编辑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和相关的技能训练。

课程设置科学化。为培养更多适合实践要求的有用人才, 我们必须重建现有的课程体系, 减少“概论”类课程, 增加专业类课程, 如图书、期刊、报纸、网络编辑实务, 选题策划、市场营销、畅销书特征分析、校对印刷实务、版权贸易与出版物管理等。同时, 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采取情景模拟的互动教学方式, 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受与实践能力。例如由学生扮演出版社编辑、总编辑或社长、作者等模拟某一选题策划的全过程, 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体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

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无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所以我们必须着重加强对编辑出版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投入, 如组织其出国进修、到企业培训等, 使教师熟悉出版工作规律, 不断丰富实践经验, 注意研究出版动态, 总结典型案例, 积累信息资料, 努力成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家。教师与编辑身份的重合, 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编辑学教师的魅力, 也会加大学生对其授课内容的信服度, 从而获得显著的教学成效。

丰富实践经验。首先要加强实践性教学。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实践育人意识, 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合理制订实践教学方案,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岗位需求为依据, 以传统实践课程为突破口, 以西方及国内先进地区的实践教育经验为参照, 全面提高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其次要建立编辑出版实践基地。企业无疑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最好平台, 所以学校应该着重同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建立实践基地, 实现“校、企、生”三赢。最后要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教学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指标, 以质量标准来预测、考查、追踪、控制各种因素的优化过程, 使其达到最佳。学校应根据目前实施的学分制管理办法, 对生产劳动、专业劳动、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都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 并把要求和规定编入到实习大纲中, 分发到学生手中, 使学生明确相关评价标准的重要性和实施细则。

提高心理素质, 完善性格习惯。“习惯练就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好的习惯和性格对人有着极大的积极的影响力。现代社会, 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情商的塑造和培养上, 认为情商较智商能够更大程度地左右人们的成功。因此, 大学生应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重培养沉稳、果断、正直、诚实的优良品德, 养成独立思考、雷厉风行、乐观进取的个人作风, 这些性格品质对今后的求职乃至事业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结语

在出版产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 出版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 高校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 又要遵循出版产业发展的规律。如何培养适应出版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社会、行业、高校面临的共同课题, 只有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 改进和创新培养模式,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 才能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编辑出版人才。

摘要:编辑出版学学历教育已走过20年辉煌的历程, 为文化产业输送了大量有用人才。但最近几年, 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却不同程度地遭到了出版单位的冷遇, 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到底有多大差距?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存在哪些缺陷, 又该如何提高?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以期帮助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提高竞争力。

关键词:编辑出版,就业能力,就业困难

参考文献

[1].腾跃民:《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编辑学刊》, 2006 (5) 。

[2].王鉴:《实践教学论》, 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3].赵泓:《数字时代编辑出版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中国编辑》, 2007 (2) 。

[4].王和平:《从传播看编辑出版学学科名称的不合理性——兼论“大编辑”、“大出版”观念的树立》, 《出版发行研究》, 2009 (8) 。

浅谈加强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学科建设 第8篇

20世纪80年代, 编辑出版专业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悄然试办, 如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创办了本科或双学位教育。如今, 全国有近百所高校开设了编辑出版或类似专业, 从本科、硕士到博士, 总体上形成了多专业层次、多规格渠道的格局。然而与我国迅速发展的出版业却没有使编辑出版专业红火起来, 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时陷入了困境, 这说明编辑出版专业的教育与出版业的需求脱节已是不争的事实, 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压力。

一是从用人单位的反映中我们不难看出, 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存在所学知识与实际操作衔接不上的问题, 学科的发展有自身的逻辑, 但最终还是通过人才培养来检验。飞速发展的出版业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 而刚刚走出高等学府的“高学历”人才却往往无人问津, 很多出版社在招聘时很少录用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另一方面, 对编辑出版专业信任危机不仅仅来自出版业, 很多在读的学生对本专业也不看好。因此, 编辑出版教育与行业实际的脱离, 使编辑出版学科发展遇到了瓶颈, 如果高校编辑出版教育不设法摆脱目前的困境, 恶性循环在所难免。

二是从各高等学校的教育来看, 目前编辑出版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定位以及教材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其中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学科定位一直模糊不清。虽然经过了多年发展, 我国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至今仍未调整到位, 而且很难预期在未来会有实质性的进展。由于学科定位不明, 因此在教材选用、课程设置、师资调配等方面, 各高校之间存在个体的普遍差异, 良莠不齐, 自行其是, 难以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学科定位模糊, 办学思路不清楚的情况在高校中具有普遍性。我国目前编辑出版专业的师资力量极其薄弱, 尤其缺乏研究能力强且具备编辑出版从业经验的专业教师, 现有教师对编辑出版实务很不了解, 而一些具有较高人文修养的年轻学者又不愿涉足编辑出版这一新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 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材情况也不容乐观。各高校课程设置实践类的课程远远没有形成科学和系统的课程体系, 多数高校开设的编辑出版教育办学层次流于形式化, 也缺少适合人才分级培养的师资与教材。

二、加强学科建设

1、教育培养要多元化

高校编制的师资力量是学科特色建设的灵魂, 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作为以适用性和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师资, 就其大体情况来说还存在数量不足、高水平师资有待充实的问题。师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必须要有宏观的长远的目标规划, 应当立足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一是将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优秀硕士、博士生列为专业师资培养对象;二是将新闻学、传媒学、汉语言文学、信息管理学等学科优秀教师聘为兼职教师;三是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资深编辑、记者担任编辑出版专业学科兼职教授。

2、要培养“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 随着高校生就业岗位趋向越来越不稳定以及就业与所学专业相去甚远等客观现实的存在, 决定了高校编辑要“以人为本, 适应需求”, 坚定不移地走改革之路, 也是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应有选择。在人才培养输送的育培养的方向上, 要由传统的教育型向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转变。在人才素质的培养上, 要由精通某一环节的所谓专业性人才向基本具备业务一条龙能力的所谓“通才”的培养目标转变。总之, 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潜质兼具有相关知识及相应的商业意识这样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应当成为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3、选择教材要实用

高校编辑的教程、教材的取舍和选择是高素质编辑人才培养的关键。国内高校设立的编辑出版学专业, 因其课程设置的重点和倾向不同, 其人才培养的水平类型、质量层次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强调实用性就是要求编辑出版专业课程设置要贴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贴近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 适应竞争和发展, 贴近时代的变迁特点。重点是要优化教材结构, 在教材设置的实用性上下功夫。第一, 应该尽量减少普修课, 除大学英语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课程外, 其余的科目, 如政教方面的课程可合为一门综合课程, 而理科类专业学科课程可以取消;第二, 要精心设置核心课程, 加大图书发行学、编辑学、信息学、出版学、传播学、营销学等课程的份量, 致力形成课程特色乃至专业教育的影响力;第三, 要加大跨学科选修课程的设置力度, 尤其要在相应的学段, 通过学分杠杆的调节, 强化学生文史哲课程及法学、经济学等人文基础知识的功底。这样, 学生经过数年深造, 在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同时, 具有较为宽泛的涉猎, 可大大增强他们走向社会的适应性和创业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严秀蓉:《浅谈高校编辑出版人才创新精神的培养》, 《短论荟萃》。

编辑出版学专业 第9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编辑出版学,实践教学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媒介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1]已经出现,各类型媒介在资源、信息、技术以及平台等领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融合。书刊、网络、广电等媒体内容互生,资源共享,媒介融合已然由概念的讨论物化为实质的存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在为人们提供全新信息内容体验的同时也给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了巨大挑战。编辑出版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毕业生将是未来出版产业的主要从业者。面对媒介融合时代的挑战和当前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从业挑战,综合提升编辑出版学人才质量培养,值得我们深思。

一、媒介融合对未来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的要求

自20世纪80年代国外新闻出版领域出现大规模并购开始,出版媒介融合现象已经出现。维亚康姆、新闻集团、贝塔斯曼等通过重重并购至今已经成长为集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等全媒体业务为一体的大型全球传媒巨头。报纸、杂志、图书、影视、网络之间共享内容资源,彼此接力,供应的跨媒体、互动型出版已成为了常态,[2]对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大数据分析整合能力

融媒体信息时代,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的信息内容来源高度多样化,信息数据体量急剧增长。数据显示,全球数据量正以每年50%的速度迅速膨胀,当年信息总量的80%都是近两年内生产的。对于编辑从业人员而言,优质的选题信息可能出自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领域,也可能夹杂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纷繁复杂的碎片化信息里。编辑要从纷繁错乱、极其庞大的数据中筛选出有用信息,其大数据分析、整合能力不可或缺。

(二)多媒体运用能力

编辑出版从业人员除了掌握传统出版领域内的采、写、编、评等基本技能,编辑的综合媒介素养也需要相应的提升以应对报纸、广播、电视、数字出版、网络等媒体对信息内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综合需求。

二、当前编辑出版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理念陈旧

编辑出版学作为一门从实践中产生的学科,其知识内容大多来源于新闻出版一线。媒介融合时代已然来临,然而一些学校依然抱守传统出版时代理念,课程设置中规中矩,较少引入新的内容和出版实践,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最终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好,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时代要求。

(二)实践教学不足

传统编辑出版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新闻史等专业史学课程普遍开花,新闻理论等理论课程依次铺开,文学、语言学等基础课程在大一大二就进入教学序列。但是,作为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相关的出版实践课程,紧跟时代潮流的媒介融合类课程普遍开设较少,训练不足。

(三)“双能型”师资短缺

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先进媒介技术已经在新闻出版实践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既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又懂得相关媒介技术,熟悉相关出版实践的“双能型”师资的短缺。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师多是新闻、中文、传播、出版等关联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很少有教师同时精通媒介技术方面的知识,且大多数教师都是走出校门就走上讲台,理论知识素养较高,但缺乏相关行业从业经验。

(四)实验室建设滞后

为保证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开展,应对媒介融合时代的人才需要,编辑出版专业在实践教学设备方面即便是不能引领行业发展也要至少做到与行业发展衔接。然而由于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设备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且相关实验设备中的编辑、排版、印刷以及音视频处理系统价格昂贵,地方高校办学经费有限,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相关的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实验设备老旧、更新缓慢,相关新媒介技术难以进入实践教学课堂。

三、媒介融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一)更新理念,创新实践

编辑出版学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学科,我们需要紧跟时代,围绕行业需求来办学,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实践教学。传统的教师前面走,学生后面跟,一边演示、一边学习,老师布置任务,学生机械化完成的实践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热情。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使学生由被迫机械完成任务向积极主动接受、探索实践。

为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安徽科技学院根据编辑出版专业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以工作室的形式建立多种实践场所。根据专任教师专业特长结合现有实验设备,设立“星北世界”书装工作室、凤画工作室、“人文安科”报纸编辑室等7个工作室,各个工作室由专任教师指导,工作室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各个平台相互支持。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加入其中一个或多个工作室,这种基于个人兴趣爱好的工作室的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索的主动性。目前7个工作室共吸收编辑出版专业各年级学生87人,吸收其他专业31人,其中书装工作室和摄影工作室进驻学校创业科技园并实现盈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提升了综合实践能力,部分学生还能够每月获得300-500元不等的报酬。

(二)建构体系,突出特色

编辑出版学作为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传统的编辑出版专业以图书、报纸编辑实践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业界需求,为应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挑战,应当建构起与时代接轨、与业界同步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允许各个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办出特色。在适当保留传统书报刊编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以业界需求为导向,适当增加多媒体开发与应用、摄影摄像、音、视频编辑、数字出版、新媒体营销等切合时代需求的课程,使得学生在未来工作中不仅能够熟练从事传统编辑出版业务,也能够在融媒体环境中应对自如。

(三)强化师资,更新设备

师资是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主要执行者,而实验设备是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必要条件,此两者是提高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不断强化师资力量,紧跟行业前沿,及时更新设备,是未来编辑出版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安徽科技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在“安徽省高校振兴计划”“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等专项资金的支持下,通过不断选送优秀青年教师赴相关高校及新闻出版企业进修、挂职等方式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并逐步将业内先进的实验设备装配到位。

(四)拓宽路径,校企合作

媒介融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将更加多元化。因此,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上,需要在维系好原有新闻出版印刷单位等实习实践基地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学生实习实训路径,加强校企合作,逐步增加互联网、广告、公关、营销、影音类企业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J].中国记者,2005(09).

编辑出版学专业 第10篇

关于学科定位与学术创新

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科定位在我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科发展定位存在缺陷。1998年教育部修订本科专业目录, 在文学门新闻传播学类下设置四个本科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而教育部1997年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却只在文学门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设置两个二级学科新闻学和传播学。这样的学科定位是其他专业没有的, 其他专业都是本科专业设置个数小于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个数。如文学门下的中国语言文学类, 本科专业设置“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分语族) 、“古典文献”五个, 而研究生专业设置“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分语族)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八个二级学科。编辑出版专业在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二级学科设置上的倒置, 抑制了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发展和学术发展。如此以来, 我国培养的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只有本科生, 而没有研究生。我国也就只有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教育而没有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 为了弥补设置缺陷, 一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就在自己业已获得的不同学科专业 (如图书馆学、传播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 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自行设立与出版相关的研究方向, 招收研究生进行培养。较早设置编辑出版学研究方向的学校有河南大学、武汉大学等。目前, 被教育部认可和备案的出版学类研究生专业名称有两个:一是从属于管理学门类的“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一级学科中的“出版发行学”;二是从属于文学门类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中的“编辑出版学”。其中, 前者授管理学博士或硕士学位, 后者授文学博士或硕士学位。这一变通使得“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得到“正名”。由于目前绝大部分培养出版学本科生的高校尚没有与出版相关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所以这些高校也就不具备自主设立“出版学”研究生专业的资格。因此,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仍然是在不同的二级学科下以“借鸡下蛋”的方式培养出版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就目前我国“编辑出版学”这一本科专业名称而言, 也值得商榷。编辑、出版、图书发行三者研究成为一体, 可以直接用“出版学”来概括之。就专业定位而言, 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在“文学门类”下直接设立与“新闻传播学”平行的“出版学”一级学科, 授予本专业文学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二是在“管理学门类”下直接设立与“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等平行的“出版学”一级学科, 授予本专业管理学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三是将“出版学”定位为“新闻传播学”的二级学科, 授予本专业文学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四是将“出版学”定位为“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的二级学科, 授予本专业管理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五是在国家总体学科设置改革方案中的交叉学科门类中直接设置“出版学”学科, 根据各培养单位培养目标, 授予本专业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上述几种方案, 前两种对出版学的成长最为有利, 它给了出版学足够的发展空间, 能够完全按照出版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确立培养目标、组织课程体系等, 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的难度相对较大。第三种方案沿用了1998年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对“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定位, 它保证了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在专业定位上的连贯性, 是一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对容易通过的方案。第四种方案, 在2002年的研究生专业备案制度中曾得到教育部的认可, 而且由于本方案是在管理学科范畴内组织出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 授予的是管理学博士或硕士学位, 也得到了出版业界和学生的认可, 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案。而第五种方案依赖于我国下一次学科专业设置的改革。根据有关会议讨论或考查被选方案, 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将有可能进行较大的变革。但具体改革方案出台还有待时日。

总体而论, 我国关于出版学专业的学科设置不尽合理, 没有系统化的从学士到硕士、博士的学历学位教育, 未能为出版学的学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 导致在我国出版业快速发展繁荣的情况下, 出版学学术创新未能实现足够发展。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开设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学校有45所, 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这些学校有的是专业高校、综合性大学, 有的是理工科院校、师范院校或其他类型的院校。就编辑出版专业隶属的院系而言, 有的学校设在新闻学系或传播学系, 有的设在管理系, 有的设在中文系、科学技术系, 甚至有的设在艺术系和少数民族语言系。每一所院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科背景也都大不相同, 而恰恰是这些多样化的特色, 使编辑出版专业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编辑出版的实践需要与工作特点, 编辑出版学培养是知晓各学科知识、具有广博知识素养的“杂家”, 而不是某个知识领域的专家。关于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 现在许多学校都是这样一种培养模式, 即:学生大一入学先在其他院系如历史系、哲学系、中文系、英语系等学习, 两年以后择优选拔有编辑出版专业志向的学生, 再加强编辑出版专业知识的学习, 毕业时拿两个学位。这样做, 学生毕业时不仅可以避免缺乏其他专业背景知识的劣势, 同时增加就业的能力。是否还有更好的培养模式, 应该引起高校管理者与高等教育研究者重视。

关于教学计划的骨干课程设置原则

政治原则。编辑出版事业不仅有很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 而且有很重要的政治功能和管理功能。在设置本专业骨干课程时, 要注重政治原则的贯彻, 要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着眼, 从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出发, 落实人才战略的基本要求。

实践原则。编辑出版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 设置骨干课程一定要贴近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编辑出版工作的实际, 不能因师设课、因人设课, 更不能过多开设空洞无物缺乏联系实际的课程。

分层次原则。在坚持专业导向、学科定位的前提下, 分层次设置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骨干课程。大致可以分为:第一层次是公共基础课程、第二层次是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层次是专业方向课程。第一层次开设有政治、语言文学、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等方面的公共课程, 可以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同学习;第二层次开设出版学原理、编辑学概论、书刊发行学、选题策划学、编辑出版史、书刊编辑的理论与实务、现代出版技术、出版法规与职业道德、出版经营管理、版权与图书贸易等。第三个层次课程设置可以根据不同学校本专业的侧重点设置不同的课程, 作为专业方向课程, 如:以编辑为重点的, 要加重文化知识、语言修辞和必要的古文等课程;以培养发行人员为重点的, 要突出营销、市场调查、图书宣传和广告等课程;以培养经营管理为重点的, 要注重成本核算、企业管理、人才管理等课程。

目前, 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课程大致也依据以上原则来设置。当然, 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外, 各高校也十分注重实践环节、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一般情况下, 大多数学校会给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安排20周左右的专业实践:包括编辑业务和出版业务方面的初级实习与毕业实习等。比如, 在学习市场营销等课程的时候, 不仅要学习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 还要在课余时间做一些图书的市场调查, 写出市场调查报告, 并适时总结。有些同学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的时间到报社、期刊社和出版社实习, 从采写、组稿、校对等基本工作做起, 慢慢积累自己的编辑经验。甚至有的同学还参与出版社的选题策划活动, 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阿长:《关于编辑出版专业》, [DB/OL], http://bj2.netsh.com/bbs/73490/messages/1496.html.

[2].邵益文:《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需要总结和提高》, 《出版科学》, 2005 (5) 。

[3].萧东发、杨琳:《出版产业变革呼唤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大学出版》, 2005 (3) 。

[4].方卿:《关于我国出版专业高等教育定位的思考》, 《出版发行研究》, 2006 (4) 。

编辑出版学专业 第11篇

关键词:编辑出版专业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1)03-0057-03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当前社会普遍的问题,编辑出版专业概莫能外,就业也面临尴尬。毕业生不同程度地遭到了出版单位的冷遇,一项由北京大学开展的调查发现,被调查的164家出版单位中,明确表示需要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的只有15%。报纸、期刊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出现这种艰难处境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编辑出版教育与行业实际的脱离,而造成脱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模式的偏差和不足。笔者认为,实施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是解决目前编辑出版学生就业难的一条有效途径,非常迫切,也非常必要。

1、编辑出版专业实施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说过:“现代大学的理念可以归结为:首先是创造知识:第二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并服务社会。”大学生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所以大学专业的设置及培养模式应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的目标就是为新闻出版业服务,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的要求。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是单一的,国家统一分配,这种机制使得大学生在学校里只需要学习理论知识,进入工作单位后再由用人单位进行岗位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市场经济时代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市场环境下的单位已不再为培训大学生员工付出费用和时间,它们需要的是立刻产生利润,与此同时,员工间也逐渐形成竞争和淘汰机制,让缺乏工作技能和职场锻炼的大学毕业生处于竞争劣势。时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改变原有的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与社会、市场紧密结合的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

实施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就业力,从根本上缓解本专业就业难的问题。所谓就业力,是指大学生能够找到、能够适应工作的一种综合能力,包含就业能力、求职能力以及学习适应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课题教学和理论探讨,学生死记书本,很少接触社会实际,不善于解决现实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力偏弱,导致就业单位对高校毕业生不满意,不愿意为之提供工作岗位。增强学生就业力,需要实施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

编辑出版专业不同于数学、文学等基础理论专业,它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重点着眼于能力提高的实践教学。现有的教学模式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法,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理论型模式上,这让编辑出版专业等同于其他纯理论的基础学科,混淆了编辑出版的专业特色,违背了专业设置的稀缺性和专有性,影响了学科的理念创新、学术创新,最终妨碍了编辑出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维持专业特色,保持学科发展,需要实施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

2、编辑出版专业实施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实践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遵循的是“术先学后”的基本学科规律,这种方式存在一个先天不足:滞后性。社会实践的发展往往要大幅领先于学科的发展。

编辑出版行业的人才需求与高校编辑出版学科出现错位,而就业难的现状就是错位的结果。同时,就业难、学科发展受阻的现状也给高校编辑出版学的教师、研究者甚至学生敲响了警钟,产生了改变的动力。从教师到学生都有改变现有教学模式的愿望,为新的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与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相结合,必然产生极佳的学习效果。

此外,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实施就业导向型的教学模式还有一个极好的“自然”环境。那就是大学出版社的存在。目前,我国开设编辑出版專业的60多所高校中,绝大多数都有大学出版社,这些大学出版社的存在为编辑出版专业实行就业导向型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利用这个平台,通过就业导向型教学,学生在出版社可以锻炼能力,甚至解决就业;出版社可以发现人才,接受学科理论的指导,专业和实践、学校和出版社实现双赢。

3、编辑出版专业实施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内容

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最本质的不同在于对实践和专业能力的重视,既要基础理论的教育,更要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编辑出版专业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是高校教育面对现实、充分融入社会的一次探索,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变革和创新。

3.1改革课程体系,突出能力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编辑出版专业在不同高校存在巨大差异。课程杂乱、定位混乱的现象比较突出,学校或院系的原有学科、既有师资力量和设备等因素都在影响、制约着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设置。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编辑出版专业隶属于文学院,学生在前两年学习的多是文学、文艺学、语言学方面的课程,基本没有接触到专业课程,专业意识淡薄,实践能力更无从谈起。所以,实施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需要改革课程体系,突出能力模块的课程。首先,要保证一定数量的根基性基础课程,夯实功底。可以用必修、限定选修、自由选修、素质选修等多种方式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汉语言和文学方面的课程。其次,要根据能力模块设置核心课程。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要求根据社会和岗位的需要培养人才,对岗位能力的要求是设置课程的重要依据。编辑出版专业,顾名思义,是“编辑”和“出版”的相加,因此应具备两方面能力:作为一般出版物的编辑要求的文字加工能力,掌握一定的市场营销知识和技能的出版发行与策划能力。基于此,编辑出版专业的能力模块和核心课程内容如表1。

这些核心课程是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的集合,避免了专讲理论的弊端,教学内容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专业能力的培养放在中心位置,突出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的特征。

3.2引进业界人才,改善师资力量

编辑出版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只能使教学流予书本理论。一个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师最好有一定的编辑出版经历和体悟,并尽可能地对国内外出版界有着宽广的了解和认识,并能积极利用互联网、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先进设备来开展实践性教学。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教师是刚从学校走出来的硕士、博士或从相关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转过来的,缺乏对编辑出版的感性认识,容易让课程学院化,空白无力。面对这种现实,实施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就必须改善师资加量,可以通过聘用、兼职等多种形式引进行业内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业务骨干和

nlc202309032223

高级的管理人才,加大师资中的实践型教师比重,此外还可以创造条件让教师到出版单位进行实践,努力让课程理论与实际结合。

3.3加大实践教学,创建业界平台

实行实践环节教学,是增强学生业界适应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检验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效果的一个试验途径。这是一个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以广西师范大学2009级编辑出版专业为例,课程结构大致可划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实习课三大板块,其中实践实习仅占总课时10%左右,还包括毕业论文写作,真正实践的课时极少,大部分靠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找单位兼职锻炼,实践的效果可想而知。情况与实践性极强的编辑出版专业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实施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就必须做出改变,重视校外实践、业界培训。应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加大实践、实习教学的比重。在校内鼓励学生利用现有条件自办校园媒体,把自办的杂志、报纸当做试验田,检验自身的能力。要积极与本校的出版社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邀请出版社的工作人员进行讲座、授课,派出教师进修,参加图书编辑出版的相关工作,带领学生参观、实习,将其打造为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和业界交流、过渡的平台,成为稳定的实习、培养基地。此外,还可以借鉴美国的社校合作模式,即学校提供场所、设备、师资,出版界提供资金或师资来合作办学。目前我国已有一些高校也在尝试,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的编辑出版专业都与当地的出版社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3.4拉开教育层次,发展专业硕士学位

前面谈及编辑出版专业教育与社会现实的错位是造成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而这種错位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教育层次上的问题。一边是出版行业在“人世”后快速发展,急需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另一边是编辑出版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工作难求。普通本科学生在高校扩招后,在传统的编辑出版领域内的就业趋于饱和,但高端的人才相对紧缺。发展编辑出版专业硕士学位是解决就业难问题、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好办法。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以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这正好契合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专业硕士的学制一般为两年,在有相当理论基础之上,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就业实践类课程。可试行“双导师制”的培养方法,学校里的导师负责基础学习环节,校外的业界导师负责实践环节,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高级应用型人才,才符合出版业飞快发展和日益变革的趋势。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经批准设置出版专业硕士学位,这也证明国家对出版业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视。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探索并找到解决高校编辑出版专业遇到的困难,对于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只要努力,允许摸索,勇于实践,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将是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路径选择。

传统编辑逆袭数字出版编辑 第12篇

数字出版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 一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 (或学科) 知识背景的复合;二是指其专业背景与实践活动中习得的跨学科知识能力的复合。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特征一是基础宽厚、知识面广;二是知识的交融性, 其能力特征为能力的综合性及创新性。[1]

传统编辑蜕变成为数字出版编辑能力要求, 例如基本编辑业务能力、IT技术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

1 基本编辑业务能力

数字出版编辑应该具有敏感的信息感知能力。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各类纷繁芜杂的信息充斥我们身边, 面对海量的信息, 编辑人应该具备敏感和悉心捕捉、选择、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 将来自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转化为选题策划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形成满足市场需求的优秀选题。传统编辑通常会通过书店、卖场, 出版期刊或者报纸, 身边的社会资源来开掘选题, 其挖掘信息的面较窄, 缺乏深度, 而数字出版时代的编辑, 可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 网络、电视、报纸、期刊等, 尤其是互联网, 为他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 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更为便捷, 信息分析技术更加准确、科学。但编辑面对芜杂的信息, 要练就火眼真睛, 辨别、检索、筛选合理选题的信息, 既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又具备强大的信息阅读筛选能力。编辑是社会正确舆论及出版物的把关者, 有责任有义务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识别和判断, 以将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给读者, 这是出版人的使命所在。

传统出版编辑是选题策划的主要提出者、执行者和实现者, 而在数字化背景下, 对编辑的选题策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维方式应从平面走向立体, 思考对象应从纸质图书走向网络电子音像等多种媒体。传统编辑选题策划往往从纸质媒介出发, 考虑平面构图、纸张规格、图书开本大小、印刷等, 而数字出版编辑则要考虑发布终端形式、关键词的检索和标引、内容的交互设计等, 利用IT技术管理内容、设计呈现形式、互动交流等, 让内容更加丰富, 吸引力更强。

2 协调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不断增强

互联网信息技术使得人与人之间联系和沟通的渠道越来越方便、快捷, 因而对优质的出版资源的追逐也就很容易能够突破地域和时间局限, 这一点最为明显的就是许多出版社能够联系到国外很多出版企业, 甚至是作者来制作优质内容。与作者、读者及其他出版单位的交流沟通是实现选题策划意图, 宣传推广图书产品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够带来极大的效益。笔者所在出版社的数字出版部门, 要求每位编辑都要参与产品的开发及售后服务, 通过各种平台, 如微博、微信、电话、论坛等, 来与读者、作者交流, 联络感情, 争取优质选题资源, 为读者、作者做好服务工作。

数字出版技术日新月异, 前几年流行阅读器, 现在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 阅读越来越个性化, 那么编辑还在用较为原始的手机, 哪有该如何才能够体会到图书类App的技术特点及其优势等, 这就说明编辑要了解数字出版发展动态、数字出版技术与产品, 学习和利用网络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数字出版潮流的弄潮儿。

必要的外语能力。我国出版业正在跨出国界, 走向世界, 参与中外出版交流、出版贸易活动以及版权交易也日渐频繁。几个著名的国际书展, 如法兰克福书展, 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出版界同仁参与, 在这其中编辑如果能够通晓一两门外语, 交流沟通会更加方便。

3 IT技术能力

数字出版涉及计算机技术、图形图像的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 这就需要数字出版编辑能掌握一定的IT技术, 计算机相关知识是其必备的知识储备, 因此掌握办公自动化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站编辑及维护等相关知识。数字出版编辑玩得转图像图形处理, 写得了程序, 建得好网页, 开发得了数据库, 懂得交互设计, 会研发App应用, 玩得转内容安全传播技术。

现在苹果公司开发了一些应用程序, 帮助作者来开发属于个人的图书产品并在Apple store上售卖。这种自主出版的模式, 越来越引起各大出版单位的重视, 一旦作者能够直接与渠道商形成默契, 这必将绕开出版单位, 编辑们也会失去其生存的土壤。虽然当下, 在我国出版物的编印发受到严格的管理限制, 编辑们还可以得到庇护能够生存, 然而数字出版的趋势已经威胁到编辑们生存的可能, 因而数字出版编辑精通一定的IT技术已是必然的要求。

4 懂市场, 会运作, 精营销

出版产品最终的指向是消费者, 承载着一定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出版产品的选题策划、数量、种类、定价及上市时间等, 都赖于市场需求。传统出版编辑普遍市场意识较差, 图书的运作、营销很大程度上依赖发行部门, 发行部门通过图书的市场订购情况反馈给编辑, 形成编辑的选题来源之一。而数字出版时代, 出版物的营销渠道已经不仅仅是实体书店、图书馆配等, 营销渠道更广, 这就要求编辑在考虑传统营销渠道之外, 更加着眼于新兴的电子网络渠道, 如当当网、亚马逊网、京东商城、淘宝网、苏宁易购等, 还应该重视第三方运营商提供的数字阅读平台, 如中国移动阅读基地、天翼阅读基地等。

数字出版编辑进行市场调研, 掌握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发展动向、各竞争对手的产品情况以及市场经营策略, 以便及时采取应变措施, 调整选题及经营策略。参与市场竞争的图书产品, 在传统出版时代, 常见的市场运作方式有签名售书、举行新书发布会等, 而数字出版时代, 市场运作的形式更加多样, 可以开设网络专题, 开展线上互动交流活动, 通过社交平台开展产品营销, 聚集人气, 扩大产品的影响力。以网络红人木子美《男女内参》为例, 作者木子美在新浪微博上以“不加V”的微博账号, 与广大粉丝展开互动交流, 内容涉及男女之间的种种事情, 戏谑、卖萌, 由此引发了微博网友的强烈关注, 不但她个人影响力在不但增加, 而且其《男女内参》销量一度飚升。

由此可见, 数字出版编辑需要能够进行市场消费需求、读者消费心理分析, 结合目标消费市场, 定位目标消费群体, 进行市场预测, 开发相应的产品, 制订相应的市场推广计划和宣传促销活动, 并能够在销售过程中及时根据市场反馈信息做出产品总结。数字时代行业分工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 作为数字时代的编辑, 要具备一定市场运作能力, 熟悉市场, 才能够更好参与到产品的编辑开发与推广中去, 市场推广营销再也不是发行人员的职责了。S

参考文献

上一篇:内在因素下一篇:虚拟实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