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二级成本范文

2024-08-07

企业二级成本范文(精选8篇)

企业二级成本 第1篇

关键词:工业制造,企业二级成本,核算体系

二级成本要明确经济指标的核算管理内容, 二级核算的建立过程是一个需要经过细致的步骤才能得到发展的过程。本文对二级核算理念及具体实施步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二级成本核算的概念

二级成本核算是企业内部对会计工作组织进行上下一体的全面成本核算。在这项工作当中, 各个车间与各个室在会计部门进行核算, 定期把资料传送到会计部门进行及时核对, 对各类总账及部分明细账进行登记并且编制。其他的各个部门通过二级核算的核算资料进行日常分析与考核, 对部门碰到实际问题时可以及时有利的得到解决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 需要依靠成本核算来完成, 从而严格要求成本核算的精确度。成本核算的精确度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有着直接的影响。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可以通过成本核算得到清晰明了的了解。因此, 工业制造型企业的成本核算关键是二级成本。

二、二级成本核算的作用与内容

二级成本核算的作用是降低与清理核算的方法, 准确计算劳务成本, 避免生产材料与库存的占用, 对监督考核预算的成本计划有利, 及时将各个车间与职能的成本进行降低, 提供各个车间与职能室可靠的参考核算成本数据, 为企业进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整体上反映企业对生产水平的管理。

二级成本核算将财务管理与儒会计核算组成了会计与责任会计, 它们的内容与方法、手段一致, 二级成本将其运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当中。它们有所区别但又同时参与到了企业活动中, 通过核算、预测、监督与决策等形式, 直接或者间接性地参与到了企业经济活动中。二级成本核算制的两个层次, 具体如下。

1.一级核算

一级核算是企业总部会计部门负责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工作内容是合理定制各部门消费的定额与要达到的各项目标, 实时监控进化库存量, 将其分配二级核算单位;调查市场的各类价格信息, 对公司原材料、新产品零部件计划价, 用人工时标准与产品成本额开发设计及工艺技术文件;对车间成本核算及管理进行组织、指导, 将二级核算单位所提供的会计财务信息和资料及时的汇总与考核。

2.二级核算

二级核算是实行单独核算的企业或者工厂中, 负责会计核算的财务工作人员借助于核算的功能, 从而完成定额消耗目标的工作;车间信用材料在进行核对的过程中, 在制品或者成品已经生产完成的情况下进行统计, 并将各个车间的工具或者易耗品纳入到固定资产当中, 从而最终计算车间的零件、工装以及配套相关设备的成本;此外, 还需要向企业提供二级成本核算相关的财务管理信息, 对核算单位的业绩进行及时的分析, 对产生的费用分析, 及时作出相应的对策, 从而令企业能够得到良好地运转, 从而使企业得到更久远的发展。

三、二级成本核算的建立步骤

1.小核算单位

小核算单位要按照不同工厂的设计流畅以及生产理念, 以及特征环节来进行, 并通过企业的要求与会计核算内容区分开来。

2.合理制定二级核算方法

二级核算理念在实践过程中, 要经过科学的二级核算才能得到保障, 其是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 二级成本核算需要通过有效的规范, 才能发挥其作用, 提高会计核算人员工作效率, 从而为核算资料的正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提供了保证。

3.不同阶段的成本核算理念

二级成本的核算需要得到有效的规范运作, 在运作过程当中, 要明确实践目标。此外, 企业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生产产品对生产流程进行有效完善, 并定期对材料、制品以及成品的成本核算流程进行完善。

4.建立完整相关成本核算原始记录

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活动过程中, 其需要通过成本桥牌的原始记录方式才能得知运作过程中的具体数据。企业在生产中所用的原材料以及耗费的工时和支出的费用等均需要进行记录, 相关人员还需要将成品与半成品进行定期的有效转移、完式产品入库, 产品的出库要通过填写原始记录。企业财务部门要与生产、人力资源、物资供应等部门建立企业管理需要的成本核算原始记录制度, 严格管理原始记录的伪证登记、审核与监督工作, 促进成本核算的进程。

5.清查与核实固定资产

全面清查企业资产与负债, 根据财务制度处理企业的盘盈与盘亏的账务, 根据二级核算单位的要求, 利用各种凭证、账簿和报表, 完善固定资产、原材料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设置。这是二级成本核算的重要步骤之一。

6.完善定额管理制度

一方面, 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 在此基础上, 对原材料、制品进行价格协定, 工时定额制定好内部价格, 方便二级核算单位的使用。技术部门提供材料与制品的图纸与价格;费用定额根据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劳工艺文件实测是和计算是工时定额的依据。

7.建立内部银行

设计内部银行要行使测算各单位月消费、负责内部价格办理的买卖结算与根据单位消耗定额和月产量这三大职能, 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四、结语

二级成本核算要根据企业的特点, 寻求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模式, 并充分发挥其管理核算与管理的职能。提高企业的产量, 保证企业的良好运行, 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承智.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研究[D].山东大学, 2014.

[2]周敏李.集群式供应链成本核算与控制模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11.

[3]汪健民.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 2013.

[4]东光明.勘察设计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体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5]刘建.水泥企业碳排放成本核算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集美大学, 2013.

企业二级成本 第2篇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的组成与计算

复习要点

1.掌握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

建筑安装工程费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全纽咸。直接费由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纽戍;间接费由规费和企业管理费组成。

2.掌握直接工程费的组成

直接工程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

(1)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包括基本工工资性补贴、生产工人辅助王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2)材料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半成品的费用,包括材料原价(或供应价格)、材料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检验试验费。

(3)施工机械使用费是指施工机械作业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以及机械安拆费和场外运费。3.掌握措施费的组成

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一般包括环境保护费、文明施工费、安全施工费、临时设施费、夜间施工增加费、二次搬运费、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脚手架费、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施工排水、降水费等。

4.掌握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的组成(1)间接费

间接费包括规费和企业管理费。规费是指政府和有关权力部门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简称规费),包括工程排污费、工程定额测定费、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全、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

企业管理费是指建筑安装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动保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财产保险费、财务费、税金和其他。

(2)利润

指施工企业完成所承包工程获得的盈利。

(3)税金

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

5.熟悉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计算程序

6.熟悉工程量清单计价

工程量清单由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和其他项目清单组成。

(1)工程量清单的作用

(2)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

(3)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格式

建设工程定额

复习要点

1.掌握建设工程定额的分类

建设工程定额按生产要素内容分为人工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施工机械台班使用定额;按照编制程序和用途分为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按编制单位和适用范围分为国家定额,行业定额,地区定额,企业定额;按投资的费用性质分为建筑工程定额,设备安装工程定额,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工具、器具定额和工程建设共他费用定额。

二级建造师网上辅导中心:http://edu.21cn.com/kcne2000/

2.了解人工定额

人工定额反映生产工人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的劳动效率,表明每个工人在单位时间内为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劳动时间,或者在一定的劳动时间中所生产的合格产品数量。

按照表现形式人工定额分为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它们互为倒数;共中人工时间定额用“工日”表示。

按照定额的标定对象,人工定额分为单项工序定额和综合定额。

人工定额的制定方法有技术测定法、统计分析法、比较类推法和经验估计法。

3.了解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指标的组成按其性质、用途和用量大小划分为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材料和零星材料。

材料的定额消耗量包括直接伎用在工程上的材料净用量和在施工现场内运输及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废料和损耗。材料净用量可用理论计算法、测定法、图纸计算法和经验法确定;材料的损耗一般以损耗率表示,损耗率可以用观察法或统计法确定。

定额中周转性材料消耗量用一次使用量和摊销量两个指标表示。

4.了解施工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施工机械台班使用定额有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两种表现形式。施工机械时间定额指在合理劳动组织与合理使用机械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的工作时间。

施工成本管理与施工成本计划

复习要点

1.掌握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措施

施工成本是指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成。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和措施包括:

(1)施工成本预测,是在工程施工以前对成本进行的估算。

(2)施工成本计划,是降低成本的指导文件,是设立目标成本的依据,是施工成本预控的主要手段。

(3)施工成本控制,应贯穿于项目从投标阶段开始直至竣工验收的全过程。

(4)施工成本核算。

(5)施工成本分析,包括有利偏差的挖掘和不利偏差的纠正。

(6)施工成本考核评定。

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合同措施

2.掌握施工成本计划的类型

施工成本计划的类型可分为竞争性成本计划、指导性成本计划和实施性成本计划。它们互相衔接和不断深化,构成了整个工程施工成本的计划过程。

(1)竞争性成本计划,即工程顼目投标及签订合同阶段的估算成本计划。

(2)指导性成本计划,即选派顼回经理阶段的预算成本计划,是顼目经理的责任成本目标。

(3)实施性计划成本,即顼目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预算成本计划,它以项目实施方案为依据,落实项目经理责任目标为出发点,采用企业的施工定额通过施工预算的编制而形咸的实施性施工成本计划。

3.掌握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

4.掌握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

练习:

1.采用综合单价法计算工程发包与承包价时,若某分项工程的材料费占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合计的比例大于本地区原费用定额测算所选典型工程材料费占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合计的比例,则计算间接费的基数是()。

二级建造师网上辅导中心:http://edu.21cn.com/kcne2000/

A.直接工程费

B.直接费

C.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

D.人工费

答案:A

2.建筑安装工程直接费中的人工费是指()。

A.施工现场所有人员的工资性簧用

B.施工现场与建筑安装施工直接有关的人员的工资性费用

C.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

D.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及机械操作人员开支的各项费用

答案:C

3.在竣工验收前,对已完工程及设备进行保护所需的费用属于()。

A.建筑安装工程措施费

B.建设单位管理

C.建筑安装工程现场经费

D.建筑安装工程直接工程费

答案:A

4.在下列费用中,属于建筑安装工程直接费的是()。

A.施工企业施工所需的临时宿舍

B.工程定额测量费

C.项目经理工资

D.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

答案:A

5.按建标[2003]208号文件的规定,施工企业为从事危险作业的建筑安装施工人员支付的意外伤害害保险费属于建筑安装工程的()。

A.人工费

B.措施费

C.规费

D.企业管理费

答案:C

6.施工机械司机工资属于()。

A.直接人工费

B.施工机械使用费

C.企业管理费

D.大型机械安拆费

答案:B 7.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称为()。

A.直接费

B.间接费

C.措施费

D.规费

答案:C

8.施工定额是以()为对象编制的。

A.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工序

二级建造师网上辅导中心:http://edu.21cn.com/kcne2000/

B.建筑物或构筑物各个分项工程

C.以扩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D.独立的单项工程或完整的工程项目

答案:A

9.按照使用性质、用途和用量大小,定额材料消耗指标由()组成。

A.净材料量

B.主要材料

C.零星材料

D.周转性材料

E.辅助材料

答案:BCDE 施工成本控制与施工成本分析

复习要点

1.掌握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

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据包括工程承包合同、施工成本计划、进度报告、工程变更、施工组织设计、分包合同等。

2.掌握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

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比较;分析;预测;纠偏;检查。

3.掌握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

(1)施工成本的过程控制方法

施工成本的过程控制包括人工费的控制、材料费的控制、施工杌械使用费的控制和施工分包费用的控制。人工费的控制,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材料费的控制分为材料用量的控制和材料价格的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主要控制台班数量和台班单价两方面。

(2)赢得值(挣值)法

1)三个基本参数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己完成工作量×预算单价

●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计划工作量×预算单价

●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己完成工作量×实际单价

2)四个评价指标

●费用偏差CV=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一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

CV为负值,顼目运行超出预算费用;CV为正值,项目运行节支。

●进度偏差SV=已完工作预算赍用(BCWP)一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

SV为负值,进度延误;SV为正值,进度提前。

●费用绩效指数(CPI)=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

CPI<1时,表示超支;CPI>1时,表示节支。

●进度绩效指数(SPI)=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

SPI<1时,进度延误;SPI>1时,进度提前。

费用(进度)偏差反映的是绝对偏差;费用(进度)绩效指数反映的是相对偏差

3)偏差分析的方法,包括:横道图法、表格法和曲线法。

4)偏差原因分析与纠偏措施

4.掌握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1)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

(2)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1)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鼻法、比率法等。

二级建造师网上辅导中心:http://edu.21cn.com/kcne2000/

2)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包括: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月(季)度成本分析、年度成本分析、竣工成本的综合分析。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结算

复习要点

1.掌握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方法

(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约定的确定方法:合同中已有适用的价格,按已有的价格变更价款;合同中只有类似的价格,参照类似价格变更价款;以上两种之外的其他情况,由一方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对方确认后执行。

采用合同中工程量清单单价或价格的情况:直接套用;间接套用;部分套用。

(2)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下,工程变更采用新费率或价格分两种情况考虑。

(3)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的确定方法

2.掌握索赔费用的组成

索赔费用由直接费、间接费、分包费、总部管理费和利润等组成。

索赔费用的计算方法:

(1)实际费用法:以承包商支付的实际开支为依据

(2)总费用法:索赔额=实际总费用一投标报价估算总费用

(3)修正总费用法:索赔额=某工作调整后的实际总费用一该工作报价的费用

3.掌握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结算方法

(1)主要结算方式

(2)按月结算

1)顸付款

2)预付款的扣回

①通过洽商用合同的形式予以确定。

②从计算的起扣点扣起。

3)工程进度款

①可调工料单价法

②全费用综合单价法

4)竣工结算

(3)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动态结算

1)按实际价格结算法。

2)按主材计算价差。

3)竣王调价系数法。

4)调值公式法(动态结算公式法)本节练习

1: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是()。

A.预测

B.比较

C.分析

D.纠偏

标准答案:C

2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分析方法中,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的方法是()。

A.相关比率法

B.比重分析法

二级建造师网上辅导中心:http://edu.21cn.com/kcne2000/

C.连环置换法

D.动态比率法

标准答案:C

3.建安工程费用常用的动态结算方法有(BCD)。

A.基期价格调值法

B.调值公式法

C.按主材计算价差

D.竣工调价系数法

E.要素比例调价法

企业二级成本 第3篇

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 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大影响。成本核算过程, 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如实反映的过程, 也是为更好地实施成本管理进行成本信息反馈的过程, 因此, 作为工业制造型企业, 构建合理的二级成本核算体系是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前提与关键。

二、二级成本核算的目的与内容

二级核算的目的是划小核算单位, 理顺核算渠道, 准确计算产品及劳务成本, 控制各生产环节材料、在制品、库存商品等存货占用, 进行成本分析与考核, 检查监督考核预算和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促进车间与职能科室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提供正确的成本数据, 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二级成本核算制是成本会计与责任会计相结合而运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对一个企业而言, 它把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两方面融为一体。建立二级成本核算制是为了将财务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和手段与会计核算的对象、内容、方法和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 既有区别又共同地渗透到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中, 并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预测、控制、分析、参与决策和参与组织。

二级成本核算制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一级核算, 即人们常说的由企业总部财务会计部门直接负责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其工作任务主要是合理制定各种单位消耗定额和应完成的各类目标值, 建立和有效地控制进货库存量, 并将它们分解给二级核算单位;负责依据产品开发设计及工艺技术文件, 结合市场价格信息, 制定公司原材料、产品零部件计划价、人工工时标准和产品成本定额;具体组织、指导、检查各车间成本核算及管理, 及时地汇总、严格考核, 真实处理各二级核算单位所提供的会计、财务信息和资料;及时核算、归集、分配生产成本及费用, 按产品材料、制造费、工时定额分摊材料费、人工及制造费用, 按产品型号准确计算完工产品实际成本, 并进行定额成本偏差与实际可比产品成本对比分析;协助采购供应、生产、销售等相关部门核查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管理, 做到账账、账实相符。

第二个层次是二级核算, 即人们常说的由不具法人资格但实行独立核算或半独立核算的分公司、分厂和车间 (部门) 直接负责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其工作任务主要是通过核算、控制和管理, 努力完成工厂确定的定额消耗目标值;负责建立、健全车间资产与存货等二级基础核算台账;准确统计、核对车间领用材料、在制品、完工产品等存货结存情况, 进行车间存货、工具、低值易耗品及固定资产核算, 计算车间完工产品零件、自制工具工装、外协、技改配套加工成本;准确提供二级核算制所需要的会计、财务信息和资料;及时客观地分析本核算单位 (部门) 的生产 (经营) 业绩, 进行费用分析, 并迅速做出有效反应, 以便经济活动始终处于良性营运状态。

三、建立二级成本核算制的步骤

(一) 划小核算单位

按照企业生产特点、工艺流程和生产环节或经营部门划小核算单位, 按照企业管理的要求和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划分。

(二) 制定科学合理的二级核算办法

为准确规范企业二级核算各阶段统计与核算工作, 达到二级核算的目的, 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健康持续发展, 企业在实施二级核算前必需按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要求, 制定科学合理的二级核算办法。

科学合理的二级核算办法是二级核算顺利实施的保证, 是实施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规范的二级成本核算程序和方法有助于会计成本核算科学化和规范化, 有助于会计核算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有利于制约会计人员的不规范行为, 有利于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正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规范公司成本核算工作, 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工业制造企业二级核算一般由公司本部一级成本核算、加工车间原材料与在制品核算、装配车间在制品与产成品二级核算组成。

(三) 设计各阶段成本核算流程

为使二级成本核算准确规范运行, 达到简捷、规范、有效、一目了然的目标, 企业应当按产品工艺流程设计, 结合企业生产实际, 分阶段设计材料、在制品、产成品二级成本核算流程。

(四) 建立健全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

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是提供计算数据的基本方式, 企业对产品生产过程中材料的耗用、工时的耗费、费用的支出、在产品、半成品的内部转移、完工产品的验收入库、产品的销售出库等都要填制有关原始记录。企业财务部门应当会同生产、技术、人力资源、物资供应、销售等部门, 制定符合企业各方面管理需要与成本核算要求的原始记录制度, 并认真做好各项原始记录凭证的登记、审核、传递和监督工作, 为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 清产核资, 摸清家底

为了正确制定各种单位消耗定额, 建立合理库存, 并有效地管理好企业资产, 控制成本费用开支, 在确立二级核算单位后, 应及时对企业的资产、资本和负债进行全面、真实的清查盘点, 并按有关财务制度做好盘盈和盘亏的账务处理及实物处理。在此基础上, 要根据二级核算单位的需要, 设置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时应使用的各种凭证、账簿和报表, 尤其要注重完善固定资产、原材料、在制品明细账的设置和会计核算, 这是建立二级成本核算账务初始化最重要、最基础的准备工作。

(六) 建立健全定额管理制度

定额是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所规定应遵守和达到的数量标准, 是企业成本计划、核算、分析和考核的依据。

制定定额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成本核算和对成本进行控制, 一是通过定额在成本发生时进行事中控制;二是通过分析定额与实际的差异, 发现成本控制问题点, 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

为实行二级核算, 便于企业内部结算, 并利于考核业绩, 必须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 对各种原材料、在制品、外购件、协作件价格、工时定额制定内部计划价格, 供各二级核算单位使用。材料与在制品定额可通过借助技术部门的产品图纸和市场价格制定;费用定额可通过统计历史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借助科学的方法而制定;工时定额可按工艺文件采用实测和计算结合的办法制定。

定额的制定是一项繁琐而长期的工作, 需要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且日后需不断修订定额, 使定额越来越合理。

(七) 建立内部银行

按二级核算制设计的内部银行, 至少要行使三大职能。一是负责测算各二级核算单位每月 (季度、年度) 所耗用的资金或所消耗的材料和费用的开支并下达已核定的各种定额;二是负责按内部价格办理各二级核算单位所发生“买卖”的款项结算;三是根据单位消耗定额和各月产量测算并负责控制存货成本和存货数量的上升, 以确保企业的合理库存, 降低采购成本, 加速资金周转。

(八) 确定成本计算方法

企业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 应选择和确定适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比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定额法或两种以上方法的结合应用。成本计算方法一经确定, 应保持它的一致性, 以利于成本的考核、控制、预测、分析、管理和决策。其次, 成本计算的准确关键在于原材料的归集, 在原材料种类较多, 成本归集较复杂的情况下, 可考虑借助信息化软件, 合理归集材料成本。

(九) 建立健全成本考核制度

成本考核是指定期通过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 对目标成本的实现情况和成本计划指标的完成结果进行的全面审核、评价, 是开展企业二级成本核算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评价企业生产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评价有关财经纪律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激励责任中心与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在企业内部可以制订成本考核制度, 将产品的计划成本或目标成本指标进行分解, 指定企业内部的成本考核指标, 分别下达各内部责任单位, 明确其在完成成本指标上的经济责任, 并按期进行考核。

建立成本考核制度的关键是成本考核指标的确定。对于一个工业制造型企业, 存货是一项足以反映车间生产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 所以在制定成本考核指标时, 首要事项是确定存货控制的目标责任。在存货控制目标责任制定初期, 可先考虑制定存货总量目标责任, 在总量指标可控的范围内, 可进一步优化存货指标, 比如在总量指标的基础上, 加上存货周转速度指标。其他指标也可如存货指标一样, 逐步推进, 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和时间性, 应符合先大后小、先粗后精的原则。对于指标控制不好的车间, 要严格按制度进行考核;当然对指标控制较好的车间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以鼓励先进, 督促落后。

二级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 寻找适合本企业成本管理模式, 使二级成本核算充分体现核算和管理职能。

参考文献

[1]宋胜菊.新编成本会计.立信出版社, 1997 (1) .

企业二级成本 第4篇

环境保护费,文明施工费,安全施工费,临时设施费,夜间施工增加费,二次搬运费,冬雨期施工费、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脚手架费,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施工排水、降水费等。

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该《计价规范》包括规范条文和附录两部分。规范条文共5章:总则、术语、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表格,具体内容涵盖了工程招投标开始到工程竣工结算办理完毕的全过程,包括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的编制、合同价款的约定、工程计量与价款支付、索赔与现场签证、工程价款调整、竣工结算的办理以及对工程计价争议的处理等。附录共有六个,是编制工程量清单的依据。附录A为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和构筑物工程;附录B为装饰装修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装饰装修工程;附录C为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安装工程;附录D为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适用于城市市政建设工程;附录E为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适用于园林绿化工程;附录F为矿山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适用于矿山工程。

三、工程量清单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工程量清单是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础,贯穿于建设工程的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是编制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计算工程量、支付工程款、调整合同价款、办理竣工结算以及工程索赔等的依据。工程量清单的主要作用如下:

1.工程量清单为投标人的投标竞争提供了一个平等和共同的基础

工程量清单是由招标人负责编制,将要求投标人完成的工程项目及其相应工程实体数量全部列出,为投标人提供拟建工程的基本内容、实体数量和质量要求等的基础信息。这样,在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中,投标人的竞争活动就有了一个共同基础,投标人机会均等,受到的待遇是公正和公平的。

2.工程量清单是建设工程计价的依据

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招标人根据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标工程的招标控制价;投标人按照工程量清单所表述的内容,依据企业定额计算投标价格,自主填报工程量清单所列项目的单价与合价。

3.工程量清单是工程付款和结算的依据

在施工阶段,发包人根据承包人完成的工程量清单中规定的内容以及合同单价支付工程款。工程结算时,承发包双方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表中的序号对已实施的分部分项工程或计价项目,按合同单价和相关合同条款核算结算价款。

4.工程量清单是调整工程价款、处理工程索赔的依据

在发生工程变更和工程索赔时,可以选用或者参照工程量清单中的分部分项工程或计价项目及合同单价来确定变更价款和索赔费用。

四、工程量清单的计价过程有哪些?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程序是: 确定项目编码、确定项目计量单位、计算工程量、确定工程内容

工程量清单计价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工程量清单编制和工程量清单应用两个阶段

五、工程量清单中措施项目费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措施项目费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综合单价法

这种方法与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的计算方法一样,就是根据需要消耗的实物工程量与实物单价计算措施费,适用于可以计算工程量的措施项目,主要是指一些与工程实体有紧密联系的项目,如混凝土模板、脚手架、垂直运输等。与分部分项工程不同,并不要求每个措施项目的综合单价必须包含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和利润中的每一项。

2.参数法计价

参数法计价是指按一定的基数乘系数的方法或自定义公式进行计算。这种方法简单明了,但最大的难点是公式的科学性、准确性难以把握。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施工过程中必须发生,但在投标时很难具体分项预测,又无法单独列出项目内容的措施项目。如夜间施工费、二次搬运费、冬雨期施工的计价均可以采用该方法。

3.分包法计价

在分包价格的基础上增加投标人的管理费及风险费进行计价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可以分包的独立项目,如室内空气污染测试等。

有时招标人要求对措施项目费进行明细分析,这时采用参数法组价和分包法组价都是先计算的该措施项目的总费用,这就需人为用系数或比例的办法分摊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及利润。

六、工程项目投标报价的编制过程有哪些?

投标报价的编制过程,应首先根据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表、措施项目清单计价表、其他项目清单计价表、规费及税金项目清单计价表,计算完毕后汇总而得到单位工程投标报价汇总表,再层层汇总,分别得出单项工程投标报价汇总表和工程项目投标总价汇总表。工程项目投标报价的编制过程。

七、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建设工程定额包括哪些类型?

1.施工定额

施工定额是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工序,作为研究对象,表示生产产品数量与时间消耗综合关系编制的定额。施工定额是施工企业(建筑安装企业),为组织生产和加强管理,在企业内部使用的一种定额,属于企业定额的性质。施工定额是工程建设定额中分项最细、定额子目最多的一种定额,也是建设工程定额中的基础性定额。施工定额由人工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机械台班使用定额所组成。

施工定额直接应用于施工项目的施工管理,用来编制施工作业计划、签发施工任务单、签发限额领料单,以及结算计件工资或计量奖励工资等。施工定额和施工生产结合紧密,施工定额的定额水平反映施工企业生产与组织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施工定额也是编制预算定额的基础。

2.预算定额

预算定额是以建筑物或构筑物各个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定额。预算定额是以施工定额为基础综合扩大编制的,同时也是编制概算定额的基础。其中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水平根据施工定额综合取定,定额项目的综合程度大于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主要依据,是编制单位估价表、确定工程造价、控制建设工程投资的基础和依据。与施工定额不同,预算定额是社会性的,而施工定额则是企业性的。

3.概算定额

概算定额是以扩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概算定额是编制扩大初步设计概算、确定建设项目投资额的依据。概算定额一般是在预算定额的基础上综合扩大而成的,每一综合分项概算定额都包含了数项预算定额。

4.概算指标

概算指标是概算定额的扩大与合并,它是以整个建筑物和构筑物为对象,以更为扩大的计量单位来编制的。概算指标的设定和初步设计的深度相适应,是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概算或建设单位编制投资计划的依据,也可作为编制估算指标的基础。

5.投资估算指标

投资估算指标通常是以独立的单项工程或完整的工程项目为计算对象编制确定的生产要素消耗的数量标准或项目费用标准,是根据已建工程或现有工程的价格数据和资料,经分析、归纳和整理编制而成的。投资估算指标是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计算投资需要量时使用的一种指标,是合理确定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的基础

八、施工成本计划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对于一个施工项目而言,其成本计划的编制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形成深度和作用不同的成本计划,按其作用可分为三类。

1.竞争性成本计划

即工程项目投标及签订合同阶段的估算成本计划。这类成本计划是以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件、投标者须知、技术规程、设计图纸或工程量清单等为依据,以有关价格条件说明为基础,结合调研和现场考察获得的情况,根据本企业的工料消耗标准、水平、价格资料和费用指标,对本企业完成招标工程所需要支出的全部费用的估算。在投标报价过程中,虽也着力考虑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措施,但总体上较为粗略。

2.指导性成本计划

即选派项目经理阶段的预算成本计划,是项目经理的责任成本目标。它是以合同标书为依据,按照企业的预算定额标准制定的设计预算成本计划,且一般情况下只是确定责任总成本指标。

3.实施性成本计划

即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预算成本计划,它以项目实施方案为依据,落实项目经理责任目标为出发点,采用企业的施工定额,通过施工预算的编制而形成的实施性施工成本计划。

九、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主要有哪些?

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方式有:

1.按施工成本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施工成本可以按成本组成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和间接费,编制按施工成本组成分解的施工成本计划。

2.按项目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大中型工程项目通常是由若干单项工程构成的,而每个单项工程包括了多个单位工程,每个单位工程又是由若干个分部分项工程所构成。因此,首先要把项目的施工成本分解到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中,再进一步分解为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3.按工程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在建立网络图时要一方面确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花费的时间,另一方面同时确定完成这一工作的合适的施工成本支出计划。

十、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1.工程承包合同

施工成本控制要以工程承包合同为依据,围绕降低工程成本这个目标,从预算收入和实际成本两方面,努力挖掘增收节支潜力,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施工成本计划

施工成本计划是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施工成本控制方案,既包括预定的具体成本控制目标,又包括实现控制目标的措施和规划,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指导文件。

3.进度报告

进度报告提供了每一时刻的工程实际完成量、工程施工成本实际支付情况等重要信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正是通过实际情况与施工成本计划相比较,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别,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改进以后的工作。此外,进度报告还有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事态还未造成重大损失之前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损失。

4.工程变更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工程变更是很难避免的。工程变更一般包括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技术规范与标准变更、施工次序变更、工程数量变更等。一旦出现变更,工程量、工期、成本都必将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施工成本控制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因此,施工成本管理人员就应当通过对变更要求中的各类数据的计算、分析,随时掌握变更情况,包括已发生工程量、将要发生工程量、工期是否拖延、支付情况等重要信息,判断变更以及变更可能带来的索赔额度等。

除了上述几种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主要依据以外,有关施工组织设计、分包合同等也都是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

十一、如何确定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的工程变更价款?

关于工程价款的调整,《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有如下规定。

(1)在发、承包双方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当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发生变化,国家建设主管部门或其他授权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据此发布工程造价调整文件,工程价款应当进行调整。

(2)若因施工中出现施工图纸(含设计变更)与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不一致时,发、承包双方应按新的项目特征,即实际施工的项目特征重新确定相应的工程量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

(3)若因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漏项或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工程变更,造成增加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时,其对应的综合单价按下列方法确定:

1)合同中已有适用的综合单价,按合同中已有的综合单价确定;

2)合同中有类似的综合单价,参照类似的综合单价确定;

3)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的综合单价,由承包人提出综合单价,经发包人确认后执行。

(4)若因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漏项或非承包人原因的工程变更,需要增加新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引起措施项目发生变化,造成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变更,则:

1)原措施费中已有的措施项目,按原有措施费的组价方法调整;

2)原措施费中没有的措施项目,由承包人根据措施项目变更情况,提出适当的措施费变更,经发包人确认后调整。

(5)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若因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工程量增减与招标文件中提供的工程量有偏差,该偏差对工程量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产生影响,则是否调整综合单价以及如何调整应在合同中约定。若合同未作约定,按以下原则办理:

1)当工程量清单项目工程量的变化幅度在10%以内时,其综合单价不做调整,执行原有的综合单价;

2)当工程量清单项目工程量的变化幅度在10%以外,且其影响分部分项工程费超过0.1%时,其综合单价及对应的措施费均应予以调整。调整的方法是由承包人对增加的工程量或减少后剩余的工程量提出新的综合单价和措施项目费,经发包人确认后调整。

十二、索赔费用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哪些?

索赔费用的计算方法有:实际费用法、总费用法和修正的总费用法。

1.实际费用法

实际费用法是计算工程索赔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计算原则是以承包商为某项索赔工作所支付的实际开支为根据,向业主要求费用补偿。

用实际费用法计算时,在直接费的额外费用部分的基础上,再加上应得的间接费和利润,即是承包商应得的索赔金额。由于实际费用法所依据的是实际发生的成本记录或单据,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系统而准确地积累记录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2.总费用法

总费用法就是当发生多次索赔事件以后,重新计算该工程的实际总费用,实际总费用减去投标报价时的估算总费用,即为索赔金额。

不少人对采用该方法计算索赔费用持批评态度,因为实际发生的总费用中可能包括了承包商的原因,如施工组织不善而增加的费用;同时投标报价估算的总费用也可能为了中标而过低。所以这种方法只有在难以采用实际费用法时才应用。

3.修正的总费用法

修正的总费用法是对总费用法的改进,即在总费用计算的原则上,去掉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使其更合理。修正的内容如下:①将计算索赔款的时段局限于受到外界影响的时间,而不是整个施工期;②只计算受影响时段内的某项工作所受影响的损失,而不是计算该时段内所有施工工作所受的损失;③与该项工作无关的费用不列入总费用中;④对投标报价费用重新进行核算:接受影响时段内该项工作的实际单价进行核算,乘以实际完成的该项工作的工程量,得出调整后的报价费用。

十三、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动态结算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1.按实际价格结算法

在我国,由于建筑材料需市场采购的范围越来越大,有些地区规定对钢材、木材、水泥等三大材的价格采取按实际价格结算的办法。工程承包人可凭发票按实报销。这种方法方便。但由于是实报实销,因而承包人对降低成本不感兴趣。为了避免副作用,造价管理部门要定期公布最高结算限价,同时合同文件中应规定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承包人选择更廉价的供应来源。

2.按主材计算价差

发包人在招标文件中列出需要调整价差的主要材料表及其基期价格(一般采用当时当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公布的信息价或结算价)。工程竣工结算时按竣工当时当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公布的材料信息价或结算价,与招标文件中列出的基期价比较计算材料差价。

3.竣工调价系数法

按工程价格管理机构公布的竣工调价系数及调价计算方法计算差价。

4.调值公式法(也称动态结算公式法)

销售成本二级核算探索与实施 第5篇

一、销售成本二级核算主要难点

(一) 物料统计核算难

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是按订单生产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经营方式, 由于市场的多样性, 顾客需求的多变性等原因使得公司产品品种多, 物料种类繁杂多变, 物料统计核算困难, 人力很难核算出准确的数据, 要实现二级核算需要各级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核算成本太高。

(二) 计件工资无法准确地核算产品实际生产工时

原则上采用计件工资核算人工成本, 但是实际上因各种原因, 计件工资并没有真正按产品生产工时核算, 只确定了计件工资额, 仅用于核算当前实施人工成本。所使用的计件工时无法准确地核算产品实际生产工时、生产车间能耗、制造费用以及公司期间费用等, 没有确切的类似于生产工时来核算单位产品的能耗、制造费以及期间费用成本。

(三) 其它费用核算问题

生产车间能耗、制造费以及期间费用等, 在成本核算时通常使用材料比例法、销售价格比例法等方法进行分配。由于市场竞争形势严峻, 有些生产厂家有意进行价格战, 为了占有市场, 存在部分产品低于实际成本销售的情况。由于材料费和销售价格并不能准确表达产品生产的复杂性, 因此这种费用分配方式并不太合理, 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致使单位产品的能耗、制造费以及期间费用成本分摊不正确。

(四) 质量损失成本

质量损失成本由于相关多项统计数据准确性控制难度大, 各个客户的质量损失统计标准不同, 生产商的统计方式往往受到客户的左右, 使得质量损失成本在没有固化核算标准方法的情况下, 很难精确的核算到单位产品。

二、销售成本二级核算流程

因为存在上述这些实际困难问题, 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在ERP系统开发与实施过程中, 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研究与分析, 寻求适合公司二级核算方法及解决二级核算过程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ERP系统实施和使用, 逐步优化了企业管理流程、有效控制了企业内物流、价值流的各个环节, 有效的工时定额创新管理方法的实施等系列工作, 为公司实现更合理的销售成本二级核算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长期不懈努力, 重新定义了公司二级核算业务流程和各项统计数据的统计标准, 制定了如下图1所示销售成本二级核算流程, 使公司真正实现了销售成本二级核算, 解决了企业多年来成本结构不清淅的难题。

三、销售成本二级核算实现过程方法

(一) 物料费用归集与核算

利用ERP系统, 由生产领料单以及仓库实际出库信息中获取已经领用材料, 即为车间当期已领料数, 从生产车间期初期末在线产品及清库信息中获取期初期末在线材料。

生产车间当期实际消耗材料=当期已领料+期初在线材料-期末在线材料

从产成品完成入库日报和产品BOM中获取当前定额入库材料, 并计算同期内的材料利用率, 即:

材料利用率= (当期实际消耗材料/定额入库材料) ×100%

按材料利用率及产品BOM计算同一时期完成入库产品实际消耗材料及费用, 核算出单位产品实际材料成本, 即:

单位产品实际材料成本=产品定额×材料利用率×材料单价。

(二) 直接人工成本归集与核算

由于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按订单生产, 多品种小批量方式, 在生产过程中, 更换工装、调试设备等都是必要的劳动付出, 更换工装、调试设备工时无法直接体现在产品工时定额中。从生产计件工资中获得的直接人工成本, 是一定时期内直接人工成本合计, 再按同一时期内完成入库产品及工时定额, 进一步核算得出单位产品实际直接人工成本。其计算过程类似于材料成本, 如:

工时比例=车间实际计件工资工时合计/入库产品定额工时合计

单位产品工时成本=产品工时定额×工时比例×时值其它费用

(三) 其他费用

1、

生产车间能耗、制造等费用、生产车间能耗、固定资产折旧、设备维修费、差旅费等都可以从财务部门获得, 并按产品的生产制造车间, 在一定时期内完成入库产品的总工时计算单位工时的费用比例, 按同一时期产品实际工时计算单位产品的能耗、制造费用等成本。如:

生产车间单位工时能耗、制造费比例=生产车间能耗费、制造费/同期入库产品工时合计

产品能耗、制造成本=∑ (产品生产车间工时定额×生产车间单位工时能耗、制造费比例)

2、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这些费用从财务部门获得, 并按一定时期生产工总时计算单位生产工时期间费用比例, 按同一时期产品实际生产工时计算单位产品的期间费用成本。如:

单位生产工时期间费用比例=期间费用/入库产成品全工时合计

产品期间费用成本=产品全工时定额×单位生产工时期间费用比例

(四) 质量损失成本

在ERP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块中, 交付质量业绩和三包期质量业绩和过程质量业绩等模块全面统计汇总了内、外部质量信息, 由售后服务科和质检处对所有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并按鉴定的实际情况录入系统, 系统预先定义了每种质量问题及处理方式的质量损失计算方式, 由系统自动按鉴定结果、处理方式及质量损失计算方式计算质量损失, 并按实际发生质量事故的产品汇总计算单位产品质量损失成本。单位产品的质量损失成本直接按产品型号归集到产品销售成本中。

(五) 销售成本核算

各种产品因客户的特殊要求不同, 产品性能、产品使用环境、产品结构设计等不同, 质量损失情况也各相不同, 由质量管理模块归集计算每种单位产品实际质量损失额, 即质量损失成本按发生质量事故的产品直接归集。

销售成本=实际材料成本+实际直接人工成本+能耗成本+制造成本+期间费用成本+质量损失成本。

四、实施成本二级核算效果

按上述流程和过程方法设计, 实现了公司销售成本二级核算, 经过试用、使用验证, 使用该销售成本二级核算系统核算的销售成本更切合实际。解决了手工操作投入大量人力都无法正确核算成本归集数据, 利用ERP系统能及时地核算出准确的数据。费用成本按实际工时分配方式更合理, 验证结果显示这种销售成本二级核算方式完全符合企业实际要求, 核算结果合理有效, 充分展示了企业实际经营成本构成。为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供了可靠的分析型数据, 通过各个产品成本构成数据分析、调查与研究, 能快速找到切实有效的潜在可控成本项及解决方案。同时, 减少人为因素对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的影响, 使各二级单位的工作能够在基于真实的信息基础上开展, 从而避免了上下游责任双方的直接交涉, 基本消除了在管理监督和责任判定上相互指责、相互推诿的情况。彻底解决了劳动密集的离散型机械加工中小企业的销售成本二级成本核算困难问题, 使决策层能及时掌握企业真正的产品成本及成本结构, 应对市场情况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并及时调整企业经营方针, 提高企业竞争力, 为企业争得市场先机赢得了时间。

参考文献

[1]柏青.论工业制造企业二级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J].西部财会, 2010 (4) .

[2]刘可可.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6) .

[3]郭碧江, 中小企业经营成本核算与控制分析.[J].商业时代, 2009 (27) .

企业二级成本 第6篇

一、高校二级核算体系下教育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一) 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高校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主体, 同样置身于市场经济大潮中, 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是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 学校除了提高教学质量, 经济效益也是办学的重要因素。近几年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出台许多高校都超常规扩大校区建设, 其中不少学校缺少成本核算信息, 其盲目发展势必加大高校投资风险。加强高校二级核算体系下教育成本核算, 使成本核算更为细化、准确。依据成本指标参数, 确定高校的办学规模与办学方向, 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二) 有利于高校的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中, 高校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学费收入, 学生或家长成为教育服务的购买者, 特别是近年来普通高校学费占高校全部教育经费收入比重不断提高, 教育支出已成为学生或家长的沉重负担, 因此, 学生和家长对教育收费确定依据的教育成本非常关心, 高校要在竞争中发展, 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也是关键。实行二级核算体系使不同专业学生培养成本核算成为可能, 为不同专业学生制定合理的高校收费标准, 确定国家、社会补偿教育成本的额度提供科学依据, 对克服国家教育投入的随意性、增加高校收费透明度、规范高校收费行为起着积极作用。

(三) 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人才培养和产品生产一样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 因此高校与其它物质生产部门一样, 同样存在“投入”和“产出”的经济活动, 同样需要讲究投入产出效益。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客观上要求高校必须充分利用办学资源, 以有限的办学资源培养出尽可能多的具有竞争力教育“产品”, 即毕业生是否有真才实学, 在人才市场上胜人一筹。而办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则有赖于高校成本核算进一步细化、优化人员结构、加强财务管理、节约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四) 有利于加强内部管理

实行教育成本二级核算体系, 能使各部门都具有成本意识, 真正做到勤俭办学, 充分掌握教育资源的占用情况, 寻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 使高校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提高高校的运营能力, 也为社会其他资本进入高校创造条件。

(五) 有利于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学校高层可以通过建立二级院系将学校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措施以及激励方法明朗化、公开化, 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通过二级核算体系使高校预算管理指标层层落实, 达到全体教职员工“人人参与核算, 人人参与管理”的目的, 这也是管理当局加强成本管理的客观要求。

二、高校二级核算体系下教育成本核算的内容

(一)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现状

受历史、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我国高等教育走的是一条粗放经营的路子, 只注重社会效益, 而忽视了经济效益。随着高校自主办学经营实体法律地位的确立以及优胜劣汰机制的引入, 走集约经营之路成了历史的必然。多年以来, 我国高校一方面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又是教育资源浪费较大, 主要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当而造成的浪费, 据统计, 专业规模效益普遍偏低, 且内部专业设置或布局不合理。此外, 高校中各院、系、部设备重复建设多, 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 闲置设备较多, 我国高校中仪器设备闲置率达20%, 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高校没有引入成本管理机制。

(二) 高校二级核算体系下成本核算范围

高校教育成本所指的是高校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所直接消耗的教育费用, 包括人员经费、教学业务费、行政经费、直接学生事务支出、教学及实验设备和用房等固定资产折旧、图书资料摊销等费用, 它是综合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在高校二级核算体制下, 校一级财务处主要对学校一级拨款、收入、支出及各二级院、系汇总的成本资料进行汇总核算;将二级核算单位 (院或系) 作为一级成本明细项目, 在 (院或系) 一级成本项目下再把教育成本分为人员成本、公用成本、固定资产成本三个成本明细项目。基建、后勤、校办企业等部门实行内部 (或独立) 财务核算, 要制定内部结算价格, 将与学生培养关系密切的支出作为教育成本, 分别计入各院系一级成本项目下人员成本、公用成本、固定资产成本三个成本项目中。成本项目的划分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到教育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为此要确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范围。

其一, 人员成本包括学校教职工工资及福利性支出费用, 学生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支出费用应全额计入高校教育成本。

高校人员经费包括直接用于从事教育有关的教学教辅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的费用, 如工资、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等 (注意:后勤支出中属有偿服务性的费用不应计入高校教育成本) 。

直接用于学生的费用包括学生的奖学金、生活补助、困难补助、勤工助学金、学生活动费、招生费、学生科研费、实验费以及与学生有关的其他费用。

其二, 公用成本包括与教学相关的办公、邮电、水电、取暖费、差旅费等经常性费用, 为教学业务所支出的消耗性费用、学校绿化、零星维护与修理、图书资料、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学校公务费、业务费。

其三, 固定资产成本包括用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建费购置的, 用于改善高校教学设施的建筑物、房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公用设备的折旧费及修缮费。为进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 需要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估, 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 以便分类计提折旧。对于学校教学用房等建筑物的大修理费用, 也要按大修理的实际支出计入教育成本。

(三) 高校二级核算体系下科研经费核算设想

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是相辅相成, 没有高水平的科研, 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学和师资队伍, 科研成果往往成为最新的教学内容。高校计算教育成本时科研支出中的非项目专款支出和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科研经费应列入高校教育成本。在二级核算体制下科研支出要按二级院系进行汇总, 对学校科研经费资助高的院系要承担较高学生培养成本, 通过对学生培养成本的完全核算加强科研投入效益性的考核, 使科研投入较高的院系更注重投入产出效益。若达不到预期效益, 就要减少其经费投入, 对高校有限的科研经费起到合理配置的作用, 同时也能提高二级院系将科研成果转变成生产力的积极性。

用于支付的其他费用应体现与学生有关的原则, 即用于教学、科研和学生日常生活的支出应该计入教育成本。具体可根据个高校费用发生的实际情况划归入各院系的人员成本、公用成本、固定资产成本等成本项目。

(四) 不应计入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范围的支出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的退休金、用于校办产业的支出、与教学无关的学校附属机构的支出, 如与教学无关的附属设施如医院、附属中小学、幼儿园等应该独立核算, 赔偿、捐赠支出, 灾害事故损失属于学校非正常性的费用支出等均不应作为教育成本的核算内容。

总而言之, 充分运用高校二级核算体系下成本核算, 对于加强高校内部管理, 降低教育成本, 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高等学校培养成本监审办法 (试行) 》。

[2]刘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原则的几点思考》, 《高等函授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5期。

[3]范先佐:《教育财务与成本管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浅谈二级公立医院的全成本核算 第7篇

一、实行全成本核算是公立医院适应新的医疗形势的需要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管理办法的出台、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分级诊疗的推广,二级公立医院面临着财政补贴少、医疗服务价格低、兼顾公益性质承担政府的指令性公益服务。要适应新的医疗形势,迫使医院必须转变观念,强化经济管理,加强成本管理,实行全成本核算,节能降耗,提医疗服务质量,实现两个效益的提高。

二、实行全成本核算是政府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手段

多年来,由于医疗卫生费用的过快增长,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已成为政府重点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公立医院是非盈利性的公益事业单位,要从根本上减轻就诊患者的医药费负担,就要降低医疗、药品费用。降低药品的价格,取消药品在医院环节的加价,实行药品零售差率销售,从而减轻一部分收费。而医用耗材的价格大部分地区还是没有统一实行招标采购,价格的确定还基本取决于共需双方的协商,即使是医院内部在耗材的采购、供应环节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市场的调节使医院只能被动接受。医院提高效益的重点是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力求在经济管理上有所突破。只有加强管理降低医疗成本,才有能力为这部分病人提供低廉的医疗费用。只有通过全成本核算获得更多的资金积累,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有利于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的环节,才能为更多的病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

三、实施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条件

(一)实施全成本核算需要更新观念、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

全成本核算首先要有医院各级领导的观念更新和充分重视,需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首先要由院领导亲自挂帅,组织全成本核算组织和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在全院各级宣讲、组织学习和培训全成本核算相关知识。只有各级领导明确了全成本核算的目的、意义,才能充分发动群众,在全院职工中增强经济意识,从而在工作中自觉减少浪费,控制成本。

(二)做好全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清产核资,对医院资产进行了认真全面地清查、产权登记、价值确认和资产核实;对全院各科室医疗用房屋建筑面积重新测量、核实,公摊部分按有关比例进行分摊,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对医院正式人员和聘用人员的人数及工资情况进行认真核定,实行定岗定编;完善各种原始记录,健全各科室、班组的计量、验收、领发、盘存、报表制度。

(三)要建立一套功能完备的医院全成本核算信息系统

医院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推进全成本核算工作的网络化,建立一套功能完善,包括全成本核算功能模块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各临床和医技科室、各实物管理库房、行政后勤部门、各收费结账网点及财务管理等部门实行计算机联网,实现全成本核算数据收集、存储、传输、 汇总、分析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全成本核算质量。这是医院有效实施全成本核算的必要条件。

(四)要建立医院全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奖金分配制度

对全成本核算的各个环节及每个具体程序进行考核、评估,将医疗服务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使医疗服务质量通过经济效益而量化。建立健全医德医风教育、评价、监督和奖惩制度,确立劳动、技术、 风险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医院有效实施全成本核算的关键。

五、结束语

医院通过全成本核算,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医院运营成本,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构建低成本经营优势。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医院经营管理机制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就是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而是要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从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角度来调整医院的服务范围及服务项目,满足广大患者就医的需要。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行业作风建设,在医疗服务中保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要以良好的医德和高超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赖,确保医院在竞争中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富有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蓝茂.作业成本法在县级综合医院成本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总会计师,2014,(1)

[2]高超.医院全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有效途径及措施[J].中国总会计师,2013,(2)

企业二级成本 第8篇

一、二级公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程序

目标成本不是单纯根据本企业的目标成本水平而定的, 它是以准确的市场信息为基础, 通过科学的测算和平衡来制定的。因此, 要把目标成本制定得准确可行, 符合企业的实际条件, 首先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搜集、整理有关信息, 并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然后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以市场为导向, 运用一定的方法制定出应达到的目标成本目标。具体项目目标成本制定程序如下。

1、选择目标成本制定对象

目标成本制定对象必须有明确的执行人, 在核算上能够相对独立, 必须便于测算, 便于单独考核, 它可以是一段二级公路, 一座桥梁, 可以是一个合同项目, 也可以是合同项目下对整个项目成本影响较大的工程。

2、目标成本的测算

在目标成本制定对象确定后, 其成本的上限就已明确, 项目目标成本就必须在成本上限内, 依据成本构成要素对各个项目进行计算。

3、目标成本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已经制定好的目标成本水平, 按照速度与效益、技术与效益、经营与效益统一的原则, 由生产、技术、材料、财务部门对目标成本进行可行性分析, 在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改进生产、技术、经营的措施和方案。在进行可行性分析中, 还要和其他项目的目标成本水平进行比较。当出现某项成本过高或过低时, 要进一步寻找原因, 提出合适的方案, 并对成本计算的数据、方案进行调整。

4、目标成本的确定

对构成项目成本的分项工程或工序成本、施工现场经费进行可行性分析后, 由生产经营部门对整个项目的成本进行汇总。经与项目具体执行机构项目部核对后, 正式签订目标成本责任书。责任书中应包括:工程数量;施工期限;责任范围;目标成本的费用构成及计算依据;分项工程单价清单;对工程变更的处理;非项目部可控费用的说明;项目部人员的核定;考核标准;激励措施、办法。

二、二级公路施工项目目标成本控制的过程

目标成本总的控制过程为:确定成本费用的可控范围—划分责任—目标分解—目标执行—跟踪控制—差异分析—偏差调整—成本考核。

1、确定成本费用的可控范围

按照成本属性, 依据责任单位的控制区域和责权大小, 划分成本中心。在项目部内, 对施工项目划分为采购成本中心、生产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采购成本中心包括项目部的材料采购、保管、供应部门, 其对所采购物资、材料的数量、质量、价格及其所承担的资金计划负责并承担责任。生产成本中心包括各施工作业队、拌合站、预制场、工班组、辅助加工车间等若干个子中心。各生产成本子中心只对其可控成本项目负责, 如消耗的钢材、木材、地方砂石材料、水泥、水、电、人工费、机械使用费。费用中心包括企业内的和项目部内部的不进行生产、只提供一些专业管理服务且承担一定的费用计划指标的单位, 包括质量、劳资、公关、总务、财务、安全管理等子中心。按照“谁使用、谁承担”的原则, 各费用子中心不能只花钱, 也必须讲效益, 讲效率。费用子中心应进行成本分析、效益分析, 每季度自我对比检查各自费用计划的超支或节约情况, 查找原因, 提出改进措施, 并做出下季度的费用开支方案。

2、确定责任成本单位

施工企业的目标成本控制应以工班的生产成本为基础, 以项目部为基本责任主体。要根据职能简化、责任单一的原则, 合理划分可控成本范围, 赋予工程项目部相应的责、权、利, 实行责任成本包干。成本管理责任划分表由成本管理职责经营部门负责编制目标成本, 对项目目标成本初稿组织讨论审核, 并对成本发生情况进行跟踪控制和分析, 研究降低成本的措施, 确保实现目标成本。负责预控生产成本, 对工料及总额进行确认, 并将其分解到各作业队或工班, 在执行过程中负责跟踪控制。负责目标成本管理的日常组织协调。对目标成本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奖赏, 定期组织目标成本分析会议。技术生产部门一是提供施工的技术方案;二是进行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提供相应的成本资料;三是控制本部门的业务费用开支。材料供应部门负责材料采购、进货、材料市场调查, 提出材料供应方案及措施, 负责材料采购运输成本的核算, 根据材料定额对领用单位限额发料。质检实验部门负责采取措施提高产品质量, 加强室内实验和现场质量检验把关, 减少内、外部返工损失, 降低质量成本。

3、目标成本的分解

目标成本是施工项目在现有设计方案和施工环境下的成本控制标准, 项目经理部要实现这个目标, 还必须把它按照成本项目和经济责任的归属, 进行分解, 下达给有关经济责任中心, 层层落实。分解的目标成本中既要有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数量指标, 也要有按照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的固定价格计算的价值指标。以便利核算分析和基层操作。目标成本可分解为标准数量和标准价格、控制价格三个方面, 标准数量是设计中提供的形成工程实体的数量或各种物耗。标准数量在制定时需考虑一定的现场施工损耗, 这在制定目标成本时的定额选用中已得到体现。标准价格就是目标成本制定时计算的综合价格或单项价格, 分解时应考虑一定的控制量, 这一控制量的大小由劳动的效率和施工环境等因素决定。一般可控制在本企业的先进水平基础上。

4、目标成本的执行

下达的目标成本就是各成本中心日常作业的成本上限, 非方案变更、不可抗力等因素的影响, 各成本中心不应突破, 成本中心必须采取提高效率、合理安排工序衔接、降低消耗等措施来力争成本目标的实现。

5、差异分析

在执行过程中, 由于方案变更、地质条件的变化、不可抗力等因素的影响, 某项工序或工作的目标成本可能与实际发生有较大偏差, 在此种情况下, 通过分析原因, 提供相关的资料和数据, 以便对此项偏差进行调整。

6、偏差调整

通过对成本目标与实际的偏差分析并经过成本核算, 可以反映施工耗费和计算工程实际成本, 利用成本核算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 全面分析了解成本变动情况, 系统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形成的原因, 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正确认识和掌握成本变动的规律性。通过对标准成本的修正, 可在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损失和浪费, 为最终目标成本的制定、编制其他项目的目标成本提供重要依据。

7、成本考核

项目结束后, 要对目标成本、实际成本及相关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其目的在于充分调动职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挖掘内部潜力, 达到以最少的耗费, 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也为成本分析积累基础资料, 为总结成功与失败, 改善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二级公路施工项目目标成本控制的措施

1、准确编制成本预算指标

二级公路施工项目目标成本在成本预算编制中, 应推广应用弹性预算和零基预算。首先, 采用滚动预算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滚动预算是在预算实施过程中, 不断地修正、调整和延续预算。目前, 应完善编制以年度为周期的滚动预算, 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编制3—5年为周期的中长期滚动预算, 使预算在时间上与项目中长期规划和战略发展相适应。其次, 采用弹性预算应对价和量变动的风险。编制弹性预算, 一方面能够适应不同经营活动情况的变化, 更好地发挥预算的控制作用, 避免在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 对预算做频繁修改;另一方面能够使预算对实际执行情况的评价与考核, 建立在更加客观可比的基础上。同时要规范统计和核算口径。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就是要统一统计和核算口径。要及时修订与完善各项定额。各项消耗定额的定期修订与完善是项目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体现了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必须高度重视产量定额、劳动定额、物料及水、电、风、汽等消耗、产品质量定额、资金定额、费用定额的修订与完善工作。

2、合理分解成本控制指标

目标成本预算的下达只能说是公司对项目经理部明确了成本控制的总体目标, 而项目经理部要明确各个部门的成本控制目标, 还必须对标后预算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分解可以抛开定额,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着手, 比如对现场控制经费的分解:这类费用主要由经理部控制层控制。对这些费用的分解应抛开定额按控制人员工资及工资附加费、办公费、电话费、临建费、指挥车各项费用、财务费用、职工探亲费用、取暖和降温费、合同纠纷和地方干扰等意外费用等项分解到控制层各个职能部门。

3、加强项目成本的过程控制

成本控制小组应组织有关部门认真会审设计图纸, 在满足业主要求和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结合项目施工的实际, 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会审, 提出可能变更项目, 在施工过程中有针对性、有目的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变更意向, 及时计算出变更项目工程数量的增减和合同价的增减。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组织均衡生产, 降低按时间计算的成本费用, 如项目控制人员的工资和办公费、机械租赁费等, 同时还可以拿到业主的进度奖;根据进度计划编制分项、分部工程工、料、机消耗计划, 实行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制度, 做好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的验收以及实耗材料数量的核对工作, 以保证工程实体数量、任务单、领料单、现场余料几项数据的真实性。然后与材料消耗计划进行对比, 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差异, 分析差异原因, 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同时在目标成本管理中, 要时时加强对全员的教育, 推动目标成本管理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做到管理中不忘教育, 教育为管理服务。因此, 加强全体人员对成本和效益意识的教育, 提高管理人员和工人素质, 发挥积极参与的主观能动性, 强化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这是二级公路施工企业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这样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会步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陈永炜:企业成本控制学[M].企业管理出版, 2008.

[2]杨雄胜:现代成本管理[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3]张普山:目标成本管理[M].经理科学出版社, 2005.

[4]刘志远、林云:现代企业激励机制[M].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9.

[5]李天民:企业全面成本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上一篇:莫须有下一篇: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