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云学院范文

2024-06-28

登云学院范文(精选4篇)

登云学院 第1篇

登云学院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引导下, 于2012年7月和皇冠集团携手, 成立市场营销专业皇冠专班, 该集团是一个推广皇冠箱包品牌的市场营销公司, 本文以皇冠专班为例对《电子商务》课程改革进行分析。

一、《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电子商务工作流程为主线的单一纵向设计的, 没有与皇冠集团电子商务的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至于学生在进入企业培养阶段, 特别是对于进入网购部的学生还得从零学习, 所以从教学内容方面没有突出皇冠专班的特色。

2.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根据传统的教学模式, 大多数老师花较多时间讲授理论知识, 而总课时是有限的, 这就导致在教学计划安排方面理论与实践课时的比例不合理。在实际教学中, 理论课的比例一般占到总课时的70%~80%, 很多的时间都花在讲授理论上, 实践课时的偏少导致学生们虽然掌握了较多的理论, 却在真正操作时无从下手, 实际应用能力较低。

3.教学方法单一。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 许多课程内容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由于学院尚未采用电子商务模拟实践教学软件, 不能让学生上机操作, 熟悉电子商务操作流程, 虽然在部分课程运用了多媒体手段, 但本质上还只是课堂灌输, 这已经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学科的特性和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4.考核模式传统化。目前, 登云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考核模式, 以期末闭卷为主要考核方式, 考试的内容也以知识考核为主, 学生的考试情况不能反映其职业岗位, 更不能体现《电子商务》课程实际操作技能应用的重要性。

二、皇冠专班《电子商务》课程改革思路

在“工学结合”大前提下, 以能力为本位, 登云学院侧重对市场营销专业皇冠专班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着重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 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使学生对职场形势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 皇冠专班《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根据岗位标准设计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理念以及皇冠集团电子商务操作流程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特点及学生特点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最后, 结合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与方法并通过课程的实施与考核, 形成学生职业能力。

三、皇冠专班《电子商务》课程改革具体内容

(一) 整合教学内容

《电子商务》课程内容针对皇冠集团电子商务的应用进行设置, 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 在知识选取上基于“知识够用、观点前沿”;在技能上坚持“技能实用, 有效运用”原则, 根据皇冠集团职场要求确定能力目标构建教学内容, 如下页表1。

(二) 调整教学计划

按照登云学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市场营销专业皇冠专班《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应该遵循“做中学, 学中做”, “理论与企业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 因此教学计划中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应该均衡发展, 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同学们有足够的动手时间。《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总学时32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表1。

(三) 综合运用教学方法

登云学院《电子商务》课程改革过程中, 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 根据登云学院学生特点及现有教学条件, 以“老师为引导, 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 学生为主”的原则, 有机结合多种教学方式, 提升学生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综合能力, 适应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变化。

1. 案例教学法。

在基础理论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主要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进行剖析, 一方面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运用, 体会理论知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分组讨论法。

为了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 可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 安排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 然后在课上进行作业汇报, 大家互相学习和交流。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 体验式操作法。

可在机房开设实践课, 依托电子商务实验室软件, 根据教学内容,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模拟操作, 使学生对电子商务具体运行模式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 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四) 创新考核方式

根据电子商务课程全新的教学模式, 创新考核方式, 制定与其相适应的电子商务考核方案, 主要包括出勤考核、小组作业、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和实践技能操作4大方面相结合的方式。4大内容各占100分, 然后按百分比综合形成最后考核成绩。具体如下:电子商务课程成绩=出勤考核×15%+小组作业×25%+期终考试卷面成绩×30%+实践技能操作×30%。

四、结论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在“工学结合”模式的推动下, 进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此外, 登云学院“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对该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所以只有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才能满足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才能真正做到学校与企业人才培养的无缝链接。

摘要: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课程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之一, 在整个专业教学知识体系中起着拓展深化的作用。本文以登云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皇冠专班为例, 分析了该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一些改革措施。

关键词:工学结合,电子商务,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宝友, 吕旭芬.非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内容问题探讨[J].硅谷, 2008, (06) .

[2]贾雅娟.关于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的研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 .

[3]陈苡, 卢莉.市场营销专业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研究, 2012, (6) .

登云学院 第2篇

一、登云学院工学结合专班的初步建设

(一) 工学结合专班的教育理念

欧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在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方面有许多成功之处。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及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等。我国台湾地区实行的是“建教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招生, 学校负责专业理论知识教学, 企业负责工作技能训练;学生平分为两个组, 轮流在学校上课或去企业实践, 每三个月间隔轮调;学生在企业期间可以获得一定的薪酬;学习期满, 学科及技能测验合格者, 由学校颁发毕业证书, 工业职业训练学会颁发技能训练结业证书, 经技能检定合格, 颁发技能检定合格证书。[2]登云学院作为一所台商投资的民办高职院校, 与台湾的职业学院有着较多的往来, 并借鉴台湾的“建教合作”模式, 创建了“工学结合专班”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专班的教育理念就是以“学中做, 做中学, 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方式, 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 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学校为学生制定了“三年三阶段”的学习规划, 每个阶段学生在不同岗位实践, 各阶段的岗位技术层面逐级提高。由学校和企业共同为学生专门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三年在企业不同岗位上的实践和锻炼, 以及在学校的理论学习, 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成长为合格的企业技术人员, 部分学生作为企业的储备干部加以培养。

工学专班的学生每年有4至6个月的时间在企业里实习。学校安排教师和学生一起下企业, 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教学。同时, 企业里的技术专家、资深管理人员也会为学生授课、培训。企业还要为学生提供助学金。

(二) 工学结合专班的运行模式和机制

学院设立专门部门主要负责工学专班的工作, 由该部门寻找适当的合作企业, 再与企业洽谈合作事宜, 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 签署合办工学专班、共同培养学生的协议。该部门还负责学生下企业实习的实践、岗位安排, 与企业交流密切, 起到联系学校、企业、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该部门也要负责工学结合专班教育模式的不断修正和完善。

学院院长和企业总裁组成领导小组, 全面领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班的各项工作;学校系主任、专业教研室主任、任课教师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等组成工作小组, 共同研讨工学专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在每个企业安排一到数名驻企班主任, 主要负责学生管理、与企业沟通等工作;校企双方联合建立以教育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评价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质量评价监督机构, 以保障培养目标的最终达成。

校企共同为学生制定和实施“三年三阶段”学习规划, 具体为:第一年第一阶段, 学生在一线岗位从事基础工作, 逐步了解产品工序、工艺、品质到整个生产流程, 同时锻炼工作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抗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第二年第二阶段, 学参与技术性工作, 跟企业工程师学习机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学习产品设计, 了解行业前沿技术等;第三年第三阶段, 根据学生特点, 规划出他们的职业方向并专门加以培养, 如技术管理类、研发类、生产线管理类、技术工人类、业务拓展类等。

学生在企业期间, 会安排专业课程的学习, 教师定期下企业教学。学校聘请一批教学能力强、责任心强、技能水平高的企业高管和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 在企业内或到校对学生进行授课、培训和讲座, 让学生学习到行业前沿知识和技能, 熟悉企业文化, 了解企业管理制度。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进行教学和专业课题研究。

二、推进工学结合专班建设各项改革措施

(一) 进行专业整合

以“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为原则, 根据市场需求, 整合多个专业的课程, 培养跨专业, 跨领域的人才。

(二) 改革课程设置

从岗位能力要求及职业资格标准出发设置课程, 每个专业都设置与该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紧密相关的核心课程, 以及与企业岗位要求高度结合的项目课程, 打破了传统的课程设置。

(三) 改革教学内容

结合企业产品生产、工艺工序及岗位要求, 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商教学内容, 整理造册, 形成技术先进、与行业发展相符合的教材, 改变教学内容落后、守旧的状况。

(四) 改革教学方法

形成“边讲、边学、边练”的教与学的模式。

(五) 改革管理模式

安排专职班主任驻企业, 全程跟随学生, 以管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六) 成立教学质量评价监督机构

学校和企业共同成立教学质量评价监督机构, 制定监督、考核、评价办法。

(七)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制定严格制度, 规定学校中青年教师必须到企业实践, 通过考试、考核成为双师型教师, 聘请企业高管、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

三、工学结合专班的优势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 工学专班的优点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双元教学, 学生在校三年期间通过“学校—企业”两地循环式学习, 达到“理论—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可以长时间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 学到真正的技能本领, 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 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成长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工学专班学生毕业后有机会留在实习企业工作, 没有留下的学生, 也具备了行业企业需求的工作能力, 能够更顺利地找到合适的工作, 实现了“入学连通就业, 专业链接产业”;企业每年为专班学生提供一定数额的助学金,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减轻负担, 更好地完成学业;合作企业可以挑选适当的人才进行专门培养, 成为企业储备管理干部、技术骨干, 解决目前招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难的问题, 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学校教师有更多机会进入到企业生产的第一线, 和学生一起学习、实践, 与企业工作人员交流, 促进专职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 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 工学专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工学专班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三大变化:第一个变化是教学场所, 从学校扩展到工厂;第二个变化是教学者, 从教师扩展到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第三个变化是教学方式, 从个体学习扩展到在企业生产线上的团队学习和团队合作。这三大变化使得工学专班在建设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

1. 工学之间结合的问题

在工学专班的教学中, 校企双方要根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不同职业岗位, 不同实践阶段等来重新制定课程和教学内容;企业要投入大量精力对学生进行培养, 企业技术骨干要向教师转化;学生要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而不能只在某一个岗位重复劳动, 这些都需要“工”与“学”之间的深度结合。如果不能使学生做到“学”的认知在“工”时实践, “工”的体验在“学”时升华, 就偏离了工学结合的宗旨和目的。[3]

2. 教学质量如何保证的问题

学生每年大量时间在企业实习, 容易造成知识学习得不到保障的问题;有些班级的学生分散在企业里的各部门, 教师很难进行全面、深入的教学;学校为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对实习岗位的针对性, 造成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编排的多变性, 这些都使得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3. 教学管理难度增大

由于工学专班学生与普通班级学生在教学地点、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及要求上的不统一, 造成理论教学管理难度的增大。工学专班学生在企业实践时的分散性, 也造成实践教学管理难度的增大。

4. 企业积极性不高

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 要真正在教育上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课程设置, 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 校企之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合作, 企业的动力机制还不强。

5. 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

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学生到企业实践就是做廉价劳动力, 学校无法达到培养技能人才的目标。有些家长和学生不认可工学结合专班培养模式。

四、解决以上问题的策略

(一) 政府制定扶持政策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精神,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扩大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这一目标的实现, 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明确企业参与教育教学的义务和责任, 包括参与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 保障学生在企业内的学习效果和生活品质, 关注学生安全, 给予学生合理报酬, 接收实习学生在企业就业等。政府还要制定激励政策, 对于参与教育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扶持, 明确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人数和获得的税收优惠额相挂钩等, 促进企业提高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政府宏观调控和主导地位的体现关键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分级管理的体制, 并成立关于工学结合归口管理的专门机构, 来落实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4]

(二) 促使学校和企业形成不可分割的合作关系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 企业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系, 必须拥有稳定的人才储备资源, 这对于企业技术水平提高、管理体制创新、保持发展活力等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关系到企业形象的提升、竞争力的增强、利润的提高;学校也要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 让企业分享学校教育资源, 为企业制定和实施员工培训计划, 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等, 使校企双方互惠互利, 共同健康发展。学校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主动和企业协商洽谈合作意向, 让企业能够有充分的信心, 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能够获得长远、丰厚的回报, 从而积极配合工学结合专班的建设, 由被动转为主动, 由配角变为主角。

(三) 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工学结合专班的培养目标是“产业需求的人才”, 学校必须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 以及市场变化的趋势, 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必须彻底打破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学院老师为中心、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把工学结合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创新中, 贯穿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确保工与学的有机结合、深度融合。[5]这要求学校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充分了解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还要联合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紧紧围绕岗位需求重新整合课程设置, 编写教学内容, 建立能够随着行业发展而不断更新的灵活的教学体系。

(四) 加强教育监督和管理

由于工学结合专班学生大量时间在企业内实践, 容易在教学质量、教学管理、人身安全、生活条件、权益保障等方面出现问题。对于学生的管理和服务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 企业也是教育的主体, 学校和企业要共同构建并逐步完善管理机制和监督评价机制。比如评价要将岗位技能要求和理论知识要求相结合, 采用“日常考核”、“技能考核”等开放的评价方式, 改变过去以试卷测试决定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在日常管理上, 引入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机制, 让学生真正融入企业环境, 突出对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五) 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让社会各界对工学结合专班教育模式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与了解, 学校要扩大对工学专班的宣传。通过深刻分析工学专班教育模式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对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的重大影响, 让学生、家长、企业、政府等理解与支持工学结合专班的教育理念, 让这一教育模式顺利地发展壮大。学校、企业还要广泛倾听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不断推进工学结合专班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刘深涌.借鉴实施台湾“轮调式”建教合作模式的思考[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0, (2) .

[3]李德启.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0, (2) .

[4]张建敏.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同等学力) , 2009.

佛山:制造业“登云”之路 第3篇

佛山不仅是我国家居、卫浴、家电之都,也是陶瓷之都,这里大约有几千家制造业中小企业,每年有大量物廉价美的“Made in China”产品从这里销往全球各地,佛山也因此蜚声海内外。

作为珠三角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在全球制造业转移的新浪潮下,佛山面临着来自传统制造业模式的严峻挑战。随着工业迅猛发展带来的土地资源紧张、能源的瓶颈以及企业的效率降低问题逐渐凸显,如何保持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佛山来说必须要找到新的出路。在探索和思考过程中,人们希望云制造像一颗金色的种子,在佛山的土壤里发芽,同时希望云制造平台为佛山的产业转型升级打开一扇门。佛山经信局局长李坚在今年5月召开的中国云计算大会上对记者表示,云制造是未来的希望所在,这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共识,是未来必然的方向。

佛山选择云制造

据统计,在制造业30个行业中,佛山有22个行业总产值占全国1%以上,其中6个行业占5%以上,但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佛山制造目前仍以加工生产为主,在“产品开发”及“服务”方面比较薄弱。据佛山市政府发布的《“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规划纲要》显示,佛山中小企业数量占佛山经济主体的99.9%,其中制造企业在制造业价值链条中处于很低价值的末端位置。佛山市市长刘悦伦曾坦率地指出,要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必须促使产业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佛山近年来的规划和行动中,都离不开云计算这一概念,尤其在云制造环节目前全国还是一片空白,佛山是国内率先选择云制造落地的地方城市。

所谓云制造,是将云计算、物联网、服务计算、智能科学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一种制造业信息化新模式与新手段,云制造是云计算理念与技术在制造领域的落地与拓展。经过近几年的实践,随着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高性能仿真技术、智能科学技术等技术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大数据技术与信息化制造技术的新发展,“云制造”正拓展为“智慧云制造”。与此同时,国内外制造业正向制造业信息化高级阶段——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综合集成为特征的“智慧制造”方向发展。

在中国云计算大会上,作为云制造实践者的佛山经信局局长李坚介绍了佛山在智慧云制造方面取得的实践成果,包括背景、实践、成效、建议以及云制造的未来。实际上早在2012年,佛山制造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已经搭建完成。2013年佛山首次向社会公开云制造的项目,将“积极探索云制造模式,建设‘云制造’服务平台,推动百家规模企业实施生产设备、流程、能力的数字化改造,做大做强数字产业。”

自成功引进国家863计划云制造项目,搭建了“云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在线制造网”以来,佛山通过实施“百企携万家”行动计划,已拉动106家龙头企业带动10067家中小微配套企业登云上线,开展协同制造。

如今云制造平台已成为佛山鹰牌陶瓷公司信息技术部经理周规华获取“情报”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前经销商订货都是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人为操作产生的错误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目前鹰牌陶瓷的经销商可以在云制造平台上自助下单,而公司负责人可以直接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进行审批。”周规华介绍,“依托这个平台,实现了业务协作信息一致,信息共享和交互方便了,流程规范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今年我们预计将80%的经销商归入平台进行合作,将公司的采购流程也纳入到云制造平台上。”

据了解,佛山市政府建造了体验中心来帮助企业真实的了解什么是云制造,培训了大约200多批企业家;搭建起了一个云制造的公共平台,使企业能够在这样一个大的服务资源背景下来开展这方面的需求和协同,实现它的效率提升;还扩张了“百企携万家”的行动计划,接下来准备再深化,目标是要达到5万家以上的企业登云。

增强云制造意识,面向未来

近年来佛山信息化发展水平发展迅速,为实施云制造提供了技术和设备基础。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截至目前,佛山城市基本实现无线宽带网络覆盖,“三网融合”等建设全面推进。此外,佛山还有南海云计算中心、佛山超级计算中心两个候选数据中心。

在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方面,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当地共性制造资源(如设计分析软件、模具/零件知识库、大型加工中心等)的存量不断增加;一大批优质制造能力(如国家级、省级的工程研究中心、检测中心等)不断涌现。以机械行业为例,佛山就有3500多家从事制造服务外包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平均产值在7000万~8000万元左右。

佛山市主要领导对制造业信息化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已经将云制造作为“一把手”工程开展应用实施,提供了财税方面的政策保障,建设了云制造体验中心大力进行宣传推广。佛山市市长刘悦伦、副市长宋德平先后专程造访、考察了云制造技术提供方中国航天二院开展云制造的情况,明确了双方共同开展云制造的目标。

据李坚介绍,2014年佛山云制造已进入全面推广期,实现了产业模式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2015年,佛山将建设云制造产业园,实现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培育一个千亿云制造企业。

但是云制造在全面推广问题依然存在。“佛企协同制造意识还不够,传统产业应向‘云制造’模式要发展空间”,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吴智恒如此替佛企把脉。吴智恒介绍,东莞纺织已开始迈向“云制造”,通过东莞纺织协会牵头,进入云平台的企业可共享采购、订单等资源,“大企业订单多,做不过来,可以让平台中订单不足的企业做。以实现最理想地利用好行业闲置生产力与设备的目的。”佛山在这方面要深耕,家具、纺织服装、皮革、陶瓷等传统优势产业,要深入探讨“云制造”模式的创新应用,寻求“行业云”的落地和示范。

“佛山是按照一个全产业链的思路来建设云制造服务平台的,不是纯粹单一的云平台,而是能够把云制造从线上、线中、线下做一个全面的布局。”李坚表示,要真正要实现云制造,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把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企业能够真正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增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不仅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平台上能够形成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商圈,能够让企业在这里获得资源,同时要有一个符合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商业模式。

怀集登云汽配股份有限公司 第4篇

公司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汽车发动机进排气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公司拥有年产2700万支气门的生产能力,产量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是国内汽车发动机进排气门行业的龙头企业。气门产品覆盖乘用车汽油机、商用车柴油机、发电机组、工程机械发动机等主机配套的各种车辆,型号总计达一万多种。

公司是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认定的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出口产品覆盖欧、美、日车系大部分机型;产品远销美国、意大利、英国、日本、巴西、阿根廷、墨西哥、中东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公司不仅取得了ISO/TS16949国际汽车工业质量体系认证,更获得卡特彼勒、康明斯、大柴、锡柴、潍柴、朝柴、东安三菱、海马、奇瑞、比亚迪等国内外著名主机厂严格的认证,并与这些优质客户建立了长期的战略配套合作关系。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研发工作,公司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竞争优势的专利技术,具备行业领先的工艺水平,是内燃机为气门产品制定国家标准的主导者。公司将继续推进“发动机气门制造新技术”产学研基地的发展,组建国家级汽车发动机气门技术开发中心,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品质创造价值,与客户共同成长”,登云股份将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相结合,继续专注于汽车、工程机械发动机气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巩固国内气门行业龙头地位,致力于成长为世界顶级的发动机气门产品供应商。

厂址:广东省怀集县城登云亭 邮编:526400

上一篇:铁路信号工程技术下一篇:地热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