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的新人才观

2024-09-22

树立科学的新人才观(精选5篇)

树立科学的新人才观 第1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经济全球化,小康社会

一、科学人才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的人才观, 就是关于什么是人才、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如何用好人才等一系列问题的科学认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但从全局看, 我国人才队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 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 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 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 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有待完善。必须充分认识目前我国人才的现状,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人才观的基本内涵, 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中解放出来, 强化对科学人才观的正确认识。

1、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 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 是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我国的人才总量不足, 人才占人口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人才的专业、年龄结构和产业、区域分布不够合理, 这是人才队伍的现状。发展是第一要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充分开发人才资源, 把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去认识、去开发、去管理, 才能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

2、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 就是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 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 就是立足于人, 理解人才、尊重人才、发现人才, 关心人才、保护人才、用好人才, 科学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成长、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创新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工作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作为做好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激活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 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

3、人人都可以成才

人才就是品德高尚、掌握知识、能力较强和业绩突出的人。以此来衡量, 就不能唯学历、不能唯职称、不能唯资历、不能唯身份, 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在人才培养中, 要自觉地按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相结合的要求, 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 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人才, 关键看这个人实绩如何。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 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 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 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 都是能为企业创造财富之人。要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 按照各类人才的成长规律和不同特点去识别、选拔和使用人才, 使各类人才都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都有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和舞台。

4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方面的人才

当前, 人才领域的竞争呈现出国内竞争国际化, 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向。随着我国加入WTO, 我国企业对引进国外各类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 外资企业对我国的人才争夺咄咄逼人。虽然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但在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上, 却出现了与发达国家相同的情况, 我国短缺的高层次关键人才与发达国家大体相同。对此, 我们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并采取相应的合理对策, 在更好地培养使用国内人才的同时, 加大吸引留学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的力度。

准确理解和把握了科学人才观的基本内涵, 还要认识科学人才观的特征:第一, 实践性。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在实践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锻炼人才和培养人才, 把实践作为检验和评判人才的根本标准。第二, 发展性。科学的人才观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科学的人才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密切相连, 坚持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和协调, 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把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第三, 平等性。科学的人才观提出了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 彻底打破了门第身份偏见, 打破了僵化的评判标准, 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公开、公平竞争的平台。第四, 群众性。科学的人才观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坚信人才来自于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人才的不竭源泉。人的能力和贡献有大小, 但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或技能, 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 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 都是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因此, 只要勤于学习、勤于实践, 人人都可以成才、人人都是人才。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同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天地。第五, 适用性。人才标准过高过窄, 都会挫伤人的成才愿望。不单纯以成败论英雄, 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 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对较高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和有丰富实践经验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要一视同仁;对高层次人才和普通人才, 新生人才和传统人才, 体制内人才和体制外人才要一视同仁。只有建立平等、合理、科学的人才标准, 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成才的希望, 增强成才的信心,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树立科学人才观的意义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需要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执政能力的大小、强弱, 依赖于每一位党员、每一位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人才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科学的人才观, 是当代共产党人继承和开拓党的伟大事业的战略决策。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本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党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只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才能更好地在党的统一领导下, 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 充分聚集各方面的人才, 使我们的党不仅是党员人数众多的党, 而且成为一个优秀人才聚集的党;不仅是群众基础广泛的党, 而且成为各方面人才共同奋斗的党。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我们一定要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 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

2、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客观需要

当今世界, 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高涨,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各种自然物质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比重不断减少, 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导产业, 技术密集、智力密集产业的比重显著上升。知识与人才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支点。人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承担者、传播者、使用者, 正在成为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国际竞争, 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全球范围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 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越来越同经济、科技的竞争能力紧密相连, 而人才日益成为核心的竞争力。人才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谁占据了这个制高点, 谁就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应对国际人才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

3、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20世纪头20年,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小康大业, 人才为本。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即要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 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和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人才工作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事管理机制和制度。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与时俱进,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 继续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思路, 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使用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 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4、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做的一切工作, 既要着眼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又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为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广阔天地, 也为人的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充分发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

人才资源不是自动形成的, 需要建设和开发。要树立人才资本的新理念, 把人才当作资本性资源, 把人才投资视为生产性投资, 不断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培养、使用等环节的投入, 促其成才和不断创造, 为社会创造更大的效益。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 大力加强人才资源的能力建设, 努力实现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要注意处理好引进人才与用好当地人才的关系, 注意处理好组织外部招聘人才和内部招聘人才的关系, 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和待遇与奉献的关系, 完善人才开发机制, 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多出人才, 快出人才。

只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才能切实采取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 才能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 才能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一个人才的潜能和价值, 从而实现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

国以才立, 政以才治, 业以才兴。发展靠人才支撑, 政绩靠人才创造。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 谁拥有了人才优势, 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只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们才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 2006.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第2篇

摘要: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科学人才是指,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科学人才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加拿大著名的学者、加拿大优秀基金评选主审官弗朗西斯·赫瑞比(Frances Horibe)认为:“简而言之,科学人才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 关键词: 科学人才观

科学的人才观,是对什么是人才、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如何用好人才等一系列问题的科学观念和正确态度。科学人才观由科学和人才观两个概念组成。科学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人才观就是对人才问题的各种看法、观点。科学与人才观的结合,构成了全面的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科学人才观,既是人才观,也是方法论,具体是指对人才的含义、标准、价值及其成长、使用、管理规律的根本看法,它将直接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科学人才观的提出,为我们正确处理人才工作中各种关系、矛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和具体方法,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 树立和落实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这是科学人才观最基本的观念。人才是智力资源的载体,“人才是经济发展的财富之源,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资本。”当今世界,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核心是尊重劳动,本质是尊重人才。惟有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和开发,让最重要的发展因素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我们的事业才能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我国的竞争力才能不断增强。为此,要克服有些领导未能真正把人才资源视为第一资源的旧观念,改变人才资源建设开发不力的状况。

二 树立和落实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这是科学人才观的重要内容。人才具有多样性、广义性、层次性、相对性、发展性、群体性等特征,是个很广阔的概念。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拓展育才识才用才的范围,行行出状元。只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就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之才。要以品德、知识、才能、业绩为标准和社会承认、业内认可衡量人才,不拘一格选人才。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人才对象的覆盖范围更广,接纳人才的社会包容度更大,为人人成才、争做贡献,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更多的机会、条件。为此,要克服“名本主义”,改变单纯按资历、学历、职称、职务等论人才的片面观。

三 树立和落实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思想。这是科学人才观的重点。现在,全国高级人才仅占专业技术人才的5.5%,国际化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山西高新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保险、国际贸易、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频频告急,能整合生产要素、有效运用社会资源、聚集人才积极创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奇缺。缺乏高层次人才的带动,山西人才队伍门类不齐全、梯次不合理、新老不衔接、素质不配套,已成为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必须站在战略高度,把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摆在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要克服缺乏战略头脑的短浅落后人才观念,改变搞经济轻科技,搞科技轻人才,搞人才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做法。

四 树立和落实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的观念。这是科学人才观的主题。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人才问题,必须培养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大军和领军人。目前,我国人力资源中人才比例还很弱。要采取切实措施,实现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才培养计划;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大显身手创造条件,使人才创业有机会、做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充分发挥出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为此,要克服忽视人才重要性的旧观念,改变培养计划不落实、创业条件不具备的现象。

五 树立和落实为人才创造优越环境的意识。这是科学人才观的重要措施。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和环境。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以培养、留住、评价、激励、流动、使用为内容的政策、法规环境,营造为人才服好务、办实事,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的拴人引才环境,营造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支持科研、鼓励创造、施展才智、建功立业的工作环境,营造互相理解、增强团结、彼此信任、真诚合作、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倡导自由、发扬民主、反对垄断、敢于冒尖、勇攀高峰、生动活泼的学术环境。要克服对人才缺乏法制、制度保障,改变没有人情味的现象。

六 树立和落实人才工作协调发展、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这是科学人才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人才观指导下的人才工作,必须是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根本任务,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的。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检验人才工作的成效。坚持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相协调,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坚持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党政人才一起抓;促进人才在地区、产业、行业、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合理分布;进一步做好农村、西部地区的人才工作;

加强青年人才、妇女人才、少数民族人才和党外人才的培养;注意发挥离退休人才、老科技工作者的作用。

树立科学的新人才观 第3篇

技术工人队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力加强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对于更好地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加强;技术工人;措施

一、科学人才观的内涵

人才存在于人民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科学的人才观,就是对于什么是人才、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如何用好人才等一系列问题的科学认识。科学人才观是指导人才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工作上的深化和拓展。在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深化对科学人才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科学人才观内涵十分丰富,准确把握、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必须深刻理解、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以人为本”的观念。

技术工人,是指掌握了一定的技术能力,能够创造性地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工人。技术工人是产业工人进步、产品升级的主体,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必须有一大批技术熟练、能够在生产过程中自觉进行工艺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技术工人作保证。

二、运城市技术工人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以来,运城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全市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南风、制版、关铝、丰喜、亚宝、海鑫、振兴等一批跨省、跨国、跨行业的大企业、大集团迅速扩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19家,5家企业进入全省工业企业30强,9家企业跨入全国大型企业行列,全市工业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三强”。近年来运城市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对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还缺乏应有的重视,重专业人才、轻技能工人的社会偏见依然存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激励、评价、使用等机制还没有建立,数量严重不足,断档现象严重。运城市技术工人整体素质与时代赋予他们的光荣使命不相适应,有岗位却少技术,有订单却不敢接,一些企业出现技工断层不得不返聘退休工人的现象。据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运城市从业人员100万人,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考核鉴定颁发国家职业资格(含技术等级)证书人数为112580人,其中获得高级工和技师中级工证书的人数为4400人,中级工为98360人,初级工为9820人,持证率仅为11.26%。持证比例偏低,人员素质低下已成为制约运城市工业发展的瓶颈。而运城市的工业结构“十一五规划”中,高技能人才需求30万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企业对技能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为我市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强劲动力。

面对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新机遇,随着山西大运牌重型卡车的正式投产,围绕五大产业群发展规划和全面建设山西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已成为我们运城市人才工作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要把运城建设成为全省的农业大市、工业大市、教育大市、旅游大市和经济强市以及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就必须把加强技术工人队伍建设摆上十分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快培育一支数量充足、技术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

三、加强运城市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措施

1.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发展高级技工教育,不断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基础。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建院以来设有矿山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印刷工程系、有机食品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基础部、体育部、中专部等11个教学系部。专业设置以工为主,涵盖经管。开设了煤炭开采技术、数控技术、汽车维修技术、印刷技术、电气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市场营销、有机食品等35个专业。矿山类专业符合山西省产业结构特点,有机食品符合运城市产业结构特点,印刷专业填补了全省高校专业设置空白。学院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和“以学生未来为本,以教育品质为根”的办学理念,秉承“做学合一,厚实融通”的校训精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把人格塑造作为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学院强调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情怀,实行“双证书”毕业制度,将职业需求和技术技能标准引入实践教学,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渐形成了“一专一企、 一系一范、一人三型”的办学特色。学院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受到社会高度认可。学生在省级以上科技文化竞赛和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达93%。

2.采取短期培训方式培养技术工人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培训工作是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要用大人才的思路来看待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的培养和使用。举办技能培训班,大力推进技术工人继续教育制度,实施技术工人素质提升工程,缺什么补什么,把新技术、新工艺等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传授给技术工人。这样,可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大批的技术工人掌握较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可以较快地提高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

3.切实加强技术工人岗位考核

严明的考试纪律,严格的考核程序是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工作的生命线,严格按标化准化置考场,抽调责任心强、素质高的老师监考,为广大技术工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考试氛围。

4.举办技术比武和职业技能竞赛

要促进技术工人积极地学习技术,提高技能水平,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职业技能竞赛通过层层发动可以使更多的技术工人参与竞争。基层单位为让职工在竞赛中取胜,扩大单位的社会知名度,便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认真组织开展本单位技術工人的培训和岗位练兵。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可以选拔出一批工作责任心强、爱岗敬业、技术过硬的尖子,带动周围的技术工人进一步学习业务、学技能、勤奋工作。对获得全国技术能手或在全国、全省性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授予相应技术状元或技术能手称号,并可破格晋升为技师、高级技师;对符合劳动模范基本条件的技术能手,优先推荐参加省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评选。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可申报省政府特殊津贴。此外,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可比照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技术职称的待遇水平,享受相应待遇。

5.要为工人考技师敞开大门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党执政的新理念 第4篇

必须看到,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这种情况下, 人民群众对自身和社会的发展, 必然提出更高层次、更加全面的要求。他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式的持家兴业, 也不满足于丰衣足食式的温饱, 而是要求当家有权、作主有位, 生存高质量、发展有空间, 追求经济更发展、民主更健全、科教更进步、文化更繁荣、社会更协调、生活更殷实的社会全面发展与和谐。如果说树立科学发展观, 主要是从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角度提出问题, 其基本内容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那么, 则主要是从如何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角度提出问题, 是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要遵循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也就是关于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思想政治关系建设与改革、完善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应民所求, 应时而生, 树立科学发展观, 体现了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新要求, 展现了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将自己的执政纲领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理想和价值追求。

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一个执政的党, 党只有研究和掌握执政规律, 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才能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新任务, 体现了我们党履行执政使命、巩固执政基础、改进执政方式、实现执政宗旨的必然要求

第一, 履行党的执政使命的目标所向。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共同心愿, 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在新的历史时期, 作为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党, 我们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人民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根本上说, 就是由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决定的。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 面对国内艰巨繁重的建设任务, 面对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 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有清醒的执政党意识, 要改变长期以来单一依靠行政手段实施领导的传统方式, 代之以协调、沟通、服务的方式,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合理协调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 有效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 真正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只有这样, 才能把最广大人民凝聚起来, 把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共同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也只有这样, 才能最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履行好党的执政使命, 领导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第二,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选择。我们党代表人民执政, 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根本的基础是人民拥护。党的执政基础, 既包括阶级基础、群众基础, 也包括社会基础。一方面, 树立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国工人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产业工人队伍日益缩小, 第三产业人员不断扩大。构建和谐社会, 要求我们党代表和整合整个工人阶级, 切实把从事社会化生产的全体劳动者作为党的阶级基础;也要求党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自己周围, 协调好新的社会阶层与工人、农民及整个社会的关系, 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另一个方面, 树立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也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要适应中等收入阶层不断扩大的趋势, 逐步构筑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从国际经验看, 最稳定的社会应是中间社会阶层占多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是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重要内容。

第三, 改进党的执政方式的现实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的理想, 又是一种治国的方略、治国的机制, 是目标与过程的有机统一。实践证明, 树立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党坚持科学执政。一切社会政治活动的科学性、正确性, 都取决于对社会实践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变革的深化, 社会阶层的变化, 使社会生活在内容上变得生动、丰富、错综复杂, 要求我们党树立科学的执政观、发展观, 探索和把握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的规律, 以科学的执政方式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科学地把握改革措施、稳定政策和统筹发展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与发展, 在改革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说到底是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我们党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中, 通过对执政经验的认真总结和执政现实的清醒认识, 第一次把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依法执政联系在一起, 作为提高执政能力、改进执政方式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要求全党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这些, 都表达了新形势下党执政的本质和宗旨。树立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凝聚最广大人民意愿提出的政治主张, 要求党必须坚持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执政, 首先要实现党执政活动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 不断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执政行为规范与行政行为规范。同时, 要进一步加强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 建立起一套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的社会管理格局相适应的司法体系和机制, 不断提高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的水平, 切实落实司法为民的要求, 有效发挥司法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公平与正义和社会祥和局面的职能作用, 为全面推进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 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第四, 实现党的执政宗旨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多方面的内容和特征, 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它的价值内涵和目标, 即全面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上表明了党的执政宗旨。只有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使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法治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公平和正义得到真正维护和实现, 全体人民能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目的和要求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当前, 社会领域存在的与执政为民、社会和谐相违背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腐败问题, 直接导致人民对党执政的认同度降低, 削弱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二是失业问题, 直接造成部分劳动者利益受损, 容易激发社会矛盾和冲突;三是贫富差距问题, 导致部分社会成员的相对被剥夺感, 产生心理和社会危机。这就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党必须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以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促进不同阶层、利益群体相互协调, 良性互动, 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保持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为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因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也是由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 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也是改革关键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执政功能

作为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多方面努力, 但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党的执政功能。树立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党的领导, 离不开党对各种社会力量、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发挥这种执政功能, 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就是适应我国社会的新变化, 正确把握、协调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关系, 在妥善处理重大社会关系中充分体现社会和谐。

第一, 发挥传统政治优势与创新群众工作的关系。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新世纪新阶段, 随着新旧体制转换, 利益格局不断调整, 必然会导致各种摩擦和碰撞时有发生。而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又必然使群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平等意识普遍增强。这些都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 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 由于对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方位、时代要求缺乏清醒认识, 群众观念逐渐淡漠了。疏离群众、害怕群众甚至损害群众利益, 使本来可及时化解的矛盾积累下来, 小矛盾变成大矛盾, 影响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也影响社会稳定。因此, 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已成为我们党执政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既要发挥党的传统政治优势, 更要结合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创新群众工作机制。要使群众信任我们, 决不能只依靠权力, 更主要的, 要靠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靠改进群众工作方法, 靠提高群众工作本领, 靠创新群众工作机制。通过创新群众工作机制, 让群众的合理诉求有畅通的表达渠道, 使群众疾苦有处诉、冤情有处申、事情有人办、问题有人解决、权利有人维护、利益有人保障, 努力把各类矛盾协调到“求大同存小异”, 把各种关系调节到最佳状态, 从而建立起一套确保党的执政实践始终与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的长效机制。

第二, 树立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建设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最清楚地表明, 我们党抓住了当前社会种种矛盾与冲突的根源, 抓住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和前提条件。民主和法治, 意味着公民拥有平等的权利, 不同公民、群体都可通过民主和法定程序, 参与党和政府的决策和运行过程;意味着党和政府的一切权力均须具有法律依据, 公民与党和政府在法律上处于平等地位, 个人和群体的权利与利益都可获得及时而有效的法律支持。公平正义是民主法治的必然结果。没有民主法治就没有公平正义。民主与法治不完善, 必然损害公平正义, 造成社会不和谐。因此,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民主法治入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政治、法治基础。同时, 要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党务公开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政务公开、司法公正, 吸收和借鉴现代民主法治发展中适合我国国情的经验和做法,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发展。

第三, 树立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与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的关系。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种利益关系都能得到协调的社会。公平与正义是社会的首要价值, 维护公平和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新形势下, 我国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所以, 作为执政党, 必须妥善处理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决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社会是否和谐, 主要影响因素有三个:一是失业率。如果失业者比例很高, 社会就会出问题。二是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 会损害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中国人好存钱, 对通货膨胀很敏感、对它的容忍度不高。三是贫富差距。有两种利益格局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其一是平均主义的利益格局, 其二是贫富悬殊的利益格局。因此, 有必要构建既有一定差别, 又保持相对公平的利益分配结构。要保证社会成员利益竞争的条件和机会平等。既要关注公平的结果, 也要关注公平的起点、环境和条件。要建立良性的经济秩序和分配秩序, 保证竞争机会均等, 为一切社会成员提供公平竞争的起跑线和环境。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激励性、效率性、保障性收入分配有机结合,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利益分配格局, 保证社会成员利益相对均衡。要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逐步做到保证社会成员都能接受教育, 都能进行劳动创造, 都能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 都能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树立科学人才观之我鉴 第5篇

一、领导重视统一认识 各级主要领导要把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抓、负总责把开发人才资源放在先于、重于开发其他资源的地位上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统一认识真正形成党管人才的工作格局。同时加

强宣传让相关人才政策达到用人单位熟悉、组织人事干部精通、各类人才了解、全社会共同落实。树立系统开发人才观念克服“重引进轻使用”、“重使用轻培养”的不良倾向树立人人都可成才的人才观念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前提下敢于不拘一格选人、用人,树立广纳人才观念。既重视开发利用本地人才,也积极吸引外地人才,克服选人、用人和留人上的不正之风。

二、请进来、送出去壮大人才队伍 人才的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人才的引进是最有价值的引进要加大对人才的再教育再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人才本领。除要营造良好的自学氛围、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外,还要积极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措施,不断提高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送出去”主要是选派各类人才,特别是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的有潜力的人才有目的、有争对性地组织参加国内外各种高层次培训班,不定期地到先进发达地区著名高校、各地干部学院进行集中教育培训和个性化学习,定期到发达城市学习考察、交流挂职等。加快发展、加速转型需要高层次人才,这些人才在短期内培养不出来,只能请进来,“请进来”主要是进一步放宽招考门槛、提高待遇水平,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从而壮大人才队伍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模式,强化领导能力,形成更大的合力。

三、优服务、扩空间、留住人才促发展。在人才工作上,要为人才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才留得住人才。比如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办理相关手续时,能快则快、能特则特,甚至可以先上班、后完善手续。特别对带项目、来投资的人才,要开通绿色通道,包括在户籍、住房、医疗、社保、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都要想到、办好。总之就是要在原则范围内为人才大开方便之门,提高人才的归属感、认同感。“大空间”就是要为人才提高较大的发展空间。人才最看重的就是事业有无发展空间自己有无用武之地对高层次人才就应该做到“是猴子就给一棵大树、是老虎就给一座高山”,为其搭建好平台,真正用事业聚集人才,用发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人才推动地方各项事业发展。

上一篇:数学教学与语言艺术下一篇: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