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诊断范文

2024-07-15

高频超声诊断范文(精选11篇)

高频超声诊断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9例鳃裂囊肿患者的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其中男10例,女9例,年龄1~83岁,中位年龄45岁。病程3 d至15年。病变均为单发,全部病例以颌面、颈部或胸前渐大肿块就诊,仅4例伴反复肿、痛,其余无特殊不适。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 i U22,GE公司Logic E9彩色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10~12 MHz,选择仪器甲状腺或浅表组织条件。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受检部位,采用直接扫查法多切面扫查肿块处,观察肿块的位置、数量、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启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功能观察周边及内部血流情况,并观察肿块周围有无增大淋巴结。异常图像常规储存留档。

2 结果

2.1 鳃裂囊肿的部位

超声所见本组19例鳃裂囊肿的部位、大小、数目及毗邻关系与手术相符。17例囊肿位于颌面部或侧颈部,2例位于左锁骨下缘前胸壁;左、右侧分别为11例、8例。发生于下颌角以上及腮腺区的为第一鳃裂囊肿,共7例,占36.8%;发生于肩胛舌骨肌水平以上的为第二鳃裂囊肿,共10例,占52.6%,其中2例合并瘘管,与囊肿相连并通向体表;发生于下颈部胸骨上或锁骨上的为第三鳃裂囊肿,共2例,占10.5%,均合并瘘管,因内径过细、瘘管位置深显示不清。囊肿大小从0.4 cm×0.4 cm×0.3 cm至5.0 cm×4.8 cm×3.5 cm不等。

2.2 声像图特征

所有囊肿外形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光滑。4例囊壁较厚、毛糙,1例内见光带分隔。8例后方回声增强。内部回声分3型:稀疏细点状或密集粗点状回声型10例(图1a),无回声型6例(图1b),类实性低回声型3例(图1c)。4例囊壁可见点、条状彩色血流信号。反复肿痛的4例囊肿,伴有周边淋巴结增大。

注:a.鳃裂囊肿内密布粗大点状回声,后方回声增强;b.鳃裂囊肿呈无回声,壁光滑,透声好;c.鳃裂囊肿内充满细小点状回声,后方回声无增强,类似实性肿块

2.3 超声诊断符合率

本研究中,诊断符合率为68.2%(13例)。2例误诊为腮腺囊肿,1例误诊为腮腺混合瘤,2例误诊为炎性病变、1例误诊为实性包块。

2.4 病理结果

囊壁内衬鳞状上皮9例,纤毛柱状上皮6例,立方上皮3例,单层至复层柱状上皮1例。囊壁伴淋巴组织增生、纤维增生3例。2例瘘管周围均存在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3 讨论

鳃裂囊肿属先天性疾病,系胚胎发育过程中鳃弓和鳃裂未能正常融合或闭锁不全所致[3]。人体胚胎发育第3周时,头部两侧各有数对鳃裂。正常情况下,鳃裂随发育逐渐消失。如不消失且其内有液体滞留,则在出生后表现为鳃裂囊肿[4]。

鳃裂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于20~40岁,常为单侧。其主要症状及体征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物、质软、有波动感、可呈实质感、边界清晰、活动度较大。继发感染时则肿块迅速增大并伴有疼痛及淋巴结增大等。本研究中15例均属于无痛性肿块;仅4例伴继发感染,出现红肿、触痛、压痛并伴周边颈部淋巴结增大。

根据鳃裂来源位置可将鳃裂囊肿分为上、中、下3组。上组位于腮腺区和下颌角以上,来自第一鳃裂;中组位于颈中上部,即胸锁乳突肌前缘舌骨水平或其上下,多来自第二鳃裂;下组多位于颈根部,来自第三、四鳃裂。其中第一、二鳃裂囊肿较多见[5],本组共16例,占84.2%。第三、四鳃裂囊肿在超声上很难鉴别,解剖上以喉上神经为界,其上的为第三鳃裂囊肿,其下为第四鳃裂囊肿[6,7]。

鳃裂囊肿的二维声像图多表现为外形规则的囊性包块,境界清晰,有包膜,后方回声多增强。内部回声表现多样,这与囊肿壁的内衬上皮成分有关[8]:当内衬为纤毛柱状上皮时,其内容物为透明黏液或浆液性成分,透声好或伴稀疏点状回声;当内衬为复层鳞状上皮时,其内多表现为点状强回声,透声较差。若两种上皮同时存在,其内透声随复层鳞状上皮的增多更差,甚至呈实质样回声,内部回声杂乱,囊壁厚薄不均。有的含淋巴组织,常因壁内淋巴结炎产生纤维化,导致囊壁增厚[9]。了解其病理组织学的复杂性有助于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对于类实性低回声型鳃裂囊肿,CDFI可通过观察其内容物有无血流信号及频谱,准确判断其性质,有效缩小鉴别诊断范围。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8.2%(13例),2例误诊为腮腺囊肿,1例误诊为腮腺混合瘤,2例因感染后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晰误诊为炎性病变,1例误诊为实性包块。究其误诊的主要原因为检查者对鳃裂囊肿认识不深,对鳃裂囊肿组织病理学的复杂性缺乏足够了解。

鳃裂囊肿因发病部位特殊,应与甲状舌管囊肿、淋巴管瘤、腮腺囊肿、腮腺混合瘤、增大淋巴结等颈部肿块相鉴别。(1)甲状舌管囊肿:位于颈前中线附近,形态规则,壁薄光滑,内部透声好。(2)淋巴管瘤:多发生于儿童,多位于颈后三角区,可单房或多房,呈分隔状。(3)腮腺囊肿:位于腮腺内,多为导管阻塞所致,一般位于导管走行部位,而腮腺内的鳃裂囊肿多位于下颌角以上部位[10],两者较难鉴别。(4)腮腺混合瘤:内部为实质性回声,且一般都有少许血流信号。而感染后的鳃裂囊肿一般内部透声较差,周边会探及少许彩色血流信号,内部无彩色血流信号。(5)炎性及实性包块:可轻压探头,观察肿块形变率大小,并启用CDFI功能,观察内部是否有彩色血流信号,一般炎性及实性肿块加压后形变小,且内部血流信号出现率较高;鳃裂囊肿加压后形变较大,内部无血流信号。

综上所述,对于颈侧单发、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质软包块,声像图呈无回声或低回声,包膜完整,内部无血流信号者,要考虑鳃裂囊肿的可能。随着对超声医师鳃裂囊肿认知的提高,其超声诊断符合率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摘要:目的 分析鳃裂囊肿的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检查在鳃裂囊肿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鳃裂囊肿的高频超声图像特点。结果 19例鳃裂囊肿均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囊壁多清晰,厚薄不均,内透声表现不一。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8.2%(13例)。结论 鳃裂囊肿发病部位较典型,加深对鳃裂囊肿声像图的认识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鳃原瘤,超声检查,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Valentino M,Quiligotti C,Carone L.Branchial cleft cyst[J].Journal of ultrasound,2012,16(16):17-20.

[2]邹上初,罗志强,张先锋,等.鳃裂囊肿瘘管临床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20(8):435-438.

[3]Gonzalez-Perez LM,Prats-Golczer VE,Montes Carmona JF,et al.Bilateral first branchial cleft anomaly with evidence of a genetic aetiology[J].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4,43(3):296-300.

[4]Brennan PA,Critchlow A,Rehman S,et al.Spontaneous resolution of a branchial cleft cyst without intervention:a previously unreported outcome[J].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4,52(4):379-381.

[5]郭万学.超声医学[M].6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238.

[6]Thomas B,Shroff M,Forte V,et al.Revisiting imaging features and the embryologic basis of third and fourth branchial anomalies[J].AJNR Am J Neuroradiol,2010,31(4):755-760.

[7]Prosser JD,Myer CM 3rd.Branchial cleft anomalies and thymic cysts[J].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2015,48(1):1-14.

[8]郭军,孟庆江,石利强,等.鳃裂囊肿和鳃裂瘘的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7):552-554.

[9]张志愿.口腔颌面肿瘤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55-256.

高频超声诊断 第2篇

结果 颈部淋巴管瘤主要超声和CT特征为从颈部至颌下和(或)纵隔间蔓延的单囊或多囊性肿块,沿周围疏松组织间隙呈浸润性生长,有占位效应。

本组36例,肿块仅限于颈部26例,累计颌下间隙和(或)纵隔10例;单侧发病35例,双侧1例。

结论 高频超声和CT检查可清晰显示病变的大小、形态和延伸范围,多数能定性诊断, 对颈部囊性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 颈 淋巴管瘤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淋巴管瘤(lymphangioma)系淋巴管源性罕见的良性病变[1-2],是一种先天性脉管发育畸形,并非真性肿瘤,多数学者认为它是由增生及结构紊乱的淋巴管组成为先天性或继发于手术、外伤后发生,以婴幼儿多见。

高频超声和CT检查是临床诊断该病的常用检查方法,正确认识其影像表现是获得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关键。

笔者搜集1月~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同时有超声和CT资料的小儿颈部淋巴管瘤36例,回顾性分析本病的超声和CT表现,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评价超声和CT病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191月~月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有超声和CT检查资料完整的颈部淋巴管瘤36例。

男19例,女17例;年龄1个月~13.5岁,平均3.2岁。

其中婴幼儿28例占77.78%,学前及学龄儿童分别为13.89%(5/36)和8.33%(3/36)。

临床表现均为发现颈部包块,4例因逐渐增大而就诊。

36例病例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其中23例术前行CT检查。

1.2 方法与仪器

超声检查采用GE-Logiq900、GE-Logiq700和Pilips iu22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MHz~10MHz。

患者取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充分暴露检查部位,进行纵、横、斜切多方位探查,检查时注意观察病变大小、形态、壁及内部回声表现,肿块与其周围组织关系,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有无血流信号。

CT检查采用GE Hispeed FX/I单层螺旋CT机和Lightseed 16多层螺旋CT机及Phlips Brilliance 64多层螺旋CT机。

常规平扫,增强采用CT专用高压注射器,对比剂为欧乃派克(300mgI/ml),1.5ml/kg,1.0~2.0ml/s。

单层CT层厚5mm,MSCT采用2~3.0mm重建。

电压100~

120KV,电流100~200mA,动脉期延迟25~30s,静脉期延迟60~70s。

2 结果

2.1 36例小儿颈部淋巴管瘤年龄及性别分布

见表1。

表1 36例儿童颈部淋巴管瘤年龄及性别分布 (略)

2.2 超声、CT所见病变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

35例为单侧发病, 28例病变局限于颈侧部、胸锁乳突肌后方(图1),其中2例向下延伸至胸廓前纵隔内,1例向颊部及耳后蔓延(图2),8例累计颌下(图3)其中1例为双侧颌下包块(图4)。

高频超声检查呈单房或多房囊肿声像图,单房病灶表现为囊性无回声,边界清晰,其内可见少许分隔,内壁光滑,后方回声增强(图1),彩色多普勒显示囊壁无血流信号(图3);多房者内部呈蜂窝状结构或扭曲扩张的管状无回声,1例分隔及囊内混有血管瘤成分, 彩色多普勒可以测到血流。

CT平扫均表现为颈部或颌下囊性的低密度影(图1),平均CT值约5Hu~21Hu,16例病变内可见分隔,增强扫描部分病变囊壁及分隔强化,囊内无强化(图2)。

3例向下沿伸至纵隔者,CT见前纵隔与颈部病变相连的囊性低密度影。

3 讨论

3.1 病理生理和组织学分类

关于淋巴管瘤的起因尚有争论[1],国内外学者均认为淋巴管瘤是由于淋巴管先天发育异常或继发性淋巴管损伤所致,原始淋巴囊未能向中央静脉引流,正常淋巴结构异常错构、分支淋巴引流梗阻,未能与正常引流通道建立联系而隔离的淋巴管和淋巴囊异常扩张致淋巴管瘤样增大, 形成囊性肿块[3-4]。

组织学上将其分为3型:1)毛细管型:由细小淋巴管构成,多发生于皮肤及粘膜处, 本组未见此型,其与血管瘤超声图像难以鉴别,特别是两者极易混合生长,病理称之为淋巴血管瘤[5]。

2)海绵状型:由较大的淋巴管构成,多见于四肢、腋部、胸壁等,本组中8例为此型;3)囊性淋巴管瘤:由大的淋巴管腔隙构成,伴有胶原和平滑肌,其中囊状淋巴管瘤亦称为淋巴水瘤,较多见,呈单发或多发,以颈部、纵隔和后腹膜等区域多见,本组中36例为此型。

有学者[6]认为上述这些类型其实是同一种病变不同时相的表现,常混有血管瘤。

高频超声诊断流行性腮腺炎 第3篇

[关键词] 高频超声;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在儿童中可形成爆发流行,其特点是非化脓性腺体肿大、疼痛并伴有发烧。

本文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临床拟诊流行性腮腺炎的79例患儿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发现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声像图具有特征性,对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都具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组79例为2009年1月一2012年1月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患病儿童。具有明确接触史,年龄2—15岁,男50例,女29例,男平均年龄10.09岁,女平均年龄13.47岁。均以发热或耳前颌下部肿痛数小时至3天就诊,体温在37.8—40.5度。WBC计数大多为正常或偏高.个别高达1万每立方毫米以上,部分伴有头痛等症。

1.2仪器与方法

应用GE LOGIQ 3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IOMHz。

检查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受检部位,对患者的双侧腮腺、颌下腺、舌下腺、颈部淋巴结进行扫查,并测量腺体的大小。观察其内部回声并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其内部血流情况,测量峰值流速及RI。冻结图像摄片。并发睾丸炎、胰腺炎者同时做相应器官扫查。。血淀粉酶增高者,空腹胰腺检查,探头频率2~5MHz。

2 结果

79例患儿中,累及单侧腮腺16例,双侧腮腺42例,双侧腮腺及双侧颌下腺3例,双侧腮腺及单侧颌下腺12例,单侧腮腺及双侧颌下腺3例,化脓性腮腺炎3例。全部病例与实验室检测作对照,超声诊断的79例,其中2例为非流行性腮腺炎,最后确诊为复发性腮腺炎。超声诊断率为97.44%,临床诊断率为79.17%。

受侵犯腺体均弥漫性肿大,腮腺最大厚达28mm,颌下腺最大厚达30mm(图1),舌下腺肿大最大达到17mm,腮腺炎声像图显示,腮腺、舌下腺轮廓模糊不清,内部回声均匀,中央无不均质回声,其中l5例腮腺内部呈蜂窝状结构,CDFI腮腺、颌下腺内血流信号丰富,呈弥漫性树枝状。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依据流行史、接触史、腮腺肿痛特点作出诊断,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临床诊断率明显低于超声诊断率。在儿童集体机构流行时期,不典型病例及成人病例容易误诊。高频超声就有助于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常由细菌感染引起,急性起病,临床表现颇似流行性腮腺炎,而超声声像图有助于鉴别,当耳下及颌下淋巴结肿大融合成团块状时,临床触诊难以分清,而超声声像图可以明确诊断。

涎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其中腮腺是最大的涎腺。流行性腮腺炎的病理改变以腮腺的非化脓性炎症为特征,受侵腺体的周围组织发生间质水肿,点状出血,淋巴细胞浸润和腺泡坏死等,使腺体实质回声粗糙、欠均匀,呈不同程度弥漫性肿大,尤其腺体增厚较明显。由于腺管周围及上皮细胞有水肿、坏死和脱落,腺体管腔因充满坏死细胞和渗出物而阻塞,致使唾液中的淀粉酶排出受阻,须经淋巴进入血流或从尿中排出,从而使血和尿中淀粉酶增加。其他器官如脑、胰腺、睾丸等亦可发生类似的病理改变。流腮时腮腺肿胀,内部回声减低,血流信号丰富,呈“火海征”,而正常腮腺无类似改变,此种特征性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诊断病例的超声表现,发现超声诊断率明显高于临床诊断率,尽管流行性腮腺炎最后确诊是实验室检查,但超声无疑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超声观察腮腺内异常回声的形态、大小、境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彩色血流等指标已成为对流行性腮腺炎诊断的一项重要手段,对腮腺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能够比较全面地观察腮腺和颌下腺及其周围淋巴结的声象图表现。特别是对腮腺和颌下腺肿大较轻者,高频超声已可发现其内部回声的改变,可以较早地对流行性腮腺炎作出明确诊断。高频超声检查有助于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早检查、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参考文献:

[1]李文益.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0.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30.

[3]柳忠锋,于丽丽.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4]李雪霞,黄素君.高频超声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价值

肌疝的高频超声诊断 第4篇

临床上肌疝虽然很容易触摸到, 但在瘤样肿块的性质、范围、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筋膜是否损伤等方面难以确定。而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皮下组织各层结构, 可提示肌疝和疝口的大小、血肿及炎症情况。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近几年来对21例肌疝患者的高频彩色超声检查,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4年6月~2006年11月运用高频超声诊断肌疝21例, 男15例, 女6例, 多数有外伤史, 少数无明显诱因, 自觉患者有肿物形成, 病程1~10个月。体检发现患处软组织有瘤样肿块, 无明显边界。

1.2 使用仪器

为Acuson Sequoia512彩超仪, 探头频率7.5~10.0MHz。充分暴露患处, 行纵横多切面扫查, 并嘱患者做屈伸动作, 对此观察肢体肌疝膨大与缩小的变化。

2结果

本组肢体肌疝21例中, 肱二头肌疝5例, 大腿内侧肌疝10例, 大腿后外侧肌疝1例, 小腿肌疝5例, 肌肉断裂形成肌疝5例, 高频超声发现肌疝疝口17例。高频超声显示正常皮下软组织各层结构清晰, 急性期肌疝呈高回声, 慢性期肌疝呈低回声, 表现为瘤样肿块, 均为肌纤维回声, 结构紊乱, 筋膜呈高回声, 有疝口时可见筋膜回声连续性中断。肢体肌疝有明显可复性, 即随屈伸动作瘤样肿块有膨大与缩小的改变, 肌肉断裂时超声可显示肌肉断裂的断端范围, 有血肿形成时超声表现为不规则无回声, 炎症形成时在瘤样肿块周围可见低回声, 且彩色多普勒显示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3讨论

本病发生与肌间隔压力增高有关, 以往临床多靠触诊, 难以准确了解疝口大小及疝内容情况, 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皮下组织, 各层结构及筋膜肌纤维, 并提示疝口大小、疝囊内容情况, 为明确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虽然高频超声很容易诊断肢体肌疝, 但操作时, 探头不要施加太大的压力, 因为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加压可以使肌疝缩小而看不到。此外, 还应熟悉肢体软组织局部解剖, 以便准确定位, 为临床提供定位依据。肢体肌疝的诊断关键是:疝出的瘤样肿块为肌肉纤维组织, 而且有可复性及膨大与缩小的变化。肢体肌疝应与软组织真性肿瘤如纤维瘤、纤维肉瘤、血管瘤等鉴别。

本病有外伤史, 超声观察肿块为肌纤维回声, 结构紊乱, 筋膜有改变, 可见疝口, 有明显可复性等。高频超声在诊断肢体肌疝及其与肿瘤的鉴别诊断方面, 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高频超声诊断 第5篇

【关键词】高频超声;乳腺;肿瘤;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138-01

乳腺疾病甚为多见,尤其是乳腺癌发病率近年明显上升,已成为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有很高的正确性,但对致密型乳腺有假阴性和增加年轻妇女罹患乳腺癌的危险,有学者认为超声能弥补上述缺陷,甚至是一种更为优秀的诊断方法。因此有必要对此做进一步的评估。以下就本院2005年以来对28例经手术及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的声像图及血流特点分析,探讨高频彩超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本组患者28例,女26例,男2例,年龄20~72岁,平均47岁。26例触诊可发现包块。均为术前超声检查显示结节内有血流的病例。

应用LOGIQ-400B/W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10MHz~13MHz,观察测量肿块病灶大小、形态、部位、边界、内部及后方回声,结节内血流,收缩期最大流速PSV,阻力指数RI,及3DCPA血流灌注情况。采用Adler等的半定量法判定病灶内血流信号的丰富程度。判定标准为0级:病灶内无血流;I级:少量血流,可见1~2处点状血管;Ⅱ级:中量血流,可见一条主要血管或同时可见几条小血管;Ⅲ级:丰富血管,可见4条以上血管或血管相互连通,交织成网状。我们以3DCPA显示血管数目为准,因而有2条以上主要血管供血者也定为Ⅲ级。

2结果

28例乳腺包块,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对照(见表1)。

本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26/28(92.8%)。1例多血流增生结节,误诊为乳癌。本组28例36个结节,最小为0.5cmx0.6cm,病理为增生活跃;最小单发乳癌为0.7cmx0.6cm,病理为高分化鳞癌。1例巨大纤维瘤:大小为6.8cmx5.4cm,内部血流均丰富,能量多普勒均可测得内部脉动血流。本组结节内测得最大流速达32cm/s,最低流速为3.5cm/s,其中Ⅱ~Ⅲ级血流23例,恶性占52.2%。

3讨论

乳房肿块是乳腺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我国乳腺癌近年来已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仍然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近年来,超声高频探头的应用,尤其是大于10MHz的探头把组织放大近4倍,使乳房从皮肤到胸膜的各层组织清晰显示,乳腺内有无肿块、肿块是囊性还是实质性、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提供了大量的客观微细信息,包括肿瘤形态学一般规律和病理学特征,如:形态、包膜、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纵横轴比例、微钙化及多普勒血流频谱分析等。因而超声仍是乳腺疾病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本组病例中良、恶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如肿块形态边界,内部及后方回声明显差异,与文献报道相吻合。但早期或较小的乳癌,往往边界清晰,尚无浸润征象,易造成误诊。肿物内钙化有良、恶性之分,良性钙化一般较大,与乳腺导管扩张等分泌性疾病有关;诊断乳腺癌的特异性达96.3%,准确性达84.8%,本组有3例乳癌内见砂粒样钙化,有助于提示诊断。恶性肿瘤后方多有衰减,因肿瘤细胞在增生和变质的过程中有副产物产生,胶原、胶原纤维大于75%可导致超声声能的衰减至消失。而良性肿瘤后方增强或正常,但也有一部分乳腺癌并不出现“后方衰减”这一特征。由于部分恶性肿瘤常有中心坏死,有的可出现后方增强。本组2例乳癌结节后方并无衰减,而1例纤维瘤、1例纤维瘤样增生结节后方有不同程度回声减低。彩色多普勒的应用提高了诊断乳癌的敏感性。以往常把乳腺肿块的血流信号检出与否作为判断肿物良、恶性的标准随着超声仪器的不断改进,血流敏感性大大提高,是良性肿瘤及正常乳腺组织内的血流信号检出成为可能。由于恶性乳腺肿块的肿瘤血管生长因子刺激肿瘤组织产生新的毛细血管数量,并随肿块的生长不断更新血管分布,增加血管数量,恶性肿瘤新生滋养动脉增多明显。应用能量图(CDE)及三维彩色能量造影(3D-CPA)显示血流较CDFI敏感。CDE无角度依赖性及混叠显像,对低速血流敏感。3D-CPA显示血管连续形态结构,一般纤维瘤、增生结节内部血管形态较自然,而乳癌的内部血管呈不规则,迂曲,僵直。Monicholas认为,以三条血管为临界值。可以较好地区分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我们认为以CDFI显示血管数目不够准确,部分CDFI显示的多血管结节,经3D-CPA显像证实为一支迂曲血管。因此,我们应用CDE及3D-CPA显示血管内结构更为准确,结合频谱多普勒可明确血流性质。本组良、恶性肿瘤血流丰富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其安全无损伤,更适合对可疑结节的随访观察和判断。届时超声在这一领域可与任何一种检查相媲美,将在乳腺癌早期诊断、治疗及普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应用高频超声诊断腘窝囊肿 第6篇

关键词:腘窝囊肿,高频超声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43例患者均系2007年至2009年12月底在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门诊、住院患者, 年龄12~63岁, 平均年龄40.1岁, 男性21例, 女性22例, 13例有不同外伤史, 6例有类风湿等慢性疾病史, 其余为无意中发现肿块来诊。

1.2 方法

应用Aloka-SSD4000、GE vivid7彩超诊断仪, 选用高频探头, 频率7.5~12MHz。患者取俯卧位及坐位, 下肢平伸, 以窝为中心向股骨、胫骨端纵横扫查, 并与对侧窝声像图比较。

2 结果

本组病例共43例, 左侧18例占41.8% (18/43) , 右侧23例占53.4% (23/43) , 双侧2例占4.6% (2/43) , 囊肿合并感染4例占9.3% (4/43) 。囊肿最大约68mm×42mm, 最小约13mm×9mm。窝囊肿的超声表现为窝处边界清晰, 圆形或椭圆形的液性暗区, 无搏动。

3 讨论

窝囊肿亦称Baker囊肿, 是临床最常见的滑液囊肿, 它位于膝关节后方, 为充满滑液的硬性包块。临床表现为患侧窝出现大小不等的包块, 可触及波动感。窝囊肿的超声表现为窝处边界清晰, 圆形或椭圆形的液性暗区, 无搏动。经常位于腓肠肌内侧头和半膜肌之间, 囊肿较大时, 可延伸至腓肠肌下方。囊肿合并出血或感染时, 囊肿内可见多发增强点状回声, 囊壁增厚, 周边组织界限不清晰, 层次性差, 下垂部位可见回声分层。囊肿破裂或穿刺后液性暗区随之消失。大多数囊肿与膝关节腔相通, 为关节积液所致, 超声表现为囊肿膝关节端有一狭窄的通道伸向膝关节腔, 同时可见膝关节两侧积液;少数不与膝关节相通, 为肌间滑膜囊积液所致[1]。诊断窝囊肿时还应与窝区骨及软组织肿瘤鉴别, 合并感染尚需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鉴别, 前者均为实质性, 且位置较深, 后者由于软组织水肿, 只出现各层结构平行回声间距增加, 而无局限性液性暗区。应用CDFI还可以和动脉瘤相鉴别:后者触诊肿块有搏动性, CDFI显示囊性肿块内部有血流信号。

从本组病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窝囊肿的发病从性别上看, 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从年龄上看, 以47岁以上发病率最高, 约占整组病例的70%。过去诊断窝囊肿主要依靠关节造影及放射性核素扫描, 虽然有效, 但因属侵入性检查对患者有一定痛苦, 关节造影又因囊肿是否与关节相通而使应用受到限制, 由于窝囊肿部位表浅固定, 高频彩超能准确直观地显示肿块的性质、部位、形态、大小及内部回声, 而且能够清楚显示囊肿与关节腔的关系, 还能了解囊肿与周围组织及血管的关系, 对鉴定窝部的血管瘤及其它实质性肿瘤有重要意义;同时利用多普勒彩色技术可排除动脉瘤的可能[2]。在对较小囊肿的定位穿刺及穿刺抽液后疗效的评价有很大帮助。超声诊断此病准确可靠, 并可引导穿刺治疗和观察疗效, 比关节造影安全、快速, 可反复检查。

参考文献

[1]张缙熙, 姜玉新.浅表器官及组织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3:192.

高频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78例,男性36例,女性42例,年龄1~68(21±17)岁,共86个病灶,大小1.56-4.82(2.74±1.9)cm,其中良性59个,恶性27个。患者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2 仪器和方法

使用GE LOGIQ 9和迈瑞DC-6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0MHz。患者体位依据检查需要而定,直接将探头置于病灶处,在二维模式下,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随后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模式下观察病灶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分布情况。必要时进行探头加压,观察病灶的形态及血流变化。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良性病灶59个,包括血管瘤15个,淋巴管瘤9个,神经源性肿瘤9个(神经纤维瘤3个,神经鞘瘤6个),纤维瘤2个,甲状舌骨囊肿11个,腱鞘囊肿8个,皮样囊肿5个;恶性病灶27个,包括肉瘤10个(脂肪肉瘤4个,纤维肉瘤2个,横纹肌肉瘤3个,滑膜肉瘤1个),胸壁转移癌8个,恶性淋巴瘤7个,恶性神经纤维瘤2个。

2.2 超声结果

术前超声正确诊断良性病灶54个,恶性病灶18个,超声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7%、66.7%和91.5%,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3%和85.7%。

3 讨论

浅表软组织肿块种类繁多,分布及组织起源广泛,可来自间叶组织及神经外胚的各种组织,如纤维、肌肉、脂肪、血管、滑膜等。软组织肿块的声像图特征与其病理组织学特性相关[1]。高频探头可清晰显示肿块的部位、大小、范围及深度、内部组织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利于显示肿块内外的血流分布情况,并有助于判断肿块的性质,逐渐成为浅表软组织肿块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特别是对引导肿物的穿刺活检及手术定位有指导作用[2,3,4]。本研究发现,超声对浅表软组织的囊性肿块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而对于实性肿块,由于其组织来源复杂,声像图特征有较大差异且部分有重叠,故超声的诊断符合率较低。与文献报道一致[5]。

血管瘤是起源于中胚层血管生成组织发育异常的残留组织,属于血管错构或血管发育不良,多为先天性,并非真性肿瘤。浅表性血管瘤多发生在头颈部,四肢和躯干次之,女性较多。依据其组织学表现,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和淋巴管血管瘤,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各种病理类型的血管瘤组织结构存在差异,声像图特征有所不同。海绵状血管瘤多为囊实混合回声团,内部回声不均呈蜂窝状,探头加压瘤体,其形态可发生改变,CDFI可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以静脉血流为主。毛细血管瘤呈类实性中低回声团,边界多较清楚,内回声不均匀,探头加压形态多不发生明显改变,其内部血流稀疏。此型血管瘤超声较易误诊。蔓状血管瘤声像图特征多为液性为主的混合回声团块,多累及肌层,内部可见大小不等、相互交错的管样结构,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CDFI显示蔓状血管瘤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以动脉血流为主。淋巴管血管瘤因血管瘤和淋巴管瘤混合生长形成,与淋巴管瘤难以鉴别[6]。加压试验和血流有助于两者的鉴别。本组2例血管瘤误诊,1例毛细血管瘤位于右上肢,因肿块边界清、回声均匀,且未探及血流而误诊为纤维瘤;1例淋巴管血管瘤因内部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加压试验阴性而误诊为淋巴管瘤。可能是因为患儿未镇静,影响观察所致。

淋巴管瘤为先天性淋巴管发育异常,亦非真正的肿瘤。多发生于颈部、腋窝、纵隔、后腹膜、及内脏等淋巴管汇集区。其病理类型有囊性淋巴管瘤(囊性水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和毛细淋巴管瘤三种。其二维声像图特征为单房或多房囊性团块,其内可见多发管状无回声,有时可为囊性为主混合型团块,边界清或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加压试验阴性为诊断淋巴管瘤较特异的征象。甲状舌管囊肿是源于甲状舌管残留上皮的先天性异常,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超声显示为发生在颈前正中自舌盲孔至胸骨颈静脉切迹之间任何部位的囊性占位,如甲舌区、胸骨上区、舌骨上区等,发生于舌根者较少见[7]。本组位于颈前正中3例,舌骨水平2例,舌骨上2例,舌骨下4例。需要指出的是,甲状舌骨囊肿可以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低回声,有时后方回声无增强,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本组超声表现为低回声者有4例(36.4%),2例后方回声无明显增强。其中1例误诊为淋巴结。

神经鞘瘤起源于神经鞘,是周围神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数发生在20~50岁,发生于外周神经干者常见于颈部、四肢及躯干等浅表部位[8]。本组6例均位于颈部。超声表现为多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团,边界清楚,有包膜。2例后方回声有轻度增强。CDFI病灶内可见少量稀疏血流信号。本组1例神经鞘瘤误诊为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是临床最常见的浅表神经性肿瘤,声像图上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相似,两者鉴别较为困难。神经纤维瘤源于神经内膜,无包膜,呈浸润性生长,并包绕神经束,呈中心性生长,使受累神经呈梭形膨大;而神经鞘瘤推移神经束,有偏心性生长表现,压迫但不浸润神经[9]。临床上神经纤维瘤患者还可伴有皮肤色素沉着。恶性神经源性肿瘤超声显示肿块一般较大,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肿块活动度差,CDFI显示肿块内血流信号较丰富。本组仅2例恶性神经纤维瘤,其超声特征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浅表软组织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深部软组织,好发于下肢和腹膜后,文献报道以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多见。恶性肿瘤较小时,与良性肿瘤较难鉴别;病变较大者,超声表现为中低回声团块病灶,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内回声多不均,病灶后方回声可有衰减。CDFI显示病灶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利于浅表软组织肿块的检出、定位和物理性质的判断,综合分析二维声像图特征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可作出较准确的定性诊断。可见,高频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宇,顾新刚,沈惠芳,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价值[J].华西医学,2010,25(12):2206-2208.

[2]过新民,宋粤生,李恒青.高频彩超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意义[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5,11(4):314-315.

[3]Belli P,Costantini M,Mirk P,et al.Role of color Doppler sonographyin the assessment of musculoskeletal soft tissue masses[J].UltrasoundMed,2000,19(12:):823-830.

[4]Hwang S,Adler RS.Sonographic evaluation of the musculoskeletalsoft tissue masses[J].Ultrasound Q,2005,21(4):259-270.

[5]邬晓明,那丽莉.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价值[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4,18(6):428-429.

[6]郑淼,郑敏,刘春波,等.超声对体表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6):897-898.

[7]张晶莉,熊初琴,宫琳.小儿甲状舌管囊肿的超声特点[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2):189-190.

[8]张炜,冯景丽.高频超声对浅表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3):339-340.

高频超声诊断股疝的临床价值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8例中, 其中男7例, 女11例, 年龄35~77岁, 平均59岁。病程3个月~5年。患者主述为腹股沟区发现包块, 胀痛, 其中3例伴触痛, 1例伴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1.2 诊断方法

采用东软NAS-2000、百胜Mylab15型超声诊断仪, 线阵高频探头, 探头频率5~12MHz。患者取仰卧位, 暴露腹股沟区。于肿块处做纵、横、斜多方向扫查, 必要时采用站立位扫查。观察记录肿块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活动度及与腹腔内容物的关系。

2 结果

本组患者中, 左侧股疝6例, 右侧股疝10例, 双侧2例, 包块大小包块大小1.3~4.6cm, 疝容物13例为大网膜, 4例为肠管, 1例为嵌顿性疝并发肠梗阻。疝内容物为大网膜者, 声像图显示为长梭形或扁圆形, 实质性稍高回声或低回声, 较均匀或欠均匀回声包块 (图1) 。疝内容物为小肠, 声像图显示为扩张肠管, 内见液性无回声区、气体强回声及肠内容物杂乱光点回声, 可见肠蠕动 (图2) 。绞窄坏死时, 肠蠕动不明显, 疝内容物为液性暗区 (图3) 。检查时仔细寻找可见疝内容物回声通过疝颈与腹腔相通。

3 讨论

疝囊通过股环, 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 称为股疝。股疝发病率约占腹外疝3%~5%[1]。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股疝疝囊的被盖组织有腹膜外脂肪、股环隔膜、股管内脂肪、筛状板、皮下组织和皮肤等层。疝内容物为大网膜或肠管, 股疝容易嵌顿, 一旦嵌顿, 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疝。由于疝囊外被盖有很多脂肪组织, 囊颈又较小, 咳嗽、憋气时增大不明显, 在肥胖妇女容易漏诊, 应仔细观察, 囊颈是疝囊与腹腔之间的通道, 它是疝囊比较狭窄的部分, 检查时仔细寻找囊颈, 观察疝内容物与腹腔的关系, 可否返纳, 有否嵌顿或绞窄。必要时辅以站立位扫查。高频超声可显示疝囊、疝颈、疝内容物及被盖组织, 根据声像图表现判断内容物为大网膜或肠管, 提示有否嵌顿或绞窄。检查时, 需与腹股沟斜疝、腹壁脂肪瘤、肿大淋巴结相鉴别。腹股沟斜疝位于腹股沟韧带上内方, 且斜疝可坠入阴囊或大阴唇内, 男性多见, 股疝位于腹股沟韧带下外方, 多见于中年以上经产妇, 股疝通常较小;腹壁脂肪瘤位置表浅, 呈扁圆形, 实性中低回声, 无疝颈, 不与腹腔相通;肿大淋巴结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实性低回声结节, 边界清楚, 有完整的强回声包膜, 周边皮质为低回声区, 中心为稍高回声为髓质区。可资鉴别。高频超声诊断股疝, 实时、便捷、可重复性好。对股疝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股疝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探头, 频率7~12MHz观察18例患者声像图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左侧6例, 右侧10例, 双侧2例, 包块大小1.3~4.6cm。疝容物13例为大网膜, 4例为肠管, 1例为嵌顿性疝并发肠梗阻。结论 高频超声可显示疝囊、疝颈和疝内容物, 判断疝内容物为大网膜或肠管, 提示有否嵌顿。对股疝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股疝,高频超声诊断

参考文献

高频超声诊断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病例63例是经MRI或手术、穿刺证实四肢肌腱损伤。其中男43例, 女20例, 年龄19~58岁, 平均 (31.0±3.5) 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伤处红肿、疼痛, 伴有其他关节活动受限症状。其中上肢损伤22例, 下肢损伤41例。大部分患者有外伤史。

1.2 研究方法

1.2.1 使用仪器

使用的仪器为GE VOLUSON 730超声诊断检查仪, 探头频率10.0MHz, 必要时采用12.0 MHz;仪器灰阶增强不宜过大, 其调节基准以血管内血液呈无回声;能量输出可调至能显示部位的最低水准;聚焦调节到所需观察的深度。

1.2.2 扫查方法

患者一般取仰卧位, 充分显露受检部位。超声探头涂上耦合剂, 沿肌腱周围有规则的纵、横扫查。为了提高声像质量, 探头可适当加压。来回反复的扫查, 一般3次以上。仔细观察病变组织的形态、大小、结构、边缘、内回声以及与周围组织的相关关系。

2 结果

2.1 肌腱损伤的超声表现

单纯肌腱损伤者有32例, 股四头肌肌腱部分断裂有3例, 部分断裂有5例、肱二头肌长头腱完全断裂有7例, 指伸肌腱部分断裂有3例, 跟腱完全断裂8例, 合并肌肉撕裂者5例。患者都有外伤或者突然用力的病史, 其声像图纵断扫查均可见连续中断的纤维带附着与肌腱处, 可以发现有两个断端, 其间可见无回声或低回声。晚期断裂肌腱及再断裂肌腱有杵样改变, 断端比较模糊。

2.2 肌腱周围血肿形成

患者来就诊时可见有积液或血肿, 也有部分患者只有血肿。主要表现为损伤处无回声区, 形态极其不规则, 有的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发病时间长的, 还可见分隔;若血肿位于肌肉附着处, 其形态逐渐变窄;若沿肌肉筋膜扩展时, 其形状呈双凸透镜形。

3 讨论

运动系统中的四肢肌腱损伤是在临床上较多见的。目前应用高频超声来检测肌腱损伤, 从声像的变化类型, 大致可得到与肌腱损伤或者愈合情况一致的声像资料, 为临床对肌腱损伤情况的判断提供比较直观的依据。肌腱损伤的类型很多, 常见的有开放性肌腱损伤和闭合性肌腱损伤。开放性肌腱损伤常常是因为锐器直接切割或打击造成, 这种肌腱损伤比较少见, 最容易判断。闭合性肌腱损伤多因为过度牵拉、肌肉不协调收缩或者外力撞击造成, 这是超声诊断的重点, 临床上也应该引起重视[4]。

肌腱是指在肌腹两侧固着点附着的索状或者膜状的致密结缔组织, 肌腱使肌肉有更好的受力方式也容易固定。长肌的肌腱多属带状或索条状, 截面为椭圆形。肌腱表层常附有多层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 这些结缔组织构成肌腱纤维鞘。肌腱纤维鞘可与周围组织疏松或紧密状态接触, 主要用来减少运动是受到的阻力。在肌腱与韧带和骨之间可以有滑膜鞘。肌腱如果发生炎症时, 滑膜鞘内液体就会增多, 可呈囊性扩张, 这也会在超声上有所表现[5]。长期肌腱磨损或伴发其他疾病如痛风、红斑狼疮、关节炎、糖尿病事, 肌腱更容易因轻微外伤而引起退行性变或者发炎[6]。

正常肌腱常由致密结缔组织捆绑纵行的胶原纤维组成。超声在检查这些肌腱的时候, 会发现与其他部位的软组织相比, 声像图表现出特征程度较高的条索, 这样的组织呈现出高回声, 很容易下诊断。肌肉组织与肌腱的显示声像不同, 在长轴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为条纹状, 短轴则呈团块、斑点状。脂肪组织在超声声像表现为低回声。由于肌腹、肌腱和脂肪的组织学特性不同, 其声像也就不同。肌腱较脂肪、肌腹的声阻抗较大、密度大、声速高。因此检查时应用高频探头, 就能够清晰地显示肌腱的声像图。此外, 根据肌腱和肌腹的活动特点使得在作肌肉舒缩试验时, 两者的声像图可以明显鉴别。这些特征都为超声诊断肌腱损伤或者断裂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肌腱断裂的超声声像图常可以表现出肌腱的非连续中断。由于两端肌腹的收缩性, 近端肌腱距损伤处较远端远, 这在作肌肉舒缩试验时表现的更为明显。因此超声检查时应特别注意对近端的检查, 以确定断端的准确位置。

跟腱作为人体中最大的肌腱, 其损伤也非常常见, 且常多见于青壮年。在本次研究中也发现了很多跟腱损伤的实例。跟腱远端止于跟骨的后结节, 近端是腓肠肌及比目鱼肌的肌腹, 是能够提高足跟部的主要肌腱。跟腱损伤常发生于3处:即根骨附着处、肌肉中央处、肌腱交接处。在运动过程中, 特别是运动突然起跳的瞬间, 跟腱最容易发生断裂[7]。跟腱断裂的主要原因有跟腱炎、跟腱劳损及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够充分等。超声声像检查能够清楚的在声像上显示出两个断端, 本组病例大部分诊断结果均与手术后结果相符合。日常中, 常以下肢肌腱损伤多见。因为下肢相对上肢来说运动较多。本次研究中, 有一患者以突发上臂肿物伴疼痛就诊, 询问病史有提重物, 超声检查为肱三头肌腱完全断裂。完全性肌腱断裂时可以以引起近端的肌腹收缩, 收缩的肌腹可以在体表形成突起, 使部分临床症状不是很明显的病人被误认为肿块, 这在临床上要注意加以鉴别。有些肌腱完全断裂的部位会出现凹陷, 肌腱部分断裂有时候也会发生凹陷, 因此采用边触诊边进行扫查的方法有助于临床诊断[8]。

总体说来,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 我们发现对于肌腱损伤的影像诊断, X线诊断的特异性和检出率都不是很高, 而螺旋CT及MRI检出率虽然较高, 但是费用太高。而高频超声具有操作快速、方便、经济无创、可重复性好, 能为临床做出快速而明确的诊断, 所以超声检查在运动系统肌腱损伤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也能为四肢肌腱损伤提供有价值的诊疗信息。

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四肢肌腱损伤的价值, 以期用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63例四肢肌腱损伤的超声诊断后的声像特征, 综合分析所有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单纯肌腱损伤者有32例, 股四头肌肌腱部分断裂有3例, 部分断裂有5例、肱二头肌长头腱完全断裂有7例, 指伸肌腱部分断裂有3例, 跟腱完全断裂8例, 合并肌肉撕裂者5例。结论 高频超声能为四肢肌腱损伤提供有价值的诊疗信息。

关键词:肌腱损伤,超声,诊断

参考文献

[1]Kristoffersen M, Ohberg L.Neovascularisation in chronic tendoninjuries detected with colour doppler ultrasound in horse andman: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J].Knee Surg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 2005, 13 (6) :505-508.

[2]周永昌, 郭万学.超声医学[M].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1475-1476.

[3]Spadaro A, Iagnocco A.Clinical and ultrasonog raphyassessment of perip heral enthesitis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J].Rheumatology (Oxford) , 2011, 50 (11) :2080-2086.

[4]McNally EG.The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J].J Skeletal Radiol, 2011, 40 (9) :1223-1231.

[5]Rasmussen OS.Sonography of tendons[J].Stand J Med SeiSports, 2000, 10 (6) :360-364.

[6]张新, 苏骅.手部肌腱断裂修复后肌腱粘连的超声评价[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5, 21 (9) :700-701.

[7]薛利芳, 贾建文.超声在小腿肌肉、肌腱损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0, 16 (2) :150-151.

高频超声诊断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11例,男7例,女4例,新生儿8例,6个月以内婴儿3例,因进食后剧烈频繁呕吐及腹部膨隆触及包块,临床拟诊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而就诊进行超声检查。

1.2 超声检查方法 采用ALOKA-7a超声诊断仪器,探头频率7.5MHz,患儿平卧位,利用患儿腹壁薄,透声好的特点,适度加压排开肠道气体,进行腹部有序的扫查。首先了解贲门结构,胃壁、胃腔情况,然后在胆囊下方找到幽门部进行仔细扫查。

2 结果

其典型超声图像为纵切呈梭形低回声团块,形态类似成人子宫颈长轴切面,幽门管壁增厚为较均匀的低回声,肥厚的幽门环肌横切面,呈面包圈征改变。幽门肌厚度﹥4㎜,最厚﹥10㎜,幽门管长度﹥15㎜,管壁与胃窦部相延续,管腔狭小呈线状。胃内物通过受阻,胃腔明显增大,内可见液体及食物回声。

3 讨论

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幽门环状肌及全层肌肉增厚、增生,以环状肌为主【1】,使幽门腔狭窄所引起的胃输出道不全性梗阻,为婴儿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多发生于出生后4周内,早期的主要症状为吐奶,开始是溢奶,然后是逐渐加重的喷射状呕吐,呕吐物无胆汁。因幽门管狭窄,食物通过受阻,引起胃潴留,胃不同程度的扩张。大部分患儿在右上腹可触及橄榄样包块,观察到胃蠕动波,是幽门肥厚性狭窄的特有征象。其发病原因不祥,大多数学者认为有几方面的学说,如幽门肌层先天性发育异常,幽门环肌过度增生而至幽门狭窄,支配幽门的副交感神经发育异常紊乱,家族性遗传倾向,内分泌因素,其他如血型、病毒感染、环境等因素【2】,都可能引发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临床上以往通过X线钡餐检查诊断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但X线钡餐检查不能显示幽门管肌层病变的全部特征,而且操作不方便。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可以显示幽门管的形态、结构,可以测量幽门管肌层的厚度、长度、幽门管直径,还可以动态观察胃蠕动,胃内容物通过幽门情况。避免了小儿X线照射引起的身体危害及吞钡检查可能引起的呛咳,或造成的吸入性肺炎。所以,用高頻超声检查诊断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与X线吞钡检查比较更具有优越性。正常小儿幽门肌层厚度﹤3㎜,幽门管长度﹤15㎜【3】。而本组资料超声检查幽门肌层厚度≥4㎜,幽门管长度≥15㎜,幽门管腔内径﹤2㎜。增厚的幽门环肌与幽门管长轴切面呈“子宫颈样”改变,横切面短轴呈“面包圈”或“靶环样”改变,胃可见扩张,胃内容物不能通过或见少量通过幽门管,根据此征象及临床特征可以明确诊断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除此之外,本病还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如幽门前瓣膜:极少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临床症状与幽门肥厚狭窄相似,但幽门肌层无明显增厚。幽门痉挛:临床呕吐较轻,非喷射状呕吐,超声显示幽门肌层无增厚,幽门管结构正常,胃内容物通过幽门良好。贲门痉挛:是先天性贲门食管部肌肉持续性痉挛造成食管下端梗阻及食管本身扩张与肥厚,超声显示饮水后食管扩张呈梭形或烧瓶形,扩张下段食管呈鸟嘴样或毛笔尖样狭窄,水通过受阻,胃腔几乎不充盈。十二指肠梗阻:超声检查可见十二指肠第一段扩张,与胃扩张形成典型的“双泡征”。

综上所述,超声对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诊断具有简便易行,无创伤,可以动态观察患儿病变情况,且能与多种疾病相鉴别,诊断符合率较高,经济便捷,无侵袭性,对家长及患儿易于接受,可作为早期诊断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 魏伟,袁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超声诊断价值,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3 ,14(4)307-308

[2] 才琪,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57-258

高频超声对睾丸附件扭转的诊断价值 第1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 年1 月-2012 年12 月浏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睾丸附件扭转病例13 例, 年龄5~15 岁, 平均 (8.6±2.3) 岁;就诊时间32 h内, 其中12 h内6 例, 12~24 h内4 例, 24~32 h内3 例;左侧扭转8 例, 右侧扭转5 例, 临床表现为阴囊红肿、疼痛, 伴下腹痛和腹股沟痛7 例, 有外伤史者2 例, 睾丸上方可触及痛性结节者4 例。另选取同期诊治的睾丸扭转病例8 例为对照, 平均年龄 (8.9±2.1) 岁。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症状、超声诊断, 根据患儿家属意见, 采用手术治疗病理诊断或保守治疗疗效评价证实。排除急性附睾炎、腹股沟疝病例。

1.2 方法

超声诊断仪为飞利浦公司IU22 型和西门子公司512 型, 采用线阵探头模式, 探头频率9~12 MHz。指导患儿仰卧于检查床, 充分暴露阴囊, 对双侧睾丸、附睾、精索以及腹股沟等周边部位进行多切面扫描, 观察病变病位、大小、形态、回声情况、血流特征等, 并对睾丸附件或睾丸进行测量。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阅片和诊断, 意见不同时共同商议作出最终诊断。

2 结果

2.1 睾丸附件扭转诊断结果

13 例睾丸附件扭转病例超声诊断出12 例, 诊断率92.3%。影像学特征为:患侧附件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结节, 最大径5~12 mm, 平均 (7.3±1.2) mm;其中8 例可见强回声, 4 例为中等回声, 回声均匀或不均;多普勒超声可见患侧附件内无血流信号, 其中8 例于附件旁可见血流信号增多, 4 例有少量睾丸鞘膜积液。12 例明确诊断患儿中, 10 例行保守治疗后复查彩超, 见睾丸附件体积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小, 形态恢复正常, 等回声, 可探及血流信号;另2 例经手术探查确诊。1 例误诊为睾丸扭转, 影像学见睾丸内血流信号较周围减少, 患侧睾丸附件有少量血流信号, 后经手术探查确诊为睾丸附件扭转, 误诊率7.7%。图1、图2 所示为肿大睾丸附件平扫特征, 图1 内部回声均匀, 图2 内部回声不均匀;图3 为正常睾丸附件。

图1 M为肿大睾丸附件, 内部回声均匀

图2光标测量处为肿大睾丸附件,内部回声不均

图3箭头处为正常的睾丸附件

2.2睾丸扭转诊断结果

8例睾丸扭转病例经超声诊断均检出, 诊断率100%。影像学特征为:睾丸体积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内部可见不规则片状低回声, 且回声不均匀;5例出现精索增粗, 且睾丸上可见团状高回声, 1例扭转早期可见睾丸内仍有少量血流信号, 回声尚均匀;多普勒超声可见睾丸内无明显血流信号, 但周围有血流信号, 形成“环形征”。高频超声诊断睾丸附件及睾丸扭转的特征如表1所示。

3 讨论

睾丸附件为胚胎时期中肾管或副中肾管的残留结构, 位于睾丸上方, 为带蒂的卵圆形小体, 无任何生理功能。睾丸附件扭转在临床比较少见, 常见于10~14 岁年龄段儿童, 临床主要表现为阴囊疼痛、红肿, 呈进行性发展[4]。睾丸附件扭转的临床表现与睾丸扭转类似, 鉴别困难。一般睾丸附件扭转症状较轻, 且发病时较为缓和;而睾丸扭转起病较急, 有明显疼痛, 常发生于晨起[5,6]。

随着多普勒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临床应用的经验积累, 超声诊断鉴别睾丸附件扭转与睾丸扭转已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两者影像学特征相似程度高, 因而总结诊断特征对于提高临床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组研究的总结, 睾丸附件扭转的声像图多表现为睾丸上方或附睾头部的异常结节, 为圆形或类圆形, 回声多见强回声, 也有部分为中等回声, 与睾丸回声相似, 回声可均匀可不均匀。睾丸扭转的声像图主要表现为阴囊内或腹股沟处的异常回声, 睾丸内多为不规则片状征, 低回声且不均匀, 但扭转早期也可见均匀回声。睾丸附件扭转与睾丸扭转的超声鉴别最大差异在于血流信号方面, 睾丸附件扭转造成附件微循环异常, 因而可见睾丸附件无血流信号, 但周围、尤其是睾丸的血流信号增加;睾丸扭转由于造成睾丸内的血流受阻, 因而多普勒超声可见睾丸内血流信号较周围组织有明显的减少, 甚至无血流信号, 与周围组织的血流信号形成较易鉴别的“环形征”。

目前临床对于睾丸附件扭转的治疗尚存在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该病具有自限性, 应采取保守治疗, 以避免手术损伤及引发的并发症, 且家长更易于接受;部分学者则主张采取手术治疗, 因坏死附件组织可形成无菌炎症, 可能对睾丸血供、睾丸功能等形成远期的影响, 且儿童体检时大多不能够较好配合, 为明确诊断, 手术探查仍为最有效的方法[7,8]。总之, 高频超声对儿童睾丸附件扭转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和准确性, 但应注意与睾丸扭转的特征鉴别, 两者在血流信号方面有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1]裴勖斌, 岳瑾琢, 葛文安, 等.小儿睾丸附件扭转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3, 24 (9) :670-672.

[2]崔志刚, 宋瑞彬, 董山峰.睾丸扭转12例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医刊, 2011, 38 (24) :117-118.

[3]李拴虎, 李素和, 王建华.睾丸附件扭转的超声诊断[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2010, 4 (12) :688-690.

[4]李素和, 王建华.高频超声诊断睾丸附件扭转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19 (5) :352-355.

[5]许云峰, 蒋海燕, 胡慧勇,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急性睾丸附件扭转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2013, 10 (4) :322-324.

[6]胡成尚.儿童睾丸扭转27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 2012, 39 (13) :81-83.

[7]李明, 李云锋, 张丽丽,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附件扭转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 13 (5) :346-348.

上一篇:货币安置下一篇:集团公司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