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情感论文范文

2024-07-10

作者情感论文范文(精选7篇)

作者情感论文 第1篇

一.从研读文章主要内容入手, 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作者的思想感情, 主要是通过文章的内容表现出来,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指导学生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就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特别是散文类文章, 其精髓就在于“真情”, 一篇优秀的散文意境包括情和景, 其中情是主要的, 写景是为了抒情明理, 离开了情, 景就失去了生命力。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 这是一篇典型的借景抒情散文, 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与赞美, 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和美好追求。教师指导学生研读课文主要内容, 读懂内容, 披文入理, 体悟作者情感, 就能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进入作者内心世界, 就能获得“读懂了”的审美体验。

二.从揣摩语言入手, 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仅仅靠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体悟作者思想感情还不够,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需要指导学生对语言的揣摩和品味, 因为作者深沉的情思、文章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一定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1.关注富于感情色彩的语句, 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散文、诗歌和戏剧这类文学作品中, 作者的感情色彩十分鲜明, 如老舍《母亲》一文中, 三姐出嫁, 对母亲的动作描写用了一连串动词“挣扎”“咬”“扶”, 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母亲不忍三姐离去的内心痛苦, 动词摹写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 细细揣摩, 也能品味出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爱。关注文本中感情色彩的语句, 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关注含义深刻的语句或段落, 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一篇文章里, 往往用一两个段落集中表达思想感情。如, 梁衡在《壶口瀑布》中, 写了两次去壶口瀑布的感受, 他的目的不仅仅是表达对壶口瀑布的赞美, 更重要的是在文末画龙点睛, 由黄河赞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样的语句或语段, 要么议论, 要么抒情, 揭示文章主旨, 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学生容易找到, 只要认真品读, 就能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此外, 文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或一些特殊语言的使用, 也是为了恰当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荷塘月色》中对月色的描写, 比喻、拟人、通感的巧妙运用, 叠音词的广泛运用, 都恰到好处地服务于内容表达的需要, 服务于意境美的创设, 在阅读教学中仔细鉴赏和品味, 都能帮助学生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了解文章的艺术手法, 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篇文章的艺术手法, 能增强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艺术创作中, 各种艺术手法一般是交互运用的, 而且受体裁的制约, 即不同体裁对艺术手法有所侧重。就散文而言, 有的借景抒情, 如《荷塘月色》借月下荷塘和塘中月色抒发情感;有的托物言志, 如《我的空中楼阁》是通过多角度描写心爱的小屋及小屋周围的环境来表达自己的情志;而有的是将自己的情怀植根于生存环境当中, 通过这些环境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追求, 如《故都的秋》是通过对故都秋天的赞美来表达作者对平静、清幽、充满鸟语花香的生活的向往。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 了解文章艺术手法, 能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研读文章的写作背景, 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不少文学作品富于个性化, 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如散文, 同一个景、同一件物、同一种状况, 由于处境不同、个性有别等, 不同的作者往往会产生差别很大甚至相反的情怀, 这是很自然的事。而且, 散文中的情往往带有一定的社会、时代的烙印, 社会的发展变化、时代的风云变幻不可避免地要影响作者的心态、情感, 这也是不能不关注的。为此, 在阅读教学中, 要力求了解作者的方方面面, 了解创作的背景, 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情感。

小说、戏剧等其他文学体裁的作品一样, 研读文章的写作背景, 能准确地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和效果。

五.加强对文本的诵读, 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短歌行》作者表达的情感 第2篇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抒发情感

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雅好诗章,好作乐府歌辞,今存诗22首,全是乐府诗.曹操的乐府诗多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他的《短歌行》,充分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以及统一天下的壮志. 《短歌行》是“汉旧歌”(《宋书·乐志》),在《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古辞已亡佚.《乐府题解》则认为短歌是与长歌相对而言的,“长歌”“短歌”是就歌声的长短而言.曹操的《短歌行》,《乐府诗集》中录有两首,这便是其中的第一首.诗歌开头便抒发自己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接着通过思念贤才,宴饮宾客的描写,表现了他的急切心情,最后以周公吐哺的典故,抒发其延揽人才完成统一大业的宏大理想.全诗化用典故,援引成语来抒写自己的怀抱,如两用《诗经》成句,化用《管子》、《韩诗外传》中的语意,皆恰到好处,浑然一体而不露痕迹.生动形象的比喻,如以“朝露”喻人生易逝,以“明明如月”喻才德高盛,以山、海喻胸怀宽广,拓纳人才越多越好,皆具体贴切.他的诗继承汉乐府的传统,既能反映现实,又有很深的感慨.语言质朴自然,在深沉的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积极向上的情绪,诚如钟嵘《诗品》所说:“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 《短歌行》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但是作者将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寓理于情,以情感人.诗歌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语言质朴,立意深远,气势充沛.这首带有建安时代“志深比长”“梗概多气”的时代特色的《短歌行》,读后不觉思接千载,荡气回肠,受到强烈的感染。

名家点评

浅析现今文学下作者的内心情感 第3篇

关键词:精神贫困;洒脱;意义;价值

一、精神贫困下的内心

作为一代文人的文学信使,在中国的戏曲和中国的戏剧史上,现在的文人很难有自己独特的道路,他们的生死歌哭与进退穷达,都与中国的教育制度有很大的关系,中国让科举制在封建社会的思想下一直延伸到现代。科举取士,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追溯到隋唐,是历代政府登入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分子获取功名的唯一途径。我们的应试教育已经毒害了我们,让我们无法专一的去学习和创作,为了适应这个时代的步伐,我们要将我们的精力平均分配在各种繁琐的事情上,很难专心的做文学的事情。写出来的文章不是没有广度就是没有深度,零零散散,让现在的科技所充斥着我们的思维。在手机或者在电脑上看到的一些小文章,常常我们对这样的二手资料爱不释手,我们无法去分身,很难去搞创作。伟大的艺术往往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如今我们思维的贫穷是因为我们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不愿也不想去扎根于底层人民的生活面貌。贫穷,蚕食着文人们的志气,吞噬者文人们的希望,当我们对子的思维感到贫困时,我们的人生走向也会发生着转变。如果我们被放到社会最低层的人群中去生活,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和张力,将会是一种新的看见。我们与要创作的对象的空间距离是紧密相连,在农舍、田间、草原、雪山、港口,这样的生活环境,让我们与底层人民之间保持着一种天然的物质上与精神上的联系。底层人民以其忠厚阔大的胸怀,以其特有的方式,温暖着知识着的心,抚慰着知识着的灵魂。他们给知识者一个人的环境、一个人的尊重、一个人的关怀。正是这样的生活,让空虚的心走向实在,同时也拥有了漂泊在底层的人才有的那种心理内涵和人生经验。正是这种相濡以沫的生活,让知识者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可以摆脱精神上的缠累,把自己无根浮萍般的灵魂,安放在深沉的土地上。我们是扎根在这片土壤上的,我们只有活的安稳、踏实,我们的思维才会不空荡,继续前行。

二、作者的内心世界

时代对于文人造成的心灵阉割,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精神伤害,当自己敬仰的的神圣事物被破坏,我们内心最纯洁的东西被拿走,我们的心里就会出现心里的不平衡。我们顿时就会焦灼、迷茫、不安、愤怒。在这样的情绪中,我们常常就会迷失自我,很难找到心灵的归属感。归属,好像就是人的天性。往往我们会从血缘、情感、信仰和文化多个角度来投射自己,向更加宏大 的社会结构投奔,人们会在这样的归属运动中确认自身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关系。在这样的趋势下,文人的更多的是在探究精神上、心理上的情感。它呈现的则是两种社会形态,一方面是在拼命的寻求解脱,另一方面是解脱的无力。这就构成了文人“两难”的心里现实。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几千年的封建教育灌输给我们的是“礼”,古老的文明,对我们内心的压制,遏制着人的欲望,对外防范、阻碍着社会的变革,它的目的性就是为了维护社会政体的长治久安,这样的教育无法让人在其他领域内实现自我,它就是一种政治。当我们从文化角度去分析的时候,我们的思想还根源于一种传统的、潜在的而又是根深蒂固的图腾情感,就是祖先的崇拜 心里。这样的一种源于以血缘宗族关系为纽带的氏族社会心里传统,对于血缘的认同、对于养育之恩的感激、对于先辈文化的推崇、让我们的崇拜成为先民热情的凝结物。这样,祖先崇拜与权利意志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传统心里中最为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家族的昌盛与安稳则是文人从事社会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从来是没有西方文化里的那种建立在个体基础上的独立意志,中国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获罪,满门抄斩,株连九族。这样的现实让人们处处为了个人的家族利益作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所以,寒窗苦读,只争一朝君王,是我们传统文人的必然追求。但是西方文化中心的知识分子,他们被认为是正义、公平、仁爱、自由的维护者。他们努力的推动这些价值的实现,又会根据这些基本的价值来批判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从而使社会正常的运转。中国的文人也有着相似的性格,在中国古代所构成的社会秩序和文化秩序,就是被称为的“道”,对于“道”的自觉承担和积极的维護,是中国文人所追求的执着目标。在这样的政治和功名的文化心理之间,他们的内心实在是困扰,不能在任何的一种哲学中获得解脱。但是“大丈夫峥嵘”的信念一直灌注在这样的群体意识之中,伴随着整个生命的运动。

三、结语

现今当我们去追求个人精神的解脱和渴望着对现实的超越、解脱。但是却被这样的文化价值观念所捆绑着。我们的内心世界是两极的分化,难以逃脱现实的宿命。最后只有逃向宗教,以宣泄为根源的创作,那种被压抑的精神、意志、感情、愿望的极力张扬,对于不平、愤怒、抑郁的抒发,让我们的生活有一种新生的生命活力,而这种活力在升腾着,让我们作品更能贴近现实、贴近社会、贴近燃剩的个性特点。我们的生命将会活的更加的有意义和价值,让我们也找到了一种心里的归属感,我们虽然活在城市、乡村、国内、国外,但我们的心将觉得离这个大地是那么的近,我们是紧紧的和她拥抱在一起的,相信未来,我们活的将会更加的洒脱。

参考文献:

[1] 中国戏曲发展史 第2卷作者廖奔,刘彦君著 出版日期2000.10 出版社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 中国戏曲文化概论 作者郑传寅著 出版日期1993.08 出版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3] 中国戏曲文化概论 修订版 作者郑传寅著 出版日期2012.06 出版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情感论文 第4篇

一、突破“盲点”

盲点是视网膜上无感光细胞的部位。因盲点是视神经穿过的地方, 这个地方人眼没有视觉细胞, 物体的影像落在这个地方也不能引起视觉。由于受认知、心理、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会出现“盲点”, 对文本中的信息视而不见甚至曲解误读, 从而影响对文本的正确理解。

笔者在教读《藤野先生》一文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鲁迅对藤野先生的赞美之情, 向学生提出问题: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的性格, 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只是个普通人, 作者为什么说“伟大”, 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大多以藤野先生认真为“我”修改讲义、修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等为例, 说明他教学认真, 关心鼓励“我”, 对“我”严格要求, 对日本“爱国青年”寻衅一事较少涉及, 涉及的也仍停留在关心上。探究其原因, 一是对作品的写作背景不太了解, 难以真切体会青年鲁迅作为弱国国民的心理感受, 难以发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藤野先生这样关心鲁迅实属难能可贵。二是学生受以往阅读成功经验的影响, 形成习惯性思维, 认为这些足以说明藤野先生的“伟大”, 没有做进一步的探究, 文本中一些相关的重要信息没有注意到。这样, 阅读文本就出现了“盲点”。日本“爱国青年”为什么认为“我”考试“没有落第”就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送来的匿名信又怎样深深刺痛了“我”的心?而藤野先生却一如既往地关心“我”。同是日本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深入探究这些问题, 才能明白藤野先生在《谨忆周树人君》中所说, 他“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 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关心、教育鲁迅, 让鲁迅感到“特别亲切和难得”。“盲点”阻碍阅读, 突破“盲点”, 才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盲点因为没有感光细胞而不能传感视觉, 但仍能被另一只眼的视阈补充。突破阅读过程中出现的“盲点”, 也需要“另一只眼”。“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老师的点拨, 同学的阅读体验, 相关的赏析文章, 都可以成为看文本的“另一只眼”。学生与学生对话, 教师与学生对话, 是突破“盲点”的有效途径。

二、洞幽探微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一个“见”字, 写出了陶渊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而平静的心境。“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 写出了李清照不堪忍受离别之苦的心情, 一个因相思而憔悴的少妇形象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细微处见精神, 一个词, 一个句子, 一个细节, 其精妙之处, 都值得细细品味。

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 以时间的发展组合在一起, 概括了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情思。意象之美, 音律之美, 让人击节叹赏。诗中几个形容词看似信手拈来, 其实也很值得品味。小时候, 长大后去求学, 与母亲书信往来, 小小的邮票里有离家求学的孤寂, 有孩子对母亲的依恋。长大后, 到美国留学进修, 窄窄的船票, 让“我”与新娘大洋相隔。坟墓矮矮, “我”与母亲只有咫尺之遥, 却阴阳相隔。“小小”“窄窄”“矮矮”中, 都满含分离之苦。“浅浅”一词, 更写出了现在乡愁的浓烈。海峡“浅浅”, 两岸人们本可以自由、方便地往来, 可这浅浅的一层海水, 就是涉不过去。“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 (1) “浅浅”一词中包含着多少伤感和无奈, 多少期待和渴盼。诗人盼望两岸和解、祖国统一之情溢于言表。笔者在教读这首诗时, 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一湾浅浅的海峡”中的“浅浅”改成“深深”好不好?学生讨论热烈。

《范进中举》写胡屠户有一个细节:“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 把拳头伸过来, 道:‘这个, 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 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 若用完了, 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 往腰里揣。”胡屠户见钱眼开, 虚伪做作。他内心对金钱的渴望和与范进假装客气的表象相对照, 形成了强烈的讽刺效果。从这个细节中, 能读出作者对胡屠户的憎恶之情。洞幽探微, 深刻理解文本的意蕴, 真切感受作者的情思, 将会一路鲜花, 让人流连忘返。

三、选点补白

“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 (2) 文学作品中的“空白”, 是为读者进行再创造留下的空间, 是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无言之美”。阅读文学作品, 教师要善于选取文本的“空白”, 创造性地让学生填补文本的空白之处, 在补白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琦君的散文《春酒》通过回忆小时候在家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的事, 展现了家乡民风之美, 人情之美。作者特别爱喝母亲泡的八宝酒, 一直念念不忘。“今年, 我也如法炮制, 泡了八宝酒。”儿子喝了后却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 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作者写道:“一句话提醒了我, 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是呀, 用美国货葡萄酒泡八宝酒, 没有地道家乡味。缺少的岂止是家乡自己酿的酒。远离故乡, 没有淳朴厚道、热情好客的乡亲, 没有仁慈温柔、善良能干的母亲, 即使不用美国货葡萄酒, 也酿不出地道家乡味啊。对故乡的记忆, 对母亲的追念, 都融在淡淡的愁绪中:可是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文章戛然而止, 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选取这处“空白”, 让学生补白, 能深深体会琦君的思乡之情。

补白要选择合适的“空白”点, 这个点要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思。可以选择写景空灵而又满含作者情思的画面让学生补白。李白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写道:“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伫立凝望, 目送友人远去, 水与天接。此情此景, 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描写这幅画面, 能让人感受到李白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可以选择情节空白处让学生补白。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在菲利普一家改乘圣玛洛船前有一处“空白”, 这里没有写菲利普夫妇商量改乘船以免再遇到于勒的过程。补写这处“空白”, 能深刻地体会菲利普夫妇金钱至上、不念亲情的思想性格。还可以选择作者表达情感含蓄、欲言又止而没有言明之处让学生补白, 例如, 琦君《春酒》的结尾处。补白, 能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 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最后, 需要说明的是, 文学作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可能有消极因素,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

参考文献

①余光中.乡愁四韵.

作者情感论文 第5篇

关键词:西方文学创作;情感经历;作者;作品;影响

作者的情感经历对其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不仅是作者创作的根源,而且还影响着作品的题材选择、人物形象、命运塑造、故事安排、创作风格和主题表现。而要研究西方文学作品是否与作者情感经历有着本质上的联系,我们就需要结合具体作者、具体作品来分析得出。

一、莫里哀与他不幸的婚姻

1641年,21岁的莫里哀遇到一个流浪剧团并结识了团里小有名气的台柱演员玛德莱娜。从此,二人一同献身于戏剧并建立自己的剧团。而后来,年已40岁的莫里哀却移情别恋上剧团里年仅14岁的女演员并娶她为妻。他全然没有考虑年龄和性格的差异,更没有顾忌玛德莱娜长久以来对他的情谊。

婚后的生活远没有如莫里哀想象的那么浪漫,相反,常常发生的争吵却成为他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当他妻子成名后,不仅生活奢侈挥霍,而且行为轻浮放荡,这使得莫里哀既愤怒又嫉妒,于是他们不得不长期分居。在不幸的婚姻使莫里哀陷入痛苦的那段时间里,从他那颗受伤的心田里涌出的愤怒和泪花融化在《恨世者》《乔治·唐丹》和《女博士》等剧本中。可以说,《恨世者》中的亚尔赛斯特实际上就是作者自己的写照,男女主人公的关系正如莫里哀与妻子之间的关系。

二、缪塞与他破裂的爱情

在1833-1835年间,缪塞与女作家乔治·桑相爱,并一同前往意大利。在此期间,有一位威尼斯医生介入,三角恋爱,以致缪塞与桑感情破裂,最后分手。缪塞感到失望和受伤害,转向寻欢作乐的生活,不断谈情说爱。他写了著名抒情长诗《四夜》,反映失恋后痛苦的心情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除了诗歌外,1836年缪塞创作了曾允诺要为桑写的一本书——《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他在该作品中不仅生动地记述了他和桑的罗曼史,而且塑造了一个对社会不满又无意反对,面对黑暗现实存有几分嘲讽又带有几分厌弃,半是自由追求半是沮丧颓废的浪子形象。这其实也是对他自己的真实写照。可以说,这部作品成功地勾勒出欧洲社会发展中的整整一个时代,“世纪病”一词即由此小说而来。

总之,缪塞与女作家桑的相恋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他一系列伟大的作品几乎都是他与桑爱情破裂后的产物。魔鬼和天使结合的化身、失恋带来的极致痛苦、沉闷压抑的社会背景、动荡不安的时代变迁,这一系列主、客观因素造就了缪塞痛苦的诗學理论,也使其成为最具浪漫特质的现代最伟大的法国诗人。

三、萨特与他的“三重奏”生活

萨特一生的感情生活可谓丰富多彩。萨特年轻的时候和波伏瓦情投意合,甚至二人为他们之间“永恒的爱情”订约,彼此完全透明,永不分开,但是又约定彼此可以体验“偶然的爱情”,认为能同时体验一下其他的“风流韵事”,也是件乐事。萨特的“终身伴侣”波伏瓦独立、叛逆、聪慧、自信,不同于一般的女人。萨特和波伏瓦不愿因为婚姻而牺牲自由,所以终其一生,二人虽然感情生活“多姿多彩”,但是从未结婚,也没有孩子。萨特和波伏瓦持有这样的爱情观就有了后来所谓的“三重奏”生活。

萨特一生多情,艳遇无数,在他周围围绕着不少的追随者和崇拜者。萨特的女友有漂亮的女演员、电影明星、歌星、女作家、女学生,也包括追随他事业的女社会活动家。有些女子既是萨特的情妇,也是波伏瓦的同性恋伙伴,和他们一起组成了“三人小团体”。在1934年10月,萨特留学回来,继续执教于勒阿弗尔中学,认识了波伏瓦的学生奥尔嘉。而奥尔嘉早在萨特留学柏林时就已经与波伏瓦结成了亲密的伙伴。在1936年,萨特和波伏瓦想“重新创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请奥尔嘉跟他们共同生活。不过不久后“三重奏”失谐,但这种感情生活经历使萨特和波伏瓦都有所震动和思考,故而同一生活经历被他们分别写进自己的作品之中,如《禁闭》和《女宾》。此外,萨特的《理智之年》《缓期执行》也描写了他们和奥尔嘉形成第一个三重奏的过程,其中塑造的伊维什,也是以“三重奏”中的奥尔嘉为原型。此外,萨特的其他作品也直接或间接来自他自己的感情生活。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作者作为文学创作的主体,作者的人生经历(特别是情感经历)直接影响其文学创作,并且不断地促使作者对自身、对情感、对人生、对人类问题做出理解与思考,并诉诸于文学作品。当然,这只是在几部西方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做出的分析和评论,但这样的例子在西方文学创作中屡见不鲜,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在文学创作中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注释:

①莫里哀(1622-1673),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代表作有《无病呻吟》和《伪君子》等。

②缪塞(1810-1857),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罗拉》和《四夜》等。

③萨特(1905-1980),法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师。代表作《存在与虚无》和《禁闭》等。

参考文献:

[1]苏雪莹.浅析外国小说创作与作者的关系[J].新西部(下半月),2007(9).

[2]朱省果.浅析作者与作品的关系[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11).

[3]尚伟.论作家个性体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J].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作者情感论文 第6篇

笔者反复研读诗歌,综合白居易的人生经历以及写这首诗歌时各种背景因素,觉得仅仅用“喜爱、热爱、赞美”这些词语来形容作者的情感似乎浅近、单一化了!语浅而情深是重读该诗获得的又一大亮点,于是,笔者也尝试带着高中学生来重读这首诗歌,挖掘出了浅语之中蕴藏的深刻的情怀。

一、敏锐捕捉到西湖萌动春意的惊喜。

钱塘湖即西湖,唐代起,西湖成为了游览胜地。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的七月白居易改任杭州刺史,年底抵达杭州上任。对于自幼就就神往西湖的白居易来说,这无疑是天赐良机,第二年(823年)春天刚刚来临,大地刚露出些许春的气息,白居易迫不及待地来到西湖边游赏。换做是一般人,感受更多的或许是料峭的春寒,并不一定能欣赏到此时刚刚萌动的春意之美,但诗人是慕名已久、欣然前往、有意寻觅的,那西湖早春一丝一毫的气息都被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并且带给他无限的惊喜。

诗人的足迹从孤山寺的北面开始,目光所及,耳中所闻,尽在探寻初春的讯息,惊喜不断:“水面初平云脚低”,初春水刚涨而显云低;那“几处”争抢着向阳树枝的早莺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一样,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像极了争着要东西的幼儿,很有生趣;“咦”?那乍然出现在眼前的“谁家”的新燕正忙着用那尚稚嫩的喙啄泥筑巢,让人惊疑之余更让人喜不自胜,“啊,燕子也来了”;“乱花渐欲迷人眼”,花儿渐渐多起来了,五颜六色的,一朵、两朵、一簇、两簇……过些日子,必将是姹紫嫣红,令人眼花缭乱;“浅草才能没马蹄”,草儿也在长,才刚刚没过了马蹄。这一切平常人眼中的花、草、莺、鸟……都在提醒着人们,春天真的来了,天地之间,弥漫着些微而又全新的春的气息,而这一切又都在悄然变化着,很快一个绚烂的春就会来到。那份美好、那份惊喜也自心中弥漫开去……

二、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自由、安闲。

初春的西湖之景丰富而灵动、清新而活泼,处处引人入胜,她更像一位清新、明丽、灵动、可人的纯情少女,处处洋溢着活力与朝气,让人发自内心地赞叹、喜爱。更吸引着作者在那个春色初露的季节迫切地走近她,走进她的“灵魂”,享受这活力初绽的湖光山色,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而作者笔下带给我们的那一处又一处的惊喜也最终凝结成:“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惊叹。这最爱全部浓缩在这样一幅自然、静美的图景之中,言近而意远。我们可以想象到:蓝天下,微风中,初绽新芽的杨柳低垂,长长的白沙堤静静地卧在碧波中,柳枝轻拂着白沙堤,作者轻快地骑着马儿在白堤上尽览西湖之景,多么安闲、自在啊!多么令人心旷神怡!

公务之余,“偷得浮生半日闲”,“行不足”告诉人们:西湖之景、大自然之妙怎么也欣赏不够,因而,“最爱”二字水到渠成,直抒胸臆,不仅道出了作者对西湖之景的喜爱之情,揭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更含蓄地表达出了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无以言表、无法尽说的自由、畅快。

三、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纯粹情怀

写本诗之前的822年,白居易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用,于是请求到外地任职,7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可以推知,作者当时是在政见不被采纳的情况下才不得已请求外调的,心情可见一斑。而此时诗人已经50岁,已到了安于天命的年龄,也应有着乐天知命的达观了。

然诗中却不见一丝颓废之气,也不见回避退世之心。我们感受更多的则是诗人犹如小孩儿一样对眼前的一切充满新鲜、好奇之感,“一切景语皆情语”,那“初涨的春水”、“早莺”、“新燕”、“浅草”……无不是诗人那孩童般纯粹情怀的真实写照,那样的清新扑鼻、那样的充满活力,进而感染着读者忍不住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美好而让人喜悦、沉醉。

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才能永葆如此纯粹的情怀,诗人无论身处在怎样的境遇下,无论年岁几何,都不影响他对生活、对生命积极向上的态度,《钱塘湖春行》恰是原生态的自然之景的充分展示,也最是自然而真实的诗人真性情的流露,也恰是诗人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印证。

四、造福地方,福泽后人的济世情怀

纵观诗人的一生:起初,他怀着一腔“济世”之心,为回报唐宪宗的知遇之恩,一表忠心,写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以补察时政,并频繁谏言,甚至当面批龙鳞,却引来皇帝的不快;到后来屡遭挫折被贬之后开始转为“独善其身”,但仍心系百姓。而杭州是白居易自幼立志要去做官的地方,白居易也是怀着“下恤民庶”的抱负来杭州做刺史的,自然更想在此有一番作为,造福百姓,福泽后人。

诗中出现的“贾亭”、“白沙堤”,表面上看是诗人笔下的景物,但细想来,也许更有深意。这两处景都是前任留下的,“贾亭”在诗人所处的时代已成为西湖名胜之一,“白沙堤”是为贮蓄湖水灌溉农田而建。加之,眼前西湖风光旖旎,令人沉醉,面对如此美景,更让诗人豪情满怀,那福泽后人的济世情怀在满湖的春色中渐渐蓬勃、壮大。

有史可考:白居易任内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绩。白居易修建的捍湖大提,人们为纪念他就称它为“白公堤”。白居易亲自写的《钱塘湖石记》一文,刻成石碑,立在湖岸上,这篇碑记成为了关于西湖水利的重要历史文献。甚至,在离任前,白居易还将一笔官俸留在州库中作为基金,供后来治理杭州的官员周转,这笔基金一直运作到黄巢之乱时才不知所终。

作者情感论文 第7篇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游记散文中的杰作, 而他的《小石潭记》则更是历代传诵的散文名篇。面对这样一篇情景交融的优美散文, 我们在教学时如何让学生领略到小石潭的美景, 体会出柳宗元的感情是教学的重点。

二、主题及把握、处理

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 刻画出凄清的境界, 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抑郁忧伤之情。

《小石潭记》的语言细致而生动, 简短而有节奏感。所以在教学时从朗读入手, 通过反复诵读掌握字词大意, 让学生读出景物的幽美, 理解蕴含的感情, 体会作者的心境。然后在阅读的基础上设计探究性问题, 以深入理解作品, 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探究能力。教学过程中抓住“读”“画” (即想象构图) “写” (或“说”) 这三个重要环节。具体实施过程中, 注意尊重学生阅读中独特的感受、体验, 让学生在赏景品情中“走”进小石潭。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开场白)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此句边说边板书, 并提示学生记住这句名言) , 每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 总是寄托着作者深深的感情。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小石潭记》, 一起来领略小石潭的景, 体会柳宗元的情。

2.读

(1) 精读

①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有关作者及文章背景的相关知识相互交流共享, 老师最后总结, 归纳出重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配以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 。

②听课文配乐朗诵, 注意对照课文听准字音 (多媒体:诵读课文) 。

③齐声朗读课文, 过程中老师注意学生读错的字, 朗读结束后提醒更正。

④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划出不明白的字词, 分组讨论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点, 学会归纳整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文基础知识。并布置学生将成果于课后归纳到古文笔记本内。

(2) 品读+画

品读课文, 品出景物之美, 初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一: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小石潭, 这小石潭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抛出问题,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 可以用语言或用画笔把各自心中所想表达出来、勾画出来, 并相互交流、品评。

其二:引导学生着重分析两段文字:

①找出描写潭水和游鱼的句子, 并认真品读。 (即“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 影布石上, 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此句, 在脑海中再现画面形象, 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如有绘画才能, 则要求把脑海中所想象的画面直接勾画出来。让学生相互交流、品评。

用一个字概括景物的特点: (清) 。

体会此时作者的心情。

(相关分析:这是一幅极美的画面。在水中游动的鱼儿, 不像是在水里, 而是像在空中游动。太阳光照下来, 鱼儿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从字面上看, 作者是在写鱼, 但透过字面, 却令我们自然而然地对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印象。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 又忽然, 有的鱼儿灵活地窜动, 一会儿游到这儿, 一会儿又游到那儿, 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读到这里, 自然能引申出此时作者的心情:欢悦。)

②找出描写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句子, 并认真品读 (即“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

要求学生反复诵读, 体会景物的特点, 用一个字概括出来: (静) 。

根据课文, 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这种凄清幽静。

体会作者的感受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相关分析:坐在小石潭上, 四周环抱着密密的竹子和树木, 非常寂静, 周围见不到人, 令人神色凄凉, 骨彻心寒, 精神上也不免深受景物的感染而产生悲怆幽凉的意味。因为它的环境太幽清了, 不适宜让人长久地呆下去, 作者便题了字后离去。在这一段中, 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 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 情景相融, 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

其三:在引导学生领略了小石潭的美景, 体会了作者游小石潭的复杂心情后, 请学生选出课文中自己最欣赏的一段, 体会它山情入景, 山景及情的写法, 然后放声朗读。在读中品, 在品中读。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读中勾勒出小石潭的景象。

3.写

走出文本, 与作者对话。在以上两个教学环节的铺垫之下, 学生对小石潭有了更具体可感的认识。此时用多媒体配放一首贴切于此文情感的丝竹之乐, 让学生听着音乐看着文字再次回味小石潭的幽深冷寂, 感受柳宗元的孤凄悲凉。然后适时地提出一个问题:当时, 如果你就在柳宗元的身边, 作为他的朋友, 你会怎样劝慰他呢?请大家提笔写下你想对柳宗元说的话。

四、评析

此案例的设计还是有些依据传统的文言文教授学习方式的痕迹, 比如过程中的第二部分的精读部分, 教学过程中还是需要花些时间给学生交代清楚文章的背景、作者的相关情况等基本知识, 课文重点字词的梳理也是少不了的一个环节。毕竟这些都是文言文课文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要点。

但从“品读+画”这个部分开始, 则可以将教学过程设计得灵活多样、积极主动一些了。设计时可以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体现教师的组织者的作用,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这些环节中可以把学生推到课堂的主人的位置上。

“品读”环节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作者形象。在阅读中让学生不但能看到作者的外表, 看到他紧锁于眉宇间的愁绪, 还要能触摸到他的内心, 去探寻他内心的惆怅和谪居的孤寂。

而“画”这一环节则是一个突破口。每一首好诗总是“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而柳宗元的这篇游记散文《小石潭记》同样是一幅极美的画。因此在教学中, 有意识地设计了“画”这个环节, 让学生展开想象, 画出自己心中的小石潭。而学生为了要画好小石潭, 就必须深入阅读课文, 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构思画面。这样一来, 既能提高学生主动品味课文的积极性, 又能使学生真正地走进小石潭的情境中。

最后所有的铺垫汇聚, 让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 把历史与现实、阅读和写作自然地结合起来, 一切就会显得那么地水到渠成了, 所有的教学目标也就能顺利地得以实现。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调动学生生活体验, 引导学生挖掘文言文的现实意义, 使之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使古文经典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同时完成创新阅读, 从而真正做到古为今用。这就是文言文阅读教学所应达到的效果, 作为教师的我们也正为之而努力着。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从众多古代优秀文言作品中精心选择出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作为文言阅读的范本, 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了解民族历史与文化精神,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包建新.文言文教学: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J].北京:语文教学研究, 2005, (11) .

[2]黄厚江.文言文该怎样教[J].语文学习, 2006, (5) .

[3]董承理.文言教学到底教什么[J].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刊) , 2006, (5) .

[4]万小亚.文言文教学要注重体验性[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08, (5) .

上一篇:打印机一体化下一篇:钢筋连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