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输液治疗

2024-05-16

抗生素输液治疗(精选4篇)

抗生素输液治疗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1年1~12月我院门诊输液室符合要求的96例ADR报告表, 采用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选方法, 按患者性别、年龄、与ADR有关的抗生素种类、ADR的损害类型及其临床表现、ADR因果关系评价及ADR的护理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ADR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在96例报告中, 男性46例, 女性50例, 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 为1.09:1。在各年龄段患者分布情况中, 10岁以下和31~40岁的患者较多, 10岁以下最多, 占31.25%;年龄最小者不足1岁, 最大为65岁 (见表1) 。

2.2 与ADR有关的抗生素。

怀疑引起ADR的药物主要集中在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克林霉素和大环内酯类, 具体药物种类和名称见表2。

2.3 ADR的损害类型及其临床表现。

一份ADR报告可能累及多个系统一器官的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消化系统反应、呼吸系统反应居前4位。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首位, 共48例 (见表3) 。

2.4 新的、严重ADR。

新的、严重的ADR有2例, 包括1例新的ADR和1例严重的ADR (头孢孟多致过敏性休克) 。新的ADR为药品说明书中未记载的, 如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

2.5 ADR的治疗及转归。

根据ADR发生情况, 治疗措施为采取吸氧、调慢输液速度、应用抗过敏药物、停药、更换抗菌药物或入院继续治疗等, 在填写ADR报告时, 所有患者均已治愈或好转, 无死亡病例。

2.6 ADR因果关系评价。

采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关联性评价, 其中“肯定”1例, “很可能”82例, “可能”12例, “可能无关”1例。

3 讨论

3.1 性别、年龄对ADR的影响。

从表1的数据来看, 在96例ADR报告中, 女性比例高于男性, 为1.09:1。从年龄分布看, ADR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人群, 其中10岁以下和31~40岁的患者较多, 10岁以下占31.25%。这与王维忠的调查相一致, 10岁以下占33.02%。对此我们要加以关注。不同年龄的患者其血浆蛋白与药品结合能力、药品代谢速度及肾脏排泄速度均不相同, 因而, ADR发生率也有所不同。特别是儿童患者, 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酶系统未成熟, 药物的代谢、排泄与成人有较大差异, 易使药物超剂量而产生ADR。因此临床医务人员对儿童和老年输液患者应充分考虑年龄因素, 及时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情况, 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并注意溶剂选择、药物浓度、静脉滴注速度、合并用药等。

3.2 抗生素的合理利用。

抗微生物药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大类药物, 在其发挥治愈疾病等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出现许多ADR。涉及抗生素以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苷类为主, 分别占抗生素种类的33.33%、28.13%、16.67%、9.34%和9.34%。这与欧阳东华等报道一致。头孢菌素类药物抗菌活性强、范围广、品种多, 但多数可致恶心、呕吐、皮疹、哮喘等不良反应, 严重时引起过敏性休克。克林霉素使用前不要做皮试, 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笔者临床观察中发现1例致过敏性休克, 故应引起临床重视。

3.3 受损器官分布情况。

96例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 主要症状为全身各部位发生皮疹、斑丘疹、荨麻疹、瘙痒、潮红等。其原因为临床常用的一些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抗原性, 易引发病理性免疫反应;同时皮肤及其附件的临床表现患者自己容易发现, 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用药过敏史, 慎重选择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尤其对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 更应慎选。

3.4 与ADR因果关系的评价。

在ADR因果关系评价中, “肯定”的标准必须是“再次用药ADR再次出现”。报告中只有1例患者连续使用左氧氟沙星3天, 都有呕吐表现, 停止用药后好转。临床上一旦怀疑发生了ADR, 医生往往不会再选用该药物, 所以报告中多以“很可能”和“可能”者居多。患者发生ADR后, 一般都会去药房退药。有医院统计, 因ADR而退药约占退药原因的10%, 提示医务工作者应充分认识ADR报告的重要性, 及时准确地填写报表。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量的增多, 针对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情况, 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 建议医疗机构应正确制定用药方案, 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用药剂量, 提高合理安全用药水平, 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维忠.2008年我院输液室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106]例分析[J].药事组织, 2010, 19 (1) :39~40.

[2]欧阳东华, 王学群.镇江市127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调查研究, 2007, 4 (36) :175~177.

输液治疗实践标准 第2篇

输液设备

一、附加装置和安全连接 标准在更换所有附加装置和执行安全连接程序时,均需遵循无菌操作和标准预防措施。2 所有附加装置需采用螺旋口式接口(Luer—LokTM)设计。实施细则

A医疗机构的制度和程序中应规定使用附加装置及安全连接的细则。

B应按制造商的使用说明和指南制定附加装置及安全连接的应用及更换频率的细则。附加装置包括但不局限于:三通、延长管、多头管、实心管帽、注射或连接帽、无针系统和过滤器。C当使用附加装置时,他们必须与导管或输液管道一同更换,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完整性有损坏时都应及时更换。

D胶布不能作为安全连接的方法。

E应使用能降低潜在的输液系统污染危险的装置。F输液系统中的三通在不使用时必须加盖。

二、臂板 标准当穿刺部位在肢体的弯曲部位或靠近弯曲部位时,应使用臂板以利于液体的输入。2 应将臂板视为个人单独使用的器具。用臂板的目的是为了在肢体弯曲时起固定作用,不应被视为肢体约束。实施细则

A 医疗机构的制度和操作规程中应规定使用臂板的程序。B 放臂板的方法不能影响对血管穿刺部位的持续监测。

C 应用臂板以及定时取下时,在患者永久性的病历中要记录肢体的血液循环状态以及指导进行肢体运动的评估。

三、制动 标准制动是一种行为控制手段,不应作为常规来实施,如果可能应尽量避免使用。2 在患者制动期间的监测应遵照医生的医嘱,并与联邦和各州的规则及条例、所在医疗机构的制度和程序相一致。实施细则

A 在医疗机构的制度和程序中应规定物理制动的交替方式、正确的选择、实施制动和患者监测等细则。

B 物理制动以外的交替制动方式要记录在患者永久性的病历中。

C 向患者、看护人员、或法律授权的代表人讲解有关对患者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包括制动的必要性。

D 应按照一定的时间,将物理制动间隔记录在患者永久性的病历中。

过度输液+过度治疗=过失“杀人” 第3篇

手术很成功,值得庆幸。全麻术后第一天,笔者神志朦胧,不知输了多少瓶水,只知道一个静脉通道没有输完当天的液体量。当天夜里拔掉呼吸机后饥饿难忍,于是每隔一两个小时就饮一顿流质食品。第二天在建立了第二个静脉通道后,共输入大小21瓶液体,总量达5 800毫升以上(不含其他各种针剂和流质食品),超过了心脏的负荷。当时笔者感到心慌闷气,十分难受。从心电监护上看到每分钟心率达130多次,呼吸达70余次,急促而表浅,两肋骨和肚皮都感到疼痛。忍无可忍之下,我急催护士:“叫主治医生来救我,要出危险了!”

医生过来后也大吃一惊,赶快给我静注了“速尿”和减轻肺水肿的药物,又注射了镇静、止痛药物。待小便几次后,又过了许久笔者才平静下来,庆幸又捡回一条性命。此后十几天,笔者的两肋骨和腹壁在呼吸时还是疼痛不适。因“过度输液”而险些危及生命,现在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真正体验到作为患者的无助与后怕。

笔者此前身体健康。住院期间为预防术后感染,被安排三组顶尖级昂贵的抗生素联用,激化液、代血浆和脂肪乳等全营养液,每天都是满堂灌,甚至在饮食正常后脂肪乳仍在使用。却无人问津笔者每天的饮食量与排泄量,也不计算机体每天消耗量、出入量的平衡。

笔者体态较胖,血脂各项指标高得惊人,平时对高脂进餐望而生畏。医生查房时,笔者指着肚皮半开玩笑委婉地说:“我的这座脂肪山够高了,别再输脂肪乳吧!”医生轻描淡写道:“你吃进去的脂肪是油,给你输进去的是营养,不必多虑。”于是继续“被”治疗。

常用抗生素与输液溶液的稳定性研究 第4篇

1 仪器与试药

UV-2401紫外分光光度仪 (日本岛津) ;TG328B型电光分析天平 (上海天平仪器厂) ;pHS-3C型数字式酸度计 (上海理达仪器厂) ;抗生素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抗生素注射液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

2 方法

2.1 测定波长的选择

取加各种对照品适量, 配制成约8μg/m L的抗生素溶液和约12μg/m L的配伍溶液, 以蒸馏水为空白, 分别在200~40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根据各种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选择检验波长, 采用解线性方程组法分别加以分析。

2.2 线性方程组的确立

精密称取各种抗生素对照品适量, 配制成200μg/m L的贮备液 (Ⅰ) , 分别精密吸取Ⅰ液1.0, 2.0, 3.0, 4.0, 5.0 m L定容于100 m L量瓶中, 配制成2~10μg/m L的抗生素系列溶液;精密称取各种配伍对照品适量, 配制成600μg/m L的贮备液 (Ⅱ) , 再分别精密吸取Ⅱ液1.0, 1.5, 2.0, 2.5, 3.0 m L定容于100 m L量瓶中, 配制成6~18μg/m L的配伍系列溶液。以蒸馏水为空白, 分别将2组测定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将所得数据回归处理得系列方程, 并根据吸收度的加和性质解线性方程组。

2.3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各种抗生素和配伍液对照品适量, 配制成高、中、低三个浓度的混合溶液, 每个浓度分别测定3次, 计算回收率[2], 平均回收率分别波动在100.56%~100.24%之间, RSD波动在1.09%~1.02%之间。

2.4 配伍稳定性试验

(1) 配伍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 取各种抗生素注射液适量和其他注射液加入到输液中, 摇匀得混合溶液。

(2) 外观及p H值变化。将混合液置室温 (25℃) 下, 在0 h~8 h观察外观变化, 并测定pH值。

(3) 含量变化。精密吸取 (1) 项下混合液2 m L置50 m L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再精密吸取稀释液5 m L加水稀释至100 m L得测定液。在室温 (25℃) 下, 于0 h~8 h分别精密取样, 用上述方法稀释, 在各自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并以0 h时的含量为100%, 通过线性方程组计算其他时间的相对百分含量。

3 结果

3.1 维生素C与常见抗生素配伍稳定性

头孢拉定与维生素C配伍在25℃、38℃观察, 8 h内溶液外观澄明, pH值略有升高, 吸收曲线未发生改变;氨苄西林与维生素C配伍在25℃、38℃观察, 6 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可配伍;苯唑西林与维生素C配伍在6 h内pH值、吸收度及溶液外观均变化不大, 可配伍;硫酸链霉素与维生素C配伍2 h后产生颗粒状沉淀, 二者不能配伍;青霉素G钠与维生素C配伍在25℃、38℃观察, 6 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可配伍;乳糖酸红霉素与维生素C配伍3 h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二者不能配伍;磷霉素钠与维生素C配伍1 h内有沉淀产生, 不能配伍;硫酸庆大霉素与维生素C配伍2 h后产生颗粒状沉淀, 二者不能配伍;硫酸阿米卡星与维生素C配伍6 h内pH值、外观、含量基本不变, 可配伍;硫酸妥布霉素与维生素C配伍2 h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不能配伍;此外头孢唑啉钠、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替硝唑、甲硝唑和与维生素C配伍6 h内p H值、外观、含量变化不大, 可配伍。

3.2 肌苷与常见抗生素配伍稳定性

头孢拉定与肌苷配伍在25℃、38℃观察, 8 h内溶液外观澄明, pH值无明显变化, 两药含量皆在96%以上, 可配伍;氨苄西林与肌苷配伍在25℃、38℃观察, 6 h内含量、pH值、颜色无明显变化, 扫描最大吸收峰位置也无变化, 可配伍;苯唑西林与肌苷配伍在6 h内pH值、吸收度及溶液外观均变化不大, 可配伍;硫酸链霉素与肌苷配伍2 h后产生颗粒状沉淀, 二者不能配伍;青霉素G钠与肌苷配伍在25℃、38℃观察, 6 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可配伍;乳糖酸红霉素与肌苷配伍5 h内pH值、吸收度及溶液外观均变化不大, 可配伍, 5 h内使用;磷霉素钠与肌苷配伍2 h内有沉淀产生, 不能配伍;硫酸庆大霉素与肌苷配伍2 h后产生结晶, 二者不能配伍;硫酸阿米卡星与肌苷配伍6 h内pH值、外观、含量基本不变, 可配伍;硫酸妥布霉素与肌苷配伍2 h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不能配伍;头孢唑啉钠、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替硝唑、甲硝唑和肌苷C配伍6 h内pH值、外观、含量变化不大, 可配伍。

3.3 三磷酸腺苷 (ATP) 与常见抗生素配伍稳定性

头孢拉定与ATP配伍在25℃、38℃观察, 8 h内溶液外观澄明, pH值无明显变化, 可配伍;氨苄西林与ATP配伍在25℃、38℃观察, 6 h内含量, pH值、颜色无明显变化, 可配伍;苯唑西林与ATP配伍在6 h内pH值、吸收度及溶液外观均变化不大, 可配伍;硫酸链霉素与ATP配伍2 h后产生结晶, 二者不能配伍;青霉素G钠与ATP配伍在25℃、38℃观察, 8 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可配伍;乳糖酸红霉素与ATP配伍5 h内pH值、吸收度及溶液外观均变化不大, 可配伍, 5 h内使用;磷霉素钠与ATP配伍2 h内有沉淀产生, 不能配伍;硫酸庆大霉素与ATP配伍2 h后产生结晶, 二者不能配伍;硫酸阿米卡星与ATP配伍6 h内pH值、外观、含量基本不变, 可配伍;硫酸妥布霉素与ATP配伍2 h内有颗粒状沉淀, 不能配伍;头孢唑啉钠、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替硝唑、甲硝唑和ATP配伍6 h内pH值、外观、含量变化不大, 可配伍。

3.4 阿昔洛韦与其他常用抗生素配伍稳定性

头孢拉定、头孢唑啉分别与阿昔洛韦配伍在37℃观察, 8 h内溶液外观澄明, pH值无明显变化, 可配伍;氨苄西林与阿昔洛韦配伍在37℃观察, 6 h内含量、pH值、颜色无明显变化, 可配伍;苯唑西林与阿昔洛韦配伍在6 h内pH值、吸收度及溶液外观均变化不大, 可配伍;硫酸链霉素与阿昔洛韦配伍1 h内有沉淀产生, 二者不能配伍;青霉素G钠与阿昔洛韦配伍在25℃、38℃观察, 8 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可配伍;乳糖酸红霉素与阿昔洛韦配伍1 h内产生颗粒状沉淀, 不能配伍;磷霉素钠与阿昔洛韦配伍2 h内有沉淀产生, 不能配伍;硫酸庆大霉素与阿昔洛韦配伍8 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二者能配伍;硫酸阿米卡星与阿昔洛韦配伍6 h内pH值、外观、含量基本不变, 可配伍;硫酸妥布霉素与阿昔洛韦配伍2 h内有白色沉淀, 不能配伍。

3.5 甲硝唑与其他常用抗生素配伍稳定性

头孢拉定、头孢唑啉、苯唑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G钠分别与甲硝唑配伍在37℃观察, 8 h内溶液外观澄明, pH值无明显变化, 可配伍;硫酸链霉素、乳糖酸红霉素、磷霉素钠与阿昔洛韦配伍在1 h~3 h内有沉淀产生, 不能配伍;硫酸庆大霉素与阿昔洛韦配伍8 h内混合液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二者能配伍;硫酸阿米卡星与阿昔洛韦配伍6 h内pH值、外观、含量基本不变, 可配伍。

4 讨论

本文从溶液外观及pH值两个因素考察了其配伍的稳定性, 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有关规定[3], 在室温条件下配伍液的颜色改变、气泡产生及肉眼的沉淀生成、pH值的变化情况是衡量配伍液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一定温度和时间内混合液无色澄明, 无颜色改变、气泡产生及肉眼可见的沉淀生成, pH值稳定, 则提示药物配伍无理化变化, 可配伍;反之, 则其配伍后稳定性差。本研究仅从理化性质角度对临床常见抗生素配伍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 其药理及生化方面配伍因素的考察和有关配伍后对生物活性的影响未做试验,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摘要:观察常用抗生素配伍稳定性、在室温条件下临床常用抗生素配伍后含量变化, 及配伍液的外观和pH值变化。一定温度和时间内混合液无色澄明, 无颜色改变、气泡产生及肉眼可见的沉淀生成, pH值稳定, 则提示药物配伍无理化变化, 可配伍;反之, 则其配伍后稳定性差。

关键词:抗生素,稳定性,配伍,理化变化

参考文献

[1]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4.

[2]叶冬梅, 庞宇, 林红坚, 等.高效液相法测定母乳中奥硝唑的方法的研究[J].中国药房, 2003, 14 (11) :675.

上一篇:探究数学下一篇:问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