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制度范文

2024-06-01

养护制度范文(精选8篇)

养护制度 第1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行业特点突出的公路养护单位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会计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局限性日趋明显。因此, 建立适应公路养护单位特殊财务管理业务和特殊会计核算业务的会计制度, 对于公路养护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至关重要, 必须根据当前财务管理体制和公路养护体制的特点, 对会计制度加以改进。

二、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会计制度无法满足当前市场发展的需要 (1) 不能满足相关单位和部门的需求

目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公路养护部门根据现行制度编制和提供的会计报表, 已经无法满足财政、税务、审计、工商行政管理等国家经济管理职能部门和银行金融机构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2) 收支由省级统一核算的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现行制度下的公路养路费由省级公路管理部门实行统收统支, 所属公路养护单位按照省级公路管理部门核定的养路支出计划使用养路拨款, 所发生的养路支出, 通过办理年度财务决算, 全额结转到省级公路管理部门, 由省级公路管理部门统一计算当年的结余或超支。实际工作中, 养路费支出实行承包责任制后, 地市级以下公路部门所实现的资金结余或超支缺乏合适的科目进行归集和核算往往, 隐藏在往来结算资金中, 这样一来, 会计报表既不能反映出公路部门的实际财务成果, 也无法为财务分析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此外, 公路养护单位在工程核算方面也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2、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不合理

我国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 公路建设资金为单一国家拨款, 建成交付使用后国家对公路基本建设拨款予以核销。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日趋成熟, 公路养护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其使用上已经具有明财显的经济特性, 而对应的其会计核算却不具备明显的经济特性, 这就违背了现代会计关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会计主体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要求进行会计核算, 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依据。

三、公路养护会计制度的思路和改进措施

1、公路养护会计制度的改进思路

公路养护会计核算的改革, 总体上应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基础, 同时要兼顾公路养护行业的特点, 以满足行业管理的要求。随着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革, 以及公路施工的市场化运行, 公路养护会计制度也必须与市场经济需求接轨, 逐步向企业化经营过渡。公路养护单位未来要逐步转化成为独立运营的企业, 必须要树立成本管理理念, 强化成本管理, 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按计划进行的运营模式, 对企业收支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 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努力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财务管理制度主要是规范公路养护行业及所属单位的各项财务管理行为, 其重点应放在财务管理行为的控制方面, 制定出先进、合理的目标成本指标, 通过事前的目标成本预测控制、中途的目标成本计划控制和事后的实际成本核算与目标成本比较分析控制, 把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消耗控制在事先预算的成本指标之内。

2、公路养护单位会计制度的改进措施

(1) 根据公路养护单位实际需求编制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等月度会计报表年终决算时, 公路养护单位要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的要求编制会计决算报表。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后, 要根据其单位性质编报养路支出计划执行情况表、公路小修保养成本表、公路大中修工程成本表等有关报表。要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一致的基础上, 满足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 在实践中, 可采用会计电算化方法解决。首先, 在通用会计科目的设置下按费用要素尽量明细化, 并在最下—级科目上, 按公路养护报表项目或类别设置核算标志。其次, 在通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系统软件中, 增加公路养护报表模块, 在通用账务处理模块和公路养护报表模块之间, 建立数据传递接口, 二者共用—个会计凭证数据库。当确定要生成公路养护会计报表时, 系统自动将凭证毁据传输到公路养护会计报表模块中, 根据凭证上不同的核算标志进行处理, 并分配到不同的报表项目生成有关报表, 做到会计报表的一表多用, 实现数据信息的资源共享, 从而提高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水平。

(2)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做好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

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同时反映固定资产价值, 且固定资产的账面数额与固定基金账面数额一致。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 对事业单位会计的固定资产是否要计提折旧没有明确说明, 只对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报废、毁损等作了一般性的阐述, 而会计制度通用科目中没有折旧科目。可见, 同企业会计核算类似, 对无形资产的损耗要在受益期内逐渐摊销, 由此, 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进行资本化, 并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和持续经营的假设进行分期确认和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 建立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取消“固定基金”科目, 设置“累计折旧”科目, 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 同时, 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下, 增设“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项目, 以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这样才能在成本中体现出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及现有的生产能力, 同时保留在账面上的一些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或早已不存在的固定资产能够得以及时处理, 从而使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参考文献

[1]、朱逊华.浅谈公路养护会计制度的现状与改革[J].交通财会, 2003 (01)

[2]、吴兰香.浅谈公路养护会计制度改革的必然性[J].山西统计, 2003 (11)

[3]、周国光.公路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J].交通财会.2007 (01)

[4]、黄位文.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几点思考[J].交通财会, 2007 (10)

养护日常巡查制度 第2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及时掌握和收集高速公路路况信息,维护公路路产路权,及时发现公路及其附属设施损坏情况,确保公路安全畅通,促进公路日常养护巡查的规范化、标准化,结合我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巡查内容

第二条日常巡查范围包括:公路路基、路面、桥隧构造物、沿线设施。

第三条路基巡查内容:主要巡查路基稳定性,边坡水毁情况,路肩是否有杂物堆积,排水设施是否齐全畅通,挡土墙等路基构造物是否发生位移变形等。

第四条路面巡查内容:主要巡查路面有无影响交通安全的堆积物、抛撒物、油污、积水、积雪等。路面是否有新出现影响交通安全的坑槽、拥包等明显病害。

第五条桥隧构造物巡查内容:主要观测桥面铺装有无损坏,伸缩缝、泄水孔有无堵塞,上下部结构有无破损、变形,桥梁栏杆、桥头示警桩、桥名牌、限载标志等是否齐全整洁完好,桥下河道是否有非法挖砂取土等现象。检查隧道有无明显渗水、灯光设施是否完好,隧道洞口上方边坡是否存在落石、积冰、积水,圬工体是否破损,吊顶及内装是否清洁、脱落,突起标志是否损坏或表面脏污影响使用功能。

第六条沿线设施巡查内容:主要检查护栏等防护设施有无缺少损坏,各种交通标志标线(含凸起路标)有无残缺、变形、歪斜、污染、颜色不鲜明,可变信息板有无故障,里程碑(牌)、百米桩(牌)、轮廓标、防撞桶等设施有无缺损、褪色、剥落和污染等情况。检查公路沿线绿化植物的抚育管理,记录新发现的缺株、死株、病虫害、妨碍视距、影响交通安全、遮挡标志牌等情况。

第三章巡查要求

第七条加强对巡查人员的培训,巡查人员应掌握巡查的内容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公路养护管理业务知识和技术技能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八条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车辆,巡查车辆应有明显标识,装备黄色警示灯。

第九条巡查人员应本着全面、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进行公路巡查,对侵占、损坏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设施的人和事,坚持原则,大胆管理,及时上报。

第十条高速公路巡查频率每周不少于2次,每月不少于10次,巡查时间要求每天不少于6小时,在汛期、冬季清雪防滑及重大活动期间,适当加大巡查频率和巡查时间。

第十一条巡查人员在进行巡查工作时,必须着安全标志服,携带米尺、相机、巡查记录等用品。

第十二条巡查以车行目测为主,辅以摄影或摄像。巡查车速一般控制在40-50km/h,按规定开启示警灯。遇到需要停车检查的情况,应停在紧急停车带上。必须停在行车道上时,应开启巡查车的危险报警闪光灯,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巡查人员应在巡查车的前方迅速完成检查或测量作业。

第十三条巡查过程中应详细记录病害发生的具体位置,准确描述发现的问题,巡查结束后,及时做好交接工作,严禁伪造巡查记录。

第十四条巡查中发现的堆积物、抛撒物、油污、积水、积雪等能清除的必须立即清除,不能立即清除的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

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清理。对路面坑槽、拥包、防撞护栏损坏等病害应按修复时限要求完成。

公路养护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探讨 第3篇

一、公路养护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作用

(一) 促进公路养护经管效益与效果目标实现

公路养护内部控制通过实施职责分工、工作程序、传递流程、手续制度等手段, 确保公路养护内部各科室各司其职, 又互相协调和制约, 避免工作中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健全有效的公路养护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控制业务流程的秩序, 提高工作效益, 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 促进公路养护财产安全完整与有效使用

公路养护建立了良好的内部控制, 就可以通过对财产物资的验收、保管、领用、清查、记录等环节的控制, 来防止损失浪费, 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 促进会计信息准确可靠

会计记录及其它业务记录等资料是公路养护内部决策与外部决策的重要依据, 这些资料是否真实、准确、可靠, 不仅影响到公路养护决策能否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地控制和调节, 还将影响到未来决策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如果公路养护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就可以通过对会计处理程序各环节实行标准化控制, 减少错误和舞弊的发生, 提高会计及其它信息资料的可靠度, 从而为单位决策的制定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四) 促进公路养护工作依法合规

公路养护必须自觉接受国家的监督, 必须自觉地遵守国家颁布的财经法规和公路养护财务会计制度。公路养护内部控制通过建立自我约束机制, 可以促进公路养护在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同时, 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政策和法规。

二、公路养护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足分析

(一) 公路养护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公路养护内控环境是公路养护内部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执行的基础。但现在的公路养护单位的内控环境普遍薄弱, 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 即使有一套内控制度, 也缺乏执行力, 有的根本是形同虚设。这主要是公路养护管理层对内控制度认识不足, 以及专业人员胜任能力不足等控制环境方面的原因, 造成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起来力度不够。

(二) 内部控制评价机构设置不合理

公路养护内审部门是公路养护内控制度执行和监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 其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内控制度执行进行有效监督和评价, 并提出完善和改进内部控制的建议。目前有的公路养护在设立公路养护内审部门时, 未充分考虑内审部门的相对独立性, 把内审部门作为财务部门的下属机构, 这样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使内部审计部门很难对内控进行有效评价, 即使有评价建议也很难得到落实。公路养护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缺乏是制约其发挥作用的很重要的因素。

(三) 内部控制执行成本过高

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要正常运行, 需建立严密的控制程序, 而每一个程序的执行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执行成本。一方面, 内部控制系统设置几个关键控制点, 运行的效果可能比较好, 控制目的就容易达到, 但增加了执行成本。正因为如此, 公路养护管理者往往不愿意投入很多的精力、物力, 使内部控制有效执行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 单位内部审计人员为了追求“把个人成本降到最小化”, 不愿得罪人, 不愿坚持原则, 造成内部控制系统设置的关键控制点, 使健全的内控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 有可能会给单位造成更大的损失。

(四)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素质不高

内控制度系统的运行需要人来实现, 因而内审人员的专业技术的胜任能力以及执行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 都会影响实施效果。一方面,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公路养护的内审人员没有专业文凭和专业职称, 有的甚至没有会计专业职称, 不懂必备的会计理论知识, 内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而且, 公路养护的内审人员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很少, 甚至没有。另一方面, 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 内控制度的相关制度没有适时做出应有的补充和调整, 墨守成规, 缺乏科学的管理控制方法, 也给执行内控制度带来了影响。

(五) 预算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预算控制的内容涵盖了公路养护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公路养护单位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 可以比较、分析单位内部各单位未完成预算的原因, 并对未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改进措施, 确保各项预算的严格执行。但目前存在对部门预算编制不够重视, 预算项目与会计核算项目不吻合, 难以准确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六) 缺少评价、监督机制

目前, 公路养护内控制度的内部监督和评价机制没有很好建立,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体系, 致使检查监督和评价都流于形式, 效果不理想。财政部目前仅对上市企业制订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 还没有制定交通公路养护系统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 在内控制度的设计和评价上, 往往存在各自为政、就事论事的倾向。

同时, 由于建立内控制度是一个涉及公路养护内部方方面面的大工程, 而且每个公路养护单位都有着区别于其他公路养护单位的不同情况, 对其进行评价工作就更加困难。还有个别公路养护单位没有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记账人员、保管人员、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设置专人专岗, 采购兼保管等违规现象比较严重, 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也没有很好地实行分离制约制度。

三、公路养护单位内部控制完善措施

(一) 改善公路养护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环境规定一个单位的纪律与架构, 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 塑造单位文化并影响职工的控制意识, 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同时公路养护内部控制又是一个涉及公路养护经济活动全方位的控制, 是一整套相互监督、制约、联系的控制方法。公路养护各个层次的人员, 上到总段长下到各部门、科室、机关职工共同实施, 只有全系统上下统一认识, 才能保证公路养护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公路养护领导要改变家长制管理模式, 重视公路养护内控制度的建立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认真制定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 建立公路养护单位授权批准制度

公路养护单位必须建立授权批准体系, 其中包括:授权批准的范围、授权批准的层次、授权批准的责任和授权批准的程序。

授权审批是指单位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 必须经过规定的授权批准。授权审批形式通常有一般 (常规) 授权和特别授权。公路养护单位应建立经济业务的常规性授权和办理例外业务的特别授权体系, 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授权审批层次、授权审批程序和授权审批责任, 形成责任明确、有权有责的管理控制体系。单位对于重大业务和事项, 应当实行集体决策或者联签制度, 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如款项支付授权批准制度:1000元以下的开支, 由分管领导和财务科长审批签字;1000元以上的开支, 由主管领导签字;大额资金的使用需上会集体决议。物资采购授权批准制度:对重要项目采购决策, 需要集体研究决定;对大型的机械设备购置, 要参加竞标、实地考察后, 才能签订合同, 予以购置;对材料及其他用品的采购需求, 由各部门做计划上报批准后, 由采购人员统一招标, 实行阳光采购。

(三) 建立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

所谓不相容职务, 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 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职务。公路养护单位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 应确定哪些岗位是不相容的。

其次, 要明确规定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档案、保管、收入、费用、债务登记等。审批人员不得记帐, 银行的印鉴不得由一个人保管等等。

最后, 对重要岗位定期轮换工作也十分必要, 岗位轮换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换岗的工作交接容易暴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了监督, 有利于促进工作质量提高。

(四) 健全会计系统控制制度

建立科学、严密的公路养护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安全、有效的财务管理的基础。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而进行的控制。其主要内容包括:

(1) 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 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 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

(2) 按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 对内部原始凭证取得要合规、合法。

(3) 设计良好的内部原始凭证格式。

(4) 对凭证进行连续编号, 如材料验收单、入库单等凭证一定要做到连续编号。

(5) 规定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

(6) 明确规定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操作权限和控制方法。

(五) 健全预算控制制度

编制预算的质量固然重要, 建立与之相配合的内控制度更为重要。要使二者相结合, 做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做好公路养护预算控制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控制:

(1) 确定预算的项目、标准和程序。

(2) 编制和审定预算。

(3) 预算执行的授权。

(4) 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

(5) 预算业绩的考核和奖惩。

(六) 赋予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

公路养护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的缺失, 是造成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 因此, 在单位内部应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有效地行使其监督权。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强化内控, 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内审部门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部门, 要真正发挥内审部门的监督作用应做到:

(1) 要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的职能。随着公路养护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 内部审计的职能由过去单纯的检查监督向分析和评价的方面转变, 它是内部控制的评价部门, 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进行再控制的首要目标就是实现组织的目标。

(2) 要科学合理地设立内审机构, 使其保持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目前形势下, 交通系统一种较理想的模式就是建立厅级最高领导负责下的独立的内审机构, 只有把内审机构置于有较高决定权的机构之下, 才能真正确立内审机构的独立性,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要扩大内审人员的知识面并提高其业务水平。目前, 多数内审人员来自财会队伍, 专业比较单一, 审计手段落后, 与现阶段交通系统的发展速度已经很不相适应, 所以应切实充实内审人员队伍, 加强对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培训, 没有高素质的内审人才, 再好的制度也无法有效实施。

(七) 健全内控制度有效评价制度

公路养护单位应当结合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实施情况, 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编写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公路养护单位内控制度的评价, 应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是健全性。评价单位的内控制度是否全面建立, 是否符合基本原则, 具体内容主要有:在各个需要控制的环节是否采取了控制措施, 是否紧密衔接, 并建立了必要的检查监督机制。

二是适应性。评价内控制度是否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 是否得到遵循, 不切实际的照搬照抄, 一套模式, 必然会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

三是一致性。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与本单位的总体目标是否一致, 各个控制环节是否紧密协作, 各项控制措施是否相互配套。

四是成本效益性。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如果控制措施所带来的效益大于其实施成本, 可认为该措施是可行的, 但要注意的是, 不能只考虑经济性而不顾及健全性, 两者应兼顾。

总之, 公路养护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要综合运用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模式, 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才能真正建立健全完善公路养护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保证交通公路事业持续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养护管理考核制度 第4篇

为进一步加强我乡通村公路养护管理,提升通村公路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考核对象及范围:

考核对象为各村村委会及养护管理人员,考核内容为通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二、考核主体:

考核工作由通村公路养护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三、考核项目:

1、公路养护质量,主要考核路基、路面、桥涵及交通安全设施管养情况。养护管理制度落实、工作开展情况,是否按照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做到路面平整、设施齐全、桥隧运行良好、路容路貌美观整洁。

2、公路养护管理,主要考核计划和实施、管理制度,巡查制度执行、防汛工作及水毁恢复和档案管理、公路安全管理等。

3、乡村公路养护监管,主要考核是否建立乡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和机制,是否落实乡村公路监管责任,乡村公路养护实施情况。

4、安全管理及社会责任责任,主要考核公路桥梁应急事件处置、重大活动响应、各类投诉、巡查发现问题的处理、领导批示完成情况等。

四、考核方式及程序:

(一)考核采用年终考核方式,在10月——11月进行,由乡通村公路管理养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

(二)考核工作组由乡通村公路管理养护领导小组办公室、乡财政分局、乡纪委办、乡党政办、乡经济发展办单位人员组成,受检单位不参与考核打分。

(三)考核的公路主要是通村公路的养护管理。由考核组按照现场检查、查看相关材料、召开群众座谈会、听取相关部门意见的程序进行考核。

(五)公示及奖励:

养护制度 第5篇

1 原材料

煤矸石:取自六盘水矿区某煤矿,化学成分见表1,XRD分析见图1。由图1可知,其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黄铁矿、高岭石、伊利石等。粒径分布为:大于0.25 mm占15.07%,0.25~0.147 mm占48.59%,0.147~0.075 mm占24.38%,小于0.075mm占11.96%。

%

矿渣:取自水城钢铁公司水淬粒化高炉矿渣,化学成分见表1。

水泥:P·O42.5,市购。

激发剂:由市售化工原料配制。

2 试验方法

根据前期的试验,确定胶结料的配比为:煤矸石72%、矿渣12%、水泥8%、生石灰8%、外掺激发剂0.05%。称取煤矸石、矿渣、水泥等物料将其混合均匀,陈化24 h,添加适量水后搅拌均匀。在一定压力下压制成试块,试块尺寸100 mm×100mm×100 mm。

蒸汽养护:升温速度20℃/h,蒸养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水中养护:在水浴槽中养护,平均温度20℃,相对湿度大于95%。

干热养护:升温速度20℃/h,蒸养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相对湿度控制在50%。

自然养护:在试验室自然环境中养护,平均温度20℃,平均湿度60%~80%。

制品性能参照JC 422—91《非烧结普通粘土砖》进行测试。从待测样品中截取部分试样,研磨并过100目筛,用ARL9900XP+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进行成分分析;用DX-2500型X射线多晶衍射仪(XRD)进行物相分析;从断裂样品表面截取新鲜断面,经喷碳处理后在日本JMS-5600LV型扫描电镜(SEM)下观察样品的显微结构。

3 试验结果与讨论

3.1 养护方式对煤矸石基免烧砖强度的影响

胶结料遇水后发生水化反应形成硬化体并具有强度,其中煤矸石和矿渣水化缓慢,因此,对煤矸石基免烧砖的养护,要选择有利于胶结料水化产物生成的适宜养护条件。试件经不同养护方式后,制品强度测试结果见表2,SEM图谱见图2,其中蒸汽养护条件下免烧砖的XRD图谱见图3。

从表2可看出,养护方式对免烧砖的强度影响较大。在自然养护和水中养护条件下,免烧砖抗压强度较低,均在5 MPa以下,抗折强度在2 MPa左右;干热养护条件下,强度有所增大;蒸汽养护强度最高,抗压强度为11.5 MPa、抗折强度为2.90 MPa。试验表明,蒸汽养护的免烧砖强度大大高于其它养护方式。

水中养护时,胶结料中大量的碱会溶出进入养护水中(养护用水最终的pH值达11.5以上),使得体系中参与反应的有效碱浓度降低,势必导致整体的反应程度降低;另一方面,碱组分的溶出导致材料的孔隙率增大,孔隙率的增大必然使制品的强度下降,这在图2(a)中也得到证明;采用自然养护,煤矸石、矿渣活性激发缓慢,不利于水化产物的生成;从图2(b)中可以看出絮状水化产物较少,因此强度不高;从图2(c)中可知,干热养护条件下生成了一定量絮状C-S-H凝胶,水化产物相对增多,致使强度比水中养护、自然养护有较大的提高;蒸汽养护中大量水蒸气的存在加速了胶结料的水化反应,同时为强度发展提供了非常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从图2(d)可以看出,在煤矸石、矿渣颗粒表面形成的絮状、板状水化硅酸钙、托贝莫来石等水硬性水化产物(见图3)把体系内各种微粒粘结在一块,它们之间通过接触点相联结,形成结晶连生体[2],而针状钙矾石填充于孔洞中,使结构愈来愈致密,致使制品的强度增大。因此,采用蒸汽养护的方式来制备煤矸石基免烧砖。

3.2 蒸养温度对煤矸石基免烧砖强度的影响

温度的高低是养护制度的一个关键参数,它影响制品的水化程度,从而影响制品的强度。试验的蒸养时间均为10 h,对不同蒸养温度下的免烧砖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见图4。

由图4可以看出,免烧砖的强度随着蒸养温度的提高而增大。这与Katz[3]的研究结果一致。当养护温度超过100℃时,试件抗压强度均达到10 MPa以上,抗折强度达到2.9 MPa以上,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强度增长呈平缓趋势。考虑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热能消耗,选择适宜的养护温度为120℃。

反应动力学阿累尼乌斯(Arrhenius)经验公式为:

式中:K——反应速率;

T——反应温度,K;

A、R——常数;

Ea—反应活化能,J/mol。

由式(1)可知,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K呈指数关系增大,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显著变大,水化反应积极充分,有更多的水硬性水化产物生成,显著提高了制品的强度。

3.3 蒸养时间对煤矸石基免烧砖强度的影响

蒸养时间对制品性能的影响也很明显。试验固定蒸养温度为120℃,进一步对不同蒸养时间下免烧砖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见图5。

从图5可以看出,免烧砖的强度随着蒸养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大。但蒸养时间大于14 h后,强度增长缓慢。蒸养时间在12~14 h时,抗压强度的增长幅度为16.7%,抗折强度的增长幅度为6.2%;在14~16 h时,抗压强度的增长幅度为2.5%,抗折强度的增长幅度为0.6%,因此选择蒸养时间为14 h。

随着蒸养时间的延长,煤矸石、矿渣活性激发彻底,水化反应进行剧烈,水化产物的生成量较大,强度表现良好,但当蒸养时间过长时,体系中碱含量减少,水化反应速度降低,造成强度增长缓慢[4]。

3.4 煤矸石基免烧砖的物理性能

通过养护方式、蒸养温度和蒸养时间对煤矸石基免烧砖强度的研究,可得制品较佳的养护制度为:采用蒸汽养护,养护温度为120℃,养护时间为14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煤矸石基免烧砖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煤矸石基免烧砖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冻性、吸水率、饱水强度均满足JC 422—91《非烧结普通粘土砖》MU15标准要求。

4 结论

(1)在自然养护和水中养护条件下,煤矸石基免烧砖强度较低;干热养护条件下,强度有所增大;而蒸汽养护的免烧砖强度大大高于其它养护方式,因此,以选取蒸汽养护的方式制备煤矸石基免烧砖为宜。

(2)养护温度是养护制度的一个关键参数,它影响着制品的水化程度,从而影响制品的强度。免烧砖的强度随着蒸养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考虑到生产效率和热能消耗,选择养护温度为120℃。

(3)蒸养时间对制品强度的影响很大。免烧砖的强度随着蒸养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大。但蒸养时间过长后,强度的增长缓慢,选择蒸养时间为14 h。

(4)选取蒸汽养护的方式,养护温度120℃,养护时间14h,制备的煤矸石基免烧砖性能满足JC 422—91《非烧结普通粘土砖》MU15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倩,吴红,曹建新,等.浇注成型法制磷石膏轻质墙体砖的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42-45.

[2]王舫.低硅尾矿加气混凝土蒸养条件下反应机理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2):29-31.

[3]Katz A.Microscopic study alkali-activated fly ash[J].Cement andConcrete Research,1997,28(2):197-208.

养护制度 第6篇

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一直不同于其他事业单位, 其财务制度是交通部根据公路养护单位而特别制定的《公路养护会计制度》, 与现行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别。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充分考虑了事业单位会计环境的变化, 适应了会计准则、财务制度的要求, 满足了财政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需要, 规范了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新会计制度与公路养护会计制度之间的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一) 会计要素的变化

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并未明确界定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模糊, 在账套和报表中也并无清晰划分。新的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事业单位会计要素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新制度规定的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看似与企业会计要素相同, 但其实质存在明显区别, 财务人员应该注意区分。

(二) 会计科目的变化

新会计制度与公路养护会计制度最大的变化为会计科目的变化, 新制度对会计科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改进, 新增或删除了部分科目, 对个别科目名称进行了修改, 调整了会计科目体系。公路养护会计制度只有笼统的科目核算收入, 而新制度则对收入的来源作了详细区分, 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设置了不同的核算科目, 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此类科目清晰地反映出资金的来源。支出类科目也与收入一一对应, 包括“事业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和“其他支出”等。事业单位取得的一些专项资金收入, 新制度设置了专门的科目进行核算, 反映专项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结转 (余) 情况。

(三) 期末结账的变化

公路养护会计制度没有明确规定结转的时间, 一般都是年末一次结转完毕。但新制度则规定了每月末必须进行结转, 并在报表反映结转结余情况。这种做法与企业会计制度相似, 能让管理者及时了解资金的运用情况, 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 避免资金的无效占用或浪费。

(四) 会计报表变化

新制度对财务报表进行了新增、删减和合并, 改进了各报表的项目、结构和排列方式。新制度只要求填列3个报表, 比公路养护会计制度的报表精简了一半以上, 而且新制度的报表的内容和结构更加合理。例如“收入支出表”, 改进了该表的结构, 既全面反映了事业单位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收入、支出全貌, 又分资金类别列示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事业结转结余”和“经营结余”。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积极影响

(1) 会计要素的完善大大促进了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水平。将会计要素丰富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个要素, 充分保障了会计核算信息的全方位, 使得会计核算更加明细化, 为公路养护事业的单位财务管理提供完备、全面、明细的会计信息。完备的财务信息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单位资产负债状况, 实现对单位负债情况的动态监测, 为管理者控制其财务风险提供了有力的财务数据。 (2) 会计科目的全面调整提高了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效率与会计信息质量。新会计制度着力加强了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 重新界定了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口径, 增设了“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两个净资产科目, 对于财政补助收入、支出情况以及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的形成过程设计了清晰的账务处理流程, 对于实施部门预决算管理、加强财政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将发挥更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3) 及时进行期末结转, 可以清晰明了地获知其资金的主要去向及其投放效率, 针对使用效率低的资金投放, 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改善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支出和分配行为, 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4) 完善了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 改进了收入支出表结构, 既全面反映了事业单位一定会计期内的收入、支出全貌, 同时又反映了事业单位结转结余的形成及分配情况。不仅加强了对财政拨款资金使用情况的考核, 完整真实的财务信息也为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为更好地实现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三、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须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一) 认真学习研究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公路养护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新会计制度的执行, 配备专业的财务会计人员, 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认真研究新会计制度与公路养护会计制度之间的不同之处, 加强对新会计制度的学习, 对财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要求财务人员能够根据新会计制度的变化, 及时更新自身业务知识与专业技能, 定期更新会计核算处理方法。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 公路养护事业单位可根据自身预算计划及经济情况, 对本单位的会计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使之符合新会计制度的要求的同时, 又能适应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 做好两种会计制度的衔接,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科目余额

在建立新账套时, 应对原有会计软件及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升级、调试, 正确实现数据转换。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会计科目变化较大, 编制新账科目余额表时, 应对照旧账科目余额表再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如, 公路养护制度中的“出包工程往来”、“借款工程支出”科目转由新账的“预付账款”科目核算;旧账中的“备用金”、“内部往来”及“其他往来”的借方余额转由新账的“其他应收款”核算, 其贷方余额则转由新账的“其他应付款”核算;旧账中“事业基金”、“流动基金”、“专用基金─事业发展基金”转由新账的“事业基金”科目核算, 因此, 新账的“专用基金”科目不再包含“事业发展基金”, 这是与公路养护会计制度的不同之处。

(三) 加强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

(1) 公路养护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特点, 对其所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合理分类, 并针对不同种类的固定资产确定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折旧期限。固定资产在旧账转入新账时需注意, 公路养护会计制度规定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的归入固定资产, 而新制度则规定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才归入固定资产。那么对于旧账中固定资产未达到新账固定资产标准的, 应将其列入“存货”的科目中。若有计提折旧的单位, 还需要把旧账的“折旧”科目余额剔除转入新账“存货”的固定资产所提的折旧后才转入新账的“累计折旧”科目中。 (2) 对公路养护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采购、入库、使用、维护等环节要建立严格的会计核算细则。在采购环节, 要根据本单位的计划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 保证采购环节的合规、公正;在固定资产使用环节, 要注重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 定期进行清查盘点, 对于发生的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或者报废、损毁, 应及时查明原因, 按规定报经批准后进行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处置时, 应对固定资产残值进行充分的分析, 并及时对处置金额进行划转。

(四)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财务报表的概念、内容、指标等都做了较大的修改

在设置财务报表时, 应注意表内勾稽关系和取数公式的正确性, 并将新报表各项数据与余额表一一核对, 以确保报表信息的准确性。在有结转结余的情况下, 要根据其资金来源, 分别填列在对应的项目中。对需要编制汇总会计报表的事业单位, 在编制时可以将本级报表与下属单位报表的数字直接相加, 填列到汇总报表的相应项目中。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上、下级单位之间发生的转拨款项、补助款项、上缴款项及债权债务等应当予以冲销, 以避免重复列报。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研究组.2013.

[2]广东省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指导意见.广东省公路管理局编写, 2013.

养护制度 第7篇

Mg O与水反应生成Mg (OH) 2体积增大, 从而产生膨胀[3,4], 人们利用Mg O的膨胀特性来补偿大体积混凝土的温降收缩。Mg O水化速度与煅烧温度有很大关系[5], 煅烧温度在900~1200℃制备的Mg O具有较好的延迟膨胀, 对温降收缩的补偿效果较好[6]。本文通过在800~1000℃煅烧菱镁矿制得活性值不同的轻烧Mg O膨胀剂, 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掺Mg O膨胀剂水泥浆体在不同养护温度及湿度条件下的自收缩、干燥收缩等变形特性。为在实际工程中使用Mg O膨胀剂来补偿水泥浆体不同收缩提供理论参考。

1 试验

1.1 轻烧Mg O的制备

采用辽宁海城的菱镁矿, 外观为白色粒晶状的致密块体, 煅烧设备为快速升温节能型电阻炉。将经破碎的菱镁矿放入电阻炉中, 按设定的控温程序进行煅烧, 将煅烧得到的Mg O用电磁矿石粉碎机进行粉磨, 过80μm筛。

1.2 试验用原材料

水泥:江南小野田产的P·Ⅱ52.5级水泥, 标准稠度用水量28.7%, 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

减水剂: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JM-B萘系高效减水剂 (掺量为0.5%时, 其减水率为21%) 。

轻烧Mg O膨胀剂:化学成分及活性值如表2所示。

1.3 试验方法

Mg O膨胀剂活性的测试 (柠檬酸中和法) :称取2.6 g柠檬酸倒入250 m L的烧杯中, 加入200 m L温度为 (30±0.5) ℃的蒸馏水和5滴酚酞指示剂。用集热式磁力搅拌器搅拌[温度控制在 (30±0.5) ℃], 搅拌速度控制在800 r/min恒定。然后再将称好的1.7 g Mg O倒入烧杯中, 开始计时至溶液变红, 此时间即为轻烧Mg O膨胀剂的活性值。

固定水灰比为0.35, 减水剂JM-B掺量为0.5%, Mg O膨胀剂掺量为4%, 掺入方式为内掺等量取代水泥。采用了25mm×25 mm×280 mm的棱柱体试件, 两端埋置铜头, 试件成型后表面即覆盖PVC塑料薄膜, 在 (20±1) ℃环境下, 标准养护 (24±2) h后拆模, 1 h后测量初始长度L0;自收缩试件拆模后使用PVC塑料薄膜包裹再用铝箔纸进行密封, 1 h后测量初始长度L0。然后将试件分别放入所设定的养护制度下进行养护, 测量各养护龄期下试件长度Ln。使用上海第二光学仪器厂生产的JDY-2型万能测长仪测试试件长度, 读数显微镜的分度值为1μm。养护n天后的膨胀率En根据式 (1) 计算。

式中:L———有效长度, 为250 mm。

2 结果与讨论

2.1 养护湿度对掺Mg O膨胀剂水泥浆体变形特性的影响

在20℃水养条件下, 掺4%不同活性值Mg O膨胀剂水泥试件的膨胀曲线见图1。

由图1可知, 掺活性值低的M1和M2试件早期膨胀值均大于掺活性值高的M3和M4试件膨胀值。养护至90 d后, M2的膨胀值逐渐超过M1;M3和M4试件膨胀继续增长的趋势明显, 而M1和M2试件膨胀继续增长的趋势已趋于平缓。可以预期, M3和M4试件养护至某一龄期膨胀值将超过M1和M2。这主要是随着Mg O活性值的增加, Mg O水化速率逐渐下降, 活性值小的Mg O早期水化反应较快, 其膨胀量较大;活性值高的Mg O早期水化较少, 膨胀量较小, 后期水化逐渐增长, 膨胀量也就相应的增加。

在20℃绝湿条件下, 掺4%不同活性值Mg O膨胀剂水泥试件的变形曲线见图2。

由图2可见, 在20℃绝湿条件下, 试件均表现为收缩, 即Mg O水化产生的膨胀量不足以补偿水泥浆体自身的收缩量。试件M2养护14 d后收缩值小于M1;养护至60 d后M2收缩值最小, 其后趋于稳定。试件M1、M2、M3和M4养护7 d后的收缩率分别相对未掺Mg O的空白试件减少了26.52%、24.58%、7.88%和0.20%;养护120 d后收缩率分别减少了38.39%、60.23%、38.88和17.54%。可见不同活性值Mg O对水泥试件自收缩的补偿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原因也与Mg O的水化活性有关。

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60%条件下, 掺4%不同活性值Mg O膨胀剂水泥试件的收缩曲线见图3。

由图3可见, 在20℃、相对湿度为60%条件下, 试件M4养护1 d后变形值小于未掺Mg O的空白试件;养护至28 d后其值开始大于空白试件, 即M4试件在1~28 d内的收缩量大于未掺Mg O的空白试件。原因是活性值高的Mg O水化速度较慢, Mg O等量取代水泥后, 造成试件的相对水灰比增加, 从而导致在干燥条件下试件的收缩大于空白样;28 d后由于Mg O水化产生的膨胀对试件的补偿超过其收缩量, 使得试件的变形量逐渐大于空白试件。

对比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出, 相同温度下, 随着养护湿度的降低, 同种Mg O对试件的补偿效果逐渐降低;相同养护条件下, Mg O对试件的补偿效果随活性值的增加也逐渐降低。低活性值的Mg O对抑制水泥浆体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具有较好的效果。

2.2 高温养护对掺Mg O膨胀剂水泥浆体变形特性的影响

2.2.1 掺Mg O膨胀剂水泥浆体高温水养养护膨胀曲线

在40℃水养条件下, 掺4%不同活性值Mg O膨胀剂水泥试件的膨胀曲线见图4。

由图4可知, 在40℃水养条件下, 随着Mg O活性值的增加, 掺Mg O膨胀剂试件的膨胀值逐渐增大。M1试件早期的膨胀值较大;M2试件在养护7 d后的膨胀值超过M1试件;M3和M4试件养护14 d后出现膨胀加速期, 并且其膨胀值也大于M1和M2试件;养护至60 d后各试件的膨胀都趋于稳定。

在60℃水养条件下, 掺4%不同活性值Mg O膨胀剂水泥试件的膨胀曲线见图5。

图5中所示的膨胀特性与图4相似, 掺活性值高的Mg O膨胀剂水泥试件都存在膨胀加速期, 稳定后的膨胀值也较大;掺活性值低的Mg O水泥试件早期的膨胀较大。区别在于, 60℃水养条件下, 掺Mg O膨胀剂的试件膨胀加速期开始的时间提前至养护3 d, 养护28 d后膨胀基本稳定;稳定后的膨胀值高于40℃水养条件下的膨胀值。掺Mg O膨胀剂的试件在60℃水养条件下的稳定膨胀值都较大, 其原因一方面是水泥浆体具有粘弹性, 提高养护温度使得水泥浆体在相同龄期下粘性增大, 粘性流动变慢, 粘性流动消耗的膨胀能较少, 更多的膨胀能使浆体产生的膨胀更大;另一方面是由于提高养护温度使得Mg O膨胀剂的水化速度提高, 短时间内提供的膨胀能较大。

对比图1、图4和图5可知, 水养条件下掺Mg O膨胀剂试件在同龄期下的膨胀量随着养护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温度对活性值大的Mg O膨胀剂的膨胀过程影响较大。活性值越低最终膨胀稳定后的膨胀值越大;提高养护温度可以缩短Mg O的膨胀加速期。

2.2.2 掺Mg O膨胀剂水泥浆体自收缩高温养护变形曲线

在40℃绝湿条件下, 掺4%不同活性值Mg O膨胀剂水泥试件的自收缩曲线见图6。

由图6可见, 在40℃绝湿条件下, 掺活性值低的试件M1和M2在养护1 d后即表现为膨胀, M2试件在养护1 d后的变形值大于M1试件, M1养护60 d后变形值基本稳定, M2试件养护至90 d后变形值才基本稳定。M3试件养护11 d后变形值表现为正值, 即Mg O所产生的膨胀能已完全补偿了水泥浆体的收缩, 28 d后所产生的变形值已超过M1试件。M4试件在养护28 d后变形值变为正值, 养护120 d后试件的变形值已超过M1、M2和M3。而未掺Mg O膨胀剂的空白试件的变形值为负值, 并持续下降, 即试件一直都在收缩。

在60℃绝湿条件下, 掺4%不同活性值Mg O膨胀剂水泥试件的自收缩曲线见图7。

由图7可见, 在60℃绝湿条件下, M1和M2试件早期的变形值较大, 养护28 d后变形趋于稳定;M3和M4在养护3 d后出现变形加速, 养护7 d后变形值超过M1和M2试件, 养护28d后变形加速现象趋于缓和, 60 d后试件的变形值基本稳定。

对比图2、图6和图7可以看出, 在绝湿条件下提高试件的养护温度, Mg O对水泥净浆试件的自收缩补偿效果逐渐增大。掺Mg O膨胀剂的试件在常温养护下变形值都为负值, 提高养护温度, 试件的变形值由负值逐渐转为正值, 即Mg O水化产生的膨胀补偿了水泥试件自身的收缩, 并表现出微膨胀的效果。养护温度越高试件变形稳定所需时间越短, 活性值越大稳定后的变形值也越大。

以上结果表明, 不同活性的Mg O膨胀剂具有不同的膨胀特性。养护温度是影响Mg O膨胀剂膨胀特性的重要外在因素, 养护温度越高, Mg O膨胀剂的水化越快, 膨胀稳定所需时间也就越短。Mg O膨胀剂的膨胀历程与活性值和养护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 通过调整Mg O膨胀剂的活性值和养护制度可实现对Mg O膨胀剂的膨胀历程进行调控。

3 结论

养护湿度, Mg O对水泥浆体的收缩补偿效果更好。活性值低的Mg O对自收缩和干燥收缩补偿效果优于活性值高的Mg O;活性值高的Mg O延迟性膨胀较好, 对发生在后期的收缩补偿效果较好。

(2) Mg O膨胀剂的活性值与自身的膨胀性能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活性值低的Mg O膨胀能较低, 膨胀稳定所需时间较短, 膨胀量小;活性值高的Mg O膨胀能较大, 膨胀稳定所需时间较长, 膨胀量大。

(3) 提高养护温度, Mg O膨胀剂的早期膨胀量增加, 膨胀加速期缩短, 膨胀稳定所需时间减少。

(4) 不同活性值的Mg O膨胀剂对水泥浆体不同收缩的补偿效果不同。在实际工程中, 应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选择合适活性值的Mg O膨胀剂及养护方式, 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巍, 杨全兵.混凝土收缩研究综述[J].低温建筑技术, 2003 (5) :4-6.

[2]徐玲玲, 邓敏, 王侠, 等.新型镁质膨胀材料的制备[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2 (2) :249-253.

[3]崔鑫, 邓敏.氧化镁制备方法、活性与水化测定方法综述[J].硅酸盐通报, 2008, 27 (1) :136-141.

[4]曾运新, 黄绪通.氧化镁锻烧温度与其微膨胀性能关系的综评[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1 (3) :29-31.

[5]王亚芳, 仲剑初, 刘霁斌, 等.由菱镁矿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工艺研究[J].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5 (6) :17-20.

养护制度 第8篇

混凝土在干燥条件下会引起体积缩小;在潮湿条件(或在水中)体积会膨胀。这一现象早在波特兰水泥出现不久就为人们所注意。可以概括地认为,混凝土收缩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体积缩小[1]。干燥收缩是混凝土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受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环境因素和构件尺寸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混凝土的持续干燥和各种因素的影响,混凝土收缩可能变化在一个很大范围内,一般可达300~800×10-6,在工程中遇到的很多混凝土收缩裂缝,可能是几种收缩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往往主要是由于干燥收缩所引起的[2]。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利废等目的,矿渣和粉煤灰作为掺和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日益普及,掺量也不断提高,尤其在硫酸盐、氯离子和海水侵蚀环境的混凝土中,掺和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分[3]。与水泥熟料相比,矿渣和粉煤灰等掺和料的水化速度要慢得多,因此对养护的敏感性也会更强,在大掺量时更是如此。如果不能得到恰当的养护,大掺量掺和料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不能充分水化,也会产生显著的干缩变形,甚至导致开裂,混凝土工程的养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使用大掺量掺和料混凝土的工程尤其如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大掺量矿渣和粉煤灰混凝土的干缩性能以及养护制度对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影响规律。

1 试验用原材料

采用广东省梅州市塔牌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P.II型硅酸盐水泥(转窑),强度等级为42.5R,物理力学性能见表1,化学组分见表2;石英质河砂,物理性能见表3;5~20 mm和20~40 mm 2种规格花岗石碎石,物理性能见表4;减水剂为TL-400高效缓凝减水剂;黄埔电厂Ⅱ级粉煤灰,物理性能见表5;韶钢嘉羊公司生产的S95级矿渣粉,物理性能见表6。

2 试验方法

混凝土试件成型后48 h拆模,立即测试试件长度作为基准长度,并以此为起点计算测试龄期。采用先标准养护(温度20±2 ℃、湿度≥95%),后放入干缩室[温度20±2 ℃、湿度60(±5)%]的养护方式,养护制度分为如下4种:养护A,标养0 d;养护B,标养3 d;养护C,标养14 d;养护D,标养28 d。

3 试验配合比设计

粗细集料按风干状态为基准,矿渣掺量为30%和60%,粉煤灰掺量为15%和30%均等量取代水泥。粗骨料组成:5~20 mm和20~40 mm两种规格碎石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40%和60%。混凝土配合比件见表6,其中0号配合比为不掺掺和料的基准混凝土,F组掺粉煤灰,K组掺矿渣粉(表7)。其中,水胶比均为0.46,砂率34%,坍落度5~7 cm,水、胶凝材料、砂、碎石的质量固定,即每m3混凝土∶水165 kg、砂638 kg、小石495 kg、中石743 kg。通过调整外加剂的掺量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试验按照国家行业标准SL352-2006《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由表7可见,矿渣粉在30%掺量时有一定的减水作用,维持相同的坍落度,外加剂掺量由0.6%减小到0.45%,相当于减水8 kg/m3,可能是30%的矿渣粉改善了水泥的颗粒级配,当矿渣粉掺量增大到60%时,不再具有减水作用;粉煤灰掺量15%时,维持相同的坍落度,外加剂掺量由0.6%增加到0.7%,相当于增加用水量6 kg/m3,掺量增大到30%时,维持相同的坍落度,外加剂掺量由0.6%增加到0.85%,相当于增加用水量13 kg/m3。

4 试验结果及分析

4.1 基准混凝土的干缩性能

养护制度对基准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基准混凝土干缩早期增长快,45 d龄期后明显变慢,但到90 d龄期时,混凝土干缩仍在继续。标养3 d试件干缩减小不明显,但随着标准养护时间的进一步延长,混凝土干缩不断减小,具体表现为在养护C和养护D制度下,混凝土干缩相比养护A分别减小约20%和25%,说明标养时间不宜小于3 d。这是由于标养环境下湿度相对较高,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较慢,使得内部毛细孔水分迁移速率变慢,其干缩速率也就越慢[4]。

4.2 大掺量矿渣混凝土的干缩性能

养护制度对大掺量矿渣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影响规律见图2所示,可以看出,掺矿渣混凝土干缩随龄期的变化规律与基准混凝土基本相似,且延长标养时间同样能有效减小大掺量矿渣混凝土的干缩,对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有利。同时还可以看出,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养护条件相同时,掺矿渣30%和60%的混凝土各测试龄期干缩值减小约10%~20%,且矿渣掺量越大,干缩越小。这是因为矿渣的大量掺入改善了混凝土内部孔结构,降低了浆体中大连通孔的数量,增强了水泥浆体的密实性,从而降低了水泥毛细孔水的迁移速率,降低了收缩应力,使得其干缩减小。

4.3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干缩性能

养护制度对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影响规律见图3所示,可以看出,在粉煤灰掺量为15%和30%时,随着标准养护时间的延长,混凝土各龄期的干缩值均不断减小,在养护C和养护D制度下,混凝土干缩相比养护A分别减小约10%和18%,对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有利,此外由于粉煤灰的加入使得混凝土早期强度下降,其抵抗收缩应力的能力也会相应下降,因此对于粉煤灰混凝土而言,延长养护时间以减小其早期干缩显得尤为重要。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养护条件相同时,掺粉煤灰15%和30%的混凝土各测试龄期干缩值减小5%~10%,这是由于粉煤灰的加入降低了水化热,从而降低了内部温度应力,同时粉煤灰在水化过程中所起到的微集料效应密实了混凝土内部结构,而降低其收缩应力,使得其干缩减小。

4.4 双掺掺和料混凝土的干缩性能

养护制度对双掺掺和料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影响规律见图4所示,其中A和C均代表相应养护制度,可以看出,随着标准养护时间的延长,混凝土的干缩不断减小,养护制度C下K30F15和F30K15的90 d干缩值相对养护制度A减小约18%和36%,对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有利。同时相同养护制度下,K30F15比F30K15的90d干缩值小约30×10-6,可见相比粉煤灰而言,矿渣粉更能有效减小混凝土的干缩。结合前面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形态养护制度下,双掺掺和料对干缩性能的改善比单掺更加明显,这是因为矿渣粉和粉煤灰由于其形态不同,活性不同,能在水泥水化浆体中起到较好的互补作用,从而能更好地弥补浆体内部缺陷,降低收缩应力,减小其干缩[5]。

5 结 语

(1)矿渣具有一定的减水作用,在各种养护制度下,粉煤灰和矿渣的加入均能有效减小混凝土的干缩,其中双掺粉煤灰和矿渣效果最好。

(2)养护制度相同时,掺矿渣30%和60%的混凝土各测试龄期干缩值减小10%~20%,掺粉煤灰15%和30%的混凝土各测试龄期干缩值减小5%~10%,对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有利。

(3)养护制度对混凝土干缩性能影响较大,延长养护时间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干缩性能,具体表现为标准养护14 d和28 d基准混凝土的90 d干缩率相对标养0 d分别减小约20%和25%,矿渣混凝土干缩率分别减小约19%和25%,粉煤灰混凝土干缩率分别减小约10%和18%。养护时间宜根据需要适当延长,一般情况下不宜低于3 d。

(4)对于大掺量掺和料混凝土而言,由于其早期强度相对较低,抵抗收缩应力的能力也相应较低,因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降低其收缩应力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吴中伟,张鸿直.膨胀混凝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0.

[2]杨明,周士琼,李益进,等.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养护方法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1,(5):10-12.

[3]杨医博,梁松,莫海虹,等.抗氯盐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4]黄士元,李志华,程吉平.粉煤灰-Ca(OH)2-H2O系统中的反应动力学[J].硅酸盐学报,1986,14(1):191-197.

上一篇: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下一篇:综合性大学中国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