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的关键

2024-07-27

学习历史的关键(精选12篇)

学习历史的关键 第1篇

一、依据新课标, 合理计划安排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明确的复习计划, 确定复习的内容及所用时间。由于初三学生既要学习世界历史部分, 还要对初一、初二所学历史知识进行总的复习, 所以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 我制订了如下的复习计划:初三上半学期完成九年级上下两册教材内容的学习, 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初三下半学期开学后, 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复习中国近现代史, 之后利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复习中国古代史, 再利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专题复习, 最后进行综合训练, 全面提升同学们的综合能力。

二、具体落实计划, 注重阶段小结

历史教学的效果直接体现在复习资料的运用上。首先, 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实用的复习资料不仅能使学生少走弯路, 少做无用功, 还能起到指向标的作用, 提高复习效率。其次, 合理使用复习资料。由于历史课时的限制, 想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好成绩必须提高课堂效率, 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 把握中考动向, 精讲精练。我校在复习过程中以《中考零距离》为主要复习资料, 在复习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复习模式:第一步, 使学生明确本单元或本专题的课标要求, 并结合考情分析, 让学生画出需要重点记忆的中考考点, 做到重、难点突出。第二步, 限时记忆考点聚焦中的内容, 重点记忆第一步中所画的重要考点, 巩固基础知识。第三步, 引领理解重点、难点, 透析部分典型题目, 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四步, 结合中考连线, 学会解析问题, 巩固中考考点。第五步, 做中考试题, 模拟中考现场, 冲刺中考。

三、注意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 因材施教

人的性格跟其特有的气质特点相一致, 不同性格的人具有不同的行为习惯和做事方式。所以在教学中也要具体学生具体对待。在这方面我也有过过错与教训, 例如刚毕业的一个学生叫赵书源, 刚开始接触时觉得这个学生文质彬彬, 很有一股书生气, 像是一个好学生。有一次我却见到了这个学生难缠和倔强的一面, 在课堂上跟老师僵持起来。我分析了老师的做法与想法, 也分析了赵书源的思维逻辑, 感觉到了他的这种思维方式跟他的性格特征的关系。一直到做操时, 我记得我还在和他推心置腹地沟通。过后我反思了很长时间, 这个学生在气质类型方面属于抑制型, 学习能力属于中下等。他敏感、内向、孤僻, 但是自尊心却很强, 他初三一年, 我经常看到他很晚才从社会上的某个补习班下课, 上课从没有纪律问题, 但是成绩却一直没有明显进步。我的失误在于忽略了他的个性、能力水平。亨利.海涅说过:“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 随他而灭的。”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就特别注意因生施教。

我想说的是要根据不同的气质特点, 因势利导, 并能对症下药。好的历史老师, 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镇住学生, 为什么呢?就是他们很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我举一个排座位的例子:秦浩是一个具有兴奋型气质的学生, 老师安排他与一个典型的安静型的学生同桌, 整天憋得秦浩求着那位学生:求求你, 你跟我说句话吧!结果人家还是不理他, 他觉得太难受, 写起了打油诗, 结果被惩罚调到了最后排。接着又换成了高戴旭坐秦浩原来的位子, 高戴旭同样是哀求:“你是石头, 还是哑巴, 求你说句话吧!”可以想象这样的安排虽然使他们感觉不舒服, 但是客观上对他们有好处, 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进行了限制, 也会对班级的稳定起到好的作用。假如要是让秦浩和高戴旭坐一起, 那将会是鸡犬不宁。老师对他们班的学生太了解了, 所以能对症下药, 如上面说到的秦浩的处理, 因为他太活泼好动, 影响了班级纪律, 老师先把家长叫来, 然后领回家去看电扇转, 看够了再回来, 结果秦浩又是保证又是哀求, 进班后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变, 这次期末考试秦浩进步非常明显。但是这种处理方法用在一个内倾性的学生身上显然不适合。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哪些学生能批, 哪些学生要哄;哪些学生要磨, 哪些学生要压, 哪些学生要晾。这取决于学生的气质特点, 只有理顺了各种教育的方法, 教育才能出效果。人人有才, 人无全才, 扬长避短, 皆能成材。忠心地希望在我们的慧眼与教诲中这些性格各异的学生能在各自的人生中闪耀着各自的光芒, 散发出不同的魅力。

四、教学与复习过程中注意乡土、多媒体等因素的积极作用

借助自然环境、人文特色和多种教学手段能对教学有很好的帮助。例如, 关于中国古代史部分可联系我县的黄帝城、蚩黄帝、泉尤坟等历史古迹进行讲解。教材讲述, 距今约四五千年前,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那时, 部落间经常发生战争, 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 相传他们勇猛异常。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 在我县 (涿鹿县) 一战中打败蚩尤。从此, 黄帝、炎帝部落结成联盟, 经过长期发展, 形成日后的华夏族。这一部分, 可通过传说、游览、收集资料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又如,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记忆起来比较繁杂, 学生总是记不住, 我把它归纳成18个字:说汉话, 穿汉服, 改汉姓, 通汉婚, 用当制, 学汉礼。语言简洁, 纲目明了, 有利于学生掌握。美国内战一节讲析完后, 我提示学生从独立战争和独立战争的结果进行分析, 学生马上就想到了:首先, 独立战争摆脱了了英国殖民统治,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其二, 随着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日益尖锐, 奴隶制的存在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障碍, 通过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摘要:初中历史复习是初中教学的关键, 在新课改的大旗下我们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取得中考的好成绩, 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 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识网络。现代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学习历史的关键 第2篇

摘要:初中历史新课标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给我们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但如何把这种新理念,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我认为应包括

(一)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培养学生养成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和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字: 创新观念转变

我们现在大力提倡教育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具有多方面内涵,不仅包括教学设备,管理设备等硬件的现代化,也包括教学思想和管理方法软件的现代化。对于历史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还在于实现教育理念的现代化。现在许多学校的历史课教学只满足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掌握一些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能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巩固即可。本人认为,历史课教学目标除以上内容外,还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一)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培养学生养成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和良好行为习惯。

总括起来讲,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援之以渔,让他们面对缘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目光去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问题,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行为。所有的教育者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历史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才能真正纠正目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才能培养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人才。

传统的历史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远不象现象上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它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这样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历史课学习的兴趣,极大地影响思想历史课的教学效果,更难以实现思想历史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这已成为目前思想历史课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

题。面临困境的历史教师若不改革课堂教学,历史课的实效将难以落实,历史教师的地位也将“岌岌可危”。要使历史课真正受学生欢迎,历史教师除提高自身素质外,还必须进行思想历史课课堂教学改革。改革从何入手呢?

生物学家达尔文成长的事例给了我们极大地启示。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较大兴趣去野外观察、学习和采集标本„„从而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正如他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重大影响的,就是我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用心爱心专心

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只有对思想历史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改变当前中学生对思想历史课厌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制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不要板着脸走进教室,应面带微笑,保持饱满的精神,充沛的精力,积极向上的情绪,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和谐和学习氛围,这点我感受颇深。

我们都知道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这位教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会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感兴趣是很困难。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那应怎样才能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呢?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对待学生就应与对待自己的子女,弟妹一样可蔼可亲、可爱、可敬,要亲近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智力发育适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更不能对他们有偏见,从心底里瞧不起他们。因此,平时我也注意了这一点。比如说,课间时间,我都会以朋友、大哥哥的身份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聊天、谈心,聆听他们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各方面情况,尽所能帮他们排优解难,接近师生彼此之间的距离,消除他们对自己的畏怕、顾虑,经过自己的努力,学生还是比较喜欢我的,许多学生课间都爱找我聊天,有一些心事或生活中碰到什么事或问题也会找我谈心,找我帮助、解惑。所以,我相信,教师只要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一般不会居高临下地训学生,而是尽量用谈心、交换意见,鼓励改正的方式代替批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觉得这种做法效果还不错。我认为老师如果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也会赢得学生对你的理解、支持。

学生学习信心不足,自卑心理,怀疑自己的学习潜力,这样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心理学家验证,人总是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鼓励、赞许更能增添人的自信心。孩子的身心毕竟是稚弱的,倘若总是加以指责,势必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反之,稍加以鼓励,他们会为此兴奋不已,增强自信心,更加努力,发奋图张,不断发展进步。俗话说得好:“数子千过,莫如奖子一长”。正所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学生的进步需要老师的欣赏、鼓励、表扬,学生才能从中得到幸福喜悦的滋味。所以,在教学中,我总会有意地给基础差一些的学生提

些难度稍低的问题,让他们尝到能回答问题的甜头,从而建立了他们应有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学习进入了良性的循环。那怕是不敢站起来回答问题,或回答错误的学生,我也会用鼓励的语言,肯定的眼光给他们树立信心。学生经常受到激励、鼓励会产生肯定性愉悦性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习进步。比如,初二(1)班有位男同学,虽说非常主动回答问题,但有时回答的问题根本牛头不对马嘴,同学们常会说他,他也觉得非常不好意思,但我经常鼓励他、表扬他、使他兴趣不减,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赢得了同学们不由自主的掌声。在我的鼓励、同学的帮助支持鼓励下,自信心增强了。有一次他还主动举手要回答问题,令我很惊喜,同学们也投去了惊讶、支持的目光,他的回答结果令同学们刮目相看,非常精彩,赢来了响亮的掌声。而且下课了,我在班上呆一会,与学生聊一聊,对他们笑一笑,说句:你今天在课堂上发言了,好棒啊!继续努力喔!哇!你今天的回答好有创意啊!也可以摸摸他们的头,和他们说上几句贴心话,然后和他们一起痛痛快快快地大笑一场;还可以为学生整理一下凌乱的领子„„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就融洽了。

教学过程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避免空洞说教,使理论知识融入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使学生信服,觉得学有所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所以,我上课会很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举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通俗易懂的事例来教学,或让学生自己来举例,谈认识、体会,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学习兴趣很高。如,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在初一(4)班上唐代中外文化交流一课时,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唐都长安及玄奘鉴真的有关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展示出来与大家分享。这时一位从未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男同学第一个就把手高高地举起来了。大家鼓掌鼓励,我也很高兴,而这位同学讲述时是手舞足蹈的,很开心,我们也分享了他的快乐。因此,我觉得只要你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就不怕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

相比较而言,现行初一教材浅显易懂、可读性较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精讲多练的方法,经常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想象、自由发挥、踊跃发言,从而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特别是初一(4)的学生,热情很高,都是抢着发言的,这样让学生在自己学习、领悟、体验、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动脑、动口,提高认识,受到启迪,获得感悟。如在讲“统一国家重建”一课时,我针对这一课跨度较大、容量大的实际,组织学生对照材料,把自己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并谈一谈“中国历史上几次统一局面”,加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在教师讲解中结合练习,学生谈„„。在议练中,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兴趣盎然,气氛活跃,而且学生们的发言各有千秋,各具特色。这样既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教育性,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理解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而且,我会鼓励学生大胆谈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

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药方”。运用初一的心理品质的有关知识就能解决学生实际中的许多烦恼的问题。诸如人际关系、考试焦虑、情绪不良、心理障碍等。(许多同学课后也经常向我咨询)同学们都说想不到平日以为枯燥无味的历史课还真这么管用。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能为人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就高涨起来。

面对课改,是机遇,也是挑战。新课改要求减少课堂教学中的统一性和强制性,强调课堂的支配权应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展。教师的任务主要是负责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负责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诸方面全方位地向学生开放,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这种开放的历史教学给广大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尚需不断地“充电”,不断地完善、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中学历史教学法》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中学历史课本》

要看历史关键时刻的作为 第3篇

中国新闻周刊:我们对这组稿件做了长时间采访,发现了一个现象,同样一段历史,亲历者说法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在《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稿由谁起草的问题上,于光远和朱佳木(胡乔木秘书)的说法就不一。

李君如:我后来参加了一些中央重要文件的起草,了解到中央领导的一些习惯。比方说,有人喜欢口述,有人喜欢委托给一个人,有人喜欢同时委托几个班子起草。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你所说的这个文件,邓小平可能同时找了胡乔木和于光远等人起草,有可能谁写得好就用谁的,但在最后,看来是兼容并蓄。

中国新闻周刊:但历史真相只能有一个。

李君如:历史真相几乎是无法还原的。《史记》写霸王别姬,难道司马迁看到了当时的场景?还是多年后通过走访得知的嘛!后人的说法就那么准确?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说,这是一种文学创作。

就在你现在坐的位置上,陈丕显(原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女儿和我哭诉过,说她哥哥写的关于陈丕显的回忆录很多情况不是事实。这只能说明,人的记忆,有时没有那么准。

中国新闻周刊:那我们如何对那段历史做出判断?有人说,阶级斗争的提法,并未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消失。

李君如:口述历史非常重要。30年前参加会议还健在的人都年事已高,他们的口述值得去抢救。如果问我个人的看法,我对他们讲述的东西,基本上都是相信的——你想,让你编,你没有经历也编不出。只是,最终的真相如何,在历史无法还原全部的情况下,你如果看了大量的资料,包括口述历史,可以自行做一个判断。

中国新闻周刊:还得向您请教一个被采访者说法不一的问题,有人说,华国锋并未阻止过邓小平复出,这是否属实?

李君如:这么说吧,虽说华国锋后来顺应了潮流,但“两个凡是”的提出,是不是不利于邓小平的复出?现在大家都知道,邓小平实际上是有拍板权的,但他毕竟在形式上还只是三号人物。这样,和作为一号人物的华国锋之间,有些矛盾也是正常的。

中国新闻周刊:同时也有包括于光远在内的一些亲历者提到,华国锋人厚道,民主,强调集体领导,党内在那段时期出现了之前难得一见的民主风气。他甚至对与他唱反调的中央多数新闻媒体,都没有秋后算账。一些被采访者据此认为,如果没有这种民主的空间,恐怕也很难集中全党智慧,做出那场伟大历史转折的抉择。

李君如:这是事物发展的一方面。在另一方面,转折的大主意是邓小平拿的。邓小平的习惯就是不怎么管具体的事情,总是琢磨大方向。

我们评价一个伟人,要看他在历史关键时刻的表现。对中国的前途命运做出决定的,是邓小平。

你看他在中央苏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后的建设时期,1975年的大整顿时期,1977年复出以后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等,无不证明了这个小个子巨人的伟大。

学习历史的关键 第4篇

一、困境何在

首先, 历史教育的实质性目标和现实目标的不一致是造成德育功能丧失的根本原因。历史教育的实质性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的新一代。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对人的完美化追求。但是, 现实的历史教育并不是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的, 而是更多地被功利化的需要所牵引。目前教育的功利性目标已经很大程度上主导了整个现行教育的具体操作理念和模式。

这一现象具体到现实的历史教学当中就表现为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考试成为教学的“灵魂”。应试教育的模式依旧在现实的教育中根深蒂固, 尤其在西部落后的中学历史教育中, 历史课程的开设、内容的安排以及考核方式都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窠臼。虽然近些年初中教学中对历史课程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但是这完全是由于在中考当中增设了历史科目。有了考试要求, 学校就开课, 教师就授课, 家长就重视。同样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 从期中、期末考试到毕业会考, 最后是关键性的高考, 这一系列的考试使得整个教学完全处于应试状态。众所周知, 书面化的考试能够取得的最好效果就是对学生历史知识和思考分析能力的考查。知识和能力固然可以以此来提高, 但是这样就完全丧失了历史课程在道德情操的熏陶、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生价值观的塑造中应有的核心功能, 甚至让学生丧失了对历史本应有的学习兴趣。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其次, 教师职业化的倾向淡化了职业精神的神圣性。教师被认为是最神圣的职业, 素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 可是由于市场经济下利益群体的多元化和利益主体自我意识的日益凸现, 教师也随之逐渐职业化。的确, 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解释, 教师本来就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有机部分, 是一种职业, 但是教师这种职业又有其独特之处:劳动对象是人的思想、价值观和精神;劳动过程是对文明的传承和创新, 是对个体完整精神的培养。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 德育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职业化过于突出的影响。在及格率和升学率这样一些指标与教师自身利益关联的情况下, 教师无意中成为应试教育的支持者和维护者。

再次, “重理轻文”的错误导向依旧影响中学历史教育。曾经盛行这样的说法“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 于是很多学校都将教学资源放在理科上面, 对历史反而淡而视之, 似乎任何教师都可以走上历史课的讲台照本宣科。学生也在这种错误的影响下, 认为历史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 即便学习也是在死记硬背一些历史知识。固然, 理科课程很重要。数理化等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进行思维训练的效果都是人文课程不可企及的, 但是这些课程的不足却恰恰是德育的缺失。一名真正优秀的学生, 应该是在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之上具有较高能力的学习者。重理轻文, 这是大学专业设置和就业形势下对中学教育的必然后果。尽管近些年来国家、社会和学界都大力提倡道德教育, 但是在目前的教育和就业形势下, 这一走向很难扭转过来。尤其是在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 从学校到家庭, 有限的教育资源必然要先服从于学生和高考录取人数都多的数理化等科目。当然这一现象随着高考文理分科的取消会在一定程度上淡化, 但是“重理轻文”已经成为历史课程的德育功能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除的基本心理背景。

二、何以突破

面对这样的困境, 我们难道就没有什么克服途径吗?我认为并非如此。尽管上面所指出的三个方面的确是制约中学历史德育教育的主要困境所在, 但是德育工作本身就是精神层面的活动, 所以突破的关键就在“人”本身, 而其他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制度设置虽也有很大作用但前者必然是根本, 是基础。

“言教不如身教”, 用这句话来概括德育工作的根本途径是最为合适的。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 在有限的时间和特定的教学环境之下唯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才能真正实现德育的目标。学生和教师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教师毫无疑问要去了解每个学生, 而学生也应该去了解教师。教学是通过课堂上师生的配合进行的, 但它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凡涉及人的交流就存在双方相互的认可和彼此的感知, 而这正是德育的根本所在。所以, 面对应试教育的压力和个人利益的诱导, 教师必须有自己的职业精神。这并不是对教师正当利益的否定, 而是从精神利益的角度让教师获得更多的满足。“亲其师而重其教”, 当学生从心里对教师认可并且真正尊崇的时候, 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才达到了完美境界。在教学工作中, 那些与教师互动良好的学生往往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 并且在学习和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受到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要是教师和每个学生的互动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那才切实地发挥了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那么, 实现这一目标对我们教师有什么基本的要求?我认为概括起来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 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能用自身的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学生群体, 为学生提供精神导航。教师要在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理解德育工作的真正内涵, 并以其人格的魅力达到德育的最佳效果。另一方面,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 要以丰富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博大精深的历史展现的是人类的精神积淀和文明传承的脉络。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基本历史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学习和掌握。将超前的历史思维、理性的人生思考、刚毅的精神品质以及强烈的历史使命融入到历史教学当中, 这才是历史教学的最佳境界。

当德育引起教师高度重视的时候, 当教师把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带入到教学当中时, 中学历史教学的德育困境就必然能够实现突破。

兴趣是学习的关键 第5篇

一、保持学习的原动力――好奇心。

学生往往刚学了两句日常用语,就急着想干别的事情了。此时,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原有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不断产生新的需要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只简单重复“What’sthis?”学生怕是不愿听了。于是,我拿出一个包:“Ihavesomethinginmybag-guess.What’sthis?”这一问,学生们纷纷举手,把他们刚学的单词都猜了个遍。终于,我打开包,又拿出一个包。“Bag!”全班哄堂大笑,他们怎么也没想到“abaginabag”。就这样,我们愉快地巩固了所学知识,学生们的好奇心也得以保持下来。给学生一个问题,再给他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GuessingGame”成了学生们的最爱。

二、建立学习的加油站――自信心。

学习历史的关键 第6篇

当代一些学者大致沿袭了宋学家们的看法,即以宋明王朝模式衡量清朝统治之得失,同时以汲取儒家意识形态的深浅程度作为判别文明优劣的唯一标准。他们假设,以汉人为中心打造完成的儒学系统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有无可置疑的垄断地位,其他民族要想入主大统,就必须以汉化作为基本前提。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宋以前儒家对基层的控制力是极其薄弱的,它只不过是上层王权争夺统治正当性的工具,并没有在乡村治理层面加以有效运用。至少我们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儒家对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可以设想,当朱子撰写《家礼》,率先把儒家礼仪灌注于乡村基层,才得以使普通民众有了接触道德教化的机会。可在此之前,儒学凭借什么样的渠道向下渗透呢?总不能仅靠个别“循吏”心血来潮式的短期推广就遍地开花了吧?也就是说,在宋代以前,并不存在有说服力的儒学制度化普及模式,所以,所谓的“汉化说”只不过是宋人构造出来的一套想当然的儒家理想话语,对以往的历史解释力是非常有限的。这种看法明显高估了儒教统合政治与社会资源的能力,容易堕入文化决定论的窠臼。

而且我们要知道,“汉化论”背后隐藏着一套令人尴尬的历史逻辑。宋代留给我们的印象总是被北方的辽金政权进逼勒索,军事上屡战屡败,领土日益缩窄。钱锺书先生有个幽默的比喻,他说宋的国势远没有汉唐强大,宋太祖睡的还是卧榻,到了南宋,那张卧榻更从八尺方床收缩而为行军帆布床了。既然“一统”格局终成一梦,宋人自然要加倍努力培植文化优越感,突出主张种族之间的交往不应以武力取胜为准,想借此面对辽金威胁时仍保留心理上之优势。“夷夏之辨”在宋代兴盛,即起因于疆域狭小引起的自卑感,也与宋儒企图用文化优势弥补军事衰败的脆弱心理有关,对此微妙的局势论者不可不深察明辨。

儒家文化固然在宋明时期以相当稳健的姿态向宫廷和民间进行双向渗透,最终成为主导意识形态,但仅凭源自“夷夏之辨”影响的“汉化论”不足以明了清朝如何获得了统治的正当性,很容易拘囿在对异族的妖魔化想象里不能自拔。从而无法理解清朝何以能够实现《春秋公羊传》中预设的“大一统”格局,以及重新构造多民族共融共存局面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往远了说,植根于宋人舆论的“汉化论”同样无法解释汉唐王朝形成的历史特点。自古以来,种族身份与文化认同的关系并非始终处于剑拔弩张的对峙状态,而是因时而变。自秦朝一统天下,来自西北的秦人就有混血夷狄的嫌疑,唐人身份杂糅胡汉已几成定论。故陈垣先生在《元西域人华化考》这本著作中谨慎地使用了“华化”而没有沿用“汉化”的表述,我以为是相当明智的选择。

另外一种极端的论述源自新清史,新清史假设清朝是与明朝完全不同的王朝实体,力主沿袭拉铁摩尔“从边疆发现中国”的奇特思路,把清朝的历史看作“内亚性格”的展示,是一种征服王朝的类型。新清史聚焦于中国是否为“帝国”的讨论,也是力图把清朝对西北版图的治理与西方的帝国统治特性相接榫,据此联想两种帝国形态的异同,以摆脱对中国传统历史叙述的依赖。比如他们热衷于考证在欧洲人的眼中,何时中国成为一个“帝国”,在他们看来,十三世纪,虽然马可·波罗已经称元朝为“帝国”,但马可· 波罗以契丹语“Catai”一词指称的帝国,指的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汗的蒙古大帝国,位置在中原北部疆土一带,而不是指的中原地区。在他的游记中,今天覆盖“中国”一词的地域,在蒙古人的地理概念中,只被称“蛮子”(Mangi),也就是前南宋的畛域。

直到十七世纪中叶,西方仍然仅仅把中国看作某个“地区”或“王国”而已。十七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满洲人征服中原建立大清国,其开国功业明显让欧洲观察者感到其表现出了一种帝国本色。清朝统治聚合了多元种族,在欧洲人眼里,必然与神圣罗马帝国(九六二至一八○六)、奥斯曼帝国(一二九九至一九二二)、莫卧儿帝国(一五二六至一八五七)和俄国罗曼诺夫王朝(一六一三至一九一七)等西方帝国相类似。如果日耳曼、莫卧儿、土耳其和俄罗斯能称为“帝国”,中国理所当然也可被称作“帝国”,它的统治者—皇帝(或者汗)自动成为帝国的皇帝。这在十八世纪以后的欧洲各种语言论述中已达成共识。

正是接续了这一“共识”,新清史学者提出了他们的核心见解。即可否不经质疑地直接将清朝等于中国?难道不该将其视为是一“满洲”帝国,而中国仅是其一部分?新清史史家倾向在“清朝”与“中国”之间划下一条界线,避免仅仅称呼清朝为“中国”,也不仅仅称呼清朝皇帝为中国皇帝。为了论证清朝不是标准意义上的“中国”,新清史在清朝的制度运作里努力寻找区别于明朝的“满洲特性”。发现其建构的皇权是引自中国和亚洲内陆两个不同政治秩序的混合体,例如清廷中显著的藏传佛教成分、清朝的多语共用现象、从非一般正式管道处理官方事务的偏好、对西北边疆地区的重视与经营等等。

这样一套论述模式对习惯于汉化论的陈词滥调以至于耳朵里能磨出茧子的清史界来说,的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新清史企图用“帝国”的概念既涵盖明朝以来汉人统治的历史模式,同时又兼顾满人在西北东北发明的独特治理技术,以取代中国传统叙事脉络里的清史研究,不能不说开辟了一个新路径。但我以为,弊端也由此而生。因为新清史学者固然看出清朝在亚洲内陆的政治运作与明代相比存在着差异,却硬性地把明朝列入“中国”,并把清朝实施的内亚政策与“中国”历史相切割,使得“亚洲内陆”与“中国”处于截然对立状态,然后再试图用“帝国”这个西方术语做黏合剂,生硬地拼贴两者。

nlc202309030856

问题在于,这样的拼贴术并没有确切指明是什么样的因素使得亚洲内陆和“中国”能够整合在同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或者说,清朝凭借什么样的政治理念获取了广大疆域中精英与民众的广泛认同,简单移用西式“帝国”的解释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因为充其量,新清史对“帝国”的模仿式叙述,太具有功能论的色彩,他们假设清朝是个类似西方的征服王朝,一切的文化因素都附属于开疆拓土的功利性选择,无论儒教还是所谓“满洲特性”只可能是皇帝在这种选择过程中采取的变通策略而已。这套说辞貌似新颖却无法回答清朝成功进行统治的深层合理依据到底是什么。所谓“内亚性格”的输入只能说明清朝在军事扩张和政治治理方面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但并不能证明其理所当然地获得了正统地位。换言之,整合“中国”和“内亚”的关键不能照搬西方的“帝国”概念,而仍必须从中国历史形成的固有脉络中寻找答案,这个答案应该与传统的“汉化论”叙述严格加以区分。无论是哪个族群的人当了皇帝,无论是汉人、蒙人还是满人,都无法绕过政权如何获得“正统性”这个关键问题,清朝自然也不例外。

中国历代任何族群在夺得大统之际,首要考虑的都是如何确立自身的“正统性”。“正统性”包括三个核心涵义:一是“大一统”,即王朝需要占据足够广阔的疆域,同时具备上天赐予的德性。二是需要制礼作乐,董仲舒就说过:“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三是以中国之地为本位,“内诸夏而外夷狄”,处理好族群之间离合聚散的关系。这第三条最容易被新清史学者所引用,作为自古“中国”与“夷狄”相互区隔的证据,或者当作清朝“内亚性格”形成的远源。其实,如果仔细辨析“正统性”的获得过程,中国之地从先秦时期开始就不断出现张弛伸缩的态势,“夷狄”身份自然随之变幻不定,往往被包含在“大一统”的论述之内,并非总是处于非此即彼的对立状态,关键在于统治者是否真正采取德政。

古代记史有“正闰”之说,有“王霸”之辨,还有“正史”、“霸史”之分,如果谁被写入“霸史”,就会处于闰位,失去正统位置,这是每个统治者都心存敬畏的标准,丝毫马虎不得。唐代的王勃就主张唐朝直接继承周、汉,魏晋以下皆是闰位。元朝是蒙人当政,在汉人眼里当然处于闰位,是霸道的典型。这些历史书写规则给同样是异族统治的清朝皇帝以很大压力,使他们不得不认真对待正统性问题。

正闰位的历史书写规则往往以区分“正统”与伪、贼、蛮夷的界线为己任,在宋代遂成显学。正闰与王霸问题相对应,昭示出仅靠武力平定天下是得不到“正统”地位的。清朝入关后面临的正闰问题非常突出,一是清朝以武力灭掉明朝,有用“霸”的嫌疑,二是满人以异族身份入主中原,易遭夷狄篡权的指控。这正是新清史研究的盲点,他们误以为仅靠军事征服就可立足于天下,可以丝毫不顾及文化层面的考量。

欧阳修在《正统论》中有一个对“正统”的经典定义,他说:“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用这个标准衡量,清初的统治者虽开疆拓土,征服各类族群,占据前朝无可匹敌的广袤空间,却也只具备“合天下之不一”的功绩,要博得正统之位,还须尽量剔除异族的膻腥,遮掩强霸的面孔。否则就与伪、贼和蛮夷的称号脱不开干系,在正统的谱系里找不到位置。为了摆脱困境,雍正帝采取了一个聪明的论述策略,他刻意模糊种族的地域性,把它纳入“大一统”的解说范畴。他说,远古帝王和圣人都曾拥有东夷西夷的身份,看来,蛮夷称号并不限于一时一地,也不会为某个族群所特有,这就把华夏与蛮夷的边界变成了一个可以自由变动的体系。

清朝皇帝还引用了《北史》中的一段话,说:“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相互攻讦,谁都看不起对方,这段文字说明了一个道理,“汉人”的身份也是不断变化的。谭其骧先生曾考证出湖南人的“蛮族”血统就是一个很好的验证。由此可见,清朝皇帝早已打破了“汉人中心论”,却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中国的“正统”资格,另外开辟出一个什么具有“内亚性格”的帝国。也许恰恰相反,清朝对获得“正统性”的重视程度反而远高于前代,并希望接续前朝的正统谱系,与之形成一个连续体。满人入关之初就打出剿灭闯贼,为明代王室复仇的旗号,其寓意也在这里。所以,在新清史和“汉化说”的争论中,一些学者不断频繁使用“汉化”这个词描述清朝的历史实在是个误读,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存在过纯粹的“汉化”理论。

即使摘出一些最激烈的“夷夏说”言论做点分析,也发现其不过是一种广义的“华化论”而已。在传统的历史叙述中,统治者只要有“德”,行王道政治就可居正统王位。哪怕最重“夷夏”区隔的宋人也说正统霸统之别,端在于是否“以功德而得天下者”。秦朝短命的原因就在于虽有一统之局,而历数不得于天,治乱不得于人,所以不能称正统。这与秦人是否具有西北的夷狄血统没有太大关联。故那些强调“汉化”的学者无异于授人以柄,给自己挖掘了一个陷阱。

史上最激烈的夷夏对抗言论当推郑思肖的《心史》,郑思肖断言:夷狄行中国之事曰“僭”,人臣篡人君之位曰“逆”,并说圣人、正统、中国必须合体而观,得天下者如果是夷狄入主未可以言中国,得中国者因多有统而不皆正则未可以言正统,得正统者未可以言圣人。这几条入围文明的门槛条件实在太高,把它们统统加诸清人之身未免过于苛刻,却又是促使其“中国化”的内在动力,这并非“汉化”的狭隘种族观所能解释。

如何理直气壮地持有“正统性”的资格,是盛清时期几个皇帝殚思竭虑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乾隆帝修正史馆对杨维桢历史观的评价就是个突出的例子。杨维桢虽为元朝臣子,却继承宋人的书写习惯,以“道统”配合“治统”,认为元朝应该接续宋朝的正统地位而非与辽金历史纠缠捆绑在一起,就是想说明即使拥有夷狄身份,也有可能通过接受“道统”的教化进入正统谱系,这套正统论正合清朝皇帝的心意,乾隆帝深谙其中之利害,指示史官把清朝与宋元明三朝相对接,果断舍弃了与辽金接统的笔法,可见其对清朝在“中国”脉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是何等关注。清帝的论述显然得到了汉人精英的支持,如李慈铭就说过“正闰当论邪正,不当论内外”,从此更新了“内诸夏外夷狄”这类过度强调种族对立的僵硬史观。

有趣的是,“正统性”可以在不同种族与王朝之间往来转移,犹如接力传递。朝鲜对清朝的态度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们都知道,朝鲜皇室曾经长期不认同清朝统治,认为满洲人是夷狄,清朝统治是夷狄僭位,这与明代遗民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朝鲜因怀抱接续明朝正统的梦想,自称“小中华”,由此形成了学习模仿儒教的强大心理动力。凡事都严格遵守以明朝为代表的中华礼仪风俗,对正宗儒教和朱子家礼的研习更是普及到了农村。在朝鲜人的眼中,中国大陆的文化传统已经遭受污染而趋于丧失,只有朝鲜才有资格维系其纯洁性。不过,朝鲜对明代“华夷”秩序的坚守又证明,华夷概念并不是中国或汉人所独有的,而是处于不断移动的状态,其中包含普遍主义的立场,任何地域和民族只要具备合适的条件,就可以成为“华”。后来日本也出现了鄙视中国文明的核心地位,尝试以日本为中华文明继承人的“华夷变态论”。当年日本侵华据说也动了和清朝统治者同样的心思,觉得中国已经落后,自己当年虽是中国的藩属国,现在乃是东亚先进文明的代表,只要通过军事征服就可彻底改变现代“华夷”秩序,成为东亚霸主,结果终因并未获得足够的“正统性”而归于失败。这也从反向证明,“正统性”的建立和持有仍是维系清朝统治的基本条件。

由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一点结论,那就是,讨论何谓“中国”,不宜采用“外在于”或“内在于”清代“帝国”的所谓新视角。因为新清史所展示的清朝颇具“内亚性格”的边疆治理举措只是一种技术手段,甚至只是实现“大一统”格局的前提因素,手段和前提固然非常重要,却只具功能性的意义,不能随意拔高为王朝政治运作的正当性基石,也无法成为清王朝的普遍性制度基础。相反,我们更应该看到,清朝统治的核心依据恰恰是与前代王朝获取“正统性”的历史经验相接续的,是不可割裂的一个连续性过程,这个过程无法用“汉化论”加以概括。概言之,新清史所标榜的那些颇具“内亚”品格的社会控制和管理技术,只不过是为清朝更好地承接以往王朝“正统性”准备了更加充分的条件而已。

学习历史的关键 第7篇

首先, 文物保护法和名城保护条例中都有相关的规定, 比如说保护条例中规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制定;文物法第14条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所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的制定是非常必要的。

另一方面, 从历史文化街区近几年的保护实践来看, 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 同时我们应当把这些经验教训进行总结, 并且上升到理论、法律法规层面来指导全国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管理和实施。例如浙江宁波, 名城的风貌格局基本上已经看不到了, 原有的历史文化街区几乎已经被高楼大厦掩盖, 如果再不保护的话会完全消失。有的历史文化街区长期缺乏维修和管理, 有的历史文化街区正在被拆除, 搞旅游开发。

2008年, 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一同承接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的课题研究;到2010年6月召开了专家评审会, 征求专家的意见;2010年11月, 住建部正式发文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及众多专家、大专院校的学者们征求意见, 研究组针对提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从编制来讲, 基本思路是以保护条例为依据, 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和细化, 同时与其他在编或要修编的一些法规规范相协调、相对应。在结构上, 共分为六章三十七条, 包括总则、历史文化街区的设立和撤销、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公布、修改与备案, 保护规划的实施、监督管理。

首先在总则中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 包括适用的范围定义、管理的主体层级保护原则、保护资金、资质的管理和支持奖励等内容, 共八条。第二章对历史文化街区的设定和撤销做出了规定, 包括它的设立、分级、批准、公布、申报材料、濒危标准等内容, 共五条。第三章包括了编制的主体, 规划的内容、公共参与、规划送审、备案、修改、公布等内容, 共六条。第四章主要包括实施的原则、核心保护范围内的保护管理、建设控制地带的保护管理、管理的程序、建造的分类保护、历史建筑、室外设施、消防安全、基础设施改善、保护标志等管理要求, 共十二条。第五章是监督管理的内容。在征求意见时, 共下发500多份意见, 收回300多份, 其中共有3000多条意见, 经整理汇总为188条, 再会同住建部和民政部逐条修改并吸纳多方的意见, 形成了最终的条文。今后还将继续征求意见, 反复完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办法。

不少城市为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划定了很多历史文化街区, 当得到批准以后, 就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质量太差, 已经无法维修, 需要拆除重建。这其中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确实很差, 不满足文化街区的条件, 但是为了满足申报国家名城的条件勉强加上的;另一种情况是满足历史文化街区的条件, 但是为了开发和资金平衡, 要将其拆掉重建。

到底什么是历史文化街区, 其定义和保护原则是什么?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保护条例中规定历史文化街区是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化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能够较完整和真实的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说明要确定这个街区是有保护价值的, 其历史建筑质量不能很差, 而且不能多数都是危房, 另外要完全真实的体现传统格局和风貌, 不可以拆真建假。

第一个方面, 是保护的问题。在征求意见反馈里面, 大家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原则也提出了非常多的意见, 其中对应当严格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意见是一致的, 没有提出任何关于历史文化街区可以拆真建假, 或者可以改造之类的反馈意见。所以, 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原则, 按照大家的意见修改如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当遵循保护历史遗存的真实性, 保护历史风貌的完整性, 维持社会生活的延续性的原则, 突出历史风貌的整体保护, 采取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方式, 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 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第二个方面, 是面积问题。这是大家争议最大的问题, 到底历史文化街区应当是一个多大的规模?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范中曾经规定历史文化街区用地面积不小于1公顷, 征求了很多专家和领导的意见后定义为占地面积不小于2.5公顷, 由此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5种意见:1.建议取消这个规定, 不做规定, 因为现有已公布的一些街区面积很小, 达不到这个要求;2.建议以原公布的规范为准, 保护不小于1公顷;3.建议保护面积不小于1.5公顷, 认为1公顷的面积太小, 而2.5公顷又太大;4.建议要明确保护面积的范围, 应当指出是核心保护范围的面积为1公顷, 还是建工地带保护范围的面积为1公顷;5.同意不小于2.5公顷。综合以上意见, 最终提出保护范围用地面积不小于2.5公顷, 其中核心保护范围用地面积不小于1公顷。当然, 对大范围的历史街区的保护效果是最好的。

同时,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撤销也做出了规定。因保护不利、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 历史文化街区出现下列情况的可以列入濒危名单:1.保护范围内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遭到严重破坏的;2.保护范围内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的;3.保护范围内历史环境要素和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对处于危险状况的历史文化街区, 批准机关应该将其列入濒危名单并予以公布。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认定机关和将其列入濒危名单的机关要一致。

第三个方面, 是保护规划的编制问题, 保护规划的编制主要还是以编制审批办法和要求中作出的详细规定为准, 在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办法中只是重点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由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是详细规划层面的一个规划, 按照规划法, 一般详细规划由地方政府审批就可以了, 但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在管理办法中是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的, 因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级别是比较高的, 并且经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不得擅自修改。

第四个方面, 是保护规划实施的原则问题。市县人民政府应当依据保护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对街区核心保护范围进行维修和整治, 改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居住环境, 对保护规划中近期亟需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及时组织抢修和整治。

学习历史的关键 第8篇

一、回到学生喜爱的“历史现场”

要使历史情境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在课前历史情境的选择与设置环节就要选择真正从学生主体出发的历史情境。

首先,历史情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心理上迅速成为学习历史的主人。在设计八年级《秦朝一统》中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内容时,我预设了秦始皇一统天下可能会遇到的难题, 设计了秦始皇内心的独白与大臣们的对话,邀请学生进行秦始皇与大臣们的角色扮演,并用漫画形式展示了秦始皇与大臣的形象,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对于本课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立即进入历史角色,整堂课在愉快热烈的气氛中解决了秦始皇所遇到的难题,成了学习历史的主人。

其次,历史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自然成为学习历史的主人。在设计九年级《改革开放》一课时,我让学生回家采访长辈,听长辈讲述改革开放以前家里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后对比如今自己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后通过对比具体生活实例亲身体会改革开放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实际参与调查,细心观察,最后对比总结,真正身体力行地感悟历史、总结历史,成为学习历史的主人。

二、回到学生自己运用的“历史现场”

首先,穿越时空,角色体验。学生在以为自己创设的情境中迅速进入角色,主动发现探究、解决历史问题。如组织八年级《面临挑战的中国———最后的盛世》教学时,我从学生角度出发,创设具体历史情境,让学生通过时空隧道分别来到了明清时期的湖广地区(湖南、湖北)、松江、江南地区及安徽和山西。要求学生根据史实,展开想象最有可能会从事的工作,并说明原因。通过学生进入角色的自主学习与思考,在多样的工作中了解了明清时期不同地区丰富的社会经济种类(农业、手工业、商业),感受到了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

其次,由易到难,梯度探究。在历史情境的创设中设计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又不能过于深奥,应有知识层次,有难度梯度,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如八年级《面临挑战的中国———最后的盛世》中要让学生对中国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机有所察觉,我设置了“我眼中的盛世”历史情境探究环节,先由学生总结本课已经学习的中国明清盛世繁荣的具体表现, 再由学生分析所给资料总结这一时期西方各方面的变化,最后通过东西方各方面的对比,得出中国盛世背后隐藏危机,面临西方的严峻挑战。这样学生由易到难,逐步在历史情境中探究历史问题。

最后,竞争合作,相互促进。在运用历史情境的过程中遇到较难的问题可以进行小组合作,

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体现学习历史的主人地位。在八年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发展》的教学中,我将清朝前期疆域划分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藏、西南地区四个区域,以小组探究合作的形式, 小组合作解决清朝各对这些地区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作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分工、有记录、有帮助、有竞争,使得本堂课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维护统一的措施的教学任务高效地完成, 而且学生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技能。

三、回到学生自主反思的“历史现场”

对于历史情境的评价与总结是提高学生反思学习能力、提高学为中心课堂实效的重要措施。由学生课后对历史情境学习进行自主归纳,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总结与评价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在八年级《丝绸之路与大运河》一课教学中, 我让学生以图表形式对本节课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 并分析归纳出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异同, 在学生自主回顾总结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归纳与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

摘要: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性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是高效课堂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历史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做学习历史的主人,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历史、探究历史的能力。

自主学习的关键是学习兴趣的培养 第9篇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学生的求知欲强烈, 学习兴趣就浓厚, 而求知欲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疑问,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 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但是仅有求知欲, 没有自信心也不行。如果一个学生学习信心不足, 自卑心强, 怀疑自己的学习潜力, 这样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抽取某校18个班部分学生的名单留给学校, 并说他们都是“天才”的学生, 8个月后, 他来该校复试, 结果他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增长很快, 求知欲旺盛, 后进生表现也突出。事实上这些学生名单都是随机抽取的, 学生并非天才。罗森塔尔通过自己的“真实的谎言”暗示教师, 从而坚定了他们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 在教师的信任和爱护下, 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 及时表扬和鼓励, 以增强其信心。学生经常受到激励、鼓舞会产生肯定性、愉悦性的心理体验,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经常会抓住一切可以在课堂上表扬学生的机会, 哪怕是最简单的问题他答对了, 我也会说“你回答得非常准确”“你很认真”。看似简单的一句话, 确让学生得到了认可, 有了自豪感和自信心, 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正强化作用。另外, 让学生走上讲台, 充分发挥他们自主性作用, 也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平时老师上课, 由于老师的年龄、性格、志趣、爱好、知识结构等与学生都不同, 似有“代沟”之隔, 在上课时往往似有影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我们考虑让学生自己来上课, 可能会避免这种情况。例如, 我在带领学生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 就找了两名自主学习比较认真的同学走上讲台, 给同学讲解人们的消费行为都受哪些消费心理的影响? 两位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不但有讲解还有评析,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学生们年龄相似, 其他方面也是较相似, 所以距离感就缩短, 就会产生一种亲近感, 大家都会接受“小老师”的讲课。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 创设学生乐学想学的情境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 兴趣会油然而生。教育心理学上认为, 情境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 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 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 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进入学习最佳心理状态。事实上,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推进自主学习教学的过程中, 是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者采取图示、比较、归纳分析等形式, 增强学生的思想活跃度,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化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自主学习动机的。新课导入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 用歌曲、故事、名言警句、新闻资讯、时事、生活事例、恰当的比喻等导入, 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引发学生兴趣, 激发求知欲。如我在带领学生学习《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时, 就选取了现在学生最喜爱的东西———手机, 手机的“过去篇”是大哥大, 第二代手机, 第三代手机, 然后让学生讨论: 大哥大有哪些优点? 大哥大为什么会被淘汰? 大哥大被淘汰是否意味着对它的全盘否定了? 大家热烈讨论, 然后通过自主看书学习, 得出了辩证否定的含义及辩证否定的实质。可见, 思想政治课要想创设乐学的情境, 就要求教师选取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典型事例, 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 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 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而且能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三、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教育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 “在学习过程中, 反映倾向的强度, 决定于可能获得一定的效果。”如果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 获得某种启迪, 受到了教益, 学到了真本领, 那么他们便会觉得学了有用、有效果, 这无形中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是一个师生交流, 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 它要求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我在《民主监督: 守望公共家园》这一节教学中, 安排了四个探究活动以及“议一议”“说一说”“名言赏析”和课外活动“一次民主监督行动的参与过程”等, 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手段、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由提问为主转变到以质疑为主。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 使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从而建立起学生先想、教师后导, 学生先预习质疑、师生共同寻求答案的问答模式。这样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 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总之, 在自主学习中,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 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点是转变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创设乐学想学的学习情境以及重视自主探究、激发自主学习欲望三个方面论述了自主学习的关键是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兴趣,自主探究,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赵章留.论学习兴趣的培养.衡水学院学报, 2003.

[2]马君.学习兴趣的形成与培养.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2.

[3]赵兰兰, 汪玲.学习兴趣研究综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英语有效学习的关键——预习 第10篇

首先, 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英语的知识障碍。一般来说, 英语课教学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学习新的英语语言知识要用到很多以前学到过的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 每次上完一节新课后应该都会发现, 新的语言知识和旧的语言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你在学习新的英语语言知识时, 需要运用旧的知识, 但一时记不起来了, 那就意味着你头脑中英语知识的序列或者说英语学习的阶梯中断了, 接下来的课就只好听天书了, 根本谈不上什么英语学习效率。英语课的另一个特点, 是老师要面对全体学生讲课, 所以, 只能按照一个速度去讲。如果听英语课时出现了知识障碍, 查看学过的教科书是来不及的;问老师和同学, 又要中断老师讲课或干扰同学听讲, 也不行。所以, 上英语课时才想搬掉学习障碍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预习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其次, 预习可以提高英语课的听课水平。实际上预习的时间总是有限的, 再加上个人能力的局限性, 在预习时, 学生不可能领会英语教材的全部内容, 总会遗留一些不懂的问题, 盼望着上课时能得到解决, 这时听课的积极性和目的性就比较强了, 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便可以进入更高的境界。具体地说, 在英语老师讲到预习时已经初步领会的部分的时候, 就可以进一步关注老师讲课的思路, 并和自己预习时的思路进行比较, 看看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老师的思路比自己的思路高明在什么地方, 原因是什么。当然少不了验证一下自己对知识的领会是否正确。有了一番比较之后, 就可以取长补短, 使自己的英语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所以, 表面上学生都坐在教室里安静地听课, 实际上听课的起点和效果是不一样的, 没有预习的学生如果加上基础差, 有的问题要听懂就很困难, 更没有精力考虑深层次的问题了。

二、预习可以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

自学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学生将来在工作中获得新知识的效率。一个人要想一生都能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需要, 仅靠学校所学的那么一点基础知识是不够的, 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再学习, 而这种学习主要是靠自学。

其次, 自学能力还影响上大学后的学习质量, 大学里的英语学习知识量大、难度大, 讲课进度快、笔记多, 课堂英语教学比重减少, 自习的时间增加, 要教师讲的少, 要学生自学的多。这一切都需要学生在中学里就养成良好的英语自学习惯, 要不然大学英语学习的适应期就会延长。

最后, 英语自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在中学学习英语期间, 老师的指导和传授, 可以使学生高效率地获得系统的英语知识, 提高各种基本能力, 这是英语知识学习的一条主要途径。在预习、上课、课后复习、做作业、阶段复习等学习过程中, 除了上课这一中心环节外, 其他环节主要靠自学。同在一个教室里, 学生的学习质量是有很大差别的, 主要还是在于他们英语自学能力的强弱, 影响着他们各个英语自学环节的学习质量。

预习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预习是自己独立地首次接触新知识, 要自己读、自己想。长期坚持预习的学生, 他们的英语阅读速度快, 思维敏捷, 因此能比较快地发现问题和抓住问题的本质。这种独立获取英语知识的能力一旦形成, 可以极大地促进英语学习质量的提高。

三、预习可以改变英语学习的被动局面

由于预习可以扫除课堂英语学习中的许多知识障碍, 提高听课效率和课堂学习效果, 使作为学习中心环节的课堂英语学习状况得到改善, 因此, 从学习结果看, 课前预习好英语学习的内容, 就能改变英语学习的被动局面, 减少因听不懂而浪费的课堂学习时间。上课听懂了, 课后复习和作业的时间也会大大节省。

有些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最好从做好英语预习工作入手, 看看学习局面会不会有所改变。英语成绩差, 不预习, 上课听不懂, 课后又要花大量的时间补课和做作业, 实在不划算。英语学习上欠了债, 总是要还的, 预习则是还债的最好方法, 这种还债可以在上英语课时直接受益。所以, 有人把预习后开始的学习过程比作加速运动, 是很有道理的。

学习历史的关键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综合化 必然性 关键因素

在深入进行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也应结合新的形势,注重学科的综合化。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加强历史教学的综合性,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历史学科综合化的必然性

初中历史课程的综合化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而且是各学科整合和知识创新的必然要求。目前,科学现代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各学科之间交叉和融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传统教学中各学科孤立的状态将得到改善。

鉴于此,初中历史课程势必走向综合,这也是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问题分析和探究能力的必然要求。历史学科的内容涉及文学、哲学和地理等学科,所以构建综合性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重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的原因。

二、实现初中历史课堂综合化的关键因素

1.加强学科之间知识的结合与渗透

众所周知,文史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尤其是古典文学与历史学科的联系更为紧密,这一点在诗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古代诗歌是人们认识历史的一面镜子,诗人经常通过诗歌来吟咏王朝的更替、兴衰与世事的变迁。如杜甫的诗歌表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语文课文中的《木兰诗》表现了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段历史。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与语文学科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探讨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2.加强历史与政治之间的联系

历史与政治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许多史料、现象都需要用政治原理来解读,所以初中历史教学应重视与政治的结合。如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更包含了政治因素,秦孝公要加强自己的权力,使国家富强起来,就不得不推行新政。因此,教师应向学生渗透政治方面的知识,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演变,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加强与地理学科的联系

人类的社会活动是在一定空间中进行的,所以历史与地理这两个学科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挖掘历史教学中隐藏的地理信息,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在教学《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中,诺曼底登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重要意义时,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英吉利海峡的气候条件,如盟军为什么选择在诺曼底登陆而不选择其他地方?是否受到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英吉利海峡的气候条件如何?通过联系地理知识,教师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登陆的困难和意义。

除此之外,初中历史教学还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在教学某一历史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找出其与当代社会中的相似之处,进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述历史上的改革时,教师可以与当前我国积极推进的改革开放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比历史与现实改革的异同点。

三、结语

初中历史教学需要与其他学科紧密配合,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历史事件、影响和意义等,这符合历史教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初中历史课堂的综合化体现在历史教学与语文、政治和地理等学科的交叉方面,也体现在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琳琳.历史教学应注重学科综合化[J].东方教育,2011,(4).

[2]袁小龙.初中历史教学课程的综合化[J].中小学教育,2012,(9).

[3]王龙,张金国.浅谈初中历史课程的综合化教学[J].教学管理,2013,(11).

提高课堂合作学习效能的关键 第12篇

1 问题设计

合作学习,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采用主体性的、多样性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状,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虽然根据合作学习的概念来说, 并不包括“问题设计”这一要素, 但对教师来说, 要想达到以上目的, 提高课堂合作学习效能, 问题设计质量是关键点。

高质量的问题至少包括以下3点:一是问题要有价值。有价值的问题能够激活思维, 提高效率, 成为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关键, 但这需要教师设计问题时投入更多精力。二是问题要明确、具体。太过抽象或笼统的问题会让探究、思考与合作陷入茫然, 只有明确、具体的问题才能给学生一幅探究知识的路线图。这需要教师设计问题时要透析知识探究点, 细化知识。三是问题应联系实际。学生对探究知识感兴趣, 是因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能得到应用, 如果问题不能联系实际, 就很难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达不到教学目的。这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前, 先联系实际以发现问题,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会问题。

总之, 高质量的问题, 能够诱发学生合作的动机, 实现良性互动, 进而提高课堂合作学习效能。因此, 问题设计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点。

2 保证充裕的时间

在日常教学中, 经常听到教师抱怨学生不配合;也经常看到由于学生没有按教师事先预设的轨道进行, 或回答问题不流畅, 而被教师打断。这都是因为教师担心浪费时间, 无法完成预定教学任务。所以要真正做到合作学习, 就要使学生拥有充足的思考时间, 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尽情发挥。因此, 保证充裕的时间是提高课堂合作学习效能的又一关键点。

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实际包括2部分:一是合作前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合作前的独立思考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讨论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经过独立思考, 学生对问题有了自己的理解, 在讨论过程中才能相互交流。这样有助于更深刻地探讨问题, 提高课堂合作学习效能。二是合作探讨时间。合作探讨时间宽裕, 能使每个学生各抒己见, 确保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3 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

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 学生当好“演员”, 而不像传统教学所强调的那样, 既“导”且“演”, 结果是“导”不明、“演”不精, 事倍功半, 苦不堪言;与此相应, 学生在传统教学中只能充当配角, 甚至是旁观者。在传统教学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真正得到体现, 而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 巧妙地运用生生间的互动, 把“导”与“演”进行分离与分工, 把大量课堂时间留给学生, 使他们相互讨论, 共同提高。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而不再作为与学生并存的主体。减轻了教师工作量, 他们就有充足时间研究教学问题, 设计教学方案, 进行教学改革, 确保“导”的质量。由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 他们产生了求知欲和探究欲, 并最终达到学会、会学和乐学的目的。教学的良性循环也由此而建立, 大大提高了课堂合作学习效能。

总之, 合作学习以提高学生成绩, 营造良好课堂气氛, 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 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达到由课堂获取到课外提升的目标, 从而真实地体现在学习中合作与在合作中学习, 使学生在学习中发展, 提高了课堂合作学习效能。蒉

上一篇:笔墨人生下一篇:反思性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