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特点范文

2024-09-19

临床病理特点范文(精选10篇)

临床病理特点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8月至2009年7月经肾活检确诊的病例, 均为原发性Ig A肾病, 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干燥综合症等所致的继发性Ig A肾病。其中, 男24例, 女10例, 年龄16~61岁, 平均年龄 (32.2±11.8) 岁, 病程7d~3年。

1.2 方法

肾穿刺术前检查双肾B超测量双肾大小及实质厚度、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 测血压, 术前1d晚肌注Vit K4 10mg, 术前立止血1Ku皮下注射, 排空膀胱, 俯卧, 腹部垫枕头, 固定肾脏, 实行B超引导下穿刺, 抽取肾组织分别送光镜、免疫荧光及电子显微镜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肾脏病理特征。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病程、血尿、蛋白尿、肾活检Scr、血压等。肾活检组织行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肾组织病变分级根据Lee氏分级系统分为Ⅰ~Ⅴ级[2]。

2 结果

2.1 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表1显示:本组病理改变变现以Ⅱ~Ⅳ及为主30例 (88.2%) , Ⅰ和Ⅴ级少见。临床表现以血尿合并蛋白尿最常见, 16例 (47%) 。其中有6例 (17.6%) 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单纯血尿9例 (26.5%) , 单纯蛋白尿3例 (8.8%) ;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10例 (29.4%) , 合并肾功能不全9例 (26.5%) 。

2.2 病理改变与免疫荧光检查

表2显示:单纯Ig A沉积10例 (29.4%) , IA+Ig G7例 (20.6%) , Ig A+Ig M12例 (35.3%) , Ig A+Ig G+Ig M5例 (14.7%) , C3沉积21例 (61.8%) 。从该表中可见, 免疫荧光类型与病理分级 (肾损害程度) 无相关性。

3 讨论

Ig 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 A或Ig 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Ig A肾病是肾小球源性血尿的常见原因。在亚太地区 (中国、日本、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 、欧洲、北美洲该病分别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0%~50%、20%、8%~12%[3];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 确诊依赖于肾活检。Ig A肾病以往认为是一种临床预后良好的疾病, 然而, 随着对该病的研究深入, 人们逐渐发现其持续进展性特征。近年来大量的统计资料显示, Ig A肾病占我国终末期肾病的18.3%[4], 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Ig A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 男性多于女性, 而且以青少年男性多见, 发病的高峰是20~40岁, 本组资料显示男女比例为2.4∶1。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本组资料以血尿并蛋白尿最常见, 占47%, 其次为单纯血尿占26.5%, 以肾病综合症为表现者占17.6%。29.4%患者合并有高血压, 26.5%合并有肾功能不全。

Ig A肾病的临床表现呈多样化, 几乎涵盖了所有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5], 从单纯血尿、单纯蛋白尿到肾病综合征及伴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组织学形态轻重不一, 以局灶阶段增生和弥漫系膜增生病变为主, 临床类型与病理分级间未发现相关性, 但肾活检病理分级对于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分级高, 提示预后不良[6]。本组资料显示, Ig A肾病的病理类型以Ⅱ, Ⅲ, Ⅳ级为主, Ⅰ, Ⅴ级少见, 这可能与Ⅰ级临床表现隐匿, 肾脏病变轻微, 未及时就诊及医生重视不足有关, 而Ⅴ级肾病病变严重, 肾小球弥漫性硬化, 肾脏萎缩, 临床上多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甚至需要血液净化治疗, 做肾穿刺活检风险增加, 很少再做肾活检有关。临床表现为单纯性蛋白尿、单纯性轻度蛋白尿者病理类型以Ⅰ、Ⅱ为主;表现为大量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者病理分级以ⅢⅣ级为主, 可见肾小管萎缩伴间质淋巴、单核细胞浸润, 肾小动脉壁增厚及硬化等, 这可能是因为在肾小球免疫损伤过程中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可通过系膜渗透到间质, 导致间质细胞和基质的增殖和增生, 继而发生间质纤维化和小管萎缩。

由于Ig A肾病的病理分级与临床表现及预后密切相关, 我们应对无症状血尿。蛋白尿患者提高认识, 引起重视, 尽早行肾穿刺坚持, 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可延缓肾功能恶化, 保持良好预后, 使患者具有良好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8:993.

[2]Lee Sm, Rao Vm, Franklin WA, el al.IgA nephropathy:morphologic predictors of progressive renal disease[J].Hum Pathol, 1982, 13:314~322.

[3]陆再英, 钟南山, 谢毅, 等.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523.

[4]陈香美, 王涌, 汤力, 等.106例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IgA肾病患者肾活检的临床价值[J].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3, 19 (1) :15~19.

[5]李素敏, 杨林, 傅淑霞, 等.浅析IgA肾病患者的病理与临床关系[J].临床荟萃, 2004, 19 (24) :1405~1406.

双侧乳腺癌的诊断及其临床病理特点 第2篇

关键词:双侧乳腺癌;诊断;病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106-01

人体之所以能够正常工作,就是因为具有很多共同作用的器官,其中乳腺就是一对器官,但在近几年大中型城市女性群体中,乳腺癌居于所有肿瘤的首位?在乳腺癌中出现双侧乳腺癌的概率虽仅有2%到11%,但具有不能忽视的数量,必须加以重视[1]?而目前医学界对单侧乳腺癌的研究较多,极少是研究双侧乳腺癌,因此如果能科学?合理的了解双侧乳腺癌,对日后治疗和诊断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鉴于此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确诊的93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便于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我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共诊治了2568例乳腺癌患者,其中有3.6%共93例患者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1.2诊断与鉴别标准[2]诊断标准为参考1964年Robbins第一个提出并在1993年由阙秀补充的双侧乳腺癌诊断依据:(1)诊断位置:原发性乳腺癌主要在对侧乳腺外部的象限实质内?(2)原位性病变:由先前的原位癌逐渐转变为浸润性导管癌?(3)组织学类型:两种类型的癌组织具有明显不同的组织结构或是癌细胞分化程度显著不同?(4)滋生类型:原发癌主要是浸润性类型,且单发存在?(5)首次进行乳腺癌术后超过五年时间,没有出现癌症的转移和复发,而双侧型乳腺癌多为原发性,并且根据出现乳腺癌时间的不同将双侧乳腺癌分为异时性乳腺癌和同时性乳腺癌,当并发时间前后超过半年则称为双侧异时性乳腺癌,而间隔时间小于半年则称为双侧同时性乳腺癌?

1.3临床分期同时性双侧乳腺癌(BSBC)中第一癌主要是癌肿体积较大侧的乳腺癌,而异时性乳腺癌(BABC)中第一癌指首发癌,主要在临床应用中使用TNM分期法?

1.4治疗原则本文选择的对象都进行手术治疗,并且按照治疗普通乳腺癌的标准进行,同时根据每一侧乳腺癌的分期结果来选择手术的方式,手术前后的治疗标准也与普通的乳腺癌治疗相同?

1.5随访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了术后回访,截止到2014年的年初,回访时长为2年,其中有26例死亡,67例存活?

1.6统计学方法[3]对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18.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并对结果使用x检验?

2结果

2.1发病率本文选择的患者人数在同期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总人数中占3.6%,其中有81.7%的患者为异时性双侧乳腺癌,18.3%的患者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此外,双侧乳腺癌里第一癌的临床分期显著差于第二癌,具體见表1?

3讨论

乳腺癌是当今女性生命健康最大的危害之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方式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改变,乳腺癌的人数也不断增加,该疾病已逐渐成为威胁大中型城市女性生命的首位杀手[4]?由于乳腺是人体的一对相同的器官,因此引发乳腺癌的病因也相同,并在理论上具有相同的患病概率,这样在临床上也就能看到双侧乳腺都出现病变的情况?

近年来诊断乳腺癌的技术不断先进且治疗水平逐渐改善,使得单侧乳腺癌的生存时间增加,因此也增加了对侧乳腺癌发病的几率?按照起因,双侧乳腺癌可分为两类:继发性和原发性?而按患病时间,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又可分为:异时性?同时性,主要根据两侧癌变的时间间隔区分,因此针对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判断要与双侧继发性乳腺癌的诊断进行区分?

目前对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原则,国内外都表现出统一的看法,病因分析和治疗也是如此,但在对单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原因上并没有达成一致?著名医疗工作者徐兵河就对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提出判定准则[5]:第一,双侧乳腺癌出现的不同病理;第二,异时性双侧乳腺癌虽然具有同样的病理组织,但是发病时间不同,且先发部位没有出现病变的转移和复发;第三,在两侧的乳腺癌病变组织中都能检测出导管癌?小叶癌等原位癌组成;第四,乳腺在原发癌中,并没有清晰的划分,经常会出现侵入,且多在乳腺内侧或尾部脂肪中出现癌细胞的转移;第五,先发侧乳腺癌在并发5年之后,对侧乳腺出现癌变?

近年来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应加紧与单侧乳腺癌患者的联系,并创建一个科学?合理并且有时效性的随访原则,如增加对对侧乳腺病症的检测,并结合使用超声等设备,对可疑的部位进行严谨的检测,此外还能借助影像学检测活体组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增加双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国栓,郑志敏,雅健,谷敬锋,崔专义,王桂琦,左东明,杨永强.原发性双侧乳腺癌31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06(04):143-144

[2] 林燕,孙强,周易冬,茅枫.原发性双侧乳腺癌41例临床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09):231-232

[3] 顾玛丽,陈魏威.同时原发双侧乳腺癌5例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7(03):55-56

[4] 尤俊,许林,张志明,洪明.原发性双侧乳腺癌诊治及预后35例分析[J].中国肿瘤.2007(09):79-80

狼疮性肾炎17例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第3篇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2013年诊断的狼疮性肾炎17例。17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16~51岁, 平均年龄34岁, 其中汉族11例, 维吾尔族5例, 东乡族1例。

1.2观察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 重新评估患者的临床分型。病理学分型则由2名肾脏病理诊断医师镜下观察并严格按照ISN/RPS, 2003狼疮性肾炎病理分型对该组病例重新阅片诊断。狼疮性肾炎病理指数评分[2]分为活动性指数 (AI) 和慢性指数 (CI) 两个部分。AI观察: (1) 增殖性病变; (2) 纤维素样坏死或细胞核碎裂; (3) 细胞性和细胞纤维性新月体形成; (4) 透明血栓或白金耳样改变; (5) 小管间质单核细胞浸润; (6) 白细胞浸润; (7) 肾血管壁的纤维素样坏死。CI观察: (1) 肾小球节段性或球性硬化; (2) 纤维性新月体; (3) 肾小管萎缩; (4) 肾间质纤维化; (5) 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 (6) 肾血管硬化。17例标本均采用常规组织处理、石蜡包埋, 切片后行HE、PAS、Masson及六胺银 (PAS-M) 4种染色。

2结果

本组17例患者, 病程平均约24个月, 临床表现主要为肾病综合征, 占53% (9/17) ;其次为急性肾炎综合征, 占35% (6/17) ;2例表现为肾功能不全, 占12%。17例中5例伴有高血压, 4例伴高脂血症。病理学分型17例中10例为Ⅳ型, 占59%, 2例Ⅲ型, 1例Ⅴ型, 3例Ⅳ+Ⅴ型, 1例Ⅲ+Ⅴ型。其临床分型与病理分型见表1。

根据2003年ISN/RPS病理学分型标准, 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均要明确活动性和非活动性指标, 以便指导临床治疗。AI每一种病变根据严重程度可计为1~6分, CI每一种病变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可计为1~3分。一般而言, AI>8, 意味着LN处于活动期;CI>5, 意味着非活动性病变较重。本组17例患者, 10例Ⅳ型中有5例AI>8, 有4例CI>5。

3讨论

SLE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 病因复杂, 受遗传、免疫、神经内分泌、环境等多因素影响。狼疮性肾炎为临床诊断, 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制定的SLE分类诊断标准中的4条即可诊断SLE, 有肾脏受累表现即可诊断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在SLE患者中发病率约为40~75%[3], 常提示病情预后不良。

狼疮性肾炎肾脏受累情况不一, 有报道称, 该病临床分型与病理分型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4], 资料显示Ⅱ型及Ⅲ型狼疮性肾炎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 肾功能多在正常范围, 高血压的发生率较低, 预后相对较好。Ⅴ型狼疮性肾炎常有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 可有肾功能不全及高血压, 多表现为典型的肾病综合征。Ⅳ型狼疮性肾炎绝大多数也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其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最高。本组病例显示, 17例狼疮性肾炎以Ⅳ型最为常见 (10例) , 临床表现主要为肾病综合征, 2例Ⅲ型狼疮性肾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炎综合征, 1例Ⅴ型狼疮性肾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均无肾功能不全及高血压。

狼疮性肾炎病理改变复杂多样, 病理指标包括活动性和非活动性, 其中肾小球改变最具有多样化, 各型狼疮性肾炎多数均有不同程度的系膜增生, 其他常见改变主要有新月体形成, 白金耳样结构, 微血栓形成等。Ⅲ、Ⅳ、Ⅴ、Ⅵ型狼疮性肾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小管和间质损伤, 主要表现在肾小管的萎缩和肾间质的纤维化及炎细胞浸润。AI和CI指数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有学者临床研究发现[5], AI超过10分、CI超过6分的患者, 病情较重且预后不良。本组17例活动性指数和非活动性指数均以Ⅳ型较高, 说明Ⅳ型狼疮性肾炎的病变相对多样化, 且临床症状如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较其他病例略重, 同时该型CI指数偏高, 容易进展为终末期肾病, 均提示患者预后较差。

该病结合组织学形态、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较易作出诊断, 但是也需要与一些疾病进行鉴别。首先要排除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较易作出诊断。其次需要同乙肝相关性肾炎进行鉴别, 患者有乙肝病史且肾组织内有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沉积是诊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必要条件。组织学形态上, 乙肝相关性肾炎以膜性最为多见。二者虽然在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表现上会有一定的交叉重叠, 但结合临床病史综合判断不难作出鉴别。

由于早期诊断水平提高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改进, 狼疮性肾炎的预后有了明显改善。最新研究发现了很多参与狼疮发病机制的分子通路, 包括固有免疫和Ⅰ型干扰素、抗原提呈、免疫复合物清除、淋巴细胞信号调节、NF-κB信号通路、器官特异性调节等, 今后针对这些通路的干预可能对优化狼疮治疗显得非常有前景[6]。综上所述, 狼疮性肾炎临床与病理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并不完全统一, 病理诊断的结果关系临床的治疗及预后评估, 由此, 临床应及早建议患者行肾穿刺病理学检查, 尽早明确病理分型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以便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李惊子, 邹万忠.狼疮肾炎的病理组织学检查[J].新医学, 2007, 3 (3) :205-206.

[2]邹万忠, 王海燕, 等.肾活检病理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9.

[3]HOUMAN MH, SMITI-KHANFIR M, BEN GHORBELL I, et al.Sysmet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 Tunisia: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analysis of 100 patients[J].Lupus, 2004, 13 (3) :204-211.

[4]高红宇, 吕永曼, 等.58例狼疮性肾炎病理与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 2002, 19 (5) :362-365.

临床病理特点 第4篇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病理诊断;免疫组化

【中图分类号】R7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83-02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在2008年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中,将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分为非特指型(DLBCL-NOS)?特殊亚型和其它大B细胞淋巴瘤?掌握其临床病理诊断特征及免疫学分型,在临床治疗?判断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收集2009.1-2011.9我院资料完整的DLBCL共36例,男13例,女2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57.6岁?发生于淋巴结19例,胃肠道11例,扁桃体及咽部4例,骨2例?

1.2 方法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3-4um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选用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即用型工作液,高温高压组织抗原修复,免疫组化MaxVision二步法,检测肿瘤细胞免疫表型?根据病情及鉴别诊断需要,选用CD20?CD3?CD30?CD10?CD5 ?bcl-6?MUM1?Ki67等抗体?根据文献记载,染色模式正确并>20%瘤细胞表达记为阳性?

2 结果

近2年多来,我们科共诊断淋巴瘤66例,DLBCL36例,占同期非霍奇金淋巴瘤54.5%(36/66),是最常见的淋巴瘤类型?淋巴结19例(颈部9例?腹股沟3例?腋窝2例?腹股沟2例?腹膜后3例),占52.8%(19/36),结外17例,占47.2%(17/36)其中11例发生于胃肠道,而且以胃DLBCL多见,占结外淋巴瘤52.9%(9/17),扁桃体及咽部4例,骨2例?发病部位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不一,表现为颈部包块15例,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胃炎样症状10例,肠梗阻1例,发热?乏力?消瘦6例?结内DLBCL19例中,淋巴结正常结构消失,瘤细胞弥漫分布,以中心母细胞及免疫母细胞为主,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大?空泡状?核膜厚?核仁清楚1-3个,除一例破坏淋巴结浸润周围软组织伴弥漫性纤维化外,多数间质薄壁血管增生,无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结外以胃DLBCL多见,占结外淋巴瘤52.9%(9/17),病变以胃窦为主,呈结节息肉状2例?弥漫浸润型4例?溃疡型3例,胃DLBCL以弥漫浸润性生长为主,破坏黏膜及腺体,替代固有间质,晚期浸润肌层及胃壁全层形成包块或溃疡?瘤细胞体积大?核大?核仁清楚?核分裂像易见,细胞凋亡多见,细胞粘附力差,排列松散,瘤细胞不表达CEA 及CK而表达CD45,不同于未分化癌?免疫组化结果:36例全部表达B细胞标记,CD20呈细胞质?细胞膜弥漫阳性,83.3%(30/36)病例Ki67>40%,36.1%(13/36)表达MUM1,69.4%(25/36)表达bcl-2,38.8%(14/36)表达 bcl-6,13.8%(5/36)病例表达CD10,少数病例表达CD5(1例),CD30(2例),瘤细胞不表达 CK ?CEA ?CD3?ALK?依据Hans分型方法GCB型13例(36.1%),non-GCB型23例(63.9%),与文献报道一致?临床采用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及 R-CHOP(美罗华加CHOP)化疗方案治疗,随访2-34月,17例建在,病情稳定,9例死亡,10例失去联系?

3 结论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组临床表现?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各异的淋巴瘤,西方国家占成人25-30%,发展中国家比例更高40%-43.3%为最常见的NHL类型?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好发于老年人,中位年龄70岁,但青少年也可发生,淋巴结及结外均可发生,约40%發生于结外,而且以胃肠道最为常见?也可以发生于骨?睾丸?脾脏?咽淋巴环?涎腺?肝?肾?皮肤?中枢神经系统?女生殖道?肺等?因此临床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在鉴别诊断及淋巴瘤分类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伟,卢明瑜,王伟民,刘健,马玉良,李琪,刘传芬.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0,(05).

临床病理特点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例LESS患者, 发病年龄分别为28、39、42岁, 平均36.3岁。病例1:患者28岁, 5年前体检时B超偶然发现子宫肌瘤 (大小:3.8cm×3.0cm×2.5cm) , 肿瘤生长缓慢, 5年后患者妊娠时肿瘤生长加快, 足月妊娠剖宫产时将肿瘤核出 (大小6.0cm×5.0cm×4.0cm) , 病理诊断为LESS而于半个月内行扩大子宫切除术、保留双侧附件;病例2:患者39岁, 因月经不规律伴下腹痛住院, 行B超检查发现“子宫后壁平滑肌瘤” (大小:8.0cm×7.2cm×5.0cm) 而行肌瘤剔除术, 术后病理确诊为LESS后于半个月内接受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病例3:患者43岁, 因月经过多、贫血、B超发现子宫肌瘤 (大小:8.1cm×7.5cm×6.0cm) 而住院手术, 术中冰冻病理报告为LESS后接受了全子宫及一侧附件切除术。3例患者除一例术后接受孕激素治疗外, 其它2例均未作任何辅助治疗。术后随访4~32个月, 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

1.2 方法与试剂

3例肿瘤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脱水、包埋、石腊切片、HE染色, 3例均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P法) , 所用抗体CD10、Vimentin、Actin、ER、PR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公司, 均设阳性对照。

1.3 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结果判断

CD10定位于胞浆/胞膜, Vimentin、Actin定位于胞浆, ER、PR定位于胞核, 棕黄色颗粒出现在瘤细胞的相应部位为阳性判断标准, 阳性细胞≥10%为 (+) , 无阳性细胞或阳性细胞<10%为 (-) 。

2 结果

2.1 大体观察

3例LESS肿瘤均局限于子宫, 肿瘤大者为:8.1cm×7.5cm×6.0cm, 小者为:6.0cm×5.0cm×4.0cm, 肿瘤均位于子宫肌壁内呈浸润性生长, 肿瘤切面大部分呈蠕虫样改变, 淡黄色、质地细软、鱼肉状, 1例剖面中央有蛋黄样粘稠液体流出, 1例可见灶性出血坏死并伴发子宫平滑肌瘤。

2.2 镜下观察

肿瘤组织呈巢团样浸润于子宫平滑肌束间, 未浸润子宫外组织, 2例可见肿瘤组织突入脉管腔内生长特征 (图1) , 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 细胞浆稀少, 核呈圆形或卵圆形, 核分裂象难找, 未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 异型性小, 排列密集, 类似于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所有肿瘤组织中可见多数散在分布的螺旋小动脉样血管, 血管周围有瘤细胞围绕 (图2) , 肿瘤细胞间可见少量淋巴样细胞浸润。

2.3 免疫表型

3 例肿瘤标本均进行CD10、Vimentin、Actin、ER、P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概况

最新版WHO肿瘤分类 (2003) 中将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分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LESS) 和高度恶性的未分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USS) 。目前认为LESS来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该肿瘤一般原发于子宫, 极少数可原发于盆腔、卵巢、输卵管、直肠、腹膜后等部位, 子宫外LESS非常罕见, 2005年王进等[2]报道1例原发于肠系膜, 2004年郑秀平等[3]报道1例原发于膀胱。LESS多见于中老年妇女, 平均发病年龄为42~58岁, 近年来报导此病有年轻化趋势,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仅36.3岁, 推测系本组收集病例数量有限, 故其发病年齡高峰可能与文献报导不一致, 而本组最年轻患者为28岁, 提示年轻患者有患本病可能。

3.2 病理诊断要点

本病的镜下特点有: (1) 肿瘤组织呈不规则形舌状或岛状浸润子宫肌层; (2) 肿瘤特征性生长方式是突入脉管腔内生长; (3) 肿瘤组织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相似, 细胞异型性小, 核分裂象一般<3个/10HPF; (4) 瘤细胞常伴有多成分分化, 平滑肌分化最常见, 少数有腺样及性索样分化。在术前诊断性刮宫标本中, 由于取材表浅, 确诊很困难。术中冰冻切片可帮助诊断, 但取材时一定要取肿瘤与肌层交界处组织, 以确定有无浸润性生长。

3.3 免疫表型分析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CD10是免疫组化诊断LESS较为特异的标记物, 瘤细胞还表达Vimentin、ER、PR, 具有平滑肌分化者局灶表达Actin。本组3例标本全部表达CD10 (图3) 、Vimentin (图4) 、PR2例表达ER, 1例局灶表达Actin, 与其它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3.4 鉴别诊断

LESS需与以下肿瘤鉴别: (1) 子宫内膜间质结节:鉴别要点是有无肌层浸润或脉管侵犯, 但在诊刮标本中难以区分; (2) 高度恶性ESS:肿瘤细胞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无相似之处, 细胞异型性大, 核分裂象多见, 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3)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瘤细胞为分化良好的平滑肌细胞, 呈梭形, 免组化标记Actin (+) , SMA (+) , CD10 (-) ; (4) 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细胞呈束状排列, 可见厚壁的大血管, 与邻近子宫肌层间有不规则延伸, 但无浸润性生长, 免疫组化染色肌源性标记阳性, CD10 (-) 。

3.5 预后及治疗

总体来说, LESS病程进展缓慢, 复发率低, 预后较好, 然而有学者报道, 患者2~5年前在外院诊断为子宫肌瘤, 当时未进行手术治疗, 再次就诊时已有盆腔转移[4], 因此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 争取早期诊断, 防止误诊、漏诊。刮宫诊断及影像学检查包括MRI、CT和B超诊断LESS特异性较差,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率较高, 王建等[5]报道冻冰切片诊断率约62.5%, 因此重视手术中冻冰病理诊断, 特别是当术中发现肿瘤与子宫肌壁界线不清时及时申请冰冻病理检查, 可减少术前误诊而造成的二次手术机率。LESS治疗以手术为主, 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是治疗LESS的标准手术方式[6], 研究认为, ESS因其表达雌激素受体, 卵巢甾体类激素可以刺激肿瘤的生长, 故应常规切除卵巢, 而对于年轻患者, 如本组病例中最年轻者为28岁, 应结合病理指标、临床分期慎重选择是否保留一侧或双侧附件;由于文献报道的LESS病例数量有限, 对于术后LESS是否需要辅助治疗以及采用何种治疗尙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LESS) 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3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 并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LESS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 HE染色见肿瘤细胞类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螺旋小血管多见, 免疫组化染色3例肿瘤细胞CD10、Vimentin、PR均呈阳性, 肿瘤细胞对ER、Actin也有表达。结论LESS临床少见, 易误诊, 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本病预后较好。

关键词:低度恶性,肉瘤,子宫内膜间质,临床病理

参考文献

[1]程虹, 戴林, 沈丹华.乳腺及女性生殖器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92~294.

[2]王进, 朱涛, 等.肠系膜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瘤一例[J].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5, 34 (12) :824~825.

[3]郑秀平, 李亚里, 等.膀胱子宫内膜间质肉瘤[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4, 14 (6) :148~149.

[4]李静, 韦立新.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5, 21 (1) :58~61.

[5]王建六, 倪妍.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0, 9 (3) :197~198.

临床病理特点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由于胃部不适来该院治疗的患者894例, 其中有50例诊断为早期胃癌, 50例患者均经过胃镜活检和 (或) 手术切除病理检查证实为早期胃癌[4]。其中男38例, 女12例, 年龄20~85岁, 平均 (54.4±7.4) 岁。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饱胀、黑便、暖气、上腹痛等[5]。

1.2 方法

所有病例标本均用10%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及HE染色。早期胃癌诊断标准参考日本胃肠内镜学会确定的标准进行诊断, 凡癌组织的浸润深度仅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为早期胃癌, 而不论病灶大小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大体分型标准:Ⅰ型 (隆起型) :突入胃腔内的外生性病变;Ⅱ型 (表浅型) :癌组织比较平坦, 未形成明显的隆起或凹陷 (Ⅱa型:表浅隆起型;Ⅱb型:表浅平坦型;Ⅱc型:表浅凹陷型) ; (凹陷型) :癌组织较周围黏膜明显凹陷, 若为溃疡, 癌组织不超过黏膜下层。胃癌的组织学分类为:乳头状腺癌、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等[6]。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数据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观察癌灶大小与浸润深度情况

50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癌灶<3 cm, 15例患者癌灶>3 cm, 35例<3 cm的患者中有26例 (74.29%) 发生在黏膜内, 9例 (25.71%) 浸润至黏膜下层。15例>3 cm的患者中有4例 (26.67%) 发生在黏膜内, 11例 (73.33%) 浸润达黏膜下层。由此可见, <3 cm的癌灶在黏膜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黏膜下层,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cm的癌灶在黏膜下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黏膜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肿瘤一般情况

肿瘤大体形态表现:Ⅱc型有18例, Ⅲ型有18例, Ⅱb型有8例, Ⅱa型有4例, Ⅰ型有2例。组织学分型情况:有17例患者为中分化腺癌, 16例为高分化腺癌 (其中2例为乳头状腺癌) , 8例为印戒细胞癌, 7例为低分化腺癌, 2例为黏液腺癌。50例早期胃癌中有3例低分化腺癌伴有系膜淋巴结转移。

2.3 观察病变部位及组织分型

通过对该院50例患者病理特点观察发现, 肿瘤一般以胃窦发生率较高[7], 有41例患者 (82.00%) 肿瘤部位在胃窦。高分化腺癌在贲门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胃体和胃窦部,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分化差的癌 (包括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和黏液腺癌) 在胃窦部的发生率高于胃体和贲门部,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胃体、胃窦相比, △P<0.05。

2.4 随访观察

对50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并进行为期1~2年随访, 50例患者1年内49例存活, 存活率达到98.00%, 2年有46例患者存活, 存活率为92.00%。粘膜内癌1年存活率达到95.4%, 粘膜下癌1年存活率为87.5%。

3 讨论

胃癌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 尤其近10年, 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 导致胃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严重威胁到群众的生命健康。对于胃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率的关键[8], 但是通过大量实践发现, 早期诊断胃癌的概率相当低, 主要由于早期胃癌的症状不明显, 患者易忽视或者临床医生在诊断时并未重视[9]。据有关调查发现, 早期胃癌患者有48.4%的患者无症状, 32.8%的患者有不确定的类似消化不良症状, 只有18.8%的患者出现溃疡样症状[10]。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通过对该院2010年10月—2012年3月由于胃部不适来院检查的894例患者的资料分析, 只有50例患者被确诊为早期胃癌, 早期胃癌诊断率为5.59%, 这结果与以往的报告基本一致[11]。所以说内镜检查医生的任务比较重要, 需要对检查结果认真分析, 如果发现异常需要进行活检[12], 避免出现漏诊, 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通过该研究可以发现, 癌灶直径<3 cm的患者在粘膜内发生率较高, 而癌灶直径>3 cm的患者在粘膜下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明显。所以说癌灶的大小与浸润深度有一定关系。据一般调查认为, 粘膜内癌5年存活率在90%~100%, 而粘膜下癌5年存活率在60%~90%[13], 而通过对该研究发现粘膜内癌5年存活率达到95.4%, 粘膜下癌5年存活率为87.5%。基本在正常范围内[14]。所以说, 在胃癌早期治疗, 能有效的延长患者的存活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5]。

浅谈颅内肿瘤的病理特点与临床联系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经病理诊断确定的颅内肿瘤160例,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切除治疗。其中男83例, 女78例, 男女发病率基本相近。年龄1~82岁。小于50岁107例, 约占66.8%。以中青年多见。病程3个月~4年。

1.2 方法

将160例颅内肿瘤手术切除标本经观察, 石蜡包埋, 切片, HE染色, 免疫组化等进行常规病理诊断[2]。

2 结果

2.1 病理特征

2.1.1 肉眼观察

肿块大小为0.4cm×0.4cm×0.5cm~8cm×8cm×7cm。最小者多发于垂体脑瘤, 最大者多发于脑膜瘤。脑膜瘤无包膜, 呈球形生长, 与脑组织边界清楚。瘤体剖面呈致密的灰色或暗红色的组织, 有时瘤内含砂粒体, 可见出血坏死。其它肿瘤边界不清, 质软, 常为灰白色、淡红色, 组织常常破碎不全[3]。

2.1.2 镜下观察

根据细胞形态及组织排列等可分为11种肿瘤。其构成比如下, 脑瘤可分为胶质瘤和非胶质脑瘤, 其中胶质瘤又包括星状细胞瘤 (31.3%) , 少突胶质细胞瘤 (6.3%) , 室管膜瘤 (8.1%) , 髓母细胞 (6.9%) 。而星状细胞瘤是最常见的胶质瘤, 占胶质瘤的40%。非胶质脑瘤包括胚芽肿瘤 (6.9%) , 脑膜瘤 (16.3%) , 颅咽管瘤 (3.8%) , 神经鞘瘤 (7.5%) , 神经节胶质细胞瘤 (5.6%) , 脑下垂体肿瘤 (2.5%) , 脉络丛肿瘤 (5.0%) 。

2.1.3 免疫组化

对160例做免疫组化染色标记。采用SPTM法[4], 检测结果见附表。

2.2 病理类型与临床联系

(1) 大脑胶质瘤84例, 占52.5%。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Ⅰ、Ⅱ、Ⅲ、Ⅳ级, 以额叶多见, 其次为颞叶、顶叶, 枕叶最少。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颅内压增高和其他一般症状, 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脑组织受肿瘤的压迫、浸润、破坏所产生的局部症状, 造成神经功能缺失。 (2) 脑膜瘤26例, 占16.25%, 多发生于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 以上矢状窦旁多见。患者往往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 但由于病变部位广泛, 因此临床症状肿瘤部位不同较复杂。 (3) 发生在小脑19例, 多为髓母细胞瘤, 脉络丛肿瘤, 以儿童多见, 患儿往往表现头痛、呕吐及行走不稳。 (4) 发生在垂体4例, 多见于脑下垂体肿瘤。临床症状多因肿瘤长大压迫周围组织或激素分泌异常而表现为头痛、视觉下降及内分泌功能障碍。 (5) 发生在桥小脑角21例, 多见于神经鞘瘤, 神经节胶质细胞瘤。此类患者通常无症状, 但有时伴有疼痛及压痛, 触摸或挤压包块时均有麻痛或触电感并向肢体远端放射。 (6) 发生在脑室21例, 为室管膜瘤, 脉络丛肿瘤。临床主要表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如头痛、癫痫发作、视力减退、呕吐等。

3 讨论

本组资料颅内肿瘤发病率男女相近, 平均发病年龄38岁, 小于50岁107例, 约占66.8%, 与文献报道相似。颅内肿瘤由于其部位的不同, 良恶性的不同。其预后有不同的效果。我院对所有患者随访1~2年, 胶质瘤术后复发16例, 占19%;脑膜瘤术后复发5例, 占20%;有的患者甚至多次复发, 转变为恶性。大多数颅内肿瘤的手术治疗, 预后一般较好。少伴有严重并发症。因此我们应及时对颅内肿瘤做出诊断, 积极采取措施, 提高治病率。

参考文献

[1]周庚寅.肿瘤组织病理诊断[M].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 2001.998-1036.

[2]赵有财, 李南云, 周晓军, 等.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J].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8, 37 (9) :609-614.

[3]夏春林, 杜子威, 黄强, 等.星形细胞瘤细胞谱系分型的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8, 14 (5) :277-280.

临床病理特点 第8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2012年我科共收治SLE患者154例, 男23例, 女131例, 其中男性患者有18例肾活检, 女性患者57例肾活检。将这些诊断狼疮, 且有进行肾活检的患者依性别分为男性组与女性组。两组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 且患者均达到狼疮性肾炎诊断标准。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18例男性SLE发病平均年龄35.8 (11~62) 岁, 57例女性发病平均年龄34.1 (8~58) 岁, 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研究方法

回顾分析两组病例临床表现, 包括非感染性发热、蝶形红斑、不典型皮损、口腔溃疡、关节痛、雷诺现象、浆膜炎、脱发、神经精神症状、心脏损害, 以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抗核抗体 (ANA) 、抗双链DNA抗体 (dsDNA) 、抗SM抗体 (Sm) 、抗SSA抗体 (SSA) 、抗SSB抗体 (SSB) 、抗核糖体抗体 (Rib) 等阳性检出率, 补体C3、C4下降的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

1.3 治疗方法

依肾外狼疮活动情况及肾脏病理选择治疗方案。75例肾活检结果无Ⅰ型、Ⅱ型、Ⅵ型, SLE-DAI评分均于10分以上。 (1) SLE-DAI评分10分以上, 肾脏病理为Ⅲ~Ⅴ型, 给予泼尼松1mg/ (kg·d) 。合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0.6~1.0g/次, 1次/月。部分患者免疫抑制剂选择霉酚双酯 (1g bid) 。个别Ⅴ型狼疮患者给予环孢素A。 (2) 临床及病理诊断为活动性狼疮性肾炎、肾功能短期内恶化者, 或狼疮性脑病、狼疮血液系统危象患者, 予甲基强的松龙500mg冲击治疗, 连续3d为1个疗程, 必要时3d后或1周后再1个疗程, 后继续前述治疗。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或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部分改善和实验室指标部分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均无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用SPSS12.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肾外临床表现比较

见表1。男性组蝶形红斑、口腔溃疡、关节痛、脱发发生率低于女性组, 而不典型皮损发生率高于女性组, 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2.2 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见表2。男性组dsDNA、Sm抗体阳性率及贫血发生率低于女性组, 而SSA、SSB、Rib阳性率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女性组, 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2.3 两组患者肾脏表现比较

见表3、表4。男性组血尿、大量蛋白尿较女性组多见, 肾功能损害多见。肾脏病理男性组Ⅳ型较多见, 女性Ⅲ型较男性组多见 (P<0.05) 。

2.4 疗效比较

本组男性组完全缓解5例 (27.78%) , 部分缓解7例 (38.89%) , 总有效率66.67%, 无效6例 (33.33%) 。女性组完全缓解24例 (42.10%) , 部分缓解26例 (45.61%) , 总有效率87.71%, 无效4例 (7.02%) , 死亡3例 (5.26%) ,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3 讨论

通过对两组病例分析, 发现男性患者蝶形红斑、口腔溃疡、关节痛、脱发、贫血发生率低于女性, 而不典型皮损发生率高于女性, 这可能是男性SLE患者临床易误诊的重要原因之一。男性SLE患者肾脏损害常见, 大量蛋白尿较女性多见, 肾功能损害发生早。男性dsDNA、Sm抗体阳性率低于女性, 而SSA、SSB、Rib阳性率高于女性, 与文献报道相同[2]。男性LN病理类型中Ⅳ型多于女性, 而Ⅲ型少于女性。与女性相比, 男性狼疮患者对常规免疫抑制方案疗效差, 病情较重, 是目前治疗难点。男性患者肾脏损害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 血小板减少同样也是影响预后的一个因素。因此临床上要高度重视男性SLE的早期诊治, 及时合理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控制病情、减少死亡率有重要意义。关于男性SLE的发病特征, 许多学者认为与男性体内雄激素水平低下有关, 亦可能与雌激素对T、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免疫球蛋白合成以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有关[3]。但性激素是如何直接影响SLE发病目前尚不清楚, 关于男性和女性SLE发病差异特点及原因有很多报道, 但无统一结论, 还有待继续研究。

总之, 男性狼疮特点为临床表现不典型, 误诊率高, 肾损害病情重, 对常规治疗反应差、预后差, 故临床上应警惕男性狼疮, 注意相关实验室检查, 尽可能做肾活检行病理检查, 有助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科同期收治的诊断狼疮且有进行肾活检的18例男性及57例女性狼疮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理学特点、治疗反应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狼疮患者临床表现相对隐匿, 病理类型Ⅳ型较女性多见, 治疗后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明显低于女性狼疮患者。结论:男性SLE患者临床较易误诊, 且病情较女性重、预后差。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男性

参考文献

[1]黎磊石, 刘志红.中国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8.

[2]王彩丽, 齐玉春, 王海燕, 等.男性狼疮性肾炎50例临床与病理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 1995, 34 (12) :827-830.

临床病理特点 第9篇

关键词:小儿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胃镜 病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080-02

临床病理特点 第10篇

1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组具有临床侵袭行为的初级乳腺癌。Brown M等对61309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研究发现,三阴性乳腺癌发病年龄较轻,高发于美国黑人妇女、西班牙裔妇女和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妇女,影响生存的风险因素有疾病分期、肿瘤分级、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差异。

三阴性乳腺癌在临床和生物学特征上与Basal-like亚型和BRCA1相关性乳腺癌存在相似之处[1]。Nielsen[2]等用免疫组化方法定义Basal-like乳腺癌,认为ER、Her-2阴性表达和CK5/6或EGFR阳性表达的乳腺癌为Basal-like亚型,特异性为100%,敏感性76%。其临床病理特征和TNBC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有学者认为二者实为一种疾病[3]。BRCA1是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相关性乳腺癌是BRCA1基因突变相关的一类肿瘤,TNBC与其在表型特征和分子水平上有相似之处,包括ER阴性,Ki-67、EGFR和CK5/6阳性,P53突变,核分级较高,预后较差等特点[4]。这可能提示三阴乳腺癌预后不良部分与BRCA1突变有关,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三阴乳腺癌的生物学特点。在BRCA1突变的家族性乳腺癌和美国非裔女性(约占40%)乳腺癌中,受体三阴性乳腺癌的比例更高,成为研究的热点。

2006年Fulford等对453例Ⅲ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用特异性CK14筛选出阳性表达的88例(BLBC)进行详细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观察,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中央出现瘢痕带、肿瘤坏死、出现梭形细胞或鳞状细胞化生、高有丝分裂数和高核质的比率与BLBC密切相关(P<0.05);同年,Livasy等对含23例BLBC的56例乳腺癌研究显示:21例BLBC为III级导管癌,地图样坏死、挤压性边界、间质性淋巴细胞反应和高有丝分裂数与BLBC密切相关(P<0.05);BLBC有着特征性的组织细胞形态学表现,在光镜下常规病理诊断中这些特征能够提示这一亚型[5]。Rakha等[6]对1726例原发性可手术的浸润性乳腺癌(TNBC占16.3%)研究发现,TNBC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非特殊类型导管癌、化生癌和唾液腺样癌,组织学分级大多为III级,且与肿块较大、挤压性边界及Nottingham预后指数较差相关。目前关于TNBC的组织细胞形态学特征的报道尚较少,由于TNBC与BLBC存在交错重叠,在常规病理诊断中借鉴BLBC的形态学特征可能会对TNBC的病理诊断有一定帮助。

对于大多数乳腺癌患者来说,肿瘤越大意味着淋巴结转移率越高,目前在三阴性乳腺癌关于瘤体大小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的研究中,各个研究结果不同[7]。Foulkes等在检测的292例乳腺癌标本中,发现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率无关。在dent[5]的研究中,与non-TNBC(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TNBC平均年龄较小(57.5岁,53岁),而肿瘤平均直径较大(2.0cm,3.0cm),淋巴结阳性率(45.6%,54.6%),组织学Ш级比例高(28%,66%),但肿瘤直径和淋巴结状态没有相关性,直径较小的肿瘤有较高的淋巴结阳性率。

2 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研究进展

随着乳腺癌基因表达谱的深入研究,乳腺癌分子生物学分型已变为现实,不同的乳腺癌亚型其预后、治疗方法和生存期存在很大差异。"三阴"乳腺癌属于乳腺癌的特殊亚型,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5%,由于缺乏有效的靶向内分泌治疗和抗HER-2治疗,临床上只能选择常规治疗手段,但是疗效不佳,局部复发和全身转移快,病死率高。由于三阴性乳腺癌群体没有内分泌和针对HER-2治疗的机会,因此只能将化疗作为主要的全身治疗手段,目前并没有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指南,只能借鉴其相关乳腺癌类型的研究结果来选择化疗方案。研究表明,增强化疗中的病理缓解率是提高"三阴"乳腺癌的关键。

Keam等[7]对145例Ⅱ~III期乳腺癌患者(TNBC 47例)进行新辅助化疗(多西紫杉醇/多柔比星)的研究发现,TNBC患者有较高的反应率和病理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3.0%和17.0%,而非TNBC患者为62.2%和3.1%,P值分别为0.012和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然而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仍明显低于非TNBC患者。Chappuis PO等[8]研究发现,BRCA1相关乳腺癌对新辅助环磷酰胺联合阿霉素方案的化疗相对比较敏感。WSG AM201试验[10]通过对236例患者(淋巴结转移≥9个,但无远处转移证据者)分别进行常规剂量化疗和大剂量化疗,中位随访61.7个月,发现大剂量化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优于常规剂量化疗的患者,TNBC患者治疗效果尤为明显:5年无病生存率达71%,而常规剂量化疗组5年生存率只有26%。Rodenhuis等[11]对855例激素受体阴性、淋巴结阳性III期乳腺癌患者的研究显示,HER-2阴性患者在常规氟脲嘧啶/环磷酰胺/表柔比星(FEC)辅助化疗后,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序贯大剂量含烷化剂的辅助化疗(环磷酰胺+赛替派+卡铂),较FEC辅助化疗组能显著提高无病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

值得注意的是,Carey等[11]用免疫组化法替代基因分型预测107例乳腺癌患者经多柔比星(阿霉素)联合环磷酰胺的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发现Basal-like亚型(TNBC)比受体阳性亚型有更高的临床有效率和pCR率(P<0.001),但患者DFS及OS均低于受体阳性亚群(P<0.05)。近来年研究也表明:TNBC者比非TNBC者更易获得cCR、pCR(P<0.05)。获得cCR、pCR的TNBC者与非TNBC者的5年DFS及OS相似(P>0.05),而未获得cCR、pCR的TNBC者的5年DFS及OS均显著低于非TNBC者(P<0.05)。这一矛盾的结果说明只有获得cCR、pCR的TNBC患者体内潜在的亚临床病灶才可能被真正消灭,其5年DFS及OS才能因此而提高。因此,增强新辅助化疗中的cCR、pCR成为提高TNBC疗效的关键,这需要我们选择更有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或通过增加化疗剂量、延长化疗周期数,提高化疗的cCR、pCR,从而获得更好的OS或DFS。

最近,有学者提出立体超选择灌注靶向化疗方法,即经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来明显提高抗癌药物在癌组织、周围组织及其淋巴结中的药物浓度,通过立体超选择灌注靶向化疗确实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效果好,肿瘤缩小迅速,能够迅速控制病情等优点,为争取尽早消除病灶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3 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分析

三阴性乳腺癌发病人群多为40岁以下的绝经前妇女,不论临床分期如何,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均较差,5年生存率为77%,中位生存时间约8年[7]。三阴性乳腺癌群体中复发、转移出现的高峰时间在3年左右,3年后复发转移率迅速下降。研究结果还显示,三阴乳腺癌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明显较非三阴乳腺癌多。三阴乳腺癌常伴随BRCA1突变[7],而BR-CA1突变患者往往预后较差[8,9]。三阴乳腺癌预后差的原因可能主要与它的生物学特性更具侵袭性及缺乏有效的减危手段有关。淋巴结状况和肿瘤大小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两个主要因素,对淋巴结阴性患者,三阴乳腺癌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主要表现为OS的差异,而当淋巴结阳性时,两组主要表现为DFS的差异。这可能提示,内分泌治疗可降低复发及死亡危险,但淋巴结状况是影响生存最重要的因素。

在考虑病人的病情同时,不能忽视对其焦虑情绪进行有效疏导。调查结果显示,乳腺癌病人往往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焦虑情绪不仅影响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同时直接影响的病人的预后。因此对病人积极治疗的同时,不能忽视心理干预的作用,减轻其焦虑情绪,保持其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感情支持,是考虑总体预后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摘要: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临床研究进展。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TNBC的临床研究的文献并作综述。结果TNBC患者除手术治疗外,化疗是其主要的全身治疗手段,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通过加强对TNBC的研究,可能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上一篇:幼儿教育实践下一篇:煤矿井下粉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