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漠化地区

2024-09-11

西南石漠化地区(精选5篇)

西南石漠化地区 第1篇

1 石漠化成因机理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形势已很严峻,其发生和发展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为方面的原因。人为因素是对自然因素的二次诱发和放大,其主要作用是对石漠化发育起到加速作用[6]。西南喀斯特地区陡峻而破碎的地貌格局、碳酸盐岩的广泛分布与岩溶石山的强烈发育以及岩石的破碎和地形的陡峻,是石漠化发生和发展的地质环境因素;西南地区由大气环流降低导致的连绵阴雨天气,区域内的大雨、暴雨和短历时高强度的暴雨是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发生的气候环境背景;西南喀斯特地区人口过快增长、人民生活贫困、缺乏燃料能源供应,掠夺式的土地利用方式、陡坡耕作及地区工业活动的影响加速了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石漠化发生和加剧的重要原因。自然条件为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但它的影响始终是缓慢的,石漠化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超过了环境的容许极限而产生的[7],其演替模式可表述为:人口过快增长和掠夺式的农业生产方式→森林、土地和水资源破坏→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区域气候变异→水旱、泥石流、风雹灾害频发→土地石漠化。因此,石漠化治理需要根据石漠化发生、演变的区域、岩性和地貌特征、经济发展以及石漠化程度等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不能搞“一刀切”。

2 石漠化治理的关键

石漠化治理的关键在于区域地质调查的开展,以岩溶小流域为整治单元的水资源开发和典型小流域的综合整治示范。主要应开展:①地质调查。调查表明,西南岩溶区水资源量丰富,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分布不均、埋深大、开发困难等因素制约了当地政府和群众对地下水的有效开发利用,形成工程性缺水局面。因此,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之前,必须开展详细的地质调查,工程才能取得成功。要“推进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必须开展石漠化状况、发生的地质背景条件及其发展趋势调查,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方向,因地制宜地提出有效的综合治理方案。②以岩溶小流域为单元治水。治水是石漠化地区岩溶环境综合整治的关键,只有以岩溶水资源开发为龙头,才能带动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荒”,由于水的问题没有解决,石漠化难以遏制,生产和生态条件无法改善,形不成有效的“造血机制”,使很多通过其它措施帮助脱贫的人口后来又返贫。以岩溶小流域为整治单元,有利于根据区域岩溶特点和当地自然条件进行综合整治。③综合整治示范。西南岩溶石漠化区环境类型复杂多样,对其治理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措施盲目全面铺开,应在区划或规划的基础上,选择不同岩溶类型的典型小流域进行工程示范,以岩溶水开发和调蓄的地质工程为龙头,提出分门别类的治理方案,树立岩溶环境治理样板,为旱、涝、石漠化等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3 石漠化治理的对策

3.1 环境移民和劳务输出

环境移民是指由于资源匮乏、生存环境恶劣、生活贫困,不具备现有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结合,无法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引发的人口迁移。通过环境移民可实现生存环境恶劣的岩溶地区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其关键之举是能在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下,从解决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和温饱问题入手,实行开发式扶贫,把国家的扶持与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结合起来,通过社会各界的支持,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正确的行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劳务输出主要是开拓境外劳务市场,有组织地搞好劳务培训和输出,努力推动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结合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民进城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扩大退耕区农民的就业和增收的空间[9]。劳务输出可以较大地减轻岩溶地区人口对环境的压力,缓解人地矛盾、人粮矛盾,还可以较快地增加当地人的收入,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资金积蓄,也可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与合理开发意识。

3.2 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草地畜牧业

在重度石漠化地区,由于基岩裸露大于70%,表层几乎无土无草,即使有也是薄层的贫瘠土壤,所以必须实行封禁措施,进行有效地封山育林,防止人为活动和牲畜破坏,促进生物积累和森林植被的自然恢复,以扩大植被覆盖率面积,步入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状态。重度石漠化地区的封山育林要以封为主,辅以人工育林措施。要进行封山育林的全面规划和设计,成立管理和保护组织,明确各自的责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实施管理措施,禁止割草、放牧、采伐、砍柴及其它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的各种形式的人畜活动,减少人为活动的不良影响和干扰破坏,促进植被的自然恢复。

国家把生态建设定位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性措施,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对陡坡耕地实施还林还草是恢复生态的关键措施和突破口。退耕应以还林为主,以发展经果林、竹、药、茶为重点,坚持还林种树一次到位,因地制宜地实行林草套种或间作绿肥,割草养畜,以肥养地。从地域来讲,退耕还林还草应以水土流失严重、垦殖指数过高的地县和贫困山区乡村为重点,在制定退耕计划时,各项政策要向这些地区倾斜;改善稻田灌溉条件,大力发展旱地浇灌工程,提高耕地抗旱能力;搞好可耕地坡改梯建设,把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地"建成与之相对应的“三保地";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土),实行种地养地相结合,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益,增强对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和生态建设的支撑;在科学种田上下功夫,良种良法配套输入,实行集约经营,走资源节约型发展的路子,实现粮食增产、经济增收。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的传统畜牧业以牛羊为主,是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一大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流通与搞活,大大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尤其是牛羊养殖业的发展。但目前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的牛羊养殖基本上都是在对天然草地掠夺式利用下发展的,仅有极少部分进行的是人工种草养殖。发展人工草业应是贵州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因为草本植物的适宜性强,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短时间内就能全部覆盖裸露的地面,不仅能有效地的控制水土和肥力流失,还能为畜牧业提供更多的饲料来源,远期则可开发林木资源。因此,坡耕地退耕后,可优先发展草业,实行林草结合,这样既有近期效益,又有远期利益,能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3 实施生态农业,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

生态农业即立体农业,它是根据生态环境的土地类型和资源特点,实行立体的、多层次的生态经济模式,形成多层次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形式。山顶分水岭地带以水源涵养林为主,利用林冠截面降水,减缓坡面冲刷,使水分下渗,表层带蓄水;山腰以速生薪炭林或果、药、杂经济林为主,水土条件较好的地方可种植牧草,大力发展养殖业;山麓以旱作及果树、药材为主,从而形成一个山体之中农—林—牧紧密结合,互相支持和保护,具用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景观生态系统。庭院经济具有投资少、因地制宜、见效快、经营灵活等特点,容易被农民接受,发展快。经适当规划后,农户可充分利用住宅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块周围的空闲用地和自己经营的田、土、水面、林地、果园、院落的空闲资源与其它生产要素结合起来,按生态农业原理,种养结合,种植树木、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和科学养殖,增加收入。

在岩溶资源综合利用周期长、投资大、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要进行多层次物质循环综合利用,保持生态经济的动态平衡,以提高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效率。发展商品生产,改变单一粗加工、高消耗、低效益、不顾生态环境恶化的生产模式,依靠科学技术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道路,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这就必须做到建立节地、节水为中心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建立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节约型生产、生活体系,加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并重视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3.4 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土地,开发非耕地资源

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根本性的措施,必须着眼于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建立结构合理、功能齐全、优势明显的农村生态经济系统。逐步缩小第一产业经济比重,扩大和加强第二、第三产业经济比重;打破单一粮食生产,进行多种经营,根据不同的土地生态环境和市场需要调整粮食、经济作物的合理比例;在粮食基本自给的基础上逐步改变不适宜耕作的农用地,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林、牧业的发展,使农、林、牧及其它用地比例逐步达到既有利于粮食基本自给,又能通过林、牧业的发展而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真正起到稳产、高产农业的生态调整作用。

政府部门要杜绝对土地的掠夺式利用。掠夺式开发是造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的关键环节,改变过分依赖资源粗放生产以获得经济效益的传统生产模式。结合实际做出宏观规划,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进行立体农业配置。在土地的利用上找出一种最佳模式,建立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生态农业,协调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种养一起抓,建立生态农业细胞——生态经济村。逐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行农林牧副渔并举,并且把发展多种经营与支持和促进粮食生产结合起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增长[10]。

4 石漠化治理的具体措施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的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滇、黔、桂3省区,3省石漠化面积总和占该区域石漠化总面积的83.85%,因此石漠化的治理应以滇、黔、桂3省区为重点,兼顾其它5个省市来开展工作。西南岩溶石山地区重度石漠化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南、滇中、桂西、桂北、桂中、黔南、黔西南、黔西北和黔东北、峰丛洼地和峰丛峡谷地区。这些地区人与环境的关系严重失调,形成了“贫困→掠夺资源→环境退化与恶化→进一步贫困”的恶性循环,成为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区域极贫的典型代表,人类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这类地区的石漠化治理就是要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减少人类对这片资源的掠夺,使得它恢复生机。所以,重度石漠化地区主要是要通过自然恢复的治理模式,环境移民、封山育林,自然恢复是治理工作的重点。中度石漠化地区一方面岩溶发育典型,成为天然的脆弱环境;另一方面在土地的开发利用中,人们放火烧山来开垦土地,引起水土流失、土壤贫瘠、产量不高。从历史角度看,耕地数量的增加,对解决山区群众的温饱发挥了重要作用[11]。但是从前面的分析来看,过度垦殖确实是水土流失加剧和石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中度石漠化区应采取生态治理为主的生态战略,主要通过控制人口数量、加大劳务输出来减小人口压力,加大坡改梯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满足群众温饱的基础上,确保退耕还林还草“退得下、还得上、保得住、管得好、效益高”;并通过发展草地畜牧业和庭院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轻度石漠化区土地资源具有多样性,开发利用方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但是人口密集,仍属落后的传统农业区,人类活动频繁,人地矛盾突出,环境压力仍然很大。不过这些地区的乱开荒地还处在初期阶段,人类活动的破坏力不强,生态环境的循环功能和承受力较强,但如果继续开荒和乱砍滥伐就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轻度石漠化区应采取治理为主、加强预防的生态战略,主要通过提高人口素质、盘活人力资本存量、开拓多种经营的劳务市场;加大农田基本建设,主攻中产田土改造;在解决群众温饱的基础上,重点开发林业和畜牧业用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改变高消耗资源粗放型发展经济模式[12]。无石漠化区交通较便利,开发历史早,城镇发展快,人口众多,耕地以坝田、坝土为主,集中连片,土地垦殖率高,农业集约化初具规模经营,农业商品经济发展,是主要的产粮区,这部分地区虽然还没有明显的石漠化现象,但是人口密度大,人地矛盾很突出,一经破坏治理相当困难。因此,必须以保护现有资源和预防石漠化为主,通过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系统,使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梦先.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发展趋势[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6,25(3)∶19-22.

[2]李森,魏兴琥,黄金国,等.中国南方岩溶区土地石漠化的成因与过程[J].中国沙漠,2007,27(6)∶918-926.

[3]唐秀玲,何新华,彭宏祥,等.广西石山区土地石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3)∶154-156.

[4]苏维词,杨华,李晴,等.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成因及防治[J].土壤通报,2006,37(3)∶447-451.

[5]张萍.浅谈贵州喀斯特石漠化防治[J].中国水土保持,2007,(4)∶9-18.

[6]康志强,王增银,毛凌云,等.西南岩溶石山区石漠化成因探讨及其防治对策[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13(4)∶5-9.

[7]周常萍,童立强,雷蓉.贵州省土地石漠化形成与发展机理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0(2)∶269-278.

[8]宋维峰.我国石漠化现状及其防治综述[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5)∶102-106.

[9]回良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J].求是,2007,(4)∶3-13.

[10]李安定,祝小科,喻理飞.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罗甸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7,26(4)∶345-349.

[11]罗扬,佘光辉.贵州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与对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1)∶119-12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肾蕨的光合特性 第2篇

关键词:石漠化;生态环境;修复;园艺花卉;肾蕨;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初步研究

中图分类号: Q945.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4-0341-03

收稿日期:2014-05-23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编号:2011BAC09B01);贵州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编号: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4]6007号);贵州省重大科技攻关专项(编号: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1]6009号)。

作者简介:池永宽(1988—),男,河北固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喀斯特草地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E-mail:hebeichiyongkuan@163.com。

通信作者:熊康宁,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喀斯特地貌与洞穴研究。E-mail:xiongkn@163.com。

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达55万km2,是世界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强烈的地区,喀斯特环境与生态安全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1]。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产力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的土地退化过程[2]。石漠化不仅破坏生态环境,使土地生产力衰减,而且严重影响农、林、牧业生产,甚至危及到人类生存,是制约中国西南地区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3]。研究该地区植物光合生理特性,探讨石山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恢复喀斯特山区退化的植被生态系统有着重要意义[4]。肾蕨为骨碎补科肾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西南喀斯特地区常见的蕨类植物。自然条件下,肾蕨的生长方式有地生型和附生型2种类型,前者一般都生长在林下、溪边等潮湿半阴的环境中;而附生类型则附着生长于树干上或石隙中,依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养分来生长[5]。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而光照可以提供植物同化力形成所需要的能量,活化参与光合作用的关键酶,促进气孔开放,一般认为,光照可以通过调节植物光合机构的组成与光合酶的含量调节植物的光合速率[6]。在自然状态下,结合环境因子测定该物种的光合作用更能直接反映该植物种的光合生理过程[7]。光合特征参数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植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反应[8]。

经过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在喀斯特石漠化这个特殊背景下研究肾蕨光合特性的文献报道几乎没有,因此本试验选取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野生肾蕨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肾蕨光合日动态变化,为石漠化治理选择适生植物提供依据,为科学开发利用提供指导。研究肾蕨在石漠化地区的光合特性不仅对石漠化生境恢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有着巨大的园艺花卉经济潜力[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自然概况

试验在贵州毕节撒拉溪国家“十二五”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105°02′01″~105°08′09″E,27°11′36″~27°16′51″N)的朝营村进行。试验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高原山地轻中度石漠化地区,平均海拔1 600 m,主要是高中山地貌类型,基岩裸露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主要土壤类型为黄壤,pH值6.7左右。耕地多分布于坡面上、台地和山间谷地,形成环山梯地和沟谷坝地。旱土耕层浅薄、肥力较低。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春旱,夏季涝,年均气温12 ℃,无霜期 245 d,年均日照时数1 360 h,多年平均降水量 984.4 mm,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匀,8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6—9月的雨季,且降水多由岩隙渗入地下,区域内生活及农业用水困难。原始植被以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等藤刺灌丛为主,局部山坡和居民地四周分布零星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10-11]。石漠化综合治理以来陡坡、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块都进行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退耕地植被以人工牧草为主。

1.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试验材料为野生肾蕨,生长在森林迹地上。田间光合试验测定于2014年4月晴天进行,在08:00—18:00时段内,取中间时段基准,每隔2 h测定1次,随机选取3株,选取肾蕨完整成熟叶片进行试验。光合测定仪器采用英国ADC Bioscientific公司生产的Lcpro+便携式光合测定仪,使用红蓝光源叶室测定叶片瞬时光合速率等指标。主要测定指标包括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细胞间CO2浓度(Ci)、大气温度(T)、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压(P)。采用SPSS 20和Excel 2007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绘图。水分利用效率WUE(μmol/mmol)=Pn/Tr,反映牧草CO2光合同化作用和蒸腾水分消耗的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气参数日变化特征

试验日主要大气因子日变化如下:PAR在08:00—18:00期间的变化范围为361.25~2 250.14 μmol/(m2·s),试验地位于山体顶部接受太阳光辐射时间较早,08:00左右为98950 μmol/(m2·s),12:00达到峰值,为 2 250.14 μmol/(m2·s),一天中最低值均出现在18:00,为361.25 μmol/(m2·s)(图1),PAR日均值1 517.30±716.42 μmol/(m2·s)。因无遮阴影响,T主要受PAR影响,其变化范围在22.67~40.10 ℃之间,07:00左右最低,为2267 ℃,此后由于PAR的迅速增加而上升较快,到14:00左右达到最高值40.10 ℃,19:00下降到27.94 ℃(图2),T日均值为28.40 ℃。表1为肾蕨Pn、Tr、WUE、Gs及Ci的日均值。

nlc202309051144

表1 肾蕨Pn、Tr、WUE、Gs及Ci的日均值(平均值±标准偏差)

物种 净光合速率

[ μmol/(m2·s)] 蒸腾速率

[mmol/(m2·s)] 水分利用效率

(μmol/mmol) 气孔导度

[mol/(m2·s)] 细胞间CO2浓度

(μmol/mol)

肾蕨 6.54±2.49 5.49±2.48 1.29±0.64 0.15±0.05 263.42±35.02

2.2 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特征

肾蕨日均净光合速率Pn值为6.54 μmol/(m2·s)。由图3可知,肾蕨的Pn日变化曲线最大值出现在10:00,为 814 μmol/(m2·s),最低值出现在18:00,为1.57 μmol/(m2·s)。Pn的日变化曲线在08:00—16:00保持较平稳的状态,变化幅度在6.99~7.08 μmol/(m2·s)之间,峰值较不明显,但在16:00—18:00期间受光照辐射影响Pn值变化较大,由708 μmol/(m2·s)很短的时间内下降到1.57 μmol/(m2·s),未出現光合“午休”现象。Pn与PAR显著相关,PAR是影响肾蕨净光合速率的限制性因素。

肾蕨日均蒸腾速率Tr值为5.49 mmol/(m2·s)。肾蕨的Pn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图4),不存在蒸腾“午休”现象。峰值出现在下午14:00,为7.48 mmol/(m2·s),和Pn值一样最低值出现在18:00,为1.95 mmol/(m2·s)。08:00和18:00 Pn值较低,在10:00—16:00之间变化较为平缓,峰值相对不明显,在16:00—18:00期间同Pn一致,受PAR影响,Tr值变化较大,由7.08 mmol/(m2·s)很短的时间内下降到 1.95 mmol/(m2·s)。16:00Pn值同Tr值相等。

2.3 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特征

水分利用效率(WUE)是指植物消耗单位水分所生产同化物质的量[12]。肾蕨的WUE日均值为1.29 μmol/mmol,WUE曲线近似“L”形(图5),在08:00有最大值 2.56 μmol/mmol,最低值出现在18:00,为0.80 μmol/mmol。除在08:00时WUE超过2 μmol/mmol之外,其余时间WUE曲线较为平缓,变化在0.80~1.27 μmol/mmol之间。WUE与PAR极显著相关。

2.4 气孔导度(Gs)与细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特征

肾蕨的Gs日变化曲线呈现出递减趋势(图6),日均值为0.15 mol/(m2·s)。Gs曲线峰值出现在08:00,为0.22 mol/(m2·s),此后10:00—18:00之间Gs逐渐下降,10:00—16:00之间变化不明显,变化幅度不超过 0.1 mol/(m2·s)。

肾蕨的Ci日变化曲线呈现“U”形,日均值为 263.42 μmol/mol(图7),在08:00时Ci较高,为 293.33 μmol/mol,此后缓慢下降,在12:00出现谷值,为

230.71 μmol/mol,然后缓慢上升,在18:00达到最大值 316.75 μmol/mol。Tr和Ci呈现极显著相关性。

2.5 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与各因子相关性分析

由表2可知,PAR与肾蕨的Pn呈显著正相关,说明PAR是影响植物Pn的重要因子;可能受环境因素和植物趋同适应性影响,肾蕨的Pn与其他因子相关性不显著;PAR、T是Tr的限制性因素,呈现极显著相关性,和Ci极显著负相关。

表2 肾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各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指标

相关系数

PAR T P Ci Gs Tr

Pn 0.858* 0.459 0.751 -0.777 0.707 0.750

Tr 0.946* * 0.930* * 0.611 -0.974* * 0.082

注:*表示在0.05水平显著相关,* *表示在0.01水平极显著相关。

3 结论与讨论

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与其长期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植物可以通过改变代谢来适应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适应环境的光合特性,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繁殖[13]。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大小决定着物质积累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植物生长的快慢,植物生长的快慢是其在群落中占领空间取得优势的重要条件[14]。由于地理因素及肾蕨对环境的适应性,其光照饱和点并不在300~500 μmol/(m2·s)之间,而是显著高于500 μmol/(m2·s),并未体现明显的阴生植物的饱和强度。受不同地理环境的影响肾蕨的净光合速率表现出不同的日变化特点[6,9,15],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中净光合速率与PAR显著相关,与其他因素相关性不大,说明有效辐射光合强度是其主要限制性因素。肾蕨在石漠化地区并没有表现出双峰型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而是表现出日变化曲线较为平缓的态势,说明其受光、温度抑制现象不显著。肾蕨对光适应的生态幅较宽,这将会有利于其生长、繁殖扩散,进而在群落中取得优势地位[9]。

蒸腾速率是植物水分运营强弱的重要标志。一般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相关性很高,因为光合产物的生成需要水分以及通过水分运载的矿物质营养成分的不断供应[16]。本研究中肾蕨的净光合速率曲线与蒸腾速率曲线差异较大,表明二者相关性不显著。肾蕨的蒸腾速率最大值出现在14:00,说明其蒸腾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相关性极显著,并未受光合有效辐射影响而导致光合午休现象,这与其他地区研究有所差异。此外,蒸腾速率还与温度呈现极显著相关性,随着温度升高,蒸腾速率也随之上升,高温也不是抑制蒸腾速率的原因。蒸腾速率与细胞间CO2浓度极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越高细胞间CO2浓度越低,此时细胞内CO2大量被用于光合作用。一般情况下在中午受光照和温度影响蒸腾速率会受到抑制,但本研究中却不明显,研究也从此说明在石漠化地区肾蕨调控水分能力与其他地区存在很大差异。

nlc202309051144

植物的水分效率主要取决于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受植物组织结构特征影响,也与环境及土壤水分等因子密切相关[17-19]。肾蕨在08:00时净光合速率很高,蒸腾速率较低,随着光合有效辐射值的增加达到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此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较为接近,导致水分利用效率较低。较低的水分利用效率是肾蕨在石漠化地区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也是其在特别干燥地区的难以生长发育原因。细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率一般情况下是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限制性因子,但在石漠化地区细胞间CO2浓度并未对肾蕨净光合速率表现出很强的限制性,相关性分析也表现出相关性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对蒸腾速率却表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性。同时,气孔导度对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表现出的相关性不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区。

本试验同已往试验对比得出,肾蕨在不同地区的光合日变化特性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地理环境因素不同可能是导致肾蕨产生机体适应性的主要原因。肾蕨在石漠化地区生理生态特性研究,对石漠化生态环境恢复、水土流失防护机理、生态环境变化响应机制研究有重要意义。此外,肾蕨作为一种重要园林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具有重要开发前景和潜在市场,对石漠化地区扶贫攻坚具有重要辅助作用。因此,肾蕨在石漠化地区的光合生理特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熊康寧,陈永毕,陈 浒,等. 点石成金——贵州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与模式[M].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1:1-9.

[2]熊康宁,池永宽. 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生态经济,2015,31(1):23-30.

[3]王世杰.喀斯特石漠化——中国西南最严重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22(2):120-126.

[4]张中峰,黄玉清,莫 凌,等. 岩溶区4种石山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响应[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1):44-48.

[5]曹轩峰,陈红武.肾蕨栽培管理技术[J]. 北方园艺,2004(4):48-49.

[6]崔秋芳,先旭东,石章锁.肾蕨的耐荫性及园林应用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9):24-25,30.

[7]林夏珍,卢 婷.遮光对窄头橐吾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25(5):614-618.

[8]李小俊,张明如,张利阳,等.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5种木本植物光合特性的比较[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2):180-186.

[9]刘海岗,黄忠良.不同附生植物种类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8,47(8):874-879.

[10]池永宽,熊康宁,张锦华,等.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三种豆科牧草光合与蒸腾特性的研究[J]. 中国草地学报,2014,36(4):116-120.

[11]池永宽,熊康宁,王元素,等. 贵州石漠化地区灰绿藜和鹅肠菜光合日动态[J]. 草业科学,2014,31(11):2119-2124.

[12]徐祥明,曹建华,李小方,等. 岩溶环境下牧草光合速率日动态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7(3):161-165.

[13]马阔东,高 丽,闫志坚,等. 库布齐沙地三种植物光合、蒸腾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 中国草地学报,2010,32(2):116-120.

[14]Pinker R T,Zhang B,Dutton E G. Do satellites detect trends in surface solar radiation?[J]. Science,2005,308(5723):850-854.

[15]钱瑭璜,雷江丽,庄雪影.华南地区7种常见园林地被植物水分适应性研究[J]. 中国园林,2012(12):95-99.

[16]孙启忠,桂 荣,那日苏,等. 赤峰地区不同生长年限沙打旺生产力的研究[J]. 中国草地,1999,05(5):30-35.

[17]沈 羽,张开梅,方焱明.蕨类植物修复土壤与净化水体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11-14.

[18]丁晓浩,何云核.10种观赏蕨类植物的耐阴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6):148-150.

[19]杨 劼,高清竹,乌力吉,等. 库布齐沙地油蒿蒸腾作用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30):372-376.

西南石漠化地区 第3篇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为使本研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本文选择思南县亭子坝乡青龙村、石阡县中坝镇江河村、印江县合水镇兴旺村等三个石漠化典型个案作为研究对象。

三个行政村的大致情况如下:青龙村位于思南县亭子坝乡东北面, 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 东接思南宽坪苗族土家族乡, 南邻思南杨家坳苗族土家族乡, 西连凤冈县, 北靠德江县, 辖6个村民组, 有217户, 936人, 以土家族、苗族为主, 全村土地面积1030亩, 人均土地面积1.1亩, 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种植业, 其中主要经济农作物是烤烟、玉米, 年人均收入在2000-2300元之间。江河村位于石阡县中坝镇东南部, 距离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 东接甘溪乡, 南接坪山仡佬族侗族乡, 西邻国荣乡, 北接汤山镇, 辖12个村民组, 386户, 1862人, 以仡佬族、苗族为主, 全村土地面积1360亩, 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和外出务工, 其中主要经济农作物是烤烟、水稻以及茶叶, 年人均收入在3000-3500元之间。兴旺村位于印江县合水镇东北部, 村委会距离镇政府2公里, 东接木黄镇, 南连永义乡, 西邻郎溪镇, 北接天堂镇, 辖10个村民组, 453户, 1927人, 以土家族、苗族为主, 全村土地面积730亩, 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业和外出务工, 经济农作物是烤烟、茶叶, 年人均收入在2200-2500元之间。

确定了个案研究对象后, 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抽样调查法, 于2012年3-12月深入上述三个村作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方式包括走乡串寨、走访农户、个别访谈等。共走访了100户农户, 访谈对象主要是户主。在100名访谈对象中, 男性占58%、女性占42%, 15岁以下占10.6%, 15—64岁占68.2%, 65岁以上占21.2%。

2 西南石漠化地区贫困人口基本特征

2.1 人口数量特征

(单位:人)

(单位:人)

(单位:人)

注:迁入人数是指因结婚娶进本村的女性;迁出人数是指因结婚嫁出去的女性、升学把户口迁出本村的学生以及地域搬迁到外地的人群。

从表1、表2、表3可以看出, 三个村的人口增长有以下几个特征: (1) 自2008年以来, 除2009年恰逢生肖中的“猪年”, 农村都有“金猪银娃”的迷信说法, 出生人数相对较高外, 三个村的新生婴儿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2) 在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对比中, 迁出人数在近三年出现增长态势, 其中以2011年较为突出。 (3) 汇总2008至2012年的数据, 人口自然增长数都是正数, 人口净迁入数都为负数, 且三个村的净增长数都是负数。

2.2 人口素质特征

(1) 身体素质。由于身体是人口素质的生理基础, 主要包括身体发育是否健全, 体质和智力的强弱。在设计调查问卷中, 主要把调查对象分成三组, 着重关系身体状况的盲、聋、哑、残、病五个方面进行考察。

(单位:人)

(2) 科学文化素质。从表5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现象:一是小学、初中文化的农民相对较多, 三个村达到小学、初中学历占到本村人口的80%以上;二是三个村的文盲、半文盲的人数都能控制在10%—15%之间;三是三个村高中以上文化的人数能够在8%—9%左右。

(3) 思想道德素质。从表6可以看出:人们对国家惠农政策的关注, 对脱贫致富心情的强烈期待, 对目前的生活现状都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 诸如:家庭收入来源单一、小孩上学成本较高、各种农资物价上涨、养老生病的担心等等, 但不论他们遇到多少困难, 在受访的92%对象中都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期望。

2.3 人口结构

(1) 性别结构。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性别比例105.20来看, 目前三个村的性别比都高于这个比例。性别结构的严重失调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口结构现代化以及人口可持续发展都产生了影响。

(2) 年龄结构。根据调查资料表明, 抽样的三个村的年龄结构图表均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 处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抚养负担最轻的人口红利高峰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农村的老年化现象将加剧, 与此带来的各种农村养老、社会稳定等问题会更加突出 (如图1~图3所示) 。

(3) 人口社会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西南石漠化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很大的发展, 但由于深处西南, 交通、信息闭塞, 尤其是缺乏主要优势工业产业支撑, 经济发展缓慢, 从而直接导致人口变动出现两个方面的现象。一是在受访的三个村中调查到从事农业生产最好的农户每年年收入平均在2—3万之间, 受比较收益的直接影响, 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为了维持家庭生活, 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 按每个家庭外出务工平均有2—4个人, 每月收入在3500-7000元计算, 整个家庭除去生活成本, 全年收入在3—6万之间。在调研的三个村里面, 发现出去打工的人群占到本村人口的25%—35%之间。其中, 青龙村外出务工人员327人, 占到全村人口的34.93%;江河村外出务工人员574人, 占到全村人口的30.83%;农村外出务工人数723人, 占到全村人口的37.51%。二是以石阡县江河村为例, 生猪养殖达到100头的有1家, 年产值6—7万元左右;山羊养殖达到40头的1家, 年产值5万元左右;牛养殖达到15头的1家, 年产值6万元左右;茶叶种植达到200亩的3家, 年产值12万元左右;从事农村旅游的7家, 年收益2—3万元左右。由此造成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中的大多数由于文化程度薄弱和劳动经历有限, 导致在目前农村科技产业转化过程中, 许多有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不能迅速推广;另一方面他们长期形成了固有的农业粗放型生产经验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 在有限的土地上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耕种方式, 对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3 西南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1 人口数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 农村人口梯度转移聚集趋势明显, 农村人口数量总体下降。“农村人口梯度转移聚集是指农村劳动力按照一定的产业梯度由低级向高级, 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 从区位梯度上看, 农村劳动力呈现农村→小城镇→中小城市→大城市→城乡一体化的转移过程”。农村人口梯度转移既是劳动力实现现代化配置的动态过程, 也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要求。在抽样调研的三个行政村中就可以发现, 每个村的迁出人数都高于迁入人数, 包括几个方面群体:一是正常婚嫁嫁出去的女性, 这部分人群基本可以与婚娶进本村的女性人数相抵消;二是因读书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 这部分群体正随着农村教育环境的改进而逐步上升;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在外通过自己的能力求得生存发展的空间, 随之举家外迁到较近的乡镇、县城或者是外地, 这部分人群起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民工潮”, 这部分人群是在调查中是最多的, 且影响力最大。在翻看2010年《重庆统计年鉴》时发现此类现象得到印证, “2009年重庆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1.6%,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2) 农村人口数量基数较大, 就业形势仍相当严峻。从理论上看, 一个地区的劳动就业率与劳动的需求量是呈成正相关关系, 与劳动力的供给量是成负相关关系。在生产力发展较为落后的西南石漠化地区, 能够提供的劳动范围与劳动条件 (即就业机会) 是有限的。结合调研发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就业结构相对不合理, 受区位优势、交通信息的负面影响, 西南石漠化地区贫困人口主要从事第一产业, 在耕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 从业人员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又由于近年来大宗农资产品价格上升, 第一产业种植出来的产值相对较低, 亟待利用本区良好的资源禀赋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和服务培训, 调整该片区的三次产业结构, 尽可能增加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 搭建城乡就业平台, 逐步引导农村就业向城市, 特别是小城镇就业;二是就业渠道相对狭窄, 在调研地区的城镇和农村, 由于没有相对大型的工业和服务业, 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 应结合西南石漠化地区特殊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农产品优势,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公司制农业企业, 鼓励小微企业贷款进行自主创业。

3.2 人口素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 农村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人口与资源环境寻求和谐共存。美国经济学家D.Gale Johson分析, “中国农民每增加一年的在校时间, 其收入可增长3.6%—5.5%, 如果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达到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缩小15—20个百分点”。客观而言, 西南石漠化地区长期受石漠化的影响, 很多可耕种的土地大量流失, 加之主观上该区域农民自我封闭意识严重, 组织化程度低, 多数农民缺乏市场经济和现代管理知识培训, 不懂得及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调整生产, 短期内要实现高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目标相对比较困难。

(2) 农业科技推广缓慢, 制约农业生产率提高。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取得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 但转化率仅有30%—40%。由于农业技术推广普及率较低, 客观上就需要农业科技部门与各地方政府建立搭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平台, 通过科技试点和科技培训, 引导广大农户种植比较利益与经济附加值都较高的农产品, 逐步破解贫困地区农民思想保守、缺乏知识、缺少资金的现状。

(3) 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养, 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是建设新农村“乡风文化”的本质, 西南石漠化地区部分贫困人口存在思想观念、技能培养、文化学习和法制意识上的淡薄, 不愿意主动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知识技能和观念, 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浓厚, 由此给农村稳定和城市化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使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需加快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 积极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 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和规范, 抵制腐朽落后文化, 使农民群众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 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针对性对农民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疏导。

3.3 人口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 农村地区婚姻挤压问题突出, 影响社会稳定。从调研分析可以看出, 西南石漠化地区农村地区人口性别比例明显偏高, 远远大于107这个正常情况下的最高值。在一夫一妻的婚姻家庭制度下,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如果男女数量的性别比超过正常值的范围, 尤其是适婚青年的男女比例不对等都会产生婚姻挤压问题。

(2) 农村抚养负担加剧, 社会保障面临挑战。前面分析表明, 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 留下大量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 这两部分人群的抚养问题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负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 缺乏知识与技术的农民工大量从事工资低、条件苦的工作, 除他们正常的生活成本, 其他资金主要花费在儿女教育、老人养老方面, 抚养负担过重;二是贫困基本面较大, 国家社会保障难以全面覆盖, 在经济贫困的西南石漠化地区, 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较多, 主要以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救助对象以及农村五保户对象为主。

(3) 促进农村人口转移, 合理整合社会资源。自2005年我国加快城镇化建设以来, 西南石漠化地区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聚集, 偏远地区的人口急剧减少, 由此造成两个方面的现象:一是城镇地区的人口呈现上升势头, 在土地、房屋等资源稀缺下, 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以及生活居住等刚性成本大幅上升;二是偏远地区出现空心化, 大量农村土地、房屋不同程度的闲置, 农村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形成极化效应, 改变农村原有的生产、居住和社会活动格局, 亟待通过政府引导盘活这些资源, 需要对城乡之间的土地、产业以及交通等公共资源进行网络配置,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4 解决西南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人口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4.1 合理统筹人口生育政策, 提升人口质量, 平衡人口比例

通过走访调研, 当前的西南石漠化地区的计生工作更多地需要做好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 作为基层政府部门要关注好农村贫困群体的公共产品服务工作, 特别是计划生育的实施, 贫困的农村家庭结构日益简单, 男女地位在许多农村青年中已趋平等, 应抓住这一机遇,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倡导新型婚嫁模式, 比如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抓好村级计生干部工作宣传等等, 逐步引导西南石漠化地区贫困群众改变“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 通过努力, 把偏高的出生婴儿性别比恢复到相对正常的状态。

4.2 纵深推进人力资源开发, 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

在调研过程中, 可以发现广大石漠化农村地区存在贫困面广、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比例较大的特点, 其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倍, 大多呈现“一多两少两低”的现状, 即:家庭病号多, 劳动力较少, 经济收入少, 文化程度偏低, 身体健康状况低。由于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 缺乏生存的技能和市场竞争优势, 在一部分特困户中甚至出现了丧失基本劳动力, 自我发展力的情况。在新一轮的《国家扶贫开发规划》 (2011-2020) 中, 特别强调了从反贫困的角度, 继续对西南石漠化地区加大开发式扶贫的力度, 提升贫困人口的“造血”能力, 着重开展能力扶贫, 纵深从教育、卫生和医疗等方面推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 实现社会服务的均等化, 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提升贫困人口应对致贫的风险意识。

4.3 有序引导贫困人口流动迁移,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西南石漠化地区贫困人口多散居在一些自然条件很差的地区, 由于环境恶劣, 自身素质较低, 需组织贫困人口合理有序迁移, 引导他们向经济条件、区位优势较好的城镇转移, 彻底消除因恶劣自然环境对贫困人口发展的制约。

(1) 和谐推进人口城市化, 实施自愿移民扶贫开发。西南石漠化地区贫困人口由于外出务工, 大量拥入城市, 使得城市进一步复杂化, 由此造成许多社会矛盾。因此, 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的特困地区, 应结合退耕还林实行移民搬迁和易地开发的政策。按照群众自愿、就近安置、量力而行、适当补助的原则, 由政府建移民开发基地安置移民, 吊庄移民等形式实行移民扶贫开发。

(2) 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劳务输出, 实现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共同发展。西南石漠化地区要把劳动力输出作为突破口, 加强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组织并引导合理转移, 在转移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分段连锁, 即:先进入距离家乡较近的小城镇或小城市谋求生存, 经过一段时间后, 再向附近的中等城市或者大城市流动, 再经过一段时间后, 向东部沿海城市流动。

(3) 强化贫困人口社会保障建设, 建立完善新型的贫困地区人口理念。面对西南石漠化地区大量的贫困人口, 按照新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的指导思想, 亟待在区域内建立一个相对科学合理、规范健全的涵盖贫困人口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救助于一体的城乡一体化保障体系, 促使该区域贫困人口在面临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困难时, 能够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资助。

总之, 关注西南石漠化地区贫困人口的基本特征问题, 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实现本地区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统筹解决好贫困人口的各种问题, 着重抓住本区域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交互关系和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关系, 从而为促进西南石漠化地区贫困人口全面发展找到更好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1—2020年) [Z].

[2]梁中堂等.人口素质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5.

[3]王小平.中国农民素质问题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06) .

[4]杨斌.贵州人口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5.

[5]唐宗力.皖南农村人口形势与影响农民生育行为的因素[J].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5) :148.

[6]张林山.城镇化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2 (3) :17-20, 35.

[7]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西南石漠化地区 第4篇

关键词:石漠化,生态经济,岩溶,五星大枇杷,工程治理

黔西南州是贵州省石漠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且石漠化面积有逐年扩大的趋势。石漠化地区极易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1], 再加上岩溶发育显著, 水旱灾害同样频发。本文结合兴仁县石漠化发展趋势, 探究石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1 贵州省兴仁县石漠化现状

兴仁县位于黔西南州, 气候类型为典型的高原型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在1~22.1℃范围内, 年均降水量较丰沛, 为1400mm左右。兴仁县境内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石漠化大都为碳酸盐岩石漠化, 深受纯碳酸盐岩的制约, 夹层型较少。兴仁县石漠化主要有以下特征:山地岩石的裸露率较高, 通常达到50%~70%, 生态环境异常脆弱;岩溶发育较为显著, 进而产生了多样化的地貌形态, 例如, 溶洞、石笋、漏洞、竖井、峰林、落水洞等分布广泛, 地貌类型的奇特多样最终导致地形破碎;贮水能力较差, 岩层漏水性较强, 岩溶地区的碳酸盐岩具有易溶性[2], 岩溶地区的漏斗、溶洞、缝隙和地下河广布, 地表水会轻易地经漏斗、缝隙等渗透到地下, 地表贮水能力较差, 加剧了生态危机;石漠化地区的土壤浅薄, 地形破碎, 降水密集, 使得原本难以存积的土壤流失殆尽, 对于植被的生存极为不利, 极大地降低了植被的覆盖率, 通常覆盖率<30%。

2 石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分析

2.1 开展生态治理与植被恢复

在兴仁县岩溶区域要加快植被恢复, 结合本区石漠化的发展特征及所处时期, 灵活选取措施办法、恰当选择树种。例如, 在有一定坡度、土层较厚的地块实施适合于增产增收的经济林;在土层较薄的草山进行草地改良, 增加植被, 发展畜牧业;在有一定灌木生长, 封育度不足的灌木林地和乔木林地, 可采取人工促进的方式, 增加封育度;在森林密度较大的区域, 采取封育等方式恢复植被, 不但增加农民的收入, 还可以发展生态旅游, 促进其他产业的增收, 加快当地农民的小康进程, 进而有效化解生态环保与农村能源开发之间的矛盾, 促使岩溶区域的生态治理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结合石漠化区域造林的注意事项, 应积极选用抗旱树种, 选择恰当的造林方案, 科学抓住造林时机, 积极开发新材料、新技术手段提高造林成活率, 并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各种类型岩溶山地的造林方法, 以便满足岩溶山地树种类型的配置模式及土壤承受能力, 成功扭转山地造林成活概率较低的局面, 缓解对当地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压力。

林草植被工程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基础, 建设规模需密切合乎规范要求, 投资也要依照标准满足。特别要加大封山育林的力度, 对现存的喀斯特植被实施封山育林策略, 严格禁止滥伐林木、刀耕火种等损害植被的粗放行为。对于人口较少、交通不畅的偏远山区的天然植被, 要进行封山管制;对于人口密集、交通便捷的山区, 以个体承包的方式规定合同, 明确承包方的权责, 实现权限、责任、利润相统一的经营负责制[3]。此外, 对于建立完备的石漠化监测机制, 定期监测, 可设定监测周期为5a, 在石漠化区域设立地下水、地表水和气象监测站点, 对森林水文因素加以考察记录, 精确把握石漠化的变化趋势, 为最终编制生态治理方案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

2.2 推广大五星枇杷的栽培技术, 遏制石漠化进程

兴仁县已完成复核枇杷品种的任务, 经专业选种并成功育成新优质的大五星枇杷品种, 该品种因其脐部酷似大五星形, 便由此得名。大五星枇杷作为常绿果树, 不但用作经济栽培, 更是绿化山地的优良树种。因此, 掌握该树种的栽培法, 对于防治石漠化现象是大有裨益的。

大五星枇杷是从实生树中选取的优质品种, 果实呈圆形, 橙红色, 其栽培所适宜的温度要≥-3℃。兴仁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冬季平均气温>0℃, 气候条件具备。在栽培地的选择上, 由于枇杷对肥沃土壤的适应力较强, 并适合在p H为6.5的环境下成长, 但是在山地的微碱土壤上仍能不妨碍生存, 凸显较高的抗性。枇杷在栽培时间上具有较强的弹性和灵活性, 针对本区来讲, 9~10月的秋雨时节是最佳栽培良机[4], 但在2~3月的春雨期仍能栽培。栽培时先要把根系匀称地布局, 用稀泥填根, 促使全部根系与泥土充分混合, 当盖至根颈部时则为最恰当。枇杷的苗木可不带土选取, 要挖取全根, 栽植开始前需采用多菌灵浸泡, 对于不带土的苗木, 应注重维持湿度。栽植后要完全浇水, 每个单株依照土壤湿度的不同而浇水20~25kg, 以增强苗木的存活率, 待水分完全渗入土壤后, 便能运用薄膜将树盘覆盖1m2的范围, 封紧薄膜边沿口, 以时刻保持地表的温度和土壤的湿度。

3 结束语

黔西南州石漠化的治理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需要从本区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生态经济治理模式, 为防治石漠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谷勇, 陈芳, 李昆, 等.云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治理与植被恢复[J].科技导报, 2009, 10 (05) :75-80.

[2]刘涛, 李靖, 王瑞萍, 等.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模式研究[J].海河水利, 2007, 8 (01) :47-49.

[3]王建锋, 谢世友.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14 (11) :147-152.

五角枫在淅川石漠化地区造林技术 第5篇

1淅川县石漠化区域分布

在全县所辖的17个乡镇 (办事处) 中, 除与邓州市接壤的厚坡镇属于平原乡镇外, 其余16个乡镇 (办事处) 均存在石漠化区域, 主要分布于以丹江口水库为中心的周围乡镇, 按面积大小排列为:马蹬镇、盛湾镇、大石桥乡、老城镇、寺湾镇、上集镇、毛堂乡、滔河乡等。

2试验地、树种及试验方法选择

2.1试验地选择

试验地选择位于丹江口水库北岸的马蹬镇, 该镇有一半以上的村组与水库相连, 由于立地条件差, 石漠化区域面积大, 历年来虽经多次造林, 效果不佳, 劳民伤财, 目前绿化任务依然繁重。具体以小草裕村的沙罐山和石桥村的3组为试验基地。

2.2树种及试验方法选择

近几年, 通过选择在本地表现较好的五角枫树种, 根据困难地造林必须通过节水、保水、截留等根本措施才能提高成活率及保存率的原理, 通过不同整地时间、不同整地方式、平茬深栽、不同保墒措施、容器苗春季造林等综合措施进行对比试验进行研究。

3不同试验方法对五角枫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影响

3.1提前整地

石漠化地区土层浅薄, 石砾含量大, 漏水漏肥, 造林难以成活。通过提前至少6个月整地, 让土壤通过自然风化的方式, 使原来的母质变得松软, 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在栽植前经过二次整地, 使之达到要求的深度, 五角枫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明显高于造林前现整地, 其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提高22.5%和19.5%。

3.2翼状鱼鳞坑整地

翼状鱼鳞坑是由水平引水沟和大鱼鳞坑复合而来, 具有积水、蓄水的效能, 可减少水土流失, 提高径流利用率。遇到降水合适的季节, 可大大减少造林后浇水次数和浇水量。该方式较鱼鳞坑整地成活率提高11.1%, 保存率提高11.9%;较穴状整地成活率提高20.7%, 保存率提高18.3%。

3.3不同保墒技术试验

分别采用覆盖可降解地膜、盖山草压石、施保水剂。

3.3.1覆盖地膜

苗木定植并浇水后, 将可降解地膜覆盖于定植穴地表, 周围用土壤压实。

3.3.2盖山草压石

苗木定植后, 割山草覆盖于定植穴上面, 并用石块压实, 既防大风吹散, 又能增加保墒效果。3.3.3使用保水剂洒根

选择法国爱森保水剂, 于苗木定植时, 在回填熟土至苗根处, 按15~25 g/株撒入保水剂, 充分与碎土拌匀, 填土灌足水, 封好穴。

通过3种保墒技术试验, 以盖山草压石效果最好, 造林成活率比对照提高25%, 比覆盖可降解地膜、施保水剂成活率分别提高13%和9%。盖山草压石、施保水剂、覆盖可降解地膜, 其平均苗高净增长分别比未覆盖对比造林提高30%、23%和14%。

3.4平茬深栽造林试验

将五角枫苗木栽植深度比普通造林栽植深度深10~20 cm, 地表留5~10 cm截干, 经连续3年试验, 采取平茬深栽造林成活率比全株栽植提高12%, 保存率提高9.5%。

3.5采用容器苗造林

容器苗造林能够保证苗木根系完整, 缩短缓苗期。采用15 cm×20 cm容器袋培育达到Ⅱ级以上的五角枫苗木于春季进行造林, 成活率和保存率显著高于裸根苗造林, 分别比裸根苗造林提高30.2%和24.3%。

4结论

上一篇:通用办公管理系统下一篇:区别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