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货膨胀范文

2024-08-24

全球通货膨胀范文(精选3篇)

全球通货膨胀 第1篇

裁员12000人,同时关闭美国600家分店

在2008年7月1日,星巴克公布计划关闭在美国600间经营表现不理想的分店,同时将2009年在美国开新店数目减半至不足200间。面对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同业竞争,星巴克计划在未来9个月可能减少多达12000名全职和兼职员工,减轻成本,占集团170000多名员工人数的7%,是集团1992年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行动,财务总监博西昂首次承认美国业务过度扩张。事实上,星巴克在2005年尾至2006年初开设的美国分店约一半设在汽车外卖店,汽油价格飙升至历史高位,消费者减少驾车令分店营业额大受打击。同时,集团在较早前已将当中500间店被列入内部观察名单,观察其经营情况及分店经营表现是否持续不理想。此次关闭的分店有7成开业不足3年,这等于关闭过去两年美国分店开业总数3331间中的18%。

过去16年,星巴克股价表现曾超过50倍

1992年6月26日,星巴克正式在Nasdaq上市,当时每股约0.67美元(约1元人民币),在2006年5月5日,每股高达39.63美元(约58元人民币),股价表现高达58倍,市值由2.16亿美元(约3亿人民币)增加至230亿美元(超过330亿人民币)。股价长期增长背后必须与利润不断高速增长有关,在1996至2006年期间,在美国12000间企业中,只有6间企业每年每股盈利增长都维持在20%或以上,当中星巴克是其中一间。其分店数目亦由1992年的165间发展至2008年3月底的16226间,分布超过43个国家,当中大中华地区亦有461间,中国大陆有141间,香港地区占106间,台湾地区有214间。在2007年,星巴克更订下长远分店目标为40000间,美国及环球分店各占20000店。

星巴克核心问题在哪里

通货紧缩威胁全球经济 第2篇

目前,亚洲的通货紧缩问题较为严重,日本、中国大陆和香港都分别陷入了不同程度的通缩;在欧洲,德国面临的通缩压力越来越大;有关美国亦将陷入通缩的言论更是一波高过一波。有经济学家断言,如果美国也发生通缩,那么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通货紧缩时代。

引发通货紧缩的原因

经济学中对通货紧缩最为普遍的定义是整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理解它有两个关键点:第一,必须是整体物价水平的下跌,某一行业或某种产品的价格下跌并不能称之为通货紧缩;第二,必须是价格的持续下跌,偶然因素造成的物价临时下跌也不能称之为通货紧缩,如季节性降价等。从务实的角度看,一般认为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连续下降意味着通缩出现。

经济学界对引发通货紧缩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解释,由于价格最终是由供求力量的对比决定的,因此这些原因实际可以归结为两类:

第一,总需求下降导致的通货紧缩。造成总需求下降的原因很多,例如消费者和企业对经济前景比较悲观,分别推迟消费和投资,从而导致国民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政府为降低财政赤字而削减政府支出,也会造成总需求的下降。总需求下降会使得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物价持续下跌,从而产生通货紧缩;而通缩又会使企业和消费者进一步推迟投资和消费,从而加重物价下跌即通缩的程度,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经济衰退也在这个循环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第二,总供给增加造成的通货紧缩。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造成产品的供过于求,从而造成物价下跌和通缩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由供给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通货紧缩一般不会伴随经济衰退,而是出现经济增长和通货紧缩同时存在的局面,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目前经历的就是这种类型的通缩。

通货紧缩:“现实的敌人”

由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通胀率都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有关全球经济是否会再次经历通缩时代的讨论早在1996年就开始了。当时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随着主要西方国家反通货膨胀措施的成功,通胀已经不再是经济最大的敌人,相反要警惕的是通货紧缩。但是,由于当时通货紧缩在世界经济中并非普遍现象,因此有关“通货紧缩时代到来”的观点颇受争议。

然而,以日本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陷入通货紧缩,使人们意识到通货紧缩不再是虚幻的担忧,而是“现实的敌人”。日本陷入通缩的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形成了泡沫经济,1989年到1990年日本连续调高利率,导致泡沫破裂,股价和地价不断下跌,影响了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日本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虽然1995年和1996年日本经济有所好转,物价也有所上涨,但泡沫经济期间形成的日本企业过度投资和大量负债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物价再次持续下跌,加上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最终陷入以通缩和衰退为特征的经济危机。从1998年到现在,日本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并存的时期已经长达四年,在这期间,日本充分放松了财政和货币政策,甚至一度实施零利率政策,但都未能解决通货紧缩的问题。

此外,亚洲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出现通货紧缩的现象较多。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生产能力过剩是造成新兴市场新一轮通货紧缩出现的主要原因。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新兴市场经济在长期的高速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而危机爆发后的需求下降又使该地区和全球生产能力过剩的程度进一步加重,致使通货紧缩问题更加凸显。

美欧会感染“通缩病”吗?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和欧洲也并非处于远离通缩的安全之地,如果美欧都染上“通缩病”,加上已深陷通缩的日本,那么世界经济的“三驾马车”就会带领全球经济走向衰退。

美国经济的现状用“处在通缩的边缘”来描述比较合适。美国消费物价指数(CPI)虽然增长幅度非常小,但还处在正增长中,不过增长率已经降至几十年来的低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有形商品的价格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多亏服务业价格,即服务费用水平的增长,才使得整体物价水平尚能够维持正增长。如果再看看美国的GDP平减指数(指名义GDP和抛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实际GDP之间的比率),则物价整体下跌的趋势则更加明显:用GDP平减指数衡量的美国通货膨胀率已经降至1.1%,是40年来的最低水平。

但又有人认为,由于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通缩发生的可能性相应降低了。因为相对于有形商品而言,服务业更具“劳动密集”的特点,而工资是具有刚性的,易涨难跌,因而会对整体物价水平形成支撑。但是,根据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的研究,随着服务业价格增速的趋慢,它对推高整体物价水平的作用也越来越小。美国GDP平减指数中的服务业分项指数2000年的增长率还有3%,到2002年第二季度,这个增长率已经降低到2.2%了。

事实上,由于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美国的物价水平还有进一步下跌的趋势。衡量生产能力过剩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实际GDP与潜在GDP(指充分就业时的GDP)之间的产出缺口。如果实际GDP低于潜在的GDP水平,即产出缺口是负的,则意味着生产能力还有过剩,有效需求不足,那么通货膨胀率就会不断降低。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测算,美国的实际GDP增长率大约要比潜在GDP增长率低一个百分点左右。因此,如果未来两年中美国的GDP增长率仍然保持在目前的3%或低于这个水平,那么负的产出缺口将持续到2004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也会进一步降低,那时美国将无法避免陷入通缩这个“泥沼”。

欧元区的情况要复杂得多。欧洲央行至今还在和通货膨胀进行不懈的斗争,殊不知,德国面临的通缩风险已经甚于美国了。在过去三年中,德国核心通货膨胀率(指排除食品和能源的通胀率)比欧元区的平均水平低大约0.6个百分点,现在则低了1个百分点。由于欧元区各国的名义利率是统一的,这就意味着德国的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要高于区内其他国家,这无疑会导致德国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其他欧元区国家。德意志联邦银行甚至认为,德国的名义利率要降到2%以下才能避免衰退和通缩。可怕的是,德国不仅无法降低利率,在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束缚下,甚至无法放松财政政策,也不能进行货币贬值。在丧失所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情况下,德国陷入通缩的风险已经非常高了。

预防通缩:低通胀时期的首要任务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说过,通货紧缩带来的后果,甚至比通货膨胀更糟糕。全球性通缩如果真的发生,将会给世界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而预防通缩成为各国经济政策制定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货币政策的巧妙运用对防止经济陷入通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和日本同样经历了泡沫经济破灭的过程,但日本没能避免陷入通缩的命运,而美国却暂时幸免于难,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的运用恰当而及时。美联储2001年在美国股市泡沫破裂之后毫不犹豫地连续11次降低利率,有效地防止了经济陷入通缩,与日本央行在90年代初泡沫破裂后的决策犹疑不定形成鲜明对比。

浅析全球性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第3篇

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要求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并受其制约, 它不仅决定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 同时也规定着信用货币及纸币的发行量。因此, 在人类社会长期的金属货币时代, 物价都基本保持稳定。当国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发行只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 (或银) 的实际流通量时, 纸币的运动也只反映货币流通本身的规律, 单位纸币等同于同单位金属货币的购买力;但如过量发行, 因纸币本身无价值, 缺乏自动退出流通的能力, 单位纸币的购买力就会下降, 物价便会上涨 (裘逸娟, 1999) 。因此, 通货膨胀实质上是一种纸币贬值的历史现象, 是随着各国信用货币 (纸币) 的广泛使用才出现的, 并只有当这种不可兑现的价值符号纸币过度发行, 才会引起通货贬值和持续的物价上涨, 造成所谓的通货膨胀。同理可推, 当一国不可兑现的主权信用货币 (纸币) 充当世界货币 (国际货币) 职能并过度发行, 就不可避免地通过输入传导机制引发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按照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及世界贷币理论, 作为世界货币的, 只能是足值的黄金和白银, 铸币和纸币一旦超出本国范围, 便失去其法定意义, 一般不可充当世界货币。回顾世界货币的发展史, 在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所催生的世界经济萌芽期, 当时的国际货币是黄金与白银并用, 称为金银复本位制。1816年英国率先实行单一的金本位制, 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包括后来加入的美国) 都实行了金本位制, 并逐渐形成一个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唯一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 (池元吉, 2010) 。这都符合马克思的世界贷币理论,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 国际关系及国际货币体系出现了新变化, 美国借助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胜利果实, 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超过了英国, 尤其是黄金储备更具有绝对优势, 达到了21770吨, 约占当时世界黄金储备的3/5, 这悄然引起了美元和英镑的地位转换。于是, 在1944年7月 1日, 美国便操纵44国代表参加了在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使美元一举取代了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 形成了所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基本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 各国政府或央行可按35美元/盎司黄金的官方固定价格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即“双挂钩”) , 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此时实行的金汇兑本位制其实质仍是金本位, 因为美元可兑换黄金, 只是美元的地位提高了, 替代英镑爬到了“等同”黄金的地位。不过, 美元在初步获得国际货币地位后便开始露出霸权嘴脸, 多次过度发行并输出国外, 企图走上一条依靠金融掠夺别国财富的新殖民主义道路, 也因此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10多年中付出了多达7次美元危机的代价, 流失了12 000多吨黄金储备, 直到1971年5月最为严重的一次美元危机爆发, 尼克松政府便趁机于8月 15日强推所谓 “新政”: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央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承诺, 以“苦肉计”方式孤注一掷地用美元绑架了黄金, 使全球主要货币实行浮动汇率, 彻底让美元挣脱了套在头上的“紧箍咒”。从此一国不可兑现的主权信用货币 (美元) 便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国际货币的历史舞台, 成为货币金融史上“最伟大的创新”。此后美国凭借其独步全球的经济金融实力以及美元所拥有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大宗商品计价及各国主要外汇储备货币的霸权地位疯狂印钞, 使美元发行量严重与黄金储备和实物量脱钩, 强行向全世界输出通胀, 由此, 全球性通货膨胀便成为了过去40多年来世界经济的主旋律。

2 全球性通货膨胀的表现及危害

2.1 全球性通货膨胀的表现

根据IMF的统计数据:1971年年末, 全球的储备货币总量只有451亿美元, 到2012年年底便超过了80 000亿美元, 增长近177倍, 而在此期间全球实体经济增长规模只有4倍多, 世界各国手中如此庞大的美元货币都流到哪里去了呢?总体来说绝大部分美元储备都直接或间接地以投资或存款方式回流到了以美国华尔街为中心的以美元计价的全球虚拟经济体系中, 并同时释放出等值的本国货币进入到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体系, 造成世界各国的本币相应贬值。因为相对于世界各国整体而言, 只有输出美元的美国才是唯一的贸易逆差国, 美元也只能在美元区才能自由流通。事实上美国在过去的40多年中除有3年的少量贸易顺差外, 其余年份均是贸易逆差。如此一来, 为维持美元的双重货币角色造就了人类迄今为止最奇怪、最扭曲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贸易逆差增长方式”。它一方面促使全球虚拟经济几乎无限扩张和泡沫化;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全球实体经济过去40多年来史无前例的通货膨胀, 甚至超过了人类社会以往全部历史所有通货膨胀之总和。

不妨以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中国为例, 近几十年来, 中国对美国长期维持贸易顺差, 并积累了数万亿美元储备, 这绝大部分都是通过不断出口廉价商品累积而来, 美国人从中国获得了庞大的真实财富, 而中国人却换回了等值的美元钞票, 再按规定把这数万亿美元卖给中央银行, 换回同值的人民币。而央行其实是以那些美元为储备直接创造人民币基础货币即印钞来付款, 接下来又把绝大多数美元储备以投资方式拿去购买美国国债或其他以美元计价的金融资产, 结果是我们得到的美元几乎又全部回到了美国, 美国又再拿来买中国的商品。如此, “美国出口美元, 中国出口商品”的闹剧循环往复, 我们的外汇储备越来越多, 流通中的人民币也相应增加, 产品却因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而减少, 到头来我们得到的是什么呢?无疑是通胀, 其他国家也莫不如此。

为了直观看清全球性通货膨胀与不可兑换的美元本位国际货币体系是如此巧合地同步, 不妨以黄金和原油价格作为例证:从1944年7月到1971年年底的27年间, 黄金价格一直维持在美国政府承诺的35美元/盎司的固定价格水平, 直到1971年年底美国与西方各国达成的“史密森协议”, 才正式使美元兑换黄金的价格降低了8%, 从长久以来的35美元/盎司提高到了38美元/盎司, 此后就如脱缰的野马, 一路狂奔, 在2011年金价一度达到了180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价, 增长超过了50倍;再看看国际原油价格, 从1949到1970年年末, 中东原油均价始终维持在约为1.90美元/桶的水平, 在伊拉克战争前夕, 国际原油价格涨到了38美元/桶, 而战后的2003年竟暴升至接近150美元/桶的高位, 直到现在仍徘徊在100美元/桶左右, 若与其上下限相比, 在过去40多年里, 国际原油价格竟大幅飙升了50~80倍, 其他商品的价格变化也大同小异。

2.2 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危害

全球性通货膨胀严重扰乱了世界经济正常秩序, 导致了全球经济长期来的滞胀和泡沫化。根据麦迪逊的研究数据显示,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1953—1971) 全球实体经济平均年增长速度接近5%, 但在1973年以后, 迅速降到了3%。具体来说, 美国从年平均3.93%降至2.99%;日本从9.29%降至2.97%;德国从5.68%降至1.76%;英国从2.93%降至2%;拉美从5.33%降至3.02%;非洲从4.45%降至2.74%。与此同时, 全球虚拟经济规模却在急剧膨胀和泡沫化, 以美联储为首的西方主要央行创造的货币, 大部分进入了虚拟经济体系自我循环。债券及股票市值越来越大, 金融衍生品创新的链条越来越长, 产品关系错综复杂, 其规模已远远脱离实体经济。据统计, 全球金融资产与GDP之比在1980年为109%, 2010年达到了338%;美国更是远远高出全球同期平均值, 从1980年的158%增长到了2010年的420%, 其整个虚拟经济已严重泡沫化, 从信用泡沫 (债务泡沫) —产品泡沫—投机泡沫—资金泡沫—价格泡沫—市值泡沫, 一直到营销泡沫, 其间彼此交错相互支撑, 绘成了一簇冗长而又错综复杂的泡沫链条图 (杨松, 2011) , 华尔街也由此获得了“金融永动机”的“美名”。然而, 泡沫迟早是要破灭的, 由此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在过去40多年来频繁发生, 史无前例。世界银行2003年的统计结果显示, 1970—2000年, 全球93个国家共发生了117次金融危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1945—1971年, 全球总共只发生了38次金融危机, 且规模和影响程度都很小。

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而美国却可以轻易地转嫁危机, 由此造成全球性的贫富两极分化日益突出。根据美林全球财富管理及福布斯和胡润发布的各年度全球财富报告综合分析来看, 全球性的贫富分化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从世界范围来看,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与广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还在逐年拉大,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到世界20%的人口, 却占有世界近90%的财富。其二是从一国内部来看, 财富在进一步向少数人手中聚集,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共同的趋势, 即一国内不到5%的人口却拥有了全国70%以上的财富, 这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一系列程度不同的社会稳定隐患乃至社会危机 (杨松, 2012) , 中美两国也不例外。

3 遏制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对策

3.1 强化币缘政治外交, 全力推进双边及地区货币金融合作, 在国际贸易中尽量“去美元化”

所谓币缘政治, 是指国家或地区之间围绕世界货币权力进行博弈的行为关系。在资本之手控制全球的当今世界, 它远比因地理因素形成的地缘政治重要得多, 毫不夸张地说, 币缘政治已成为当前主要世界大国外交的核心内容。因此近期较为现实的对策是:以抵制美国不断“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契机, 金砖五国率先强化币缘政治外交, 大力开展双边及地区货币金融合作, 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尽可能“去美元化”, 以削弱、限制美元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最大程度地减缓全球性通货膨胀。其可行性措施便是绕开美元订立双边长期贸易、投资协定, 以货币互换形式大力开展国际贸易结算。如此, 俄罗斯、巴西、中东和南非等盛产能源、工业原料的国家, 就不必为获得进口所需的结算贷币再向美国出口大量石油、矿藏等宝贵资源, 而是直接向中国 (或印度) 出口, 就能从中印进口本国所需的大量机械、电子和轻工消费产品等, 这样既省事又避免了美元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同时, 中国也不必付出巨大的环境和资源代价去赚取廉价美元, 维持巨额的美元外汇储备, 被迫承受贬值及通货膨胀等诸多损失及其他代价。当然,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又是金砖成员国之一, 其本身也是现行货币体系的最大受害者, 更应责无旁贷地在其中起到核心带头作用。不仅如此, 我们还应当走得更远, 以便为下一步构建超主权国际货币体系, 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全球性通货膨胀担当起大国应尽的责任。当前, 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切实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 带头抛弃配合美国无偿占有别国资源的依附性全球化增长模式, 采取果断措施启动内需,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并以此作为强大依托, 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最终全面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从而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建立起以美元、人民币和欧元为主的多元本位国际货币体系。

3.2 努力构建超主权国际货币体系, 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性通货膨胀

以上第一步措施只是暂时缓解全球性通货膨胀不得已而采取的最为现实的迂回战术, 因为多元本位国际货币体系只是稀释了当前的美元霸权, 国际货币自身仍然缺乏一个“锚定”基准。按照马克思的世界货币理论, 理想的国际货币既不能是一国主权货币, 也不能是少数几国或地区的货币, 而必然是超越国家主权的单一货币, 这既能满足在世界范围内实行商品的统一价值尺度, 又避免了国家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国际货币 (比如现在的美元) 所带来的诸多弊端。可面对现实,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既得利益者, 绝不可能轻易放弃其在全球经济和金融货币领域里几十年来所享有的统治地位。因此, 要想重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性通货膨胀这一世界难题绝不可能一步到位, 必将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艰巨的历史课题, 世界各国还有极为漫长而艰辛的路要走。

当以上阶段性目标最终在全世界得以确立, 届时, 美元、人民币和欧元已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形成鼎足之势, 人民币再求进一步强身固体, 可借鉴历史上春秋战国或三国时期各路谋巨反复运用的合纵联横策略, 首先确保三足鼎立之势不至于向我方发生倾斜, 进而求得人民币的相对甚强或绝对优势地位, 逼迫美国和欧盟不得不坐下来和我们谈判, 达到“以斗争促和谈则和谈成”的效果, 并在合适的时机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敦促召开联合国大会, 最终重建国际货币体系, 形成公正合理的超主权国际货币。

摘要:全球性通货膨胀是过去40多年来以美元本位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对全球经济造成的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之一, 导致了全球经济长期来的滞胀和泡沫化, 并引发世界性的危机和贫富分化。通胀带来的浩劫迫使世界各国正积极寻求解决措施, 本文给出了近期较为现实可行的对策以及中长期对策。

关键词:全球性通货膨胀,成因,国际货币体系,对策

参考文献

[1]裘逸娟.政治经济学教程新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92-94.

[2]池元吉.世界经济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2-23.

[3]杨松:基于美国次贷危机视角反思金融衍生品创新的风险[J].改革与战略, 2011 (6) .

上一篇:图像跟踪算法下一篇:着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