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之义范文

2024-07-26

应有之义范文(精选11篇)

应有之义 第1篇

一、自我教育的涵义

(一) 自我

自我既是一个哲学概念, 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马克思认为“自我是作为认识和实践主体的个人。”自我是我之躯体、心理、知识、精神和社会角色的总和, 是体现着人的个性、主体性、自觉性和参与性的概念。

学术界关于教育主客体地位的争论尚未定论, 传统的教育理论是以一种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模式来解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 即把教育者作为主体, 把受教育者当作“塑造”的客体, 这样的教育是强制性的。而教育中的主体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 当一个人主张自我的时候, 就表明了他有鲜明的个性内容, 即人格方面。教育主体的人格特质最能在“自我”中得以充分展示, 因为“自我”包涵了教育主体的人格特质, 自我教育实现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二) 自我教育

对于什么是自我教育, 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界定。有学者把自我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或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 认为所谓自我教育, 就是一种自我修养。也有学者把自我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列。这种解释未能全面揭示自我教育的意义所在, 不能清楚反映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关系。

《中国教育辞典》给出的解释是, “自我教育有二义:一谓学生固应受教师之指导, 但一切教育终须自己努力;一谓个人离校之后, 当继续努力于自己之教育。前者根据于自动教育之说, 意谓教育乃经验之扩张、发展与支配, 换言之, 即经验之继续改造, 其事悉有主观的要素, 存乎其中而非完全被动者也。卢梭、杜威辈主之, 后者则谓个人在学校受教育之时期有一定限度, 欲期深造, 离校后仍须努力潜修。”这一界说, 突出强调了自我教育的主体自觉性, 也指明了自我教育不限于学校教育中。但容易造成一种误解, 把自我教育等同于继续教育。当然, 自我教育与终身教育密切相关。

简言之, 自我教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 集教育主体和对象于一身的教育过程, 它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自觉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 有意识地把自我作为教育的对象, 以提高和完善自我而进行的持续的活动。

二、自我教育在教育中的公正地位

(一) “二位一体”的教育观

教育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的统一体, 如下图:

教育者对求教者施教是他人的外部教育, 我们把它称作他人教育;求教育者主动对自己的教育则是自我的内部教育, 我们称作自我教育。良好的教育效果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是通过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共同活动实现的。这个图, 反映了“二位一体”的教育观, 教育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的统一体。这种教育理念, 既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内因与外因相互关系的原理, 又能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自我教育不单纯是教育的一种辅助途径和方法, 它有自己的独立功能。它集教育者和受教者的角色于一身, 最有利于调动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离开了自我教育, 教育也便失去了成功的可能。从一定意义上说, 一切教育都包含着自我教育的过程。

(二)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制高点和理想境界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理想境界。叶圣陶关于教育的至理名言———“教是为了不教”, 他认为, 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须是一个具备足够的自学能力的人, 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自我教育的人;否则, 算不得是个受过教育的人。教育的理想境界便是使学生达到一种主体性的“自决”、“自辨”、“自奋”、“自探”。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制高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自学将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 自我教育也将成为教育的主要途径”,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改变, 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

三、自我教育在教育中的价值意义

(一) 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在教育活动中, 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决定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目的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真正实现,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而所谓“内化”, 实际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一个学生只有当他把教育者提出的教育要求变成了自我要求, 并把它付诸实践, 教育目的在他身上才能真正实现。相反, 没有自我教育的所谓教育, 就会变成一种灌输, 实际是一种反教育。

(二) 自我教育是转化教与学矛盾的关键

在教育过程中, 教与学的矛盾是教育教学中的主要矛盾。自我教育是转化教与学这一矛盾的关键。自我教育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从本质上说, 自我教育就是人们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过程, 是人们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进行的过程;是由受他人教育转变到自己对自己进行教育, 是个体自我意识的一个飞跃。“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这一科学论述为自我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自我教育能减少社会教育因方法不当而带来的弊病, 能够激发内在动因;又由于自我教育是一个不断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 内在动因在自我教育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会得到不间断的激发, 促使个体不断进步。

(三) 自我教育是人在学习型社会最灵活的适应手段

自我教育也是学习化社会对每一个人提出的要求。“教育途径多样化, 进行自我教育的人所能获得的便利条件日益增加。今天, 这一切结合起来。推广了自学、自我教育的实践, 肯定了自学、自我教育的原则。除了少数例外, 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人的自发的发展。学生如何学习, 这不仅仅是另一个口号, 它是指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一个掌握了自我教育的方法、具备了自我教育的能力的人, 在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的教育环境中将会如鱼得水。

(四) 自我教育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教育的首要作用, 应该是使人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在于人的主观条件的可持续发展, 即人的不断进步。自我教育就是促进和保证个体的人的可持续发展。他人教育为人的发展提供能源, 而自我教育则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动力, 从而不断地获得能源的补充。此外, 作为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理念的终身教育在以一种生活方式进入人的生活, 影响和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它“确实是能够帮助一个人在其一生中不断学习和得到训练的结构和方法”;“通过多种自我教育的形式, 向每一个个人提供在最高、最真实程度上完成自我发展的目标和工具。”

四、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初探

如果说, 自我意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 自我实现是自我教育的目标, 那么自我教育的能力则是其直观表现, 是自我教育的核心。自我教育研究的重点是教师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一) 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1. 自主学习是基点。

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 基点是自主学习。教师不学习, 不研究, 只是沿用简单的操作模式, 是不可能有“自我”的。因此, 教师的自主学习是第一位。在自主学习实践中, 教师边学习边思考, 把书本上的理论与自己的实际感受加以比照, 把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2. 合作学习是要点。

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重要的是合作学习。单个人的智慧毕竟有限, 在信息社会里, 知识信息浩如烟 (上接第18页) 海, 不善于站在巨人或同伴的知识肩膀上发展的人, 是难以塑造高素质“自我”的, 因而要真正做到“大脑联网, 资源共享”。

3. 反思是关键。

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关键在于反思。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我, 才能不断调整自我, 提高自我, 超越自我。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 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通过这样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探索, 教师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不断发展。

(二) 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1. 经由阅读实现自我教育。

学生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心智, 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 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苏霍姆林斯基非常强调书籍对自我教育的榜样作用。他坚信“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年代里就爱上了书籍, 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 他在毕业以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毕业后很多青年精神空虚, 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缺少真正的阅读, 缺乏榜样的激励和真正的精神生活。

2.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关键。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能力的关键。“没有自学, 没有为了认识和自我认识而进行的紧张的智力和意志的努力, 那么教养、教学都不可能是教育性的”。良好的自学能力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根本保证, 因此,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成为实施自我教育的关键之所在。现在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加快, 而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 不管知识陈旧的周期如何缩短、社会发展多么迅速, 他都能够通过自学赶上时代的步伐, 都能在不断的自学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3. 写自我传记是有效的自我教育方法。

在接受他人教育的过程中, 同时要逐步学会自我教育。写自我传记是有效的自我教育的方法。人的发展从生到死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从认识自己开始, 然后打开与他人的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 教育首先是一个内心的旅程。学生通过写传记, 回顾自己的经历, 总结自己的经验, 重新发现自己, 分析自己, 思考自己的未来。而教师辅导学生写自传, 看学生的自传, 实际是一种重新认识学生, 反思自己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重要过程。

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的应有之义 第2篇

2011-10-10 15:11:26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340期)作者:袁崇法

城镇化的一路凯歌让人振奋鼓舞,但同时,其引发的“三农”问题也令人十分担忧。如何总揽城镇化与“三农”关系的全局,把握历史的发展趋势,针对国情统筹城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的道路,避免落实工作无从下手或者只治标不治本,必须首先在认识层面廓清一些最基本的理念。

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以人口为标志的城镇化率不足20%;而截至2010年全国城镇实际人口已经达到49.68%。也就是说,80年代以来城镇化的速度大约为年均推进1%。尽管世界各国的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都相对集中,一般都在30年左右的时间,但人口众多的中国城镇化的巨大成果,仍然让世人瞠目结舌。城镇化的一路凯歌让人振奋鼓舞,同时引发“三农”问题的此起彼伏也叫人十分担忧。耕地大量圈占直接威胁着粮食安全保障;农村大批年轻人外出使农业生产的劳动队伍后继无人,农村资金、人才外流、农业经营效益低下等使农业现代化缺乏足够的社会动力;以土地为核心的农民财产权益的被侵犯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城乡居民于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差别严重阻碍着城乡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只有总揽城镇化与“三农”关系的全局,把握历史的发展趋势,针对国情统筹城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的道路,才能避免落实工作无从下手或者只是治标不知治本。当然,这其中首先必须在认识层面廓清一些最基本的理念。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城乡转入现代化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城乡居民共同进入现代化社会

城镇化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是主观愿望,而是历史发展尤其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必然。在工业化前以及工业化的早期,城市和农村是相对分割的两个独自发展单元。工业发展方式的不断变革,使工业生产组织方式渗透到人类各个劳动生产和服务领域。农业也不例外,在不断引入机械、化肥等工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着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

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是不断深化并拓宽着社会的分工体系,通过分工将人类的劳动日益片面化,同时又将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各个区域紧紧联系在一起。劳动分工越细,社会联系越紧。无论是行业、领域还是区域,其独立性都在不断地减弱,而其联系性、依存度都在不断地增强;城乡之间无论经济联系还是社会联系,都不再有明确的界限,而是互相依存、交错在一起。由此形成的劳动和居住场所的空间格局,也在越来越模糊着城市和农村的边界。总之,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镇化的必然结果,是不由人意志转移的发展趋势,是现代生产方式决定的城乡无边界整体发展的客观要求。

与此同时,生产领域的工业化还渗透到社会的生活领域,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生活质量,都在随着工业化的要求和条件迅速变化。人们获得满足的方式与以往相比截然不同。取代过去以农村为代表的以我为主、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是高度依赖社会服务的现代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能够得到社会的各种服务越多,生活质量就越高,幸福感就越强。而社会服务越多,意味着对他人的依赖也越来越多,意味着人口越来越需要集聚在一起,意味着过于分散、联系不便的农村居住状态就会越来越丧失吸引力。这就是农村人口尤其年轻人大量外出的根本原因。目前全国每年有1.5~1.7亿农民工常年进城打工,这支庞大的队伍通过约30年的更新换代,几乎涉及农村每一个家庭,他们不仅仅从城镇就业中增加了收入,更重要的是不断地将城市为代表的现代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传递到农村。他们希望进城,是因为城市处处体现着进步,能够实现他们的梦想,满足他们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他们离开农村,是因为在农村无法挣脱传统的生存方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没有追梦的机会。农村的新生代不仅在塑造紧跟社会步伐的人生,而且在影响着他们的前辈,从根子上动摇着以往城乡关系和传统农村生活方式的基础。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是因为我国当前存在着城乡差别。收入差别等只是具体表象,根本性的差别是农业生产还没有完全纳入到以工业为核心的现代化生产分工体系,是广大的农村居民还没有完全进入到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形成的现代文明还没有融入农村。城镇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只是城镇化、社会进步的有形载体,甚至城乡人口的比例,也不能是衡量城镇化的根本标准。城镇化的真正内涵,应是全社会的生产领域是否构成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全社会的人口是否全部进入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城镇发展只要限于一部分人受惠,即便这部分人比例为大多数,城镇化也不能说是健康的、成功的。

因此,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的规律和必然要求,是一项长期战略和社会变革,它要求政府顺应历史潮流,将引导、支持农业的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转向现代化、使农村和城市社会融为一体,作为推进城镇化的核心内容。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发展机制而不应该仅仅限于分配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需要政府落实相关的发展措施,更需要构建城乡统一的发展机制。以往的城乡二元发展结构,是以工业尚不发达和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已进入中期阶段;经济发展体制已逐步由行政计划逐步转向市场调节。市场机制正在按照自身的规律渗透着资源配置的各个领域,不断打破着分割城乡市场的壁垒。可以说,二元发展结构的基础,事实上已经开始瓦解了。然而,由惯性沿习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造就的利益结构仍然顽固存在,相应的二元管理体制和理念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场。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长效发展机制,就是要彻底清除陈旧的二元管理理念和继续维护城乡发展不平等的体制障碍。实现城乡产品市场一体化,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城乡公共资源分配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我国的主要农产品至今也没有完全实行市场定价制。国家核定的粮食等主产品的劳动成本远低于市场,土地消耗成本在产品中没有任何反映。按照市场规律,稀缺产品大多以成本定价,比如能源、新产品等,但我国的农产品价格中根本不反映土地的稀缺性,市场传递给农民的是农产品的廉价信号,越是粮食等主要产品越是如此,这样既导致农业投资效益的低下,又造成农产品消费的大量浪费。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引入市场机制,造成城镇土地全面商品化、资本化,由此使得周边土地级差地租甚至绝对地租的土地价值观念迅速形成,在事实上又造成了农村土地的商品化和资本化。但目前城乡土地属于两个绝然分割的要素市场,由行政法规严格看守。城镇土地属于国家,却可以将使用权作为商品通过市场买卖;农村土地无论所有权还是使用权按宪法规定都属于农民,却否认商品属性,不允许农民按照市场规则处理,只能允许在集体内部转让;而城乡之间土地要素的流动,绝对不允许有任何市场交易行为。

劳动力流动在城乡之间已经被允许,是因为农民进城能够为城镇创造财富;人口流动、农民进城定居受到阻挡,是因为将影响到城里人口的福利分配。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再分配体制还没有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转型。大批农民工为城镇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却没有能够与城镇居民一视同仁地分享发展的成果。阻止农民工分享应该属于他们的社会保障,不管理由有多充分,维护的是“二元结构”城市对农村的剥夺,维护的是社会的不公正。特别是新生代的农村户籍人口,他(她)们大部分从小脱离农业甚至农村,有的跟着打工的父母在城镇环境中长大,更多的是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和社会渠道不断积累着对城市的了解。可以说,他(她)还没有进入社会,就已经把自己的未来同城市联系在一起。有调查发现,新生代的农村户籍青年,对社会公平的诉求,更为注重人格与地位的平等,每个人发展机会的平等,他(她)们把在城市发展机会的平等甚至看得远比拥有农村承包地的权利要重要得多。现代城镇是区域发展中心,首先是各种生产活动的中心,需要依托尽可能大的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其次才是消费中心、福利中心。生产型城镇建立于开放系统,消费型城镇则需要城墙封闭,这是现代城镇与以往城堡的根本区别,也是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体制面临的基本矛盾。遵循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不仅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的必然,也是城镇发展的需要。沿习这一发展轨迹,城镇将不会是原来意义的城镇,农村也不再是原来意义的农村,城镇将不断被赋予新的发展内涵,而农村将不会再是与城镇相提并论的发展单元。

“以工补农”、“以城补乡”、“少取多予”等政策都属于政府的再分配机制,存在的前提是城镇、农村依然是两个独自发展并具有独自利益的经济社会单元,政策本身依然认可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不平等,但在当前城乡二元利益结构尚未破除的阶段,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

发展的辅助手段,具有积极意义。从根子上破除二元结构,形成全新的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必须全方位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市场机制。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形式,要靠实践探索、靠群众创造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各种可流动性的发展要素都在迅速向城镇集聚,相应地各种就业和创业的机会也在城镇集聚产生,农村劳动力及人口的进城、迁徙,正面临空前的历史机遇。应当及时抓住机遇清除障碍、理顺体制,在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加快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新体制的建立。

国家层面应当明确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要求各地首先做到城乡建设、人口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生态等统一规划,统一部署落实。中央政府应重点运用再分配手段,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领域缩小城乡居民的生活待遇差别;通过直接与间接收入补贴,弥补政府干预或市场缺失造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要鼓励、支持地方政府积极地、多方面多角度地,首先在一定区域探索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发展机制,特别是探索形成城乡统一的土地和房产交易体系、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一的人口管理体系等制度。鼓励通过试点先行突破;宽容试点中的失误和反复;指导总结试点的成败得失;允许推广试点的成功经验。借鉴试点的经验适时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机制的建立。

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说到底是属于城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存的基本社会环境,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积极筹划、规划和指导,但最终要靠群众自己去摸索、去创造。不能随意地将城乡居民按照市场规律追逐经济利益视为盲目、无序,动则强行规范甚至暴力驱赶。必须尊重群众的意愿,无论中央还是各级地方政府,对城乡居民的创业和各种解决生计、渴望社会公平的诉求,都只能是引领、引导,积极帮助实现,绝不能颐使气指,大包大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群众。我们一直习惯于从人口比例、收入水平、公共设施配备水平等统计指标衡量城镇化的程度和质量,但发展实践表明,群众越来越注重的是发展过程中对待每个人的尊重程度和发展机会的公平,这恰恰是社会进步和成熟的表现。应当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真正依靠全体城乡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城乡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尊重群众实践、鼓励实践创新,必须首先从法律制度上明确什么是城乡居民拥有的权益,法律和政府规章如何保护群众应有的权力和权益。目前要加快城乡居民财产确权登记颁证进度,特别是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村庄集体建设用地的确权颁证,在法律上保障城乡居民的财产权益尤其农民的土地用益物权,在法律上允许和保障城乡居民的财产交换、处置权和自由迁徙权等。

城乡一体化的评价指标,要区别制度性差别和社会性差别

城乡产品的定价权利、发展要素的使用处置权利、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成果的分享权利等差别,是发展阶段的产物,来自我国特定时期形成的二元体制。而来自城乡人群个体或群体素质的差别,无论社会制度如何,社会如何进步,都将存在。前类差别反映的是城乡不同人群发展机会的不平等,靠市场机制通过发展要素无障碍流动与组合体制才能消除,后类差别反映的是人类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能力差别,靠再分配机制通过社会福利和共济体制来弥补。两者在当前的发展与改革的要求和政策部署中纠结在一起,很容易混淆,需要在评价指标上加以区别,否则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创建中,就会失去方向和评价标准。

如何使已经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尽快进城安居,已经成为当前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按照原来的农转非办法,地方政府根本无法承受;宣布取消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丝毫不会改变城乡居民在各个领域存在的任何现实差别。如果仅以每年安置多少农民工在城镇定居作为指标,各地完全可以通过财政收入的增量解决,不需要触动原来的城乡二元体制,考核反映的,只能是城镇人口扩张的规模,并不能证明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的任何进展。

生涯教育:中国教育应有之义 第3篇

中国的许多孩子从小便有了“科学家”“工程师”的梦想,但当他们长大那一天,他们的梦想多半还是梦想,因为在十几年的受教育过程中,几乎没有人再问及他的梦想,以致自己长大后都难以记起。

而国外的孩子却少有“科学家”的梦想,他们可能愿意当一名“火车司机”“牙科医生”,甚至是“农场工人”,他们梦想的种子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逐渐明晰、修正,最终许多人能够如愿以偿。

这样一个关于梦想的对比,并无丝毫苛责中国孩子之意,也无意探讨学生应该树立怎么样的梦想,笔者所关注的是我们的教育对学生的梦想是否有了现实的关照。

毕业了,不知想要做什么?

临近大学毕业,北京某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小张和同学频繁地穿梭于各种招聘会。在应聘过程中,她时常被用人单位问及个人的职业规划。刚开始,她觉得有点懵,只能用一些不疼不痒的话应付对方的问询。到后来,被问及的次数越来越多,她便绞尽脑汁为自己设计了一个“规划”,为此,她还从网上搜索了一些“模板”,力求让自己的答案尽善尽美。

有了预先设计,在应聘过程中也就心里有了底,再遇到类似问题也多半能够沉着应对。然而,小张疑惑为何自己在学校时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她也怀疑这样一个应急的规划在她踏入工作岗位时是否能够兑现。

实际上,和小张一样,今天的许多大学毕业生都面临着类似状况。据《南方教育时报》调查,逾九成大学生无明确职业规划。而据2012年年底南京高校的一份调查显示,近六成大学生无职业规划。其中,“不知道什么是职业规划”的大学生占30.1%,而选择“做过系统的职业规划”的只占9.1%。

这种“茫然”,直接表现在求职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职业取向,“毕业了,却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往往是许多毕业生的求职状态。他们在职场上往往“看菜下单”,到招聘会或者网络上海量搜寻职位。如果遇到中意的岗位,就拿相应的岗位要求度量自身的条件,符合了,就去应聘,否则就继续寻找。

显然,这样的求职路径下,招聘方是规则的制定者,而应聘的毕业生们则多被动地按照用人单位的条件,进行自我审视。在审视自我的过程中,毕业生们还是处于被动的位置。固然一部分学生凭借好的学校、专业找到了所谓的“好工作”,但并不能确定是他们喜欢的工作。

这种“茫然”实际上出现的更早,那就是大学报考时。据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克思近几年对大学新生适应情况的调查显示,迈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后,许多学生出现了很大“落差”。2009年,在对2759名大学新生调查中,35%的本科新生对自己的学校不满意,专业方面,表示对自己的专业满意的大一新生仅有4%。如此,每年开学季许多刚进校门的学生就会想着法子“换专业”。

目前高校对换专业有严格的限制,多数想换专业的学生往往愿望成空,只能为当初的盲目选择买单。当他们走出校门获得重新选择机会的时候,就业中的专业“不对口”也就成为常见现象。学什么,不一定非要做什么,但如果专业不对口,对许多学生而言,所学专业知识便失去了用武之地,在新的专业领域,需要重新学习,无疑增加了其职业发展难度。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坦言:专业不完全对口,又不完全了解岗位对工作人员的标准要求,结果容易导致毕业生初次就业时跳槽频频,往往造成单位个人“两败俱伤”。对于学校乃至国家而言,科学合理的专业布局也失去了可参照的“准星”,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补课”还来得及吗?

职业规划的缺失,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对此,有专家指出,长期职业规划辅导缺失是其根本原因,教育部门应提高职业规划课程辅导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就业意识。

据有关资料:国内高校中最早正式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是1984年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大学,随后在一些高校也有零星开设,但没有形成气候。

局面的改变在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大学生就业难。在中央政府主导下,2007年,教育部下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提出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

尽管从2008年开始职业生涯课便被纳入大学教学计划,但显然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一点从大学毕业生职场中的“茫然”状态可见一斑。

而从笔者调查情况看,毕业生们也普遍不认可课程效果,表示提不起兴趣。就如同媒体报道的那样,当被问及学校就业辅导课的效果时,不少大学生表示,自己已经不记得就业规划课所讲的内容了,唯一记得的,是当初“不来上课就不给学分”的警告。

而毕业生的不满意背后也透着高校的无奈。在大学广泛开设一门课程远没有一纸通知那般简单,这其中,专业教师缺乏恰是高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最大障碍。

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介绍:目前我国高校极其缺乏专业的职业指导师,任职者多数是由学校行政人员轮岗和刚毕业的学生组成。他们大多数未经培训就上岗,不能对毕业生进行规范的职业能力培训和专业系统的职业指导,指导工作主要局限在签协议、行政审核、公布就业信息、联系就业指导讲座等行政性活动方面。

而从全社会情况看,职业指导人才缺口更大。200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的只有1万人左右,高级职业指导师不足500人,职业指导人员与就业人员比例是1:15万以上。相比之下,美国2002年有17.5万名职业指导师,与劳动力市场就业人员的比例为1:500人左右。在职业规划方面,教育只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大学才开始做职业规划,其实已经晚了。”深圳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副主任殷涛坦言。由于缺乏连贯的职业规划指导,大学的职业规划课程感觉更像是一种“补课”,学生的自我认知,其实在初、高中就应完成,比如高中的文理分班,实际上是需要面向就业的。

一种“终身教育”形式

生涯教育国外开展得比中国要早许多,实施效果也比较好。对比国外情况,中国学校生涯教育零零散散、不成系统不说,而且普遍放到了高中后,无论从课程规划还是时间节点。原因种种,理念的偏差或许是最根本的。

在国外,生涯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始终,而国内的生涯教育很大程度上被当成了“就业教育”,目前仅限于大学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状况不佳,纵然大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这种认识的偏差或许更值得深思。这一点,从中外对比中一目了然。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王韶清对美国职业生涯教育有比较全面的研究。据他介绍,美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始于20世纪初,起步早且发展较快。在“终身教育论理”影响下,1974年,教育总署专门设置生涯教育署以指导生涯教育的贯彻落实。在政府主导、法律保障、资金支持、舆论宣传和专家指导下,职业生涯教育在美国得到广泛推广。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进入了知识经济社会,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复杂的分化。顺应形势,1994年,美国颁布了《学校到工作机会法》,目的是为所有学生提供职业准备,包括从幼儿园到社区学院或大学的学生,使他们能够适应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和全球化浪潮。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职业生涯教育侧重于学生的个体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让学生能够理性选择自己的专业。与之相比,中国职业生涯教育讲究“短、平、快”,实用性特点明显,重在指导学生求职和创业。将职业生涯教育等同于“找工作”的这种“工具性”的做法,也反映在了近年来高校的生涯教育中。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朴哲认为,虽然我国职业生涯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事实上,由于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等的影响,目前我国的职业生涯在基础教育阶段一直都没有开展起来。因此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教育。

“职业指导不只是就业指导,而是应伴随人的整个职业生涯历程,具有更深层次的教育引导功能。”对于职业生涯教育,吴江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理念的不同也就导致教育方式的不同。虽然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例如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课程计划中,明确规定初中阶段“开设短期的职业指导课。”可以为准备就业的学生提供职业预备教育或劳动技艺教育。然而,没有专业的师资、更没有完整的规划,结果是有限的课程也被应试课程挤压殆尽,这样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今天,生涯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几乎空白。这不仅使得中小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意识,更谈不上职业规划。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董珉等人对武汉6所中小学做过一项调查表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很少接触到有利于将来从事某种职业的相关内容。在对“你在学习中是否接触到有利于将来从事某种职业的相关内容”的回答中,有57.5%的高中生认为没有接触到,42.5%的高中生认为学习中接触到了。然而,即使这42.5%的学生在列举学习中所接触到的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内容时,他们大多填写的是英语、计算机、美术、音乐等基础课程。

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对职业构成的偏见。在对“你最了解的社会职业有哪些”一项的调查中,90%以上的学生的回答是教师、医生、律师、工程师、公务员、电视节目主持人等社会影响力较高、收入稳定或高收入的职业,而生产一线工人、农民、技师、农艺师却排斥在学生的视野之外。在对高中生的调查中,有39.9%的学生认为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其中普遍认为律师、医生、“金领”、“白领”、老板、教师等等是高等职业,而工人、农民工、清洁工等是低等职业。

促使学生做出这些选择的往往是电视、网络这些大众媒体。从学校教育中,他们较少得到相关的教育。

生涯教育如何推进?

“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不应视其为一个阶段性的任务 而应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各个阶段。因此,我国要建立一个从学前教育至成人一生全教育过程的有计划的、连续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朴哲认为。

但笔者认为,从现实角度看,目前做好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是比较可行的,借助大学阶段的人力资源和科研力量,为生涯教育提供必要的人才准备和资源支持。在此基础上,“倒推”职业生涯教育回到终身教育的轨道。

今天,大学生就业已然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积极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势在必行,但需提升课程效果,让大学生乐于接受、得到实惠。“学校的职业指导队伍急需建立,现有职业指导人员急需提升专业水平。”在吴江看来,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关键所在。

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存在许多不足,但也应该看到随着经验的积累,大学在这方面也有着可喜的进步。比如,在教学方式上,更加注重与社会的联系,一些大学会邀请一些社会人士走进大学课堂,给课堂注入了活力,这也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回应。“相比于坐在教室里上课,我认为与在职的校友交流更能让我了解职业规划。”一位中山大学毕业生坦言。虽然他对于就业辅导课程的内容已经忘记了,但在大学期间两次与校友的交流,却让他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据《南方教育时报》报道:自2004年起,中山大学每年定期举办“寻访中山大学校友的足迹”活动,校方希望通过这一活动,为在校生提供了解母校历史的机会和更为生动的职业规划指导。作为开设职业生涯课程最早的深圳大学,也正在通过校友交流会、职业规划大赛和走访企业等新形式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职业规划。

殷涛指出,要提高职业规划课程效率,仅有形式创新还不够。一方面,校方需要提高职业辅导课程的覆盖面。另一方面,校方也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就业意识,让学生带着了解行业和职场的眼光去参与职业规划课程和活动。

从国外经验看,需要将生涯教育扩展到整个教育阶段、甚至像日本等国家那样通过立法等形式推进实施。如此,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符合生涯教育自身的规律。正如殷涛所言:“首先是要从小建立孩子的自我认知,让其发现自身的特长和兴趣,其次才是职场认知和发展规划。”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社科系冯国锋认为:当务之急实施生涯教育的应该是中等教育,“不能像现在由于中学阶段生涯教育的缺失把生涯教育的压力转嫁到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在中学阶段明确了自己的生涯规划之后才会避免高考填报志愿时盲从和盲动,避免进入大学后调换专业与因缺乏明确目标所造成的无所事事,避免大学毕业后的无所适从与频繁跳槽等现象。

显然,本着“治本”的原则,生涯教育还应从“娃娃”抓起。笔者认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招生制度改革的有效推进。现有教育评价机制,尤其是高考招生制度下,学生、家长的心思都放在考大学上,职业生涯规划尚在视野之外。在这种情况下,职业生涯教育扩展到高中前教育是否可行?这一点还是存在可能的。

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在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无论是《教育规划纲要》还是《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都明确了对高中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对其未来的职业与人生有较为科学的初步规划,是高中学生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从实际看,高中生对生涯教育还是十分“渴求”的。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前些年进行的一项针对高三学生的调研显示:过半的高中学生对大学专业并不了解。当被问及“你们学校是否有一些关于职业教育的内容时,约三分之二的学生回答“几乎没有”,而多数学生却“非常想了解”相关的知识。正如大学生说的那样:“如果在中学阶段就接触到这样的课,我们就可能避免盲从。”

何况,还有一个现实摆在那,那就是高中后教育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分流”,一部分人考上了大学,而另一部分人则选择了就业。以全国每年近千万的高中毕业生计,这一群体的规模是巨大的。显然,到了大学再开展生涯素养教育,将提早迈入职业生涯的学生排除在外,有失公平。

成年后的选择,往往源于儿时的梦想。这其中,学校生涯教育是能够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途径。

生命在场:文本解读的应有之义 第4篇

一、生命意识在场

生命意识是指对生命的存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与死的关系、生命与自然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它表现为对生命存在的思考,对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的关注,对死亡的观照,对生命痛苦的体认以及解脱之道的探索,等等。

1.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问题是古今中外哲人关注的一个重大命题。中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文本都蕴含着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探究。如《报任安书》,文章集中体现了司马迁的生命价值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赞赏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无限价值的人,认为他们的生命“重于泰山”;司马迁鄙视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人,认为他们的生命“轻于鸿毛”。造成人的生命价值迥然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用之所趋异也”———是不同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进一步解读文本,我们对司马迁的生命价值观又会有更深的认识:生固然不易,死则更难面对和抉择。不论是生是死,关键看是否有价值。生命的意义应在于能实现人生的理想,体现自身的价值。

又如勃兰兑斯的《人生》,文章名为《人生》,写的却是人生旅途中的几种不同情况,以及不同领域中的人劳动和奋斗的几个场景。作者这样构思的意图是什么?深入探究能够发现,写劳动和奋斗的场景是形象说明人生就是劳动和奋斗,只有劳动和奋斗才能创造生命的价值。所写之人属于不同的领域,是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人生道路的选择应因人而异。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解读,人生道路无所谓优劣,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生命主体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道路就是最好的道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中所蕴含的生命意义,联系现实人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2. 怎样面对死亡。

大自然并不因为生命宝贵,便让生命永垂不朽。它在创造生命的同时,也创造了死亡。因此,超越死亡,便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法国哲学家蒙田在《热爱生命》中提出了“生之本质在于死”的著名论断。在蒙田看来,死亡是生命题中应有之义,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缺少了死亡,生命也就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如果一个人只关注生,那他绝对不能很好地生;只有当他参悟了死,能从死的视角考察生时,他才真正地理解了生命的要义,才能更好地生。因为懂得死,我们更珍惜生;因为懂得死,我们才能够在短暂人生中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并在死神到来之时安然地离开人世。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探讨了生与死的不同,对庄子哲学的生死学说提出了质疑和否定:“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在王羲之看来,混淆生死的界限是荒诞不经的,企图长生不老的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生就是生,死就是死;超越生命困境的一切努力都是幼稚可笑的。这种生命意识的体验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生和死,启示我们要直面死亡。

3. 生命是有限和无限、短暂和永恒的统一。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从变的角度看,在茫茫宇宙中,天地只不过是瞬间而已,又遑论人的生命?然而,“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不变的角度看,生命代代相传,绵延不绝,岂不是和宇宙万物一样无穷无尽?这是《赤壁赋》对生命的哲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形象地阐释了“人生代代无穷已”的生命哲理和“江月年年只相似”的自然规律。与大自然相比,与浩瀚的宇宙相比,个体的生命何其短暂!何其有限!但存在过便已经成为宇宙生命中不可替代的唯一和永恒。人类生命会世世代代繁衍下去,所以生命存在又是“无穷已”的。虽然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每一个生命存在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滴水而已,但只要人类历史长河不干涸,这一滴水就不会消失。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生命有限和无限,短暂和永恒的关系,能够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生命,正确地理解人生。

二、生命关怀在场

生命关怀是文学艺术的一个重要主题,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本都蕴含着这一主题。鲁迅先生从生命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考察,洞见了中国传统文化“吃人”的一面,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最缺少的就是生命的关怀。《阿Q正传》《故乡》《社戏》、《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作品都寄托了他对生命的深度关怀。《祝福》中的祥林嫂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人间缺少温暖,缺少爱,缺少生命的关怀。从《祝福》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几千年来所沉淀的封建思想文化对生命、尤其是对女性生命的漠视和践踏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一个柔弱的女人,怎能承受得住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大封建绳索的束缚绞杀?

如果说《祝福》反映的是生命与文化的冲突,祥林嫂是生命与文化冲突的牺牲品;那么,《装在套子里的人》反映的则是生命与时代的冲突,别里科夫是生命与时代冲突的殉葬品。这篇小说表现了契诃夫对十九世纪末俄罗斯人民生命状态的深切关注,对俄罗斯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当时的俄罗斯就像一座巨大的监狱,沙皇政府施行恐怖政策以维护其专制统治,俄罗斯人民生活在极其恐怖的环境中。整个社会流淌着沉闷、绝望的情绪,绝大多数人都处在诚惶诚恐、浑浑噩噩、麻木不仁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里。别里科夫就是这个特殊时代的产物。小说结尾大声疾呼:“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实际上,这篇小说所反映的不只是19世纪末俄罗斯民族特有的社会问题和时代矛盾,所体现的也不仅仅是对那个特定时代俄罗斯人民生命状态的关切,作者是借此探讨人类所共同面对的生存困境这个超越时代的世界性问题,表达对人类生命状态的关注和思考———环境使生命异化。在外部世界各种各样压力的挤压下,人们不知不觉失去自我,丧失思维和判断能力,成为行尸走肉乃至僵尸,甚至异化为卡夫卡《变形记》中的甲虫。《装在套子里的人》表现的就是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而“套中人”就是困境人生的艺术概括。困境中的生命如何突围应该是这篇小说给予我们的思考。

生命是以人类生命为核心的一切生命存在的总和,生命关怀不只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怀,还应包括对异类生命的关怀,生命关怀应该是对所有生命存在的关怀。巴金的《小狗包弟》,陆蠡的《囚绿记》、王鼎钧的《那树》等文本都表达了关怀异类生命的主题。

指导学生体验文本中作家对生命的关注,感受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能够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思想情感。

三、生命姿态在场

无论什么类型的文本都灌注着作家对生命的体验,都展示着某种生命的姿态。或张扬个性,追求生命的舒展和自由;或执着坚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或超然物外,豁达洒脱,“一蓑烟雨任平生”……

1. 生命的张扬。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人的生命的张扬和发展,在于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被充分激发。对个性的压抑不利于人的发展,更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不幸的是,中国在两千多年的自我封闭发展中形成一套束缚人性健康发展的封建伦理思想体系。在封建伦理思想所规定的范围之内,人才能被承认。一旦越出了封建伦理纲常的范围,人性就会受到摧残和扼杀。而被承认的所谓“人”却丧失了人格的独立、生命的尊严和创造性品格。不过,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追求身心自由、生命尊严,张扬生命个性的仁人志士。

例如庄子,他在《逍遥游》中描写了一个具有神奇力量的大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唯其具有如此神力,鲲鹏才能够冲决任何束缚,遨游于天地之间。庄子追求的是大鹏那样“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绝对自由。哪些人才能达到这样的自由境界呢?———“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理想中的“至人”、“神人”和“圣人”,挣脱了人世间一切功名利禄的羁绊,甚至连自己的血肉之躯也都是多余的。而他们的精神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无所不至,达到了绝对自由的境界。在现实世界,庄子的理想实现不了,他渴盼自由的心灵只能像大鹏一样在幻想的天国里飞翔。鲲鹏这一形象寄托着人类渴望精神解放、生命张扬的愿景。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用“羁鸟”“池鱼”形容在官场身心受到压抑和束缚的痛苦处境。诗人渴望早日挣脱“尘网”的束缚,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呼吸新鲜空气,放飞自由的心灵。李白一生更是追求精神的解放、人格的独立和个性的张扬。《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将进酒》完美体现了李白的这种人生价值取向和追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他呼唤自由、放飞心灵的呐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他高度自信、张扬个性的宣言。李白的许多诗中虽然也有失意的忧伤和落魄的寂寞,但更多的却是青春的激荡和生命的飞扬。

2. 生命的执着。

生命中有顺境,亦有逆境。身处逆境,是臣服于命运的摆布,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还是做命运的主人,不忘初心,坚守信念,执着前行?许多课文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离骚》是一首坚忍之歌,执着之歌。“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执着于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忠君爱国,矢志不移,将个人的荣辱乃至生死置之度外。“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在屈原看来,只要能够保持自己清白和正直的节操,能得到古代圣贤的厚爱,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他立下誓言:“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即使被肢解也不能改变人生选择,难道遭遇挫折就可以动摇自己的理想信念吗?全诗结束,在“美政”理想彻底破灭的情况下,屈原仰天长啸,发出撕心裂肺般的叹息:“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在他心中,理想与生命早已融为一体,理想之火熄灭,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这是何等的执著!《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以非凡的毅力与大自然抗争,承受着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不断挑战生命的极限,展示了人类生命的巨大潜力。《囚绿记》中的常春藤永远心向光明、永远向着阳光生长,不屈从强加给它的任何压力,被作者深情地称赞为“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3. 生命的超越。

生命的超越给予人的生命以终极关怀。身处现实困境中的人只有从精神领域进行生命突围,用精神来抚慰灵魂,才能走出人生的困境,实现生命的超越。庄子在《逍遥游》中概括了生命超越的境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范仲淹则用这样两句话来表达对生命超越的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归去来兮辞》传达陶渊明对生命的超越。陶渊明看到,生命的盛衰无常、人生的得失进退,都不过是浮云,何不趁此良辰美景去登高“舒啸”,去临水“赋诗”?只有让生命融入自然,才能获得心灵的解放、精神的自由。从身心分裂的痛苦到“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解脱,陶渊明完成了生命的超越。在《定风波》中,由于透彻领悟了人生底蕴,苏轼看到了人生的可能与限度,不为世间的纷扰左右,对任何事都泰然处之,“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一种超越生命的大彻大悟。

四、生命体验在场

语文教学有三种境界:知识在场、技能在场和生命体验在场。生命体验在场,以完善和发展生命为目的,以学生参与教学为基础,实施教学过程。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特的生命体验。然而,考察当前的语文教学却发现,许多教师偏重知识在场和技能在场,忽视了以提升学生生命境界为最终目的的生命体验在场。生命体验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没有生命的体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

1. 体验悲壮与崇高。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本通过悲剧形象和故事情节,展示出生命的悲壮、崇高与伟大。它们在引起人们悲痛、震撼和崇敬的同时,给人以启迪和深思,智慧和勇气,激励和鞭策。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些悲剧性文本中汲取有益的养料,去滋润自己的精神世界,凝泪水为勇气,化悲痛为力量,铸就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坚毅刚强、维护正义、超越平庸的生命之魂,从而强化生命意识,升华生命价值。

《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奉命于危难之际,壮怀激烈,只身闯入虎穴行刺秦王。在秦廷,荆轲“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睥睨秦王及其群臣。其英雄虎胆,照亮史册。虽然最终行刺失败,荆轲命丧秦廷,但其义、其勇、其壮,化成一股浩然之气,弥漫于历史的天空,千百年来,撞击着人们的心弦。《孔雀东南飞》是一首美丽而悲壮,崇高而伟大的爱情颂歌。刘兰芝在梦想破灭后,义无反顾地“举身赴清池”,用生命维护了爱情的尊严和人格的独立。善良柔弱的窦娥面对强大的黑暗势力,没有丝毫的畏惧和妥协。她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化作一道耀眼的光芒,划破黑暗重重的夜空。动物世界,也并不比人类社会逊色。《斑羚飞渡》中,斑羚飞渡的悲壮场景,斑羚在危难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献身精神,崇高而伟大,令天地动容。

2. 体验孤独与忧伤。

从屈原、司马迁、阮籍、陶渊明、李白、杜甫,直到鲁迅,这些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无一不是孤独者和苦闷者。这些人胸怀安天下济苍生的抱负,又都有深重的忧伤和悲哀,他们决不随波逐流,为诗为文为人睥睨古今,卓尔不群。孤独、苦闷和忧伤的生命体验,铸就了他们高尚的人格,赐予他们一双慧眼,赋予他们作品深广的社会人生内容,使他们成为民族的良心,社会、人生的洞察者和历史的见证人。读这类作家的作品就是读社会、读历史、读人生。如杜甫的《登高》《登岳阳楼》《旅夜书怀》,将个人的孤独、寂寞和忧伤与动荡的社会现实、苍茫的宇宙时空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生命、对社会现实、对天下苍生的深重的忧患意识。又如李煜的《虞美人》,以国破家亡之悲体验、省察人生。把个体的生命放在宏大时空中,由个人的不幸和悲伤推而广之,探究悲剧的普遍意义。词人洞察了生命的无常,进行了严厉的自省,最终超越个人的伤痛,以一己之哀包容天下人的悲哀,用自己的痛苦去照亮无数孤独的灵魂。

3. 体验自省与忏悔。

人类需要自省与忏悔。自省与忏悔不是逃避,而是担当;不是死亡,而是再生。有了自省与忏悔,人才能成熟起来。《氓》中的女主人公私订终身,“以我贿迁”,以为找到了真爱。可最终爱情破裂,婚姻崩溃,遭遇被弃的命运。她没有陷入哀怨和悲叹不能自拔,而是直面惨淡的人生“静言思之”。“反是不思,亦以焉哉!”她冷静自省后华丽转身,走出了婚姻崩溃所带来的生存困境。是自省给了她关于爱情、婚姻和生命的全新认识,帮助她战胜不幸,成为勇者和强者。忏悔是巴金的精神苦旅,是巴金对自己灵魂的拯救。《小狗包弟》是巴金的忏悔录,是巴金对自己灵魂的拷问。巴金自己称这种拷问是“心灵上的还债”。忏悔使巴金走出精神的炼狱,成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陆蠡的《囚绿记》,用极朴素的文字,真实地叙述了他囚绿之后心灵受到的折磨以及由此产生的自责、忏悔。可以说忏悔是陆蠡人格的净化剂,是忏悔让他走出自私的泥淖,走向人格的成熟。

上面列举了阅读教学中的几种主要生命体验。另外,像《陈情表》《项脊轩志》《祭十二郎文》等文本中所表现的各种真情,《边城》《与妻书》《大堰河———我的保姆》等文本中所蕴含的各种真爱,《苏武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烛之武退秦师》等文本中所体现的国家和民族大义……都需要引导学生认真体验。品读文本,体验生命中的各种真情、真爱和人生要义,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当然,像《范进中举》《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等文本中所表现的各种假丑恶情感也有体验的必要。学生通过体验假丑恶,能够丰富自己的情感认知,全面理解和认识社会、人生,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总之,语文教学需要生命之光的照耀,文本解读要有生命在场和生命高度。教师要通过文本解读,帮助学生开启生命心智之门,拓展生命纵深空间,探索生命成长道路,充实生命的意义世界。一言以蔽之,文本解读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生命境界,把学生塑造成具有生命高度的大写的“人”。

参考文献

[1]胡山林.文学与人生[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169.

[2]黄健.文学与人生八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35.

[3]孙绍振.谈文学文本解读[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4(1).

应有之义 第5篇

中央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既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正确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指导。近期,本报记者专访了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研究专家钱海皓中将,请他就如何贯彻中央提出的战略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促进并保证和谐社会建设问题谈了看法。记者:在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为什么要更加强调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钱海皓:我记得,~年5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有巩固的国防作保障。”他特别强调:“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充分利用国家教育、科技、人才等资源,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年7月25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主题就是“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强调指出:“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必须从确保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安全环境和确保国家主权和和领土完整的战略高度,全面贯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推进国防建设,促进和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胜利实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之所以反复强调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我理解:第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思路。这一战略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一战略思想突出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谋求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其中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方位地推进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则是要搞好战略统筹,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经济发展和~相协调,实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和谐有序;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注重当前又兼顾长远,使当前建设与未来发展相统一,确保能够一代又一代永续发展下去。这一战略思想就包括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内涵,要求我们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第二,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条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两个重要方面,只有两个方面都兼顾起来、协调一致,才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加速发展。没有经济的现代化就没有国防的现代化,没有国防的现代化就算不上现代化的国家,而没有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就建设不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按照~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是必须高度重视研究、解决和落实好的重大问题。记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指导思想,也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您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从哪几个方面来贯彻这一战略思想,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钱海皓:从总体上讲,坚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为指导,推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就是要把国防和军队的发展纳入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去运筹和实施。也就是要使国防和军队的发展与国家“三步走”发展战略相配套,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进程与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相一致,使国防实力和军队作战能力与国家的国际战略地位相适应。具体看来,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一系列重要关系,包括:国家发展与~、国家资源配置与国防发展需求、国家科技创新与自主研发武器装备、提高国家抗风险能力与加强国防动员体制机制等,从而推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国家发展与~记者: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推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维护~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对此,您如何看?钱海皓: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而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核心利益,也是维护国家发展战略机遇期稳定的前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和国际战略格局的加速演变,~的内涵不断拓展,我国的安全不仅面临传统威胁,也面临十分严峻的非传统威胁。综合起来看:一是“~”~势力是我安全与发展全局中最严重、最现实的威胁。二是国际反华势力特别是顽固地坚持冷战思维的霸权主义势力,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富强统一,把中国看成是正在崛起的新敌人加以遏制。三是大国霸权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导致我周边地区出现了许多热点问题。四是我国海洋权益特别是南海问题日趋复杂,已经演变成为主权、资源和通道争端合一的复杂安全隐患。五是民族~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相互勾联,直接威胁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六是随着我国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发展事务程度的不断加深,还面临信息安全、金融风险、贸易、能源安全等多方面的隐忧。这些都对国家战略机遇期的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前,在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正坚定不移地沿着和平发展的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此时此刻,对~问题一定要保持高度警觉,重视增强国家的安全盾牌。&n

bsp;记者:您能否具体谈谈~与国家发展两者如何相互促进?钱海皓: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从如何提高国家战略能力的角度来理解。构成一个国家战略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军事实力是一个主要方面。如果一个国家军事实力弱小,即使科技很发达、经济上很富足,也不能算有强大的国家战略能力,其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不会有很高的地位。当今世界,有的国家已经是经济、军事、科技超级大国,但仍然坚持扩军备战。与此相反,一些“富国”,由于在国家战略能力要素中存有严重的“短板”――缺少与其经济实力相协调的军事实力,不仅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十分有限,而且国家的安全与发展随时都有可能受到威胁。因此,要增强国家战略能力,就必须把增强国家军事战略能力摆突出位置。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不断增强军事实力,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同时,大量事实表明,国防建设不是纯消耗性的。它涉及到国防科技、武器装备、军事体制编制、军事训练、军事人才、军事管理、国防动员、军事理论等多方面的发展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一方面要以国家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为基础,另一方面能够军民兼容、相互促进,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比如:军事科技的创新和军事装备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国防动员能力的发展,可以大大提高国家应对突发事件和抗灾抢险的能力。军事实力的强盛和军事斗争的胜利,可以激发全民族凝聚力和爱国热情。特别是当军事战略能力出现质的跨越时,国家战略能力将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可以实现安全与发展双重效益。国家资源配置与国防和军队发展需要记者:我们知道,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很重要的一条是,要确保国家资源配置能够满足国防和军队发展的需要。对这个问题您的看法如何?钱海皓:国家资源投入历来是国防和军队发展的前提,尽管国家资源配置要覆盖社会经济发展的很多领域,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是重点关注的领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国防建设的资源投入是恰当而稳定的,取得的成就也十分显著。但随着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现实军事斗争准备形势日益紧迫,还需要适度加大国防投入在国家整体资源配置中的比例。当前在这方面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我国国防投入水平。可以肯定地说,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我国国防费是比较低的。而近年来有的国家恶意夸大中国的国防投入,为在国际上制造“中国威胁论”造势。据有关报导,美国五角大楼在~年提交国会的《中~力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军费已经在500亿到700亿美元之间。”这种给予中~费严重“注水”的做法,连美国政府著名的智囊机构兰德公司都认为:“这一故意炒作‘中~事威胁论’的做法应当纠正。”事实上,据我们这些年的跟踪研究,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地区)的军队军人年人均军费情况大致是: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国的达15万美元以上,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的达6-10万美元,以色列、土耳其、韩国、印度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达1.2—5万美元,而埃及、巴西、越南等国的在6000美元以下。从我国看,~年国防费为1853亿人民币(约合230.5亿美元),军人年人均不到9000美元。~年我国的国防费仅相当于美国的5.69%、日本的56.78%、英国的37.07%、法国的75.94%。~年我国防费总额为2117亿人民币,约合255.8亿美元,军人年人均也只有1万美元多一点,而印度军人年人均军费~年就约为1万3千美元。国外有的专家认为,一个国家的国防费开支占其GDp2%~6%的份额是比较合理的,美国~年国防费占GDp的比例是4%,而我国仅占1.6%。可见,不论总额及其占国家GDp和财政支出的比例,还是军人年人均,都是比较低的。二是适应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际需要问题。推进国防和军队信息化,构建信息化军事力量体系,是我~事战略能力的一场全方位的变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发展高技术装备是要花钱的,我国现阶段无法投入巨额经费,也没必要作这样的投入,但按照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构想,从~和发展的需要出发,适度增加国防投入,满足建设信息化军队的需求,这是必要的。另一方面是信息化的人才队伍。信息化军队所具有的科技密集、网络一体、规模小型、集约高效等特点,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质的变化,军队正在成为一个知识和高素质人才高度密集的武装集团。与我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发展相比、与发达国家军队相比,我军官兵科学文化素质和军事专业素质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要解决这些问题,靠军队自身是困难的,必须借重国家强大的人才培养体系,靠国家对人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三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特别重点工程项目兼顾国防需求问题。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体现国防需求,是世界一些国家的普遍做法,也是关系~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措施。改革开放以来,着眼于满足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求,按照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坚持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体现军事需求,取得了军事和经济双重效益。但客观地讲,我们在经济建设中体现国防需求还存在差距。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兼顾国防需求,国家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有的已经立了法,关键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抓好方方面面的落实。国家科技创新与自主发展武器装备记者: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队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您认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应走什么样的路子?钱海皓:像我们这样的国家,搞武器装备信息化,靠引进关键技术,靠买武器、买装备是搞不成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这是一个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战略问题。把我国的科技实力搞上去,把我国装备研发和制造水平搞上去,这也是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我们发展

武器装备的思路应当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大力培植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紧紧依靠国家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建立起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武器装备现代化研发体系,把国家科技的创新尤其是在重大基础性、关键性技术上的整体突破,作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基石,作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基石。现阶段,我国的整体科技创新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在国防关键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的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国家在筹划重大科技创新计划时,要进一步兼顾好国防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在关键技术上通过自主创新走我们自己的路,在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新的科技研发计划稳步推进,国家和民营科技实力的进一步日益增强,只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我国的国防科技有能力为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国家抗风险能力与国防动员能力记者: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提高国家抗风险能力和国防动员能力,已经成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请您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钱海皓:国家抗风险能力,是近年来才被广泛关注的概念。它是指一个国家有效处置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包括战争、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社会政治动荡、公共卫生危机等各种风险的能力,战时集中体现为国防动员能力。这种能力历来是国家战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强弱不仅直接关系到~与发展全局上的稳定,也会影响到执政党执政地位的稳固,是对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一种挑战。国家抗风险能力与国防动员能力这种密切相联的关系,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国家抗风险能力与国防动员能力的关系,把二者统筹起来,纳入到~与发展的总体战略中运筹,纳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全局中去建设,实现国家抗风险能力和国防动员能力的协调发展。近年来,频发的许多重大风险事件表明,建立国家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已成为各国政府广泛的战略性共识。实践告诉我们,不能等着出现突发事件,再出台政策、制定方案,处在被动应付中。而必须要从健全体制、完善法规制度、建立处置预案、搞好平时动员建设等各个环节入手,建设强大的国家抗风险能力。加强国家抗风险能力建设,必须坚持军地结合、军民一体的方针。这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它们在领导体制上都成立了比较完善的军地联合的国家抗风险决策指挥机构,在法规政策上都建立起了应对突发事件的专门物资、专业人员平时和战时征集的政策制度。这也是我们建立强大的国防动员能力的基本经验。近年来,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集中统一、上下衔接、军地协调的国防动员领导体制,促进了国防动员工作的落实,增强了国家应对战争风险的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强化国家对抗风险能力建设的力度,切实加强国家抗风险能力的领导指挥体制的建设,确保国家抗风险能力和国防动员能力的进一步加强。以上,我从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角度,谈了一些认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学习和研究。可以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只要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论法治社会中和谐的应有之义 第6篇

关键词:儒家,和谐思想,法治,法治社会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有必要进一步认清“和谐”的含义, 尤其是认清法治大背景下“和谐”的应有之义。因为作为一种价值目标, 和谐的内涵不是固定不变的、绝对化的, 相反, 表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和发展更新趋势。我们今天讲和谐, 建设和谐社会不是传统的继承和延续, 专制制度下不可能有符合当代特征的和谐。以法治的视角审视和谐, 才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目标。

一、儒家的“和谐”思想

传统儒家注重“和”, 讲“和谐”。《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 和为贵。”意思是社会秩序的作用, 贵在使社会和谐。儒家和谐思想着重强调:和谐的社会及社会秩序, 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处理好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五种人伦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天人合一”。

儒家强调和谐, 从形式上似乎同我们今天讲的和谐没什么两样。然而, 放在特定历史环境中, 深入分析其思想内涵, 不能认为我们今天所讲的“和谐”是儒家和谐思想的继承。无论社会秩序的和谐, 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讲和谐是以牺牲平等、公平为代价的, 建立在礼制基础上的和谐, 前提是维护亲亲、尊尊的等级秩序。儒家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根本的是处理好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上下尊卑贵贱的关系。在儒家创始人孔子看来, 尊卑贵贱的等级关系是不能打破的, 这一点从他对春秋时期诸侯国制定公布成文法的态度就可以说明。春秋时期, 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强大, 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开始打破奴隶制秘密法的状态, 各诸侯国纷纷制定和公布成文法。当晋国颁布成文法时, 遭到孔子的反对。孔子认为, 晋国颁布成文法, 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将导致亡国[1]。

人与人的和谐作为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 没有基于平等的人与人关系, 整个社会的和谐就失去了应有意义。儒家主张“和为贵”, 认为贵在社会和谐, 而实现和谐依靠的是和解精神及协调一致, 而不是制度的保障。传统思想要求人们“中和中庸”, 要求人们“平争止讼”, 追求一种“无讼”的理想社会。“中和中庸”、“平争止讼”, 形式上看似和谐, 实质是对个人利益的抹杀, 对主张个人正当权益的压抑, 是表面上的和谐, 实际上的不和谐。试想, 一个社会缺乏对个人权利应有的重视和相应的保护, 何谈和谐。

儒家讲和谐, 把和谐作为最高价值目标, 却无视“和谐”应有的平等、公平基础, 这样的“和谐”片面强调和平共处, 要求人们“和谐”而未必平等地相处。

可见, 儒家重视和谐, 虽然出发点是好的, 值得肯定的, 但其思想实质却违反了和谐的根本。建立在人与人不平等基础上, 不应是真正的和谐;没有法制支撑的和谐同样是虚妄的。今天,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和谐”应有全新的含义。

二、当今法治社会中和谐的要义

2005年9月5日,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的部分国家、国际组织和港澳台代表时强调“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的发展, 我们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一切关于和谐的研究不应脱离法治大背景。

1. 公平正义是和谐的核心价值。

和谐不是一味地求同, 而是承认主体思想以及行为多样化前提下的协调共处。实现多样化主体间的协调, 公平正义是关键。公平正义的核心内容表现在:第一, 社会对资源、权益、负担的分配合理、正当;第二, 解决纠纷或争端的方式正当, 使社会纠纷和冲突获得及时、有效的解决;第三, 从总体上保证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美国哲学家罗尔斯认为, “一个社会体系的正义, 本质上依赖于如何分配基本的权利义务, 依赖于在社会的不同阶层中存在着的经济机会和社会条件。”[2]只有实现公平正义, 多样化主体间的利益才能平衡, 才能使人们内心感到平衡, 才谈得上和谐。

相反, 如果社会没有基本的公平正义, 一定程度的稳定、安定, 也只是“貌合神离”, 稍有风吹草动, 必然打破这种所谓的稳定。社会动荡往往是由于人们缺乏公平、公正的基本保障引起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计划经济时代, 虽然牺牲了效率, 牺牲了社会应有的活力, 但人们却能做到和谐相处, 正说明公平对于和谐的特殊意义。当然, 这样的和谐不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 因为失去效率的和谐是脆弱的。当今, 坚持效率优先, 必须兼顾公平。一个社会没有效率固然不行, 但若不讲公平, 高效率的发展态势, 却不一定带来和谐。

在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方针时, 如果无视不平等、不公正的分配方式, 造成人们收入过分悬殊, 贫富差距过大, 就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应当超越单纯的效率优先的正义观。单纯片面的追求效率可能会导致的后果是效率被扭曲, 产生所谓的效率拜物教。实际上, 法治社会的诸多价值原则不是并列并重的, 而应是有优先顺序的。其中, 多元性利益的肯定应当是首要的。但效率不能排在制度正义的前列。”[3]适度的收入差距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 一般不会影响社会的和谐, 而如果差距过分悬殊, 贫富两极分化, 则会引起矛盾和斗争。

由于财富分配不公而产生的诸多社会不公正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视的问题。

2. 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和谐的重要前提。

当把和谐作为整个社会建构的基本价值取向时, 一个可以显见的问题是, 社会所出现的那些不和谐因素集中表现在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等诸多关系[4]。其中, 如何正确看待个人的地位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

古代社会, 人的内心需求、正当欲望被压抑, 人是政治关系、阶级关系的附庸, 人性被扭曲。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使人成为独立的个人, 尊重人的自主意识, 是实现和谐不可缺少的条件。还人以个人的本来角色, 充分尊重人的个性自由, 会使人有归宿感、安全感, 人们各得其所、心情舒畅, 从而能更理智地处理各种关系。同时, 当一个人拥有了作为人的独立人格, 获得了充分的尊重, 便相应地有更多的宽容美德。宽容是人的, 也是整个社会的核心美德, 宽容可以化解仇恨, 消除矛盾, 促进和平相处。和谐的关键在“和”, 而“和”的关键不在于“同”, 而在于“不同”。尊重人的个性化需要, 形成多元化社会, 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是和谐的前提。

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尊重个人的尊严, 尊重个人的基本权利, 具体落实为现实的法律权利, 因为唯有法律权利才是最可靠、最有保障的。法的核心内容是权利, 法以普遍权利和自由的方式肯定人的多样化利益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 法规定的权利空间范围将更加广泛。通过法的实施保障权利的实现, 赋予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独立法律人格, 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平衡。

3. 充满活力是和谐的动态表现。

将和谐这一价值目标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认识, 静态的和谐主要表现为协调、稳定, 而动态的和谐则应表现为活力、发展等。同时, 活力也是和谐社会的动态操作手段, 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内在动力。

活力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动力源泉, 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一个有活力的社会, 预示着一个有着渐进式良性社会变革的社会, 一个有及时、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的社会, 一个能够不断推陈出新, 先进事物层出不穷的社会。这样的氛围, 也正是社会和谐所要求和具备的。和谐离开了活力, 只能是毫无生机的死水一潭, 根本不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和谐应有之义。现代社会的和谐是活力四射、朝气蓬勃, 呈现出勃勃生机。

充满活力, 要求通过各种手段, 尤其是运用法律手段, 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充分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充分支持,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观念和机制, 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事业的社会环境, 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三、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长期性

建设和谐社会不是一项阶段性工程, 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谐的实现需要制度的保障, 特别是完善、有效的法治保障。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和谐”纳入中国现代化的目标, 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也表明实现和谐社会的长期性。

而且, 作为价值目标的“和谐”本身, 内容不是绝对的、固定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断更新, 不和谐与和谐也总是相对的。“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体现一种和谐, 但“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将是更高层次的和谐。社会一定时期的和谐只是相对的静止性成果和阶段性目标的实现, 最终还将被更高目标的和谐所替代, 没有所谓的终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不是临时举措, 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 纳入现代化的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搞突击, 搞所谓的“达标工程”、“项目工程”, 而应脚踏实地做好“基础工程”。其中, 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应是法治。没有法治作为基础和保障, 和谐的“大厦”是建不起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中国法制取得巨大发展, 但法治社会的目标还没有实现。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 也是不断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郑秦, 江兴国.中国法制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40.

[2]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 何包钢, 廖申白,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5.

[3]高鸿钧.现代法治的出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285-290.

应有之义 第7篇

关键词:教师管理,教师专业,自我意识

一、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

当教师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其专业化水平便受到人们格外的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口号,推动教学成为真正的专业, 并将教师专业化发展当做教师教育改革的取向;英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专业培训。随着国际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正成为21世纪各国努力实现教师实践创新、教师发展的主流话语。教师专业发展主要通过学习进修、专题研习、参观访问、教学观摩、实践反思、案例研究、教学行为研究、实验研究等多种途径来进行, 主要以反思性实践为主,使实践改进与教师学习融为一体,将教学新理念贯彻在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

这种“学习、实践、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存在一定的缺陷,即过多地要求教师进行进修培训或进行理论研究学习,而忽略了教师的自我实际需要,填鸭式的培训和学习并不能满足教师的成长需要。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对教师个体本身的关注和认识都还不够,教师不能充分发挥出教师专业自我的效能,究其原因既源于学校管理制度的缺陷也源于教师个体本身。

1.学校组织建设存在体制化

纵观现行的教育体制和学校组织管理,过多的政府干预使学校及教师不能独立地按照教育自身的规律运作,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评判标准的统一使教师自我的主体性难以发挥。再者,学校管理者难以对 正确认识 教师的个 体差异和 内在主观性产生统一标准和规范,降低对教师专业自我的关注。

2.教师集体职业倦怠现象突出

教师对教学活动没有工作热情, 教学氛围沉闷,这是教师专业自我的缺失。有些教师懒于尝试、不思突破, 坚持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很容易产生教学倦怠,失去教学新鲜感。同时,教师权利和利益无法得到满足与保障,教师待遇低福利少,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也使教师丧失了对提高专业素质的热情和内在驱动力,容易产生集体抱怨的连环反应。此外,教师队伍的人际关系疏离、人情冷漠、交往割裂、工作环境氛围不佳,也会使教师职业热情减退。

3.社会人文关怀的缺失和教师政策人性观照的缺少

近年来屡有发生教师因教学科研等压力过大而自杀的案例,社会上缺少对教师个体的关注。教师本身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同时在道德教育上也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因此社会早已将教师神圣化, 潜移默化地形成不容许教师犯错的心理习惯,对教师要求和约束过多,而远不能关注到教师的自身需求。另外,现代教师的治理大部分都只包括内涵修炼、制度规约,并没有囊括人文关怀这一重要内容,教师政策人性观照的缺少和教师管理制度规约的不健全,导致教师个体不受重视,容易形成各种问题。

二、教师专业发展须关注教师专业自我

1.关于教师专业自我

20世纪60年代库姆斯( Combs) 在《教师的专业教育》一书中提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具有独特人格的人,是一个知道运用“自我”作为有效的工具进行教学的人[1]。凯尔克特曼( 1994)认为,不同的教师因共同职业而拥有相同的专业自我,首次用“专业自我”的概念来描述说明教师的专业素质,将“作为教师的自我”标准化。他认为专业自我主要是指教师对其专业活动所抱有的知识、观念和价值,其内容包括自我意象、自我尊重、工作动机、工作满意感、任务知觉、未来前景等六个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国内外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重点。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教师专业,开始对教师专业化进行研究,如关于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能力、教师自我专业的发展以及教师专业自我意识等方面的研究。

“自我”也称“ 自我意识”、“自我概念”, 教师专业自我是教师的一种专业态度和专业素质。教师专业自我主要指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教师专业领域中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因专业知识和经历经验的不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及专业发展方面的认识与表现也不同。教师专业自我是对教师个性化体验的尊重,是教师对自身的自我管理和调控。关注教师专业自我的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管理以及教育管理制度甚至于我国的教育事业以及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关注教师专业自我的重要性及意义

( 1) 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需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需要关注教师专业自我,不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教育本位、学术本位的价值和管理制度, 不断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实行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参与教育评价,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有助于教育的民主管理,维持教育秩序。

( 2) 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是促进教师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需要

关注教师专业自我的需求,是教师管理人性化的体现。教师离不开学校,学校的良好发展也离不开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关注教师的自我需求和个性化体验,不断满足教师的个体专业化发展,丰富教师的专业发展认知和体验。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有助于促进教师人本管理和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同时,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有助于提高对教师工作重要性和特殊性的认识, 从而关心教师身心健康、改善教师待遇、维护教师权益,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基础工作建设,有助于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观念。

( 3) 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是解放教师、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和自我管理的最佳途径

关注教师专业自我, 有助于解放教师权力,实现教师赋权增能。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改革现行教育体制,解放教师权利,通过外部赋权为教师专业自我的确立解除掉权力束缚,实现更多的教师专业自主,使教师不仅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激发敢于创新、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决心和信心,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开发,实现发展自由、教育自由。

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有助于教师自我管理和专业自主,激发教师自我人格和价值观的树立。“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关注教师专业自我,将社会需求转化为教师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教师以德立身,实现教师的自我管理,从具体实践本位出发不断推进教师的专业学习和自我人格、价值观的完善,有利于教师在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的同时,通过自身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来引导学生们增强价值判断能力、选择能力以及塑造能力,不断引领学生进行良好社会道德修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人格品质,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

三、关注教师专业自我的路径选择

关注教师专业自我需要政府、学校、社会以及教师个人共同努力,相互支持,一同为教师专业自我的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做出些许努力。

1. 国家政府应完善教师权利保障 制度 , 增加教师成就动机

国家政府应从法律及政策角度不断完善教师权利保障制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经济政治保障,如提高教师待遇,切实保证教师工资的实时发放和一定的福利补贴,免除教师自我发展的后顾之忧。同时可以通过行政手段,与其他机构联合为教师免费提供、定时发放学术研究资料,以深化教师自身教学理论知识, 从而进行自我学习研究。此外,国家应注重对教师的激励,通过相关的行政政策鼓励教师进行自我研修, 认识自身不足,不断发展自己,不断得到进步。如举行相应的表彰大会或针对某些不思进取的行为定期举行批评检讨大会等,增强教师的成就动机。

2. 社 会 应 尊 重 教 师 , 关 注 、 理 解 教 师 专 业 自我需求

应扭转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不良舆论导向,解除社会对教师的错误认识,重新树立教师在社会中的形象,尊重教师,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教师是一个十分专业的职业。同时应意识到教师不再是传统的“圣人”,是具有一定教学专业水平和教师实践经验的普通人,摆脱对教师的盲目崇拜和不切实际的要求, 从普通从业者的角度关注教师个体自身的需求,正确地看待教师,理解并认同教师的实际需求,不随意指责、批评教师,为教师专业自我和谐发展营造一个良好温馨的社会环境,支持鼓励教师的自我发展。

3.学校应关注教师个体的自主意识 ,解 放权力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可以通过下放行政管理职权赋予教师更多权力,以实现更多的教师专业自主,让教师个体自主地选择自我专业水平提升的途径和内容;同时学校应关注教师个体的自主意识,激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实现教师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培养,同时注重培养教师自我人格以及教师自我素质的提升。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和谐友好的环境,通过学校自由的教育教学环境和强大凝聚的学校组织向心力来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自由开放的教师治学环境氛围, 为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搭建平台,让教师有自主创造的空间,自由探索、勇于创新。如通过教师的全体学习,不断解决学校的共性及个性问题,在提升教师管理动态化进程的同时增强教师对学校管理的融入程度,促进教师管理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 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树 立自我发展意识和观念,实现自我管理

教师专业自我的确立和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教师自己积极主动地追求,不断通过学校搭建提供的平台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树立“能力本位”的专业价值观。首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人和完善的自我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以师德引导学生道德发展、以学识造诣启迪学生心灵智慧。其次,深刻认识自身在专业水平和专业知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全方位地分析自身的情况,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一系列教师专业发展的短中长期的系统规划。

四、小结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管理的内容之一,而教师管理是教育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是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构成核心。国家政府、学校、社会及教师个体都应注重关注教师专业自我,关注教师的自我管理和提升,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激发教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才能。关注教师专业自我有助于全面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实现教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前进发展,有助于教育事业和教师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有助于为国家和人民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和国家栋梁, 这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探讨的命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典兵.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基本路径[J].基础教育研究,2009(5).

[3]唐志强.教师专业自我解析[J].教育评论,2010(1).

[4]杨玲.论教师“专业自我”的失落与回归[J].思想·理论·教育,2006(Z2).

[5]陈淑萍,颜秀红.专业自我: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J].当代教育科学,2008(21).

[6]李茂森.国外教师专业自主的内涵研究回顾与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0(1).

[7]李本友,阮守华,于泽元.教师专业发展中自我迷失与重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5).

应有之义 第8篇

首先应当澄清,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是和其他的学科一样,各学科拧在一起,共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 公民素质、学习能力;而不是仅仅造就专门的物理人才。正因为如此,高中物理教材内容的取舍和其他的学科一样,首先关注的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而非作为一门专业性极强的科学的物理学本身;因此,尽管新的课程标准赋予高中物理学科的课时有限,但是在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及思维链条梯度等的取舍、安排上,首要考虑的是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必备的素质要求如何,其次才是物理学本身知识网络的完整程度、难易梯度、先后次序、发展条件……所以,有些人对新课标教材颇有微词,认为现时的高中物理学科内容知识在现实生活当中无所用之处,即便是成人之后求职谋生,如果不是专门从事物理学研究或者从事物理教学工作,也是毫无用处可言。然而物理知识强大的应用性,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为丰富经济财富的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这样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人类现如今的高度文明的物质生活,完全是得益于现代物理科学的突飞猛进式的迅猛发展。现代物理科学巨大成就、非凡力量,足以说明把一定范围程度内的物理学知识在中学课堂加以科普式推广,既是学生作为个体的人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更是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具备高度素养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必备要素。因而,高中物理老师在日常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努力创造性地使用新课标教材,朝第二个目标奋斗,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而非相反,仅仅造就一些身处象牙塔中不食人间烟火的物理学家、物理学研究人员。

其次,基于以上的认识,高中的物理老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生命所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实验,物理学根本就无从谈起。规律的寻找、结论的验证、知识的再现、思维的养成……无不以实验为前提条件,没有了实验,这一切便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科学性更是无从谈起。实验,实验,真实地检验,遵循客观实际,认真加以验证,容不得半点儿虚假,来不得一丝侥幸。物理学科本身的科学性要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高中物理老师要具备科学的精神,高中生要养成科学的态度。没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从严要求、客观实验、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仅仅凭想当然、拍脑们儿、主观臆造去对待物理学科教学,其结果就只能是“缘木而求鱼”“南辕而北辙”。自古有言,“身教重于言教”,在平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高中物理老师的言传身教作用不可低估;高中物理老师自身的科学作风、 精神、态度对高中生的濡染熏陶作用不可估量。为人师表的高中物理老师更是实至名归。比如,课堂上一次随随便便的实验演示,也不可以蜻蜓点水般地一带而过, 而应该步骤严密,操作严格,观察到位,记录翔实、结论确凿,表述明确。以身作则, 传递给学生一种科学的态度作风。

物理实验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同样有利于高中生合作意识的形成。众所周知,物理实验是一项动手能力很强的实践操作的过程,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默契的搭档合作。或两人或多人,分担不同的角色;或记录或观察,适时轮岗, 全面体验;一起动手,共同完成,同时分享。日复一日的实验,月复一月的合作,体会到的是合作产生的力量,合作位置的不可替代,合作者具有的优点长处,合作过程中的责任感的不可或缺。所有如此种种素质对于生活在当下现代社会中的高中生来说,何其必要,何其重要,又是何其缺少!

科学的精神态度,合作的方式作风, 负责的使命意识,既是物理学科的存在要素,同时又是物理学科的重要产品。物理学家看中的是物理科学的重大发现和成果,物理教师看重的则应该是这些作为社会公民必备的素质。

此外,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亦应在高中物理课程目标之内。煌煌一部物理学的发展史,记载了人类自诞生以来对大自然林林总总、千奇百怪的种种物理现象的观察、认识及其产生、发展、壮大、消亡的规律。而这漫长、曲折的过程之中,有无数的物理现象爱好者、物理学研究者为此付出了长期不懈的艰辛,甚至是生命。比如意大利的布鲁诺,为冲破中世纪宗教地心说的樊篱、确立日心说的科学地位,被罗马教皇活活烧死,献出了年轻却伟大的宝贵生命。他为科学、为真理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自当成为现代高中生成长道路上的明灯。物理学的成果同其他科学成果一样,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是人类之福,文明之幸,会极大地推动历史的前进;相反,运用不当,就是人类之祸、文明之灾,会造成极大的历史倒退。比如核能的发现、核武器研制对于人类的能源利用、世界和平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成就,然而广岛、长崎原子弹的爆炸、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海啸引发的核泄漏、俄罗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又是多么大的灾祸。要让学生明白“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更应使学生树立物理学成果要造福人类的意识。让物理这门自然学科充分发挥本学科特点, 变成培养学生多方面素养素质的主阵地。

摘要:高中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因其自身的特点,也应成为培养高中生将来成为社会合格公民所必备的各种素质的阵地,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科学的精神态度,合作的方式作风,负责的使命意识,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既是物理学科的存在要素,同时又是物理学科的重要产品。

应有之义 第9篇

一、公民及公民意识的含义

(一)公民的起源和内涵。公民是舶来词,起源于古希腊文“Polites”,是“Polis”(城邦)的衍生,意为“属于城邦的人”[2]109。公民一词在英语中为“Citizen”,它也是由英语中的“城市”———“City”演变而来,意指城市居民。在西方近代思想启蒙运动中,市民阶层成为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公民一词被赋予了具有现代色彩的民主、平等、自由含义,并从特指城市居民变为泛指一国民众。后来,“公民”一词作为法律和政治概念被广泛引入各国宪法和法律法规中。我国的“公民”一词,是清末西学东渐的成果。清末民初之际,公民的概念是“以个体为本位且在国家中具有独立人格、权利观念、功利思想、法律意识、契约精神和科学理性思想的个人”[3]120。这就很接近我们现代公民的含义:一般而言,公民意指一个国家里,具有该国国籍,并享有法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成员。

(二)公民意识的含义。公民意识指公民对自身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知,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主体意识。即公民对自己所在国家及自身主人身份的认同和感知,包括爱国主义和国家自尊心、自信心和主人翁意识等,这是正确认识自身和国家、社会之间关系的基础,也是形成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基础。二是权利意识。指公民对作为国家的主人而应该享受的个人权利的认识。包括人身安全、财产权、平等自由权等。三是责任意识。指公民对自己作为主人而应对国家所承担的基本义务的认可,包括道德观念、遵纪守法意识等。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

二、开展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是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必然要求。中学生一般在12岁到18岁之间,根据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这一时期正是人的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时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急剧发展,急需确认自身形象、自身角色和自身价值,并开始将视线投注到社会、政治和自身发展上,常常思考“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和“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因此,中学阶段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一大关键期,对中学生进行深入的公民意识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具有重要意义。德育课程应当遵循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这一特点,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公民意识教育,帮助中学生培养公民意识,树立积极向上的公民形象,让中学生对自身公民角色产生认同感。

(二)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4]。这就直接揭示了公民意识和社会主义法治之间的联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人人”,不是指人民、群众,而是指公民。1949年,我国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意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使用的是“人民”一词,但从1953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起,我国就正式在法律中启用了“公民”一词,并沿用至今。建国之后,我国高度重视“群众”、“人民”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公民”概念的宣传教育,“群众”一词出现在政治生活中的频率远远超过了“公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众对“公民”的理解和认同,以至于许多人将“公民”混同于“群众”,甚至意识不到“公民”的存在。根据现代汉语的解释,“群众”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民大众,与“人民”一词同义;二是指未加入党团的人。人民则是“公民的集合体”[5]92。无论是指人民大众,还是指未加入党团的人,“群众”一词都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阶级性的,主要是一种政治身份,不具备现代法学的意义,意义范围也小于“公民”。此外,公民意识要求公民具有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与权利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因此,公民意识是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是推动国家民主法治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衡量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尤其是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三)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在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的古代,人与人之间以宗法制为基础,被限制在森严的伦理等级制度中,孕育出了浓厚的臣民意识,民众以臣民的身份简单地服从于国家权力,并且基本上只有各种义务,而无实际的有效权利。臣民意识是封建社会伦理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核心,一直蛰伏在国民的心理意识中,绵亘千年。公民意识与传统的臣民意识相对,是现代政治秩序和法制观念的体现,“一个现代民主国家的兴旺与稳定,不仅依赖于其自身‘基本结构’的合理性,还依赖于其公民的品质与态度……如果没有具有这些品质的公民,民主国家将很难统治,甚至将变得不稳定”[6]324。个体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才能自觉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法律,自觉承担起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职责和使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将臣民意识转变为公民意识,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开展德育工作,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就是让中学生摆脱陈腐落后的封建伦理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四)是全球化背景下培养世界公民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交通工具不断更新,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愈发密切,不论是公民的社会活动还是国家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地一国之中,这必然要求培养出了解国际形势,具有国际眼光和国际视野,能够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具有开放、进取心态和终身学习的心向的世界公民。此外,全球一体化进程带来的多元文化的冲击,正在对中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进行现代公民意识教育,还有助于中学生强化主体意识,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蚀,增强中学生对于国家和自身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三、在中学德育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

(一)注重教师公民素养的提高。教师的公民素养对开展德育工作,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有重要作用。提高教师的公民素养,主要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开展相关知识和教学技能培训。一些中学教师存在公民意识淡薄,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技能、经验欠缺等问题。因此,通过在职培训,全面、系统地提高教师公民意识的认识水平和教育实践水平十分必要。二是要通过引进国内外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先进经验,举办高质量的公民意识教育讲座、观摩课,订阅相关学习资料,为教师提高公民素养提供多种平台。三是要鼓励教师将公民意识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和课题研究的新方向,在研究和实践中提高教师的公民素养和公民意识教育水平。

(二)注重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一是要善于挖掘不同学科中蕴含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公民意识的教育应当被包含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个学科的课程资源,积极将公民意识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二是要重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讲授、专题讲座之外,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相关课题、辩论会、读书交流会及话剧等表演活动,寓教于乐,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公民意识教育。

(三)注重实践教育。实践是中学生将公民意识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德育课程不但要注重教授公民意识的相关知识,还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注重学生公民教育的实践:一是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服务,从而获得生活体验,培养公民意识;二是努力为学生创设实践平台,如:组织学生参与法制宣传,志愿服务、模拟法庭等;三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小事着手,贯彻现代公民精神和行为规范。

(四)重视隐性教育。“隐性教育是引导学生在学校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7]39。校园的物质形态,校园管理的制度、方式和理念,校园的风气和文化,师生的行为等都将对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都属于德育的隐性教育。对于学生而言,这种隐性教育有时会产生比正式课堂更大的影响。因此,在公民意识教育中,要重视隐性教育的建设,从整体上把握,在细节处下工夫,创造有利于提高学生公民意识的校园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让学生在校园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受到现代公民意识和精神的熏陶感染。

(五)公民意识教育与学科课程建设相结合。公民意识教育已经引起了小学课程编制和教材编写者的注意,在小学语文、品德与社会等学科中,公民意识教育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但在中学,公民意识主要集中在品德课和政治课里关于法律的常识学习中。总体说来,比之小学阶段各学科中公民意识教育的欣欣向荣,中学学科课程中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分量不大,公民意识教育没有贯穿于政治课程建设中,也很少体现在其他学科中。因此,将公民意识教育与学科课程建设相结合,将现代公民的精神贯穿于学科教材的编制和教学中,对于加强学科之中的公民意识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01).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郑大华,朱蕾.论辛亥时期的国民观[C].北京:辛亥革命与清末民初思想,2012.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16(01).

[5]姜涌.公民的主体意识[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

[6][加]威尔·金里卡.邓红风,译.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应有之义 第10篇

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上海发展马彩业,至少在三个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历史传承:上海的赛马文化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许多新生事物都诞生于上海,中国的马彩业同样始于上海。根据历史资料,上海是在1843年通商口岸开放后的第7年,即1850年就已经正式启动第一次赛马活动,比日本的赛马还要早将近20年。当时上海的跑马业非常发达,无论是赛马水平还是马彩规模都是远东第一流,甚至超过了东京、香港的水平。今天上海城市的中心地标——人民广场,在上世纪上半叶,它的前身就是上海跑马厅。海纳百川的上海人对跑马业并不陌生,也极易接受。从历史史实和文化沉淀来看,今天中国内地重启马彩业的第一站,理应选择上海。

场地优势:上赛场万事俱备

除了深厚的赛马文化积淀外,眼下上海还有着一个现成的赛马场地。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内,已建有一家集马术运动、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马会。从组织经验来看,上海已承办了10年F1赛事,具有丰富的大型体育赛事的组织和管理经验。

与此同时,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具有全国最好的人文、信息、交通、住宿、娱乐等资源。嘉定马场周边建有的F1赛道、卡丁车赛场、高尔夫球场等体育娱乐设施能够使之形成娱乐体育产业的集聚效应,对长三角周边居民乃至整个华东地区都有强大的辐射和吸引作用。尤其是今年上海地铁11号线将延伸到昆山花桥,加上长三角地区密集的高铁线路和高速公路网络,将使得整个长三角地区居民前来上海观看赛马活动变得十分方便。按其辐射江、浙、沪、皖的2.1亿相对富裕人群计算,其经济效益至少是香港的10倍,每年可为上海本地贡献上千亿元的税金,同时其非盈利的组织运作方式,也将为慈善及社会保障做出巨大的贡献。

有专家指出,比赛用马匹需要食用的专用马草,需要从美国进口,价格高达3500元/吨,而这种马草在上海崇明岛就有生长,更为上海试点赛马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金融集聚:马彩产业或成“第三引擎”

不过,马彩业对上海最大的意义还不在于实体经济,而在于对金融业的助推作用。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指出,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和香港等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均有完整的赛马与马彩业,赛彩业也曾是上海作为远东国际金融中心不可或缺的要素市场之一。假如今后上海开放马彩业,将能大大活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素市场,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非常重要的潜在亮点。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赛彩业最大属性不是赌博属性,也不是娱乐属性,而是金融属性。“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支付与决算系统来作为赛马门票与马彩投注的支付结算;在马匹多国交易中,利用外汇交易中心;保险市场可以为赛彩提供保障;投资基金对整个马业可形成产业链;马业的产权交易也可以发挥上海产权交易所的优势等。”陆红军举例说。

鉴于目前上海特别注重创新和发展新兴服务业的情况,陆红军建议,发展马彩产业可以与下一步要发展的自由贸易区和迪斯尼项目一起,视为世博会之后,未来上海服务业经济发展的三大亮点。而作为“第三引擎”的赛彩业,其最终的市场规模将会远胜于迪斯尼、F1等项目,因为其市场外延和参与者可依托机构渠道、网络和移动终端进行延伸,发展潜力极为巨大。

此外,马彩业对于财富管理也是重要的杆杠工具,当这个杠杆达到一定阶段,比如说在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到达2万美元左右,发展马业就会有很高的诉求与机遇。目前中国有很多希望开展马彩业的城市,但从综合条件来考量,上海显然是最适合率先开展这个新兴产业的城市。

背景资料:改革开放后赛马博彩事业发展一波三折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就开始酝酿恢复赛马比赛。1992年,广州市政府正式向中央提出关于举办赛马活动的方案,1993年1月,中国大陆第一个具博彩性的有奖赛马场竣工并于次年开始参照香港模式试行赛马博彩。但后期由于出现作弊、财务混乱、马彩沦为赌博工具等问题,广州赛马娱乐总公司总经理黄启桓因受贿罪和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9年,1999年12月14日,广州赛马戛然而止。

2000年,中纪委、监察部对全国赛马场进行监督检察,关停了违法经营赌马的赛马场。

2002年,公安部和体育总局等5部委联合发文,“严格禁止经营带有博彩性质的赛马活动”;包括北京、宁波、武汉等多个计划或已经建起的赛马项目、赛马场全部叫停。

2008年,有消息传出武汉将成为内地首个试点发行赛马彩票的地方,然而最终武汉马彩依然夭折。

2011年6月,经过长期准备和反复争取,首届武汉速度赛马公开赛终于顺利试赛,尽管“只赛不彩”,但这依然被看成是中国内地开放马彩的希望。

除上述城市外,上海、天津、沈阳、南京、苏州、济南、呼和浩特等多个城市也都有意试点赛马博彩。

不该因噎废食

自从有了人类文明,马就成了人类历史中难以割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更是很早就产生了赛马文化,妇幼皆知的田忌赛马的故事就蕴藏着简单却深刻的战略思想。中国与马相关的成语更是不甚枚举,且大多蕴含着吉祥寓意,如马到成功、一马当先等等。骑马、赏马、赛马本就是一种十分正常的休闲娱乐活动。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社会文化领域中赛马业已从传统的贵族运动转变为全民参与的大众型活动。现在是到了打破固有观念的时候了。赛马业的发展既能丰富人们的精神娱乐生活,又有利于刺激经济,带动就业,增加国家税收,何乐而不为呢?

尽管将赛马和博彩业结合起来后,难免会出现有人嗜赌成性而难以自拔,这是因为彩票本身就包含了一种使人产生病态赌博的心理现象,就像毒瘾、网瘾、烟瘾一样,是一种精神疾病,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的指导和治疗,但这样的人终究是少数。美国一项权威调查显示,在长期参与博彩的彩民中,只有5%有病态赌博的倾向,这部分人中又只有少数人因沉溺博彩不能自拔而卖房子、卖老婆甚至跳楼自杀等一些恶性行为。针对这些人群,国外的彩票发行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也会给予相应的经济救助和精神健康指导,并将之看成一种责任和义务,从而把博彩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降到最低。

对于这些负面影响,我们应该正视它、面对它、解决它,而不应该将之无限放大,因噎废食,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应有之义 第11篇

深度报道发源于西方新闻界, 在上个世纪40年代, 美国的《哈钦斯报告》中将深度报道定义为:“所谓深度报道, 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 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在其公开发表的文章《深度报道“深”在哪儿》中提出深度报道是在事实的基础上, 并不是简单地去报告事实而是为读者梳理出对于事实的认识。 (1) 关于深度报道, 从业者与研究者都能够从不同的着重点对其加以概念化的梳理, 有通过以“篇幅长度”去区分深度报道与新闻消息之间的不同来定义, 也有以“思想深度”和是否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详尽来确立深度报道的特性, 但似乎都不能够将深度报道的本体概念进行全面的定位。南京大学教授丁柏铨在综合了目前学界与业界对于深度报道的一些概念之后, 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深度报道是某些通过展示宏观的现实背景, 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 (包括因果分析) 、解释与预测并达到相当深度的报道的总称。”从其内涵上看, 这一概念克服了前人给予深度报道定位的一些不足和缺陷, 但却忽视了现如今中国乃至世界所处的大时代背景以及当前中国的媒介生态。

在传统媒体中, 深度报道被认为具有高品质信息的“附加值”, 大多分为调查型新闻报道、解释型新闻报道以及预测型新闻报道, 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节目是最早与国际接轨的《新闻调查》这样的调查类电视新闻节目以及《焦点访谈》这样叙评兼之的新闻采访类节目, 这类节目的出现不仅在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史上开拓了新的表现形式, 也因其批判性、反思性、热点性成为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绝对优势。随着3G网络技术以及各类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新媒体与自媒体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甚至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 在微博中, 用户可以接收别人发布的信息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微博发布观点, 当“泛化”传播模式成为一种流行时, 新媒体像一个包罗万象的二维平面信息广场, 扑面而来的各类信息快讯更新速度飞快地牵引着各类群体的眼球, 旧的信息还没来得及思考, 新的信息又像潮水般涌来。考虑到目前媒介生态的复杂化, 各类传统媒体都纷纷走上了融合之路以抢滩受众份额, 进行全媒体改造, 电视新闻作为改革重镇, 已经出现了许多品牌类的全媒体新闻资讯类报道节目, 但全媒体类型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几乎没有形成品牌, 这不得不说是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一个短板。由此看来, 信息的广度传播“泛”化与新闻事实的深度开掘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对抗力量, 在两者进行博弈的过程中, 深度报道这一传统新闻报道形式在坚持其本体特性的基础之上又应开辟新的路径, 这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全媒体时代的应有之义。

二、碎片化语境下的信息恐慌

2.1碎片化表达与公众行为

“碎片化”是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特点, 人们的文化差异和话语方式都被分割为不同的板块, 甚至是生活方式都进入了碎片时代。这无疑是人们借助自媒体去追求个性表达的结果, 那么在这当中, 人人都具有表达自我的话语权, 个人在信息传播中只站在单一角度上思考, 与其他各方各面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脱节, 在这样的情况下, 碎片化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造成了一定的信息爆炸与信息恐慌。以2014年12月21日发生在西安市凤城医院医生手术室自拍照风波为例, 五张手术室内的医生自拍照被一位微博博主在微博上发出并冠以“医患关系”主题, 一时在网络疯传, 网民的怒火被这位网民爆出的被其精心组合的照片和文字点燃了, 这给本来就紧张的“医患关系”之火再添助燃器, 随之便是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 在被媒体舆论绑架后, 西安市卫生局则作出了相应较为严重的惩罚以堵万千网民的悠悠之口, 当有记者进行深入采访了解这几张自拍照的背后真相后, 才明白这不过是该医院医生在手术结束后对于手术成功的肯定以及对使用了十年的老手术室的纪念, 据调查, 超过六成的网民知道真相后并不赞成西安市卫生局的处理方式, 认为医生这样做并非不“合情”。从此次事件中可以看出, 在碎片化表达过程中, 没有任何的背景材料梳理, 合乎逻辑的意义追求一旦消失, 便可能会造成大众对于信息的恐慌, 并有可能影响到有关部门甚至是大众的行为模式。

2.2阅读习惯与结构的碎片化

人们的传统阅读习惯是在一块完整的时间当中对作品进行阅读与思考, 阅读环境与时间相对集中, 有助于个体联系个人已有知识体系进行深度思考。而新媒体时代中, 人们的阅读时间变得更加分散, 阅读结构发生了变化, 深度阅读在阅读量中的比例大幅减少, 究其原因是阅读习惯的转变导致的“仪式化阅读的缺失”, 过去的人们将阅读看作是一种知识的摄取和心灵的净化, 对其产生一种审美接受期待, 具体来讲是“仪式化”的, 深度阅读给予人们的那种仪式感非常强烈, 如今的传播格局更加“去中心化”, 人人都是中心, 并且通过社交媒体去构建拟态的社会关系, 个人的需求多过公众关注, 形成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法学院教授桑斯坦提出的, 他认为在现代传播语境下, 每一个个体的信息需求都不是共同的, 而是根据个体兴趣需要进行的, 因此个人只关注自己选择的信息类型, 久而久之就会被包裹在自己的信息茧房内 (2) , 例如微博对于字数的限制和平时人们的阅读时间都在人们的阅读过程中对深度抽丝剥茧, 久而久之, 缺乏思考的无深度阅读便构成了大众新型的接收信息的习惯。

2.3复制信息时代的“内爆”

传统的深度报道要求记者必须在第一时间进入现场, 对当事人以及相关人员进行采访以期最大程度上还原事件本身, 但这本身对于记者来说就要耗费较高的成本, 因此造成了“一家深度, 别家复制”的局面, 尤其是信息高度复制化的今天, 信息虽然多如牛毛, 但信息重复率仍然非常高, 大众要找到真正具有深度与逻辑性的信息的难度变得更高。鲍德里亚说, 现代信息时代的“内爆”的特点非常有意思:以前我们对事情不确定是因为信息太少, 而今天信息过载后, 在我们生活中出现了很多不确定的新问题却是因为信息太多。

三、深度报道的全媒体融合之路

3.1深度化的实证报道

“把关人”理论认为, 相关的新闻记者从业人员都是信息传播的把控者, 这种由少数人控制信息流向的模式能够很好地控制虚假和威胁信息, 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谣言, 在此同时也树立了一种媒介权威。但在新媒体时代, 传统的专业新闻记者的角色地位有所变化, 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对新媒体的信息进行辟谣与实证。例如在微信朋友圈流传的“望远镜”事件就是一次很好的深度报道例证, 微信朋友圈中关于“近期在街上出现有人推销军用望远镜中带有发射针, 在试用时将刺中你的眼睛并且那些人会取掉你身上的器官卖钱”的军用望远镜骗局虚假信息疯传, 而为了验证此条信息的真伪, 相关媒体做了大量的调查与实证, 走访了监管部门弄清楚“望远镜骗局”的来龙去脉, 在给予事实真相的同时也将谣言戳破。因此, 在全媒体时代, 深度报道最适合用于澄清事实真相的手段。

3.2融合媒介的组合式深度报道

单一的报道形式已经很难满足受众对于媒介传播形态的需求, 全媒体并不是一锅大杂烩, 而是一种“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多种平台优化整合的结果, 深度报道同样需要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隔阂成为“中央餐厅”式的阐释或实证性新闻报道。

3.2.1融合式媒介的深度报道

各类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表现形式具有很大区别, 报纸以文字为载体, 被认为是最有深度意识的媒介, 而电视通过声画去表达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 直观逼真地还原事件发展过程, 网络也能够通过一些文字评论、视频的组合专题来进行新闻事实的深度挖掘, 除此之外, 由于广播的一些局限性特性, 它并不擅长做深度类的新闻报道, 但这不并意味着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不能够运用其他媒介表现形式进行综合性的新闻表达, 只是目前全媒体新闻报道类节目众多, 但统一缺乏深度, 深度报道需要各类表现形式辅助进行, 利用广播的声音特性以及其听众人群的特殊性和网络的互动性就能够将深度报道打造得更为立体全面。

3.2.2互动思维——受众向用户转变

电视新闻报道之所以吸引人不光是它自上而下的以点带面的传播方式, 更在于它开启了与受众的互动模式。传统的互动模式已经不再能够满足深度报道的互动要求, 深度报道也应该走更为多元的立体互动模式, 将受众角色转变为“用户”, 重视“用户生产内容” (UGC) , 打造深度报道的“用户”理念, 让受众参与到整个新闻事件发展的过程当中, 使得内容产品更加丰富完善, 不仅如此, 很多了解事实真相的受众就可以通过深度报道设定的全媒体报道中某种渠道来进行内容信息反馈, 在报道后进行补充, 提供更多证据供媒体筛选, 让其碎片化的拼图拼凑为一个完整的新闻版块, 便会从一个全新的视野上使得新闻深度报道更加趋近于真相与现实。

结语

由于信息传播语境变化而导致的电视新闻报道出现的新要求会给专业媒体人带来新的挑战, 而作为传统电视媒体的长板, 深度报道理应顺应全媒体发展趋势融合的潮流, 在充分尊重其思想性、批判性、反思性与深刻性价值的基础之上大幅度地注重节目互动融合以及其重要的实证效果, 起好“勘误”作用, 采取故事化的表达方式的同时又注重深度开掘与联系, 兼顾其深刻性与广泛性。诚然, 速度与深度始终处于深度报道的天平之中, 如何保持二者平衡, 才是新媒体时期深度报道突围的重大难题。

注释

11陈力丹.深度报道“深”在哪儿[J].新闻与写作, 2004, (4) :11-12

上一篇:医院选址下一篇:中职教育模式

全站热搜